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1~4.申命记其他地方,以及先知书;都提及过呼召天地,聆听神对以色列的控诉。被造之物中似乎最是恒久不变的天地,必须留心摩西的教训(这字衍生自动词 laqah「取」,可能表示这是从神取得的事物)。这教训如露,又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把生命和复原带给有需要的人。教训(leqah)和言语(imra)两字在智慧文学中十分普遍,圣经其他地方也有出现,;,;,。这几节所用3U3的重音模式,定下了全诗的风格386这诗所宣告的主旨是:宣告耶和华的名(本性),将大德归与我们的神。它又进一步形容神为磐石,有完全的作为、公平(mispat)之道;又是诚实(muna)无伪的神,公义(saddiq)而正直(yasar)。
5、6.依照这种文学形式的正常次序,第5节首先直接谴责,第6节接着提出问题。开始提出谴责的诘问十分简洁,但却绝对有力。这些诘问在正常的里弗模式里,是由君王所派传达谴责之使者发出的。这人也要负责以呼召天地开始,并且回顾大君昔日的恩情。本段和这模式平行之处甚多。耶和华是君王,摩西是祂的使者。败坏的以色列被形容为乖僻弯曲的世代、愚昧无知的民,与耶和华的本性构成强烈的对比。耶和华是他们的父,创造建立他们的神。这愚昧(nabal)无知(直译「无智慧」)的百姓以此报答祂,实在是忘恩负义的可耻作为。 7~14.里弗模式一个常见的部分,是列出宗主以君王身分,为藩属所做的一切作为。同样,耶和华对祂子民的护佑,也可以从以色列史上古之日、历代之年无数施恩作为中显示出来;父亲和长者也可以作为见证(7节)。所列举的伟大史实有三:以色列蒙拣选(8、9节);出埃及时蒙拯救(10~12节);耶和华对祂子民迦南地的赏赐(13、14节)。 8、9.至高者(elyon)在历史肇始之时,把地分配给万国作为家业(创十),又依照以色列人的数目,为这些人民立定疆界。抄本的传统在此有不同的记录。七十士译本作照神众子的数目,而马索拉经文则作照以色列人的数目。昆兰第四洞中一个古卷的残片,和七十士译本相同。马索拉经文似乎修改了原文,把意思改成神所订的计划,是使万国的数目,和以色列众子的数目相符387。然而依照七十士译本的说法,便似乎表示有某种监督或守护天使的存在了。无论如何,以色列总是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因为耶和华为自己拣选她。祂的分就是祂的民,雅各以色列就是祂的产业。 10~12.把以色列的产业安排在迦南之后,耶和华便着手把他们带进这地。这里也暗示了出埃及。旷野流浪时神的眷顾,以三个明喻描绘:环绕保护她如同保护自己瞳仁的保卫者;催迫雏鹰飞翔,但又在初次试飞之时盘旋在们底下的母鹰;没有旁人帮忙他引导子民的仁爱牧者或领袖。特别强调的是耶和华独自引领以色列,祂身旁并没有外邦神o。因此以色列偏向他神,是加倍的可耻。 13、14.以色列从约但河东,一直走到地的高处。在此享受最佳的农牧产品、蜜、(橄榄)油、奶油和奶、肥畜、最好的麦、上等的酒。 15~18.以下是对以色列具体的指控。尽管耶和华以好处待他,耶书仑(以色列的别号,直译的意思是「正直者」;;的举止,却像在肥沃草场上养胖了、任性的牲畜一样。耶和华丰足的供应,使他长得肥胖、粗壮、光润,他便拒绝单单拥戴耶和华,惟独向祂效忠,反而像只倔强的牲畜,反抗主人,藐视救他的磐石(15节)。以色列在安乐之时,便离弃创造她的神,她得救的基础。马丁路德说:「肚子饱足不能使人虔诚,人安稳便忽略神」。本章4、18、30、31,都把神形容为磐石(sur)。别国人民的神,31和37节也称之为磐石。同样的描绘,诗出现过好几次、46,,,,,,等),也用过。它似乎代表神的不变和稳定,人在充满属世和属灵仇敌的世界,来到祂那里便得到庇护。「万古磐石为我开」、「比我更高的磐石」等基督教会的诗歌,也沿用了这个比喻。 以色列衰亡的下一步,是以崇拜外邦神o来激动神,藉可憎的作为触怒祂。他们祭祀的,是并非真神的鬼魔(sedim,此字在旧约极少用,只有本节和用过),是新近来到这地,列祖所不畏惧(即敬畏)的神o。第17节最后一句或可译作是你列祖所不知道的,如此便能够保持本节上下半的平行。以色列忘恩负义,以致她宁愿要这些新神,也不要生她的磐石,产她的神。本节把神形容为父(生你的,原文这动词专指为父)、为母(产你的)。 19~25.判决在此宣告。本段谈论临到背约者身上的咒诅。耶和华看见以色列的悖逆(19节),便决定向她掩面即止住恩宠,降下惩罚。 21.不算为神(lo el)和不成子民(lo am)两个辞语带双关。我们立时便想起了何西阿,。本节在形式上是工整的对句。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 以虚无惹了我的怒气。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 以愚昧的国民惹他们的怒气。 不成子民的和愚昧的国民指的是谁,并不清楚。若只停留在象征的阶段,对文意也没有损失。各解经家依照他们相信是申命记成书的时间,各自寻求不同的解释。 22.神的怒火一发,无处可以逃避。这火会烧到极深的阴间,即死人所到之处;又会烧尽地和地的出产,并且烧着山的根基。 22.这里所列的咒诅,令人回想二十八章U|饿、瘟疫、野兽、刀剑、被围、死亡。 26~28.拯救的保证。本段以我说一句话开始。神心中起了重新考虑的思念。开首几个字可以译作然后我说或然后我想。以下几节表达了拯救和得赎的盼望。神把我们从历史动乱中提升,来聆听祂心中的独白。 26、27.盼望虽然在26节出现,前面的话却不可或忘。以色列应得的报酬,是完全毁灭。她当被远远分散,以致不再有人记得她。但这审判却不会执行。神不分散祂的子民,免得他们的仇敌说是我们手的能力,并非耶和华所行的。这个论点在旧约其他地方,也有出现;;、22,等)。 28、29.可叹的一点是,以色列是个毫无理解能力的国家。她的史实明证耶和华她磐石的大作为,将她交在仇敌手中。部分解经家认为这两节所指的,是以色列的敌人。他们不能明白神把自己子民交在他们手中的用意。照上文下理来看,这也是有可能的。 30.这里提的论点是,如果军力微小的侵略者,竟能倾覆整个国家的话,便必然是以色列的磐石耶和华,把自己的子民交在仇敌手中了。 31.本节是个插句,它消除了敌国神o能够帮助自己人民战胜的可能性,借以加强30节的说服力。无论如何,敌国自己作为审判官(palil,和合本作「自己断定」),也必须承认这是以色列之神的作为(参:;民二十三,二十四;;,及下;;及下)。 32、33.这里用生动的图像,形容敌人的性情。他们的国家深深扎根于邪恶之中(可以和所多玛、蛾摩拉相提并论),他们所生产的都毒如蛇蝎。 34、35.以色列仇敌的结局,就是神的审判。神知道他们邪恶生命所结的恶果,也将之积蓄在祂府库之中。神在适当的时候,将要施行报复。报仇(naqam,和合本作「伸冤」)一语表示神秉公行义的热心。对于悔过的人,神热心于赦免和救恩。对于全无悔意和顽梗悖逆的人,祂却热心于施行审判。的 naqam 一字,也许应当译作「拯救」(此句和合本作「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因为它兼容了审判和恩典(同样,「公义」sedeq 或 sdaqa 一辞有时也当译成「救恩」或「拯救」;英文 RSV 译本在,,,等章节,都是这样翻译;和合本及大部分译本,则依字面作「公义」)。和,都引用35节。保罗在罗马书引用申命记,是要支持基督徒当与所有人和平共处,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得寻求报复的论点。神的愤怒虽然有时可以藉人成就,这些人也是由神命定的。没有人可以把他的复仇心态,视为执行神的判语。引用,并没有断章取义;它只是将申命记的原则,在别的情况下应用而已。在申命记里,神的报仇(审判)是向以色列的敌人而发的,他们是自食其果。然而神的子民,却也不能从这律法中得着豁免;他们如果「将那使祂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便必然会受到审判。 