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耶利米书 第3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2「『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

3「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犹大被掳的人归回;我也要使他们回到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他们就得这地为业。这是耶和华说的。』」

三十-三十三章的主题,是「神应许新约和真正的平安」,被称为耶利米的「安慰之书」。耶利米并非只爱讲审判、不会传救恩,他不肯迎合百姓对虚假平安的喜爱()),但却热切地发表神「赐平安的意念」()),好叫百姓能真正「末后有指望」())。其中三十-三十一章的形式是诗歌,三十二-三十三章是散文。这四章位于本书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表明审判并非本书的中心信息,希望和平安才是;「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并非神工作的目的,「建立、栽植」())才是。本书的交错对称结构如下:

A. 先知蒙召宣告拆毁和建立())
 B. 神审判背约的犹大、宣告百姓没有平安());
  C. 驳斥虚假的平安());
   D. 神应许新约和真正的平安());
  C1. 虚假平安的破灭());
 B1. 神审判周围的列国、恢复圣约和平安());
A1. 拆毁的结束和建立的开始())。

4「以下是耶和华论到以色列和犹大所说的话:」

5「耶和华如此说:我们听见声音,是战抖惧怕而不平安的声音。」

6「你们且访问看看,男人有产难吗?我怎么看见人人用手掐腰,像产难的妇人,脸面都变青了呢?」

7「哀哉!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但他必被救出来。」

8「万军之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仇敌的轭,扭开他的绳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们的奴仆。」

9「你们却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和我为你们所要兴起的王大卫。』」

10「故此,耶和华说: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以色列啊,不要惊惶;因我要从远方拯救你,从被掳到之地拯救你的后裔;雅各必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

11「因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也要将所赶散你到的那些国灭绝净尽,却不将你灭绝净尽,倒要从宽惩治你,万不能不罚你(不罚你:或译以你为无罪)。这是耶和华说的。」

5-11节应许神将拯救被掳的百姓。
「人人用手掐腰,像产难的妇人」()),比喻百姓在大灾难中将经历极度的痛苦,连「脸面都变青了」())。
「那日」()),指基督再来、弥赛亚国度成就的日子。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也是雅各得救的大日())。
「到那日,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仇敌的轭,扭开他的绳索」()),与「先知哈拿尼雅将先知耶利米颈项上的轭取下来,折断了」())针锋相对。神并不希望自己的百姓负轭,但只有神自己按着祂的计划折断这轭,才能让人得着真正的自由。人若倚靠自己折断这轭,失去的不是锁链,而是自由;得到的不是平安,而是「铁轭」())。今天,许多人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公义」,好像也是神要做的事,但只要不按神的时间、不照神的方法、不靠神的带领,带来的都是虚假平安、建造的都是冒牌天国。
「雅各遭难的时候」,可能是预言以色列十二支派将在末后的大灾难中被迫害,也就是但以理所预言的第二个「一七之半」())。但他们「必被救出来」()),被带进弥赛亚的国度。
「我为你们所要兴起的王大卫」()),指将来要在国度掌权的弥赛亚。当神从百姓的「颈项上折断仇敌的轭」())以后,原来南北分裂的百姓都要合一事奉那位新的「大卫」()),接受大卫的后裔弥赛亚为王(赛十一、))。这个预言将在基督再来之后应验。
虽然神不能不罚百姓的罪孽,但却会「从宽惩治」())他们。信实的神不但不会把自己拣选的百姓「灭绝净尽」()),反而会在管教中与他们「同在」());等他们学完顺服的功课以后,就会「从远方拯救」())他们。因此,百姓即使被掳也「不要惧怕」()),信徒即使受管教也「不要惊惶」())。

12「耶和华如此说: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

13「无人为你分诉,使你的伤痕得以缠裹;你没有医治的良药。」

14「你所亲爱的都忘记你,不来探问(或译:理会)你。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恶众多,曾用仇敌加的伤害伤害你,用残忍者的惩治惩治你。」

15「你为何因损伤哀号呢?你的痛苦无法医治。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恶众多,曾将这些加在你身上。」

16「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敌人个个都被掳去;掳掠你的必成为掳物;抢夺你的必成为掠物。」

17「耶和华说: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都因人称你为被赶散的,说:这是锡安,无人来探问(或译:理会)的!」

12-17节应许神将医治被掳的百姓。
「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是引用鸿三19对尼尼微结局的宣告。神的百姓竟然沦落到与亚述同样的结局。
13节可译为「无人为你的伤痛辩护,也没有可医治你的良药」(和合本修订版)),表明百姓已经落到一个地步,没有任何自我改善、自我拯救的可能。
「你所亲爱的都忘记你」()),指犹大的盟友在需要的时候一点也帮不上忙()),人的努力所带来的虚假盼望最终都将破灭。
「仇敌加的伤害、残忍者的惩治」()),实际上都是百姓自食其果,也是神对「罪孽甚大,罪恶众多」())的公义追讨。自从伊甸园以后,人的「损伤、伤痕」())都是自己当得的分,而医治痊愈则是不配的恩典())。因此,神并非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偶像,所以不会有求必应,而要等到百姓经过了「雅各遭难的时候」()),才会使「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人无法医治的伤痕才能得着康复。
「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敌人个个都被掳去」()),表明神公义的审判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既然祂因着百姓的罪孽,让敌人掳掠犹大());祂也会因着敌人的罪孽,让「掳掠你的必成为掳物;抢夺你的必成为掠物」())。
神「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的方法,是任凭百姓偏行己路,尝试一切可能的方法。当自食其果的百姓最终承认自己的「痛苦无法医治」()),发现危机之中却「无人来探问」())的时候,神的「建立、栽植」才会开始——「耶和华说: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

