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义人都不会捱饿?保罗传福音时不也捱过饿吗?
箴充满义人与恶人的对比。这些讲述并非必然发生在义人与恶人身上,事实上有些义人也会捱饿。但是寻求神的人,到末后都会比恶人好,因为恶人将来必致败亡。这些箴并不是铁一般的应许,只是普遍的真理;其背后还假定存在着一个眷顾贫穷者的政府,那也是以色列人应有的政府。贪污腐败的政府,常常破坏义人的福分。
“这次就算了吧,以后还有机会”──你能把握的只是现在!
每天有二十四小时,每时每刻都有成长、事奉、工作的机会。人却很容易浪费时间,让光阴从自己身边悄悄地溜走。不要作一个懒惰、贪睡、消耗时间的人,要做工。要把时间看为神的赏赐,紧握一切的机会,殷勤地为祂而活。
我心里有没有藏着怨恨?会不会言不由衷地去掩饰?
怨恨别人,你就可能变成撒谎者或愚妄人。你若想隐藏内心的怨恨,终必以谎言掩饰。你若毁谤别人,却被人指出你所说的不对,你就是愚昧人。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神面前承认自己有恨人之心,并求祂改变你的内心,帮助你去爱人而不是恨人。
义人的舌头为何那么值钱?义人爱说甚么话?
义人的话语极有价值,圣经将它比作“高银”。许多无谓的劝告,还不如几句智慧的劝谏。人很容易接受悦耳的话,但那样的劝告对我们并无益处。我们应当接受逆耳忠言,当你向他人征求意见时,试想你指望从他那里听到甚么?
神不叫我们忧虑,怎么我常常忧虑?是神没有使我富足吗?
神赐给大多数人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去供应别人的需要。如果所有的人都认识神怎样赐福给自己,并懂得使用祂所赐的资源来遵行祂的旨意,世上的贫穷和饥饿将会消除。只有按照神的方式使用财富,财富才能成为我们的福气。
恶人所怕的是甚么?我也怕吗?为甚么?
恶人惧怕死亡。不相信神的人,有十足的理由怕死。相反,基督徒渴慕永生与神的拯救,他们的盼望也必得到赏赐。这一节经文为你提供选择:或是得到你所惧怕的死亡,或是你所渴望的生命;这在于你选择弃绝神而自行其是,还是相信神并跟从祂。
“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有人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当罪入了世界之后,人性之恶如水往低处流,当我们感到自己的尊严受损,感到没有面子的时候,“报复他人”的想法就会悄悄潜入我们的内心。要小心怨恨成了毒根,嫌隙成了阻碍。
我们蒙了神的恩典,不能不照所蒙受的恩来爱人。神怎样恩待我们、怜悯我们,我们也应当这样待人。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爱能遮掩一切过失。我某件事情让你过不去,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你没有倚靠神,而是让自己作主。
如果我们没有追求爱,爱心不增长,毒根就会滋生,要谨慎,不要容让苦毒在心中蔓延。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不要让爱心消失。有些事情并非事实,而是我们“心存妄疑”。“现象”和“真相”之间常常是有距离的,“疑似”不等于“就是”。一个心存“妄疑”的人,会因为假想的威胁,轻易失去一段可贵的友谊,很可惜。
有一个小故事说到,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继父之间出现沟通障碍。继父是个好动外向的人,而小男孩却文静内向。老的爱钓鱼,小的却爱阅读。继父很想亲近小男孩,于是带他去钓鱼;小男孩最讨厌钓鱼,但不知如何直接告诉继父,结果他写了一张字条给继父,说他想回家。继父把字条看了一眼,就塞到口袋里去了。
钓鱼之旅长达四天之久。可以想象当他们回到家中,小男孩一定是满腹劳骚。果然,小男孩一回家,就把满肚子的委屈告诉他的妈妈,说继父不尊重他,不理会他写的字条。他母亲听了孩子的抱怨之后,告诉这个孩子:“孩子,你知道吗?你的新爸爸根本不识字呀!”原来如此,继父不识字,也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讲,怕丢脸。结果一个不知道,一个不好意思说,误会就产生了。