36~38.反之,神对以色列邪恶仇敌公义的审判,将要为神子民得蒙赦免开路。 36.本节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对句例子。动词伸冤(din)和怜悯(naham,和合本作「为……后悔」)相对。法律上的作为带来了拯救,而这拯救却是怜悯的彰显。 37、38.耶和华虽然回转恩待祂的百姓,祂却要暴露他们昔日信靠偶像、向之献祭奠酒,是何等的愚昧。 39~42.诗人的话从耶和华的言语中得到了印证。耶和华以第一人称说话,宣告祂是独一的真神: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假神没有能力。只有耶和华能使人死、使人活,损伤、医治,天上地下都没有谁有能力从祂手中把人救出来。 40.举手是起誓的动作。可能是诉诸神以为见证的意思。起誓的常用公式是「正如耶和华是活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话就像耶和华是活的那么真实」;和合本一贯译作「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但耶和华却指着自己的名起誓:正如我是永活的(和合本作「我凭我的永生起誓」)。 41、42.神热心的可惧之处,在此鲜明地表现出来。我闪亮的刀直译是「我刀的电光」,又可译作「我光亮的锋刃」(参:;;,把耶和华形容为预备上阵的战士;,。祂把审判(和合本作「审判之权」)当作是武器一般抓住,用以对付敌人。箭饮血饮醉、刀要吃肉等比喻,显示的是大屠杀的场面(参:及下,,;,,,。第42节最后一句原文直译作「乃是仇敌长发之头」(RSV、NASB)。这可能是诗人借长发(如:参孙)比喻仇敌极之强壮的词藻,又有可能这些是分别出来归于作战的人。然而原文 pera 一字,有「长发」和「首领」两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也有可能是乃是仇敌中首领之头(和合本、NIV)。 43.诗人最后的劝诫,针对世界各国而发。他们当赞美以色列的神,因为祂为自己仆人报流血之仇,审判祂的敌人,「覆盖」祂的地和百姓。动词「覆盖」(kipper)通常译作「赎罪」,这是个祭礼崇拜的字眼,指神借以达成赎罪的作为。这个字描绘神清除及覆盖祂人民和土地的罪愆。祂不只饶恕祂百姓的过犯,更遮盖他们的罪咎。敌人的不洁和以色列人道德上和礼仪上的过错,都把土地污秽,覆盖因此不可或缺。 44~47.诗歌体裁在上一节结束;44节回复到散文的记叙。摩西和约书亚将这歌的话诵读给百姓听,并且亲自吩咐他们将我今日所警教你们的,全部放在心上,又要留心教训子孙遵守神的律法。这些最后的指示似乎把诗歌和律法连在一起,但律法仍是最重要的一环。诗歌尽管重要,也必须附从在律法之上。最后,摩西宣告律法不是无足轻重的事,反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必须藉这律法,才能在神所赐给她的地上得以长寿。 F摩西准备离世并祝福百姓 摩西死期将至。他登上尼波山了望应许之地,在死前向人民宣告最后的祝福。 i. 神命令摩西登尼波山 48.耶和华在摩西发表最后讲道的当日,对他说话(;。 49.摩西遵照神的命令,登上亚巴琳山(高地)中的尼波山,在那里死亡。亚巴琳高地鉴定为可以俯瞰死海北端的横岭之一。尼波山也许就是其中主要的山峰。今日的尼波山相传就是本节所说的地方。这山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约但河谷。 50.摩西的哥哥亚伦在何珥山去世,,他也同样要死在山顶。 51.耶和华忆述摩西在米利巴-加低斯(和合本作「加低斯的米利巴」)背信(maal,和合本作「得罪」)于祂,没有维护祂圣洁(和合本作没有尊我为圣)的事,,;及下,b)。摩西所犯的究竟是甚么过错,不容易确定。有人以为摩西击打石头两次,是怒火中烧的表现。又有人认为摩西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时,骄傲地自我标榜。亦有人依照,相信是人民激动摩西说出鲁莽的话。又或者是摩西、亚伦在探子回来之后,没有负起领导人民的责任。不论他犯的是甚么罪,这罪损害了耶和华的权威。本节使我们难以接受摩西是代替以色列人受苦的说法。 52.耶和华容许摩西观看应许之地。英文 RSV 译本作在你面前(minneged)的一句话,直译是「从〔你〕对面」。这个有趣的措辞,和合本和 JPSA 译本都译成远远。【】在序言部分,摩西使用了极其庄严的语句,使听者集中注意而聆听。尤其是,他选择天地作证人,欲以此强调此歌的不变性及宇宙性重大意义。【】--《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歌的序言:摩西以唤醒天地的口吻为始,要天和地侧耳听他的歌,表明天地就是此歌的无声见证人。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呼唤天地为这诗歌中的话作见证。,,,。天与地为神最永久的造物,被召来听诗中的话语。这些教训象雨露能给需要的人生命。此诗的目的在宣扬神的名,神完全、正直,是万物的根基和保障。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的教训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语要滴落如露,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见证之歌: 本文是摩西根据神的命令(31:9),以以色列的背叛与神的审判为主题,预言以色列未来史的“摩西之歌”。虽然此歌所预言的是堕落与审判的以色列之阴郁的未来,但此歌的真正目的是①预先防止以色列的堕落;②倘若堕落时,就使其认识到审判的原因正是自己所犯的罪孽;③最后使其悔改重新归向神的怀抱。因此,歌的内容彰显了以色列的悖逆与神的良善,以色列的忘恩负义与神的慈悲。歌词中充满了痛责以色列之罪恶历史的严峻与赞美神之公义的火热信仰。此歌超越了时空间,是对今日所有重蹈以色列的罪恶之史覆辙的人,指出他们罪恶并命其悔改罪恶的督促之歌。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要宣告耶和华的名;你们要将大德归与我们的神。」我的教训要……滴落如露: 对熟知沙漠灼人干渴的以色列百姓而言,这种比喻具有更加生动的意义。神的话语实在是苏醒荒芜灵魂的力量,是保障贫瘠的心灵结出累累硕果的能力。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是盘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
