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c. 得胜是因耶和华,非因以色列之义
这个简短段落强调两个要点。第一,圣战中真正的胜利者是耶和华,以色列不过是祂的器皿。第二,胜利既是耶和华所赐,以色列就不能声称她有甚么德性、甚么义行,使她能够得胜。公义的只有耶和华。虽然迦南人不义也是事实,但以色列却不在比较之内。耶和华不是把胜利给予对敌双方之中,较为公义的一方。无论如何,公义的程度,始终是难以比较的。 1、2.这个对以色列人的呼召,充满了乐观的态度(,。这里形容敌人难以克服,用的是夸饰的语法。这些国民都比以色列强大,他们的城邑都高大坚固,高得顶天。惟一提到的敌人,是最可怕的亚衲族人。亚衲族人传说都是巨人,所以才有谁能在亚衲族人面前站立得住呢?这句话。这样的语气,从反面强调耶和华的卓越性:因为祂能够胜过这样强大的敌人(。 3.这里形容耶和华为烈火,能够摧毁赶出这些敌人。本节不像那样,附带说明所需的年日。作战的命令紧迫,不容他们慢慢考虑,这件工作要多久才能完成。耶和华既然应许列祖把这地赐给他们,这地又被外邦所占据,他们显然便必须进行圣战,征服这个地方。 4a.对于这个胜利,以色列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她可能会说,得胜的虽然是耶和华,以色列却有权得着这个胜利。这里引进了公义这个伟大的字眼。一如前面所述,这用辞有「对的」、「标准的」、「正常的」含义。有些事物对神来说是「对的」,也有些事物对人来说是「对的」。在法律用语中,被判无罪的人称为「对的」(saddiq),而有罪的则称「错的」(rasa)。神在整个世界中从事的活动,是按照祂的标准建立「对的」事物。在目前的情况下,耶和华帮助祂的子民得地为业是「对的」,因为这是祂的应许。同时,这地又被「错的」人民所占据。耶和华的旨意,是要使错的变为对的。在积极成就旨意之中,祂带领以色列人进行圣战。以色列终于得到这地之后,不能自以为是「对的」,而宣称耶和华有责任把这地赐给她,作为她「公义」的赏赐。实际上「对的」标准,和她还有一大段距离(参6节)。她有没有「对的」行为,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神有自己的旨意,祂在执行旨意之时会彰显自己的公义。祂本性是「对的」,祂要在这个世界之中,建立「对的」事物。公义的主成就旨意,可以使用以色列作为器皿,对邪恶或「错的」人施行审判。神的「震怒」、「嫉妒」、「愤恨」,都是祂公义的一面。神在圣战中积极、公义地进行工作。 4b、5.这里互相抗衡的有两个因素:神的公义,和迦南人的不义。以色列的将来在神的手中。她被拣选来成就耶和华的旨意;而成就神的旨意,必然会涉及胜利。然而主权属乎神,祂有时也可以拣选不敬虔的国家来执行旨意(如:、15中的亚述;,中的巴比伦;,中的波斯)。以色列能够征服迦南有两个原因:这些国民的恶(参:和耶和华要坚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应许的话。 6.本节更斩钉截铁地说,以色列绝无资格自称为义。反之,她是硬着颈项的。耶和华赐福给这个国家,不过是因为祂的大爱(;又参:。 d. 以色列的顽梗 回顾几件往事,便能证明以色列的顽梗。金牛犊是本段的主要内容(8~21节),但其他事件也略有提及(22、23节)。这里的叙述和、三十二、三十四章,有很多平行的地方,也有好几处直接的引用。本段的记叙可说是出埃及记故事的重述219。 这回顾直接比对摩西的代求(18~20、25~29节)和以色列人的悖逆(7~17、21~24节),借以强调耶和华对以色列的爱和怜悯。 7、8.本节用记念!不忘!一正一反两个命令开始。记念和忘记,再次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两个命令,加强了后面的话的重要性,就是以色列人自出埃及以来,一直惹耶和华发怒(或审判)。这句严厉的话语提醒以色列人,一切自称为义的企图,都是虚伪的表现。以色列人悖逆的最大例证,于他们接受了立约条款以后不久,发生在何烈(西乃)山(出三十二~三十四)。第9~21节再次复述这个故事。 9~11.石版或立约的版,是记录约章的公文。依照古代近东的习惯,条约都是记录在版片之上。这里的词汇,可能也有相同的意思,所以称为「石版」(见;;参:,。 这段叙述中有几点,现代人或许会觉得奇怪;诸如:四十昼夜不吃不喝、神把石版交给摩西、神用指头在石版上写字。这是典型的旧约以及古代近东的措辞。比如说,我们可以问:究竟四十昼夜,是指四十天,还是指「一段长时期」,甚至「一段严肃等待预备的时间」(参:;;;;?同样的措辞,在经外的「摩押石碑」第八行上,也出现过。此外,旧约又经常将神代表所做的事归功于神,当作是神的作为。征服迦南是神的工作,但真正着手进行的却是以色列。然而本章却说神把迦南人「赶出去」(4节)。现代人的倾向,是太容易从惟物的角度,照字面解释这些字眼。经文的实际意思,会不会是说摩西在神的引领下,庄严专注圣工一段时间,然后挑选了石头,在上面刻字?但他仍然可以说:给他石版的是神,他在石版上所刻的字,也是神自己写的。今日的信徒也经常会说:「神为我开了门」或「神给我预备了签证」。有限的人要明白神位格和作为的奥z,运用拟人格是无可避免的(的注释)。 