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儿子。」
本章显明神「生养众多,遍满了地」())的赐福是如何应验的(、、、)),最后把焦点指向闪的后裔「希伯」()),因为神救赎计划中「女人的后裔」())将从「希伯」的后裔亚伯拉罕而出。
挪亚的儿子们在洪水之后不但「生养众多」,而且「遍满地面」()),形成了世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中国人可能是闪或含的后代,而全人类都是挪亚的后代,「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因此,我们不应该存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基督里不应该再有国家、种族、文化、语言的隔阂(、、))。
2「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
雅弗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北迁移,定居在西至西班牙、东至伊朗的地区,包括黑海、里海、高加索一带地方。他们居住的地点离以色列人比较远,后代的互动也比较少。
「儿子」的希伯来文也可以指「后裔」。
「歌篾」可能是加拉太人的始祖(、))。
「玛各」可能是西古提人(Scythian、西徐亚人))的始祖(、))。
「玛代」是伊朗北方波斯人的始祖。
「雅完」是小亚细亚沿岸爱奥尼亚的希腊人始祖(、))。
「土巴」可能位于土耳其东部基利家(Cappadocia))附近())。
「米设」可能是加帕多家人的始祖(、))。
「提拉」可能住在希腊北端的东欧。
3「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
「亚实基拿」可能是土耳其利基尼亚人(Rheginians))的始祖())。
「利法」可能住在黑海南岸。
「陀迦玛」是弗吕家人的始祖(、))。
4「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
「以利沙」可能是希腊伊奥利亚人(Aeolians))的始祖。
「他施」可能是西班牙人的始祖。
「基提」是塞浦路斯人的始祖。「基提」是复数,表示民族。
「多单」可能是罗德岛人的始祖。「多单」是复数,表示民族。
5「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雅弗的后裔一共有14个宗族。
「海岛」原文是「海岸」,是希伯来文形容远方的一个名词,希伯来人称海那边的土地为岛,特指西方的遥远之处。在以赛亚书四十章之后尤其常用(
))。「海岛」一词并未用来形容含的后裔(
))和闪的后裔(
)),表明只有雅弗的后裔散住于地中海沿岸的陆地和众海岛上。
当基督「在地上设立公理」的时候,「海岛都等候祂的训诲」(
))。
上图:雅弗的后裔大致分布位置。雅弗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北迁移,定居在西至西班牙、东至伊朗的地区,包括黑海、里海、高加索一带地方。
6「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
含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西南迁移,定居在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埃及南部、地中海东岸,并沿着北非的地中海岸向西扩散。他们居住的地点离以色列人很近,历史上交往非常多,成为围堵以色列的主要敌人。
「古实」字义是「黑」,是埃及南部、红海西岸埃塞俄比亚人的始祖。
「麦西」是埃及人的始祖。「麦西」原文是双数,指上、下埃及。
「弗」是利比亚人的始祖。
「迦南」字义是「低地」,是迦南人的始祖。由于迦南人善于经商,因此「迦南」也有「商人」的意思。
7「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宁录」字义是「反叛、勇士」。「为世上英雄之首」原文意思是「第一个在地上成为勇士」,挪亚的后代从宁录开始崇尚暴力。
「宁录」的善战和爱好狩猎是许多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君王的共同特征,他所建立的众城市大都在那一带中久负盛名。《犹太古史记》记载,宁录鼓动人们公然冒犯、藐视神,建造巴别塔())。
9「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
在神面前并不需要流动物血、流人血的猎户,神所要得着的是敬畏神、寻求神,与神同行的人。因此,人眼中「英勇的猎户」,「在耶和华面前」毫无价值。但宁录却「在耶和华面前」狂傲自大、目中无神,以「英勇的猎户」自诩,神允许这样敌对神的「反面教材」出现,是为了最终成就祂救赎的计划。
「英勇的猎户」可以指捕杀动物的猎手,也可以指战场上的猎人者。
10「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
宁录可能是从亚拉腊山迁移到「示拿地」时(
)),在巴比伦附近建立了城市,后来又向北扩张到了亚述,在那里建造城市(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对抗神的国家。他所建造的「巴别」、「尼尼微」(
)),最后发展成巴比伦帝国和亚述帝国,长期成为神选民的仇敌。后来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掳去(
)),南国犹大被巴比伦掳去(
))。
宁录所成就的「丰功伟绩」,都是世人所羡慕的大事业,但结果不过是被撒但所利用,成为对抗神的工具。巴比伦在圣经里代表抵挡神、高举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明体系,结局是被神彻底毁灭(
))。
