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这简朴的用法,一度曾被视为莫名奇妙,但是考古学的发现已经指出,这里面有圣经的传统,在许多方面看来,很是可靠的。因为‘希伯来人’事实上乃是与米所波大米的卡比来(Khabiru ),和埃及文阿比来(Apiru )同一个字,这些名词常常在主前二千年的数据上出现,用来叙述当时不同的流动人口,或游牧民族。这名词并不是种族性的,因为称为卡比来或阿比来的人不只包括闪族人,也包括其他族裔的集团。它毋宁是个社会学的名称,现代最为接近的名称是‘难民’或‘被逐离乡的人’;它也可能指‘越过边疆的人’之意。
就种族论,族长们是亚兰人;就他们的生活方式而论,却是希伯来人。‘至于以色列的儿子’,正确地说,指的是那些从雅各或以色列而生的后裔,是一个部族整体的名称,虽然后来也成了一个种族和民族名词;但直至以色列人统治了旧约迦南地,而使用巴勒斯坦这个名字时才发生。
【东方四王】
学者多次考证这四王,企图把他们与已知的历史人物连结,但一直没有成功。然而地名的考证,则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其他经文指出示拿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平原,最古时称为 * 苏美,后来属 * 巴比伦。以拉撒与 * 亚述一个古名(a.la5.sar )对应。* 以拦是当时美索不达米亚东面,从里海到波斯湾整个地区(即今日的伊朗 )通用的名字。戈印最不容易鉴定,一般认为与 * 赫人(位于今日土耳其东部 )有关的原因,是戈印王提达的名字,与赫人常见的王族名字图达利亚斯(Tudhaliyas )相似。所指的若是一组人,戈印最可能是形容一个「野蛮人」的联盟(* 亚喀得人的对应名称 是乌曼曼达〔Umman Manda〕 )。在 * 马里文学中,这名是指哈纳特人(Haneans )。主前第二千年纪的上半,虽然有好几段以拦和美索不达米亚权势有亲密关系的时期,赫人却不太可能和他们牵上关系。我们知道赫人地区有 * 亚述商旅的贸易站,但却完全没有军事合作的证据。我们对赫人早期历史所知极少,没有什么资料告诉我们赫人从哪里来,并且何时在安那托利亚(Anatolia )定居。东方四王的名字都很地道,但没有一个能与在这段时期执政的君王连上关系。譬如主前十八世纪马里有一位王子,也是名叫亚略。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巴勒斯坦有一部分,如第4节所说是受以拦操纵;但我们同时亦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时期史实的知识,有很多空白之处。迦南五王没有一人在圣经以外的文献出现过。尽管偶尔有人提出某个典籍可能述及所多玛,这些城市没有一个有确实的考证。
──《旧约背景注释》
【,10西订谷在何处?状况如何?】
【东方四王的路程和战绩】答:西订谷--就是盐海,意思是说,那谷以后成为盐海之一部。盐海又名死海,因其海水平均有百分之二十五是盐分,不能生长动植物,没有生命,故希腊人在主后百余年间称它为死海。此海又名亚拉巴海,,,是干燥的意思,因靠近死海山谷地的旷野甚为干燥之故。现在死海靠南端的三分之一,那时是一个平原。死海又称为东海,,,或称为罗得海,这是今时阿拉伯人对死海的通称,因为罗得曾寄居靠近死海的所多玛,。死海为迦南地东南的一个大湖,长约壹百四十里,最宽的地方约叁一十里,面积约叁一千二百四十方里,是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水面低于地中海约壹千三百尺,每日有约但河及其他溪水流入其中。水只有进路,没有出路,只靠太阳蒸发。据估计每日有六百万吨的水量自然蒸化,因此不见海水有上涨之势。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四王行军路程的编排,是依照时序文献的一贯格式。他们顺着所谓的王道──即位于约但河谷东缘,外约但主要之南北大道──自北至南行进。