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人生短促,苦难重重,活着的意义何在?盼望何在?
14章 生命短暂且充满愁烦,便是约伯在其结束语中的悲叹。疾病、孤独、失望和死亡使约伯感到人生并不公平。一些人认为14和15节中指出,约伯虽然在忧愁中,但他盼望从死里复活。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约伯就能藉这真理从另一角度明白他痛苦的遭遇。神给与生活在不公平世界中的信徒的出路,就是保证与祂永远活着。不管现今世界多么不公平,神给我们与祂永在一起的盼望。你接受了神的这一应许没有?
约伯怎么说人“不得从睡中唤醒”?他不承认死人复活吗?
旧约并没太多提死人复活的事。这并不奇怪,因为那时耶稣还未曾征服死亡。所以约伯对死亡的消极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他那正在萌发的希望。神要是能将他藏在死亡中,然后再让他活过来多好啊!今天当我们必须忍耐痛苦时,我们比约伯幸运得多;我们知道死人必会复活,因基督从死里复活了。祂也应许我们,使我们有复活的盼望。
约伯的话显明他对苦难有何等的认识?
本章中约伯的深奥言论说明了一个重要真理:有一套正确的教义并不足够,知道所信的内容并不代表讨神喜悦;未经生活考验的真理是呆滞而没有活力的。苦难可以带给人活跃的生命力,就像干旱的土地促使树根往深处生长去找水一样,苦难也可以促使我们越过对真理的肤浅认识,而信靠神得着盼望和生命。
惟愿祢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等祢的忿怒过去,愿祢为我定了日期,记念我。参考经文: ;提要
接着,约伯提出了他的恳求:「惟愿祢把我藏在阴间,存于隐密处,等祢的忿怒过去,愿祢为我定了日期,记念我。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被释放或作改变〕祢呼叫,我便回答;祢手所作的,祢必羡慕。但如今祢数点我的脚步,岂不窥察我的罪过么?我的过犯被祢封在囊中,也缝严了我的罪孽。」在圣灵的启示下,约伯说出了死人复活的盼望。约伯受感的灵,超越他衰败的身体。他深信上帝能将他藏在隐密处,在上帝所定的日子来到,上帝必要呼唤他出来;,这样的信心非约伯自有的,而是来自圣灵的启示。
约伯回到现实的痛苦中,不禁又悲从中来。他哀叹说:「山崩变为无有,磐石挪开原处。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祢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祢攻击人常常得胜,使他去世,祢改变他的容貌,叫他往而不回。他儿子得尊荣他也不知道,降为卑他也不觉得。但知身上疼痛,心中悲哀。」约伯并不是否认之前他提过死里复活的盼望,而是他体认到在现实里,他面对肉身的疼痛、心中的悲哀,深感生活在有限及败坏的世界里,实在可悲、无奈,痛苦不堪。他的反应也是人之常情。
默想1.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死亡似乎是人生的终结。但从永恒的角度而言,死亡并非生命的真正终结。除非那人拥有基督复活的生命~57),否则死亡是痛苦的无止尽的延续。惟有信靠基督之人,才能得着平安、喜乐、满足,永恒的生命。亲爱的,生死的问题,任何人都无可免除,无法逃避的。2.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对信徒而言,死亡是进入永生的门,是属天的盼望。苦难的金言1.信徒阿,不要逃避苦难;安安静静、忍忍耐耐、顺顺服服地忍受着;要知道这是上帝雕塑你的方法。──FBMeyer2.除了让我们受苦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把我们制成铁血圣徒;所以上帝只得忍痛让我们受苦。──FBMeyer苦难的经文1.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3.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我们要永远住在祢的帐幕里,我要投靠在祢翅膀下的隐密处。喔!天父,谢谢祢的恩典,让我们得享属天的生命,能与天父的性情有份;我们也愿学习每天活在祢圣洁的同在里。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参考经文: 诗九十提要
约伯遭遇苦难,有上帝更高的旨意。祂使约伯在苦难中更深地探索生命、发掘人存在的价值、思想人活着的目的。让约伯能深入观察、反思世人的遭遇,因而他概叹:「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人的日子既然限定,他的月数在祢那里,祢也派定他的界限,使他不能越过,便求祢转眼不看他,使他得歇息,直等他像雇工人完毕他的日子。」 ,5~6)这段话对照摩西所写的书九十篇,有异曲同工之处,皆叹息人生苦短、多有患难。
既然人生既苦且短、困难不断,当如何面对呢?难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吗?约伯观察道:「树若被砍下,还可指望发芽,嫩枝生长不息,其根虽然衰老在地里,干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气,还要发芽,又长枝条,像新栽的树一样。但人死亡而消灭,他气绝,竟在何处呢?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真是这样吗?生命的归宿为何?生命的价值何在?约伯反覆探究,他的思潮波动不停,但他尚未得结论。然而继续研读约伯记,发现约伯肯定人的价值在于上帝如何看待他。他在苦难的深渊中,寻索从上头来的亮光。他不相信「人死如灯灭」的道理。在约伯记中,不难发现圣灵持续在他内心的运行、启示、引领和帮助。