18「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雅各被掳去的帐棚归回,也必顾惜他的住处。城必建造在原旧的山冈;宫殿也照旧有人居住。」

19「必有感谢和欢乐的声音从其中发出,我要使他们增多,不致减少;使他们尊荣,不致卑微。」

20「他们的儿女要如往日;他们的会众坚立在我面前;凡欺压他们的,我必刑罚他。」

21「他们的君王必是属乎他们的;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不然,谁有胆量亲近我呢?这是耶和华说的。」

22「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

23「看哪,耶和华的忿怒好像暴风已经发出;是扫灭的暴风,必转到恶人的头上。」

24「耶和华的烈怒必不转消,直到祂心中所拟定的成就了;末后的日子你们要明白。」

18-24节应许神将领回被掳的百姓。
「山冈 תֵּל/tale」())原文就是「荒堆」()),指在旧城遗址上反复重建、摧毁、夷平,逐渐堆高而成的土堆,是中东常见的考古遗迹。
「建造」())原文就是「建立」())。
「他们的君王必是属乎他们的;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意思是百姓将不再被外邦人辖制。
「就近、亲近」())神,是祭司和利未人才有的特权()民八19;十六10;利二十一17 ;二十二3),普通人并没有资格「就近」神()),悖逆者也没有意愿「亲近」神。所以神宣告:「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不然,谁有胆量亲近我呢」()),只有神自己才能引导人「就近」祂、允许人「亲近」祂。神将使许多人因认识祂的义仆「得称为义」()),与祂恢复正常的关系。
本书一再提到「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这是重申圣约的应许()),也是神向出埃及的百姓的反复宣告())。这既是神让百姓盼望的目标,也是他们之所以有盼望的根据。
23-24节刻意重复了二十三19-20,表明「雅各遭难的时候」()),就是从前所提及的「末后的日子」())。但那里所强调的是百姓「要全然明白」())假先知的愚昧,这里强调的是百姓「要明白」())神救赎的计划())。
「末后的日子」()),就是弥赛亚的国度成就的日子。被掳巴比伦的回归只是序幕,只有等到基督再来的时候,遭受了「毁坏、倾覆」())的耶路撒冷才能在荒堆上被重新「建立」()),经历了「拔出、拆毁」())的百姓才能从荒凉中被重新「栽植」()),这就是基督的救赎原则。十字架的工作,就是让人完全否定自己、彻底拒绝自己,然后得着「心意更新而变化」());因此,「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
上图:米吉多遗址(Tel Megiddo)的「荒堆」模型,形象地显示了这个荒堆的不同层次,考古学家已经在此挖掘出从主前45世纪一直到主前6世纪的26层遗址。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玖充满希望的未来(三十至三十三章 )

正如搜集了‘论到那些先知’的言论,照样三十至三十三章形成了这卷书中的一卷小书,把以将来之希望为中心主题的言论搜集在一起。我们阅读这几章时,有些事情是要牢记的。

(一 )在这几章中的言论,可能并不是全部来自耶利米本人。最主要的是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这位先知后来的门徒,或生活在被掳于巴比伦期间或以后的编辑,会将耶利米的教训按他们自己当日的需要加以改编或扩充。然而,我们设法从后世的眼光解读远至耶利米时代的言论时,学者们中便莫衷一是了。我只能表达我的见解,即这几章中大部分的资料都出自至耶利米本人,不过其中有些在流传给我们以前已被别人重加整理了。

(二 )这几章有趣地显示出耶利米,像我们一样,如何被过去的影响塑造未来。在这几章中部分经节运用了很多较早期之先知何西亚的言辞与概念;另外的言辞是我们在那被掳后期之先知以赛亚‘第二’的教训中所熟悉的。一个像耶利米的先知依赖先知前辈之支持,这正是他部分受重视之处,而他转而又影响着那些在他以后的人。

(三 )耶利米向谁讲论他的希望之言呢?在三十至三十一章中我们再三地发现耶利米对‘雅各’和‘以色列’或‘以法莲’讲的经文。在旧约雅各是组成以色列国的北部各支派的传统祖先,这国于主前七二一年亡于亚述帝国手中。以色列国在旧约别处,尤其是在何西阿书中也被称为以法莲。从经文中提及撒玛利亚,以色列国的首都,,那首诗中之以法莲这些话就清楚看见,这首诗原来是要将希望的信息带给北国的人民,就是分散至亚述帝国遥远角落的人。耶利米在他工作初期极可能已有更新和联合神全体子民──北部和南部的远象;但犹大一旦到了崩溃的边缘,它的命运已由神的审判决定时,那就需要一个包括犹大在内有希望的信息了。因此在有些诗中我们发现犹大和以色列连结在一起。耶利米很可能将他初期一些向以色列传讲希望的信息改成包括犹大在内。耶利米有希望的信息传给他的同胞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将要看见它从记载在三十二章的事件中显明出来。若一个宗教在灾祸中并在灾祸后都没有任何希望之言,它对世人就没有甚么话可说了。这种情形没有比今日更加真实了。我写这些话时正是第一颗原子弹投下广岛的四十周年纪念日。

