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申命记第14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里所讲难道是敬拜死人?我们的信仰可不会这样的──

这一节经文所讲的行为是指敬拜死人。许多宗教有敬拜或祭祀死人的习俗。基督教与犹太教和其他宗教有别,都注重人在今生活着事奉神。别因挂虑死者而分心,影响了今生的事奉。

神为甚么不许以色列人吃这些动物?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

神不准以色列人吃某些食物有几个原因:(1 )有些食肉的动物会吃别种动物的血,而食腐尸类的动物会吃死去的兽肉。由于以色列人不可以吃血,也不可吃自死的动物,所以他们也不该吃那些吃血和死尸的动物。(2 )神禁止他们吃的某些动物,如蝙蝠、蛇、与蜘蛛,跟某些异教邪恶的风俗有关。对以色列人来说,不洁净的动物代表罪恶和恶习。(3 )有些限制可能是神要叫他们不断牢记,他们与万民有别,是被分别出来专门归与神的。我们现在虽然毋须谨守这些饮食的条例,却能从中学到功课,使我们全面追求圣洁;圣洁不仅局限在灵性方面,也须融入生活,使我们活出圣洁的人生。

不可用山羊的奶煮山羊羔,是出于甚么原因?

神不准人用山羊的奶来煮山羊羔,这使人想起迦南人为了使人畜多产所行的种种不当的礼仪。神不准人使用本来是喂养生命的东西,反过来杀害生命。

你作十一奉献没有?是有了收入后即刻奉献,还是拖到最后?

圣经将十一奉献的目的讲得很清楚──将神放在我们生活的首位。要将所获得的第一份收获,也是最好的归与神,这表明我们对祂的敬爱。实时献上最好的,你就能全心全意地信靠祂。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一切全属于祂,养成十一奉献的习惯,就是把神放在首位,且让祂为你安排其他的一切。

你和你的教会在帮助穷乏者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在小区中设立眷顾穷人的制度,圣经早有明文。神吩咐祂的子民,每三年要将当年收获的十分之一用来帮助无倚无靠、饥饿贫穷的人。这些条例可以防止全地陷入贫穷的深渊,也防止富人欺压穷人。眷顾比自己弱小的人,乃是每个人的责任;家族的成员应当同舟共济,义助族中的穷人,小区则要帮助住在区内的人。国家的法律固然要保护穷人的权益,而帮助穷人也是敬虔生活的积极部分。基督徒当负起供应穷人的责任,要使用神所赐的财物去帮助不幸之人。你要慷慨施舍,帮助贫困的人,如此可叫你尊重神是创造万民的主宰,使别人也同得祂的恩惠,吸引人归向祂。藉此,信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边文爱: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

证道经文:申命记 14:22-29

[申命记 14:22] 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

[申命记 14:23] 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 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 神。

[申命记 14:24] 当耶和华你 神赐福与你的时候、耶和华你 神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那路也太长、使你不能把这物带到那里去、

[申命记 14:25] 你就可以换成银子、将银子包起来、拿在手中、往耶和华你 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去。

[申命记 14:26] 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 神的面前、吃喝快乐。

[申命记 14:27] 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你不可丢弃他、因为他在你们中间无分无业。

[申命记 14:28]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

[申命记 14:29] 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 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证道内容:

今天,我们一同分享的经文。摩西在这段经文中提到三件事情,告诉以色列人要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学习敬畏神,无论对于以色列民还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来讲,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一件事。

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时常学习敬畏耶和华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要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一种生活的模式。这不仅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以色列民世世代代的事情。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曾经告诉他们:“你们不可照他们那样侍奉耶和华你们的神。”“他们”指的就是迦南地的外邦人: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等,这些外邦人敬拜假神。接着摩西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正面的角度告诉以色列人,如何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我们的神。

一、在十分之一的奉献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十分之一的奉献对我们基督徒来讲并不陌生,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在十分之一的奉献上学习敬畏神,具体表现如下。

摩西说:“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这里说得非常清楚,田地所产的以及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都要吃在耶和华的面前,就是奉献给神,归神为圣。对于以色列民来讲,是要藉着这十分之一的奉献,要将他们所得的这一切都分别为圣。

关于十分之一奉献最早的记载是在创世记,亚伯兰(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一场战争中杀败基大老玛和与其同盟的王,回来之后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亚伯兰将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了麦基洗德(参。之后,十分之一的奉献成了以色列民敬畏神的表现之一。因为耶稣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对于以色列民来讲,同样如此。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将十分之一奉献给至高神的祭司,那就是奉献给神。作为亚伯拉罕的后代,他们自然要将十分之一拿出来分别为圣,归于他们所敬畏的神。

