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原文没有「有一日」。「同房」原文又被译为「知道」(三5)、「认识」(二十九5 )),在希伯来文化中,「同房」是两性之间最深刻的「知道、认识」。 「该隐」字义是「拥有」,原文与「得了」发音相近。旧约中很少称呼婴儿为「男子 Iysh」,夏娃如此称呼该隐,可能因为该隐是夏娃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她以为该隐就是神所应许的「女人的后裔」(三15 )),没想到该隐却让她失去了一个儿子。 本章出现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1-2节 ))、第一对兄弟(2节 ))、第一次敬拜(3-4节 ))、第一次嫉妒(5节 ))、第一次忿怒(5节 ))、第一宗谋杀(8节 ))、第一个谎言(9节 ))。
2 「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亚伯」字义是「呼吸」,又被译为「虚空」(伯七16 、传一2 )),可能表明夏娃明白到咒诅的结果就是「虚空」(罗八20 ))。 「牧羊」是实践管理动物的工作(一28 )),羊可以提供羊毛、羊奶和献祭之用。当时人类可能还是素食的(三18 )),但也不排除已经开始肉食。到大洪水以后,神才正式允许人吃肉(九3 ))。 「种地」与亚当的职业一样(三23 )) 。
3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4 「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亚伯和他的供物」是不能分开的,神「看中了」亚伯这个人,所以看中「他的供物」。「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所以「比该隐所献的更美」(来十一4 ))。神所看重的是献祭所表明的信心,而不是祭物本身。 「头生的和羊的脂油」也可以译为「头一胎最好的小羊」。神悦纳祭物的形式,可能是有火从天而降烧掉祭物()十五17;利九24;士六21)。
5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6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7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本节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罪 חַטָּאָת/khat·tä·ä’」,本义是「箭没有射中目标 חָטָא/khä·tä’」(士二十16 )),引申为「被造物没有达成造物者创造的目标」。罪想要控制人,「作不义的器具」(罗六13 )),但人此时还有能力与「罪」争战。 神对该隐所说的话满有慈爱和恩典,是今天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直接与神说话的「属灵经历」,但该隐最终还是选择让罪恶控制,可见「属灵经历」、「恩典」与「生命」完全是两回事。 「岂不蒙悦纳」原文意思是「可以重新抬起头、被高举」。 「恋慕」原文与女人对丈夫的「恋慕」相同(三16 )),意思是「渴望」,不是爱,而是「控制、占有」的欲望。「制伏」原文与男人对妻子的「管辖」相同(三16 ))。
8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死是「从罪来的」(罗五12 )),人的罪首先导致了无辜的牲畜的死(三21 )),接着就带来亲兄弟之间的谋杀。该隐杀亚伯是因为嫉恨,「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约壹三12 ))。该隐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谋杀者,向后人示范了「嫉恨」可以如此轻易地变成「杀人」,所以「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约壹三15 )),死借着罪进入世界。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原文是「该隐向他弟兄亚伯说话」,七十士译本、撒玛利亚抄本、叙利亚译本都在此句后面加上「我们到田间去」,意思是该隐蓄意谋杀亚伯。
9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10 「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人所犯的罪,都有声音达到神的耳中(十八20 、十九13 、出二23 、三9 、雅五4 )),神必会伸冤(罗十二19 、启六9-10 、十九2 ))。血会说话(来十二24 )),表示血在神面前作见证。 神并没有阻拦该隐谋杀亚伯,而是任凭此事发生,向后人显明罪的可怕后果。虽然亚伯的肉身死了,但他却在神那里得着安息,为后人成为「称义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来十一4 ))。但主耶稣的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来十二24 )),「亚伯的血所说的」是控告和惩罚,主耶稣的血所说的是赎罪和赦免。
11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12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地不再给你效力」意思是「耕种也不会有收成」,地被死亡所污染(11节 )),不再替他效力,这是对种地的该隐最大的惩罚,比亚当的惩罚「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三17 ))更严重。 「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意思是该隐在地上不能安息,居无定所、到处漂流。没有神的人生就像该隐,不知从何来,也不知往何去,「活在世上没有指望」(弗二12 )),也没有意义。
13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与主耶稣同钉十字架的罪人承认「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路二十三41 )),因此他当日就与基督同在乐园了(路二十三43 ))。该隐却拒绝认罪,认为所受的刑罚「过于我所能当的」。 其实神给该隐的刑罚并不重,因为神的标准是「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九6 ))。该隐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制定规则,他要知道神为什么悦纳亚伯的祭物,也要根据他的满意与否加以判断、批评和抱怨。每个人都觉得应该按着自己的标准来制定规则,结果就带来了无穷的罪恶。
14 「祢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祢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不见祢面」指失去神的同在。人第一次堕落,亚当还能见神的面;但人第二次堕落,该隐却是不得见神的面;人越堕落,就离神越远。 「凡遇见我的」指亚当和夏娃别的子孙,包括已经出生与将来出生的。他们未必会杀该隐,但杀人者总是怕人报仇、担心自己也会被人所杀。
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七倍」象征「严重的报应」。 「记号」原文与大洪水之后彩虹之约「记号」(九12-13 ))和割礼的立约「证据」(十七11 ))相同,神的保证几乎就像是立约,虽然神不再与该隐同在,却并未丢弃他,显明「神爱世人」的恩典(约三16 )),是神对不肯悔改的世人所能做到的极限。
16 「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人第一次堕落,亚当只是离开伊甸园(三23 ));人第二次堕落,该隐却要「离开耶和华的面」。该隐因献祭而嫉妒、杀人,最后离开了神;凡随己意事奉神的人,不但不能讨神喜悦,反而会得罪神,更加远离神。 「挪得」字义是「漫游」,地点已无法考据。
17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该隐在离开之前,可能已经结婚,他的「妻子」是他的近亲。大洪水之前,还没有出现致病的基因突变,所以近亲结婚不会导致遗传疾病。大洪水之后,可能地球失去了天篷对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屏蔽作用,人类的致病基因突变越来越多,近亲结婚会带来许多遗传疾病,摩西律法才禁止兄妹结婚(
利十八6 、
9 ))。虽然该隐犯了罪,但神并没有收回祂「生养众多」(
一28 ))的赐福,仍然让人生生不息。
「以诺」字义是「奉献给」,「城」是永久的安居之所。神判决该隐「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12节 )),该隐却靠自己「建造了一座城」来「奉献给」给自己,表明他心骄气傲,不肯悔改,定意要靠自己作出一番成就。该隐一族的人从这城开始发展出文明(
18-24节 )),但生活在这种文明里的人心中并没有神(
罗一18-23 ))。
上图:主前5400年的埃利都(Eridu)遗址。埃利都是目前发现的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以泥砖和芦苇建房,覆盖范围约为8-10公顷,大约有4千人口。埃利都原来位于波斯湾沿岸,数千年时间的泥沙积累使现在的埃利都遗址已经离海岸线很远了。古代城市的创建与国家、民族的建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城市大都建在河流、水泉旁边,作为附近贸易、文化、宗教活动的中心,后来成为城邦或政治中心。兴建城市和定期维修泥砖城墙所需的组织能力,促进了统治城市的议会或君主体制的形成。
18 「以诺生以拿;以拿生米户雅利;米户雅利生玛土撒利;玛土撒利生拉麦。」所有该隐家谱里的人,神都不记载他们的年日,表明他们活在地上的日子在神面前都不被数算。「以拿」字义是「飞逝」。「米户雅利」字义是「被神击打」。「玛土撒利」字义是「谁是属神的」。「拉麦」字义是「强有力的」。 从亚当到拉麦,一共经过了7代,最后一代有3个儿子(20-22节 ));从亚当到挪亚,一共经过了10代,最后一代也有3个儿子(五32节 ))。
19 「拉麦娶了两个妻:一个名叫亚大,一个名叫洗拉。」这是多妻制的起源。人一离开了神,就会放纵情欲,为要满足肉体的欲望,便开始娶多妻,破坏了神「二人成为一体」(二24 ))的定规。 「亚大」字义是「装饰」。「洗拉」字义是「阴影」。
20 「亚大生雅八;雅八就是住帐棚、牧养牲畜之人的祖师。」「雅八」字义是「水流」,他是游牧行业的祖师。 「牲畜」原文包含「所有的家畜与家禽」,不像亚伯仅仅「牧羊」(2节 ))。
21 「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他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犹八」字义是「溪水」,他是音乐行业的祖师。
「琴」指竖琴。「箫」指笛子。
上图:主前2600年的「王后的里拉琴Queen’s Lyre」,出于于亚伯拉罕的老家吾珥,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主前4000-3000年,古代埃及和吾珥就出现了箫、琴、瑟、笛等乐器。古代中东古墓和庙宇、王宫的壁画表明,古代最常用的乐器是琴和瑟。
22 「洗拉又生了土八·该隐;他是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或译:是铜匠铁匠的祖师)。土八·该隐的妹子是拿玛。」
上图:从主前14世纪埃及法老图坦卡蒙(Tutankhamun)墓中出土的陨石铁短剑。历史学家认为,人类于主前5000年进入铜石混用的红铜时代(Chalcolithic),主前3200年进入青铜时代(Bronze Age),主前1400年进入铁器时代(Iron Age)。摩西写创世记的年代大约在主前15世纪,照理说他应该不知道「铁」的存在,因此许多人认为这个「铁」显然是后人修订的结果。但最近的考古发现,古埃及人从主前4000年就开始使用陨石铁做首饰,证明圣经的准确性。
23 「拉麦对他两个妻子说: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话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或译:我杀壮士却伤自己,我害幼童却损本身)。」「少年人」指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人。 该隐的家族技术进步、道德败坏的发展模式,正是人类文明的写照,文明的进步并不能使人类的道德一起进步。23-24节原文是诗歌,是由三对工整平行的句子所组成。拉麦住在该隐建造的城里(17节 )),吃着雅八提供的肉食(20节 )),怀抱犹八制作的乐器(21节 )),手持土八·该隐打造的利器(22节 )),用工整的诗歌唱出了心中的仇恨和骄傲,歌颂武器的发明和报复的精神,成为背离神的人类文明的象征:
24 「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从亚当到拉麦,一共经过了七代。这是一个完全的数字,但人类的文明进步不但不能使人变得完全,反而让人狂妄到要报复别人「七十七倍」,而不是饶恕人「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2 ))。 第四章的历史,证明「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罗五12 )),所以「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七5 ))。