该受的刑罚──所应许的未来

这段经文清楚地分为几个不同的段落。

(一 )文中有一则引言(1-3节 ),在引言中神吩咐他‘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2节 )。所指的那些话并不是先知教训的全部范围,而是随后所说的希望之言。关于耶利米书部分难题的概论,参绪论。这样写下来大概是要确保这希望的信息会为那些在国难绝望危机中的人保存下来,他们需要不断听到这信息。当人们陷于绝望时:在孤独的监牢中;在人们感到走投无路;在我们落在共有的一种经验,就是当我们已无招架之力,面对人生中唯一确定的事情──死亡的事实时──圣经上的话多少次发挥了这样的功用。

希望的信息以‘我要恢复我百姓的产业’一句总结(3节 )(译按:和合本作‘我要使我的百姓……被掳的人归回’ ),这信息见于这本所谓小型‘安慰之书’的开端那里;这信息也出现于的末了,而这信息在这几章中像一个不断敲奏出的基调。这短句亦见于旧约别的地方,例如。传统上,各种英文圣经译本都把它译作‘带──或使──被掳的人归回’(钦定本 )。但这是一种错误而且也是过于狭窄的译法。这短句指向前面的‘产业的逆转’,指向胜过困难的情况,以及神期望祂的百姓拥有丰盛生命的重现。当然,在巴比伦被掳的人之特别情况中,这‘命运的逆转’意味着从被掳中获释,回到他们故土重新过自由的生活,但这种译法本身决不能阐述详尽这短句的意义。

(二 )在五至七节一首生动的诗描述‘那日’,就是耶和华审判祂百姓之日的痛苦与灾难。它描写这群体中的男人用手潡腰,好像经历生产的阵痛。在国内不再有任何平安,只有恐怖、凄惨。它以数个词语作结,但所有译本都译作陈述语:‘但他(雅各 )必被救出来’,或如新英文译本译的:‘但他将安然度过’。希伯来原文大可以译成一个问句:‘从其中,他会被救出来么?’那就会全然有赖于原来说那句话的语气了。但即使它是一个问句,它在八至九节已获答复了,那里说,到了时候那压迫的轭就必折断,百姓重新被选为神的子民,由他们自己大卫家之王统治。

(三 )十至十一节的字句使人想起被掳时期之伟大先知以赛亚‘第二’的教训,宣扬有关希望的真实之言。它不是一种逃避灾祸的希望。百姓会公正地因他们的罪受罚,但将来会回转,且有安稳的新生活,不再有恐惧,因着以色列神的特性,祂是在每一种情况都‘与你同在,要拯救你’的神。那些压迫以色列者的宣判已写在墙上,但以色列的历史决不会‘完全终结’,或如我们可能说的,‘完全停顿’。神的子民决不会被完全毁灭的。

自从有历史以来就已肯定了这个应许。犹太人一直面对灭族之危机:被基督徒逼迫、被送往犹太区、遭集体迫害,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大屠杀中死去,然而他们的历史从未‘完全终结’。那另一种以色列人,就是神的新子民──教会,它的历史也不会断绝。它曾被贬斥为无生命和不重要;它曾因逼迫而受到灭族的威胁。这生生不息之生命的秘密是神,祂对以色列说:‘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并且藉着耶稣复述祂的应许:‘看哪,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医治不能痊愈的损伤

遭受无法医治的损伤,是耶利米较早对他自己同胞之情况绝望的注解;这也是他对自己心灵创痛的苦涩描述。现在他用同一幅图画描绘他同胞悲惨的情形。这段经文大概是主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于被巴比伦人摧毁后不久写的。他所见的是‘长不出新皮的伤口’(这是对13节下半节比标准修订本较佳的译法 )。现尚不知用何法可治。‘所有你所亲爱的’,所有政治上的盟国,就如埃及、犹大仰赖其帮助,已证明是不可靠的。面对这种情况,百姓不免陷于绝望;损伤无法医治,痛苦不能痊愈。这是人的反应,而且这是现实的,由于这损伤是神所加的。神已被迫像‘残忍的仇敌’对待祂自己的子民(14节 ),因他们恶贯满盈。

这是为何希望会吊诡地存在。在人看是无法医治的,神却能医治。那加损伤的神,就是那会医治并使祂百姓完全康复的神(17节 )。神曾用来达成祂毁灭目的的代理者,他们自己也会遭毁灭(16节 )。他们藐视地弃置锡安如‘被放逐者……为无人顾念的’(17节直译 )。但那决不是神的判决。神所以毁坏,因为祂顾念;祂会医治,因为他仍然顾念。这个主题会在耶利米哀歌的诗中作进一步的探究,哀歌是写于耶路撒冷被毁之后的。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耶利米书第三十章

F安慰的信息

三十~三十三章打断了巴录的传记式记录,转而记载以色列和犹大的归回故土。耶利米书在稍早时亦曾约略提及此一主题。然而,本书迄今的笔调一直极为郁闷,因为耶利米要向国人宣告,全国背道的下场就是迫在眉睫的灾祸。于是,耶利米和犹大的统治阶层及一般大众不负责任、无忧无虑的态度,成了强烈的对比。三十~三十三章亦常被称为“安慰之书”,因为它们表达了在被掳之后的安慰和对未来的盼望。由于耶利米较乐观的宣告多数均见于这些章节之中,故而这四章被认为是汇集了耶利米不同时期的信息。因此有关这些篇章的出处和年代,亦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这段经文出自公元前五八七年犹大亡国前不久,其他人则指出有些格言警句是被掳末期的产物,且并非出于耶利米之手。然而,后者的立论极为仰赖对以赛亚书的批判式重整,而他们的假说毫无根据,亦无证据支持其结论。64 三十~三十一章无疑是耶利米如假包换的宣告,这两章论及北国和反映的挂虑。三十二~三十三章完全以散文体裁写成,其中显然包括三个可能原本彼此独立的部分。

