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暂编注解〕法老尼哥在主前609年进攻非利士地的迦萨。
“法老攻击迦萨之先”。法老尼哥在主前609年的战役。其它针对非利士的神谕可见于:;;;。
耶和华……的话。见注释。
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早在亚伯拉罕时代就来到巴勒斯坦,,但是他们的大批涌进是在约公元前1200年的海岛居民大迁移中。他们是早期希伯来人的主要对手之一。但到了大卫的时代以后,他们在以色列的事务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次要多了。
法老攻击迦萨。因历史资料的匮缺,使这一次的攻击无法确认。埃及人发起攻击的时间有好几种可能。它可能发生在两次迦基米施战争之间的混乱时期(公元前608-604年 ),或尼哥在公元前604年第二次迦基米施战争结束时经巴勒斯坦撤退期间,或公元前587年亚比里斯入侵的时候。耶利米在世时唯一有史可查的一次埃及攻击加萨,是希罗多德所提到的尼哥二世在“马格多鲁斯(Magdolus )”战胜约西亚之后。这显然是在他参加了第一次迦基米施战争后回师巴勒斯坦期间。希罗多德(ii.159 )说:“尼哥在马格多鲁斯的土地上与亚兰人交战,取得了胜利,战后占领了亚兰的大城市卡迪提斯(Cadytis )”。这里的亚兰包括非利士。马格多鲁斯可能是米吉多(Megiddo )的误拼。卡迪提斯一般被认定为迦萨。(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耶路撒冷 然而没有尼哥攻击耶路撒冷的证据 )。
如果以上是这段预言的正确背景,那就应该推定它发生在公元前609年,或稍晚一些。在另一方面,如果希罗多德所提到的不是迦萨,就必须承认有关这次攻击的时间没有直接的证据。
在圣经的时代,迦萨是巴勒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位于肥沃的非利士平原南端,是巴勒斯坦两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一条是来自东方沙漠的商路,带来以东的丰富铜铁矿产。一条是伟大的“海洋之路”(Derek hay-yam ),是来自埃及北方的沿海道路。由于后一条道路的位置,迦萨成为战略的要地。在大约壹千年的时间里,埃及人曾多次利用这条道路入侵巴勒斯坦和亚兰。在第十八个和十九王朝,埃及人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迦萨成了他们主要行政管理中心之一。占领了迦萨,入侵巴勒斯坦的任何法老王就获得了控制海岸线的据点,保护他与埃及的贸易,支配了当地大量的商务。
这个信息发布在“法老攻击迦萨之前”,说明它是一个预言,警告非利士人迫近的厄运。参考约拿给尼尼微的信息(拿3章 )。
1-7 论非利士:第1节标题 「法老攻击迦萨」 的历史背景不明,可能指主前六○一年法老尼哥击败尼布甲尼撒后,乘胜攻下迦萨,以重建他在巴勒斯坦的声威。
47:1~7对非利士的审判:向列国的第二个预言,就是非利士将要受到北方民族巴比伦的侵略而灭亡。直至大卫时代,非利士都是受到了以色列的支配。自从王国分裂之后,他便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威胁犹大。神审判非利士,是为了使犹大人认识到神必报应敌挡以色列的国家,从而使犹大人在任何仇敌面前也能够刚强壮胆。;;;均是向非利士所宣告的信息。
