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亲寄居的地。」以扫自己放弃应许之地,搬到西珥山(三十六6 )),而雅各则「住在迦南地」。 「迦南地」是神赐给雅各父亲的应许之地(十七8 、二十六3 、二十八4 )),但圣灵却说是「他父亲寄居的地」。因为以撒和亚伯拉罕一样,都是存着「寄居」的心志在地上生活(十七8 、三十五27 )),「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来十一9 )),等候「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十一16 ))。 雅各也知道他是「寄居」的(二十八4 、三十二4 )),但圣灵却说他「住在迦南地」。因为此时他在地上还有所爱慕,还没有完全被神造就到「寄居在世」的地步。 因此,神还要继续拆毁雅各,直到「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篇七十三26 )),使他真正成为一个「寄居在世」的人(四十七9 )),成为盛满神荣耀的器皿。那时神就能向世人启示,祂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三6 、太二十二32 )),祂做在这三个人身上的工作,也要做在每一个祂所拣选的人身上。
2 「雅各的记略如下。约瑟十七岁与他哥哥们一同牧羊,他是个童子,与他父亲的妾辟拉、悉帕的儿子们常在一处;约瑟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本段用「雅各的记略如下」开始,但说的却是约瑟的事,可见约瑟的遭遇都是为着雅各。神要借着约瑟的被卖继续拆毁雅各,也要借着约瑟的高升继续建立雅各。 此时大约是主前1899年,约瑟17岁,雅各108岁,他们回到迦南地已经11年。以撒168岁,还要过12年才离世(三十五28 ))。「童子」原文指未成年的帮手或仆人。
3 「以色列原来爱约瑟过于爱他的众子,因为约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给约瑟做了一件彩衣。」
4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就恨约瑟,不与他说和睦的话。」拉结死了以后,雅各的心里就用拉结的长子约瑟代替了拉结;约瑟被卖以后,雅各又用拉结的幼子便雅悯代替了拉结,甚至犹大说:「我父亲的命与这童子的命相连」(四十四30 ))。雅各的内心深处始终还有一个人在妨碍他显出神的荣耀(四十二38 )),也在他的众子心中埋下了仇恨,所以神必须继续拿掉这个偶像。 「彩衣」是上流社会的穿着(撒下十三18 )),并不是牧羊人的服装,既惹人眼又惹人嫌。
5 「约瑟做了一梦,告诉他哥哥们,他们就越发恨他。」
6 「约瑟对他们说:『请听我所做的梦;」
7 「我们在田里捆禾稼,我的捆起来站着,你们的捆来围着我的捆下拜。』」
8 「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吗?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吗?』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
9 「后来他又做了一梦,也告诉他的哥哥们说:『看哪,我又作了一梦,梦见太阳、月亮、与十一个星,向我下拜。』」
10 「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做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
11 「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最初是因着「辟拉、悉帕的儿子们」(2节 ))的恶行,四个哥哥疏远约瑟;接着是因着雅各的偏心,所有的哥哥都嫉恨他(4节 ))。最后却是神「火上浇油」,用两个异梦使所有的哥哥「越发恨他」(8节 )),甚至连父亲也「责备」他(10节 ))。神荣美的计划就这样在「人的忿怒」(诗七十六10 ))中一步一步地成全。 约瑟对哥哥们讲说他的梦,反而招来了哥哥们的「嫉妒」,结果却成就了神要「在他们以先打发一个人去」埃及的旨意(四十五5 、诗一百零五17 ))。主耶稣表明了自己弥赛亚的身份,也招来了犹太人的嫉恨(约十33 )),结果却成就了神十字架救赎的旨意。 「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表明他的「责备」并不是真的生气,而是为了缓和约瑟与哥哥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后雅各回想起这个梦的时候,「心就苏醒了」(四十五27 ))。 约瑟也同样「把这话存在心里」,但他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约瑟两次做了被高举的梦,表明「是因神命定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四十一32 ))。然而神只向约瑟启示了荣耀的结局,并没有告诉他 升高之路上所要经历的细节。这个荣耀的盼望维持着约瑟在13年的艰难困苦中始终仰望神,「耶和华的话试炼他,直等到他所说的应验了」(诗一百零五19 )),最后把他造作成神合用的器皿,用他成全了雅各。 「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 ))。神也向每一个信徒启示了我们荣耀的结局,但也没有告诉我们成长之路上所要经历的细节,而是「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一3 )),叫「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来六19 ))。
