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Ⅳ摩西的离世和最后的所为
摩西的三篇训言到第三十章为止。三十一章开始简述摩西一生最后的阶段。本书最后几章的一大特点,是盟约模式的某些痕迹,也在此出现。这几章有把文约安放在约柜的指示,又提及任命约书亚,作为盟约社群可见的领袖、14~23),和各支派将要享受之祝福的应许(三十三)。此外还有引人入胜,极之类似当时对叛盟藩属标准控诉书的一章(三十二)。结束全书的,是摩西之死感人的记载(三十四)。 A摩西临别赠言和引见约书亚 摩西面临死亡之时,对人民(1~6节)、约书亚(7、8节)、祭司(9~13节),宣告了一系列的指令。每个指令都和盟约的维持有关系。首先的指令是对约书亚而发的。本段(1~8节)包括了标准条约模式的几个成分。 1.本节的意思直译是:「摩西去将这些话(事)对以色列说」。七十士译本和一个希伯来文的古卷,把本节解释为「摩西说完了话」。英文 AV、RSV 等译本(以及中文和合本),都认为这些话接续摩西以上的演讲,是指下面的章节。而七十士译本则以「这些话」为指以上的经文。是以众解经家也各持不同的观点。部分认为最后几章和上面的经文没有直接关系,是附录;其他的则认为这是摩西第三十章训言的延续378。以实际上已经暗示,约书亚将要在摩西死后承继他的权柄。所以从全书的文学结构来看,本段可说是回应先前所下的伏笔。 2.摩西享年一百二十岁;参:。这个数目有甚么重要性,并不清楚。埃及文献记载某位智者年达一百一十岁,此外又有无数的例子379。摩西的年寿比他长十年的事实,可能是证明摩西比埃及智者优胜的方法。另一方面,一百二十等于三乘四十(四十是旷野流浪的年日,,代表的可能是三代。无论如何,摩西此时已经年迈,连孙子也都成年了。摩西承认自己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再活跃了(不能照常出入;;。况且,耶和华也禁止他渡过约但河,;。 3~6.以色列的领袖仍然是耶和华。这显然是圣战的主题(。约书亚在政务上是耶和华的代理人,,、23)。但到了攻取应许之地时,耶和华将要灭绝当地的人,正如祂灭绝了西宏和噩一样。有了这应许和耶和华终极的领导地位,约书亚便能刚强壮胆(7、23节;、18)。耶和华与你一起进军。祂不会使你无援,也不会丢弃你(JPSA)。 7、8.摩西早已在以利亚撒和百姓面前,把约书亚分别出来,在他死后继任领袖;参:。摩西复述百姓已经得着神同在的应许,又公开指示约书亚把以色列领进应许之地。圣战的概念在这几节之中,一直若隐若现。在将来争战的日子中,耶和华要与约书亚同在,不会把他丢弃。他没有理由要惧怕惊惶。 B七年一度更新盟约之礼 这里描绘摩西把神书面的律法交给祭司和长老,使耶和华的启示得以存留后世。 9.世俗立约礼成之时,宗主都习惯把条约的抄本交给藩属,安放在藩属的神庙之中,让祭司托管在神o的监视下。再者藩属的国君死后,得宗主核准的接任人必须亲自再度立约。即使摩西交给约书亚的并非现有的申命记,他交下了某份文件的记载,总是毋庸置疑的380。摩西之前起码一千年,文字在古代近东已经十分普及。而在摩西以前三个世纪左右,字母已经存在了。 写下来的律法交由杠抬约柜的利未族祭司管理。约柜在此称为耶和华盟约的柜(直译);这柜是安放约版的地方。 10~13.本段又指示每逢七年,必须庄重地举行更新盟约的仪式:豁免年的定期住棚节的时候。定期(moed)是指特定为节期的日子之一。豁免年请以下,住棚节请。这几节直接表明更新盟约之礼,要在住棚节举行。以色列众人在这个日子,要来到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祂。这句话的确实意义也不清楚。以色列七年一次,必须到中央圣所更新盟约,是可以成立的说法。但全以色列(和合本作「以色列众人」)的男、女、孩子、并城里寄居的,若都聚集到一个地方,以色列遍地就都人迹全无了。所以到耶和华所选择之处的全以色列,可能只是象征式的代表。部分解经家甚至提出,在这场合认可为耶和华所选择之处的,可能有好几个中心的地点。不论真相如何,以色列总是必须透过某种途径,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在世俗的宗主条约,也同样订明要定期向藩属的人民宣读约章。宣读的次数,每年可以有一至三次之多。以色列除了这里所说的仪式以外,当然还有惯常的祭礼和先知的事工,两者的作用,都是保证耶和华的旨意经常得到宣讲。在七年一度之豁免年的住棚节,向全以色列宣读这律法,是提醒以色列她盟约责任的特别场合。盟约更新仪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每个儿童在童年可以有一至两次的机会,站在数目可观的会众之中,参与更新盟约的大典。如果在指定的日子,除了中央圣所之外还有其他地方可以举行这种仪式的话,全以色列一起参与就比较容易了。现代基督教国家全国性的祈祷,也是透过全国各地的会众进行的。然而这里所指的若是特定的中央圣所,仪式似乎就必须只能有代表出席了。因为要全国人口同时集中在一处地方,在实际执行上有很大的困难。 C神对摩西和约书亚的指令 本段有两个主题。这段落的一个部分集中讨论神在会幕正式任命约书亚(14、15、23节),是6~8节记叙的延续。而另外一个部分,本质上可算是下一章摩西之歌的序言(16~22节)。这种主题的交织在旧约中颇为常见,是以色列人文学的特色。 i. 约书亚就职、23) 本段以神正式任命约书亚的简短记述,作为引进摩西之歌的骨干。约书亚和摩西一样,是神亲自任命的。摩西退居幕后,任命约书亚的,独有耶和华。 14、15.耶和华经常在会幕(ohel moed;,,,;,与人会面,作出重要的布告。在这种情况下,耶和华在……云柱中显现,;。 23.本节在逻辑上接续15节,两者之间的是16~22节。如此,摩西之歌的序言便是从开头到末尾,镶嵌在任命约书亚的记叙当中了。摩西之歌基本上是警告以色列,在将来的日子里不可不忠。拒绝约书亚的领导,就是不忠的行径之一。神说我必与你同在的应许,对约书亚有消除疑虑的作用。千百年来神对祂的仆人,一再作出同样的应许(参:,;;,;;;。 ii. 摩西之歌的序言 这几节记载摩西遵从神的命令,写了一首歌。将来以色列忘恩离弃神,这首歌就是他们罪行的见证。 16.本节宣告一个可悲的消息:摩西死后以色列将会转而崇拜他神,离弃耶和华的约。旧约好几处地方,都以犯奸淫(和合本作「行邪淫」)来形容这种不忠的作为;,;;,;,,等)。这里所说的淫行究竟是实际的还是比喻,并不很清楚。然而庙妓的行为在迦南人中十分普遍,因此所说的可能也包括了肉体上的淫行。这对何西阿来说,更是属实。背……约(heper brit)一语在摩西五经并不常用;,旧约其他地方却出现了好几次;;等)。 17、18.叛盟的结果是咒诅的引发。耶和华离弃祂的民,咒诅就会使无数祸患发生在他们身上。 19~22.三十二章摩西之歌的写作目的,是作为以色列罪行的见证。这诗正确地说明了对列祖应许和背约咒诅之间的关系。百姓的心中,那时已经起了意念(yeser)。意念一辞可以译作「倾向」、「冲动」、「意向」,和后世犹太人「邪恶冲动」的概念相仿。这种「意向」,将会使以色列背约转向他神。这首在他们后裔口中……念诵不忘的诗歌,会把叛盟必然引发盟约咒诅这个基本的事实,解说得一清二楚;又会当面见证他们的过错。