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留意与自己同席的官长,是要提醒人甚么?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这箴的要点是劝人与重要人物或有势力的人一同吃饭的时候,需要小心,以免被他们收买。
你有否问自己,我这样劳碌图的是甚么?有何意义?
我们都听到过有些人赚到了千百万财富,又全部失去的事情。就连一般收入的人,也会在转眼之间花尽到手的收入,一无所存。不要把光阴花费在追逐如飞而去的人间财富上;相反地,要积财宝在天上,因为天上的财宝永远不会失去。
这恶眼人是──
作者以生动的言语警戒我们,不要羡慕因刻薄吝啬而致富之人的生活,不要向他们低首乞怜,以求恩宠。他们的“友谊”是虚假的,他们只是利用你获取利益而已。
救赎主,是人?是神?
救赎主的原文指有买赎权的亲属。家族中如有人因贫穷为奴,他就要将其买赎回来;或尽上作亲属的本分,娶家族中的遗孀为妻。圣经也称神为救赎主,。(有关“古时的地界”的解释 。
别人好像都不注意听我讲话,我自己呢?是否令人有这种感觉?
聆听者是最容易获得知识的人。能留心听取别人所说的,这是人的长处,而不是弱点。愿意聆听的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成长。如果我们不愿故步自封,就能扩展知识的范围。
杖打孩子岂不犯法?再说我也舍不得管教……
这两节论及管教时语气的严厉,被下一节表述亲情时的慈爱补偿了。当今,确有许多父母一点也舍不得管教儿女,他们怕破坏良好的关系,令儿女憎恨他们,或者怕阻碍儿女的发展。其实管教非但不至损毁儿女,相反能防止他们随己意做愚昧的事。
“他搞邪门歪道倒发了,我反而不如他了!”你是在嫉妒吗?
人很容易嫉妒罪人,因为他们不受基督徒的责任和神律法的约束,反而兴旺亨通,但那只是短暂的。敬畏神的人,神应许他们必有善报,即使今生未能实现,也绝不会落空。
心情烦闷时你会不会藉酒消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饮酒只能暂时麻醉自己。要真正卸掉重负,只有针对痛苦忧愁的根由,到神那里寻求平安。切不要沉迷醉乡,倒要求神给你力量。
你有没有过醉酒的体验?你认为酒会不会使你犯罪?
以色列是一个出产酒的国家。旧约时代,酒醡内盈溢新酒被看作是蒙福的象征。箴中的智慧也用调和的酒摆设筵席,以款待客人-5)。但旧约作者都敏锐地看到酒的危险──它使人神智不清、判断模糊、自制力降低,它破坏人的工作效率。把酒看作最终的享乐,藉此放纵自己,或用它来逃避人生,都是误用神所赐的酒,最后必导致酗酒成性。
, 17-35
“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 -
箴23给出的忠告很明智:要小心追求财富,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注意不要吃太多美味佳肴,不要喝太多酒。这些不仅会让你生病,还会困住你,使你行事愚妄。不可与宴乐和淫乱的人同伙,宴乐只会欺骗你,最终毁了你。
几千年后的今天,不义之财,醉酒,性和暴饮暴食的诱惑依然很强大。后果也和以前一样:关系破裂,生活混乱,上瘾和贫穷。
箴敦促年轻人要听从父母的警告,得智慧,受训诲——否则他们最终有可能沦落到流落街头,沿街乞讨的地步。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你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现在回头还不算晚。神爱你,凡祈求的,就可以得到祂的宽恕。
“要终日敬畏耶和华”,“至终必有善报”。如果你的心锚定于神的爱,“你的指望也不至断绝”。你在地上可能不会变得富有,但也不会沦落到一贫如洗的地步。
神救恩福音的丰盛存到永远!
