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约伯三友所犯的错误,也是我们常犯的吗?
约伯的三个朋友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约伯是因为犯了大罪才引起痛苦的。他们和约伯当然都不知道神和撒但间的对话,。人习惯去责备惹上麻烦的人,但约伯的故事清楚说明我们不应总是责备遭受困扰的人。
怎么理解“有智慧的……”,这智慧是从神而来的吗?
后来保罗也引用了这节经文中的一部分,即新约中惟一清楚地引用约伯记的地方 )。神虽然责备以利法,但这不是说他所有的话都是错的。保罗引用的部分就是正确的──人们常常作茧自缚(“中了自己的诡计” )。这也说明应如何运用经文来解释评论圣经。我们必须熟悉神的全部话语,才能恰当地理解其中难以明白的部分。
以利法说错了吗?
以利法说的不错──我们做错了事,受神管教是有福的。但以利法的劝告并不适用于约伯的情况。在本书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约伯受苦并非因犯罪。由此可见,即使我们给别人很好的忠告,但若对他不适用的话,这忠告对他就毫无帮助。在我们想用神的话语安慰别人之前,应该彻底了解对方的处境。
以利法的话哪些是对约伯的正确提醒?
以利法的话说出几乎被忘记的教诲:痛苦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这是在我们面临难处和损失时的良言。约伯不理解受苦的原因,因此他对神的信心需要有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同样犯以利法的错误。在我们紧紧跟随神的时候,并不代表祂会替我们排除所有困难。而好行为也不保证有幸运或成功作回报。赏善罚恶掌握在神的手中,祂有自己的安排。撒但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怀疑神给我们的恩典。
上帝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参考经文: ;;提要
以利法的言论并非全然错谬,只是它不宜用在约伯身上,他在昔日的时空中,未能理解属灵的那场争战。今日研读约伯记的人,就能一目了然,上帝与撒但在天上的争论;,而这正是约伯受苦之奥秘和症结所在,却也是约伯和以利法那时无从知晓的。今日的经文,对于一般罪犯、咎由自取的人而言,是一段良言的劝诫,它在旧约圣经中也有类似的启示;,其属灵的教导与深度,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加以引用、延伸。
今日钥节提到:「上帝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因为祂打破,又缠裹;祂击伤,用手医治。你六次遭难,祂必救你;就是七次,灾祸也无法害你。」这不正是许多先知对上帝的选民所发的应许吗?(赛约翰叁书1:;;;;以利法将人世间受苦、遭难都归因于因果关系,这种看法过于窄化,以致于他在言谈间难免有属灵的傲慢与偏见,令约伯难以接受。末了,他嘲讽地说:「你必知道你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上的青草。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此话一出,对当时一贫如洗、儿女死绝、痛苦难当的约伯而言,是太过残酷的讽刺。然而最终,上帝将公道还给约伯,以利法所说的一切福份,在苦难之后,都应验在约伯身上了。这结果是以利法说话的当下难以料到的。
默想1.综观以利法对苦难的认知,他以自我的经历和属灵的权威,认定这是人犯罪的结果和出于上帝公义的惩治、管教。人必须悔改弃恶,才能脱离苦难。以利法这种过于主观、窄化的定论,使苦难复杂的因由变得模糊不清,且置上帝更高的旨意于不顾。因此,信徒探讨苦难的奥秘,应当多加思想、更深探究。2.虽然以利法某些论点,亦可视为上帝启示的出口,但他坚持以这些启示去诠释所有苦难的问题,难免陷入极端与偏见之中,甚至被撒但利用,成了圣徒的攻击,这在教会历史中屡见不鲜的。信徒当儆醒,莫落入撒但的诱局。苦难的金言1.我们蒙上帝宠爱的时候,仇敌撒但顶不甘心,就上来寻索我们,前来阻拦我们,和我们捣乱。──Daily Devotional Commentary2.患难是胜利的捷径。山路之后,就是大路。──Shan苦难的经文1.当耶和华缠裹祂百姓的损处,医治祂民鞭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2.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3.来罢!我们归向耶和华,祂撕裂我们,也必医治;祂打伤我们,也必缠裹。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世人就如没有牧人的羊群,流离失所,任凭人生的患难包围,等待祢的拯救寻回。求祢让我们看到祢所赐下丰沛的能力,帮助我们领人归主,好尝尝祢救恩的甘甜。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参考经文: 提要
以利法是约伯三友中最具同情心的,但他却受制于自己的信念和对上帝有限的认识,在不知觉中伤害了他原想扶持和帮助的约伯,令人感到遗憾。今日的经文以利法举出他的实例来警告约伯,并提醒他「忿怒(wrath、vexation、resentment)」和「嫉妒(envy、jealousy)」,于事无补,他的呼求是无效的,上帝也不会回应他的呼求。以利法的立论根据:「祸患,原不是从土中出来;患难,也不是从地里发生。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他直言约伯的患难绝非偶然自生的,而是由罪恶所造成必然的结果,患难之多好像飞腾的火星。他这般的推论,使约伯备受压力。