“盘石”。象征神的能力是软弱者的避难所(另参看13-15-18-30-31-37节 )。“诚实无伪的神”。忠实而没有不公义的神。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盘石」:表明神是永恒的力量,是人的避难所。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他是盘石: 神是我们的盘石。他是屹立不动的盘石,永远为逃向他的所有人提供安全而坚固的藏身处。此比喻也以沙漠为背景。摩西想到了不同于易积易散的沙山,总是屹立不动地固守原地,从沙漠的所有危险中安全地保护困顿游人的巨大盘石。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这乖僻弯曲的世代向他行事邪僻;有这弊病就不是他的儿女。」神的信实与百姓的不信:此段主要是将以色列人的败坏和神的完全、拣选作一对比。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人的数目」:或作「天使的数目」:古人相信,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位保护的天使。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乖僻弯曲的世代: 正如40年旷野史所证明,,虽然神施行了无限的恩典,以色列百姓却是不断背叛那慈爱与恩典的神硬着颈项的悖逆百姓。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愚昧无知的民哪,你们这样报答耶和华吗?他岂不是你的父、将你买来的吗?他是制造你、建立你的。」以色列人的败坏与神的纯全刚好相反,对神的大恩报之以背逆。摩西因此质问以色列人为何要如此行。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这段提供一个历史背景:划分列国(8节 比较,拣选雅各(9节 ),以及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释放出来(12节 )。“眼中的瞳人”。参看。以“鹰”为例,描述神对以色列人的保护和训练(11节 )。第13、14节指约但河东的经历,百姓在那里享用“蜜”和橄榄“油”(橄榄树种在石灰石梯田〔坚石〕上会有丰富的出产 ),奶类产品,肉类(关于“巴珊” ,上好的麦子和酒。――《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这里记下了神对祂子民的万般慈爱,表现在一连串历史大事上,以色列人的父亲和长老都可为此作见证。这包括拣选以色列人为神的子民(8~9节 ),拯救他们出埃及(10~12节 ),赐迦南美地(13~14节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邦,将世人分开,就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 以色列的历史虽然是人类不断背叛,却因神无限的恩典而充满慈爱与怜恤的历史。因此当以色列的后裔以真实的心回顾自己民族的过去史时,他们必能真正悔改。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照以色列人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可能指赐给他们的迦南地足够他们的子子孙孙生存(看创十章 )。至高者神把全地分给万民居住,并照以色列民的人数为他们的居住地定出了疆界。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耶和华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产业本是雅各。」本文如实地表明了神以选民以色列为中心护理世界万民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既把迦南赐给以色列人为业,神开始领他们去到那美地。神在旷野中照顾祂的百姓,就象保护眼睛中的瞳人;又象母鹰教幼鹰飞翔,处处翼护住一般;也象牧人单独带领羊群,并无他神相助。可是以色列人却去拜那些从未帮助也无力帮助他们的偶像。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表示以色列是神眼中看为至宝的。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 这是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流浪了40年的荒芜贫瘠之地。那是不能期待得到任何收获,只能听见野生动物令人毛骨悚然之吼的大而可畏之地。因此,若没有神温暖而细心的照顾与大恩典,决不能活着走出那块地。摩西正是使即将进入肥沃富饶之地迦南的以色列新一代深深地铭记这一点。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如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样描绘了神对以色列百姓的无限慈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神的慈爱:摩西用不同的譬喻让子民明白神的大爱。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
「又如鹰」:母鹰教导雏鹰飞翔,往往搅动巢窝,鼓励小鹰展翅;神训导以色列民亦如此,表面上要他们单独面对艰难的环境,却暗地里护着他们。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如鹰: 当雏鹰在巢里安睡之时,母鹰便会搅动巢窝,迫使雏鹰飞翔。之后,母鹰在旁小心地看护它们,当雏鹰因吃力而要掉在地上时,快速地用有力的翅膀接取雏鹰,断不使雏鹰受到伤害。如此重复多次,母鹰将雏鹰培养得刚健有力,使其配得鹰之美誉。摩西就是借着这个比喻来说明,神为了使以色列成为合乎神子民,而在旷野以慈爱与公义磨练他们的情形。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并无外邦神与他同在。」
【】「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得吃田间的土产;又使他从盘石中咂蜜,从坚石中吸油;使他乘驾地的高处: 意指“会征服迦南地的高处”(33:29)。占领高处是指在争战中获胜,并掌握其它所有地域。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色列人经过旷野和外约但到达“高处”,可以吃到最好的土产和畜产,上好的麦子和酒。“从盘石中咂蜜”:蜜蜂有时在岩石中作巢。“从坚石中吸油”:橄榄树多生长在多石的山畔。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也吃牛的奶油,羊的奶,羊羔的脂油,巴珊所出的公绵羊和山羊,与上好的麦子,也喝葡萄汁酿的酒。」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迦南地肥沃富饶的状态(11:9-)。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但耶书仑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盘石;」巴珊所出的公绵羊与山羊: 巴珊是位于加利利东北部的高原地带(3:1)。此地因肥沃的土地与丰富的牧场而闻名于世。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书仑」:是一种昵爱的称语、以色列的别号;这里用耶书仑来称呼以色列,乃针对并强调以色列的忘恩负义而言。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书仑: 是美化以色列的诗的表达方式或别称(33:5-26,。七十士译本(LXX )将此词译为“蒙爱者”,但德里支(Delitzsch )则译成“正直人”或“义人”。因此,耶书仑的含意是“因蒙神眷爱而成为义人的以色列”。如此尊贵而有誉的名字,在本节竟用来表现以色列的邪恶。摩西之所以讽刺性地称以色列为“耶书仑”,是为了责备以色列本当过着与名字相符合的生活,如今却走上了邪僻的背道之路。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色列人背叛神的详情。“耶书仑”的意思是“正直的人”,而且是一个亲昵的用词。参看的脚注。至于第17节,参看和。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对这一切的反应,象肥沃的草原上养肥了的羊,变成野兽,狂踢狂跳,反过来咬主人的手。“盘石”用来代表神,见于4,18,30和31节等处。《诗》多用“盘石”称呼神,,,大概用以说明神不改变的性质,是人可以寻求保障的地方,也是万物的基石。以色列人轻视待他们如父母的真神,反去拜他神。