亚特律在后来称为加宁之首都的近邻,它本身是加利利海东缘,利乏音人居住之地区的首都。我们对这些人以及苏西人、以米人几乎一无所知,只知约书亚征服迦南时,他们全都被形容为当地的巨人(参申二 )。基列北部的哈麦,是他们的下一站。沙微又称基列亭,十二支派分地后属于流便,接近摩押地区。何利人所住的,是南面下一个区域,后来称为以东。侵略者到达亚喀巴湾(Gulf of Aqabah 伊勒巴兰=以拉他? )之后,转往西北进击加低斯巴尼亚(当时名叫安密巴 )的亚玛力人,和山地南部的 * 亚摩利人。这条路接着把他们引到死海以东和以南的平原地区。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地点,至今未有确定的考证,然而部分学者相信二城的遗址是在死海海底(参创十九注释 )。西订谷一役之后,四王沿约但河西岸直走到迦南最北的但,才被亚伯拉罕和他的壮丁追上。
──《旧约背景注释》
【石漆坑】
这个地区沥青盛产到从地底下冒上来,甚至浮在死海海面的地步,石漆坑十分普遍。原文译作「坑」的字眼与旧约其他形容水井的字相同,一般是指掘出来的地点。换言之,西订谷有很多开采沥青的矿坑,作为五王避难之处(他们是「自己吊下去」 不是「掉进坑里去」 )。
──《旧约背景注释》
【「希伯来人」】
亚伯兰被形容为「希伯来人亚伯兰」。「希伯来人」的称号,初时只是指外来的人。除了本节以外,这话亦曾用作形容在埃及的约瑟,以色列奴隶之于埃及主人,约拿之于海员,以色列之于非利士人等类似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用法中的「希伯来人」不是指一个民族,而是指不少古代文献中称为「哈比鲁」(Habiru ),主要是流离失所的社会阶层。
──《旧约背景注释》
【希伯来人因何而得名?】
答:希伯来Hebrew─— 这一词即过来之人的意思。乃是外邦人当时称呼选民犹太人所用的名号,指明他们的先祖信心之父亚伯兰(即亚伯拉罕 ,。当初本是从米所波大米那边,渡过伯拉河而到这边来的,,因此取意而得名。他们是属于希伯来民族,但在另一方面的考证,有人以为希伯来人,是因其先祖闪的后裔希伯Heber(意外边渡口 之名字而起的,如亚伯兰被称为希伯来人。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
我们在此发现亚伯兰家势之大(318名新丁或雇佣 )。形容这些人的字眼,旧约其他地方没有再用过,但却出现在主前十五世纪一封 * 亚喀得函件之内。不论亚伯兰是活在当地居民主要是牧人和村民的 * 中铜器时代初期,还是有比较多设防城邑的 * 中铜器时代后期,他的家军都足以和当地任何一个武装部队匹敌。即使到了 * 亚马拿(El Amarna )时代,任何城邦的军队都不会比他们大多少。
──《旧约背景注释》
【战术】
亚伯兰在地处当地北界的但,追上东方列王的军队。他采取的夜间突袭战略,早至士师时代的埃及文献和 * 赫人典籍,已经找得着例证。
──《旧约背景注释》
【麦基洗德】
麦基洗德称为撒冷王,由于他接受部分掠物为礼,更被描绘为该地区首要的君主。一般认为撒冷就是耶路撒冷。但早期基督教证据和马底巴地图(Madeba map 现存最古的巴勒斯坦地图 是主后六世纪一座教堂地上的马赛克镶画 ),都以它位于示剑。往往都有一些城邦,成为当地各城的领导者;在约书亚记中,耶路撒冷和夏琐各在迦南南北组织联盟就是例证。麦基洗德究竟是迦南人、* 亚摩利人,还是耶布斯人却不容易确定。他祝福亚伯兰时所用的圣名「伊勒以罗安」(El Elyon 和合本「至高的神」 ),是迦南文学中对主神 * 伊勒(El )的普遍称呼。
──《旧约背景注释》
【暗拉非和麦基洗德二王究竟是谁?】
答:1.暗拉非--一意即看守假神的,系古时巴比伦南部示拿城的一个王。一九○一年,有法国博士在书珊城,,,参108题 )寻见一块黑阶石的古碑,高达六尺,上面所刻的就是这王所定的律法,共有二百八十五条,大半是很文明的规则。可是在巴比伦列王中,没有称为暗拉非这个王的名字,因此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暗拉非就是哈慕拉比Hammurabi,他曾为巴比伦制定一部著名的法典,后人发现了这部法典后,便称之为哈慕拉比法典,他的名字就为人所熟知了。但是认为暗拉非王就是哈慕拉比的说法,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