接着,以利法以自己为例,表明他对上帝的敬虔和信靠,欲使约伯效法他。他说:「至于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情托付祂。」他向约伯讲述上帝的能力、仁慈和公正:「祂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祂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使狡诈人的计谋速速灭亡。……上帝拯救穷乏人,脱离他们口中的刀,和强暴人的手。这样,贫寒的人有指望,罪孽之辈必塞口无言。」他这些言论,应用在信徒生活的常例中,并无不妥。他对上帝属性的诠释,精辟入理。然而,他未能深入体察约伯受苦的真正原因及复杂的过程,对约伯也缺乏应有的同理心,这令约伯心灵受创极深。虽然他的本意和动机出于良善,但结果适得其反,使得约伯更加痛苦难受。他所有的劝诫、提醒,对约伯而言都成了控告和定罪,以利法安慰者的角色因此失焦,反倒使他和受苦者处于对立,两人落入辩论的漩涡之中。这样的结果,或许是以利法始料未及。
默想1.俗话说苦海人生,圣经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皆反映苦难的必然性,有如火星飞扬。当亚当将这世界的主权出卖给撒但之后,世界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撒但用苦难对付、控制人。然而,上帝仍然坐在宝座上掌管万有,未经祂许可,没有一件事会临到祂儿女身上。2.「仰望上帝,把事情托付祂。」,这是信徒在苦难中信心的回应。寻求、依靠、交托,主必适时扶持、帮助、赐你力量,使你能得胜苦难。苦难的金言1.祂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让我们不依靠感觉,不凭眼见,惟独根据于上帝是信实的。──Daily Devotional Commentary2.上帝创编我们一生的音乐,并非没有计划。我们只管按谱奏乐,不必害怕遇见休止符。──Ruskin苦难的经文1.至于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情托付祂。2祂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3.这样,贫寒的人有指望,罪孽之辈必塞口无言。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求祢教导我们过着由圣灵掌管的生活,与祢合一,为祢而活。使我们能大胆地向祢呼求,靠着祢的名,能在祢的旨意中祈祷。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但我是困苦忧伤的,上帝阿,愿祢的救恩将我安置在高处。参考经文: ;;;约翰叁书1:提要
第
五十七个有关苦难的原文「ka'ab(kaw-ab')─HB3510」是个动词,其义涵:「疼痛、伤心、痛苦、悲哀、损伤等」,中文圣经和合本译为:「疼痛、糟蹋、打破、忧伤、忧愁、伤心等」。大卫被称为「合上帝心意的人(a man after my own heart)」;,他是合主心意,他明白主的旨意,即使在困苦、忧伤、艰难、横逆之中,仍然坚心依靠、顺服地行走在主量给他的道路上。今日的钥节提到:「但我是困苦、忧伤的,上帝阿,愿祢的救恩将我安置在高处。(I am in pain and distress; may your salvation, O God, protect me.─ NIV)」,中文圣经吕振中版本译为:「但我呢?我是困苦、伤痛的,上帝阿,愿祢的拯救,保护我于高处。」这也是许多信徒在苦难中发出的祷告。 大卫全然信赖上帝,他深信上帝必及时介入他的处境和遭遇,他的祷告必蒙垂听,因此,他献上颂词:「我要以诗歌赞美上帝的名,以感谢称祂为大。这便叫耶和华喜悦,胜似献牛,或是献有角有蹄的公牛。谦卑的人看见了,就喜乐,寻求上帝的人,愿你们的心苏醒。因为耶和华听了穷乏人,不藐视被囚的人。愿天和地、洋海、和其中一切的动物,都赞美祂。」身处苦难而能预先发出得胜的宣告,如此的赞美更显为宝贵,这是出于大信心的祷告。哦,亲爱的,要在困苦伤痛中赞美主,着实不容易,必须具备完全的信心。求圣灵帮助我们能在苦难中献上赞美的祭。默想1.困苦、忧伤固然难受,但不忘记上帝是我们唯一可靠的拯救,祂必保护我们度过每一个苦难的日子。不要放弃,当将你的眼目仰望祂,将你的祷告献在祂面前,祂不会推却你的祷告。2.苦难中的赞美是真正的赞美,苦难中的赞美是得胜的赞美,苦难中的赞美是信心的赞美。当赞美升起时,撒但就必遁逃了。苦难的金言1.大卫最安慰人的书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Shan2.要有一位表示同情的上帝,我们就必须有一位受苦的救主;对别人不会有真实的同情,除非我们自己也受过同样的苦难。──Shan苦难的经文1.求祢搭救我出离淤泥,不叫我陷在其中,求祢使我脱离那些恨我的人,使我出离深水。2.耶和华阿,求祢应允我,因为祢的慈爱本为美好,求祢按你丰盛的慈悲,回转眷顾我。3.祢知道我受的辱骂、欺凌、羞辱,我的敌人都在祢面前。
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祢是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祢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祢是上帝。祢使人归于尘土,在祢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坐在天上的主阿,我要向祢举目、向祢崇拜。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你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参考经文: ;;;提要 第二十八个有关苦难的原文:「shod(shode)─HB7701」是个名词,其义涵「破坏、蹂躏、毁坏、暴力等」,中文圣经和合本译为:「灾害、冤屈、毁灭、灾难、拆毁、残害等」。今日的钥节,是约伯的朋友以利法根据他自己属灵的经历劝告约伯的一段话,他对苦难的诠释和因由,一般而言是正确的,但用在约伯身上却是不宜的。因为对约伯来说,临到他身上的苦难,既不是上帝的惩罚,也非祂的管教,但这是以利法所无法明白的。他虽然带着同情和属灵的洞察力,他试图帮约伯的心灵疗伤,但结果反带给约伯更深的愁苦和苦恼。亲爱的读者,若你要安慰、扶持那些陷入苦难的友人,除非你和他有相同的经历,且受圣灵清楚指引,否则容易造成反效果,安慰不成反加深对方的重担。