三十二章的诗歌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实际上都和世俗政治上一种有名的体裁相仿。这种体裁就是宗主对反叛藩属,所作出的控诉和刑罚的宣言(参看注382)。以色列中起码有一部分的人明白这种模式。而摩西在法老的宫廷里,更必然遇见过。 D律法存放于约柜 24~27.这几节的指示,和9~13节的指示颇有关系。前面几节说摩西把这律法(或指示)写下,交给利未族的祭司,又吩咐他们每逢七年要拿出来公开宣读。而这几节则特别指示他们,把写了摩西教训(妥拉)的记绿(或文献,seper,和合本作「书」),安放在耶和华你们神的约柜旁,见证以色列的过错。只有十诫才存放在约柜里面;。摩西说,他在世时以色列人尚且顶撞耶和华,他死后更不堪设想了(27节)。部分学者为要维持24~29节的一致性,辩称24节中律法(tora)一字,是 sira「诗歌」之誊误。如此24节当作:「摩西将这诗歌的话写在书上,及至写完了」。同时26节也要以「这诗歌书」取代马索拉经文的读法。本段作出了这些修改便得以一致,又成为三十二章诗歌适切的序言了。然而这些改变,完全没有抄本证据的支持。再者从上文下理来看,编纂者的用意似乎是要把摩西的歌,确立为律法之外,以色列人罪行的另一个见证。他可能修改了惯常用来描述书写律法的字眼,以切合自己的用意。但他有意提及写下诗歌这一点,却是没有疑问的。本段同时讨论两个题目,似乎造成了混淆。但这却不能成为反对这看法的理由,因为如此把主题交织,在旧约是极为普遍的(如:民十六)。这些编纂者不愿意把手头上的不同资料,弃掉部分不用,便将之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方法二十世纪的读者虽然觉得奇怪,当时却显然广为接受。古代的编者可以用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方式,把性质显然不同的资料组合。在以色列背约之时见证她的不是,始终仍是统一全段的主题381。 28.本节召集长老官长,听这个以神为原告,以色列为被告的起诉。天地都被召来作为见证。这里的描述和旧约其他地方很有平行之处(诗五十一;耶二;。这些平行在经外文献中也找得到。大宗主可以把藩属召来,聆听对他的起诉。这种起诉,旧约所用的字眼是「争辩」或「争讼」(rib,「里弗」)。今日的学者已经把描述这种法律程序的文学模式分解出来,并且依照希伯来语称之为「里弗模式」(RIB-pattern)382。我们解释三十二章时,将会讨论这种文学形式的本质。 29.耶和华所以要控诉以色列,是因为她背约之后,又多多犯错。摩西宣告说:我知道我死后你们必全然败坏,偏离我所吩咐你们的道。事情严重到神必须审判以色列。摩西所作的诗歌,本质上便是一个控诉。诗歌的内容十分概括,无论向以色列漫长历史中哪个时代的会众宣读,都能够切合他们的处境。E摩西的见证之歌
占了三十二章大部分篇幅的摩西之歌,多年以来一直是很多讨论的中心。这歌的文学类型(literary genre)是一个主要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它在全卷申命记之中的地位。这诗年代之古,近年以来也得到了肯定,原因是诗中有好几个古代语言的特征。今日好几位知名的学者,都把这诗的原来形式,鉴定为早至主前十一世纪,即撒母耳时代的作品。古代近东宗主处分藩属所用的文学形式,即国际法的研究,对这诗的注解也颇有帮助。宗主指斥不忠藩属之时所用的文学形式有二,而两者的分别只在结论不同而已。一个形式以宣战作结,另一个形式则是对有叛盟迹象的藩属发出最后通牒。主前一至二千年间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主前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的马里(Mari)文献,已经可以找到。这种称为「里弗模式」(希伯来文「里弗」rib,就是诉讼之意)的文体,以呼召被告聆听宣布作为开始,天地都被召来作为控诉的见证。接下来的段落,是原告(或其代表)发出一连串的诘问,间接作出谴责。跟着宣告叛盟藩属昔日受过宗主不少好处,现今却忘恩负义。这时也提到和别国联盟背叛,是徒劳无功。藩属最后被宣判有罪,不是要面临审判,就是警告要立刻悔过。 这种模式不少成分都在三十二章出现,可以如此分析:(一)序言:呼召天地,并宣告神的本性(1~4节);(二)诘问和间接的谴责(5、6节);(三)忆述神昔日为以色列所施行的大能作为(7~14节);(四)直接控诉(15~18节);(五)判决(19~25节)。接着引进的,是世俗「里弗模式」所没有的新主题:盼望的话。本章余下部分的分析是:(六)以色列得拯救的保证(26~38节);(七)耶和华拯救的应许(39~42节);(八)呼召以色列敬拜神(43节)。全章以叙述摩西登上尼波山,眺望他永不能进之地作结。 把本章的文学形式鉴定为叛盟控诉,便能看出它在有浓烈盟约意味的申命记中,与其他部分有密切的关系。本章为何和标准的叛盟控诉有所出入,需要澄清一下。第2节称本章为我的教训(leqah,此字在圣经中颇为罕见)。所以严格来说,这歌并不是叛盟控诉的文件,而是运用叛盟控诉方式写成的训诲诗。再者对神救恩表示仰望信靠的30~43节,世俗条约也没有相应之处。所描绘的拯救与以色列在圣战中的期望相符,所以我们可能也当把圣战的概念,视为这概念的源头。因此依照我们所得的印象,叛盟控诉的主题只是三十二章的基础,这诗实际上是把世俗模式扩大为宗教用途的产品。这首诗是否出自摩西的手笔?基于我们所有的经文,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摩西对这文学形式的认识,在他生前死后的政局上,这种形式都十分常见。我们也不能否定熟知人民弱点的摩西,能够预期他们终有一日叛盟,配得神透过祂的仆人向他们提出控诉,就如反叛的藩属会受到宗主的控诉一样。所以摩西是有可能说出本章之内容的。 好几位近代学者,都认为这诗最晚是主前十一世纪的作品。这事实驱使一些人试图在历史中,找寻以色列在外族人(21节中不成子民的人)手下受到严重挫败之类的祸患383。例如艾斯费特(O. Eissfeldt)把这诗鉴定为非利士时代的初期384。奥伯莱则鉴定为主前一○二五年左右,示罗陷落之后不久的时候385。 无论事实如何,我们都能大致同意摩西已预期这事,为后世的人写下这个警告。这个警告得到了保存,在合适的时候,得以再度扩张应用。我们即使不知脱稿的确实日期,也可以为本章写出详细的注释。【】摩西临终对以色列众人的劝勉。【】――《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鼓励继承人: 本文是摩西以确信胜利的言语,激励自己死后将要完成征服迦南战的以色列百姓与自己的后任领袖约书亚的场面。虽然他有不得进入应许之地迦南的遗憾,虽然死亡已向他逼近,而其内心深处就只是深深担忧以色列的将来。摩西的此番举止,再一次使我们认识到他是何等地爱以色列百姓,同时也能看到真正的领袖与牧者的形象。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律法的保存与接棒人的确立。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说:“我现在一百二十岁了,不能照常出入;耶和华也曾对我说:‘你必不得过这约但河。’」摩西的最后事工: 至前章,摩西用三次(1:6-4,4:44-26,27:1-30)的长篇讲章结束了立律法之事与重申圣约之事。本文描绘了摩西知道自己的去日不远,便竭尽全力完成神委任他之事的场面。故这一段经文记录了摩西的最后事工,其主要业绩是对继承人委任领袖权,记录传授律法,告别之歌与宣告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不能照常出入”。在体能上,摩西是可以做到的,但神已经禁止他与百姓一起进入应许地。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摩西死时的年龄是一百二十岁。埃及文学著作中,智者的年寿为一百一十岁。摩西比他们还长寿10岁,说明他比智者更超越。一百二十岁为40虽的三倍,摩西的一生事业也是以每40年为一个阶段。他死时当已见到第三代的子孙长大成人。他自承年事已高,身体老迈,不能象从前那样亲政,更不用说带领军队去打仗了。
