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神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
2「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
3「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
4「惟独肉带着血,那就是它的生命,你们不可吃。」
上图:描绘犹太人屠宰的中世纪绘画。犹太人的肉食必须把血放干净。
5「流你们血、害你们命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
本节原文的开头是「当然」,强调这个命令是很严肃的。神重视祂所赐的人的「生命」,敬畏神的人不但不可杀人,连恨人也不可以())。惟独神掌握生命的主权,祂必追讨杀人者的罪。
「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指神也要向各人追讨他杀弟兄的罪,过去该隐杀亚伯只被赶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6「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神再次重申「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表明人虽然已经堕落,但还拥有不完全的神的形象;也表明神起初造人的目的并没有改变,祂仍要借着人在地上彰显祂的荣耀。神既将祂的形象赐给人,我们就应当尊重每个人,恨人、杀人都是藐视神的形象,神必要追讨。
6-7节原文的形式是诗歌。
7「你们要生养众多,在地上昌盛繁茂。』」
8「神晓谕挪亚和他的儿子说:」
9「『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
10「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
11「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
12「神说:『我与你们并你们这里的各样活物所立的永约是有记号的。」
13「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经过大洪水的人一看见「云彩」,可能就会心惊肉跳,担心会不会又来一次洪水,因此神「把虹放在云彩中」,实在是神的体恤和安慰。「虹」是雨过天晴的标志,表明大雨已经停止,「水就再不泛滥」())。「虹」也是围绕神宝座的荣耀的一部分(、)),可能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永约」())。
本节并非说「虹」这种现象在洪水之后才出现,而是说神把「虹」当作立约的记号,把「虹」作为神恩典的证据。正如「割礼」被神指定为亚伯拉罕之约的记号()),但「割礼」这一习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14「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
15「我便记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16「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记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
17「神对挪亚说:『这就是我与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约的记号了。』」
18「出方舟挪亚的儿子,就是闪、含、雅弗。含是迦南的父亲。」
19「这是挪亚的三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散在全地。」
20「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
上图:发现新石器时代、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酿酒和橄榄种植遗迹的考古地点。葡萄酒的历史与农业有非常紧密的连结,在美索不达米亚、以色列、腓尼基、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中,葡萄和葡萄汁所发酵的饮品占据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创九21】「他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
挪亚的醉酒并不表明他酗酒了,可能因为他第一次喝酒,缺乏经验才醉倒,因此圣经对他并无批评。「在帐棚里赤着身子」表明挪亚并不是当众出丑,因为帐棚是他私人的地方。
上图:2017年于格鲁吉亚Khramis Didi-Gora出土的主前6000年的陶罐,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制作葡萄酒的证据。陶罐中发现了葡萄酒的残渣。