尽管如此,以利法对苦难的解释,和那些愿意回转向上帝之人的劝勉,仍是宝贵的。他提到:「上帝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因为祂打破、又缠裹;祂击伤、用手医治。你六次遭难,祂必救你,就是七次,灾祸也无法害你。……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21)在每一种苦难中,总能看见上帝的恩慈、全能的手;在每一个苦难的背后,总是隐藏了上帝丰富无比的恩典和赐福。亲爱的,苦难都是暂时的,上帝的恩典却是永远的。
默想1.以利法以自认为属灵的权威、神学的信条,坚持苦难必是出于上帝的公义,他却不明白苦难有时是出于上帝特别的许可,为了达到祂更高的旨意,使那些真心爱祂、顺服祂的儿女得着更大的恩典。信徒哪,将你的心放宽,以更宽广的态度来面对上帝的作为和上帝儿女的遭遇。2.打破缠裹、击伤医治、遭难拯救,这些都是那些依靠上帝之人经历苦难时的过程。人若能降服在上帝的引导之中,必能体验上帝同在的平安,当灾殃临到时也不惧怕,因为他有一位大过一切苦难的上帝作后盾。苦难的金言1.上帝并没挪去保罗的剌;祂做得更好祂主宰了剌,使刺成为保罗的仆人。Shan2.英国布里奇顿的蒙恩博士眼瞎的时候说:「主啊,我接受祢所赐这盲目的恩典。为了祢的荣耀,帮助我使用它,使祢得加倍的荣耀。」上帝果然借着他发明盲人所用的凸版文字,使成千上万的盲人能读上帝的话,其中有许多人都蒙恩得救。Shan苦难的经文1.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至于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情托付祂。2.因为祂打破,又缠裹;祂击伤,用手医治。你六次遭难,祂必救你;就是七次,灾祸也无法害你。3.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从我母亲生我,祢就是我的上帝。求祢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我哀求祢,便蒙解救,我要倚靠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
一百多年前从加拿大到台湾宣教的马偕博士曾说:“我宁愿烧尽,也不愿锈坏。”马偕博士在三十年的时间里面,在北台湾建立了六十间教会,还办了医院和学校,对台湾的影响很大。我们也不要让自己松散、安逸的过了一生,而要让自己像一艘运送灵粮的船只,照主的心意服事这一世的人。
提到:“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大卫在神的旨意中,走完人生的路程,最终安息在主怀里。神亲自给大卫作见证,说:“他是合我心意的人。”今天我们是否也像大卫一样遵行神的旨意,服事我们这一世的人呢?
约翰‧卫斯理有一个很美的祷告,他说:“我的主,别让我成为无用的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和他的弟弟查理‧卫斯理,是影响十八世纪英国大复兴的重要人物。他生于1703年,父亲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外祖父也是一位牧师。卫斯理从小就顺服神,循规蹈矩,不放任自我。
1709年2月9日,当约翰‧卫斯理五岁的时候,家里突然失火。全家人仓皇逃生,只剩下他还在家里睡觉。等到惊醒过来,大火已经烧到楼梯,他不能下楼,也没有人能上二楼去救他,家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结果他跑到窗户旁边,爬到一个箱子上面。这时,有一个人踩在另外一个人的肩膀上,靠近窗边把他救了出来。当那人一把抓住他,顷刻之间,屋子就倒塌下来。约翰‧卫斯理的爸爸,心里充满感谢,向那些帮忙抢救东西的人大声喊说:“各位邻居快来,让我们跪下感谢神。祂叫我的八个孩子,一个都不失落!任凭房子烧毁吧,我的心已经满足了。”
约翰‧卫斯理这次免于在火场罹难的奇特经历,让他父母深信神对他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托付,要他去作。他母亲苏珊娜在日记里写着:“我要对于这个孩子的灵性特别注意,因神施恩为他预备,比我为他打算要好得多,我要将神的真道与德性,灌输在他心中。”
约翰‧卫斯理长大后,自己也觉得儿时的脱险,乃是神的特别拯救。他画了一张图,描绘一栋失火的房屋,下面写着的经文:“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果然,约翰‧卫斯理一生用火热的心传福音、抢救灵魂,竭力按神的心意行各样的善事。
在历史上神所重用的仆人,往往会对自己灵魂的得救有过一番挣扎。约翰‧卫斯理也不例外,起先他一直设法作自己的救主,想要靠自己所行的义救自己。
有一次,他乘船横渡大西洋途中,遇见了大风暴。当时他被风浪吓到了,心里非常害怕,可是他看到与他同船“摩拉维亚弟兄会”的弟兄姐妹们,却神情泰然,一点儿也不惊惶。虽然外有狂风巨浪侵袭,他们仍像处在风和日丽的阳光下一样的宁静安祥,不但大人不怕,连小孩也不怕。约翰‧卫斯理心想,为什么他心里会慌张,而他们却不怕?他心里就很渴慕这样的平安。
虽然他每天读经祷告,去监狱探访,赒济穷人,过着非常敬虔的生活。但是他跟神的关系并不深入,他的信心并没有正确的对准目标。从年幼开始,他就把“得救的盼望”奠基于他所做的事情上。虽然他口称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但是他把“得救的盼望”放在他日常的表现上,和他所做的圣工上。