祷告主啊,离了你,我们就像下沉的船,发出求救信号:“请拯救我们的灵魂。”藉着耶稣,我们祈求你拯救和更新我们。阿们。
义人的父亲喜乐无限,智慧之子使父母欢欣。
父亲们,读一读下面的话语:“多年来我不断敦促我的大儿子戈登获取高分。我对他一直有点失望,因为他从来都没有真正达到我设立的优秀标准。在戈登高中最后一年,有一天学校邀请我们去参加颁奖典礼。很明显他因某件事情得到奖励,但我无法想象是什么。学校邀请我们去是为了填满座位吧?我想我们只能坐在那里,看着每个学生昂首挺胸地走到领奖台前,掌声四起,唯有我的孩子坐在大厅的后面。他为什么不更加努力一些?我的态度变得更恶劣了。
“接下来,校长走到麦克风前宣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给一位年轻人颁发特别奖,他是如此杰出,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他的成就!’他把戈登叫到台前,花了些时间描述我儿子优秀的品格:从善、诚信,以及平和的领导力。‘我们学校从来没有像戈登这样的学生,可能以后也不再有了。戈登,我们给你颁发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校长杯奖,以表彰你的正直、勤奋和得体。谢谢你给学校带来的美好品行。真正认识你的人,没有一个人不被改变。’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他是在对我说话。我从来没有真正认识我的儿子戈登,就更谈不上会欣赏他。我知道一旦真正认识他,作为他的父亲,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阅读:
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
淘气的英国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又对大众开了个玩笑。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中,他的画作《气球女孩》以一百万英镑售出。当拍卖师大喊“成交!”之后,突然警铃大作,画作自动下滑,预先安装在画框底部的碎纸机瞬间搅碎了半幅画。班克斯在推特上发了竞标者看着这幅画遭到毁坏的照片,并附上说明:“没了,没了,全都没了!”
班克斯乐于对这些富人恶作剧,甚至让他们蒙受损失。其实他无须如此,因财富本来就不可靠。正如上帝说:“不要劳碌求富,⋯⋯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
钱财一点也靠不住,即使我们努力赚取却极易失去,诸如投资失利、通货膨胀、各式帐单、盗贼窃取、被水冲走,或被火烧掉。纵然我们努力存钱,但生命稍纵即逝,赚得再多也用不到。眨眼间,一生的年日也“没了,没了,全都没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上帝教导我们:“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因为至终必有善报,你的指望也不至断绝”(17-18节)。把你的生命投资在耶稣身上,只有祂能永远保守你。
亲爱的上帝,求祢使我将一切的焦虑不安都交给祢,并且全心相信祢的良善与信实。
-被特别标记出来,成为“智言三十则”和其序言。有些学者认为,所罗门的部分箴藉用了古埃及的智慧著作《阿门内莫普教诲》(The Instruction of Amenemope),该著作共有三十章。无论其来源如何,我们相信“智言三十则”乃是“上帝所默示的”。
其中,第七句智言描绘了受当权者的邀请而赴席的场景,以此警诫读者不要受社会显贵人士的外表所吸引,反倒要在易于沉迷放纵时保持警惕和克制。第八句智言(4-5节)是提醒读者,关于贪婪、贪恋金钱和物质的享受,以及依靠财富所带来的危险。由于财富短暂易逝,所以依靠财富是愚昧之举;;;。
沈启智
经文:你若与官长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谁。你若是贪食的,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不可贪恋他的美食,因为是哄人的食物。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
上课经文提醒我们:若工作表现殷勤,便可以侍立君王面前,那时便出人头地,确立成功;然而这一步同样带来一定的危机,若不懂得处理,将堕入另一个深渊,所以求主帮助我们脱离这类的陷阱与危机。
一、虚荣的危机
你若与官长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谁。
在你面前的。或者,“你面前的人”。这对于不习惯于有权者摆设的丰盛食物餐桌的人,是一个良好的建议。由于受诱惑而纵情于自己的食欲,或者馋嘴,或许会使人表现得贪食或丧失控制自己的舌头,并毁掉自己更好的一次机遇。
许多时候虚荣的背后一定有危机存在,例如:幻想丈夫在电台出镜,期望儿子发达买豪华房车,雇司机接送,代入总统就职等妄想,如此这般,便是人的虚荣心作祟。圣经提醒我们:当心殷勤工作,有成之日,反倒要留意背后蕴藏的危机,若轻忽这点,终会弄致一败涂地。
故此第一应慎防虚荣心作祟,当达官贵人想结交你,饷以美酒佳肴,又或送赠厚礼,这时要留意对方请客的动机,可能要利用你进行不道德之事,又可能要出卖你。总之,勿以为可藉此跻身上流,因为贪图美食,倒不如拿刀放喉咙上,尽力遏止自己堕入陷阱。