22「迦南的父亲含看见他父亲赤身,就到外边告诉他两个弟兄。」
23「于是闪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他父亲盖上,他们背着脸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
24「挪亚醒了酒,知道小儿子向他所作的事,」
25「就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
含使自己的父亲蒙羞,在儿子面前也失去了好榜样,所以他受的惩罚是他的小儿子「迦南」())上行下效,使自己蒙羞。「奴仆的奴仆」指「最低贱的仆人」。「迦南 כְּנַעַן」的字根「כָּנַע」的意思是「被征服的、被压制的」,所以对迦南的咒诅本身就是双关语。犹太人传说是迦南先看见祖父挪亚赤身露体,他去告诉父亲含,随后才由含去告诉他的兄弟,所以挪亚咒诅迦南。
25-27节原文的形式是诗歌。
26「又说:耶和华——闪的神是应当称颂的!愿迦南作闪的奴仆。」
在25-27节的3个预言中,唯有对闪用到神立约的名称「耶和华」,表明闪是承受神的应许的,亚伯拉罕就是闪的后代,「女人的后裔」())将从闪的后裔中出现。「闪」的字义是「名字」,所以「耶和华——闪的神是应当称颂的」是一句双关语。
迦南的后裔迦南人后来被闪的后裔以色列人征服,沦为「奴仆」(、))。应验了「愿迦南作闪的奴仆」。
27「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
「雅弗」的字义是「开启的、扩张的」,所以「愿神使雅弗扩张」是一句双关语。雅弗是欧洲人的祖先,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以后,「扩张」到全世界,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欧洲的科学都来自他的后裔。
「住在闪的帐棚」意思是「作客」、「和谐相处」。新约教会出自闪的后裔犹太人,却在雅弗的后裔外邦人中广传,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应验了「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
迦南的其他后裔所居住的腓尼基地带,后来被雅弗的后裔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所征服,应验了「愿迦南作他的奴仆」。
28「洪水以后,挪亚又活了三百五十年。」
29「挪亚共活了九百五十岁就死了。」
义人仅仅得救,故事响亮的话乃在最后三个段落中,关于神的应许,祂的祝福,祂的约。如果神此时此地结束了这败坏的世界和它的败坏民民,祂是公道的。但是祂的恩典使祂未这样行。(一 )在这一层面上,挪亚正像亚当与该隐。他是‘我们每一个人’,代表整个人类,包括那些至今不知道他们已经多么接近神转变祂的受为严厉的最后的审判的人,只是因祂的恩典他们才未被毁灭。虽然故事中神是对挪亚说话,但这应许并不只是给那些逃脱洪水的人。它是给全人类的,虽然他们的心可能是恶的。神不再毁灭一切活物,那应许实际上是说祂从未立意这样作。地还存留的时候,四季将按时循环,而每天也将有晨曦再现。祂管理自然界凶猛的洪水,而且不许它们超越祂所给它们划定的界限。立约也是与一切有血肉之体立的,实际上是与一切受造之物立的约。它不像西乃之约,只与神的选民立约;它也不是祂在起初与他们订立的约,而是写在万物的实在组织中。正如虹在风暴之后出现那样,祂的恩典和智慧也是这样掩护犯罪的人类。只有在这故事里,如今才创造虹。希伯来人知道,我们也知道,它本来就常在那儿了。除去了它的历史装饰,洪水故事的最深教训并不是坏人将被毁灭,惟有义人才会得救。用使徒的话──它是,引用箴七十士译本中的一节──‘义人仅仅得救’(钦定本 )。但是,事实上不只他们,而是所有的人,世界的人都应当如此。现在,神不愿意他们的骄傲和罪恶妨碍祂的旨意。我这样说,以乎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神是善良的,神又是君王,所以祂不愿意让罪恶拦阻祂。但是在创世记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讲述的故事里,我们知道神决不只是这样。神丰盛的恩典应得到崇敬。在他们精巧的笔下,这显然是纯洁的故事,甚至在希伯来人原来的创作里,也提出了使人敬佩的神学教训,那就是神的公义与祂的怜悯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是间不容发。透过故事说明,祂的愤怒如何难以胜过祂的慈受。它唤醒我们,现今的情况仍然如此。(二 )在米所波大米的故事中,没有类似这样的事。它以绝望开始,也以绝望告终。自然界依然威吓人类,而众神依然分裂。众神可怜地像苍蝇般聚集在乌特拿皮虚底的祭品周围,虽然好像轻松了,他们的蛮性却在那一剎间驯服了。那陆续在伊恕他与恩里尔与伊雅之间发生的场面,本身是动的场面。如神在较早时候因为命令毁灭她的百姓而感到内疚;现在她答应永远不忘记这事,但是她无力保证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事实上她是害怕恩里尔,不想他知道乌特拿皮虚底的逃脱。