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Ⅲ摩西第三篇训言:盟约之要求的摘要
中文圣经二十九章开头第一节,构成了问题。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这是二十八章的最后一节。问题是这节是五至二十八章的结语,还是摩西第三篇训言的序言呢?无论如何,它总是编纂者添加的附记。本节如果是结束第二十八章,立约的话便是指五至二十八章详述盟约条款的部分。另一方面,本节可能是二十九至三十章的引言。第1节和第9节都提到这/立约的话,两者似乎有密切的关系。再者,第1、2节之间的关系,也的关系相仿。也是由摩西在「伯崇矶悦娴墓戎小苟砸陨列所宣讲的律法说起,转接到「摩西将以色列人召了来,对他们说……」。至一样,二十九章称呼摩西也是以第三人称。摩西在第2节开始的训话,依照申命记的文学形式来说,是第三篇的讲章。这两章所注重的,显然是在摩押地所立的约,有别于西乃山(何烈山)之约。虽然,摩押地的约也可视为盟约的更新,是西乃山之约的延伸和适应。 这两章似乎是申命记一至二十八章的提要,可视为前面章节缩短了的副本。古时条约抄录副本是很常见的事,这可能也是原来作者的用意。而另一方面,二十九章也可视为立约盟誓的呼吁,宣誓本身记在。如此,二十九章就反映了近东盟约的整个模式:首先重温神昔日拯救的大工(2~9节),然后呼吁建立盟约关系(10~15节),再警告盟约的咒诅会降在悖逆之人身上(16~29节),然而神有至终恢复的用意),而最后是决心接受盟约的呼吁。如此至,就形成了整个盟约要求的摘要。 A劝告以色列接受盟约 i. 历史的回顾 1.摩西的第三篇训言在此引入(,。摩西是立约的中保。耶和华……吩咐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希伯来文「立约」一辞,直译是「切(割)约」。这个用语的含义,和古代近东的经外条约有关。这些盟约在确立之仪式中,需要杀死牲畜。立约地点是摩押地(,,和何烈山的约不同。相较申命记五至二十六章和出埃及记十九至二十四章的内容,便能断定申命记的约虽然包括了很多新的条例,两者仍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第二十九章余下的部分,包括了近东条约模式不少的痕迹。模式的表达并不系统化,所用的是叙事的形式。然而模式的各部分,却都显而易见。因此所记述的事件背后,极有可能有某种立约仪式。 2~9.盟约模式第一个可以鉴辨的成分,是历史的回顾(2~8节)。摩西一开始便说:耶和华在埃及地,在你们眼前,向法老和他众臣仆,并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你们都看见了(参:。耶和华所作所为被称为大试验(JPSA 译作奇妙的伟迹)、神迹、大奇事(JPSA 译作惊人的奇事、异迹)。这里所用的名词,和出埃及记所用的相仿、17、28、30,提到神迹 ot;,,提到奇事 mopet)。 4.以色列虽然有这么大的福气,活在这么多神恩待和大能的证据之中,却可惜没有更深的理解力,使她能以察验外在事物更深的意义。他们需要的是耶和华的光照。但祂却因为他们的悖逆,不把这光照赐给他们。对于拒绝神启示的人来说,这种属灵的眼瞎十分常见。心硬会使人听而不明。旧约好几个先知都面对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对象拒绝听从他们的信息;;等)。这种心态使犹太人不能相信主耶稣。 5、6.文章的语气在此一转,耶和华以第一人称单数说话。这里以典型近东式的夸饰语气,形容耶和华奇妙的关怀和眷顾:我领你们在旷野四十年……。类似的措辞在也出现过。严格来说站在摩押地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曾经经历出埃及,而在旷野所发生的事迹,也不是每个人都尝过;因为年老的一代已经死了。所以你们所指的,必然是以色列的整体。任何时代的以色列,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们认同昔时的以色列,便能分享往日的经历。所以耶和华可以对这个团体说:我领你们……四十年……你们没有吃饼……要使你们知道耶和华是你们的神。然而悖逆和不顺服,却使每个时代的以色列人,都不能认识神对他们国家生命的护佑。以色列在旷野的年日中,并没有倚赖人手所造的饼维生,他们所吃的是吗哪。他们也没有喝过人工制成的清酒、浓酒,而是喝磐石出来的水(。神眷佑他们,是要证明祂实在是神。要使你们知道这句话,在旧约中一再出现,,,,;又在以西结书出现五十多次等等)。神眷顾以色列对顺服的人来说,有充分的证据。对于不顺服的人,神作为的事实,已是神大能的明证。 7、8.摩西的训言在此继续。他进一步引述耶和华昔日帮助的证据。所谈的包括了征服约但河东及下,、8、12、13;参:。 9.诵读历史回顾,复述耶和华拯救的作为以后,接下来的是立约的呼吁: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这约的话,即「忠心遵行这约的一切规定」(JPSA)。第9节的下半部可算是简化了的盟约祝福(。 ii. 委身的劝勉 这几节给我们的印象,是立约仪式已经到了起誓之前最后的阶段。