1738年5月24日晚上,当卫斯理独自走在街头时,听到有人在家中唱诗的歌声。他就寻着歌声走进一位莫拉维亚弟兄的家教会里,独自坐在后边。当时的讲员是一位刚从美洲回来的莫拉维亚宣教士,他正在朗读两百多年前由马丁路德所写的《罗马书注释》序言。
约翰‧卫斯理听见马丁路德在《罗马书注释》里面清楚陈述“因信称义”的教义后,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能凭着过圣洁生活或遵行律法规条而得救。他觉悟到他虽然愿意照着圣经所说的话来约束自己,但就像保罗所说的:“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心里多有愧欠。
当他明白“因信称义”的真理之后,如释重负,也从自责、自卑的心境里走出来。卫斯理回忆基督在他心里奇妙的改变,说:“大约在九点差一刻时,当时,奇怪得很,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我感到我已相信基督为我的救主,基督已经除去了我的罪,且把我从罪和死的律中拯救出来。”当下他的心里感到异常火热。圣灵在他心里动工,使他确信,他是神的儿女。
得着复兴之后的卫斯理,到处去布道,工作更有能力。约翰‧卫斯理不但有循回布道的恩赐,更擅长组织,能把布道之后信主的人组织起来,继续陪训他们,成为布道的生力军。卫斯理深深知道,没有人能不吸收新东西,却能不断讲道。他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成为不断供应的布道家。他说:“准备好你要说的,那样才有人听你。”他的毅力与恒心令人佩服。
他不但勤奋读书,使自己博学多闻,而且自己写书。他写各种各样的书,而且不限于宗教。他生平大大小小著作有两百三十多种。他写诗歌、写研经材料、祷告文、单张、给儿童编写日课。
约翰‧卫斯理的工作量十分惊人,在他五十二年的事奉生涯,平均每年走四千英哩,很多时间是在马背上。他讲了四万多篇道,写了五十多卷讲道集。他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床,常常清晨五点就开始讲道。他爱失丧的人,所以积极的把福音传给他们。他爱贫穷的人,关怀他们的生活,尽所能的行善。他对自己尽量的节省,但对穷人尽力捐助。他爱初信者,帮助他们,训练他们成为门徒,尽量满足他们属灵的需要。神给他广阔的心胸,以致他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区。”他派宣教士到各地去宣教。他不能做的,就组织人去做。他热心帮助平民大众能够落实宗教生活。保罗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约翰‧卫斯理全心为主,为主读书、为主旅行,当他快到八十岁时,还是经常旅行、写作、讲道,平日他还要处理许多行政上的工作,可是他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劳。”他把每一天献给神,享受在主里的喜乐。他一生追求“合乎圣经的圣洁”,希望达到“天使般”的完美,能够讨神喜悦。
我们很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忘了我们是主耶稣从火里抽出来的一根柴。理当把自己献给主,终身事奉祂。约翰‧卫斯理说:“当你点燃自己,人们自然就喜欢来靠近你的光和热。”
比约翰‧卫斯理小十一岁的英国大布道家─乔治‧怀特腓德,在他献身服事的在三十四年中曾向二十万至三十万数目的听众,讲过一万八千篇道。他在英国及美国各处宣讲福音。所到之处,无不轰动。他曾经为布道,十三次横渡大西洋。除了在美洲殖民地到处布道之外,他几乎深入英国每一个角落,包括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
神给了怀特腓德演说、雄辩及表演天分,十八岁他到牛津读书,不久就结识了卫斯理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的灵命长进得很快。怀特腓德不爱慕虚荣,而是实事求是,他照着加尔文所明白的圣经的神学,就是归正神学,看重圣经在生活中的权威,加上火热布道的热忱,和卫斯理兄弟一同带来了英国教会的复兴。
根据记载,怀特腓德讲道时,带着恳切的说服力和火热的爱,当他举行露天布道的时候,他那宏亮的声音,一英哩之外就可以听得到。许多人了怀特腓德感人至深的讲道,眼泪夺眶而出,悔改归向基督,比如当中一位圣诗作者─罗宾逊。(Robert Robinson,1735-1790)
年轻时是个小混混,喜欢到处惹事生非。17岁的那一年,他听了怀特腓德传讲的的信息:“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就觉悟到自己需要基督的救赎,因而悔改归主。以后罗宾逊成为一位传道人,还写了许多诗歌,而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万福源头”。他感到自己“如羊失群,远离父家走迷途”,是主来救他脱离危险,流出宝血,洗净他的罪污。他记念主的恩典,委身事奉,仰望主一直引导,直到他安抵天家。他也知道他的心容易放荡,远离父家慕虚华。在歌词末了他说:“今献身心求加印记,永作主民在父家”。
年轻时的罗宾逊生活放荡、不受约束。但是信了主以后,生命焕然一新,在英国剑桥忠心服事神。在英国有无数像他这样的青年,因为听见福音整个人的生命焕然一新。随着福音的宣讲,神的大能所到之处,到处带来光明与生命、圣洁与爱。当蒙恩得救的人,顺服神的旨意,尊重神、爱人,就营造出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消除了仇恨,免除了流血革命。
当英国讲道王子司布真年轻的时候,像以色列人在旷野仰望铜蛇那样的仰望基督,确知自己得救以后,他立志要活着来荣耀那位用宝血洗净他的救主。他被神重用成为当代英国最有能力的传道人。
