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暂编注解〕见;2:1注释。本章包含“圣殿演讲”的部分信息,参《先知与君王》第414页 )。这个信息后来传遍犹大全地。
1-17 指责犹大背约。
1~17背约的犹大理当受审判: 本文是耶利米的第四篇讲道。只是这一篇与前面的讲道略有不同。在上文,耶利米仅仅是借着指出犹大的罪行而论证了审判的合理性 ;而在本文,耶利米使他们回想起昔日神所赐给他们的圣约即律法,更加深入地论证了犹大理当受到审判。神对偶像崇拜的震怒常见于申命记,而本文有很多与此相关的经文。据此来看,最自然的解释应是本文宣告在希勒家发现律法书之后,后者曾促使约西亚于B.C.622进行改革。本文提及对罪人最必需的义和罪的标准——神的话语,这一点可能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王下22、23章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①使犹大回忆起耶和华的圣约(11:1-8);②以圣约为例,论证犹大的叛逆(11:9-17);③设计谋害耶和华的阴谋(11:18-23);④耶利米对恶人亨通的抗议(12:1-4);⑤神对耶利米的回答(12:5-17)。
11至13章和其他篇章一样,都是责备、劝慰和警戒的话语。百姓不守与神的约,应受被掳的刑罚。亚述掳掠以色列国、巴比伦掳掠犹大国,都是实现的警告。
11:1-16:21警告与审判。
【】「“当听这约的话,告诉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暂编注解〕“这约”。神与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所立的历史性契约(也见于3-6-8节 )。耶利米是在约西亚改革期间,发出这个必须忠于西乃之约的警告。他显然认为这次复兴是表面化和不充分的(第13节显示百姓仍继续拜巴力 )。
「这约」:指西乃之约(3- 6- 8同 ),它是以色列脱离埃及统治的一个印记(4 )。
按这约的规定,以色列当拜独一真神,遵守神的诫命律例,遵守的人必蒙福祉,违背的则受咒诅。约西亚王时发现律法书,国家的灵命一时似有转机,约西亚曾重新与神立约,但这复兴仅昙花一现,百姓不久仍拜巴力(13 ),顽梗如昔(7:18),因此毁约所带来的咒诅是无法逃避的。
由于在约西亚执政时发现了“律法书”,“约”在这里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多年失传的经卷据认为是《申命记》,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申命记》里含有“约书”。耶利米的教训是呼吁重新关注《申命记》的吩咐。圣约是在西奈山立下的,,。《申命记》详细记录了该约的条件。耶利米的工作就是引导百姓关注《申命记》中被疏忽了的训诲。
2~5“这约”指以色列全民族在西乃山下和神所订立的约。以色列民起誓顺服敬奉耶和华;耶和华应许赐给他属灵和物质方面的福气。“铁炉”:看,喻在埃及为奴所受的痛苦。
【】「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不听从这约之话的人,必受咒诅。」
〔暂编注解〕听从(shama` )。“倾听”,“关注”或“服从”。
必受咒诅。见。
3~5必受咒诅……耶和华啊,阿们: 这种对话体的表达方式与摩西在所使用的相类似。在进入应许之地前夕,摩西向百姓颁布耶和华的律法(出20章 ),且宣告若不遵行这些就必受咒诅。那时,百姓以“阿们”作为回答,发誓要遵行律法。耶利米将摩西与百姓之间的对话,应用在神与自己身上。暗示带有申命记性质的祝福与咒诅,亦可应用在当时的百姓身上。亦即,出埃及时代的以色列百姓所发誓要遵行的圣约律法,对耶利米本人与当时的全体犹大百姓均为有效。与此相同的思想,适用于整本圣经。圣经记录了永恒的真理,因此不具有时间上的局限性,内中的所有圣约,对今日的我们均为有效。圣徒之所以要每天默想神话语,且要作为主体而随时决志跟随神,原因亦在于此。
【】「这约,是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脱离铁炉的那日所吩咐他们的,说:你们要听从我的话,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去行。这样,你们就作我的子民,我也作你们的神。」