12~14.工作仅仅完成,摩西便要匆匆忙忙地,赶回以色列的营中。他从埃及领出来的人民,已经铸成了偶像、15、19、20),又做出自证叛盟、向他神效忠的行为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招来盟约的咒诅。这里提到了其中两样:灭绝生命、并从人的记忆中除去他们的名字。耶和华就在这个情况下提出说,藉着摩西和他的子孙,祂同样可以完成计划。因为摩西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在此我们也得谈谈金牛犊的本质。无论如何,铸造这牛犊总是违犯了第二诫。有人提出其他近东宗教有时会使用动物的形像,作为支持神o的台座。这类的神像,今日依然有几个极佳的例子得以保全220。例如迦南人的暴风之神,是站立在公牛的背上。其他神o则站在别种动物上。这些动物不是崇拜的对象,而是该神o的象征。在古代近东的文物中,动物的偶像有时也会单独出现,但环境的证据显示,这些动物只是神o的象征而已221。企图利用金牛犊来象征耶和华的同在,只会导致混淆。因为造像的动机即使是象征神的同在,来使怯懦的人壮胆,这依然使人联想到拜偶像。 15~17.摩西手中拿著文约从山上下来,却发现人民已经毁约了。他摔碎约版,来见证毁约。好几个现存的文献,都记载这是古代近东证实毁约的步骤222。若要更新盟约,便必须重写文约。 18~19.四十昼夜的主题(motif)再次出现。这次的四十昼夜所指的,是摩西代求了一段极长的时间。以色列既然毁约,便得承受盟约中的咒诅(19节)。摩西恐怕他们受到这些结果,便为人民向耶和华代求。他的祷文记载在25~29节。本段的其他几节(20~24节),是加插的附记。 20.出埃及记没有记载摩西为亚伦代求。这其实很奇怪,因为造金牛犊的正是他,审判应当临到他身上。但申命记的记载,却说明了以色列连大祭司也在审判底下,需要拯救。这就证明了以色列是何等一无是处。这个连大祭司也要被救才能免死的人民,是何等需要倚靠神的怜悯。此处提这件事,不一定依照时间的次序,而是因为讨论以色列人悖逆的文意脉络中表达的论点。 21.摩西把他们的罪(原文「你们的罪所铸的牛犊」,和合本作「你们犯罪所铸的牛犊」)打碎,是个有力的例证,说明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做的事。申命记有无数的命令,要他们毁灭一切祭偶像所用之物(,等)。 22~24.何烈山发生的不是独立事件。人民曾在他备拉埋怨神,在玛撒因为没有水而试探神;;,又在基博罗哈他瓦厌弃吗哪。他们在加低斯巴尼亚所犯的罪,是探子回来报告时,所显出严重的不信;民十三,十四)。以色列每次都怀疑神在她生命中的计划。他们不信祂的应许,又不顺从祂的命令。 25~29.说了几句题外话以后,叙述又回到了摩西作为中保代求的祷文。没有了摩西的代求和神的容忍,以色列早就在何烈山灭亡了。神虽然放过了她,她却屡次悖逆。何烈山的事件应该暴露出她顽梗的本性,摩西祷告蒙允和神的怜悯,更应勉励她向主宰表明效忠。然而,她的本性却是如此的倔强。她需要神不断的容忍,摩西一再的代求,才不致灭亡。摩西负起了多重的功用。他是以色列满有能力的领袖,又是以色列和神之间的中保、代求者、31、32,;,甚至为以色列人的罪恶受苦,;参:。请看的注释。摩西祷文的细节,也很值得注意。他提醒神说,这民是祂从埃及用大能救赎(pada)出来的(26节)。而且从这民出来的,也包括了顺服神的人,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再者,这民若果被灭,埃及人便会讥笑说,那位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的,并不能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28节)。故此这民虽然顽梗邪恶(27节),摩西仍然请求神,为了自己在列国中的名声权柄,和对列祖的应许,住手不施行审判。即使这叛盟的人民是罪有应得,神也能够藉着其他的途径成就对列祖的应许,祂毁灭这民依然会被人误解。出埃及同时是神对邪恶埃及施行的审判,又是对祂的产业受压制子民的救赎。祂若不把他们领入应许之地,完成救赎的大工,世人便会以为祂能力有限,失去敬畏的心。盟约中的祝福和咒诅,便会受到蔑视。 摩西代求者的角色在此最是明显(参:、31、32,,;。虽然他在以色列中担任了多方面的重任,他代求的功劳却特别突出。圣经的描述是,如果没有摩西无私的代求和神的怜悯容忍,以色列国早已灭亡了。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的亚伯拉罕;、21、22,、18的撒母耳;的以利亚;的但以理;的基督徒),摩西也必然名列在这些伟人当中。新旧约中无数例证和为人代求的呼吁;等),依然是今日信徒的楷模。丁尼生(Tennyson)说:「祈祷成就的事之多,这个世界做梦也想不到。」神对罪人的怜悯和容忍,与不断代求有密切的关系。【】「“以色列啊,你当听!你今日要过约但河,进去赶出比你强大的国民,得着广大坚固、高得顶天的城邑。」
本章讲神会帮助以色列人赶出住在巴勒斯坦的原居民,但不是因为百姓有甚么美德或本领,而是因为:1,以色列人是神的产业(祂自己的子民 )。看;2,神对百姓的先祖所作的应许(5节 );3,原地居民的罪恶已到无可赦免的地步(4节 )。