25 「亚当又与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
26 「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以挪士」字义是「人」,意思和「亚当」一样,却没有了「红土」的气味(二7 ))。 「求告耶和华的名」可能指「例行或公开的敬拜活动」。亚当夏娃犯罪后「躲避耶和华神的面」(三8 )),不敢称呼「耶和华的名」,现在过了235年(五3 、6 )),开始恢复与神的交通。 在原文中,前四章有39次提到「神」、21次提到「耶和华神」、10次提到「耶和华」,而第70次就是「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
该隐与亚伯(四1) 该隐与亚伯的故事占了第四章开头的十六节,可能原来是另外一个故事,有它自己独立的教训,但是在我们的创世记注释里,它是伊甸园故事的附录,而且毫无疑问的出自同一作者。由于它重复第二、三章的许多词语,可以清楚见到。第一节的‘同房’和第九节的‘知道’(编按:‘同房’在英文里和‘知道’Knew是同一个字 ),第二节的‘种地的’和十二节的‘种地’,九节的‘看守’(四2 ,二15 ,三24) ,十四节中的‘赶出’和‘不见你面’,尤其是二、三、十、十一、十二、十四节的‘地’里。在第七节也有整个短句是从三章十六节 抄取过来的。这故事给我们初次瞥见那‘人’在他被逐出后的情景。他作甚么呢?他杀他的弟兄。人与神,男人与女人,人与动物,人与他所工作的地土──如今则是他的兄弟,罪造成了多深的裂痕呢!(一 )这故事,不像创造的故事或伊甸园的故事,或将要出现的洪水故事那样,是一个完备的故事。它是若干小故事,或者干脆说是以后几章中所说的片段故事,包括四章十九至二十四节 的拉麦;四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 的塞特;五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 挪亚的父亲拉麦;和六章一至四节 的‘天使’结婚与伟人(Nephilim )的插话。不过它至多也不过是个躯干。我们很想多知道一些,不过圣经所记载的全在这里。但是我们可以就所得的进行研究。这个故事原来想说的是甚么呢?是不是关于兄弟俩所代表的,畜牧的及农业的两种生活呢?是不是关于蒙悦纳的献祭的内容,或是部落社会中的报血仇的制度,或者是关于一队额上有记号区别的旅行匠人呢?还是关于以色列与基尼人(该隐人 )──一个与希伯来人在其漂流旷野中相接近,但未与他们一同进入迦南的民族关系呢?(民二十四21 ,撒上十五6 ,二十七10) 这一切理论都有不同的学者提倡,并且都或多或少的争论过。详细情况则我们不太清楚。很可能听这故事的希伯来人,至少在开始时熟悉背景,而且能以自行填充缺沟。但是比这更重要的则是为甚么作者不给我们报告整个故事的问题。依我想,如果是因为并不是整个故事全部都为他所想说的,那么我们便不应在这情形背后多作学术性的窥测。多知道背景是好,但是并非绝对必要。作者既然把他所要我们知道的都给了我们,我们最好还是满足于此。(二 )故事的格调是开头一节已定下来了的,其中夏娃的话应当译作‘我藉耶和华神的帮助,创造了一个男子。’这里的qanithi ‘我得到,获得,创造,制造’与qayin 希伯来字该隐之间,存在一种文字的游戏。qayin 显然是指一种‘铜枪’(撒下二十一16) ,但是作者对它并没有兴趣。他另有主意。连接耶和华神的介词很奇特。照字面的意思是‘和’(witb ),这字可以译成‘藉……的帮助’,正如标准修正本那样。但是依我的见解;他要我们采用的正是它的反面意思。夏娃才被从园中赶了出来,在她儿子诞生时她的喊声乃是要大喜的和高傲的,而不是敬虔的。她要给神看!除了祂,她也能创造生命(二7) 。她事实上是作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后来该隐便亲自仿效。他杀人的时候,这些都是夺取耶和华的独特大权(一21) 。希伯来人都知道亚伯的名字的意思。它是希伯来人日常说‘呼气’(hebel )这一个字,虽然并不一定是我们呼吸的,像一次‘吹气’或一阵‘烟雾’。它通常用以比喻一些不实在,无价值,而且速于消失的东西。传道书中最喜欢把它译成‘虚空’。约伯记七章十六节 则有:‘我的日子都是虚空’的话,诗三十九篇五节 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空’。这亚伯名字在故事里无疑是要强调人类生命的短暂空虚,在他盛年便被他兄弟亲手杀掉。(三 )然而,故事一开始是难以用兄弟俩的名字去诠释人性;因为在作者方面,还有比他所给我们的其他细节更为有意义的。这里的‘那人’昨天才从乐园里被逐出来,而他并未学到甚么。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你们还能得到比这话更简明的,对失丧的情形的描写吗?我要善待那些我要善待的人(四3) 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各自依他的职业献上合适的供物给耶和华。亚伯把他的羊群中头生的;该隐把他地上所出产的谷物献上。耶和华看中亚伯的供物,却看不中该隐的供物。为甚么呢?(一 )大多数注释家都想象这必然与两人的态度有关,而他们从这简明的记述中,找到一种暗示:该隐可能比他的弟兄马虎些。这里没有说他带他所收成的‘初熟之果’来献,只说‘地里的出产’;而亚伯却献上初生的羊羔。而且特别提及脂油的部分,那就是畜牲最精选的部分,是在圣殿献祭的一类(利三3) ,保留给神而在坛上焚去的。希伯来书似乎同意这解释,因为他说亚伯献给神的祭,比该隐所献的‘更美’(来十一4) 。我不相信这对该隐是公允的。我们猜想所指的是正常的希伯来献祭的情形。但是,在利未记二章所指的,关于谷物的祭的规则,却未规定这些应是初熟的果子。尤有进者,利未记告诉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更为重要的牲畜祭,是整个牲口而不是最好的部分,要在坛上焚去(利一12)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不要在寻求象征的意义上过份聪明。我不猜想作者有任何意思要我们以为该隐在这时期比他的弟兄更不想求神喜悦。这段经文主要强调之点不在于献祭,献祭快快地叙述过,其后便忘记了;它强调神对他们的反应和其后该隐对神的决定的反应。依我看来,整个要点乃是亚伯的献祭蒙悦纳,因为神决定悦纳它;而该隐的所以未蒙悦纳,也纯然因为神决定不悦纳,我们所面临的是个圣经称为恩典的奇特现象;这恩典爱雅各而恶以扫(玛一2 ,罗九13) ;这恩典拣选了不幸的小小的以色列;而不拣选其他任何民族(申七7) ;这恩典诚然找着我们,使我们作基督徒,而没有找到那些未作基督徒的亲友。该隐不能忍受,以至先是愤慨,继而嫉妒,随后凶杀。该隐不能容忍的是神那白白的、无条件的恩典。我觉得惟有这样的一种解释对这段经文上下的情境才是公允。(二 )所以该隐拒绝神的决定,代表坠落了的人类试行去作他们所不应作的:定下他们与神关系的规则。他们要知道神为甚么这样做,也要根据他们满意与否加以判断。当祂未起来迎战时,他们要有权去批评和抱怨。神就因男人与女人这种对神恩典的愤慨而立意用第七节那样难解的话,去还击:‘你若行得好’,意思并不是‘你若好好做人’;而是‘如果你接受我的决定’。这可能使你难于明白。下一句‘岂不蒙悦纳?’我想是误译了。它给人的印象是,如果该隐这次接纳了神的决定,那么下一个回合神便必得悦纳该隐的祭了。但是并没有这样的保证。那可能再把恩典与‘人’的行为搭上关系。希伯来语是极端隐秘的,照字面的意思是‘岂不是有一个仰脸吗?’它清楚地是说该隐的脸才‘丢’了。但是谁去作仰脸呢?如果不是神仰该隐的脸──一个普通的希伯来习语(民六26) ──那么标准修正本便对了。但可能是该隐仰他自己的脸,也是一个希伯来习语,虽然不像另一个那么普遍(伯十一15) 。在那情形之下,意思是‘你不能昂首吗?’(参看新英文本注脚 )。我宁愿要这个译法。该隐被人劝告仰着脸作大丈夫,逆来顺受而不让步给生气和愤怒。因为罪那样伏着,像一个野兽蹲在那里准备捕狩。我们想起彼得把魔鬼比作‘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这三行诗体的第三行,希伯来文正如三章十六节 论女人的判决的第三行。正如一个女人在伊甸之外、人类华丽的新世界中,渴求一个丈夫,虽然他可能管辖她;同样,恶魔的罪注视着那愤慨的男人或女人,要管辖他们。(三 )也许对这段经文最好的注释,乃是耶稣关于葡萄园工人的那比喻(太二十1) 。人对待他的同胞,公平乃是、而且必然是准则。那些‘整天劳苦受热’工作的人,当然应比那些傍晚才来工作的人得一笔较大的工资。但是神对人却以恩典为准则。祂给每一个人所得的工资一样,不论他工作多难多长,也不论他的工作多容易和多短暂。因为论到神的恩典,便没有人配得任何 报酬,而计较则是可嫌恶的。在商场上,人们如果没有得到他工作的适当报酬,可能正正式式地提出怨言。但在神的国里,没有人有任何权利,而抱怨便是罪。正如比喻中的雇主(他在这里代表神、并不是一个真实雇主的典型 )说:‘你嫉妒我的慷慨吗?’或者照钦定本比较熟悉的话:‘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眼么?’但是这比喻还有一个更刻薄的含义。可能有些人甚至过了酉时仍然还在那里闲站,因为‘没有人雇’他们。耶稣不只用‘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结束这个比喻,祂还加上‘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因为它并不是在所有的圣经手抄本中都有,标准修正本便略去这话,是不是对呢?这是我们所要接受的,关于神最难的教训:那就是神选上一些,却未选上其他的;如果你喜欢,可以说祂有钟爱的。但是我们必得接受它。‘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三十三19) 。如果把神的大权从祂手上夺去,而由我们自己作决定,这便是罪恶。我们从该隐的故事之其余部分,见到当人那样行的时候,结果会如何。罪的残酷前行(四8) 该隐在嫉妒愤怒之中,引诱亚伯到田间去,杀了他。神问他的时候,他否认知道他的下落。作者对这样怀疑的话,很可以作为人类的格言:‘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他母亲夏娃以她能创造新生命的荣;而创造出来的新生命,长大起来却拒绝对他的同胞负任何责任,而且实在是杀掉他,如果他超过他的话。因为背逆神,亚当和夏娃被逐出园外,去住在外面一个苛刻的‘地’;但是该隐因为所作所为的,不幸又从这地被逐出去,而注定要在挪得那地方做个流浪的逃亡者。(一 )第十及十一节的用字既强劲,而又富情感。动词‘哭’,或‘哀告’更好,通常用于需求帮助或被压逼的人向法官(创四十一55 ,王下四1) ,或向神请求(出二十二23 ,七6) 。在新世界中将更多的听闻这种哭与哀告(路十八7 ,启六9) 。这里亚伯的血有‘声音’而且为他哀告。它从地上哀告,而‘地开了口’接受它。在这隐喻背后的是其他文化,关于死神用它可怕的嘴吞噬人的原始观念。在拉斯沙慕沙(Ras Shamra )稿本有一幅图画,绘着他把受害人弄碎成片,而且一口一口的吃‘泥’(那就是人类的身体 )。当然在以色列的宗教中没有‘死神’,但是旧约通常象征地使用这观念,用‘地’或‘阴间’作为它的代表(民十六32 ,箴一12 ,赛五14 ,哈二5) 。我们甚至在以赛亚书二十五章八节 有关神反意的描绘中,读到神吞灭那吞灭者,那就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五十四节 引用的一节经文:‘死被得胜吞灭’。(二 )但是故事从这里开始,用语主要是采自血仇的部落背景(当然与假定故事涉及那习俗的起源有关却是另一回事 )。依照这古代沙漠的法典,得罪氏族中一个人,便是得罪全族。如果是一件凶杀案,凶手必须慎命;如果他的氏族保护他,可能接着便发生缠延多代的血战。在这案件中,凶手与被杀者属于同一氏族。我们要想象神作为氏族首领,驱逐了该隐,视他为不再适于作氏族的成员;而且我们要想象,亚伯的其他亲属(似乎不必担心作者遵照严格的逻辑、这些都不应有! )不满意这判决,并且要求依照法典全部赔偿。这象征很浅白。伯度英人(Bedouin )两族间的仇恨以致杀人与被杀,概括地说出离开神的人类,心中所充满的乃是他们兄弟间的凶杀仇恨。他们正如亚伯拉罕的第一个儿子伯度英人以实玛利,‘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创十六12) 。透过这暴力的场景,可以听到那无辜的受害者可怜而又拚命求保护和救助的呼喊声。(三 )按照对他的判决,该隐的回答是困难的(13节 )。第一个字,在希伯来语是'awon,通常的意思是‘罪孽’或‘罪恶’,而不是像标准修正本所译的‘刑罚’,‘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但是我所真正反对的,乃是这译法的推理。它使该隐变得哭诉与抱怨。使人或会以为这正符合于表示人类对神作哭诉的批评,但我不认为这是对的。士师记八章叙述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拿,他们的骆驼袭击以色列造成大蹂躏,而且杀了许多希伯来人,连基甸的兄弟最后也被掳。最后,米甸王被拖到基甸面前来。基甸叫他的长子杀他们,但是他只是一个孩子,便害怕起来。二十一节说:我的罪太大,不该赦免(照字面的意思是‘除去’ )。 是的,今天你把我从这地赶出去, 也从你面前出去,我必得躲藏。 我必须作逃亡者,在地上流浪, 那追上我的,一定杀我。