“不得过这约但河”:;.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耶和华你们的神必引导你们过去,将这些国民在你们面前灭绝,你们就得他们的地。约书亚必引导你们过去,正如耶和华所说的。」我现在一百二十岁了: 摩西感慨地讲清了自己的一生。在最为险恶的时期生为希伯来男儿,因神奇妙的护理胜过死亡,在埃及的宫廷中以王子的身份生活了40年;其后,在米甸旷野地中以一个牧人的身份生活了40年;最后,终于蒙神呼召以以色列领袖的身份度过了40年。摩西波澜壮阔的一生,实在是与以色列百姓同甘共苦的一生,是见证以色列的苦难与荣耀及流浪历史的一生。不能照常出入: “出入”是意指“正常地担当事工”或“精力旺盛地作工”的惯用语,。故,这句话是暗示了摩西不能再带领百姓进入迦南。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神会继续带领百姓。就要渡河去进行的战争将是一场圣战,耶和华会与他们同去(6节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耶和华必待他们,如同从前待他所灭绝的亚摩利二王西宏与噩以及他们的国一样。」对继承人督促耶和华信仰: 摩西对即将与新领袖约书亚一起进入迦南的以色列百姓,首先强调了“神的同行与帮助”。即用耶和华信仰来武装了他们。摩西反复晓谕他们,虽然以色列在战术或战斗力方面处于劣势,但只要他们是以神为队长的耶和华之军队,就像击败强大的亚摩利二王的事实所显明一样,任何势力都敌不住以色列。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必将他们交给你们;你们要照我所吩咐的一切命令待他们。」“如同从前待……西宏与噩……一样”。参看至。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他们,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要照我所吩咐的一切命令: 指早已在7:1-5所论及的内容。那就是对迦南人彻底施行神的公义审判。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召了约书亚来,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对他说:“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你也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摩西早已在大祭司和会众面前立约书亚继他领导全民,,现在他嘱咐约书亚率民进入应许美地(8节 ),正式交托领袖的责任。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很久以前,约书亚已经带领军队,而最近他更获赐摩西的一些权力。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摩西勉励约书亚,并确立他领导百姓的责任:早些时候,摩西已在祭司以利亚撒和会众面前宣布由约书亚继承他, 现在摩西重申神同在的应许,公开嘱咐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迦南地。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这是摩西在以色列总会面前正式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自己的继承人约书亚,并以神的话语安慰、激励他们的场面。对将要率领百姓,渡过约但河,在前沿阵地指挥迦南征服战的约书亚,所说激励之言就是“耶和华必与你同在”。这是摩西借着自己的40年旷野经验所悟到的真理。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将这律法写出来,交给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利未子孙和以色列的众长老。」【】摩西将这律法写出来: 此处的“律法”是神借着摩西而赐给选民以色列百姓的诸般法律众文及教训,与他们的敬拜、宗教生活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直接相关。即,律法是为了使与神立约的以色列百姓活出神的百姓所当活的圣洁生活而赐给他们的。由此可知,律法决不是得救的条件,而是救恩的标志。摩西所教导的律法,可根据内容上的律例分为三个类型,如下图表。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把律法的抄本交给祭司(9节 象征把执行的责任转交给祭司 )和定期诵读约的条例(10节 ),是当时宗主国条约典型的条件。“神所选择的地方”(11节 )。中央圣所。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9~13节记载授律法书的仪式。在摩西前一千年,进东已有书写文字。摩西将用文字写出来的《申命记》中的律法交给祭司和众长老保存,传诸后世。这部书收藏在约柜旁,也就是存放十诫石版的地方。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律法交给利未人保存,以备将来每逢豁免年的住栅节定时当众诵读。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吩咐他们说:“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就在豁免年的定期住棚节的时候,」摩西在本文传授律法,摩西将自己这些期间所教导的神之律法记录在册,指示两个事实:①每个安息年的住棚节,要在全以色列百姓面前颂读此律法;②要尽力以此教导后人一起,将此律法书交托给祭司与以色列长老。摩西想要使以色列百姓意识到,他们进入迦南地后最视为珍贵的就是“谨守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因为,以色列的将来取决于是否顺服了这律法书所记的神之话语。