本节用“以色列啊,你当听”开头,看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今日: 并非指“今日马上”,而是指“就在今日”或“此时”。这暗示就要征服迦南了。事实上,他们过约但河是在两个月之后。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神是将胜利引向胜利的主体: 若与具备大而坚固的城墙,对外部的入侵有万般准备的强大迦南居民相比,以色列百姓不过是经历400年为奴生活与40年旷野生活而精疲力竭的乌合之众。虽然军事力量的差距如此悬殊,但当以色列藉助于神而征服了迦南时,他们很有可能心高自傲起来,离开神。摩西正是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强有力地劝告当注意比强敌更可怕的骄傲自大之心。因为“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选民得地不是因为他们的义:以色列民可能以为得进迦南地是他们本身的功劳,摩西在此指明:他们得以战胜顽强的敌人,完全是神的恩典,是神借着他们去消灭恶人。本段一再提到神向列祖起誓保证的应许,乃是要百姓知道神向他们施慈爱,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好处,而是由于纯粹的恩典和神当初所说的应许。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
重述选民的背逆。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迦南人遭到灭亡的必然性——自作自受: 摩西在本章所强调的主题是“要回顾自己的罪恶历史,不可怀藏骄傲之心”。为了说明这个主题,摩西反复告知以色列百姓,他们之所以将要驱逐那些强大的迦南七族,得以进入那地为业,并不是靠着自己的公义或正直,乃是①因神公义地审判迦南民族已满盈的罪孽;②因神信实地守与列祖所立之约的恩典。为了使以色列百姓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毫无可夸耀公义的根据,就以金牛犊事件为中心,具体说明了以色列充满叛逆与不顺服的罪恶历史。摩西的此番讲论同样适用于今日的圣徒身上。这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我之所以成为今日的我并非靠着自己的公义或功劳,乃是凭着神以慈爱与忍耐,宽容罪人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那民是亚衲族的人,又大又高,是你所知道的;也曾听见有人指着他们说:‘谁能在亚衲族人面前站立得住呢?’」
参看有关“亚衲族人”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看注。此节当指探子去迦南地后回报“恶信”一事。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亚衲族」:参1:28注。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今日当知道,耶和华你的神在你前面过去,如同烈火,要灭绝他们,将他们制伏在你面前。这样,你就要照耶和华所说的赶出他们,使他们速速灭亡。」
“烈火”:及注,神走在祂的子民前面,与他们一同作战,取得胜利。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赶出他们」:摩西鼓励百姓去「得」神所应许赐下的土地,就是赶出原来的居民,取得该地为产业。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速速灭亡: 这句话并不与神在上文所发“渐渐赶出,不可速速灭尽”(7:22,的命令相矛盾。因为①本节或许是描绘了在神的审判面前将要被灭绝的迦南人的命运;②若说上文所述逐渐灭亡的对象是指迦南居民,本节所说急速灭亡的对象则是迦南人的社会或国家体系。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你的神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他们的恶。」
以色列人必须谨守遵行神的命令,作“看为正看为善”的事,才可得到迦南美地为业,。这是能进入迦南的条件,但切不可以此自傲,忘记了神。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心里……说: 这是希伯来人指自我内心独白的惯用语。 其实……因他们的恶: 迦南人被灭的根本理由与所多玛与蛾摩拉一样,正是因他们的“罪孽”。自起初亚伯拉罕得到将要惩罚迦南人的启示之后,700年来不断加增的,无法得到赦免的丑恶“罪孽”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又因耶和华要坚定他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应许的话。」
