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教子不易,撒母耳不成功,我们不少人也失败,但……
撒母耳年纪老了,立儿子作士师代替他,但他们和以利的儿子不相伯仲,一样地贪污受贿。我们不知道撒母耳的儿子为甚么堕落,只知道以利儿子的败坏以利也有责任。
我们不知道撒母耳是否教子无方,无论如何,他的儿子已大,可以自行其事了。我们不必为成年儿女的罪自责;但另一方面,作父母的也有独特的责任──在儿女未成年时塑造他们的品格,这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的儿女长大成人后不信从神的话,你要知道,你已不再能约束他们了,别因为发生了一些由不得你的事而自怨自艾。不过如果你的儿女仍然年幼,你的言行教导必会深深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神给人选择的自由,但后果……我的教训是……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有以下几个原因:(1 )撒母耳的两个儿子不适于领导他们;(2 )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在一起相处时,不断发生问题,因为各支派均有自己的首领和地业。他们盼望有君王能将十二个支派统一起来,组成一支军队;(3 )百姓想跟列国看齐。这正是神所不愿见的事。立王之后,人就容易忘记神才是他们真正的君王。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并不是错,神在申命记之中就曾经提到这种可能性。但是人民实际上是不要神作他们的王和领袖。他们要建立法律、军队,并选立一位王来代替神。他们想借着人的力量管理全族,而实际上只有神的大能,才能使他们在充满敌意的迦南地兴旺。
今日社会以人为本,神是否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为何?
百姓坚持要立王,以为有了新政体,就会使国家完善。但是由于基本问题乃是人不顺服神,所以其他的问题在这新政府之下仍会照样发生。他们所需要的乃是同心信靠神,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体。
假使以色列人顺服神领导的话,他们的国势必会非常兴旺,超过所求所想的。如果我们求神引领我们的家庭或个人的生活,却继续按照世人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行,顺服神就变得有名无实。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在生活中的各方面信靠祂。
随潮流,从人意,神的心意被置何方?为何人要一意孤行?
撒母耳向人民仔细解释,立王必有诸般不良后果,但他们不肯听。在你要作重要抉择的时候,要仔细衡量正反两面,也要想到你的抉择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当你心急如焚地想做某事,就不容易看出隐忧,不过你不要小看这些问题,除非你已有详尽的考虑,否则日后必然为你带来极大的困扰。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错在哪?我们从中得的教训是甚么?
以色列人被称为圣洁的族类,与万民有别,也是在万国中单单属于神的民族。他们要求立王的动机,却像列国一样,这与神最先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求立王并不是错,错在立王的动机和原因。
我们常常让别人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你有否因为想与他人看齐,而作了错误的抉择?你要小心,不要让朋友或是你所崇拜的“英雄们”的价值观,牵着你的鼻子走,使你偏离神的正道。神的子民若想与不信神的人一样,必遭遇属灵的灾祸。
;
撒母耳不只向百姓保证“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还说“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那是何等爱的恩言!也是何等难做到的应许!我们爱自己的儿女,但也会忘记为他们祷告,也没有做到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那是些什么百姓,竟值得撒母耳做出这样的应许保证?