12 「约瑟的哥哥们往示剑去,放他们父亲的羊。」
13 「以色列对约瑟说:『你哥哥们不是在示剑放羊吗?你来,我要打发你往他们那里去。』约瑟说:『我在这里。』」
14 「以色列说:『你去看看你哥哥们平安不平安,群羊平安不平安,就回来报信给我』;于是打发他出希伯仑谷,他就往示剑去了。」
15 「有人遇见他在田野走迷了路,就问他说:『你找什么?』」
16 「他说:『我找我的哥哥们,求你告诉我,他们在何处放羊。』」
17 「那人说:『他们已经走了,我听见他们说要往多坍去。』约瑟就去追赶他哥哥们,遇见他们在多坍。」
18 「他们远远地看见他,趁他还没有走到跟前,大家就同谋要害死他。」
19 「彼此说:『你看,那做梦的来了。」
20 「来吧!我们将他杀了,丢在一个坑里,就说有恶兽把他吃了,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
21 「流便听见了,要救他脱离他们的手,说:『我们不可害他的性命』;」
22 「又说:『不可流他的血,可以把他丢在这野地的坑里,不可下手害他。』流便的意思是要救他脱离他们的手,把他归还他的父亲。」
23 「约瑟到了他哥哥们那里,他们就剥了他的外衣,就是他穿的那件彩衣。」
24 「把他丢在坑里;那坑是空的,里头没有水。」
上图:一群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骆驼在多坍遗址(Tel Dothan)的一个坑旁边,这可能就是约瑟被扔进去的坑,摄于1900年。多坍谷有很多这样的坑,用来储水饮牛羊。
25 「他们坐下吃饭,举目观看,见有一伙米甸的以实玛利人,从基列来,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要带下埃及去。」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件事,从一步一步埋下的祸根(2 、4 、8 、11节 )),雅各考虑不周的差遣(13节 )),偶然遇见的路人(15节 )),哥哥们的冷酷(18节 )),到正好路过的香料商人(25节 )),无一不是神手的管理,目的是要把约瑟送往埃及,「在他们以先打发一个人去」(诗一百零五17 )) 「米甸人」是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的后代(二十五2 )),他们可能与「以实玛利人」通婚杂居,所以「以实玛利人」和「米甸人」这两个名称经常交互使用(36节 、三十九1 、士八22 、24 ))。「基列」位于约旦河东,以出产乳香驰名(耶八22 ))。多坍位于从基列地前往埃及的古老贸易通道上,「乳香、没药」都是卖给埃及的主要香料。
26 「犹大对众弟兄说:『我们杀我们的兄弟,藏了他的血,有什么益处呢?」
27 「我们不如将他卖给以实玛利人,不可下手害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骨肉。』众弟兄就听从了他。」
28 「有些米甸的商人,从那里经过,哥哥们就把约瑟从坑里拉上来,讲定二十舍客勒银子,把约瑟卖给以实玛利人;他们就把约瑟带到埃及去了。」约瑟在多坍「哀求」哥哥们,被冷酷拒绝(
四十二21 ));以利沙的仆人却在多坍「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
王下六17 ))。无论是顺境里的「多坍」还是逆境里的「多坍」,神始终在那里掌权,在祂的隐密处眷顾保守祂所拣选的人。
主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记载,当时一个男奴隶的价格是三十舍客勒银子,女奴隶是二十舍客勒银子。「二十舍客勒银子」也是牧羊人工作三年的工资,是律法规定五岁到二十岁男子的价银(
利二十七5 ))。主耶稣被祂的门徒出卖,价银是三十块钱(
太二十六14-16 ))。
上图:多坍谷位于示剑以北约22公里,希伯仑以北约140公里,位于迦密山和基利心山之间的平原,水草茂盛,至今仍是良好的牧场。多坍遗址(Tell Dothan)始建于主前3000年,是基列经伯善前往埃及的商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所以米甸商队会经过这里。
29 「流便回到坑边,见约瑟不在坑里,就撕裂衣服。」
上图:从北面看约瑟坑(Joseph’s pit or Joseph’s well)。
30 「回到兄弟们那里,说:『童子没有了,我往那里去才好呢?』」
31 「他们宰了一只公山羊,把约瑟的那件彩衣染了血,」
32 「打发人送到他们的父亲那里说:『我们捡了这个;请认一认,是你儿子的外衣不是?』」雅各过去用山羊羔的肉和皮欺骗他的父亲(二十七9 、16 )),如今被儿子们用山羊的血所欺骗;雅各「打发」约瑟去看望儿子们(13节 )),而他的儿子们却「打发」人送血衣给他看。依靠属世的智慧行诡诈的人,必然会面临生活无情的讽刺。 「你儿子」是冷酷的表达方式,连提名字都不屑(路十五30 ))。
33 「他认得,就说:『这是我儿子的外衣,有恶兽把他吃了,约瑟被撕碎了!撕碎了!』」
34 「雅各便撕裂衣服,腰间围上麻布,为他儿子悲哀了多日。」
