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导航 |
≡ 页面菜单 | ▶ 播放
| ♥ 收藏
1 「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
上图:拉吉(Lachish)城门口的遗址及复原示意图。从城门进来,两侧各有3个房间,平时作为交易、诉讼、公告的公共会所,战时作为防御工事。基色、米吉多、夏琐、撒玛利亚和但的遗址都有相同的城门结构。
2 「说:『我主啊,请你们到仆人家里洗洗脚,住一夜,清早起来再走。』他们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
上图:别是巴遗址(Tel Be’er Sheva)城门口的宽阔处,是一个小广场,客旅如果找不到住处,可以「在街上过夜」(创十九2)。
3 「罗得切切地请他们,他们这才进去,到他屋里。罗得为他们预备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
4 「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房子,」
5 「呼叫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
6 「罗得出来,把门关上,到众人那里,」
6 「说:『众弟兄,请你们不要做这恶事。」
8 「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容我领出来,任凭你们的心愿而行;只是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做什么。』」
9 「众人说:『退去吧!』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众人就向前拥挤罗得,要攻破房门。」
10 「只是那二人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把门关上,」
11 「并且使门外的人,无论老少,眼都昏迷;他们摸来摸去,总寻不着房门。」
12 「二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
13 「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
14 「罗得就出去,告诉娶了(或译: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你们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
15 「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
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17 「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18 「罗得对他们说:『我主啊,不要如此!」
19 「你仆人已经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显出莫大的慈爱,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这灾祸临到我,我便死了。」
20 「看哪,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这不是一个小的吗?求你容我逃到那里,我的性命就得存活。』」
21 「天使对他说:『这事我也应允你;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
22 「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做什么。』因此那城名叫琐珥(就是小的意思)。」
23 「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
24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25 「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
上图:所多玛和蛾摩拉毁灭的示意图。考古发现,「所多玛和蛾摩拉」可能毁于含沥青的土壤发生爆炸。在这种土壤中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槽,后因油气压力过大或地震而引起爆炸,把石油抛向空中,然后石油一面燃烧一面落下,使二城遭受烈焰焚毁。直到现代,死海一带仍然弥漫着硫磺的味道。
26 「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27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
28 「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与平原的全地观看,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29 「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祂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
30 「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
31 「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无人按着世上的常规进到我们这里。」
32 「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
