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iv. 征服迦南的圣战
承认了耶和华的主权,占领迦南的圣战便可以开始(参:导论ⅧB「历史的神耶和华」第一段,原书80页)。第五、六章列出了盟约信心的基本要求,强调神的主权,和绝对顺服的重要。说明了这几点,申命记接着便指示以色列人当存甚么态度对待迦南人,并他们的神庙和偶像。站在应许之地大门的以色列人或当问:他们将会遇到甚么危险,成功的机会又有多大?面临这个新历程时,以色列对自己的看法又当是怎样?本段要解答的,是这些问题。 a. 以色列对当地人、神庙、偶像的态度 1.本节所录的七个民族,不承认耶和华的主权,又住在祂赐给自己百姓的地。而且,他们全都是耶和华所不能容忍的他神的信徒。故此,他们是圣战合适的对象。本段所列的敌人虽有七个,旧约其他地方却列举了三至十个不等(参:;;;。圣经以外,没有有关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这三个民族的记载。耶布斯人显然是住在耶路撒冷附近山地的迦南人。比利洗人似乎是无城墙乡村的居民,约但河东西两岸,都有这些人定居b原文可能也有提到比利洗人)。旧约好几次提及革迦撒人,;;,;;,根据埃及文献的记载,他们似乎是赫人的友邦。希未人(或何利人),有可能亦即是呼利人(的注释)。赫人(hitti)这名字的确实意义并不清楚。后期亚述和巴比伦文献,统称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为「哈提」(Hatti)地。这里所讲的民族,很有可能亦即是的赫人。根据「万国图」(Table of the Nations,创十)的记载,赫是迦南的儿子。故此赫的后裔赫人,实际上是在巴勒斯坦居住了几个世纪的一族迦南人213。无论如何,神都要消灭他们。 亚摩利人和迦南人这两个名字,旧约用得十分概括,以致很难给它下确实的定义。然而不能确定这些人是谁,并不影响记载的实在性:以色列进入应许地,将要面对比她更大更强的民族。宣告这些事实的目的,是要夸饰耶和华的大能。祂若要成就对以色列的应许,没有甚么能力,是祂不能控制的。 2、3.耶和华领导祂子民进行圣战,势如破竹地打败敌人。得胜后人民把战利品献给胜利者耶和华。这些战利品包括了男、女、孩童、牛羊、财物;。战利品有时要全部灭绝,有时妇女、孩童、牲畜,可以存留性命。但以色列的责任,却是把一切所得全献给耶和华,来表示他们承认胜利属祂,战利品也属于祂。祂有权让战利品存活,也有权将它毁灭。把要被毁灭的献给耶和华,称为「黑雷姆」(herem,和合本作「当灭的物」)。神若没有其他的指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战利品,都禁止被人使用,要被毁灭。第2节译作「灭绝净尽」的动词,也是源自「黑雷姆」这个名词。圣战可能没有完全杀尽所有的敌人,因为进一步的指示,禁止以色列人和当地居民立约或者结亲,免得削弱以色列对耶和华的效忠。导论第Ⅷ节B项,讨论过有关圣战的其他特点,如神为何利用种族灭绝的手段,来审判邪恶的国家,以及救赎祂的子民214。约书亚记和士师记,记载了把整个的城和人民献给神作「黑雷姆」的实例;,;参:;撒上十五)。 4.这里谈到和当地人民妥协结盟有甚么危险。最终的结果,就是神因其叛盟而审判他们。 5.本节和第3节都是说,即使未能胜过迦南人,以色列依然要和他们分开。以色列人不可和迦南人结婚,又要毁坏他们的庙宇(参:。有些研经家认为第2节的命令只是一个理想,不能每次都付诸实现。申命记把它留在这里作为诫命,只是要令以色列人清楚看见,一定要完全拒绝妥协而已。请参第2、3节的注释。对以色列来说,和不承认耶和华的人完全分别,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她的信仰和邻邦有天壤之别,绝对不能被他们冲淡。因为耶和华已经把以色列分别出来,专为祂用。 木偶原文是 aserim,相信是代表女神亚舍拉(asera)的木柱。这些木柱在迦南人崇拜的地方,立在巴力的祭坛旁边。考古学家在夏琐、米吉多、拉吉、亚拉得、伯珊各地,发掘到庙宇、祭坛,和不少祭礼的用品。这些考古学的证据,都证实了以上的看法。比如说,米吉多发现了一个祭坛,考证为主前一千九百年左右建造。这个祭坛高六眨直径二十九眨有石阶上到坛顶。坛旁有一石柱,可能是巴力的代表。柱旁有一个柱洞,学者相信是用作插木柱之用。考古学文献又可以找到其他的例证。 b. 以色列的特性 以色列为甚么要做这些事呢?下面几节说出了原因。她是圣洁即「分别出来」的民,神拣选了她,召她与祂立约。这事实把以色列从天下万国中分别出来。妥协便等于是放弃自己特殊的身分,是不能想象的。 6.这句以因为(ki)开始的句子,解释了耶和华的要求,为甚么绝不容许妥协。以色列已经归耶和华……为圣(qados),特作〔祂〕的子民(sgulla,产业、珍宝)。这措辞显然是来自(看导论第Ⅷ节C)。圣洁,基本上是神的属性,这属性把祂和一切被造之物分别开来。无论 q-d-s 字根背后的意义如何,这个辞总是形容神独特之处。但神也可以把这种属性的一部分,授给分别出来,完全为祂所用的人或物。从此「圣洁」一辞,便有了「分别」这个从属的意思,表明「为圣」的人或物,是分别出来,专为神用的。以色列迥异于当时一切人民,就在于此。她是神的珍宝(sgulla),是祂从万民之中拣选出来的。「拣选」一辞特别用来形容以色列,申命记十分常见。然而,这个用法很久以前便已存在了;。还在祖先亚伯拉罕身内之时,以色列已经蒙神拣选了。 7、8.以色列为甚么蒙耶和华拣选呢?这是不可测度的。以色列没有伟大的文化,也没有特别的优点。她没有甚么特长,能够让神拣选她。拣选彻头彻尾是神的作为。拣选最终的原因,是神爱的奥z。神爱以色列、拣选以色列的事实,便成就了祂对列祖的应许。祂临到这群被埃及王法老奴役,贫苦受压的人那里,施行一连串拯救的作为,把他们释放出来。救赎(pada)一辞在非神学的用法中,往往是「赎回」之义。