2.麦基洗德--意即仁义的王,系撒冷王,就是耶路撒冷的祭司王。在亚伯拉罕进迦南之前,他已在那里。当亚伯拉罕杀败了巴比伦境内,属基大老玛和他的同盟诸王回来的时候,这位至高神的祭司,便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表示感激之心,给跟从亚伯拉罕的疲乏者,加添心力,,,并为亚伯拉罕祝福。亚伯拉罕也把所得的十分之一拿给他。据希伯来人的传说,麦基洗德就是洪水以后硕果仅存的人物--挪亚之子闪,他是闪族某部落的王。他们在耶布斯人占据耶路撒冷之前,仍然据有该地,。他是那时世上年纪最大的人,到了晚年,就作了全人类的祭司,并且是祭司又兼君王的双重职分。另外有人以为这麦基洗德是一位天使;有人以为他是道成了肉身的神;又有人以为他是弥赛亚;但不管他究竟是谁,他在预表基督为君王与祭司这件事上,是没有疑问的,,。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亚伯兰与麦基洗德会面】
二人在沙微谷相会。王谷之名显示它就是耶路撒冷南边的山谷,最有可能是汲沦溪谷和欣嫩子谷接连之处。后来押沙龙在这谷立了一个纪念碑。亚伯兰和麦基洗德同享的筵宴,通常表示两者之间立了和平协议。* 赫人条约提及打仗时供应盟友食物。麦基洗德急切要和这个有战绩可夸的军事势力建立和好关系,亚伯兰则藉送上十分之一表示降服,间接承认了麦基洗德的地位。
──《旧约背景注释》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
{命题34}谁是麦基洗德(Melchizedek )
〔难题〕对麦基洗德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他是个历史人物?一个超人?或是神话中的人物?
【解答】
根据希伯来书第七章,有人将麦基洗德看为是一个天使,或甚至是基督的样式(anappearance of Christ )。这是不太可能,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以麦基洗德为基督的意表。在创世记麦基洗德以一个平凡普通的历史人物出现。他以一般平凡的举止态度与亚伯拉罕说话应对。由考古证据或其它数据显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质疑麦基洗德他在历史上的特质。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信徒要遵行十分之一奉献吗?】
答:十分之一奉献Tithe,系起于神的应许时代,如亚伯拉罕会曾经实行1—10的奉献,。及至律法时代,以色列人照例将一切所得的出产,十输其一奉献给神,,,,。现今恩典时代的信徒,乃是要求甘心乐意尽力奉献,甚至完全奉献,,,,,,,,比起1—10奉献的标准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1—10仅是信徒学习完全奉献生活之起点而已,所以需要鼓励信徒尽量实行。况且在主耶稣时代,祂曾对法利赛人也论到过1—10奉献的事,,我们作信徒的人,岂能忽略而不更当注重么。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亚伯兰与所多玛王的协议】
所多玛王承认亚伯兰有权占有掠物,只是请求归还人丁。亚伯兰对掠物拒而不受,理由是他已向「* 伊勒以罗安」(他同时指出这就是 * 耶和华 )起誓,不从这个军事行动得利。这协议可能还包括使条款正式化的书面合同。这文献的编排很有可能和本章相仿,甚至可能是本章的素材。
──《旧约背景注释》
【王与五王的争战,亚伯兰救回罗得。】
{命题33}亚伯兰在米所不达米亚战败四王的记载是否有历史的根据?
