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本章是否接续36章的信息?写于何时?
45章 本章写于公元前605-604年间。巴录是负责将耶利米的信息记录在书卷上的文士。
在事奉中难免有灰心失望的时候,这时我要怎样才可以重新得力?
巴录长期服事耶利米这位不受欢迎的先知,为他记下了耶利米书这本充满挣扎与审判信息的历史书。这时,这位文士灰心沮丧;神吩咐他不要戚戚于个人的荣辱和利益,并说若巴录肯遵从祂的指引,就会蒙祂保护。我们的着眼点一旦离开了神,就很容易失掉事奉神的喜乐,因为我们越看不见神为甚么要我们作出牺牲,就越会感到灰心丧气。你服事神的时候,小心不要单单着眼于自己牺牲了甚么,万一你落在这种景况,就要求主宽恕,然后将注意力重新放回神的身上。
经文:
1约西亚的儿子犹大王约雅敬第四年,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把耶利米先知口中所说的话写在书上;耶利米对巴录说:2「巴录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3你曾说:『哀哉!耶和华使我愁上加愁,我因呻吟而困乏,不得安歇。』4你要这样告诉他,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5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看哪,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肉之躯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保全你的性命。这是耶和华说的。」
这简短的篇章记载了发生于约雅敬作犹大王第四年的事(公元前605/4年)。因为耶利米书的内容并非按年代编排的,假若我们比对:「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按发生的时序,这篇章应编排在之后。
若从内容编排来看,这五节经文刚好把前面有关上主对犹大余民所说的话与接下来的第四十六至五十一章有关邻近国邦兴衰的记载连接起来。假若编者将这章的材料编辑在之后,就会使耶利米书后面的六章与前面的篇章出现内容上的断层,不能自然地连接起来。
巴录是耶利米最忠实的伙伴和秘书,他忠实地将先知耶利米的话记录和保存下来。根据耶利米书三十六章的记载,《耶利米书》很可能是耶利米口述,经巴录及其他人笔录下来的作品,而巴录很可能就是最后的编辑者。在三十六章中,约雅敬王将先知耶利米的书卷烧掉后,上主吩咐先知要留下记录,就记载说:「于是,耶利米又取一书卷交给尼利亚的儿子文士巴录,他就从耶利米的口中写了犹大王约雅敬所烧前卷上的一切话,另外又添了许多相仿的话。」所以巴录对《耶利米书》的成书是有莫大的贡献。除了作先知的秘书外,巴录也替耶利米保管一份土地契约,当耶利米被约哈难一群人掳到埃及时,巴录也在被挟持的人群中)。虽然巴录是如此重要,但我们对他却所知不多,而今天所读经文就刚好补充这方面的不足,让我们明白巴录的心底话。
这段经文记载了巴录因担忧自身的安全和未来而被上主藉先知耶利米斥责了,但上主同时应许他,必得存活来鼓励他。指出巴录曾说:「哀哉!耶和华使我愁上加愁,我因呻吟而困乏,不得安歇。」他这么悲观和愁苦可能是因为他亲眼看见耶利米因忠心说出上主的话而遭监禁苦待,他也难免会担心自己会受牵连,所以悲叹 「哀哉!」(就是 「完了!」) 。
另一方面,他有这样的感受,可能是因为他看到先知耶利米内心的痛苦和告白(参考。最后他也和耶利米一起被掳到埃及,他肉身和心灵的痛苦也不会比先知少。
巴录的沮丧是合理的,因为他能完全了解上主藉耶利米所传审判信息的意思,而他自己却是无能为力,什么也不能作。,耶利米提醒巴录,上主要拆毁先前先知用尽心血所建立和栽培的一切。因为犹大人不但不听上主藉耶利米宣讲的信息,他们还掳走先知,威胁他和想要杀害他,所以上帝要审判祂自己的这群余民。
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文没有直接说明,也许是当巴录跟随耶利米的初期,他希望他们的事奉及宣讲能改变人心,带来以色列民族的复兴,最后耶利米成为众人皆知的先知,自己也跟着出名,被人肯定及尊重。他也许还希望为上主、国家及民族做大事,这些都是人最自然不过的想法。
但耶利米传来上主的信息却是相反的:上主不要栽培、建立犹大,相反,祂是要毁灭犹大,这和巴录原先的想法是很不相同的,但他要顺服上主的计划。第5节最后一段,上主向巴录应许祂的保护与恩典「…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保全你的性命」。
巴录是一个忠心到底主的仆人,虽然在人眼中他好像一无建树,终生颠沛流离,身、心、灵都不好过,但他却相信上主的话,单单信靠祂,相信祂的保守与供应,结果他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我们应该为这一位天国的无名英雄感谢主!因为他将上主交托耶利米的话语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手上的《耶利米书》。
思想:你甘心一生作一个上主使用的无名英雄吗?假若我们的事奉,除了讨主喜悦以外,还有别的动机和想法,我们就不是完全的服待主!
