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撒母耳记上第8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教子不易,撒母耳不成功,我们不少人也失败,但……

撒母耳年纪老了,立儿子作士师代替他,但他们和以利的儿子不相伯仲,一样地贪污受贿。我们不知道撒母耳的儿子为甚么堕落,只知道以利儿子的败坏以利也有责任

我们不知道撒母耳是否教子无方,无论如何,他的儿子已大,可以自行其事了。我们不必为成年儿女的罪自责;但另一方面,作父母的也有独特的责任──在儿女未成年时塑造他们的品格,这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的儿女长大成人后不信从神的话,你要知道,你已不再能约束他们了,别因为发生了一些由不得你的事而自怨自艾。不过如果你的儿女仍然年幼,你的言行教导必会深深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神给人选择的自由,但后果……我的教训是……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有以下几个原因:(1 )撒母耳的两个儿子不适于领导他们;(2 )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在一起相处时,不断发生问题,因为各支派均有自己的首领和地业。他们盼望有君王能将十二个支派统一起来,组成一支军队;(3 )百姓想跟列国看齐。这正是神所不愿见的事。立王之后,人就容易忘记神才是他们真正的君王。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并不是错,神在申命记之中就曾经提到这种可能性。但是人民实际上是不要神作他们的王和领袖。他们要建立法律、军队,并选立一位王来代替神。他们想借着人的力量管理全族,而实际上只有神的大能,才能使他们在充满敌意的迦南地兴旺。

今日社会以人为本,神是否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为何?

百姓坚持要立王,以为有了新政体,就会使国家完善。但是由于基本问题乃是人不顺服神,所以其他的问题在这新政府之下仍会照样发生。他们所需要的乃是同心信靠神,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体。

假使以色列人顺服神领导的话,他们的国势必会非常兴旺,超过所求所想的。如果我们求神引领我们的家庭或个人的生活,却继续按照世人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行,顺服神就变得有名无实。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在生活中的各方面信靠祂。

随潮流,从人意,神的心意被置何方?为何人要一意孤行?

撒母耳向人民仔细解释,立王必有诸般不良后果,但他们不肯听。在你要作重要抉择的时候,要仔细衡量正反两面,也要想到你的抉择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当你心急如焚地想做某事,就不容易看出隐忧,不过你不要小看这些问题,除非你已有详尽的考虑,否则日后必然为你带来极大的困扰。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错在哪?我们从中得的教训是甚么?

以色列人被称为圣洁的族类,与万民有别,也是在万国中单单属于神的民族。他们要求立王的动机,却像列国一样,这与神最先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求立王并不是错,错在立王的动机和原因。

我们常常让别人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你有否因为想与他人看齐,而作了错误的抉择?你要小心,不要让朋友或是你所崇拜的“英雄们”的价值观,牵着你的鼻子走,使你偏离神的正道。神的子民若想与不信神的人一样,必遭遇属灵的灾祸。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撒母耳记信息4

;

撒母耳不只向百姓保证“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还说“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那是何等爱的恩言!也是何等难做到的应许!我们爱自己的儿女,但也会忘记为他们祷告,也没有做到以善道正路指教他们。那是些什么百姓,竟值得撒母耳做出这样的应许保证?

那些百姓要立王(;19),好帮助他们打仗。和当时其他国家比较,别国有王,有军事组织,有常备军力,他们没有。每次打外敌的时候,都要向神求,等神兴起拯救的领袖。拯救的领袖还没有兴起之前,大家都要凭信心去等候那看不见的神的供应,再没有什么可见的保障和力量可以依靠。君王和常备的军队却是看得见的力量。有了可见的君王和军队,他们以为那就可以使他们安心了。

为不可爱的百姓祷告

虽然撒母耳是他们的领袖,但他不是舞刀弄枪和指挥军兵的,却是祷告求问神的,还教导圣经的。撒母耳领他们打仗是祈求那位看不见的神,靠那位看不见的神打仗得胜,是真真实实的经验。他们祖先能手无寸铁逃出埃及过红海,又杀败迦南人,夺取了迦南地,都不是因为他们有王和强大的军力,而是那位看不见的神在帮助他们。