宣信博士从《成圣的奥秘》这本书里得到启发,照着主的话,到主这里来,确信自己有永生之后,他跟主立约,把自己交托给主,求主使他全然成圣,合乎主用,那一年,他十四岁。神大大使用他,一如使用在大马色的路上看见大光的使徒保罗。他们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法国文豪雨果(Victor Hugo)曾说:“何等大事,被爱!何等更大事,就是去爱!”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到老能够带着从神而来的光采,无惧于死亡的来到,因为有神所启示的圣言,如同灯照在暗处。在完成主召他们做的工之前,主不会接他们回天家。他们的心能时常坦然无惧,因为是按着神的旨意在服事。愿你我都能成为神为“这一世”的人所预备的礼物。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要我们的光照在人前,让人看见我们遵行你旨意的好行为,就把荣耀归给天父。你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你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而是按你的旨意和恩典。主啊,仅此一生,不要让我们成为无用的人,以致空手见你。你说义人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利巴嫩的香柏树,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求主叫我们儆醒生活中的闲懒、放纵,愿你的灵火焚烧我们,使我们终身为你火热。主啊,我们越专心爱你,世界就越难诱惑我们。我们越明白你的旨意,在灵程路上奔跑就有越定向,努力就越有目标,也就越容易恒心忍耐,直到在你台前得着你的奖赏。求主坚固我们的信心,加添我们力量,牧养我们、扶持我们,直到永远。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
有人说,人生中惟一能确定的,就是人生的无常。苦难是人人都想逃避的,我们常常只想到“不想要的重担”,而忽略了苦难在我们的生命中所留下美丽、持久的果效。
有一个喻道故事叫作“焦尾琴”,是这么说的。据说有一把有名的胡琴,人称它“焦尾琴”,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从一段烧焦的木头中被抢救出来,然后做成的琴。因为是被抢救出来的,它的底部还看得出一些焦痕。
它的声音特别好听,原因可能是因为从火中被抢救出来时,无形中木质里的含水量降到了最低点,而要做最好的胡琴,就须要最低的含水量,这是普通木头经处理后不容易达到的境界。
人生的遭遇中,许多重大灾难、挫折临到时,好像把我们放在熊熊的大火中,什至我们遭受到巨大损失,只有性命存留,其它都没了。神却借此把我们制成一把焦尾琴。借着我们所遭遇的磨难,在无形中除去了多余的水份,使我们能发出最美的音色。
作者说:“让我们在苦难中,不要只成了一段无用的焦木,而要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让神把我们制作成传说中的名琴-焦尾琴。”这是一则给人带来宝贵提醒的喻道故事。
神不但布置浩瀚星空,也管理人间一切发生的事情。在一切的灾难和悲剧里,神有绝对的主权和智慧,他赏赐也收取,他绝对不做没有意义的事。
地球常有地震,我们都不喜欢地震,也害怕地震所带来的灾难。地震学家知道,“地震”是因为地球的“板块的运动”造成的。若是没有板块运动的挤压,就没有广大的山脉和陆地。正因为活跃的板块运动,造成了山脉、陆地和不同的地貌,为生态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神造的地球是有高山、低谷的。神奠定大山,也让小山形成。,神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
当不幸的灾难降临时,要信赖神的智慧、良善和信实。,诗人说:“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神知道何时要有地震。有时神许可我们暂受苦难,遭逢山一般的困难是为了荣耀的目的。,神说:“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
神在艰难中,会为他的百姓预备一条可走的大道。神借着困难一定是为了把我们带到某处,使我们有新的看见、新的领悟。
有一年,日本发生一起规模很大的“宫城大地震”。地震发生几个月后,当记者再度采访当地受灾的百姓,问起他们的感想。不少灾民表示:“原来人生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神借着苦难,使我们重新看待人生。结果一场灾难成了人重生的契机。
“灾难”和“眼泪”,只是生活中的“插曲”,不是最精彩的节目,转向神、经历神才是。有一首诗歌叫“我知救主为我预备道路”。歌词说到:“我知救主为我预备道路,我知救主为我预备道路,仰望主恳切祈求,虽黑夜也变白昼,我知救主为我预备道路。”这是孙大中很喜欢的一首诗歌。当我们陷在悲苦难当、彷徨软弱的时刻,知道救主会为我们预备道路,我们的心就可以仍归安乐。
巴克莱牧师在《花香满径》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小故事,他说:“在某所学校的足球练习比赛中,一位男同学跌倒在地,把右手臂跌断了。在等救护车把他送去医院的时候,他要同学给他笔和纸。同学问他:“你右手已经不能写字了,你还要纸笔做什么?”他回答说:“就是因为我的右臂跌断了,我想我应该立刻训练自己用左手写字。”聪明人懂得把灾难转化为机会。巴克莱牧师说:“让我们记住:”只要不把它当成苦难,这苦难便算不得什么。任何不幸都能成为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相信能让万事互相效力的天父。””当苦难过去,成为“以前的事”之后,人生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就明白神借着苦难要成就的美意。
有一首诗歌叫“荣耀十架”,歌词说到:
一、岁月悠悠,百物衰朽,十字宝架独存留。为我荣耀,直到永久,舍命事迹照千秋。
二、或当人间忧患侵扰,希望幻灭多惊恐。耶稣宝架永不弃我,常赐欢欣与安宁。