在新约时代,犹太人在会堂里做完礼拜之后要做一项敬拜神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奉献。记载:“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本来投钱入库这件事情不用去观察,拿起钱来放进去就可以了,但是耶稣不是看这些,他观察人把钱放到捐献箱时的那种表情、心态和思想。所以,耶稣看的是人的心,不是人的外貌。“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这是一个鲜明对比。“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不是说这个穷寡妇比每一个财主投的数量都多,而是说这个穷寡妇所投入库里的要比众人加起来的还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不是金钱上的对比,不是数字上的对比,而是内心对神敬畏、对神信靠、对神虔敬的对比。从耶稣的教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分之一奉献对于以色列民来讲不是一项任务,乃是一种行为,十中取一,分别出来为圣归给神的这种行为来带动以色列民。这是在神面前心灵诚实的敬拜。外在的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外在所作的每一件事情,如何带动自己的内心,如何敬畏神。这种奉献要比你投多少数量的钱,更被神所看重。

十分之一的奉献对于历世历代的人来讲都是一种考验。考验人的信心,考验人和神之间的关系。玛拉基书就讲了以色列民被神所批评的一件事情。:“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十分之一的奉献是列入典章之内的一件事情,不亚于十条诫命。“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这个转向,神呼吁的是要他们敬畏神,要他们来到神的面前来敬拜他。“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

十分之一是神的,当以色列民没有把这十分之一如数归到神的库中的时候,神说你们是在偷窃我的物。怎么偷呢?有这么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干脆什么都不做。神告诉我的,我不去做,你爱说什么说什么,何必把我这十分之一拿出来给你呢?对于收入少的人来讲,十分之一奉献也许觉得无所谓,对收入多的人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因为它是一笔大数目。以色列人偷窃了神的物,索性就不去做。

第二种表现形式,把好的换成次的,也是一种偷窃。在以色列民的规矩当中有很多初熟之物,那是最好的,要归给神。但是人会调包,可以把好的换成次的,也可以把大的换成小的。使徒行传第5章记载了一对夫妻,叫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们就做了这样的事情。初期教会当时过着共有的生活,大家把田产卖了,把一切都放在使徒的面前,所有的生活物资都统一分配。可是这对夫妻把自己的田产卖完后,他们留下了一小部分,其余的拿到彼得的面前。彼得问他这是全部吗?他们回答是。结果怎样?这对夫妻前后脚都离开了世界(参,因为彼得说他们在欺哄圣灵(参。这对夫妻不仅欺哄圣灵、欺哄使徒,也欺骗所有将自己田产卖了的所有人。因为大家是把所有的卖了都拿来,而他们是卖了以后留下一部分,但是在共同生活的享有当中,他们和那些全部捐了的人享有的是同样的待遇,所以这叫欺哄圣灵、欺哄使徒,也欺哄所有那些把自己的田产卖了、过共有生活的人。这就是人心里的诡诈。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十分之一的奉献都是非常考验人信心的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心里没有准备好不要去做,心里准备好了就要认真去做。不要又想做又不想做,这样你的心在神的面前不蒙悦纳。

第三种表现形式,把十一奉献归自己分配的。今天我们弟兄姊妹中间肯定有的认真在做这十分之一的奉献,有的还在观望当中,也有的可能心中有很多疑惑。都有什么疑惑呢?有问十分之一奉献该税前还是税后?还有问给传道人可以吗?或者问把十一奉献去盖教堂可以吗?又或问把十一奉献买成圣经送人去传福音可以吗?以及问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可以吗?弟兄姊妹,这些你都可以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圣经提醒我们,十分之一的奉献不归自己分配,乃是归神所有。:“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这居所在哪里呢?不是你家里,是神的殿、神的家。“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这个“积存在你的城中”积存在哪里呢?同样是神立为他名的居所。因为在以色列民各个支派当中都有逃城,都有利未人居住的城市。所以利未人在每一座城市当中都在替以色列民办理属灵上的事情,属神的事情。

二、在看顾利未人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利未人是没有土地、也没有土产的,其他十一个支派全都有。利未人被神分别出来,要让他们在神的殿中,和在以色列民当中单单地作服侍神的事情。对利未人的供养,就是十一个支派的十分之一奉献,还有就是“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这里有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在你城里无份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你有了,要想着那些没有的人;你吃饱了,要想着那些还没有饭吃的人。第二件事情,告诉所有神的选民要有一颗感恩和敬畏神的心。你有了,你不要攥着手,要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在神的眼中不愿意看到有穷人。

弟兄姊妹,学习时常敬畏神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的里面都有满满的怜悯人之心,不要找任何的借口:“他是不应该的”,“他是懒惰的”。弟兄姊妹,这不归我们来评论。神只看我们每一个人在他面前怎么做,你的存心是什么,有怜悯之心就可以蒙神的悦纳。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弟兄姊妹,我们内心当中的思想没有办法回避这位全知全能神的眼目和洞察,所以学习时常敬畏神就是把我们的心和思想摆在神的面前让神来鉴察。

大卫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我们时常在主的面前祷告“主啊,求你鉴察我的心”,“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求你引导我走义路,走正直的道路”。