摩西召集立约团体,解释事情的本质。 10、11.站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一语十分重要。所用的希伯来文动词有反身的含义:「你已经站稳了立场」372。在好几个旧约段落中,这个辞都有类似的用法;。本节准确地依次列出支派的首领(和合本译为「首领、族长」,「族长」原文作「支派」)、长老、官长、以色列的男丁、儿女、妻子(和合本把妻子列在儿女之前)、寄居者(即非以色列人;参:;,、仆人(参:。为你们劈柴烧水的人似乎是指当地服事他们的人(参:、27)。译成「劈」的动词 hatab,可能和阿拉伯语的 hataba「采集」有关。 12、13.集会的宗旨在此宣告:为要你顺从耶和华你神今日与你所立的约,向你所起的誓……祂作你的神。这里的用意有二。第一是以色列与耶和华立约。全本圣经只有本节运用这个措辞形式,直译是「好使你渡入耶和华的约」(参:。进入盟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色列又须进入咒诅(ala)。全句直译是「为要你渡进耶和华你神的约及祂的咒诅中」。名词「咒诅」所指的,是盟约的咒诅。人立约,就是把自己放在假若背约,就要受到咒诅的处境中。英文 JPSA 言简意赅地把这意思译成:「盟约……及其制裁」。 盟约的第二个宗旨,是好使耶和华执行对列祖的应许,立以色列为祂的民,祂则作他们的神(13节)。「我的民……你的神」这盟约关系,是旧约壹贯的主题,等;参:。 14、15.这两节把盟约的要求,延伸到当时仍未出生的人身上。将来的世代,和在西乃山起誓的早期的以色列原为一体。盟约有其世代上的延伸性,理由不是因为神立约的怜悯,是这家族不可剥夺的权利,而是因为神忠于应许,把福气延伸到一切爱祂、守祂诫命的人身上。每个新的世代,都必定要在当代更新盟约,在耶和华面前站稳立场,正如古时的以色列一样。再次学习神为他们所施行的拯救作为,以及祂盟约的规定之后,他们便要在这一日亲身接纳盟约。这一日(和合本译「今日」)一辞,2~15节出现了六次之多。盟约的概念,在后来的年日,藉着类似的仪式,得以历久弥新(参:;。 B不顺服的惩罚 i. 对伪善者的警告 这个简短的段落,包括了近东条约模式好几个不同的成分:历史引言(16、17节)、基本原则的声明(18节),以及对不顺服之人咒诅的威胁(19~21节)。 16、17.这里追述在埃及寄居、出埃及,以及在旷野流浪的日子。他们当时接触过列国的神o(可憎之物)。回想这些事可提醒以色列,神拯救的作为,以及堕入偶像崇拜的危险(参:民二十五)。 18.本节把拜偶像形容为一棵植物,扎根长成后会结出毒草(和合本译「苦菜」)和茵c来。这种典型的比喻,在,,等,都有出现。 19.结出这种恶果的根,如今形容为听过盟约制裁(咒诅的话)之后,祝福自己的心(和合本译「心中仍是自夸」),以为自己必然豁免,虽然行事心里顽梗……却还是平安。如此悖逆的结果,是彻底的毁坏。和合本「连累众人」一语,原文直译是灭尽湿润的和干燥的,换言之,有水无水的植物,都会遭受灭尽。这个比喻的意思,就是说祭偶像之风若在以色列扎根,最后的结果是全国彻底毁坏。 20、21.本节以神拒绝饶恕,来强调不顺从神的严重性(这似乎是指刻意的悖逆)。又说神的怒气和嫉妒(和合本作「愤恨」),会向不顺从的人如烟冒出。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制裁(咒诅,ala),都会降(直译「蹲伏」)在他的身上,耶和华要涂抹他的名。以色列每一个人都希望后人记念他的名字,是以极之畏惧名被涂抹。神会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把犯这罪的人分别出来……使他受祸,将他自找的咒诅,倾倒在他身上(19节)。这个警告,令我们想起新约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这个令人警惕的故事。 ii. 对后世的教训 作者从将来的角度,生动地把咒诅至终的结局描绘出来。以后的世代和远方的外族人,看见这地上充满了瘟疫和疾病,土地变得像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因硫磺和盐卤而寸草不生(创十九),都会询问:耶和华的作为为甚么如此暴烈。答案很简单:这地的人离弃了耶和华……与他们所立的约,去事奉敬拜……别神。这里的措词十分笼统,不一定是指被掳巴比伦。这个流奶与蜜之地,是耶和华昔日治理祂民之处,如今却变成了不毛之地。以色列和外邦人在这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戏剧化的对话,实在发人深省。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的年表中,也有类似的描绘373。这个主题在古代近东,显然人所共知。即使是第28节,也不必是指耶路撒冷沦陷后的被掳。因为被掳到外地,是古代近东经常存在的危险。 今日读这经文的人,倘若稍为熟悉这些话说出之后,二千多年来犹太人所受重大的苦难(不少的苦难,更是来自基督徒的手中),也不禁再次询问:耶和华为何向这地如此行呢?这样大发烈怒是甚么意思呢?