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以色列带着一切所有的,起身来到别是巴,就献祭给他父亲以撒的神。」
2「夜间,神在异象中对以色列说:『雅各!雅各!』他说:『我在这里。』」
3「神说:『我是神,就是你父亲的神。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为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
雅各本来说「罢了!罢了!我的儿子约瑟还在,趁我未死以先,我要去见他一面」()),意思是只要见到了约瑟,他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现在明明很快就可以见到约瑟,他却突然「害怕」起来:他祖父亚伯拉罕因为下埃及而出了问题()),他父亲以撒因为要下埃及而被神拦阻()),现在自己又要下埃及,这样做合神心意吗?此时雅各才发现,原来自己最放不下的已经不是约瑟,而是神自己!虽然他盼望与爱子团聚,但如果神不允许下埃及,他就宁可不去。
人只有像雅各一样被神完全拆毁的时候,才会「害怕」放开神,「害怕」走自己的路,因此渴望拣选神的路。
神过去任凭亚伯拉罕走自己的路下埃及,又拦阻以撒下埃及,现在却鼓励雅各下埃及,但无论是哪种带领,都是为着成就神救赎的计划。因此,我们行走天路,不能用自己过去的属灵经验来代替神的旨意,只有每天寻求神新鲜的带领,才能每天活在神的同在中。
4「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约瑟必给你送终(原文作将手按在你的眼睛上)。』」
「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这样伟大的应许是赐给那些拣选神的道路的人的。我们若有神的同在,就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可以彰显神,因为神负责带我们「下埃及去」,也会负责带我们「上来」。
亚伯拉罕和以撒下埃及是出于他们自己,而雅各下埃及是出于神,为要成就神向亚伯拉罕所应许的:「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
雅各自认为要「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神却宣告「约瑟必给你送终」,是要纠正雅各的自怜,让他的灵魂在神的恩典苏醒过来,成为神荣耀旨意的积极出口。
5「雅各就从别是巴起行。以色列的儿子们使他们的父亲雅各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坐在法老为雅各送来的车上。」
6「他们又带着迦南地所得的牲畜、货财来到埃及。雅各和他的一切子孙都一同来了。」
7「雅各把他的儿子、孙子、女儿、孙女,并他的子子孙孙,一同带到埃及。」
8「来到埃及的以色列人名字记在下面。雅各和他的儿孙:雅各的长子是流便。」
9「流便的儿子是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
10「西缅的儿子是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还有迦南女子所生的扫罗。」
11「利未的儿子是革顺、哥辖、米拉利。」
12「犹大的儿子是珥、俄南、示拉、法勒斯、谢拉;惟有珥与俄南死在迦南地。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伦、哈母勒。」
13「以萨迦的儿子是陀拉、普瓦、约伯、伸仑。」
14「西布伦的儿子是西烈、以伦、雅利。」
15「这是利亚在巴旦·亚兰给雅各所生的儿子,还有女儿底拿。儿孙共三十三人。」
16「迦得的儿子是洗非芸、哈基、书尼、以斯本、以利、亚罗底、亚列利。」
17「亚设的儿子是音拿、亦施瓦、亦施韦、比利亚,还有他们的妹子西拉。比利亚的儿子是希别、玛结。」
18「这是拉班给他女儿利亚的婢女悉帕从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十六人。」
19「雅各之妻拉结的儿子是约瑟和便雅悯。」
20「约瑟在埃及地生了玛拿西和以法莲,就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的。」
21「便雅悯的儿子是比拉、比结、亚实别、基拉、乃幔、以希、罗实、母平、户平、亚勒。」
22「这是拉结给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十四人。」
23「但的儿子是户伸。」
24「拿弗他利的儿子是雅薛、沽尼、耶色、示冷。」