〔暂编注解〕「铁炉」:指炼铁的熔炉,用以形容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苦难。
你们就作我的子民,我也作你们的神: 此约是赐给摩西带领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的约,被称为旧约。神之所以向悖逆的犹大重申此约,是因神的恩慈欲使他们归向自己。此约带有条件,这一点与新约不同(31:31-34)。然而,此约还具有委身与顺服的内涵,断不能被废弃。因为,即使是领受新约的人,也须实践旧约所规定的律法的根本精神。
铁炉。比喻以色列在埃及为奴的惨境,是约书内容的又一反映。
听从我的话。见;28:2-14。
【铁炉】现时用来铸铁的鼓风炉,当时仍未发明。铁的熔点是摄氏一五三七度,古代科技并无把握达到。但当铁加热到摄氏一千一百度以上,就会变成柔软可锻的半固体状态。炉通常以木炭为燃料,以提供化学过程所需的碳元素。钢(铁碳合金 )的坚硬程度,是基于所吸收的碳量。炉温愈低,锻炼过程重复的次数就愈多,才能完全清除的矿渣,产生可用的成品。铁炉虽可比喻逼迫,炼炉的火却是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将脆弱的矿石变成耐用铁器的,正是这炉。出埃及的经历将以色列人转化为与神立约之民。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好坚定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给他们流奶与蜜之地,正如今日一样。’”我就回答说:“耶和华啊,阿们!”」
〔暂编注解〕「阿们」:是百姓在立约时对约条的一个典型回应。,
流奶与蜜之地: 可以解释为,神所赐给以色列的迦南地,土地肥沃而出产丰富,,。然而,更有深度的解释则是,此地象征着神同在的至福状态。富饶的迦南还预表着不远之日所要成就的神国度,这一点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见;;8:18的解释。
流奶与蜜之地。通常指巴勒斯坦肥沃的土地,。
阿们('amen )。希伯来崇拜的常用语,,106:48)。
【流奶与蜜之地】「流奶与蜜之地」是圣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意指这地区的富庶。迦南人在其仪式文献中也是如此形容这地,埃及文学《辛奴亥的故事》(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 )也是如此。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对我说:“你要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市上,宣告这一切话说:你们当听从遵行这约的话。」
〔暂编注解〕「从早起来」:原文或作「不断地」或「诚挚地」。
耶利米似乎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强调遵行“这约的话”的重要性。
【】「因为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地领出来的那日,直到今日,都是从早起来,切切告诫他们说:‘你们当听从我的话!’」
〔暂编注解〕从早起来。见注释。
【】「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竟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去行。所以我使这约中一切咒诅的话临到他们身上。这约是我吩咐他们行的,他们却不去行。”」
〔暂编注解〕他们……却不去行: 百姓曾以“阿们”来回应“不听从这约之话的人必受咒诅”的宣告,同意若没有遵行律法就要受到咒诅(3-5节 )。他们同意了这一点,却没有遵行律法,这无异于是自取咒诅,亦没有资格对自己所要受到的刑罚提出抗议。
顽梗。直译是“固执”。
这约中一切咒诅的话。见申27;28章。
【】「耶和华对我说:“在犹大人和耶路撒冷居民中有同谋背叛的事。」
〔暂编注解〕同谋背叛(qesher )。强调勾结在一起。百姓似乎一心一意在属灵上背叛。约西亚全力以赴地清除偶像崇拜,却没有达到持久的效果。