33 「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4 「第二天,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昨夜与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父亲存留后裔。』」
35 「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女儿起来与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6 「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父亲怀了孕。」
上图:主前2300-2000年迦南地精致的高脚银杯,上面画着各种神话故事,可能是从亚兰带到迦南地的传家宝。现藏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37 「大女儿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现今摩押人的始祖。」
38 「小女儿也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就是现今亚扪人的始祖。」
上图:罗得及其后裔摩押和亚们:1、罗得离开亚伯兰,往东迁移,直到所多玛,被北方四王所掳,但被亚伯兰救回(创十三4-13,创十四12-16);2、天使自希伯仑到所多玛,罗得接待天使(创十九1-14);3、天使救罗得等出城后,神毁所多玛等城,罗得和两个女儿逃到小城琐珥(创十九15-22);4、罗得与两个女儿乱伦生了摩押和便亚米(创十八30-十九38),成为摩押和亚扪两国的祖先。
不道德(十九1) (续 ) (六 )我们对于第十九章开头的场面的话,要准确而又慎重,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很容易以为它所说的是关于非人性的不道德,而惩罚乃是施于任何容许它存在的社会。这段经文出现‘鸡奸’一字,即表示男子间的同性恋行为。我们无须过于深入地探讨它是不是叙述所多玛整城男子,对两个无辜陌生人一致的性攻击。不论老幼都围绕罗得的房子,要求‘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 译注:中文和合本未照英文圣经译出‘同房’(Know ),同房平常是用作性的含义,参看创四1 ,17;三十八26) 。无疑,我们是需要把‘天使’想象作青春年少而又姿首俊美,引起那本已深受恶习惯玷污了的市民的情欲。但是所多玛人的野蛮刻薄和他们的表现作法应同受定罪。说故事的人似乎选择了‘鸡奸’作为所多玛的邪恶的一个例子,并不打算以它为后来被毁灭的惟一或主要原因。反对它与它的邻邦的‘呼声’,不止这一项的罪,还有多得多。如果我们查考创世记中这个故事其他的暗示,便可以证实。只有犹大书一(犹7 )提出所多玛的‘逆性的情欲’是显著的事。反之,耶稣却专注这场面中的其他主要特点,那就是所多玛的泠漠:‘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太十14、15) 以西结(或许想及十三章中罗得拣了‘最好的’地区、这拣选使他到所多玛去 )更把这情景推广开去。‘他和他的众女(那就是蛾摩拉与平原的其他城市 )都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并没有扶助困苦和穷乏人的手。他们狂傲,在我们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见便将他们除掉。’(结十六49、50) (七 )所以我要提出,如果我们只用道意义解释他们邪恶的性行为,而忽视他们更广泛的邪恶,我们便没有见到神对平原众城市审判的充份理由。我们攻击‘同性恋解放’和我们时代其他的同性恋之言论之出发点尤其应该如此。毫无疑问的,在旧约,同性恋是‘可憎的事’,而且与乱伦、通奸、献婴儿祭,和兽奸完全定为当死的。参看利未记十八、二十章。利二十章还加上交鬼的、行巫术的,和咒父母的。‘在这一切的事上’,列邦‘玷污了自己’(利十八24) 。这些行为使民族不配‘归耶和华为圣’(利二十26) 。作为基督徒,在有关伦理的事上,我们应当依循新约而不是旧约。我们必须老实地承认,在这些事(正如在有关对待其他种族与民族的意见 )上,旧约通常是排他主义的,也是残暴的,很难称为基督徒应持守的。正确的意见,是不论其作法多么邪恶和讨厌,都应先考虑法律的规定。尤其是,作为基督徒,我们对耶稣在法利赛人把那个在行淫中抓到的妇人带到祂面前时(也要记得、照利未记应定死罪 )说的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约八7) 。这一点也不是说耶稣赦免奸淫,虽然祂对那妇人说:‘我也不定妳的罪’。它的意思是祂嫌恶非难别人。祂实际上是在作我们刚才引述的先知以西结所作的。以西结不是对所多玛宽大,但是在结十六章的晓谕中,他的主要目的是责备耶路撒冷背弃信仰,这在他看来比所多玛所行的还坏。所以在约翰福音八章耶稣扩大了罪恶的范围,包括表面上的善和明显的恶。惟有祂是言行一致而且确实这样作。在旧约中,就连以西结书十六章那段,也难以使它本身免于虚张声势与有自高自傲的气味。对于道德问题,如同性恋或关于奸淫,随时随地都有争辩。没有一个社会能以逃避对这些问题的决定,而基督徒也像其他的人一样,有权听听他们的意见。我是确信他们应当比现在所作的更坚决地反对现代社会引进来的自由;而我也不怕大声疾呼,我盼望他们运用新约作武器而非旧约。但是当我们研究创世记十九章的时候,这却既非其时,亦非其地。它的主题是泛论人类的罪和神对它的反应,而不是这个社会或某一特殊社会的健康问题。它所攻击的是那些不论断自己,而只论断他人的人。所多玛和蛾摩拉并非只是世界上另外两个全然邪恶的城市。他们就是我们自己和一切‘文明’人,直至现在我们都厚颜无耻地愚弄神一切律法,以致祂降下我们应得的报应。除非我们明白这意思,而且以此为这故事的必然结果,否则我们便绝不能超出它以外(正如我们回忆在上章中亚伯拉罕未完的代求所要求我们去作的 )了解神的怜悯与慈爱。推诿(十九12) (续 ) (八 )不过,创世记十九章不只关及所多玛和蛾摩拉,也关及罗得,他与亚伯拉罕同闻神的呼召,后来却冷眼拒绝了,而且来到所多玛寻求比较舒适的生活。