罪人之从神面前躲藏自己,正如三章十节 所记述的一样。但是这里更加上一层恐惧,那便是怕神可能改变心意,而使他受到部落法典的报复。似乎该隐已准备好了,躲藏是他自己如今选择来生活的方式:因为如果神提到他,他可能受最坏的处分了!于是下一个故事,是洪水的故事,便不足为奇。该隐的记号(四8) (续 ) 然而,出奇的是神并未丢弃该隐;却保证这傲慢的人,不会失去祂的保护。这也是恩典。(一 )背景仍是血战之后。但是神现在不是以缓刑凶手的族长出现。而是以‘报血仇者’,负责执行对他亲人的凶手的报复者(民三十五19) 。在这种情形下,威胁直接来自寻找该隐性命的其他对立的亲戚,他们要索该隐的命,要和他算账。为了保证他们知道此事,祂在该隐的额上作个记号,认明他仍是祂家中的一员,虽然他已失掉那身份的一切权利。我们可以把原始部落与现代吉普赛人对照。在结九章四至六节 (提及神所怜恤的 )及启十三章十六至十七节 (论及敌基督的归依者 )都有类似作记号以证明身份的记载。十五节的‘遭报七倍’,要作比喻解,不应照字面解。它是报血仇典型夸张的用语,在这里用来保持主题前进,一点也不暗示神要索取多于应得的。(二 )这故事最后部分的教训,与三章二十一节 伊甸园故事结局时是一样的,只是这次更有力罢了。该隐被判为流浪的逃亡者,在挪得地又是一个被夺去法律保障的人。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是个想象的地方,英语的意思可能误导人。但是圣经的挪得(这名字的意思在希伯来语是流浪 )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而是代表人类以傲慢的态度拒绝神恩典与怜悯的地方。也是这种人的终局,是他们自造的地狱,就是我主在祂的比喻中所称为‘外边黑暗里’,在那里又要‘哀哭切齿了’(太八12) 。然而就是在外面黑暗里,神的恩典和怜悯并不离弃祂的儿女。这个恩典并不拣选一些,而拒绝另一些。恩典是在纵使祂的儿女背逆祂时,仍然顾念他们;当他们侮蔑祂时,仍保护他们。恩典决不让罪与恶完全得胜。时候将到──虽然这日子仍然未到──恩典将显明在所有神的儿女身上,被拣选的人,他们被选上,并不是因他们的缘故;而是为许多暂时放在一边,暂时为挪得居民的人。(三 )这是保罗在罗马书中提到过的可怕的问题。他想及神的子民以色列的被撇弃和神的新子民,外邦人的蒙恩典。与创世记一至十一章大体上面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不是以色列,而是整个人类,均同样绝恩典的真正呼召。‘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罗十3) ;‘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么?断乎不是!’(罗十一11) 神不变的旨意是要拯救整个世界,但是祂有祂自己特殊的、甚至(在我们狭小的心胸看来 )令人不快的方法去进行。这一条是恩典的路,就在我们走向悬崖绝壁,像该隐那样向罪的山峰攀登,我们虽尽最大的努力,威胁却在发生作用时,神留给我们蒙恩的记号。第四、五章的家谱(四17 ,五32) 圣经的家谱充满古代的数据,对这些数据,今天大多数只是学者才有趣。但是如果一般读者广义上明白其含意──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关及真实的父亲与儿子──就能从中得到对希伯来人心灵上的一些见识,而且处处都有属灵的珍贵内容。(一 )第四章的后半清楚的是古代希伯来家谱之一部分,虽然它列出的不只是关系而已。意大利犹太学者卡素图(Umberto Cassuto )把它与苏默连王的表目(Sumerian King List )开头几行比较。苏默连人是在米所波大米的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之前的非闪族人。那表目列举他们城市全部所知的王。那表目后部的王必然是历史上的王;但是,放在表目前部的,却是不太可靠的。国王计至千百年以前,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名字是著名的米所波大米传说中的半神化英雄。开头的八个王,如表目上所说的,是在洪水泛滥全地之前的,总数统治不止二十四万一千年。卡素图注意到有些洪水之前的王的名字带有解释的词语:牧羊人、五金工匠、建造某城的人,等等。他想它的来源乃是苏默连的神话和传说的叙事诗的循环,而那词语则是使用比较完备故事的提示。这叙事诗循环的主要目的,乃是介绍古代那些文明的技巧与行业──农耕、牧畜、建筑、五金制造、音乐之类;人类的生活特色使其与其他生物有别。(二 )我们在创世记四章十七至二十六节 ,及五章所得的,乃是卡素图依照苏默连王的名单列出的一部分。希伯来传说的古代英雄,彼此相关地被放在一起,而未加上解释。希伯来的家谱,可能是作为以色列说故事的人或‘故事歌唱者’记忆之助。在他们背后有古希伯来人对世界起源和文化兴起的看法。有时那完备的故事被容许进入圣经的创造故事,伊甸园的故事,洪水的故事;有时却只有故事的点滴残存下来(让隐与亚伯 );另外正如这里的情形一样,有时却只重述了那家谱和它的注解。我在绪论中说到创世记一至十一章的真实作者是以色列民族自己,当时我心中所想的便是这个流行的希伯来叙事诗。圣经作者所用和所采取的,乃是这传统的教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祭典’本的作者比‘耶典’本的作者修订这些故事更为彻底。拉麦、塞特、以诺和另一个拉麦 (四17 ,五32) (续 ) (三 )第四章后半部的家谱来自‘耶典’(‘J’ )底本。也许在较古的叙事诗中有两个论及一位名叫该隐的族长的故事;或者是有两个不同的族长,名叫该隐。不论其解释为何,如今该隐不再如本章较早时的,是个种地的人后来成了流浪的逃亡者;差不多相反的,他乃是第一位建造城市的人。他的后裔中有一个雅八,是住帐棚牧养牲畜之人的祖先。犹八是第一个音乐家,而土八该隐是第一个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人,还有拉麦与塞特也来自这同一族。拉麦的故事一定是个有关暴力的,但是作者所保留的乃是一首诗,诗里夸耀对敌人报复的胜利,不是杀死,只是伤害;而且不只七倍(如第五章所说 ),而是七十七倍。耶稣说我们应当饶恕得罪我们的人七十个七次,心中是不是记起这段经文呢?(太十八22) 至于塞特,除了解释他的名字以外,只写着‘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这或许表示有组织的宗教的起源。并不是说远古的人开始崇拜独一真神,而是说他们开始崇拜那些他们今天依然崇拜的众神,但是就希伯来人所知的,实际上是一位神──以色列的神。这里有一篇很微妙的讲道。用一个短短的家谱括述起来,其中有三项与人类有关:(甲 )他在技艺上大有能力,(乙 )他格外喜爱暴力和冲突,(丙 )他承认有更高的权力。在‘起初’,这三项就一起增长,但是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则是拉麦的野蛮呼声。他不是农夫、工匠和乐师,也不是祭司和圣人,他是真正代表人性的‘人’。作者匆匆几笔,便把洪水大灾难的场景布置好了,当世界的创造主问:‘这一切有价值么?’祂似乎在激动,想把祂的创造来个结束。我们要很小心去听祂所添上的一点,那就是塞特不只代表宗教的起源,而且正如他的名字所表示的,他是代替亚伯的,因为该隐杀了他。这里也有神的怜悯,纵然在‘人的’最幽暗的日子里,仍然有盼望。(四 )第五章主要是来自‘祭典’(‘P’ )底本,乃是由第四章中较小心编辑出来的,略有不同地扩张第四章的家谱。所有过去的伟人都从亚当而来,也都有他的形像和样式──这次是照字面的意思。这些古人都享高寿,玛士撒拉的九百六十九岁(27节 )是最长的,虽然没有像古代苏默连王们的统治期间那么长。把作者时代弱小的人民与希伯来古代英雄比较起来,他们诚然是人,他们不是王,他们更不是神明或半神。正如家谱一再在我们耳边响起,他们终于一律要死去。或者说,除了一个以外,都死了。以诺(24节 )是神秘地升天了。‘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上了’。我们对奇特而又迷糊的话背后的故事毫无所知。也许希伯来人知道这故事,但是纵使是他们,它也并不特别重要。神可能因祂的恩典,容许某一个人逃脱死亡的痛苦,而其他所有的人都要死,而我们则属于其他所有的人。家谱至挪亚而止。但是谁是挪亚的父亲呢?显然不是四章二十三节 那有报复心的拉麦,虽然他有个相同的名字,而且可能希伯来人通常把二者混淆不清。这位拉麦期望(29节 )他的儿子挪亚使他的劳苦得安慰(在挪亚的名字与动词‘安慰’之间有文字上的游戏 )。挪亚诚然作到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拉麦的话作象征性解释。在三章十七节 咒诅的话中‘劳苦’,与挪亚所成就的拯救之间,有直接的联击。所有的‘人’在本性上像这个拉麦,呼求安慰;却也诚然像另一个拉麦,呼求报复。但是那些渴求而又有充份信心的人可以变得像挪亚样。圣经的家谱可能有点使人厌烦,但是如果寻找的话,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的教导和教训。--《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四章 C人类在罪恶与死亡之下(四1~ 六8) 亚伯被害(四1~15) 若在第三章,从蛇的背后可以辨视出魔鬼,在本章中,则是从肉体与世界来辨出它(见以下16~24节的注释)。正如雅各书一15 ,罪有其成长循环,在第7节下,它被拟人化,几乎像保罗的笔法(参罗七8 以下)。许多细节强调该隐犯罪的深度,由此可见堕落之深:这故事的背景是敬拜,受害者是手足兄弟;夏娃是受诱骗犯罪,该隐则连神都不能说服他脱离罪;他既不肯认罪,也不愿接受刑罚。 1. 知道一字(译注:和合本译同房),在此特别的含意中,极美地表达出,两性真正的结合是在全然相知相交之中,不过这个字也可能完全失去了这个高尚的内涵(参十九5) 。 该隐与 qa{na^ ^ “获得”一字发音相近。这种对名字的讲解,通常是文字游戏,不一定是同源字,但将一个常用的名字冠上某种特殊含意。如,在十七17、19 ,以撒这现成的名字(“愿(神)欢笑”)就被选上,以纪念某个人的欢笑,以及那造成欢笑的应许。 使(RV,RSV,藉……的帮助)原文只是“藉”(with);虽然这个希伯来字可有其他解释,RV,RSV 是最单纯的解法;参撒母耳记上十四45 (另一个用“藉”的字)。 夏娃的信心之声出现在这里以及25节;不论她是否念及三15 的神谕,她总是把当前状况高举了起来,超越纯粹自然的情愫,提升到它应有的层次(信心总是这样行;如提前四4~5) 。 2. 亚伯之名与希伯来字“虚空”或“一个呼吸”外型完全相同(如,传一2 ,等);但是其关系恐怕是出于偶然,因为经上并未由此提及什么。这名字在字根上或许与苏美文的 ibil (a),及亚喀得的 ab / plu 同源,其意为“儿子”。 学者常喜欢在这个故事中,读出游牧与农业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116 。这个主题在旧约中可以找到(如耶三十五6 以下),可是在此处,文化上的对比处于相当次要的角色。神为两种生活方式都留下余地(参申八),而且这类技能上的互补,以及将工作与崇拜交织的尝试,能塑造出丰富的生活模式。但只因为用了人为建材,这模式便告粉碎,其遭破坏的原因,是因在神真理的光照之下,肉体的宗教与属灵的宗教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真相,首度揭示出来。 3 ~5.供物是一种 minha^^ ,在人的交往中,是一种为朝贡或结盟所送的礼物;作为宗教仪式用语,它可以指动物,不过更常指谷类的献祭(如,撒上二17 ;利二1) 。若声称该隐的祭物所以不蒙悦纳,是因未曾带血,是很危险的说法(参申二十六1~11) ;此处最明显的是,亚伯献上他羊缘木华,而该隐却存着高傲的态度献祭(5下;参箴二十一27) 。新约更进一步指出其中重要的含意,即该隐的生活与他的献祭不符合;与亚伯完全不同(约壹三12) ,而亚伯蒙悦纳的关键,在于他的信心(来十一4) 。 6. 耶和华重复问道:“为什么……?”及“若……”,刻划出祂喜爱诉诸理性,并且对罪人仍然关心,就如祂对真理(5上)与公平(10节)的关注一般。 7. 在希伯来文中,蒙悦纳(7节)原文的意思是“高举”(参 RV 小字),这个表达法可以指开心的笑脸,与皱眉头相反(变了脸色,6节,英文为 fallen );参民六26 。这里的意思可能是,该隐脸上的表情透露出他的心态117 ,可能它还进一步指出,他若心意改变,神就应许与他和好(参十四13) 。罪就伏在门前的这幅图,发展成一则怵目惊心的比喻,即要去驯服一头野兽;如 RSV 所译,它想要得到你(Moffatt 译为“急切要攻击你”),但你却必须制服它。这一词汇是将三16 下稍作修改,并对该节反照出一道幽暗的光118 。 8. RV 将希伯来文译得很正确:而该隐告欣亚伯他的兄弟(参出十九25) 。若这是真正的背景(似乎如此),就显出该隐曾在接受或拒绝神的责备之间,大大摇摆不定。七十士译本却译为……向亚伯说……“我们到田间去罢”(RSV),若这些话真是原来经文所有,那么这桩谋杀案便显然出于预谋。 9. 你兄弟……在那里?与三9 “你在那里?”十分相似,是神不断向人提出的锥心问题。而那冷酷的回答,同样表明了人的本性,与三10 以下闪烁其词的回覆相较,显示出他的内心更加刚硬了。 10. 我们也说冤屈会“哀告”求公道。新约在这一点上与旧约的看法一致,并且将此比喻更加扩展(如,启六9、10 ;路十八7、8) ,不过,这些仍当视为比喻。耶稣的血所呼求的,却是恩典(来十二24) ,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11 ~12.不肯悔改的该隐所受的谴责,比亚当更重;对亚当的咒诅并非直接的,不是“你必受咒诅”。 13 ~14.该隐的抗议119 与财主委屈愠怒的语气相互应和(路十六24、27 、28;参启十六11) ,与悔改的强盗承认“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完全相反。14节的最后一句,“凡遇见我的……”暗示人口的扩散,或是指当时,或是指未来;也暗示他所遇见的人,都会是亚伯的近亲与全文内容相当符合。不过,请参考导论:“人类起源”。 15. 神对无辜者的关怀(10节),惟有祂与罪人的关心可堪比拟。该隐的祷告虽是大发牢骚,却也含着恳求的意味;神的口头保证,以及祂立的记号(九13 ,十七11 ,用了同样的字)不是一个烙印,乃是一种安全通行证几乎像是立约,使神实际上成了该隐的 go{~e{l 或保护者;参撒母耳记下十四14 下。这是怜悯对不悔改的人所能作到的极限。