出埃及进迦南的事情,撒母耳年代的百姓恐怕都只能听老一代的传说,或在历史记录材料里读到,但刚发生不久的那次“以便以谢”的战役,他们打败非利士人,乃是借着祷告求那位看不见的神,而得到的战果。那该是他们记忆犹新的亲身经验。可是,他们还想要像别的国家那样立王建军。他们要看见有人和组织的力量,作他们的保障。而求神听他们的祷告,靠神来帮助他们打退敌人,那是要凭信心相信的,是看不见的。他们不想再这样去靠那个要凭信心却看不见的保障。

他们表面的言语说得很谦虚:“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为我们争战。”但百姓最内心的想法,撒母耳祷告的时候,神给他说得很清楚:“是他们厌弃神,想事奉别神”(),所以才提出立王的要求。

这些信徒要是在我们当中,他们会提出表面堂皇的理由,说教会应该定好层级,从上而下地管理,好为主作工。但最深层的动机,是不想借祷告依靠神,是为了满足某种方便,权利,甚至野心欲望。

撒母耳还被他的长老们说:“你老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这话可会伤尽人心的。

我们没有真正老的人,说自己老了都没啥问题。可是你真的老了,也常为自己各样器官能力的衰退难过时,那时别人说你老了,意思是说你没用了,退下来吧!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作父亲骂自己的孩子没用,也没什么问题。但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说不行不好,那滋味可不好受。撒母耳会更难受,因为他一生都在全国奔走,教导百姓行神的道。可他能教百姓,就是教不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我相信那句说他儿子不行他的道的话,比说他老了会更伤撒母耳的心。

我作传道人在堂会初创阶段,大小事都要兼顾,却忽略了管教孩子的责任。看到孩子因为我没教好作错事,我会很难受。要是还被人公开说“你孩子是最调皮的,没有作其他孩子的榜样”,我的感觉就会像在伤口中撒盐,心情会特难过。

长老们的话里还表达了厌弃撒母耳的意思。特别是那句“求你立个王给我们。”

撒母耳还能领导大家祷告,带领全国信靠神而导致安定团结。但他们要王,不想听他的了。他怎么不难受?

撒母耳对着这些心口不一、讲话又不留余地的百姓,竟然给他们保证说:“断不停止为他们祷告,又要以善道指教他们。”撒母耳如何能这样待他们?

撒母耳不光只是说恩言,还真的按照他们的想法,给他们立了一个王。撒母耳尽力而为。他为他们找了一个才、德、貌都具备的,人看来没有瑕疵的扫罗作王。他怎么能有如此的器量,能做到这样仁至义尽?

放下自己理想,听神的吩咐

对着这些不可爱的百姓,撒母耳不是逃,也不是斗。他将难处带到神面前祷告。

他第一次听到神给他回应的话是:“你只管依从。”()

耶和华第二次说的仍然是:“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

他警戒过了,百姓还是坚持。他又再祷告,神第三次对他说:

“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

神三次说要他依从,说明了这立王的事,原本对撒母耳来说是多么难依从的事。如果撒母耳没有自己的理想,又何必求问神,三次听到同样的答复。撒母耳心中的理想大概是这样的,最好的政体是不要有人的君王管治国家,只要以神作王,靠祂保护管理。

神三次对他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

撒母耳的想法都是荣耀神的。神竟然要他放下来理想,而不是要百姓放下他们的见解要求!我们可能会问神:你“为何”要撒母耳依从?难道百姓要撒母耳作犯罪的事,也要依从吗?

圣洁的神怎么会吩咐求祂的人犯罪呢?神要撒母耳依从去立人的王,不是罪行。因为立王的事,在他们的祖宗留下来的律法书是有记载的()。律法书里记录了立王的原则。王可以立,只是要立耶和华神拣选的人为王。也要从弟兄中立王。所以,立王的事不是犯罪不犯罪的问题。

那为什么在经文那里又说:“使你们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了大罪”?

他们犯大罪只有一个答案:是他们立王的动机有罪。他们的动机是想离弃神。他们想换别的制度,换领袖,而且还想换别的神去拜,这才是最深层的动机。不要神的心才是罪。

撒母耳面对的要求,不是违背法律的要求,却是人心的诡诈,以及要放下自己的理想。撒母耳有他认为荣耀神的理想。可立王也有法律定明是可以的。他去立王,那就要放下他认为荣耀神的理想,而要接受一个他已经看到有许多害处的计划,结果会让动机不纯的诡诈得逞。

我们会认为撒母耳既是属神的领袖,那么要放手的该是那些还不真认识神的人。可是,神却让属神的人放手,放下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荣耀神的理想。这个功课还真难学习!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些理想还绝对不是自私的,真的是荣耀神的。为什么要我放手?为什么神不让那些不懂属灵的事的人放手?为什么他们的动机那么自私,还要我放手、达成他们的计划?