35 「他的儿女都起来安慰他,他却不肯受安慰,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到我儿子那里。』约瑟的父亲就为他哀哭。」
36 「米甸人带约瑟到埃及,把他卖给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
上图: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二世(Amenemhat II)坐像,现藏于柏林Pergamon博物馆。主前1899年,约瑟被卖到埃及,埃及正处于第十二王朝期间(主前1991-1802年),阿蒙涅姆赫特二世于主前1929-1895年在位当政。
约瑟:一首命运的叙事诗 不和(三十七1) 创世记族长事迹的第三篇乃是作为雅各家史而引入的。我们通常称之为约瑟的故事,乃由其主角而来;或称之为约瑟与其兄弟的故事。但是就许多方面看来,则以圣经的标准较为正确。它在我们心里留下这家族的老首领,他对其困难的开端有充份的贡献,而后来虽然不是那么显著,却仍然常在背景之中。还有,这故事直至约瑟和他的哥哥们,并他们的年老父亲与所有的家属在埃及地团聚,才达到高潮。(一 )故事开始时一切显得宁静。雅各年长的众子与他们年轻的弟弟,现时十七岁的约瑟去牧羊。但表面底下有三种最可怕的人性情欲正在溃烂,一有机会便要以最大的功力爆发出来。这三种人性情欲就是搬弄是非,偏袒,与嫉妒。搬弄是约瑟的,偏袒是雅各的,而嫉妒则是约瑟的哥哥们的。(二 )没有人喜欢人家的闲话,纵然他的话是真的。希伯来人也不例外。箴书充满关及过份的及污蔑的言语的警告,而且经常劝告聪明人保持缄默,并且许多经节中斥责暗含搬弄是非之意,例如:儿童生活的小世界中,再没有比不公平更精明地被觉知和被感到不公平了。纵使儿童所受的不公平只是小小的;但是孩子既小,而它的世界也小哩。
兄弟们多年来忍受父亲毫不隐讳的嘉爱一个多于其他各人的对待。而且现在他还要在他的不公上火上添油,竟把约瑟看作一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少爷;此时正是他走向成人阶段,应当承担家族中更重的工作量。这位娇养的公主一旦纡尊降贵,与他们同去牧场,却侦察他们,回家时便对那一个本来已经偏袒的耳朵,搬弄卑鄙的是非。难怪他们‘不与他说和睦的话’,或者像新英语本译的:‘不能对他说一句好话’。他们苛刻,但是如果他们的家庭痛苦不幸的,却是──至少至今是──由于一位溺爱的雅各和一个愚昧而不聪明的约瑟之过。梦(三十七5) 另外一个回合,约瑟的不成熟表现在他哥哥们面前,刺激起超出嫉妒以外的愤怒来反对他。约瑟作两个梦,而他按捺不住地要对他们细说,并对自己的父亲细说。(一 )要了解兄弟们的反应,我们要知道,古代人远比我们在这科学时代的人,更受梦的影响。今天人人对心理学及下意识总知道一点,差不多不可能把梦作为神给人的信息和对未来的征兆,并把这种观念看得太认真。我们只把它当作一些告诉我们过去的事罢了。然而,圣经时代的人,却不能确知他们的梦不一定是由不可知的世界来的消息,不是隐藏而势将实现的希望和识见。所以,当约瑟泄漏出两梦的内容时,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会把它当真的。尤其是梦的意义是那么明显,无须专家的解释,也没有插入不确定与含混的余地。梦的内容坦率而又露骨地说到,有一个时候约瑟要穿上真正的王子服装,而他们各人要在他面前表示敬意。使哥哥们把握时机除灭约瑟的,就是这种恐惧、忧虑、猜忌和嫉妒。在我们,这似乎是对一个青年幻想的过份暴烈的反应;但是在他们,这却是阻止那等于预言的事情发生之惟一的办法。雅各的反应也是有教益的。他自然是烦恼,但是他也与约瑟的兄弟们一样,想置之不理而已。他从自己早年生活中,神的奇特举动得到证明,要比其他人审慎而易受刺激。你能够设想一个现代的父亲,纵然是个溺爱的父亲,竟暗暗地怂恿一个儿子到此地步吗?(二 )第一个梦提及牧羊人捆禾稼,最初或许给我们可笑的印象;但是当我们稍加思索时,便不然了。正如二十六章十二节 所指以撒耕种一样,它提醒我们,族长们乃是半游牧者,而不是完全的伯度英人。他们主要的活动乃是为他们的牛羊寻觅草原,这有时使他们长途跋踄。于是在下一段故事中,雅各便差派约瑟从希伯来到远在北方示剑去,看看他哥哥们的情形;及至到了那里,才知道还要到更远的多坍去找他们。但是这故事也告诉我们,那家的帐棚暂时还扎在希伯来。似乎家人无论到了甚么地方,只要停留的时间足以播种及收获,便争取机会种些谷物,当然是为了粮食,也为了牲畜冬天的饲料之用。当然有时他们也会以物易物的办法,去从定居的农民得谷物。第二个梦也有一个表面上的问题,那就是似乎它含有拉结当时仍然在世的意思。但这不是唯一可能的意思。或许梦中的‘月亮’乃是利亚,现在毫无疑问的是雅各的正室,而在他对约瑟抱怨时称为‘你母亲’,因为这是他当时对约瑟和所有的哥哥们说话的惟一方便的方法。本章三十五节有一类似的‘简略’,在那里‘儿女’一定是在兼指雅各众子的妻子及底拿。由这么‘简略’而主张雅各从米所波大米回来之后,在底拿之外一定生了一些女儿,那便是错了。请参路得记一章十一至十三节 。(三 )我们人人都知道,哥哥们向约瑟下拜的梦后来在故事中应验了。他们不只一次(而是四次 )在他面前下拜而未能认出他来。在四十二章六节 ,四十三章二十六节 ;四十四章十四节 ,当他们两次来访埃及;及在五十章十八节 ,当他们父亲死后完全知道他是谁的时候。这些是戏剧的高潮,它们强制我们的思想转回到禾捆的梦去。没有人会忽视它们的含义。不过,通常人们未指出第二个梦在故事中并未应验。把约瑟描述为理想的儿子,怎么能发生这种事呢?那样便会把家庭中的正当关系颠倒过来了。因此当他到达埃及时,他父亲绝对不必向他下拜,约瑟却出去迎接那在车中的父亲,下来与他‘见面’,伏在他颈项上,‘哭了许久’(四十六29) 。