三、灾难,荣华,痛苦,欢愉,皆因宝架成幸福。十架恩泽愈显辉煌,常使感激乐颂扬。
四、基督宝架,我所夸耀,巍然永立宇宙间;欢喜欣不改,平安无限,十架功效到永远。
灾难会让人的心灵苦闷,无法忍受。但主耶稣的十字架给了我们盼望。因为“十字架”让我们不再怀疑神的爱。,使徒约翰说:“神爱世人,什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以永远的爱爱我们,无论环境如何,他的慈爱总不离开我们。
巴克莱牧师在《花香满径》这本书里又提到:“我们是多么容易对身边的环境习以为常,对熟悉的事物变得麻木,即使那是曾经带给我们极大快乐的地方,以及倍感幸福的经历。”
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人在福中不知福。”往往要到地震过后,我们才深深感到平静日子的美好。人很容易落入这样的光景,领受恩典已经“习以为常”,看着神大能运行的奇妙世界,以为“本来就是这样”,而没有感谢神,将神当得的荣耀归给他。
神借着突如其来的苦难,使我们重新看待人生。他借着所许可的试炼提供了我们“有助于灵命成长”的条件。但苦难也考验我们对神的信心,当一向安舒的环境突然起了巨大的变化,会让人感到无比的焦虑;虽然如此,我们却不用悲观,因为知道无论未来遭遇什么事,都在神的旨意里。
约翰‧达秘说:“基督从来不使人无故受损伤。”迈尔博士说:“不要从环境来看神,而要从神来看环境。”从环境来看神,我们会有许多的猜疑。但从神良善、慈爱的本性来看环境,我们就能相信一切都是神所量定和许可的。对神有信心,就能不把苦难看作是威胁,而是看作“化了装的祝福”。用喜乐的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磨难。
有一首诗歌叫“他不误事”,歌词说到:“我们的神不能失信,他的恩约永远坚定。他不误我,他乐施恩。他不误我,因他是神。”
感谢神!基督徒在试炼中的喜乐,就来自于知道结果必定是好的,而有“因信而有的乐观”。神万事都能做,他在我们生命中有正面的引导,也有反面的引导。他带领我们走我们“未曾走过”的路,并不改变他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
有时神许可波浪洪涛漫过我身,但因他是赐我生命的神,必向我施慈爱,因此遇到再大的灾难,再大的困难,我都可以对自己说:“平安无事,一切都在主的手中。”神能做比我们所能知道的更美的事。他能够从“毁灭性的灾难”里重新铸造新生,能在人生的绝境里赐下恩典和希望。当严冬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诗人说:“愿耶和华在你遭难日子应允你,愿名为雅各的神高举你。愿他从圣所救助你,从锡安坚固你。记念你的一切供献,悦纳你的燔祭。将你心所愿的赐给你,成就你的一切筹算。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旌旗。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我们常常不知道怎么样为遭遇困难的人祷告,这段经文提供了我们祷告的方向。
神照着我们心里的状况待我们,随时预备好要救助我们。,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先知耶利米说:“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致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
圣诗作者汤玛士‧齐尚姆(Thomas O.Chisholm,1866-1960)出生在美国肯德基州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他当过小学老师,也作助理编辑,但是因为一身是病,身体软弱、健康很差,以致很多劳累的工作都不能做的长久。迫于生活,他换过不少工作,但是他对神的爱和委身服事的心志始终没有改变。
在他的一生中,虽然经历了病痛和挫败,他仍然写出《你的信实广大》(GreatIs Thy Faithfulness)这首诗歌。那是他回顾一生时照着心里的感动所写的一首诗歌。那一年,他75岁,他说:“因为我从小健康就很差,所以一生中都没有过还过得去的收入。可是我不能不说,那位守约的神他永不改变的信实,和他所给我的许多奇妙的照顾和供应,使我充满了惊讶与感激。”
《你的信实广大》这首诗歌的歌词有三节:
1.你信实何广大我神我天父,全无转动影儿藏在你心;你不改变你慈爱永不转移,无始无终的神施恩不尽。
2.春夏秋冬四季有栽种收成,日月星辰时刻循转不止;宇宙万物都为造物主见证,述说天父莫大信实仁慈。
3.罪孽都赦免有平安在心内,神亲自引导如天堂之乐;力量为今日大盼望为将来,全赐给我另有万福备妥。
〈副歌〉你信实何广大,你信实何广大,清晨复清晨,主爱日更新;我所需要,你慈手丰富预备,你信实何广大,显在我身。
除了《你的信实广大》这首诗歌之外,齐尚姆所写的诗歌,我们所熟知的还有《主我愿像你》,和《活着为耶稣》。这些诗歌孙大中在节目里也经常播放。神借着苦难坚固他敬虔的心志,结果加倍的祝福来自逆境。
按神的旨意,灾难过后,总会有所不同。记载:“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有虔诚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为他捶胸大哭。扫罗却残害教会,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
主耶稣升天之前吩咐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但是当时门徒还是停留在耶路撒冷,主用负面的威胁,达成正面的果效。
若是经过风暴后教会复兴,弟兄姐妹爱主的心志被坚固,生命被炼净,在主的恩典中更成熟长进,神的名得着更多的荣耀,我们就为这风暴感谢赞美神。
你说:“主啊,为什么你让扫罗来残害我们?”主说:“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在不同的阶段,我会用不同的方式用他,你只要信靠我。”