假若上主的旨意是要你一生努力工作,建立天国事业,但这些工作和果效却会归于无有,你仍会甘心事奉吗?我们要知道,我们服侍的是主,不是果效或成绩。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神借着先知耶利米的口,告诉忠心的文士巴录:“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也就是,无论你到什么地方去,我必使你捡回自己的性命。
另外还有一处是,神对耶利米说:“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致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致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神保证古实人以伯米勒不会倒在刀下,必定可以捡回自己的性命,因为他倚靠神。
第三处是,神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你要对这百姓说:“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将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摆在你们面前。住在这城着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但出去归降围困你们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
忠于神,信靠神,听神话的人,无论高贵、卑微神不会忘记他们,,经文说:“凡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主必赐福给他。”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尊卑,神都必赐福。在遭难的年岁,必定会亲自眷顾。
,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但那些悖逆的,无论是君王、臣仆或百姓,神就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用伸出来的手,并大能的膀臂,亲自攻击他们。
今天神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我们的生命是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的。彼得说:“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这是彼得在所说的。
所以基督徒是“宇宙中最安全的人”。神爱我们、眷顾我们、保守我们。一个意识到所有的能力都是“为了神的旨意在效力”的神的儿女,在患难之日就不容易胆怯。不把压力当作是威胁,反而看为是“化了装的祝福”。他只要确定自己爱神、心里渴慕神,忠于祂,其它的事就可以安心看待。
在罗马书第八章的最后几节经文里,保罗列出了一连串信徒可能遇到最糟糕的情况。包括:患难、困苦、逼迫、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和刀剑等等。保罗说:“这些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他说:“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仇敌的喧嚷,会让我们担忧。但意识到我们是“活在神面前”的,就能坦然无惧的面对。我们把生命交给神,神就把生命再赐给我们。我们将自己的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神就以慈爱和诚实来待我们。虽然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神会怎么做,但只管交托,等候祂。主会在敌人面前,为我们“摆设筵席”,使我们在灾祸中间经历祂的同在和得胜。
宣信博士说:“不要只是祈求神使你脱离灾难,而要求神让你在苦难中活出祂心意中应有的样子。”主既然有“超越的恩典”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不要只求“没有痛苦”,而要求神让我们能“超越痛苦”。深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仍然在神美善的看顾之下。