然而我们不应过分执着于这个隐喻,坚持要问所付的赎金是甚么。它的重点在其结果,就是人民得到自由。如此,以色列的特性究竟是甚么呢?她是个列祖曾经领受过耶和华施恩应许的民族。她所以蒙拣选,是因为耶和华对她的爱。耶和华曾经施行大能的作为,把她从埃及地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明白了这些事实,以色列便会了解她实在是圣洁的珍宝了。任何弃绝这特殊身分的意图,都可责至极。 在此我们也要提及,新约也承袭了这个想法。基督徒也是神所拣选的。这拣选完全出于神的恩典。神藉着基督临到被罪捆绑的世人,把他们从黑暗的权势中释放出来,把他们迁进祂爱子的国里。 9、10.旧约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措辞(参:,;这些措辞在形式上,很像崇拜公式以及古代的信条。这些句子在甚么时候成形,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知道。本节的崇拜公式,是摩西昔日形容耶和华的高贵字眼,加以扩张修饰而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这公式现有的内容十分重要。耶和华被形容为信实(neman)的神,换言之,祂是可靠、可信任、守诺言的。他不但遵守盟约,更施行慈爱(hesed)。慈爱一辞在旧约出现凡二百四十五次。这辞一般的含义,是指一种内在的品格。这品格驱使神或人在律法规定以外,向别人表现仁慈、慷慨、信实。而表现慈爱的范围,则特指有共同责任的情形,如协定或盟约的关系等215。 人和耶和华之间有了爱的关系,便会发现耶和华遵守盟约,忠于应许。最奇妙的一点是:虽然以色列的懈怠和叛盟,解除了祂履行对以色列约定的责任,祂却没有因此而止住祂的信实。相反地,恨如果取代了爱的关系,人拒绝耶和华,向祂不忠到一个地步,以致不顾祂、反抗祂,他们便要因为背约和忘恩负义,承受对叛盟之人而设的审判。神是嫉妒(忌邪)的神,不能忍受任何对祂主权的挑战。 11.基于这些原因,以色列必须彻底履行她盟约的责任。 12~15.神把盟约的祝福、信实和爱,赐给顺服的人。神的祝福要临到蒙福者所有的一切,以致以色列在人口、耕作、牲畜上,都会丰足的增长。人民和牲畜都不会不育。一切的病症,如埃及人所受疾病,不但不会伤害他们,更会临到他们敌人身上。 这段落和旧约不少的地方一样,把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看得极为密切。顺服的人蒙耶和华祝福他们的地土,而不顺服神的人,则有咒诅临到他的田地和牲口。这个简短的祝咒,以至、利未记二十六章,都很有警诫的作用。这些段落中的咒诅和祝福,与主前二千五百至六百五十年间的近东条约中的祝咒,十分相近216。 16.这些祝福的最后一项,保证以色列人必然能够在这个新的土地上,胜过一切仇敌(参1、2节)。本节总结「分别」和「为圣」的概念,又再次强调以色列必须成为耶和华神顺服的器皿,除灭崇拜他神的人民。 c. 圣战的难处和信心的必须 乍看之来,本章开始时所提到的仇敌,似乎都是不易抵挡的劲敌(17节)。惟有记念祂昔日在埃及所施的拯救,和一直以来所行奇妙的作为,才能帮助神的子民面对将来的艰难。 17~19.解救恐惧仇敌的良方,就是记念耶和华你神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记念神的拯救,是新旧两约壹再强调的主题。它把人从内心思维的恐惧之中,提升到客观的层面。对以色列来说,有了耶和华作他们的元帅,他们将要进行的圣战,便必然能够得胜。神无论如何都会成就祂的旨意。 20.神所要打发的黄蜂,代表祂用来除灭以色列敌人的强力器皿(参:;。这用语的确实意义引起了很多争议。这句话可能真的是指一群群螯人的昆虫,帮助以色列人攻击敌军。部分学者则认为这是指以色列人进攻迦南之前,已有埃及军队不时侵略这地。因为几位法老的标帜,包括了一个品种的大黄蜂。另一个可能是,黄蜂是一个象征。正如黄蜂叮人,神也会在以色列人进入之时,差派祂的器皿,刺伤迦南地的居民。 21、23.圣战的一个特点,是耶和华会在仇敌中间制造惊恐。以色列人的敌人会无端恐慌,以致因盲目行动而自我毁灭(23节;;;,等)。故此参与圣战的人数并不重要,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等)。耶和华是伟大的神,也极为可畏(21节)。 22.本节实际上是个插注,目光看到圣战之后。耶和华会逐步赶出仇敌,免得野兽的数目过多,失去控制。以色列和迦南人分离的速度,需要藉实际的理由来调节。虽然在身分上以色列不属「世界」,她却不能与世隔绝。征服迦南,的确需要时日。但告诉我们,不顺从耶和华、不守祂的盟约,却会使这个年日更加悠长。耶和华有时会利用以色列人的仇敌,试验他们是否行在祂的道中。 24~26.圣战之时不论人、物,只要是能让他们离开耶和华,不再向祂绝对效忠的,以色列人都必须除灭。这个命令特指带领人民和以色列人争战的君王,他们甚至连名号也不能受人记念。同样,当地人一切的财物和祭神的用具,也都列为「黑雷姆」,即「当灭之物」(参导论ⅧB「历史的神耶和华」第八段,原书83页,,的注释)。这些物件,一样都不可进入神子民的家中。免得他们沾染了这些物件的性质,自己也被列为「称圣当灭之物」「黑雷姆」。这就是成了当毁灭的,与那物一样的意思(26节)。亚干在艾城私取违禁物品的结局(书七),便是这段经文的例证。【】「“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国的民,都比你强大。」
本章有两个主题:迦南地的原有居民将被以色列人消灭;以色列人不可拜迦南的神。摩西担心以色列人会被引诱去拜偶像,要求百姓专一敬拜耶和华,因为神从万民中拣选了他们成为圣洁的子民。原居民须彻底毁灭,百姓不可与他们有丝毫瓜葛。