【埃及攻击迦萨】尼布甲尼撒于主前六○一年初向埃及发动侵略。但在巴勒斯坦的围城战争,以及接受约雅敬归降,向巴比伦宣誓效忠等事务,却耽延了他的进度。要等到公历十一月,才能直接攻击埃及本土。巴比伦王或许希望他能够像主前六六三年的亚述巴尼帕一样轻易征服埃及。然而从那时开始,以扎伊尔斯为首都的第二十六王朝法老集中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迦萨大道和以南地区建筑了几条防线。其目的是防止敌军沿着西乃半岛的地中海岸,或在内陆横渡沙漠直接行进。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尼布甲尼撒在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支的埃及要塞密夺被击败之后,尼哥二世的军队北上追击,攻取迦萨,占据了两年之久,直至尼布甲尼撒再次在巴勒斯坦发动战争为止。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如此说:“有水从北方发起,成为涨溢的河,要涨过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并城和其中所住的。人必呼喊;境内的居民都必哀号。」
「有水从北方发起」:指巴比伦将如洪水般侵入,史载尼布甲尼撒于迦基米施之役后,确实南下攻破非利士各城,包括亚实基伦(参36章注 )。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北方”指将要从北面而来的巴比伦。
“有水从北方发起”。指巴比伦的入侵。
「有水从北方发起」
:指巴比伦将如洪水般侵入,史载尼布甲尼撒于迦基米施之役后,确实南下攻破非利士各城,包括亚实基伦(参36章注 )。
水……涨过: 以泛滥的幼发拉底河比喻了将要入侵非利士的巴比伦军队。这意指巴比伦的侵略将会像狂风怒涛一样来势凶猛。
从北方。如果埃及攻击迦萨发生在公元前609年尼哥从迦基米施回来的时候(见第1节注释 ),或者在当年早些时候米吉多战役以后不久,他是从北方来到非利士平原的。
有人认为第1,2节是指巴比伦人统治巴勒斯坦,比在尼哥或亚比里斯率领下埃及人的入侵更严重,时间更久。第2-7节也是指巴比伦的入侵。按照这种看法,第1节是指出,甚至在埃及人攻击迦萨之前,神就警告非利士人,更大的惩罚将借着巴比伦人的手临到他们。
【】「听见敌人壮马蹄跳的响声和战车隆隆、车轮轰轰;为父的手就发软,不回头看顾儿女。」
〔暂编注解〕壮马蹄跳的响声: 可翻译为“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父的手就发软: 比喻他们已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本节描绘了代神施行审判的巴比伦,入侵以色列的仇敌非利士之时的情景,这就教导今日的圣徒,当许多敌基督逼迫教会之时,,不可丧失力量,乃要依靠神而刚强起来。
【】「因为日子将到,要毁灭一切非利士人,剪除帮助推罗、西顿所剩下的人。原来耶和华必毁灭非利士人,就是迦斐托海岛余剩的人。」
〔暂编注解〕“迦斐托”即今克里特岛,是非利士人未迁徙到巴勒斯坦时的原居地,。“推罗”、“西顿”虽在腓尼基境内,也与非利士联盟。
“推罗”和“西顿”。虽然是腓尼基的城市,但他们显然与非利士人结了盟。“迦斐托”。克里特,非利士人原来的家乡。
「推罗西顿」:是腓尼基的主要海港,位于非利士之北;从北方来的敌军先击败它们才入侵非利士,这里的意思是:推罗西顿的救兵既已被铲除,非利土地便危在旦夕。
「迦斐托海岛」:即革哩底岛,为非利士人的祖居地。
推罗、西顿: 是繁荣强大的腓尼基城邦,每当非利士遭遇困难时,他们总会派援军帮助非利士。 迦斐托海岛余剩的人: “迦斐托海岛”是克里特岛的又一名称,是非利士人的原乡。本节是指,为了帮助在他乡受敌军侵扰的同胞,居住在迦斐托海岛的人断然远征。耶利米使用反复手法,从而强调了人类的任何联盟或力量,均不足以敌挡神。今日,非利士已不复存在,这就充分地证明了上述观点。
推罗、西顿。推罗和西顿控制着非利士平原以北的海岸,显然与非利士人结盟。
迦斐托海岛。就是克里特岛。非利士人原先是从那里迁移出来的。