按照老我的本性,我们所求的往往只是舒适安逸,但是神要更多的在我们身上显露祂爱子的样式。“留在灾祸中,持续面对压力”这需要很大的信心。,作者提到:“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茍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神能让死人复活,能挪走苦难,改变环境。但那些渴望在苦难中活出神心意中“应有的样子”的人,他们就不肯“茍且得释放”,愿意继续留当中,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直到神的旨意成就。
弟兄姐妹,“心灵的痛苦”你不一定要逃避,而是能够得胜。神会用祂的方式带领我们,向我们显明祂的救恩。不要疑惑、胆怯,总要信,要相信神的路总是最美、最好的。神挪走我们的苦难是恩典,但神加给我们力量,使我们有能力去经历风暴,胜过苦难,是更大的恩典。
保罗渴望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大能,并且在祂所受的苦上有分,效法祂的死。,保罗说:“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
当伟大奇妙的神借着灾难试验我们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察验”祂所有的应许,见证祂是信实、永不改变的最好机会。世界拿一种人没有办法,就是所说的“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这样的人。
保罗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他就能忠心服事主。压力不能把他压碎,种种的困难,不会让他绝望。保罗曾在路司得被人用石头打,伤重到一个地步,甚至人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拖到城外去,但主保守了他。当门徒正围着他的时候,保罗竟然站起来,走进城里去了。他能够不惧怕,是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胜。
当初代教会最后一位受教于使徒约翰的士每拿主教─坡旅甲,被罗马政府捉拿的时候,已经八十六岁了。罗马官员看他已经这么老了,就以“咒骂基督”作为条件,说:“只要你骂耶稣一句,羞辱祂,我们就放了你!你可以继续安度你的晚年。”
坡旅甲怎么说?他愿意骂耶稣,以求“茍且得释放”将来羞愧见主面吗?不!他说:“八十六年来,我忠心服事祂,祂从未亏待我,我怎么能亵渎我的王、我的救主?”罗马兵丁威胁他:“如果你不改变心意,我就要把你烧成灰了。”而且警告他,被火烧是很痛苦的,何必呢?只要否认耶稣,骂祂一句,就可以免去痛苦。
坡旅甲想到主,就说:“我若有像头发那样多的生命,我一一都要在火中为主舍去。”最后罗马总督恐吓他:“你要是再不亵渎耶稣基督的名,可就要把你丢进火焰里了!”坡旅甲回答说:“你所说的火是只能够烧一个钟头就消失的火,并不是地狱里烧到永远的硫磺火。”
于是坡旅甲就在众人面前被活活烧死,为主殉道。那么,坡旅甲就结束了吗?不,他到主那里去领受公义的冠冕。,保罗说:“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唐崇荣牧师说:“信心使我们超越现象上的困难,超越经历中间的痛苦,和环境中间所有的逼迫。”没有信心,把指望只放在今生的人,就怪神、埋怨神。但信心使我们仰望神的主权和恩典,盼望未来。
有一次唐牧师在他的讲道里提到:“当上帝磨练一个人的时候,其它的人不要替他制造避风港,要让他受磨练,并在他受磨练的时候为他祷告。”他说:“当上帝给一些人有苦难的时间,不要替他找方便的道路,不要免去他的试炼,而要求主加给他力量,预备他心,使他能顺服。”
你若把蝴蝶的蛹剪了一个洞,帮助蝴蝶从蛹里面太快出来,牠出来以后就软软弱弱的不能飞,因为“挣扎”的时候还不够。太快让它出来,无异于剥夺了牠的奋斗力,等于“帮助他残废”。牠的训练还没有结束,我们就让他“提早毕业”了。你说:“为什么要让蝴蝶那么辛苦,苦苦挣扎?”因为牠被造是要“能飞”的。没有痛苦的破茧而出,就不会拥有真正美丽的飞翔。
那么,怎样为受苦中的信徒祷告呢?有一位牧师用三个“H”开头的英文单字,强调圣徒在苦难中应有的态度,哪三个单字呢?Hope(盼望)、Holy(圣洁),以及Humble(谦卑)。在苦难中要有盼望(Hope),要保守圣洁(Holy),要谦卑(Humble)
神是爱的源头、是公义的源头、是良善的源头;祂在我们身上定的旨意,是没有一件出于不善的意念。祂许可阳光曝晒玫瑰,为的是让它们长得更娇艳,若是我们多事,去给玫瑰遮荫,只会让它生得贫弱;所以要常常仰望神,并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