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了一句话:“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这里耶稣没说是基督徒、门徒,耶稣说的是“无论何人”。弟兄姊妹,如果你走在马路上渴了,跟人要一杯水喝,人家给你,你一定要感谢人家。我有好几次过高速的时候没有带零钱,被人家卡在那儿,怎么办呢?我跟后面的人借钱。有一次人家说:“就五块钱,你走吧!”弟兄姊妹这要不要感谢神呀?感谢神!弟兄姊妹,因为人家帮助你了,你要常常记得那个人,为那个人祷告。你来作礼拜了,你先生或者妻子在家里看孩子,又给你准备了午餐,你回去以后要感谢配偶,还要归荣耀给神。你不要因人家不信主,天天打击人家;你要归荣耀给神,你在敬拜,你在服侍主,在家里帮忙的老人,或者是你的家人,他们得的赏赐不比你小、不比你低。我们学习敬畏神,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事情里面。摩西所讲的“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不是告诉他们在殿里怎么服侍,而是告诉他们生活当中怎么去做。因为我们的神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他看的是我们的心思和意念,看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动机。

三、在看顾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这点对我们基督徒来讲,有很多的困惑和疑惑。在早期教会的时候,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不是真寡妇的也让教会来供养,还有一些人挨家闲游、传递话语的,也需要教会来供养,这成为早期教会的大难题。保罗告诉年轻一代的传道人提摩太说:“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什么是真为寡妇的呢?她真的是没有丈夫了,也没有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没有自己的亲人了,但是,她在教会当中是一个虔诚祈祷的人,这是一个真为寡妇的人。不是说没有丈夫的,全都在教会当中为寡妇。保罗特别提出来要看顾那真为寡妇的人,但是,“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就是说你自己家里有需要看顾的人,就不要推给教会,该你看顾的你一定要看顾,该你照顾的一定要照顾,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在神的面前尽上自己的本分。无论你家人是谁,我们作基督徒的一定要走在前面,用这种方式学着敬畏神。当你学着敬畏神时,你就会经历神的恩典,经历神的同在,经历我们的主是又真又活的神,经历他所说的话安定在天永不改变,更让我们经历他的话语当中所带给我们的应许。

,保罗说得就比较严重一点了,“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大家可能会有疑惑:“我那个弟弟天天喝酒赌博,我能看顾他吗?”弟兄姊妹,你不能供给他喝酒赌博的钱,但是如果他没饭吃了,你还是要给他吃的,而且你要为他祷告,为他认罪,求主感动他、改变他,让他回到主的怀抱。所以,圣经当中没有让我们找理由,什么情况下我去看顾,什么情况下我不看顾,神告诉我们,只要是需要看顾的,你就要去看顾他。

但是,圣经当中说得非常好,就是我们在学习敬畏神的事情上常常会犯三类共同的错误。

第一类错误,该给神的时候想着给人。

记载:“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作的。”

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当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用香膏膏他了。主复活后的第一个清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许多妇女们拿着香膏跑到坟墓里去膏耶稣,还有没有机会呢?没有了(参!复活的主不用你膏了。只有这个女人抓住这一次机会,把膏油浇在耶稣的身上,而且是为耶稣安葬作的,这也让耶稣的心里得着安慰。所以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弟兄姊妹,时常敬畏神是要抓住机会敬畏神,给你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否则那个机会就会过去的。用为耶稣安葬的香膏膏抹他的只有这一个女人,因为她抓住了这个美好的机会。那些爱主的门徒,以及拿着香膏到坟墓里哭着找耶稣的妇女们,都没有机会再去膏抹耶稣。其他的门徒们也没有做这个事情,成为他们内心当中极大的遗憾。弟兄姊妹,当耶稣给你机会的时候,你不要左顾右盼,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去做,福就得到了,神的恩典就临到了你的身上。

第二类错误,该给人的时候想着给神。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耶稣还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意思是,给人的就是给人的,给神的就是给神的。十一奉献是给神的,你不要想着拿十一奉献给人,你也不要想着自己去处理十一奉献。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在神的面前所有的事情都一分为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类错误,做得不蒙神的悦纳。

说:“当耶和华你神赐福与你的时候,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那路也太长,使你不能把这物带到那里去,你就可以换成银子,将银子包起来拿在手中,往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去。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

这是神一个极大的怜悯,但人做得不蒙神的悦纳。:“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他们使神的怜悯变了味道,做得不蒙神的悦纳。

所以,摩西告诉以色列民,要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是在自己的内心,不是在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你学着学着就走样了,只有内心当中时常学习敬畏耶和华我们的主、我们的神,我们的心才会时常调整自己的方向,不偏离神的诫命。所以我们求主的宝血能够遮盖我们、洁净我们,除去我们内心当中一切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意念。让我们心思意念对应圣经当中神所说的话、神所说的道,当我们内心所思所想与神所说的话都对齐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蒙神的祝福和恩典。