64 有关此看法,见 HIOT , pp. 764ff.
.确定归回

第1~3节可以视作是这整段的序言,奠定了对以色列和犹大复兴充满盼望的基本主题。神的子民在被掳当中,将藉着所受的苦难学会顺从(参:。先知在此藉着分娩(6节)来表达被俘的痛苦,男人在极度痛苦中手掐着腰。像产难的妇人(马索拉经文)被七十士译本删除。但是,这样充满艰辛和灾难的时候,却是神救赎的开始(参:。同样,基督所受的苦难虽然十分严厉残酷,却为全人类带来数不尽的属灵福气。此处提到雅各乃是指以色列全体。一旦被外邦人所奴役的轭折断后,以色列人必要事奉神所差来世上的弥赛亚君王(参:。不见于七十士译本的10~11节,于再度出现。

.伤痕蒙医治

以色列至今所受的伤害,都是来自无情的仇敌。13节有些难解,但可译作:无人为你的治疗分诉,你没有医治的良药。你所亲爱的(,指犹大赖以对抗巴比伦的邻国。残忍的惩治(14节),是犹大罪孽所应得的报应。未来的复兴将从惩罚那些压迫以色列的国家开始,且以色列原本显然无法医治的伤痕,亦必得康复(。神藉基督所完成的救赎工作中,身体和心灵的医治是基本的两部分。

.耶路撒冷蒙复兴

耶路撒冷必然从乱堆中重建,它的壮丽将足以和大卫、所罗门时相抗衡。神并要使他们经济繁荣,且祝福从其中间而出的君王。这一段令人回想起以赛亚书三十五章的文采,只是此处用的是耶利米的文字。22节被七十士译本略去。23~24节则提醒听者,神的公义正是祂必施审判的原因。23节除一字之差以外,其余完全相同。后者所用的字是 mit[h]o^le{l ,意即“旋风”;前者则用的是 mit[go^re{r ,此字的意思并不明确,可能是一种 ga{rar ,即“扫灭”之意。此字显然的那个字同义,应该予以保留。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话。见注释。

1~3预言以色列和犹大的恢复: 耶利米使用演译方法,讲述了北以色列和南犹大将得恢复的结论。神命令耶利米要记录讲道的内容。这是不常见的事情,;34:27;等处也曾出现,主要是与祝福或咒诅有关的应许,本文属于前者。在字面意义上,这是指当时犹大从巴比伦归回的事件,同时也预表今日的圣徒从罪恶世界中得救赎(启21 1-2 )。因此,圣徒要昼夜默想耶稣基督的新约,且铭刻在心,以纪念神的奇异恩典

1-4 序言。

1~24以色列得到恢复的理由: 神的公义和慈爱互不矛盾、相互关联。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这两个属性形成美好的和谐。本章特意突出了这一点,亦即,犹大所犯的罪,遭受暂时的痛苦,但神应许要施怜悯恩典,亲自解除他们的痛苦。神之所以应许必将恢复以色列是为了:①表明神与以色列的祖先所立的约,仍然有效;②显明神的救赎是无条件的恩典;③彰显神的权威和慈爱,33:16);④使百姓认识到不可为暂时的惩罚,陷入绝望或放弃生活

30:1-31:40复兴之歌。

这两章几全用诗歌体写成,先知见到将来的美丽景象,语调十分乐观。

在这部分,耶利米所看见的是超越将临的审判,而见到(1 )一些人从巴比伦被掳之地返回和(2 )将来在耶和华的日子,所有人都要得到复兴,那时全以色列都要经历新约的祝福。

30:1~33:26耶路撒冷的恢复: 迄今为止,耶利米的预言主题均倾向于警告;在本文,他则宣告了以色列和南犹大最终必将恢复的盼望和安慰。耶利米具体地指出,神要重新建立他与以色列之间遭到破坏的关系,并且为丧胆的犹大百姓描绘了未来。这种信息是包括耶利米在内之所有先知的预言核心。本文的预言极大地安慰那些现今因着神的惩罚而承受痛苦的人。对圣徒而言,神的惩戒意味着由罪所破坏的与神的相交正在恢复,而不是意味着神与信徒之间的属灵圣约遭到了废弃,这种确信的根据是基督的救赎宝血

这几章素有耶利米的“安慰之书”之称,内容预言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会有的复兴;篇幅甚长,指出被掳的人会归回故土,重获和平安定生活。根据所记。这些安慰和希望的信息当写于主前587年,也就是耶城被毁的头一年。

《耶利米书》前半几全是审判信息。但这几章特别着重预言以色列将来的荣耀。1,以色列不会完全毁灭。2,以色列民从被掳之地归回。3,弥赛亚降临。4,以色列民悔改。5,新约订立