神不会错,我们为受苦中的肢体远离纷乱,能安静等候神,遵守祂的道祷告。为他们能够在盼望,能够在持守圣洁和谦卑之下,靠主得胜祷告。,诗人说:“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讲道王子”司布真说:“如果我们的苦难变得和大山一样高,神的恩典就会像挪亚的洪水一样,水势要淹没高山,比山高出十五肘。”他又说:“如果神要给你和我一个像这样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日子,祂也必会给我们像这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力量。”
大卫在洗革拉以为失去了所有,但结果却是“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并且连亚玛力人的财物也夺了过来。,记载:“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不但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还送给他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
感谢神,祂永远信实。让我们因神的慈爱和祂向我们所行的奇事都称谢祂。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感谢你,你的恩典够用,慈爱长存。在人生最困难的地方,你用你大能的圣手托住我们;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在烈火的窑里、狮子坑里,你赐下得胜。你定意要将你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你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你要使人知道全心信赖你,是绝对无误的选择。主啊,“敌人”是真的,但“筵席”也是真的;你有丰富的预备,充足的供应,我们必不至缺乏。帮助我们在险恶的环境里,不是只看到“敌人”而没有看到“筵席”。你要我们好像牧人圈里的肥牛犊出来跳跃,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地上作你活泼的见证。你是我们灵魂的大牧人,我们感谢你!若是今天有听见这篇信息,还没有信靠你的朋友,求主感动他们心,引导他们,归入你的羊圈,归入你圣而公之教会。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在地如在天的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在极大的灾祸中,耶和华给耶利米一个应许,就是“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如今在这末世,这应许对我们也是非常适用的。
“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我们能从毁灭者的爪牙中抢出自己的命来,就像大卫从狮子口中抢出羊羔一般。不是要挪去战争,挪去仇敌,而是在敌人面前摆设筵席,在风雨中建立避难所,在灾祸中存留性命。保罗的刺虽然没有离开他,基督的恩典却够他用,基督的能力覆庇了他。主啊,求你使我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取得胜利!
选:
我们常求脱离灾祸,却不求在灾祸中得胜。我们应该深信神的庇护,他绝不会让灾祸伤害我们分毫。我们的主在旷野中,受魔鬼试探四十昼夜,虽然又饿又倦,魔鬼却不能伤害他。火窑虽然极热,三个希伯来人却在火中游行。但以理虽然被扔在狮子坑中,可当他从坑里上来时,“身上毫无伤损,因为信靠他的神”。
教会的乐活读经从六月底开始进入《耶利米书》,到八月的这一L终于要进入尾声,不知道大家读经的状况如何?是不是有人跟传道一样,也觉得要读章数这麽多的先知书真的有点挑战,每天读一章,很容易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
《耶利米书》在希伯来圣经中,是所有先知书最长的一卷-非以章数计,是以原文的长度来看(,再加上《耶利米书》的章数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以不太容易按照经文脉络来理解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但我们在读《耶利米书》时,都同样可以透过耶利米自传式的描述,以及祷告词,轻易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传统上,耶利米被称为「泪眼先知」,因为南国犹大不断犯罪,上帝的审判临到耶路撒冷,使他的心大大忧伤,然而,除了主角耶利米,在整卷书中还有几位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角色,一位是搭救耶利米的以伯米勒-、(,另一位是今天要谈的书记巴录。