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色列众人来到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那时,你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将这律法念给他们听。」“每逢七年”:看注及,14~17注。这里规定每逢七年的末一年,也就是豁免年的住棚节时,要举行庄严的仪式,重申与神立的约。全民都应有代表在神选定的地方参加,来听律法的朗读,提醒全民应尽的责任。儿童至少有一至两次机会也可以和会众站在一道参加。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要招聚他们男、女、孩子,并城里寄居的,使他们听,使他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谨守、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也使他们未曾晓得这律法的儿女得以听见,学习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你们过约但河要得为业之地,存活的日子,常常这样行。”」【】「耶和华对摩西说:“你的死期临近了;要召约书亚来,你们二人站在会幕里,我好嘱咐他。”于是摩西和约书亚去站在会幕里。」此时,神最后一次在地上面对面与摩西说话。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会幕: 指圣幕。以色列人处理或公布重要问题时,会聚集在圣幕前面,“会幕”此名正是来自于此。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与约书亚奉召在会幕里与神相遇,约书亚正式被任命为摩西的继承人。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神在会幕里正式授命约书亚为摩西的继任人,同时介绍摩西要写的歌和歌中的题旨,目的在“见证他们的不是”(19节 ),警告以色列人日后不得对神背信不义。如果不接受约书亚为领袖,也是背信的行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耶和华在会幕里云柱中显现,云柱停在会幕门以上。」摩西预告选民的堕落: 本文记录了灰暗的预言,亦即,以色列百姓将要在所居住的迦南地,违背与神所立之约而拜偶像,终会自取神的审判。神命令摩西要以此预言(16-18节 )为中心,作一首“见证之歌”来使百姓吟诵。因为,只要百姓唱此见证之歌,此歌就会见证预先知道并警告自己百姓之堕落的全能之神的慈爱。并且,不顾此神警告而终于还是堕落的人,此歌将会作证人告发他们不可饶恕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又对摩西说:“你必和你列祖同睡。这百姓要起来,在他们所要去的地上,在那地的人中,随从外邦神行邪淫,离弃我,违背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云柱停在会幕门以上】出埃及记的圣幕建成之前,会幕是位于营外作为启示之处。然而圣幕现已启用,并且也称会幕。主亦再次在云柱之中显现。在古代世界神明有光辉或火焰围绕是很平常的信念。在埃及文献中的表现方式,是暴风云随同有翼的日轮。亚喀得语用梅岚穆一语,来描述这种神明荣耀可见的彰显,这种彰显通常是在烟或云笼罩之下的。有人认为梅岚穆的概念,在迦南神话中是用阿南一语表达,与本节译作「云」的希伯来字眼相同。只是这字在圣经中的出现次数又少,意义又隐晦,因此不能太有把握。
——华尔顿《申命记背景注释》
这里开始揭露摩西死后会发生的事。神未领百姓到迦南之前,已知道百姓的心怀意念(21节 ),他们会去拜别的神,违背所立的约。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随从外邦神行邪淫: 此话指出了迦南地不道德的拜偶像行为,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拜偶像的行为就是背叛与耶和华所立慈爱之约的行为,追根究底,是丧失耶和华信仰之纯洁性的“属灵淫乱”行为。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那时,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致他们被吞灭,并有许多的祸患灾难临到他们。那日他们必说:‘这些祸患临到我们,岂不是因我们的神不在我们中间吗?’」最后的指示:耶和华指出选民会背弃,故吩咐摩西写一首歌,一方面警告以色列人,另作为神将来指责选民的证据 。 摩西在27-29节对以色列民所说的话反映了16-18节的内容与他自己的感受 。 由于摩西晓得百姓都有悖逆耶和华的倾向,所以强调要全会众都听他的歌,并且事先要招聚众长老和官长(28 ),特别教训他们。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当以色列人因违背神而遭受刑罚、遇到灾祸时,才恍然悟到神已离开他们,但已经太迟了,他们虽呼求神,神必任由祸患苦害他们。――《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那时,因他们偏向别神所行的一切恶,我必定掩面不顾他们。」我必定掩面: 先知以赛亚在,2很充分地说明了这句话的真意。以赛亚明确指出,并非因神拯救的膀臂缩短了才对以色列百姓遮掩恩典之面,而是因为以色列如乌云般满盈的罪孽遮掩了神的恩典之面。先知以赛亚藉此清楚地晓谕了以色列百姓,所有灾殃与患难皆因“他们自己所犯的罪孽”这一事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现在你要写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传给他们,使这歌见证他们的不是;」摩西和约书亚(动词是复数的 )受命写一首“歌”,藉以帮助百姓更容易记起约的各项要求。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看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因为我将他们领进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那流奶与蜜之地,他们在那里吃得饱足,身体肥胖,就必偏向别神,事奉他们,藐视我,背弃我的约。」这歌: 指32:1-43所记录的摩西之歌,它预言以色列的堕落与神之审判。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那时,有许多祸患灾难临到他们,这歌必在他们面前作见证,他们后裔的口中必念诵不忘。我未领他们到我所起誓应许之地以先,他们所怀的意念我都知道了。”」