这很有理由──因为当恩里尔到达时,他发现有人生还,便气得面如土色。‘在毁灭中不容许有人活着。’尼奴他指着伊雅,那位曾经警告乌特拿皮虚底的温柔的神说着;而他是被迫这样说的。他责备──但客气地对待──恩里尔的残忍。他应当只惩罚有罪的,而不应惩罚全人类,而且,无论如何,神的本份总是要宽大忍耐吧?但是从他原谅自己与这事件上的关系,看出他也怕恩里尔。结果他能建议的只是恩里尔去访问乌特拿皮虚底,与他商讨善后。这是戏剧性的场合,叙述得很美,但是与在天上的分歧有多大呢?恩里尔同意去拜望乌特拿皮虚底。但是他的解决方法如何呢?他给他不朽,然后把他搬到尽量远离人类之处(在这故事中他们仍然在那里、虽然他们本应被毁灭了! )。除了他们也许会找到一位善良如伊雅的神去照顾他们之外,便全无希望了。过去赐一个不朽,而且只给一个人,如果要说作用,只是强调其他所有的人的必死!而吉勒加墨恕未能利用乌特拿皮虚底的好运气,只是更重复这信息而己。正如我们所已见到的,在关于‘人的’罪恶与骄傲的整个故事中,也没有提说过,所有关于使情况改变的可能性乃是悔改。一种无法忍受的悲观贯穿直到末了。人是命运的玩物,但众命运之间经常争吵,那仁慈的命运几乎不可能防止那些比较邪恶的同事。当人类被掷下,无助地咒上天时,只有普罗米修斯的一阵风(编按:普罗米修斯是赋予人类生命的偷火神的 )。但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福音在那里呢?我们的神是烈火,(续 )(三 )强烈对比起来,希伯来的故事给予希望。它包含一种福音。但是我们要小心,否则我们会把它看得太轻松了。这故事所持的希望乃是令人吃惊的现实的希望,它所传讲的福音实在是在水中淹着的人所抓住的一根草。在应许与约之间有祝福。但是能否称之为祝福呢?我们把这混乱的段落,当作叙述神或我们自己可以保持满足的内容,便太愚笨了。动物的创造,一度曾经是‘人’的伴侣,如今要害怕他,逃避他。它们被交给人去任意宰杀作食物(加上希伯来的风味、血一定不要与肉一起吃 )。这是第一章所以不能放进创造记录去的现实,而它只能间接暗示出来。它是人管理变坏了的被造物的实际情形。第三节即‘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必然是带讽刺的话。‘人’与他的同类的关系也是一样。那‘人’现在杀他的弟兄如动物,‘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6节 )的话里被认出来了。我不认为这是关于法律上反对凶杀或者处以死刑为合理──并未提及其他人类要求算账,只有神要求。在这上下文里,神方面很忧伤,因为祂的受造物不像祂以人类生命为那么贵重。‘人’受造乃是作祂的副手,祂的使者,而他的身体应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很可惜!事实并不然。这是在洪水未发生的情况下。这就是要点。洪水未发生过。那些所谓的祝福全部,神并非对一批义者而言,却是对我们全体人类,包括你我而言。其中的祝福并未包括准许我们(除一样例外 )去行我们每日所行的事,而是指示我们去行神吩咐我们行的。我们要在这自大而又未得救的人类和纷乱的宇宙的可怕背景中生活下去,直等到祂自己的适当时间来到,那位忧伤、愤怒、但仍恩慈的神成就祂的伟大拯救。(四 )现在我们或许明白,像挪亚那样的信心是多么反常。我们称为信心者,那些使人满足的与情感的敬虔,并不能救一样小东西。只有像挪亚那样的信心可以在神的恩典方面,使天秤倾斜,拯救一个世界。我对洪水故事最后的话,留在两段经文中叙述;这两段经文合起来,既简明而又有力地概述了它持久而又有表里两义的信息。首先从:--《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九章 新命令 虽然这里回应了给亚当的吩咐(1、7节),罪却令其黯淡了。神的形像仍然保存(6节),人仍然是上天的代理者,但他的国度将以恐惧为主要气氛(2节),与他同样受造的动物,现在成了他的食物(3节),地上也会充斥着暴力(5、6节)。 3、4.允许吃肉可能是一项新措施,也可能不是:也许从前是暗示的(见的注释),只到现在才明言;不过 RSV 的推论似乎更自然!对人而言,这是神新容让的事。对于血的规定,才是全新的项目,在神学上意义十分深远。人对于神所造活物的权利,在此受到限制,因为它们的生命是属乎神的。摩西的律法再三肯定了这一点(如,;。这规定也预备了人心,能够明了在献祭时用血的意义。它既属乎神,便可视为祂赐给罪人赎罪的礼物,而不是他们向祂献上的祭礼。 5、6.血的神圣不可侵犯,在此又推进了一步,并且藉第6节的韵律增加其记忆性,AV 与 RV 保存了其风味:凡流人血的……。此处所顾念的,不止是报复而已。这里的话不会指将杀人的野兽处死,不过可能可以指将谋杀者处死。解释的要津在6节下:其目的在于教导,正如第4节一样。若所有生命都属乎神,人的生命就更是如此了。这两项功课到现在仍然有效,虽然(如我在另一本书中所辩解的),173教导的方式可能改变:我们不可能只把第6节放入法典中,除非我们也愿意同时接纳第4节和第5节上。死刑的辩护需要有更广的基础。173 The Death Penalty (C. P. A. S. Falcon Booklets, 1963), pp.13f.