二、圣经的困境:巴录在艰难的环境中,看不见上帝的大作为在当时,原来拥有强大势力的亚述帝国逐渐衰败,巴比伦帝国兴起,国际局势动U不安,犹大曾经有短暂的独立,但随即又臣服于埃及,最后不得不投降于巴比伦。
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先知耶利米感受到,上帝的话语在他口中,他「不能不说」。耶和华差遣耶利米说攻击耶路撒冷圣城与圣殿的话,一开始,还期望人听了信息就惧怕而悔改,上帝或许会转离祂的愤怒;但后来,上帝审判的心意已定,迦勒底人-也就是巴比伦帝国(必来攻击,耶利米告诉百姓:「投降巴比伦的人可以存活下来。」这样的话语大大触怒领袖,因为这使军心涣散,耶利米的话也触怒了群众,因为人们认为圣城与圣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犹大的领袖、百姓不但不理会耶利米的信息,甚至还辱骂他、鞭打他、希望他被判死刑。耶利米被控告为煽动者、叛国贼,他被人陷害、被关在充满淤泥的牢房、被关在护卫兵的院中、被枷锁上。耶和华的话让他受屈辱,使他成为笑柄-(。
而巴录呢?读《耶利米书》时,我们彷房吹揭利米的生命鲜明地在我们眼前活现,但若《耶利米书》拍成一部电影,巴录的名字很可能还登不上海报,他就像一个配角、一个跑龙套的角色。我们来看巴录出现在哪e:
在西底家王时,耶利米被囚禁在犹大王宫中、护卫兵的院内,耶利米向叔叔的儿子哈拿蔑买地时,巴录在现场,耶利米把地契交给巴录,嘱咐他把地契收好,在这e,巴录没有任何台词-(。
耶路撒冷城沦陷后,约哈难作犹大馀民领袖的期间,耶利米曾警告犹大馀民:「不可进入埃及寄居」,但他们不听从,还强迫巴录和耶利米一起到埃及,巴录被视为教唆耶利米说话的人,巴录依然没有任何台词-(。
约雅敬第四年,也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登基元年,人们因为憎恶耶利米的信息,禁止他进入圣殿,耶利米召巴录来,要巴录将耶和华对他说的话写在书卷上,并在百姓禁食到圣殿祷告的时候,给百姓听。巴录顺服地写下,并给百姓听,后来还给愿意听的领袖们听。耶利米的信息刺激约雅敬王割破并焚烧书卷,约雅敬王还下令捉拿耶利米与巴录。虽然书卷被毁,但巴录再次听从耶利米从上帝来的指示,记录耶利米口中的话。整个事件,我们看不出巴录的感受,巴录这次有台词了,虽然只有一句话,他说:「他用口向我说这一切话,我就用笔墨写在书上。」-(
一直到45章,我们才稍微知道巴录的心声,虽然巴录没有说话,但我们可以从耶利米的话来了解他。巴录认为,耶和华将忧愁加在他的痛苦上,让他无法得到安歇,他忠心记下耶利米的话,然而耶利米的信息让巴录感到极大的痛苦,上帝要将祂所建立的拆毁,将祂所栽植的拔出,巴比伦王就要来毁灭犹大。巴录为国家、民族愁苦;看到耶利米的处境,他也为先知愁苦;想到未来的危险、灾祸,他不禁为自己愁苦。上帝透过耶利米对巴录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图谋」是寻找、渴求的意思。「大事」在旧约不是指一般的事,而是指耶和华为以色列行的事,就像在申命记中形容上帝领列祖出埃及:「祂是你所美的,是你的上帝,为你做了那大而可畏的事,是你亲眼所看见的。」-(巴录怀抱着上帝要在犹大国行大事的盼望,甚至巴录自己也为上帝有着雄心壮志,想要为上帝有一番作为,但上帝告诉他:「不要图谋!」
三、当代的困境:偶尔我们陷在困境中,也看不见上帝的心意在我们的生命经历中,或多或少也有着要为上帝图谋大事的经验,在读到这段经文时,传道想起一个侍奉的往事,那是我第一个全时间侍奉的经验。那时我在英国的一个宣教机构服侍,我的机构有很多的事工同时在进行,有与英国本地教会配搭的事工,有进入英国公立学校、演福音剧给小学生看的事工,因为英国有许多的移民,机构也有向不同族群传福音的事工,像是向犹太人、穆斯林、波兰人、华人宣教的事工;而我参与的是华人事工团队,我要听从团队牧师的安排,进到大学团契,接触来英国留学的华人,与他们建立关S,向他们传福音。
我参加的宣教机构,名字叫做「世界福音动员会-OM(」,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若是提到福音船,或许就会有一些印象了。我就是透过参加福音船了解英国禾场需要会讲华语的同工,因此到了英国。一开始,我抱着为上帝做大事的心情服侍,我也相信上帝会大大使用我,我一定可以带很多华人信主,我梦想着宣教师传记的故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也梦想着在福音船听到许多激励人心的事,也同样发生在英国的华人群体。但在服事七个月后,我开始怀疑,因为L复一L地进入大学团契,我并没有看到信主人数明显的成长,也看不出有人的生命因为我的服侍大大改变,而当我回到机构,听到其他事工小组的分享,我开始羡慕起别人的事工,我向华人事工团队的牧师说,我想要为上帝做更大的事情!