那些百姓要立王(;19),好帮助他们打仗。和当时其他国家比较,别国有王,有军事组织,有常备军力,他们没有。每次打外敌的时候,都要向神求,等神兴起拯救的领袖。拯救的领袖还没有兴起之前,大家都要凭信心去等候那看不见的神的供应,再没有什么可见的保障和力量可以依靠。君王和常备的军队却是看得见的力量。有了可见的君王和军队,他们以为那就可以使他们安心了。
为不可爱的百姓祷告
虽然撒母耳是他们的领袖,但他不是舞刀弄枪和指挥军兵的,却是祷告求问神的,还教导圣经的。撒母耳领他们打仗是祈求那位看不见的神,靠那位看不见的神打仗得胜,是真真实实的经验。他们祖先能手无寸铁逃出埃及过红海,又杀败迦南人,夺取了迦南地,都不是因为他们有王和强大的军力,而是那位看不见的神在帮助他们。
出埃及进迦南的事情,撒母耳年代的百姓恐怕都只能听老一代的传说,或在历史记录材料里读到,但刚发生不久的那次“以便以谢”的战役,他们打败非利士人,乃是借着祷告求那位看不见的神,而得到的战果。那该是他们记忆犹新的亲身经验。可是,他们还想要像别的国家那样立王建军。他们要看见有人和组织的力量,作他们的保障。而求神听他们的祷告,靠神来帮助他们打退敌人,那是要凭信心相信的,是看不见的。他们不想再这样去靠那个要凭信心却看不见的保障。
他们表面的言语说得很谦虚:“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为我们争战。”但百姓最内心的想法,撒母耳祷告的时候,神给他说得很清楚:“是他们厌弃神,想事奉别神”(),所以才提出立王的要求。
这些信徒要是在我们当中,他们会提出表面堂皇的理由,说教会应该定好层级,从上而下地管理,好为主作工。但最深层的动机,是不想借祷告依靠神,是为了满足某种方便,权利,甚至野心欲望。
撒母耳还被他的长老们说:“你老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这话可会伤尽人心的。
我们没有真正老的人,说自己老了都没啥问题。可是你真的老了,也常为自己各样器官能力的衰退难过时,那时别人说你老了,意思是说你没用了,退下来吧!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作父亲骂自己的孩子没用,也没什么问题。但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说不行不好,那滋味可不好受。撒母耳会更难受,因为他一生都在全国奔走,教导百姓行神的道。可他能教百姓,就是教不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我相信那句说他儿子不行他的道的话,比说他老了会更伤撒母耳的心。
我作传道人在堂会初创阶段,大小事都要兼顾,却忽略了管教孩子的责任。看到孩子因为我没教好作错事,我会很难受。要是还被人公开说“你孩子是最调皮的,没有作其他孩子的榜样”,我的感觉就会像在伤口中撒盐,心情会特难过。
长老们的话里还表达了厌弃撒母耳的意思。特别是那句“求你立个王给我们。”
撒母耳还能领导大家祷告,带领全国信靠神而导致安定团结。但他们要王,不想听他的了。他怎么不难受?
撒母耳对着这些心口不一、讲话又不留余地的百姓,竟然给他们保证说:“断不停止为他们祷告,又要以善道指教他们。”撒母耳如何能这样待他们?
撒母耳不光只是说恩言,还真的按照他们的想法,给他们立了一个王。撒母耳尽力而为。他为他们找了一个才、德、貌都具备的,人看来没有瑕疵的扫罗作王。他怎么能有如此的器量,能做到这样仁至义尽?
放下自己理想,听神的吩咐
对着这些不可爱的百姓,撒母耳不是逃,也不是斗。他将难处带到神面前祷告。
他第一次听到神给他回应的话是:“你只管依从。”()
耶和华第二次说的仍然是:“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
他警戒过了,百姓还是坚持。他又再祷告,神第三次对他说:
“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
神三次说要他依从,说明了这立王的事,原本对撒母耳来说是多么难依从的事。如果撒母耳没有自己的理想,又何必求问神,三次听到同样的答复。撒母耳心中的理想大概是这样的,最好的政体是不要有人的君王管治国家,只要以神作王,靠祂保护管理。
神三次对他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
撒母耳的想法都是荣耀神的。神竟然要他放下来理想,而不是要百姓放下他们的见解要求!我们可能会问神:你“为何”要撒母耳依从?难道百姓要撒母耳作犯罪的事,也要依从吗?
圣洁的神怎么会吩咐求祂的人犯罪呢?神要撒母耳依从去立人的王,不是罪行。因为立王的事,在他们的祖宗留下来的律法书是有记载的()。律法书里记录了立王的原则。王可以立,只是要立耶和华神拣选的人为王。也要从弟兄中立王。所以,立王的事不是犯罪不犯罪的问题。
那为什么在经文那里又说:“使你们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了大罪”?
他们犯大罪只有一个答案:是他们立王的动机有罪。他们的动机是想离弃神。他们想换别的制度,换领袖,而且还想换别的神去拜,这才是最深层的动机。不要神的心才是罪。
撒母耳面对的要求,不是违背法律的要求,却是人心的诡诈,以及要放下自己的理想。撒母耳有他认为荣耀神的理想。可立王也有法律定明是可以的。他去立王,那就要放下他认为荣耀神的理想,而要接受一个他已经看到有许多害处的计划,结果会让动机不纯的诡诈得逞。
我们会认为撒母耳既是属神的领袖,那么要放手的该是那些还不真认识神的人。可是,神却让属神的人放手,放下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荣耀神的理想。这个功课还真难学习!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些理想还绝对不是自私的,真的是荣耀神的。为什么要我放手?为什么神不让那些不懂属灵的事的人放手?为什么他们的动机那么自私,还要我放手、达成他们的计划?
