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神把百姓带到这大而可畏的旷野,是要……
汛的旷野乃是一大片布满沙土与岩石的广阔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环境,正适合神试炼并塑造祂的百姓。
以色列人又在埋怨;遇到困境我可曾如同他们一样?
以色列人故态复萌。他们遇到了危险、物质匮乏与艰难困苦,不但大大地埋怨摩西与亚伦,甚至还盼望早日回埃及去,不过神仍亲自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逆境常令人忧虑不安,本能地怨天尤人。身处逆境,他们不检讨对神缺少信靠才导致困难重重,只是想尽快逃避艰难。你受到重压之时,要抵挡逃避现实的心态,并要专心仰望神的大能与智慧,以帮助你冲破困局。
“一天收一分”难道不可多收一分?顺服,是这样学来的!
神在旷野应许供给以色列人粮食,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过祂要试验各人是否顺服,祂要知道百姓会否遵守祂的吩咐。只有顺服神才能学到信靠,这样的功课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习。
旷野中人人拾取神赐的吗哪,我也天天拾取属灵的吗哪吗?
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每天早上有类似白霜的小圆物──吗哪出现。百姓要到外面拾取,将它像谷粒一样地磨碎,做成有如搀蜜的薄饼。这些吗哪每早降下,是神赐给他们满足肉体需要的食物。在 51节中,耶稣将自己比作吗哪,是我们每天的生命粮,能满足我们属灵上的需要。
你有安息日吗?留给了谁?
以色列人在安息日不可以做工──甚至生火煮饭也不可。这是甚么原因?神知道日常忙碌的生活,很容易令人分心而不敬拜祂。人常常让工作、家务、娱乐、休闲占满整天,却没有时间敬拜神。所以我们必须预留亲近神的时间。
神吩咐把吗哪留给世世代代,为的是……
以色列人要用特别的器皿盛吗哪,用以纪念神在旷野对他们的供给。在基督教的敬拜中,象征常占重要的地位。我们使用象征(例如圣餐中的饼与葡萄汁 ),纪念神的作为。象征对敬拜很有帮助,只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它当作敬拜的对象。
就在以色列人戏剧性的在红海获救的第三天,他们就开始嘟嚷抱怨了──这个坏习惯是整个旷野之旅中最典型的特征。当水的供应减少的时候,百姓忘了上帝是一切供应的来源,因而怨声载道。上帝奇迹式的丰富供应了吗哪,鹌鹑和水,足足给全族人上了信心的一课。
后来任劳任怨的摩西从他岳父那里学到宝贵的行政理念,就是挑选一些能干的人协助他治理百姓。
| 第16章 | 第17章 | 第18章 |
| 清晨的嗎哪 | 曠野中的水 | 岳父智慧的建言 |
| 以色列人的抱怨 | 摩西的治理 |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清晨,你从床上跳起来,信心十足的认为今天一切都会很好,可是盥洗的时候,发现香皂用完了,干净的衣服一件也没有;吃早餐前,又被一张放错位置的椅子绊倒了惊吓之余,吐司面包烤焦了,荷包蛋掉在鞋子上,报纸竟没送来;!拥塞的交通使你上班迟到,现在你那重要的「今日工作」清单已经不管用了,你只想爬回床上,希望这天重新开始。
以色列人也有苦日子他们很快就发现,!在沙漠里流浪极其困苦,而且危机重重过红海的荣耀从记忆中一褪色消失,就立刻饥肠辘辘了,他们指控摩西带领他们进入旷野,简直就是要谋害他们。
?你是否在逆境中,失去了对上帝旨意的盼望把今天读经所发现的困难处境都列下来,然后问自己:?!「上帝想让祂的子民在逆境中学到什么那是在顺境中绝对学不到的还有,祂 教导我什么?」
默想忘怀永不的「吗哪」百姓第一次在地上看到吗哪的时候,他们面面相觑互问道:「这是什么?」(希伯来文发音为:吗哪)从此这个名字沿用下来,往后的四十年间,每天清晨百姓出去捡吗哪,作为日常的食物(除了安息日之外)!
金言不顺使有些人崩溃,却使另一些人出类拔萃。
提要
就在以色列人戏剧性的在红海获救的第三天,他们就开始嘟嚷抱怨了──这个坏习惯是整个旷野之旅中最典型的特征。当水的供应减少的时候,百姓忘了上帝是一切供应的来源,因而怨声载道。上帝奇迹式的丰富供应了吗哪、鹌鹑和水,足足给全族人上了信心的一课。 后来任劳任怨的摩西从他岳父那里学到宝贵的行政理念,就是挑选一些能干的人协助他治理百姓。每日与主同行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清晨,你从床上跳起来,信心十足的认为今天一切都会很好,可是盥洗的时候,发现香皂用完了,干净的衣服一件也没有;吃早餐前,又被一张放错位置的椅子绊倒了!惊吓之余,吐司面包烤焦了,荷包蛋掉在鞋子上,报纸竟没送来;拥塞的交通使你上班迟到,现在你那重要的「今日工作」清单已经不管用了,你只想爬回床上,希望这天重新开始。 以色列人也有苦日子!他们很快就发现;在沙漠里流浪极其困苦,而且危机重重!过红海的荣耀从记忆中一褪色消失,就立刻饥肠辘辘了,他们指控摩西带领他们进入旷野,简直就是要谋害他们。 你是否在逆境中,失去了对上帝旨意的盼望?把今天读经所发现的困难处境都列下来,然后问自己:「上帝想让祂的子民在逆境中学到什么?那是在顺境中绝对学不到的!还有,祂想教导我什么?」默想
永不忘怀的「吗哪」 百姓第一次在地上看到吗哪的时候,他们面面相觑互问道:「这是什么?」(希伯来文发音为:吗哪?)从此这个名字沿用下来,往后的四十年间,每天清晨百姓出去捡吗哪,作为日常的食物(除了安息日之外)!金言不顺使有些人崩溃,却使另一些人出类拔萃。
“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基督徒要懂得远离忧郁和沮丧的情绪,靠主喜乐。苏格兰基督徒作家─马克特夫(John Ross Macduff, 1818-189)曾举过一个很浅显的例子,他说:“我们知道,小鸟在高飞的时候最安全。在接近地面的时候才会被猎捕,如果它飞得太低,就让自己暴露在捕鸟人所设的网罗当中。同样的,如果我们像飞鸟在地处那样的,持续逢迎我们的情绪感受,就会发现自己被千丝万缕的疑惑、沮丧、试探和不信给纠缠。就好像飞鸟,网罗设在眼前仍不躲避。”所以要有智慧的避免这种致命的死敌,不要让自己“自投罗网”。
考门夫人还分享了她的一次经历。她说,在秋季的某一天,她看见草场上躺着一只受伤的老鹰。老鹰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看着它渴望的天空;向来它在蓝天翱翔,这美丽的天空是它的家。只因一次不小心它飞得太低,被猎人射中,如今只能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等死。考门夫人说:“啊,让我们拿老鹰来比拟我们的心吧。世界并不是我们的老家。虽然我们在世上受了创伤,但是我们的心还能向着天家。我们应该守住信心、守住盼望、守住基督,如果我们没有了勇气,不如还是早些离开世界的好。只要有争战,我们的灵没有时间退却,我的灵哪,你要向上仰望!你要向上仰望!”
有句日本谚语说:“如果你守望西方,你将永远看不见日出。”所以心灵的方向很重要。主已经胜了世界,,使徒约翰说:“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神在基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是丰富的,神的恩典是随着他的应许赐下的。他的赏赐没有不全备的,他的恩赐没有不美善的。出于他的本性所做的一切尽都美好,他不会让我们失望。
有句话说:“没有让人绝望的环境,只有对环境绝望的人。”我们的问题就是因为不寻求神,导致对环境绝望。我们没有逃避致命的死敌,心灰意冷、沮丧,中了魔鬼的诡计。结果我们误入“绝望巨人”的领地,被它关进“灰心城堡”阴暗的地牢里,任由自己被忧伤压垮。,彼得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
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神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那些不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不凭自己的知识去衡量,放下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以应许他的神为可靠的,效法亚伯拉罕未受割礼时就信的踪迹去行的人。我们就能和亚伯拉罕一样,实实在在的经历到神的大能。神是全能的,他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他必定会成就他口里所说。所以我们要专心仰他,不要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神应许必定指引我们的路。
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他是全能者,他创造万有、守护一切。就是我们的头发他都数过了,他怎样引导星球云河,也必引导我们。所以不要把焦点放在令你灰心的事情上,要仰望神,信赖他的带领。,大卫说:“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又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神会在我们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身上成就大事和奇事。
美国知名的基督徒作家─提姆‧凯勒牧师(Tim Keller)说:“耶稣基督复活了,最坏的事情也会有圆满的结局。”这种“深信自己是在神的庇护之下的”信心,可以让我们的重担变得轻省。
神不喜欢我们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发怨言。以色列人在神大能的拯救下离开了埃及,都都声称要与他们的领袖摩西同心合意。但是他们的心却还在埃及。他们的身体脱离了法老的奴役,但他们的心却仍渴想埃及的种种,埋怨摩西把他们带离埃及。
离开埃及的壮丁中,二十岁以上的,只有迦勒和约书亚两人,得以进入应许之地。其它人的尸首都倒在旷野,作为神不喜悦他们的证据。但结果蒙召出埃及的多,进迦南的却少。他们中间“多半”灭亡了,能够进到迦南的,是选民中的“余民”。:“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
神的恩典是有明确的目的的,就是要他的选民归他作圣洁的子民;但他们却常常在神面前表现不信和失望。,经文记载:“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全会众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么?”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吧!””
,他们又埋怨道:“并且你没有将我们领到流奶与蜜之地,也没有把田地和葡萄园给我们为业。难道你要剜这些人的眼睛吗?我们不上去!”他们用怨言顶撞神,对已经领受的丰盛恩典,和在神的大能之下经历的神迹奇事视而不见。
神要我们听从他的话、信靠他,与他同行。他不断地试验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内如何,肯守他的诫命不肯。我们要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本相,我们越认识自己,就越知道要谦卑依靠神。但若是心里迷糊,就会把自己交给感觉,就会凭眼见。当以色列人埋怨“吃什么,喝什么”的时候,记载:“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我们不要只看见乌云,而没有看见乌云背后神的荣耀。若是我们只看眼前,放任自己灰心沮丧,我们的车轮就会像埃及人的车轮一样,脱落难行。
《效法基督》这本书的作者─坎培‧多马说:“一切的罪恶试探都是起源于我们缺少恒心,和对全能的神缺少信心。”神启示亚伯拉罕他是“全能的神”,要亚伯拉罕在他面前作完全人。今天我们是否因为对神充满信心,愿意存完全的心,行在他的家中呢?