所以约瑟梦见日月星晨都要拜他的那动人场面,乃是由他的高傲与野心;而不是由于神所指示的。这是青年约瑟有一种傲气的另一微妙形迹。复仇(三十七12) 哥哥们复仇的故事多么紧张和巧妙啊!约瑟找到他的哥哥们;他们终归决定如何对付他;他们又如何对雅各交待这些事呢?这些方面都很刺激。可是在那最后一节,作者犯了一个明显的大错,而把它全盘糟蹋了。故事较早时告诉我们米甸人发现约瑟在坑里,便把他卖给一些以实玛利人,这些以实玛利人把他带去埃及。然而在这一节却是米甸人发现约瑟在坑里,便把他卖给一些以实玛利人,这些以实玛利人把他带去埃及。然而在这一节却是米甸人把他带去埃及,卖给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编者按:中文和合本圣经无此问题。英文圣经在二十八节中、少了‘哥哥们’三个字变成:‘有些米甸商人从那里经过、就把约瑟从坑中拉上来……’。 )(一 )我们且先来假定这里实际上是在处理说故事者方面的一个无心之失,再来看看它对我们了解这故事有甚么影响。我们诚然时时在圣经中发现这样的错误,这些错误,那些古代文士从卷轴中抄写下来,他们完全知道这是错误,但是因为到了他们那时代,这些卷轴已经由单纯的传统文献变为‘圣经’了,他们便不肯改正。就这情形说,错误可能由于两个很相似的地区来的不同游牧民族混乱了;请参看士师记八章二十四节 。当约瑟走近前来时(他的哥哥们称他为‘那作梦的’、但是希伯来语比较富暗示性、意思是‘那梦的大师’ ),他们决定杀他,把他的尸体丢进一个坑去(当然是一个干涸的井坑 )。但是流便反对这作法,不愿意参加公然杀害兄弟,因而建议他们只要把他留在坑里,让他因被遗弃和饥饿而死。也许他的兄弟们会这样了解他的话,但实际上他是决心以后回来救他:‘把他归还他的父亲’。这些话可能有作用。他们把流便的焦虑当作蹂躏的意图。他与其他兄弟一样对约瑟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作为雅各的长子,所以也是这次远行的负责人,而且,或者更可以说,作为辟拉以前的奸夫(三十五22) ,他比他们更有理由担心,如果他们未与他一同回希伯仑,他的父亲将会如何愤怒!在这时候,我们必须推测流便被召去处理牛羊群一些紧急事故。其他兄弟也一定退离那坑较远之处吃饭。当他们正吃的时候,看见一队以实玛利人正沿着那商路,从基列去埃及。这可能是较早时,关及雅各在玛哈念时,所提‘住帐棚者的路’的延续,而且联入那接海岸的,伟大的国际‘海路’(参看下图──到大海之路及住帐篷者之路 )。以实玛利人所带的树脂和油膏,在埃及用作药物和搽油,需求很大(耶八22) 。到大海之路住帐篷者之路然后犹大提出他的交替计划。只是比流便的更为使人讨厌。与其撇下约瑟让他死去,他们何不卖他给这些以实玛利人呢?这一来,他们不只安抚他们的良心──无论如何‘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骨肉’──而且在这宗买卖中也可以得利!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讽刺──有人先采取行动了,一些米甸商人在他的哥哥们没有注意时,碰见约瑟,把他从坑中拖出来带走;而且把他卖给以实玛利人了。同时,流便在经过一段适当的时间之后回来,发现约瑟不见了,他颓丧、激动、哀恸、自怜──‘我往那里去才好呢?’他如今只好掉进他人的诡计中了。他们愤怒之下把那长袍,一定是在约瑟到达之时,便已经从他身上剥下来的长袍,染上公山羊的血,把他拿回去给在幔利的父亲,佯作他们在路旁找到的。雅各马上设想他心爱的儿子被野兽撕碎了,于是不能自制地依东方人的作法,大大的悲伤哀恸,而且不肯受安慰。他没有希望了,惟有下阴间到他儿子那里去,而且直至那时他都不会卸下他的丧服。(二 )这样重编了,故事虽是复杂的,但却是完全可以了解。对于最后一句关于米甸人的说法,还有另一个解释之法。这就是引进学者们的所谓‘文件假设’。依照他们,本章基本上是两个记录的混合,其一自‘伊典’(E本 )牵涉流便与一队米甸人;另一则来自‘耶典’(J本 )牵涉犹大和一队以实玛利人。其一流便建议留约瑟在坑中,他在那里被米甸人发现了,便在他们到达埃及时被他们卖给波提乏(36节 )。在另一本中,哥哥们依犹大的建议,把约瑟卖给以实玛利人,而他们把他带去埃及(28节下 ),再转卖给波提乏(三十九1) 。这理论不只除掉最后一节的错误,而且还有简化故事情节的长处。但是不论我们决定采用一个错误,或采用来源混合,都无关宏旨。两者最后的结果乃是一样。兄弟们设计使约瑟消失,而且对他们的老父佯作他已死了。我们较为关心的乃是参与者的动机与角色,尤其是约瑟,他将来会指出,他在这全场中,从头到尾未有行动,也未有说话。以下我们将看到这个本身极力相争的家庭的可怕故事的教训便在这里了。沉默(三十七12) (续 ) (三 )我们无须对流便、犹大和其他兄弟们多说甚么。就算思想杀害兄弟的事,在一个严格的宗族的社会中是一项大罪,也不必那样(四1) 。出卖一个希伯来弟兄为奴差不都是一样的坏,参看利未记二十五章四十六节 ,与历代志下二十八章八至十五节 。当听众看到他们那么自私而又想逃脱他们行为的后果时,很快便放弃对他们可能有的任何同情心。尤其是,对于他的哥哥们的态度,也有一种不是味道的批评;最好的例子便是他们互相争论的激动情形,和在行动完毕之后,他们欺哄他们的父亲,不加入他周围的安慰者之中。他们起初是尝试性的,其后却厚颜无耻地尽其所能去阻止约瑟实现他的梦。虽然正如我们较早时所曾见到的,他们觉知他们可能贿赂‘命运’而反对神圣的意旨。这是一种他们为了要除灭一个他们嫌恶的弟兄而不惜去冒的险。(四 )雅各在这一段比约瑟的兄弟们表现好一点,但只是勉强过得去。形容他的行为,最好的字眼乃是可怜。他竟然那么无知,不知道差派他所钟爱的儿子离家远去探听他哥哥们的情形,乃是置他于危险之中!