奋发向上的人,每每处事妥当,于是招人逢迎结交,推波逐浪;开始借钱买名车,与名流交往,换豪宅以抬身价。继之而追求名牌衣着,讲究派头排场,结果不胜负荷且欠下一身债,终致倾家荡产。所以请各位慎防肉体及物质的引诱和试探!切勿堕入豪华生活享受的陷阱。
人在贫穷时饱餐一顿已很满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父母以吃树皮的经历开导我们,吃一顿粥便很开心,偶有蕃薯藤吃更感激满足;战后经济复苏,社会民生渐趋富裕;中产阶层,吃饱之余,更讲究起来,追求健康、进补品等;现在香港转型为小康社会,富有的家庭吃的尽是山珍海错,大鱼大肉;上酒楼更喜享用名贵菜式。然而这些吃喝之辈,终有厌腻的一天,便回复反璞归真的生活.吃鲜鱼青菜,反感满足。
人在物欲过度的享受下,加上转而以烟、酒、毒品获取满足,这与赌博的心态类同,愈赌愈大,当烟酒赌博不能满足时,便误堕魔鬼撒但的陷阱中愈陷愈深。中国人所谓「饱暖思淫欲」,戴维便是最好的提醒;他东奔西走逃避敌人之时,没有发生问题,但是当上一国之君,晏享卧室中,结果夺人妻子,带来个人生命与家庭极大的灾难。正如现今世代的年青人,受困于魔鬼撒但所布下的许多色琴陷阱──如娱乐场所、刊物、电影光盘、网站等等。所以,莫以为「逢场作兴」,便作等闲;危险陷阱教人愈陷愈深,进至「沉溺」的地步。所以中国人说:「智勇多困于所溺」,若你为人勇敢,藏智慧、干大事,毕竟也会被在沉溺的物欲所困,相信此话十分真确。当人沉溺于物欲,受其捆绑,致属灵触觉顿失;以为自己会永远不死,可以继续无限地拥有及享受这些东西,啊!虚荣带来的危机,关键在此,所以许多人突然间遇上意外,如疾病之险给予生命的刺激,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虚荣非长久,终亦会消逝,永远的人生价值观却非如此。
许多时候,耽于虚荣的人,忘记了自身的限制,原来人亦会有病倒及死亡的一天。例如有位牧师某天往医院探望一位病人,此人富有却因此离开神,但此刻对牧师说:「我不再关心世人所追逐的名利、存款、豪华房车等,因为这一切对我这个卧床的病人来说,正像传道书所言:追逐这些,正像捕风捉影一般虚幻。突如其来的疾病使人明白名利如浮云──是绝对的空虚,现在才发现在神面前自己才是如此赤露敝开,及至死后,根本不能带去所拥有的一切。对我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乃是我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与家人及朋友所建立的关系。」这种启并非单指以上的见证而言,亦是不少人的感触。他们往往被神忽然间清醒过来,从追逐虚荣回到神面前,醒觉人生的有限,在逝去的一天绝不能再享受虚荣。牧师让病人说下去:「我岂能如斯度余生?这次健康的失落,反给我极大的帮助,使我清醒过来。」这样的心底话才是真实的写照,反映着许多人要遇上这般突如其来的危险,才会醒觉呢!
二、贪食之危机
你若是贪食的,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
在喉咙上。这一节里一点也没有自杀的劝告,而是宁肯表达有必要杀掉馋嘴及贪食。
不可贪恋他的美食,因为是哄人的食物。
哄人的食物。食物里可以说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样的款待之动机是为了某种个人的计谋,并达到凶恶的结局──可能是为了使客人粗心大意,随便谈吐。无论美味佳肴如何吸引人、如何有讲究,你都应该要么回避,要么保持你的意念在事业上,而不是在娱乐上。你不要嫉妒恶人,也不要起意与他们相处;
三、钱财的危机
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
不要劳碌求富。这不是称赞导致贫穷的懒惰,而是警告人不要追求私利,从而取代服侍这一目标。属世人的智慧劝告人为自己小心谨慎,竭尽自身之全部的能力聚集一切的财富。这样的劝告表示人可以尽早撤退并幽闲享受,好象工作就是等于劳苦,不是福气。在实际生活当中,那些把热爱金钱当作主要动机的人通常发现即使他们在起初认为足够的数字得到了实现,自己也无法松懈。
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
如鹰向天飞去。财富是靠不住的。战争和萧条二者已经大量地证实了这一点。这一节所启发的含义是当一个人的眼睛发亮于自己的财富的时候,财富会突然飞去。得智慧胜似得金子;选聪明强如选银子。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证的。”
成功求富也蕴藏危机,第4-5节提醒我们错用途径求富会损害健康。财富本身并非出现问题,然而圣经教人勿过分劳碌,而且「休仗自己的聪明」;须首先要倚靠神,也使用神所赐之智能。意谓如若你是明智、有见识的人,便应立刻停止营营役役过分追求财富的做法。原因在于当你注目于财富之上,它已变成「无有」。当人以追求财富为首要时,便不惜损害自己的健康。比方看见年青人为着考试晚晚不休不眠,以为书读得好,获取好成绩,便找到一份好工作,那时可以发达,有钱享受物质,此种为发达而勤奋的目的,有害无益,日后学业完成,继而拼命工作,赚到又再拼命挣更多,如此过度耗损及劳碌只会陷入更严重的地步耗尽生命。国内不少人愿为财富牺牲生命,正是如此「过份劳碌」地「贪财」,你以为他们不知道贿赂、贪污、杀人、放火般求财会连累自己的性命吗?那么为何仍如此行?就是为贪财而「捐躯」,牺牲一切,世间上此类例子甚多。