主已经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他会搀扶我们的右手,照他所应许的,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大卫常将耶和华摆在他面前,就能凭着对神的信心,来看待周遭发生的每一件事,不被惧怕所捆绑。,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大卫没有把他的心交给忧愁失望,他倚靠神,就除去了心中的惧怕。
有一对在非洲偏远乡村传道五十年的老夫妇,终于返回美国安享晚年。但当他们回到家乡时,因为差派他们的机构,在安排上出了一点差错,结果没有人去迎接他们,没人帮他们搬运行李、也没有人送他们回家。多年为主工作,付上了健康的代价,差会经费有限,也没有丰厚的退休金给他们。
在他们回国的轮船上,有一位大人物就是罗斯福总统,正从他的非洲打猎之旅回国。船上大家所谈论的、所注目的都是这位大人物。到了纽约港口,有军乐队和大批政要和新闻媒体前来迎接总统,却没有人理会这对老宣教士夫妇。
老宣教士心里忿忿不平对妻子抱怨说:“唉,经过这么多年,在非洲辛苦的工作后,我们终于回来了,竟然根本没人在乎,没有人理我们。”他感到很沮丧,在他们回到新的住处的时候,老宣教士那不满的情绪达到最高点。他的妻子实在有点受不了丈夫口里的抱怨,就建议他何不安静祷告,跟神好好交通,把心里的委屈告诉神。
于是老宣教士进了房间,关上门开始祷告。当他出来时,脸上带着笑容,显得荣光焕发,妻子不禁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神跟你说了什么,让你这么高兴?”他回答说:“我跟神说,总统回家就有盛大的欢迎,我们老夫妇回到家,却没有人理会,也没有一个人来欢迎。”妻子问他道:“那神怎么跟你说呢?”神说:“孩子,你还没真正到家呢!”
感谢主,当沮丧如同狂风巨浪袭卷而来的时候,老宣教士跟主祷告,在与主交通之间,主就赐下安慰。,保罗说:“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先知耶利米说:“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原文这句话的前面,有一个“然而”或说“但是”被省略了。新译本圣经重新把它加上去:“但是我心一想起下面这件事,我就有指望。”
耶利米想起什么事呢?耶利米说:“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
先知耶利米面对残破的家园,虽然感到无助,但想起神的爱,他心里就有指望。,作者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神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你要来到施恩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让神帮助你。而不是把自己交给情绪,心灰意冷。,神说:“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神的话,安定在天,永不改变。我们要像老鹰一样,向往蓝天,展翅上腾,而不要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好像找不到出路,只能绝望等死一样。愿主宝贝的话语提醒我们,愿他的作为向敬畏他的仆人显现,愿他的荣耀,向他们的子孙显明。
请我们一起祷告:“主啊,感谢你天天用你的训言引导我们,在干旱之地让我们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是我们的好牧人,你知道我们的光景,你会负我们一生责任。求主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坚定的站在你的应许上。你说:“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么都不能使他们绊脚。”你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照明我们的黑暗,除去我们的忧伤。谢谢主赐下丰盛的应许,帮助我们信靠你的话语,愿意放手,不再倚靠自己,而是每天存着感恩的心拥抱你的应许,支取你的祝福。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因为听见了你们向所发的怨言。
当你抱怨时,上帝甚为介怀。因这表明你对的话语缺乏信心。“上帝使万事互相效力”。《圣经》说:“法老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上帝没有带领他们穿越非利士地区,虽然那是条捷径。因为上帝说:‘如果他们遇上战争,就会改变主意,返回埃及。’所以,上帝领他们绕道而行,走旷野的路,前往红海”。上帝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正以迂回的方式引导你!一旦接受了这个观点,你就可以停止抱怨了。当以色列人抱怨时,“耶和华听见后便向他们发怒,使火在他们中间燃烧,烧毁了营地的边缘部分”。
戴尔•罗宾斯(Dale A. Robbins)博士写道:“他们拒绝相信能提供、保护和指引他们的生活……基督教的整个前提是耶稣成为我们生活际遇的‘老板’。祂掌管我们的生命。如果信徒们抱怨,那就等于控告我们所信赖的主。‘耶和华听见你们发的怨言了’。”当你经历难关时,不要发牢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赞美主。“凡事谢恩”。与抱怨正好相反,谢恩表示我们对上帝所做的一切以及祂的应许心存感激,并显示我们相信掌权。诗人说:“你要向上帝献上感恩祭……在患难中呼求我,我必拯救你……”。感恩,而非抱怨,让我们经历上帝的作为。
阅读:
可是现在我们一点胃口也没有,我们见到的就只有吗哪!——,新普及译本
杰克跟凯莉结婚时,两个人都不擅烹饪。有一天晚上,凯莉决定试着煮意大利面,结果份量多到可以当隔天的晚餐。第三天,杰克自告奋勇下厨,他放了加倍的酱料和意大利面,希望一次煮一大锅,然后吃到周末。那天晚上,当他们准备享用晚餐时,凯莉望着那一大盘意大利面,很老实地说:“我已经吃腻了!”
请想像一下,以色列百姓四十年来每天吃同一种食物。每天早晨,他们收集上帝供应的甜美“超级食物”,然后烹煮(除非隔天是安息日,否则每天都要吃完,参阅。当然,他们会变化不同烹饪方式,有时烤,有时煮(23节)。然而,他们仍非常想念在埃及享受的美食(3节;,尽管埃及这些美食需要他们付上被欺压和被奴役的高昂代价!
有时候,我们或许也会埋怨现在的生活大不如前,或者单调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不满。但出埃及记16章让我们看到上帝对以色列民信实的供应,也教导他们每天都能信靠上帝的看顾。
上帝也应许会赐给我们真正需要的一切。祂会满足我们的干渴,且用“美物”让我们的心灵得饱足。
天父,谢谢祢应许会信实地看顾我,并且供应我每日所需要的一切。
希伯来字“吗哪”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吗哪看起来像地上的白霜,吃起来“如同搀蜜的薄饼”。的诗句告诉我们:“[上帝]降吗哪像雨给他们吃,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以吗哪为粮的描绘,也出现在新约中。在约翰福音第6章,犹太群众说吗哪是“从天上赐下”的粮(31节),接着耶稣把这粮提升到最高点,用来描绘祂自己(32-33节),基督称自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41节)。耶稣说:“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49-50节)
柯贝尔
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黑云当空时,当养成一个习惯:一直看它银色的夹里,不去看它黑色的面子。
事情无论怎样糟,不可落到失望的地步。因为一个失望的人,既不能抵抗仇敌的攻击,又不能为人发出有效的代祷。
当逃避可怕的仇敌:失望,尤如逃避一条致命的毒蛇。不要在它面前慢慢转身,除非你愿意一败涂地。
在神面前寻找他的应许。既得着了,就指着它说:“主啊,你曾这么说过。这应许是给我的。”若是你仍感觉怀疑或失望,就向神倾心吐意,求他为你斥责欺侮你的仇敌。
等到你全心离开不信和失望,圣灵立刻要复活你的信心,将属天的能力吹入你里面。
起先你也许不觉得有什么动静,可是你只要决心抵抗每个偏于疑惑和失望的倾向,你就会看见黑暗的势力败退。
哦,巴不得我们的眼睛能看见黑暗势力后面神的权能,我们就不会惧怕仇敌的狡猾。恶魔欲使我们落入悲伤、抑郁、灰心和气馁等的各种欺骗里,但那些将不值得一顾。
——选
一天,我看见草场上躺着一只重伤的老鹰。它的眼睛仍十分有光彩。它慢慢转过它的头,再望一望它所渴幕的天空。它以前常在那里疾驰高飞。这美丽的天空是它心中的老家。它曾千万次在那里表演它的勇力。它曾在高处与闪电同玩,与疾风竞走。现在呢,离家这么远,只因一次不小心,飞得太低,就在这里等死。
啊,让我们拿老鹰来比我们的心:世界并不是我们的老家。虽然我们在世上受了创伤,但我们的心还是向着天家。我们应该守住信心,守住盼望,守住勇气,守住基督。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我们还是早些离开战场的好。
我的魂啊,你当仰望天!
——选
;,48-59
吗哪是神带领以色列人六十万大军在旷野行走时赐给他们的食物,耶稣称自己是生命的粮,我们来看《吗哪VS耶稣》。一.吗哪天降真粮1.以色列人发怨言:-(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汛的旷野。2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3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以色列全会众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他们从埃及带出来的食物没有了,全会众就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他们在埃及时坐在肉锅旁,吃得饱足,而今到了旷野,没有可吃的,是要叫全会众都饿死啊!2.神应许赐给他们粮食:-(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5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神听见以色列全会众向摩西、亚伦发的怨言,就应许将粮食从天上降给百姓吃,但每天收每天的份,到第六天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3.天降吗哪:-(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14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15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呢?”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16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着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按着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第二天早晨,神就降下食物给以色列人,他们看见,不知道是什么,就彼此对问“这是什么呢?”摩西告诉他们,这就是神给他们吃的食物,各人要按着饭量收取。吗哪从天而降,非土地出产,这是与其它食物根本上的区别。吗哪预表了耶稣基督。4.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以色列人就这样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18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以色列人就照着摩西的话行,有多收的,也有少收的。但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5.不能存留:-(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20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摩西便向他们发怒。摩西告诉他们,吗哪不能过夜,不能留到早晨。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7.日头发热消化:-(他们每日早晨,按着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以色列人必须在每天早晨收取,日头一发热,吗哪就消化了。8.第六天收取双倍的食物:-(到第六天,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23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这样说:‘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24他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因着第七天他们要守安息日,因此第六天要收取双倍的食物,他们照着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9.第七天没有:-(摩西说:“你们今天吃这个吧!因为今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你们在田野必找不着了。26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没有了。”27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么也找不着。28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29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他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30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吗哪在一周的前六天都有,但第七天就没有了,百姓要在第七天守安息。10.吗哪样式颜色滋味:-(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这吗哪仿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8百姓周围行走,把吗哪收起来,或用磨推,或用臼捣,煮在锅中,又作成饼,滋味好像新油。这里告诉我们:吗哪的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或用磨推,或用臼捣,煮在锅中,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11.存留一罐:-(摩西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要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后人可以看见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33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34耶和华怎么吩咐摩西,亚伦就怎么行,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按着神藉着摩西的吩咐,亚伦用一只金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这一罐吗哪要留到世世代代,不单是作为记念,也是作为证据,使后人知道神怎样在旷野供应以色列人食物,纪念神的大能,好对神心存敬畏。12.吃了四十年:-(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36(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的时间里,所吃的食物就是吗哪,直到进入迦南地。13.吗哪止住:-(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11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12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后,出埃及地的那一代以色列人倒毙旷野,在旷野出生的新一代以色列人成长起来,在约书亚的带领下,他们走干地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地,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百姓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他们就吃迦南地的出产。二.耶稣我就是生命的粮1.耶稣使五千人吃饱:-(这事以后,耶稣渡过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亚海。2有许多人因为看见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就跟随他。3耶稣上了山,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4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5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6他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7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8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9“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10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原来那地方的草多,众人就坐下,数目约有五千。11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那坐着的人,分鱼也是这样,都随着他们所要的。12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13他们便将那五个大麦饼的零碎,就是众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14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15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行使了用五饼二鱼饱五千人的神迹,还剩下十二个篮子的零碎,众人认出耶稣就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因此要来强逼耶稣作王,耶稣就独自退到山上去了。2.耶稣是生命的粮:-(“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32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33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34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35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我就是生命的粮。以色列人因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来跟随祂,他们以祖先在旷野吃过吗哪而自豪,耶稣告诉他们一个真理:“我就是生命的粮,”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人的。三.吗哪VS耶稣吗哪和耶稣都是从天而降,都能供应人生命的需要。1.吃过吗哪的人死了: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以色列人的祖先:出埃及的六十万大军以及在旷野出生的人,他们都吃过吗哪,但还是死了。吗哪能够供应人生命的需要,却不能叫人不死。2.信耶稣的人永远不死: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51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耶稣说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人若叫这粮(信耶稣),就可以永远活着。3.供应的范围不同:吗哪只供应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及旷野出生的人,耶稣能够供应所有相信祂的人,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4.供应的时间不同:吗哪只供应40年,而耶稣能够供应新约时代所有的信徒,直到祂二次再来。经文:
我们在前面第十五章已经读过以色列人民开始进入旷野地区,且经验到没水口渴的痛苦,圣经说他们曾有过三天找不到水喝,后来虽然找到了水,但是却是「苦的,不能喝」,因此对摩西发出怨言,但是摩西在上帝指引下,将一块木头丢入那原本是苦的水e,水因此变成甘甜。
旷野,这原本就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当上帝要摩西去带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时候,就一再告诉他们此次出去,乃是要带他们到旷野的地方去敬拜上帝,,在经过旷野之后,就会是一片「肥沃宽广、流奶与蜜的地方」。在旷野,因为是个缺水的地方,所以除了没有水之外,还缺少粮食,也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一心一意倚靠上帝的带领,和他们过去在埃及的日子,是倚靠人带领完全不同。可是,现在是在旷野的地方,与过去在埃及富裕的物质环境,二者相互比较,现在物质生活几乎完全欠缺,而且所欠缺的是生存所必须的粮食和水,因此,他们时常有一种生命的不安全感。
我们现在所读的第十六章,可以说是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验,他们经验到上帝赐给他们一种非常特别的食物吗哪,这是连他们的祖先也未曾经验过的食物。对以色列人民来说,吗哪的经验是非常特别的,所以他们就常常在叙说出埃及的故事时,一定会说出上帝从天上降下吗哪的故事给他们的子孙听,以表示他们对上帝行奇妙救恩的感谢,。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一章经文的内容:第一至三节:以色列全体人民离开了以琳。在离开埃及后第二个月的十五日,他们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的汛旷野。在那旷野中,他们埋怨摩西和亚伦,对他们说:「我们宁愿上主在埃及把我们杀掉算了。在埃及,我们至少可以围着肉锅吃得饱饱的。可是你们把我们带到旷野,要我们在这e饿死。」
如果我们比较民数记的记载,就会发现以色列人民在抵达汛的旷野之前,曾经在「红海边」扎营停留,然后才继续行进抵达汛的旷野。
这e提供一个非常清楚的日期离开埃及后的第二个月的十五日,这种对日期、数字、祭祀、礼仪等的重视,可以很快知道是出自「祭司文献」的资料,因为祭司们对这些资料有兴趣。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民真正的问题,乃是他们的「奴隶性」甚强。一遇到困难就马上回想起早年在埃及做奴隶生活的日子,并且认为过奴隶生活比现在遇到的生存困境还要好。他们很少想到当奴隶等于「不是人」,而是主人的「财产」一样。奴隶的一个特色,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确实不需要有甚么挂虑,因为他们的主人会设法解决这种吃、喝的问题。他们对未来不能有甚么期待,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奴隶,是属于主人的财产,随时有被卖掉的可能,甚至生命也没有任何保障。可是现在,当他们成为一个自由人,可以为自己生活寻找出一片新的天地时,却一再地抱怨生存的痛苦降临在他们身上。其实这也难怪他们,因为他们在埃及实在是住太久了,我说过他们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至少也有接近三百年的时间,已经习惯生活在奴隶的环境下,很少会想到自由的意义是甚么?或是自由的滋味是甚么?