本节列举了七个民族的名字,象征的意义大过地理的含义。“七”是一个完整的数目;把“七个”民族交给以色列人,有取得迦南全地之意。旧约所记迦南地的民族多达十二个,也有少到两个的,但圣经中多用七来表示“全数”,,,。
赫人、革迦撒人等七族都是迦南地的土著,圣经有时只用“亚摩利人“来代表所有的迦南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七国」:指迦南地原来的居民。
「赫人」:注。
「革迦撒人」:。
「亚摩利人」、「迦南人」:在此指定居迦南地的某些族类,前者可能居于犹大山地,后者则偏西,接近地中海岸。,11:3)
「比利洗人」:亦居于中央山地。
「希未人」:即何利人。
「耶布斯人」:住在耶路撒冷的迦南人。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赫人……耶布斯人: 指所谓迦南后期的七个民族。都比你强大: 晓谕我们以色列百姓征服迦南并非靠着数量的优势或强大的军事力量,乃是单单凭着神的应许与大能。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对待仇敌之策:摩西吩咐选民必须将敌人完全毁灭,不可与他们立约或结盟。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彻底排斥与彻底歼灭: 作为对迦南族类的政策,神下达了彻底排斥与歼灭这一毫无慈悲可言的严厉命令。这是为了使以色列百姓完全脱离罪恶环境,使其不至陷入迦南族类的堕落之道,永远保存纯洁的耶和华信仰。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吩咐征服迦南地。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征服迦南时的规矩: 本章指出了以色列民族进入泛滥着偶像崇拜的迦南地时所必当施行的两个基本政策:①民族不联盟,不妥协政策:与偶像崇拜者相联盟或妥协是陷入偶像崇拜的网罗;②宗教不宽容政策。要果断地清除迦南地的所有偶像宗教,在那地只彰显出耶和华独一之神的荣耀。若说前章的强调点主要在第一诫命,本章则是大都与严禁拜偶像的第二诫命相关。由此可知,以色列民族进入迦南地本身并不是目的,终极目的是在那里实现神的公义,建设神的国度。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你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他们灭绝净尽,不可与他们立约,也不可怜恤他们。」
“灭绝净尽”。源自一个解作“投入、献身”的希伯来文字根,这里的意思是“专供毁灭,根绝”。当时的迦南人是在道德上最腐败的民族,他们憎恨神,因而该为自己的罪受死。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看注。今天若用新约的标准来看旧约时代神对待迦南人的方法,会觉得残酷。下面几点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1,明白旧约不可以只从片面的事例来看。摩西律法的真正精神是止息干戈,为以色列人和全地的人缔造和平;2,神要毁灭迦南人,是对这些民族道德、灵性的极端腐败施行审判,,;3,天灾、地震、瘟疫、战争都是神的刑罚,用战争来毁灭这些民族,是刑罚的一种;4,这是保存以色列民今后信仰独立与纯正的方法;5,以色列人如果犯同样的罪,也会一样受到从地上除灭的刑罚,。
神对罪的厌恶可从将亚当、夏娃逐出乐园,以迄让独生子主基督被钉十字架,见到无可置疑的证据。神是全宇宙道德的审判者,主持公义,决不妥协。人类第一对夫妻任凭己意行是罪的开始,以后以色列人每逢任凭己意行、不要神的法则,都受到极严厉的对付。罪的工价就是死,人一定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今天,因着主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的罪死了,因着祂的救赎,罪得到赦免。在十字架上可以看见神爱的彰显。十字架才是世界友爱与和平的真实基础。在十字架的功效里,全人类不分国籍、种族,都能成为全新的人,亲密有同手足。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立约」:包括宗教上的认同;不与这些国民立约就是不承认他们所拜的偶像是真神。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也不可怜恤他们: 这并不是禁止同情心与怜悯,只是命令了对罪断然处置,彻底惩罚。这是因为对罪,尤其是对偶像崇拜罪所采取的感伤性态度或不冷不热的措施,反而会使问题更加恶化,有可能陷自己于其中。基督爱“罪人”,却悖论性地命令说当与“罪”争战直至留血。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不可与他们结亲。不可将你的女儿嫁他们的儿子,也不可叫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
婚姻关系可引入对别神的敬拜,把迦南异教风俗带进以色列人社会中,成为日后的祸根,参。禁婚只限嫁娶迦南人,纯属宗教原因。以色列人可娶其他民族的女子为妻,只要后者愿意归化。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
与异教徒通婚几乎无可避免地导致以色列人膜拜异教的神。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不可与他们结亲: 这是为了防止通婚所带来的拜偶像与文化的混合。即,为了防止以色列百姓的耶和华惟一信仰与迦南居民的偶像崇拜信仰相混合在一起本文晓谕我们,人的堕落本性比起遵行美善,更容易掉进罪恶的陷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因为他必使你儿子转离不跟从主,去事奉别神,以致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速速地将你们灭绝。」
