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麻布带子有何喻意?
麻布带子像内衣一样,是贴身的衣物。耶利米以糜烂麻布带子显示神将如何摧毁犹大。
先知以戏剧性的行动来说明神的信息,这些行动有何喻意?
行动胜于言语。耶利米多番以行动宣讲信息,为的是引发百姓的好奇心,令他们更明白他的意思。腐烂的麻布带子比喻犹大国的终局。那些百姓虽然曾与神关系亲密,却因自满骄傲而遭神唾弃、不再使用他们。骄傲的人总表现出自命不凡的样子,但神说骄傲使他们成了毫无价值的废物。骄傲会腐化我们的心,直到我们失去为神所用的价值。
骄傲的心究竟会将一个人变成怎样?这些变化了的素质会否也在我的身上出现?
尊重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教会虽是好事,但效忠之情常常隐藏着傲慢。当骄傲令我们(1 )轻视别人;(2 )自私自利;(3 )强加己意于别人;(4 )以为自己的优点可换取神的祝福;(5 )自满自足,不寻求及满足神的心意的时候,就会对我们有害。
先知所警戒的君王和太后是指谁?他们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
这里的君王是指约雅斤,太后则是他的母亲尼护施她。约雅斤的父亲约雅敬曾投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但不久又起来反叛。约雅斤在位期间,尼布甲尼撒王麾军围困耶路撒冷,约雅斤和他母亲一同出城投降,最后被掳到巴比伦囚禁起来。耶利米的预言应验了。
南方的城是指哪一带地方?因何要关闭起来?
南方的城是指别是巴以南的荒漠之地。那些城全都关闭,不让逃亡的犹大人进去。
习惯行恶的人可以改变吗?可以的,不过断不能靠自己……
国破家亡虽已迫在眉睫,但犹大国民仍然毫不悔改,因为他们惯于作恶,已没有改邪归正的能力了。神从来不会拒绝真心悔改归向祂的人,祂不断提醒人要及时悔改,否则会失去改邪归正的能力。神要求我们发现有哪些地方须要改变的,就立刻去改,不要拖延,不然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一旦根深蒂固,就不再怕它的恶果,并失去改变的心。
经文:(和合本修订版)
15你们当听,当侧耳而听;不可骄傲,因为耶和华已经吩咐了。16当耶和华-你们的神尚未使黑暗来临,在昏暗的山上你们的脚未绊跌以前,要将荣耀归给他。你们盼望光明,他却使光明变为死荫,成为幽暗。17你们若不听这话,我的心必因你们的骄傲暗自哭泣;我的眼必痛哭流泪,因为耶和华的羊群被掳去了。18你要对君王和太后说:“你们当自卑,坐下;因你们的王冠,就是你们华美的冠冕已经掉落了。”19尼革夫的城镇都被关闭,无人打开;犹大全被掳掠,掳掠净尽。20你们要举目观看从北方来的人。先前赐给你的羊群,就是你所引以为荣的羊,现今在哪里呢?21耶和华立你自己所教导的盟友,立他们为头来辖制你,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痛苦岂不将你抓住像临产的妇人吗?22你若心里说:“这一切的事为何临到我呢?”是因你罪孽甚多。你的下䙓揭起,你的脚跟受伤。23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善于行恶的便能行善了。24我必吹散他们,如碎秸随旷野的风飘动。25这是你所当得的,是我量给你的报应;因为你忘记了我,倚靠虚假。这是耶和华说的。26我要揭起你的下䙓,蒙在你脸上,显露你的羞耻。27你在田野的山上行奸淫,发嘶声,谋淫乱,这些可憎之事我都看见了。耶路撒冷啊,你有祸了!你不肯洁净还要等到几时呢?