他被四王的军队掳去时,得亚伯拉罕的营救之后,又选择了回到那里。如今他在城市生活中安定下来,成了一些物业的拥有人,结婚,生了两个女儿,而且她们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在本章最后我们所得到的,关于他人格的崩溃的写照。所呈现出来的,他并不是个坏人。实际上,在故事的开始,他仍然是敢作敢为而且慈祥的。但是到末了,虽然他逃过了大变革,他却显露出他是衰弱可怜的人物。故事开始,当个陌生人临到时,他正坐在所多玛的城门。他所受的游牧教育大露锋芒,他邀请他们进他的房子里度宿。他对他们的所知,不过如亚伯拉罕在希伯仑一样。但是他了解所多玛人,当陌生人礼貌地婉拒他的邀请,并且说要在街上过夜时,他便惊骇,坚决地要他们与他一同回家去。他为他们的安全的恐惧,完全证明为合理,因为不久之后,一群淫乱的暴民便在他的门前喧闹。虽或有点鲁莽,他却是奋勇保卫他的客人。他出去对那群暴民提出,只要他们不伤害这两个年青人,他将给他们他的女儿。这点对我们,不免觉得过份热心;似有不可饶恕的残忍。但是希伯来听众却不会这样想。罗得既然自己负起款客的责任,他便必须贯彻到底了,不惜冒他自己和他家人的危险。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们是到了他的家。对此,听众会认可便是证明。暴民对罗得的勇敢的反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感到,这个外族人我们宽大地让他们住在我们当中,他们怎么有权论断我们,而且提出给我们女子而不是男子呢?作为移民,他应当入境问俗,而不是当面夸示他们自己。我们要给他好好的教训一顿。说故事者在这段中精明地撮述所多玛的堕落,他显然是期望引起我们对罗得一方的同情心。他选择住在所多玛,但他在那里却并不开心,也不受欢迎。在他心里仍然是亚伯拉罕的侄儿,而他也有游牧民的道德心,他仍有希望。(九 )这两个天使,他们来访所多玛主要的目的,乃是要察看那反对它的‘喊声’是否属实(十八21) ,现在完全相信它当受毁灭了,而作为对于将要来临事故的预尝,他们便使那些在罗得屋子周围的暴民都瞎了眼(译者注:中文和合本只译作‘昏迷’ )。不要以为这是永久性的瞎眼,只是一些类似保罗在大马色途中的情形(徒九3) ,就是在神性威严面前的瘫痪;不过在这场合,那受罚者乃是不同的一种人罢了。天使们的行动对罗得也是一个转折点。当他们行动的时候,他一定在拚命猜想他们是谁;而当他们把他从他血气之勇所引致的后果中救援出来时,则真像大白。或者作者在暗示,他仓皇去护卫他们时,实在是他们在护卫他。有些像亚历山大朴帕(译注:Alexandar Pope 1688──1744英国诗人 )所描写的‘怕天使走错地方’的‘愚夫’。总之,他俩现在公然宣布他们为甚么而来,并且恳切地劝告罗得和他的家人及时逃走。但罗得再一次不能贯彻他的始终。他毫无悔意地露出了他的本色。他对于天使们告诉他的,感到震惊和印象深刻;此时他确知他们是从他曾一度敬拜过的神而来的。因此他催促他的亲属马上逃走。但是当他的未婚女婿们对他发笑,以他为戏言时,他的决心又消失了,当夜没有任何行动。摊牌的时候,他仍然宁取所多玛而不取神。他在那里建立起他的新家,他的家人在那里,虽然圣经未明说,却意味着已拥有以西结所谓‘过量的食物和相当兴旺’。他的未来女婿当然对,无须惊惶。第二天早上,他的最后机会来了。但是却如作者所说的,他仍然‘迟延’。事实上天使要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和他女儿们的手离开那城。甚至到了此时的罗得还在推搪。他求天使不毁灭那‘又小又近的城’,而容许他在那里安定下来,而不要逃到在流浪时期住过的山上去。正如本仁的到处探听丑事的人一样,纵使安全向他招手,‘他却只顾向下看’。在这里,故事必有一些‘窜改’。根据创世记十四章二节 所清楚记载的,琐珥乃是亚伯拉罕时代的名叫比拉的城,而在形状和声音上都像希伯来语的‘小’字。它是平原上残存下来的惟一城市,所以很可能是罗得在灾难之后助长的。但是它之得以残存,是由于他的自私请求;而且作为一个异邦城市,说它自己取一个新名字形容它为‘小’,也是过份轻信了。那末,关于这‘小’字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是说故事者的杜撰。不过,无论如何却是一个很有效的添改,罗得的祈求与前章亚伯拉罕的高贵代祷对比,作者对他立意虽好却全是以自我中心,而且绝望地在优柔寡断的‘小’人之阴暗的色彩,加上最后的润笔。我们要再一次指出新约未能全面把握旧约的要旨。希伯来书赞扬撒拉的信心,却简直忘记了她很坏很坏的暗笑。现在我们发现彼得在他的后书(彼后二7) 论及神搭救‘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在这评语上,有一些真理,但是就全局而言,却是很紊乱的。罗得对他周围的一些事物不喜欢,但是他对其他事物却是喜欢的,而后些事物对他的影响要强烈得多。彼得如果留意创世记本身对所发生的事的意见:‘祂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十九29) 。就知道他的得救,并非因他自己的缘故,而是因亚伯拉罕的代求。罗得不是我们的榜样。他声名狼籍的妻子也不是我们的榜样;而是一个警告。她‘回头一看’便灭亡了。当她有可能得救时,她还‘拖延’!作为人类,我们属于所多玛和蛾摩拉;作为基督徒,我们是否像罗得那样的‘迟疑’而又推搪呢?请参看马太福音六章二十一 及二十四节;八章十九至二十二节 。判决(十九24) (续 ) (十 )所多玛和蛾摩拉叙述方法正如旧约通常的情形,像是神直接干预而发生的。但是与这故事有关的其他事件相比,这不是一个神迹──一个高龄女人生一个儿子才是一个‘神迹’。希伯来人可能视神为这两件事的原动力,但是他们一定能以分辨非常的、但在自然或历史上可重复行出来的事件──诸如饥荒或战争的胜败──与非常的、因神使其发生,而又透过它而达到特殊目的、只发生一次的事。我们作这同样区别时,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满心相信地谈论──而且谈论得蛮有意思地──神在这两种事件里面或背后。