【】「当日摩西就写了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这歌必在他们面前作见证: 在确认被揭发的某种犯罪事实时,所必不可缺的正是证人。在这种意义上,本节指的是当以色列因堕落而受到神的惩罚时,此摩西之歌(32:1-43)将会担当确认以色列的确对神犯罪的证人作用。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嘱咐嫩的儿子约书亚说:“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领以色列人进我所起誓应许他们的地;我必与你同在。”」约书亚直接受命于神。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摩西将这律法的话写在书上,及至写完了,」是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直接从神领受以色列之统率权的场面。从神委任并激励约书亚的话语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实际引领以色列进入应许之地的主体正是耶和华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这律法的话”。申命记的内容。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律法的话」:这里的「律法」(原文可译作教导 )可能是指19节提及的歌。此歌大概要附在写好的约书之后,一并放在约柜旁,由利未人保管(25-26 )。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将律法书交托给继承人: 因结束了任命继承人,摩西所当作的余下之事就是:①结束律法书的记录,将此交托给祭司与长老;②作神所命令的见证之歌,并教给以色列百姓;③对以色列12支派宣告最后的祝福。本文是交托律法书的部分。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就吩咐抬耶和华约柜的利未人说:」本节至29节所述与9~13节有关。摩西把律法写下交给利未人祭司,以后每七年念读一次。现在规定这书须放在约柜旁,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注。从旧约写书人习惯把题目不同但主旨相同的材料放在一道(例如民十六章 ),可以看出在本章13节和24节之间,插入了摩西作歌的“简介”,又在本章29节至之间插入了摩西之歌,是很普通的事。本章24~29节讲律法书放在约柜旁的一段,夹在摩西之歌的“简介”(23节 )与诗歌本身(30节 )之间,看似不统一,但主旨是一个:要在以色列人偏离正道时,有律法书也有诗歌来作见证,证明神早已警告、劝谕,祸患临到时,无词可藉,不得埋怨神;因此仍是一贯的。
有的解经家为求说明何以在本章插入24~29节,主张把24节中的“这律法”和26节中的“这律法书”,都改为“这歌”,认为原稿上本为“这歌”,是后来的缮抄错误,把原文sira(歌 )误抄为tora(律法 )。这种解释并无可靠证据支持。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将这律法书放在耶和华你们神的约柜旁,可以在那里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是悖逆的,是硬着颈项的。我今日还活着与你们同在,你们尚且悖逆耶和华,何况我死后呢?」将这律法书放在……约柜旁: 约柜(法柜 )里面放着:①盛有吗哪的罐子;②发芽的亚伦之杖;③刻着十诫的两块石版,25:16,,。摩西的律法书可说是十诫的注释本,故把律法书放在约柜旁,使其成为世世代代见证神的书。利未人中的祭司似乎在约柜旁再放置一个箱子,将律法书保存在里面。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吟诵的理由。那就是“以色列的悖逆”,摩西不但借着神的话语,也通过自己40年的旷野经验而深知此事实。因此,摩西作此见证之歌,并使以色列百姓吟诵,使他们每当唱起这首歌时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正因他们的悖逆,审判才会临到他们。因为,彻底认识自己的罪孽就是悔改与恢复的第一步。【】「你们要将你们支派的众长老和官长都招聚了来,我好将这些话说与他们听,并呼天唤地见证他们的不是。」--《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看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知道我死后,你们必全然败坏,偏离我所吩咐你们的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以手所做的惹他发怒;日后必有祸患临到你们。”」众长老和官长……说与他们听: 长老与官长是负责审判、行政等公职的以色列社会的领袖。摩西之歌可能是通过他们间接地传给了百姓。这些话: 指32章的摩西之歌,内中高度蕴含了神对以色列的信息。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手所作的”指偶像,。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摩西将这一篇歌的话都说与以色列全会众听。」日后: 字面意义是“在那些日子的末后”。然而,此词并非指历史的终结,而是单指“将来”的惯用语。圣经的其它部分将此词译成“末日”(4:30,。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申三十一章律法的保存与接棒人的确立】摩西把律法写在一本书上 四十年前摩西曾把神的话写在一本书上, 。后来在旷野中他又写了一篇旷野路程大事记 。现在因为他的书已经写完了, 所以他把它交给祭司和利未人, 并且嘱咐他们定期将这书上的话念给百姓听。这是保守他们的宗教在将来不被腐化的惟一方法;因为若不这样, 他们就会慢慢地忘记了神的话, 而与世人同流合污。但神的话是关系于以色列人的祸福兴亡的, 所以每当他们注意神的话时, 他们就大大兴旺;忽略神的话时, 他们就遭遇灾殃。
历史告诉我们, 因为读了神的话, 带来约西亚的大革新(王下二十三章 ) ;照样, 也因着读了神的话, 带来了以斯拉(尼八章 ), 路德马丁(Martin Luther ) 的宗教大改革。
新约的各卷书, 使徒吩咐要在教会里念给众人听, 。神的话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工具, 可以洁净一个邪恶的团体, 使它成为圣洁。
── 雷建生《申命记解读》
【思想问题(第31章 )】
1许多人希望自己死后会有人纪念,摩西临终前教导百姓及为他们选立新领袖,有否为自己留名之意?按圣经的教训,真正的领袖是要得人景仰还是不计名利,只服事他人呢?; 。
2摩西劝勉百姓的时候,追述神在过往对他们的恩典,保证神在日后同样会帮助他们。信徒若常常回想神的恩典,对灵性会有何帮助?