当时的我,就像跑龙套的巴录一样,怀疑上帝将我摆放的位置过于微小,我问上帝:「上帝啊,祢不成就更大的事吗?」我为我的团队感到愁苦,因为看不到明显的果效;我也忧愁上帝不感动我所陪伴的人信主;我也为自己感到痛苦,怀疑自己在浪费时间。然而,就像巴录对耶利米抱怨后,上帝透过耶利米对巴录说话一样,上帝也透过团队的牧师提醒我:「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那时的我,开始追求能被看见的侍奉,甚至还自以为在为上帝做事情,但其实是在为自己筹算,上帝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
四、圣经的恩典:上帝要巴录看见的作为当我们在心中图谋大事时,不一定是求自己的飞黄腾达,就像巴录,他求的是看见上帝在犹大国的作为,然而,神圣的冀望总是最容易掩饰人私心的地方,连自己都难以察觉:人的筹算不一定符合上帝的计划。
巴录看到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e,上帝的慈爱与耐心到了一个限度,上帝要因着祂的公义与圣洁将愤怒倾倒在耶路撒冷,无人可免于审判,所以巴录才想要图谋大事。然而,审判与绝望并非耶和华话语的尽头,在45章的五节经文中,原文e出现了两次「看哪!」上帝要巴录看清楚祂的作为。
第一个「看哪」出现在第四节:「看哪!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上帝拆毁的,是祂亲自建造的;上帝拔出的,是祂亲手栽种的,难道上帝要毁灭属于祂的国、属于祂的人,上帝一点都不哀伤吗?不!上帝比任何人要哀伤、比任何人更愁苦。上帝要巴录看见耶和华的心肠,也要巴录看到一切都在上帝权能的统管下,不论世界在人看来是如何地失控,上帝的计划永远不会分崩离析。
第二个「看哪」出现在第五节:「看哪!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e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掠物」也就是战利品,是在战争中被保留下来、不被毁灭之物,所以上帝是在说:「我要保全你的性命。」无论巴录去到埃及,或是巴比伦,上帝都会保全他的性命。上帝要巴录看到耶和华上帝对他的保护。
先知的职事通常是对民族整体说话,虽然先知也会对君王或祭司说话,但这些人也都是民族或国家的代表,在此,上帝透过先知耶利米对巴录个人说话,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这让我们看见,上帝不只在意民族整体的属灵情况,上帝也愿意坚固个人的属灵生命,虽然巴录只看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书记,但上帝珍视他。这也让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巴录的心声,也代表着更广大存留下来的馀民,国家灭亡的悲剧已不可挽回,巴录的哀哭也是馀民的哀悼,巴录的愁苦成为那些愁苦人的安慰。
「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句话,耶和华也对以伯米勒说过-(,上帝的保护同样也会临到其他倚靠上帝的人。上帝虽然将犹大重重地摔下,但审判成为一种慈爱的展现,使人单单倚靠祂,而不再倚靠看得见的圣城、圣殿,或是任何国家的援助。
上帝还要巴录看得更远,上帝保守巴录的生命,表示他会侍奉一段时间,上帝透过耶利米宣告犹大人要被掳七十年。我们不确定,巴录在约雅敬王第四年的时候,是否已经知道,七十年之后,被掳的人要归回,但是,在耶利米与巴录一起侍奉的过程,上帝渐渐向他们启示七十年后的盼望。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这地。」耶和华还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纵然,以巴录有限的眼光及生命,不容易理解,但若是巴录能在上帝的时间中去看未来的事,为着他所爱的犹大百姓看得更远,他就会知道,担任书记忠心地记录先知所说的话不是一件小事。很有意思的是,在29章中「你们寻求我」的「寻求」一字原文,与「图谋」相同,当巴录放弃图谋大事,转而去寻求耶和华的心意,他会拥有上帝的眼光,他会发现,忠心记下耶和华的话语,会成为他最大的满足!在耶利米死后,巴录很可能接续耶利米的工作一段时间,传讲上帝的话语让馀民听见。