撒母耳和我们同样是人,同样难以放手。能放手,是因为他听到神三次和他说话,他才顺从。给他们找最好的王。他这样放下自己的理想,接受一个有许多害处的想法,是因为他相信:神会负责结果。他也放得下自己作领导的面子。因为他这样作,等于顺应群众的要求,让群众以为是他们的声音够力量。这样听神的话而让步,也只有属灵的人才能做到的。属肉体的人是难以成就的。

我们还有什么要坚持的理想?家庭财务的管理?教养儿女的方法?教会发展的模式?每个人的理想都是自己的背景造成的,有些理想还是经过验证、是可行的好计划,是荣耀神的。可是有些人提出的说法问题很多,而且计划也没有经过验证的。那怎么办呢?我是要坚持,还是要对抗?属神的人会学习放手,只要不是犯罪的事,都可以让步。让步之后,还要全心全意去支持。

当时的人,又有谁会知道撒母耳的让步,接受百姓的有许多不利的计划,成就了神从犹大支派里出君王的计划,又从犹大支派中立大卫的永远宝座的旨意呢?耶稣基督就是在那族谱而出。谁看得见那么远的事呢?

神可以用一些我们认为没那么好的事成就祂的工作,为什么不放手呢?我们常常不愿意放弃理想,特别是我们认为很对的事。我们坚持要按自己的理想方式。坚持或会成就一些工作,也会省掉些麻烦,但说不定要付出许多不必要的代价。就好像有人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吃饭吃的一地都是,就在他该学拿筷子的时候,仍然去喂他,父母这样不放手,可以使孩子到十几岁也不会拿筷子。相反,我们发现放手有许多的好处。对孩子要放手,他才能成长。我对我的孩子有许多的期盼,也就有了许多的要求。他去参加舞会,让不让他去呢?都快十八岁的孩子了。以前是我太太说了算,她知道现在拦阻孩子去舞会有难处了,就将难作的决定权推给我了。那该怎么办呢?我的决定还是让他去,也作他的司机送他去,让他经历。然后我在背后为他祷告。结果是他去了之后,发现那些地方和场合,原来是那样的没趣,他就宁愿转去打他的羽毛球去了。

牧养照顾教会也要放手,教会也才能学到功课。

放手不等于任他死活,我们尽管将认为最好的,温柔坚定地说清楚。要是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弟兄姐妹不听,就只管依从他们。我们放下自己的理想之前心里都有斗争。“他怎么不先放,要让我放?”谁属灵,谁明白基督的心,谁就先放手。

将心中的不悦交给神

那些长老们刻薄的话会像锤子一样,重重地敲在撒母耳的心里,这些隐痛不容易除去。要是除不掉这些压抑,也真不可能爱这些百姓。

撒母耳听到长老的话,反应是“不喜悦”。换我们可能是怒不可遏。如果换了我,想到自己在百姓当中劳碌大半辈子,青春活力都给了他们,自己一心一意为了全国百姓生命有益到处奔走,而放弃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也因此没学好,我会禁不住我的眼泪的。但撒母耳没辩护,没反击,没责备,却到神面前祷告。

看神给他的回应,我们可以推敲他大概是这样说:“主啊,他们厌弃我。”他将内心最苦痛的告诉神。神向他说的,也是他心中最需要的:“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神就在他安静寻求的时候,让他看见事情的真相,看见人心里的诡诈。也让他离开被人厌弃、自怜的想法。被人厌弃轻视的滋味是难受的,会叫信心不足的人失掉了服事下去的动力,还会使人跌入自怜痛苦的陷阱里难以自拔。

撒母耳的一生很坎坷。小时候被送到圣殿寄养,一年才见父母亲几天。他被人欺负,也没有母亲可以哭诉。他作了先知之后,也不是马上被人重视的,而是被放在一边。他导师以利在世的时候,打仗的事没有人问他。等到打败仗了,百姓对神惧怕了,他才开始被人尊重。百姓才听他的教导,请他祷告。但过没多少年,又因为年老了而被人厌弃。

