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扫罗或有才能,品格却欠奉了,我们事奉的焦点不会只放在能力上面吧……
14章 从这一章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17);愚妄地起誓;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属灵景况的缩影,别忘记,要作英明的领袖,具备属灵的品格是极重要的。
扫罗
军纪固然重要,但为何约拿单要单独行动呢?扫罗父子有何分别?
约拿单为何单独下去攻击非利士人?也许在战场上躲避敌人不是办法,拖延日久难免厌战;他信靠神能使他得胜,虽然非利士军队人数众多,但自己有神同在,相信可以力克敌人。他也许未将这事告诉父亲,因为扫罗不会让他出战。
战争中人的多少,是世人看胜负的条件,你怎样看?
约拿单与替他拿兵器的人,和非利士人的大军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尽管别人都害怕,他们却倚靠神,清楚知道敌方兵员虽多,也不能限制神施展大能相助。神看重这两个人的信心与英勇,使他们大获胜利。
你曾否被“仇敌”四面包围,面对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不要被庞大的敌人和复杂的情势吓倒,倚靠神,总会有足够的资源抵抗压力,而且得胜。只要神吩咐你采取行动,你就要果敢地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托给祂,信赖祂率领你取胜。
约拿单靠神,以一当十,我又如何面对困难?
约拿单没有权柄率领全军出战,但是他能在敌营的一隅发动小型攻击。他们动手的时候,非利士营中惊慌溃乱,以前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都倒戈相向,藏在山地之人也重新振作起来出去作战。
你面对力不能胜的局面时,请你自问,“我能采取甚么步骤来解决难题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
是否应该停手?
扫罗吩咐祭司“停手”,是指不要使用乌陵和土明。他们本来要从以弗得(背心 )之中取出它们来,好确知神的旨意,扫罗急急忙忙地按例而行,求神的回复,好趁非利士人混乱之际,速速取胜。
冒失起誓许愿
扫罗愚昧的起誓,带来了可悲的后果──
扫罗叫百姓起誓,毫不考虑可能的后果。其结果如何?(1 )百姓极其困惫,不能作战;(2 )他们极其饥饿,吃带血的肉,这事违背神的律法;(3 )他几乎杀了自己的儿子约拿单。扫罗一时冲动起誓,听起来很有英雄味道,但是却带来灾殃。如果你处于为难之中,务要慎防冲口而出的话语,免得后悔莫及。
约拿单的英勇战绩
为何不可吃血?我如何看待吃血?
在希伯来人有关食物的条例中,最古老、也是最认真的一项,是不准他们吃带血的牲畜肉。这个律法从挪亚时代开始到早期教会时代一直被遵守着。吃血是犯罪的,因为血代表生命,生命是属于神的。。
把神放在第一位,是应当的,为何我也是最后才想到神?
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祭司主张人应当凡事先求问神。假如他首先去求问神,作王以后头一件事就是筑起祭坛,该有多好啊!人到事后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们应先求告神,别等到计穷力竭之时才想到祂。
扫罗再次起誓几乎丧了儿子的命;我能勒住自己的口不起誓吗?
这是扫罗第二次愚昧地起誓。起第一个誓是因为他太急于打败非利士人,想激励士兵早早完成任务。在全本圣经中神从来没有叫人起誓或许愿,不过一旦人起了誓的话,祂当然希望人能够信守,民30 )。
扫罗的誓言,神并不完全认同,不过那仍然是他所起的誓。约拿单虽然不知道父亲的誓言,仍犯了违背誓言之过。扫罗好像耶弗他一样(参士11章 ),所许之愿危及到自己儿女的生命,幸而人民拦阻才救了约拿单的性命。
冒失起誓,后果可能是严峻的,应该怎么办?
扫罗下了一道不合情理的命令,促使人去违誓。按照这命令,他必须处死儿子,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收回命令,因为他已经对神起了誓。冒失起誓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当所起的誓不合情理,又很难做到时,就更加被动了。
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错,约拿单真教人佩服!其实我也想做到……
约拿单的属灵气质跟扫罗成为鲜明的对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并不想作掩饰。他虽然不知道扫罗所起的誓,却甘愿承受后果。在你做错事以后,即使出于无心,也要像约拿单一样的坦白,却不可效法扫罗。
在威望、信誉、法理、亲情和忠心的错综关系上,哪点最重要?我是怎么做的?
