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暂编注解〕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耶37-44章继续记录耶利米后期的生活和命运,以犹大最后一任国王即位开始。
哥尼雅。见注释。
尼布甲尼撒。见;注释。
立在犹大地作王的。西底家是巴比伦人的傀儡,同时也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无疑必须发誓效忠尼布甲尼撒,但几年之后他违背了誓言,与几个周围的国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西底家和他的谋士们就是这样酿成了公元前586年的悲剧。
1~2本文相当于37,38章的绪论,讲述了西底家不听从先知的警告,像众先王一样依靠了世界。西底家是由尼布甲尼撒王立为犹大王的。因此,西底家本应忠于巴比伦王。况且,耶利米曾告诫他不要抵挡巴比伦,就更不应该对抗巴比伦。然而,西底家仍然与亲埃及国家缔结了反巴比伦同盟。对尼布甲尼撒而言,这无异于是一种背叛,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攻打犹大。
1~3傀儡王西底家虽然要求耶利米为百姓祷告,却不听耶利米的警告。
1-10 西底家求问耶利米:本章的背景参21章与34章。西底家原是巴比伦所立的王,可是由于他优柔寡断的个性,后来又倾向埃及宫廷,他的背叛招致巴比伦的进军,虽有埃及出兵而使耶路撒冷暂时解围,但先知始终预言巴比伦必然倾覆犹大。(参考附注拉吉书信集 )
37:1~21耶路撒冷沦陷前夕所发生的事件: 本文记录了西底家王在位晚期(B.C.588-586 ),亦即在巴比伦围困攻陷耶路撒冷之前的3年中(其实是18个月 ),发生在耶利米身边的事件。当时西底家与周边列国结盟,强有力地施行了反巴比伦政策,但终于还是被巴比伦军队逼上绝路。在这种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中,西底家请求耶利米献上代祷(37:3)。但是耶利米知道神欲灭亡犹大的计划决不会更改,便冒着被人视为卖国贼的危险,依然宣告了耶路撒冷的沦陷(37:4-10)。因着这件事情,耶利米被一些首领囚在监牢里(37:11-15),后来,他借着西底家的帮助而出了监牢(37:16-17),私下也与西底家见面,再一次重复了相同的预言(37:18-21)。耶利米全然没有顾及时代的好恶和自己的将来,忠心耿耿地宣讲了神的话语耶利米体现出了神的仆人所当具备的信仰人格,亦即:①刚强壮胆;②绝对忠于所蒙的呼召。
【年代小注】巴比伦围攻耶路撒冷之时,约雅斤于主前五九八年十二月继承了乃父约雅敬的王位。他的统治在三个月后城被攻破之时便告结束。胜利的尼布甲尼撒在这时候立他的叔父玛探雅为王,并将他的名字改作西底家。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暂编注解〕鉴于西底家后来执政的历史,这是对西底家统治总体特征的预告。
就西底家而言,至少他个人是相信耶利米为真先知的。虽然没有明说,但上下文暗示耶利米响应了国王有关祈祷的请求(第3节 )。根据记录(第5节 ),至少在这个请求以后不久,埃及的军队似乎撤离了耶路撒冷。稍后,西底家和先知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交谈。即使他不完全相信耶利米是有灵感的使者,至少他心中怀有一种秘密的恐惧。
如果这些推定是正确的,那就说明西底家的决定是出于一种犹豫,而不是出于完全的怀疑或不信。西底家草率地屈从首领们的请求,把耶利米投入玛基雅的狱中,后来又听从了一个太监的建议,把他转出地牢(第7-13节 ),这证明如果西底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耶路撒冷的命运就会迥然不同。
【】「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神。”」
〔暂编注解〕犹甲。见。
西番雅。犹甲和西番雅二人属于反巴比伦的势力,对先知并不友好,29:25,38:16)。
我们的神。这句话说明他们不但在执行国王的命令,而且借着表现出对于神的宗教热情,希望把耶利米争取到他们一边来。
3~5犹大的灭亡: 当时,除耶路撒冷之外的所有犹大城邑,均已被巴比伦所攻陷,耶路撒冷的沦陷也是早晚的事。一直以来,包括西底家在内的所有百姓,皆误认为耶路撒冷是固若金汤的圣城(7:12)。那时,埃及军队正以帮助犹大为名,向耶路撒冷进军,这更助长了他们的错误想法。结果,埃及军队还未抵达耶路撒冷就被巴比伦所击退,犹大终于没有得到埃及的援助,亡于B.C.586。
3~10耶利米和西底家会面: 关于耶利米和西底家的会面和西底家的请求,本书总共记录了5次(21:1-7,34:1-7,37:1-10,37:17-21,38:14-28)。颇为独特的是,除了第一次之外,其它会面都是由西底家发出邀请。这表明,西底家认为耶路撒冷尚有机会免遭毁灭,为了请求耶利米向神献上代祷,他才会见耶利米(3节 )。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西底家请求先知献上代祷,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态度。然而,当他所得到的结果不同于自己所期待的,他就把先知囚在监牢,这表明他召见先知的动机极其不纯。亦即,他早已设定了有利于自己的结论,之后再请求神予以同意。