3摩西对百姓与对未来领袖约书亚的勉励(5-8 ),有不同的地方么?若只有约书亚一人壮胆,以色列人可以进入迦南么?使教会兴旺是否领袖的责任而已?
4神不独要求当代百姓学习神的话,对他们的下一代有同样要求,原因何在?参12-13节。教会要使信徒有好的灵命,必须注意什么事工?重点应放在那里?
5神预知摩西死后百姓会偏离祂,故要摩西怎样行?参19, 21节。神为何不放弃带领祂的百姓?在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软弱和瑕疵,神有没有按我们的过犯待我们?。我们当如何报恩呢?。
6以色列民入迦南地后为何会背弃神?参20节。他们何时会再次忆起神?参21节。你是祸患临到时才倚靠神,抑或经常都儆醒顺服神呢?
7神为何亲自嘱咐约书亚(23 )呢?有人说最孤单的就是作领袖的人,你可想象约书亚当时的心情么?你关心教会的领袖么?你如何支持他们,使他们在带领教会上不致孤军作战呢?
8摩西写的歌与约书一并放在约柜旁,见证百姓日后的不是。他们若悔改,及早回头,神会赦免么?; 103:9。今日信徒若一心悔改,能否确信他们的罪已获涂抹、被神忘记?; 。
──《串珠圣经注释》
【摩西之歌】
在以色列人过红海后,摩西曾向耶和华唱出胜利的凯歌(参出15章 )。现在这首歌也一如前者,以耶和华的名字(属性 )为主题,述说祂的慈爱、公义和怜悯;所不同的是这歌是摩西临终之言。他在生命行将结束之前把耶和华的歌教导百姓,把整卷申命记的教训贯串起来,将「生与福,死与祸」在以色列人面前陈明;摩西用意之深,此可见一斑。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至记有摩西所作的歌及前言(30节 )与后语(44节 )。全首歌可以分为八部分:1,引言,呼召天地见证,宣告神名(1~4节 );2,质询和指控(5~6节 );3,追述耶和华神的好处(7~14节 );4,指出以色列人的背逆(15~18节 );5,宣布全民被灭的处罚(19~25节 );6,转机—以色列民可获拯救(26~38节 );7,耶和华神的应许(39~42节 );8;要以色列人感谢神(43节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申三十一至三十四章】
从本章到末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讲立约书亚为继任人;要以色列人定期朗读律法。这都是为摩西死后百姓有秩序生活下去作的预备。第二部分为,讲神确认约书亚为摩西的继任者;律法书保管的方法;和摩西作歌。第三部分为,讲摩西勉励百姓遵守律法;他的死的预告;他临终的祝福;和他的逝世。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在人生的试炼当中,最令人难堪的,大概就是孤独了。从小孩子的「想家」
一直到垂暮之年的孤单,都是令人难受的。但对上帝的儿女来说,孤单毕竟不是一定要有的。因为主自己说过:「我必不离开你们,也不抛弃你们。」
伊利士(Ellis )的「圣徒行迹」提到路德福(S.Rutherford )为着「上帝的义」,在阿伯丁被判坐牢,他写信告诉朋友说:「主与我同在,使我不怕遭害,人不必为我担心,我也一无所缺。我的锁链似乎已镀成金的,言语实在无法形容基督的美善。」同样,罗彻斯特主教费雪牧师从伦敦塔走出来,一眼看见绞首台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希腊文圣经,祷求道:「主啊,请赐给我一句经节助我勇往直前。」当他打开圣经时,眼睛落在约翰:「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是你们要勇敢,我已经克服了世界!」他说:「赞美上帝,这句话已经够我用了。」
你现在孤单吗?你甚至被最亲密的朋友所遗忘吗?没有人能和你分担重担吗?那么请你注意这个应许:「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祂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基督为你的救主,上帝是你的天父,圣灵是你的导师,你必永不孤单。
——R.W.D.——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31:1-8)婚姻中的约旦河
神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出埃及,进入迦南;神也同样带领你在茫茫人海中结识另一半,相知相爱,最后进入婚姻中。
保罗说,丈夫是妻子的头,是家中的领导。若丈夫有能力带领家庭成长,克服困难,实在可喜可贺;但现代男性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压力沉重自顾不暇,无力肩负领导家庭的角色。那么,身为妻子的你,可以怎么做?