“耶和华要坚定他”在“所应许的话”。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迦南原居民失去在原地居留的权利,是因为他们的罪恶已满盈。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以色列百姓之所以能够代替迦南人占据那地的根本理由,绝非因以色列人比迦南人更公义或正直。这是因为神照着自己可喜悦的旨意拣选了他们的列祖,并与之立下“慈爱之约”(7:6-8)。摩西此篇讲论的核心就是当我们纪念此番慈爱时,决不能夸耀自己的功劳,反而存感恩之心,变得更加谦卑。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当知道,耶和华你神将这美地赐你为业,并不是因你的义;你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硬颈项”。这比喻来自那拒绝负轭的不听话的牛。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硬着颈项”指以色列人的“顽梗不化”,如不肯负轭的公牛,,。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硬着颈项」:指以色列民刚愎自恃,不肯受教;这比喻源于不受制驭的野驴,33:3,34:9)。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
回顾金牛犊事件: 为了使以色列百姓征服迦南后不陷入骄傲,作为在过去40年悖逆旷野生活中违背神的代表事件,摩西举了在西奈山拜金牛犊的事件。以色列靠着神的恩典,从埃及400年的枷锁中得到解放而进入了西奈山之后,为了正式成为神政国家,以色列从神领受了律法。然而,在这最为严肃,最为感人的时刻,以色列百姓却陷入了神所最厌恶、最憎恨的偶像崇拜。此事件实在是反证以色列是悖逆之民。如今,摩西借着这件事,尖锐地对比了神“赐下律法”的大恩与百姓“拜偶像”的大罪。摩西切切地希望以色列百姓从这件事中认识到迦南征服只是神的恩典之工,使他们能够靠神恩典在所得之地迦南单单颂赞神,直到永远。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当纪念不忘,你在旷野怎样惹耶和华你神发怒。自从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你们来到这地方,你们时常悖逆耶和华。」
自从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 强调了以色列40年旷野史是充满不顺服的悖逆之史。与此相近的表达方式有“自从我认识你们以来”(24节 )或“十次”。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关于摩西在何烈山领受石版的事,看《出埃及记》31~32及三十四章和有关注解。摩西在这里细述以色列人上一代在西奈山拜金牛犊招罪的事,提醒切莫重蹈覆辙。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
以色列民的顽梗悖逆:这一段主要回顾百姓悖逆神、拜金牛犊的事迹 (出32-34章 ) , 以他们的背叛及摩西的代求作回忆的主题。整段可说是对上文「你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6 ) 一句的诠释,表明神容许百姓进入迦南地实在是出于恩典,而不是基于他们的「义」。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在何烈山又惹耶和华发怒;他恼怒你们,要灭绝你们。」
耶和华……要灭绝你们: 虽然如此,神最终还是没有灭绝以色列,引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迦南。摩西深深地晓谕正在聆听自己话语的出埃及第二代,这一事实正全靠神的慈悲恩典。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摩西使百姓记起他们制造金牛犊的罪(比较出三二 )。出埃及记并没有提到神向亚伦发怒的事(20节 )。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我上了山,要领受两块石版,就是耶和华与你们立约的版。那时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