【】「你们却要这样待他们: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用火焚烧他们雕刻的偶像。」
“柱像……木偶”。柱像与巴力膜拜有关,而木偶(Asherim )就是亚舍拉的偶像;亚舍拉是七十个神明——包括巴力——的母亲。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柱像“指石柱制成的神像;“木偶”指木制的迦南女神亚舍拉的像。“雕刻的偶像”指一般的偶像。参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柱像」:竖立的、代表神明的石头,其上多刻有一些符号或形像。
「木偶」:是一根木柱或一棵树,象征生殖女神亚舍拉。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柱像: 指以宗教为目的而立的“纪念碑”。木偶: 指Ashera, 这是古代近东的诸民族,尤其是亚摩利人和迦南人所膜拜的偶像,与Anath与Ashtaroth一起是迦南三大女神之一。Ashera是“巴力”(Baal )等70偶像的母神,据古代Ugarit文献记载,她是迦南最高神明EL之妻。因Ashera主要雕刻在木头上,因此也被称为“木偶”,。人们服事它为主管、多产与战争的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柱像”也是他们的偶像吗?】
“柱像”是指亚舍拉,是迦南人海上的女神,巴力男神的配偶。
――《灵修版圣经注释》
【】「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特作自己的子民”。即一群为神所拥有的民。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要长保为圣洁的民,必须和异教及其风俗完全隔离(3节 )。神与祂子民的关系在本节有动人的描写:1,作圣洁的民;2,蒙拣选;3,完全属于神(“特作自己的子民” )。今天的信徒也是神从世上万民中拣选出来的儿女。神赐以色列人律法,给今天的信徒圣洁的话语和训诲,都是为了保持这关系,也让祂所爱的儿女能在生命中活出这关系来。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圣洁」:原意为「分离,可解作分别出来,奉献归耶和华之用,亦可指不沾染世俗。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圣洁的民: 指有意识地“奉献”或“分别献上”。因此,“圣洁的民”是指从万民中特意分别出来献给圣洁之神所有的百姓。因神是圣洁的神,“故分别献上”的以色列亦被称为圣民。这句话亦适应于新约时代的基督徒,故称他们为“圣徒”。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神拣选以色列并不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亚伯拉罕仍未有孩子的时候已经得到这应许 雅各的家人也只有七十人 ),而是出于祂的爱,以及由于祂信守与他们所立的约。“圣洁”。从四围的民族分别出来,专供耶和华使用。“慈爱”(9节 )。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提醒以色列人分别为圣:以色列人是蒙神拣选的一群,要归耶和华为圣洁的子民,作神救赎恩典的见证人。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
【】这里指出神救赎以色列脱离埃及的压迫以它作为自己产业的真正理由。第一,因神无条件地爱微不足道的以色列百姓,第二,因信实的神守住了与亚伯拉罕等以色列的列祖所立之约,17:1-8,26:3-5,28:13-15)。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又因要守他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
作。
神就是爱,祂因爱而信实、守约、施恩。祂赐人立约的应许,因为祂爱人。爱是祂的本性,这大爱具体实现在祂与人的立约中。祂爱以色列人不是因为人数多,或是有甚么美德。这两样以色列人都没有。祂爱祂手造的人类,人因此也应爱祂,守祂的诫命(9~10节。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 」
「慈爱」:原指忠信,此字与「约」连在一起,则指神守约的那种信实。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直到千代: 基于神的信实,强调了神履行所立之约的确实性,不变性及持续性。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应许将祝福顺服: 摩西强调了神的慈爱与信实,劝勉以色列百姓也爱神并信实地遵行神的诫命。他强调了当百姓信实地遵守神的诫命时,神所赐给以色列百姓的丰盛祝福与仁爱,以此鼓励他们。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向恨他的人当面报应他们,将他们灭绝。凡恨他的人必报应他们,决不迟延。」