犹记得年暮的摩西不得过约旦河,不得进入迦南美地;他嘱咐群众,也鼓励约书亚要刚强壮胆,带领众人一同进入耶和华应许他们列祖的美地。结果,约书亚成功带领以色列人得着迦南。或许在你们的婚姻中,你也要扮演约书亚的角色。
大多数女性较柔弱,渴望怜爱,但为了所爱的丈夫,为了巩固婚姻关系,我们可有想过要强化自己的角色,作丈夫的感情支柱,甚至经济支柱。摩西叫约书亚不要惧怕,因耶和华为自己应许的缘故,必不撇下他;所以,若你在婚姻中面对如约旦河一般看似没有出路的困境,要依靠神,与丈夫一起勇敢跨过去。因为,耶和华必在我们前面行。
默想
「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心灵的镜子
爱里没有惧怕,只有忍耐。──《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铁棒磨成针“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他们。】
【放心吧!】「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
作家和牧师约翰·麦士威写过一个被工作负荷压得抬不起头来的神学院学生的经历:有许多书要读,有研究论文需要写,还有许多希腊文要记,这一切好像总做不完。他的同学都看出他的绝望心情。
有一天一个高年级同学把手环抱这个年轻人的肩膀,对他说:“朋友,一块石头无论多大,如果你坚持敲打,总有一天会被打碎的。”当这个学生把他的任务一个接一个来完成时,这些任务就变得可以做完了,最终“石头”被敲碎了。这个学生也毕业了,他现在已是一名牧师。
基督徒的生活就像敲击一块坚石一样,我们一直敲打,但徒劳无功,由此心理上产生了负担,不由得变得泄气,失去了信心。
申命记一书以希望开头,也以希望结尾,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民:“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121 )“耶和华……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318 )这些鼓励的话在我们今天也适用。
如果你的“顽石”太大,记住那位高年级神学院学生的劝告,“只要坚持敲打。”如果你依赖神,最终顽石将会“被敲碎”。
在漫长陡峭的道路面前,
当面临艰巨的任务,
我们的天父说:“前进,我的孩子,
我只要你往前跨一步。”
坚持就是胜利。
──《生命隽语》
你知道史考特船长吗?关于他的事你曾经听过吗?他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大英雄,长年在南极浩瀚的大风雪中从事探险研究,后来他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小帐篷中去逝的。几年之后人们才发现被冻僵了的死尸,旁边还有一封未完成的信,是写给他生命的好友詹姆爵士。你知道詹姆爵士是谁?他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故事——小飞侠。潘彼得的作者。信上提起当地极端寒冷的气候,并且如何的令人绝望。然而,「咱们往日快乐的歌声和鼓励是相当振奋人的。」可以想见,他使尽了最后一口气勉强地拼出「勇气」两个字。
当然这封难得的真迹后来被送到詹姆爵士手中,极珍贵地收藏在他精制的小盒子里。不久,詹姆爵士的右手意外地失灵,再也不能用手写出美丽、动听的故事剧本。在他未口述而由别人来笔录作品的方法以前,对这位作家来说是多么无望、痛苦的悲剧呀!
适时地,史考特船长的信成为他最大的鼓励。当他看到信终那两个歪七扭八的「勇气」时,大大受到震撼。他想,我的好友都能在最险恶的情况下,发挥这么高的积极情操了,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决心练习用左手写字,而他真的做到了,即使日后他的右手恢复功能了,他还是不断训练他的左手,这就是勇气达成的奇迹。
有人说,钱丢了可以再赚,朋友丢了可以另结新欢;但是一旦丧失勇气,什么都别谈了。昔日进迦南地以前,神就对约书亚说过:「不要害怕,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和你同去。」在圣经里面常常用的字眼就是「你们可以放心」,也就是英文里常说的CHEERIO。史考特船长知道冰天雪地的小账蓬之外,有归给他的应许。所以他写出「想想咱们昔日快乐的歌声和鼓励」耶稣也清楚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有为我们存留的应许。而对的就是存在的,而且神就是神绝不失信。所以在四福音中,他五次提到CHEERIO。
「放心地去吧,你的罪赦了。」
「可以放心,你的信救了你。」
「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我们也常读到:「可以放心,今日你们必与我同进天堂。」真的,上帝的子民不用惧怕,我们都要鼓足勇气面对世界。
——修·提·卡尔《圣经真道故事》
【「你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
约书亚是我们主耶稣的预表。约书亚不仅战胜迦南,因为他深信神的恩赐,再经努力,使他们得以承受地业。主耶稣也不仅以死与复活,得着教会属天的丰富,祂更以所赐的圣灵,使我们承受。
伟大的基业——我们是神的后嗣,也是与主同作后嗣。一切生命与敬虔的事都是属我们的,因为一切在基督里的属灵的福分也必赐给我们。神的恩典不是凭想象的。在祂的织机上也不必为我们编制衣料。我们不需天上的饰物来佩带,也无需配备天上的武器,更不需特别的膏油来擦上伤处。神已经在基督里赐下生命,而且是更丰盛的生命。祂是满有恩惠与真理,在祂丰满里我们都领受了。祂接受父神所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已经倾倒下来。可惜我们没有承受产业。我们好像有些人将财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从来不去启用。
丰富的保证——主能供给我们一切的丰富,祂要我们承受。先藉圣灵启示神的丰富,其次祂鼓励我们有这意向,再要我们以信心去承受。最后祂要我们看见,在一切事上都有祂的成分。我们靠祂致富而拥有,因为一切都是我们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今人有比古人多的便利条件去获知神的话语,但我们利用得如何?】