他没有猜想到他们会把他此行当作另一次侦察任务吗?当他们回家时带着约瑟那满沾血迹的长袍时,他竟一点不起猜疑之心吗?为甚么那么哀恸,与不久前他所爱的拉结死时,尚能坚持信心成为何等强烈对比呢?说他失去信心不免过于刻薄,但是他确实失去了从前那惊人的精神恢复力。约瑟故事中的年老雅各是早期故事中,那种甚至不容神对他说‘不’的斗士的暗色反照。他感动我们的心,但是我们以前对他的尊敬却已消失了。史届安博士(Dr. Strahan )在他的大着希伯来理想中,对这悲凄的场面提出他精辟的注释,从苏格兰声名狼藉的‘杀伤时分’("Killing Times" )中抽取例子:--《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三十七章 D约瑟与迁入埃及(三十七~五十章) 神已经向亚伯拉罕显明(十五13~16) ,祂的心意是要将这蒙拣选的家族带到外邦之地,直到“亚摩利人”罪恶满盈,入侵迦南地的时机成熟之时。于是,在神的手之下,透过十二兄弟的阋墙与困境等一连串事件,终于将以色列带下埃及。这个故事是说明神眷顾引导的范本。正如后来司提反所说,这故事也表彰出旧约人物的一贯模式,于加略山达到巅峰:即,因着同胞亲族的嫉妒与不信,神所拣选的拯救者遭受拒绝然而这拒绝至终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致带来拯救。 创世记落幕于约瑟生平的终结,实在最恰当不过;此时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业已清楚逐步实现,未来神新的介入又隐约在望;而亚伯拉罕的后裔又快速繁衍,成为极大的家族。这卷“家族之书”结束了,在第二阶段历史中,以色列的子孙不再以家族的身分出现,而成为“一个繁茂、强盛的大国”。 约瑟与家人疏远(三十七1~11) 约瑟,就像在他之前的以撒与雅各一样,被介绍为全家中特别蒙拣选的一员。这类神的拣选,是创世记的一个主题(参罗九11 以下);神的计划既不会被反对者的恶意所破坏,也不致因同盟者(此处为以色列与约瑟)的轻率而受阻挠。故事一开始所提的作梦事件,是要让神成为“英雄”,而非约瑟:这不是人奋斗成功的记载,乃是神掌权的实录。 1. 在前一章插入以扫与以东人的族谱之后,第1节承续了三十五章的脉络,接着,第2节上便是整段的标题(这方面参二4 上的注释)。 2. 他是个童子,与……,此句中的童子可能意为仆人或帮手(如德里慈、司百色等人的观点),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他的年龄。如此,这一注脚对全句含意便有贡献,即,他和十兄弟在一起,不过特别被派定与妾所生的孩子同处。约瑟向他父亲“报告恶行”,不应当从破坏团队精神的角度来评断。这故事一如往常惯例,不下任何评语;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假定,约瑟的首要本分,是向他父亲负责:参利未记五1 作见证的义务。 3. 以色列并没有从年幼的偏爱(指以撒和利百加的偏爱)一事上学到教训。这次的偏爱所产生的憎恨与诡诈,比当年加倍厉害。钟爱的记号可能是件彩衣(AV、RV),或长袖的袍子,或配戴饰物的礼袍270 ,无论是那一种,都极耀眼而惹人嫌。撒母耳记下十三18 以这词称皇族外袍。 4 节以下.2、4、8、11节为四个阶段,薪柴不断加添,反对约瑟的火焰愈烧愈烈,而且火势也在蔓延。在2节下,似乎只有四个兄弟牵涉在内;到了4节则是整伙人都被激怒;及至10节,父亲也责备他,虽然还算温和,但这孩子全被孤立了,他显然与周围的人全处不好。但11节下的事实,向约瑟却是隐藏的。 10. 你母亲,只是对利亚权宜的称呼,参三十七35 的注释(“女儿们”);参路加福音二48 (“你父亲”)。若以为此处暗示拉结仍然活着,是不切实际的。 11. 本节的两个态度,总是人对神的信息会产生的不同反应。他哥哥们的怀疑属情绪化,且匆促下断语;他父亲能敞开心胸,则是赖谦卑之助。当时以色列已经学会,要容许神插手干预,祂也有权拣选人;但他的孩子尚未学到。
270 Speiser 的看法,前所引之处,取自 JNES, 8, 1949, p.177 所列的楔形文字经文中的一项。
约瑟受哥哥们摆布(三十七12~14) 这项阴谋的发生地,距示剑有一日之遥,离希伯仑正远得合适。每一件事,从此次设想欠周的差遣,到偶然遇见的陌生人,都连贯起来,直将约瑟送到他哥哥们手中。然而后来众人才看出,神仍在祂的隐密处眷顾保守,就如一切神迹一般。事实上,神的两种极端作法都在多坍出现过,约瑟在此哀求而不得回应(四十二21) ,以利沙却在此看出有神的火车火马环绕(王下六13~17) 。 17. 考古学家指认,多坍为一已知古迹,记录中其他城市亦多可考;当时的郊野人口稀少,因此列祖时代,游牧者可在巴勒斯坦中央丘陵地自由放牧(但后来几世纪便行不通了)271 。 19. RV 小字“作梦专家”,将一个普通的希伯来文处理方式过度渲染,其实该说只是指某一特色(如,箴二十三2 ,贪食的;鸿一2 ,施报的)。这作梦的人则恰到好处。 21 、22.21节将22节所描述的先作摘要(正如第5节是第6节的摘要,德里慈指出此点)。即使流便的本意只成功了一半,还是应当算他救了约瑟。 流便对这计划犹豫不决,除了天生的个性之外(参三十四25 以下的注释,末尾),还有充分的理由。血,特别是弟兄的血(四10 ,九5 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是家中的长子,对此负最大的责任。何况他已经不受父亲宠爱(三十五22) ,他对约瑟的处理可能毁了自己,却也可能因此重获地位。 大多数现代注释家都建议272 ,在21节中以“犹大”取代“流便”,如本尼特(Bennett)所写,“从其他的分析看来理应如此”,即,这样作是为了要让它与22节有别;可是,其实该节原来与本节完全协调,而且这种作法也毫无经文的支持。此一大瞻的权宜作法,详见本章的增注,第四段。 24. 本句对坑中无水作了说明,因为这些坑原是井。
