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第26章要讲甚么?
26章 这章经文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09年至608年间;比第25章记述的事件发生得更早。约雅敬王是个崇尚物质和自私自利的皇帝,曾经压迫无辜、草菅人命,,。第26章主要描写耶利米如何经历及面对生命的试炼。
圣经中有的信息太刺耳,我总是想跳过去……
神要耶利米“一字不可删减”、原原本本地说出祂的话。这可能表示,耶利米曾认为有些话可能招致众人与他为敌、或是太过严厉苛刻、或是令他带上卖国贼的帽子,所以他想删减部分内容。但是,神却命令他不要为了迎合自己的意愿、听众的口味或身处的环境而改变祂的话。我们也一样,不能为了讨好任何人而删减神的话中的重要部分。
听到圣殿要被毁,以色列人大怒,他们的反应都是出于爱神吗?
示罗是以色列人占领迦南后设立会幕的地方,于公元前1050年被非利士人毁灭。“我就必使这殿如示罗”指的是耶路撒冷及圣殿必遭毁灭。祭司和假先知听见这话勃然大怒,因为圣殿是他们权势的来源,人民敬畏圣殿,他们也受尊崇。耶利米说圣殿必遭毁灭,无疑是在挑战及动摇他们的权势。主耶稣预言耶路撒冷和圣殿必遭毁灭的事,也曾经激怒了当时的宗教领袖。
被自己人视为叛徒,是极难忍受的事……
耶利米因为预言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而遭人冠以“卖国贼”之名,但那些“勇气可嘉”的人却主张与其他国家联盟对抗巴比伦,以维护国家的独立。
历史常常惊人的相似,我们是否注重前人的经验教训呢?
有几位长老想起先知弥迦的话与耶利米所说的内容十分接近。弥迦呼吁百姓悔改,他们就离开罪恶,改邪归正。然而,这些百姓虽饶了耶利米一命,却没有从历史汲取最大的教训,他们没有引以为鉴,没有悔改自己的罪,最后不能救自己一命。每当你想起某则圣经故事,就当仔细反省一下它对你自己有甚么意义,并怎样把它应用在自己身上。
先知的预言圣经中是否都有记载?
乌利亚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先知,他也是因忠心宣讲神的道而遭处死的。我们从这里可以得知并非所有先知的话都记载在圣经里。
经文:,16-19节
1约西亚的儿子犹大王约雅敬登基时,有这话从耶和华临到耶利米,说:2「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对犹大所有城镇的人,就是到耶和华的殿来礼拜的,传讲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一字也不可删减。3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转离开恶道,我就改变心意,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4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在你们面前所设立的律法,5不听从我一再差遣我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所说的话,你们果然没有听从,6我就必使这殿如示罗,使这城成为地上万国所诅咒的。』」7耶利米在耶和华殿中所说的这些话,祭司、先知与众百姓都听见了。8耶利米说完了耶和华吩咐他对众百姓说的一切话,祭司、先知与众百姓都来抓住他,说:「你该死!9你为何假借耶和华的名预言,说这殿必如示罗,这城必荒废无人居住呢?」于是众百姓都聚集在耶和华的殿中围住耶利米。
16官长和众百姓对祭司和先知说:「这人是不该死的,因为他奉耶和华-我们神的名向我们说话。」17国中的长老就有几个人起来,对聚集的众百姓说:18「当犹大王希西家的日子,有摩利沙人弥迦对犹大众百姓预言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锡安要被耕种像一块田地,耶路撒冷要变为废墟,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19犹大王希西家和犹大人岂是把他处死呢?希西家岂不是敬畏耶和华,恳求耶和华施恩吗?耶和华就改变心意,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若处死这人,我们就做了大恶,害死自己了。」
耶利米书第二十六章至二十九章是本书第三个大段落,当中记载了先知耶利米在不同年代的信息和事迹。因耶利米书的编排是按主题,而不是按时间先后编排的,所以读者要留意。
的主题是先知勇敢传上主的信息和后果。整章经文记载了耶利米和「示玛雅的儿子基列‧耶琳人乌利亚」(20节)都奉耶和华的名勇敢为主传信息,也都同样遭遇逼迫的故事。 结果乌利亚虽然逃到埃及,仍被捉拿处死,耶利米则因得「沙番的儿子亚希甘」的保护才幸免于难(24节)。
因全章太长,今天我们只选读及16-19节,就是有关耶利米的事。不少学者认为这一段记载与耶利米在所记载的是同一事件,所以的讲章的详细版本记载于第七章,而这一章记载的重点则是信息宣讲后,人的反应和事件的结果。
当时是约雅敬王统治初期,那时是犹大国非常动荡的时间。在短短三个月之间,约西亚王战死,他的继任人被掳到埃及,第三位王就是约雅敬,他是一个欠缺勇气和道德的人,最糟糕的就是他是一个敌挡上主的人。
先知的信息引起犹大国领袖的群起反对,主要是因为耶利米宣告上主的话:「『你们…不听从我一再差遣我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所说的话,你们果然没有听从,我就必使这殿如示罗,使这城成为地上万国所诅咒的。』」(4-6节) 「示罗」就是以色列北国的敬拜中心,结果是与北国一同被亚述帝国灭绝,这就是说犹大国和圣殿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在这敏感时刻,这样的信息不单得罪人,更有犯上卖国叛逆之罪的嫌疑。爱国主义与信仰是很敏感的事,基督徒有双重身份,我们都是地上国家的公民,所以应该爱国,但基督徒也是神国的子民,必须顺服上主,在关乎真理的事上要有坚持。
使徒彼得和约翰在使徒行传第四章给了我们美好的榜样,他们面对犹太公会的审问,面对死亡的威胁,坚持奉耶稣的名传道。
记载了耶利米的信息在当时社会所引起后果。在第7-11节,我们看到犹大的权贵,那包括祭司和建制的先知(假先知),他们面对从上主而来的这个有威胁性的预言选择以激烈行动来回应,他们把耶利米拘捕,并且开庭审判,要置先知于死地。
记录了一些官员和长老的回应,他们肯定耶利米是为主传信息,更提出一百年前犹大王 「希西家」的美好例子(参,当亚述皇帝西拿基立率兵包围耶路撒冷时,上主派天使攻击亚述大军,灭绝他们,拯救了以色列人,因为希西家王重视先知的说话。结果耶利米因着这些人的支持及沙番的儿子亚希甘的保护,他才幸免于难,但乌利亚却无人帮助,结果被害。
这故事提醒我们信徒领袖也有影响力,我们人数虽少,但只要忠诚的面对控诉,小心的辩白,也可以赢得一些审判官和长老的肯定,甚至站出来支持我们的。我们需要相信,就是在动荡不安的世代中,还是有人会愿意为真理说话。
思想:面对不利的环境,你仍愿意为主、为福音作见证吗?在受限制甚至被逼迫的社会,你有勇气为主站出来说诚实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