拜金主义者把财富当作「神」看待,另者,神本应受人敬拜,却被利用,成为赐福学业、事业、无往而不利的万试万灵的「偶像」。如此利用神达至追求财富及虚荣等目的及手段,正是「偶像」的敬拜,甚或许下承诺,向神交易回报,但却往往不兑现,故此难怪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很想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二是得到了你很想得到的。传道书告诫我们,财富非但没有带来满足,反之拥有它却成为压力。
三、如何胜危机
耶稣基督却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可惜,人仍认为家道之丰最重要,所以不惜失去一切为要得着财富,这乃是人的虚荣,如何能胜过呢?首要追求认识耶稣基督,与主建立甜蜜正常的关系,认识神便尝主恩滋味丰厚,自然失去对世界物欲的追求及享受,相比之下,后者没味道,如你没有此感受,皆因仍想享受拥有财富,那岂能及得上那种属灵的欢乐!好比一位家庭主妇教训女儿切勿玩刀子,否则像她朋友的女儿险弄瞎眼睛,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一天妹妹拿起刀子,姊姊见状惊险万分,抢夺之下灵机一触,吸引妹妹到隔壁的房间取橙子吃,妹妹因尝过橙子的滋味,便放下危险的刀子,去追逐橙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当你尝过主恩的滋味,便会胜过虚荣与财富带来罪中之乐的危机,学会先享受神自己才是我们的满足喜乐。
此外建立人际关系,享受家人及朋友的那种团契情谊,这种群体生活的喜乐远胜一切。圣经常提醒我们当主耶稣基督论及末世时代,信徒若不晓得在世日子如何享受灵修里面从神而得的快乐,或家人的天伦之乐,或教会内的团契生活,那么我们岂能适应将来在天堂里的那种永恒喜乐境况?天堂的快乐是甚么?它乃是享受神同在的福乐,与弟兄姊妹的团契情谊,一同敬拜神,今日若未尝试过这些福乐,将来如何适应呢?
究竟如何胜过世间荣华财富的引诱呢?请紧记生命在此世界有终结的一日,「人人必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人死并非如烟消云散,还要面对基督耶稣的审判,当我们迎接主的审判前,先要校正人生的价值观。到主台前交账的那天,祂会问你为祂做过甚么?究竟在世年日之久,你如何运用祂所赐的恩赐、才干及力量,为祂的国度投资?若你沾沾自喜,取出名片,印着一大串学位衔头,祂只会笑问:「我说的你不明白,我不问你为自己寻求得着甚么名利,我只问我赐的时间、精神、力量,你为我做了甚么?」所以,各位想想,为神的国度干了甚么?能够呈献甚么与神呢?这是神将来对我们的审判,如何面对审判?便要像保罗一样改变人生价值观,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以认识我主耶稣基督为至宝。
旧约以利沙先知及仆人基哈西面对虚荣及财富的引诱所作的反应全然不同,前者坚决不肯要,为甚么?因为他与神连结,建立美好的关系,带来属灵欢乐,非财富可及,后者却不认识神,没有经历主恩的滋味,看到财富及虚荣的引诱时,便想尽办法攫取,结果如大家所料:身败名裂,余生活在大q疯的痛苦下挣扎求存。所以求主帮助我们,检讨你的「人生价值观」,主耶稣给我们一个简单的测试: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请问你的生命投资在那里?你的心在事业?在楼宇?抑或在神的国度,在这个测验你可以获得多少分呢?计算之余莫忘主耶稣的教导:不要积财于地,应积财于天,因为地上有损失:有虫子咬、能锈坏、有贼挖洞来偷,若积财于天,便免去此危险,才是智慧之举。
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
在最智慧的所罗门王看来,钱财是虚无的,钱财能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我们从《圣经》中看几个例子。一.富户拿八的死1.拿八是大富户:在玛云有一个人,他的产业在迦密,是一个大富户,有三千绵羊,一千山羊。他正在迦密剪羊毛。3那人名叫拿八,是迦勒族的人;他的妻名叫亚比该,是聪明俊美的妇人。拿八为人刚愎凶恶。拿八是个大富户:他有三千绵羊,一千山羊,还有一个聪明俊美的妻子亚比该。拿八外表很富足,但内心很丑恶,他性情凶暴,无人敢与他说话,他依靠众多的财物,心中无神,目中无人,任意作恶犯罪。2.拿八之死:到了早晨,拿八醒了酒,他的妻将这些事都告诉他,他就魂不附体,身僵如石头一般。38过了十天,耶和华击打拿八,他就死了。当大卫为躲避扫罗的追杀,在旷野飘流时,缺少军需,就打发十个仆人去求拿八的资助,拿八非但不给,还辱骂了大卫。年轻气盛的大卫一怒之下,就带领400人要去击杀拿八家的男丁,多亏亚比该及时相劝,才化干戈为玉帛。但神为大卫伸冤,击打拿八,他就死了,他的产业要归谁呢?3.亚比该转嫁大卫:撒上25: 39-42大卫听见拿八死了,就说:“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又阻止仆人行恶,也使拿八的恶归到拿八的头上。”于是大卫打发人去与亚比该说,要娶她为妻。40大卫的仆人到了迦密见亚比该,对她说:“大卫打发我们来见你,想要娶你为妻。”41亚比该就起来,俯伏在地,说:“我情愿作婢女,洗我主仆人的脚。”42亚比该立刻起身,骑上驴,带着五个使女,跟从大卫的使者去了,就作了大卫的妻。拿八死后,他的妻子亚比该转嫁给大卫,作了大卫的妻。二.约伯一天丧失儿女和财产1.约伯是个大富户: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2他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3他的家产有七千羊,三千骆驼,五百对牛,五百母驴,并有许多仆婢。