|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他们纵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但事总不能成,原因嘛……
虽然过了两年,但那些犹太领袖仍然想设法杀害保罗。他们向新任的非斯都提出保罗的案件,请求他把案件提到耶路撒冷,这样他们就可以伏击保罗,但神和保罗再次阻挠了他们的计谋。
我说保罗要上诉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其原因是……
每一位罗马公民都有权向西泽上诉,这不是说西泽会亲自聆讯,而是案件会在全国的最高法院中审理。非斯都认为保罗的上诉是一个送他离开这里的方法,可使犹太人平静下来。保罗希望到罗马去传扬福音,他知道向西泽上诉可使他有机会到罗马去。即使以囚犯的身分去罗马,总比没有机会去好。
保罗可以坦然说我没有行过不义的事,你可以吗?
保罗知道自己是无罪的,他可以向西泽上诉。他知道身为罗马公民,以及身为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可以享有甚么权利。保罗履行了罗马公民的责任,所以他可以寻求罗马的保护。我们因着与神同行,有良好的声誉和清洁的良心,可以使我们在人在神面前问心无愧。
希律亚基帕二世
即使非斯都对基督教的内容不太清楚,但他也明白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身虽在牢不见愁,困境可以成机会──保罗如此看,你不会只顾埋怨吧……
保罗虽然在监里,但这没有阻止他尽量利用身处的境况。军官和城中主要的领袖都与亚基帕一同在公厅里聆讯这宗案件,保罗认为这是向这批新的听众宣讲福音的另一个机会。与其埋怨目前的处境,不如寻找每一个机会去事奉神,与别人分享福音。困难可能就是化了装的机会。
:32
“亚基帕对保罗说,你想少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 -
当地的王亚基帕和他姐姐百尼基来拜访非斯都,他是新上任的凯撒总督。非斯都就和亚基帕谈论保罗的事。亚基帕是曾杀害雅各和把彼得下在监里的希律王的儿子(徒 12),所以,那部分家庭历史就成了保罗出现在亚基帕面前的背景之一。
保罗告诉他,自己在大马色路上遇见耶稣,以及他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为耶稣作见证意味着什么。当保罗宣告耶稣从死里复活时,非斯都打断了保罗的见证,他认为保罗癫狂了。
保罗解释说,亚基帕了解这些事,接着他问亚基帕:“你信先知吗?我知道你是信的。”亚基帕在回答前,停顿了多久呢?但他用另一个问题驳斥了保罗的问题:“你想少微一劝,便叫我作基督徒啊。”
让我们思考一下。成为基督徒需要多久呢?不需要很久。有可能就像在大马色路上遇见耶稣一样突然。
与此同时,保罗在离开时,向神祈求凡听见的人有一天都会成为基督的信徒。
祷告亲爱的神,求你带领所有读到这些话的人进入永生。感化我们,并透过我们在各处分享你的福音。奉耶稣的名,阿们。
“不过是有几样辩论,为他们自己敬鬼神的事,又为一个人名叫耶稣,是已经死了,保罗却说他是活着的。这些事当怎样究问,我心里作难。” -
腓力斯本以为把保罗压在牢里就能讨好那些控诉者,但他们还嫌不够。等待法院作出裁决的两年时间太长了。要愤怒两年也是很难,但那些控诉者还是想杀掉保罗。
对于耶稣还活着这个说法,非斯都很困惑。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决定的是一个有关犹太惯例的宗教问题,所以他问保罗,是否愿意去耶路撒冷受审。作为罗马公民,保罗不愿返回耶路撒冷,而是请求凯撒王来审他的案子。
在此之前,保罗说:“我若行了不义的事,犯了什么该死的罪,就是死,我也不辞。”他不怕死,但他还要传讲。他继续遵循神的计划,以便在罗马为神作见证。
保罗生命的曲折和辗转是因为这个事实:他要去罗马,在世界最高法院前为耶稣做见证。非斯都可能不明白,但保罗很确定。耶稣活着,别人需要听到这个好消息。
祷告亲爱的神,耶稣活着!虽然至今还有人困惑,但对我们来说却是真理。愿我们生命中的赞美和见证都建立在这个真理之上。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