我们容易纵容自己“妄疑”,而没有随从圣灵的引导,顺着圣灵而行。心思是个战场,人性的倾向是不愿意化解误会,而只是一味的加深仇恨。莎士比亚说:“也许人们都在没有付出高昂的牺牲代价以前,无法发觉而修改自己的愚蠢与错误。”
我们是神在基督里的新创造,要照心灵的新样,作新造的人。当忧伤的浪潮,向我们袭卷而来的时候,要保守自己的心。在忧伤中,定意寻求神。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神的话来读;要离开“不愉快的想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想神的话。
神要我们去思想那些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事。要我们留意那些美善、值得赞扬的事。而不要去计算人的恶,要去想我们“该想”的事情。成圣的主要工夫,在于“改变自己的思想方式”。当我们乐意照主所想的去想,我们就会像祂。
弟兄姊妹,不要斤斤计较“不完全的人”对我们的冒犯与伤害,不要时常去想。你常常去“想”它,常常去“记”它,就常常被它影响。有句话说:“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小信的人爱跟人计较,不信神有改变人生命的大能。今天很多疾病的病根是个人灵性的问题,是出于自己的“自怜”。当一个人活在受伤、不饶恕的情绪里,就会给自己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美国有一个医生,曾经治疗过上万个癌症末期的病人。他的病人有一半活过五年,还有许多活了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有人请教这位医生看诊的秘诀,他回答,他看诊的第一个问题总是问:“你已经选择饶恕了吗?”为什么这么问呢?因为根据他的研究发现,选择饶恕人的病患往往身体更健康,压力比较小,少有高血压的问题。相反的,拒绝饶恕的人,常常罹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是癌症的高危险群。
约瑟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他先有“玛拿西”,才有“以法莲”。神能借着那些让我们受苦的事,叫我们昌盛。
神每天两次在涨潮、退潮间把沙滩洗净,我们也让神来除去我们心中的忧伤、痛苦和烦恼。当夜阑人静的时候,若我们心里想的是神,想的是怎样荣耀神、讨神喜悦,就容易对人释怀。从神来的爱,能帮助我们面对叫人失望的灵魂,相信神能改变一切。
弟兄姐妹,不要斤斤计较去计算人的恶,而“仔细考虑”美善的事,因为善是永存的,恶只是产生的。“恶”就是因为“偏离”了永存不变的善。当人的心偏离神,失败就是可以预期的。
不要让“受委屈”的浪潮把你带离神,要远离虚妄、无知的心思。要让自己的心思因为神的话,成为纯洁的圣所,让神乐意居住其中。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不要作偏离神命令的骄傲人,而要一心谨守神的训词。当我们有稳定的方向和目标,心灵就会健康。不要让忿忿不平的事,主导自己的情绪,而要专注于能建立高贵品格的崇高真理。当你能靠主的恩典,用永恒的真理,来看偏离神心意的现实,就是最高的智慧。
,所罗门说:“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对人好,以恩慈待人,就是善待自己。要保守自己的心思,不要像当年主所责备的法利赛人“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只注重外表的仪文,却没真正有爱人、怜悯人的心肠,要约束自己的心。
我们蒙恩得救之后,主不是立刻把我们接回天家,而是把我们留在地上,祂训练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祂的再来。这世界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能把失迷真道的人挽回过来。
试问,今天你容易把人看作是“失败者”,心生怨恨?还是把人看作是“急切需要神恩典”的“失丧者”,而心存怜悯?
