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暂编注解〕“哈拿尼雅”是一位假先知。“西底家”:见注。
“五月”指主前593年八、九月间。哈拿尼雅两个月之后便逝世(17节 )。
在废去约雅斤(B.C.597 )之后,尼布甲尼撒本想派巴比伦的总督治理犹大。但是考虑到犹大百姓的反对,被迫立西底家为王,但是头几年并没有交权给西底家,直到在位第4年,西底家才得到了实质上的统治权。
当年。本章的时间是西底家执政第4年(约公元前593年 ),在耶29章以后不久。
哈拿尼雅。他似乎是耶利米的主要对手之一,带头竭力促成与周围国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见耶27章 )。
基遍。基遍和亚拿突都是祭司之城。本节暗示哈拿尼雅和耶利米一样,是祭司兼“先知”。“耶和华帐幕”曾安置在基遍,,。基遍现名吉卜,在耶路撒冷西北8.4公里处。
1~17假先知哈拿尼雅质疑耶利米说犹大要被掳七十年的预言,并且自己预言圣殿的器皿和耶哥尼雅要在两年之内返回耶路撒冷。耶利米确实希望情况会是这样(6节 ),但再次预言事实并非如此(14节 )。留意耶利米仍然带他的“视觉教具”——颈上的轭(10节 )。
28:1-17先知耶利米与假先知的冲突:本章继续27章的内容,叙述真假先知间的对质。哈拿尼雅也效法耶利米的象征性动作,他折断耶利米颈上的木轭以象征尼布甲尼撒势力的瓦解,且再三重复「耶和华如此说」,以示其信息的权威性。耶利米没有立即指他的错谬,直到耶和华新的指示临到,他才宣布哈拿尼雅的死罪,因为他擅自托神的名发言。
28:1~17与哈拿尼雅的冲突: 本章讲述了耶利米先知和假先知的代表哈拿尼雅的直接冲突。耶利米预言犹大将要过70年的俘虏生活,而哈拿尼雅却断定这是谎言,并且充满自信地宣告,过不了2年,被掳巴比伦的所有俘虏都将归还(3节 )。作为标志,哈拿尼雅取下耶利米颈项上的轭并折断(10-11节 )。至于他的此番作为,是出于无知而未能认识患难和痛苦临到犹大的原因,还是出于取悦百姓迎合百姓的明知故犯之举,我们则不得而知,若属后者,那就是不信和不道德。勿庸置疑的是,他们擅自解释神的启示,使百姓失去分辨能力,带来了许多弊病扰害。为了证明哈拿尼雅所预言的是虚假之事,耶利米预言哈拿尼雅必很快就死去。正如耶利米的预言,哈拿尼雅死于同年7月(17节 )。真理和非真理一直共存于人类历史中,现今亦然,但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真理。
【年代小注】鉴于西底家王在主前五九七年尼布甲尼撒攻取耶路撒冷之后,需要相当时间组织政府,,「西底家登基第四年」的读法似乎很可能是正确的。若然,本段所载的事便发生在主前五九四至五九三年。由于各国使臣计划如何响应主前五九五年十二月巴比伦内乱的会议,大约也在这时举行,这日期又进一步得到证实。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基遍】
请参看:的注释。基遍(今吉布 )和亚拿突一样,也是便雅悯的属地(耶路撒冷西北6哩 )。因此哈拿尼雅和耶利米在这事发生前,可能已经相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已经折断巴比伦王的轭。」
〔暂编注解〕「我已经折断」:原文或作「我决意折断」(参4 )。
在西底家的统治初期,犹大使臣曾经访问巴比伦(29:3),这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他们期待,是否可以通过与巴比伦缔结和平协议,停止战争而使俘虏回到本地。假先知就伺机鼓吹这种荒唐的想法,基遍人哈拿尼雅就是其代表人物。为了表明自己所发预言的真实性,哈拿尼雅就无所畏惧地滥用神的名。于是大部分百姓,毫不怀疑地接受了假先知的预言。在世界的末了,敌基督和假先知亦会借着基督之名而迷惑众人,这就是假先知的特征之一。圣徒不可相信所有的灵,总要试验那灵是否出于神的不是。
无疑指真先知所提到的“轭”。哈拿尼雅擅自驳斥耶利米出于灵感的信息。
【】「二年之内,我要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这地掠到巴比伦的器皿,就是耶和华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带回此地。」
〔暂编注解〕「二年」:与耶利米所预言的七十年(25:11-12)差距很大;有学者认为此数字可能来自。
二年之内。犹大和周围的国家可能正在形成对抗尼布甲尼撒的同盟。哈拿尼雅对其成功坚信不移。
一切器皿。哈拿尼雅的预言比耶利米预言“耶和华殿中的器皿”在巴比伦的时间要短得多。
3~4为了得到民众的绝对支持,哈拿尼雅断言2年之内犹大必从巴比伦的辖制下得到解放。我们无法得知这2年源自何处,但它必然是用以强调自己所发预言的真实性。尤其,耶哥尼雅和俘虏均将归回的预言,足以吸引民心。因为,西底家王是由尼布甲尼撒所立的,百姓从未信任过他。