【】「那时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他囚在监里。」
〔暂编注解〕耶利米没有被囚,直到西底家执政的第10年,耶路撒冷最后一次遭到围攻之时。而围攻实际上是在他执政的第9年开始的。
【】「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
〔暂编注解〕这位“法老”名叫合弗拉。统治时期为主前589~570年。他打算兴兵帮助西底家反抗巴比伦王,,事未成功而撤兵。耶路撒冷终于毁在巴比伦人手上。
那位法老是合弗拉,他从主前589至570年执政,并曾领兵来到支持西底家对抗巴比伦,。他在实际参与战役之前便撤退了,使耶路撒冷在主前587年沦陷在巴比伦人手中。
法老: 指合弗拉,他统治埃及的期间为B.C.589-570。
这次行动无疑是出于合弗拉(希腊语人称为亚比里斯 )和西底家之间对抗尼布甲尼撒的协议。埃及的军队通常配备精良的战车和战马,,并具有军事围攻的能力。
【埃及军队的动向】主前五八八年耶路撒冷被围时,埃及法老阿普里斯派遣了一支军队入侵巴勒斯坦,逼使巴比伦暂停攻城,。主前五九二年法老森美忒库二世短访巴勒斯坦时(根据赖兰斯第九蒲草纸〔Rylands IX Papyrus〕 )可能与西底家订立了条约,埃及这个军事行动是履行其中的承诺。现今并没有这个条约的档,此外,西底家是否曾与法老见面,还是犹大派遣了代表团前往埃及(根据拉吉书函 )也不清楚。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埃及军队其实更为注重收复对腓尼基海港推罗和西顿的控制权。他亦没有提到埃及在退兵回到埃及之前,曾经在巴勒斯坦与巴比伦作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
〔暂编注解〕6~10耶利米给西底家的回答不是他想听到的——那就是:法老的军队将要打败,尼布甲尼撒要攻陷和焚烧耶路撒冷。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
〔暂编注解〕西底家向埃及求援,违背了与迦勒底人的“约”。埃及人的出兵,就像在亚述人入侵时特哈加的出兵一样,,只能暂时解除对耶路撒冷的攻势。
【】「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
〔暂编注解〕尼布甲尼撒击退了亚比里斯的进攻以后,回师进军耶路撒冷,占领和完全地摧毁了这座城市,。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
〔暂编注解〕犹大的国王和他的谋士们希望埃及能够从巴比伦人的手中解救他们,这是枉然的。
【】「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暂编注解〕「但剩下...... 从帐棚里起来」:应作「以致他们只剩下伤兵,他们也必各人从军营里起来」。此节乃强调耶路撒冷终必被攻陷。
本节强调神灭亡耶路撒冷的计划,绝不会被人为的方法所改变。就如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耶路撒冷也必然灭亡。
形象地说明了耶路撒冷必遭厄运。鉴于圣殿即将被摧毁,耶路撒冷的一些义人决心不让神圣的约柜落到侵略军强暴的手中。在最后的围攻中,巴比伦人为解除来自埃及军队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包围,于是给这些虔诚的人提供了把约柜藏起来的机会。他们怀着悲哀忧伤的心情秘密地将约柜运到一个山洞的安全之所。“那神圣的约柜至今仍隐藏着。自从它被隐藏以后,始终没有受到打扰”。约柜里有神用自己的手指写上十诫的两块石版。
【】「迦勒底的军队因怕法老的军队,拔营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
〔暂编注解〕耶利米被囚共有五次:1,在城门口被捕,囚在牢房,人诬告他通敌之罪(11~15节 )。2,从牢房释放出来,又囚在护卫兵的院中(17~21节 )。3,囚在满是泥泞的玛基雅牢狱中。4,再度从牢房中释放,囚在护卫兵的院中,直到耶京被攻陷。5,巴比伦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把他从耶京带出来,在拉玛把他释放了。
拔营。迦勒底军队“拔营”,就是撤围。
11~15耶利米被捕入狱: 巴比伦军队听到埃及军队进军耶路撒冷的消息之后,就拔营离开了耶路撒冷。随即,耶利米想要离开耶路撒冷回到故乡。这种行为促使人怀疑他是不是巴比伦的间谍而被囚在监牢中。王和众首领有可能认为,耶利米宣布耶路撒冷沦陷的预言,是为了使百姓感到恐惧而使巴比伦更容易攻占耶路撒冷。对属灵的事无知的人,必然会常常敌挡神