第三节提到在埃及的日子,他们不但可以围着肉锅吃肉,而且还是吃得饱饱的,这句话也可以比较民数记记载他们对摩西说的怨言:「要是我们有肉吃多好呢!在埃及的时候,我们常吃鱼,不用花钱。还有黄瓜、西瓜、韭菜、洋葱、蒜等好吃的东西。」确实是这样,因为当时的埃及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富裕、最坚强的大帝国,加上近百万以色列人奴工为埃及从事生产的工作,当然可以提供许多可口好吃的东西。难怪以色列人民现在遇到|饿时,不只是想到肉,也会想起西瓜、洋葱等这些水果、蔬菜美味的食物。
第四至八节:上主对摩西说:「我要从天上降下食物给你们。人民每天必须出去捡当天所需的食粮。这样,我就可以考验他们,看他们会不会遵守我的指示。到第六天,他们必须捡两天的食粮,准备食用。」
摩西和亚伦对以色列人说:「今晚,你们就会知道是上主把你们领出埃及的。明晨,你们要看见上主的光辉。他已经听见你们的埋怨;是的,我们算甚么,你们的埋怨是对他而发的。」摩西又说:「上主要在晚上给你们肉吃,在早晨给你们充足的食物,因为他已经听见你们对他发的怨言。你们埋怨我们,其实是在埋怨上主!」
第四节可以说是出埃及以来,除了过红海的神外,恐怕就是这个「从天上降下食物」的神最让以色列人民看得傻眼,且是代代子孙都不会忘记的生命大事。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从天上降下的食物吗哪,直到今天仍旧是他们一再述说给子孙知道的功课。因为在人的生活体验中,食物只有从地上长出来,不可能有从天上降下来的。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说:「人是不能;上帝则不然;因为在上帝,事事都能。」参考确实是这样,上帝既然能从「无」的当中创造出万物,要从天上降下食物当然更是简单。
上帝交代摩西要转告给色列人民两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一,以色列人民每天必须捡当天所需的食粮。二,第六天要捡两天的份。前者是作为「考验」,后者很清楚是与安息日有密切关S。我们可以看出上帝不只带领他们出埃及,也要更新他们的心灵。这种更新的训练是透过捡拾「适量」的食物来考验、改变他们过去那种「不安全感」的心态,进而对上帝的话有绝对的信心。一个人如果对明日没有信心,就会多出私心,养成贪婪的行为,而贪婪在信仰行为上是非常忌讳的。
一九九六年三月,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飞弹演习,对台湾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许多人积存食物,像居住在金门的人就把米和其他乾粮抢购一空,因为怕会发生战争,担心没有东西吃。食米价钱因此大涨,速食I也是如此。「不安全感」的声音在大街小巷中处处可闻。这景况在台湾也差不多,只是没有如同金门地区严重而已。
现在,上帝要以色列人民绝对不能捡拾超过一天所需的食量,就是要他们对上帝有绝对信靠的心,上帝用这种方式训练他们。
另一方面,上帝也在这e明确地说明守安息日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为了确实遵守安息日的严格规定,后来的犹太人发展出一套严谨的规律,明订安息日必须遵守的各种事项,包括拿多少重量的东西,走多长的路,吃多少的食物,吃怎样的食物等等,这些规律都一一写在一本名叫「米示拿」(Mishna)的书中。
第七节和第八节看起来是重的语句,但都在说明一个重要的主题埋怨上帝的忠实W人,等于是埋怨上帝。现在以色列人民埋怨摩西和亚伦,摩西则警告他们,要他们知道这种埋怨等于是埋怨上帝,上帝会听见以色列人民埋怨的声音。
第九至十二节:摩西对亚伦说:「去集合全体人民站在上主面前,因为他已经听到了他们的怨言。」当亚伦对全体人民讲话的时候,他们转头向旷野观望,忽然看见上主的光辉在云端显现。上主对摩西说:「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要告诉他们,在傍晚,他们有肉吃;在清晨,他们有足够的食物。这样,他们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他们的上帝。」
第九节等于再次强化第七和八节所说的,以色列人民对摩西和亚伦发出的怨言,上帝已经听到且非常清楚,上帝将会亲自解决这件造成他们埋怨的事|饿。上帝解决的方式就是出现「光辉」来照耀他们,让以色列人民因看见光辉,进而知道上帝已经出现,转移他们对摩西和亚伦的不满,因为上帝亲自出现,并且处理以色列人民|饿的问题。
第十三至十六节:傍晚,一大群鹌鹑飞来,多得把全营都遮盖了。清晨,营的四围都是露水;露水一蒸发,在旷野的地面上有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以色列人看见这东西,不知道是甚么,就彼此询问:「这是甚么?」
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上主给你们的食物。上主曾经吩咐,每人各取所需,每家的每一个人只可捡取两公升。」
从开始预言自天上要降下食物,现在终于出现了!
鹌鹑,这是每年九月、十月间从欧洲大陆因着气候而移居的飞禽鸟类。们因为飞越地中海时,通常会因疲倦而在西奈半岛、红海的海边等地带栖息。这种情形就像每年冬季有大量伯劳鸟会过境台湾的a春半岛一般,数量之多有时也会令人误以为是乌云出现一样,密密麻麻的,多到不能数算。民数记第十一章二十一至二十四节记载这种鹌鹑,飞来的时候,「离地面只一公尺高。们停在营地和四周,到处都是,东西南北,绵延好几公里。」书的作者说这是因为上帝行奇妙的作为所致:
「他使东风吹起;他又运用威力激起南风。他使飞鸟像沙尘降落,给他们肉食多得像海滩上的沙。」
这种景观确实也像台湾东部的兰屿岛一样;在每年三、四月间,都会有大群的飞鱼就像这样飞越该岛,雅美族人用一切方法捕捉飞鱼做为他们的主食。
「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十四节),「以色列人把这食物叫吗哪」(二十一节);
吗哪,这个字原来的意思乃是:「这是甚么?」
也就是第十五节以色列人民看到吗哪时彼此所发出的询问句,是从亚兰文语音翻译过来的。民数记的作者说那是:「形状像芫荽子,色近乳白,…把它磨碎或捣碎成粉,然后煮一煮,做成饼。它的味道像用橄榄油烤的饼。」芫荽子,意思是芳香的胶状物。有学者说这种吗哪是一种名叫柽柳树的植物,可能是因一种昆虫的针刺作用,流出分泌物的液体,形成胶状。通常盛产于六月间。阿拉伯人喜欢将这种东西收藏起来,煮开,当作蜜糖吃。
书的作者说,吗哪这种东西是「天使的食物」,可以想像那是多么好吃、可口。可是这种东西却是他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食物,连他们的祖先也不曾见过吗哪这种食物。因此他们才会彼此问说:「这是甚么?」吗哪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
第十七至约翰叁书1:三节:以色列人照着吩咐做了,有些人捡得多,有些人捡得少。量的时候,捡多的没有剩,捡少的也不缺;每一个人所捡的刚刚是他所需要的。摩西对他们说:「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可是有些人不听摩西的话,留下一些。第二天早晨,这些留下的都生了虫,而且有霉味。摩西对他们生气。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捡取食物;太阳发出热气的时候,食物就融化了。
到第六天,他们捡取了双倍的食物,每人四公升。民间所有的领袖向摩西报告这件事。摩西对他们说:「上主已经吩咐了,明天是安息的日子,是该向上主守的圣安息日。今天你们把要烤要煮的都弄好,剩下的留在明天吃。」
整个吗哪和鹌鹑神故事的重点就是在第十七、十八两节这e;这两节经文说出真正的问题所在:人是否对上帝真的有信心?人是否真的倚靠上帝在带领?从这两节经文可以看出来。基本上这两节经文说出人生命的真实现象:积存财宝多的,不会剩;没有积存财宝的人,在生命中也不会有所缺乏。
第二十节说出人心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有人多捡了一些留下来。这可能是他们曾经因为经验到|饿之痛苦的缘故。但是,也可以看出人贪婪的心从这e表露出来。在一个团体e,如果有人想多拿一些,就会使团体的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因为多拿会造成不均。一九四○年代在|饿的中国,中国×××能够很快窜起,并在五○年代取得统治政权,就是严厉实施「共有」的财产制度,使得原本统治者的国民党一败涂地,原因就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严重的贫富差距。四○年代××××会盛行在许多贫困的地区,例如非洲、亚洲,尤其是中南美洲,原因就是和社会的贫富差距大有关。
第约翰叁书1:二节说出遵守安息日的重要性。在安息日之前必须先准备好安息日所要吃的量,以免在安息日因为准备吃的,影响到专心敬拜上帝的情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捡起来储藏到隔天,却因为安息日是属于上帝的日子,吗哪、鹌鹑并不会损坏。若不是安息日,则多捡出来储存到隔天的吗哪、鹌鹑,会因为「太阳发出热气」而变坏。换句话说,虽然是安息日,上帝也在照顾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因此,为了安息日的需要,他们准备的量是平常的「双倍」。
第约翰叁书1:三节是出埃及记这本经书e第一次说到「安息日」这名词,并且还特别加上一个「圣」字,这是为了强调安息日的重要性而添上去的。
第约翰叁书1:四至三十节:他们照着摩西的吩咐,把剩下的食物留到第二天;这些食物也不生虫也不发霉。摩西说:「你们就吃留下来的食物吧!因为今天是献给上主的安息圣日,你们在营外找不到食物。你们必须在六天内捡取食物,但第七天是安息日,甚么都没有。」
到第七天,有些人仍旧出去找食物,但甚么都没找到。上主对摩西说:「你们到现在还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吗?记住,我是上主;我给你们一天的休息。为了这缘故,我在第六天给你们两天的食物,到第七天,每一个人必须留在家e,不准出去。」所以以色列人在第七天不做工。
第约翰叁书1:四节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安息日是上帝所设立为「圣」的日子,因此不准有腐败的东西,而留存到隔日的吗哪、鹌鹑都会因「太阳发出热气」融化,或是生了虫,而且有霉味、腐败。但是,因为安息日是属于上帝的日子,是上帝照顾、赐福的日子,就不会发生这种败坏的情形。这和前面第二十节他们因为贪心多取,结果就败坏了,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没有上帝赐福的,留存再多,也将成为腐败的东西。有上帝看顾、赐福的,留存下来就是一种祝福,永不会败坏!