【】「我又要将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和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一切犹大人带回此地,因为我要折断巴比伦王的轭。这是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这里可能显示:当时的犹大人都以耶哥尼雅(即约雅斤 )为大卫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耶哥尼雅。见注释。显然许多人仍认为约雅斤是合适的国王。他们希望他能重新回到王位上来。这与耶利米的预言直接冲突。因为他预言约雅斤不会回到犹大,而且要死在异国他乡。
【】「先知耶利米当着祭司和站在耶和华殿里的众民对先知哈拿尼雅说:」
〔暂编注解〕5~9哈拿尼雅的假预言: 耶利米申明,自己也迫切地祈愿哈拿尼雅的预言能够得以成就(6节 )。但是耶利米认识到若不解决罪这一根本问题哈拿尼雅的预言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就大胆地宣告那预言仅仅是盼望,而不可能成为现实(8节 )。这是因为,以西底家为首的所有百姓,均倾向于相信假先知的预言,这就促使他们并不关注悔改罪而胜过患难。无耐,耶利米无法证明自己的预言是真实的,焦急之余,便说到事实会证明一切(9节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教训:①现今的牧会者不应该仅仅宣告祝福。在宣告祝福之前,首先要斥责罪恶,督促悔改。其代表人物是约拿,3:4-10);②若无法分辩真理和谬误之时,不要急于下定论,要等候察看他们所结的果子(诗40篇 ,。如此,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属灵的误区。
【】「“阿们!愿耶和华如此行,愿耶和华成就你所预言的话,将耶和华殿中的器皿和一切被掳去的人,从巴比伦带回此地。」
〔暂编注解〕耶利米这番话并非带有讽刺意味,而是出自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一份热忱。他真诚的希望犹大能早日复兴,但同时又肯定神的计划并非如此。
作为信实的先知,耶利米预言了耶路撒冷的毁灭:而作为以色列民族的一员,他比任何人都挚爱祖国和同胞。因此,他热切地祈愿耶路撒冷能够得享和平和安全。
先知的意思可能是“我也希望这样。若是真的,那是太好了”。但有人认为耶利米说这些话带有讽刺的意味。先知表面上同意哈拿尼雅的预言,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揭露其虚伪。
【】「然而我向你和众民耳中所要说的话,你应当听!」
〔暂编注解〕不关人有什么希望或预言,神在这件事上有话要说。
【】「从古以来,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国和大邦说预言,论到争战、灾祸、瘟疫的事。」
〔暂编注解〕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告诉我们,每当他们拜偶像、作恶造孽之时,神都通过先知宣告了惩罪的审判,。但是,其目的是使他们悔改归向神,而非仅仅惩罚他们。本节间接地暗示了耶利米的预言与之一脉相通。
8-9这里的意思是:耶利米审判的信息,比哈拿尼雅的预言较为接近真先知所传讲的,因为历代众先知的信息多以神的刑罚为中心,但哈拿尼雅的预言只有到应验的时候才可证实是来自耶和华。
【】这里的意思是:耶利米审判的信息,比哈拿尼雅的预言较为接近真先知所传讲的,因为历代众先知的信息多以神的刑罚为中心,但哈拿尼雅的预言只有到应验的时候才可证实是来自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先知预言的平安,到话语成就的时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华所差来的。”」
〔暂编注解〕所谓真“平安”,是借着恢复与神的属灵关系才能得享的恩典,与安于现状或无所事事的安逸根本不同。倘若罪的问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就不能存在真正的平安,即或有,那也是短暂而不完全的。
平安。见注释。
知道他真是。为了讨百姓的欢心,假先知用繁荣的应许欺骗他们,对抗真先知关于“灾祸、瘟疫”的预言(见第8节 。耶利米知道自己的预言可以通过其应验来证实。
【】「于是,先知哈拿尼雅将先知耶利米颈项上的轭取下来,折断了。」
〔暂编注解〕为了表明自己的预言必将成就,耶利米的预言已遭废弃,哈拿尼雅取下耶利米颈项上的轭折断了它。追根结底,这是对神的正面挑战,更是可怕的背道行为。
假先知哈拿尼雅和真先知耶利米的这个经历与西底家和米该雅的经历相似。哈拿尼雅无疑想用这个傲慢之举告诉百姓,他不会允许他们受这这种奴役标志的侮辱。折断轭是要保证巴比伦势力的毁灭。
10~13 哈拿尼雅折断耶利米的“轭”,藉以解释自己所说、犹太人两年之内要从巴比伦得释放的预言(11节 )。但实际上,犹太人并没有得到自由,只有不能折断的“铁轭”。