但是惟有在第二种事件中,我们才趋于主张神‘打破祂通常的定律’而行一个‘神迹’。对第一种我们避免用‘神迹’一词;我们通常不说‘耶和华将硫磺与火降下’的话。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期,知道这类的事有自然的原因和科学的解释。说故事的人没有详尽地细述平原上的城市如何消灭;但是它给我们充分的数据,使所记载的与现代地质学,在高度矿物密度地区中,由于地震的或火山的活动产生的结果相一致。死海(希伯来人称为盐海 )远在海平面之下,在其南面又没有天然的出口。其结果是含盐太多,不容任何水中生物存在;而其水中及周围地区有大量其他矿物质,如沥青和硫磺。这海由利山(Lisan )或‘舌头’──就是从东海岸延伸而来的半岛分割为两部分。在这海角上面,水深一千二百呎,但是在这角以下则非常浅。现在它大约是三十呎深。不过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它甚至更浅;而且死海的南段实在是比较挽近才形成的。在本章我们必须回忆有关于这事如何发生的。十三章十节 ;十四章三节 暗示约但谷没入西订谷,二者延伸远至琐珥,换句话说,死海当时还未存在。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死海浅低的部分尚未存在,而所谓‘平原的城邑’则在这个地区,当时称为‘西订谷’的则是它(参下图 )。该地虽然‘有许多石漆坑’,却很肥沃(十四10) 。在主前第二十世纪初期或中期,一次地震或类似地震,使这些坑中的矿物质与天然气质着火,引起一次大爆炸,大火蔓延四五个城邑,只有最南的得以幸免。比拉或琐珥没有涉及。当那区恢复原状时,地面慢慢下沉,而死海的水则渐渐南移去掩盖了它。到大海之路甚至对罗得妻子的死,也可以自然的说明处理。她在外面被掉下来的碎片所袭击,当场被焚,这便引致说她变成盐柱的故事。在今天的死海西南角有一个巨大的山脉,称为乌斯达姆山(Jebel Usdum亚拉伯文的‘司多姆山’ ),事实上大部分由石性盐柱所构成,而且经常自己破碎而又自己重新形成。以乎在这山脉上一个临时的突出或尖顶──在这情形它不能仍然立──活像一个女人的样子,也与这故事的想象相连系。(十一 )不过,这故事给我们的教训,并非在于地质科学,乃在于神,使我们与古代希伯来人同样相信,祂的手在这些可怕的事故后面。总之,平原上的腐败文化之消失,并非由于自然环境不寻常的一连串事故;而是因为它的邪恶使祂厌恶。在这里,警告是人人都清楚明白的。如果有人执迷不悟,则今天同样腐败的文化将重蹈覆辙──因为我们从自己所创造的可怕的核子武器,便都知道危险的存在。这一回,神只要站在旁边一会儿,事故便会自己发生。这警告也是对现代神的百姓发出的。虽然他们像罗得一样,拖延推搪到最后一刻,他们仍然可以逃脱大灾难。但是如果他们像他的妻子那样越出了界限;如果他们在那最后一刻,‘回头一看’,他们便与其他的人类同归于尽。我主在论到祂降临时,凡想要保存生命却要丧失的人的典型时,提起她的行为(路十七32) 。当祂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时(路九62) ,祂心中也记起她的例子。(十二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适当地和戏剧化地结束时,亚伯拉罕回到先前神离开他之处(十八33) ,并且从高处往下望去,其时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而那里则是他侄儿曾建立家园之地。当他观看可怕的情景时,心中作何感想呢?说故事的人没有说,但是他加上自己的结论,说因为神记念亚伯拉罕,罗得才得逃脱,确实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亚三2) 。就这情形,至少他的代求是值得的。我们今天像亚伯拉罕为这危急存亡的世界祷告,或许不能救它脱离劫数──那要看神的决定──但是我们可能救出少数人。但是如果我们‘回想罗得的妻子’──甚至加上罗得本人──我们自己可能正在那少数的人之内。乱伦(十九30) 这使人惊讶的小段落,比九章二十至二十七节 更使人惊讶!在那段里告诉我们,原来是洪水英雄的挪亚昏醉了,在他帐棚中赤着身子趴卧。含因为不够庄重没有避着这情景而受咒诅;而含的儿子迦南虽然不在场,却也一同被咒诅。这里罗得被女儿灌醉了,然后轮流与他同寝。这乱伦私通的子孙,被名为以色列东邻摩押与亚扪的祖先(参下图 )。
国民族(一 )这故事与所多玛蛾摩拉的结束相连系。在那里罗得求天使饶恕琐珥,但是他现在却怕住在琐珥,逃去他曾经迫切要逃的那山。或许那‘小’琐珥的人把他赶走。总之,他曾放弃他的帐棚,去求一个漂亮的城市住宅(十九3) ,如今却要逃入摩押人与亚扪人后来定居的死海东部高原中一个可怜的山洞去。言外之意是这山当时从没有人住过的。他的女儿们失掉她们的未婚夫,没法找到他人,以致引诱他犯了乱伦,好叫她们从他‘存留后裔’。在创世记和历史的记载消失之前,让我们对这悲剧性的卑污而又带讽刺的场面,作最后一瞥。(二 )不过,我们感觉到,叙述者已经对罗得失掉兴趣,而在这些经节中比较关心的则是对摩押人和亚扪人的中伤。我们没有办法确知,罗得从希伯来传统之始,便与摩押及亚扪有关连(它不像以实玛利那样显然有种族上的关系 );或者事实上由于前面说到他结果在死海东岸的琐珥的故事,引致作这样的联系。我想是后者。但是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我们或许不应把这段当作亚伯拉罕史诗的一个主要部分。正如我们所已经知道的,它给那追寻亚伯拉罕与他越轨而又迷误的侄儿的败坏关系的史诗之分段,补充一个恰当的大结局。但是它的主要目的似乎是说及以后长期以来,一直为希伯来所不喜欢的两个种族的起源,对它们说些不愉快的话(民二十五1) 。我们应以处理对迦南的‘咒诅’(参看对这段落的注释──关于希伯来民族表的思想 )之同样态度来处理它。作者希望他的读者把由乱伦而生的摩押人和亚扪人。与那沉入‘兽奸’的平原城邑列为同等。这并不是说神曾经这样作,或者我们应当这样作的意思。