「住了四十昼夜」:。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上了山: 关于摩西因神的命令上下西奈山的事件,请见。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交给我,是神用指头写的。版上所写的是照耶和华在大会的日子、在山上、从火中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神的“指头”指出神的能力。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在大会 ...... 一切话」:即十诫,; ; 10:4。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大会的日子: 指在出埃及第一年三月初,所有以色列百姓为了聆听神所宣告的十诫,按照神的命令经过两天的洁净期之后,会集在西奈山脚下的日子。希腊文版的70士译本把“大会”此词译成ekklesia 。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过了四十昼夜,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就是约版,交给我。」
四十昼夜: 圣经中的四十这一数字一般指一个世代或试验与磨练、审判与悔改等的期间。两块石版,就是约版。是记录着十诫的两块石版,亦称为“法版”。神命令将此刻着十诫的两块石版存放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中。因此,法柜亦被称为“约柜”。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对我说:‘你起来,赶快下去!因为你从埃及领出来的百姓已经败坏了自己;他们快快地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成了偶像。’」
你从埃及领出来的(我的 )百姓: 译成“我的百姓”是误译,当译成“你的百姓”,七十士译本及KJV、RSV、NIV等所有英文圣经都译成了“我的百姓”。记录着相同内容的,正确地译成“你的百姓”。在这里神不再称以色列人为“我的百姓”,而是称为“你(摩西 )的百姓”,这是可怕的信息,因他们拜偶像的罪,圣约已被破坏。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又对我说:‘我看这百姓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硬着颈项的百姓: 这是圣经的惯用语,意指“硬挺着颈项的百姓”。常用来指全然不知顺服神的人之悖逆固执或愚蠢的骄傲。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且由着我,我要灭绝他们,将他们的名从天下涂抹,使你的后裔比他们成为更大更强的国。’」
“将他们的名从天下涂抹”,指从生命册上涂去其名。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将他们的名从天下涂抹: 此时摩西求告神,哪怕自己从生命册上涂抹自己的名字,也一定要赦免以色列百姓所犯的罪。保罗为排斥福音的同胞犹大人而献的祷告也与此相同。并且,基督为所拣选的圣徒而献上的代祷是所有代祷的典范,且被永远的成就。圣徒凭借着耶稣的代祷,终不至灭亡而得到拯救。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于是我转身下山,山被火烧着,两块约版在我两手之中。」
【】「我一看见你们得罪了耶和华你们的神,铸成了牛犊,快快地偏离了耶和华所吩咐你们的道,」
「牛犊」:选民以此作他们的领导者,代替耶和华。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快快地偏离了耶和华所吩咐你们的道: 拜金牛犊的事件是以色列百姓在庄严的情景中听神亲自宣告十诫之后尚未满40日时所发生的,实可谓“快快”堕落的事件。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就把那两块版从我手中扔下去,在你们眼前摔碎了。」
摩西摔碎法版并非他个人的暴怒行动。古代双方订约,如有一方毁约,他方扔碎书约之石,表示档作废。此处说“在你们眼前摔碎,指出摔碎法版乃一有见证人的法律行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摔碎」:象征神和选民所立的盟约即告废除。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因你们所犯的一切罪,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他发怒,我就象从前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
就像从前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四十昼夜: 摩西在西奈山上所度过第一个四十昼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领受刻着十诫的两块石版。如今,摩西再一次上西奈山禁食四十昼夜俯伏在神面前则是为了替因犯了罪而失去选民资格的以色列百姓献上代祷,同时,恢复被破坏的圣约。结果,摩西所献的代祷被神悦纳,他第二次领受刻着十诫的石版而下了西奈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摩西的代祷: 这一段经文不受时间先后的局限,将重点放在摩西本人为以色列新一代拼却性命而为他们献上的代祷,明确地晓谕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迦南地而得享那地的富饶决不是凭着他们的公义或功劳,乃是单单基于神的怜悯与恩典。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因耶和华向你们大发烈怒,要灭绝你们,就甚害怕;但那次耶和华又应允了我。」