〔难题〕创世记以事实来描述这个争战。但是根据对圣经的批评——底本假说( 文献假说;(DocumentaryHypothesis )认为这些故事是事后才添加入创世记的,而且纯为虚构。
【解答】
除了圣经的记录外,我们没有多少其它的数据源。结果是我们没有直接的考古学证据来证实它,但也没有很好的理由来质疑这个事迹。对这个历史事迹的质疑都是出自那些排斥圣经的人他们偏见的理论。
此外,仍是有一些间接的证据证实这些叙述的真确性。著名的考古学家W.F.Albright的观察发现:「尽管我们不能证实第14章所叙述的历史事迹,我们可以确定它们是发生在很远古的时期。有一些词句和表达方式在圣经其它的章节都没有如此相同的用法,现在我们知道那些都属于主前二千年左右,在外约旦(Transjordan )的一些城市都是属于远古时代的名称」(Allemanand Fack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1954 )。从这个观点看,没有一个够好的理由来怀疑亚伯拉罕与米所不达米亚的战争其真实性。【译者加注:底本假说(文献假说 )一认为摩西五经是出自不同年代不同的文献来源组合成的,不是出于作者。根据摩西五经内容文体的风格分析出五个来源:耶和华文献(J典 )、伊罗欣文献(E典 )、申命记文献(D典 )、祭司文献(P典 )、妥拉编辑者(Torah redactors )。此假说首由德国圣经学者威尔豪森(JuliusWellhausen )提出。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神的警告】
罗得住在所多玛,神并非没有给他警告。五王被四王打败,罗得也被掳,这就是神给罗得警告说,所多玛城是住不得的。
罗得起先是住在城外,不过直到所多玛。基督徒还是个基督徒,并没有进城,只到所多玛为止,界限是很分明的。但是,结果还是会住到城里去。我可以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子,他的母亲给他六粒糖,叫他留到明天吃。这小孩子把糖摆在面前,吃又不敢吃,不吃又舍不得。他怎么作呢?他把每一粒都摆在唇边用舌头舐一舐。他就是这样一次过一次的用舌头把糖舐一舐。起先六粒还是六粒,后来一粒一粒化小了,再后来,吃了一粒还剩五粒,吃了二粒还剩四粒,最后一起吃光了。许多基督徒犯罪也是如此。违背良心一下,再违背良心一下,慢慢就向世界找快乐去了。弟兄姊妹们,请你知道一件事,犯罪不是犯了就不犯的,乃是犯了一次,就造出一个瘾来,叫你下次再犯。
可惜许多基督徒是没有感觉的,是不会痛的。虽然他们也知道生病了,也知道生意失败了,也知道家里有难处了,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是神的鞭打,所以,他们并不回头。他们如果不回头,就要有更大的事发生。有一位弟兄,也不是跌倒,不过是慢慢冷下来。另一位弟兄有一天就劝他不好再这样下去。他回答说,不要紧,某某先生原来顶热心,后来慢慢冷下去,今年六十岁,他的大儿子才由大学毕业不久,忽然的死了,这位老先生又热心起来了。那位弟兄就说,神必定按你所愿的给你成就。他说,这个我可不要。哦,朋友们,如果你是一个属乎神的,你的脚往罪恶的世界走去,神必定管教你。如果你患病了,你家里出了事,你的生意失败了。你应当去问神。如果神说,这些事临到你,是因你离弃了祂,你就应该回头。许多时候,神的爱若不能吸引你,神就要用鞭责打你。如果神的话不能感动你,神就要用苦难催逼你。如果你是属乎主的,你犯罪,你退后,神必定管教你。神不能宽容你。(罗得这次被掳去 幸亏有他的叔叔把他救回来。 )
——一个失败的义人(创杂 )(倪柝声 )
【得胜的信心】亚伯拉罕不惜一切的营救侄儿罗得。虽然在多方面去比较亚伯亚拉罕所带的三百一十八人,和敌方诸王的兵力来看,他们是没有可能会得胜的;可是我们在这章末,却发现亚伯得胜了,并且救回罗得。综合研究亚伯拉罕的表现,我们要知道他实在有胜利的信心。今天我们生活在电脑高科技的理性时代;有多少的教会和基督徒,能够对着大山、不可能的事情和强大的敌人,能够有这样坚强得胜的信心;去认定神的工作,以致靠这种信心去完成神的工作呢?虽然人看起来是没有可能的事,却能运用此信心,使敌人瓦解,神得到荣耀。我们切不要失去对神单纯的信心,以致我们能够看见神奇妙的作为。