保罗区普‧牧师讲过一句话,他说:“当你能够哀悼世界的堕落,而不是咒诅它的问题,就可以却定神的恩典临到你了。”他说:“咒诅者只想到自己的安舒、享乐、愉悦,表示还活在自我里面。能够哀悼罪入了世界,开始关心他人,是神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祂的恩典临到我们。”
弟兄姐妹,“完美”不在地上,而在天上。不要对人太苛求,主会擦干我们的眼泪,不要急着去为自己伸冤。我们是有永生的人,不要埋怨眼前的困难,因为这些都会过去。“选择饶恕”就是选择不被世界夺走你心中的爱。当“爱的意念”要悄悄的离开你的时候,要谨慎。
纵然心中有委屈苦楚,只管把苦楚告诉神,神会赐下甜美的安息。不要把自己的委屈告诉所有的人,就是不告诉耶稣。也不要心怀不平,而要照主所喜悦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时候,“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但祂都能交托。祂信赖天父的作为,用赞美和感谢来顺服神的旨意。当主耶稣被拒绝到最厉害的时候,就欢乐起来,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保罗说:“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压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中国有句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这句话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下一句就很熟悉了:“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要有容人的肚量。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死了,就说:““或者约瑟怀恨我们,照着我们从前待他一切的恶,足足的报复我们。”他们就打发人去见约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先,吩咐说:“你们要对约瑟这样说: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如今求你饶恕你父亲神之仆人的过犯。”他们对约瑟说这话,约瑟就哭了。”约瑟对他的哥哥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圣经说:“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
约瑟把审判交给神,把爱心留给人。他不是“代替”神,而是“信赖”神;人会错,但他相信神不会错。我们没有办法掌控人生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但却能凭信心改变面对它们的态度。
别人对我们的不好,无论“有心”或“无意”,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要因为知道“神能使万事变为美好”,而凭信交托,让过去成为“过去”。唐崇荣牧师说:“在善恶之间,有两个力量要争取你:魔鬼透过你来反抗神,或者圣灵透过你来得胜魔鬼。”你的选择是什么?,作者说:“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
,所罗门说:“心中背道的,必满得自己的结果;善人必从自己的行为得以知足。”没有信心的人,就在不信的道路上“自食恶果”。
弟兄姐妹,要谨慎。,保罗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要在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不要叫神的圣灵为你担忧。
让我们多记得神的恩典,和别人对我们的好处。而不是专看别人对我的不好,去思念或计算人的恶。一个喜欢在别人眼中找“刺”的人,就是“自己眼中有梁木”的明证。
,保罗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你爱一个人,就很难对他存有偏见;但你若失去了爱心,也就失去了见证的能力。
愿意饶恕人的人,常有甜美的思想。圣经说:“耶和华所亲爱的人,必叫他安然睡觉。”因为他肯原谅、肯饶恕,到后来已经忘记曾经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当他回忆过去的时候,会说:“我忘记到底曾经有什么事情,使自己那样难过。”也因此,他也少有忧郁。
“忧郁症”是许多现代人所罹患的“文明病”。在《司布真的哀愁-给抑郁症患者的现实盼望》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一段话,“悲伤”是“与境遇相称的忧郁”,而“忧郁”则是“远超过境遇的悲伤”。你的境遇不用那样的悲伤的,但你却陷在里面出不来,就成了“重度忧郁”。
我们容易因为在悲伤中不去寻找神的应许,而是放任自己“胡思乱想”,而陷入忧郁的试探。神并没有说,我们心里却多忧多疑,让自己陷入忧愁。神一直与我同在,忧虑和恐惧都是因为我跟祂之间失去了连系。神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神用笑脸帮助我们,我们要把一切的忧虑、重担卸给祂,不要独自担当。,大卫说:“我虽行在患难中,你必将我救活。”
,提到一句话:“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生命中的忧伤痛苦,会在我们的“不理不睬”之下逐渐淡化、消失。当主仰起脸来,光照我们,就让我们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我们能够因为懂得凡事交托,而安然躺下睡觉。这是没有指望,没有神的人所没有的福分,是只有爱神的人才能得着的,因为神是他们喜乐的源头。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们、教训我们,因为你是救我们的神,因你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你必指示罪人走正路。求主除去我们心里的傲慢与偏见,赐给我们清洁的心和从上头来的智慧,使我们能用诚实、尊重和爱心来待人。求主不叫我们失去起初的爱心,不把眼光放在人的软弱上,而是体会你的心意,与你同心同行。因为有你在我们生命中,因你十字架的大能,就使玛拉的苦水变甜了。求主加添我们力量,使我们能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心中常存恩慈、怜悯;在罪上死,在义上活。你是我们的盘石,我们的救赎主。深愿我们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都在你面前蒙悦纳。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勤奋努力带来富足。永远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已经明白你的指示,接着就去执行了。《圣经》说:“勤奋努力带来富足。”“勤奋努力”一词在这里表示重视细节。当你给某人指示时,要查看并确保他们已经做了记录。如果没有,你得小心。未经训练和未做承诺的人倾向于依赖他们的记忆做事情,但“再烂的笔头还是胜过好记性”。当某人认为你所说的不够重要,就不做笔记。那么他们是在给你一个信号,红灯亮起。即便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忙碌和过分的自信中,会容易忘掉你的指示。那些处理事情有始有终的人总是会就你给他们的任务和指示多提一些问题。例如,你让他们为某个特别的事情给某人打电话,他们会很自然地问你:
一、有最后期限吗?