「害怕」:因选民犯罪所带来的恐惧。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也向亚伦甚是发怒,要灭绝他;那时我又为亚伦祈祷。」
出埃及记并没有论及本节的内容。摩西之所以在本节回顾这件事,似乎是为了教训至今担任大祭司这一圣洁职分的亚伦,若没有神的怜悯,早在39年前就因拜金牛犊的事件而被除灭。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把那叫你们犯罪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又捣碎磨得很细,以致细如灰尘,我就把这灰尘撒在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中。」
你们……所铸的牛犊: 以色列百姓所铸的金牛犊是仿照的埃及的偶像(Apis )。据推测,此偶像似乎是先以木头雕刻其形状,然后在那上面用金镀了一层(keil )。用火焚烧,又捣碎磨得很细:如此处理金牛犊是为了证明虚妄的偶像毫无还手之力的无能,并彻底粉碎百姓愚妄的偶像崇拜事件。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们在他备拉、玛撒、基博罗哈他瓦又惹耶和华发怒。」
在他备拉发生的事件记载在至3节;在玛撒的事件记载在至7节;而在基博罗哈他瓦发生的事件就记载在至34节。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的上一代在这几个地方犯罪:1,他备拉:恶语毁谤神;2,玛撒:因缺乏食水而发怨言;3,基博罗哈他瓦:起贪欲埋怨神。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以色列人后来在其他三处地方再次埋怨神,激怒了祂(参串 );摩西重提旧事,为要百姓引以为监,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
他备拉: 指在出埃及第二年二月,发生在他备拉的百姓以恶言抱怨耶和华的事件。 玛撒: 于出埃及第一年二月底发生在“玛撒”,百姓因饮水问题而向耶和华发怨言并与摩西相争。 基博拉哈他瓦: 于出埃及第二年三、四月发生在“基博拉哈他瓦”,百姓因厌恶吗哪而向摩西索求肉食并向耶和华发怨。 加低斯巴尼亚: 指于出埃及第二年五月发生在“加低斯巴尼亚”的事件,以色列百姓违背了神征服迦南的命令。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打发你们离开加低斯巴尼亚,说:‘你们上去得我所赐给你们的地。’那时你们违背了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不信服他,不听从他的话。」
不信是他们主要的罪(比较来三、四 )。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加低斯巴尼亚在迦南地南疆外的旷野中,为沙漠中的绿洲。注。以色列人因为不信,功亏一篑,被罚在旷野流浪(民十四章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加低斯巴尼亚」:在该处发生的事,参民13-14; 的记述。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自从我认识你们以来,你们常常悖逆耶和华。」
【】「“我因耶和华说要灭绝你们,就在耶和华面前照旧俯伏四十昼夜。」
【】摩西在此重拾18-19节的话题,并加以补充。
摩西在26-29节提出三个理由,求神不要消灭选民。
1选民是神亲自从埃及救赎出来的(26 );
2神应纪念祂对列祖所作的应许(27 );
3神若击杀以色列人,埃及人便会讥笑说:神不能够兑现祂的话(28 )。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代祷的内容: 本文综合了拜金牛犊的事件。摩西为以色列百姓所献上四次代祷的内容,再进行了概述。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祈祷耶和华说:‘主耶和华啊,求你不要灭绝你的百姓。他们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力救赎的,用大能从埃及领出来的。」
