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既受攻击心不慌,焦点一转危难解,保罗所靠的是……
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都是宗教界的上层人士,但信仰却截然不同。法利赛人相信身体复活;撒都该人却不信,他们只遵从摩西五经(创出利民申 ),而这五经没有明确提到复活的教导。保罗把争论的焦点由自己身上转移到这两派人有关复活的争论上,犹太议会因此而分裂。保罗突然而来的灵感,看出议会中有两派人,这就是主曾应许赐给信徒的能力。当我们因为信仰而受到攻击时,神会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像保罗一样,随时预备好作见证,圣灵会赐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看重地位动杀机!会成功吗?
两派人的争论平息下来后,他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保罗身上。对于这些宗教领袖来说,政治地位比神更为重要。他们预备策划另一次谋杀,就如他们对待耶稣一样。不过,一如既往,神仍在掌管着一切。
保罗其它的家人呢?
惟有这一段经文提到保罗的亲属。有些学者相信,当保罗成为基督徒之后,他的家人便与他脱离关系。保罗曾经写过他为基督丢弃万事。即使保罗在候审中,仍然可以与外甥见面,因为罗马的囚犯是可以接受家属和朋友的接济的。
孩子传话可靠吗?神竟会使用小孩?我不太相信……
孩子很容易被人忽视,以为他们不能为神做甚么,但在保护保罗性命的事上,这个年轻人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神可以使用任何年纪、任何愿意服从祂的人。耶稣也曾清楚地指明孩子是重要的。
使徒行传里的“无名”英雄
罗马军兵救了保罗?你相信神所作的人不能参透,可你还是想走自己的路,是吗?
罗马司令官下令将保罗送到西泽利亚。耶路撒冷是犹太政府的所在地,而西泽利亚则是罗马政府在这地区的总部。神的作为实在奇妙!祂利用罗马军队来拯救保罗脱离敌人。神的道路不同于我们的道路。不要求神按照你的道路来行,限制了神。当神介入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会发生,这些事情远较你所能想象的更多、更好。
为何可以将信的内容写出来?
路加怎么知道革老丢吕西亚给腓力斯的信上说些甚么呢?路加非常注重历史的真确性,参考了许多文件以确定他所写的是真实的。大概在保罗到腓力斯面前作答辩时,有人在庭上把这封信大声当众读出。同时,因为保罗是罗马公民,他们在礼貌上也许会把一份副本交给他。
保罗在西泽利亚入狱
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那些发誓不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的犹太人后来怎么样了?
记载着“到了天亮,犹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然而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为什么?因为一连串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一个男孩听到了他们的计谋。
这个男孩是保罗姐姐的儿子。
男孩勇敢地去见看守保罗的罗马百夫长。
百夫长认真接待了他,领他去见了千夫长。
千夫长相信他,并预备“步兵两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把保罗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太奇怪了。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
那些饿着肚子打埋伏的同伙们遗漏了什么吗?他们没有料到在密谋之前保罗经历了什么。记载: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主耶稣基督说保罗将要去罗马,后来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任何埋伏都阻挡不了主耶稣基督实现自己的应许。直到保罗到了罗马,他才成为不朽坏的,因为保罗将在这里做最后一个见证,这个见证是主耶稣基督所应许必将实现的。
你也有最后一个要作的见证。直到你作了这个见证,你才成为不朽坏的。
经文:启应:诗12
引言:
与肢体交通时,常常会谈论到基督徒是否应该计划自己的生活的问题。有人说,神既然是我们帮助者,就把我们的计划交给神去完成就行了;有人说,我们只是不用思考的仆人,要凡事等候吩咐,不要自己决定任何事,哪怕是吃面条还是包子这样的选择;还有人说,我们应该有对生活的计划,但要存心顺服神更美好的安排。
今天,我们藉着保罗的经历来思考基督徒的筹划和顺服、计算与失算之间的关系。
大纲:
一、保罗的计算与失算
1、保罗因为传扬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被关押在监牢中,并被罗马巡抚和犹太的亚基帕王审讯。应该说,保罗这次为自己的申诉是成功的,审判的结果是保罗无罪,可以当庭释放。但是,因保罗在此之前已经提起了上诉,所以就仍旧被关在了监狱中。
我们是否该因为保罗曾经上诉的决定而觉得遗憾呢?如果他没有提出上诉,这次不就可以当庭释放了吗?这是保罗的失算还是保罗的计划呢?