「起头」原文意思是「开始的、最好的、首要」,指宁录的国度最主要的部份是巴别。
「巴别」字义是「混乱」,阿卡德文字义是「神的门」,就是后来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城。
「以力」位于吾珥西北约64公里、在巴比伦之南,位于幼发拉底河左岸、靠近两河汇流处,可能就是乌鲁克(Uruk))。主前2900年,乌鲁克大约有5至8万名居民在城内居住,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亚甲」位于巴比伦城北方,靠近底格里斯河,就是阿卡德(Akkad))。阿卡德帝国(Akkadian Empire、
))是美索不达米亚第一个闪语族帝国。
「甲尼」地点不详。
「示拿」字义是「两条河流的国家」,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下游,这片区域后来被称为巴比伦或迦勒底。
上图:宁录所建之城的位置。
11「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
12「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
))意思是把势力扩张到北方的亚述地。「大城」可能指四座城合并起来的大区域,后来的「尼尼微大城」(
))可能就是由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利鲜这四座城联合而成的。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中游的平原地带,原来是闪的后裔亚述居住的地方(
)),被宁录所侵占。
「尼尼微」字义是「Ninus女神的住处」,位于巴比伦北方400公里、底格里斯河东岸,离河口 880公里,后来成为亚述帝国的首都(
))。许多学者认为,宁录是人类偶像崇拜的始作俑者,他死后很可能被人神化为苏美尔的尼尔努塔神(Ninurta)),最终演化为巴比伦的马尔杜克神(Marduk))。马尔杜克神被认为是中东、埃及、希腊、罗马所有偶像崇拜的根源,流传到各地后,演化出不同的名字和剧情,比如巴力(Baal))、俄西里斯(Osiris))、阿波罗(Apollo))等等。
「利河伯」位于尼尼微城附近,即今日伊拉克的摩苏尔(Mosul))。
「迦拉」位于尼尼微城南方,底格里斯河与Zab河汇流处,即今日伊拉克的宁录,曾被亚述纳西拔二世(Ashurnasirpal II、
))作为亚述帝国首都。
「利鲜」位于尼尼微和迦拉的中间,底格里斯河东岸。
上图:亚述纳西拔二世(Ashurnasirpal II,主前883-859年)王宫入口的半人半兽怪物拉玛苏(Lamassu),位于当时的亚述首都宁录(Nimrud),即宁录所建的「迦拉」(创十12),2015年被ISIS恐怖组织炸毁。
13「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
14「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源于麦西的7族())大都住在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
「迦斐托人」可能后来移居到地中海的克里特岛。「非利士人」字义是「移民」,他们是「迦斐托人」,后来移居到地中海东岸靠近西乃半岛的平原,后来与以色列人争夺迦南地。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先领非利士人从迦斐托来到迦南地 ()),用以试炼以色列人。希腊人称「非利士 Philistim」为「巴勒斯坦 Palestine」。
16「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17「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18「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源于迦南的11族大都住在迦南地,最后都如挪亚所咒诅的,被别的民族征服、在历史中消失了(、))。
「迦南的诸族分散了」可能指部分赫人和亚摩利人后来移居到美索不达米亚一带。
19「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
上图:迦南诸族的大致分布。迦南地的境界西北至腓尼基海岸的西顿,南至埃及边境(基拉耳、迦萨);西至地中海,东至约旦河谷(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拉沙)。
20「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上图:含的后裔大致分布位置。含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南迁移,定居在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埃及南部、地中海东岸,并沿着北非的地中海岸向西扩散。
21「雅弗的哥哥闪,是希伯子孙之祖,他也生了儿子。」
闪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东南迁移,定居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周边地区和阿拉伯半岛。
「希伯」字义是「远方的地区、那一边的地方」,是希伯来人的直系祖先,「希伯来人 עִבְרִי」())的民族名字源于「希伯 עֵבֶר」。
「雅弗的哥哥闪」原文是「闪是大的雅弗的兄弟」,「大的」如果修饰「雅弗」,雅弗就是哥哥;如果修饰「兄弟」,闪就是哥哥。挪亚三个儿子的大小顺序很可能是雅弗、闪、含,因为挪亚500岁时做了父亲()),而闪是挪亚502岁时生的()),含则是小儿子())。希腊文七十士译本、英文KJV和NIV版都把雅弗作为哥哥。