--《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世记第十九章 拜访所多玛(十九1~29) 这段故事的进展中,有两个主题恰与亚伯拉罕和应许成对照一为罗得,那没有客旅精神的义人,另一则为所多玛,这城是世界的应许、无安全感(十四章)及腐败的实例;现在这两个主题已经进入尾声。作者以神来之笔写道,亚伯拉罕他的寿命将远超这些自私自利者站在他代祷的地方(27节),默默地见证这个大毁灭,就是他曾努力想挽回的悲剧。本段也是审判的两方面最佳的研究素材:一是突然的毁灭,如这些城市消失于硫磺与火之中;另一则是逐渐的崩溃,如罗得和他的家庭,至终落到分崩离析的地步,甚至在救他们的人手中,还不免分散。 1. 两个天使显然与上主本身有别:见13节,,,及十八1 的注释。而罗得能坐在……城门口(参三十四20) ,表示他在所多玛有地位,虽然他不喜欢他们的作法(彼后二7、8) 。他对众人没有影响力,但是约瑟与但以理却极有权势,可作为一种平衡;他们的高位乃是职业,这就是他们与罗得不同的所在。 2 、3.罗得在3节上的警戒之心,显示他很了解所多玛;当晚的事件是个实例。无酵饼很快便可作好,表示这不像十八章(参出十二39) 是顿悠闲的筵席;这里已经透露出匆促的意味,以下则愈来愈紧凑,直到最高潮。 4 、5.在如此早的阶段,圣经就已将男与男交合列为罪大恶极。律法后来将它判定为当处死的罪,与乱伦和与兽淫合并列(利十八22 ,二十13) ,新约对它也同表震惊(罗一26、27 ;林前六9 ;提前一10) 。 有人企图重新解释这故事,详见“增注:所多玛的罪”。 6 ~8.一项美德会因运用过度,而成了一顶罪,这里便是明显的例子。罗得敢挺身出去向灾谒祷埃证明了他的热诚,士师记十九24 类似的提议,显出了同样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时代,人的传统都可能是大有缺失的指南。 9 ~11.罗得虽尽力而为,却几乎将他的女儿推入火坑,又惹恼了同城的人,最后还需要他原想保护的人伸出援手。天使的来访粉碎了那不安的和平,他已在其中生活得太久了。昏迷是个很少见的字,或许指一种因强光而目眩的状况229 ,好像扫罗在大马色的路上一般。同一个字在列王纪下六18 又出现,也是在有天使的情况下。 12 ~14.在神的眼中,家的合一性(参七1 ,九1 ,十七9 ,十八19) 以及家中成员有自由抗拒,在此都生动地呈现出来。罗得无法说服他未来的女婿230 ,无疑反映出他自己的个性,但也同样反映出他们的性格。所多玛的灾谔不进任何呼吁(9节);罗得最亲近的同伴没有一个肯接受警告。这就是那城的气氛,即使深夜最紧急的造访,没有人会留意。其中的声音(13节,RSV)见十八20 的注释。 15 ~23.这最后一分钟的挣扎,极有力地表明了“现今这邪恶世代”强大的控制力,甚至对那些爱它却又良心不安的人,它的威力亦不稍减。“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十七32) ,这一警语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也有可能像罗得一样,迟疑不前、推托闪避,在被拖到安全地方之时,还以甜言蜜语获得对方最后的让步。连硫磺也无法使他成为客旅:若日子要过下去,他必须再有他小小的所多玛才成(20下)。 与此相对的,是神恒忍的怜悯,祂甚至把走入歧途者也护送到安全地带(注意22节;参彼后二7~9 ;林前三15) 。亦参29节所陈明的另外因素。 24 ~26.造成此次毁灭的自然成分(参十四3、10 的注释),在这一带产量很丰富,如石油、沥青、盐和硫磺;但是其特性为审判,不是无缘由的天灾。因着爆炸而生的熔化性物质淋到身上,罗得的妻子被覆灭,这在物质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从审判的角度而言,它使成为一幅图画,说明了走回旧路者的命运(参,来十38、39 ;路十七31~33) 。 27 ~29.亚伯拉罕清早起身,来到可了望之处,但见满目疮痍,景象震惊恐怖。这一幕不仅在故事集中于一个家庭之后,再拉回全景作结束,也显示这个审判的背景,是神的恒久忍耐与人的代求。而最后简洁的结语,神记念亚伯拉罕,……就打发罗得……出来(29节),也肯定指出,罗得的得救是出于同样的背景。
229 参 Speiser,前所引之处;也参 JCS, VI, 1952, pp.81ff。
230 RSV 在14节将此分词译为“将要婚娶者”显然是对的。
尾声:罗得和他的女儿(十九30~38) 罗得对琐珥的态度,正是由不安而生恐惧的典型例子。是惧怕令他往那里去(19节以下),也是惧怕令他离开。惧怕曾叫他漠视神的呼召,现在又不顾祂的允许(17、21)。 罗得的洞(30节),成为他从前屋子(3节)的凄惨续集,那时他使他叔父的帐棚显得何其逊色;与十三5 以下旺盛的人口相较,现在的三人行又何等可悲。他选择了开创自己的事业,结果却连自己的身体都保不住。他的后代,摩押与亚扪(37以下),后来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带来最糟糕的肉体引诱(民二十五章,巴力毗珥事件),以及最残酷的异教(利十八21 ,摩洛)。这就是凭自视作抉择(十三10节 以下),并且坚持不回头的后果。 增注:所多玛的罪 有一本相当有影响力的书,同性恋与西方基督教传统( Homosexuality and the Western Christian Tradition ,Longmans,1955),作者拜利(D. Sherwin Bailey)否认创世记十九5 与士师记十九22 的动词“认识”(know),有性交的含意。他否定的依据为:(a)统计数字(在旧约中“认识”一字只有十五次指性交,相对而言,其原意“认识”则有九百次之多);(b)心理学(他观察,性交要成为一种个别的认识,“惟赖性别的不同,以及其互补功能,不是只靠所谓的身体性经验”)231 ;(c)推测(既然罗得与士师记十九章的屋主都是 ge{ri^m ,寄居者,“罗得……竟接纳……两位‘陌生人’……而他们的背景似乎尚待查证……这种作法岂非已经超过一位 ge{r 的权利?”)232 。 依照这个看法,罗得的抗议,乃是反对那些人不够好客,还要查证背景。所多玛普遍的邪恶(结十六49 形容为“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233 透过这次“无法无天的骚动……以及……不善待客旅的粗野”234 ,已经足够向天使证明了。 