宇宙之约 这第一个明言的约(若我们以指此约),在宽广度(“一切活物”都包括在内)、恒久性(“永久”、“永远”等)、及慷慨方面(因为它既是人不配受的,又是无条件的),都令人希奇不已。不只如此,它的记号与印证(一切约都有这特征)更强调出,神是那独一发启这约的,人远不能及。 这段话一开头,就将约基本上是讨价还价的观念杜绝了。同时,接受的人并没有任何义务174,使这约成了非常的特例,而且,正如穆瑞(J. Murray)所指出的,这约不能带来亲密的交谊,因为“凡有宗教关系,就有唇齿互依的关系175”。这里却没有唇齿互依的关系。 8.神在本章向整个家庭一起说话,不再透过挪亚间接向他们说。他们与他一同承受新时代,所有受造之物都因他们蒙福。 12、13.这个记号(的注释)极适合完成所有约之记号的功能,那就是保证。它是一件已成就之事实的印证,就如后来的割礼记号一样;不过,这记号与它不同之点在于,不可能有人会想凭己力去获得。 有人曾提出很动人的看法,说弓(译注:中文为虹)如今向人刻划出,神已经将祂的战弓放下了176。不错,这个字有这两种意思,而在的诗句中,闪电乃是祂的箭(;;可是若此处果为这观念,似乎应当表达得更明确些。然而,彩虹映对着阴沈的云层,显得荣耀非凡的景气,适足以使它成为恩典的象征,更何况它是由阳光与风暴而生,令人联想到怜悯与审判的结合。 彩虹是神荣光的成分之一,以西结与约翰;都曾如此看见;或许这是因为要纪念此处第一个恩典的应许。 14、15.这应许不是说,每朵云层中都会看见彩虹(AV,RV),而是说,每逢它出现(参 RSV),神便会记念祂的约。记念在这里是一般的意思,而不是像所解释的;这一整段的语气,是迁就我们想得到保证的需要。174 第四至六节中包含义务,不过这些并非明文与约相连。
175 The Covenant of Grace (Tyndale Press, 1954), p.17。
176 von Rad, p.130。
闪、含、雅弗的命运 19节的声明简介了第十章的广阔性,而20~27节预备了旧约从起的精选性。圣经一方面强调人类的合一,正如先知对异教徒的神谕所显示的,一方面又在这合一中强调特殊性。可是在新约中,种族的角色被取代了:“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因此,若要依据25~27节来将人类宗族分等级,便是重新建立神已经拆毁的,正像保罗在斥责彼得的重造。亦参见25节的注释。 挪亚的酒醉重复提了两次,但在此丑闻中,对他的部分没有任何道德评论:开始(20节,和合本:作起)可能意指他的错只在缺乏经验;但我们无法确定177。 圣经第一次记载饮烈酒的故事,就指出它令人失去庄重与名誉,在第二个故事罗得的堕落中以下),情况更加严重。这并不是它惟一的一面(;;,但是足能作为上述经文的评注,也予以大力支持。后来律法将会为它的误用作些安排,让人许愿滴酒不沾,以见证自己基本的忠诚以下);但这类许愿乃是一种神特别的呼召(也请看耶三十五;以下)。不过,在这里醉酒只是枝节!故事的要点是,含的产业如何因他极端不孝的举动而受到亏损。此举违背了第五诫,使得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因着这一点大大扭转因为那条诫命并不是对社会关系的规定(这只是附带的),而是一个呼召,要人高举神所派定的权威,如此便能保住祂的祝福。 24.最小的(RV,RSV)是希伯来文最自然的意思,似乎也可由得到支持。AV 的较小可能性很小。旧约时期,闪族与含族接触频繁,而雅弗族则距离甚远,这也许导致如18节等所记我们熟知的组合法? 25.这咒诅落在迦南身上,他是触犯者最小的儿子,而触犯者自己也是么儿,因此所强调的是犯罪对含后裔的影响,而不是针对他个人。他既与家人不和,他自己的家也将动摇不振。既然咒诅只限于含族的这一支,那些认为含族全都应注定卑下的人,便是错读了旧约,也误会了新约。而很可能在以色列征服迦南人的时候,这则神谕便已充分应验了(;。 26.在这三道神谕中,惟有在闪身上用到神的个别名称雅伟(译注:耶和华,或上主);这一事实的重要性,在开始浮现,以致在整卷旧约中都显为重要(。闪的意思是“名字”,因此很可能这里有文字游戏;参27节的注释。传统用的原文,愿颂赞归于上主,闪的神(RV,参 AV),显示闪自己已经与雅伟立约,他的祝福全来自他的上主。RSV(愿闪因上主我的神蒙福)也许是对的,这译法是将相同的子音重新配上母音,使闪成为直接承受祝福的人;但是这一较简单、不含蓄的结构,从古代译本中却得不着支持。 27.扩张(留出空间)是雅弗之名的动词字根(参26节对闪的注释);这则神谕显然坚定了在他出生时为他作的祷告。使他住在闪的怅棚里(或当中),这句话的应验,在旧约几乎找不着178,可是在新约招聚外邦人的时候,就跃入眼帘了因为当时信徒主要来自西方。对这个神谕如此解释,是视之为对属灵大事的预言,而不视之为十二世纪以宗教为名的开倒车政策;只有最强硬的怀疑主义才会不满意这个事实。177 RSV 的翻译,挪亚是第一个耕地的。他栽种了一个葡萄园……,并不恰当。希伯来文最多只能,“挪亚,耕地者……,是最先栽种葡萄园的。”甚至这种译法,也是此种结构相当罕见的用法,其实直译应为,“挪亚,土地之人,开始并栽种了”。“开始并”,惟一另外的出处,在,而在类似的“开始去”一词四十个出处中,惟有四个(即,;;;或许可算可以译为“是第一位(去)。若查考如,,;等,便会赞同这一点。