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作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神围护约伯和约伯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他手所作的都蒙神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神使人富足,让约伯成为大富户。他有十个儿女,许多家产。约伯不仅外面富足,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因而多次得到神的称赞。2.约伯一天丧失儿女和财产:有一天,约伯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14有报信的来见约伯说:“牛正耕地,驴在旁边吃草,15示巴人忽然闯来,把牲畜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16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神从天上降下火来,将群羊和仆人都烧灭了;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17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迦勒底人分作三队,忽然闯来,把骆驼掳去,并用刀杀了仆人;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18他还说话的时候,又有人来说:“你的儿女正在他们长兄的家里吃饭喝酒,19不料有狂风从旷野刮来,击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们就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在撒但看来,约伯敬畏神是因神在儿女、物质上赐福给他,如果神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神。神知道约伯有纯正的信仰,许可撒但试探约伯。撒但就去试探约伯,使约伯在一天之间时间丧失儿女和财产。约伯转眼间由大富户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钱财就是如此靠不住,转眼间就飞去了。可贵的是,约伯没有定睛在财物上,他以神为依靠,他知道“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在极度的痛苦中仍然称颂耶和华神的名,羞辱了撒但,给后世留下了榜样。三.无知的财主1.财主的谋划:路12: 16-21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17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18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19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这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财主,治家有方,他仅靠种地,就使自己成为财主,但他既不感谢神的赐予,也不顾念穷人的需要,以为灵魂可以靠众多的财物得安逸。只顾自己享受。他在谋划下步工作:把旧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他一切的粮食和财物,让自己的灵魂得安逸。2.神今夜取财主的灵魂: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这个精明的财主,在神眼中却是无知的。就在财主精心谋划时,神的话就临到他,告诉他今夜就要他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财主死了,他带不走一点儿财物。这个财主没有一点儿善行,神也必照着他所行的报应他。3.在神面前不富足的也是这样:“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主耶稣告诫众人说:这个财主如此,凡只知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要这样。有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容易贫穷?” 梭伦回答:“我们不必把道德和金钱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钱财每天都在更换主人。”道德是永远的财富,金钱只是暂时的。靠丧失道德发财的人,内心必定非常空虚,而且这样的所谓富裕也不容易长久。钱财每天都在更换着主人,说明我们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而道德是永存的,说明人生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追求,那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