为了面子,扫罗又说了一次胡涂话。饶恕约拿单的性命,等于要他承认自己做了蠢事,这对君王来说是非常难堪的,他实际上是关心自己的形像多过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劝说才救了约拿单。不要像扫罗似的一错再错,要肯认错,好证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对,过于表面上做得漂亮。
神是终极的权能者,有最佳的旨意、时间和方法,但我为何常怀疑或焦虑呢?
扫罗刚刚违背了神的命令,神就告诉他,他的国位不会长久了。其后为甚么他又会战胜呢?有时不虔诚的人也能打胜仗。神既没有保证,又没有设限说只有义人才能得胜;祂只照自己的旨意安排。祂可能因为人民的缘故,而不是因为扫罗,所以使他得胜。祂可能容许扫罗暂时作王,好使用他的军事才能,这样,下一任的君王大卫就可以心无旁骛,领导国人从事属灵战争。不管神因甚么原由耽延扫罗王朝的改换,他的王位终结总要完全应验神的预言。只有神知道自己的计划和应许,祂有命定的时间。我们的任务乃是将自己的事情和道路交托给神,信靠祂必会成全。
;斯1;但3;
面子值多少钱?无人知晓,但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面子可以不顾夫妻感情,甚至杀害无辜的人,而且职位越高的人越看重自己的面子,我们从圣经上的几个例子来看《为了面子》。
一.扫罗为了面子欲杀长子约拿单
1.扫罗胡乱誓言:()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扫罗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出于骄傲,不顾敌我兵力的悬殊,擅自与非利士人争战,且叫百姓胡乱起誓: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百姓饿着肚子打仗,就极其困惫。众民进入树林,虽见有蜜流下来,他们也不敢取蜜入口,他们怕扫罗的誓言。
2.约拿单误食蜂蜜:()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约拿单没有听见父亲扫罗叫百姓起誓,因此误食了蜂蜜,立即精神抖擞,有人告诉约拿单他父亲的誓言,约拿单才知道父亲连累百姓了。
3.百姓吃带血的肉:()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百姓甚是疲乏时,就吃带血的肉,得罪了耶和华神,扫罗叫百姓把牛羊牵到他这里来宰杀。
4.掣签掣出约拿单:()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37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吗”或作“吧”)?”
扫罗想连夜去追赶非利士人时,神却没有回答他,他们用掣签的方式就掣出是约拿单犯了罪。约拿单把自己误食蜂蜜的事告诉了扫罗。
5.扫罗为面子欲杀约拿单:()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当扫罗得知长子约拿单误食蜂蜜的事后,不去懊悔自己胡乱起誓,却为了自己的面子,显出自己大义灭亲,他欲杀约拿单,但百姓救了约拿单的命。
二.亚哈随鲁王为了面子废除王后瓦实提
1.亚哈随鲁王的筵席:()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2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3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4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5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6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铺的石地上。7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8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9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
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向首领、臣仆们炫富一百八十天后,又为书珊城的人民摆设筵席七日,王后瓦实提也在王宫内为妇女们摆设筵席。
2.王因王后瓦实提违令发怒:()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11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12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第七日,王在得意忘形时,吩咐七个太监去请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使臣民看瓦实提的美貌,在王权与女权发生冲突时,瓦实提恃宠自傲,违背了王命,不到王面前来,使王下不了台,面子上在臣仆面前过不去,王因此甚是发怒,心如火烧,这才是乐极生悲。
3.王为面子废除王后瓦实提:()那时,在王左右常见王面、国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玛代的七个大臣,就是甲示拿、示达、押玛他、他施斯、米力、玛西拿、米母干,都是达时务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王问他们说:15“王后瓦实提不遵太监所传的王命,照例应当怎样办理呢?”16米母干在王和众首领面前回答说:“王后瓦实提这事不但得罪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17因为王后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说亚哈随鲁王吩咐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她却不来。她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18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19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将她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还好的人。20所降的旨意传遍通国(国度本来广大),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21王和众首领都以米母干的话为美,王就照这话去行。22发诏书,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说本地的方言。
王的大臣米母干觉得王后瓦实提所行的不仅得罪王,也有损王各省的臣民,因此建议王废除瓦实提王后的位分,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来,将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更好的人。王为了面子不顾他们多年夫妻的情义,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废除了王后瓦实提,瓦实提从此被打入冷宫,永不得见王的面。瓦实提被废是为了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王后,因为神要藉着以斯帖来拯救犹大人。
三.尼布甲尼撒王为了面子把但以理三友投入火窑