“耶书仑”意为“正直者”,指以色列民,是神对祂子民的昵称,。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以色列的昌盛与变节。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敬拜别神,触动神的愤恨,行可憎恶的事,惹了祂的怒气。」以色列的忘恩负义: 赤裸地暴露了以色列人的忘恩负义,虽然神深深地眷爱以色列,以色列还是离弃神,犹如上文所记(7-14节 )。揭发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偶像崇拜。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所祭祀的鬼魔并非真神,乃是素不认识的神,是近来新兴的,是你列祖所不畏惧的。」
「不畏惧」:这里指「不事奉」。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轻忽生你的盘石,忘记产你的神。」鬼魔: 此词的希伯来语“shed”源自亚述语“shedo”意为“半神半人”。此处的“鬼魔”并不是新约概念上的魔鬼或鬼神,而是单单指称“外邦偶像”。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耶和华看见他的儿女惹动他,就厌恶他们,」【】以色列变节的结果:神的愤恨(21 )常带有一种目的,就是叫百姓的心意回转。【】――《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神宣告了祂的判决,不再恩待以色列人,要施以惩罚,包括战争、饥馑、瘟疫、野兽为患等灾祸(参二十八章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说:我要向他们掩面,看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本是极乖僻的族类,心中无诚实的儿女。」审判临到忘恩负义的以色列: 本文记述了神对以色列的背道与悖逆必施行可怕的审判。当恒久忍耐等待以色列悔改归向他的神定意要施行审判时,那审判是严重而彻底的。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乖僻”即倔强,顽固。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我要向他们掩面: 意指中断施行恩典而加诸惩罚(31:17-18)。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不成子民」:与「不算为神」相应,乃指外邦人。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在我怒中有火烧起,直烧到极深的阴间,把地和地的出产尽都焚烧,山的根基也烧着了。」本节从人的层次描述了神对选民以色列拜偶像的举动所感受到的情感(6:15)。使徒保罗从救赎的角度理解了本节,11:11)。即神让领受福音的外邦人比拒绝福音的犹太人先进入教会,促使犹太人发愤,终将引领犹太人也进入教会。虚无的: 指出了偶像的属性。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 极深的阴间” 。
参看创世记――《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阴间”为旧约中死人去处的总称。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要将祸患堆在他们身上,把我的箭向他们射尽。」直烧到极深的阴间: 在旧约时代,对死亡世界的启示尚不明确。因此,旧约圣经所说的阴间指所有死人所居住的地下世界,内中包括义人与恶人。故,本节意味着因其巨大的愤怒,神彻底的审判将会波及到地下。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把我的箭向他们射尽: 神所降的灾被比作从上射下来的箭。本节意指神不再视违背圣约的以色列为自己的百姓,反视其为仇敌。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们必因饥饿消瘦,被炎热苦毒吞灭。我要打发野兽用牙齿咬他们,并土中腹行的,用毒气害他们。」神刑罚的执行。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具体地论及了神的审判之箭。可大分为三种,即饥馑、疾病与争战。此处所记录的各种灾祸表明了人激神发怒是何等愚蠢的举动,与神为敌是何等鲁莽的事情。【】「外头有刀剑,内室有惊恐,使人丧亡,使少男、童女、吃奶的、白发的,尽都灭绝。」--《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我说,我必将他们分散远方,使他们的名号从人间除灭。」【】若不是要避免选民的敌人高估自己杀伤之力、不归功于耶和华,神很可能会把以色列人消灭净尽。――《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记录了神的审判必不使以色列全然毁灭。因为,若以色列全然被灭,以色列的仇敌便会自大起来,误以为神对以色列施行的审判是因自己勇猛有力,如此,不仅会藐视以色列,还会嘲笑以色列的神耶和华。因此,神即使是为了自己的荣耀,也必扶持以色列到最后。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慈爱的神回心转意,答应拯救祂的子民。以色列人本应遭灭亡,分散全地,无人再纪念他们;但唯恐敌人将此事当作出于他们自己的能力,所以决定不把以色列人灭尽。从上下文来看,28~29两节应指以色列的敌人无力明白神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惟恐仇敌惹动我,只怕敌人错看,说:是我们手的能力,并非耶和华所行的。」列强的审判与以色列的恢复: 本文记录了神会审判,神用列强审判以色列,但神终于会恢复遭受过神所施行审判的以色列。神虽然会审判选民,最终却会以恩典扶持,因神的这种慈爱我们才能仰望神的公义。由此可知,临到选民的那许多灾祸是神使之悔改归向神的慈爱之鞭。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是我们手的能力”。神会限制以色列人仇敌的胜利,惟恐他们自以为有能力得胜以色列人,而把神的荣耀取去。摩西渴望以色列人明白,神是刻意地使用他们的仇敌。【】「因为以色列民毫无计谋,心中没有聪明。」――《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摩西对悖逆以色列的无奈叹息: 本文用假设的方式进行了叙述,记录了若以色列胸怀智能,而不背叛自己的神耶和华,神也就不会把他们交在仇敌的手中,若果真如此,那是何等美事的叹息。如此看来,神与其说是喜悦自己的百姓受到鞭打之后再回来,不如说是恳切地希望以色列从一开始就好好顺服神的话语而永远过着蒙福的生活。【】--《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哀叹以色列没有辨别好歹的能力:敌军并非人多势众,敌方的神祗也不是满有能力,敌人更基本上邪恶不堪,可见以色列人的溃败是神所使然。但是以色列人面对神的管教仍执迷不悟,不晓得他们背逆神的罪行会招致悲惨的结局。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若不是他们的盘石卖了他们,若不是耶和华交出他们,一人焉能追赶他们千人?二人焉能使万人逃跑呢?」智慧: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根本,因此,没有智慧的民只能灭亡。