22「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
「以拦」是波斯湾北部、伊朗西南的波斯人祖先。
「亚述」居住的地方后来被宁录侵占())。
「亚法撒」住在底格里斯河中游东边,是迦勒底人的祖先()),他的后代包括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
「路德」住在底格里斯河上游,是吕底亚人的先祖())。
「亚兰」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北高地,是亚兰人的祖先()),希腊人称之叙利亚人(、))。
23「亚兰的儿子是乌斯、户勒、基帖、玛施。」
24「亚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
25「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
26「约坍生亚摩答、沙列、哈萨玛非、耶拉、」
27「哈多兰、乌萨、德拉、」
28「俄巴路、亚比玛利、示巴、」
29「阿斐、哈腓拉、约巴,这都是约坍的儿子。」
30「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米沙直到西发东边的山。」
源于约坍的13族())所住的地方是「从米沙直到西发东边的山」,可能都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
「耶拉」())字义是「新月」,可能表明他们已经开始敬拜月神。「示巴」())、「哈腓拉」的名字在含的后裔中也出现过()),可能这些地区有两族混居。
31「这就是闪的子孙,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上图:闪的后裔大致分布位置。闪的后裔从亚拉腊山向南迁移,定居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周边地区和阿拉伯半岛。
32「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
本章除了挪亚和众子之外,一共列出了70个宗族。「七十」是「以色列人的数目」(
)),因为雅各家下埃及时「共有七十人」(
、
、
)),而后来「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参与西奈立约(
)),神把降在摩西身上的灵「分赐那七十个长老」(
))。洪水以后人类散住各地,照着神的旨意「遍满了地」(
)),「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邦,将世人分开,就照神的众子的数目立定万民的疆界」(
)),可能就是指神把这70个「邦国」分配给70个天使来看管。主耶稣「设立七十个人」两个两个地出去传道(
)),预示地上所有的「邦国」都要与犹太人一同分享救恩,万民都能成为主的门徒(
)),将来「列国要在城的光中行走」(
))。
在本章中也可以看到,当神使挪亚的后代在地上「遍满地面」(
)),并拣选「希伯子孙」(
))来成就祂救赎的计划的同时,撒但也在紧锣密鼓地预备巴比伦(
))、亚述(
))、埃及(
))、非利士人(
))和迦南人(
)),准备将来对付神的选民、干扰神的计划。然而这一切都在神大能的掌控之中,「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
))。
上图:挪亚的后代分布图(点击可看大图)。
关于希伯来民族表的思想(Ⅰ ),
第九章末了不愉快的故事,属于第十章的家谱多于洪水故事。这一章半的材料出自‘耶典’和‘祭典’两者,但是同属一类。它在挪亚的后裔中,把希伯来人的世界,用家谱式分开来。换句话说,大部分的名字并不是个人的名字,而是代表种族集团或地理区域的。
用华德(Bruce Vawter
)的巧妙模拟,就像我们用以下的方式记录我们的历史:‘欧洲的后裔:不列颠、法兰西、西班牙……,不列颠成了美利坚、加拿大之父……,西班牙也生了加利福尼亚、墨西哥等儿女……,美利坚的后裔是,维珍尼亚、乔治亚、卡罗来纳……,乔治亚是亚特兰大、亚左士大、沙万那……之父……’等等。而且,还可以加上,好比我们同时也撰着一些小小故事去撮述重要的事件,并且记下我们对参加者的意见。
(一 )我们对于挪亚,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对该隐那样有同样的问题,在第四章,该隐作了流浪的逃亡者,想必曾经创立了一个城市。在以下的故事中,洪水的英雄原是后世信心的昭着模范,一夕之间却又成了酒的发现者,第一个栽葡萄园的人,也是第一个醉得像泥的人。这些叙述怎么能是同一个人呢?在我们看来,这有反意的教训是明显的,那就是:甚至洪水以后,人类依然如故。而且可能还有更多的讽刺。这是不是暗示,酒使他们忘却愁烦,乃是老拉麦所期望他的儿子给他从劳苦中的安慰呢?或者酒是安排来对人类整个文明的一个寓言或比喻,现在有益,但结果却是不幸的呢?
(二 )
不过,这个故事主要是在说一些关于这三兄弟所代表的民族,与希伯来人有关的要事。当挪亚棵体时,他的儿子含看见他,告诉他的两个兄弟,他们没有看而用一件衣服遮盖他们的父亲。这场面,过在挪亚没有受谴责,代之挪亚却在含的儿子迦南身上咒诅含,而应许闪和雅弗有大好前途。
我们从下章的邦国表中,知道闪代表巴勒斯坦以东的闪族,希伯来人便是从中出来的;雅弗代表巴勒斯坦以北及以西的种族,而含则代表非洲民族,最接近的是埃及人,而他们以外,则是他们以南的黑种人(参看下图
)。就种族观点说,这种分组有几个不正确的地方。例如,以拦是闪的一个儿子。但是如今伊朗或波斯所住的以拦人,在种族上却不是以拦人。最大的问题乃是把迦南人归于非洲国家。迦南人与希伯来人一样是闪族,住在同一地方,也说同一种语言。
不过,迦南人当他们侵犯巴勒斯坦时,也是希伯来人的死敌
,而且自此以后许多年代,大家都争夺这地区的主权。这无疑是故事中对迦南人咒诅的根源。它反映出争夺战中所产生的辛酸仇恨,也反映出对迦南宗教强调性的威胁,提出以色列信仰的纯洁。