1.尼布甲尼撒下令拜金像:()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2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3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4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的人哪(“族”原文作“舌”。下同),有令传与你们:5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6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7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尼布甲尼撒王在位期间,制造了一个金像,为像行开光之礼时,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他统管的各方、各国、各族人民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官员和百姓们摄于王的淫威,听见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王的金像。
2.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违令被控:()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9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愿王万岁!10王啊,你曾降旨说,凡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声音的都当俯伏敬拜金像;11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窑中。12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王啊,这些人不理你,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犹大人但以理的三友只拜耶和华独一的真神,因此不俯伏敬拜王的金像,结果被人到王面前控告他们违令,看王如何处治他们。
3.王为面子冲冲大怒:()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带过来,他们就把那些人带到王面前。14尼布甲尼撒问他们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你们不侍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吗?15你们再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尼布甲尼撒王觉得三友不给他面子,故意叫他难堪,因此大怒,但王还是愿意给三友一个机会,他们若再听见乐器的声音拜金像还可以,不然,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看何神能救他们三人脱离王的手。
4.三友誓死不拜金像:()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对王说:“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17即便如此,我们所侍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18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尼布甲尼撒王已经很给三友的面子了,三友却为了信仰一点儿也不给王面子,他们相信神能救他们,既或不然,他们宁死不拜金像,使王下不了台。
5.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扔入火窑:()当时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变了脸色,吩咐人把窑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20又吩咐他军中的几个壮士,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21这三人穿着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被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22因为王命紧急,窑又甚热,那抬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23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这三个人都被捆着落在烈火的窑中。
为了杀一儆百,看谁还敢不拜金像,王在愤怒中吩咐人把三友扔在烈火的窑中,那抬三友的人都被火焰烧死了。
6.神与三友同在:()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们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25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当尼布甲尼撒王向火窑观看时,甚是惊奇,因为见火里有四个人,那第四个的相貌像神子,三友并没有捆绑,他们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
7.三人获释且得高升:()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27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28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侍奉敬拜别神。29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渎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30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
尼布甲尼撒王亲眼看到了神与三友同在,他呼叫三友从火中出来吧!他们就出来了,看到耶和华神如此拯救依靠祂的人,在这位至高的神面前,王不再顾及自己的面子,称颂神的名,赞美神的拯救,又高升了三友,神的名因此得荣耀。
四.希律为了面子杀害施洗约翰
1.施洗约翰责备希律:()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18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19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20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多照着行”有古卷作“游移不定”)。
这个希律是大希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他贪色成性,去罗马的时候勾引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希罗底离弃亲夫,转嫁给希律,希律也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迎娶了希罗底,他们的非法结合,违背了神的律法,因此受到施洗约翰的责备,希罗底因此对施洗约翰怀恨在心,一心想杀了他,但又不能。因为希律敬畏约翰,保护他。
2.希律的誓言:()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22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23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希律的生日到了,大筵群臣,希罗底知道希律迷恋自己正值豆冠年华的女儿莎乐美,就让她进来跳舞,希律看到美少女莎乐美优美的舞姿,漂亮的面容,得意忘形中就应许随她所求的赐给她,又向莎乐美起誓,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她。
3.莎乐美要施洗约翰的头:()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25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莎乐美不知道该求什么,就去问母亲希罗底, 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不顾丈夫希律的前程,不顾对女儿莎乐美的影响,挑唆她要施洗约翰的头。希罗底不要江山要施洗约翰的头。