25「这是拉班给他女儿拉结的婢女辟拉,从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七人。」
26「那与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儿妇之外,凡从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
27「还有约瑟在埃及所生的两个儿子。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28「雅各打发犹大先去见约瑟,请派人引路往歌珊去;于是他们来到歌珊地。」
29「约瑟套车往歌珊去,迎接他父亲以色列,及至见了面,就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
上图: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法老(Tutankhamen,主前1332–1323年)的金马车。
30「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既得见你的面,知道你还在,就是死我也甘心。』」
从约瑟被卖到父子重逢,圣经中每次记载雅各说话都会提到「死」(、、、、))。而重逢之后,雅各每次所说的话也都与「死」有关(、、、、))。雅各在重逢之前所说的「死」,带着对世界的消极绝望;而重逢之后所说的「死」,则带着对神应许的积极盼望。
神对每一个信徒的拆毁,也是让我们彻底认识这个世界「死」的结局,因此愿意「向罪死」());神对每一个信徒的建立,也是让我们看到「向罪死」乃是要带出「向神活」())的积极果效,因此我们「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31「约瑟对他的弟兄和他父的全家说:『我要上去告诉法老,对他说:“我的弟兄和我父的全家从前在迦南地,现今都到我这里来了。」
32「他们本是牧羊的人,以养牲畜为业;他们把羊群牛群和一切所有的都带来了。”」
33「等法老召你们的时候,问你们说:“你们以何事为业?”」
34「你们要说:“你的仆人,从幼年直到如今,都以养牲畜为业,连我们的祖宗也都以此为业。”这样,你们可以住在歌珊地,因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
合作的法老,(一 )约瑟与他已经二十多年未见面的父亲会晤,记载得简略但具戏剧化。诚然,那场面奇异生动,叫我们要集中注意力,才觉知它与三十七章中约瑟第二个梦所引导我们期望见到的刚好相反。那里第一个梦所说,兄弟们向他下拜,已经实现了,但是约瑟本人却差不多赶快去阻止这一个实现。他实际上是承认,那是由于他自己年少气盛的傲气所致,而不是出于神圣的引领。于是埃及宰相因一种新近发现的谦恭行为,便搂抱这从迦南来的乡巴老,并且伏在他颈项上。复和的最后一幕便发生了。(二 )然后约瑟安排引导他父亲和兄弟们晋见法老。他对于这大王可能的反应有点担心,所以他告诉他们,对法老要说,他们乃是养畜牲的人,而不是牧羊人(当然他们是两者都有一点 ),因为埃及人厌恶牧羊的。我们对于这成见,从任何埃及的材料中都找不到证据,但是却很可能是真的。畜牲是埃及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尼罗河沿岸繁盛,数量甚大;但是牧羊人的生活却被视为与外边的游牧民族有关,而游牧民族常常(尤其当饥荒时期 )逼近他们的边境。他显然想让他的族人获准,定居在他们如今已经来到的歌珊富饶的东方草原;而害怕法老可能想及,他们既然都是他的亲属,便迁徙他们更近于国内的中心地区。他白白担心。真的,他选来引见法老的五个兄弟不理会他的劝告,直白告诉国王,他们是牧羊的人。(编按:中文和合本无此区别。 )虽然如此,法老仍亲切地欢迎他们,还同意他们的请求,让他们停留在歌珊。他还向约瑟建议,叫他随时从他们当中推荐一些能人来,雇用他们来看管国王的畜牲。接下来是雅各与法老会面,法老对这位年高德劭的族长深有印象,并且问他年岁。说故事者透过雅各的口说出的年岁,依照故事的情形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为了企图与传统一致,那就是雅各死时是一百四十七岁。在故事的时间进程上,约瑟在这时候才近四十,所以他父亲大抵是八十左右。但是特别使我们发生兴趣的,乃是雅各答话的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他显示出一种在一两个月前很不可能具有的平静和尊严。他依照希伯来最好的方式,勉强承认他自己在神眼中的短处,也含有在每一个人类生活中的短处,描述它为一个不安定的人生旅程,常常不离痛苦与邪恶。