第七天不只是没有吗哪,也没有鹌鹑出现。可是就是有一些人偏偏不信摩西的话。对上帝忠实W人摩西的不信任,等于是对上帝话语的轻视,因此上帝很不高兴。上帝用很严厉的语句对摩西说:「你们到现在还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吗?记住,我是上主。」这是上帝生气的话语,因为人还不肯把上帝的话不当一回事。我们也可以从这e看到第三十节开始对守安息日有了强化作用,这种在一礼拜中有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不做工的规律延续到今天,几乎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共同生活准则。不过别忘了圣经告诉我们的,休息的这一天是属于上帝的,应该要献给上帝。
第二十一至二十六节:以色列人把这食物叫吗哪。他像芫荽子,白色的,吃起来像搀蜜u成的饼。摩西说:「上主命令我们留下一点吗哪给我们的子孙,好让他们看到上主从埃及领我们出来时、在旷野中所赐给我们的食物。」摩西对亚伦说:「拿一个罐子,放两公升吗哪在罐子e,存在上主临在的地方;这是为我们子孙留下的。」上主这样吩咐摩西,亚伦就照样做了。他把罐子放在约柜前面,保存起来。以色列人一共吃了四十年的吗哪,直到他们到迦南定居下来。(当时标准量器的单位等于二十公升。)
芫荽子,这是一种类似香菜的草本植物,成长起来约有二尺多高,果实是圆形,是白色的。味道清香可口,通常用来作煮菜的调味品,在中东的地方很普遍。
罐子,这是一种用金子u造成的金子,应该是放在约柜的前面(二十四节),但是希伯来书却说是放在约柜的e面。约柜在这e出现也是很突然,因为约柜是为了要装摩西在山上领受两块法版才u成的(出埃及记约翰叁书1:,现在就出现,可以看出这段记事乃是后来加上去的,在以色列人民后期的生活中,将这个子放约柜前面已经是行之有年了。
第二十五节看起来很容易以为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漂泊四十年久,好像都是在吃吗哪过日子一样。依照民数记第约翰叁书1:一章五节的记载,以色列民曾经埋怨说:「为甚么把我们领出埃及、要我们死在这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旷野呢?我们再也膊幌抡饽殉缘亩西了!」看,他们曾经为了吃吗哪吃到厌恶。约书亚记e提到他们在耶利哥平原守逾越节的时候,吃烤过的麦穗和无酵饼,以后「以色列人民不再吃吗哪了。从那时开始,他们吃迦南地的出产」。但是,现在他们还未定居下来,因此,说他们一直吃到定居下来,并不是完全正确。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他们在那没有水没有食物的旷野之地,上帝确实用吗哪和鹌鹑喂养他们,使他们走过那艰辛的路途,这一点是他们和代代子孙都无法忘记的大事。
这一段经文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信息: 一、一个基督教信仰团体若要走过艰困的路途,进入上帝应许美好之地,就必须大家有同甘苦的坚强信念,不能存有私心。我们看到虽然摩西和亚伦一再交代以色列人民在捡取吗哪、鹌鹑的时候,不要捡取超过每一天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份量,但是,还是有些人不听摩西和亚伦的吩咐,多捡了,并且留到隔天,结果引来上帝的生气。我们也看到上帝有祂奇妙作为,让这些多拿的人,他们手上多出来的部份变成腐败的东西。
使徒保罗在对他所建立哥林多教会,曾有过这样的勉励话说:
「我不是想加重你们的负担,来减轻别人的负担。既然你们现在富足,就应该帮助那些贫穷的。到了他们富足而你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助你们。这样双方面都有机会互相帮助。正如圣经上说:
多收的,没有馀;少收的,没有缺。」
确实是这样,一个真正属于基督的教会不是只管自己富足就好,而是应该在富足的时候想到那些欠缺的人,帮助他们。这种态度基本上是在见证对上帝的爱有信心,否则就是在表明对上帝赏赐信赖的心不够。
很多人喜欢举出韩国教会兴旺的情形作例子,认为他们就是因为推行禁食祈祷才有今天的教势盛况;其实,我比较喜欢从一九五○年的韩战背景来看他们教会兴旺的原因来看韩国的教会。
一九五○年发生韩国内战,北韩的军队在中国和苏联帮助下越过二十八度线,数以万计的难民逃到南韩来避难。许多教会将礼拜堂改成临时难民收容所,许多信徒拿出他们家e所有的食物到教会去分给那些难民吃、安慰他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在教会e渡过那段艰辛的内战日子。由于食物很快就没有了,大家很着急,不知如何才能渡过那未来的日子。有人想到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没有东西吃的日子,因此,他们向上帝祈求,就像当年上帝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到旷野缺乏食物、水的日子,祈求上帝带领韩国人民也能经过战争期间艰困的生活。当食物严重缺乏的时候,他们祈求上帝的赏赐,期盼上帝也会像赐给以色列人民吗哪一般地赐食物他们。一直祈祷,再祈祷,不停地祈祷,就这样禁食祈祷孕育而出,并且蔓延到整个南韩的基督教会。他们就是用这种禁食祈祷的方式胜过了缺乏食物的困境。没有多久,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队就接连而来,各种援助物资接踵而至,|饿的危机逐渐解除。当他们第一次领到联合国所提供的救助粮食时,他们说那真是甘甜如同吗哪!但是,韩国的人民尤其是从北韩涌入来的难民,因为体验到南韩教会的爱心,以及用禁食祈祷帮助他们度过|饿的日子,在大战后,他们几乎都加入了教会,成为受洗的基督徒。
这才是韩国教会兴盛的真正背景以实际爱的行动,与困苦、需要的人同分担生命生存的需要。不能只单独从韩国教会今天的兴旺现象去看,也不能只从他们热心于禁食祈祷的信仰行为去探讨,必须从上述这段历史的见证去反省会比较正确。
这种历史背景至少说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分享就会有馀,自私导致不足。这也是出埃及记作者告诉我们「捡多的没有剩,捡少的也不缺」的真理,这句话也同时说出上帝创造世界的奇妙摄理,是所有基督徒学习分享给别人的重要课题。
二、有上帝的看顾、赐福,就不会有败坏出现。我们看到上帝一再告诉以色列人民捡拾每天每人所需的量就好,也看到上帝一再要他们记得守安息日的重要性。上帝会这样交代,是因祂有奇妙的安排。
上帝不会叫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上帝要人去做、去遵守的都是人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事。
人最好、也是应该有的态度,就是对上帝要有绝对的信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守安息日,然后在安息日前一天为他们准备足够的吗哪和鹌鹑,并且使之存放到隔天也不会腐坏,因为祂看顾着。看,就是因为有上帝在看顾着,留存到隔天的东西就不会败坏!