(24节)申命记给他的答案是:是因这地的人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25节)。 C隐z和明显的事 本节劝告以色列履行耶和华的旨意。隐z的事(nistarot)诸如将来是人所不能知道的,是属乎神的事务。而已经启示的事(和合本作「明显的事」),即神的律法以及耶和华藉此表达的旨意,则在人现时知识范围之内。这些事,以色列有责任遵行。耶和华与以色列的盟约已经有足够的启示,作为她今日行事为人的方针;神呼召她做的,也只是这些。本节所显示的真理,对于今日的基督徒,和对昔日的以色列人,是同样的适切。“约”。摩西详述百姓将要进入巴勒斯坦地的协议。这巴勒斯坦之约是附加在西乃山(何烈山 )的摩西之约上。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于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是指将西奈之约加以重申和扩充。神历代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都以西奈之约为基础,,。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于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 这句话并不是指“并非在何烈山所立的约”,而是指“除了在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再次”。意味着圣约的重申与更新,这并非指圣约的内容有所更新,而是指立约的对象有所改变。追根究底,何烈山之约与摩押平地之约是本质上相同的约,摩押平地之约是何烈山之约的确认与重复。在这种意义上,两个圣约如以下图表所示。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提醒以色列民切记神在选民历史中所显出的信实。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与新世代所立的摩押平地之约: 在前章,摩西用庄严的语调用很长的篇幅论述了顺服所带来的祝福与不顺服所带来的咒诅。在本文,摩西与即将入住迦南的新时代立下摩押平地之约,这是回顾并再次确认何烈山之约的圣约。摩西以出埃及的救赎之恩为据,激励以色列百姓过顺服神的生活(29:2-9),并且严重警告那些妄想不顺服神却欲得平安之徒,神的震怒是何等可畏、可怕(29:16-29)。紧接着摩西论到,若以色列因不顺服神的话语而受咒诅分散到世界各地居于痛苦之中,只要他不失足,肯悔改归向神,怜悯之神必重新恢复他们的盼望与确信(30:1-10)。最终,摩西恳切地劝勉,不要待到承受惩戒之鞭,历尽痛苦之后才悔改归向神,乃要预先好好遵行神的律法(30:11-14),弃咒诅而择祝福,结束了三个长篇告别讲章(30:15-20)。时值B.C.1407年11月,摩西的这些训词,并不只适用于还有二个月10日就要进入迦南的以色列新世代(29:14-15)。此训导亦适用于今日的圣徒,劝告我们当过顺服生活,走向生命之道。这亦是督促堕落之人,速速离开罪恶之道而回到神怀抱的悔改信息。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召了以色列众人来,对他们说:“耶和华在埃及地,在你们眼前向法老和他众臣仆,并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你们都看见了,」摩西与以色列民在摩押立约:并作最后的呼吁,劝告百姓要作出明智的抉择。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现在听摩西讲话的人很少真的看见过神当年在埃及所行神迹奇事;只有在加低斯巴尼亚听探子回报时不到20岁的人,经过近40年的旷野流浪生活,现在快六十岁,才见过当时情景。摩西说“你们都看见了”,是把以色列人当作一个民族来看待,这是民族史上的大事,大家都应知道。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就是你亲眼看见的大试验和神迹,并那些大奇事。」摩西强调顺服话语的必要性: 在本文,摩西使以色列百姓回想充满神恩典的以色列昔日的历史,即出埃及救赎事件(2-3节 ),旷野引领事件(5-6节 ),及征服亚摩利人的事件(7-8节 )等,强调了应当顺服神话语。若没有神的恩典,以色列或许直到今日,甚至是永远也不能脱离埃及的束缚与枷锁,是继续作奴隶民族,在欺压下度过痛苦的每一天。摩西就是将这一点告知以色列百姓,劝勉他们遵行圣约。如此看来,纪念昔日神所赐恩典,正是走向顺服的基石。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但耶和华到今日没有使你们心能明白,眼能看见,耳能听见。」“试验”。即考验。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百姓看不见神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的意义。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这是说以色列人的顽梗不化,不听神的话。