【】「他们转去效法他们的先祖,不肯听我的话,犯罪作孽,又随从别神,侍奉它。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背了我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他们,是他们不能逃脱的。他们必向我哀求,我却不听。」
〔暂编注解〕他们必向我哀求……我却不听: 神要人祷告的命令,贯穿着整个新旧约(33:3,。因为,祷告是人从神得到能力且在世不犯罪的必备条件,。然而,神在本节却说,既然他必不垂听祷告,也就无须献上祷告。这是因为他们废弃了与神所立的约,从而在神人之间修筑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圣徒的祷告不蒙应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祷告不蒙应允的原因还有:①不顺服;②隐藏的罪;③漠视;④不施予怜悯;⑤无视律法;⑥流人血;⑦顽梗;⑧怀疑;⑨放纵。
我必使灾祸临到。直译是“我正使灾祸临到”,强调神决心惩罚百姓的罪孽。
我却不听。不是说神完全不理祂子民的祈祷。但当百姓请求撤销所预言的灾难时,神不同意除去他们的惩罚。神知道什么对祂的子民最有利。所安排的管教是有益处的。虽然迫近的民族灾难是无法避免的,神却随时乐意倾听个人悔改的祈祷,一如既往地批准赦免个人罪孽的请求。第9,10节所描写的是犹大整体的罪恶。
【】「那时犹大城邑的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要去哀求他们烧香所供奉的神,只是遭难的时候,这些神毫不拯救他们。」
〔暂编注解〕参国王扫罗的经验。因他的背道,神拒绝答复他有关眼下战争结果的求问,于是他求助于隐多珥的巫婆。整体民族的不悔罪,可以从百姓轻易地转向假神的事上看出来。
【】「犹大啊,你神的数目与你城的数目相等;你为那可耻的巴力所筑烧香的坛,也与耶路撒冷街道的数目相等。」
〔暂编注解〕“可耻的巴力”。指巴力膜拜。
你神的数目……相等: 这句话意指所事奉的偶像颇多,似乎与下半节的“为那可耻的巴力筑坛”相矛盾。因为下半节记载只是为巴力筑坛。对此,加尔文(Calvin )解释为“巴力是集合名词”。亦即,犹大百姓所事奉的偶像虽各有其名,却常常被统称为巴力。
你城的数目。见注释。
可耻的巴力。见注释。关于希西家的儿子和继承者玛拿西恢复巴力崇拜,见。
【为巴力所筑的坛与耶路撒冷街道的数目相等】这句话是强调耶路撒冷城中的巴力偶像数目之多。古代近东典型的城市住宅区约有数十个街角。经文并不暗示每个街角都有偶像。无论如何,巴比伦文献提到街角和院落的小型露天神庙或壁龛。一份文献说女神伊施他尔在巴比伦城有一百八十个这种设施。这些神龛凸起于地,顶端设有祭坛,到此的主要是女子。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以你不要为这百姓祈祷,不要为他们呼求祷告。因为他们遭难向我哀求的时候,我必不应允。」
〔暂编注解〕所以你不要为这百姓祈祷: 神拒绝了耶利米在10:23-25所献的祷告,因为百姓以拜偶像废弃了与神所立的约。若当事人继续犯罪作孽,即便是代祷也无法挽回。这些事实不禁使我们产生一种忧虑,亦即倘若今日的圣徒犯下了与耶利米时代的犹大百姓所犯下的罪,耶稣的代祷是否会终成泡影。但是,在终极意义上圣徒却无须丧气。因为耶利米的代祷虽然没有立即蒙应允,然而被掳去的犹大百姓却在俘虏期间幡然悔悟,终于如耶利米所愿得以归回故土。亦即,耶利米的代祷还是得到了应允。
说明耶利米因为爱同胞,曾经为他们恳求过。他们的怙恶不悛使这一请求无法实。他们一直没有表现出悔改的精神。他们的哭声只是表达了他们逃避惩罚的心理(见第11节注释 )。
【】「我所亲爱的,既行许多淫乱,圣肉也离了你,你在我殿中作什么呢?你作恶就喜乐。」
〔暂编注解〕按照礼仪所献上的“圣肉”,若不是出于真心来献上,是不能防止那即将来临的灾难的。
「淫乱」:原文指「恶谋」。
「圣肉」:指圣洁的祭物。
全节可译作「我所亲爱的既从事许多恶谋(或与许多人一同谋恶 ),还有什么资格留在我的殿呢?难道祭物能叫刑罚离开你吗?你作恶时意然还欢乐」。
我所亲爱的…作什么呢: 强调了:①圣殿断不会是罪人的避难所;②仪式上的献祭决不是得救的条件。
许多。“许多”的指代关系不明。七十士译本为euchai(“祷告”或“誓言” )。本节也可能是这个意思。可译为“为什么我所亲爱的在我的殿中行可憎的事呢?祷告和祭物会除去你们的罪,使你们逃脱吗?”“圣肉”显然指献祭的肉。