今天的基督徒要好好省思这样的事:我们是否有遵守上帝的话语来过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如果没有遵守上帝的话语,怎能祈求上帝赐福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工呢?怎能祈求上帝赐福给我们的家庭、事业呢?以色列人民在埃及的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不能得到上帝的看顾、赐福,我们所有积存的都将会因此败坏掉;反之,如果我们真的是倚靠上帝的带领,信靠上帝的话语,在祂奇妙的看顾下,我们即使是积存的少,得到的虽然只是刚好家e每个人每一天所需要的量而已,也绝不会有缺乏之虑。先知以利亚听从上帝的带领下,即使是在那|荒的年代,到西顿附近撒勒法一位寡妇的家去住,虽然寡妇的家只有「一把I粉」和「一点点橄榄油」,神却因此连连出现,使寡妇家e一直到「上主降雨的那一天,罐e的I粉用不完,瓶e的油也用不尽」(列王记上。
我们应当记住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在祂的爱e永不会有缺乏。
经文:,;
身体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食物,属灵身体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食物。这两处经文告诉了我们旧约时期上帝选民的食物,也是今天我们基督徒的食物。
一、旷野的食物吗哪
在旷野选民的食物只有一样,那就是吗哪。从关于吗哪的记载我们看见:
1、是上帝所赐的食物
摩西告诉选民: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这是上帝亲自为选民预备的食物,预表耶稣基督是生命的天粮,耶稣在约翰福音说:吃我肉……的人就有永生;吃我肉……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56-58)。
在今日的旷野灵程道路上,上帝所供应我们的属灵食物,只有一样,那就是基督。圣经中提到选民吃羊肉、吗哪和迦南地的出产,都是指的耶稣基督,他是供应我们属灵生命的唯一食物,只有从他才能得着灵命的滋养,他是我们的圣洁、公义、智慧,他是我们的生命。在他以外所吃的食物,都不能叫属灵的食物。
2、是为着生命的转变
选民长期居住在埃及,食用埃及的食物,这些食物就构成了他们的身体和生命,现在,上帝要借着吗哪使选民的生命得以转变,变成具有吗哪性质的生命,即转变成基督的生命。
作为食物,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让我们享受。选民在埃及的时候,以埃及的食物为享受,首先是口腹的享受,如埃及的韭菜、葱、蒜及肉锅,进而也指心灵的享受,即在心灵方面接受并以为享受的,都是我们的食物,如今天的一切网络、娱乐等设施。
食物的再一个特征是供应,选民接受埃及的食物,它便成为选民身体里的一部分,使选民生命里充满埃及的成分,从圣经原则说,如果我们接受从世界而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食物,如果我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以接受这些东西,它们就会影响我们的心思、观念、兴趣。因此上帝选民的生命要转变,要借着吃吗哪,就是不断认识、接受基督,使我们里面由被世界充满转变为让基督充满。
3、是为着训练选民
上帝赐下吗哪,同时也操练选民遵守拾取吗哪的规则。
第一、要按着饭量拾取。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今日的上帝子民,基督徒拾取属灵的吗哪也要按照自己的饭量,按着个人的领受能力,灵修读经。如每日选取长度适宜的一段经文,依靠圣灵,细心研读默想,从中汲取营养。
第二、要每天拾取。选民的灵修是以日为单位,每天都要灵修读经,好使这一天生活有力量。今日读经得到的亮光、祈祷亲近基督得到的力量,不能保证我们明日的灵命光景和需要。
第三、要早早拾取。操练我们殷勤灵修亲近主,爱睡懒觉的基督徒,注定要在灵命上挨饿。
二、迦南地的食物地里的出产
很奇妙,选民进入迦南地,一吃当地的出产,吗哪就止息了。说明上帝喜悦选民由食用吗哪改为食用当地的出产。这是因为:
1、吗哪的营养成份比较单一,迦南地的出产则丰富多样
迦南地出产丰富,质量优良,代表基督里完全的丰富,能够满足身体、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吗哪供应的是在旷野的生命光景,选民在旷野的生命光景,一是漂流,一是生命软弱,所以上帝有意带他们绕道前行,远离战争。地里的出产则是供应在迦南地的生命光景。选民在迦南地,表明已经进入应许之地,安息之地,而且还要亲自打仗,在征战中得胜,这样的生命光景,必须吃迦南地的丰富出产,即必须更深地认识基督,得着基督,特别地认识复活的基督,享受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的生命,保障生命健康、圣洁、刚强、得胜。
2、吗哪容易拾取,迦南地的出产需要亲手经营
拾取吗哪非常容易,只需要早起,就可以轻易得到。这象征基督徒灵命的早期,上帝主动给我们施恩,我们只需接受即可。要享用应许之地的出产,即要更深地得着基督、享受基督,还需要我们积极努力,与神配合,付出更多的代价。如,以弗所书第一章前14节告诉我们,上帝在基督已经赐给我们各样的恩典,我们只需信从主耶稣即可,简直就是白白得来的。但接下去保罗又指出,还要继续更深祈求,才能得到赐人智慧启示的灵,这样才能真知道神,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的指望;在生活经历上,我们也必须在更大的试炼中进深、得胜,才能更深地享受基督丰盛的生命。保罗经历了住监的更大试炼,便对基督有了更加美好的享受,迸发出正常生活中经历不到的欢喜快乐,。
圣经中吃的问题非常重要,始祖因为“吃”的错误,导致罪、死亡进入世界,人类承受一切咒诅;“吃”的正确,则可以得享永生。我们都是上帝的选民,蒙召之后,已经出离了埃及,那就要告别埃及的肉锅,不再贪享罪中之乐,而要食用吗哪,就是要爱慕纯净的灵奶,好供应我们属灵的生命,保持灵命的纯正。进而,还要进入应许之地,享受迦南地的出产,就是更深地亲近基督、得着基督、享受基督丰盛的生命,享受在基督里的丰富,好使我们的灵命更加刚强健壮,真正进入应许美地那丰富、得胜、安息的生活之中。
原标题《选民的食物》,编辑时有变动。
当以色列民离开以琳,在出埃及后的第二个月十五日,来到汛的旷野,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粮食,茫茫旷野无食可觅,二百万大众吃什么呢?其次是水源, 利非订干旱之地喝什么呢?同时,正当他们双腿发软、无力奔跑之际,亚玛力人又杀了过来,要争战,可力量呢?那么多的需要,谁能满足呢?难道他们饿死、渴 死、被杀死吗?没有,他们样样都不缺,因为耶和华我们的神,亲自供应满足了他们一切的需用。今日我们在属灵路上行走,神也必供应我们的一切!
壹、食物的供应
以色列民在汛野,因担心吃的问题,就向神与摩西发怨言,这是一件严重的事。它反映出他们失去信心、贪恋埃及,并且冒犯了神。可神却怜悯他们,为他们预备了所需要的,将美好的食物赐给他们。
一、食物的名称:吗哪。
这食物颜色是白的;形状如芫荽子(俗叫香菜,又叫胡荽,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如球形,有香气,可以制药和香料);滋味如搀蜜的薄饼(甜);气味香如新油;随露水而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因之前从未有过。所以取名叫“吗哪”,即这是什么。
二、食物的预表:吗哪表明耶稣,也表明神的话,即圣经。
1、自天而降:,耶稣从高天降卑,救恩出于神;圣经出于天,因是神灵的默示。
2、名字意义:“这是什么?”耶稣名为奇妙,他是神的奥秘;神话语也是深奥。
3、滋味甘甜:这正表明主恩甘甜如蜜,能满足人心; 神的话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甘甜,。
4、旷野食品:表明耶稣是人生行走旷野道路的必须,所以诗歌唱道:“我要耶稣,我真需要耶稣,每时每刻每分钟,我要耶稣”;神的话更是我们生命的粮食。
5、圆白细嫩:显明耶稣的完全与圣洁; 神话的完全与神圣,12)。
6、足够所需:耶稣的恩典足够我们所用;神的话能满足一切人的需要。
7、念埃及者以为淡薄:贪恋世俗的信徒也是如此,他们忽略神的恩典,把神的托付看为平淡,读圣经如喝白开水无味。倒以葱蒜为宝贵,世界的娱乐、电视、电影、小说等都能吸引他们的心。
三、食物的拾取:拾取吗哪之条例
1、每日拾取:耶稣是我们每天的需要;神的话也是我们每天的必需,所以我当立志天天读圣经,见主的面听主的声音。
2、早晨拾取:在太阳出来之前去收取,因太阳一出就归无有。神藉此告诉我们当殷勤,贪睡懒惰必定饿肚子,不得供应。有人问解经王子摩根,解经的秘诀是什么?摩根回答说:“汗,更多的汗,还要更多的汗。”读经出汗,这样殷勤怎能不得供应呢?
3、按己饭量拾取:多收也无用,制定每日读经表,按所能理解的领受。
4、六日双倍收取:因第七日是安息日,神没有赐下,去也是徒然。这样行是神试验百姓是否听命顺服。读神的话,还要遵行他的话,否则便是照了一下镜子就忘了本来的面目,成为自欺的人;若照着去行,那就破为有福的人。
以色列民在旷野必须吃神所赐的食物吗哪,直到过了约但河吃上土产为止。
贰、活水的供应
百姓到利非订,因为水的缘故,忘了神在以前的带领与预备,更是忘了神的大能。他们又发怨言试探神,把眼前的生活与埃及的为奴生活相比较,还认定埃及好。现 今很多信徒也是如此,以前的困难被神挪去,他们赞美,而到另一个环境,就把神的恩典作为忘得一干二净,且发怨言。然而,信实的神过去向以色列人,今向我们 都负责到底。他命摩西手执神杖,去击打磐石,流出活水的江河,满足了以色列全会众。
一、活水的表明:水在圣经中最少有四种表明。
1、表明审判:挪亚时代的洪水,就是神对那世代罪恶的审判。
2、表明环境:玛拉的苦水,显明艰苦的环境;耶稣说到两等根基时,那建造在沙土上的被日晒、雨淋、水冲就倒塌了。这里的“水”正是苦难环境的表明。
3、表明圣灵:记载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水是圣灵的表记,因水有洁净的功用,这正是显明圣灵除掉人的罪。
4、表明救恩:耶稣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其主题就是活水,也就是救恩,因这是妇人最大的需要。
这里的活水是救恩的表明,保罗已申明这磐石流水的意义,磐石就是基督,所流的活水即救恩的甘泉。
二、活水的流出:
1、水自磐石流出:属灵的江河,即救赎恩的源泉是从万古磐石DD耶稣流出。
2、水自被击打的磐石流出: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为我们受苦成就救恩。
3、水自摩西所击打的磐石流出:摩西代表律法,耶稣受死,乃是担当我们的罪,而受律法之咒诅。
4、水自神杖所击打的磐石流出:表明神喜悦将耶稣压伤,以他为赎罪祭,成功救赎。同样,耶稣也乐意遵行神的旨意。
5、水为不配得恩的百姓流出:显出神丰盛的慈爱,见证到我们还作软弱的人、罪人、与神为敌之人的时候 ,神就爱了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在神面前配得恩典,都是因着他的怜悯。
6、切勿重击磐石使水流出:即不能将主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7、水在旷野之地流出:神为世人预备了莫大的救恩,耶稣能满足现代人一切的需要。
三、活水的果效:这活水使干旱之地得到了滋润与浇灌,;使干渴之人得到满足与畅饮 ;使干枯之心得到喜乐与平安撒该,太监)。
1、使怨言止息:旷野中的以色列民,有了活水就不再为此埋怨。是的,当我们越发思想主那丰富的大爱与救恩时,我们的心就会越发圣洁,不敢犯罪,也不再犯罪。
2、使生命平安:水是生命生活的必需品,有了水的供应,生命就有了保障。照样有了耶稣,我们就能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出死亡入永恒生命。,5
3、使心灵畅快:有了活水的滋润,虽在旷野不再干渴。照样,有了耶稣,人生就有无限的喜乐与满足。所以告诉我们,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在你心中若有世界忧虑,就当告诉耶稣,他能给予我们最美的祝福。
诗曰:干渴的人不要再叹息,我主已经行新事,
旷野开花馨香又美丽,山地改变荣美如迦密;
奇哉江河自我心涌起,整个人生成了大神迹;
哈利路亚!灵恩浩大,江河流在沙漠地,
这是我主所行新事,渴者来饮莫迟疑。
叁、能力的供应
当百姓吃了灵粮,喝了灵水,在旷野路上他们继续前行。正当他们困倦疲惫之时,亚玛力人召聚了散布在沙漠的所有武力,追击他们最后面的一些老弱残丁。面对这 样的情景,已届八十一高龄的摩西吩咐约书亚,从百姓中选出人来,上到战场与敌交锋,自己同亚伦、户珥上到山上,举起手臂向神求取力量。靠着神的大能,他们 再一次的度过了难关,赢得一场漂亮的胜仗。
一、能力的急需:
1、仇敌凶猛:亚玛力人,他们是以扫的后裔(以扫长子之妾所生的,,生性野蛮、勇猛、好战,长久以来盘据在西乃山一带,连埃及的军队都无法征服。如果说埃及代表黑暗的势力,那么亚玛力人就是肉欲的化身。因以扫是属肉体,为了红豆汤甘将自己的长子名份出卖;他儿子又放纵情欲娶妾生亚玛力。肉体与情欲所生的必是肉体情欲。
基督徒活在地上,争战的仇敌有三,一是外面的世界罪恶;一是空中的撒但魔鬼;一是内在的肉体情欲。,,最难对付的就是里面的肉体与肉体的邪情私欲。
2、自身无力:从中可知,以色列民正疲乏困倦、落后软弱,亚玛力人就趁此机会攻击他们。拿什么去还击仇敌呢?我们当明白,奔走灵程疲倦之时,就是肉体发动之际;软弱无力之时,就是情欲工作之际。
二、能力的支取:
1、清楚能力的源头:何处有能力?诗人说:“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大卫站在歌利亚面前的时候,他对歌利亚
说:“你来攻击我,靠得是刀枪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大卫清楚地知道,惟有耶和华神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摩西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上到山上为得就是向神支取能力。我们也当晓得,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着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
2、支取能力的方法:摩西带着同工,上到山顶,向神举杖,也就是向神祈祷。“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没有能力,我们要多多祷告。”这首短诗,向我们道明了支取神能力的有效方法。让我们来看摩西那有力的祷告。
1)是高处隐密的祈祷:“山顶”表明一种超绝尘世,与神接近的高超地位。是山下人的目光难以观看之地,这正说明祈祷要进入内室。
2)是倚赖上主的祈祷:手执神杖表明抓住神,不住的祈祷。
倚赖神的慈爱。
倚赖神的应许。
倚赖神的圣名。
3)是彼此互助的祈祷:三人是祷告的小团契,互相托住与帮助,这表明祈祷当有互助与代求。
4)是专一恒切的祈祷:凡有力的祈祷,都是诚切、专一的,决非泛常之祈祷可比。如主在变像山山下对门徒关于赶鬼的教导。
5)是进入基督祈祷里的祈祷:我们在世争战的胜利,全赖天上大祭司耶稣基督的代祷。摩西此时的举动正是主祷告之情景的表明与写照。
山下争战的败或胜,取决于山顶之举杖;教会的兴盛与否,取决于教会众人付上祷告的多少;如果祷告恒切,得胜的旌旗就飘扬;如果疏忽松弛,敌人就要暂时夸胜。我们当学会用祷告去成就那不可能的事。
三、能力的流露:
1、 扭转局势:举杖稳固,(托住)一直到日落时。神的力量护庇了百姓,山下的局势被完全的扭转过来,不再是受欺压、掳掠与杀害,乃是生命、平安与喜乐,胜利属 于以色利民。我们看到当神的大能在教会中彰显时,那失败、灰心、软弱被一扫而光,取代的乃是刚强壮胆,得胜有余。一个三次不认主的人,只因主大能的浇灌, 一篇道能使三千、五千个人悔改。希奇啊,奇妙的大能力!