看;.保罗曾引用此经文来说明神并不弃绝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领你们在旷野四十年,你们身上的衣服并没有穿破,脚上的鞋也没有穿坏。」若错误地解释本节,就会误认为以色列的无知与顽梗都是神的责任。但,本节所指并非如此,乃是悖论性地警戒、责备了以色列,不仅得到了神的启示,还亲眼目睹过神惊人的护理,认识到神的恩典与慈爱,却拒绝接受神的旨意,34:9)。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关于他们的“衣服”,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你们没有吃饼,也没有喝清酒浓酒。这要使你们知道,耶和华是你们的神。」以色列的四十年旷野史是神慈爱与恩典的历史。本节再一次回顾了因神细心的关怀与引导。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没有吃饼,也没有喝清酒浓酒」:因神为他们预备了吗哪和活水。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来到这地方,希实本王西宏、巴珊王噩都出来与我们交战,我们就击杀了他们,」神之所以禁止以色列在四十年旷野生活当中从事耕种,是为了使他们吃天所赐的吗哪与盘石所出的活水,使以色列百姓认识到神的权能,同时也认识到人活着并不是只靠粮食,乃是靠神口里所说的一切话。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色列击败强大的亚摩利二王西宏与噩的事件,使以色列百姓确信到神与之同在,并且也使之树立在日后的迦南征服战中必能获胜之确信。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取了他们的地给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为业。」参看至33节以及第三十二章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这约的话,好叫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亨通。」【】百姓要谨守遵行神的话:这是使他们可以承受神的应许和祝福的唯一条件。【】「“今日,你们的首领、族长(原文作支派 )、长老、官长、以色列的男丁、你们的妻子、儿女,和营中寄居的,以及为你们劈祡挑水的人,都站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劈柴挑水的人」:社会的下层阶级。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以具体的例子来明确地论及到,不分男女老少,身份的贵贱,地位的高下及民族和血统,只要居住在以色列共同体内的人皆可以“无差别”地参与耶和华的圣约。在将身份、乃至血统视为神圣的古代社会,摩西的任何人都可以无差别地参与耶和华之约的宣言,足以说是划时代性事件。在这种意义上,这件事预表了,在新约中保耶稣基督里面靠信心得救的人,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为奴的、自主的,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本节到15节为全体以色列人,包括现在和将来的世代,一同在神面前重申誓约。十~11节列举了现在的全以色列民,14~15节指将来的世代。13节“立你作他的子民,他作你的神”为这誓约的中心,蕴藏在神与以民的列祖所立的约中,,,。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为要你顺从耶和华你神今日与你所立的约,向你所起的誓。」得以加入新约的人: 本文是任何居住在以色列共同体之中的人都可以来参与耶和华之圣约的呼召,超越时空的邀请。圣约的核心是永恒的“神立以色列作他的子民,他作以色列的神”(13节 在这种意义上,摩押平地之约也是适用于今日的圣徒。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这样,他要照他向你所应许的话,又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起的誓,今日立你作他的子民,他作你的神。」顺从所立的约: “顺从”具有“进入”或“通过”的意思。此词源于,在古代社会,立约的双方作为约的担保,将牲畜劈成两半,两个人一起从被劈开的牲畜之间走过的习惯。顺从所起的誓: “誓”与“约”的用法几乎相同,这是因为约常伴着誓。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神的应许与祝福延及以色列的后代,关乎以色列全家。【】「我不但与你们立这约,起这誓,」――《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凡与我们一同站在耶和华我们神面前的,并今日不在我们这里的人,我也与他们立这约,起这誓。」