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第36章的背景是怎样的?
36章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05年的夏天,即尼布甲尼撒王在迦基米施一役击败埃及军队不久之后。这章纪录的事件比前两章所记的事件发生得要早。
文士在古代犹大社会中是扮演甚么角色?抄录文件的方式又是怎样的?
古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所以读书人非常宝贵,受人尊敬。文士的地位就更加崇高,他们的知识和学问都备受尊崇。巴录是耶利米的文士。当时的人大都用羔羊皮和蒲草纸记录文字,然后把一张张的羊皮或蒲草纸缝起来或黏合成一卷卷的书,称之为卷轴。以色列人被掳之后,文士成为律法教师,讲解旧约律法。在新约时代,文士更形成为很有权力的政治团体。
耶利米预言巴比伦入侵一事已迫在眉睫,假若我身处当时的境况,我会怎样面对?
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各国都会宣告禁食的日子,呼吁人民谦卑悔改,求主怜悯。巴比伦来势汹汹地攻打犹大,势如破竹,步步逼近耶路撒冷,巴录趁百姓齐集在圣殿时宣读耶利米的话,告诉大家如何改变灾难将临的命运,可惜他们完全不肯听从。
犹大自臣民至君王均对神的话置若罔闻,今天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我可以做甚么?
神吩咐耶利米把祂的话写在书卷上,但由于耶利米本人不获准进入圣殿,故他将要说的话叫文士巴录记在书卷上,然后念给在圣殿里的人听。结果,巴录读给一些官员听,而犹底更亲自念给约雅敬王听。虽然王将书卷焚毁了,但他却不能消灭神的话语。今日仍有许多人对神的话置若罔闻,或说圣经有很多谬误、不值得相信。人可以拒绝听神说的话,但他们无法消灭它,因祂的话必永远坚立。
火盆是用来装烧着的炭的,古代人以这方法取暖。
犹大的领导层中,为甚么肯站出来阻止王焚烧先知话语书卷的人这么少?
只有三位领袖反对约雅敬王焚烧书卷的恶行,可见当时的人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对神是多么的麻木!
大卫家一脉从此结束,直至弥赛亚降临掌权……
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在被掳之前曾作过三个月皇帝,但“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一语有恒久掌权之义,所以约雅斤根本算不上“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约雅敬的王朝到了西底家时已传到约雅斤的叔叔手上,由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一脉相传的王权至此完结。但经过不到六百年,从所罗门的兄弟拿单的后裔中终于诞生了一位永恒之君。
经文:
(因经文太长,只选读部份。)
1约西亚的儿子犹大王约雅敬第四年,有这话从耶和华临到耶利米,说:2「你要取一书卷,把我对你所说攻击以色列和犹大,并各国的一切话,从我对你说话的那日,就是从约西亚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写在其上;3或者犹大家听见我想要降给他们的一切灾祸,各人就回转离开恶道,我就赦免他们的罪孽和罪恶。」4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来;巴录就从耶利米口中,把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5耶利米吩咐巴录说:「我被禁止,不能进耶和华的殿。6所以你要趁禁食的日子进入耶和华的殿中,把耶和华的话,就是你从我口中写在书卷上的话,念给百姓和所有从各城镇前来的犹大人亲耳听;7或者他们的恳求达到耶和华面前,各人回转离开恶道,因为耶和华向这百姓所说要发的怒气和愤怒实在很大。」8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就照耶利米先知所吩咐的一切去做,在耶和华殿中宣读书卷上耶和华的话。9约西亚的儿子犹大王约雅敬第五年九月,耶路撒冷的众百姓和那从犹大城镇前来耶路撒冷的众百姓,在耶和华面前宣告禁食,10巴录就在耶和华殿的上院,靠近耶和华殿的新门口,沙番的儿子基玛利雅文士的房间里,宣读书卷上耶利米的话给众百姓亲耳听。