11-21 先知被捕入狱。
【】「耶利米就杂在民中出离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
〔暂编注解〕「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原文作「在那里众人当中得产业」。耶利米出城可能与32章购地事件有关。
耶路撒冷的解围虽然是短暂的,却使百姓以为耶利米的预言是假的。因此,他们对耶利米的逼迫势必更加激烈。耶利米可能是为了暂时躲避逼迫,并确认从叔叔的儿子哈拿蔑购买的地(32:6-15)而想要离开耶路撒冷。
耶利米就杂在。经过过多年忠实的服务,耶利米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现在他想回到家乡亚拿突去。
得自己的地业。这里的原文含义模糊。耶利米在“便雅悯地”的亚拿突有自己的产业。他所指可能就是这一产业。
12~13“伊利雅”以为耶利米要向敌人投诚,然而,耶利米只是打算回乡“得自己的地业”。
【】「他到了便雅悯门那里,有守门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说:“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
〔暂编注解〕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伊利雅: 哈拿尼亚是假先知,曾取下了耶利米颈项上的轭,神便使耶利米对他发出咒诅(28:1-17),伊利雅似乎因此怀恨在心。他假借社会舆论——耶利米是巴比伦的走狗——而逮捕耶利米。
便雅悯门。通常被认定为耶路撒冷东北角的羊门。
伊利雅。可能是犹甲的兄弟(见第3节 )。
你是投降。伊利雅指控耶利米犯下叛国罪,显然是因为他推测先知想逃到巴比伦军营投敌。
【便雅悯门】耶路撒冷众多城门之中,便雅悯门通往东北面,耶利米前往亚拿突最方便就是走这条路。的记载,以及西底家王在此坐朝,都反映了这门的重要性,以及出入人数之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利米说:“你这是谎话,我并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听他的话,就拿住他,解到首领那里。」
【】「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
〔暂编注解〕耶利米的预言贯穿着责备和审判,众首领早就对此不满。正值此时,耶利米竟被怀疑是巴比伦的探子而被捕,这无异于是绝佳的借口和机会。因此,他们在欧打耶利米之后,把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作为百姓的领袖,他们本应守护真理,却领头逼迫主的仆人,这就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已腐败到极点。同时,本文也预示了,神的仆人不仅要忍受悖逆百姓的嘲笑和责难等精神上的逼迫,还要忍受身体上的刑罚。我们下面探讨神的仆人和所受的逼迫。神的仆人是神为护理这世界而拣选的人。虽然身蒙神如此特殊的恩惠,他们却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受苦难。圣经记录了很多这种例子:①遭受非难,,11:26,13:13,;②受到蔑视,,,4:1-2,,,,,4:13);③被囚在监牢里,,,,,,,,26:10,;④挨打,,,,,;⑤殉道,,,,,,。逼迫神仆人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因为那些逼迫人的:①恨恶良善而喜悦不义;②恨恶神;③不认识神;④恨恶基督;⑤拒绝十字架的意义,6:12);⑥恨恶敬虔,;⑦大发错误的热心,26:9-11)。神的仆人受到恶人的逼迫并不是因自己的过犯,乃是因积极遵从神的旨意。面对逼迫,可消极地躲避或欢喜快乐地忍耐。然而不可或缺的态度是,积极地荣耀神,且为逼迫者祷告,。使徒保罗告白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从而肯定地评价了圣徒的苦难。
迦勒底人因埃及军队的逼近,就解除了对耶路撒冷的围困(见第5节注释 ),这无疑提高了反巴比伦势力的士气。
【监狱】古代近东的监狱只有临时拘禁之用。通常是等候宣判,或等待行刑时才用得上。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作法就包括了囚于庙宇的监牢(农加珥赞美诗 )和在家软禁(马里文献 )。耶利米被囚于文士约拿单的房屋,显示在王国时代的耶路撒冷,监狱也不常见。圣经文学也甚少提到监狱。被形容为在拘禁设施与其他犯人同囚的,只有约瑟一人。圣经没有说明先知米该雅被囚何处,等候判定他针对亚哈的预言是否真实。监禁的其他例子包括劳动工厂,如双目被剜之参孙被逼磨谷之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暂编注解〕这“牢房”可能是个贮水池。
“狱……牢房”。大概是一个贮水池。