4.希律为面子杀害施洗约翰:()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27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28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母亲。29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葬在坟墓里。
面对莎乐美的这个请求,希律陷于两难的境界:希律若不答应,他的誓言就要落空,面子上过不去;若答应,就要杀害无辜的施洗约翰。希律被自己的话所緾住,他看自己的面子胜过了施洗约翰的性命,要最后的关头没有悬崖勒马,反而因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终于没有胜过自己的面子。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去斩了施洗约翰,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莎乐美,莎乐美就去给了母亲希罗底。施洗约翰为义受苦,必有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在天上,希律的生日成了约翰的祭日,希罗底杀害约翰的阴谋得程了,希律却从此良心不安。
5.希律的不安:()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希律王听见了,就说:“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所以这些异能由他里面发出来。”15但别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16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当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的时候,希律第一反应就是: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了。
你若肯为主抛下面子,主必给足你面子;你若死要面子,主必使你失去面子。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如何才能复兴教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爱主的信徒都痛切关心的。《撒母耳记》可以说是一卷指导之书,这卷书介于《士师记》和《列王记》之间。士师时代是以色列混乱时期,王国时期是以色列兴盛时期。那么以色列民族是如何从混乱走向兴盛呢?《撒母耳记》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就是神兴起了合他心意的人。当忠心爱主的人肯为神兴起的时候国度就复兴了。《撒母耳记》14章和17章有一个同样的模式,就是因着一个人的兴起带来全民族的得胜。当年约拿单在非利士人大军压境,以色列人惊恐不安之时,能够勇敢站起翻转时局,真是我们当效法的榜样。一、应具的心志约拿单在众人都退缩之际,却能一跃而出,必是具有不一样的心志。历代的被神重用的仆人都是有不一样的心志。例如:“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为业”。又如:“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使徒保罗在劝勉我们说: “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在又吩咐我们说“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那么约拿单具有哪些心志呢?首先,舍己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能够独自御敌,必是有了舍己的心志,他为了神的国度,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主耶稣曾经郑重地说明了做门徒的基本条件,“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其次,勇敢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敢于独自御敌,必是有了勇敢的心志,他因信神的同在,已经是完全无所畏惧。在:“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在:“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还有,献身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主动独自御敌,必是有了献身的心志,他本着神的慈爱,已经把生命完全摆上。在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二、需有的条件约拿单的得胜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真神的作为。其实信仰的实质就是关系,堕落始于和神的关系破裂,得救显于和神的关系恢复。失败始于和神的关系疏远,得胜显于和神的关系亲密。和神的关系正确了,一切的问题就得解决。首先,敬畏神,为什么约拿单能一战得胜?是因为他敬畏神。“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约拿单顾及的不是自己的得失,乃是真神的荣耀。其次,顺服神,约拿单的行动不是一时的莽撞,乃是谨慎的行事。他这次行动不但有同工为伴,而且有凭据为证。他处处寻求神的旨意,神让他动,他就动;神让他停,他就停。没有神的旨意,他就静心等候,有了神的旨意,他就伺机而动。还有,倚靠神,“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参。约拿单能够在强敌面前一跃而起,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乃是靠着上帝的大能。他得胜的秘诀和经典的名言就是:“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三、带来的影响教会复兴运动往往始于得胜者的影响和激励。教会并不是没有人,乃是人没有找到当处的位置。当教会软弱时,能够起到影响作用的必定是少数。在教会面临危难之时,有的因着软弱变成了观望者,有的因着利益变成了倒戈者,有的因着惧怕变成了隐藏者。但是在有人起来登高一呼时,这些人都会重新起来,成为复兴的大军。首先,改变了观望派,“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其次,改变了骑墙派,“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还有,改变了隐藏派,“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纵观基督教的历史,不难发现,每一个时代的复兴都是因为有一个人敢于为神挺身而出,继而改变时局,带出复兴。摩西如此,大卫如此,约拿单如此,尼希米如此。甚愿你我也能如此。今日教会欲想复兴,需要你我的摆上。阿们!!!一.引言
今天要宣讲《撒母耳记上》十四章的後半章,是密抹战役的後续部分。在耶和华上帝使以色列人大胜非利士人之後,扫罗王却接连作了一些不当的决定和命令,造成严重後果,表明他确实不适合作以色列的王。这段经文主要记述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之间发生的“约拿单事件”:约拿单误违父誓吃了蜂蜜(23b-30),扫罗的敬虔(31-35),和百姓力保约拿单(36-46)。二.释经1)约拿单误违父誓、吃了蜂蜜(23b-30)“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有学者认为,“一直战到伯亚文”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战事延伸到伯亚文”,是一个新段落到开始。《七十士译本》在这句话之後,还有一句话:“所有的百姓,约有一万人,都与扫罗同在,战事扩散到以法莲山地的每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