今天我们继续读耶利米书十三章余下的三个警告,就是的经文。第一个是15-17节劝以色列人不可骄傲,要听从上主的话的警告、第二个是18-19节犹大国将面临灭亡的警告、最后的一个是第20-27节关于犹大以色列民将遭遇灾难的警告。
是一首短诗,也是这一章的第三个警告。先知耶利米在这里警告以色列人不要因为骄傲而离弃上主;他们只有愿意谦卑,侧耳听从上主的话,才有被拯救的希望。
是第四个警告,对象是当时犹大的当权者,就是“君王和太后”。约雅斤继位时只有18岁,因此太后在王背后摄政,而她才是大权在握的人。在上主吩咐先知说:“你要对君王和太后说:’你们当自卑,坐下;因你们的王冠,就是你们华美的冠冕已经掉落了。’”“你们华美的冠冕已经掉落了”就是预言约雅斤王、他的母亲和家人都要被掳到巴比伦为奴(参;。“你们当自卑……”就是预言约雅斤将要从王座上下来。
说“败坏之先,人心骄傲;要得尊荣,先有谦卑”这是很好的提醒和真理;可惜他们的骄傲令他们不能接受先知的警告和提醒。
:“尼革夫的城镇都被关闭,无人打开;犹大全被掳掠,掳掠净尽。”“尼革夫”是音译,意思是“旷野干旱的地方”,就是指“南方之地”,这里预言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会先将南部的城镇包围,孤立耶路撒冷,然后才进攻,迫使耶路撒冷的居民投降。
是第十三章的第五个警告,对象是耶路撒冷,也就是指犹大这个国家。经文清楚指出以色列人遭此大灾祸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离弃上主去拜假神偶像,同时先知对犹大悔改已经完全绝望了。
20节的“从北方来的人”就是巴比伦帝国的意思。“先前赐给你的羊群”就是指当犹大强盛时,她也管理的其它地区和民族。21节的“你自己所教导的盟友”就是巴比伦帝国。根据的记载,在希西家王年间,巴比伦与犹大国交好。当希西家王生病时,巴比伦派特使探望,希西家王心中快乐,就把圣殿和整国的财富都让特使看,结果得罪上主。上主因此命令先知以赛亚去面见希西家王,在,以赛亚问:“他们在你家里看见了什么?”希西家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我财宝中没有一样东西不给他们看的。”于是先知以赛亚就预言巴比伦将来会成为犹大的敌人,并且将会入侵犹大及掳走所有的财富和居民(参。
为什么希西家王要让巴比伦特使看见自己和国家的财富呢?这不是引狼入室吗?正如所说:“骄傲在败坏以先,内心高傲在跌倒之前。”希西家王因一时的骄傲,为着别人的称赞和名声,竟然做出如此愚蠢的事,引来大祸。
相反的,解决骄傲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谦卑”,特别是在上主面前“自我谦卑”。:“24那些日子,希西家病得要死,就向耶和华祷告,耶和华应允他,赐他一个预兆。25希西家却没有照他所蒙的恩回报,因他心里骄傲,所以愤怒要临到他,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26但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为了心里骄傲,就一同谦卑,以致耶和华的愤怒在希西家的日子没有临到他们。”谦卑就是看见自己真正合宜的地位。当我们愿意谦卑时,就是上主的怒气也能遏止。
思想:1.你知道“骄傲在败坏以先,内心高傲在跌倒之前。”吗?骄傲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你愿意求主帮助你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吗?
2.“败坏之先,人心骄傲;要得尊荣,先有谦卑。”你愿意学习主耶稣的柔和谦卑的榜样吗?你愿意求主帮助你治死内心的骄傲,让主生命的荣美能借你的生命彰显出来吗?
经文:(和合本修订版)
1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你去买一条麻布带子,束在你腰上,不可把它泡在水里。”2我就照耶和华的话,买了一条带子,束在我的腰上。3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我,说:4“要拿你所买、在你腰上的带子,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把腰带藏在那里的磐石穴中。”5我就去,照着耶和华命令我的,把腰带藏在幼发拉底河边。6过了多日,耶和华对我说:“你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把我命令你藏在那里的腰带取出来。”7我就往幼发拉底河去,把那腰带从我所藏的地方挖出来。看哪,腰带已经破烂,毫无用处了。
8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9“耶和华如此说:我要照样败坏犹大的骄傲和耶路撒冷的狂傲。10这恶民不肯听我的话,按自己顽梗的心而行,随从别神,事奉敬拜它们;这恶民必像这腰带,毫无用处。11腰带怎样紧贴人的腰,照样,我也曾使以色列全家和犹大全家紧贴着我,归我为子民,使我得名声,得颂赞,得荣耀;他们却不肯听从。这是耶和华说的。”
12“所以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各坛都要装满酒。’他们必对你说:’我们岂不知道各坛都要装满酒吗?’13你就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使这地所有的居民,就是坐大卫宝座的君王、祭司和先知,并耶路撒冷所有的居民,都酩酊大醉。14我要使他们彼此冲突,连父与子也互相冲突;我必不可怜,不顾惜,不怜悯,以致将他们灭绝。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十三章合共有五个警告,共同的主题就是战败与被掳。第1至11节是腰带比喻的警告、第12-14节就是酒坛比喻的警告、第15-17节是劝以色列人不可骄傲,要听从上主的话的警告、18-19节就是犹大国将面临灭亡的警告、最后第20-27节是关于犹大以色列民将遭遇灾难的警告。
经文的背景是犹大王约雅斤执政的时候,那时也正是犹大与巴比伦交战的时候。约雅斤登基只不过三个月,就因敌我强弱悬殊的原故而投降被废。约雅斤执政时间很短,但指出“约雅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亲一切所行的。”虽然在这样的局势下,先知耶利米仍尽心尽力的传上主的信息,但他的努力显然并没有被犹大人所欣赏。
的经文包含两个比喻,就是腰带和酒坛的比喻。在旧约的先知文献中,作者常用诗歌来传递上主的信息和表达内心的感情,而另一个常用的文学手法就是比喻,目的是帮助听众明白信息的内容和加深印象。此外,比喻也是主耶稣常用的教导方法,正如所说:“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
是第一个比喻,上主吩咐先知说:“你去买一条麻布带子,束在你腰上,不可把它泡在水里。”麻布是先知和祭司服饰的布料(参),先知就照样去办。后来上主再吩咐先知将那麻布腰带藏在幼发拉底河那里的磐石穴中,先知也照样做了。因为幼发拉底河离开先知的家乡亚拿突来回的路程要差不多七百公里,所以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指“伯拉河”,大约离开亚拿突五公里的地方。
“把腰带藏在那里的磐石穴中。”这些石洞原来是人暗中用来拜偶像的地方(参考,将象征神圣的祭司腰带收藏在拜偶像的地方,这是玷污上主神圣的行动,也表示以色列民对上主的信仰已完全败坏了。
过了多日,上主再吩咐耶利米回去将腰带收回来,结果是“腰带已经破烂,毫无用处了”。“已经破烂,毫无用处了”就是指腐烂到极点,这比喻以色列民因拜偶像的罪恶,已经腐烂到上主不能用了。美丽的细麻布腰带原是束在祭司的腰上,以象征上主与以色列的亲近和美丽的关系;现在却因拜偶像的原故,变成破烂不堪,只配被上主丢弃。
是第二个比喻,是以酒坛作比喻,以“各坛都要装满酒”来比喻以色列人自君王、祭司、先知起,以至耶路撒冷全部的百姓都如同被酒灌满的酒坛而喝醉了,因此所有人都迷失方向,彼此冲突,社会也因失去秩序而变成混乱,最终被人灭绝。这比喻也是与上主的审判有关,因为圣经常用烈酒来形容上主严厉的惩罚(参;;;。
思想:1.腰带的比喻是说一个本是荣耀的任命,却因罪成了上主不能用的东西。你愿意如腰带般紧贴上主和远离恶事,让自己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吗?