他将他的痛苦告诉神。那是我们属神的人逃出自怜陷阱的最健康有效的法子。

有位传道人收到教会给他的特别微薄的薪水,又听到教会中一些很不尊重的言语。想到自己忠心投入服事,想到自己的委屈,正自怜难过的时候,就祷告。神恩待他,让他在祷告中,听到圣灵微小的声音:“你不是说要奉献给我吗?这是你奉献给我的机会。”那位传道人就从自怜中逃出来,不因人的做法和说法产生叫人死的自怜和苦毒,得以继续热心爱主爱人。

以主的心肠爱百姓

“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祂的子民,就必因祂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这是撒母耳说“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之前的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了撒母耳的心肠,说明他为什么还能爱下去。

那些百姓的品格一点都不可爱,那些长老也都不属灵。撒母耳能爱这样的百姓,必需要有神的心肠。神怎么爱,他也怎么爱。

神怎么爱我们?想想我们原来是什么样的人,神当初怎样叫我们蒙恩的?怎么忍耐我们的顶撞的?今日我们回头看,才对神的爱有稍多一点的认识。神就是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拯救我们,不是我们作得多好才配上作祂的儿女。这就是神的爱,是不死的爱,是不放弃的爱。

我们怎么看待教会,用什么眼光看待教会,决定了我们受伤害之后的回应。

教会是属神的。越是投入教会,越服事,越发现教会中人的罪性和各种弱点。有些人就像长老和百姓伤害撒母耳那样伤害我们的心灵。再属灵再温柔的人也会受伤害的。但我们和旧人不同。旧人面对罪人来的伤害,作法是斗,斗不过就逃。所以教会常换传道人。我们作属主的新人不一样,虽然心中受伤受苦,仍效法基督爱祂的教会。

撒母耳放手,使徒保罗也放手让以弗所教会经历成长。人的本性是不容易放手,却容易放弃。属神的人效仿基督,就要学会放手的功课。因为我们相信神会叫人成长,甚至是让人摔跤学功课,祂会负责的。我们放手,也放心,只管听神说:“你只管依从他们。”虽然受伤,但我们爱基督教会的心依然不变。我们认识教会,也认识自己,我们都不过是罪人的群体。我们和世人不同,在于我们知罪,认罪,悔罪,又白白蒙了赦免大恩。既然神都不舍弃我们这些不可爱的百姓,我们爱神的人,也就不能放弃,我们要继续去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教会。

只要不是犯罪的事,那些看来有明显毛病的计划,我们能提出的警告都讲了,我们自己的计划是怎么好也说清楚了,但是大家仍然选择有毛病的计划,我们就听从神的:“你只管依从他们。”而且尽心尽力而做。我们就在柔软中被主所用,成为结果子的枝子。说不定我们还会看见神自己介入,把看起来坏的事,变成神要祝福的事呢!

代祷教导,是神托付的责任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

撒母耳在说,他停止为百姓祷告,就会得罪耶和华。这理解可以参考NIV的译文。不是说他停止祷告,百姓会得罪耶和华。撒母耳先前也曾为他们祷告,他们还是得罪耶和华。撒母耳认为若停止为百姓祷告,他自己就会得罪神。这样的说法,最具说服的解释是,他认为,为百姓祷告和教导善道正路,是神托付给他的任务。他不这样作是得罪神的。至于百姓如何回应,是尊重爱护还是轻慢藐视,都不是撒母耳考虑是否继续代祷和教导下去的因素。

要是撒母耳在今日的教会里作传道人,我们可以想像,哪怕教会长老对他很刻薄,哪怕弟兄姐妹大多凭眼见不凭信心,而且还心口不一,血气意见又很强,他也不会离开教会,他还会坚持为教会祷告。他会认定这是神托付给他的牧养使命。

以色列王国需要认识和尊重神的律法,需要合一团结的力量,才有强大的可能。但首先需要那牧养他们的人,对百姓有坚定不移的爱,以代求教导为使命,能放手却不放弃。今日的基督教会,何等需要这样的属灵忠仆!

--1-黄智奇 2019-11-05

02、从“百姓求王”看撒母耳的老练

经文:

老,就意味着糊涂,就意味着无用吗?