撒母耳和我们同样是人,同样难以放手。能放手,是因为他听到神三次和他说话,他才顺从。给他们找最好的王。他这样放下自己的理想,接受一个有许多害处的想法,是因为他相信:神会负责结果。他也放得下自己作领导的面子。因为他这样作,等于顺应群众的要求,让群众以为是他们的声音够力量。这样听神的话而让步,也只有属灵的人才能做到的。属肉体的人是难以成就的。
我们还有什么要坚持的理想?家庭财务的管理?教养儿女的方法?教会发展的模式?每个人的理想都是自己的背景造成的,有些理想还是经过验证、是可行的好计划,是荣耀神的。可是有些人提出的说法问题很多,而且计划也没有经过验证的。那怎么办呢?我是要坚持,还是要对抗?属神的人会学习放手,只要不是犯罪的事,都可以让步。让步之后,还要全心全意去支持。
当时的人,又有谁会知道撒母耳的让步,接受百姓的有许多不利的计划,成就了神从犹大支派里出君王的计划,又从犹大支派中立大卫的永远宝座的旨意呢?耶稣基督就是在那族谱而出。谁看得见那么远的事呢?
神可以用一些我们认为没那么好的事成就祂的工作,为什么不放手呢?我们常常不愿意放弃理想,特别是我们认为很对的事。我们坚持要按自己的理想方式。坚持或会成就一些工作,也会省掉些麻烦,但说不定要付出许多不必要的代价。就好像有人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吃饭吃的一地都是,就在他该学拿筷子的时候,仍然去喂他,父母这样不放手,可以使孩子到十几岁也不会拿筷子。相反,我们发现放手有许多的好处。对孩子要放手,他才能成长。我对我的孩子有许多的期盼,也就有了许多的要求。他去参加舞会,让不让他去呢?都快十八岁的孩子了。以前是我太太说了算,她知道现在拦阻孩子去舞会有难处了,就将难作的决定权推给我了。那该怎么办呢?我的决定还是让他去,也作他的司机送他去,让他经历。然后我在背后为他祷告。结果是他去了之后,发现那些地方和场合,原来是那样的没趣,他就宁愿转去打他的羽毛球去了。
牧养照顾教会也要放手,教会也才能学到功课。
放手不等于任他死活,我们尽管将认为最好的,温柔坚定地说清楚。要是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弟兄姐妹不听,就只管依从他们。我们放下自己的理想之前心里都有斗争。“他怎么不先放,要让我放?”谁属灵,谁明白基督的心,谁就先放手。
将心中的不悦交给神
那些长老们刻薄的话会像锤子一样,重重地敲在撒母耳的心里,这些隐痛不容易除去。要是除不掉这些压抑,也真不可能爱这些百姓。
撒母耳听到长老的话,反应是“不喜悦”。换我们可能是怒不可遏。如果换了我,想到自己在百姓当中劳碌大半辈子,青春活力都给了他们,自己一心一意为了全国百姓生命有益到处奔走,而放弃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也因此没学好,我会禁不住我的眼泪的。但撒母耳没辩护,没反击,没责备,却到神面前祷告。
看神给他的回应,我们可以推敲他大概是这样说:“主啊,他们厌弃我。”他将内心最苦痛的告诉神。神向他说的,也是他心中最需要的:“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神就在他安静寻求的时候,让他看见事情的真相,看见人心里的诡诈。也让他离开被人厌弃、自怜的想法。被人厌弃轻视的滋味是难受的,会叫信心不足的人失掉了服事下去的动力,还会使人跌入自怜痛苦的陷阱里难以自拔。
撒母耳的一生很坎坷。小时候被送到圣殿寄养,一年才见父母亲几天。他被人欺负,也没有母亲可以哭诉。他作了先知之后,也不是马上被人重视的,而是被放在一边。他导师以利在世的时候,打仗的事没有人问他。等到打败仗了,百姓对神惧怕了,他才开始被人尊重。百姓才听他的教导,请他祷告。但过没多少年,又因为年老了而被人厌弃。
他将他的痛苦告诉神。那是我们属神的人逃出自怜陷阱的最健康有效的法子。