30-33章安慰之书。本段内容与赛40-55章「安慰之书」非常类似 , 皆指向未来的复兴,预告被掳的以色列人要归国,重享福乐。本书第一部分虽也不时闪烁着希望的指标,但皆是零散地夹杂在审判的警告信息中 ;在30-33章这几章中,希望与安慰的信息得以充分发挥,远处审判的雷声依然轰轰,但将来复兴的应许却像耀眼的星光,在犹大历史中最黑暗的时刻,给神的选民带来莫大的鼓舞。对先知而言,审判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途径,为使以色列得以与神进入崭新、恒久的关系中。有关本书这部分的作者、时间问题,学者有分歧的意见,通常认为其中论及北国以色列的信息是耶利米较早期的言论 (31:2-6), 后来的编辑再汇集先知晚期的言论而构成一完整的单元。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上。」

〔暂编注解〕先知奉命写下他所看见有关以色列复兴的启示,记在耶30章和31章中。先知曾把这些将来复兴的应许记录在耶29章的信件交流之后(见耶25 27-29 30章 )。

写在书上】圣经只有少数几卷先知书明言将耶和华对先知所说的话付诸笔墨,耶利米书是其中之一。帮助耶利米的巴录是位专业的文士。在本段中译作「书」的字眼是个泛称,在当时是指书卷。自主前第三千年纪以降,埃及已经使用蒲草纸书卷。埃及的气候保存了很多这种档,在现代被人发现。在素来以泥版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美索不达米亚,新亚述时代(主前八世纪 )已经有使用书卷的例证。以色列在差不多整个旧约时代中,大概都是使用书卷。但至今只发现了甚少比主前二世纪之死海古卷(其中超过百分之九十是羊皮纸 )更古老的证据。现存最古的例证是在穆拉巴阿特干河(Wadi Murabba'at )的洞穴出土,考证为主前七世纪一封信的其中几行字。一般的蒲草纸书卷是用二十张左右的蒲草纸黏合,造成书卷长约十五呎,高约壹呎。羊皮纸在旧约时代远不及蒲草纸通行,但也有使用的左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犹大被掳的人归回;我也要使他们回到我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他们就得这地为业。这是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使我的百姓 ...... 归回」:见29:14注。

日子将到: 百姓原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2年之内必从巴比伦回到故乡的预言上,待到此预言落空后,他们就陷入挫折和丧胆之中。为了消除百姓心中的错误信念,且注入新的盼望,耶利米再一次申明了自己的预言。这也是在间接地责备假先知的不敬虔,他们嘲笑着百姓的无知,主张犹大必速速归回。

这里把的神应许扩大到不仅包括南方的犹大王国,也包括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先知不但想着被掳到巴比伦的人,还惦念着那些在亚述和玛代各城里的人

】「以下是耶和华论到以色列和犹大所说的话。」

〔暂编注解〕4~9耶利米首先论到了神子民的苦难,以更加突出救赎的恩典。

】「耶和华如此说:“我们听见声音,是战抖惧怕而不平安的声音。」

〔暂编注解〕战抖惧怕……的声音。七十士译本为“恐惧的声音”。神向先知描绘了以色列人最痛苦时的状况。“神的子民在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前夕所必须经过的”苦难中,这些话语将再次应验。

不平安。见注释。

5-11 雅各的苦难与蒙救赎。

】「你们且访问看看,男人有产难吗?我怎么看见人人用手掐腰,像产难的妇人,脸面都变青了呢?」

〔暂编注解〕「男人有产难吗」:原文作「男人有生孩子么?」

「产难的妇人」:描写遭遇患难时的痛苦,这里的患难是指战争(6:24)。

耶利米以产难的男人比喻了苦难。这就意指他们将如同产难的妇人那样痛苦万分,无论是男人还是妇人。

本节用最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人所受的痛苦,6:24,13:21)。

】「哀哉!那日为大,无日可比,这是雅各遭难的时候,但他必被救出来。”」

〔暂编注解〕“雅各遭难的时候”:指以色列百姓被掳。有解经家将此解释为末世大灾难

“雅各遭难的时候”。将要临到全以色列(“雅各” )的灾难日子。

「那日」:是指神审判选民的日子。

雅各遭难的时候: 指雅各的后裔以色列受神惩罚之时,亦即指被掳到巴比伦的俘虏期。

那日为大。先知在这里主要看到的是,巴比伦人他们伟大的征服者尼布甲尼撒率领之下,不久将会把苦难带到耶路撒冷和犹大(见王下25 。“那日”也可指世界历史的末叶神的大日。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和罗马人毁灭只不过那个日子朦胧的影子

雅各遭难的时候。耶利米用雅各与天使角力的经历,来说明以色列将会遭遇的特殊经历(见第6节注释 )。雅各当时所面临的危险,是那因他过去的罪错而要寻索他性命的愤怒的哥哥。为了度过这个危机,雅各整夜祈祷。他所想到的,只是在凡事上与神保持和谐。他尽力弥补以前的过错。那一夜过去之前,他借着坚持和信心,获得了神赐福的保证。耶利米在展望以色列人经验的时候,说明在巴比伦人入侵的时候,他们将经历与他们的先祖一样的痛苦。但伴随着“遭难”预言的是,先知得到了保证,即每一个忠心的人“必被救出来”。

在宽容的时期结束、耶稣复临的前夕,属灵的以色列人也必经历同样痛苦的心灵挣扎。只有那些承认自己所有已知之罪的人,才能胜利地走出这属灵痛苦的时期,也就是“雅各遭难的时候”。

】「万军之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仇敌的轭,扭开他的绳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们的奴仆。」