对这个看法,我们可以如此回答:(a)统计数字不能取代上下文的证据(否则一个字的稀有意义永远不可能成立),而在这两段经文中,对于“认识”客旅的要求,是以一项提议来回覆,其中同一个字“认识”,用法为指性交(创十九8 ;士十九25) 。甚至撇开这用辞的相连不谈,单就内容而言,若是居民只要求查证资历,罗得却提供女儿,未免上下太不连贯。(b)心理学可以解释“认识”怎么会得到这一次要的意义,但是在事实上,这个字的用法很有弹性。没有人会解释说,士师记十九25 ,基比亚人是从增进个人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他们的受害者;但是该处所用的字正是“认识”。(c)推测在此颇有特别请愿的意味,因为它以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骚动……不善待客旅”),取代一个严重的理由,来说明天使的决定。此外,犹太书7节亦足以驳斥此说,只是拜利博士不肯接受,指称这宣告属于后期的解释。 对这一点需作如此详尽的说明,因为拜利博士所制造的怀疑已遍及各处,但他所举出的理由却鲜为人知。我们可以说,这些理由没有一个经得起仔细的分析。
231 前所引之处,p.3。
232 同上,p.4。
233 但请注意下一节的高潮:“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
234 同上,p.5。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创十九1 脸伏于地下拜】
向尊长致敬,和表示善意的方法之一,是下拜到地。一部分来自 * 亚马拿的埃及文献(主前十四世纪 ),甚至将这动作重复七次之多。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1~3 坐在城门口】
古代的城门有后世公众广场的作用。由于不断有人经过,它是商人摆设货摊,审判官听案的理想场所。罗得坐在城门口,证明所多玛的社会已经接纳他为其中一份子。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1、24 所多玛、蛾摩拉】
死海东部沿岸「平原的城邑」的确实地点仍未确定。但它和琐珥(主后六世纪马底巴地图中之琐阿拉〔Zoara〕 )的关系,和「西订谷」中的石漆坑(创十四10) ,都指向死海的南端。认为这些城邑在死海北端的论证,则是基于距离希伯仑的路程(18哩 南端则是40哩 ),以及创世记十三10~12 所说的「约但河的全平原」。这个贫瘠地区的城邑能以维生、繁荣,大都倚靠死海沿岸出产的盐、沥青、明矾,以及作为行走南北大道之商旅的贸易中心。死海东南部的平原有五个 * 初铜器时代的古城遗迹──巴贝德拉(Babedh-Dhra'〔所多玛?〕 )、萨非(Safi〔琐珥〕 )、农梅拉(Numeira〔蛾摩拉〕 )、费法(Feifa )、坎纳齐尔(Khanazir )──证明当地人口曾经颇为可观(主前3300~2100年有人在此居住 )。其中已经挖掘的只有巴贝德拉和农梅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城市约在主前二三五○年左右被毁,对亚伯拉罕来说太早了(但这时代的时间不容易计算 )。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2 款待(住宿 )】
向客人提供一夜住宿的主人,同时亦接受了保护客人平安的责任。他们所提供的通常是三天的住宿。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3 无酵饼】
罗得的饼和出埃及时逾越节所吃的无酵饼(出十二 )一样,也是迅速做出来的。客人来到时已经是黄昏,他没有时间等面包发起来。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4~10 所多玛人的行径】
天使探访的目标,是要断定当地是否有十个义人。第4节的法律用语清楚表示,全所多玛的人都因这些访客,与罗得发生冲突。除了同性恋本身已是死罪之外,他们拥向他房屋时拒绝理论,坚持暴力,就注定了全城的厄运。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8 罗得提供女儿】
罗得向所多玛人提出以尚是处女的女儿来取代客人时,所扮演的是完美主人的角色。愿意牺牲自己最贵重的财宝,来维护保障客人的荣誉。暴民的拒绝和天使的行动挽救了他,使他不用作出这种牺牲。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8 「……只是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作甚么。」】
{命题37 }所多玛(Sodom )人是犯了同性恋(homosexuality )的罪或是他们待客冷漠(inhospitality ) ?
〔难题〕有些学者认为所多玛人和蛾摩拉人的罪是待客冷漠,而非同性恋的罪行。他们是根据迦南人的习俗是要保证外来人在家做客时的安全。因此罗得才说 「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作甚么」,因而罗得为了保护这两位访客,才让出他的女儿以平息众怒。一些学者又认为城里的人想要知道(know )这两位访客,只是想要认识他们,在希伯来文认识(know )是yada,毫无“性”的含义(诗一三十九1) 。
【解答】
没有错,希伯来文“know”「认识」(yada ),不含有“性”的含义;但是从经文上下文看,所多玛与蛾摩拉人确是有那个意图。有几个证据可证明是如此:
(1 )这个字在创世记十二次的用词中有十次是表示是“性交”的意思(创四1-25) 。
(2 )在这章经文里(十九章 )确实这个字“认识”是有“性”的含义。因为罗得提到他的两个女儿为处女,不曾“认识”任何男人(创十九8) ;因此这个字“认识”(know )明显是有“性”的含义。
(3 )一个字的实际意义端视这个字的上下文而定。在这上下文之间这个字的涵义确实有“性”的意味;可以在创十八章20节 所记载的这城市人民罪恶甚重和让出处女以平息情欲(创十九8) 看出来。