【折断了轭】部分学者认为被折断的,比较可能是安设在颈项两旁,固定轭之位置的轸子,不是中间的横木(有关轭的结构。这说法很是符合全段的用字。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哈拿尼雅又当着众民说:“耶和华如此说:二年之内,我必照样从列国人的颈项上,折断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轭。”于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
〔暂编注解〕走了: 对比可作两种解释:①如往常一样,继续宣告审判的预言;②根据字面意义而解释为仅仅是离开了那地。其中,后者更具有说服力。他之所以不由分说地离开那地,或许是因为:①既然无人与他达成共识,也就无须多言了;②哈拿尼雅的同党使他感到有生命危险;③对不思悔改的百姓感到厌恶和绝望,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④盼望神能够为他证明自己所说属实。我们无从判断哪一个原因更接近事实,但明确的一点是,真理之路、公义之路必然会凄寂孤独。
二年。见第3节注释。
于是先知耶利米就走了。真先知没有抵抗或还击哈拿尼雅的武力。
【】「先知哈拿尼雅把先知耶利米颈项上的轭折断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话不一定是第11节的经历之后马上就说的。RSV版为 “先知哈拿尼雅折断轭后过了一段时间”。
12~17对哈拿尼雅的审判: 神必然会守护真理。有时神沉默无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纵容不义或袖手旁观,而是时候未到。以铁轭代替木轭(13节 ),或宣告哈拿尼雅的死亡(16节 ),均证明了这一点。
【】「“你去告诉哈拿尼雅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折断木轭,却换了铁轭。」
〔暂编注解〕铁轭: 体现了神必借着巴比伦的入侵而摧毁犹大的意志。这也表明了,违背神的话语而对抗巴比伦的人,将经历更大的痛苦和试炼。B.C.586,尼布甲尼撒毁灭了对抗巴比伦的犹大,西底家的众子均被杀害,西底家也被剜去眼睛,与众多百姓一起被掳到巴比伦。耶利米的此番预言均得到成就(52:9-11,。
铁轭。见。神继续采用轭的比喻来斥责一切抵抗尼布甲尼撒的企图,因为尼布甲尼撒是祂所拣选惩罚祂子民的“仆人”。但这一次的语气更加严厉,换上了 “铁轭”,警告背道的人,任何抗拒只能造成更痛苦的奴役。
【木轭和铁轭的对比】这里说换了铁制的亦相信是轸子。木轭当然可以折断,作为受欺压得释放的戏剧化表达。但要折断铁轭却不是这么容易。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已将铁轭加在这些国的颈项上,使他们服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他们总要服侍他,我也把田野的走兽给了他。’”」
〔暂编注解〕万军之耶和华。见;27:4注释。
田野的走兽。见。
【】「于是先知耶利米对先知哈拿尼雅说:“哈拿尼雅啊,你应当听!耶和华并没有差遣你,你竟使这百姓倚靠谎言。」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为你向耶和华说了叛逆的话。”」
〔暂编注解〕「叫你去世」:原文作「从地上打发你走」;此动词于原文与15节的「差遣」有同一字根。神并没有打发哈拿尼雅说预言,但他却因擅自传讲假信息被神打发离世。
我要叫你去世。直译是“我要差遣你”,带有讽刺的意义。该动词就是第15节中的“差遣”。
今年。指往后的一整年,而不是那年日历剩下的时间,就像哈拿尼雅“二年之内”的说法一样(第3-11节 )。这段时间延伸到“七月间”(第17节 ),可供哈拿尼雅悔改,或让百姓识破他的欺骗。他的死就像亚拿尼亚和以吕马的死一样,13:6-11)。
16~17在耶利米发出预言之后,不到几个月,哈拿尼雅便突然死去。他的死带有报应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耶利米是真先知。尽管如此,犹大百姓却仍然没有悔改归向神,这就昭然若揭地暴露了他们的悖逆和愚顽。因此,圣徒应具备属灵的洞察能力,通过周边发生的事件,发现神的旨意。
【】「这样,先知哈拿尼雅当年七月间就死了。」
〔暂编注解〕「当年七月」:离哈拿尼雅说预言的时间仅隔两个月。(参本章1 )他预言犹大将于两年内复兴,自己却活不到两个月。
耶利米在第16节的预言不到两个月就应验了。先知预言的迅速应验,本应让百姓充分认识耶利米蒙召的真实性,但无疑有人依然拒绝接受它作为先知的见证。
【思想问题(第28章 )】
1哈拿尼雅和耶利米一样,口口声声说是奉耶和华的名说话(2-4- 11 ),而且也懂得以象征手法传递信息(10-11 )。二者相比之下,那一个的信息更能叫犹太人大感快慰?由此看来,哈拿尼雅的动机可能是什么?