淫乱(mezimmah )。直译是“罪恶的手段”。
15~16“圣肉也离了你”:意即“献祭的圣肉有甚么用处呢?对于你们这喜欢行恶的人,献祭已经没有功效”。比较;。以民在神眼中本为美丽的青橄榄树,现在既不结果子,神要用火把它烧毁,枝子折断。“哄嚷之声”指军队移动的声音。
15-16这两节的经文有许多争论推测,大意是说例行的献祭仪式并不能犹大免去灾难;从前以色列在神眼中是青绿茂盛而满结佳果的橄榄树,如今它因作恶多端,不结果子,神就降祸攻击它,它的树叶被焚,枝子也被砍断了。
【圣肉】以色列人所吃的肉大部分都与献祭系统有关,因此都是在圣殿指定的地方食用。圣肉所指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食用的肉类。在此讽刺的一点,是这些人坐在圣殿范围之内食用圣肉时,言谈间所讨论的都是恶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从前耶和华给你起名叫青橄榄树,又华美又结好果子,如今他用哄嚷之声,点火在其上,枝子也被折断。」
〔暂编注解〕起名叫青橄榄树,又华美,又结好果子: 若说是葡萄园的比喻,本处则是橄榄园比喻。亦即,耶利米将犹大百姓比作树叶虽茂盛却不结果子的橄榄树,这一点与以赛亚书相仿。橄榄树与苹果树相似,其形状并没有特别动人之处。然而,它却能生长在其它树木无法生存的荒地,且能够结出许多果子,产量颇丰的橄榄油的用途也极广。除了地中海沿岸的沙沦平原和约但河周围之外,以色列的大部分国土均为荒芜之地,故非常珍视橄榄树。因此,大卫曾自称为“多结果子的青橄榄树”。耶利米将犹大百姓与橄榄树的关系,应用在神与他们的关系上,以强调:①神对犹大的爱之深切;②以色列为列国作祭司的荣耀地位;③以色列虽然领受了如此浩大的恩典,却终于堕落的悖逆性情。
;。“青”指树叶茂盛。
【暴风作为神的审判】和合本「如今他用哄嚷之声」,新国际本作「但祂用巨大风暴的咆哮」。本书已经用过好几次风暴之神的象喻。这里还有闪电与神审判的暴风同来,点着代表以色列的树。进一步资料可参看:。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原来栽培你的万军之耶和华已经说,要降祸攻击你,是因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行恶,向巴力烧香,惹我发怒,是自作自受。”」
〔暂编注解〕「祸」与「恶」:于原文为同一字。
种树的人如果看到它不结果实,就有权砍掉它。神对古代以色列人有特殊的计划。百姓如果辜负了自己的神圣使命,神就有权除去他们,,。
【】「耶和华指示我,我就知道。你将他们所行的给我指明。」
〔暂编注解〕「他们所行的」:指亚拿突人的阴谋(见21 )。
他们所行的: 这句话使我们联想到被家乡人排斥的耶稣,是指亚拿突人试图伤害耶利米的阴谋。在众民欲设计加害于他时,耶利米依然痛斥假先知和祭司,呼吁人们要坚持进行宗教改革。若没有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给神的坚定信心和果断决意,实在无法作到这一点。他们策划阴谋的动机是:①耶利米不断指责他们的行为;②耶利米所主张的宗教改革势必剥夺他们享受到至今的宴乐。他们认为耶利米所发出理当行善的呐喊,有害于自己的安逸生活。这是不爱光反爱黑暗的行为,它不再仅止于消极地敌挡良善,更是会引发主动杀人的罪行。
知道。即知道他们的恶行。先知从犹大和以色列整体的罪孽,转到了他的同乡亚拿突人“所行的”,以及他们谋害他性命的阴谋。
18~23耶利米与神的两段对话中的第一段。他自己城中的人要杀害他,他宣告神的刑罚(22~23节 )。
18~23这里描述耶利米在家乡面对百姓的敌意。他们想把他(“树” )杀了,使他的信息(“果子”-19节 )安静下来。
18-23先知的同乡谋害他,孤立的先知吁请神的干预,并宣告神对亚拿突人的审判。
11:18-12:6先知面临逼迫:这是先知与神之间的两段对话(11:18-23,12:1-6)。
【】「我却像柔顺的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我并不知道他们设计谋害我,说:“我们把树连果子都灭了吧!将他从活人之地剪除,使他的名不再被纪念。”」
〔暂编注解〕“连果子都灭了”、“他的名不再被纪念”都是说耶利米无子女,若遭杀害,便无后代。