「今日不在我们这里的人」:指未出生的后代。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曾住过埃及地,也从列国经过;这是你们知道的。」并今日不在我们这里的人: 圣约的对象超越时空而无限扩大。从狭义上,本文只适用于以色列的后裔。指必受割礼的犹太人,即指成为属灵以色列百姓的所有圣徒。本节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信仰宣告了耶和华之约的普遍性,邀请人加入的救恩,新约时代福音的普遍性正是承继这种精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列国”。以东、亚扪和摩押。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列国”指以东、摩押、亚扪等民族。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摩西以严重警告的口吻,将生与死、祝福与咒诅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呼吁百姓拣选生命。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也看见他们中间可憎之物,并他们木、石、金、银的偶像。」临到不顺服之徒的审判: 本文反复强调了,虽然违背所立之约,对神的话语不顺服,愚妄地安慰自己,但神的审判必按照“所记录的”(28:15-68,临到他们头上。这种审判的必然性,借着过去历史上已遭受审判的所多玛与蛾摩拉被灭亡的事件,也借着关于以色列受到审判的预言昭示。为今日只知神的爱是恒久忍耐之爱,以为没有审判而轻看神且任意而活的所有不虔诚之徒敲响警钟。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惟恐你们中间,或男或女,或族长或支派长,今日心里偏离耶和华我们的神,去事奉那些国的神;又怕你们中间有恶根生出苦菜和茵蔯来,」“苦菜和茵陈”。分别是有毒和苦涩的植物。一个拜偶像的人或群体能影响整个民族,使他们都中了拜偶像的毒。类似的警告可见于。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本节末句最好译为“又苦又毒的果子”。此处“苦菜”实为一种毒果,与的苦菜不同,后者无毒,是逾越节必吃的。“茵蔯”为一种苦味的植物;意思是说偏离神去拜偶像,心里生出邪恶的毒汁,以致行为不正,招来灾祸,。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茵蔯」:本指有毒的果子,这里借用来表示:一个以色列人拜偶像,可祸及整个团体。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听见这咒诅的话,心里仍是自夸说:‘我虽然行事心里顽梗,连累众人,却还是平安。’」苦菜与陈茵: 是繁殖力旺盛的野生植物,不仅毒性强,且带有苦味。在这里则比喻那些以悖逆的心违背神,主张拜偶像之辈。因为这些人将罪恶之毒洒在群众的心田,在眨眼之间使整个以色列信仰共同体遭到破灭,犹如苦菜与陈茵。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必不饶恕他;耶和华的怒气与愤恨要向他发作,如烟冒出,将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加在他身上。耶和华又要从天下涂抹他的名,」【】「也必照着写在律法书上、约中的一切咒诅将他从以色列众支派中分别出来,使他受祸。」“从天下涂抹他的名”,看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你们的后代,就是以后兴起来的子孙,和远方来的外人,看见这地的灾殃,并耶和华所降与这地的疾病,」【】本节至28节讲以色列民不听从神命会有的刑罚。──《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又看见遍地有硫磺,有盐卤,有火迹,没有耕种,没有出产,连草都不生长,好象耶和华在忿怒中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警告偶像崇拜所带来的咒诅: 本文提前预示并警告了,当以色列违背与神所立的约,犯下拜偶像的罪时,要临到他们头上的悲剧,他们受到审判的原因是“因他们离弃与神所立之约,而去事奉别神”(25-26节 )。因神的慈爱而在万民中得到拣选的以色列,不但未能在列邦受到审判时指出其原因,且善导他们,反而为他们所指摘。摩西想要使以色列百姓警醒起来。当神的选民被世人所指摘,这就是遮掩神之荣耀的忘恩负义之举,羞辱了救赎的恩典。摩西的此番训诫使我们得以再一次反省自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硫磺”。从火山喷出来的硫磺,或使人窒息的硫磺气体。“押玛、洗扁”。与所多玛联盟的城市。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一城一地若破坏条约,须将之彻底烧毁。