先知何西阿所说“竭力追求认识耶和华”的话语,也是他为了晓谕毫无智慧的以色列百姓而作的布道主题。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据我们的仇敌自己断定,他们的盘石不如我们的盘石。」要是一小股入侵的军队可以把一个大国推翻,大家会说是耶和华神(“他们的盘石” )把自己的子女出卖了。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他们的盘石”指以色列敌人所信奉的神祇。这些假神怎能为拜它们的人取得胜利?这些国民应该承认这一切全是耶和华神的作为。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他们的葡萄树是所多玛的葡萄树,蛾摩拉田园所生的;他们的葡萄是毒葡萄,全挂都是苦的。」盘石: 象征着人所信靠的自己的神。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这里指出外邦人是出自邪恶的种类。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这里描写了敌人的情况,因为深深植根在恶中,所能发出的也是恶毒。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所多玛的葡萄树」:所多玛和蛾摩拉是罪恶之城,故说它们出产的葡萄是毒和苦的。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的葡萄树: 统称以色列,。诗作者与先知以赛亚曾说,神从埃及挪出一颗上好的葡萄树栽在迦南地,。所多玛的葡萄树,蛾摩拉田园所生的: 意指以色列放弃神之选民的圣洁生活,成为随从所多玛与蛾摩拉之淫乱的堕落百姓。毒葡萄: 象征拜偶像等所有罪孽,意指以色列的罪恶行为。先知以赛亚曾发出“指望(以色列 )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的叹息。是大蛇的毒气,是虺蛇的恶毒: 象征以色列的罪孽是致命性的。使徒保罗曾说“罪的代价是死亡”,画龙点睛地概括了罪的毒害性。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们的酒是大蛇的毒气,是虺蛇残害的恶毒。」用比喻描绘了以色列的罪恶与必随之而来的神之审判。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以色列的敌人要受到神的刑罚。敌人的邪恶生活神都知道(34节 ),到了时候必伸张正义。“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不都是积蓄在我这里,封锁在我府库中吗?」──《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这”。指以色列之仇敌的邪恶,神在预定的时候要惩罚他们。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本节是指神必纪念人所犯的所有罪恶,直至审判之时。先知耶利米曾说“罪是用铁笔、用金钢钻记录的,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以此说明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未经悔改的罪孽是断不会消失。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他们失脚的时候,伸冤报应在我;因他们遭灾的日子近了;那要临在他们身上的必速速来到。」神对选民之敌的惩罚与报复。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伸冤报应在我」:表明神的审判可畏,必报应敌人,赦免与救赎自己的子民,。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见他百姓毫无能力,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没有剩下,就必为他们伸冤,为他的仆人后悔。」伸冤报应在我: 指出了神必定审判不虔诚之人的公义属性。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没有剩下: 当因神的彻底审判,以色列百姓所剩无几时,神必不再将以色列丢弃在灭亡中,终会恢复他。因此,“圣洁的种类”将继续得以保存在以色列中。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公义的神会怜悯祂的百姓,施行拯救,倚靠的偶像是无用的,倚靠它们何等愚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他必说:他们的神,他们所投靠的盘石,」最终的恢复与灭亡: 摩西之歌以宣告以色列的最终恢复与仇敌的最终灭亡而结束。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在哪里呢……他可以兴起帮助你们: 指出了在患难中不能给予任何帮助的偶像之无能,并责备了那尽心向偶像献祭的人之愚昧。【】「就是向来吃他们祭牲的脂油,喝他们奠祭之酒的,在哪里呢?他可以兴起帮助你们,护卫你们。」--《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向...... 酒」:当时的人在献祭时,往往把祭牲脂油烧在坛上,并在坛下奠酒。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在天地之间能够掌管人之生死祸福的惟有宇宙万物的创造主、统治者、永活的独一之神耶和华。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神宣布祂乃独一真神,掌有天地之间的生死之权。在祂之出无别神。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向天举手说:我凭我的永生起誓:」神有绝对的主权(39节 ),而且最终会审判以色列的仇敌,复兴祂的选民。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我若磨我闪亮的刀,手掌审判之权,就必报复我的敌人,报应恨我的人。」【】「我要使我的箭饮血饮醉,就是被杀被掳之人的血。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敌中首领之头的肉。」【】「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因他要伸他仆人流血的冤,报应他的敌人,洁净他的地,救赎他的百姓。」要使我的箭饮血饮醉……我的刀要吃肉: 箭与刀被拟人化,代替神行审判。本节生动地表现了神之审判的可怕与受审判之仇敌的凄惨。正如神对悔改者的宽恕是无限的,神对罪人的审判是彻底的。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在诗的最后一段,向全世界各国的人民说话,要他们和以色列人一同赞美神。祂能洁净、遮盖一切的过犯。还要救赎祂的子民。