二、什么时候需要汇报这个事情的结果?
三、还有什么额外的信息是我需要知道的吗?
如果这一类的问题没有随之而来,这样的人就很有可能不够重视他们的任务。当某人跟你说“我会尽力而为”,这又是一个红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是不会去做的。“尽力”这个词表明了三心两意。将指示给特定的一个人,而不是两个,记下你给的指示以及需要他们向你汇报的日期。换句话说,只将指示给有资格接受并执行的人。
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属神的孩子写的个人经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特地记在这里。
一天半夜,我想起一件痛苦的事,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熟。我感到爱心似乎偷偷从我心里逃走了,于是我拼命向神呼求,求他给我力量服从他的命令,因为“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圣灵立刻在我里面工作,给我能力忘掉一切。
起初,我在脑海里挖了一个墓。我从从容容地掘开泥土,挖成一个极深的洞。
我悲悲哀哀地,把那件曾使我受伤的东西放进洞里,很快用泥土把它盖住。
接着,我小心地铺上绿草皮,再铺满白玫瑰和勿忘我,然后迅速地跑开。
我甜甜地睡着了。那几乎是致命的创伤,竟被毫无痕迹地治好了,直到今天我都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东西曾使我那样悲哀。
诗的智慧之21《智慧的经验》
“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违弃责备的,便失迷了路。隐藏怨恨的,有说谎的嘴。口出谗谤的,是愚妄的人。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义人的舌,乃似高银。恶人的心,所值无几。义人的口教养多人。愚昧人因无知而死亡。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愚妄人以行恶为戏耍。明哲人却以智慧为乐。恶人所怕的必临到他。义人所愿的必蒙应允。暴风一过,恶人归于无有。义人的根基却是永久。懒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烟薰目。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义人的盼望,必得喜乐。恶人的指望,必至灭没。耶和华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却成了作孽人的败坏。义人永不挪移。恶人不得住在地上。义人的口,滋生智慧。乖谬的舌,必被割断。义人的嘴,能令人喜悦。恶人的口,说乖谬的话。”从人的经验看来,诗尝试将个别事情的理由加以阐述,但此并非事物绝对的根基。较稳妥而言,只是事情的某一因由,若要得事物的全部真相,则综合与比较是必经的步骤,这是读诗者不可不知的诀窍。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诗的智慧”之21《智慧的经验》。
一、论训诲与责备
“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违弃责备的,便失迷了路。”“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在”是外加的。本句可译为“谨守训诲的人是生命的道”。似乎指智慧者因其金玉良言和好榜样而成为引路人,指导他人追求生命。“失迷了路”原文的使役动词,意思为不听从训诲和责备的人使别人走上歧途。 “走向生命之路”,是本节与前一节所共有的词句,强调的事实是:生命不只是生存而已,而是要去达到的质素。注意在谨守与违弃之间的对比,也就是说:不仅必须聆听训诲,还必须长期地、坚定地持守这训诲。
二、论怨恨与毁谤
“隐藏怨恨的,有说谎的嘴。口出谗谤的,是愚妄的人。”隐藏怨恨的人往往撒谎和装假。本节是是综合平行句。而上下文都是反义平行结构。七十士译本采用了反义平行结构,译为“义人的口,遮掩敌意,口出谗谤的,是愚妄的人”。 怨恨别人,我们就可能变成撒谎者或愚妄人。我们若想隐藏内心的怨恨,终必以谎言掩饰。我们若毁谤别人,却被人指出我们所说的不对,我们就是愚昧人。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神面前承认自己有恨人之心,并求祂改变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去爱人而不是恨人。从与人相处的经验看,这是事实的所在,我们若心怀对人的恨恶,不加以清理,到头来会引发个人的谎言:若能正面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怨恨,也可免落入心口不一的景况中。
三、论多嘴与禁言