默想1.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大多数人类的叹息。但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千古以来的问题,困扰着历代的哲人。信徒从圣经中就能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荣耀上帝;生存的目的,在于以上帝为乐。人若能安息在上帝里面,外在的一切就不算什么了。2.苦难迫使约伯更深去思考探索生命及存在的价值,也让他发现惟有连于上帝,才能享受永恒不息的爱。苦难的金言1.危急的时候,是祷告最恳切的时候。说不出来的叹息,常是不能拒绝的祷告。──CH Spurgeon2.我们的悲哀、困难、铁轭、束缚,好似一个铁圈,把我们紧紧围住。他们替我们造出力量来、忍耐来、刚毅来。──FBMeyer苦难的经文1.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2.求祢照着祢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3.愿主我们上帝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祢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祢坚立。苦难中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涌出赞美,颂赞感谢祢,因祢时刻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护卫我们。在我们受苦的日子,和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经文:“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这样的人,你岂睁眼看他吗?又叫我来受审吗?”(
一般来说,人们在顺利平安时,容易浮躁,在困难或苦难中反而容易静下心来,去想一些事情。圣经中的约伯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农场主,其家族经营着庞大的畜牧业帝国。然而,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使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跌到人生的最低谷。从那时起,约伯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甚至怀疑神。
约伯经历苦难,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相。原来,人的一生有许多患难,无法摆脱。圣经学者推测,约伯是亚伯拉罕同时代的人,当约伯出生时,世界上长寿记录保持者玛土撒拉才刚刚去世350年左右。人类的寿命在玛土撒拉去世后,也就是在大洪水之后骤减,“人活七十古来稀”。但即使七八十年的生命,掐指算一算,其中的好日子也并不多。所以,约伯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
人的一生也有许多遗憾。人们常把人比作花朵,年轻时含苞欲放,亭亭玉立,但时间一过就枯萎凋谢了,只带来无限惆怅。美国有一个名叫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明星,是出名的大美女,一双明眸顾盼生辉,楚楚动人。她退休后,一家杂志社前来采访,要把她的近照刊登在封面上。拍照时,茱莉亚·罗伯茨坚决不让摄影师给她化妆,因为她希望人们看到她带着皱纹的脸的真实模样。这种豁达的精神实属罕见。
年纪越大的人越会发现,时间不是在跑,而是在飞!它像一个短跑冠军,你从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怎么抓也抓不住。人生就在飞跑中度过,令人唏嘘伤感。笔者有一个习惯,买一本书回来,都会在扉页上写下买书的日子和地点,作为纪念。现在查阅一些书,真不敢相信十几年,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书还没有怎么看,日子已经“翻篇”了。真的是“飞去如影,不能存留”啊!
现在,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充满了患难,遗憾和伤感的人生,值得劳驾神看一眼吗?就算看了一眼,还值得他花功夫过问,甚至审判吗?人们是否可以像一首流行歌所唱的那样,对神说“烦着呢,别理我”?
神若不存在,当然就不存在神的审判了。但如果圣经所记载的神真实地存在着,那么他对我们是什么态度呢?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还是关心,爱护,引导,眷顾呢?如果是前一种情况,为什么有时人们巴不得神“介入”,“插手管一管”我们的人生?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为何还会有许多苦难?神到底在哪里呢?
你是否像约伯一样,想过这些问题?
祷告:主啊!求你将智慧和启示的灵赐给我,使我真知道你。阿们!
约伯记 14
“‘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 -
约伯是一个正直、富有、已婚和生了十个儿女的父亲。神容许撒但拿走约伯所有的牲畜、他的儿女、甚至他的健康;约伯感到非常悲痛,连他的妻子也向他挑战说:“你弃掉神,死了吧!”然而约伯并没有这样做。(参看约伯记 1-2)
后来,约伯的朋友到来“安慰”他,只是他们尝试把他面对的不幸归咎于他自己(约伯记 4-11)。在他思想这些事情时,约伯问了这个问题:“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身为一个牧者和海军牧师,我也曾被人这样问过。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基督徒相信和信得过圣经中关于耶稣复活、和衪从死里复活后多次向衪的跟随者显现的教导,衪在坟墓前和妇人交谈、探望在锁上门的房间里的门徒(马太福音 28;约翰福音 20)、又与很多其他的人见面。
然而,约伯并没有任何证据;他只有信心-和有一些问题要问问神。他问道:“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他在等候他“被释放的时候来到。”约伯知道:“我的过犯被你封在囊中,也缝严了我的罪孽。”约伯似乎不是单单在说死后的生命,他乃是指在死之前得到有新的盼望的生命。神向他保证他必定会如愿以偿,后来,神最终再一次祝福约伯。
今天,我们得到的确据比约伯的更多,因为我们有福气认识复活的基督!
祷告神啊,祢叫耶稣复活,不单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人死后有生命,也是为了让我们在死前有新的生命,我们感谢祢。求祢帮助我们切实地过生活!奉耶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