2、得胜仇敌:信心的祈祷,支取了神的大能,带来了漂亮的胜仗。以呼求与眼泪充满利非订的日子,最后的胜利就使我们的灵振奋,心快乐,口唱新歌,双手满握掳物。,
3、带来祝福:告 诉我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中的大能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真是“石头上去,果子下来”。祷告是真实的蒙福之路,是使他人得着祝福 的最佳途径。因祷告是神赏赐的礼物,神藉着我们的祈祷,成为他能力流通的管子。愿我们每一个祷告都充满着神的祝福,紧紧握着神所赏赐我们的奇妙的能力,让 美好的恩典藉着我们而彰显。
结语: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缺乏。他领我到青草地上,使我躺卧在可安歇的水边。”耶和华为牧者的人生,真是何等甜美!虽在旷野缺乏的环境中,但只因有神,就得丰满的供应。我们还忧虑什么呢?
经文:,,8-13
当以色列民离开以琳,在出埃及后的第二个月十五日,来到汛的旷野,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粮食,茫茫旷野无食可觅,二百万大众吃什么呢?其次是水源,利非订干旱之地喝什么呢?同时,正当他们双腿发软、无力奔跑之际,亚玛力人又杀了过来,要争战,可力量呢?那么多的需要,谁能满足呢?难道他们饿死、渴死、被杀死吗?没有,他们样样都不缺,因为耶和华我们的神,亲自供应满足了他们一切的需用。今日我们在属灵路上行走,神也必供应我们的一切!
壹、食物的供应
以色列民在汛野,因担心吃的问题,就向神与摩西发怨言,这是一件严重的事。它反映出他们失去信心、贪恋埃及,并且冒犯了神。可神却怜悯他们,为他们预备了所需要的,将美好的食物赐给他们。
一、食物的名称:吗哪。
这食物颜色是白的;形状如芫荽子(俗叫香菜,又叫胡荽,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如球形,有香气,可以制药和香料);滋味如搀蜜的薄饼(甜);气味香如新油;随露水而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因之前从未有过。所以取名叫“吗哪”,即这是什么。
二、食物的预表:吗哪表明耶稣,也表明神的话,即圣经。
1、自天而降:,耶稣从高天降卑,救恩出于神;圣经出于天,因是神灵的默示。
2、名字意义:“这是什么?”耶稣名为奇妙,他是神的奥秘;神话语也是深奥。
3、滋味甘甜:这正表明主恩甘甜如蜜,能满足人心; 神的话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甘甜,。
4、旷野食品:表明耶稣是人生行走旷野道路的必须,所以诗歌唱道:“我要耶稣,我真需要耶稣,每时每刻每分钟,我要耶稣”;神的话更是我们生命的粮食。
5、圆白细嫩:显明耶稣的完全与圣洁; 神话的完全与神圣,12)。
6、足够所需:耶稣的恩典足够我们所用;神的话能满足一切人的需要。
7、念埃及者以为淡薄:贪恋世俗的信徒也是如此,他们忽略神的恩典,把神的托付看为平淡,读圣经如喝白开水无味。倒以葱蒜为宝贵,世界的娱乐、电视、电影、小说等都能吸引他们的心。
三、食物的拾取:拾取吗哪之条例
1、每日拾取:耶稣是我们每天的需要;神的话也是我们每天的必需,所以我当立志天天读圣经,见主的面听主的声音。早晨拾取:在太阳出来之前去收取,因太阳一出就归无有。神藉此告诉我们当殷勤,贪睡懒惰必定饿肚子,不得供应。有人问解经王子摩根,解经的秘诀是什么?摩根回答说:“汗,更多的汗,还要更多的汗。”读经出汗,这样殷勤怎能不得供应呢?
3、按己饭量拾取:多收也无用,制定每日读经表,按所能理解的领受。
4、六日双倍收取:因第七日是安息日,神没有赐下,去也是徒然。这样行是神试验百姓是否听命顺服。读神的话,还要遵行他的话,否则便是照了一下镜子就忘了本来的面目,成为自欺的人;若照着去行,那就破为有福的人。
以色列民在旷野必须吃神所赐的食物吗哪,直到过了约但河吃上土产为止。
贰、活水的供应
百姓到利非订,因为水的缘故,忘了神在以前的带领与预备,更是忘了神的大能。他们又发怨言试探神,把眼前的生活与埃及的为奴生活相比较,还认定埃及好。现今很多信徒也是如此,以前的困难被神挪去,他们赞美,而到另一个环境,就把神的恩典作为忘得一干二净,且发怨言。然而,信实的神过去向以色列人,今向我们都负责到底。他命摩西手执神杖,去击打磐石,流出活水的江河,满足了以色列全会众。
一、活水的表明:水在圣经中最少有四种表明。
1、表明审判:挪亚时代的洪水,就是神对那世代罪恶的审判。、表明环境:玛拉的苦水,显明艰苦的环境;耶稣说到两等根基时,那建造在沙土上的被日晒、雨淋、水冲就倒塌了。这里的“水”正是苦难环境的表明。
3、表明圣灵:记载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水是圣灵的表记,因水有洁净的功用,这正是显明圣灵除掉人的罪。
4、表明救恩:耶稣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其主题就是活水,也就是救恩,因这是妇人最大的需要。这里的活水是救恩的表明,保罗已申明这磐石流水的意义,磐石就是基督,所流的活水即救恩的甘泉。
二、活水的流出:
1、水自磐石流出:属灵的江河,即救赎恩的源泉是从万古磐石DD耶稣流出。
2、水自被击打的磐石流出:表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为我们受苦成就救恩。
3、水自摩西所击打的磐石流出:摩西代表律法,耶稣受死,乃是担当我们的罪,而受律法之咒诅。水自神杖所击打的磐石流出:表明神喜悦将耶稣压伤,以他为赎罪祭,成功救赎。同样,耶稣也乐意遵行神的旨意。
5、水为不配得恩的百姓流出:显出神丰盛的慈爱,见证到我们还作软弱的人、罪人、与神为敌之人的时候 ,神就爱了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在神面前配得恩典,都是因着他的怜悯。切勿重击磐石使水流出:即不能将主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水在旷野之地流出:神为世人预备了莫大的救恩,耶稣能满足现代人一切的需要。
三、活水的果效:这活水使干旱之地得到了滋润与浇灌,;使干渴之人得到满足与畅饮 ;使干枯之心得到喜乐与平安撒该,太监)。
1、使怨言止息:旷野中的以色列民,有了活水就不再为此埋怨。是的,当我们越发思想主那丰富的大爱与救恩时,我们的心就会越发圣洁,不敢犯罪,也不再犯罪。
2、使生命平安:水是生命生活的必需品,有了水的供应,生命就有了保障。照样有了耶稣,我们就能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出死亡入永恒生命。,53、使心灵畅快:有了活水的滋润,虽在旷野不再干渴。照样,有了耶稣,人生就有无限的喜乐与满足。所以告诉我们,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在你心中若有世界忧虑,就当告诉耶稣,他能给予我们最美的祝福。
诗曰:干渴的人不要再叹息,我主已经行新事,旷野开花馨香又美丽,山地改变荣美如迦密;
奇哉江河自我心涌起,整个人生成了大神迹;
哈利路亚!灵恩浩大,江河流在沙漠地,
这是我主所行新事,渴者来饮莫迟疑。
叁、能力的供应
当百姓吃了灵粮,喝了灵水,在旷野路上他们继续前行。正当他们困倦疲惫之时,亚玛力人召聚了散布在沙漠的所有武力,追击他们最后面的一些老弱残丁。面对这样的情景,已届八十一高龄的摩西吩咐约书亚,从百姓中选出人来,上到战场与敌交锋,自己同亚伦、户珥上到山上,举起手臂向神求取力量。靠着神的大能,他们再一次的度过了难关,赢得一场漂亮的胜仗。
一、能力的急需:
1、仇敌凶猛:亚玛力人,他们是以扫的后裔(以扫长子之妾所生的,,生性野蛮、勇猛、好战,长久以来盘据在西乃山一带,连埃及的军队都无法征服。如果说埃及代表黑暗的势力,那么亚玛力人就是肉欲的化身。因以扫是属肉体,为了红豆汤甘将自己的长子名份出卖;他儿子又放纵情欲娶妾生亚玛力。肉体与情欲所生的必是肉体情欲。
基督徒活在地上,争战的仇敌有三,一是外面的世界罪恶;一是空中的撒但魔鬼;一是内在的肉体情欲。,,最难对付的就是里面的肉体与肉体的邪情私欲。
2、自身无力:从中可知,以色列民正疲乏困倦、落后软弱,亚玛力人就趁此机会攻击他们。拿什么去还击仇敌呢?我们当明白,奔走灵程疲倦之时,就是肉体发动之际;软弱无力之时,就是情欲工作之际。
二、能力的支取:
1、清楚能力的源头:何处有能力?诗人说:“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大卫站在歌利亚面前的时候,他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靠得是刀枪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大卫清楚地知道,惟有耶和华神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摩西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上到山上为得就是向神支取能力。我们也当晓得,不是靠着自己,乃是靠着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
2、支取能力的方法:摩西带着同工,上到山顶,向神举杖,也就是向神祈祷。“多祷告多有能力,少祷告少有能力,不祷告没有能力,我们要多多祷告。”这首短诗,向我们道明了支取神能力的有效方法。让我们来看摩西那有力的祷告。
1)是高处隐密的祈祷:“山顶”表明一种超绝尘世,与神接近的高超地位。是山下人的目光难以观看之地,这正说明祈祷要进入内室。2)是倚赖上主的祈祷:手执神杖表明抓住神,不住的祈祷。
倚赖神的慈爱。 倚赖神的应许。
倚赖神的圣名。
3)是彼此互助的祈祷:三人是祷告的小团契,互相托住与帮助,这表明祈祷当有互助与代求。4)是专一恒切的祈祷:凡有力的祈祷,都是诚切、专一的,决非泛常之祈祷可比。如主在变像山山下对门徒关于赶鬼的教导。
5)是进入基督祈祷里的祈祷:我们在世争战的胜利,全赖天上大祭司耶稣基督的代祷。摩西此时的举动正是主祷告之情景的表明与写照。
山下争战的败或胜,取决于山顶之举杖;教会的兴盛与否,取决于教会众人付上祷告的多少;如果祷告恒切,得胜的旌旗就飘扬;如果疏忽松弛,敌人就要暂时夸胜。我们当学会用祷告去成就那不可能的事。
三、能力的流露:
1、扭转局势:举杖稳固,(托住)一直到日落时。神的力量护庇了百姓,山下的局势被完全的扭转过来,不再是受欺压、掳掠与杀害,乃是生命、平安与喜乐,胜利属于以色利民。我们看到当神的大能在教会中彰显时,那失败、灰心、软弱被一扫而光,取代的乃是刚强壮胆,得胜有余。一个三次不认主的人,只因主大能的浇灌,一篇道能使三千、五千个人悔改。希奇啊,奇妙的大能力!