“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言多必失为常用的谚语,诗也对此提出警告:言语的价值在乎源于义人的口或恶人的心。今日我们当谨慎自己的言语,作个教养多人的人,别作语多而无用者。说得恰当、说得智慧,是我们当学习及祈求的。舌头是很难控制的人体器官,有向善或向恶的巨大潜力。这一点深有讨论。一个人如果信口开河,就可能陷入多种罪恶之中。夸夸其谈往往是废话连篇,歪曲事实。爱奢谈,爱招摇的人常常会造谣生非。聪明人会仔细斟酌自己的言谈,知道有朝一日他要为自己所说的话交帐。我们说话愈多,说错的机会就愈大。必须常常说话的人要当心!想不停说话的欲望,往往使人难免在言语中有夸大之词,令别人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会犯上相关的罪。意欲吸引别人的目光刷存在感的人,总是想方设法讲一些吸引人耳朵和眼球的消息或绯闻。导致别人受到影响。在言语上有自制的人是有智慧的。他使自己免于尴尬、歉疚和犯罪。
四、论恶人与义人、24-25、27-28、30-32)
“义人的舌,乃似高银。恶人的心,所值无几。义人的口教养多人。愚昧人因无知而死亡。”“恶人所怕的必临到他。义人所愿的必蒙应允。暴风一过,恶人归于无有。义人的根基却是永久。”“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义人的盼望,必得喜乐。恶人的指望,必至灭没。”“义人永不挪移。恶人不得住在地上。义人的口,滋生智慧。乖谬的舌,必被割断。义人的嘴,能令人喜悦。恶人的口,说乖谬的话。”恶人要得报应,而义人则可得福,因为他有稳固的根基,可以抵挡暴风。义人可以处变而不惊,恶人则惶惶不可终日;义人勇于面对未知的将来,恶人却为未来而忧虑,试以你对结局所存的态度作比较,可略知自己为义或为恶。论日子长短,这是义人与恶人所享寿数的常理,但经验指出并非绝对,因为神才是赐人日子的神,祂对人自有安排,且是最好的安排。对于与这相反的事实,我们需要更大的顺服。因为世人也说“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从属灵角度来说,有人浑浑噩噩活到一百岁,也是“死的”。有人虽年纪轻轻离世,却是神的恩典,及早在乐园享福,不用在世上受苦。就如财主与拉撒路。恶人惧怕死亡。不相信神的人,有十足的理由怕死。相反,基督徒渴慕永生与神的拯救,他们的盼望也必得到赏赐。这一节经文为我们提供选择:或是得到我们所惧怕的死亡,或是我们所渴望的生命;这在于我们选择弃绝神而自行其是,还是相信神并跟从祂。
圣经当中,长寿的应许是有条件的。人类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例外情况。敬畏上帝的公义人生,会因实践信心而排除了使人精神崩溃的焦虑,所以自然就会长寿。同样,没有信心的生活,不管有没有主动犯罪,都会因焦躁忧虑而缩短寿命。自私自利会摧毁人的生命力。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有些百岁老人一辈子放纵不健康的行为仍得享长寿,而一些认真遵守健康法则的人,却不能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其部分原因是每一个人所遗传的体格是不同的。有些人生下来就壮实,虽长期放纵,表面上仍安然无恙。但有些人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就得非常小心。另一个因素就是童年的生长和环境。这些因素在一个人到了可以照料自身健康的年龄之前,对体格的建造和破坏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福分与肉体生死无必然关系,不认识神的人,虽活百岁仍沉沦,认识神的人,像古圣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五、论福分与忧虑
“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神赐给大多数人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去供应别人的需要。如果所有的人都认识神怎样赐福给自己,并懂得使用祂所赐的资源来遵行祂的旨意,世上的贫穷和饥饿将会消除。只有按照神的方式使用财富,财富才能成为我们的福气。今天也有一些基督徒的信心存在问题。常常将神说的“亲手劳力做正经事”和“贪爱世界,贪爱金钱”混淆。所以每一天都是劳苦愁烦,拼死拼活的赚钱。这一节经文正是最好的解答“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这就可以比较“神赐的”和“人抓的”之间的区别。
六、论愚妄与明哲
“愚妄人以行恶为戏耍。明哲人却以智慧为乐。”愚妄人以行恶来自娱;那是他最喜欢的游戏。明哲人以精明地管束自己为乐。还记得“他们正宴乐的时候,就说,叫参孙来,在我们面前戏耍戏耍。于是将参孙从监里提出来,他就在众人面前戏耍。他们使他站在两柱中间。参孙向拉他手的童子说,求你让我摸着托房的柱子,我要靠一靠。那时房内充满男女,非利士人的众首领也都在那里。房的平顶上约有三千男女,观看参孙戏耍。参孙求告耶和华说,主耶和华阿,求你眷念我。神阿,求你赐我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报那剜我双眼的仇。参孙就抱住托房的那两根柱子,左手抱一根,右手抱一根,说,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就尽力屈身,房子倒塌,压住首领和房内的众人。这样,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愚妄的非利士人想要戏耍参孙取乐,给了参孙报仇的机会,使非利士人自取灭亡。