他的抱怨已经过去,现在他能大胆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且充满平安了。正如他与约瑟会面时对他说的:‘我既得见你的面,知道你还在,就是死我也甘心。’(三 )约瑟与雅各会面,及雅各与法老会面的两个场面,带着讽刺的意味,但是并没有含恶意。那从前高傲的儿子对父亲,就是那位他曾一度梦见向他下拜的父亲给予恰当的尊敬。一个有为的宰相不知道如何向他的国王交代;一个被尊敬的王,因为仁慈过于献殷勤。兄弟们在不久以前垂头丧气,现在可以昂然阔步了。一个索然无味的老人终于得以宁静下来。而最使人欢欣快乐的,或许是那有权柄的亲切从宝座上下来;而那年迈的侨居者,没有任何地土,却给他祝福。一个牧羊人的家族,原是埃及人所轻蔑的,却受法老许可,给予埃及最好的土地去定居。这一切,我们带着欣悦的微笑说是神神命之一部分。专横于是气氛马上全改变了。这奇特而又很使人为难的段落,这么突然地插入故事的幸福结局之中,而且似乎庆幸约瑟使整个埃及国民沦为贫民与奴仆的成就。它的目的何在,十分难以明白。从埃及资料中,有丰富的证据证明法老被视为埃及之内万物的实际持有人,而百姓之拥有他们的财物──牲畜、土地,甚至他们自身的自由,便视他的恩惠与好意。但是作者为甚么公言这情境的发生,乃是由于约瑟像中古时代封建主义的极其残忍的地主,从那些被剥削和畏缩的贫农身上榨取鲜血那样地利用饥荒呢?他甚至给外邦祭司阶级豁免。这里只是报告传统情形,而未加评论吗?作者想叫我们钦佩约瑟的忠于职守,不惜扩展政府的专横制度吗?还是暗示他必须如此行来保持他的地位,也保障他的家人呢?或者更坏的情形,虽然最近他谦卑了,却仍然里面有太多的统治者高傲呢?不能确说。我自己的看法是,这一段应当与前段末处的阴险暗示联起来读。而这些暗示则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疏忽的。在那里,我们见到的记载,是约瑟把他的家人安顿在歌珊;但是这地区却得了一个后来的名字兰塞。这给我们指出了存在时代的错误,我们倾向于以为它出于轻率马虎而把它放过,但是希伯来听众比较可能视为是故意的。因为兰塞乃是雅各家的后裔,有一天在一个不比现在的通融的法老统治埃及时,被征召去用血汗建造的两个仓库城市之一。它是对于以色列将不如现在这样可以在埃及平安幸福的时代的一个温和暗示。然而,在这段落里,作者利用这机会,描述埃及本身受独裁政治所瘫痪而又唯命是从,把那教训坦率地插进去。他的含意乃是,如果埃及人自身好比奴仆,外国人,像希伯来人,当他们的亲人再不居高位,而有一位使人不快的法老执政时,他们便没有甚么希望了。如果我的解释对的话,创世记的作者所提出的论点便有确实根据了。圣经偶然容许我们微笑,但是如果我们自满自足的话,它便绝不长久。可是他不是有点过份吗?预示而又巧妙地提提兰塞就够了吗?显然的,作者本人不以为然,而他更准备详细描述这点,不惜冒说约瑟做些很可疑的事,损害他在前两章所苦心建立的,复和与合一的形象。他发觉他的听众或者有点过分轻松了,便给予这一种现实主义来改正差额。我们当中,谁惯于在读圣经时总是陷入感情用事,而能说作者这样做不合理呢?关于族长年代的注释的波提乏与的波提非拉(同一名字之较长式 ),以及亚西纳可以认出是埃及文,依次含有芮(Re太阳神 )及内特(Neith一个女神 )的神圣原质。法老在所赐给约瑟的名字,给埃及学者较多的麻烦,但是它背后的改名风俗,却是有充份证明了的。译为‘跪下’的短句可能是那译为‘法老的父’的埃及文。‘芦荻’,‘术士’与‘细麻衣’等字,乃是从埃及文借来的。提及或暗指宫庭组织与官员──护卫长、酒政与膳长,术士与博士,家宰、宰相──与我们所知的埃及实际情形相一致。梦中所设置的大仓房,和所给予那些能解梦的人的尊敬也是如此。提及的宗教事物,,禁忌与成见,,和政府的封建办法,则已知也是如此,或者可能是正确。
埃及的饥荒乃是由于尼罗河失败,以致泛滥周围的地方。它是埃及文献中屡见而又为人高声叹息的灾难,纪录中实际上两度说及居民互相残杀。一般来说,尼罗河是一条有利的河流,但是绝难预料,而且有时不是水量减少了,而是完全没有水。这种情形少有连续七年发生的,但是从阿拴区的碑文中,联想起的却正是远代的那样一个时期。专家们对于这碑文的可靠性有怀疑,但它至少暗示七年的饥荒并非不能入信。然而,最具说服力的文字乃是主前十二世纪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个‘叙利亚人’在长期干旱中,使国人受抽税。以色列在那时已经逃出埃及,而且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但是在当时发生的也可能在以前发生。
