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撒母耳记上第14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扫罗或有才能,品格却欠奉了,我们事奉的焦点不会只放在能力上面吧……

14章 从这一章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17);愚妄地起誓;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属灵景况的缩影,别忘记,要作英明的领袖,具备属灵的品格是极重要的。

扫罗

军纪固然重要,但为何约拿单要单独行动呢?扫罗父子有何分别?

约拿单为何单独下去攻击非利士人?也许在战场上躲避敌人不是办法,拖延日久难免厌战;他信靠神能使他得胜,虽然非利士军队人数众多,但自己有神同在,相信可以力克敌人。他也许未将这事告诉父亲,因为扫罗不会让他出战。

战争中人的多少,是世人看胜负的条件,你怎样看?

约拿单与替他拿兵器的人,和非利士人的大军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尽管别人都害怕,他们却倚靠神,清楚知道敌方兵员虽多,也不能限制神施展大能相助。神看重这两个人的信心与英勇,使他们大获胜利。

你曾否被“仇敌”四面包围,面对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不要被庞大的敌人和复杂的情势吓倒,倚靠神,总会有足够的资源抵抗压力,而且得胜。只要神吩咐你采取行动,你就要果敢地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托给祂,信赖祂率领你取胜。

约拿单靠神,以一当十,我又如何面对困难?

约拿单没有权柄率领全军出战,但是他能在敌营的一隅发动小型攻击。他们动手的时候,非利士营中惊慌溃乱,以前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都倒戈相向,藏在山地之人也重新振作起来出去作战。

你面对力不能胜的局面时,请你自问,“我能采取甚么步骤来解决难题并且获得最后的胜利?”

是否应该停手?

扫罗吩咐祭司“停手”,是指不要使用乌陵和土明。他们本来要从以弗得(背心 )之中取出它们来,好确知神的旨意,扫罗急急忙忙地按例而行,求神的回复,好趁非利士人混乱之际,速速取胜。

冒失起誓许愿

扫罗愚昧的起誓,带来了可悲的后果──

扫罗叫百姓起誓,毫不考虑可能的后果。其结果如何?(1 )百姓极其困惫,不能作战;(2 )他们极其饥饿,吃带血的肉,这事违背神的律法;(3 )他几乎杀了自己的儿子约拿单。扫罗一时冲动起誓,听起来很有英雄味道,但是却带来灾殃。如果你处于为难之中,务要慎防冲口而出的话语,免得后悔莫及。

约拿单的英勇战绩

为何不可吃血?我如何看待吃血?

在希伯来人有关食物的条例中,最古老、也是最认真的一项,是不准他们吃带血的牲畜肉。这个律法从挪亚时代开始到早期教会时代一直被遵守着。吃血是犯罪的,因为血代表生命,生命是属于神的。

把神放在第一位,是应当的,为何我也是最后才想到神?

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祭司主张人应当凡事先求问神。假如他首先去求问神,作王以后头一件事就是筑起祭坛,该有多好啊!人到事后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们应先求告神,别等到计穷力竭之时才想到祂。

扫罗再次起誓几乎丧了儿子的命;我能勒住自己的口不起誓吗?

这是扫罗第二次愚昧地起誓。起第一个誓是因为他太急于打败非利士人,想激励士兵早早完成任务。在全本圣经中神从来没有叫人起誓或许愿,不过一旦人起了誓的话,祂当然希望人能够信守,民30 )。

扫罗的誓言,神并不完全认同,不过那仍然是他所起的誓。约拿单虽然不知道父亲的誓言,仍犯了违背誓言之过。扫罗好像耶弗他一样(参士11章 ),所许之愿危及到自己儿女的生命,幸而人民拦阻才救了约拿单的性命。

冒失起誓,后果可能是严峻的,应该怎么办?

扫罗下了一道不合情理的命令,促使人去违誓。按照这命令,他必须处死儿子,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能收回命令,因为他已经对神起了誓。冒失起誓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当所起的誓不合情理,又很难做到时,就更加被动了。

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错,约拿单真教人佩服!其实我也想做到……

约拿单的属灵气质跟扫罗成为鲜明的对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并不想作掩饰。他虽然不知道扫罗所起的誓,却甘愿承受后果。在你做错事以后,即使出于无心,也要像约拿单一样的坦白,却不可效法扫罗。

在威望、信誉、法理、亲情和忠心的错综关系上,哪点最重要?我是怎么做的?