2、得胜仇敌:信心的祈祷,支取了神的大能,带来了漂亮的胜仗。以呼求与眼泪充满利非订的日子,最后的胜利就使我们的灵振奋,心快乐,口唱新歌,双手满握掳物。,、带来祝福:告诉我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中的大能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真是“石头上去,果子下来”。祷告是真实的蒙福之路,是使他人得着祝福的最佳途径。因祷告是神赏赐的礼物,神藉着我们的祈祷,成为他能力流通的管子。愿我们每一个祷告都充满着神的祝福,紧紧握着神所赏赐我们的奇妙的能力,让美好的恩典藉着我们而彰显。
结语: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缺乏。他领我到青草地上,使我躺卧在可安歇的水边。”耶和华为牧者的人生,真是何等甜美!虽在旷野缺乏的环境中,但只因有神,就得丰满的供应。我们还忧虑什么呢?
注:原文标题《旷野中的供应》,编辑时有改动。
经文:
我们在前面第十五章已经读过以色列人民开始进入旷野地区,且经验到没水口渴的痛苦,圣经说他们曾有过三天找不到水喝,后来虽然找到了水,但是却是「苦的,不能喝」,因此对摩西发出怨言,但是摩西在上帝指引下,将一块木头丢入那原本是苦的水e,水因此变成甘甜。
旷野,这原本就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当上帝要摩西去带以色列人民出埃及的时候,就一再告诉他们此次出去,乃是要带他们到旷野的地方去敬拜上帝,,在经过旷野之后,就会是一片「肥沃宽广、流奶与蜜的地方」。在旷野,因为是个缺水的地方,所以除了没有水之外,还缺少粮食,也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一心一意倚靠上帝的带领,和他们过去在埃及的日子,是倚靠人带领完全不同。可是,现在是在旷野的地方,与过去在埃及富裕的物质环境,二者相互比较,现在物质生活几乎完全欠缺,而且所欠缺的是生存所必须的粮食和水,因此,他们时常有一种生命的不安全感。
我们现在所读的第十六章,可以说是以色列人民出埃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验,他们经验到上帝赐给他们一种非常特别的食物吗哪,这是连他们的祖先也未曾经验过的食物。对以色列人民来说,吗哪的经验是非常特别的,所以他们就常常在叙说出埃及的故事时,一定会说出上帝从天上降下吗哪的故事给他们的子孙听,以表示他们对上帝行奇妙救恩的感谢,。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一章经文的内容:第一至三节:以色列全体人民离开了以琳。在离开埃及后第二个月的十五日,他们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的汛旷野。在那旷野中,他们埋怨摩西和亚伦,对他们说:「我们宁愿上主在埃及把我们杀掉算了。在埃及,我们至少可以围着肉锅吃得饱饱的。可是你们把我们带到旷野,要我们在这e饿死。」
如果我们比较民数记的记载,就会发现以色列人民在抵达汛的旷野之前,曾经在「红海边」扎营停留,然后才继续行进抵达汛的旷野。
这e提供一个非常清楚的日期离开埃及后的第二个月的十五日,这种对日期、数字、祭祀、礼仪等的重视,可以很快知道是出自「祭司文献」的资料,因为祭司们对这些资料有兴趣。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民真正的问题,乃是他们的「奴隶性」甚强。一遇到困难就马上回想起早年在埃及做奴隶生活的日子,并且认为过奴隶生活比现在遇到的生存困境还要好。他们很少想到当奴隶等于「不是人」,而是主人的「财产」一样。奴隶的一个特色,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确实不需要有甚么挂虑,因为他们的主人会设法解决这种吃、喝的问题。他们对未来不能有甚么期待,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奴隶,是属于主人的财产,随时有被卖掉的可能,甚至生命也没有任何保障。可是现在,当他们成为一个自由人,可以为自己生活寻找出一片新的天地时,却一再地抱怨生存的痛苦降临在他们身上。其实这也难怪他们,因为他们在埃及实在是住太久了,我说过他们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至少也有接近三百年的时间,已经习惯生活在奴隶的环境下,很少会想到自由的意义是甚么?或是自由的滋味是甚么?
第三节提到在埃及的日子,他们不但可以围着肉锅吃肉,而且还是吃得饱饱的,这句话也可以比较民数记记载他们对摩西说的怨言:「要是我们有肉吃多好呢!在埃及的时候,我们常吃鱼,不用花钱。还有黄瓜、西瓜、韭菜、洋葱、蒜等好吃的东西。」确实是这样,因为当时的埃及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富裕、最坚强的大帝国,加上近百万以色列人奴工为埃及从事生产的工作,当然可以提供许多可口好吃的东西。难怪以色列人民现在遇到|饿时,不只是想到肉,也会想起西瓜、洋葱等这些水果、蔬菜美味的食物。
第四至八节:上主对摩西说:「我要从天上降下食物给你们。人民每天必须出去捡当天所需的食粮。这样,我就可以考验他们,看他们会不会遵守我的指示。到第六天,他们必须捡两天的食粮,准备食用。」
摩西和亚伦对以色列人说:「今晚,你们就会知道是上主把你们领出埃及的。明晨,你们要看见上主的光辉。他已经听见你们的埋怨;是的,我们算甚么,你们的埋怨是对他而发的。」摩西又说:「上主要在晚上给你们肉吃,在早晨给你们充足的食物,因为他已经听见你们对他发的怨言。你们埋怨我们,其实是在埋怨上主!」
第四节可以说是出埃及以来,除了过红海的神外,恐怕就是这个「从天上降下食物」的神最让以色列人民看得傻眼,且是代代子孙都不会忘记的生命大事。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从天上降下的食物吗哪,直到今天仍旧是他们一再述说给子孙知道的功课。因为在人的生活体验中,食物只有从地上长出来,不可能有从天上降下来的。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说:「人是不能;上帝则不然;因为在上帝,事事都能。」参考确实是这样,上帝既然能从「无」的当中创造出万物,要从天上降下食物当然更是简单。
上帝交代摩西要转告给色列人民两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一,以色列人民每天必须捡当天所需的食粮。二,第六天要捡两天的份。前者是作为「考验」,后者很清楚是与安息日有密切关S。我们可以看出上帝不只带领他们出埃及,也要更新他们的心灵。这种更新的训练是透过捡拾「适量」的食物来考验、改变他们过去那种「不安全感」的心态,进而对上帝的话有绝对的信心。一个人如果对明日没有信心,就会多出私心,养成贪婪的行为,而贪婪在信仰行为上是非常忌讳的。
一九九六年三月,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飞弹演习,对台湾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许多人积存食物,像居住在金门的人就把米和其他乾粮抢购一空,因为怕会发生战争,担心没有东西吃。食米价钱因此大涨,速食I也是如此。「不安全感」的声音在大街小巷中处处可闻。这景况在台湾也差不多,只是没有如同金门地区严重而已。
现在,上帝要以色列人民绝对不能捡拾超过一天所需的食量,就是要他们对上帝有绝对信靠的心,上帝用这种方式训练他们。
另一方面,上帝也在这e明确地说明守安息日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为了确实遵守安息日的严格规定,后来的犹太人发展出一套严谨的规律,明订安息日必须遵守的各种事项,包括拿多少重量的东西,走多长的路,吃多少的食物,吃怎样的食物等等,这些规律都一一写在一本名叫「米示拿」(Mishna)的书中。
第七节和第八节看起来是重的语句,但都在说明一个重要的主题埋怨上帝的忠实W人,等于是埋怨上帝。现在以色列人民埋怨摩西和亚伦,摩西则警告他们,要他们知道这种埋怨等于是埋怨上帝,上帝会听见以色列人民埋怨的声音。
第九至十二节:摩西对亚伦说:「去集合全体人民站在上主面前,因为他已经听到了他们的怨言。」当亚伦对全体人民讲话的时候,他们转头向旷野观望,忽然看见上主的光辉在云端显现。上主对摩西说:「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要告诉他们,在傍晚,他们有肉吃;在清晨,他们有足够的食物。这样,他们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他们的上帝。」
第九节等于再次强化第七和八节所说的,以色列人民对摩西和亚伦发出的怨言,上帝已经听到且非常清楚,上帝将会亲自解决这件造成他们埋怨的事|饿。上帝解决的方式就是出现「光辉」来照耀他们,让以色列人民因看见光辉,进而知道上帝已经出现,转移他们对摩西和亚伦的不满,因为上帝亲自出现,并且处理以色列人民|饿的问题。
第十三至十六节:傍晚,一大群鹌鹑飞来,多得把全营都遮盖了。清晨,营的四围都是露水;露水一蒸发,在旷野的地面上有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以色列人看见这东西,不知道是甚么,就彼此询问:「这是甚么?」
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上主给你们的食物。上主曾经吩咐,每人各取所需,每家的每一个人只可捡取两公升。」
从开始预言自天上要降下食物,现在终于出现了!