在以撒的身上,像是是的。他年老,眼目昏花,看不分明。把神所赐予的祝福权柄,为自己换取美味。不顾神曾经的应许,“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执意要以扫去打猎,作成佳肴让自个吃了,好为他祝福。正因这举动,给家庭埋下弟兄相残的祸根。

以利年老,两个儿子藐视神的祭物,甚至践踏,且与会幕门口伺候的妇人行苟合之罪。他身为士师,却爱自己的儿子过于爱神,为家庭及百姓遭遇“以迦博”的惨况,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

但不都是这样的。

迦勒,八十五岁,老当益壮。攻打迦南时,他首当其冲,取得希伯仑为其产业,要知道,这里住着的是亚衲族的三个族长,这族可是伟人族,也是食人族。

耶稣降生时,圣殿中的两位老人,西面与亚拿,他们有着敬虔的信仰、活泼的盼望,见到婴孩耶稣时,他们灵里欢喜,认得这是基督,就把这事传扬开来。

有人说,老迈是人生的必修课,而老练是人生的选修课。此话真是不假,而撒母耳在老迈时,他越发老练。

一、看出百姓的罪恶

在撒母耳年老时,其子虽试着做士师,但在诱惑前不能把控自己,不行他的道。百姓怕重蹈覆辙,落入原先的混乱与失序中,他们想立一位王来治理他们。所以他们派众长老们来到撒母耳所在的拉玛,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象列国一样。”

面对百姓的代表,以色列众长老的要求,撒母耳不悦。他之所以不悦,是因为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为什么这事不对呢?是因为这事的性质。

1、效法列邦

立王,并非以色列人创新,乃是他们对外邦人观察所得的结果。他们的混乱与痛苦并不是没有王造成的,乃是他们离弃神,不行神律例的结果。但他们不知省察,反而推卸责任。他们要学效外邦立王之举,来解决他们的危机。可怜啊!他们不认识自身的特别。

他们本与外邦一样。原来他们也是亚当的子孙,也是犯罪的子民。

他们不与外邦一样。因着神拣选之恩,特别分派他们成为神的子民。在神藉着摩西把他们的祖宗从埃及带出来的时候,神与他们立约,要他们“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参

他们要与外邦一样。今日的他们,竟然来到撒母耳面前,要求与外邦一样。可悲!

这事也让我们反省,我们在这世上,与世人本无二样,但蒙了神的怜悯与恩召,不再一样,成了神的儿女。试问,我们所作所为,与他们一样,还是有分别呢?

2、厌弃上帝

以色列民不是没有王,他们的王乃是爱他们、保护他们、常为他们争战的耶和华神。看他们在士师时期中的遭遇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他们转向神,向神呼求时,神就及时的搭救他们脱离一切的凶恶。更具体的是撒母耳的兴起,他在神的殿中长大,属于文人,却能击杀非利士人,带给他们国中太平,这岂不是神特别的恩典吗?但以色列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来求立王,是不认识神为王。

不仅如此,还是厌弃神为王。神安慰撒母耳说:“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而且他们这样做,还不止这一次,是照他们素常所行的,是老毛病又患了。耶和华神对撒母耳说“他们现在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3、自我为王

追根究底,以色列民如此行,是自我作王。

何出此言呢?

看撒母耳为他们立王所出的方案,就可以得出这结论。掣签,意味着每人都有机会,在均等的条件下,由于只能是一位王,故这方法最为“公平公正”了。他们接受这建议,说明了他们的内在都想为王。

上述所言,就是百姓的罪恶所在,撒母耳一听长老的说话,就不喜悦。从中可见,他的灵性是何等敏锐,没有丝毫的糊涂。

二、不求自己的益处

撒母耳虽是老了,但其灵性是那样的美好。不仅洞察百姓的罪恶,也不求自己的益处。这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不悦

6节记载,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

众长老对撒母耳提出要求的时候,撒母耳不悦。可这不悦,不是因为百姓嫌他年老,乃是因为百姓对神的得罪。

人在年老时,非常在意自身的尊荣。有这样一个事情,一位退休的老厂长,住在养老院中,若陪伴人员不喊他“厂长”,他就觉得失落,不习惯,常为此发脾气。日常生活中,许多老人不是忌讳他人问他们年龄吗?