为了面子,扫罗又说了一次胡涂话。饶恕约拿单的性命,等于要他承认自己做了蠢事,这对君王来说是非常难堪的,他实际上是关心自己的形像多过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劝说才救了约拿单。不要像扫罗似的一错再错,要肯认错,好证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对,过于表面上做得漂亮。

神是终极的权能者,有最佳的旨意、时间和方法,但我为何常怀疑或焦虑呢?

扫罗刚刚违背了神的命令,神就告诉他,他的国位不会长久了。其后为甚么他又会战胜呢?有时不虔诚的人也能打胜仗。神既没有保证,又没有设限说只有义人才能得胜;祂只照自己的旨意安排。祂可能因为人民的缘故,而不是因为扫罗,所以使他得胜。祂可能容许扫罗暂时作王,好使用他的军事才能,这样,下一任的君王大卫就可以心无旁骛,领导国人从事属灵战争。不管神因甚么原由耽延扫罗王朝的改换,他的王位终结总要完全应验神的预言。只有神知道自己的计划和应许,祂有命定的时间。我们的任务乃是将自己的事情和道路交托给神,信靠祂必会成全。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为了面子

​​;斯1;但3;

面子值多少钱?无人知晓,但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面子可以不顾夫妻感情,甚至杀害无辜的人,而且职位越高的人越看重自己的面子,我们从圣经上的几个例子来看《为了面子》。

一.扫罗为了面子欲杀长子约拿单

1.扫罗胡乱誓言:()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扫罗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出于骄傲,不顾敌我兵力的悬殊,擅自与非利士人争战,且叫百姓胡乱起誓: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百姓饿着肚子打仗,就极其困惫。众民进入树林,虽见有蜜流下来,他们也不敢取蜜入口,他们怕扫罗的誓言。

2.约拿单误食蜂蜜:()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约拿单没有听见父亲扫罗叫百姓起誓,因此误食了蜂蜜,立即精神抖擞,有人告诉约拿单他父亲的誓言,约拿单才知道父亲连累百姓了。

3.百姓吃带血的肉:()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百姓甚是疲乏时,就吃带血的肉,得罪了耶和华神,扫罗叫百姓把牛羊牵到他这里来宰杀。

4.掣签掣出约拿单:()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37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吗”或作“吧”)?”

扫罗想连夜去追赶非利士人时,神却没有回答他,他们用掣签的方式就掣出是约拿单犯了罪。约拿单把自己误食蜂蜜的事告诉了扫罗。

5.扫罗为面子欲杀约拿单:()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当扫罗得知长子约拿单误食蜂蜜的事后,不去懊悔自己胡乱起誓,却为了自己的面子,显出自己大义灭亲,他欲杀约拿单,但百姓救了约拿单的命。

二.亚哈随鲁王为了面子废除王后瓦实提

1.亚哈随鲁王的筵席:()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2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3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4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5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6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铺的石地上。7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8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9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

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向首领、臣仆们炫富一百八十天后,又为书珊城的人民摆设筵席七日,王后瓦实提也在王宫内为妇女们摆设筵席。

2.王因王后瓦实提违令发怒:()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11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12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第七日,王在得意忘形时,吩咐七个太监去请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使臣民看瓦实提的美貌,在王权与女权发生冲突时,瓦实提恃宠自傲,违背了王命,不到王面前来,使王下不了台,面子上在臣仆面前过不去,王因此甚是发怒,心如火烧,这才是乐极生悲。

3.王为面子废除王后瓦实提:()那时,在王左右常见王面、国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玛代的七个大臣,就是甲示拿、示达、押玛他、他施斯、米力、玛西拿、米母干,都是达时务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王问他们说:15“王后瓦实提不遵太监所传的王命,照例应当怎样办理呢?”16米母干在王和众首领面前回答说:“王后瓦实提这事不但得罪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17因为王后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说亚哈随鲁王吩咐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她却不来。她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18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19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将她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还好的人。20所降的旨意传遍通国(国度本来广大),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21王和众首领都以米母干的话为美,王就照这话去行。22发诏书,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说本地的方言。

王的大臣米母干觉得王后瓦实提所行的不仅得罪王,也有损王各省的臣民,因此建议王废除瓦实提王后的位分,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来,将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更好的人。王为了面子不顾他们多年夫妻的情义,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废除了王后瓦实提,瓦实提从此被打入冷宫,永不得见王的面。瓦实提被废是为了犹大女子以斯帖被立为王后,因为神要藉着以斯帖来拯救犹大人。

三.尼布甲尼撒王为了面子把但以理三友投入火窑

1.尼布甲尼撒下令拜金像:()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2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3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4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的人哪(“族”原文作“舌”。下同),有令传与你们:5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6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7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尼布甲尼撒王在位期间,制造了一个金像,为像行开光之礼时,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他统管的各方、各国、各族人民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官员和百姓们摄于王的淫威,听见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王的金像。