死海发现的古卷,在“一同欢呼”后加有“众天使一同敬拜”句。曾予引用。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摩西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去将这歌的一切话说给百姓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 万邦也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神对自己百姓的仇敌所施行的公义审判,并将荣耀归给神。日后,使徒保罗在辩证外邦人也有资格加入福音的事实而引用了本经文。洁净他的地,救赎他的百姓: “救赎”具有“遮掩”或“和睦”之意。审判可以是警告或惩罚罪的手段,却不是恢复与和睦的手段。若要重新恢复因罪作神仇敌的以色列,并使之与神和好,流血的赎罪行为是必不可缺的。因此,这句话可以说是弥赛亚性信息,使人翘首等待为了神人之间的和睦而来到这地上作赎罪祭物的耶稣基督。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约书亚”。或作何西阿。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何西阿: 是“约书亚”的缩字型。“何西阿”意指“拯救”。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向以色列众人说完了这一切的话,」摩西督促顺服: 摩西在照神的命令作此歌之后,再一次劝勉百姓要“顺服律法”。他重新阐明了顺服就是生命,不顺服就是死亡。面对死亡,摩西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以色列百姓过着顺服神的话语而蒙福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摩西死期的临近:摩西知道自己的日子行将完毕,对百姓作最后的劝勉,也是向百姓告别。【】「又说:“我今日所警教你们的,你们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们的子孙谨守遵行这律法上的话。」――《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这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在你们过约但河要得为业的地上必因这事日子得以长久。”」看注。摩西要百姓明白律法不是无足重轻的事物,而是他们的生命。遵行律法才能在神赐的土地上活得长久。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当日,耶和华吩咐摩西说:」虚空: 意指“无稽之谈”或“空话”。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本节至记载摩西逝世前登尼波山遥望神赐祂子民的迦南地,然后为以色列民作祂临终前的祝福。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当日: 指摩西作歌并将这所有话语说给以色列百姓的那一日,即出埃及第四十年(B.C.1407 )11月底左右。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你上这亚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在摩押地与耶利哥相对,观看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为业的迦南地。」死亡逼近摩西: 这是神宣告摩西之死的部分。神使摩西眺望应许之地迦南。摩西眺望着迦南,称颂神守约的信实。同时,他也必真诚地祈愿以色列在那地的将来可以得到祝福。并且,在对永恒之天上迦南的盼望中,平静地预备自己的死亡。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亚巴琳山”。参看的脚注。“尼波山”。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尼波山可能是摩押地亚巴琳群山中的一座大山,位于死海之东,从那里可以望见死海的北端。摩西死在此山上。今天的尼波山,立在山顶可以俯瞰约但河谷,传统认为此即摩西远眺美地之山。据说,摩西逝立在尼波山的毗斯迦山顶遥望的。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亚巴琳」:死海东面山区的名称。
「尼波」:是亚巴琳山区其中的一座山。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归你列祖(原文作本民 )去,像你哥哥亚伦死在何珥山上,归他的列祖一样。」亚巴琳山: 是位于死海东北部的山脉,此山脉中的“尼波山”海拔802米,是最适合俯瞰巴勒斯坦全景的场所。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何珥山”。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归你列祖”即死去之意。摩西要象亚伦一样,在山顶上死去,。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何珥山: 是摩西之兄亚伦去世的山,据推测是加低斯附近的以东边境地区。
--《圣经精读本──申命记注解》
【】「因为你们在寻的旷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没有尊我为圣,得罪了我。」
“米利巴”。参看的脚注。
――《申命记雷氏研读本》
这里重提摩西当日在加低斯得罪神的事,没有尊神为圣,有损神的权能,所以受罚不得进入迦南(参民20 二十七章有关注 ),只可以遥望(52节 )。
──《启导本圣经申命记注释》
【】「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远远的观看,却不得进去。”」「米利巴」:意为「争闹」:此水因选民在加低斯与神争闹而得名,27:14)。
「寻的旷野」:靠近以色列国南部的边界。
――《申命记串珠圣经注释》
【申三十二章摩西之歌】当摩西写完了这一本书, 并且交给利未人保存以备后用之后, 他又作了一篇歌, 叫百姓来唱, 为要纪念神对他们一切的恩惠。从前他曾作过一篇歌;是纪念他们的出埃及;后来他又作了一篇歌,就是今天我们熟习的诗第九十篇。现在, 他再用本章这一篇歌来结束他一生的工作。流行的歌曲是一种最有力的动人心弦工具, 可以把一些思想写在人的心版上。底波拉和大卫都曾用诗歌来向神倾吐胸怀。教会从起初到现在也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流传表彰它的信仰。
摩西不但是伟大的先知,也善于教百姓唱歌。他作过三次晓谕(讲道 )以后,将信息改为歌唱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传达某一信息,有时会令人更容易记忆。摩西的这首歌,是以色列人的简短历史,使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免蹈覆辙,并使他们知道,只有信靠神才有盼望。
── 雷建生《申命记解读》
【思想问题(第32章 )】
1无神论者常说:世界上有诸般苦难与不平之事,若神存在的话,怎会容许发生呢?摩西的见证(4-5 )与这种论调有什么迥异的地方?
2摩西认为在乖僻弯曲的世代,神的儿女不应行事邪僻,像愚昧无知的民(5-6 )。这话对基督徒有什么警惕呢?与福音对象认同是否表示与他们的言行认同,毫无分别?
3试从9-14节看以色列人从无变为有的境况。基督徒未信主时生活在罪恶过犯中,归向神后,如何从无变有呢?。神对以色列人的责备(15-18 ),给你什么功课呢?
4以色列人在那方面显得无计谋、没有聪明(28 )呢?这里的计谋、聪明与一般人所言的有何不同?你看重那一种?; 9:10。
5当百姓受惩罚,落在无助的境况时,神是否坐视不理?祂的公义怎样彰显于百姓的敌人身上呢?参31-36节。神的儿女遭患难、受逼迫时,神会无动于衷么?;。
6神再次拯救的百姓时,要他们认定投靠祂(38-39 )。你认为神惩治及管教信徒有什么目的?
747节强调百姓要慎重遵行神的话,这给今日信徒什么提醒?信徒若轻视神的话,会产生什么问题?