神的律法要念给全会众听,连孩童都要能听到。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在豁免年的住棚节时,全族要聚集在一起,聆听祭司宣读律法。那时没有圣经、书籍、报纸与杂志来推广神的话语,所以百姓惟有靠口传和记忆来存记神的话语。背诵律法是敬拜神的重要部分,因为只要人人晓得律法,就不能推说“我不知道”,而借口违背律法。要想在生活之中成全神的目的与旨意,就必须将祂话语的内容与要义记在心间。以色列人在孩童时代,就开始受教熟记圣经。我们应当先注重教导孩童与初信者,将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资源、最真诚的关怀,用在指导青年信徒上,使他们在一生的路上能顺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怎样用诗歌音乐来传福音、敬拜神和建造自己呢?】
敬拜多样化:在基督教教育和教导中,音乐占有一定的地位。背诵教会的古典赞美诗,有助多思想真、善、美的事物。有些人在家中,或在外出旅游时播放圣诗录音带。在你的教会中,音乐还有甚么创造性的用途?在你家中,怎样能使音乐发挥最大的功能。
――《灵修版圣经注释》
(31:20)智慧五味架
吃得饱足、身体肥胖
在减肥热潮下,女士们闻「胖」色变;然而在旧约时代,能吃得饱足、身体肥胖,诚然是神的祝福。神知道以色列人蒙祝福吃得饱足时,心灵必会离开那赐恩的神。今天我们的问题并非是否饱足,而是太过丰足……其实,我们都是蒙祝福的人,我们懂得感恩吗?还是在丰足中我们的心却远离了神。──《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神要约书亚刚强胆壮,难道约书亚要面对的前路艰难非常?】
神已经指派约书亚接续摩西作以色列人的领袖,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摩西因为没有顺服神,不得进入迦南。约书亚作摩西的助手多年,他主要的德行之一是对神有信心。他是最先进入迦南地的十二个探子之一,只有他和迦勒二人相信神能帮助他们攻占那地。摩西在这一章中两次吩咐约书亚,要刚强壮胆(31:7,23 )。要治理两三百万人,处理他们的纷争,领他们争战,实在是令人胆怯的艰巨任务。能否有勇气,对约书亚将是最大的考验。他之所以刚强壮胆,是因为知道神与他同在,并且相信神会照着祂所应许以色列人的一切去行。
――《灵修版圣经注释》
(31:24-30)个人成长
面对责任与遗憾
曾经听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遗憾,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太短。不错,只要活着的日子够长,一定会有一些事情,是自己放不下的。进入暮年,想起自己走过的岁月,总有一些遗憾,有一些放不下的心事。好像摩西,到了人生尽头,眼看以色列人悖逆神,早知道他们会继续惹神发怒,但自己已不能再带领他们,可以怎么办呢?
有些人会因为人生的不完满耿耿于怀,灰心丧志,认为再没有目标值得努力和投入;另一些却又太过执着,一定要四周的人跟他一起扭转局面,甚至为身边的人设下预定的轨迹,不容别人决定自己的路。摩西没有灰心,他仍然代表神训示以色列人;摩西也没有执着,他看透自己所作的不会改变悖逆的人。我们又能否在尽上自己责任的同时,接受人生的不圆满?
默想
「将这律法书放在耶和华你们神的约柜旁,可以在那里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是悖逆的,是硬着颈项的。……」
心灵的镜子
求主给我智慧,面对生命的遗憾,尽上自己的责任。──《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你看摩西也说他们悖逆呢──但你看,我们岂不是……】
【最后的使命】摩西深深知道百姓的情形,他们虽然看到神的作为,心中却顽梗悖逆。他们虽然只配受神的处罚,却常常领受祂的慈爱怜悯。我们的本性也是硬着颈项悖逆神,一生都与罪争战。一个月或是一个礼拜一次的悔改并不足够;必须恒久离弃罪恶,回转归向神,求祂用大怜悯拯救我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呼天唤地见证他们的不是。」
常见有些奉献给神的人,起初跑得很好,而晚节不终,十分可惜。但以色列人最伟大的领袖摩西,空前绝后的立法者,是“在神的全家尽忠”,而且尽忠到最后一刻。
重任传承人宁愿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更好。神不但为祂的仆人摩西,订了死亡的约会,还准确的告诉了他,并且叫他和继任的约书亚来,当众交代后事。很多当事人,宁可在这种仪式中缺席。
临终作歌
摩西先向以色列众人推举约书亚,再召了约书亚来,勉励他和会众:“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你也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耶和华…必与你同在。”摩西为了神家的事工,不仅不嫉忌约书亚,而且造就培养,安排推举,使圣工后继有人,最后顺利交接,真是在神家鞠躬尽瘁的忠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过了红海,唱着米利暗所作的凯歌,开始在旷野的路程。那是感恩赞美神的诗歌。
千古绝唱
四十年过去了。现在,新生的一代,在约但河边,士气昂扬,即将渡过约但,征服迦南,换了摩西奉神的命令,写一篇歌,教导以色列人。这训诲警告的诗歌,“必在他们面前作见证,他们后裔的口中必念诵不忘。”摩西不但写了歌,还要朗诵给他们听,教导他们歌唱。
那是何等严肃的景象!年高一百二十岁的神人摩西,蒙神的指示,写出了预述以色列历史的歌,吩咐抬约柜的利未人,去将各支派的领袖都召聚了来,“好将这些话说与他们听,并呼天唤地见证他们的不是。”
那时,环绕这些领袖们的气氛,必然是深沉的哀痛;其余的人,是为了一代伟人摩西将要从他们面前隐逝,摩西却是关心他们,照神的指示警告他们,为的是以色列人的悖逆败坏,将要偏离所吩咐他们的道:离弃神的结果,是招致神的忿怒,必然是可哀的事。
神的仆人摩西,真是忠心事奉的模楷。圣徒应当效法神人摩西,从开始到最后,事工作得完满,可以安然见主。── 于中旻《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