最后,时常学习敬畏神,神给的祝福和恩典够我们用。具体的祝福有两项。祝福一:“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这个吃喝快乐不是吃喝玩乐的那个快乐,是吃喝快乐让你心里有平安。你种什么得什么,你种的多神给你的多,种得少神给你的少。即使你种得少,以色列民在旷野当中收集吗哪的时候,有一节经文说,“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证明神丰丰富富地供给每一个人的需要。有能力的得的多,没能力的得的少,但是神让他们都一无所缺。这就是我们的神所给我们的供应。这个吃喝快乐还包括身体的健康,要是没有健康的身体,能吃喝快乐吗?甚至吃喝对你来讲可能是一个负担。弟兄姊妹,吃喝快乐是告诉你有健康的身体,你家里有平安,以及国家当中没有争战。这就是我们学习时常敬畏神,神所给的祝福和恩典。

祝福二:“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无论你做什么事情,神都可以赐福给你。这就是神的一个祝福,你的心敬畏神,神会一无所缺地供给你。这就是神的一个祝福和恩典。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听从主所说的话语,让每一个弟兄姊妹静下心来,让我们进入内室,关上门,祷告在暗中的父。求神的宝血洁净我们,鉴察我们,用他的话引导我们。让我们的心思意念,让我们的信心的脚步走在主的正路上。阿们!

--1-边文爱 2019-10-15

02、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

证道经文:

[]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

[]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

[]当耶和华你神赐福与你的时候、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那路也太长、使你不能把这物带到那里去、

[]你就可以换成银子、将银子包起来、拿在手中、往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去。

[]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

[]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你不可丢弃他、因为他在你们中间无分无业。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

[]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证道内容:

今天,我们一同分享的经文。摩西在这段经文中提到三件事情,告诉以色列人要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学习敬畏神,无论对于以色列民还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来讲,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一件事。

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时常学习敬畏耶和华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要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一种生活的模式。这不仅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以色列民世世代代的事情。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时候,曾经告诉他们:“你们不可照他们那样侍奉耶和华你们的神。”“他们”指的就是迦南地的外邦人: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等,这些外邦人敬拜假神。接着摩西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正面的角度告诉以色列人,如何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我们的神。

一、在十分之一的奉献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十分之一的奉献对我们基督徒来讲并不陌生,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在十分之一的奉献上学习敬畏神,具体表现如下。

摩西说:“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这里说得非常清楚,田地所产的以及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都要吃在耶和华的面前,就是奉献给神,归神为圣。对于以色列民来讲,是要藉着这十分之一的奉献,要将他们所得的这一切都分别为圣。

关于十分之一奉献最早的记载是在创世记,亚伯兰(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一场战争中杀败基大老玛和与其同盟的王,回来之后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亚伯兰将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了麦基洗德(参。之后,十分之一的奉献成了以色列民敬畏神的表现之一。因为耶稣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对于以色列民来讲,同样如此。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将十分之一奉献给至高神的祭司,那就是奉献给神。作为亚伯拉罕的后代,他们自然要将十分之一拿出来分别为圣,归于他们所敬畏的神。

在新约时代,犹太人在会堂里做完礼拜之后要做一项敬拜神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奉献。记载:“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本来投钱入库这件事情不用去观察,拿起钱来放进去就可以了,但是耶稣不是看这些,他观察人把钱放到捐献箱时的那种表情、心态和思想。所以,耶稣看的是人的心,不是人的外貌。“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这是一个鲜明对比。“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不是说这个穷寡妇比每一个财主投的数量都多,而是说这个穷寡妇所投入库里的要比众人加起来的还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不是金钱上的对比,不是数字上的对比,而是内心对神敬畏、对神信靠、对神虔敬的对比。从耶稣的教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分之一奉献对于以色列民来讲不是一项任务,乃是一种行为,十中取一,分别出来为圣归给神的这种行为来带动以色列民。这是在神面前心灵诚实的敬拜。外在的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外在所作的每一件事情,如何带动自己的内心,如何敬畏神。这种奉献要比你投多少数量的钱,更被神所看重。

十分之一的奉献对于历世历代的人来讲都是一种考验。考验人的信心,考验人和神之间的关系。玛拉基书就讲了以色列民被神所批评的一件事情。:“万军之耶和华说:‘从你们列祖的日子以来,你们常常偏离我的典章而不遵守。’”十分之一的奉献是列入典章之内的一件事情,不亚于十条诫命。“现在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你们却问说:‘我们如何才是转向呢?’”这个转向,神呼吁的是要他们敬畏神,要他们来到神的面前来敬拜他。“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

十分之一是神的,当以色列民没有把这十分之一如数归到神的库中的时候,神说你们是在偷窃我的物。怎么偷呢?有这么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干脆什么都不做。神告诉我的,我不去做,你爱说什么说什么,何必把我这十分之一拿出来给你呢?对于收入少的人来讲,十分之一奉献也许觉得无所谓,对收入多的人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因为它是一笔大数目。以色列人偷窃了神的物,索性就不去做。