8摩西因一次犯罪而不能进迦南地,这严厉的惩罚有何意义?从48-52节看来,神审判的话有否落空。
──《串珠圣经注释》
圣经的话像雨、露、甘霖,能灌溉,滋润。雨是普通的浇灌,甘霖是特别的灌溉,露是柔细的滋润。这些功用,圣经的话对于我们都是常有的。我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是神所栽种的庄稼,。圣经的话常像雨、露、甘霖,灌溉滋润我们,使我们生长结实。
――《圣经要道》
【 祂也像保护瞳仁般地怜爱我吗?】
以色列人断无离弃神的借口。祂像慈爱的牧人,环绕眷顾他们,在他们的周围保护他们,又好像人保护自己眼中的瞳仁、大鹰保护雏鹰一样。惟独耶和华曾经引导他们,也惟有祂领导我们。所以我们当切记信靠祂。
――《灵修版圣经注释》
(32:10)智慧五味架
瞳人
是身体各部位中既重要又脆弱、需要保护的器官,遇到外来的侵袭,人的反射动作会使眼睛迅速闭上,以作保护。这里比喻以色列人在神眼中看为宝贵,因此神不断施恩保守护卫他们。──《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
此段经文有三处提及鹰鸟:
鹰搅动巢窝——当雏鹰渐长,应学飞翔的时候,但仍留恋巢窝。母鹰只有将巢窝拆除。使小鹰学习在碧空中展翅翱翔,在阳光的闪耀中活动。父神看祂的儿女在地上依附在一些岩石,拾来的一些树枝来遮掩风雨,实在失去高升的荣耀。祂就将我们的巢窝拆除,使我们的财物损失、家庭变故、生活剧变。这样我们才可享受在天上与基督同在的生命之福。
向雏鹰展翅——当雏鹰站在岩石边战兢惧怕的时候,她却轻柔地在牠们身上以翅膀覆庇。有时低翔保护,有时停在旁边。这样她就叫道牠们模仿。神也要我们学习效法祂,要我们知道怎样在基督里长进。
必接取雏鹰——在母鹰的鼓舞之下,小鹰就想在天空冒险,翅翼究竟还不够坚强,终于不堪承受。小鹰在力竭之下向下跌落。其实母鹰已在底下等着,即刻接住,带走。受苦的心灵啊,神在你下面。你若在信心方面衰落,好似彼得一样下沉,祂必接取你,教导你更丰盛生命的奥秘。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在申命记第三十二章,说到神这样的来带祂的子民:祂说祂好像老鹰一样,把小鹰的窝拆掉。为什么拆掉窝呢?因为要小鹰学怎样飞翔。那些小鹰在窝里面是非常的舒服的,但是到了时候,母鹰觉得小鹰应当学飞了,但小鹰不愿意,所以就把窝拆了,小鹰就掉下来;当它们掉下来的时候,只好展开翅膀来飞。当然它们不晓得怎样地飞,所以母鹰就看着它们,在危急的时候,母鹰就会飞在它们的下面,把它们接在翅背上。这就是母鹰教导小鹰学飞的方法。
神的子民在埃及的时候,虽然是作奴隶的,天天作苦工,生活实在是很苦:但是埃及就好像是他们的窝一样,所以神就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要叫他们学怎么样的飞翔,怎么样的成长。这就是神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归于祂的实在情形。
──江守道《会幕与约柜》
【】「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扇开,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并无外邦神与他同在。」
我们全能的父常喜欢将他保护下的雏鹰引到绝壁顶上,推他们下去,好使他们知道自己有飞行的能力;倘使,他们遭到了危险,他便立即猝然下降,把他们背在两翼之上。所以,信徒啊,神如果放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地位上,我们只要大胆依赖他,因为我们深信他的拯救就在旁边。——译自胜利的凯歌
什么时候神放一个重担在你上面,他必然放他自己的翅膀在你下面。
有一枝小花,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橡树荫下;这枝小花非常尊重那庇护他的树荫,也非常宝贵它所享受的安静。
不久,来了一个樵夫,把橡树砍了去。小花非常伤心,哭道︰“啊,我的保护失去了;从此狂风会把我吹倒,大雨会把我打倒”!
小花的天使安慰他道︰“不,不,太阳会照耀里,甘露会滋润里;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其可爱,你张开的花瓣将欢笑于日光之下;人们也会称赞里说︰”这枝小花长得多快啊!橡树砍去以后,长得更其美丽了”!
亲爱的读者,你不看见吗?神挪去你的安慰,你的利益,为要叫你长得更美丽。神训练他的精兵,不能在柔软的床上训练,他必须领他们出去,强迫他们行军,强迫他们服役;使他们涉河,游江,攀山,负荷。这样,才能把他们练成精兵——并不是给他们穿上精致的军服,叫他们在营门前高视阔步,也不是在平安中造成的。他们必须饱尝火药气味,饱经枪林弹雨。信徒啊,你的神要把你造成一个精兵,你愿不愿意呢?他把里投在战争的火焰中,你岂不该穿上他给你的全副军装来运用他的得胜呢?——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司布真【】「耶和华独自引导他。」
这山陡峭,但沿途有欢笑,我借着亲切交谈而攀登,
满以为可以这样一直到达山顶,
突然出现一条弯曲的狭径,
于是主说:“我的孩子,
这里你独自与我同行最安全。”
我发抖,但我内心深深信赖地回答,
“主,照祢的旨意行。”祂握着我无力的手
从而接受我顺从祂的一切心愿,
并且在祂里面得到了一切。
一段漫长的黑暗的时间里,
单单除了耶稣以外,我不见一个朋友。
但,哦!祂多么温柔的领我向前走,
向上走着,祂向我说了这样鼓励的话,
出于祂那奇妙的爱的秘密的耳语,
我就立即向祂倾诉所有的痛苦和恐惧,
并笃实地依靠祂坚强的膀臂。
于是我发现自己的脚步加快了,
而不可言喻的亮光照耀崎岖的路径,
这样的亮光只能见之于
与神密切的友谊中。
我们不久重新会见已失去的心爱的人,
但在问候时欢喜若狂之情,
是我们这里从所未有的,
于是有快乐的歌声,属天的拥抱,
还有追溯天路生涯的亲切回忆;
我想,将会涌现一个
比其他更亲切神圣的回忆。
于是我们在黄金街道上聚集的人,
我们动辄激情地说话,
感谢祂在黑暗日子里对我们的爱,
当耶稣吩咐我们攀登窄陡山路的时候,
要单单依靠祂。
深谷之旁,才有高山。没有不经痛苦的生产。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得吃田间的土产;又使他从盘石中咂蜜,从坚石中吸油;」
『拿从盘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盘石』叫我们想到我们信仰根基的稳固,想到信仰生命的坚韧与挺拔;『蜂蜜』则使我们想到神美好的应许,想到人与神同在的甘甜等等。神作为我们的盘石,是我们生命甘甜的源头。