可以色列民的长老来到撒母耳那里,对他直言“你已经老了”,这话的背后影射了“无用了”。对为以色列民付出一生的撒母耳而言,实在是缺乏应有的尊重。但撒母耳没有为此不悦。他乃是为着他们的要求不悦,因这要求是对神的得罪。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位“无我惟主”的神之忠仆。

2、祷告

撒母耳不喜悦百姓的立王之要求,可他没有直接责备与训斥,反而“就祷告耶和华”。

照着撒母耳为百姓所付出的,用俗话说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他完全有资格来责备他们,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来到神的面前。生命的成熟度在此一览无遗。

被人厌弃,遭人唾沫时,一般人的反应都是情绪激动,何况还“逮个正着”。不训一顿,出不了“恶气”。撒母耳为我们立了一个标竿,叫我们在类似的遭遇中,晓得转向神。祷告是对付自我、脾气最好的招数。

3、安慰

神知道他仆人的处境与心境,发话来安慰他了。“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

这话让撒母耳从自身内心的苦楚,转向神的遭遇。他为以色列民所摆上的若比起神为以色列民所做的,那相差不止千里。然而,如此深爱百姓的神,也遭遇百姓的厌弃,那么,对他的厌弃又有什么不该的呢。让一群忘恩负义的人在撒母耳面前感恩戴德,可能吗?

想想神所受到的对待,再思想自身所遭受的,心里也就舒缓了。

神的提醒是最及时的安慰。人将他厌弃,但有神的接纳,足矣。

三、传扬上帝的警告

遭遇百姓的厌弃,撒母耳向神祷告。此时,神吩咐他给予百姓警告,他顺服神。面对这悖逆的族群,他传达了神的话语,让他们得知人为王与神为王的不同。

1、人为王的特点:取

“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必取你们的女儿……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和婢女……你们的羊群他必取……”

人做王的特点,就是不断地取。其最高境界无非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仍不改“取”的本质。因王不取,无处可得啊。

2、神为王的恩典:给

而神为王,他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他不缺少什么,故也不会向人取什么,反而向人彰显他的祝福,不断给人恩典。

诗人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日光、空气、雨露都是神白白的给予。若让他为你人生的君王,还有何惧呢?

3、众百姓的反应:刚硬不听

听完撒母耳的话,百姓的反应是这样的,“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象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多么心硬的回复,多么刺耳的声音。

撒母耳听见百姓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陈明在耶和华面前。他无奈,但他交托。把结果交给神,这就是神仆人面对艰难的事奉环境,最为美好的态度。

结语:百姓求王,是一次愚昧的举动,因他们仿效列邦,因他们刚愎固执,因他们不听警告。然而,神所使用的撒母耳,虽被厌弃,但不为己悲,来到神前,呈明一切。这样的行径,见证了他的智慧与老炼,更显明他灵性的深邃与敏锐。求神帮助我们,时光流逝,生命日盛。

--2-黄晓远 2019-06-17

03、申俊伟: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

证道经文:撒母耳记上 8:1-22,12:6-25

[撒母耳记上 8:1] 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母耳记上 8:2] 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撒母耳记上 8:3] 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撒母耳记上 8:4] 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

[撒母耳记上 8:5] 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撒母耳记上 8:6] 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 8: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撒母耳记上 8:8] 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撒母耳记上 8:9] 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

[撒母耳记上 8:10] 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

[撒母耳记上 8:11] 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撒母耳记上 8:12] 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

[撒母耳记上 8:13] 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

[撒母耳记上 8:14] 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

[撒母耳记上 8:15] 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

[撒母耳记上 8:16] 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

[撒母耳记上 8:17] 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

[撒母耳记上 8:18] 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撒母耳记上 8:19] 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

[撒母耳记上 8:20] 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撒母耳记上 8:21] 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撒母耳记上 8:22]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撒母耳记上 12:6] 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 12:7] 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

[撒母耳记上 12:8] 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

[撒母耳记上 12:9] 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 神、他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

[撒母耳记上 12:10] 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是有罪了.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你。

[撒母耳记上 12:11] 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

[撒母耳记上 12:12] 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你们的王。

[撒母耳记上 12:13] 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

[撒母耳记上 12:14]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他、听从他的话、不违背他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 神就好了。

[撒母耳记上 12:15] 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他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

[撒母耳记上 12:16] 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

[撒母耳记上 12:17] 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么.我求告耶和华、他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

[撒母耳记上 12:18] 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

[撒母耳记上 12:19]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 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

[撒母耳记上 12:20] 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他。

[撒母耳记上 12:21] 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

[撒母耳记上 12:22] 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撒母耳记上 12:23]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

[撒母耳记上 12:24] 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的尽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

[撒母耳记上 12:25] 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

--3-申俊伟 2019-04-19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