(4 )“认识”(know )这个字在这章经文里不能解释为「想要认识」(get acquainted with ) 的意思;因为在创十九7节 提到「请你们不要作这恶事」。
(5 )如果城里的人所企图的不是与“性”有关,为何罗得要以他处女的女儿来平息他们。如果城里的人要求“认识”他处女的女儿,则没有人会误解他们有“性”的企图。
(6 )就如创世记十八章16-33节 所记载的,即使在创十九8节 发生之前,神已经宣布决定要摧毁所多玛和俄摩拉。因此理所当然的我们认为神已经宣告要惩罚这城市居民所犯的罪,就是同性恋的罪,而非他们所未曾犯「待客冷漠」的罪。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十九11 眼都昏迷】
用来形容昏迷的字眼,本节以外只用作描述在多坍的亚兰兵团(王下六18) 。这字与亚喀得语中昼盲症一字有关(与王下六章吻合 ),在希伯来语(和亚兰语 )中,又用来形容夜盲症。按照亚喀得文献,上述两种病症都需要法术来医治。昼盲症和夜盲症的主要病因,都是缺乏维生素 A,而维生素 B 的缺欠,可能亦助长了两处经文显然都提及的昏乱感觉。所以医治这些症状的法术中,主要的一个步骤使用了(富于维生素 A 的 )肝脏,是很值得留意的一点。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24 燃烧的硫磺】
所描绘的是神报应的一幕。硫磺在本段以及其他经文,都被视作洁净和神震怒临到恶人身上的媒介(诗十一 结三十八22) 。死海沿岸部分地方出产的天然沥青加上硫磺气味,永远令人回想起所多玛、蛾摩拉的灭亡。它们究竟怎样被灭,我们只能臆测。实际情形可能包括了天然沥青和硫磺矿藏,与地震引发的有毒气体发生燃烧(申二十九23) 。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26 盐柱】
奇形怪状、颇具人形、外面结了盐的物件,是死海地区的一大特色,亦往往成了罗得妻子受罚故事的写照(书十4) 。造成这现象的,是死海所吹来的盐沫。
时至今日,巨大的盐块依然可见于水浅之处。当地出产的盐包括了钠、钾、镁、钙的氯化物和溴化物。这些化合物很容易会被地震所点燃,然后像雨点般掉落在遭毁灭的人上面。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26 罗得的妻子怎样会变成一根盐柱?】
答:神将硫磺与火从天上降下,要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罪恶之城的时候,天使引领罗得全家,并催逼他们出城去避灾,又警告他们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被剿灭(十九15-17 ,路九62 ,腓三13) 。不料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26 )。她因留恋在城里的家产,舍不得那些将被火焚毁的财物,因此遭到不幸而至灭亡,成为后世之人的鉴戒(路十七29-33 ,太六21 ,提前六6-10 ,雅五1-3) 。在死海的南端,有一座名叫阿兹多玛Usdom的小山,也就是所多玛城之名,此地有许多硫磺涌流出来,山下有一个一百五十尺厚的盐层,盐层的上面有一个泥灰土与硫磺的混合层,再上面的一层是地面,就是一个油和沥青烧尽后剩下来的地方,原来是在地层中,先发生了一次很大的破裂,神就借着这个破裂,在适宜的时候燃烧了这种气体,于是有一次很大的爆发,火红的盐与硫磺喷射到天上,又降了下来,所以按字面说,也实在是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的,这是神用自然力来毁灭罪恶之城,是其所行的一个神迹。罗得的妻子,因她整个的身体被天上降下来的盐包了起来,所以她就成了一根盐柱;现在死海的南端还有许多盐柱,它们一直都被称为罗得之妻,她被陷在隆起的盐岩中,留下一个掩盖她的盐山在那里,以供后人凭吊。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九30~38 摩押人和亚扪人的起源】
记载族长事迹的动机之一,是说明迦南和外约但所有民族的起源。
考古学调查显示在主前十四至十二世纪之间,有人在这个地区再度定居。此外,摩押语和亚扪语都很接近希伯来语。虽然在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摩押和亚扪都是敌国,他们的出身是罗得父女乱伦结合的产品(申二9 ,诗八十三5~8) ,却不太可能仅仅是有政治或种族歧视动机的诽谤话。罗得女儿在面对无后和罗得一家可能灭族而采取的行动,在她们眼中可能是脱离绝境的惟一解决方法。
──《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九 30~38 圣经何以要记载父女乱伦之事?】
答:圣经所记述的事迹,无论是非善恶,义与不义,都是毫无隐讳的直说明述出来。为要显出光明与黑暗,命定其结局,来儆戒后世之人。如罗得的家庭,因他贪爱世界,以致全家被掳,人才丧亡,(提前六8) 。不教导女儿走敬虔事奉敬畏神的道路,使他沾染所多玛人的恶俗,(林前十五 33 ) ,而发生父女乱伦丑恶之事。其所生摩押与亚扪人的后裔,却常成为以色列人祸患之仇敌。(创十九23 ,由二十三 3 4 民二十一 29 二十五 1 士三12 13 ,番二 8 9 加六7 8 ,来十三 4 启二十一 8 ) 。其他如犹太与儿妇之淫行。(创三十八 12 —18 )。大卫之犯奸淫杀人。(撒下十一 2 —5-14—17 )。暗嫩污妹子他玛之乱伦。(撒下十三1) 。等等纵欲败德乱行之事,也都是处处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一个不犯罪的义人,该是多么邪恶败坏了。(传七 20 诗十四 1 —3 )。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创十九30~38 「……大女儿就进去和他父亲同寝……」】
{命题38}圣经是否宽恕近亲相奸(乱伦 )(incest )?