有位传道人收到教会给他的特别微薄的薪水,又听到教会中一些很不尊重的言语。想到自己忠心投入服事,想到自己的委屈,正自怜难过的时候,就祷告。神恩待他,让他在祷告中,听到圣灵微小的声音:“你不是说要奉献给我吗?这是你奉献给我的机会。”那位传道人就从自怜中逃出来,不因人的做法和说法产生叫人死的自怜和苦毒,得以继续热心爱主爱人。
以主的心肠爱百姓
“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这是撒母耳说“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之前的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了撒母耳的心肠,说明他为什么还能爱下去。
那些百姓的品格一点都不可爱,那些长老也都不属灵。撒母耳能爱这样的百姓,必需要有神的心肠。神怎么爱,他也怎么爱。
神怎么爱我们?想想我们原来是什么样的人,神当初怎样叫我们蒙恩的?怎么忍耐我们的顶撞的?今日我们回头看,才对神的爱有稍多一点的认识。神就是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拯救我们,不是我们作得多好才配上作祂的儿女。这就是神的爱,是不死的爱,是不放弃的爱。
我们怎么看待教会,用什么眼光看待教会,决定了我们受伤害之后的回应。
教会是属神的。越是投入教会,越服事,越发现教会中人的罪性和各种弱点。有些人就像长老和百姓伤害撒母耳那样伤害我们的心灵。再属灵再温柔的人也会受伤害的。但我们和旧人不同。旧人面对罪人来的伤害,作法是斗,斗不过就逃。所以教会常换传道人。我们作属主的新人不一样,虽然心中受伤受苦,仍效法基督爱祂的教会。
撒母耳放手,使徒保罗也放手让以弗所教会经历成长。人的本性是不容易放手,却容易放弃。属神的人效仿基督,就要学会放手的功课。因为我们相信神会叫人成长,甚至是让人摔跤学功课,祂会负责的。我们放手,也放心,只管听神说:“你只管依从他们。”虽然受伤,但我们爱基督教会的心依然不变。我们认识教会,也认识自己,我们都不过是罪人的群体。我们和世人不同,在于我们知罪,认罪,悔罪,又白白蒙了赦免大恩。既然神都不舍弃我们这些不可爱的百姓,我们爱神的人,也就不能放弃,我们要继续去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教会。
只要不是犯罪的事,那些看来有明显毛病的计划,我们能提出的警告都讲了,我们自己的计划是怎么好也说清楚了,但是大家仍然选择有毛病的计划,我们就听从神的:“你只管依从他们。”而且尽心尽力而做。我们就在柔软中被主所用,成为结果子的枝子。说不定我们还会看见神自己介入,把看起来坏的事,变成神要祝福的事呢!
代祷教导,是神托付的责任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
撒母耳在说,他停止为百姓祷告,就会得罪耶和华。这理解可以参考NIV的译文。不是说他停止祷告,百姓会得罪耶和华。撒母耳先前也曾为他们祷告,他们还是得罪耶和华。撒母耳认为若停止为百姓祷告,他自己就会得罪神。这样的说法,最具说服的解释是,他认为,为百姓祷告和教导善道正路,是神托付给他的任务。他不这样作是得罪神的。至于百姓如何回应,是尊重爱护还是轻慢藐视,都不是撒母耳考虑是否继续代祷和教导下去的因素。
要是撒母耳在今日的教会里作传道人,我们可以想像,哪怕教会长老对他很刻薄,哪怕弟兄姐妹大多凭眼见不凭信心,而且还心口不一,血气意见又很强,他也不会离开教会,他还会坚持为教会祷告。他会认定这是神托付给他的牧养使命。
以色列王国需要认识和尊重神的律法,需要合一团结的力量,才有强大的可能。但首先需要那牧养他们的人,对百姓有坚定不移的爱,以代求教导为使命,能放手却不放弃。今日的基督教会,何等需要这样的属灵忠仆!
