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我教会的组织和纪律完善吗?有甚么需要改进的?
摩西为着以下几个原因,将各宗族按支派组织起来:(1 )有效地管理众多的群众;(2 )使各支派易于得到应许之地;(3 )从所属的支派,知道自己源出何处;(4 )族谱是证明神的选民的惟一方法;(5 )聚在自己支派的旗号之下,旅途中人不至失散。
神设置的营账最完善,我们事奉有没有照神的旨意安排?
这样的场面必定非常壮观,可算是世上最大的一次露营!其中仅是六十万战士便连营十九多公里,且不计妇女孩子。摩西要管理这庞大群体,并非易事。初期百姓对神与摩西一心顺服,但是离开西奈山,经过举步维艰的旷野,就开始大发牢骚、怨天尤人,不肯顺服,摩西不再能有效地管理他们。顺服神是惟一蒙福之路,不顺服会带来失败。出埃及记、利末记、民数记等书正是说明顺服神与不顺服神,二者的结局有何等强烈的对比。
旷野中各支派在会幕四围安营的位置
经文:、17节
1耶和华吩咐摩西和亚伦说:2「以色列人各人要在自己的旗帜下,按照自己父家的旗号安营,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17「会幕与利未营在诸营中间往前行。他们怎样安营就怎样往前行,各按本位,各归本旗。」
前一章数点百姓,民数记第二章接着记载以色列十二个支派,按次序围绕会幕四周安营。同时又把行进的次序列出来,好让他们成为精良的部队,准备上战场争战。本章显示出对空间的重视,包括静态的安营及动态的行军。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 数点的次序:前一章数点百姓时,首先讲到吕便、西缅与迦得三个支派,这是按照出生的顺序。本章却首先讲到犹大、以萨迦与西布伦支派(3-9节),这是按照蒙拣选的次序。他们要安营在会幕东边,显示东边为大。他们也要作第一队往前行,后来士师记记载首先攻打迦南地的就是犹大支派(士一章)。其次才是南边的吕便营,西边的以法莲营,及北边的但营。
各营要在自己的旗帜下,minneged「对着」会幕四围安营,可能意思是「在会幕四周稍远的地方安营」。因为还有利未支派的营账,隔开会幕和各支派的营账。加上17节讲到「利未支派在众支派中间安营与行进」,不论安营还是行进,会幕都居全以色列的中心。
2) 出征的方阵:这是按照当时埃及法老出征时的阵式,法老的营账在中央,军队围绕在四周安营,成为一个固若金汤的方阵。以色列人以会幕代表耶和华,在正中央。而十二支派围绕在四周,与法老出征时的方阵相似。显示这是耶和华亲自率领军队出征,预备征服迦南及分配地业。
思想:从会幕在中央可思想:
方阵的预表:约壹14: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原文es祂ēnōsen「住」就是「搭建会幕」的意思。启示录更以本章会幕居中的方阵为基础,把圣城新耶路撒冷描绘成一座正立方体的城市。十二个城门用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来命名,而「主--全能者神」就是「神的殿」。
末后的争战:讲到世界末了的战争,天上的众天军要得胜地上的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