178 von Rad, p.134,他认为非利士人是从克里特(Crete)而来,将他们归于含族。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古代世界之荤食】
古时的餐桌上很少有肉类。豢养牲畜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肉食,而是提供奶和毛。只有在动物死亡或被杀献祭后,才有肉类供应。肉类如今虽已列为被认可的食物,带血的肉仍受限制。古时视血为生命力的所在。这禁令不是说血一滴也不可以吃,只是让血流净就可以了。食用之前让血流净的意思,就是把动物的生命归还给赐牠生命的神。这样做亦肯定他们是获准取去这生命,以宾客的身分享受神所赐的丰盛。其作用与现代信徒饭前的祝福没有什么分别。这禁戒是圣经独有的,古代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有相似的例证。
──《旧约背景注释》
【「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
{命题27}神命令人吃肉或吃蔬菜果子?
〔难题〕当神创造亚当后,祂命令他只吃「一保证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但是,神没有说到肉也可以当食物。然而,当挪亚由方舟出来后,他被告知「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这是否与先前所说的不以肉当食物有矛盾。
【解答】
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启示」(progressive revelation )很好的例子——就是先前神的命令,为后来神另外一个命令所取代。在此,并未牵连到任何实质道德标准(intrinsicmoral standard )的改变(因为神的本性不变 );在渐进式的救赎过程中,为了祂的受造物达到对祂事奉的一切目的,神有权改变对祂受造物的命令。譬如:起先父母允许他们的小幼童用手拿东西吃,后来小孩稍微长大,父母要求他们用汤匙吃东西;等小孩再长大成少年时,父母要求他们用刀叉进食。在整个小孩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命令并没有冲突。只是因为随着情况的递变,为了达到特殊的目的;才有渐进式的启示和命令;神对祂的受造物也是如此。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现在的基督徒仍然被禁止吃血吗?】
洪水以后,神向挪亚更新神的盟约,并给予他某些基本指引,以维持洪水以后社会的秩序。第四节记载一条重要的禁令:「惟独肉带着血,那就是他的生命(nepes ),你们不可吃。」血是特别神圣的,因此神颁下命令,无论是谁犯了流人血的罪,必会被判以死刑。稍后,利末记清楚说明了禁止吃血的原因:「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吃什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因为活物的生命(nepes )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第十二节继续指出,纵然是打猎得来的野兽,在吃掉它之前必要把它的血放出来。
新约信徒所面对的问题是,究竟这项禁令是否仍适用于今天。在,彼得接获启示,古时摩西律法中的禁令,关于那些食物不可吃的,现在已毋须遵守了。所有四足的动物,爬行生物及飞鸟,都被认为是洁净的,适合作人类的食物。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原则可推广应用于全人类,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借着耶稣流出的血,外邦人和犹太人都能够接受救赎和恩典。可是,我们的问题仍未解决,及所详细记载有关不洁食物的禁令,纵使被彼得所见的异像抵消了,但是否同时将有关食血的禁令取消了呢?基督经已流出他的宝血,但是否抵消了所有血的神圣呢?抑或仍然因着血是各各他的表征而被尊为宝贵?换言之,容许吃所有动物、鸟类,无分洁与不洁,是否包括了容许吃这些生物的血?抑或应先由屠夫宰杀了这些生物,放了血,人才可将这些生物煮熟作食粮?