是的,神会引领我们渡过一切危险灾难,从约伯记里我们读到,他后来赐福给约伯比先前更多。所以我们就耐性等候,持续仰望,愿神凭自己的意旨而行。
请我们一起祷告:“主啊,借着苦难,你要改变我们的世界观,改变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你许可地震的发生要告诉我们,这个会震动的世界是暂时的,要我们想望那永恒、不被震动的天家。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悲剧中看见你的手。你要我们信靠你、耐性等候你,直到看到你的“后来”,而不要我们在抱怨、消沉中,枉费了受苦,徒然成为烧焦的木头,而不是在你手中被制造成名贵的“焦尾琴”。借着今天的信息,愿你安慰、扶持我们,使我们更坚定的信靠你,跟随你。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好像禾捆到时收藏。
有一个人提交了关于拆卸古老海船的报告,说旧船木料质地之所以佳良,不仅因为年代久远,还因为船曾在海上经受过种种磨炼,而且,海水和它所载的各种货品使它发生了化学作用。
纽约百老汇街一家旧式家具店展出了一些橡木板料,这些板料取材于一艘具有80年历史的旧船的横梁,其色泽之美,纹理之精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参观。
还有一艘60年前曾航行海上的帆船,它那桃花心木的横梁也非常出色。悠长的岁月和航行的历史,使木料气孔紧缩,颜色变深。它坚韧的质地,古趣盎然的色泽,可与中国古瓶媲美。这木料如今在纽约壹位富豪的客厅里制成一个小小的暖阁,成为客厅中的尊贵之地。
由此看来,那些不经磨炼、悠悠忽忽、虚度一生的人,与曾经沧海、载负过各种货物、侍奉神而帮助人的基督徒相比,性质上有极大差别。后者不仅有磨炼的经验,他们载运货物中的甜蜜气质,也渗入他们待人接物的美德中。
太阳虽下了地平线,其实并未消逝,它离去以后,天上仍有整整一个小时的光亮。一位伟人和义人去世之后,他的踪迹虽逝,但他的音容宛在此世,他虽死了,身后却留下一切对世有贡献的事物,虽死犹生。
——皮邱
法国文豪雨果过了80岁以后,以下面的一段名言来表达他的心意:
我感受到未来的新生命。我像数度被砍伐的森林,新的萌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我升向天空,阳光照在我的头上。大地给我丰富的活力,天的光明四照,使我看清了神秘的宇宙万象。
你说灵魂不过是肉体力量的延长,那为什么我的体力已衰退,灵魂却变得更为光明?冬季已临到我头上,永恒的春季却在我心头。此刻我呼吸着紫丁香、紫罗兰和玫瑰花的香气,就像在20岁时一样。我愈接近人生的终点,愈能听清楚四周欢迎我的交响乐,欢迎我前往那不朽的世界。这虽属神奇,道理却十分单纯。
这段经文讲的是约伯的朋友以利法对约伯的劝诫。他劝约伯乖乖地接受神的惩治,认罪悔改,立即会有如下的好处:病得痊愈(18)、灾难消除(19~22)、环境顺遂(22~23)、家中有平安(24)、后代蒙福(25),本人也全寿而终(26)。好一个福禄寿全的图画,真令人羡慕。对犯罪被神管教的人,这一段十分贴切。可惜对约伯来说却是牛头不对马嘴。虽然最后以利法强调他的教训绝对正确,约伯必须听从(27),但对约伯来说,不过是强词夺理的推论罢了。单本于理性的言论,无法使在痛苦中的人得安慰。对真正犯罪而受苦的人,这一章是一流的劝世良言。可惜硬生生套在约伯身上,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令约伯更痛苦。只因为以利法太倚重自己的经验了,错把主观而有限的经验作客观真理来用,难怪吃力不讨好,越帮越忙了。但今天我们不谈约伯的经历,我们单从这段经文当中,来看以利法所谈的,《上帝所赐的福气》。
一、得着医治之福
“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以利法的观点是,人的疾病苦难都是神的管教。这点有些偏激了,但是凡事都是出于神的许可。这点是确实的。无论是管教,还是熬炼,都有神的美意,像上帝对保罗所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当我们仰望神的医治的时候,神施恩的手就会按在我们的患处,使我们得医治。因为他是怜悯的神。
,是十个长大麻疯的人,得了医治。大麻疯在当时是传染性绝症。得了麻风病的人,身体开始溃烂,要与人隔离,离群索居。这种疾病,不仅身体痛苦,心灵也孤苦伶仃。那种被迫与亲人分离,慢慢等待死亡的感觉很让人痛苦绝望。当这十个麻疯病人同病相怜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主耶稣。他们“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结果,他们就得了医治。因为耶稣让他们去吧身体给祭司查看,根据旧约的律法,q疯病患者要去给祭司察看,以判定是否洁净。若果长大q疯,在得医治之后仍须去给祭司察看,经祭司认定已洁净后,他就可以献祭;既献了祭,就在众人面前有了见证,成了一件推不翻的事实了。
耶稣就是让他们按照旧约律法去向祭司取得洁净的证明,所以这句话包含着可得洁净的应许,亦即表示当他们到达祭司那里时q疯病就会痊愈,因祭司并没有能力医治他们。是主耶稣的话语医治了他们。这十个长大麻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得了医治之福。然而他们当中还有人更有福气。那就是“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二、得着拯救之福