2.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违令被控:()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9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愿王万岁!10王啊,你曾降旨说,凡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声音的都当俯伏敬拜金像;11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窑中。12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王啊,这些人不理你,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犹大人但以理的三友只拜耶和华独一的真神,因此不俯伏敬拜王的金像,结果被人到王面前控告他们违令,看王如何处治他们。

3.王为面子冲冲大怒:()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带过来,他们就把那些人带到王面前。14尼布甲尼撒问他们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你们不侍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吗?15你们再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尼布甲尼撒王觉得三友不给他面子,故意叫他难堪,因此大怒,但王还是愿意给三友一个机会,他们若再听见乐器的声音拜金像还可以,不然,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看何神能救他们三人脱离王的手。

4.三友誓死不拜金像:()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对王说:“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17即便如此,我们所侍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18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尼布甲尼撒王已经很给三友的面子了,三友却为了信仰一点儿也不给王面子,他们相信神能救他们,既或不然,他们宁死不拜金像,使王下不了台。

5.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扔入火窑:()当时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变了脸色,吩咐人把窑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20又吩咐他军中的几个壮士,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21这三人穿着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被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22因为王命紧急,窑又甚热,那抬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23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这三个人都被捆着落在烈火的窑中。

为了杀一儆百,看谁还敢不拜金像,王在愤怒中吩咐人把三友扔在烈火的窑中,那抬三友的人都被火焰烧死了。

6.神与三友同在:()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们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25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当尼布甲尼撒王向火窑观看时,甚是惊奇,因为见火里有四个人,那第四个的相貌像神子,三友并没有捆绑,他们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

7.三人获释且得高升:()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27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28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差遣使者救护倚靠他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侍奉敬拜别神。29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渎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30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

尼布甲尼撒王亲眼看到了神与三友同在,他呼叫三友从火中出来吧!他们就出来了,看到耶和华神如此拯救依靠祂的人,在这位至高的神面前,王不再顾及自己的面子,称颂神的名,赞美神的拯救,又高升了三友,神的名因此得荣耀。

四.希律为了面子杀害施洗约翰

1.施洗约翰责备希律:()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18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19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20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多照着行”有古卷作“游移不定”)。

这个希律是大希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他贪色成性,去罗马的时候勾引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希罗底离弃亲夫,转嫁给希律,希律也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迎娶了希罗底,他们的非法结合,违背了神的律法,因此受到施洗约翰的责备,希罗底因此对施洗约翰怀恨在心,一心想杀了他,但又不能。因为希律敬畏约翰,保护他。

2.希律的誓言:()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22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23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希律的生日到了,大筵群臣,希罗底知道希律迷恋自己正值豆冠年华的女儿莎乐美,就让她进来跳舞,希律看到美少女莎乐美优美的舞姿,漂亮的面容,得意忘形中就应许随她所求的赐给她,又向莎乐美起誓,就是国的一半,也必给她。

3.莎乐美要施洗约翰的头:()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25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莎乐美不知道该求什么,就去问母亲希罗底, 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不顾丈夫希律的前程,不顾对女儿莎乐美的影响,挑唆她要施洗约翰的头。希罗底不要江山要施洗约翰的头。

4.希律为面子杀害施洗约翰:()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27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28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母亲。29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葬在坟墓里。

面对莎乐美的这个请求,希律陷于两难的境界:希律若不答应,他的誓言就要落空,面子上过不去;若答应,就要杀害无辜的施洗约翰。希律被自己的话所緾住,他看自己的面子胜过了施洗约翰的性命,要最后的关头没有悬崖勒马,反而因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终于没有胜过自己的面子。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去斩了施洗约翰,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莎乐美,莎乐美就去给了母亲希罗底。施洗约翰为义受苦,必有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在天上,希律的生日成了约翰的祭日,希罗底杀害约翰的阴谋得程了,希律却从此良心不安。

5.希律的不安:()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希律王听见了,就说:“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所以这些异能由他里面发出来。”15但别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16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当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的时候,希律第一反应就是: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了。

你若肯为主抛下面子,主必给足你面子;你若死要面子,主必使你失去面子。​​​​

--1-耶米玛 2020-04-03

02、从约拿单得胜看教会复兴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如何才能复兴教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爱主的信徒都痛切关心的。《撒母耳记》可以说是一卷指导之书,这卷书介于《士师记》和《列王记》之间。士师时代是以色列混乱时期,王国时期是以色列兴盛时期。那么以色列民族是如何从混乱走向兴盛呢?《撒母耳记》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就是神兴起了合他心意的人。当忠心爱主的人肯为神兴起的时候国度就复兴了。《撒母耳记》14章和17章有一个同样的模式,就是因着一个人的兴起带来全民族的得胜。当年约拿单在非利士人大军压境,以色列人惊恐不安之时,能够勇敢站起翻转时局,真是我们当效法的榜样。