第二种表现形式,把好的换成次的,也是一种偷窃。在以色列民的规矩当中有很多初熟之物,那是最好的,要归给神。但是人会调包,可以把好的换成次的,也可以把大的换成小的。使徒行传第5章记载了一对夫妻,叫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们就做了这样的事情。初期教会当时过着共有的生活,大家把田产卖了,把一切都放在使徒的面前,所有的生活物资都统一分配。可是这对夫妻把自己的田产卖完后,他们留下了一小部分,其余的拿到彼得的面前。彼得问他这是全部吗?他们回答是。结果怎样?这对夫妻前后脚都离开了世界(参,因为彼得说他们在欺哄圣灵(参。这对夫妻不仅欺哄圣灵、欺哄使徒,也欺骗所有将自己田产卖了的所有人。因为大家是把所有的卖了都拿来,而他们是卖了以后留下一部分,但是在共同生活的享有当中,他们和那些全部捐了的人享有的是同样的待遇,所以这叫欺哄圣灵、欺哄使徒,也欺哄所有那些把自己的田产卖了、过共有生活的人。这就是人心里的诡诈。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十分之一的奉献都是非常考验人信心的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心里没有准备好不要去做,心里准备好了就要认真去做。不要又想做又不想做,这样你的心在神的面前不蒙悦纳。

第三种表现形式,把十一奉献归自己分配的。今天我们弟兄姊妹中间肯定有的认真在做这十分之一的奉献,有的还在观望当中,也有的可能心中有很多疑惑。都有什么疑惑呢?有问十分之一奉献该税前还是税后?还有问给传道人可以吗?或者问把十一奉献去盖教堂可以吗?又或问把十一奉献买成圣经送人去传福音可以吗?以及问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可以吗?弟兄姊妹,这些你都可以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圣经提醒我们,十分之一的奉献不归自己分配,乃是归神所有。:“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这居所在哪里呢?不是你家里,是神的殿、神的家。“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这个“积存在你的城中”积存在哪里呢?同样是神立为他名的居所。因为在以色列民各个支派当中都有逃城,都有利未人居住的城市。所以利未人在每一座城市当中都在替以色列民办理属灵上的事情,属神的事情。

二、在看顾利未人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利未人是没有土地、也没有土产的,其他十一个支派全都有。利未人被神分别出来,要让他们在神的殿中,和在以色列民当中单单地作服侍神的事情。对利未人的供养,就是十一个支派的十分之一奉献,还有就是“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这里有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在你城里无份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你有了,要想着那些没有的人;你吃饱了,要想着那些还没有饭吃的人。第二件事情,告诉所有神的选民要有一颗感恩和敬畏神的心。你有了,你不要攥着手,要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在神的眼中不愿意看到有穷人。

弟兄姊妹,学习时常敬畏神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的里面都有满满的怜悯人之心,不要找任何的借口:“他是不应该的”,“他是懒惰的”。弟兄姊妹,这不归我们来评论。神只看我们每一个人在他面前怎么做,你的存心是什么,有怜悯之心就可以蒙神的悦纳。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弟兄姊妹,我们内心当中的思想没有办法回避这位全知全 - 能 - 神的眼目和洞察,所以学习时常敬畏神就是把我们的心和思想摆在神的面前让神来鉴察。

大卫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我们时常在主的面前祷告“主啊,求你鉴察我的心”,“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求你引导我走义路,走正直的道路”。

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了一句话:“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这里耶稣没说是基督徒、门徒,耶稣说的是“无论何人”。弟兄姊妹,如果你走在马路上渴了,跟人要一杯水喝,人家给你,你一定要感谢人家。我有好几次过高速的时候没有带零钱,被人家卡在那儿,怎么办呢?我跟后面的人借钱。有一次人家说:“就五块钱,你走吧!”弟兄姊妹这要不要感谢神呀?感谢神!弟兄姊妹,因为人家帮助你了,你要常常记得那个人,为那个人祷告。你来作礼拜了,你先生或者妻子在家里看孩子,又给你准备了午餐,你回去以后要感谢配偶,还要归荣耀给神。你不要因人家不信主,天天打击人家;你要归荣耀给神,你在敬拜,你在服侍主,在家里帮忙的老人,或者是你的家人,他们得的赏赐不比你小、不比你低。我们学习敬畏神,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事情里面。摩西所讲的“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不是告诉他们在殿里怎么服侍,而是告诉他们生活当中怎么去做。因为我们的神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他看的是我们的心思和意念,看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动机。

三、在看顾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上学习时常敬畏神。

这点对我们基督徒来讲,有很多的困惑和疑惑。在早期教会的时候,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不是真寡妇的也让教会来供养,还有一些人挨家闲游、传递话语的,也需要教会来供养,这成为早期教会的大难题。保罗告诉年轻一代的传道人提摩太说:“要尊敬那真为寡妇的。”什么是真为寡妇的呢?她真的是没有丈夫了,也没有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没有自己的亲人了,但是,她在教会当中是一个虔诚祈祷的人,这是一个真为寡妇的人。不是说没有丈夫的,全都在教会当中为寡妇。保罗特别提出来要看顾那真为寡妇的人,但是,“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就是说你自己家里有需要看顾的人,就不要推给教会,该你看顾的你一定要看顾,该你照顾的一定要照顾,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在神的面前尽上自己的本分。无论你家人是谁,我们作基督徒的一定要走在前面,用这种方式学着敬畏神。当你学着敬畏神时,你就会经历神的恩典,经历神的同在,经历我们的主是又真又活的神,经历他所说的话安定在天永不改变,更让我们经历他的话语当中所带给我们的应许。