2本章如何表明耶利米是真先知?见8-9, 15-17节。这与圣经一贯的教训是否相符?; 18:20-22; 。
──《串珠圣经注释》
【】
【先知的预言】「阿门,愿耶和华如此行,愿耶和华成就你所预言的话……然而……」
哈拿尼雅的预言,说明那巴比伦王的轭必可折断,被掳的必尽速归回,这样说法当然能大众的拥护。他说是奉耶和华的名说话,甚至认为信息是神所赐给的,但他的心中充满着人的声音与理论,使他无法辨认主灵感的微小的声音,耶利米十分焦急,他又何尝愿意看到国家还受继续的苦难?他希望哈拿尼雅的话是真的,可以说熟切的阿门。他但愿这些预言得以应验。但是他站在神的会中,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人只照自己的心思,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生活中只有自私与世俗。「没有外面的黑暗,不会有第二次的死。」他们口口声声这样说。我们也真是诚意说阿门,但愿一切都好,事实却不是这样,罪恶必遭致痛苦,最后的结局多么可怕。有人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那无疑是鼓励人反抗神。
有些假先知仍在鼓励人们在罪恶的道上。他们将未来绘成玫瑰色的景象,叫别人相信,他们虽然犯罪,前途不致那样幽暗,不必那么惧怕。但是在基督之外的必定灭亡,且有更多的哀痛。
(参阅马──迈尔《珍贵的片刻》
「到话语成就的时候人便知道他真是…。」
自称是“神的仆人”,是一项光荣的名衔;但却不等于都是耶和华所差来的。在人类历史上,不断有自称是“先知”的出来,他们传些动人的信息,吸引人跟从他们。也许,他们能兴盛于一时,有大批的群众,却仍然是假先知。
人往往有错误的印象,以为假先知必然是面目狰狞,头生双角,脚分三叉,像是图画中的鬼怪。其实,圣经并没有那样说。很可能他们温文尔雅,言辞动听,甚至还满口称耶和华的名,说起“预言”来,必要的时候,更加上表演。
耶利米颈项上戴着绳索和轭,在街道上行走,流着眼泪,传出火热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不过是沉郁,悲哀的记忆。有的人对神起了敬畏的心,认罪,悔改了。有的人被先知指出他们的短处,或是不甘愿放弃邪恶的行动,或罪孽的生意,就反抗先知的信息;当然,方便的借口,是指控耶利米不爱国,叫人顺从巴比伦,显然是失去民族自尊,影响人心士气的话,使国人不能团结御侮。耶利米仍然传不受欢迎的信息。
如果好消息是人民的需要,自然会有供应的人。有个哈拿尼雅,就是好消息贩子!谁不愿意国家昌隆?谁不愿意亲人团圆?他说:“二年之内”,巴比伦的霸权就要成为过去,神要“折断巴比伦王的轭”,把被掳去的圣殿器皿和人民,都带回犹大地。先知耶利米说:亡国被掳的悲剧要来;被掳后七十年才得归回。先知哈拿尼雅说:二年就好了!哪个会更受欢迎?假先知就是这样顺从民意,不顺从神;说些吉利的话,讨人欢喜,最重要的是,叫人不必认罪,无须悔改,二年期满,好运自来!但是,他对神不负责任,因为他不认识神。
神也不认识他。假先知说了话,神不负他的责任,自然就不能成就。先知耶利米知道百姓想要甚么;不过,他必须说:“从古以来,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国和大邦说预言论到争战,灾祸,瘟疫的事;先知预言的平安,到话语成就的时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华所差来的。…”
“耶和华并没有差遣你,你竟使这百姓倚靠谎言!”假先知不是神所差遣的。哈拿尼雅等不到二年,说话后只两个月,当年七月间就死了。七年后,犹大也亡国。所以当分辨,谨防假先知,顺从神仆人的话。
── 于中旻《耶利米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