覆以硫磺、盐卤,乃古代通行的惩罚,使其地永不能再有人居住。本节所提四城见,8。但《创世记》只说到所多玛与蛾摩拉的毁灭,其余二城见《何西亚,先知在那里为此二城命运叹息。这些城市的遗址已深沉死海中。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所看见的人,连万国人,都必问说:‘耶和华为何向此地这样行呢?这样大发烈怒是什么意思呢?’」「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是靠近死海南端的城市,因罪恶满盈受神的审判而覆灭。摩西在此提醒百姓以诸城为警戒,免得遭受大灾祸。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人必回答说:‘是因这地的人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去事奉敬拜素不认识的别神,是耶和华所未曾给他们安排的。」与他们所立的约: 关于“约”(beriyth )的词源有以下几种理解:①来源于阿卡德语(Akkadian ), 有“铐手铐”或“束缚”等含意,意为两个集团因履行相互约定的义务而甘受束缚;②与具有“吃”之意的词有关,13:6),立约当事人在认可他们的合约之后,一起在神面前进餐。③与等相联系,源自将祭物“劈成”或“切成”两半的词。此观点是今日广受支持的观点, 即立约当事人为了履行契约义务,防止违约,为了象征若违约必像这牺牲祭物一样免不了一死,而将牲畜“劈成”两半之后,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并走过那中间庄严地起誓。“beriyth”具有立约之意,就是源于古代社会的这种签约的习俗。对应beriyth的希腊语是“diatheke”(70士译本 ),意指某一拥有绝对力量的集团,单方面地提出签署某种契约条款,此时,另外一个集团只能顺从不能拒绝。在这种脉络中,此词原本所包含的纯粹意义是“遗言”或“遗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这地发作,将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降在这地上。」【】「耶和华在怒气、忿怒、大恼恨中将他们从本地拔出来,扔在别的地上,象今日一样。’」本书多出提到“这书”或“这律法书”,,,,均指《申命记》自五章开始至所讲的一切诫命、律例、典章。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这节重要的经文定下神启示的界限和目的:有某些事情,神选择不说出来,而祂(在这情况下透过律法 )所启示的,就是要祂子民遵守的事情。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隐秘的事”指只有神才知道属于未来的发展。不问来日为现状的延续或为新的展望,都不应该去揣测,因全在神手中。但“明显的事”也就是神已显明的律法、所昭示的神的旨意和人的责任,则是以色列人应该知道的事。,。基督信徒的责任是遵行神的旨意,履行应尽的责任,不可追随星相等迷信,去对操握在神手中的事作虚妄的臆测。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隐秘的事」、「明显的事」:前者乃指只有神自己知道,没有向人类启示的某些事情(例如将要发生的事 );后者则明指是「律法上的一切话」,这律法上的话给以色列民带来了顺服的责任,若遵行便蒙神不断的赐福,不然便遭神的咒诅。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隐秘的事……明显的事: “隐秘的事”指未启示给人的事,是只有神才懂的神性启示或护理,“明显的事”则指借着话语、奇迹、预言等诸多方式启示给人的神旨意。因此,本节明确地显示了神的主权与启示的渐进性,要求人勤奋研究“明显的事”并教授给后人,并告知人“隐秘的事”在神的主权之下。使徒保罗在论到犹太人的背叛与恢复的讲话结尾,亦作了这番与摩西相同的告白。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29章 )】
13-4节的话是什么意思?以色列人为何会有「视而不见」的现象?; ; 。你经历了神救赎的大能和恩典之后,对神的信心是否仍摇晃不定?
2以色列人在旷野生活四十年而衣服不破、鞋子不坏,这是否一个神迹呢?在你生活里,可否举出一些神信实照顾的例子?
3神向列祖起的誓有赖以色列民顺从神才应验,今日信徒要得着完全的救赎是否也须持守所信,不断顺从神呢?; 。
415节是表示以色列人的后代都在神的约下,永远蒙受的赐福,抑或指神的约与每一代以色列人有关,他们须遵守约的条例,使神的应许继续有效呢?与上述的问题有关连?试思想整个家庭归主的条件。
5一个以色列人拜偶像,便会牵连全国(18 );今日基督徒若犯罪后不悔改,对自己和对教会有什么影响?; ; 6:4-8。
6犯了罪的人若不悔改,且自称平安无事,会受到神怎样对待?参20-21节。人可以试探神么?; 。试列举基督徒试探神的例子,并加以防范。; 。
7历史上以色列民何时落在23-28节所预言的境况中呢?; ; 。神话语的实在应验给我们什么警惕?