2、远在保罗末次去耶路撒冷之前,神已经多次启示保罗,他在耶路撒冷将会遭遇捆绑和患难,但是他执意前行,要走完自己的路、完成福音的使命,甚至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到了耶路撒冷之后,听从雅各的建议去圣殿行洁净的礼仪,结果被犹太人误解,认为他带领希腊人进了圣殿而遭到围攻和毒打,险些丧命。
我们还可以就此提出疑问,如果保罗不听雅各的建议,不去圣殿,不就可以避免这次的患难了吗?保罗干嘛要听雅各的建议呢?似乎这又是保罗的失算。(但如果保罗不是在圣殿被捆绑,也会从其他途径被捆绑。因为这是他去耶路撒冷之前、主已经启示给他的。)
3、我们很容易为自己曾经的选择和决定后悔,假定当初如果不那样决定,现在就会更好一些。这是因为我们总在现实的利益面前计算得失。这种计算是不准确的,因为世事变化太快。我们也难以确定什么是最终的益处,什么有最终的价值。如果我们仅仅从一时的得失衡量,就会困扰在计算和失算之间。
4、举个例子:有位弟兄追求一位姊妹,深切盼望能和姊妹结婚,看她如同美丽天使一般,为此切切向神祷告:“神啊,如果我这一生当中,你就听我一次祷告,就是这次了,求你如论如何都让我娶她为妻。”果然,他娶到了这位姊妹,当时感恩不已。二年后,就有些失望,发现这位姊妹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十年后开始后悔,“神啊,你当初干嘛要听我的祷告呢?如果我没有娶她,也许会遇到很适合我的。”
我们永远不要为曾经正确的选择和决定而后悔。不要为婚姻后悔,不要为生养孩子后悔,不要为付出的爱心后悔,不要为宽恕别人后悔,不要为尽心服侍后悔,这一切是神所祝福的。
二、保罗的计划与顺服
保罗传福音是否根本就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呢?不是,保罗有长远的事工计划。
1、保罗一直计划去罗马宣教,但一直没有成行。;
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保罗的罗马之旅不是去做观光客,而是去还福音之债,分享主的恩典。
保罗的行程计划和福音的传播、信仰的使命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要效法的榜样。
2、主耶稣应许保罗必然在罗马皇帝面前,见证基督福音。
那时大起争吵,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带进营楼去。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
主耶稣应许保罗必然在罗马作见证,但没有许诺舒适的旅程。相反,保罗的罗马之旅充满了危险和艰难。但是,能够到达罗马,能够在罗马为主作见证,这就是荣耀神了。
荣耀神不仅表现在我们得胜了困难和仇敌,还在于神得胜我们,得胜我们的软弱和私欲,得胜我们的胆怯和软弱;荣耀神还在于我们能够在苦难和仇敌面前依然持守神的道,在试炼中能站立得住。
3、保罗在罗马巡抚非斯都面前提出上诉于罗马的皇帝凯撒,并非不能为信仰忍受苦难,乃是出于其他原因。
保罗说:“我站在凯撒的堂前,这就是我应当受审的地方。我向犹太人并没有行过什么不义的事,这也是你明明知道的。我若行了不义的事,犯了什么该死的罪,就是死,我也不辞。他们所告我的事若都不实,就没有人可以把我交给他们,我要上告于凯撒。”
1)上诉凯撒,因为保罗没有犯罗马的国法,也没有违背传统的律法。寻求社会公正和公平待遇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因为神是公义的神。
2)上诉凯撒,在罗马皇帝面前为基督作见证。保罗不限定传福音的对象,他劝亚基帕王做基督徒,也会对着每一个人见证主耶稣,哪怕是在上的审判官。
3)上诉凯撒,如果胜诉,所有基督徒都将有一个合法的地位,基督信仰将成为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宗教,可以避免许多无辜、非法的迫害。
所以,保罗提出上诉并不是一时冲动,后来因为上诉而不能当庭释放,也不必惋惜,这不是保罗的失算,乃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
三、基督徒凡事得益处
1、主耶稣教导门徒要计算生活
盖房子和迎敌的比喻: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一个例子关于烂尾楼,一个例子关于战争,都需要准确计算和筹划。主耶稣借此引发我们正视信仰的代价。那就是跟随主耶稣要勇于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
2、主耶稣教导门徒要依靠顺服
不要为明天忧虑: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要计算生活和代价,但是不要忧愁,不要背负重担。过好每一天就够了。
3、万事都互相效力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