最后一条问题的答案是:「对」。彼得在梦中接受神的特别谕令后数年,耶路撒冷的会议举行了,为要讨论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犹太教的礼仪才可成为基督徒。这次会议的主席雅各说:「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①偶像的污秽和②奸淫,并③勒死的牲畜,和血。」雅各的意见被其余与会者接纳,因此,他们决定了以下述说话来回答安提阿、叙利亚及基利家的外邦归信者:「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惟有几件乃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
从上述经文,我们得知:①有关禁止吃血的劝戒,是在彼得见到异像之后才发出的。因此,这些劝诫没有因着较早时使徒行传第十章而被废除或有所修改;②禁止吃血的劝诫与严禁奸淫的禁令一同发出,而奸淫的禁令,永远不会被视为过时而作废,却是一条历久常新的命令,每一个有良知的基督徒都会接受;③坚持血的神圣地位,并非出自人的意念,这项谕令乃来自圣灵自己的权威。当然会有人根据保罗稍后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有关祭偶像之肉的讲论,而推断耶路撒冷议会所发出的并非长久都有约束的效力。然而,保罗的目的不在于吃祭偶像之肉所必然产生的罪。他所强调的却是吃祭偶像之肉会成为初信者的绊脚石,因为这些异教归信者以前是向偶像献祭的。
在,保罗继续针对这件事情加以引申讨论:「倘有一个不信的人请你赴席,你们若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话。若有人对你们说,这是献过祭的物,就要为告诉你们的人,并为良心的缘故,不吃。」这段经文的含义是,信徒在其他人面前吃那些曾呈献给异教祭坛的肉,便会使旁人产生疑惑。因为吃祭过偶像的肉可能会对外邦的初信者造成属灵上的伤害,所以新约时代的信徒便要避免不吃。经文的含义异常明显:我们仍然要尊重血的神圣,因为神曾命定血作为耶稣基督代贩的血的表征。因此,每一个愿意服从圣经教训的基督徒,都不应吃血。
在,基督曾庄严地宣告,信徒要以信心来吃他的身体及喝他的血,但这段经文很明显只是提出了真信徒对于基督在各各他献上牺牲赎罪祭的「属灵」反应。当我们完全相信基督的生命是无罪的,并相信他献上无罪的身体作为对我们罪的代赎,那么,我们就是借着信心来占用他的身体及宝血,以及他的拯救的权利了。神曾作出诚恳的劝告,禁止我们将生物的血当作食物;然而,上述提及基督代赎,与我们是否接受神在这方面的劝诫并无关系。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死刑】
由于人具有神的形像,其生命也受神保护。在神面前保存生命的重责,落在人类的手中。如此古时的血仇,和现代社会的死刑,就在此设立为制度。在以色列社会中,报血仇的责任属于死者的家属。
──《旧约背景注释》
【约】
* 约是两方面当事者之间,所达成的正式协议。盟约中最重要的,是条款的部分。这条款可能对单方面,或双方面都作出要求。神在这约中负责整个条款,而不加诸挪亚一家身上。这约和后来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以及建基于亚伯拉罕之约的其他盟约不同,它不包括拣选,启示也没有进入新的阶段。这约也是与一切活物立的,不只是人类。
──《旧约背景注释》
【虹的意义】
以虹为立 * 约的记号,并不表示它是前所未见的第一道天虹。记号的作用得视乎它所代表的意义。同样,* 割礼虽被指定为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的记号,却是古已有之的习俗,不是亚伯拉罕一家的新创。按照《* 吉加墨斯史诗》,女神 * 伊施他尔指着项链的天青石(lapis lazuli 一种深蓝色含有金色黄铁矿成分的准宝石 )起誓,宣称永远不会忘记洪水的日子。在一幅主前十一世纪的 * 亚述浮雕中,云中伸出两只手来,一手赐福,另一只手却握着弓。这意象很有趣,因为译作天虹的字眼,同时亦可解作这武器(弓 )。
──《旧约背景注释》
【喝酒】
酿酒最早的证据,来自新石器时代的伊朗(札格洛斯地区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鉴定为主前第六千年纪的广口瓶,瓶底有葡萄酒的残渣。
──《旧约背景注释》
【族长的宣告】