一、应具的心志

约拿单在众人都退缩之际,却能一跃而出,必是具有不一样的心志。历代的被神重用的仆人都是有不一样的心志。例如:“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为业”。又如:“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使徒保罗在劝勉我们说: “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在又吩咐我们说“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那么约拿单具有哪些心志呢?

首先,舍己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能够独自御敌,必是有了舍己的心志,他为了神的国度,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主耶稣曾经郑重地说明了做门徒的基本条件,“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其次,勇敢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敢于独自御敌,必是有了勇敢的心志,他因信神的同在,已经是完全无所畏惧。在:“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在:“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还有,献身的心志,面对强敌,约拿单主动独自御敌,必是有了献身的心志,他本着神的慈爱,已经把生命完全摆上。在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二、需有的条件

约拿单的得胜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真神的作为。其实信仰的实质就是关系,堕落始于和神的关系破裂,得救显于和神的关系恢复。失败始于和神的关系疏远,得胜显于和神的关系亲密。和神的关系正确了,一切的问题就得解决。

首先,敬畏神,为什么约拿单能一战得胜?是因为他敬畏神。“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约拿单顾及的不是自己的得失,乃是真神的荣耀。

其次,顺服神,约拿单的行动不是一时的莽撞,乃是谨慎的行事。他这次行动不但有同工为伴,而且有凭据为证。他处处寻求神的旨意,神让他动,他就动;神让他停,他就停。没有神的旨意,他就静心等候,有了神的旨意,他就伺机而动。

还有,倚靠神,“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参。约拿单能够在强敌面前一跃而起,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乃是靠着上帝的大能。他得胜的秘诀和经典的名言就是:“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三、带来的影响

教会复兴运动往往始于得胜者的影响和激励。教会并不是没有人,乃是人没有找到当处的位置。当教会软弱时,能够起到影响作用的必定是少数。在教会面临危难之时,有的因着软弱变成了观望者,有的因着利益变成了倒戈者,有的因着惧怕变成了隐藏者。但是在有人起来登高一呼时,这些人都会重新起来,成为复兴的大军。

首先,改变了观望派,“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

其次,改变了骑墙派,“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

还有,改变了隐藏派,“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纵观基督教的历史,不难发现,每一个时代的复兴都是因为有一个人敢于为神挺身而出,继而改变时局,带出复兴。摩西如此,大卫如此,约拿单如此,尼希米如此。甚愿你我也能如此。今日教会欲想复兴,需要你我的摆上。阿们!!!

--2-倪宏恩 2018-08-18

03、约拿单事件

一.引言

今天要宣讲《撒母耳记上》十四章的後半章,是密抹战役的後续部分。在耶和华上帝使以色列人大胜非利士人之後,扫罗王却接连作了一些不当的决定和命令,造成严重後果,表明他确实不适合作以色列的王。这段经文主要记述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之间发生的“约拿单事件”:约拿单误违父誓吃了蜂蜜(23b-30),扫罗的敬虔(31-35),和百姓力保约拿单(36-46)。

二.释经

1)约拿单误违父誓、吃了蜂蜜(23b-30)

“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有学者认为,“一直战到伯亚文”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战事延伸到伯亚文”,是一个新段落到开始。《七十士译本》在这句话之後,还有一句话:“所有的百姓,约有一万人,都与扫罗同在,战事扩散到以法莲山地的每一个城市。”

“伯亚文”的地址现不能完全确定,一般认为是在密抹西北的“伯特利”。

这本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扫罗却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扫罗叫百姓起誓h:‘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甚麽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甚麽,就极其困惫”

“叫…起誓”的这个动词的词根,有两种可能:一是来自’Ih,意思是“使某人起誓”;二是来自y’I,意思是“使人愚笨”,即“愚弄百姓”。後者与《七十士译本》的读法相同:把扫罗要百姓禁食看作是一个“大错误”。这个错误,不是“禁食”本身,而是这个“禁食”在错误的场合。

旧约中,禁食通常与向神恳求有关。不是用“禁食”所表现的敬虔换取上帝应允禁食者的祈求,而是所求之事重要到一个地步,祈求者集中精神祈祷,肉身需要退居次要。在古以色列,禁食是备战期间的常规程序之一。在争战中需要补充、保持好的体力,反倒要百姓要禁食,实在难以理解。