271 参 J.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 (S. C. M., 1960), p.74。
272 Speiser 是例外 。
约瑟被卖到埃及(三十七25~36) 25. 这餐饭是描绘硬心肠的神来之笔。参不同情境下的类似表现,箴三十20 ,马太福音二十七35 以下。 以实玛利人,参28节的注释,他们从基列地经多坍的路线,是大马色(Damascus)与往南方的沿海道路之间,一条极古老的通道;他们的香料则是卖给埃及的主要土产。基列出产的乳香,参耶利米书八22 。 26. 、27.犹大后来培养出一些美德(四十三9 ,四十四33) ,但目前他只顾自我的利益;27节中流露出一点良心不安,也是事实。益处不是比喻,这是相当难听的形容钱财之字,好像“赃物”、“不白之财”。藏了他的血(26节),是句有力的话,意为“即使我们藏了……”;对隐藏的想法可能有二:一 为向人隐藏,另一则为向神隐藏,意谓避免实际杀戮流血。 28. 以实玛利人与米甸人,在25、27、28、36节及三十九1 交替出现,暗示二者为同义词,或是重叠词,虽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肯定这说法,其实士师记八24 足能解决这问题,那里论到米甸人,说:“他们都戴金耳环,因为他们是以实玛利人。”由此可见,“以实玛利人”是对以色列的游牧亲戚之统称(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的长子),有些像我们所说“阿拉伯人”,其实包括了无数的部族,而我们将二者交相使用,并不觉得有问题273 ,这样的替换用法,可能部分是为求变化,部分是为了在记载重点(约瑟被卖给在神的约之外的人)的同时,也要记载细节。 根据此处上下文,他们拉上……应该是指刚计划这么做的人(译注:即和合本的“哥哥们就……拉上来”)。除非这一节被刻意从上节隔开,米甸人才会成为主词。这方面,参增注,第二、三段。 二十舍客勒银子,参利未记二十七5 。在主前二千年初期,是当时买奴隶的价钱274 。 29. 流便的缺席,并不像有些人所以为,为本故事造成一项难题,反倒完全符合现实生活的状况,出出入入是很平常的事(特别还有羊砸照顾)。他既想设法营救,便显然会伺机离开,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31. 流便的激动,换得的答案只是对约瑟外衣无情的处理,这是高明的故事笔法。选用山羊来欺骗,也成了一种讽刺(参二十七9) 。 32. 你儿子为极冷酷的表达,不屑于提名字;路加福音十五30 以下,也捕捉了这一神情:“你这个儿子……”(该处受到温和的指正:“你这个兄弟……”)。 35. 女儿为复数,可能包括媳妇在内(参得一11 ,冯拉德提到这点)。这位父亲痛失爱子,不肯受安慰的悲恸,描绘出福音书所记载,天父对兄弟情谊看重的态度(太十八6、10 ;参箴二十四11、12) 。 雅各的话,参二十五8 及四十二38 的注释。 36. 希伯来经文这里是米但人(Medanites),不是米甸人(Midianites)。这可能是经文抄写的笔误275 ,但是二十五2 既显明二者为近亲属,这匀酥泻芸赡芰阶迦硕加小 波提乏,看得出是埃及名字,参阅 NBD 的简短讨论。官员之称,严格来说是指“太监”,但已经成为“宫庭内臣”的同义字。护卫长的翻译有待商榷,但很可能是对的。另一种可能是“屠夫之首”,由同源字根可得支持(从“宰杀”之动词而来,如在四十三16 ;参撒上九23 以下,“厨役”),七十士译本以及在埃及称总管家的类似头衔,都支持此说276 。然而,护卫长符合波提乏对监狱的统管(四十3 以下),从列王纪下二十五8 也清楚,这是正确的。
273 参下文:“我问道,我们是否应在雅宾(Jabrin)找到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回答:‘我们一定会在那里找到穆拉人(Murra)’我真心希望我们可以在雅宾找到阿拉伯人”(W. Thesiger, Arabian Sands , p.232)。埃及也有一例(约主前1850年),几行之中,三种名称交替使用。参 K. A. Kitchen NBD, p.657b。
274 参 K. A. Kitchen, NBD , p.1196。
275 所有古译本皆为“米甸人”。
276 J. Vergote, Joseph en E_gypte (Louvain, 1959), pp.31-35。
三十七章 增注 众多学者认为,整个约瑟的故事,是分别以不同的形态,在以色列南方(J)与北方(E)流传,这两个传统大约在西元前第八世纪经一位编纂者组合置于创世记,而于西元十九世纪为文学批判学者所揭发。既然此理论颇具声望,少有人提出批评,以下谨列出其标准形式(拐卖与囚禁的片段),并提出一些说明。 据称,J 版本在三十七21 描述犹大(非流便,如经文所述)如何制止他的兄弟谋杀约瑟,并建议将他卖给前来的以实玛利人(没有坑穴的一段),他们又将他转卖给一位无名的埃及人(三十九1 上,下尾)。因着他主人妻子的恶毒,约瑟被扔进普通监狱(三十九20 ,删除提及“王的囚犯”之句),他在那里获人信任,并遇到皇家的酒政与膳长(四十1、3 下)。 在 E 中,一开始是流便劝弟弟们将约瑟放进坑中(三十七22) ,但他们吃饭的时候,米甸人将他偷去了。