, 32节
20众官长把书卷留在以利沙玛文士的房间里,然后进院见王,把这一切话说给王听。21王就派犹底去拿这书卷来;他就从以利沙玛文士的房间内取来,念给王和侍立在王左右的众官长亲耳听。22那时正是九月,王坐在过冬的房屋里,王前面有燃烧的火盆。23犹底念了三、四段,王就用文士的刀把书卷割破,丢在火盆里,直到全卷在火中烧尽了。24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25以利拿单和第莱雅,并基玛利雅恳求王不要烧这书卷,王却不听。26王吩咐王的儿子耶拉篾、亚斯列的儿子西莱雅和亚伯迭的儿子示利米雅,去捉拿巴录文士和耶利米先知;耶和华却将他们隐藏起来。27王烧了有巴录从耶利米口中所写之话的书卷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28「你再取一书卷,将犹大王约雅敬所烧前一卷书上原有的一切话写在上面。
32于是,耶利米又取一书卷交给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文士,他就从耶利米的口中写了犹大王约雅敬在火中所烧书卷上的一切话,另外又添了许多相仿的话。
今天所读的经文,耶利米书三十六章,是约雅敬作犹大王的时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600-604年间,:「约西亚的儿子犹大王约雅敬第四年…」,这一年是公元前605年,距离犹大国败亡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也是犹大国步向复兴或是败亡的关键性的一年。
三十六章是耶利米书重要的一章,因为经文让我们知道,先知耶利米是透过口述的方式,让他的文士巴录写下他要传的信息的,因此巴录很可能就是整卷耶利米书的编辑,他也为整本书提供了叙事架构。他更是冒着性命的危险来记下这些内容的,有关他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读耶利米书第四十五章。
:「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来;巴录就从耶利米口中,把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这里清楚说明耶利米书不是一份经过挑选的文件,而是包含 「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也不是文士单凭记忆的写作,而是「从耶利米口中,把…一切话写在书卷上。」,因此巴录写下的这记录文件就是先知的话,也就是上主的话,所以耶利米对公开宣读这些预言是有一定的期望,也许他期望许多人会因上主的话而悔改。
,「耶利米吩咐巴录说:我被禁止,不能进耶和华的殿。」这是因为耶利米曾在圣殿门口传讲上主的信息,他的信息引起百姓和官长的忿怒,因而被禁在圣殿传讲,所以他要借着巴录诵读他的讲章来传递上主的信息。
记载了巴录头两次的诵读,第一次诵读是在圣殿中向参与「禁食日」敬拜的所有人,包括从全国各地来敬拜的人,但似乎公众的反应不大,并没有如耶利米所想望的带来广泛的悔改。
第二次诵读是针对首领和官员,似乎他们很有反应,这一批非 「宗教人士」和不久前拯救耶利米免因「示罗讲章」被害的人可能是同一群人,这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他们首先仔细察验巴录的文件,当确定应行的事,他们就立刻行动,结果这经卷终于能够在约雅敬王面前被诵读。
记载了经卷的第三次诵读,这是在王面前的诵读,但约雅敬王一边听上主的话,另一边就有秩序地毁灭书卷。这里显示王的行动不是一时冲动的行为,而是冷静而强烈的回应,他是铁定了心肠,要完全抗拒上主的话!经卷烧完之后,他就立刻命令捉拿巴录和耶利米,这显见他内心的愤怒和恐惧。
约雅敬王不知道的是:他和犹大国失去了最后回转的机会,耶利米所宣告上主审判的信息终要成为事实,再不能改变了。虽然经卷被约雅敬王烧毁,但上主保守祂自己的话,巴录再次为耶利米记录被烧毁的经卷,并添上其他相关的内容。
思想:约雅敬王最大的失败就是他轻忽了上主的话,今天你有没有轻忽上主的话──圣经呢?事奉是需要有好伙伴和同工的,巴录是耶利米的好伙伴和同工,你有没有呢?你愿意用心去寻找好伙伴和建立良好的同工关系吗?