经文:
老,就意味着糊涂,就意味着无用吗?在以撒的身上,像是是的。他年老,眼目昏花,看不分明。把神所赐予的祝福权柄,为自己换取美味。不顾神曾经的应许,“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执意要以扫去打猎,作成佳肴让自个吃了,好为他祝福。正因这举动,给家庭埋下弟兄相残的祸根。以利年老,两个儿子藐视神的祭物,甚至践踏,且与会幕门口伺候的妇人行苟合之罪。他身为士师,却爱自己的儿子过于爱神,为家庭及百姓遭遇“以迦博”的惨况,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但不都是这样的。迦勒,八十五岁,老当益壮。攻打迦南时,他首当其冲,取得希伯仑为其产业,要知道,这里住着的是亚衲族的三个族长,这族可是伟人族,也是食人族。耶稣降生时,圣殿中的两位老人,西面与亚拿,他们有着敬虔的信仰、活泼的盼望,见到婴孩耶稣时,他们灵里欢喜,认得这是基督,就把这事传扬开来。有人说,老迈是人生的必修课,而老练是人生的选修课。此话真是不假,而撒母耳在老迈时,他越发老练。一、看出百姓的罪恶在撒母耳年老时,其子虽试着做士师,但在诱惑前不能把控自己,不行他的道。百姓怕重蹈覆辙,落入原先的混乱与失序中,他们想立一位王来治理他们。所以他们派众长老们来到撒母耳所在的拉玛,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象列国一样。”面对百姓的代表,以色列众长老的要求,撒母耳不悦。他之所以不悦,是因为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为什么这事不对呢?是因为这事的性质。1、效法列邦立王,并非以色列人创新,乃是他们对外邦人观察所得的结果。他们的混乱与痛苦并不是没有王造成的,乃是他们离弃神,不行神律例的结果。但他们不知省察,反而推卸责任。他们要学效外邦立王之举,来解决他们的危机。可怜啊!他们不认识自身的特别。他们本与外邦一样。原来他们也是亚当的子孙,也是犯罪的子民。他们不与外邦一样。因着神拣选之恩,特别分派他们成为神的子民。在神藉着摩西把他们的祖宗从埃及带出来的时候,神与他们立约,要他们“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参。他们要与外邦一样。今日的他们,竟然来到撒母耳面前,要求与外邦一样。可悲!这事也让我们反省,我们在这世上,与世人本无二样,但蒙了神的怜悯与恩召,不再一样,成了神的儿女。试问,我们所作所为,与他们一样,还是有分别呢?2、厌弃上帝以色列民不是没有王,他们的王乃是爱他们、保护他们、常为他们争战的耶和华神。看他们在士师时期中的遭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他们转向神,向神呼求时,神就及时的搭救他们脱离一切的凶恶。更具体的是撒母耳的兴起,他在神的殿中长大,属于文人,却能击杀非利士人,带给他们国中太平,这岂不是神特别的恩典吗?但以色列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来求立王,是不认识神为王。不仅如此,还是厌弃神为王。神安慰撒母耳说:“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而且他们这样做,还不止这一次,是照他们素常所行的,是老毛病又患了。耶和华神对撒母耳说“他们现在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3、自我为王追根究底,以色列民如此行,是自我作王。何出此言呢?看撒母耳为他们立王所出的方案,就可以得出这结论。掣签,意味着每人都有机会,在均等的条件下,由于只能是一位王,故这方法最为“公平公正”了。他们接受这建议,说明了他们的内在都想为王。上述所言,就是百姓的罪恶所在,撒母耳一听长老的说话,就不喜悦。从中可见,他的灵性是何等敏锐,没有丝毫的糊涂。二、不求自己的益处撒母耳虽是老了,但其灵性是那样的美好。不仅洞察百姓的罪恶,也不求自己的益处。这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不悦6节记载,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众长老对撒母耳提出要求的时候,撒母耳不悦。可这不悦,不是因为百姓嫌他年老,乃是因为百姓对神的得罪。人在年老时,非常在意自身的尊荣。有这样一个事情,一位退休的老厂长,住在养老院中,若陪伴人员不喊他“厂长”,他就觉得失落,不习惯,常为此发脾气。日常生活中,许多老人不是忌讳他人问他们年龄吗?可以色列民的长老来到撒母耳那里,对他直言“你已经老了”,这话的背后影射了“无用了”。对为以色列民付出一生的撒母耳而言,实在是缺乏应有的尊重。但撒母耳没有为此不悦。他乃是为着他们的要求不悦,因这要求是对神的得罪。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位“无我惟主”的神之忠仆。2、祷告撒母耳不喜悦百姓的立王之要求,可他没有直接责备与训斥,反而“就祷告耶和华”。照着撒母耳为百姓所付出的,用俗话说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他完全有资格来责备他们,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来到神的面前。生命的成熟度在此一览无遗。被人厌弃,遭人唾沫时,一般人的反应都是情绪激动,何况还“逮个正着”。不训一顿,出不了“恶气”。撒母耳为我们立了一个标竿,叫我们在类似的遭遇中,晓得转向神。祷告是对付自我、脾气最好的招数。3、安慰神知道他仆人的处境与心境,发话来安慰他了。“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这话让撒母耳从自身内心的苦楚,转向神的遭遇。他为以色列民所摆上的若比起神为以色列民所做的,那相差不止千里。然而,如此深爱百姓的神,也遭遇百姓的厌弃,那么,对他的厌弃又有什么不该的呢。让一群忘恩负义的人在撒母耳面前感恩戴德,可能吗?想想神所受到的对待,再思想自身所遭受的,心里也就舒缓了。神的提醒是最及时的安慰。人将他厌弃,但有神的接纳,足矣。三、传扬上帝的警告遭遇百姓的厌弃,撒母耳向神祷告。此时,神吩咐他给予百姓警告,他顺服神。面对这悖逆的族群,他传达了神的话语,让他们得知人为王与神为王的不同。1、人为王的特点:取“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必取你们的女儿……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和婢女……你们的羊群他必取……”人做王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取。其最高境界无非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仍不改“取”的本质。因王不取,无处可得啊。2、神为王的恩典:给而神为王,他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他不缺少什么,故也不会向人取什么,反而向人彰显他的祝福,不断给人恩典。诗人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日光、空气、雨露都是神白白的给予。若让他为你人生的君王,还有何惧呢?3、众百姓的反应:刚硬不听听完撒母耳的话,百姓的反应是这样的,“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象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多么心硬的回复,多么刺耳的声音。撒母耳听见百姓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陈明在耶和华面前。他无奈,但他交托。把结果交给神,这就是神仆人面对艰难的事奉环境,最为美好的态度。结语:百姓求王,是一次愚昧的举动,因他们仿效列邦,因他们刚愎固执,因他们不听警告。然而,神所使用的撒母耳,虽被厌弃,但不为己悲,来到神前,呈明一切。这样的行径,见证了他的智慧与老炼,更显明他灵性的深邃与敏锐。求神帮助我们,时光流逝,生命日盛。证道经文:撒母耳记上 8:1-22,12:6-25