摩西为以色列人代求的祷词,记载在26~29节,措词诚恳而优美;他甚至愿以身赎罪。他用三个理由求神赦免百姓:1,以色列人乃大能的神从埃及救出,是祂的产业;2,神对他们祖先的应许(27节 ;3,埃及人可能会误以为神无力履行诺言才把百姓毁灭(28节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你的百姓……是你……领出来的: 这句话与神为了除灭犯了罪的以色列百姓对摩西所说的话“你的百姓……是你……领出来的”遥相呼应。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不要想念这百姓的顽梗、邪恶、罪过,」
求你纪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正确的代祷或真正的赦罪祷告的方法就是,求神纪念昔日与列祖所立信实的慈爱之约,以痛悔之泪呼求神施行无限的怜悯与恩典。当神毁灭所多玛与蛾摩拉时,“纪念亚伯拉罕”,便在毁灭中拯救了罗得和其家人。这些事实必鼓舞摩西为犯罪的百姓献上代祷。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免得你领我们出来的那地之人说,耶和华因为不能将这百姓领进他所应许之地,又因恨他们,所以领他们出去,要在旷野杀他们。」
摩西所祷告的内容除了神与族长所立信实之约,还有神的尊严荣耀与圣洁之名决不可为外邦人诽谤。那地: 指埃及人。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其实他们是你的百姓,你的产业,是你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出来的。’”」
是你的产业: 指就是付出昂贵鲜血的代价,最终使之成为自己的所有宝贝的选民以色列。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思想问题(第9章 )】
1以色列人是否比迦南人良善,以致神使用他们将迦南人灭绝呢?以色列人为什么会成为神审判的使者呢?, 15; ; 27:6等。神拣选我们成为的儿女是因我们比其他人良善么?; 2:3-4。我们该如何回应神的爱?
2摩西复述以色列过往的失败史,免得他们为拥有地业而自夸。试从9:7-24列举他们失败的地方。神怎样对待他们?你有类似的失败么?神又怎样待你们?
3「你当纪念不忘」(9:7)是指不忘记过往的失败经历,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这与「忘记背后」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要使自己不断长进,当忘记什么?谨记什么?
4摩西为何没有接纳神的提议,使自己的后裔取代其他以色列人成为更大更强的国家(9:14)?由此看来,教会的领袖须有什么重要的质素?; ; 。
5摩西为什么将法版摔碎(9:17)?他对以色列人所犯的罪有什么反应?参9:16-20。今日教会的领袖对信徒犯罪是否可以视若无睹?; 7:9-11。
6试从摩西的代祷中(9:25-29),找出他坚持求神赦免百姓,不把他们灭绝的理由。对愿意悔改的人,有什么罪是神不会赦免的?。
──《串珠圣经注释》
【 因亚衲族人的高大而不敢进入应许之地!不完全是怕人家高大,而是自己没信心……】
亚衲族人身材高大,有些身高达2.1到2.7公尺。与大卫争战的歌利亚,身高2.7公尺多,可能就是这种巨人的后裔。这些巨人仅凭体魄,就把以色列的探子吓怕了,他们强悍的名声令以色列人在三十八年以前,不敢进入那地。摩西使用一切方法去说服百姓,指出神能处理这些恃强凌弱的人。他说神乃是烈火,任何巨人都不能抵挡祂。
――《灵修版圣经注释》
(9:4-6)个人成长
莫自义
以色列原本是游牧民族,因为神的拣选,得以进入强大国民的地土,撵出敌人,占据肥沃富庶的迦南地,这并不是由于他们有甚么可夸的好行为,也不是因他们心里正直,那完全是神的恩典。是神藉他们消灭恶人,是神信守当初所应许的。
所以,当我们的对头遭报,是因为他们的恶,并不是因我们的义,也不是因我们心地善良。事实上,当人站在完全的神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义。人的本性好刚愎自恃,硬着颈项,不肯受教。我们跟以色列人一样顽梗,不断与神敌对。
神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借着真理的教导和不同的环境际遇,亦步亦趋将我们心中的恶念撵出,定意将我们领到丰盛的应许地。人何时放下自义,何时便经历神的同在;何时坚持自义,何时就远离神。
默想
「你当知道,耶和华你神将这美地赐你为业,并不是因你的义,你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心灵的镜子
我是否总觉得自己比人家正直和善良。──《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不是因你的义。」】
【医治自义】这提醒我们不可对神妄求,祂一切所作的,都是由于白得的恩典。我们得救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于我们自己,是神恩典的赐予。在我们蒙恩以前,也没有什么功劳可承受永生,也没有什么足资我们继续得着祂的恩惠。当我们回顾过去,只想到反腐的叛逆,使我们蒙羞不安。祂恩惠的丰富何等深厚!