8今日世人都希望知道隐秘的事(如预测未来 ),连基督徒也不例外(如研究主再来的确实时间 )。摩西的话(29 )对你有何意义。
──《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至三十章为摩西在摩押地对以色列人的第三篇讲话。本节在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本为第二十八章的末节。“立约的话”乃指五~二十八章所重申的律法,但因现在把本节放在本章之首,也可指二十九~三十章所说的话。
二十九~三十章可当作一~二十八章的摘要或总结看。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 立约就是双方各自作出一定的承诺,神与人立的约呢?】
神与以色列人在三十八年以前曾经在西奈山立约。虽然其中包含许多部分,但其目的可以用两句话来归结:神应许要赐福给以色列人,使他们成为大族,叫其他各族借着他们认识神。以色列人则保证投桃报李地响应、爱神,顺服神,好领受祂所赐的身体上与灵性上的福分。摩西在此重申这约。神仍然坚守祂在这约中所提出的一切(祂必永远持守! ),只是以色列人已经忽略了当守的承诺。摩西重述这约来警告百姓,若不遵守约中当尽之本分,就会受神严厉的管教。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四十年衣服不破鞋不坏?我怀疑神的眷顾吗?】
正如百姓不理会神一路的看顾,我们有时也不留意神种种的眷顾──祂供给我们的日常需要,使我们衣食饱暖;尤有甚者,我们误将这些归功于自己的善于经营,而不认识这是神的手所作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亨通时有否想过这是我遵行神话语的结果,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得来的?】
要一生亨通,最好的方法是甚么?对以色列人来说,就是遵守与神所立之约,尽他们在其中所当尽的本分,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爱神(6:4-5)。我们也当先求神的国与祂的义,这样就会使我们一生顺利且蒙祂赐福。
――《灵修版圣经注释》
(29:17)家庭亲子
为孩子「制造机会」
物质匮乏,教人学懂珍惜;衣食无虞,反令人将一切视作理所当然。
上一辈的成长多半艰辛,以为努力赚钱,令子女衣食无忧,就是最好的预备。孰不知,孩子珍惜和感恩的心却无从栽植。
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并未提供他们奢华的生活,反以神迹奇事,让他们经历祂如何引领供应,叫他们体会祂的大能和慈爱,由衷发出赞美和感恩。
从未经历饥饿,不知何谓饱足;从未经历缺乏,便不知何谓拥有。我们不是要刻意活得潦倒,乃是要「制造机会」,让他们体会神就是那位供应者。
若家庭经济较宽裕,可与孩子一起参加体验饥馑和扶贫的活动,让他们学习为所拥有的感恩。若家庭经济较拮据,也可与孩子一起数算主恩,为一餐粗茶淡饭、一块美味的豆腐而献上感谢。培养孩子知足感恩的心,比送他们新款手机或球鞋更宝贵。
由今天起,亲子同心细赏神的作为,为家庭营造丰足感恩的「四十年」。
默想
「我领你们在旷野四十年,你们身上的衣服并没有穿破,脚上的鞋也没有穿坏。你们没有吃饼,也没有喝清酒、浓酒,这要使你们知道,耶和华是你们的神。」
心灵的镜子
多为自己的生命、家庭和孩子感恩,孩子也会被感染。
【 我怎样防止恶生根和结苦果呢?】
摩西叫他们警醒,不要存心偏离神,否则,有如恶根生出苦菜和茵蔯来。在我们定意做明知是恶的事时,就是撒下邪恶的种子,开始不加以控制,以后就结出忧愁痛苦之果。不过我们能防止罪的种子生根,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要立刻向神向人认罪,只要这种子一直得不到沃土来培养,它的苦果就结不成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虽然行事心里顽梗,却还是平安。」】
【钥匙在那儿】愚蠢的心才会这样理论。他听见罪的咒诅,他知道转离神的后果。但是他仍不离开恶道,暗自庆幸,以为到时仍有自由。其实耶和华必不饶恕他,耶和华的怒气与愤恨要向他发作,如烟冒出。这是恶人的显现,因为他心中终日思想的尽都是恶。
顽梗的原因——顽梗就是强调自己的意志,来抵挡神。你心中不得安息,原因就是在此,因为你始终没有顺服神。如果别人有这种态度,像你那样纵容自己,你就会立即指责他,并且劝诫他,告诉他安息之道。但你对自己,却仍以为顽梗仍有平安。