许多学者的意见是,这些故事最恰当是纳入埃及学者所称为次中期,就是主前十八世纪初期至十六世纪中叶的期间。那期间不只在埃及是不安定和崩溃的时期,整个近东都是一样。为了这个缘故,残存的纪录很缺乏,便不足为奇。但是我们知道,在那期间,埃及大部分由一个外来的,名为许克所斯(Hyksos )的朝代所统治。这名字虽曾一度解作‘牧人君王’,如今通常译作‘外地统治者’。由他们的私人名字知道,虽然也有户珥人的名字,但是主要是闪族人。这些何珥人,他们本身的纪录在好几处地方帮助我们解释创世记中一些源出亚米尼亚(译者注:叙利亚统治时代的古国、位于黑海东部、在主后第四世纪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而在十八世纪开始渗入叙利亚与米所波大米的社会习俗。他们可能曾经有助于罕摩拉比的巴比伦帝国的瓦解。显然的,他们当中有些在向南迁移时,与闪族中不满的冒险份子结合起来,而且接着勉强取得控制衰弱了的埃及,并继续维持了一个多世纪(参看下图 )。他们只是军人的统治阶层,而且似乎迅即在大体方面都已经采取埃及的作法。但是在我们的数据中,他们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贡献,则是采用马匹及战车作战。这可以解释所指的车,,的马。
公元前二千年中期的近东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四十六章 神对此次旅程的祝福 1.雅各敬拜的地点和特性,显示出他心中的意念,因为别是巴曾是以撒的主要寄居地。他称神为他父亲的神,表明他承认神对这家族的呼召,并默默寻求迁离迦南的许可。他的态度与亚伯兰在以下的态度截然不同。 2.参阅的注释。 3、4.神的回答正针对雅各所关心的事(见以上),且将在伯特利的旧应许加了一则新的细节,即,在埃及(那里,3节)他们将发展成大族。神绝不受地域的限制。不过,迦南的应许仍维持不变(,从长远来看,埃及只是向前迈进的一步正如在以下对亚伯兰的预言。 请注意第4节中间一句的你为集合名词,而最后一句却很快转为个人的你。这二者之间的单薄界限,或许可作其他经文解释的借镜,如以赛亚书有关仆人的经文,在不同的情境中,各可解为指集体或指个人。 最后一句可能是指,约瑟在以色列去世后为他阖上双眼这与他对自己过世的悲惨预测恰好相反。 雅各七十人之家 这分名单将全家分为利亚与拉结两组:首先记载利亚与她使女悉帕的后裔(三十三加十六),然后是拉结和辟拉的后裔(十四加七)。根据 15、18、22、25节,总数共为七十人,但是底拿(15节)应当算在内,这就成了七十一人,还有五个名字应当删除(珥和俄南,葬在迦南,12节;约瑟、玛拿西、以法莲,均已在埃及,20节),这才是雅各实际随行的子孙数目(即六十六人,26节)。接着,27节加上约瑟的两个儿子,暗示约瑟自己和雅各也算在内,结果达到本书中先后抵埃及的“雅各家人”总数。媳妇虽是家人的一员,却不计在总数内,因这数目仅指雅各实际的后裔(26节)。 9.哈诺一名,即是出名的以诺;其意义见的注释。 12.犹大的家庭故事记于三十八章。 13.便雅悯已经有十个儿子,这与其他经文对他年龄的暗示相符:见的注释。然而,从;以下以下看来,其中有些是他孙子的名字,或许是由于预期之故才将之包括在内(。 26、27.这两个总数,参本段开头的注释。 约瑟和父亲团圆 28.犹大的任务,最简单的了解是陪伴约瑟到他在歌珊地的家去。指明路途(RV)应当是一种礼貌的举动,而非必要,除非这一家先和犹大约定了会面地点。RSV 则作在歌珊地到他面前(将希伯来文稍作修改,从七十士译本可看出),但是约瑟既然尚未到歌珊,这翻译不太合理。 30.这是一种旧约的辞世告别语。从起,每处记载雅各的话都提到死,但自的转捩点开始,悲苦的味道渐渐被应许实现的欣喜与盼望所取代。 34.埃及人厌恶牧羊人,有人认为是由于他们过去对许克所斯的统治者深恶痛绝的回忆,后来他们将这些“牧人王”推翻了。但是这种对他们名字的解释,似乎是后期的误解,而约瑟的时代可能与他们的王朝同时,而非在其后310。弗格特的解析似乎较为可取311,他认为,这只是住在城里的人,对游牧民族或吉普赛人常有的憎恶感。约瑟看出有必要强调这一点,以保证法老的善意能真正有益于这家庭,不致将他们带进首都,过完全陌生的生活,以致反倒遭损。310 见的小注。
311 所引过的书,pp.188f。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在别是巴献祭】
众族长虽然多次筑坛,圣经却很少有他们献祭的记录。在此以前惟一提过的一次,是在雅各和拉班立约之时。以撒曾经在别是巴筑坛,但却没有在此献祭的记绿。雅各乘这次南行之便,到此朝圣。这是他长大之处,也是他父亲崇拜之圣所的所在地。
──《旧约背景注释》
【「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
{命题57}神将雅各由埃及带出来,或是雅各死在埃及?