挪亚发现含的不当行为,便咒诅迦南,祝福闪和雅弗。在圣经材料中,族长的宣告往往是关乎儿子将来在地之肥沃、家庭之繁衍、亲属之关系几方面的事。创世记在,、39~40,,都是例子。按照这个习俗,我们可以作出几个关乎本段的结论。首先,含不检的行为没有必要被视为咒诅的「原因」,它也可能不过是导火线。例如参较以撒要求以扫为他预备美味,好祝福他;食物不是祝福的原因,只是制造合宜的气氛而已。其次,迦南似乎无故受歧视,也没有值得不安之处。我们可以假定宣告的内容比所记的广泛,其中也有对含不利的说话。圣经作者没有保存整个宣告的必要,他只需节录与论旨有关,及对读者有切身关系的说话就可以了。迦南人是含的后裔中,以色列最为熟悉的一族。其三,我们没有必要将它视作出乎神的预言。本段没有「耶和华如此说……」;这宣告是族长的,不是神的。尽管如此,他们对于这种宣告依然很慎重,并且相信它能够影响历史的发展和个人的命运。
──《旧约背景注释》
【迦南为什么要受咒诅?】
答:挪亚的三个儿子是闪、含、雅弗。挪亚因喝醉了酒,在帐棚里赤着身子,被含看见了,就到外面去告诉他两个兄弟。按这里记载,如果说是为人子者,因见了父亲赤身露体的羞耻而置之不理,有失孝敬之道,受到咒诅的,应该为「含」纔是。但当「挪亚醒了酒,知道小儿子向他所作的事,就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由于这里所说「儿子」一词的意思,在希伯来原文上,含意甚广,有时是指「孙子」或后裔而言,,。因此,就「孙子」的意思看来,可知挪亚所指咒诅的对象,不是含,而是落在含的儿子迦南身上呢!据犹太人的传说,迦南原是先见了他祖父挪亚赤身的羞耻,就告诉了他的父亲含,因此迦南就受了特别咒诅。他大概是在这件事上,对于祖父没有孝敬的心,表现了无礼的举动,故当咒诅。在古时盛行家长制的世代中,大概没有特别的祭司或先知,惟有各家的家长作祭司,他们敬畏真神,在临终之时,往往因受神的灵感动,说出祝福或咒诅的话来(参创二十八及四九章 )。关于迦南当受的咒诅,作奴仆的奴仆,这事后来在迦南人被犹太人征服的事上,已经应验了,。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根据的记载,挪亚咒诅最小的儿子,但为何他说迦南应作奴仆?这些咒诅是否奴隶制度的开始呢?神是否赞同奴隶制?】挪亚咒诅儿子含,是因为含看见父亲喝醉酒,赤裸着昏昏大睡,便羞辱父亲。虽然挪亚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很明显 挪亚以前从未试过喝酒 ),但含也应用尊重的态度对待父亲。然而,我们应小心阅读经文,得知只有含其中的一个儿子迦南承受这个咒诅。引述挪亚的说话:「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希伯来文ebed "badim )。」
除迦南外,含还有三个儿子,他们的名字是「古实」、「麦西」和「弗」,但挪亚的咒诅只由迦南承受。迦南是巴勒斯坦地迦南人的祖先;而古实和弗的后裔则可能是埃塞俄比亚及非洲的黑人,他们却不用受咒诅。在约书亚攻占迦南时(约主前1400年 ),这次咒诅便应验了;此外,当波斯帝国战败腓尼基人及迦南人时,挪亚的咒诅亦再一次应验,因为波斯人可能是雅弗的儿子玛代的后裔。在圣经里,希伯来文ebeb解作「奴隶」的意思,似乎最早可见于记载挪亚咒诅的这一次。
有历史记录的国家,全部都有奴隶;埃及人、苏默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亚兰人、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希腊人、罗马人,其他民族都有奴隶。奴隶制度就如商业、税制和庙宇中的崇拜一样,是古代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直至福音传开了,人们接受圣经的教导,知道人是照着神的形像而被造的,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在那时候,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才对奴隶制度产生强烈的反应,质疑这种制度应否存在;然而,我们无法在非基督教的世界看见同样的废止奴隶制度的运动。
在里,'ebed的意思是在政治上从属外国的势力。根据摩西的律法,奴隶经过六年的服务后就得到自由;除非他们因着对主人的爱而自愿留下,否则,他们不能一生都作奴隶。在某些情况下,奴仆拥有高度的荣耀;譬如说,贵族常一般称为「王的仆人('badim ),这是带有荣誉的称衔,有些像保罗称自己「为主被囚」一样。
在新约时代,当奴仆成了基督徒后,便被视为自由民的真正弟兄,同样可作神国里的嗣子。作奴仆的应该以乐意、尊敬及忠实地服侍自己的主人,就好像服侍神一样——纵然他们应该在有可能的时候求取自己的自由。
圣经表明了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且会成为天国的子民(借着悔改、信靠及委身于主 ),这是一条富有动力的原则,使奴隶制度不攻自破。上述原则首先在基督教世界中显明出来,后来才影响至其他宗教或文化背景的国家,他们因为基督徒的见证而感到羞耻,故此在他们自己的领土内亦废止奴隶制度。因此,神最终的目的便得以完成。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挪亚预言雅弗住在闪的帐棚内,这个预言是什么意思?】