116 参,如,苏美的故事, Dumuzi and Enkimdu,牧羊神和农神之间的冲突: ANET, pp.41f。
117 参 Moffatt。
118 另一种可能的译法为:“赎罪祭正潜伏……”(参二十二13 ?),如此,则最后一句(“他所恋慕的……”)将指亚伯,而整节乃是向该隐保证,神的不悦或亚伯的高举都不一定是永久性的。不过,以这种方式来说,未免过于隐秘。
119 希伯来文可以解释为如七十士译本:“我的罪太大,不能赦免”;但上下文并不支持。
C人类在罪恶与死亡之下(四1~ 六8) 亚伯被害(四1~15) 若在第三章,从蛇的背后可以辨视出魔鬼,在本章中,则是从肉体与世界来辨出它(见以下16~24节的注释)。正如雅各书一15 ,罪有其成长循环,在第7节下,它被拟人化,几乎像保罗的笔法(参罗七8 以下)。许多细节强调该隐犯罪的深度,由此可见堕落之深:这故事的背景是敬拜,受害者是手足兄弟;夏娃是受诱骗犯罪,该隐则连神都不能说服他脱离罪;他既不肯认罪,也不愿接受刑罚。 1. 知道一字(译注:和合本译同房),在此特别的含意中,极美地表达出,两性真正的结合是在全然相知相交之中,不过这个字也可能完全失去了这个高尚的内涵(参十九5) 。 该隐与 qa{na^ ^ “获得”一字发音相近。这种对名字的讲解,通常是文字游戏,不一定是同源字,但将一个常用的名字冠上某种特殊含意。如,在十七17、19 ,以撒这现成的名字(“愿(神)欢笑”)就被选上,以纪念某个人的欢笑,以及那造成欢笑的应许。 使(RV,RSV,藉……的帮助)原文只是“藉”(with);虽然这个希伯来字可有其他解释,RV,RSV 是最单纯的解法;参撒母耳记上十四45 (另一个用“藉”的字)。 夏娃的信心之声出现在这里以及25节;不论她是否念及三15 的神谕,她总是把当前状况高举了起来,超越纯粹自然的情愫,提升到它应有的层次(信心总是这样行;如提前四4~5) 。 2. 亚伯之名与希伯来字“虚空”或“一个呼吸”外型完全相同(如,传一2 ,等);但是其关系恐怕是出于偶然,因为经上并未由此提及什么。这名字在字根上或许与苏美文的 ibil (a),及亚喀得的 ab / plu 同源,其意为“儿子”。 学者常喜欢在这个故事中,读出游牧与农业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116 。这个主题在旧约中可以找到(如耶三十五6 以下),可是在此处,文化上的对比处于相当次要的角色。神为两种生活方式都留下余地(参申八),而且这类技能上的互补,以及将工作与崇拜交织的尝试,能塑造出丰富的生活模式。但只因为用了人为建材,这模式便告粉碎,其遭破坏的原因,是因在神真理的光照之下,肉体的宗教与属灵的宗教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真相,首度揭示出来。 3 ~5.供物是一种 minha^^ ,在人的交往中,是一种为朝贡或结盟所送的礼物;作为宗教仪式用语,它可以指动物,不过更常指谷类的献祭(如,撒上二17 ;利二1) 。若声称该隐的祭物所以不蒙悦纳,是因未曾带血,是很危险的说法(参申二十六1~11) ;此处最明显的是,亚伯献上他羊缘木华,而该隐却存着高傲的态度献祭(5下;参箴二十一27) 。新约更进一步指出其中重要的含意,即该隐的生活与他的献祭不符合;与亚伯完全不同(约壹三12) ,而亚伯蒙悦纳的关键,在于他的信心(来十一4) 。 6. 耶和华重复问道:“为什么……?”及“若……”,刻划出祂喜爱诉诸理性,并且对罪人仍然关心,就如祂对真理(5上)与公平(10节)的关注一般。 7. 在希伯来文中,蒙悦纳(7节)原文的意思是“高举”(参 RV 小字),这个表达法可以指开心的笑脸,与皱眉头相反(变了脸色,6节,英文为 fallen );参民六26 。这里的意思可能是,该隐脸上的表情透露出他的心态117 ,可能它还进一步指出,他若心意改变,神就应许与他和好(参十四13) 。罪就伏在门前的这幅图,发展成一则怵目惊心的比喻,即要去驯服一头野兽;如 RSV 所译,它想要得到你(Moffatt 译为“急切要攻击你”),但你却必须制服它。这一词汇是将三16 下稍作修改,并对该节反照出一道幽暗的光118 。 8. RV 将希伯来文译得很正确:而该隐告欣亚伯他的兄弟(参出十九25) 。若这是真正的背景(似乎如此),就显出该隐曾在接受或拒绝神的责备之间,大大摇摆不定。七十士译本却译为……向亚伯说……“我们到田间去罢”(RSV),若这些话真是原来经文所有,那么这桩谋杀案便显然出于预谋。 9. 你兄弟……在那里?与三9 “你在那里?”十分相似,是神不断向人提出的锥心问题。而那冷酷的回答,同样表明了人的本性,与三10 以下闪烁其词的回覆相较,显示出他的内心更加刚硬了。 10. 我们也说冤屈会“哀告”求公道。新约在这一点上与旧约的看法一致,并且将此比喻更加扩展(如,启六9、10 ;路十八7、8) ,不过,这些仍当视为比喻。耶稣的血所呼求的,却是恩典(来十二24) ,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11 ~12.不肯悔改的该隐所受的谴责,比亚当更重;对亚当的咒诅并非直接的,不是“你必受咒诅”。 13 ~14.该隐的抗议119 与财主委屈愠怒的语气相互应和(路十六24、27 、28;参启十六11) ,与悔改的强盗承认“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完全相反。14节的最后一句,“凡遇见我的……”暗示人口的扩散,或是指当时,或是指未来;也暗示他所遇见的人,都会是亚伯的近亲与全文内容相当符合。不过,请参考导论:“人类起源”。 15. 神对无辜者的关怀(10节),惟有祂与罪人的关心可堪比拟。该隐的祷告虽是大发牢骚,却也含着恳求的意味;神的口头保证,以及祂立的记号(九13 ,十七11 ,用了同样的字)不是一个烙印,乃是一种安全通行证几乎像是立约,使神实际上成了该隐的 go{~e{l 或保护者;参撒母耳记下十四14 下。这是怜悯对不悔改的人所能作到的极限。
116 参,如,苏美的故事, Dumuzi and Enkimdu,牧羊神和农神之间的冲突: ANET, pp.41f。
117 参 Moffatt。
118 另一种可能的译法为:“赎罪祭正潜伏……”(参二十二13 ?),如此,则最后一句(“他所恋慕的……”)将指亚伯,而整节乃是向该隐保证,神的不悦或亚伯的高举都不一定是永久性的。不过,以这种方式来说,未免过于隐秘。
119 希伯来文可以解释为如七十士译本:“我的罪太大,不能赦免”;但上下文并不支持。
该隐的家庭(四16~24) 文明生活的一开始,就流露出可能向善或向恶的特征,艺术大可祝福人类,但却受到为人类招致咒诅的滥行影响(19、23、24节)。文化传统无论是优良或是低下,都不能提供救赎;惟一的一线希望曙光,正如本章末尾两节所载,在于神所赐的礼物,以及人迟缓的回应。 16. 这次危机的出现(5节),是在耶和华的面前;该隐的离开,既是他的审判,也是他的选择。一方面,他曾害怕从“痰拿妗北桓现穑14节),而他的“流离飘荡”由挪得(意即“流离飘荡”)一名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他心骄气傲,不肯悔改,定意要靠自己作出一番成就。以下的记载让人初尝自满自足之社会的滋味,这正是新约所谓“世界”的本质。 17. 这开端的头一句话,显明该隐那时已经结婚,而从14、15节,以及五3 ,可以看出人类的家庭已经开始繁衍,除非14节中,该隐的恐惧只是指未来而言(见该节注释)。参见导论:“Ⅲ人类的起源”第十一、十二段。 以诺( h]@no^k[ )之名,与动词“开始”很接近120 :或许藉第一个儿子以及第一座独立之城的命名,该隐表明了他要重新开始的念头。在希伯来文中,城这一词汇可以指任何人的定居之所,大小不拘。经上有两位以诺(参五22~24) 都相当出名,他们的比较,正可说是人类两支家族的比较,一支传至好争战的拉麦(四24) ,另一支则传至敬虔的挪亚(五32) 。 18. 这里的两个名字,以诺和拉麦,在这两支家族中都曾用过(参五18、25) ;其他名字,在希伯来文中不像英译之名那么接近。 19 ~24.若存偏见记载,对该隐就不会有任何美言可说。但实际情形却复杂得多:神要多多利用该隐宗族的技术,以造福祂的子民,从半游牧方式的锻炼(20节;参来十一9) ,到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手艺等(如,出三十五35) 121 。他是一切……的祖师,这一句话承认其功绩,并且预备我们的心,同样接受世俗事业的成就,予以赞赏;因为圣经没有一处教导说,惟独敬虔的人能获得所有恩赐。但同时,我们也得免于过份高估这些技术:拉麦的家可以处理外在的环境,但却不能自理。企图改善神所设婚姻模式的努力(19节;参二24) ,立下大具破坏力的先例,创世记其余部分正足以为诠释;而铜铁的制造立刻转为武器的制造,也同样不幸。该隐的家族无疑为一小宇宙:其技术精良、道德败坏的模式,正是人类的写照。 拉麦揶揄谩骂的诗歌,显出罪的发展何等快速。该隐是向罪恶屈服(7节),拉麦却高举它;该隐求神保护(14、15节),拉麦却四处挑衅:他以野蛮凶狠夸口,只为一个小伤口,就可以杀掉一个少年(希伯来文 yeled[ ,孩子)。在这样虚夸威勇的话之后,这个家族便从圣经故事中消失了122 。相对来看,当耶稣提到赦免人应当达“七十个七次”,祂很可能是想到此处“七十七倍”的说法。
120 W. F. Albright 却主张其意应为“跟随者”(即,“继承人”), JBL , LVIII, 1939, p.96。
121 22节,铁匠(RV, RSV)的译法,略超过希伯来文的原意, lo{te{s^ ,“打造锤子者”或“磨刀者”。陨铁与地表的沉积铜,远在熔融、铸造的技术之先,早已被人拿来锤打、修锉。这些金属虽然会腐蚀,但仍有些样本,早自主前三千年(铁),甚至五千年,或更古(铜);参 JASA, XVIII, 1966, pp.31f。亦参导论中的“Ⅲ人类起源”第七至十段。
122 见以下该隐的增注。
塞特代替亚伯(四 25、26) 夏娃的信心,由塞特之名(“被设立”)为强调神的旨意可见,甚至比第1节更清楚。另一个儿子的说法,也似乎是针对三15 的应许。 26. 以挪士的意思是“人”(参诗八4 上、5上),也许略微强调其脆弱性。 最后一句话,那时候人才……,有两件值得注意的事,一是记载了从亚伯之后第一支属灵苗裔的生长,一是第一次揭露雅伟(上主,和合本:耶和华)之名。在创世记中,这是人称呼神的各种名称之一123 ,只不过是名字,还没有启示出任何神的特色,但其他名字却有含意(如,以利以罗欣,“至高的神”)。从这个角度而言,雅伟这名字并未使人“认识”神,直到神在荆棘火焰中说话,赋与其意义(出三13 下、14,六3) 124 。
123 按一般批判学者分析,它在创世记中多半(从定义而言)出现于归为雅伟作者的部分(J);虽然如此,却不是绝对的。见导论:“b. 五经的经文批判”。
124 参 J. A. Motyer, The Revelation of the Divine Name 。亦见导论:“a. 神”第四段。
增注:该隐家族 有人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该隐家族即是基尼人(Kenites)。希伯来文这两个字完全一样(参民二十四21、22 ,RV,RSV),而阿拉伯平行字的意思为“工匠”。有证据显示,古时曾有四处游行的蕴澹类似创世记四章的家庭:主要以帐幕为居所,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以作工匠及奏乐为生。在本尼哈散(Beni Hasan)地方列祖时代的坟墓画中,可看出有这类人,持着武器、乐器和号,因此一般人认为,本章的记载乃是出于部落的回忆,加上一则故事,以说明这杂蔚慈耸康拇嬖冢而创世记的编纂者则将它另派用场。 这个理论与洪水的故事显然不符,洪水明明使后期之人与此处所提的早期家庭完全切断,除了挪亚的后裔以外。不过,这理论也有些价值,让人注意到这种已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其特色在创世记四16 以下的记载中,实已具体而微了。 qayin ,“工匠”,这一词足堪作基尼人的名称,它也可能源于该隐之名,正如现代某件事的先锋,他所精通的事,也许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永远留念(如,瓦特、欧姆、伏特)。我们可以下结论说,该隐基尼的连贯性是真实的,不过只在职业上,并不在遗传上。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四1 】「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注就是“得”的意思 ),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前章论世人罪恶的起源;本章论世人罪恶的蔓延。该隐亚伯可比世上的两等人:(一 )该隐可比被罪恶辖制的人;(二 )亚伯可比因信得胜罪恶的人。「该隐」——就是得着的意思,显明夏娃以为她得了神所应许的人(三15) ,其实却是不然。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知道」一字(译注和合本译同房 ),在此特别的含意中,极美地表达出,两性真正的结合是在全然相知相交之中,不过这个字也可能完全失去了这个高尚的内涵(十九5) 。
该隐与 qa{na^ ^ 「获得」一字发音相近。这种对名字的讲解,通常是文字游戏,不一定是同源字,但将一个常用的名字冠上某种特殊含意。
使(RV RSV 藉……的帮助 )原文只是「藉」(with );虽然这个希伯来字可有其他解释,RV,RSV 是最单纯的解法;参撒母耳记上十四45 (另一个用「藉」的字 )。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使: 夏娃承认孩子是神所赐的礼物,这是充满喜悦的告白,也表现了夏娃的信仰,她将人类的第一个子孙献给神(诗127:3) 。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1~7 该隐和亚伯所献的祭】