【主前七世纪末非利士人的状况】主前七世纪的绝大部分时候,非利士城邦都在亚述的统治之下。例如以革伦是主要的橄榄油加工和批发中心,增添了亚述在该区的财富。亚述帝国于主前六二七年亚述巴尼帕驾崩之后崩溃,埃及法老森美忒库一世和尼哥二世侵入非利士地。亚实基伦的出土文物(埃及神祇的青铜小像、青铜法码、陶器 )证实了这个非利士的港城,有一个埃及人聚居之处。他们对该区的支配只维持了二十年左右,便因尼布甲尼撒王在主前六○四年秋发动的战事而结束。
《巴比伦年鉴》描述公历十一至十二月针对亚实基伦发动的强烈攻势。这攻势是「焦土政策」的开始,最后,犹大和非利士都因这政策破坏无遗,接而大批人口被强迁他处。巴比伦的首要事务是对付埃及,他们并没有兴趣好像亚述人一样,在非利士地设立机关,派兵驻留。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非利士和推罗西顿的关系】
非利士和推罗、西顿虽然可能有些政治联系,他们的关系却主要是基于贸易和经济互惠的。推罗和西顿是腓尼基的海港,整个地中海都有他们商船的踪迹。所载的货物包括了来自爱奥尼亚、希腊、塞浦路斯的精美器具、金属锭块、瓶装的油和酒。非利士地──特别是亚实突和亚实基伦──不但是这些商品的市场,更是其埃及、阿拉伯、巴勒斯坦顾客的经销商。埃及亦从事开发与腓尼基海港的关系,与尼布甲尼撒互相竞争。这竞争终于导致非利士地变为废墟,推罗、西顿落入巴比伦的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迦斐托海岛】
【】「迦萨成了光秃,平原中所剩的亚实基伦归于无有。你用刀划身,要到几时呢?」非利士人的本乡最常被认为是克里特岛。迦斐托(kftyw )一名在埃及、乌加列、希腊、亚喀得文献中都有出现。虽然有人试图把它解作塞浦路斯,考古和地理证据都支持克里特的说法。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暂编注解〕“迦萨”、“亚实基论”都是非利士人城邑。“用刀划身”是异教风俗。
“光秃”。是哀悼的记号,或指“迦萨”完全被夷为平地。
「成了光秃」:指剃头。
「归于无有」:或作「默默无声」(48:2)。
以上两件事与「用刀划身」皆为悲哀的表现(16:6)。
耶利米以“用刀划身”比喻了非利士因受审判而哀恸的情景。这也是拜偶像之时所能见到的现象,这就是间接地暗示非利士人的生活完全陷在偶像崇拜之中。
光秃。可能指该城市的完全毁灭,成为一片光秃的山丘。先知也可能视光秃为举哀的标志,特别是与他的质问联系起来:“你用刀划身,要到几时呢?”剃头划身通常是表示悲伤,。
亚实基伦。一座非利士的主要城市,位于沿海的道路上,在迦萨北面约12英里。
平原(`emeq )。在这里指非利士平原。
【】「耶和华的刀剑哪,你到几时才止息呢?你要入鞘安靖不动。」
〔暂编注解〕先知发出了反问,强调他在第7节里所说神对于非利士人的惩罚。
:6~7 6节是非利士人因痛苦悲伤而发出的哀求,7节则是耶利米对此所作的回答。耶利米使用对话的形式,表明非利士受审判的最终原因是拜偶像。 耶和华既吩咐: 通过强调神的主权性护理必将成就非利士的灭亡,从而结束了对非利士的预言。
【】「耶和华既吩咐你攻击亚实基伦和海边之地,他已经派定你,焉能止息呢?”」
【攻击亚实基伦】《巴比伦年鉴》一些片断的记载,夸口说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大军在基思流月(公历十一至十二月 )攻打亚实基伦。此举十分反常,因为当时正值雨季,大部分军队都不会试图发动主要战事。年鉴指出巴比伦军不但破墙而入攻取城市,更焚烧内城,将它夷为平地,把这城变为「遗址废堆」。现代学者在城市的每个部分,都挖掘到充分证据,如:成堆的碎陶,显示曾受严重伤害的骸骨,烧焦的谷物,倒塌的房屋等,证实所遭受的破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45-48章 )】
1第45章如何显出神体恤忠心仆人的心情,并能加以开解?
2试从第36章找出埃及人历来所倚靠的事物。神要如何对付这些?27-28节对属神的子民有何安慰?