,保罗说得就比较严重一点了,“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大家可能会有疑惑:“我那个弟弟天天喝酒赌博,我能看顾他吗?”弟兄姊妹,你不能供给他喝酒赌博的钱,但是如果他没饭吃了,你还是要给他吃的,而且你要为他祷告,为他认罪,求主感动他、改变他,让他回到主的怀抱。所以,圣经当中没有让我们找理由,什么情况下我去看顾,什么情况下我不看顾,神告诉我们,只要是需要看顾的,你就要去看顾他。

但是,圣经当中说得非常好,就是我们在学习敬畏神的事情上常常会犯三类共同的错误。

第一类错误,该给神的时候想着给人。

记载:“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作的。”

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当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用香膏膏他了。主复活后的第一个清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许多妇女们拿着香膏跑到坟墓里去膏耶稣,还有没有机会呢?没有了(参!复活的主不用你膏了。只有这个女人抓住这一次机会,把膏油浇在耶稣的身上,而且是为耶稣安葬作的,这也让耶稣的心里得着安慰。所以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弟兄姊妹,时常敬畏神是要抓住机会敬畏神,给你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否则那个机会就会过去的。用为耶稣安葬的香膏膏抹他的只有这一个女人,因为她抓住了这个美好的机会。那些爱主的门徒,以及拿着香膏到坟墓里哭着找耶稣的妇女们,都没有机会再去膏抹耶稣。其他的门徒们也没有做这个事情,成为他们内心当中极大的遗憾。弟兄姊妹,当耶稣给你机会的时候,你不要左顾右盼,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去做,福就得到了,神的恩典就临到了你的身上。

第二类错误,该给人的时候想着给神。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耶稣还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意思是,给人的就是给人的,给神的就是给神的。十一奉献是给神的,你不要想着拿十一奉献给人,你也不要想着自己去处理十一奉献。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在神的面前所有的事情都一分为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类错误,做得不蒙神的悦纳。

说:“当耶和华你神赐福与你的时候,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那路也太长,使你不能把这物带到那里去,你就可以换成银子,将银子包起来拿在手中,往耶和华你神所要选择的地方去。你用这银子,随心所欲,或买牛羊,或买清酒、浓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买。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

这是神一个极大的怜悯,但人做得不蒙神的悦纳。:“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他们使神的怜悯变了味道,做得不蒙神的悦纳。

所以,摩西告诉以色列民,要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是在自己的内心,不是在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你学着学着就走样了,只有内心当中时常学习敬畏耶和华我们的主、我们的神,我们的心才会时常调整自己的方向,不偏离神的诫命。所以我们求主的宝血能够遮盖我们、洁净我们,除去我们内心当中一切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意念。让我们心思意念对应圣经当中神所说的话、神所说的道,当我们内心所思所想与神所说的话都对齐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蒙神的祝福和恩典。

最后,时常学习敬畏神,神给的祝福和恩典够我们用。具体的祝福有两项。祝福一:“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这个吃喝快乐不是吃喝玩乐的那个快乐,是吃喝快乐让你心里有平安。你种什么得什么,你种的多神给你的多,种得少神给你的少。即使你种得少,以色列民在旷野当中收集吗哪的时候,有一节经文说,“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证明神丰丰富富地供给每一个人的需要。有能力的得的多,没能力的得的少,但是神让他们都一无所缺。这就是我们的神所给我们的供应。这个吃喝快乐还包括身体的健康,要是没有健康的身体,能吃喝快乐吗?甚至吃喝对你来讲可能是一个负担。弟兄姊妹,吃喝快乐是告诉你有健康的身体,你家里有平安,以及国家当中没有争战。这就是我们学习时常敬畏神,神所给的祝福和恩典。

祝福二:“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无论你做什么事情,神都可以赐福给你。这就是神的一个祝福,你的心敬畏神,神会一无所缺地供给你。这就是神的一个祝福和恩典。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听从主所说的话语,让每一个弟兄姊妹静下心来,让我们进入内室,关上门,祷告在暗中的父。求神的宝血洁净我们,鉴察我们,用他的话引导我们。让我们的心思意念,让我们的信心的脚步走在主的正路上。阿们!