「果子」:指「后裔」。耶利米并无儿女,他若被杀便后继无人。
我们……都灭了吧: 亚拿突的阴谋虽然看似只要伤害耶利米的身体,实则欲除去耶利米所说的神之警告。“树”指“耶利米”,“果子”则指出自其口的“教训”和“预言的话语”。“果子”意指“饼”,可理解为“将生命赐世界的天粮”。马太曾称此为“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柔顺的羊羔('alluph )。作名词时,意为“朋友”,“知己”,有时指“牛”。作形容词时,意为“温顺的”。七十士译本为 “无辜的羔羊”。
【】「按公义判断、察验人肺腑心肠的万军之耶和华啊,我却要见你在他们身上报仇,因我将我的案件向你禀明了。」
〔暂编注解〕「肺腑」:原指「肾」,代表内心世界,包括思想、情感各方面,亦可译作「心」。
肺腑心肠: 耶利米本不知百姓想要杀害自己的阴谋,后因神的启示(18节 ),才得以知道实情。之后,耶利米便向神吐露了自己对百姓的真实感觉。那就是他感到百姓如同仇敌一样。但是,耶利米并没有直接抵抗百姓,反而只是向神呼求。耶利米对仇人的不抵抗主义博爱,与耶稣对待仇敌的态度一脉相通。基督教对个人性仇恨的教导就是,承认只有神才能够审判罪恶,而禁止以人的方法来报仇。
耶利米求神伸张正义。有人认为他的话流露了复仇的心理,但事实并非如此。耶利米意识到自己是在做神的工作。干预他的使命就是攻击神。
【】「所以耶和华论到寻索你命的亚拿突人如此说:“他们说:‘你不要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免得你死在我们手中。’”」
〔暂编注解〕“亚拿突”是耶利米出生之地的利未城。耶利米本城的其他祭司,因为嫉妒,成为耶利米的敌人,要杀害他。
「亚拿突」:是耶利米的家乡。他的同乡尤其憎厌他,可能是因为先知的所为会给他们带来耻辱。
亚拿突人。亚拿突原先是划归祭司的,是耶利米的家乡,所以“亚拿突人”是祭司,甚至是耶利米的亲戚。耶利米曾很难领悟犹大背道之深,。现在神警告耶利米有人阴谋想害他的命。当先知得悉他们针对他个人的阴谋时,他就开始理解他们对神的态度了(第20节 ,17:18)。
你不要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参阿摩司,耶稣和保罗,23:12)的经验。
【说预言为死罪】其他经文提到规定说假预言的先知判处死刑的律法。古代近东各处地方都有人以说预言为职业,但将说假预言定为死罪却大体限于以色列。无论怎样,亚拿突人并没有指控耶利米说的是假预言,他们恐吓的目的只是要他闭口不言。预言的宣讲已有使之成就的能力(写下来也有同样的功用,因此,他们相信制止他说话(或靠恐吓 或藉谋杀 ),就能防止他所宣告的灾难成为事实。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以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刑罚他们。他们的少年人必被刀剑杀死;他们的儿女必因饥荒灭亡。」
〔暂编注解〕神应许必惩罚亚拿突的阴谋者。
本节是神对耶利米的指控所作的回答。B.C.586,当耶路撒冷沦陷之际,亚拿突人也遭到了杀戮与饥荒的灾难,此预言就因此得到成就。神或许不会立即向恶人报仇,却断不会永远遗忘。因为神虽恒久忍耐,却必不放弃公义,终必剪除恶人。
少年人。即处于军龄的青年,因为他们是“被刀剑杀死”的。
【】「并且没有余剩的人留给他们。因为在追讨之年,我必使灾祸临到亚拿突人。”」
〔暂编注解〕注。
「追讨之年」:即神降罚的时候。
没有余剩的人。如果“剩余的人”是指被掳回归的人,预言显然只是指那些想谋害耶利米的人,因为有一些亚拿突人回来了,。在另一方面,先知也可能指该城所有的居民都被掳走。亚拿突在耶路撒冷附近,所以会遭到巴比伦的全力进犯。
追讨。追讨是为了惩罚,59:5)。耶利米用这个词特指神所定惩罚背道者的时间,10:15,23:12,46:21,48:44,50:27,51:18)。
【思想问题(第11- 12章 )】
1先知指出耶和华已经弃掉以色列人,并要审判他们。参6:30; 11:14。这与神的慈爱有否矛盾?,11:21-22,。
2现代人所作的,和昔日以色列人的罪有否似之处?参7:5-11; 9:3-6, 13-14; 10:2; 11:13。
311章强调神对毁约子民的刑罚。你曾否与神、与人立有誓约?你是竭力遵守这些誓约,抑或视若等闲?你有否聆听神藉仆人对你的警告(参7 )?