〔暂编注解〕“那日”。即耶和华的日子,那时以色列要在大卫的后裔弥赛亚统治下得到复兴。参看约珥书的简介和的脚注。

「到那日」:则指神审判仇敌,拯救选民的日子,那时神要兴起大卫家族的一位理想君王。

「你」:指雅各,古译本则作「他们」。

耶利米劝勉百姓要心存忍耐,并且指出,即使俘虏生活非常漫长,他们最终必能得救。这救赎并不是靠着他们自己,乃是靠着神的计划和护理而成就的。 那日: 指神所应许的第70个年头,“轭”和“绳索”,则指巴比伦的压迫。

折断仇敌的轭。主要指巴比伦的轭,在居鲁士允许被掳者回到故乡的时候被折断了

】「你们却要侍奉耶和华你们的神,和我为你们所要兴起的王大卫。”」

〔暂编注解〕耶利米应许以色列复兴之后,他们可以得到一位完美的君王,承受神应许赐给大卫的福气。

「你们」:原文作「他们」,指以色列人。

「大卫」:代表将要来的弥赛亚。,37:24-25,

你们……王大卫: 象征大卫的后裔耶稣基督。本节指出神救赎我们的目的在于要我们单单事奉神,且为荣耀神而活。

】「故此耶和华说:“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以色列啊,不要惊惶。因我要从远方拯救你,从被掳到之地拯救你的后裔。雅各必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

〔暂编注解〕不要惧怕。这个安慰人的保证在,28中基本上予以重复了,43:5-7)。

雅各。就是“以色列”,代表神的子民。

要从远方拯救你。根据上下文,这里主要是指被掳到巴比伦之人的回归。

得享平靖安逸。将来繁荣的应许是以顺从为条件的(见第31-32节 )。

】「因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也要将所赶散你到的那些国灭绝净尽,却不将你灭绝净尽,倒要从宽惩治你,万不能不罚你(“不罚你”或作“以你为无罪” )。这是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在旧约先知中,没有一位比耶利米的信息更加肯定宣告了以色列政权的崩溃,和全民的被掳。但耶利米同时也确实宣告,被掳不会使民覆没。先知一再保证,神不会将他们“灭绝净尽”,会要保存下来,民族重新建立。

「也」:应作「虽然」。

「从宽」:原文「按公义」,指神必照选民应受的处罚对待他们。

倒要……万不能不罚你: 耶利米强调罪必带来惩戒。惩戒会校正以色列民族,使他们达到神所预定的目标。身受惩戒的圣徒要认识到,惩戒的目的并不是咒诅或毁灭,而是为了使他走向成熟。因此,要欣然地接受神的惩戒,并且要在其中寻求神的旨意

神向祂的子民保证:虽然因他们的罪,祂不得不惩罚他们,但当他们学会了顺从祂的功课时候,祂就会复兴他们。神凭着祂的爱不会把他们“灭绝净尽”,如同对待压迫祂子民的外邦人那样。

】「耶和华如此说:“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

〔暂编注解〕神“万不能不罚” 犹大的理由(见第11节 )是当时百姓在罪孽中陷得太深。第12-15节描写了犹大的可怜状况。在人看来,她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但神应许医治祂的伤痕(第17节 )。

12~17惩戒和恢复: 耶利米宣告说,神的恩典和慈爱将缠裹和医治锡安看似无法医治的损伤(16-17节 )。这与以赛亚的思想深深相关,意指靠着基督的十字架,万民将从致命而根本性的罪和刑罚中得到救赎

12-17 锡安的伤痕蒙医治:以色列的伤痕是她犯罪的结果,神藉残忍的仇敌来管教的百姓,但将来神要报复仇敌,并要医治锡安的创伤。

】「无人为你分诉,使你的伤痕得以缠裹,你没有医治的良药。」

〔暂编注解〕「为你分诉」:大概指「为你的治疗提出请求或辩护」。

「医治」:有学者认为此字于原文乃描写新陈代谢的康复过程,指幼嫩的皮肤生在伤口之上(参17注 )。

无人为你分诉。犹大被她的情人们抛弃了(见第14注释 ),现在孤身一人,因为她离开了她的神。

没有医治的良药。直译是“你的溃疡无药可治,你无法可医”。这里重复了第12节的事实。神再次鼓励祂犯罪的子民通过他们的主寻求心灵的拯救。唯有祂才是基列的乳香,能医治罪的伤痕

】「你所亲爱的都忘记你,不来探问(或作“理会” )你。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恶众多,曾用仇敌加的伤害伤害你,用残忍者的惩治惩治你。」

〔暂编注解〕「你所亲爱的」:指以色列的盟国,如埃及以东等国

你所亲爱的都忘记你,不来探问你: 耶利米尖锐地指责犹大,长久以来他们陷入虚假的谎言而生活在错觉中。他们时而把希望寄托在埃及人身上,时而又投靠亚述人。甚至还依赖结盟邻邦。但是这些反而招致了更多的灾难,谁也没有真正关心或帮助他们。本节教导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神的子民都不能把属世之物当作终极的保护者