鹌鹑,这是每年九月、十月间从欧洲大陆因着气候而移居的飞禽鸟类。们因为飞越地中海时,通常会因疲倦而在西奈半岛、红海的海边等地带栖息。这种情形就像每年冬季有大量伯劳鸟会过境台湾的a春半岛一般,数量之多有时也会令人误以为是乌云出现一样,密密麻麻的,多到不能数算。民数记第十一章二十一至二十四节记载这种鹌鹑,飞来的时候,「离地面只一公尺高。们停在营地和四周,到处都是,东西南北,绵延好几公里。」书的作者说这是因为上帝行奇妙的作为所致:
「他使东风吹起;他又运用威力激起南风。他使飞鸟像沙尘降落,给他们肉食多得像海滩上的沙。」
这种景观确实也像台湾东部的兰屿岛一样;在每年三、四月间,都会有大群的飞鱼就像这样飞越该岛,雅美族人用一切方法捕捉飞鱼做为他们的主食。
「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十四节),「以色列人把这食物叫吗哪」(二十一节);
吗哪,这个字原来的意思乃是:「这是甚么?」
也就是第十五节以色列人民看到吗哪时彼此所发出的询问句,是从亚兰文语音翻译过来的。民数记的作者说那是:「形状像芫荽子,色近乳白,…把它磨碎或捣碎成粉,然后煮一煮,做成饼。它的味道像用橄榄油烤的饼。」芫荽子,意思是芳香的胶状物。有学者说这种吗哪是一种名叫柽柳树的植物,可能是因一种昆虫的针刺作用,流出分泌物的液体,形成胶状。通常盛产于六月间。阿拉伯人喜欢将这种东西收藏起来,煮开,当作蜜糖吃。
书的作者说,吗哪这种东西是「天使的食物」,可以想像那是多么好吃、可口。可是这种东西却是他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食物,连他们的祖先也不曾见过吗哪这种食物。因此他们才会彼此问说:「这是甚么?」吗哪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
第十七至约翰叁书1:三节:以色列人照着吩咐做了,有些人捡得多,有些人捡得少。量的时候,捡多的没有剩,捡少的也不缺;每一个人所捡的刚刚是他所需要的。摩西对他们说:「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可是有些人不听摩西的话,留下一些。第二天早晨,这些留下的都生了虫,而且有霉味。摩西对他们生气。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捡取食物;太阳发出热气的时候,食物就融化了。
到第六天,他们捡取了双倍的食物,每人四公升。民间所有的领袖向摩西报告这件事。摩西对他们说:「上主已经吩咐了,明天是安息的日子,是该向上主守的圣安息日。今天你们把要烤要煮的都弄好,剩下的留在明天吃。」
整个吗哪和鹌鹑神故事的重点就是在第十七、十八两节这e;这两节经文说出真正的问题所在:人是否对上帝真的有信心?人是否真的倚靠上帝在带领?从这两节经文可以看出来。基本上这两节经文说出人生命的真实现象:积存财宝多的,不会剩;没有积存财宝的人,在生命中也不会有所缺乏。
第二十节说出人心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有人多捡了一些留下来。这可能是他们曾经因为经验到|饿之痛苦的缘故。但是,也可以看出人贪婪的心从这e表露出来。在一个团体e,如果有人想多拿一些,就会使团体的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因为多拿会造成不均。一九四○年代在|饿的中国,中国×××能够很快窜起,并在五○年代取得统治政权,就是严厉实施「共有」的财产制度,使得原本统治者的国民党一败涂地,原因就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严重的贫富差距。四○年代××××会盛行在许多贫困的地区,例如非洲、亚洲,尤其是中南美洲,原因就是和社会的贫富差距大有关。
第约翰叁书1:二节说出遵守安息日的重要性。在安息日之前必须先准备好安息日所要吃的量,以免在安息日因为准备吃的,影响到专心敬拜上帝的情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捡起来储藏到隔天,却因为安息日是属于上帝的日子,吗哪、鹌鹑并不会损坏。若不是安息日,则多捡出来储存到隔天的吗哪、鹌鹑,会因为「太阳发出热气」而变坏。换句话说,虽然是安息日,上帝也在照顾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因此,为了安息日的需要,他们准备的量是平常的「双倍」。
第约翰叁书1:三节是出埃及记这本经书e第一次说到「安息日」这名词,并且还特别加上一个「圣」字,这是为了强调安息日的重要性而添上去的。
第约翰叁书1:四至三十节:他们照着摩西的吩咐,把剩下的食物留到第二天;这些食物也不生虫也不发霉。摩西说:「你们就吃留下来的食物吧!因为今天是献给上主的安息圣日,你们在营外找不到食物。你们必须在六天内捡取食物,但第七天是安息日,甚么都没有。」
到第七天,有些人仍旧出去找食物,但甚么都没找到。上主对摩西说:「你们到现在还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吗?记住,我是上主;我给你们一天的休息。为了这缘故,我在第六天给你们两天的食物,到第七天,每一个人必须留在家e,不准出去。」所以以色列人在第七天不做工。
第约翰叁书1:四节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安息日是上帝所设立为「圣」的日子,因此不准有腐败的东西,而留存到隔日的吗哪、鹌鹑都会因「太阳发出热气」融化,或是生了虫,而且有霉味、腐败。但是,因为安息日是属于上帝的日子,是上帝照顾、赐福的日子,就不会发生这种败坏的情形。这和前面第二十节他们因为贪心多取,结果就败坏了,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没有上帝赐福的,留存再多,也将成为腐败的东西。有上帝看顾、赐福的,留存下来就是一种祝福,永不会败坏!
第七天不只是没有吗哪,也没有鹌鹑出现。可是就是有一些人偏偏不信摩西的话。对上帝忠实W人摩西的不信任,等于是对上帝话语的轻视,因此上帝很不高兴。上帝用很严厉的语句对摩西说:「你们到现在还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吗?记住,我是上主。」这是上帝生气的话语,因为人还不肯把上帝的话不当一回事。我们也可以从这e看到第三十节开始对守安息日有了强化作用,这种在一礼拜中有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不做工的规律延续到今天,几乎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共同生活准则。不过别忘了圣经告诉我们的,休息的这一天是属于上帝的,应该要献给上帝。
第二十一至二十六节:以色列人把这食物叫吗哪。他像芫荽子,白色的,吃起来像搀蜜u成的饼。摩西说:「上主命令我们留下一点吗哪给我们的子孙,好让他们看到上主从埃及领我们出来时、在旷野中所赐给我们的食物。」摩西对亚伦说:「拿一个罐子,放两公升吗哪在罐子e,存在上主临在的地方;这是为我们子孙留下的。」上主这样吩咐摩西,亚伦就照样做了。他把罐子放在约柜前面,保存起来。以色列人一共吃了四十年的吗哪,直到他们到迦南定居下来。(当时标准量器的单位等于二十公升。)
芫荽子,这是一种类似香菜的草本植物,成长起来约有二尺多高,果实是圆形,是白色的。味道清香可口,通常用来作煮菜的调味品,在中东的地方很普遍。
罐子,这是一种用金子u造成的金子,应该是放在约柜的前面(二十四节),但是希伯来书却说是放在约柜的e面。约柜在这e出现也是很突然,因为约柜是为了要装摩西在山上领受两块法版才u成的(出埃及记约翰叁书1:,现在就出现,可以看出这段记事乃是后来加上去的,在以色列人民后期的生活中,将这个子放约柜前面已经是行之有年了。
第二十五节看起来很容易以为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漂泊四十年久,好像都是在吃吗哪过日子一样。依照民数记第约翰叁书1:一章五节的记载,以色列民曾经埋怨说:「为甚么把我们领出埃及、要我们死在这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旷野呢?我们再也膊幌抡饽殉缘亩西了!」看,他们曾经为了吃吗哪吃到厌恶。约书亚记e提到他们在耶利哥平原守逾越节的时候,吃烤过的麦穗和无酵饼,以后「以色列人民不再吃吗哪了。从那时开始,他们吃迦南地的出产」。但是,现在他们还未定居下来,因此,说他们一直吃到定居下来,并不是完全正确。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他们在那没有水没有食物的旷野之地,上帝确实用吗哪和鹌鹑喂养他们,使他们走过那艰辛的路途,这一点是他们和代代子孙都无法忘记的大事。
这一段经文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信息: 一、一个基督教信仰团体若要走过艰困的路途,进入上帝应许美好之地,就必须大家有同甘苦的坚强信念,不能存有私心。我们看到虽然摩西和亚伦一再交代以色列人民在捡取吗哪、鹌鹑的时候,不要捡取超过每一天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份量,但是,还是有些人不听摩西和亚伦的吩咐,多捡了,并且留到隔天,结果引来上帝的生气。我们也看到上帝有祂奇妙作为,让这些多拿的人,他们手上多出来的部份变成腐败的东西。
使徒保罗在对他所建立哥林多教会,曾有过这样的勉励话说:
「我不是想加重你们的负担,来减轻别人的负担。既然你们现在富足,就应该帮助那些贫穷的。到了他们富足而你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助你们。这样双方面都有机会互相帮助。正如圣经上说:
多收的,没有馀;少收的,没有缺。」
确实是这样,一个真正属于基督的教会不是只管自己富足就好,而是应该在富足的时候想到那些欠缺的人,帮助他们。这种态度基本上是在见证对上帝的爱有信心,否则就是在表明对上帝赏赐信赖的心不够。
很多人喜欢举出韩国教会兴旺的情形作例子,认为他们就是因为推行禁食祈祷才有今天的教势盛况;其实,我比较喜欢从一九五○年的韩战背景来看他们教会兴旺的原因来看韩国的教会。
一九五○年发生韩国内战,北韩的军队在中国和苏联帮助下越过二十八度线,数以万计的难民逃到南韩来避难。许多教会将礼拜堂改成临时难民收容所,许多信徒拿出他们家e所有的食物到教会去分给那些难民吃、安慰他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在教会e渡过那段艰辛的内战日子。由于食物很快就没有了,大家很着急,不知如何才能渡过那未来的日子。有人想到以色列人民在旷野没有东西吃的日子,因此,他们向上帝祈求,就像当年上帝带领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到旷野缺乏食物、水的日子,祈求上帝带领韩国人民也能经过战争期间艰困的生活。当食物严重缺乏的时候,他们祈求上帝的赏赐,期盼上帝也会像赐给以色列人民吗哪一般地赐食物他们。一直祈祷,再祈祷,不停地祈祷,就这样禁食祈祷孕育而出,并且蔓延到整个南韩的基督教会。他们就是用这种禁食祈祷的方式胜过了缺乏食物的困境。没有多久,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队就接连而来,各种援助物资接踵而至,|饿的危机逐渐解除。当他们第一次领到联合国所提供的救助粮食时,他们说那真是甘甜如同吗哪!但是,韩国的人民尤其是从北韩涌入来的难民,因为体验到南韩教会的爱心,以及用禁食祈祷帮助他们度过|饿的日子,在大战后,他们几乎都加入了教会,成为受洗的基督徒。
这才是韩国教会兴盛的真正背景以实际爱的行动,与困苦、需要的人同分担生命生存的需要。不能只单独从韩国教会今天的兴旺现象去看,也不能只从他们热心于禁食祈祷的信仰行为去探讨,必须从上述这段历史的见证去反省会比较正确。
这种历史背景至少说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分享就会有馀,自私导致不足。这也是出埃及记作者告诉我们「捡多的没有剩,捡少的也不缺」的真理,这句话也同时说出上帝创造世界的奇妙摄理,是所有基督徒学习分享给别人的重要课题。
二、有上帝的看顾、赐福,就不会有败坏出现。我们看到上帝一再告诉以色列人民捡拾每天每人所需的量就好,也看到上帝一再要他们记得守安息日的重要性。上帝会这样交代,是因祂有奇妙的安排。
上帝不会叫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上帝要人去做、去遵守的都是人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事。
人最好、也是应该有的态度,就是对上帝要有绝对的信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守安息日,然后在安息日前一天为他们准备足够的吗哪和鹌鹑,并且使之存放到隔天也不会腐坏,因为祂看顾着。看,就是因为有上帝在看顾着,留存到隔天的东西就不会败坏!
今天的基督徒要好好省思这样的事:我们是否有遵守上帝的话语来过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如果没有遵守上帝的话语,怎能祈求上帝赐福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工呢?怎能祈求上帝赐福给我们的家庭、事业呢?以色列人民在埃及的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不能得到上帝的看顾、赐福,我们所有积存的都将会因此败坏掉;反之,如果我们真的是倚靠上帝的带领,信靠上帝的话语,在祂奇妙的看顾下,我们即使是积存的少,得到的虽然只是刚好家e每个人每一天所需要的量而已,也绝不会有缺乏之虑。先知以利亚听从上帝的带领下,即使是在那|荒的年代,到西顿附近撒勒法一位寡妇的家去住,虽然寡妇的家只有「一把I粉」和「一点点橄榄油」,神却因此连连出现,使寡妇家e一直到「上主降雨的那一天,罐e的I粉用不完,瓶e的油也用不尽」(列王记上。
我们应当记住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在祂的爱e永不会有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