根据圣经的记载,挪亚的整句预言是:「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这句预言是接着二十六节而发的,而二十六节乃显示迦南的后裔将会作闪族人和印欧人的奴隶。在主前三三O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将这块土地加入他那广大的欧洲帝国的版图内。打败腓尼基人、苏默人、亚述人及巴比伦人后,亚历山大大帝在各地设立代理人,并安置他的兵团于征服地;亚历山大所设立的帝国维持了三年。这个帝国存在期间,雅弗(希腊人或雅完人的祖先 )着实是「住在闪的帐棚里」了。
在亚历山大之前,迦南人曾被约书亚的军队进侵,当时大约是主前一四OO年。在这情况下,迦南人除了成为雅弗的奴隶之外,还是闪的奴仆(亚历山大占领巴勒斯坦期间 迦南人成为雅弗的奴仆 )。但我们若细看「愿迦南作『他』的奴仆」,其中不甚明显的代名词「他」似乎只代表「雅弗」。由此看来,要在亚历山大的希腊及马其顿军队占领迦南地(或巴勒斯坦 )时,挪亚的预言才应验,而迦南便成为雅弗的「奴仆」。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如果没有云和雨,就不会有虹;如果没有太阳的照射,也看不见在云彩中有虹。神以虹为立约的记号,祂的用意,不但是让人看见虹的时候,自然会想起神和人所立的约;并且也表明祂是一位注视的神,当祂注视而看见虹,就记念祂和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
―― 摩根《话中之光》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
立约是基于若干条件与权益,并有一种表记作为凭证。云彩中的虹、主设立的晚餐、结婚的戒指,都是表征立约的关系。我们一看见这些表记,就想起圣约来。你每见虹,要想念神与你立的圣约,挪亚那时的洪水,必不再泛滥在地上,神的恩慈也不再离开你,平安的约不会更改。虹的形成需要三件事。
云彩——当人的罪笼罩在乐园,应许的虹必照耀。当乌云密集在救主的道途上,神的声音予祂保证,因主的生与死,祂的名必大得荣耀。你若因罪自责,内心不安;家中变故,丧亡伤痛;如有任何心灵的忧苦;有这些事包围你,你就该看虹。虹总在那里,虽然受苦者不能常常觉察。
雨水——没有雨水受阳光的照耀与反射,就不会有虹。在焦虑中,一切事好似每况愈下,不忍耐,必更可怕。我们若不知道神的预备,痛苦必如大滴的雨水打在心头。
阳光——当神来安慰,我们就能看见恩爱的珍宝,祂为我们保存。我们不会看见痛苦是多么大的福分,一直到我们将这些带到王的面光之中。艺术家产生他最大的杰作,是在暗色的书布上。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记念。」
云彩代表各样的痛苦、患难、忧伤,虹则是象征平安、喜乐、吉祥。神许可使云彩遮盖地面,神也必把虹放在云彩中。神的意思,原是叫我们受苦得益,神不会把我们留在黑暗里,弃之不顾。
─ 桑安柱《这时候》
【创九章 恩赐】
许多基督徒,因自己的恩赐不大而觉惭愧。不错,有的人智慧高,有的人脑筋快,有的人有能力,有的人口才好,有的人信心充足。问题乃是说,这些是不是基督?恩赐和基督,是同等的不同!
在属灵的事情上,顶容易只有属灵的事,而没有基督;这乃是撒但最厉害的方法。一个事物一变到只是事情或东西时,就是死的。今天有许多的工作,许多的见证,许多的研究,乃是事情,而不是基督。今天若是以美丽的东西,以物质的东西,要来代替基督,那是难;但是人却很容易以经历、以恩赐、以工作来代替主。
一九二六年我到一个地方去作工,我觉得我不应该去,但是我去了。我不敢说我是悖逆,但也不能说我是顺服。那个时候,我心里很不安,也不能祷告,只能有点形式的祷吉和读经。那一次的结果很好,许多人得救,但是我的心忧愁。和受恩姊妹本来不喜欢我离开福州,后来因有人写信报告她,她也就第一次的说我作得很好。但是我总是觉得不安,因为我是用神所给我的恩赐作的,我将这当作一个东西,那只是东西而已,它不是基督。今天我说,我的恩赐乃在乎主身上,这恩赐乃是一个人。若我只与恩赐发生关系,而不与主发生关系,这恩赐乃是一个东西。在哥林多的基督徒,虽然有恩赐,但那恩赐是死的,因为没有基督。
光一来到,就剥夺了一切。恩赐本来是人所宝贝的,人所夸耀的;有人因为有恩赐,就自以为比别人高。有一天,我在光中看见了,我就能说,我的恩赐乃是基督,我的能力乃是基督,那个能乃是基督。不是学会了一句话去讲,乃是真看见了。恩赐不是你的一件东西,恩赐乃是基督自己。
——倪柝声《先祖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