盟友们现在都意识到,在巴比伦的压迫面前,犹大是无能为力的。

与盟友的关系】约雅敬是埃及人于主前六○九年放在犹大国位的,他一直向埃及效忠,直到尼布甲尼撒的霸权中止这关系为止。六○四年亚实基伦陷落之后,约雅敬向巴比伦朝贡了几年。但尼布甲尼撒在六○一年入侵埃及失败,约雅敬再度附从埃及,停止缴纳东往巴比伦的岁贡。因此当尼布甲尼撒在主前五九七年讨伐耶路撒冷时,埃及是犹大所倚靠的头号盟友。西底家于同年稍后被尼布甲尼撒立为王之后,几乎立刻便与一系列的西方小国商谈,组成抵抗尼布甲尼撒的联盟。五九五年法老森美忒库二世在埃及登基。他起初在南方与努比亚的战争中,获得了一些胜利。一个蒲草纸档说他在巴勒斯坦胜利游行以示庆祝。因此,埃及虽然不是联盟的发起者,他们也有理由预期埃及会支持他们对抗巴比伦。这联盟最后形成时成员是哪几个国家并不清楚。按照事态的发展,埃及军队于主前五八八年被巴比伦击溃,同时按照,当耶路撒冷毫无疑问即将陷落之际,以东似乎附从了巴比伦。西方诸国中成为尼布甲尼撒泄怒对象的,似乎只有亚扪和推罗。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为何因损伤哀号呢?你的痛苦无法医治,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恶众多,曾将这些加在你身上。」

〔暂编注解〕你为何因损伤哀号呢? 本节生动地描写了犹大可怜绝望,患病受伤的状况(见哀1章 )。

无法医治。见第12,13节注释。

】「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敌人个个都被掳去。掳掠你的,必成为掳物;抢夺你的,必成为掠物。」

〔暂编注解〕尽管神用巴比伦人作为祂的工具惩罚了祂背道的子民,但迦勒底人也逃脱不了神对他们自己罪孽的惩罚

】「耶和华说: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都因人称你为被赶散的,说:‘这是锡安,无人来探问(或作“理会” )的。’”」

〔暂编注解〕「使你痊愈」:原文作「使你的康复(指新长的皮肤 )上去(即长在伤口上面 )」。

「锡安」:古译本作「我们的猎物」。

因着神的彻底惩罚,被掳的犹大人失去了所有盼望而跌进挫折和绝望之中。当人们用所有人为的手段或方法,也断不能从被掳之地归还时,神便赐下了奇异的救恩。换言之,当人承认自己的无力,并仰望神的绝对的引领时,神才会给予超自然的帮助。这就教导我们,惟有神才会在我们绝望之际帮助我们,并且只有在神里面顺服和依赖他的生活,才是最安全的。

虽然犹大以前的盟友因她的不幸而藐视她,视她为被赶散的(见耶13-14注释 ),但神没有忘记祂的选民。祂凭着自己的爱会医好她的“伤痕”

17~22将来神要赐给以色列的祝福包括健康(即身体和心灵的医治-17节 )、百姓和耶路撒冷的复兴(18节 )、大卫家系要在弥赛亚君王身上得以重新建立(21节 ),以及得以与神相交(22节 )。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雅各被掳去的帐棚归回,也必顾惜他的住处。城必建造在原旧的山冈,宫殿也照旧有人居住。」

〔暂编注解〕「被掳...... 归回」:见29:14注。

「帐棚」:代表住在里面的人。

「山冈」:由废堆积而成;通常经过历代的拆毁和重建,以致碎石瓦砾堆积成山。

「照旧有人居住」:原作「立在原有地方」。

第18-21节描写了如果以色列接受神对他们命运的安排,忠心履行上天所委派的使命,他们所能达到的繁荣。这几节经文也是预言神的教会得救脱离这个罪恶的世界。

18-22 雅各蒙复兴:黑夜已过,被掳的归回,城垣重建,繁荣恢复,理想君王兴起,以色列与神的关系重建。

18~22恢复的具体内容: 耶利米更加具体地讲述了,关于耶路撒冷的恢复和审判的同一主题。神并不会仅仅从巴比伦的逼迫中救赎以色列,而是从长远的角度,帮助以色列复兴和繁荣。其内容有:①重建故国(18节 );②恢复生之喜乐(19节 );③祝福后裔(20节 );④防御外敌(20节 );⑤恢复民族的正统性(21节 );⑥与耶和华和好(21节 )。①-⑤是与肉体的生活有关,⑥则与属灵生活有关。神的拯救是完全的,其功效涉及我们的灵魂与肉体。有些狭隘的圣徒只求今生的祝福,理当深入反思。

】「必有感谢和欢乐的声音从其中发出。我要使他们增多,不致减少;使他们尊荣,不致卑微。」

〔暂编注解〕先知展望认识真神之知识的扩展,以及全世界悔改者的聚集。

】「他们的儿女要如往日,他们的会众坚立在我面前,凡欺压他们的,我必刑罚他。」

】「他们的君王必是属乎他们的,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不然,谁有胆量亲近我呢?这是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他们的君王。直译是“他们的杰出人士”,“他们的首领”。该词在中译为“美”。