〔难题〕这句经文神答允带雅各下埃及,并将带他出埃及。然而,雅各死于埃及而不再回到应许之地。
【解答】
神对雅各的应许在几方面得到应验,下列各点都可解释这个问题(1 )这个应许是针对雅各的后裔说的;神要将他们带出埃及。在曾提到「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2 )雅各可能经由约瑟而被带出埃及,虽然他那时不是活着的;(3 )雅各复活后,他将会回到应许之地。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此章记载雅各家下到埃及的以色列人名字。】
{命题58}为何圣经提到以色列族有十二支族,而事实上有十四支族?
〔难题〕圣经说以色列有十二支族。但在三个不同经文所列的人名都有些不同。事实上有十四支族,而被视为十二支族:
创世记四六章
民数记二十六章
启示录七章
1
流便
流便
流便
2
西缅
西缅
西缅
3
利未
―
利未
4
犹大
犹大
犹大
5
以萨迦
以萨迦
以萨迦
6
西布伦
西布伦
西布伦
7
约瑟
―
约瑟
8
―
玛拿西
玛拿西
9
―
以法莲
―
10
便雅悯
便雅悯
便雅悯
11
但
但
―
12
迦得
迦得
迦得
13
亚设
亚设
亚设
14
拿弗他利
拿弗他利
拿弗他利
以色列到底是十二支族,或十四支族?
【解答】
我们要知道雅各只有十二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就是包括这原来的十二支族。然而,有一些原因造成这些后裔的重组而成为不同的十二支族。譬如:在,雅各赐与约瑟双重的祝福;在民数记的记载中,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取代了约瑟支族;而且利未并未赐与任何分地,因为他们的职事是祭司,他们分散在所有支族中的48个利未城里,将典章律法教训以色列人。结果,约瑟的双重福份就分赐给玛拿西和以法莲;他的两个儿子取代了利未支族。
在启示录的经文中,约瑟与玛拿西被视为个别的支族,可能意味着约瑟与以法莲是同一支族。但支族(Dan )在启示录的名单中被递除,可能因为但在亚设支族以北之地自行以武力强夺分地,而与他们原先所分赐的南地有别。
而且但支族是第一个支族拜偶像的。利未在此被列为一个支族,可能在基督被钉十字架后,利未不再是有祭司的职事功能,因而被认为可以分赐土地成为一支族。在每一不同的列表名单中,每一位作者都尽力的力求保留原先的十二支族,以属灵的意义来预表属天的完美(圣城十二个根基和十二个门 启示录二十一章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27雅各家来到埃及究竟有多少人?】
答:1.那与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儿妇之外,凡从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26 )--就是本章15 节的三十三人,加上18节的十六人,22节的十四人和25节的七人,共计是七十个人,除去约瑟和他的两个儿子(因他们已经在埃及-20 )并雅各,所以就剩下了六十六个人。
2. 按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在此作七十五人(27 )--因在20节末加上了玛拿西的一个儿子玛吉,和一个孙子基列,并以法莲的三个儿子书提拉、比结、他罕等五人,所以全家一共是七十五人在埃及,正如司提反在众人面前伸诉时所说的。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七十五」与「七十」】
问:的「七十五人」,与之「七十人」,如何解释?