--2-边文爱 2019-09-14

03、归神为圣

一.引言:《申命记》十四章,全章分三个自然段落,却是一个整体。

二.不可为死人划身和剃光额上

“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将额上剃光”,这里的“为”不是“替”、“给”,而是“因为”。不是用刀划死人的身子、剃光死人的额上,而是不可因为表示对死者的哀痛而用刀划自己的身子、剃光自己的额上。这是迦南异教的习俗。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神的儿女,故不可随从拜偶像的仪式。

三.洁净和不洁净的食物

按照这段经文,可归纳如下几条:

1)凡分蹄为两瓣又倒嚼的动物,如牛、羊、鹿等,可以吃。倒嚼、但不分蹄的(如骆驼、兔子等),或分蹄、但不倒嚼的(如猪),不可吃。

2)水生动物中,凡有鳞、有翅的,方可吃。

3)有翅膀、但爬行的动物,不可吃。

4)凡不洁净的鸟,不可吃。

5)“凡自死的”动物,不可吃。“自死”可能是病死,或被野兽咬死,不可吃,可能因为血没有放出来。可以给城里的寄居者吃,或卖给外人。这不是说,神要以色列人把不好的东西卖给别人;这些东西并非不好,只是对以色列人不洁净而已。

6)“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这是异教习俗。敬虔的犹太人至今遵守此条。

经文中提到的一些动物,如“野山羊”、“黄羊”、“青羊”等,原文的意思并不清楚。

经文说兔子是“倒嚼”的。其实,兔子不是反刍动物;兔子吃食时,嘴一直动,像是在“倒嚼”。经文不是在描述动物的科学分类,而是为以色列人提供一个实用的生活指南。《圣经》没有使用科学语言,而是老百姓熟悉的生活语言。又如,“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四.什一奉献

什一奉献不是以色列人特有的,古代中东的许多邻国,都把个人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君王;君王在百姓心目中是神的代表。但是,以色列人的什一奉献的内涵却与邻国完全不同。

《圣经》首次提到的什一奉献,是亚伯拉罕从他的战利品中取十分之一献给作祭司的撒冷王麦基洗德;而后,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向神承诺,如果他能平安返家,他将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神。但他们都是出于自发,也没有记载详情。

什一奉献在《利未记》、和《申命记》有比较集中的记载,而申14更加详细。由于《民数记》与《申命记》的记载有些不同,有人误以为每年要有两次什一奉献,一次给利未人,一次在耶和华神面前吃;每逢第三年又另加一次,给穷人;亦即,平常年作两次什一奉献;逢第三年作三次什一奉献。但多数学者、拉比都认为,以色列人每年只作一次什一奉献。记载的不同,是因为《民数记》的听众仍在旷野,而《申命记》的听众即将进入迦南地,将有中央圣所和自己定居的城镇。

综合《圣经》的记载,什一奉献的主要条例如下:

1)以色列人地上的出产,谷物、新酒、油,树上的果子,和牛、羊,都要取十分之一归耶和华神为圣,供给利未人。因为利未人没有产业,专办会幕的事

2)要将奉献之物带到中央圣所的所在地。若距离太远,携带不便,可以将奉献的地里出产兑换成银子,并要再加上五分之一的银子,随自己的心愿买牛、羊,或酒,带到中央圣所。但牲畜不能兑换成银子,因为,“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不问是好是坏,也不可更改。若定要更换,所更换的与本来的牲畜都要成为圣,不可赎回”。所有当献上的食物,全家人都可在耶和华神面前吃喝快乐。吃喝只能吃掉很少一部分;所剩余的,即十分之一的大部分,都归给利未人。

3)每逢第三年的末一年,将当献的十分之一留在所住的城中,分给城中的利未人和寄居的、孤儿、寡妇

4)利未人要从所收取的十分之一中,拿出十分之一作为举祭献给耶和华

不作什一奉献,被视为偷窃神的行为。

五.本章的中心思想

“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是申14的中心思想,把看似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联成一个整体。

这里的“圣洁”的原文是“圣”,原意是“切割”、“分开”的意思,即表示“区别”:将人或物从普通或世俗圈子中分别出来,作神圣的用途。中文译本加了个“洁”字。“洁”是“从不洁中分出来”的意思。归神的,一定是“圣”、“洁”的;分别出来、却没有归神的,就只是“洁”、而不“圣”。

“圣洁”分为神的“圣洁”,和受造物的“圣洁”。

在所有的文化和宗教里,神都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古代中东各种宗教对他们所敬拜的神的“圣”的感受是恐惧,是对他们的神名的变幻莫测、不可捉摸的行为所产生的恐惧。因此百姓用各种复杂的敬拜仪式来安抚他们的神名,其实是想让神名听他们的话,为他们谋福。他们对神名,只有恐惧,没有信任。而且,这些神名的“神圣”,常常是尘世中的权利、欲望的投射,只是加上了“神圣”的标记而已。献祭的目的,是笼络接受供奉的神名的心,使之站在自己一方,能够击败其他不友善的神名。但是,无权无势的老、弱、病、残、孤、寡、寄居者,无力供奉,就被边缘化,无人问津,只能仰人鼻息。