2.自满自足、不受控制、只追求自己喜悦的人就是被酒灌满的人,当周围都是同一样的人时,危险与败亡也离他们不远了。你今天的光景是怎样的呢?你的伙伴又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人跟上帝的关系不好?为什么人总是犯罪呢?那是因为人远离了上帝,所以整个人就被罪玷污了。我们整个人都有远离上帝的倾向。人天生就痛恨上帝,觉得上帝处处跟人作对。人类的神就是自己,以及自己的才干、能力、欲望。人拒绝上帝存在的想法,也不服从上帝对人的要求。我们之前已详尽讨论过这件事。甚至,人还爱那些上帝厌恶的事,想做上帝禁止的事;人恨恶上帝的命令,不照上帝的吩咐过生活。这不只是教义的说明,这些都是事实。
只有这些事实才能说明,为何人那么容易相信那些没有事实根据的理论,却怀疑上帝的存在,质疑基督教超自然的部分。也只有这些事实才能说明,为何现代人的道德生活一团糟。所有认真思考的人,都会接受这些事实。
所有非基督徒都用肤浅的方式面对这些事实,所以他们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就是他们必定失败的原因。他们只在乎人的行为,试着用新的方式劝人为善,禁戒恶事。他们着书论述,传讲罪恶在个人及全人类身上的结果;他们描绘另一幅人生的美丽远景,却忽略了核心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总是想要犯罪?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人面对是非善恶的时候,明知犯罪必定付出惨痛的代价,却还是犯罪呢?不只是一般人和愚昧人是如此,就连最有学问,文化修养最高的人,也是如此,全人类都这样过生活,这是全人类面对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要怎么解释这件事?只有一个正确的解答,只有基督的福音能解释这一切。
人的本性是堕落的。人被罪玷污,全然败坏,因此所有的事都错了。除了彻底改变,换一个新性情之外,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改善人的品行。人爱黑暗,恨光明。人能为自己做什么呢?人能改变自己吗?人能更新自己吗?“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人能全然改变自己生命的倾向吗?给人穿新衣,住新房,换新的居住环境,给人一切最好的资源,提升人的道德,教育人,让人从事最有文化素养的休闲活动,藉此陶冶人的性情;这样竭尽心力,用尽一切办法,也无法改变人的本性。人最深层的欲望,人内在的生命本质,依然跟从前一样。如果不是这样,这世界的每个人早已臻于完美。回想所有大哲学家、思想家的工作,特别看一看过去百年间的巨变和社会规范,这一切都是人为了解决人类难题的结果。人已竭尽所能,用尽一切最好的办法。但最大的难题仍然存在。人需要新的性情。人从哪里获得这新性情呢?还是一样,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祂从天降世,取了人性,但祂是纯全良善的。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基督的神性和人性联合在一起。祂把自己的性情赐给我们,祂想让我们成为新造的人。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凡信祂,接待祂的,都可以得到这新性情,结果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
从前恨上帝的人,现在却爱上帝,并渴慕更认识祂。如今他们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讨上帝喜悦、荣耀上帝、颂赞上帝。从前他们所恋慕的,现在他们却深恶痛绝。现在他们渴望遵行上帝的旨意,过顺服的生活。从前他们引以为荣,引以为乐的,如今他们都痛恨,并且把那一切都视为仇敌。这也全然改变他们跟人的关系。他们先爱上帝他们的主,之后他们自然就爱人如己了。自私、只顾自己,就是所有纷争、冲突、战争的最大原因。骄傲是社会的乱源。但在基督里,自私已死在十字架上,平安就临到人间。只有新造的人,才能组成新群体,唯有基督才能把我们变成新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