但是否圣经中的庄严的咒诅使那仇恨和威胁合理化吗?我毫不迟疑地回答:不!他们的异教怎么比其他闪族人的异教和北部蒙福的民族更坏呢?关于希伯来民族表的思想(Ⅱ
)
,(续
)
对迦南人咒诅的倒胃故事本不应纳入圣经。它并非论及神的旨意,只是论及以色列的排他性。从它发表到今天的极端钖安主义──无论是犹太式的或基督教式的──相差不远,这些主义那么关心犹太人在圣地的权利,却完全忘记了住在那同一地区上的亚拉伯人,也有他们的权利。(不消说亚拉伯人在他们的态度上是同等有过失、只是我们所研究的不是他们的圣书
)至于有关含的咒诅,今天白人至上的可恨主张与种族隔离主义是不能要的东西,而这些主张,美国南部各洲和南非许多所谓基督徒,却以为是神命定的。诚然,在他们的宣传中每每使用这段经文作文喻。
有些基督徒和犹太人的现代种族主义,以古代希伯来种族主义来解释,很难找到两个比这更可憎地乱用圣经的事了。
但是再思想下去,或许这故事是应当保存的。它之必须放进圣经里,是因为作者和希伯来人的成见,但是它所告诉我们的,不单是一般简单的人性,而是神的百姓给仇恨和邪恶让步了,它用一种特别恰当的办法解释神所要拯救的世界之可怕的容貌。作者并不是故意把那渗入神城堡去的伪善和不公暴露出来。但是在圣灵引导之下,那咒诅迦南的故事所要传讲的信息在此得以传开了。
(四 )
从历史上来看,那咒诅迦南所期待的,使它成为如隶,在希伯来民族定居迦南之后,已取得最后胜利。同样,所提雅弗住在闪的帐棚,和他的后裔将奴役迦南的话,可能反映在后来的非利士人──一个巴勒斯坦北部的印欧民族,他们在希伯来人从沙漠来到迦南的同时,也到达那里;但这些话也可能指小亚细亚的赫族人,虽然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侵犯过巴勒斯坦。
不要像一些基督徒所主张的,以为它是预测异邦人成群进入教会,和基督教在欧洲的胜利。也不像一些现代基督徒对于迦南受咒诅那么令人不愉快的一种解释。对我而言,它仍然含有太多的西方人(和白人
)的优越意味。而且它甚至没有与原来听众有任何知识相联系的借口。( 附带的说,如果对雅弗的祝福指非利士人,那么在他们未攻击以色列之先,必然已经流行,因为希伯来人在那以后不会默许的。在章十四节的括号的话,可能是后来设法把他们归入含族的。
(五 )在本注释里,惟一其他的细节我想考虑的乃是宁录,就是世上第一个战士和‘英勇的猎户’。我们不知道整个故事的内容,但是他攻克许多城市的功绩却是清楚可见。在这些经节里,宁录是世界第一个帝国主义者,后世许多残酷帝国的先驱,这些帝国曾为某些原因,以残忍无道的武力去求更大的光荣,因而奴役他人。‘在耶和华面前’一语暗示的,不是神赞成他所行的;但祂的旬意中,祂允之。
(六 )
读者为求对第十章所提及的种族与地点更进一步的数据,可以查考创世记更详细的注释,或圣经辞典。我只有一个最后的意见:这些家谱所以列入圣经,其中一个原因,是要唤醒以色列,她绝非世上最初或最大的民族。她周围有许多更大的更有成就的民族,他们在神的意旨中,有他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然而被选上的不是他们而是以色列。这里虽未明说,但家谱表明神的恩典,和祂对世人所谓伟大的意见。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十章
万邦之家
并非旧约所知的每个国家都列在这里了179,但是所记载的已经足够让人明白,人类尽管有许多不同,却来自一源,在一位造物主之下。或许此处七十个名字(七十士译本为七十二个),影响了我们的主在打发福音使者的抉择,祂用了这一显然富象征性的数目。德里慈(Delitzsch)评论道:“神的子民之观念,意味他们必须认定,万国将来都与他们分享同一救恩180,并且以一种古代世界从未听说的态度,就是满怀期待的关爱,来拥抱他们。”
大部分名字似乎都是指个人,虽然后来旧约中可以发现这些民族,正如以色列、以东、摩押等名字一样。本章最自然的意思,似乎是以这些创始人来代表各个宗族;但是它真正关切的,是如此成形的各族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由复数(如,4节,基提人、多单人;参13、14节),双数(6节,麦西),和形容词(16~18节)形式的使用隐约可见,这种用法也显出,编辑这份表的人,并不是机械化地把他所记录的各族冠上祖先的名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中大部分城市的名字,明显是城市而非人(是一“国”的一部分,如10节,或被“造”的,11节);我们不难假定,那些例外如,亚述(11节,见注释)与西顿(15节)都是创立者以自己的名字称那些城,好像亚力山大为亚力山大城命名一般。
人类这三个家族中,圣经先处理雅弗(2~5节)和含(6~20节),留下的空间,则要以全卷书的余页来讲闪的历史。这是创世记处理次要主题的步骤:在以下也如此应用于闪身上,先安顿非亚伯拉罕的支族,再集中来谈列祖的家族。
2~5.雅弗。本章的民族之分布,西至爱琴海,东至里海附近,在肥腴月湾北边伸展为极宽阔的一片;但是他们的分类(正如20、31节含人和闪人一般),并不是完全根据地理(5节,他们的地土),亦根据不同的方言181,宗族182和邦国,也就是将人类各族都会有的迁移与混合考虑在内。
歌蔑(一般认为是森美里人(Cimmerians,译注:主前十世纪在伊朗北部建国),司百色(E.
A. Speiser)补充说183,“这名字,威尔斯人(Cymry,指威尔斯的塞尔特人)现在显然仍沿用”;玛各,土巴,米设在,是从“北方极处”而来;玛代显然是玛代人,在西元前九世纪出现于里海以西;雅完是爱奥尼亚人(Ionians,译注:古时小亚细亚海岸居民),希腊人的一支,在旧约中以此名称希腊人(如,,它的同义字也出现在西元前十四世纪的乌加列(Ugaritic)文献。提拉也许是伊特利亚人(Etruscans,译注:义大利西部古国之人)184。
3、4.歌蔑(3节)与雅完(4节)的儿子,可能是其后裔,或者是臣服于他们的人:第3节中最能确定的是亚实基拿,即塞西亚人(译注:亚、欧东南一古地区之人),第4节可分辨的为基提,这是居于塞浦路斯岛(译注:地中海东部之一岛屿)及其附近海岸的人;还有罗单(