「牢房」:大概是指地窖;这里可能气味恶臭,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参20 )。
牢房。直译是“地牢”,作为单身犯人的囚室。耶利米在这个地牢里过得很苦,所以他后来要求不要被送回到这里(见第20节 。
在那里囚了多日。先知在这个特殊的地牢里关了好几个星期。他总共被囚了大约壹年时间。
16~21第二次与西底家会面:本文记录了囚在牢房中的耶利米和西底家之间的密谈,描述了耶利米的迫切呼求。其实,抵抗巴比伦并非西底家的本意,而是臣仆们的强烈要求。因此他恐惧战兢着,焦虑地等候耶利米宣告巴比伦必速速灭亡的预言,故与耶利米进行密谈。
【狱中的牢房】由于耶利米的罪名是试图降敌,他的牢房应该不是文士约拿单房屋中的好地方。城门一带或圣殿范围之内的建筑物,往往在拱形屋顶下有一些小室。这些空间大概是狭小不能直立,空气也不流通的地方。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西底家王打发人提出他来,在自己的宫内私下问他说:“从耶和华有什么话临到没有?”耶利米说:“有!”又说:“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暂编注解〕王私下咨询先知是因惧怕众首长。
私下问他说: 画龙点睛地描述了西底家不能公开召见耶利米的心理。他虽有些信赖耶利米,但为了躲避反对耶利米的首领和百姓,只能私下带耶利米出约拿单的房屋。耶利米并没有说讨西底家喜欢的阿谀之言,而是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神的旨意,从而开启了西底家幽暗的灵眼。若要拯救他人的灵魂,就需要有牺牲自己生命的勇气和信心。
西底家王打发人。西底家不赞成虐待先知,但似乎是因担心他的谋士,优柔寡断的西底家“私下”召来了耶利米,仍希望从先知那里得知“从耶和华有什么话”对他是利于的。
你必交在。年老的先知并没有屈从诱惑而削弱自己的信息,以躲避他仇敌的进一步迫害。他勇敢地重复了他以前有关西底家会被巴比伦人掳走的预言。
【】「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
【】「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
此时巴比伦军已卷土重来,恢复对犹大的侵袭,证实了耶利米的预言(参8~10 )和假先知的错谬,但如今耶利米仍被囚在狱中,假先知却逍遥法外。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此时巴比伦军已卷土重来,恢复对犹大的侵袭,证实了耶利米的预言(参8-10 )和假先知的错谬,但如今耶利米仍被囚在狱中,假先知却逍遥法外。
先知,现在在哪里: 间接地指出,“至今以来,你都被盗用神圣名的假先知所蒙骗了”。在18节耶利米力言自己无罪,在本节中,他则用指责王之愚蒙的递进手法,忠告西底家不可再以毫无根据的希望欺骗自己,乃要正视现实。
这些假先知骗苦了国王。耶路撒冷并没有像他们所宣称的得救,反而却被包围了。迦勒底人的暂时撤退,似乎证实了他们的希望,但其实只能加强他们的骗局。
【】「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
〔暂编注解〕年届六十的耶利米害怕返回潮湿的贮水池监牢之后,会“死”在那里。
免得我: 本节可作两种解释:①惧怕殉道;②担心因再次被囚禁而失去宣告神信息的机会。耶利米曾经从巴施户珥(20:2)和哈拿尼雅(28:10)等人,受到了污辱和肉体上的刑罚,故不可能惧怕肉体上的死亡。因此,后者较接近原意。
见第16节注释。
【】「于是西底家王下令,他们就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护卫兵的院中」:位于王宫邻近,,守卫并不森严,通常不需严密监视的囚犯是放在这里看管。王虽有权使先知享较大的自由与较好的待遇,却无法使先知得释。王的懦弱、无定见与先知临危的坚决镇定成了强烈的对比。
──《串珠圣经注释》
〔暂编注解〕「护卫兵的院中」:位于王宫邻近,,守卫并不森严,通常不需严密监视的囚犯是放在这里看管。王虽有权使先知享较大的自由与较好的待遇,却无法使先知得释。王的懦弱、无定见与先知临危的坚决镇定成了强烈的对比。
交在护卫兵的院中。这是对耶利米请求的答复(第20节 )。除了所提到的那段时间以外,先知都被关在“犹大王的宫”中,护卫兵的院内,33:1),那是在地面之上,有充足的光线和空气,直到该城被巴比伦人占领。
一个饼。直译是“一个圆面包”。国王的命令表明耶路撒冷已遭到围困。食物供应十分紧张。
【饼铺街】
先知书好几处经文都显示耶路撒冷有市集和不同工业的分区,。埃及也有类似的设施,《克提的教训》描述一个织布店里面,工人整天困在不通风的工厂中劳碌。护卫兵院接近王宫,饼铺街大概也在附近。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37章 )】
1西底家多次派人求问耶利米(3- 17 21:1,38:14),这如何应验神先前对耶利米的预言?见15:11, 19。从西底家对耶利米的语气及态度看来,你认为他的灵性与为人如何?