也许,扫罗是出於好意。他看见耶和华他们争战,想用禁食讨耶和华的喜悦,完胜非利士人。如果要百姓禁食是出於耶和华,肯定上帝会保守他们。但是,此时禁食是出自扫罗自己的意念,就有违常理,并带来一系列恶果。

首先,使战局危急窘迫。“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甚麽,就极其困惫”。“极其困惫”的原文是“危急窘迫”(ngs?),与“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秘处,和坑中”的“危急窘迫”是同一个希伯来字:被敌人压制,情况危急窘迫。虽处在得胜中,以色列人却因饥饿而被敌人压制。

其次,使约拿单因吃蜂蜜而误违了扫罗的起誓。

“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百姓中有一人对他h:‘你父亲曾叫人严严的起誓,h:‘今日吃甚麽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倦了。’”

“杖”:应该是约拿单使用的武器。

“眼睛就明亮了”的“明亮”的原意是“看见”。约拿单饿得头昏眼花,吃了蜂蜜,体力恢复,眼睛也明亮了。“因此百姓就疲倦了”的“疲倦”,原意是“黑暗”,与“明亮”相对应。疲惫饥饿的人眼目昏花。约拿单因有蜂蜜的滋润,体力恢复,眼睛明亮。“眼睛就明亮了”,意为“体力恢复了”。

约拿单对他父亲的禁令,显然是不认同的:“约拿单h:‘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麽?’”虽然约拿单的看法是对的,但他却因此成为被他父亲咒诅的对象。

2)扫罗的敬虔(31-35)

“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百姓甚是疲乏”

“亚雅”在密抹西边约32公里处,位於中央山地西侧边缘。一日之内,战事扩展这麽大,表明以色列军队进展神速。不用h与敌人厮杀,单单跑30公里就够累的了。何况,以军还没有进食,当然极其饥饿、疲惫。“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於地上,肉还带着血就吃了”。吃带血的肉是违背摩西律法的。但这是扫罗命令百姓禁食、致使他们饥不择食的结果!

扫罗得知後,马上要人将一块大石头辊来,让百姓在上宰杀牲畜。“扫罗h:‘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辊到我这里来。’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h:‘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b-34)。在大石头上,被宰杀的牲畜的血容易放尽;同时,大石头又可作为祭坛。

“扫罗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耶和华筑的坛”。这是扫罗耶和华筑的第一座坛。

扫罗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可看到他努力遵守摩西律法的敬虔。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百姓吃带血的肉,是他的错误的禁食命令造成的。

3)百姓力保约拿单(36-46)

百姓吃完肉以後,“扫罗h:‘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个人。’”此时,是祭司提醒他,“我们当先亲近神”。此处的“亲近”就是“求问”。扫罗听从祭司的劝告,求问耶和华两个问题,可是,“这日,神没有回答他”

耶和华没有回答,表明耶和华不悦。扫罗认为,有人犯罪了。但他只是往百姓身上想,并且再次起誓:“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百姓沉默,是要保护约拿单。

最後,掣签掣出约拿单。《七十士译本》在中加插了一段“抽中了谁,谁就必死。百姓对扫罗说:不可如此。扫罗却不从”。

为什麽神允许掣出约拿单来而不是扫罗?约拿单到底有没有犯罪?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单就神不回答,而且抽签最後抽到约拿单,似乎约拿单犯罪得罪了神。但是,约拿单并不知道扫罗要百姓发誓,他也没发誓。我们也不知道扫罗掣签的时候,是怎样祷告的,所以不知道掣签的意义如何。一种猜测是,约拿单中的说话,导致以色列人吃血的举动。但这种猜测也不尽合理。因为,如果不是扫罗不让他们在天黑以前吃东西,百姓也不至於狼吞虎咽地吃带血的肉。

约拿单坦承吃蜜的事,并表示,“这样我就死麽(“麽”或作“吧”)”b)?“我就死麽”,原意不太清楚;有的译本译作“让我死吧”或“我愿意死”。

扫罗再显粗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的降罚与我”。约拿单并不知道他父亲下达的禁食命令,也没有违誓(他根本没有起誓)。他吃了蜂蜜,何罪之有?即使有误,也谈不上被处死!扫罗这样作,是要表明他大义灭亲还是拿儿子祭旗立威?无论如何,都不是明君之举。

一再顺从的百姓,无法再忍耐了,他们以起誓对扫罗的起誓,力保约拿单:“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他们保约拿单的理由是:“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和“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