4亚拿突人要受的刑罚与他们的恶行如何相应?见11:18-23。这对你有何警惕或安慰?
5试从12:7-13列出神对以色列的称呼。由此看来,当百姓离弃神,要受神责罚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这给你什么提醒?
6根据12:14-17;以色列四周邦国的兴衰与什么有关?这是否适用于今日的世代。
──《串珠圣经注释》
【】
「这约」:指西乃之约(3-6-8同 ),它是以色列脱离埃及统治的一个印记(4 )。按这约的规定,以色列当拜独一真神,遵守神的诫命律例,遵守的人必蒙福祉,违背的则受咒诅。约西亚王时发现律法书,国家的灵命一时似有转机,约西亚曾重新与神立约,但这复兴仅昙花一现,百姓不久仍拜巴力(13 ),顽梗如昔,因此毁约所带来的咒诅是无法逃避的。
──《串珠圣经注释》
【】「我就回答说:耶和华啊,阿门。」
【被宰的羔羊】当神将应许在耶利米心中启示,虽然也包括对拒绝的人应有的咒诅。祂的应许还是引发先知深切的感应:耶和华啊,阿门。在生活与口舌,在言语与行动,当我们能够明白自己的无能,却有神的光照,所以不致无望。让我们回答说:耶和华啊,阿门。我们无可抗拒地记得主的话,祂想到这城因拒绝祂而有的灾祸,以及聪明通达人不肯接受祂的信息,祂说:「父啊,是的。」
耶利米说阿门的话,再看下上文,读到这话:不听从这约之话的人必受咒诅。你想想看有一日神宣判叛逆与不虔的罪,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深切知道神的恩慈,要使失丧者得救。祂曾竭力要救助许多人。但是他们不信而遭灭亡,我们只能严正而悲惨地说:耶和华啊,阿门!
这些话对抗拒神爱的人说的,他们曾被领到流奶与蜜之地。现在总该及时悔改,不可再拒绝,不肯要神的恩慈。有一天他最亲爱的朋友只能说:耶和华啊,阿门。
──迈尔《珍贵的片刻》
「我却像柔顺的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
爱护自己的乡人,是很自然的事;何况年轻先知耶利米的本乡,是便雅悯的祭司城亚拿突,而他自己,又出身于祭司世家,得到他们的支持,爱戴,岂能算是奢望?
耶和华先警告他说:“你们各人当谨防邻舍,不可信靠弟兄;因为弟兄尽行欺骗,邻舍都往来谗谤人。”但除非耶和华指明,谁能想得到,亚拿突人竟至阴谋杀害先知?耶和华指示我,我就知道。你将他们所行的给我指明。我却像柔顺的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我并不知道他们设计谋害我,说:“我们把树连果子都灭了吧!将他从活人之地剪除,使他的名不再被记念。”
谁能想象,他们的邪恶竟会到这样地步?虽说“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但耶利米的本族,竟也用奸诈待他,何至如此失却人性?
耶利米蒙召事奉,所传神的信息,是与当时宗教系统的利益冲突的。那些祭司阶级的人,不喜欢他的信息;因为那些人没有信息,他们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以人的喜欢为转移,他们的政策,就是跟随当权者的政策,说权贵所喜欢听的话,不得罪人,连加上表演都成。
虽然,耶利米没有对不起谁,但本城的祭司,既弃绝他所传的信息,也要剪除传信息的人,必欲置之死地。按照摩西的律法,本族的人应注意使族人能够立名留后;耶利米的族人,竟然不把这问题放在考虑之列,预备“将他从活人之地剪除,使他的名不再被记念”!功利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族人,可以出卖本家,甚至出卖灵魂,只求眼前利益。
这正像犹太人对待主耶稣,虽然祂并没有作过一件恶事,“他们无故恨”祂,因为世人不认识那差祂来的父神,不肯遵行主的道。因此先知耶利米是耶稣基督的预表,在世上表征主耶稣所经历的事。
今天,神的仆人传扬神的信息,指摘人的罪恶,要世人悔改而蒙恩。不论他的爱多么深切,多么真诚,愿意人离开灭亡的道路,归信基督而得永生;他也必然遭受反对,因为世人不爱光倒爱黑暗。但我们要立定心志,讨主喜悦,为真理站稳立场,尽忠到底。── 于中旻《耶利米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