2当巴比伦军队因怕法老军队而拔营离开的时候,许多犹大人认为危机已过,可恢复旧日生活方式(34:16-)。今天你是否只在危难时才想到神,境况一旦转顺便自欺,依然故我?
3耶利米往便雅悯境去赎地,原是合情合法之事(32:7), 却引起守官及众首领误会,以为他投降敌军,结果把他陷在牢中。你曾否因行善而被人误会,甚至受毁谤?你从什么得到安慰。
──《串珠圣经注释》
「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真正对神的顺从,是不看环境,不问理由的顺从。
耶和华差遣先知耶利米,晓谕犹大王西底家,要他归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因为西底家是尼布甲尼撒所立的,既然已经宣誓立约对人家效忠,就必须守约。
不过,那时埃及还是地区的强权,仍然有相当的势力。埃及怂恿联络各国,跟它结盟,共同抗拒巴比伦。特别是当埃及法老合弗拉出兵,摆出要北上争雄的姿态,巴比伦为了准备与它决战,就解了耶路撒冷的围,暂时撤兵走了。西底家朝中主张联合埃及的人,以为联盟的运作有效,更加振振有辞,气焰嚣张起来。先知耶利米奉神的名所传的信息,随着巴比伦的压力减轻,更失去分量。
神借着祂的仆人,警告城里的人,且慢得意,危险仍在。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眼前的事实是,迦勒底人已经离开了,人心振奋,以为好日子到了。先知的话是多么不受欢迎!
在耶路撒冷解围的时候,耶利米想到他从哈拿篾所买的那块地。他的本乡亚拿突,是一座利未城,在耶路撒冷东北郊外,只有六公里。耶利米不想离开事奉的地方,退休回本地定居,可以避免许多麻烦,神并没有吩咐他那样作;他可能是去察看,或许能收取些该得的分。
但因为他过去主张信守对巴比伦的约言,反对倚靠埃及,现在要出城,看来有投降的嫌疑,甚至以为他泄漏城防情报。这自然给反对先知的人,有一个报复的机会,而且似乎抓住了把柄,叫他有口难辩。在战争状态,军人显然有可以左右政权和法律的势力。守门官伊利雅,就下手拿住耶利米,未经过审讯先打了他,把他解往首领那里听候处理。
西底家虽然仍然有些影响力,但缺乏意志和魄力,在刀剑丛中,所能作的受到限制,只能改善先知被囚的环境,和供应他食物,不肯为真理采取更坚定的立场。
神的仆人为所传的信息,要付带锁炼的代价。── 于中旻《耶利米书笺记》
【】
「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
这是神顾念祂儿女的方法。耶利米的生命虽受仇敌的胁迫,却蒙神保护,且得着神供应日常的饮食,你若事奉神,就可完全依靠祂,祂决不会使你失望,每天的饮食也决不短少,一定会得着的。
也许有人说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虽是神的儿女,却并非得着急需的供应,但是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真正需要的。有的不是生活的必需,只是奢侈的享用,所以我们实在不可存依赖或侥幸的心,马的话确是很真实的。
况且我们应当知道怎样运用信心,明白其中的内容。我们有神的应许,常常没有好好祈求,我们只以信心才可支取基督救赎的好处。但是我们没有看见我们应有同样的信来领受神向祂儿女保证的恩惠。神的儿女啊,你没有,可能因为你所求的只为你感官的享受,也可能没有运用孩子应有的祷告的权利,也许你现在贫乏为教导你的明白祷告的福分,祈求而领受,你的喜乐就可以满足。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