每一个作恶的个人都会受到刑罚,决不拖延。“当面”所强调的是一个个的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当面: 对此词有多种解释。亦即“对他们每个人”(Lange )、“公开地”(Grotius )、“立刻”(Vulgate )、“还有气息之时”(Targum )、“在他的面前”(LXX )等。在这里,七十士译本(LXX )译得最忠于原文。据此译法,这句话是指惩罚将会公然临到恨恶神的人,不仅本人知道,连周围的人也能清楚地知道这是神的惩罚。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所以,你要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律例、典章。”」
【】「“你们果然听从这些典章,谨守遵行,耶和华你神就必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守约,施慈爱。」
慈爱: 指神借着信实地持守与其百姓所立之约而彰显的怜恤,亲切及丰盛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能否享受神对子民无条件之爱的祝福,取决于他们顺服神与否。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
顺服必蒙神赐福:应许百姓若遵行神的律法,就必得着各样福气。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顺服者所蒙祝福: 本文记录了当以色列百姓在应许之地遵行神的典章、律例时,他们所会得享的诸般祝福。一语而概之,就是“富饶繁荣”。然而,摩西再一次教导以色列百姓,若想继续得享神的祝福,首先要彻底清除迦南地的偶像。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必爱你,赐福与你,使你人数增多,也必在他向你列祖起誓应许给你的地上赐福与你身所生的,地所产的,并你的五谷、新酒,和油,以及牛犊、羊羔。」
「五谷,新酒和油」:巴勒斯坦主要农产品,象征富足和丰收。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
人与牲畜生育的能力、大地供给五谷新酒和油的能力,不是来自巴力或是木偶亚舍拉女神,而是神所赐的福气。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你必蒙福胜过万民;你们的男女没有不能生养的,牲畜也没有不能生育的。」
没有不能生养的: 在古代社会,从保存种族与加强国力的层面上,生儿育女是或不可缺的天之祝福。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必使一切的病症离开你;你所知道埃及各样的恶疾,他不加在你身上,只加在一切恨你的人身上。」
“埃及各样的恶疾”。包括眼炎、痢疾、天花和象皮病。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在多恶疾的埃及经历过的病症不会再临到他们。遵守神所定的生活规范和道德原则,一定身心均健,百病远离。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埃及各样的恶疾」:可指十灾或埃及人常患的疾病。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的恶疾: 正如有人称埃及为“所有疾病的产地”(Pliny )一样,当时埃及因其特殊的风土流行着各种顽固的急症。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你神所要交给你的一切人民,你要将他们除灭;你眼不可顾惜他们。你也不可事奉他们的神,因这必成为你的网罗。」
迦南人当被灭绝的原因并不在于以色列人专制的判断或攻打,而在于他们因拜偶像的罪,自己堕落且其罪孽已满盈。日后,以色列百姓堕落之时被赶逐出那地,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若心里说,这些国的民比我更多,我怎能赶出他们呢?」
【】劝勉征服迦南: 在使以色列百姓对迦南地的幸福生活满怀期待时,摩西在本文劝勉以色列百姓壮胆征服迦南地。不要为迦南人强大的军事力量感到惧怕,铭记在埃及和旷野所目睹的神之大能,作为堂堂的耶和华之军队而从战。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因此,对今日与撒但进行属灵争战的基督之兵我们圣徒而言,也是可以适用的话信息。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劝勉和鼓励:摩西积极劝勉以色列民毋须惧怕,并鼓励他们要全心倚靠神的大能,增加勇气和信心。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不要惧怕他们,要牢牢纪念耶和华你神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
【】「就是你亲眼所看见的大试验、神迹、奇事,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都是耶和华你神领你出来所用的。耶和华你神必照样待你所惧怕的一切人民。」
【】「并且耶和华你神必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直到那剩下而藏躲的人从你面前灭亡。」