《圣经》启示的耶和华神的“圣洁”,则完全不同。耶和华神藉着《圣经》,向人自我启示祂自己的公义、大能、慈爱、怜悯、赦免、拯救,显明祂是那位与受造界完全不同的“他者”,没有任何人、物能与祂相比。“耶和华啊,众神之中有谁像祢--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有学者认为,“圣洁”是指耶和华神道德上的超越和完美,是耶和华神一切属性的总和,是k“一切属性的属性”。因此,惟有耶和华神是圣洁的。三一神被称为“圣父”、“圣子”、“圣灵”。耶和华神超凡脱俗、无语伦比,独一无二,但不是高高在上、不可捉摸、不可理喻的;相反,耶和华神可以被人触摸,可以与人沟通,并与人建立关系。事实上,耶和华神一直寻找人与k“同行”,不希望人因惧怕而退缩。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祂要建立一群背负祂的圣名、活出祂的圣洁的子民。以色列人要与耶和华神建立关系,必须自洁,活出一种以耶和华神为中心、讨耶和华神喜悦的生活方式。“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竞而快乐”

任何形式的强夺、滥用权力,都会被神的圣洁定罪。社会的弱势群体,将根据耶和华神的公义标准,经历全面的保护和供应。《圣经》规定的对弱势群体的爱护,周到详尽,令人动容。比如:

“不可亏负寄居的,也不可欺压他,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不可苦待寡妇和孤儿;若是苦待他们一点,他们向我一哀求,我总要听他们的哀声,并要发烈怒,用刀杀你们,使你们的妻子为寡妇,儿女为孤儿。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你即或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因他只有这一件当盖头,是他盖身的衣服,若是没有,他拿什么睡觉呢?他哀求我,我就应允,因为我是有恩惠的”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按照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神的圣洁子民的中心思想,《申命记》十四章的三部分就有机地联在一起了。“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将额上剃光”,因为这是异教习俗;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神的儿女,故不可随从拜偶像的仪式。洁净和不洁净食物的划分,是因为耶和华神命令:“凡可憎的物都不可吃”。“可憎的物”是耶和华神判定的,不是人判定的。以色列人不吃那些不洁净的食物,愿意过顺服耶和华神的生活,显示他们是属神的子民。什一奉献的目的,是“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支持利未人和穷人、孤儿、寡妇和寄居者的生活,彰显耶和华神的公义和慈爱。

六.应用

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将不可见的神活化在世人面前。“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耶稣基督的圣洁,成为基督徒圣洁的榜样和动力。主耶稣要求基督徒做到的,都是祂先向基督徒所作的。祂要基督徒彼此相爱,正像祂爱我们一样;祂要基督徒彼此饶恕,正像祂饶恕我们一样。基督徒必须用以基督为中心的崭新生活方式,表明其信仰的真实性。两千年前,人们从耶稣基督身上看见神;两千年后,人们要从基督徒的身上看见基督!

《申命记》十四章,对今天的基督徒,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基督徒也许不再需要遵守洁净与不洁净食物的条例,展示自己与世俗的区别。主耶稣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

基督徒应不应该作什一奉献?有人说,新约《圣经》没有讲什一奉献,所以基督徒不用作什一奉献。我个人认为,基督徒应该作什一奉献。理由如下:

1)新约《圣经》说什一奉献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法律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要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2)基督徒也应从实行什一奉献中,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树立全新的金钱观,以与世俗分别。基督徒只是金钱的管家,不是金钱的主人,一切来自神的恩典。把从神那里得到的,一部分奉献给神,表示对神的感谢。“主也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基督徒有责任,支持传福音的人和穷人的生活。

3)福音书专门记载了主耶稣对一个寡妇奉献的两个小钱的称赞:“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新约《圣经》还呼召基督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从这些教训看,神对基督徒的奉献的要求,似乎比什一奉献更高。

慕道朋友不要因为怕作什一奉献,而不敢决志信主。作不到什一奉献,也可以作基督徒;什一奉献需要操练。作不到什一奉献,只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祝福。基督徒不可存“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作奉献;但诚心作什一奉献的,必蒙神的祝福。

新约《圣经》还强调,奉献要甘心乐意,不要勉强:“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堂设立奉献箱,似乎比传递奉献袋、盘更好;起码,不要在讲道前传奉献袋、盘…

新约《圣经》还教导:“他们是为主的名外出,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约叁5-8)。初期教会,外出宣教的弟兄,对于尚未信主的外邦人,一无所取,也不需他们照料吃、住。使徒约翰没有讲明理由。但不难理解,这是怕未信主的人误解福音的性质,或误解宣教士的动机。基于同样的考虑,今日许多基督教会,不收没有信主的人的奉献。

【作者简介】冯秉承,笔名,里程,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2年赴美,1987年获密西根州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和西方储备大学工作。1993年后,在威斯康星医学院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工作。作者长期崇尚无神论和个人奋斗,在神的大爱感召下,逐渐认识了主耶稣,认识到基督教信仰是客观真理,遂决志归向主,1992年复活节受洗归主。1997年蒙主恩召,专职传道。此后,全家妻子及一子一女都归向主耶稣。蒙神引领,1999年秋季,进入美国海外神学院学习。其信仰见证书籍《游子吟》畅销海内外。现任威斯康星州米城中华基督教会(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Milwaukee)差传牧师和真道培训中心(True Word Training Center)主任。“中国基督徒作家基金会”专业作家。

--3-冯秉承 2016-10-27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