最终,“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但是,约拿单虽然免於一死,但作为一个被父亲咒诅的人,已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

本来以色列人已越过中央山地、可直捣非利士人领地。扫罗可能因遭百姓反对,灰头土脸,丧失了斗志。“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非利士人的锐气经此役後大为收敛,但在扫罗王晚年,恢复元气。最终,扫罗死在他们手上。这是扫罗命令争战中的百姓禁食的最後一个恶果。

总之,扫罗自作主张,不准争战中的百姓在天黑之前吃东西,造成了一系列恶果:百姓捱饿、受苦、被压制;约拿单被咒诅;引发百姓对扫罗旨意的反抗;给非利士人以喘息的机会。

记载了扫罗的战功、後裔与“内阁”成员,正像《圣经》历史书在每一个王的王位结束前王做的一个小结一样,预示扫罗王行将下台。同时,也看出扫罗是爱才的人,“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b),为扫罗和大卫的故事埋下伏笔,因为大卫是扫罗招募的一位勇士。

三.反思

从已查考的几章经文看,扫罗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但他有致命的弱点:不能正确处理作为以色列君王的他,与大君王耶和华的关系,使耶和华废弃他作王。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他不完全遵从先知撒母耳传达的命令。在第十三章,扫罗献燔祭是一个例子。君王献祭并一定不是错误。但是,撒母耳清楚指示扫罗:“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但扫罗却自己献燔祭。他的藉口是,形势危急,和撒母耳没有按时到,他等不及了。其实,他刚献了燔祭,还来不及献平安祭,撒母耳就到了,说明撒母耳并没有迟到。另一个例子在第十五章。撒母耳传达耶和华的命令,“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扫罗奉命出战,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但“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这导致扫罗最终被耶和华废弃。

其次,扫罗不全心仰赖耶和华。在十三章,本来,扫罗叫祭司将神的约柜运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h:‘停手吧。’”。《七十士译本》的译文,是扫罗要祭司“将以弗得取来”。因为,约柜在基列耶琳,距扫罗所在的基比亚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圣经》中,只有用以弗得求问上帝的记载;“停手吧”直译“收回你的手”,与用以弗得求问耶和华相符。

“以弗得”是大祭司穿的Ephod的希伯来文的音译。圣袍有内袍、外袍,外袍外面有以弗得。以弗得外面挂胸牌,嵌有十二块宝石;有乌陵和土明放在胸牌里,以此求问耶和华。故,胸牌又称“决断的胸牌”。胸牌和以弗得是独立的两个物品,但使用时要成为一个。胸牌有两层,好像袋子一样,里面放着乌陵和土明。当大祭司求问上帝时,就是借着乌陵和土明来回答。撒母耳与扫罗时代,除了大祭司之外,一般的祭司在事奉时,也穿细麻布的以弗得,只是上面没有刺绣。

除了向摩西说要将乌陵土明放入亚伦胸前的胸牌内以外,耶和华没有向摩西交待乌陵与土明是用何种材料制造、甚麽形状、颜色,也没有交代大祭司如何使用乌陵与土明辨明耶和华的心意、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可见,当时的摩西、亚伦,对於乌陵与土明以及其使用方法,都很了解,无须解释。但後人对这些与乌陵土明相关的问题,就有许多揣摩、猜测。传统上,犹太拉比们认为,这是耶和华直接交给摩西的两块宝石。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在祷告之後,用手从胸牌口袋中取出一块宝石,如果是乌陵,就是有罪或禁止;如果是土明,就是无罪或许可。

耶和华厌弃扫罗王之後,就不再经由异梦或先知或乌陵、土明来回答扫罗,於是扫罗去寻求交鬼妇人帮助他去找已去世的撒母耳亡魂来解惑。在大卫封立为王之後,乌陵与土明不再被提及。犹大被掳的时候,乌陵和土明就失踪了。耶和华兴起先知,传达祂的旨意:“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

约拿单事件约拿单事件

扫罗看到当时情况紧迫,若再等候耶和华当答覆,就可能贻误战机,所以他叫祭司“收回你的手”,停止用乌陵土明求问耶和华,他要自己决断。

此外,当百姓在亚雅吃了肉以後,扫罗就决定要连夜追杀非利士人。还是祭司提醒他,当先求问耶和华。虽然扫罗立即照办了,但他没有主动地这样做。

作为以色列的君王,扫罗觉得自己有权决定一切事情。在他心目中,耶和华只是他利用或使用的对象,而不是他须倚靠的主宰。他忽略了,耶和华是以色列和他本人的君王。

最後,扫罗刚愎自用。

在与非利士人争战时,他莫名其妙地要百姓起誓禁食;约拿单在不知情、未起誓地情况下吃了蜂蜜,扫罗却坚持咒诅他、要置他於死地。这些,反映出扫罗不具备君王素质。当然,如果他敬畏、依靠耶和华,上帝会赐给他君王的恩赐和智慧。可惜,他却逞血气之勇。