“黄蜂”。实在指黄蜂这种昆虫,或指埃及的军队。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看注。“黄蜂”的希伯来文为sirah,只见于旧约与赶走巴勒斯坦原居民有关的三处经文中,,意思难确定。但在希腊文中此字有个相等的字oistios,义为牛虻,一种叫人发疯、颠狂的虫。因此“黄蜂”固然可指真正的黄蜂,也可指神在以色列敌人中引起惶恐,使之席不安枕(参23节 ),象记载在和;的事一样。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黄蜂」:为隐喻写法,描述一种从神而来,叫敌人感到惊惶纷乱的强大力量。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黄蜂: 击败迦南七民族的并不是以色列的刀和枪,而是神所派来的“黄蜂”。“黄蜂”的词根具有“踹”、“带去痛苦”、“鞭打”、等含意,此“黄蜂”所意指的可概要为以下五种:①意味着自然灾害;②意指以色列尚在旷野时入侵巴勒斯坦,弱化赫人势力的埃及军队;③指寄生于巴勒斯坦诸地区的毒马蜂;④因神的特别护理而降的自然灾害;⑤指迦南人所感到的巨大恐惧与害怕。我们不必固守一种含意,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黄蜂”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争战之胜败的神之帮助。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神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有什么喻意?】
答:黄蜂的体长约七分余,身显黄褐色,头大,眼睛透明,脚长,腹分六节,其尾端有钩形的毒刺,为伤害人畜的一种昆虫。神曾打发黄蜂飞到他们中间,在以色列人发动攻击及撵出敌人的事上,给他们具体的帮助,引导他们进入迦南,,。但有注释家以为这一句话,大概是一种隐喻的写法,暗指某种侵占的力量而言,,例如以黄蜂为标帜的埃及军队等是。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你不要因他们惊恐,因为耶和华你神在你们中间是大而可畏的神。」
【】「耶和华你神必将这些国的民从你面前渐渐赶出;你不可把他们速速灭尽,恐怕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
征服迦南地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当地便不会有尸体堆积如山,也不会有荒地吸引危险的野兽到来。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要是立刻将敌人全部赶出,土地荒芜,容易滋生野兽。此事可以按照以色列人口逐渐增长的速度来一步步执行,直到足够住满全境为止。
这说明了迦南地的异族何以后来并未完全赶尽。留下一些异族也可以考验以色列人对神的信心坚守到甚么程度。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渐渐赶出: 这里隐藏着神的两种用意。①为了防止由急速的征服所带来的猛兽的繁殖;②借着迦南余民的诱惑来试验以色列百姓的顺服与否。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你神必将他们交给你,大大的扰乱他们,直到他们灭绝了;」
【】「又要将他们的君王交在你手中,你就使他们的名从天下消灭。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直到你将他们灭绝了。」
使他们的名从天下消灭: 在古代世界,“君王”就是国家,君王的名字可以代表整个种族。因此,消去各迦南民族之君的名字,就是意味着灭绝整个迦南民族。同时,不仅不尾随他们的罪恶,甚至不予纪念。日后,约书亚根据此命令彻底除灭了迦南各族之君。列举了以色列百姓在征服迦南时所除去的31位迦南诸王之名。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们雕刻的神像,你们要用火焚烧;其上的金银,你不可贪图,也不可收取,免得你因此陷入网罗;这原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
【】摩西严禁以色列民族拜偶像,进而还禁止他们拥有迦南人的所有偶像或神像。因为,迦南的偶像不仅精巧,而且还用昂贵的金银镀金,故很容易不舍得烧毁而作为战利品。如此一来,便会逐渐关心起偶像,最后或许会感到想要敬拜它。对有罪性的人而言,“罪恶”的要素是一个网罗。因此,圣经教训我们,名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并且当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摩西吩咐以色列百姓当坚持以下三种态度去对待征服迦南时或之后所见到的可憎之物即外邦人之偶像。①不可贪恋私取,当彻底烧毁;②决不能带进家中;③要十分厌恶。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可憎的物,你不可带进家去;不然,你就成了当毁灭的,与那物一样。你要十分厌恶,十分憎嫌,因为这是当毁灭的物。”」
亚干违反这个劝告。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与当毁灭之物接触的人,会成为被毁灭的对象。这些可憎之物也不可带进家里。信徒今天也应留意,别把偶像等等当毁灭的东西拿来装饰房屋;旅行各地,不难见到雕刻的偶像、与迷信有关的符咒图像,作成纪念品发售,最好勿购来作小摆设。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当毁灭的物」:主要是和偶像崇拜或不洁之物有关,是被认为可憎的,必须完全毁灭。
「厌恶」:即当作不洁。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7章 )】
1神吩咐百姓进入迦南地得地业时,必须将里面七个民族灭绝(2 )。信徒如要过丰盛的生活是否也要将罪恶、自我中心拔除?