Rodanim ,非多单 Dodanim :见,这是罗德斯人(Rhodes,译注:在土耳其西南缘旱娜耍。
5.海岛(AV,RV)或海岸(参
RSV)是形容远方的一个名词,在以赛亚书四十章之后尤其常用,特指西方的遥远之处。若这字应以这个较狭隘的意思来了解,第5节就主要是论及第4节;可是从20、31节来看,又似乎不太可能。
6~20.含。在地理上,这些主要是迦南地南方的诸国;可是他们不单是非洲各族而已,正如8~12节所示。本段的安排,是在6节先列出四个主要宗族的名字,再追踪其中三族的后裔:(a)7~12节(古实),(b)13、14节(麦西),(c)15~19节(迦南)。
(a)古实的儿子(7~12节)。有两族似乎承袭了这个名字:一端是伊索匹亚人(Ethiopians),另一端,在亚述的东方,是加瑟人(Kassites)。这段经文暗示,这两种人是有关系的。从第7节看来,这匀舜蟛糠质茄刈藕旌6居:其西为古实,就是伊索匹亚,其东岸有示巴(
Seba ,可能与 Sheba 相同,或密切相关),哈腓拉(185和底但,都在阿拉伯,从南依序到北。另一方面,第8~12节显示,另一批古实的后裔独自向另一方向推进,在肥腴月湾的那一头建立了一个国度。宁录或许带领了一群古实人迁徙,占领加瑟,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加瑟人(Kassites,即古实人
Cushites),正如非利士的入侵者最后对巴勒斯坦所作的事。魏兹曼(D. J. Wiseman)指出,最早居住在埃及(麦西,6节)与迦南(6节)的人,均非闪族人,而是与古巴比伦的苏美人有亲属关系;苏美人也不是闪人。
宁录186在古代出类拔萃,成为“世上英雄之首”,他流传后代的两件事,都是世人羡慕的:个人的英勇及政治的权利。圣经并不轻看这两方面:在耶和华面前重复了两次(9节),语气相当热情,表达出神对他技能的赞赏这不只是文学格式而已。同时,本段又以悲剧式的反语法(不过,此种反语在本故事中角色尚不明显),提到他进一步的丰功伟业: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下一章,以及巴别(巴比伦)的后期发展,一直到启示录十八章它的毁灭,为地上的成就作了补充评论。
10.起头很可能该译为“主要的部分”187;前三座城在古代相当出名;甲尼却也许是尼普尔(译注:巴比伦南部古城)的别名,或者,将母音换过,可意指它们全部(RSV)。
11.RV、RSV 仍以宁录为主词,而以亚述为他的目的地,这可能是正确的;迦拉188的现代名字为宁录,此一事实或可稍微支持这种看法。
12.大城一词或许指将王座城合并来看,它在再度出现,且提及它的范围很大,因此暗示这里可能指这意思189。
(b)埃及和其后裔(13、14节)。麦西(埃及)是双数(原来是指上埃及与下埃及?),其余的字是复数(见本章开头的评语)。帕斯鲁细人指住在埃及南方(上埃及)的人。非利士人和迦斐托人(克里特岛人,Cretans,译注:地中海东之一岛,属希腊)也与埃及有关,令人感到惊讶:或许是指他们尚未定居于克里特岛的时期(他们从该地攻击埃及之后,又入侵巴勒斯坦〔〕);不然就是表达,他们占据了巴勒斯坦西南沿岸之后,在地理上与政治上都臣服于埃及。
(c)迦南(15~19节)。根据我们对早期迦南人的了解,他们并非闪族,正如这段所说明的。这些人后来大部分都被以色列人赶走,而19节下所提到的都市,更是早就被神毁灭了。这都因为他们的邪恶;以下),也与以下对迦南的咒诅相符。
21~31.闪族。现在场地已理清,准备好介绍旧约最主要关切的一族人。其中希伯( 'e{b[er
,显然为希伯来之名的字根;见24节注释)立刻被单独列出(21节)。为了说明这一支族,此处的表迅速简化到亚法撒(22、24节)的家族,以致连于希伯(24节);而这个家族中较显赫的一支(法勒族)暂时被保留,到以下才更多说明;约坍(26节以下,他是许多阿拉伯种族的祖先)则按照本书的标准手法,是首先被处理的(见本章开头的评注)。
22.以拦是个难题,因他们显然不是闪族;亚述和路德在含族的表中已经出现过(11节,亚述;13节,路低人)。魏兹曼建议说:“闪族人早期渗入了以拦,虽然后期他们不是……其中主流,而在“含族”的亚述人……后来承袭了苏美的文化”190。
亚法撒不是闪族名字,或许其历史也与以上所述类似;甚至可能它暗藏了巴比伦之名191。 24.希伯显然是希伯来( `ib[ri^ ^
)一字的起源,这名字似乎取自动词 ~a{b[ar (经过);在古代近东有一个类似的名字 habiru
,指在社会上没有安全地位的一种阶层。这个名称究竟是否原来为族名,后来具社会意义,或“希伯来”与“ habiru
”究竟是否有关系,仍然未有定论192。所能肯定的是,“希伯来人亚伯兰”与其他闪族人同为希伯的后代。
25.法勒之名与分相近:究竟这是指分散于各区以下),或是指灌溉的运河(希伯来文
peleg{ )只能凭猜测了。 28、29.示巴( Sheba ,若这与 Seba
相同)及哈腓拉已经在含族表中出现过(7节);这表示,这些地区曾有不同的族住过,或这些人是两族混合的。提过另一个哈腓拉(这名字是形容词,意思也许是“多沙的”)。
【分界的准则】
挪亚一家族谱所提供的,是此后古代近东的历史地理民族分布的资料,在沿海地带、北非洲、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定居的线索。所有重要的区域,以及将来在某些程度上,会与以色列发生接触的国家,如埃及、迦南、非利士人、耶布斯人、*
以拦、亚述等,都已包括在内。这名单反映出写作时「世界」政治上的分割情形,亦肯定表示以色列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然而本章却没有试图按人种分组。古代人更加重视的,是国籍、语言、民族的分野。
──《旧约背景注释》
【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他们的后裔状况如何?】
答:这些人是挪亚之子雅弗所生的儿子,他们的后裔所住的土地、邦国分布状况概要如左:
1. 歌篾--完全之意,就是高卢,包括今日之法兰西、比利时、德国、荷兰及瑞士之一部分地区,又是英国韦尔斯人的始祖。先知何西阿之妻亦名歌篾。
2. 玛各--意即北边的地方,就是古时的西古提人。圣经只在新约中提过一次。此族原居于俄国南部黑海与里海附近之地,及高加索之北部,并为鞑靼人的始祖,即为契丹的西北族,后为蒙古的一部。他们的后裔多住在现今的俄国和亚西亚,先知和使徒曾用玛各之名为比喻,,。
3.玛代--中间之意,就是古时玛代人的始祖,位于波斯国之西北,东临印度,西至亚美尼亚与亚述,南至波斯与旷野,北至欧亚二洲的里海。以色列人被掳到亚述时,曾被安置在玛代的城邑,。在旧约圣经中关于玛代人的事迹有多处记述,,,,,。
4.雅完--意即幼稚的,就是希腊人的始祖。他的后裔多住在希腊,、亚兰和马其顿,又是阿拉伯南部的一座城。先知们常说雅完人贩卖以色列人为奴仆,此地贸易甚为繁盛,。
5.土巴--意即散布,这人与其弟米设先居于亚述地,其后裔徙居到黑海的南方,以后又散居南边和北边,西班牙人也是土巴人的后裔,先知以西结亦曾将土巴与他的弟兄雅完、米设相提并论。
6.米设:--意即拔出来的,和玛各地的歌革、土巴等国相连属,后来居处靠近黑海。作诗的人说,寄居在米设的人有祸了!先知以西结豫言米设、土巴必要被杀、倾败,。米设的后裔,就是现在的俄国人。
7. 提拉--意即渴望,就是土国南部音的特拉加人字Thracian,今则以为系古爱琴海上之海盗,属投先挪族:Tursenoi。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雅弗族】
雅弗的后裔虽然不尽位于相连的地区,就以色列的角度而言,他们全部都能够以来自海之彼岸来定义(参 NIV 第5节「航海民族」 )。一幅来自主前第七或第八世纪 *
巴比伦的世界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世界观,认为远在海外,有很多处于文明边缘的民族。本段所列的名字,不少都被考证为小亚细亚(玛各、土巴、米设、提拉、陀迦玛 )、爱奥尼亚群岛(多单 )、塞浦路斯(以利沙、基提
)的地区或民族。按照 * 亚述和 * 巴比伦的记录,有几个似乎源自黑海以东及伊朗高原的区域──辛梅里族(Cimmerian 歌篾 )、西古提(Scythia 亚实基拿
)、米底亚(Medes〔译注︰在其他经文中 此字中文皆译为玛代〕 玛代 )、帕弗拉贡(Paphlagonia 利法
)。他施的问题最是棘手,一般考据视之为西班牙,但这样一来,它便处于其他名字的地理范围之外了。然而本段主题将这些「国家」视为希腊人或印欧民族,因此它可能与撒丁岛(Sardinia )或迦太基有关。
──《旧约背景注释》
【个人、父系、政治的名字】
「万国图」列数挪亚后裔名字的用意,是要反映整体的人类,并且在地缘政治的分割和宾主的关系上,给人简要的印象。本段所列的民族共有七十个。这数字在其他经文也有出现;它是雅各一家进入埃及的人口,国家代表的数目(七十长老
,。其他以七十代表全体的例子,还有
* 乌加列诸神,以及基甸和亚哈儿子的数目。部分学者认为民族名单上的亲属关系不是反映血统,而是反映政治上的宾主关系(宗主藩属
)。圣经有时用亲戚的用语,来表达政治上的关系。所列的有些似乎是部落或国家的称号,不是人名。在
* 汉摩拉比族谱中的名字,一部分也是部落名称或地名,证明了这在古代典籍中,不是罕见的作 法。作为纵向的族谱,本段的作用不过是确立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而已。
──《旧约背景注释》
【「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命题28}在此经节说人类有各种不同的语言;而在11:1说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难题〕,20,31节的经文似乎是说当时人类有许多不同的语言(方言
)。但是却说「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解答】
这些经文所说的是不同的时候。起先,含、闪和雅弗他们的后代,各随他们的宗族立国和说相同方言。后来在巴别塔(创十一章
)。神变乱了他们的言语口音,以惩罚他们反叛的企图。结果,各宗族之间就无法沟通了解虽然可能宗族之下的支族(subtribe ) 多少仍能沟通互相了解。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古实、麦西、弗、迦南,他们的后裔分布状况如何?】
答:这些人是挪亚之子含所生的儿子,他们的后裔所住的土地、邦国分布状况概要如左:
1. 古实:--意即黑色,含之长子,为建造巴别(巴比伦 )、尼尼微各城的宇录之父。其后裔所居之地,属于非洲东部,为埃及南边的一国,,,,,,在新约中称为埃提阿伯,希伯来人称这国的北边叫西巴,与古实长子之名相同,。在旧约中所说的古实,是土耳其东边底格里斯河东的地方,又名古他,被掳的犹太人有安置在这地方的。古实又是属于阿拉伯北部靠近红海的地方,又名古珊,。在便雅悯支派中,有一人与古实同名(诗七小引
)。
2. 麦西--埃及之急,是含之次子,他的后裔住在埃及国。麦西为埃及之复合名,指上、下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红海之西,立国最早,为有史以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巴比伦、印度、埃及
)之一。
3 弗--意即受苦的,是含之第三子。弗之名在后世亦有用作国名或是族名的。先知们说到弗人之勇敢,大都是关乎埃及的势力,古实人和弗人(又作吕彼亚人 参142题 ),均系执盾者(耶四人9
)。他们为挪亚们人之助手,,豫言他们与埃及人同遭败亡。弗人之地,似为阿比西尼亚Abyssinia以东之地,位于非洲之东部。
4 迦南--鄙陋之急,是含之第四子,他的后裔为迦南地的诸族。迦南是因他父亲的罪受了咒诅,便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参9题