答:七十人是「雅各家」的数目(27节 ),就是雅各的「儿子、孙子、女儿、并他的子子孙孙。」(7节 )七十五人乃是并雅各的亲族都在内。的「全家」,在原文是「亲族」,所以,《文和》译为族。这样,则亲戚多出五人,亦是情理之常。所以,二者并无反对。―― 倪柝声
【马车】这个时代的埃及马车是轻型的,材料是木和皮革,车轮只有两辐。法老所乘坐的华丽马车(高官大臣无疑也有分 ),要到稍后的新王国时代,才一再在艺术中出现。
──《旧约背景注释》
【埃及的牧羊人】
埃及本地的牧羊人大概不会被其他埃及人恨恶。约瑟给父亲的忠告一方面警告他埃及人有排外态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能够独立自足(羊群足以供应他们所需 ),并且显出他们没有野心要摆脱放牧生涯以从事其他行业,这也是外交上的手段。
──《旧约背景注释》
【】「以色列带着一切所有的,起身来到别是巴,就献祭给他父亲以撒的神。」
虽然雅各说要去见约瑟一面,但是他担心着他可以不可以因约瑟的缘故而往埃及去;他怕和他祖父亚伯拉罕、并他父亲以撒一样,在埃及地时得罪神。他怕自己会错,所以他来到别是巴,就停在那里,向神献祭。他的意思似乎对神说:我是事奉你的,所有的一切都在祭坛上,我去也可以,不去也可以,我在你面前站在这一个地位上。
――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寻求神的旨意】
圣经告诉我们,他到别是巴的时候,就献祭给他的父亲以撒的神。这时他没有把握了,他要停下来问一问,到底他这个怕是对还是不对?对雅各来说,这一次乃是大搬家。这一次如果错了,不只是他一个人错,而是全家都错了。所以这时你看见,这是雅各一生中最大最大的转折点。
许多人被情感冲昏了头脑,他直走那条道路,怎也停不下来。他所决定要走的路,完全受情感支配,是停不下来的。有的时候我们被需要掌握住了;我们的计划是那么大,我们必须要负起那一个责任,所以就拼上去。但一个真正行主旨意的人,是把排挡放在空档上,或停或动要听主人的号令。
在没有结婚以前,我是一个很自由的人,想要去哪里就可以去那里。等到结婚以后,我发现再也没有那么自由了。比方说我和内人一起出门,也许她喜欢去逛百货公司,而我喜欢去书店,我们的喜好不一样。当我们走在街上,路过书店时,必先要看一看她的脸,如果她的脸是圆圆的,我就进去;如果她的脸是长长的,我就告诉自己,最好不要进去!这是不是因为我害怕她呢?或者我进去以后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呢?不是!所以我们要记得,雅各的害怕不是因为他这样下埃及去要遭受什么刑罚,他乃是因着爱而有所害怕。但愿主让我们从年轻时候就作一个害怕的人,就是怕伤神的心,怕不能让神的旨意自由通行。
── 陈希曾《圣经中的夜景》
【「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
这位老人可能记得他祖先亚伯拉罕的经验,不敢轻易下埃及去。况且他去了,难道离弃这应许之地吗?所以他更需神赐予保证,特别嘱咐他。
心若不安,要等候神的嘱咐——神的眼目必看顾义人,祂也必垂听他们的呼求。仰望与祷告必使祂驾着基路伯来帮助,祂低语说:不要怕,我必与你同在。
神若应许,祂必意外地促成——神曾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好似天上的星、海边的萨那样无数。但是在埃及遭受迫害中,谁又会相信这应许必定实现呢?但是事就那样成了。「我要使你成为大国。」我们不可凭眼见,或以常识判断,信心的路是不寻常的,信靠依顺!
神若同在,人就不致受侵害——如果神说:我与你一同下去,也必再带你上来。你即使下到阴间,也不需惧怕了。神的同在,对惧怕者是力量,在生时是安慰,死时有平安。在客西马尼园,天使可能传达父对自的慰语:不必怕!下到坟墓,我比再带你你过来。祂也这样对我们说。祂与我们同在,必定拯救我们。
【】「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约瑟必给你送终(原文作将手按在你的眼睛上 )。”」
这是雅各在下埃及的路上,神在夜间异象中向他说的话。这是关乎神作事的法则。祂以无限的忍耐,对待属乎祂的人。当他们有特别需要的时候,祂总是将祂自己,再一次向他们启示,使他们知道祂对他们所定的旨意,加力量给他们。对于有信心的人,知道神与他们同在,已经够了。他们知道神必成全祂的应许,其他的细节是无关紧要的。
―― 摩根《话中之光》
【圣经称人为魂】
当雅各带他全家下埃及的时候,圣经就记说:「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个魂」。原文圣经中还有不胜枚举的地方,用「魂」字来代替人。这无他,因为魂就是人格,和人格里的要素。一个人如何,乃是看他的人格如何。一个人的存在、特性、生命等等,都是因魂而有的。所以圣经就称人为魂。
── 倪柝声《属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