在我初进入工场事奉时,有一次我的信心受到很大的考验。有一个八十多岁扎脚老寡妇,她是那教会的会友,她不识字;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到她的家,因为她的雪柜停了,我以为她要我替她请人修理。我到达的时候先检查电源和插头,看看是否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后证明雪柜柜真的坏了,我正想打开黄页分类,去找寻合适的公司派人来修理。那姊妹却提出要先为那雪柜祷告,看看它能否再活动,再去请人来修理。当时我正接近三十岁,是一个富理性的青年,我从来没有想过为雪柜祈祷,它可以再活动,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被她邀请下,我感到不能拒绝,便为那坏了的雪柜祷告;她和我一同跪下,她便首先祷告,求神看顾。可怜她这个无助的寡妇,求神叫雪柜再次活动。当祷告完毕,那个雪柜便再次回复正常。当时我不禁要抹去我的眼泪,我的信心得到一次很大的复兴,信心是可以胜利的。
另外我曾带领一个老太信主,她是一个文盲,信主后很喜欢圣经;可是,她却无从入手。后来我教她认字,并且她每次都向神祈祷;希望神帮助她很快能阅读圣经。我在开始的时候教她读诗,她平时就自己阅读,遇到不懂的字她便把它圈起来。谁知圈的字很少,因为当她读圣经,她就能懂那些字;可是当她看报纸时,就觉得很难懂。基督徒的工作和生活,就有这种胜利的信心。
过去我曾在几间不同的教会事奉,每当我离开旧事奉工场,进入新的工场时;我便分析在那里工作的情况,希望深入了解神在那里的工作。最后我会发现,神做成的工作,是十分奇妙,又很难想象其中的原因和神所用的方法。结果是:信心必定带来伟大的胜利。
── 张子华《从列祖生平看基督徒生命特征》
【】
「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注原文作“弟兄” )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亚伯兰听见他的侄儿被抢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直追到但。」罗得很快的在迦南地定居了,但不久之后,他也在那地失去他的产业。创世记十四章提供一个对比,给我们看见,亚伯兰是希伯来人,是「过河的人」,也是天路的旅客。只有那些以世界为寄居之所,而乐意住在应许之地的人,才有真正的能力来对付仇敌。亚伯兰将产业的问题完全放下,交给神来负责。这是对的,但他同时如果不关心和不爱护罗得,那就不对了。在这件事上,他显然是一个真正的得胜者。当他尚未出去追赶诸王之前,他已经先在他的灵里得胜了。在当时的情形下,他若向他那个自私的侄儿怀怨,原是十分自然的。最低限度,他对罗得所遇着的灾难,可以很公正地表白他的态度说:「我早就告诉你了!」但是,亚伯兰没有这样,因为怀怨不是得胜的基础。同样的,当我们遇见类似的环境,我们也必须先在我们的心里打一场胜仗。那受灾难的人是我的弟兄吗?如果是,无论他如何苦待我或伤害我,我为着主的缘故必须爱他,为他祷告,并动员我一切的力量去救助他。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这里给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真是一个得胜者。他是胜过自己的,他被神带到一个地步,没有他个人的感觉。不管罗得怎样对待他,他还是认罗得是他的弟兄。只有站在希伯仑─交通─的地位上的人,纔能有属灵的争战。争战要有能力,就得里面没有不平。即使弟兄对我们不起,我们还得看他是一个弟兄,还得为他祷告,还得甘心乐意的帮助他。亚伯拉罕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纔有属灵争战的能力,能战胜敌人。
――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天地的主,至高的神。」】
神的圣名是这位祭司君王所宣称的,麦基洗德是独自在繁忙时节之外的一个孤单的敬奉者。对这种人,神曾直接向他们启示,好使他们将见证传递给别人。他们是我们的先知。这个圣名使亚伯兰立即了悟。
在神面前谦卑——当他思想神是天地的主,想到至高,必意识卑下。他们将冠冕放在宝座之前说:称创造万物,神多么伟大!祂的伟大难以测度,天地是祂手的工作。好好地用工夫默想神,不可忘记祂的爱,然后,要像孩子般的谦卑,有受造者的敬虔。
在困苦时坚定——亚伯兰不受所多玛王分赃掠物。这种试探只能使他被拖拽,离去信心的生活与德行。神的启示保护他,使他说:我要这些作什么,怎可收你的金银呢?神的一切都是我的,我需要的,神都必给我;祂不给的,我也不必到处去找。神能给我们一切需要的,我们不可用不正当的方法求财。
在神恩中安全——神拥有一切,地上也是祂国度之内。我们无论旅行到哪里,都在祂的领土上,有祂的天使服事,呼吸的是祂的气息。一切最好的是我们的权益,因为这些都是父神的,我们是神的后嗣,与基督同作后嗣。
──迈尔《珍贵的片刻》
【我们并不孤单“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