2今日许多无宗教信仰的人都有自己无形的偶像,如物质主义、个人崇拜、政治理想等,你有否受到他们的感染,而将神放在第二位呢?本章提供什么原则给你参考呢?参5节。
3「专爱」(7 )是什么意思?对百姓有什么保证?神对今日信徒的爱是否一样?。
4「恨他的人」(10 )是指背弃神的百姓。百姓若违背与神所立的约,就是对神忘恩负义,必遭受神的刑罚;这给你什么警惕?。
5昔日以色列人若听从神的诫命,便得到土地丰收、生养繁茂及身体健康的福泽,今日信徒又有什么征兆可证明他的生活蒙神悦纳?; 16:33; ; 。
6从客观的环境来看(9:1-2),以色列人与迦南争战是很难获胜的,神怎样教导以色列人去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呢?参本章18-19节。信徒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该怎样办呢?神的话有何启迪?
7神不将迦南人一次的消灭,有什么目的?参22; 。当神不将一些痛楚或软弱从人身上挪去时,是否表示不仁慈呢?; 。
──《串珠圣经注释》
(7:1-26)属灵生命
不是种族清洗
看旧约,常常觉得神很残忍。为甚么神硬要以色列人与应许之地的人分别开来?神要他们将迦南人灭绝净尽,是不是要以色列人进行种族清洗?
如果我们了解圣经所描述的细节,就不会误解神的吩咐。当时以色列面对的敌人,全都是大国,神不是站在人多势众的大国那方去灭尽小国;相反,神是站在当时人数甚少的以色列那方。
更重要的,是神吩咐的原委,这章圣经不是强调以色列要对别的民族赶尽杀绝。不跟外族通婚,是因为以色列人信仰不稳固,会跟从他们去事奉别神;打碎别国的柱像,是为了防止以色列人拜偶像;毁灭一切,也是因为偶像上的金银可能令选民陷入网罗。
神是站在弱者一方的神。再者,如果我们信仰稳固,就不会跟随他们事奉别神,我们当做的,是不欺负比我们弱小的,不畏惧比我们强大的,一心一意顺服神。
默想
「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心灵的镜子
成熟的人,可以与异教徒共处,但不会随从他们拜别神。──《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神的吩咐,真的,真的有点难以明白……】
神吩咐要将仇敌彻底除灭。慈悲怜悯的神,怎会除灭所有的人,甚至连孩童也不放过呢?祂虽然是慈悲怜悯的,但也是公义的。这些民族虽然像以色列人一样,也是祂所创造的,祂却不容罪恶继续蔓延,不受阻遏。神曾刑罚以色列中不顺服之人,使他们从应许之地被掳。祂吩咐以色列人要除灭这几族,既是惩罚(9:4-6),也是安全的措施。从一方面来说,当地居民因罪要受罚,以色列人就成为神施罚的工具──正如后来神会使用别的民族,来处罚以色列人的罪一样,。此外,神的命令是为了保护以色列人,使他们免受败坏,像仇敌一样不道德与拜偶像。如果你以为神过于“仁厚”,不会刑罚罪恶,就是错估祂了。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必使你儿子转离不跟从主。」
】
婚姻的问题在本章反复论述。以色列人与外邦人联姻,未必能使对方归信真神。相反地以色列人会被他们拉过去,甚至离开神。「你们不可与他们结亲……因为他们必使你的儿子转离不跟从主,去事奉被神……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
绝对的原则——这原则必须坚持。你也许以为与不信者结合,可有机会带领他们信主。但是你该知道,重生是圣灵的工作。如果你不随从圣灵的禁止,怎能使祂工作呢?基督的命令十分清楚,祂禁止信徒与不信者负那不平衡的轭。这对信服主的人,是没有其他的选择。神的儿女之婚姻只能在主里面。
解决的途径——为避免这样的混杂,以色列人必须灭绝迦南的外邦人,至少也与他们安全隔绝。杀戮是残忍的,但不与他们交往,才保持神选民的身份。我们也要分别出来,严格地与他们隔绝。我们要劝导青年人不可与世俗为友,也在娱乐与交友上谨慎。尽量提倡正当的娱乐与兴趣,小心保守这些幼苗不受世俗侵袭。
──迈尔《珍贵的片刻》
【 悄悄地我想问,为何独有以色列被拣选?静静地我告诉你,我们成为基督徒不也是蒙拣选的吗?】