圣经没有将该隐亚伯所献的形容为针对犯罪或寻求赎罪的祭。所用的字眼只是笼统地把它说成是「礼物」。这字与后来利未记二章之素祭关系最为密切。意思似乎是向神所赐的丰足表示谢意。因此该隐献上所种的收成为祭是合宜的,因为这一类的祭是不必带血的。值得留意的是,虽然神赞许这个表示感谢的方式,创世记中却没有记载神要求他们献上这种的祭。但祭若是勉强献上,就不能表达谢意,该隐可能正有这个问题。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8 】
该隐谋杀亲弟:该隐和亚伯各拿祭物供奉神;神接受亚伯的祭物,却拒绝了该隐所献地里的出产。该隐因此大怒,邀请弟弟同去田间,在那里把他杀死。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1~15 】
对神的不顺服是一切罪的开端。本文以描述杀害兄弟事件开始,此后人类历史转落为罪生罪的人类堕落史。同时也可以看到有罪的地方,就有神的怜悯(罗5:20) 。神为犯罪的人穿上皮衣,对人类的第一个杀人犯也同样给予保护的记号。从中可以看到神不断给堕落的人投去爱和救恩的绳索。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2 】「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
「亚伯」——就是虚幻的意思,显明夏娃失了盼望(参1节注 )。「牧羊……种地」——世上无教化的人多靠打猎为生;略有教化的人多靠畜牧维生;文明人多靠务农维生。这样看来始祖原是开化的人,因为神将他们安置在伊甸乐园,有看守果树的工作(二15) 。亚当的儿子既然是种地牧羊,也足证明他们不是野蛮人。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亚伯之名与希伯来字「虚空」或「一个呼吸」外型完全相同(如 传一2 ,等 );但是其关系恐怕是出于偶然,因为经上并未由此提及什么。这名字在字根上或许与苏美文的 ibil (a ),及亚喀得的 ab / plu 同源,其意为「儿子」。
──《丁道尔圣经注释》
是牧羊的……是种地的: 这是人类最悠久的职业,与神对男人的咒诅(3:17-19)有着密切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3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地里的出产」——该隐所献的祭物有两样不及格之处:(一 )不是初熟的(利二12 ,一16) ;(二 )是被咒诅的(三17) 。该隐随自己的意思献祭与神,他不认自己为罪人。该隐所献的祭和圣书上流血赎罪的道理正是相反。到如今还有这样不肯悔改,不依靠十字架的人。这等人只以耶稣为善人,为世人的好榜样,却不认祂为神的儿子,是为人赎罪的。犹11节论到这等人说:「他们走了该隐的道路」。「献给耶和华」——该隐亚伯献祭的时侯,地方与方法,大概都是耶和华为他们定的(三21) ,但该隐没有遵行那命令(4节注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四3~4 】
这是圣经第一次记载献祭的事。该隐和亚伯献祭的不同,不是一个用动物,一个用植物;而是二人对祭物的态度:一个是随便献,一个是把最好的献上。亚伯献头生的羊只和羊的脂油,见证他对神的信心,相信神是生命的源头,世上一切都属祂(来十一4) ;他明白赎罪要牺牲,须用血来代赎(来九22) 。该隐拿到祭坛上的只是他的劳力的象征,所相信的是人的血肉之躯。献祭表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若无献的诚意,已失去献的目的。从古至今摆在人面前的就是这两条路,让我们选择:一条是人的路,一条是神的路。神所悦纳的是遵循祂旨意的奉献。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3~5 】
供物是一种\cs22 minha^^ ,在人的交往中,是一种为朝贡或结盟所送的礼物;作为宗教仪式用语,它可以指动物,不过更常指谷类的献祭(如 撒上二17 ,利二1) 。若声称该隐的祭物所以不蒙悦纳,是因未曾带血,是很危险的说法(申二十六1~11) ;此处最明显的是,亚伯献上他羊?的精华,而该隐却存着高傲的态度献祭(5下 箴二十一27) 。新约更进一步指出其中重要的含意,即该隐的生活与他的献祭不符合;与亚伯完全不同(约壹三12) ,而亚伯蒙悦纳的关键,在于他的信心(来十一4)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3~7 神何以不悦纳该隐所献的供物?】
答:1 该隐Cain─—就是得的意思。他所献的祭物,或许是因非为地里初熟的出产,而且是被咒诅的,不是上好的(利二12 ,创三17 18 ,四7 11) 。他任意骄纵,不承认自己有罪,隐瞒神,怒恨嫉妒,行为不善,所以神不悦纳他的供物。(创四5 ,箴十五8 ,二十一27 ,约壹三12 ,犹11 )。
2 亚伯Abel—意系新鲜或上升者。他以头生的羊和脂油献上,这羊豫表基督流血舍命,为人的赎罪祭,是上好的。而且是凭信心所献,其行为也善,因此蒙了神的悦纳。(创四4 7 ,约壹29,来九20 ,十一4 ,太二十三35 ,约壹三12)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创四4 】「 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头生的」——(出三十四19 ,民十八17 ,箴三9) 。「耶和华看中了」——神或者自天降火焚烧了亚伯的祭,显明悦纳的心(利九24 ,士六21 ,王上十八38 ,代上二十一26 ,代下七1) ;这是因为亚伯有信心(来十一4) 。(圣书上既说亚伯有信心 总是可信的话 神必定早已指示世人献祭的法则-3节注 )。亚伯听从了神,认自己是罪人,就献上头生的羊为祭。这羊预表主耶稣流血舍命,代替世上的罪人(约壹29)。随神旨意而行的人才能蒙悦纳。【比方】不孝顺的儿子给父亲送点心,必不能蒙悦纳。人若朝见君王,拜望官长,必须遵着他们所定的礼仪才可。敬拜神的人未必都蒙悦纳(太七21 ,十五8~9)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四4~5 】
看中了: 希伯来书作者明确指出神悦纳的原因是“信”(来11:4) 。关于神悦纳祭物的形式,古人认为可能是有火从天而降,吞掉了亚伯的供物(利9:24 ,士6:21) 。用“亚伯和他的供物,该隐和他的供物”的表现方式,表明除了供物之外神观察献祭者的人格。神看重的不是供物,而是看重两兄弟内心的动机和态度(撒上16:7) 。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5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该隐和他的供物」——不但该隐的祭物不对,连他自己的行为也是不善(约壹三12) ,所以神不悦纳他(箴十五8 ,二十一27)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暗示神不悦纳该隐的祭物的主因──该隐本身和他的祭物是不能分开的,神不悦纳他的祭物,因他本身不被悦纳;他若行得好,则祭物必蒙悦纳。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5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
{命题12}神何以看重某些人?神会如此只看重某些人吗?
〔难题〕神在圣经里被描述为祂是不偏待人的(罗二11) ,并且祂不偏袒(申十17) 。但是这节经文:「神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竟然与其它的经文抵触。
【解答】
首先,在这些话语中其基本的意味是神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他或她是照着「祂的形像」创造出来的(创一27 ) 。如果祂不如此,祂就是不尊重祂自己,但是当圣经说神不偏待人时,表示祂不偏袒任何人公平对待人。申命记第十章17节 提到「祂不偏私也不接受贿赂」;换句话说,神是完全公正并且对人是大公无私的。
然而,在某一方面却意味着神对某些人并不看重,因为他们的邪恶行为。神不看重该隐(创四5) ,因为他不因着信献祭(来十一4 ) 。因此,圣经也谈到神憎恶以扫(玛一 3 ) 以及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启二 6 ) ,神并非憎恶他们本人,而是憎恶他们的所行。就如约翰向以弗所的信徒说:主恨恶那些尼哥拉党人的行为(启二 6 ) 。神爱罪人,但是祂恨恶罪行。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四6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耶和华对该隐说」——(赛一18 ,创三9)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耶和华重复问道:「为什么……?」及「若……」,刻划出祂喜爱诉诸理性,并且对罪人仍然关心,就如祂对真理(5上 )与公平(10节 )的关注一般。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变了脸色: 圣经经常引用这句话,描述人不但没有悔改,反而表现出不满和愤怒(伯29:24 ,耶3:12) 。为什么……为什么: 神用重复的形式表明他期盼该隐承认错误的迫切之心。从中可以知道,该隐被咒诅不是因为供物没有被悦纳,而是因他不理会神的督促,始终没有悔改。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7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罪就伏在门前」——如野兽要害该隐。「他必恋慕你」——有注释家以为这「他」字是指着罪恶说的,意思说:罪恶如凶猛的野兽要害该隐,但他若行得好就可以得胜。也有人以为这「他」字是指着亚伯说的,意思说:该隐若行得好就能仍有长子的名分,兄弟必恋慕他(三16)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罪像候在大门口的恶魔,等候吞吃屋里的人。该隐若行不好,罪就会向他伏击。他这时可能已暗藏杀机;但神仍盼他回转,并叮嘱应制伏罪。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在希伯来文中,蒙悦纳(7节 )原文的意思是「高举」(参 RV 小字 ),这个表达法可以指开心的笑脸,与皱眉头相反(变了脸色-6节 英文为 fallen );参民六26 。这里的意思可能是,该隐脸上的表情透露出他的心态117 ,可能它还进一步指出,他若心意改变,神就应许与他和好(十四13)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指出该隐如果继续发怒,罪就好像埋伏在门口的恶魔,又像那等候掠物的怪兽,要控制和毁灭他;故他要努力去克制自己,不容罪恶胜利。
――《串珠圣经注释》
岂不蒙悦纳: 希伯来人的习惯用法,认为无罪的人可以仰起头堂堂正正地生活。罪就伏在门前: 圣经里第一次出现的“罪”,被描写成试图扑向人类的贪婪猛兽。希伯来人借用古代巴比伦的表现手法,描写罪就象守在门口向屋内的人吼叫的野兽。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8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该隐的罪恶很大,有五个缘故:(一 )所杀的人是他兄弟;(二 )是好兄弟;(三 )他兄弟并没有得罪他;(四 )他受过神的警戒;(五 )他还假装与兄弟和好(约壹三12)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宗谋杀案。该隐杀弟动机是妒恨(约壹三12-15) 。本节可译为:“该隐对弟弟说:‘我们要田间去。’他们到了田间,该隐起来…”。他蓄意骗弟弟到外边,亲手把他杀了。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RV 将希伯来文译得很正确:而该隐告欣亚伯他的兄弟(出十九25) 。若这是真正的背景(似乎如此 ),就显出该隐曾在接受或拒绝神的责备之间,大大摇摆不定。七十士译本却译为……向亚伯说……「我们到田间去罢」(RSV ),若这些话真是原来经文所有,那么这桩谋杀案便显然出于预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9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你兄弟……在哪里?」——这是神第二次问人的话(三9) 。我们大家都有彼此看顾,彼此帮助的本分(罗十四7 ,腓二4 ,提前五8 ,创十九12) 。「我不知道」——这是谎言,罪上加罪。「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该隐有三个过错:(一 )存心残忍;(二 )藐视神;(三 ))不爱胞弟。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该隐一错再错,欺骗、凶杀之后,继之以撒谎。罪的黑影在地上越伸越长,一直延展到今天。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看守我兄弟的吗: 当神急切地追向该隐兄弟的去向时,他却反问神,彻底暴露出对弟兄的冷酷和不负责任。同样,无论何人,若无视神所吩咐的兄弟间要互相照顾的命令,就和该隐一样(太5:21 ,25:43,约壹2:9-11 ,3:15-17,4:20)。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9~16 】
该隐受的刑罚,这包括两方面:
1即使他努力耕种,土地也不生产;
2他被赶逐离开伊甸园一带,在世界各处流荡。