得救既完全本乎恩典,我们没有善行,也不致因此失丧。我们既被卖给罪,也深切懊悔,恐怕神或完全丢弃我们。如果我们因义行才蒙拣选,就有可恐惧顾虑的余地,其实神接纳我们,不是照我们的义行,而是基督耶稣的怜悯,不致因我们的失败而失去。这并不是叫我们冷淡与轻忽,而是有圣洁的意念,不敢再犯罪。
称义与成圣也都如此。两者都是恩典。都以信心的手向基督接受,也为此感谢。这是神爱的恩赐,不需人的努力,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自夸。我们只空空而来,向主呈明需要。我们手中只有枯叶!主才是我们的盼望,在天上为我们祈求,也常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自己一无所有,在祂里面我们却完全丰满。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
自以为义是灵命的重病绝症,必须彻底治疗。如果任其滋长,就生出骄傲,敌挡神。在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前,知道人心的神,先向他们说明:
“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
人的罪得神赦免以后,还有时会想起来。这并不是神又反悔了,也不是主耶稣救赎的功效失去了,而是神允许圣徒记得自己的败坏软弱。
神对以色列人说:“你当记念不忘,你在旷野怎样惹耶和华你神发怒。”记忆的功能,是记得神的恩典;同时也记得自己的败坏。
常话说:赦免也忘记。不错,神赦免我们的罪,就不再记老帐,向人追讨。但我们的经历,常是记得先前所犯的罪。有时,这样的记忆,是非常不愉快的事,会使我们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恨恶自己。但神也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是叫我们学习不可骄傲自义,以为是自己配得的,是好行为的工价。如果那样失去感恩的心,就是远离神的开始。浪子离家的开始,是在他心中起念:“我配得”,从此就走下坡路了。
彼得记得在圣山见过主的威荣,当然也记得他自己如何错误。保罗在写给教会和同工的书信中,几乎每次都记得提自己的软弱,。这样他才可以说:“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保罗被主重用,为主受了许多的迫害,“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建立了许多教会,打了美好的仗,跑了当跑的路,至今仍然是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人物。他真可以自夸,可以说我是“何等人”,可以自我崇拜,也受人崇拜了。但是他记得自己的败坏,而得神赦免,都是蒙神的恩典,就可以时常谦卑,在主的面前俯伏。
记得自己的本相,可以保守在主恩典中,使我们知道,离了主不能作甚么,也就不敢离主去作浪子了。── 于中旻《圣经研究》
(9:22-29)心灵祷告
我愿像摩西那样正直,勇敢直斥违背你心意的过犯;我愿像摩西那般坚忍,甘愿为悖逆的百姓不住代求。──《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四十昼夜俯伏在耶和华面前──摩西在做甚么呢?】
从出埃及记32章看,似乎摩西在以色列人敬拜牛犊以后立刻行动,将牛犊烧成灰,磨碎成粉倒在水中,并强迫百姓喝那水;但实际上摩西是用四十昼夜为他们代祷后才做这事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明明有神的应许,以色列人还不信不听从;这不正像我吗?】
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在三十八年前因不信神而不能进入迦南地。神虽然行了许多大事,他们仍然不信祂的帮助。他们只看本身的有限而不仰望神,所以不愿跟随祂。不信是众多罪恶祸患的根源。有时你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是因为你不寻求神,反而向别处求指引之故,95:8,106:13-20,。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