米甸人将他卖给波提乏,一位高官(三十七36) ,他被派去服事皇家的酒政与膳长,这两人囚禁在波提乏的屋子里(四十2、3 上、4以下)。这故事当中没有引诱的一段,约瑟也只是奴隶,不是犯人(四十3 下、15下被认作是由 J 插入的)。 a.这理论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经文随意处置的作法。三十七21 (J)中,将流便删去,换上犹大277 ,只因为要与22节(E)有所区别。三十九1 (J)波提乏的姓名与官阶不可存在,只因为它与三十七36 (E)相同。三十九20 (J)所提王的囚犯遭挪开,只因为不容许它支持四十2 以下(E)。四十3 下、15下,四十一14 说约瑟为囚犯,这是 E 不可接受的,只因为如此便坚定了 J 的三十九20 。此外(不出所料),四十五4、5 声称约瑟是被卖掉而非被偷走,这也应删除,否则 E 段便与 J 没有冲突。 任何一种理论,若必须如此大肆改动资料,无异自承失败。 b.这主张假定,说故事的方式必须毫无弹性。流便发现坑是空的而大为震惊(三十七29) 读者到这里才突然知道,他曾有段时间不在这被视为一种矛盾,并非因为他不在场是令人无法想像的事,乃是因为没有记载这事。这简直等于硬要作者用累赘、牛步的方式写作。约瑟在四十15 说,他是被“偷”来的,这又被认为与买卖的主旨不同,仿佛那场交易完全诚实;但如此解释其实是逃避的说法。事实上申命记二十四7 明说(如果这样说有必要的话),掳人为要拐卖,就等于最可憎的偷窃。 c.这理论忽视了真实状况的复杂性,再以流便为例,写小说的人大可在两次事件之中,让十兄弟和羊越艚粝嗔,没有一只羊走失,也没有任何环境的变动,使得某一两位必须离匀ゲ炜础O喾吹模流便不知怎地错过了他们和商人的交易,这样的不工整披露出当时的实际情形。惟有记载事实,不是写小说,才会产生这类松散的状况。再说,忌妒约瑟的理由不只一项,这根本不是两篇小说论“另一安全的线索”278 ,乃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正如冯拉德所指出的(他是现代派学者中几乎独持此见的人)279 。 d.这理论假定,一件事只要说过两次,就是出自两位作者。这是一种不经济的假设。例如,三十七5 以下,先有三十七5 的摘要,才有6~8节的详细叙述,前者将新发生的事件与上文相连,后者则阐明其内容。这是合理的笔法,甚至令人可佩;何需安装两位作者、一位编辑来说明此点,同样的方式亦可解释13、14节,18、19以下,21、22节,等。这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他回答,说道”,“他举目,观看”,等。然而这派学者从不愿停下来,考虑这么简单的可能性。 e.以上一切的背后,是未经明言的一项假定,即,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圣经,总好像不够诚实。因此,他们对于以士师记八24 来解释以实玛利人和米甸人,几乎一概沉默不理,而一旦创世记经文明明支持故事的一致性,遭受改动的,不是这理论,而是经文,正是以上 a 段所示,四十二章增注中的例子,也清楚表明这点。此种态度或许源自愚侠精神,总想面对最坏的处境,但这绝非明智的态度。一个执意要修改原始经文资料的理论,既再三更动,又肆意改变,毫无古代译本的支持,其立意或许可取,但绝不符合实情。
277 但 Speiser 不同意这看法( Genesis , p.291)。
278 Skinner, p.443。
279 但 von Rod 接着把这现象归于“资料在润饰定稿之前的增添”,而不是当时实际的状况( Genesis, p.354)。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三十七3 约瑟的衣裳】
约瑟父亲为他做的特种衣裳代表权柄和宠爱。虽或色彩丰富,使这种衣裳与众不同的,是其材料、织工、(下摆或衣袖的 )长度。由于形容这衣裳的希伯来字眼只在本段出现,这衣服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十分难以确定。在同时代的埃及图画中,衣着考究的迦南人穿着有刺绣的衣服,并且从腰到膝,斜戴着有缨络的腰巾。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3~11 约瑟的彩衣与他所作的梦有何意义?】
答:彩衣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服装。士师时代的西西拉得了锈花的彩衣为掠物,这彩衣两面绣花,是披在人颈顶上的(士五30) 。而没有出嫁的公主,都是穿着彩衣的(撒下十三18) 。在这里说到雅各给约瑟作了一件彩衣,就是一件长及四肢的外衣(创三十七3-33) ,这是他在年老的时候,对约瑟特别宠爱的一种表记(3 ),也可能暗示要将长子的名分给约瑟承受,但却不可能是指长子名分的全部权利,因为这些权利,他已经赐给四子犹大了(四九8-12) 。按犹太人的规矩,当时作长子的人,是穿上特别好的衣服,表明他有长子的名分(二十七15) 。本来承受长子名分的应该是流便,但是因为他曾和父亲的妾有过淫行,所以他被弃绝了(三十五22 ,四九3-4 ,代上五1-2) 。依次该承受长子名分的是西缅和利未(二十九引31-35 ),可是,他们也因在示剑作了大屠杀的暴行,而失去了承继的资格(三十四25-30 ,四九5-7) 。在这种情形之下,轮到约瑟虽然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但却是他爱妻拉结所生的长子(二十九18-20 ,三十23-24) ,而约瑟又是雅各最爱的儿子,那么这件彩衣就有不寻常的意义了。正当此时,约瑟又作了两次美梦,梦见他的升高,处处表明他将来的尊荣,居于领导的地位(三十七5-10) ,显明这梦后来都要一一应验,因为梦中的事是神所命定的(四一42-43) 。这样一来,就越发引起他哥哥们的嫉妒与恨恶,而加重他们中间的不和,形成了犹大与约瑟互争长子的情势。结果这长子的名分实际上仍是归了约瑟,只是按照家谱,他不算是长子,而犹大也只得了其中一些权利而已(代上五1-2 ,创四九8-12)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三十七5~11 梦的重要性】