但慈爱的神也为该隐做了一个记号,免得别人为要替亚伯报仇,而把这流浪者该隐杀死。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10 】「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你做了什么事呢?」——神要使该隐觉悟自己所作的。「你兄弟的血有声音」——(来十二24 ,启六10) 。「向我哀告」——亚伯的血呼吁神为他自己伸冤;唯独耶稣的血呼吁神为世人赦罪。人所犯的罪都彷佛有声音达到神的耳中(十八20 ,十九13 ,出二23 ,三9 ,雅五4) 。神眷顾一切受委屈的人,到了时候必为他们伸冤(诗九9~10 ,三6 ,一百四十六7)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血有声音…向我哀告”,表明神要伸张正义,为亚伯伸冤。亚伯的血也控告世上一切流人血的暴行,伸冤在神,祂必报应(罗十二19) 。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古人普遍认为无辜流的血会一直控诉直到伸冤。“哀告”与“杀人了!”的惨叫意思相同,也适用于被压迫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力而向法律控诉(申18:20 ,22:24-27,王下8:3 ,伯16:18-19) 。所有的血和生命都单单属于神,因此杀人是侵犯和挑战神权威的行为。因此洒在地上的血,不会白白地埋在地里。这血向天呼求,在生命的主面前控诉,因为神不会坐视义人受苦难。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11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这一句有两个意思:(一 )这地不再给该隐效力(12节首句 );(二 )该隐必从这地(就是该隐和他父母所居住的地 )被赶逐(参12节末句-14节首句-16节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人类堕落,罪逼人杀害亲骨肉。地因罪的缘故已受到咒诅(三17) ,现在该隐这个人也受到咒诅。曾经让他耕种出产百物的土地,现在为死亡所浸染,不再替他效力;该隐只好在地上流浪。该隐并无悔意,罪一直跟随他,从不顺从开始(3节 ),到忿怒(5节 )、嫉妒、欺骗、杀害(8节 )、说谎(9节 )和只求自己的益处(13节 ),结果是与神完全隔绝(14-16节 )。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11~12 】
该隐得到的刑罚是:①被驱逐离开他生存的土地;②地不会再丰盛地为他效力。这表明把惩罚该隐的执行权转给了地,因为地吞了无辜者的血,所以不会给杀人犯结出果子,意指地吞掉杀人犯。对于将大地视为人类的故乡、母亲的胸怀的古人来说,这使人类和地的纽带被完全破坏,比3:17以下所记录的对亚当的刑罚还要严重。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11~12 游牧生涯】
该隐注定要漂泊度过的游牧生涯,代表了古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经济/社会界线。主前八○○○年左右,动物一旦被人类驯养之后,畜放牲口的游牧方式成了部族和村落经济上的主要事业。畜牧一般而言不过是村落经济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农业和贸易。然而也有一些人的主要事务,是随着季节的变迁,在新的地方放牧羊群。这些半游牧的牧人循固定的路线迁徙,寻找有足够水草的地方,有时与途经的村落订合约,在已经收割的田地上放牧。他们偶然会因为用水权或从事劫掠,与定居社会发生冲突。各处政府虽然试图控制当地游牧的牧民,但都没有长期的果效。很多牧人和农夫因争夺土地而发生冲突的故事,亦因而产生。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2 】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创四12-13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命题13}为何该隐杀人流血而没有被处以死刑?
〔难题〕在旧约记载杀人者将被处死(创九6 ,出二十一12 ) 。该隐谋杀他的兄弟之后不只被释放,并且反而受到保护免得受到报仇之人的伤害(创四15) 。
【解答】
有几个理由该隐免受死刑:
(1 )首先,神当时仍未在人类的管理政体里设定死刑(罗十三1-4) 。当洪水前人类的暴行罪恶充满地球时,神在洪水后说:『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九6) 。
(2 )此外,谁会杀该隐呢?该隐刚刚谋杀了亚伯。在这个早期,只有亚当和夏娃仍在。当然,神总不会要他的父母去杀他们这剩下的唯一的儿子。
(3 )因此,神是唯一管辖生命死亡的主宰(申三十二39 ) ,祂亲自将该隐的死刑减缓。然而神宣称:『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神如此作是意指该隐的罪孽重大,暗示该隐该受死刑(创四10) 。虽然如此,该隐似乎明白他该被处死,但他仍然向神要求保护(创四14) 。最后,神允许保护该隐,免得报仇的人来杀他(创四15) 。所以该隐这个特殊的例子,绝对与神所制定的杀人偿命的刑罚没有相抵触(参考本书约翰福音八章3-11节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四13 】「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该隐虽说这话,却没有悔改的心。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四13~14 】
该隐的抗议119 与财主委屈愠怒的语气相互应和(路十六24、27 ,启十六11) ,与悔改的强盗承认「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完全相反。14节的最后一句,「凡遇见我的……」暗示人口的扩散,或是指当时,或是指未来;也暗示他所遇见的人,都会是亚伯的近亲──与全文内容相当符合。不过,请参考导论:「人类起源」。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14 】「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以致不见你面」——神自从赶逐亚当出了伊甸园以后,虽不常与世人来往,有时却还向他们显现(4节 参16节注 )。「凡遇见我的」——除了该隐亚伯以外,亚当夏娃还生了别的儿女,但圣书上只提到该隐亚伯和塞特,因为这些人出名(五3、4 ,四17) 。亚当若没有生了别的儿女,怎能有该隐的妻子呢。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这不是说人类第一个家庭之外,已有许多人,而是指将来人口增多以后,不让该隐遭人杀害。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类似的记录被存留在罗马或法国地区被咒诅的人在完全剥夺法律权力的同时,无论何人都可以随意处死他。但本文提示的问题是:当时除亚当夫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人存在?对这个问题有各种观点:①饥饿的野兽。②根据17节和5:4,将来增加的亚当的后裔。③东亚的原始人。④甚至把这看成是作者的错误,或者是该隐因惊吓而发出的惨叫。但不能忽视的是,过去的130多年来,亚当夫妇的子孙不能只限于有这两兄弟。因为圣经采用的是选择性记录法,只记录与救赎史有关的人物。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14~15 血仇】
在中央政府不能全面控制的地区,家族间的宿怨导致流血是很常见的事。他们所根据的是「以眼还眼」的简单原则,凶手或其家人必须有一人偿命。
此外,另一个信念是︰维护家族声誉是亲属间应有的责任。家族一切的损伤都必须正视,不然就会被视为弱者,无法自卫,遭受他人欺凌。该隐的话显示当时已有较大规模的家族,亚伯一系可能有人意图复仇。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不是在身上作什么记号,而是一个警告的讯号,不让他遭人杀害。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神对无辜者的关怀(10节 ),惟有祂与罪人的关心可堪比拟。该隐的祷告虽是大发牢骚,却也含着恳求的意味;神的口头保证,以及祂立的记号(九13 ,十七11 ,用了同样的字 )──不是一个烙印,乃是一种安全通行证──几乎像是立约,使神实际上成了该隐的 go{~e{l 或保护者;参撒母耳记下十四14 下。这是怜悯对不悔改的人所能作到的极限。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15 该隐的记号】
本节所用的希伯来字眼,并非表示这记号是犯人或奴隶所受的刺青或伤残(* 埃施嫩纳和 * 汉摩拉比的法典都有提及 )。与之最为近似的,是以西结书九4~6 中,耶路撒冷无罪之人额上受神保护的记号。它或许是个能够令人尊重,或驱使他们小心提防的外在记号。然而它也有可能代表神向该隐显示的神迹,让他知道他不会受害,也不会受人攻击。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6 】「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离开耶和华的面」——有人以为亚当和他的后裔,在把守生命树的基路伯那里(三24) 献祭与神(出二十五22) 。「去住在伊甸园东边挪得之地」——我们现在不知道这地在何处,只知道是在以东的东边。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挪得”的意思是“游荡”、“流放”。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这次危机的出现(5节 ),是在耶和华的面前;该隐的离开,既是他的审判,也是他的选择。一方面,他曾害怕从「?的面」被赶逐(14节 ),而他的「流离飘荡」由挪得(意即「流离飘荡」 )一名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他心骄气傲,不肯悔改,定意要靠自己作出一番成就。以下的记载让人初尝自满自足之社会的滋味,这正是新约所谓「世界」的本质。
──《丁道尔圣经注释》
「挪得」:是「流浪」的意思。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16~24 】
本文叙述在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以后的7-8个世纪里,堕落的后裔急剧膨胀,并发展出罪恶的文明:①通过他们的名字可以看出:拉麦(大力士 ),亚大(装扮者 ),洗拉(游手好闲者 ),这些名字体现出当时的暴力和追求世俗的堕落;②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建造城池、打造铜铁利器、弹琴吹箫等,代表着征服、压制和享乐;③通过他们的制度,可以看出当时盛行近亲结婚和一夫多妻制。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17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
「他妻子」——(参14节注 )。「该隐建造了一座城」——该隐的后裔多起来以后,他才建造了这城。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在圣经中,“城“这字代表人可以安居的社会单位,可大可小,不能与后世高度发展的城市相比。“以诺”的意思是“开始”或“供献”。该隐建城代表他受咒诅后(四12) ,为自己建立一种新的生活,以减低咒诅之苦。人类从这里开始(四18~24) ,发展出最早期的文明;但后来这文明为洪水所灭。四16~22 记录了那个时代物质文明多方面的表现:群居生活、游牧生涯、艺术创作和工业成就。但生活在这种文明里的人心中没有神(罗一18~23) ,拉麦的自夸可为一例。即令这种文明可以媲美现代,神不以人物质的成就来定善恶,他所看重的是道德的景况(创六5~7) 。今天,这文明已无迹可寻。考古学家或者有一天会掘出它的遗迹,叫我们见到能警惕。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这开端的头一句话,显明该隐那时已经结婚,而从14、15节,以及五3 ,可以看出人类的家庭已经开始繁衍,除非14节中,该隐的恐惧只是指未来而言(见该节注释 )。参见导论:「Ⅲ人类的起源」第十一、十二段。
以诺(h]@no^k )之名,与动词「开始」很接近120 :或许藉第一个儿子以及第一座独立之城的命名,该隐表明了他要重新开始的念头。在希伯来文中,城这一词汇可以指任何人的定居之所,大小不拘。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17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 生了以诺。」】
{命题14-1}该隐的妻子从何处而来?
〔难题〕从何处出现了女人而成为该隐的妻子?当时只有亚当,夏娃(创四1) 和他死去的兄弟亚伯(创四 8 ) 。圣经说:该隐娶妻又生儿子。
【解答】
该隐娶了他的妹妹(或可能侄女 )。圣经提到亚当「并且生儿养女」(创五4) 。事实上,因为亚当活到930岁(创五5) ,他有够长的时间生儿养女。该隐可能娶了他自己的妹妹或侄女,如果他的弟妹也有子女的话。在这种情况,当然他的弟弟也会娶他的妹妹,当时这种通婚情况并不被禁止,要一直到后来才有禁令(利十八9) 。
{命题14-2}该隐娶亲人(他的妹妹 )为妻,不是犯了乱伦吗?