[撒母耳记上 8:1] 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母耳记上 8:2] 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撒母耳记上 8:3] 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撒母耳记上 8:4] 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
[撒母耳记上 8:5] 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撒母耳记上 8:6]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 8: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撒母耳记上 8:8] 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撒母耳记上 8:9] 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
[撒母耳记上 8:10] 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
[撒母耳记上 8:11] 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撒母耳记上 8:12] 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
[撒母耳记上 8:13] 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
[撒母耳记上 8:14] 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
[撒母耳记上 8:15] 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
[撒母耳记上 8:16] 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
[撒母耳记上 8:17] 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
[撒母耳记上 8:18] 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撒母耳记上 8:19] 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
[撒母耳记上 8:20] 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撒母耳记上 8:21] 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记上 8:22]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撒母耳记上 12:6] 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 12:7] 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
[撒母耳记上 12:8] 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
[撒母耳记上 12:9] 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 神、他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
[撒母耳记上 12:10] 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是有罪了.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你。
[撒母耳记上 12:11] 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
[撒母耳记上 12:12] 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你们的王。
[撒母耳记上 12:13] 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
[撒母耳记上 12:14]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他、听从他的话、不违背他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 神就好了。
[撒母耳记上 12:15] 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他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
[撒母耳记上 12:16] 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
[撒母耳记上 12:17] 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么.我求告耶和华、他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
[撒母耳记上 12:18] 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
[撒母耳记上 12:19]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 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
[撒母耳记上 12:20] 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他。
[撒母耳记上 12:21] 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
[撒母耳记上 12:22] 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撒母耳记上 12:23]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
[撒母耳记上 12:24] 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的尽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
[撒母耳记上 12:25] 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