换心的必要——求神除去你顽梗的心。不再硬心,而有温和的心归顺祂,使祂实现祂的应许在你身上。我要除去他的石心。赐给他一个肉心。我们必须悔改与顺服,负祂的轭,学祂的样式。这样我们就得安息。神赐人意外的平安,必保守你的心怀意念,在基督耶稣里蒙受恩惠(参阅。
──迈尔《珍贵的片刻》
上帝的道路真是充满了各样的奥秘。使基督徒不断地惊讶,心里不停地质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
有一位敬虔的工人对于上帝所安排一切奇妙的事迹也感到同样的不解。有一天他去参观一家纺织工厂,他才找到了答案。他聚精会神地看着成千上万的纺织向着同一个方向织着,看来像千头万绪,其实它们是朝着一个中心在移动着。他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操作的情形,他问:「我能不能看一下机器内部的装置?」工人回答说:「对不起,盒子钥匙在主人那儿。」对,「钥匙在主人那儿」是一切难题的唯一答案。
这些深色和浅色的纱线、粗细各异的纱线织在一起,就成为很好看的花纹缎带。圣经上说,「上帝跟那些爱他的人一同工作,使一切所发生的事都有益处」。约伯说:「上帝知道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知识和了解都极有限,「钥匙是在主人那儿」,对于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来说,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因为上帝知道一切。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世上有那么多未知之谜,为何神不启示给祂的儿女?】
【隐秘与显明的事】神选定一些隐秘的事不向我们显明,可能为着以下的原因:(1 )我们的思维有限,不能充分明白神的本性与宇宙的无限;(2 )有些事要等我们更为成熟之时才会明白,目前不需要知道;(3 )神是无限而全知的,我们没有能力知道祂所知的一切事。这一节告诉我们,神虽然没有把一切的事告诉我们,却叫我们知道顺服祂就够了。所以不顺服神是出于意志的行为,并不是缺少知识。我们从祂的话语──圣经,就足以认识祂,因信祂儿子主耶稣而得救,愿意事奉他。我们不要用自己有限的智能制造借口,不让祂管理我们的一生。
──《灵修版圣经注释》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
人常想望跨越知识的边缘,进入未知的领域。
以色列人进入的迦南地,在那里有各式各样的异教,宣称可以跟死人交通,预知未来,或藉某种行动,而得到超自然的经验。神严厉警告他们,不可与那些邪道来往;但人总是想知道将来的事,不是要遵行神的旨意,而是要迎合自己意愿。
扫罗悖逆得罪神,在走上灭亡之路前,还是要预知未来;无奈神不指示他,转而求神所恨恶的女巫,终至兵败自杀。好奇心不能救他,反惹动忌邪的神,以致灭亡。
在新约时代的门徒,想知将来的情形未减,只是不至求于邪路。在橄榄山上,门徒不问主怎样准备迎接祂再临,而问甚么时候。主耶稣复活后,彼得不问主下一步有甚么使命,如何遵行,而问约翰的将来如何。
神把将来的事,预先指示祂所拣选的人,不只是让他们预知,而是让他们预备。祂指示约瑟,将有七个丰年,与七个荒年,是要预备藉他施行拯救。神“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是要他作狮子吼,警告神的子民悔改,离开罪恶,行神的旨意,免得招致神的忿怒刑罚。
主耶稣知道,要去那里受苦受死,祂愿意神的旨意成就,勇敢当先,面向耶路撒冷行去。
使徒保罗的态度是正确的。他虽“知道圣灵在各城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他不知道在耶路撒冷要遇见甚么事,他不要知道,也不需知道。亚迦布是真先知,曾预言耶路撒冷将有饥荒,安提阿教会就预备款项救济;当再次相遇,预言他将受捆绑,而且加上预演,保罗不为所动,有明显的责任当尽,只愿神旨意成就。,
信徒应当效法保罗的榜样,以神的话为满足,知道明显的责任,遵行神的旨意,不可以好新务奇,追求神秘的经验,代替神的话。不可像以色列人,为了媚求虚幻的“时运”和“天命”等异教神祗偶像,犯罪离弃神,“因此,灾罚如苦菜滋生在田间的犁沟中。”
但遵神旨,莫问前程,是圣徒当行的路,是蒙福之道。── 于中旻《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