“你六次遭难,他必救你。就是七次,灾祸也无法害你。在饥荒中,他必救你脱离死亡。在争战中,他必救你脱离刀剑的权力。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你遇见灾害饥荒,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从以利法的说法,让我们知道。人生一切的遭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当神的儿女遭遇患难的时候,神必伸手搭救。这是人外在的遭遇蒙拯救。还有灵魂得拯救,那就是认识神的儿子,并相信祂的救赎。前面我们说过,十个长大麻疯的人,得了医治之后,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感谢耶稣,并归荣耀与神。说明他知道是神医治他的。其他人是得到肉体医治,他却得了灵魂的平安拯救。有很多人信主只为肉体健康,却不相信灵魂得拯救,是何等可惜的事?今天我们这些信靠耶稣的人,才是真正得着耶稣基督拯救之福的人。
主耶稣在回答施洗约翰的疑问时曾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难道,耶稣来,只是作为医生医治人的疾病,拯救人的身体吗?不。耶稣要医治的是人的灵魂,从黑暗走向光明。如“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从死亡走向永生。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所以,真正的拯救之福,是相信神的儿子,为我们而死,救赎了我们的生命,得到永生。阿们!
三、得着保守之福
“你必知道你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以利法对平安的理解,与世人对平安的理解相似。都认为是外面的财产,牲畜,以及家庭的安稳。这些确实是在上帝的保守之下。,上帝应许以色列人若遵守祂的律例诫命,“我要赐平安在你们的地上,你们躺卧,无人惊吓。我要叫恶兽从你们的地上息灭,刀剑也必不经过你们的地。”然而当以色列人犯罪,随从迦南人拜了偶像之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份平安。在士师时代,他们被交在外邦民族,亚扪人,摩押人,非利士人,米甸人之手,这些民族欺压,挟制他们。使他们知道了失去上帝保守庇护是何等可怕的事。因此,他们在痛苦当中的时候,才呼求神,求神拯救他们。上帝见他们悔改,就兴起士师拯救他们。当士师在世的时候,国中就太平多少年。到了南北分裂,列王时代,他们又犯老毛病,拜偶像。神就把他们交给亚述人,巴比伦人将他们掳走,在外邦漂流。受尽苦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拜偶像的罪使他们失去神的保守。因此,当他们被掳归回之后,还是会犯罪,但却再也不拜偶像了。“因为耶和华是你所倚靠的。他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今日,圣灵在我们里面,时刻保守护庇我们,以马壤的神与我们同在,使我们得保守之福。
四、得着后裔之福
“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上的青草。”后裔之福也许对许多儿孙满堂的人来说,体会并不那么深切。但对于没有子嗣,或者像约伯一样,刚刚失去孩子的人来说,是何等的渴望。曾经上帝对亚伯拉罕应许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亚伯兰说,主耶和华阿,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随后又补充“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上帝不仅应许亚伯拉罕要有本身所生的儿子,并且后裔将多如“天上星,海边沙”。按肉身来说,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以扫雅各,雅各生十二支派。雅各全家七十于口下埃及,出来却是浩浩荡荡百万大军。亚伯拉罕多少岁生以撒呢?一百岁的时候。撒拉九十岁的时候。“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就像上帝对亚伯拉罕所说:“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
五、得着长寿之福
“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s伯自己终于获得应许,可以有很好的健康,活一大把的年纪。对一个爱神、敬畏神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很恰当的结局;这就是神自己应许要给那些顺服祂之人的盟约之福,是由摩西所宣布的(利约翰叁书1:;申约翰叁书1:,以利法将老年人寿高年迈而死比拟成丰收时谷物的收割,为他所教训的真理加添了美感。
圣经当中描述人年纪老迈,日子满足,平平安安归到他列祖那里。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也是人人所期望的。肉体长寿,是人人都向往的。中国古代君王,各个都希望“万万岁”。然而,哪有几个活过了百岁呢?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甚至不惜天怒人怨,倒行逆施,最终还是死了。圣经当中记载,活得最大年龄的人是“玛土撒拉,他活了九百六十九岁,也死了。因为圣经说“人人都有一死”。对于那些活了很大年龄的人来说,长寿,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对于那些年轻的人来说,长寿是一个向往。对于希望自己长寿的人,上帝有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然而再长寿,也总有一天要离世,因为我们在世上只是寄居的。我们的肉体是灵魂的帐篷,总有一天要拆了地上的帐篷,住到天上去的。永生才是真正的长寿。以诺在地上虽然只活了三百六十五岁,还不到玛土撒拉的一半年龄,然而,却是真正的长寿者。因为他与神同行,有了真正的永生。是真正得到了长寿之福。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