3第47章如何强调非利士人的毁灭是从耶和华而来?你认为今日邦国的兴衰是否也操在神的手里?
4从48章看来,摩押历来以什么为荣?今天你是否自以为居于荣耀的位,大有保障(参18 )?摩押的下场对你有何警惕?
5第48章10节对摩押的未来毁灭者说:「懒惰为耶和华行事的,必受咒诅。」你以为这话对知道主命令却疏于遵行的人是否同样适切。
──《串珠圣经注释》
【】
【耶和华的刀】「耶和华的刀剑哪,你到几时才止息呢?」
耶和华的刀剑哪,你曾使我们十分伤痛,神的话好似两刃的利剑,将我们的魂与灵,骨节与骨髓刺入剖开,那会割得很深,也割得很尖锐,但是仍未出血,在我们里面继续割开分解,现在我们看清完全无用与罪恶。我们心地的恶劣甚至是我们梦想不到的。但神的刀剑现在作割除的功夫,除去一切罪恶的成分。
在我们生活的经验中我们还会呼叫:耶和华的刀剑哪,你到几时才止息呢?除净与拯救的过程永不会完成吗?神破坏的工作几时真正结束呢?这已是经年累月的事了,这位外科医师还不能放下刀吗?神的刀剑哪,快止息吧!
但是工作还未完成,怎能止息呢?我们还未放弃罪的遗留的成分,伤处还未彻底治疗,自私好似癌症的细胞,没有除去,只要还有遗留的,仍须再治疗的功夫。我们要有永远完善的结果,必须将阻碍的因素除去。神爱我们,决不容一点污秽带到永世,今日痛苦仍继续受袭圣徒,刀怎能止息?神必须赶紧工作,将来总有一日,刀必放在柜内,永远止息了。
──迈尔《珍贵的片刻》
「耶和华的刀剑哪…祂已经派定你焉能止息呢?」
非利士人源于爱琴海的“迦斐托海岛”,就是革哩底,因为善于航海,被称为“海上民族”。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前不多年,他们占据了地中海岸的地区,成为埃及的严重威胁。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海边的路被这强悍善战的民族扼住,难以通行,初脱离奴轭的选民,缺乏组织和战争的经验,所以神不愿他们从那条近路经过,“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
非利士人的南进,一度几乎征服埃及,但海陆大军都遭受溃败。南进既然受挫,他们就仗恃其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希伯来文“刀”和“盔”等字来自非利士 ),从所住的地中海岸,继续向内陆扩张;屡次击败迦南地的原住民;以色列人进应许之地以后,也受过非利士人的侵扰辖制。到大卫王建立统一的国度,非利士人才被制服,不复成为大患。不过,他们仍维持五城邦的结盟:亚实突,迦萨,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同一民族的联邦。后来推罗和西顿也受他们的保护。非利士继续从事海上贸易,臣服于亚述国。
神的定命,是奥秘的事。耶利米奉耶和华之命发预言后,公元前六○四年,果然“有水从北方发起,成为涨溢的河,要涨过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并城和其中所住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只率陆军,征服非利士,城邑被毁,使全地悲哀。巴比伦虽然不认识神,但掌管历史的神,使用他们成就祂的旨意,所以算是“耶和华的刀剑”,总不能失败,为了惩罚犯罪的国民,必要在地上完成使命,才会止息。
在耶利米之前六百多年,米甸人压制以色列人,神使用基甸拯救他们,是三百手拿火把和角的人,高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就杀败许多万的众多敌军。
耶和华的刀是神命定的。神不一定使用完全敬畏神的人,并且被使用的器皿,不一定有自觉的认知,是受差遣成就神的旨意。神的旨意不能阻挡,神会预备有利的时候,安排适当的环境,使祂的旨意完成。以色列人许多年的肘腋之患,就这样消除了。但在希腊文和拉丁文中,称迦南地为“巴勒斯坦”,就是非利士人之地的意思。他们历年争夺不能得到的,竟然成为他们的地。这也提醒神的儿女,总有必须靠主打的战争。── 于中旻《耶利米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