五、当代的恩典:上帝要我们看见的作为耶利米所传讲的上帝,没有任何新的概念,相反的,他所传讲的信息,与过去的先知相同,耶利米要百姓「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他召唤人们忠于列祖所寻求的那一位上帝。这位上帝,也是今日我们要寻求的同一位上帝,祂愿意坚固巴录的属灵生命,也愿意坚固我们的生命。
当我在英国华人事工团队的牧师提醒我要寻求上帝心意后,我看到上帝怜悯灵魂的心肠,祂比我更在意我服事对象的属灵生命,管这些事工看来没有很大的进展,但都在上帝权能的统管下。我也看到上帝对我的保护,在我还不够成熟的时候,祂不会交代我去做还无法承担的事工。我还看到上帝要我的眼光不是停在眼前,而是要看见这微小侍奉在祂永a时间中的角色。
耶利米有一个祷告词说:「耶和华啊,祢晓得我,看见我,察验我向祢是怎样的心。」这个祷告帮助我们看见,我们多麽可能在一个「口与上帝相近,但心却与上帝相离」的状态。若没有先寻求上帝的心意,我们想为上帝做大事的心志,很容易来自于自己的私心,所以上帝会按着对我们的认识,把我们放在祂要我们在的位置,训练我们。
当百姓不领受上帝话语,为何上帝还要耶利米去传讲?因为上帝训练的不只是那时代的百姓,上帝也在训练先知耶利米的忠心与顺服。当记下的书卷不被重视,为何上帝还要巴录去记?上帝也在磨练书记巴录的生命。
茂堂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推石头的故事,有一个人被上帝找去推石头,他日以继夜努力地推,石头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推着推着,他抱怨了起来,他跟上帝说:「上帝啊!你要我推这块大石头做甚麽?它一点都没有移动,实在是浪费我的时间,你一定是找错人了!我没有办法推动这块石头,我也不想推了!」但上帝说:「我没有要你推动这块石头,我是要你推石头。」也许,因为这个人忠心地推着石头,这个石头才可以维持在原地,也或许,上帝不只在乎这个石头,他更在意这个推石头的人,身体可以变得更强壮,也变得更有耐性。
如果上帝找你去推石头,而不是推动石头,你愿不愿意?你能不能在各样微小的侍奉、或是看不出果效的侍奉上,看见上帝的心肠及权能、看见上帝对你的保护,并拥有看见上帝时间的眼光?
六、结论上帝要巴录把眼光看得更远,对在艰困环境中的巴录,或许很难想像七十年后会有被掳之人归回这样好的事,那我们呢?我们有没有办法把眼光看向七十年后?如果我们知道,七十年之后,每一个人微小的侍奉,在和平教会、在上帝的家中都是有意义的,也许能激励我们更忠心地侍奉。
特别在教会七十L年的时刻,当我们数算过去七十年的恩典时,在时间的长流中,我们看见了上帝过去磨练每一个忠心信靠他的生命,这些生命结出许多的美丽果子在我们身边。
也特别在教会长执改选的时刻,邀请各位弟兄姐妹想想自己现在的侍奉状态:我是否为自己图谋大事?或是,我愿意专心寻求耶和华?
求上帝帮助我们不再图谋,而是寻求:
当我们不满意教会的景况时,可以看见上帝对教会怜悯的心肠,因为祂比我们更爱教会!当我们感到教会一片紊乱时,可以看见上帝的权能,因为祂时刻统管一切!当我们感到自己不被看重时,可以看见上帝的保护,因为祂深深认识我们!也求上帝赐给我们祂的眼光,看见我们手上的工被保守在祂永a的时间中。
祷告天父上帝,感谢你使用巴录的生命,让我们看见每一个微小但信靠你的生命,可以在死后仍旧说话。祢晓得我们每一个人,祢看见我们,求祢亲自来察验我们向祢存的心,帮助我们在侍奉的道路上不断调整脚步,紧紧跟随祢。让我们因着看见祢的心意,可以放下为自己图谋大事的意图。让我们的口跟心都是与祢相近的,愿意顺服成为祢计画的一部分。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