〔难题〕近亲相奸(incest )在圣经多次的强力被谴责(利十八6 ,二十17) 。事实上,神曾宣布『与异母同父,或异父同母的姐妹行淫的,必受咒诅』(申二十一22 ) 。 然而罗得与他的两个女儿行淫而生出摩押人(Moab ) 和亚们人(Ammon )的始祖。
【解答】
毫无疑问的,即使我们不提近亲相奸的罪——这是摩西在以后所颁布的禁诫;在某些方面罗得确实犯了罪。罗得喝醉后与女儿行淫。罗得正直的灵因与所多玛人长期的交往而受到困扰。但是这些罪行在这些经文里都不是被赞同的。事实上,整个故事是那么的平淡,叙述者并不对这些事件作任何正面的评论,表示作者并没有隐瞒罗得所作的这些罪行。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圣经所记载的事,不一定是圣经所赞同的。(参见本书序文 )。
──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十九36~38 摩押和亚扪为何等人?他们的后裔状况如何?】
答:摩押和亚扪是罗得的两个女儿,和他先后同寝所生的儿子。由于父母乱伦,生下来的后代根本不善,他们的子孙也是淫乱邪恶的,因此时常成为以色列人的仇敌(申二十三3-4 ,民二十一29 ,二十五1-1 ,士三12-13 ,十9 ,十一4 ,代下二十1 ,番二8-9 ,加六7-8 ,来十三4) 。关于这两人后裔的状况,圣经多有记述,大略如左:
1.摩押--是从他父亲来的意思,就是以后摩押人的始祖。他们原是住在位于死海东边的摩押平原,东至亚拉伯旷野,南达以东地,西界死海,北界亚嫩河之北面,至尼波山之境。自从以色列人定居埃及以后,摩押人日渐强盛起来;及后当以色列人回到了迦南地时,摩押王特请巴兰咒诅他们,旋复设谋诱惑以色列人犯罪(二十五2 ,弥六5) ,所以神说,摩押人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二十三3) 。以色列人曾将阻挠他们的亚嫩河北边的亚摩利王西安杀死,将原属摩押的土地分给流便和迦得二支派(民二十一21-31) ,摩押人心里不服,在士师时代,厚押王伊矶伦曾辖制以色列人,后为以笏所杀(士三全 )。此外拿俄米的媳妇路得是摩押女子(得一1-4) ,扫罗王曾经打败摩押诸族(撒上十四47) ;大卫躲避扫罗的时候,曾求摩押王容他父亲住在摩押地(撒上二十二3-4) ;以后又曾攻打摩押人,使他们或被杀,或归服而进贡(撒下八2 ,诗六十8) ;所罗门王的娼妃,有摩押的女子,为她们的神基抹建筑邱坛(王上十一1-7) 所罗门王死后,摩押复兴,直到以色列王暗利在位时,始再失败;到了亚哈王死后,摩押又复背叛(王下三5) ,结果为以色列王、犹大王,和以东王所败,但不久又自立,时常侵犯以色列境(王下三全 十三20 ,诗八三6) ;众先知皆曾豫言摩押必受刑罚,必要覆亡(摩二1-3 ,赛十五-十六全 二十五10 ,番二8-11 ,耶四八全 结二十五8-11) 。主前七百余年,摩押进贡亚述。在约雅敬王年间,摩押军和亚扪军,以及外邦各军,齐来攻击约雅敬,毁灭犹大(王下二十四2) 。到了犹大人从巴比伦回归的时候,阿拉伯的拿巴底安族已占据了摩押地,摩押人的权势就日渐衰微。
2.亚扪--是先天的意思,其原名便雅米(意我民之子 ),就是以后亚扪的始祖。到了以色列人进迦南地的时候,成为大族,其人民最残忍(撒上十一2 ,摩一13) 。他们住在约但河的东边,南境与北境连接拉巴城(撒下十一1 ,结二十五5) 。他们屡次遇约但河与迦南人打仗,总是没有占领约但河西之地,以色列人逼近迦南时,亚扪人拒绝经过他们的属地,且请巴兰咒诅以色列人,所以神永远不准他们入耶和华的会(申二十三3-4 ,尼十三1-2) ,与他们成为世仇(诗八三7) 。到了所罗门王时,始纳亚扪族的女儿拿玛为妃,生下罗波安(王上十四21) 。后来背叛约阿施王的,是亚扪妇人示米押的儿子撒拔,和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约萨拔(代下二十四26) 。
亚扪人所敬拜的神名叫米勒公,又叫摩洛,因所罗门王娶了摩押和亚扪女子为妃嫔,而使他陷于敬拜这些偶像的罪中(王上十一1-4)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九22 】「你要速速的逃到那城,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作甚么。」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神无法作一件有背于祂自己公义性格的事,祂的审判决不能与祂的公义不符合。当义人罗得还留在那城的时候,神就无法灭城。这个真理使我们得以安稳无虑,神的审判不论如何可怕,终是有分别的。
―― 摩根《话中之光》
【创十九27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观看。」】
前晚,这个忠信的心灵不会有很多的休息。天一亮,他就观看那地方,就是前几年罗得为那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但是多么不同的对比,现在有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站在神的面前——那不一定常向主说,而是说主来说,由主审断,使心灵的动机与意向经过筛洁。最好每天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接受主审判我们内里的生命。让我们经常与亲爱的主相会,连约会的地方,草都给踩平了。
继续祷告仰望——亚伯拉罕并不只射出箭就算数了,他还要看箭的去向,又在那里落下。如果没有信心,我们就不必重复祈求,好似神的保守还不够安全。但是我们向上仰望,表明我们仍在盼待祂施恩。
从神的观点看——我们容易从自己的心情看,好似有些怜恤,就容忍过错。我们会从轻发落,怕我们也被重罚。但是我们应该以神的观点来看罪。站在各各他,看罪的性质,罪使救主付上多大的代价。于是你就明白神是继续祂仆人祈祷的功效。虽然神找不到十个义人,却搭救一个。祂看顾行动正直的人。
【创十九29 】「祂纪念亚伯拉罕……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
当亚伯拉罕一知道神将要在所多玛城施行审判时,他便开始祷告了。我们可以从他的祷告,得着许多教益。他不是仅仅求神宽容所多玛城。他的代求是根据神的品性。他紧紧抓牢神是公义之神这件事实,这就是他祷告得力的秘诀。他在深切的谦卑和恳切的代求中,接二连三的将问题呈献到神面前。他的问题就是代表他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是根据于神的公义。在他末次要求之后,经上是如此记载:「耶和华说完了话,就走了。」有些人以为亚伯拉罕应该继续祈求下去,但他是一个认识神的人,同时,他也是认识祷告秘诀的人,他的代祷所以能搭救他的亲属,是因为他代祷的根据是正确的。当神将所多玛、俄摩拉二城倾覆时,祂「搭救了……义人罗得」。
(彼后2∶7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