】「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

〔暂编注解〕神希望与犹大完全实现这句话所表达的关系,但祂的选民未能履行他们的特权。这个应许现在属于基督的教会。在新的地球中,这个关系将会圆满实现

】「看哪,耶和华的忿怒好像暴风已经发出,是扫灭的暴风,必转到恶人的头上。」

〔暂编注解〕形象地描写神降在不肯悔改的罪人身上的惩罚,25:32-33)。

23~24本文重复了在反复23:19,20的内容,与以赛亚一样,耶利米结合了神的恩典和忿怒。亦即,倘若他们拒绝自己所宣告的神之恩典,必然需为此受刑。

30:23-31:1神圣的审判:这片段重复出现于此(参串 ),为强调将来以色列必明白神审判的目的。

耶和华的忿怒好像暴风】这几节经文的诗风近似苏美的《吾珥被毁悼词》(约主前2000年 )。两篇著作都将破坏力量形容为暴风或烈风。这首苏美著作的一个诗节形容风好像侵略的军队一般「从城门吹入」,作者又在另一个诗节为「暴风为我所命定的日子」感到绝望。在时间上比较接近耶利米的,还有主前第一千年纪,称为〈他是风暴,在医治时〉(He Is a Storm- Atthe Healing )的哀悼诗歌,这诗将神明的怒气描述为吹过万国的风暴。称为「巴拉格」(balag )哀悼诗歌的著作中,差不多有四十个经常使用风暴的象喻,这是其中之一。这类哀悼诗歌的写作原意,是平息一个庙宇被拆或正在被拆之神祇的怒气。有关风暴与神明活动的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的烈怒必不转消,直到他心中所拟定的成就了。末后的日子你们要明白!」

〔暂编注解〕必不转消。神子民的得救将伴随着曾俘虏以色列人的巴比伦的毁灭,并最后伴随着对于各国罪人的惩罚。神现在宣布祂的旨意是实施这个行动,直到其完成。

末后的日子。就是这个预言实现之时及其后。当时前景一片黑暗。入侵和被掳就在眼前。复兴应许的光荣实现似乎不可思议。但未来的日子将证实神慈悲的旨意。

【思想问题(第30- 31章 )】

1从25:12看来,神折断巴比伦王的轭之「那日」(8 )是什么时候?和28:11有何分别?你若面对困厄,能否静候神解救的「那日」?

221-22节对信徒与神的关系有何启迪?

3神如何形容对选民的爱?参31:3, 20。你曾否经历神对祂子民的这种爱,并有适当的响应?

4从31:8-9看来,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归回有何奇妙之处?

5试从30-31章中找出先知对犹太人被掳归回的比喻。参30:8, 17; 31:10; 15:16。

6按先知的描绘(31:29-34),「新约」包括那几方面特征?借着耶稣基督的死,这新约已经建立了。试从新约圣经下列经文看先知预言如何应验:; ;; 5:17; ;, 27; 你在这新约上是否有分。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却必将你灭绝净尽。」

不虔的人受刑罚,神的儿女受管教,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毁灭,炙风吹过草地,全部枯干,毫无存留,后者是恢复与更新。

你是否经过管教与痛苦的时期?记得这些话,神不会将你灭绝净尽的,有时看来好似无所存留,火炉很热,地上的收成也都割尽,但是神知道你可忍受多少,祂必住手。「我却不将你灭绝净尽。」

祂必以审判来纠正我们,我们也需要纠正,好似修剪枝叶一般,假若祂不施行审断,我们必在祂面前失败。所以我们的父是栽培的人。祂不能降圣工委托别人,祂的眼与祂的手恒切地完成祂的目的,审断与修整。祂的手常按在我们的脉搏上。

管教也期待有福的复兴。此处有许多盼望的光亮:「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我必使雅各被掳去的帐棚归回,也必顾惜他的住处。」可怜的受苦者,向前看吧!在乌云之后,阳光正普照在山上,当管教过去之后,主必看顾你,洗净你的伤处,恢复你的安乐,给你喜乐的收成。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复原的应许】

「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

国破家亡,实在是人生伤心的事;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使心灵的深处受到损伤。还有许多别的事件,从生意遭受挫折,爱情,事业的破裂,使人的心灵,新创压着旧痕;如果可以看得见的话,真是伤痂累累。
在人类历史上,如果要计算一个国家所受的伤痕,恐怕没有比以色列的伤痕更多的了。人会问:为甚么神的选民,偏受那么多的苦?而那些不敬畏神的,反而无事?
圣经记着说:“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
这个世代的人,习惯于以反常为正常。有些事说来可笑,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有人对家畜宠爱以至敬爱,却残虐同类的人,不顾父母。对于犯罪害人的,要维护其人权;对于受害的人,则忽视他们也是人,也该有权。弒父母的,可以辩说是受虐待,而致心理失常的反应;父母对孩子施以体罚,则构成犯罪行为。但圣经把父母所施于孩子的体罚,甚至鞭打,都视为正常,而且是该有的爱的表现:“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我们接受这个观念,才可以体会到神对祂百姓爱的管教;而且可以放心,神打孩子,总不会打得死去,祂用爱责打,还要再用加倍的爱医治:“当耶和华缠裹祂百姓的损处,医治祂民鞭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
以色列是神的儿子。当然,神不是用木杖来责打管教,而是施以天罚:他们犯罪违背神,神借着外邦人的手管教他们,使他们被掳,分散到外邦人的地。人看他们是被丢弃的渣滓,但神不永远怀怒,时候到了,要用施恩的手,带他们归回。

耶和华说:“我必使你痊愈,医好你的伤痕,都因人称你为被赶散的,无人来探问的。…他们的君王必是属乎他们的;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

在亡国分散的日子,以色列和犹大不能成国,要奉外邦人的王辖管他们。但到末后的日子,基督要作王,祂是犹大出来的狮子,是大卫的后裔;而且借着祂,信的人才可亲近神。
当受管教的时候,不要灰心;要感谢神的爱,悔改得恩。

── 于中旻《耶利米书笺记》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