“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就按着定数起来,属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便雅悯人过去十二名,大卫的仆人也过去十二名,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说“扫罗家死了三百六十人,大卫家失去亚撒黑在内的十九名勇士。”就因押尼珥一句“戏耍”。
七、论正直与作孽
“耶和华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却成了作孽人的败坏。”这里的“道”是指“道路”,亦即行在神的指引之中;但恶人同样在神的掌握之中呢!我们因此可以发现,世人以为自己可以为自己选择道路,不要神,不认神;殊不知却仍然在神的手中,至终招致败坏。就如保罗说的“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深愿我们均为正直人,在神的道上得保障,得生命。阿们!
经文:,,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力、智慧大到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也没有一个人软弱到不能给他人提供任何帮助。弟兄姐妹,请问你需要帮助吗?你知道你的帮助从何而来吗?今天,我要跟弟兄姐妹分享的主题是:《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要从三个层面来分享:
一、自助
古语说:“天道酬勤。”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天助自助者。”其实,我觉得这是说到人的帮助来自于自己。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视频画面,一只鸟嘴巴里叼着一块馒头站在在池塘边,刚开始,我觉得这只鸟好有爱心,用馒头来喂鱼,一会儿小鱼来吃洒在水面上的食物,谁知这只鸟以非常迅速的动作,用嘴巴抓住了一条小鱼,然后美餐一顿。圣经上说:“天上的飞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养活它。”天父是怎么养活它呢?是让鸟儿躺在窝里,然后送食物给它们吃吗?不是的,是天父给他们生存的本能和智慧。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神都赋予他们一定的天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这就要求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时,要努力、要付出、要尽本分。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
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位母亲要出远门,临走前给她儿子烙好了许多饼,用绳子串起来挂在他儿子的脖子上,因为这个儿子非常懒,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过了一些日子,这个母亲从远方回来了,却发现他的儿子饿死了,原因不是饼子吃完了,而是一口都没有吃,因为他懒得连伸手将饼子放在口里也不愿意,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人要懂得自己帮助自己。有一首古诗《明日歌》,其中有几句这样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勿候他人;今日能做到的事情,勿候明日。凡事依赖别人,就等于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弟兄姐妹,你家中有小孩子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你给他喂饭吃,这是理所当然的;当他都十多岁了,你还给他喂饭吗?当然早就不喂了,因为你早就教他、训练他用勺子、用筷子吃饭了,让他学会自己帮助自己。懂得自助的人,是一个长大成熟的人,他不会过多地依赖别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本分。我们教会中有个弟兄,在参加细胞小组活动中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这样说,我的名字的意思就是要做生活中的强者。