〔难题〕如果该隐娶了他的妹妹为妻这是乱伦(incest ), 是圣经所禁诫的(利十八6) 。而且,乱伦的婚姻常常生出遗传缺陷的孩子。
【解答】
(1 )首先,在人类种族最早期不会有遗传缺陷的后代,神创造例外一个在遗传上健全的亚当(创一29 ) , 遗传缺陷是起始于人类的堕落而且要经过一段长时间才出现;(2 )其次,在该隐那个时候并没有禁令不能近亲通婚。这个禁令是几千年后在摩西的时代颁布的(1500B.C.左右 利十八6) 。总之,当时人类的始祖只有亚当夏娃,该隐除了娶他的亲人外别无选择。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四 17 该隐的妻子是谁?】
答:我们知道夏娃是众生之母(创三20) ,她除了生该隐和他的兄弟亚伯之外,以后还会生儿养女(创五4) 。在圣经中往往有些地方未有记载女性的名子,多以男性之后嗣名字排列为主,由此推断,夏娃在生了这两个儿子之后,又生了女儿,乃作了该隐的妻子。在上古之世,人类被造的初期,兄妹结婚,神是未曾禁止的,如亚伯拉罕的妻子撒莱,原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子(创二十12) 。及至摩西颁行律法时代的开始,才有严禁兄妹结婚之事。(利十八6 9) 。这样看来,我们可以深信该隐的妻子乃是他的妹子无疑。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创四17 筑城】
在古代世界,城市的创建与国家或民族的成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关于筑城者和创建城市时事迹的故事,是其中居民的基本传统。这一类故事所形容的事物,通常包括了吸引筑城者的自然资源(水利、牧野与农田、天险 ),筑城者的过人之处(超常的体力或智慧等 ),以及守护神明的引领。城市大都沿着河流,或在河流、水泉旁边建筑。其功用是作为较大地区之贸易、文化、宗教活动焦点,因此后来亦成为城邦或政治中心。兴建城市和定期维修泥砖城墙所需的组织能力,亦有助于统治城市的长老议会或君主体制的形成。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7~24 】
该隐的后代:这一段记下该隐子孙的名字,最惹人注意的是拉麦,他不但有两个妻子,且以善于报仇而自夸。拉麦的三个儿子是牧养牲畜、弹琴吹箫、制造铜铁者的先祖。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18 】
「以诺生以拿;以拿生米户雅利;米户雅利生玛土撒利;玛土撒利生拉麦。」
【创四18~24 在该隐献祭里,是那样东西使这献祭不被神接纳?是献祭本身,抑或是该隐的态度?】
在态度及呈献予神的祭物这两方面看来,该隐都是错误的。该隐没有像弟弟一样献上带血的祭,他只将那些从田间长出来的土产呈献给神(创四3) 。
亚伯凭着信心将带血的祭呈献给神(来十一4) 。他将自己的羊献在坛上,强烈暗示他向神要求一个恩典的神圣应许一一这个应许是他从父母处学习的。因此,神悦纳亚伯的献祭,并以允许来回应他;然而,他拒绝了该隐的祭物。该隐似乎很依照自己的审断而选择了不带血的祭物,他忽视了神曾向亚当与夏娃解释的血的重要性,亦罔顾要待基督被钉十字架时才得以成全的代赎。
该隐凭己意地用自己劳力得来的物产代替恩典的救赎。接着,他产生了野蛮的妒忌心,怨恨自己的弟弟(创四5) 。这种怨恨心理便成为他在田间谋杀弟弟的动机,该隐以为没有人看见他在那里杀害亚伯。该隐那出自骄傲的执拗使他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在几代以后,他的后裔也在某方面承继了自我中心及抗拒神的态度(创四18-24 ,创六2) 。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创四19 】「拉麦娶了两个妻,一个名叫亚大,一个名叫洗拉。」
「娶了两个妻」——这就是多妻的起头。后来神虽任凭人多娶妻妾,这恶俗总是从该隐的后裔而起,也是神所不喜悦的(二24)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一夫一妻的制度(二23~24) 从拉麦开始破坏。在该隐后裔中,圣经只记载了拉麦一个人的事:他是该隐的第五代孙,娶了两个妻子。他的后裔都成为大有建树的人(四20~22) 。他作了一首《仇恨歌》(四23~24) ,描写堕落了的人类自私、自利、自大和仇恨。任何人伤害他,他要报复;他不要神的护庇,要自己保护自己。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19 「拉麦娶了两个妻,一个名叫亚大, 一个名叫洗拉。」】
{命题15}圣经允许一夫多妻制(polygamy )。
(参考本书列王纪上十一章1节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四19 一夫多妻】
构成这习俗的有几个因素:(一 )男女数目不平均,(二 )需要生产大量子女来担任放牧和农田的工作,(三 )藉多重婚约以求提高家族声誉和产业的意欲,(四 )产妇的高死亡率。在女子必须各有所适,参与生产的游牧民族和农村社会中,一夫多妻最为普遍。君王亦实行一夫多妻,主要作为与有势力之家族和别国结盟的手段。如果政治关系恶化,这些妻子就会沦为人质。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19~24 】
若存偏见记载,对该隐就不会有任何美言可说。但实际情形却复杂得多:神要多多利用该隐宗族的技术,以造福祂的子民,从半游牧方式的锻炼(20节 来十一9) ,到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手艺等(如 出三十五35) 121 。他是一切……的祖师,这一句话承认其功绩,并且预备我们的心,同样接受世俗事业的成就,予以赞赏;因为圣经没有一处教导说,惟独敬虔的人能获得所有恩赐。但同时,我们也得免于过份高估这些技术:拉麦的家可以处理外在的环境,但却不能自理。企图改善神所设婚姻模式的努力(19节 二24) ,立下大具破坏力的先例,创世记其余部分正足以为诠释;而铜铁的制造立刻转为武器的制造,也同样不幸。该隐的家族无疑为一小宇宙:其技术精良、道德败坏的模式,正是人类的写照。
──《丁道尔圣经注释》
【创四20 】「亚大生雅八,雅八就是住帐棚、牧养牲畜之人的祖师。」
「住帐棚牧养牲畜」——较比「弹琴吹箫」——(21节 )和「造各样钢铁利器的」——(22节 参2节注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拉麦的三个儿子各以“雅八”、“犹大”、“土八该隐”取名,依希伯来文都有“取来、拿来、领头”凭血气之勇行动的意思。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20 驯养家畜】
豢养牲口是驯化动物的第一阶段,繁殖、饮食、活动范围,全部都被人类所控制。首先被驯养的是绵羊和山羊,考古证据可以追溯到主前第九千年纪。稍后的是体积较大的牛类,猪被驯养的证据则在主前第七千年纪开始出现。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21 】
「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他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
【创四21 乐器】乐器是初期人类最先的发明之一。埃及最早期的箫可以考证到主前第四千年纪。* 吾珥王陵挖掘到的几个琴、瑟和一对银笛,鉴定为主前第三千年纪初期的产物。骨制和陶制的笛子起码可以溯源到主前第四千年纪。乐器可供娱乐,也可以作为舞蹈,或游行、* 祭仪戏剧等公开 * 仪式的伴奏。除了简单的敲击乐器(鼓、拨浪鼓等 )以外,古代近东最常用的乐器是琴和瑟。古墓的挖掘和庙宇、王宫的壁画,都找得着例子。文学形容它有安抚心灵、召唤神明,和提供行军节奏的功用。乐师有自己的行会,极受尊重。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22 】「洗拉又生了土八该隐,他是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注或作“是铜匠、铁匠的祖师” )。土八该隐的妹子是拿玛。」
「打造各样钢铁利器」——世人先前所用的器械家具,大概用火石,骨头,木头做成的。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四22 古代冶金科技】
记述该隐家族工艺和科技初现时,提到金工的起源十分合理。* 亚述文献提到托鲁斯山脉(Taurus Mountains 位于土耳其东部 )的塔巴珥(Tabal )和穆斯库(Musku ),是最初发展金工的地区。主前第四千年纪时,人类已经开始熔炼锻造铜制的工具、武器、用品。后来到了主前第三千年纪初期,近东以外发现的锡矿随着通商路线的延伸,来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于是就开始引进了铜的合金,尤其是青铜。需要高温以及运用皮风箱(可见于埃及便尼哈桑〔Beni Hasan〕的古墓壁画 )来提炼、打造的铁器,要到主前第二千年纪末叶最后出现。这科技首先似乎是由 * 赫人的工匠掌握,接着才向东向南传播。陨铁未曾开始熔炼之前,已经被冷锻了几个世纪。这种工业的规模虽然没有后来锻造铁矿那么大,却能解释 * 铁器时代以前,圣经为什么已经提及过铁。
──《旧约背景注释》
【创四22 铜铁匠的祖师】
『土八该隐是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下有小字『活作铜匠铁匠的祖师』,国语圣经是参照浅文深文译本的,浅文译『土八该隐铜工铁工之祖』,深文译『土八该隐铜工铁工之师』。国语本译者体会到创世记是记载人、事、物之始,故国语综合浅深文理本而小字注为『铜匠铁匠的祖师』,又把原文的动词清楚的译之为『打造』,犹太人五经的英译是The forger of every cutting instrument of brass andiron按forger意即制作者或铸造者,没有祖师之意义,但上文20节有祖师一词,故小字注从之,但20节的原文意思是祖father。
―― 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创四23 】「拉麦对他两个妻子说:“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话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注或作“我杀壮士却伤自己 我害幼童却损本身” )。 」
《和合本》圣经多将“青年”译为“少年”。“少年”在中国古诗文中多为青年之意,例如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和杜秋娘《金缕衣》中“劝君惜取少年时”等均是。与今天把“少年”指十几岁的人的用法不同。此处“少年”应为青年。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23 人伤害我抑我伤害人】
『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跟着的小字『或作我杀壮士,却伤自己,我害幼童,却损本身』。此处的小字乃译自文理本,『我杀人而自伤,戮童而自痍』乃参照钦定英文本I have slain a man to my wounding, and a young manto my hurt好像有『害人反害己』的意思。但原文意思并非如此。此句语是拉麦在其子土八该隐发明铜铁的利器后,而向其二妻哼出此两句的成功歌声!照原文意可译为:『一个壮年人打伤了我,我把他杀了,一个少年人暗伤了我亦然。』修订的英译本是:『For I have slain a man for wounding me. And a youngman for bruising me.』
在希伯来文Lamed音的介词,可译为to或for而使译意可能大有差异。此歌词的背景,可能是拉麦因小意思或受了小伤害而把那人杀了,妻子惧怕报复,但拉麦安慰她们不要害怕,该隐杀了亚伯尚得神的默许:『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创四15) ,何况我因自卫而杀人?今时且有新的利器,人若来报复,更不用惧怕了。可见该隐的恶性遗传,更愈显露,若不是有主耶稣的爱,人们今时仍在狂唱此高傲的歌。
―― 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创四23~24 】
拉麦拿着土八该隐制造的利器,抱着犹八制作的乐器,傲慢地唱出了憎恶和复仇之歌。在这首歌中可以看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背后存在着的人类堕落的本性。他讥笑神禁止复仇的命令,主张一定要亲自复仇;唱出了壮年人伤他,他就会杀壮年人;少年人损他,他就害少年人;对伤他的人要进行复仇七倍的野兽般的思想。拉麦与要求神保护的该隐相反,他与神完全隔绝,丝毫没有罪的意识,充满着恨恶和复仇。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残暴和惨忍,他们无视神和生命的尊严。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23~24 】
「拉麦对他两个妻子说:亚大洗拉,听我的声音,拉麦的妻子细听我的话语;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这两节所记的是存留世界最古的诗歌。拉麦作这诗歌为要安慰他的两个妻子,意思说:有人要伤我,我就先杀了他;但你们不必惧怕;杀该隐的人既要遭报(四15) ,杀我的人必要加倍的遭报;因为该隐杀亚伯是无故的,我杀人却有缘故。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是圣经最早期的诗歌,拉麦可能手拿着土八该隐造的利器在夸耀说:「如果有人把我杀死,他必要遭受残酷的报复,须赔上七十七条命」;这和耶稣教导门徒饶恕人七十个七次成强烈的对比。人类文化的进步,并不能保证道德同样进步。
――《串珠圣经注释》
【创四24 】「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
拉麦报复的声音是人类历史上暴乱、凶杀、战祸成因的好写照,仇恨的报复岂有穷尽!主耶稣解决人类问题的方法是宽恕,祂要求我们宽恕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1~22) ,即无数次。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25 】「亚当又与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塞特,意思说: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
「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有人凭着本节,以为该隐杀亚伯的事,是在夏娃生塞特以前不久行的(亚当一百三十岁就生塞特 五3)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亚伯已死,该隐被逐。神给了亚当、夏娃另一个儿子,代替死去的亚伯。“塞特”一名有“替代”或“赐”之意。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四25~26 】
该隐的侄儿以挪士:该隐的弟弟塞特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即「人」的意思。
――《串珠圣经注释》
有关神子民的记录。他们将延续救赎史,直到他们的仰望者——女人的后裔到来。表明神要拯救人类的计划,通过塞特继续进行。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26 】「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
「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十二8 ,十三4 ,二十一35 ,二十六25) 。
――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这里指出了人类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该隐式文明,越来越远离神的旨意;塞特的榜样遵循亚伯的路,寻求神,求告神的名。“以挪士”的意思与“亚当”相似,也是“人”。
――《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求告耶和华的名」:在旧约多指公开敬拜神;从以挪士起,人类便开始有集体的敬拜。该隐的后代文化进步而流名于世,但塞特的子孙却着重宗教方面的推展;二者的分别十分明显。
――《串珠圣经注释》
才求告耶和华的名: 通过神的启示,人们才能拥有对神正确的知识。从塞特时代开始,人们才谦卑地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力,向与人立约、并负责成就的神祷告和敬拜,以感恩之心公开进行崇拜活动(12:8,26:25,诗105:1 ,徒2:21 ,罗10:13 ,林前1:2) 。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四26 「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
{命题16}人类敬拜神开始于此(章节 ),或更早(创四3-4) ?