经文:,
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2“你取一书卷,将我对你说攻击以色列和犹大,并各国的一切话,从我对你说话的那日,就是从约西亚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写在其上。3或者犹大家听见我想要降与他们的一切灾祸,各人就回头,离开恶道,我好赦免他们的罪孽和罪恶。”4所以,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来;巴录就从耶利米口中,将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5耶利米吩咐巴录说:“我被拘管,不能进耶和华的殿。6所以你要去趁禁食的日子,在耶和华殿中将耶和华的话,就是你从我口中所写在书卷上的话,念给百姓和一切从犹大城邑出来的人听。7或者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恳求各人回头,离开恶道,因为耶和华向这百姓所说要发的怒气和忿怒是大的。”8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就照先知耶利米一切所吩咐的去行,在耶和华的殿中从书上念耶和华的话。9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五年九月,耶路撒冷的众民和那从犹大城邑来到耶路撒冷的众民,在耶和华面前宣告禁食的日子,10巴录就在耶和华殿的上院,耶和华殿的新门口,沙番的儿子文士基玛利雅的屋内,念书上耶利米的话给众民听。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将先知耶利米口中所说的话写在书上。耶利米说:2“巴录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3‘巴录(原文作“你”)曾说:哀哉!耶和华将忧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4你要这样告诉他,耶和华如此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5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先知所生活的时期是犹大国由兴盛转向衰落,四围列国交替兴起之日,先是亚述、后是巴比伦与埃及,神藉先知之口,劝告以色列要悔改归正免得遭难;但以色列民仍然我行我素,神使他们经历被掳;先知又劝告他们作好在异乡他地安居乐业的准备。当时的君王与百姓都不愿听从、更不思悔改,而是把先知耶利米囚禁起来。这时一个名叫巴录的人物上场,他作为耶利米先知的出口,向背逆的以色列人继续宣讲神的话,同样也遭到百姓的敌挡,当时的犹大王约雅敬不仅背逆不听神的话,还烧了巴录所写的书卷,巴录与先知一同被带到埃及地。据记载,巴录与耶利米在以色列民族面临危亡之日,约有十八年的时间共同服侍那一代的人。耶利米书有四章经文(32、36、43、45章)都在讲到巴录在那段时期的服侍。如果说耶利米是一位大先知,巴录是一名小文士,神兴起巴录所做的服侍,对我们的生命有深刻的提醒。一、做好小事巴录的身份是一名文士,文士原文是“记数”,他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所抄写的圣经经卷,要记数每个字母的数量、拼写和发音,以确保正确无误,按着犹太人洁净礼,文士每次抄写经文前都要沐浴更衣,以此郑重自己在上帝面前的服侍。巴录第一次出现在众人视野中,记载在耶利米书32章,耶利米先知当时被囚禁在护卫长的院内,神要求他购买他叔叔家的一块地,这象征性的行动是要显明神的心意,神已经将这城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先知耶利米在地契上画押,将地契封缄,并把封缄的、敞着的契约都是交在巴录手中,并当着众人嘱咐巴录,由巴录将两张地契保存放在瓦器里。耶利米这一系列的行动显明他对巴录的信任,也显出巴录是先知完全信赖的人。当耶利米先知被囚禁失去人身自由之后,他召巴录来,将神的话口述出来,巴录就如同先知的秘书记录神的话,他告诉众人“他用口向我说这一切话,我就用笔墨写在书上”巴录作为一名文士,他常常抄写神的话,天天学习上帝话语,就是生命的预备期,巴录一直用笔墨服侍神。他所做的很微小,但他殷勤做好每一件小事。我国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你今天所做的,就是你生命的累积,没有一份经历是徒然的,有时我们希望为主做大事,但主让我们做好最小的事。因为主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二、临危受命巴录的服侍早在上帝的预备和计划之中,神要继续祂的工作,神为耶利米配搭一位同工,神要塑造一个年轻人生命的成长。耶利米因着宣讲神对以色列家审判的信息,被拘管失去自由,他不能再进耶和华的殿,于是耶利米召了尼利亚的儿子巴录,要把神对他所说的一切话写在书卷上,并吩咐巴录在耶和华的殿中宣讲神的话。巴录就照着先知的吩咐去行。巴录这样的服侍需要信心、勇气和胆量,从此他不再是一名默默无闻抄写经文的文士,也不仅仅是记录耶利米讲述耶和华的话语,而是成为一个站在在众人面前、作先知的代言人,更是作神话语的出口,讲说神的话语。