今天,放眼望去,有多少人愿意做生活中的强者?前几年,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叫“啃老族”。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闲在家里,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他们有谋生的能力,但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反过来说,有的父母太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缺少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等孩子长大了,结果孩子成了长大了的“小孩”,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弟兄姐妹,其实属灵的生命也需要不断长大,学会自助。说,看你们学习的功夫,本该做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弟兄姐妹,假如你的孩子长大了不能自助,你伤心吗?你担忧吗?我们是天父的孩子,看我们信主的年日,如果我们属灵的生命只能吃奶,你说天父能不伤心、能不担忧吗?耶稣曾说过:“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助者。
二、人助
一个人长大成熟,能够自助,并不是说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人不管怎么能干,拥有多少资源,总会遇到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弟兄姐妹,你知道圣经第一次提到“帮助”这个词,出现在哪里吗?在,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那个时候的亚当还没有犯罪堕落,而且他智慧超群,尚且需要有人帮助他,何况我们今天的人呢?弟兄姐妹,请回想一下,你活这么大岁数,你在困难中、有需要的时候有多少人帮助过你,你又为多少人提供过帮助呢?神期望我们都能成为他人的帮助和祝福。旧约圣经中的大卫,虽然曾经历过扫罗王的逼 -/迫,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却帮助大卫,保护大卫,并且和大卫立约。当然,大卫也是懂得感恩之人。当大卫作王之后,他因着约拿单的缘故就施恩给他的儿子米非波设,让他常与王同席吃饭,并将扫罗的全部田产赐给了米非波设。新约中的巴拿巴也是一个乐意帮助别人的人,他帮助过保罗,带领保罗从自己家乡出来,给他搭建了侍奉的平台。保罗原来名叫扫罗,曾逼 -/迫过教会,捉拿过基督徒下在监里,他在大马色的路上蒙复活的主光照后,并没有马上就成为使徒,成为主重用的仆人,因为他的过往,当时的教会和信徒还不能完全信任和接纳他。因此,他在正式侍奉前曾有十几年的沉默期和隐藏期。保罗能出来侍奉神,从人的角度讲,幸好有巴拿巴愿意接纳他、信任他、帮助他。弟兄姐妹,在此我要说,有时候有人愿意帮助我们,是神感动他、安排他来帮助我们的。我有这样一个见证:在我所住的小区,汽车多,车位少,一些汽车没有停车位,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没有停车位,那汽车放哪儿呢?小区的物业允许大家找一个不影响通行的空地停放,我下班回去早的话,可能还有地方停放,要是回去的晚的话,找个半天都找不到地方停车。我一个礼拜有好几个晚上教堂有聚会,晚上回家找不到地方停车令我很苦恼。我就祷告神,求神给我预备一个车位。没过多久,也就是今年5月份的一天,我们小区的一个姐妹,来敲我们家的门,一进门就问我说,你是不是没有车位?我说是啊。她说她家楼下有块空地可以停车,让我以后就把车停在那里。我非常感谢她的帮助,也感谢神的预备。
说,施比受更为有福。有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年前一个穷苦大学生郝武德,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
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喝了,然后问道:“我应付你多少钱?”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他怀着感恩的心,向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你了!”当郝武德离开时,他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准备放弃一切。这个时候他不但觉得自己的气力强壮了不少,而且对人生的信心也增强了。
十年后,有个女人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医院,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主任医师郝武德博士亲自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自己的家乡某某城的人时,他立刻走向医院的病房。当他来到病人的床前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他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生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查阅了所有的文献,并发帖向全世界同行咨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