初民很重视梦,因为他们相信梦能够让人知晓神界的事物。一部分先知或君王的梦,被视为神明启示的方式。他们更相信大部分的梦都是有预兆,能够传达神明作为信息的,连一般人的寻常梦也不例外。启示性的梦通常表示神明的身分,往往更与这神明有直接关系。预兆性的梦则不提及神明。梦经常充满象征成分,需要有人解梦,但这些象征的明显程度,有时也很合理。他们不认为梦所提供的信息是无可挽回的。好像约瑟梦见自己擢升高位,古代近东还有其他例子,其中最有名的是约瑟以前五百年之亚喀得(Akkad )的撒珥根。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12~13 牧人放羊】
冬雨使牧草茂盛,牧人可以用本村或营账附近的牧场。雨季结束后羊群可以先在已经收成的农田放牧,然后就要带到夏季有草的山地。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17 多坍】
多坍遗址(Tell Dothan ),占地二十五英亩的遗址,气势十分宏伟。本城位于示剑以北十四哩,商旅和牧人北上耶斯列谷的主要大道之上。它在 * 初铜器时代(Early Bronze Age 主前3200~2400年 )发展成主要都市,成为客旅自然的地标。城的周围是上等的牧场,足以构成约瑟众兄在此的理由。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19~24 储水池】
储水池(和合本「坑」 )是在挖空石灰基岩,或在泥土中掘出来再墁以灰泥造成,用以储藏雨水的。旱季时人畜的食水,都得靠它供应。水池没有水时,可以用作临时牢房(耶三十八6) 。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25 香料和商道】
行商沿西乃半岛的各个商道,把香从阿拉伯南部,运到巴勒斯坦海傍的迦萨和埃及。本段所述的米甸人大概就是在这样一条北西乃的商道上,从约瑟的兄长手上买下约瑟,把他连同其他的商品运到埃及转售。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25~28 奴隶买卖】
古代近东从远古开始,已经有奴隶买卖。奴隶通常是战俘或被劫掠来的人口。行商一般都愿意购买奴隶,将他们运到外地出售。这种奴隶重获自由的机会极微。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25~36 米甸人/以实玛利人】
这两个名字交替使用,大概反映两族人间有密切的关联。有人相信以实玛利人被视为米甸民族的一支,亦有人相信米甸不过是从以实玛利人手上买下约瑟而已。然而士师记八24 混用两个名字,似乎显示圣经的作者若非假定两者的关联,就是反映两者间已知的血缘。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28 二十舍客勒】
约瑟卖得银子二十舍客勒,同时代的文学(例如* 汉摩拉比法典 )证明,此乃奴隶在这个时期的常价。它大约等于两年的工钱。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34~35 哀悼的习俗】
哀悼的习俗通常包括撕裂自己的衣服,哭泣,在头发上加以灰、尘,和穿「麻衣」。这种「麻衣」是用山羊或骆驼毛织造,很是粗糙不适,并且往往只是一条腰巾。正式的服丧期是三十天,但可以随服丧者的意思无限期延长。
──《旧约背景注释》
【创三十七24 「把他丢在坑里。」】
读约瑟生平的真实故事,必会看见纸上的笔墨有主耶稣的名字显明出来。如果没有注意这位救主的生平、品德与工作,就会失去这些经文的优美与力量。
我们救主有牧者的心肠(第二节 )。
父的慈爱,在创立世界以前就有了(第三节 )。
有关国度的梦,一定会实现,祂要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第七节 )。
祂来到兄弟们中间,他们不但不接受祂,更妒忌祂(十一节 )。
祂作成父的旨意,完成祂的工,因此我们也得着圣洁( (十三节 )。
祂被仍在坟墓的坑中,好似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但是结出许多的子粒来(二十四节 )。
祂被卖,身价只三十两银子(二十八节 )。
对祂的遭遇,犹太人却毫不关怀(二十五节 )。
既遭犹太人的弃绝,祂就转向外邦人(二十八节 )。这样弃绝以后却带给犹太人悲哀(三十五节 )。
圣灵既为荣耀基督,似乎急不及待,立即要显示这真理,不能留待后世史事的启示,所以祂就将主的生与死说明世人更新的根源。
【创三十七35 】「我必悲哀的下阴间,到我儿子那里。」
雅各执意留在痛苦中,不愿接受安慰。忧愁伤痛是常情,不能说它错误;但在伤痛中顽强任性,执意不受安慰就错了。事实是约瑟仍然活着,并且后来带给他极大的喜乐。有信心的人绝不仅凭环境判断一切,他必从神来看,并且倚靠神。能这样作的人,永远不会受制于忧伤。
―― 摩根《话中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