当时连先知都受到逼 -/迫,何况一名文士,但巴录忠于自己的信仰,完全顺服先知的安排;巴录忠于上帝的话语,完全照着所写的念神的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特殊环境中委以的重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接使命,机会是留给那些准备好的人。巴录预备好了,他无惧环境的艰险。巴录所写的书卷,被王用刀割破,扔在火盆中烧尽,王还下令捉拿文士巴录和先知耶利米。巴录就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服侍,更显出他生命的坚忍和信心。环境会历练、塑造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人的才干、能力、勇气、信心也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中才能显明出来。一个服侍神的人会面临危险与网罗,但在环境中学会更加倚靠上帝,在危难之中,巴录和耶利米一同得着神的护卫,神将他们二人隐藏起来。三、图谋大事耶利米书45章五节经文都是记载有关巴录的事。神指出巴录生命中、服侍中的问题:“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图谋原文字意是“寻求”“寻找”,人的服侍可能落在为自己寻找满足、为自己追求成功的光景之中。但这决不是神召我们的心意。在此,神藉着先知耶利米提醒巴录,人的生命中那隐藏的、不为人所知的内心,神都在察验。一名信仰者或一个服侍神的人,不是不可以努力奋发、向上追求,而是不应只为满足个人的需求。人需要问自己:我活着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人如果只为自己,为自己既得的利益而奋斗,只为满足个人、自我的需求,无论是得到或是失去,人生都会陷在极大的忧伤中。巴录就曾落在这样的生命光景中,也许他并没有向谁表露自己的内心,但他的苦楚和忧愁,是因着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服侍,只看到了环境的艰险,却没有看见神的同在。如以利亚先知罗腾树下的光景:他以为在那一时代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在为神大发热心。保罗在服侍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忧心: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仔细想想,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哪个人没有自我的追求、自我的图谋呢?上帝许可我们有追求,但你所追求的对于你的生命真的有益处吗?耶稣说:人若赚得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当人为自己谋求高位时,耶稣说:你们不知所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图谋的大事是为自己,我们就会忧心失望;如果我们谋求的是为神的国和神的荣耀,我们一切的努力是在为永恒在作预备,我们相信,神一定会负责,神定要看顾!四、被主更新神指出巴录生命真实的光景:忧愁、痛苦、唉哼、困乏,不得安歇,在神的话语中,神让巴录剖析内心、认识自我,巴录的忧伤在神面前无法隐藏。他作为主所拣选使用的仆人,他的生命要被主更新。神要让巴录确信神在全地执掌权柄,神的作为不能拦阻。神向忧心重重的巴录作出应许,神会对他所处身的四围环境负全责,神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这也正是耶利米书的主题,神要在祂的选民中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建立和栽植的工作。神不仅对祂的选民有权柄,神对这个世界有权柄,神掌管人类历史的进程、世界的兴衰,就是我们人生的起起伏伏,也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神要在祂的道与话语中归正神的子民,使一切不符合神心意的生命样式都被洁净。在当时从君王到百姓都抗拒神话语的时代中,巴录的服侍何等宝贵!他带着向着主的忠心,勇敢无畏地宣讲神的话语;他作为先知耶利米的同工,与先知一同服侍那一时代的百姓;而巴录内心深处的图谋与忧心,神要亲自更新。最终,神应许在动荡与不安中的环境中,巴录的生命将如掠物,必得着神的保全!巴录的兴起,是在他作为文士的预备之中,他在最小的事上尽忠心,严谨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巴录的兴起,是神委以重任,作先知耶利米的同工,用笔墨记录神的话,用口讲说神的话;巴录在服侍中,有自我的追求、有内心的挣扎,但在神话语的光照中,他需要归正,服在神的权柄之下,仰望神的大能、相信主的应许,他的生命被主更新,他的服侍被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