扫罗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就是一个属血气的人。在被立为王之前,他很谦卑。作王之後,他以为王就应该独断专行;对上,不全心倚靠上帝,对下,不爱护、体恤百姓;一切以他的意念为准。

今天,在我们基督徒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扫罗行事的影子。觉得自己可以掌控的事,就不求问上帝;上帝的旨意或圣灵的感动,合乎自己心意的,才乐意遵行。如果我们也像扫罗一样作了王,又会怎麽样呢?

求主帮助我们,以扫罗为鉴,全心依靠、顺服上帝。“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3-里程 2018-04-06

04、押尼珥与约押

;;;;;;;;

押尼珥是以色列国第一任君王扫罗的元帅,约押是以色列王大卫的元帅,他们都很有才,但也很自私、骄傲,最后都死于他人之手,我们就来看《押尼珥与约押》。

一.扫罗的元帅押尼珥

1.押尼珥是扫罗的元帅: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51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押尼珥与扫罗是堂兄弟,扫罗作王后,知道押尼珥有才,就抬举他作了扫罗的元帅。

2.押尼珥引大卫见扫罗:扫罗看见大卫去攻击非利士人,就问元帅押尼珥说:“押尼珥啊,那少年人是谁的儿子?”押尼珥说:“我敢在王面前起誓,我不知道。”56王说:“你可以问问那幼年人是谁的儿子。”57大卫打死非利士人回来,押尼珥领他到扫罗面前,他手中拿着非利士人的头。

在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的战争中,大卫靠着耶和华神杀死了歌利亚,扫罗问押尼珥大卫是谁,当大卫打死歌利亚回来时,押尼珥引大卫见扫罗。

3.押尼珥与扫罗一起追杀大卫:于是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到了百姓那里,见扫罗睡在辎重营里,他的枪在头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围。……12大卫从扫罗的头旁拿了枪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了,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地睡了。13大卫过到那边去,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与他们相离甚远。14大卫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说:“押尼珥啊,你为何不答应呢?”押尼珥说:“你是谁?竟敢呼叫王呢?”15大卫对押尼珥说:“你不是个勇士吗?以色列中谁能比你呢?民中有人进来要害死王你的主,你为何没有保护王你的主呢?16你这样是不好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都是该死的,因为没有保护你们的主,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现在你看看王头旁的枪和水瓶在哪里?”

当扫罗因嫉妒大卫而追杀大卫时,押尼珥追随左右,夜间睡在扫罗旁边保护扫罗,亲眼目睹了大卫再次不加害扫罗。

4.押尼珥立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9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10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11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

押尼珥明知神的旨意是立大卫作王代替扫罗,但他为了自己的位置与既得利益,一直甘当扫罗家的走狗,在扫罗战死沙场后,立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两年。

5.押尼珥挑起基遍战争: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仆人,从玛哈念出来,往基遍去。13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大卫的仆人也出来,在基遍池旁与他们相遇。一班坐在池这边,一班坐在池那边。14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15就按着定数起来:属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便雅悯人过去十二名,大卫的仆人也过去十二名,16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17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18在那里有洗鲁雅的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19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直追赶他不偏左右。20押尼珥回头说:“你是亚撒黑吗?”回答说:“是。”21押尼珥对他说:“你或转向左,转向右,拿住一个少年人,剥去他的战衣。”亚撒黑却不肯转开不追赶他。22押尼珥又对亚撒黑说:“你转开不追赶我吧!我何必杀你呢?若杀你,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23亚撒黑仍不肯转开,故此押尼珥就用枪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透出。亚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众人赶到亚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当押尼珥与约押各带人马在基遍池边相遇时,押尼珥叫少年人起来在他们面前戏耍,结果引发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押尼珥出于正当防卫杀死了约押的兄弟亚撒黑,押尼珥与约押家因此结仇。

6.押尼珥投效大卫:撒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设摆筵席。21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于是大卫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

扫罗死后,押尼珥肆无忌惮地霸占了的扫罗妃嫔利斯巴,为此伊施波设责备押尼珥,伊施波设的一句话激怒了押尼珥,押尼珥因此准备投效大卫,就主动与大卫立约,带领人马来归顺大卫,大卫看中押尼珥的才华,因此接纳了他,与他共商国家统一大计。