)。在旧约中所提到的迦南,原系指地中海东边的平原,长三百六十里,宽三十余里,那里四境的人民是非利士、腓尼基、推罗、西顿等地的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迦南人所住的原地,乃是从地中海到约但河全境之地,也就是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所分之地。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含族】
含族族谱共通的主题,是它和以色列人在地理、政治、经济上,都有极密切的重要性。这些国家是以色列的主要对手,并且简直是围堵以色列(埃及、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
)。本段最重要的是,埃及(古实、弗、麦西及其后裔 )和迦南(希未、耶布斯等各个民族 )范围之内的政治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民族在人种上属闪族人(迦南人、腓尼基人、* 亚摩利人
)。此外,名单上还有一些简短的记载(宁录和迦南 ),打破了标准的族谱格式,并且引进一些在以色列后世历史中的重要地区(* 巴比伦、* 尼尼微、西顿、所多玛、蛾摩拉 )。
──《旧约背景注释》
【宁录】
多年以来,解经家一直试图将宁录鉴定为已知的历史人物,如杜库提宁努他一世(Tukulti-Ninurta I 圣经士师时代一位亚述王
),或美索不达米亚神祇如宁努他(Ninurta
)。后者是战神和猎户的守护者,在一个神话中,他追踪到好几只异兽,或击败,或杀死。然而按照创世记的记载,宁录很明显是位人类的英雄,不是神祇,亦不是半人半神。部分教父接受了晚期犹太传统,视他为巴别塔的建筑者和拜偶像的创始人,但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根据的看法。宁录的国度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10节
)扩张到北部(11节 ),与近东史上第一个帝国亚甲德(Agade )王朝的发展大致相同。这王朝的统治者如撒珥根(Sargon )和纳兰辛(Naram-Sin )等(约主前2300年
),都是古代最英武的君王。以力(即 * 乌鲁克 )也属宁录的王国,这城曾被 * 吉加墨斯所统治,也是苏美最古老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旧约背景注释》
【从迦斐托出来的非利士人为何等人?】
答:迦斐托--意即串珠,原是非利士人所住的海岛,或沿海之地,,,,或是革哩底岛的别名,,也有人以为这海岛就是旧约的基提海岛,,也就是新约的居比路,,今名塞浦路斯,原属英国,为地中海中部之一岛,于公元一九六○年宣布独立,成为共和国。非利士--打滚之意。这里首次提到非利士人。从迦斐托出来的非利士人,就是革哩底人或居比路人。这是真非利士人所移居的地方,,西滨地中海,东靠迦南,
南连埃及,长约壹百二十里,宽约长的半数。居民除移居来的非利士人外,还有亚衲族土人,他们先前本是迦南人,以后才迁来此地的;此外,又有基述人(原为约但河东边的一个小国的人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16西顿、赫、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他们的后裔状况如何?】
答:这些人是挪亚之孙迦南所生之子,及其后裔诸族之名,他们所住的土地,邦国分布状况,概要如左:
1. 西顿--设防之意,是迦南的长子(15 ),他的后裔居于西顿地方。西顿为迦南地最古之城,建于海滨,在推罗以北约六十六里,也是地中海一大码头。以色列人进迦南时,西顿为推罗的旨城,在迦南一带的人民都是称为西顿人,。
2.赫--恐惧之急,是迦南之次子(15
)。赫族人身躯矮小,极为强健,在以色列人夫进迦南的时候,此赫族住在迦南的北方,就是今日的小亚细亚等处。另有赫族数家人,迁到亚摩利地。建立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就是赫族人和亚摩利人所生的后裔。
3.耶布斯人--耶布斯(16 )意即打谷场。耶路撒冷曾为耶布斯人所盘据,,。该族人是迦南的后裔,,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们住在迦南地。以色列人进迦南时,耶布斯王被打败了。后来大卫王攻取了耶路撒泠,耶布斯人亚劳拿曾献禾场给大卫筑坛献祭,。耶布斯人后来又作了所罗门王服役的奴仆。
4.亚摩利人--亚摩利(16 )意即善说者,为迦南后裔中之一大族,凡住在迦南地的别族,都要与他们订立和约。当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南方的一族强盛,耶布斯为其坚固城之一。以色列人进迦南时,先后在约但河东、河西之战争中,亚摩利人及其五王皆被歼灭,。以后亚摩利人就不能再兴起了。(16革迦撒人
参23题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闪族】
闪虽是挪亚的长子,族谱却排名最末。将经文重点所在的一支于最后列出,是创世记的惯例。表中所列的(按我们的人种尺度 ),包括了闪族和非闪族国家。例如 * 以拦(底格里斯河东面
)和路德(小亚细亚南部之里底亚 )都是非闪族人,但两处地方后来都在历史上有密切的关系。示巴、阿斐、哈腓拉都是阿拉伯的区域,*
亚兰源于底格里斯河东、以拦以北,后来却与主前第二千年纪后期支配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之亚兰人牵上关系。
──《旧约背景注释》
【,23以拦、亚述、亚兰、乌斯,他们的后裔状况如何?】
答:这些人是挪亚之子闪所生的子孙,他们的后裔所住的土地、邦国分布状况,概要如左:
1.以拦--隐藏之意,是闪的长子,其后裔住在叙利亚的南边、波斯地的东边,以拦人和波斯人都是他的子孙(22 )。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以栏国业已强盛,先知们曾豫言以拦人必要分散到四方,。到了巴比伦王伯沙撒年间,以拦果然隶属于巴比伦省,名叫书删城。在圣经中尚有多处记述以拦人的事迹,,,,,。
2.亚述--平地之意,是闪的次子(11-22 ),国人称他为神,也称他们的国为他们神的国,京都基勒,其原名就是亚述,国境东至玛代,南至迦勒底(参15题 ),西至底格里斯河(即希底结河
,北至亚美尼亚。其南两边都是山地,为牧刍之所。在亚述境内建有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利鲜四座城。关于亚述的事迹和史实,在圣经中有很多叙述,,,,十九全
,三十六全
三十七全 ,。亚述国富、重商,,、拜假神和暴虐成性,,为选民不应来往的国,,二十三全
,,,,,最后必遭败亡,,鸿全
。
3.亚兰:--意即高地,是闪的第五子,,他的后裔系住于巴勒斯坦东北边的高原上,比地中海面高约壹百五十丈,其宽从黎巴嫩山直到伯拉大河,,这样似将米所波大米和叙利亚都包括在内了。其中间有黑门、何珥两座大山,又有亚罢拿、法珥法两大河流。在旧约时代,亚兰分为数小国,像大马色、琐巴、哈抹、两河之间的亚兰、巴旦亚兰、玛迦、基述、伯利合等,这些地方在大卫与所罗门年间,与以色列国常有交兵,,到了先知以利沙的时代,关系最为奇特,六全
七全,,十三全
。亚述为应犹大王之要求,攻破亚兰国首都大马色后,将之改为行省。此后,亚兰有时属亚述,有时属巴比伦、波斯或希腊。到了新约时代,便为罗民国的一省,定名为叙利亚,。日后保罗旅行布道曾走遍这地方,,,,。
4.乌斯--意即耕种之地,是闪的孙子,亚兰长子的名字,及其族名与所居之地的名字,。此族与拿鹤、密迦、亚伯拉罕为近族,与西珥、底珊关系亦相同。在他们的后裔中,也有人叫乌斯,,。此族与何利、亚兰族为混合血统,其他又是约伯的家乡,叙利亚南部之国,靠近犹大,曾有数王治理乌斯地,当时的地位亦颇为重要,以东人曾住过那里,但彼此相去不远,其地曾遭迦勒底人及示巴人(参98题
)杀戮劫掠。总之,乌斯地当在巴勒斯坦之东北。犹太史家约瑟夫(Josephus、A.D.37-100
)曾谓乌斯建设特拉可尼及大马色,故知乌斯是在叙利亚沙漠中,位于大马色及以东两地之间。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分地】
这句话的传统理解是指巴别塔事件后人类分为列国,但也有别的解释。例如它可能是指人类社群分为定居务农和游牧为业,亦有可能是描述一个彻底改变古代近东文化的集体迁移──甚或是中离群朝东南迁徙的人。
──《旧约背景注释》
【「各国的地土、海岛。」】
很少人会在这一堆名字中找到宝藏。这章是古代历史之论,许多地名甚至在我们近代地土上。在这许多的万象,我们能学习三件事。
人类原是一体的——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非洲森林中的土人,以及在黑暗中最卑微的被人遗忘的,或是最凶悍的杀人犯——他们都是我们骨中之骨,并不逊于君王、圣徒,先知于殉道者。
救主性格的尊贵——祂爱所有的人,为全人类舍上,成为赎众人罪恶的代死者。众人必靠祂而兴起,从祂尊贵的心地,关切众人,满足他们的需要。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盛,供给你们一切的需要。任何人都可得着主的福祉。众人不过是祂光辉的片段,因为祂是唯一完全无罪的人。祂是在众人之中,却驾乎众人之上,是元首君王。
宣教士工的呼声——人类既出自一本,一位的经验是众人可资凭借的。每人都可体验惧怕与盼望,意愿与试探,困倦与自卑,与别人一样。福音是将福分带给众人,所以你们要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大分裂】
法勒是挪亚的第五代后裔,生于洪水事件的几百年后。他的名字,就是「分裂」的意思,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原先是一个整块的陆地,不像今天分为东半球、西半球的形式。但在洪水过后不久,上帝就变乱建造巴别塔者的口音,于是世界上语言就因此不同了。几世纪之后,地面的陆地产生巨大的分裂。据传,这次的地面分裂是发生在法勒还活在世上的时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可能是地震
),原因不详。但陆地的确分裂成好几个洲了。
有些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这几个洲,就像一个拼图游戏,像南美洲的「鼻子」可配上非洲科特迪瓦的「肩膀」,再把北美和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联合起来,勉强还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这是唯一能说明世界语言、人种何以不同的注解。起初,上帝变乱人的言语;后来更把陆地隔开,这些都是法勒在世的时候发生的。人在一起有时可以造成更大的贡献;有时却会产生更大的罪恶。而后者的机会往往多于前者。我们知道上帝的作为是有益于世人的,且是奇妙的。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
邦国的观念,由是出现在圣经中。他们都出于同一个族类,然而由于生养众多,就分成不同的支派、宗室、邦国,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在神圣的安排里,神要他们借着彼此的交通,使这族类更丰富。在神的心意中,邦国的原则,乃是合作。圣经末了说:「列国要在城的光中行走」。列国都为着别国的福分,献上特有的能力和富源。这是神极其美丽的心思──一切受造之物,在神的荣耀里,和谐的生活。
―― 摩根《话中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