那时在地上的万族中,为何以色列蒙神拣选呢?这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功劳,全是因神要成全对他们祖先的应许。神过去怎样拣选以色列族,现在也照样拣选所有的基督徒,成为祂宝贵产业的一部分。同样的,我们能够信靠主基督,也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而是由于神的良善与恩典,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7:20)智慧五味架
黄蜂
看到成群黄蜂,即使远远的也会叫人毛骨悚然,倘若它们飞近,那真叫人惶恐。圣经在这里是描述本来看到迦南人的强盛,以色列人惶恐不已,但神要使情况反转过来,叫迦南人惊惶惧怕躲藏。黄蜂是比喻从神而来的一种力量,足叫迦南人丧胆。──《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神能灭叛逆的国,当然也能对付有罪的我,使我改变,但为甚么不可以一下子改变过来?】
摩西告诉以色列人,神要除灭敌人,但不会立刻消灭干净。神有能力把他们实时除灭,但是祂却逐步而行。照样,神能以同样方式和大能,奇妙地一下子改变你的生命。但是祂宁愿逐步帮助你,每一段时间教导你一门功课。你不必指望灵命立刻成熟,所有问题完全解决,而是要一步一步地改进,相信神会领你不断前行,使你今非昔比。当你回顾以往时,就会看出自己有何等奇妙的改变。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像可不拜,其上的金银若丢掉很可惜的嘛……】
摩西警告以色列人,当打败众仇敌以后,也要毁灭他们的偶像,不可贪图偶像上面所包的金银,以免陷入网罗。我们可能以为只要不犯罪,与罪接近点也无妨。我们会说,“尽管是那样,我不会做错事。”但是近墨者黑,人终会受罪所制,受它影响。远离罪的可靠方法之一就是避开它。
──《灵修版圣经注释》
【爱与恨】
「可憎的物,你不可带进家去。」
爱与恨是两种强烈的情感。神向我们所要的,是纯洁不杂的爱,不容许搀有任何别的东西。
神对于我们的爱,也是纯全的。“耶和华专爱你们…只因耶和华爱你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甚么是纯的,必然带有一些杂质。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多少总有彼此利用的成分,或附带有甚么条件。因此,人间的关系,很少持久不变的。但神爱我们不是这样,完全是为了我们的好处。
人不专一信靠祂,所以不能了解神的心意,以为神的要求是过分的。
神吩咐他们,征服了应许之地以后,要持守圣洁,甚么都不要沾染。人的理性会说:“物质的东西是中性的,所以是无罪的,用之于恶则为恶,用之于善则为善。不拿来利用,岂不是可惜?”掳掠了当地人所造的偶像,以为是人手所造的,谁都知道它不是真神,又有艺术价值,何不保存起来,作装饰的用途?起初或者没有问题,但久而久之,会变成崇拜的对象。因此,神警诫祂的子民:“可憎的物你不可带进家去;不然,你就成了当毁灭的与那物一样。你要十分厌恶,十分憎嫌,因为这是当毁灭的物”。
不可带进家去,是要完全分别,不可给魔鬼留地步。神不必说:“不可向仇敌投降!”那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把当毁灭的物带进家去,慢慢就会带进心里,成为网罗,使人陷在其中,终于违背神,而惹神的忿怒。
神要祂的子民,与迦南地的人民分别,是因为爱他们;不愿他们跟从迦南人崇拜偶像,以至灭亡。信徒不加警惕,留下罪的根源,就必要受害。
属神的人,最大的福分,是神的同在,所以能得胜仇敌。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说:“我是你的盾牌,是你极大的赏赐。”那是因为亚伯拉罕拒绝了所多玛王的引诱,不跟他建立关系,不接受他的财物。如果他接受了,就是不分别为圣,看来是非常有利的,却必然失去了神的保守和赐福,反而成为当毁灭的,是最大的损失。
金银要厌恶,财物要憎嫌,只爱神,存心讨祂喜悦。── 于中旻《圣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