不但如此,『盘石』与『蜂蜜』相联的异象也是十字架的异象。钉十字架的基督是我们的盘石,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给我们带来救恩的甘甜。『从盘石中咂蜜』意味着我们必须过一个付代价的门徒生活,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原来,十字架的道路才是一条可以使我们『从盘石中咂蜜』的路。
──《生命季刊》
(32:13)智慧五味架
从盘石中蜜,从坚石中吸油
盘石中咂蜜,那是指在盘石中蜂巢里的蜂蜜;至于坚石中吸油,则是指橄榄油,因为橄榄树可以在干旱的石地上生长。──《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思念结局】
【】「若不是他们的盘石卖了他们,若不是耶和华交出他们,一人焉能追赶他们千人?二人焉能使万人逃跑呢?」“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
从前有一个国王﹐为了要增广见闻而外出旅行﹐遇到一位自称是智者的﹐他有一句极宝贵的话﹐谁肯出千金就卖给谁。国王好奇﹐就买了那句话。智者说﹕“在你没有作事以前﹐当思念事后的结局。”国王回宫以后﹐就把这句话写在自己的杯上。有一天﹐国王病在床上﹐宰相想乘机毒杀他﹐以便夺权。他就唆使国王的私人医生把毒药放在杯中﹐谁知御医突然看到杯上那句话﹐便双手战??/span>﹐脸也变色﹐国王便问他何故这样﹖他知道不能隐瞒﹐便把事情的始末都和盘托出﹐并求王赦免他的罪﹐国王一面赦他无罪﹐一面下令把宰相处以极刑。御医之所以不敢杀害国王﹐乃是看见杯上那句话﹕“在你没有作事以前﹐当思念事后的结局”
犯罪的人们﹗你有否想到犯罪以后的结果呢﹖有否想到灵魂的归宿呢﹖圣经也说﹕“犯罪的﹐他必死亡。” ──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这里乃是一幅祷告的图画,包括了个人的及团体的,单独的和两人聚集的祷告。一人能追赶千人,二人能使万人逃跑。因为不论在那里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天上就捆绑一万仇敌,。── 倪柝声
按着人看,一个人赶一千,两个人赶两千。但是神说,两个人赶一万,多出了八千。所以一个人,不认识神的人,就丢了八千。所以不光是得着个人的恩典,就以为是够了,要学习得着团体的恩典。喜欢聚会的人,就会得着那多出来的八千,就是额外的恩典。── 倪柝声
【奇异的国歌】「将这歌的一切话说给百姓听。」以色列人到了约但河边,即将结束四十年旷野的飘流,进入应许之地。这该是充满欢乐和盼望的时刻。但他们的领袖摩西对他们说,他自己就要离开他们去了,因为神不许他进入应许之地。他的临别赠言,是一首预言性的歌,仿佛是国歌。
这真是最奇异的“国歌”,不仅是因为其长,更因为其预述历史;以色列人将进还没有踏上应许的土地,已经先说到他们如何被赶出去。这歌的警告多于激励,很少欢庆的意味;只有在,结束的时候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因祂要伸祂仆人流血的冤,报应祂的敌人,洁净祂的地,救赎祂的百姓。
这是很不平常的事。这是全歌中,唯一提到“欢呼”的地方;歌中说到神的恩典,但立即说到人“弯曲乖僻”的弊病;接着说神的“愤恨”,“憎恶”,“怒气”,“报应”,以至遭灾,失败,丧亡,分散。相信没有别的国家,在国歌里面会包含这种语词,而且是那么多!
渡约但河,进入应许之地,就要得业立国了,却没有甚么可欢乐的;那么,摩西不得进入应许之地,也就没有甚么遗憾可言了。但这就是以色列历史的实在情形。
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享受一切的丰富,但地上的福分,并没有将人的心举向天上,而只使他们高举自己,使他们心高气傲。神所赐的丰富物质,成为他们制造众多偶像的材料。耶书仑渐渐肥胖,粗壮,光润,踢跳奔跑,便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盘石,敬拜别神触动神的愤恨,行可憎恶的事惹了祂的怒气…你轻忽生你的盘石,忘记产你的神。
这奇异的“国歌”中,完全没有国庆。奇怪吗?完全不是意外。在神并没有意外的事。得了神的恩典,忘记了神,不是可庆祝的事,是可悲哀的事。可惜,不但以色列人陷入这样的错误,今天神的子民,也往往重蹈他们的覆辙。
以色列的失败,是要引进另一个更荣美的国度。“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祂。”这是预言主耶稣要兴起,建立永远的国度,这才是我们的喜乐和盼望。── 于中旻《圣经研究》
(32:44-47)家庭亲子
沟通的方式与内容
这个世代,两代之间的鸿沟,似乎越扯越阔。有时,是沟通的方式不契合;有时,是沟通的内容不契合。昔日,摩西要将神的律法教导以色列人,他选了甚么方式?说了甚么?
摩西和约书亚不是要人民强记一条又一条的规矩,而是要他们学会唱一首歌。我们都知道,记诵一首可以唱诵的诗歌,实在比背诵一段硬梆梆的文字容易得多。今日,我们用甚么方式,来让小孩子留住记忆呢?我有位朋友精于此道,他知道小孩爱玩电子游戏,就用电子游戏的术语和斗智斗快的精髓,要他们自发温习,主动挑战自己。沟通方法一旦奏效,沟通甚么内容,便没有难度了。
不过,最重要的内容,摩西说:「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我们有没有将生命之道传递给小孩?我们用了全部时间替他们温习功课,还是跟他们一起读经祷告?
默想
「因为这不是虚空与你们无关的事,乃是你们的生命,在你们过约旦河要得为业的地上,必因这事日子得以长久。」
心灵的镜子
用下一代容易记忆的方法,教导他们人生重要的课题。──《圣经姐妹版申命记注释》
【 除了在教会,你有自己读圣经的时间吗?】
摩西劝以色列人思想神的话语,将它教导给自己的儿女。你是把圣经放在书架上终日不看,让它蒙上灰尘,还是每天定出时间来查考,使它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当你从神的信息中得到智能,就会想要把它应用在生活里,并且告诉亲友。圣经不但是一部宜于阅读的好书,更是属灵生命的实用指引。
──《灵修版圣经注释》
【申三十二章 以歌唱出以色列的历史,其意乃在──】
摩西不但是伟大的先知,也善于教百姓唱歌。他作过三次晓谕(讲道 )以后,将信息改为歌唱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传达某一信息,有时会令人更容易记忆。摩西的这首歌,是以色列人的简短历史,使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免蹈覆辙,并使他们知道,只有信靠神才有盼望。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