7.押尼珥被约押谋杀:约押从大卫那里出来,就打发人去追赶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将他带回来。大卫却不知道。27押尼珥回到希伯仑,约押领他到城门的瓮洞,假作要与他说机密话,就在那里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这是报杀他兄弟亚撒黑的仇。

正当押尼珥平平安安地离开时,却遇到了大卫的元帅约押,约押这个小人公报私仇,不与大卫商量,就谋杀了押尼珥。可怜一个作元帅的大丈夫押尼珥竟死在罪孽之辈手下。

二.大卫的元帅约押

1.约押作了大卫的元帅:大卫说:“谁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领元帅。”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先上去,就作了元帅。

耶西生长子以利押,次子亚比拿达,三子示米亚(“示米亚”即“沙玛”,见撒母耳上、14四子拿坦业、五子拉代、15六子阿鲜,七子大卫。16他们的姐妹是洗鲁雅和亚比该。洗鲁雅的儿子是亚比筛、约押、亚撒黑,共三人。17亚比该生亚玛撒。亚玛撒的父亲是以实玛利人益帖。

大卫与约押是舅舅与外甥的关系,但约押是凭着武艺高强作了大卫的元帅。约押英勇善战,带头攻打耶布斯,因此就作了大卫的元帅。

2.约押谋杀押尼珥:。约押在大卫攻打江山与抵御外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性格不稳,曾用不光彩的手段,杀死了四个重要人物,除了扫罗的元帅押尼珥外,还有乌利亚、押沙龙与亚玛撒。

3.约押谋杀乌利亚:次日早晨,大卫写信与约押,交乌利亚随手带去。15信内写着说:“要派乌利亚前进,到阵势极险之处,你们便退后,使他被杀。”16约押围城的时候,知道敌人那里有勇士,便将乌利亚派在那里。17城里的人出来和约押打仗。大卫的仆人中有几个被杀的,赫人乌利亚也死了。

大卫强奸了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并致使其怀孕后,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开始谋杀乌利亚,叫约押借仇敌的刀杀害乌利亚。约押为了抓住大卫的把柄,盲目地顺从了大卫的命令。在杀害乌利亚的事上,约押难辞其责。

4.约押杀押沙龙: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10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11约押对报信的人说:“你既看见他,为什么不将他打死落在地上呢?你若打死他,我就赏你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12那人对约押说:“我就是得你一千舍客勒银子,我也不敢伸手害王的儿子,因为我们听见王嘱咐你和亚比筛并以太说:‘你们要谨慎,不可害那少年人押沙龙。’13我若妄为害了他的性命,就是你自己也必与我为敌。原来无论何事,都瞒不过王。”14约押说:“我不能与你留连。”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15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

押沙龙是大卫的三子,他为了替妹妹他玛报仇,谋杀了大卫的长子暗嫩,约押帮助逃亡的押沙龙回来,之后又引他去见大卫,押沙龙阴谋造反时,约押不顾大卫要众将宽待押沙龙的吩咐,乘押沙龙被挂在橡树上之机,杀死了押沙龙,使大卫十分伤心。

5.约押谋杀亚玛撒: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9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10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

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追赶叛党示巴时,在基遍与亚玛撒相遇,约押用诡计杀了亚玛撒。

6.约押帮助亚多尼雅: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6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作什么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龙之后。7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

大卫的四子亚多尼雅争夺王位时,约押帮助他。

7.约押被所罗门所杀:约押虽然没有归从押沙龙,却归从了亚多尼雅。他听见这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29有人告诉所罗门王说:“约押逃到耶和华的帐幕,现今在祭坛的旁边。”所罗门就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说:“你去将他杀死。”30比拿雅来到耶和华的帐幕,对约押说:“王吩咐说,你出来吧!”他说:“我不出去,我要死在这里。”比拿雅就去回复王说约押如此如此回答我。31王说:“你可以照着他的话行,杀死他,将他葬埋,好叫约押流无辜人血的罪不归我和我的父家了。32耶和华必使约押流人血的罪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因为他用刀杀了两个比他又义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犹大元帅益帖的儿子亚玛撒,我父亲大卫却不知道。33故此流这二人血的罪必归到约押和他后裔的头上,直到永远。惟有大卫和他的后裔,并他的家与国,必从耶和华那里得平安,直到永远。”34于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上去,将约押杀死,葬在旷野约押自己的坟墓里(“坟墓”原文作“房屋”)。

所罗门作王后,遵着父亲大卫的遗训,差遣元帅比拿雅杀了约押。

--4-耶米玛 2017-09-04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