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住在所多玛,他正遭遇到苦难。当时所多玛被一批别国的王侵略,所多玛王逃跑了,罗得和他的家人也一起被掳。之后。那些掳掠的人就往北方逃走了。
当亚伯拉罕听到他的侄儿被绑架时,就马上聚集三百一十八个受过训练的壮仆去追击,并且救回了罗得。
接着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那就是撒冷王麦基洗德来访亚伯拉罕,并以“天地的主,至高的神”的名来祝福他。(创1419 )
这是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在当时,人们都崇拜巴力以及很多别的偶像,而最不寻常是因为亚伯拉罕正在学习信靠那天地之主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统治者来与他分享对世上唯一真神的信仰。
在现代,我们有时也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是不认识圣经中的真神,他们也常谈到宗教信仰的问题,但是真正信靠那天地之主的人,倒是少数。但是,这种情形不应该阻碍我们。
亚伯拉罕也是被不认识的神的人所包围,但他却坚持保守他的信仰。当我们感觉非常孤单时,我们也应如此。
虽然有时我们会感到独行踽踽,
与人们交往,也觉得无趣,
但神却拥有永远信靠他的儿女。
要与神同行,就不能与世俗同步。
──《生命隽语》
【】「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这时,亚伯拉罕已经学会了功课,他并没有觉得,这些财物是他辛苦打仗得来的,是他该得的。他在这里站在一个地位上,给人看见,除了耶和华之外,谁也不能给他甚么。亚伯拉罕称神为「天地的主」。这是说明因为在地上有亚伯拉罕为神站住的缘故,所以不只天是祂的,地也是祂的了。神不只是天上的主,并且是天地的主。
―― 倪柝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真实有信心的人,总是具有远见的;他绝不肯作一件将来可能会陷他信心于困境的事。亚伯兰清楚的看见,接受所多玛王赠予可能有的后果,因此他拒绝接受。他不愿给仇敌任何借口的机会,免得神的名受到羞辱。常有一些教会,因为从那些顶撞神的人身上接受赠予,因而使属灵的能力受到限制,甚至于全然被破坏。―― 摩根《话中之光》
【创十四章 得胜的信心】
今天我们生活在电脑高科技的理性时代;有多少的教会和基督徒,能够对着大山、不可能的事情和强大的敌人,能够有这样坚强得胜的信心;去认定神的工作,以致靠这种信心去完成神的工作呢?虽然人看起来是没有可能的事,却能运用此信心,使敌人瓦解,神得到荣耀。我们切不要失去对神单纯的信心,以致我们能够看见神奇妙的作为。
在我初进入工厂事奉时,有一次我的信心受到很大的考验。有一个八十多岁扎脚老寡妇,她是那教会的会友,她不识字;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到她的家,因为她的雪柜停了,我以为她要我替她请人修理。我到达的时候先检查电源和插头,看看是否有这方面的问题;最后证明雪柜柜真的坏了,我正想打开黄页分类,去找寻合适的公司派人来修理。那姊妹却提出要先为那雪柜祷告,看看它能否再活动,再去请人来修理。当时我正接近三十岁,是一个富理性的青年,我从来没有想过为雪柜祈祷,它可以再活动,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被她邀请下,我感到不能拒绝,便为那坏了的雪柜祷告;她和我一同跪下,她便首先祷告,求神看顾。可怜她这个无助的寡妇,求神叫雪柜再次活动。当祷告完毕,那个雪柜便再次回复正常。当时我不禁要抹去我的眼泪,我的信心得到一次很大的复兴,信心是可以胜利的。
另外我曾带领一个老太信主,她是一个文盲,信主后很喜欢圣经;可是,她却无从入手。后来我教她认字,并且她每次都向神祈祷;希望神帮助她很快能阅读圣经。我在开始的时候教她读诗,她平时就自己阅读,遇到不懂的字她便把它圈起来。谁知圈的字很少,因为当她读圣经,她就能懂那些字;可是当她看报纸时,就觉得很难懂。基督徒的工作和生活,就有这种胜利的信心。
过去我曾在几间不同的教会事奉,每当我离开旧事奉工厂,进入新的工厂时;我便分析在那里工作的情况,希望深入了解神在那里的工作。最后我会发现,神做成的工作,是十分奇妙,又很难想象其中的原因和神所用的方法。结果是:信心必定带来伟大的胜利。
── 张子华《从列祖生平看基督徒生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