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帐单送到郝武德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帐单一眼,然后在帐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便将帐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她不敢打开帐单,因为她确定,她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当她打开帐单看到帐单边缘上的一行字:“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郝武德医生。她的眼中顿时热泪盈眶,她心中感动地祈祷着:“上帝啊!感谢你,感谢你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在不断地传播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也让我们看出神话语的真实,“怜悯贫穷的,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三、神助
说:“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这里清楚地直接地说到我们的帮助是从神而来。说:“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这里说到神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弟兄姐妹,人在什么时候最需要神的帮助呢?就是在自己束手无策,他人也无法提供帮助的时候,神的帮助才显得尤为重要。雅各从舅舅拉班家里离开后,走在路上出现了一个危机:当年结下冤仇的哥哥以扫,正带着几百壮士迎面而来,很有可能,明早顷刻之间,雅各尽其一生的积累(家眷和财产)便会毁于一旦、化为乌有。那天晚上,雅各在雅博渡口与神的使者摔跤,天黎明时,神的使者要离开,雅各却说:“你若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因为他正在人生的急难中,他对神的依靠何等强烈,他寻求神的帮助何等迫切。后来,他不但化险为夷,还与哥哥恢复了和睦关系。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率领大军攻打耶路撒冷,兵临城下,希西家王在万分急迫中,就上耶和华的殿,祷告神、寻求神的帮助。后来神帮助了他的百姓,解除了亚述大军的围困。这些都是在看得见的患难面前,依靠神、寻求神帮助的例子。有一首诗歌这样唱:主在爱就在,不管风雨再不再来,这么多年从没让我去作难,总有一双慈爱的手,暗中保护我。刚才说到的雅各,从舅舅家里不声不响地带着妻子儿女、财物走了,拉班知道后非常生气,疯狂地追了三天,追上了。在追上的前一天晚上,神在梦中来警告拉班,对他说:“你要小心,不可对雅各说好说歹。”因为拉班手中原有力量害雅各。这是神暗中的帮助和保护。
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一个布道家穆迪,他有一个同工名叫sankey,作曲的,很会唱歌,穆迪常常讲道之前请他来唱歌预备好心来讲道。有一天,sankey在华盛顿东边坐船的时候,恰好是圣诞节,坐船的时候人家看到是sankey,是穆迪的同工,就请他,你可不可以唱诗,他被拉出来唱诗,他唱什么呢?我的主像牧羊人帮助我保护我,唱完诗,大家拍拍掌,他就下来了。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走出来说,sankey先生,我请问你,你在南北战争的时期是不是参加过战争,他说,是啊。1865年的春天你是不是在什么地方站过岗,他说,是啊,你怎么知道?他说那就对了,那个时候我是南军,有一天晚上,非常宁静的夜晚,你在那个地方站岗,明亮的月光照着你,我的枪对准你,我开枪之前的时候看着你,突然你仰天开始唱歌,我想也好,杀一个人之前听一场音乐会也不错,让你先唱吧,唱完之后再开枪。你唱的就是刚刚你在船上所唱的那首诗,我的主像牧羊人帮助我保护我,结果,唱唱唱的时候,我正开枪射你的时候,你的诗歌让我想到我的妈妈,我妈妈在我小时候带我上主日学、带我去教会,知道耶稣爱我帮助我保护我,现在我沦落在战场,今天我要射杀你,明天可能别人要射杀我,我很痛苦,我很难过,我想到妈妈,又想到为什么离开耶稣那么久,决定现在来依靠耶稣,就请耶稣住到我心里来,就在开枪之前接受耶稣、悔改,最后没有开枪。Sankey先生很受感动,原来多年前在南北战争的时候,上帝都已经帮助过我,我还不知道。
弟兄姐妹,你我常常有上帝的帮助,有的帮助甚至是你我不知道的,我们要为此常常感谢主。先知撒母耳就有个经历,说,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弟兄姐妹,让我们更加依靠那位乐意帮助我们的神,让以便以谢的经历也成为你我的经历,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