〔难题〕根据这节经文,人到了以挪士(Enosh )出生后才求告耶和华的名。但较早时,亚伯曾以羊群的头生献祭给耶和华(创四2-4) 根据这节经文,人到了以挪士(Enosh )出生后才求告耶和华的名。但较早时,亚伯曾以羊群的头生献祭给耶和华(创四2-4) 。
【解答】
这个「求告耶和华的名」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很明确。这个不明确的意义就不能与那明确的事实——就是亚伯在以挪士求告耶和华名之前就向耶和华献祭的事实一相比较而认为有冲突。有可能「求告耶和华的名」表示一个定期、庄严、公开式的崇拜祷告仪式(罗十13) ,这是在以挪士以前没有的。无论如何, 在这个议题上并没有冲突抵触,因为在亚伯的时代并没有提到求告耶和华的名。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思想问题(第4章 )
1神不悦纳该隐的供物,这只是因为该隐的供物与亚伯的不同,抑或另有原因?参7; 来11:5 。这对信徒的事奉有什么提醒呢?
2该隐的后裔对人类的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只是文化进步并没有带来生命本质的改变(见23-24拉麦之歌 )。今日的科技一日千里,但人性有否改变?
3拉麦的报复心理与耶稣的宽恕之道(太18:22) 成强烈的对比。今人是否有像拉麦的例子?
信徒对耶稣的教训应怎样回应。
【创四1 该隐的意思】
『生了该隐』下有小字『就是得的意思』,此是国语本旧约的第一个小字注。浅文深文本都有小字,该隐,译即得之义。因亚当与夏娃在乐园时,还没有儿女。若该隐为他俩的长子,或许他就是那一位会伤蛇头的女人后裔(创三15) ,岂不高兴?夏娃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男子』,那知以为得的,反为失败,该隐杀亚伯,令他的父母何等伤痛!语云:『不怕生坏命,怕在起错名!』名虽重要,最要的是实副其名。
―― 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创四1 神创造人,照顾了人全面的需要,我准备好遵行神全部的旨意吗?】
“同房”这个词直译为“认识”,意思是“发生性关系”。两性的结合是二人合而为一,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性交是两性之间最亲密的行动,确定双方在社会中、肉体上和灵性上的关系,所以神只许人在婚后这样行。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3~5 我向神所奉献的一切是否甘心乐意?】
圣经没有说明神为何不接受该隐的献祭,也许因为该隐的态度不正确,或是他所献的祭物不符合神的标准。箴上说“恶人的祭物是可憎的,何况他存恶意来献呢?”(创一27) 神既衡量所献上的东西,也衡量我们的动机。当我们奉献给神、或馈送别人时,应该为自己能有所献而满心欢喜。我们不应记挂自己的损失,因为万物都是由神而来;我们乃要欢欢喜喜地将我们的时间、金钱、财产和才能尽量献给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6~7 忠言总是逆耳──面对别人对我的提醒,我总想逃避不听……】
当有人指出你做了错事的时候,你会怎样反应呢?是将它改正过来,还是不肯认错呢?当该隐献祭被拒绝后,神给他一个改正错误、从头再做的机会,甚至鼓励他,他却拒绝了,他的余生就成为不肯认错的人的鉴戒。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就要忠实地检讨自己。走神的道路,而不要走该隐的路。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7 信主的人,总要面对一生向罪宣战的挣扎,人在其中,可靠甚么得胜?】
该隐要胜过伏在他私欲门口的罪恶,就要放弃由嫉妒而来的恼怒,叫罪不能在他的生命中立足。罪现在仍然伏在我们的门口,如果我们不能胜过它的话,就会像该隐一样被它所胜。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过罪的,我们必须转向神,领受神所赐的信心和能力;并接受信徒的帮助,来面对这场终生的战事。圣灵会帮助我们制伏罪,直到我们与基督面对面时,这场争战才会结束。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8~10 我是否尊重生命的权利,包括自己和别人的?】
这是第一宗谋杀事件。血代表生命(利17:10) ,活物没有血就会死。生命是神所创造的,只有祂才能收回生命。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8~10 我是否留有一些小罪,正拖着我的脚步迈向更大的罪中?】
亚当夏娃的不顺服将罪带进全人类中。他们也许认为自己的罪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不算甚么。但要留意,他们犯罪的本性很快就传给下一代了。简单的不顺服神很快就堕落为谋杀之罪。亚当夏娃只是得罪神,而该隐既得罪神又得罪人。一丁点儿的罪都会愈演愈烈。所以我们要让神帮助我们胜过“小罪”,以免酿成悲剧。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9 】
「你兄弟亚伯在哪里?」
神问人第一个问题:「亚当,你在哪里?」第二个问题:「你兄弟亚伯在哪里?」我们是要看守兄弟的。凡是需要我们说明的,或是家人亲友,以及接触的人们,我们都有责任。我们不可向他们取巧,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有软弱与需要,他们有赖我们的看守,所以我们要竭尽所能,并且随时留意他们的下落。如果我们推卸责任,就与该隐无疑,他犯了谋杀的罪。
神看守祂的圣者——在祂的名册上,他们的名字都记载下来。他们的名字之外,还有住处,处境,家属及职业,又有生活状况。这一切都在祂的安排之下。任何的事都是祂立时注意的,好似祂切身的事。什么痛楚也是祂亲自感受的。
神要我们彼此看守——我们要彼此相顾,互相激励行善,分担与分享。我们要就将流落者带回,为他们洗脚。心灵的医治是圣徒的责任,要尽这本分,必须有基督的灵浇灌。记得你爱看得见的弟兄,就是爱神了。「这是我们所受的命令,爱神的,也当爱他的弟兄。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创四9 看守弟兄】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看守自己的弟兄,见危不救,怎能逃避刑罚呢?我们的弟兄在魔鬼的手中,你要去把他抢救;我们的弟兄站在死亡的边缘,你要向他警告;我们的弟兄他正走向试探,你要去把他劝回。对于我们的弟兄,我们是有责任看守他们的。如果我们不尽职守,眼看弟兄灭亡,我们将担罪,遗恨终天。
── 吴恩溥《没药汁》
【创四11~15 神的管教是出于爱,我是以此理解今天神对我的管教吗?】
该隐的谋杀罪受到神的严厉处罚。神审判人的一切罪,并且适当地惩罚,这并不是出于愤怒或报复,乃是要改正我们,恢复我们与祂的关系。不要怨恨神改正我们,要藉此机会改变与神的关系。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14 罪所带来的恶果,有否使我震撼不已?】
至此圣经只提到四个人──亚当、夏娃、该隐和亚伯,有两个问题等待回答:该隐为甚么害怕被别人杀害?他的妻子从何而来(创四17) ?明显地,亚当夏娃有许多儿女;神要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一28) 。该隐因杀了自己兄弟而深感恐惧,他可能害怕自己的家人报复。他既然能杀人,别人也可以杀他。他的妻子可能是他的妹妹或侄女、甥女。初期人类的遗传基因仍然是纯洁的,所以不怕近亲结婚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15 仇恨报复的心是出于罪,我有否被这种心态所感染?】
“必遭报七倍”这句话的意思是,杀该隐的人所要受到十足的、彻底的刑罚,比该隐所受的更严重。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17 】「该隐建造了一座城。」
犯罪的人,自然会惧怕。圣经说:“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箴二八1) 。 该隐杀了他的兄弟亚伯,犯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件刑事案件;他的手引进了“死亡”。他首先想到的,是会被别人所杀。他不曾向神悔改认罪求赦免,却担心自己的安全;虽然那时全地上没有别的人家,会遇见别人的机会相当小。没有谁告诉他,或解释有甚可怕,惧怕却从他心底涌起来。 该隐心虚胆怯,想办法保护自己,生了儿子以后,就造了一座城(创四17) 。以后,到该隐的第六代孙土八该隐,更是“打造各样铜铁利器的”(创四22) ,使作父亲的拉麦,因能生产新武器的儿子大为兴奋,表示他有所倚恃而自信增涨,作了杀气腾腾的“剑歌”(创四23-24) ,公开歌颂暴力,是黩武装备竞赛的先驱。今天世界上,各国各地都在积极武装,实在并不是勇武自信,实在是胆怯,由于这种深心的不安全感。 为甚么要造城自保?他有甚么好怕的?是罪使人惧怕。圣经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四18) 。主耶稣降世,在十字架上为人的罪受死,显明神的爱,使信祂的人用不着武装竞赛,而相爱相助。是不同的生活方式! 惧怕是由与主分离来的。离开了全能的主,就是离开能力的泉源,就像断绝了电源一样,黑暗,软弱,迷失,无措,都相继而来。但我们完全不需要陷于那种可怜的状态,因为还可以再与主联合在一起。感谢主,圣经又说:“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便得安稳”(箴一八10) 。因为只有因信称义的人,倚靠主,在祂里面,才有真正的安全感。这能使你不怕死,因为主已经胜过了死亡;祂是生命和复活;祂是耐死的,是不能死的神。祂自己选择经过死,拯救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死奴仆的人。但在死后三天,就从坟墓里复活,升上了高天,为信的人代祷,还要再来,接圣徒到荣耀里。这样看来,信的人在主里没有惧怕的理由。 惧怕是从罪来的。没有罪,就没有惧怕。在爱里可以除去惧怕,就像光驱除黑暗一样。所以,应当悔改,离开该隐的道路,过安全喜乐的生活。
── 于中旻《创世记笺记》
【创四17 不为自己筑墙建垒】
「该隐与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十一4)
世上第一个建造城池的是该隐。他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才想出了这个主意。一个人想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就必要想办法去建造城池,为自己定界限、筑墙垣、划定势力范围。
这也是今天属肉体的人常有的表现,总想为自己建一座城可以让自己的工作牢靠、稳固,不受别人的侵扰,在城内可以使自己任意而行。
城池先是为了保护自己,继而就产生出为肉体安排,寻求享受、奢华宴乐起来。城市实在是罪恶渊源,再下去城市也变成了争战的中心,使人类生命受到了极大危险和迫害。
洗拉生土八该隐,是打造铜铁利器(创四22) ,制造争战武器的。从此人类开始大规模的残杀,没有保障,没有平安了,这就是造城池的结果。要保护自己的人,必定要得出杀害别人的结果。
凡是人的工作都有两个标志:
1、造城──为了保护自己。
2、造塔──为了传扬自己。这就是巴别塔的原则。
今天许多神的仆人或使女,往往也会根据这个巴别塔的原则事奉神,这实在是可怕的。从外表看,他们努力热心,甚至忠心,都是为了神,而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要为自己建一座城、造一座塔的隐情。所以到头来,他们所作所行只能是叛逆神,高抬自己,无怪乎有许多人的工作都被神变乱了,一点也得不着生命的果效。
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的结果吗。
(林前三3) —— 李慕圣《晨光》
【创四19~26 人类历史证实,文明增长,罪恶亦增加。作为一个信神的人,我有甚么回应?】
神让人自行其是,人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每况愈下。从对拉麦家族的概述中,我们看到神赐人多方面的才华和能力,也看到罪恶与日俱增。当时又发生一宗可能出于自卫的杀人事件,暴力事件在上升,对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1 )对罪恶漠不关心;(2 )求告上主之名,如塞特的后裔(创四26) 。塞特代替亚伯,作神忠信子民的祖先。
──《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四25 】「神另给我立了一个儿子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
「该隐」的意思是「得着」,这说出他们以为,神应许那胜过恶者的后裔,就是该隐。「亚伯」的意思乃是「虚空」,这说出他们对于该隐的失望。后来,亚伯被该隐杀了。这一件事,使他们学了一个极深的功课,因此,给第三个孩子起名叫「塞特」,意思就是「代替」。这里给我们看见了指望。如果神的应许迟延,那并不是说应许已经失去。这故事也说出神的道路,神对付人的罪从不急躁。
―― 摩根《话中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