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以色列与亚兰结盟,结果又如何?
这些经节预言了以色列和亚兰的倾覆。亚兰于公元前732年灭亡,以色列于公元前722年灭亡。以赛亚公开地宣讲信息,神在此警告他的百姓。
缓流的水,翻腾的水,我喜欢的是──
“西罗亚缓流的水”是指神温柔不断的看顾。因为犹大拒绝神的善意,不寻求神的帮助而去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所以神惩罚了他们。我们从中看到了神两种不同的特性﹕神的慈爱和神的愤怒。不理会神的慈爱和指引,其结果就是陷在罪里,并招致神的愤怒。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选择的后果。神期望保护我们脱离坏的选择,但神仍然给我们选择的自由。
大河──幼发拉底──亚述所在之地……
亚述帝国的心脏位于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河中间。这里说的“大水”是在用诗歌方式描述亚述军队那排山倒海之势。
喧嚷之意……
“喧嚷”的意思是在突然恐惧的压力下失去了勇气。
我最惧怕的是谁?是人还是神?
以赛亚跟许多其他先知一样被视为叛徒,因为他没有支持犹大的国家政策。他呼吁人们先委身于神,然后才是国王。他甚至预言了政府的倾覆。
卷起、封住,是要把神的话收藏起来吧……
“卷起律法书”的意义是神的话语要写下来存给未来的后代。正因为一些人忠实地把这些话语世代相传,我们今天才有了以赛亚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把神的话语传给我们子孙的责任。我们要鼓励他们热爱、阅读和学习圣经。然后再由他们忠实地把它传给他们的子孙。
先知的预言已经过了不少时候,其实要过多久才能应验?
尽管神“掩面不顾雅各家”,以赛亚还是决定等待神。神通过先知发出的许多预言过了700年还没应验;其他的还有至今没实现的。你是否愿意接受主的而不是你的时间表呢?
求问鬼神,古来有之;其实……
人们不去求活着的神而通过巫师和通灵人向死人寻求答案。只有神知道未来,只有神是永恒的。我们要相信神的指引。
当我受艰难困苦时,是自省还是抱怨神?
犹大百姓拒绝了神为他们定的计划,却在责备神的试炼。人们继续为自己导致的问题责备神。我们在责备谁呢?我们如何看待因自己的选择而产生的不快呢?不要去责备神,要通过失败去成长。
经文﹕
16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教诲。 17我要等候那转脸不顾雅各布家的耶和华,也要仰望他。
耶和华吩咐以赛亚先知要卷起律法书,并且要封住教诲,到底是甚么意思呢?经文「律法书」(te'ûdāh)一字主要的意思就是「见证」,代表此东西能证明某事的发生或见证某东西为真实,可以翻译为「证据」(参看,这字出现在旧约圣经中只有三次,其中两次出现在及20节,下文指出当以教诲和律法书为准,当中的法度便是「见证/证据」(te'ûdāh)一字。因此,耶和华吩咐先知一方面要卷起这「见证/证据」,另一方面又要以这「见证/证据」为标准。而「见证/证据」就是指以赛亚先知所说的预言将会实现,这预言就是以马内利这婴孩所指向的拯救,亦即是那北方两国联军将会被毁。
为何要卷起「见证/证据」?这「见证/证据」能以卷起,因为它用笔记录在书卷当中,在古时,用笔记录在书卷当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内容珍贵,第二个原因就是为要存留后世,这两个原因都是以赛亚记录「见证/证据」的原因,既然他当时的世代没有人有兴趣聆听这「见证/证据」,以赛亚便索性写在书卷中,好让以马内利的应许实现之时,这书卷便「见证/证据」这拯救是由神而来,而非一种随机的结果。这个卷起的「见证/证据」需要在以赛亚的先知门徒中间被封住,留给后世的人作「见证/证据」,好让以赛亚先知死后也能见证神的拯救。
17节鼓励以赛亚要「等候」及「仰望」耶和华,而耶和华被称为那掩面不顾雅各布家的,亦就是说,百姓对耶和华冷漠,对祂所赐的兆头 - 以马内利 - 没有任何兴趣,耶和华便以冷漠响应百姓,因此耶和华被称为那掩面不顾雅各布家的,但在耶和华冷漠对待百姓时,以赛亚先知却要「等候」及「仰望」祂,因为这段耶和华冷漠对待百姓的日子将要维持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以马内利的应许实现为止。
思想:经文所说的「等候」是一种主动的等候(active waiting),这不是一种消极的做法,而是一种信心的仰望,因为先知深信那记下来的「见证/证据」(te'ûdāh)一定会实现,就算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天真的说法,但在先知看来却是句句确实。到底我们对神曾许下的诺言有没有如此的信心呢?
经文﹕
19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招魂的与行巫术的,他们唧唧喳喳,念念有词。」然而,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神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 20当以教诲和律法书为准;人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没有黎明。
「求问」(dārăš)这字在19节出现两次,带出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与求问自己的神的对比,这些字眼的运用让我们联想起历代志的扫罗: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戴维。 这两节是历代志作者给予扫罗的神学死因,句法与类似,扫罗与以赛亚年代的以色列民一样都求问那些交鬼的,他们都一样没有求问自己的神耶和华,他们都是一样为活人求问死人。当扫罗求问交鬼的妇人时(撒上二十八章),便是他快将死亡的日子(撒上三十一章),而在以赛亚的年代,百姓对以赛亚与他的门徒说应当求问交鬼的人,明显地指出他们重蹈扫罗的覆辙,也说明他们必如扫罗一样快将死去。
20节指出人当以教诲和法度为准,这却是扫罗生命的相反,因为扫罗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这便说明真正向神的「求问」(dārăš)并非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求问神的人等于实践耶和华的命令、并以祂的训诲及法度为标准的人,这些人留心观看律法的要求,并在生活中实践出来,以此来表明他们向神的「求问」(dārăš)。再者,当人以律法为标准时,便能自然看出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的错误,也在黑暗的世代中看见晨光。
思想:到底你的生命在「求问」(dārăš)谁?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常常都诱惑人,因为人们很容易在他们面前听见所谓神的心意以及死人的指引,他们便慢慢取代了耶和华的律法,以致人便开始不会借着律法去求问神。在当今的世代,我们必须特别留意那些自称为先知的人,他们鼓励信徒前来求问他们,便慢慢诱惑信徒离开对圣经的喜爱,毕竟释经需要功夫,求问这些所谓的先知比较直接,不需下功夫,但到头来却引领信徒步向民间宗教的迷信。求主叫我们有分办的能力,而真正让我们能分办的,便是以圣经作为标准。
经文﹕~
21他必经过这地,遇艰难,受饥饿;饥饿的时候,心中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神。他仰观上天, 22俯察下地,看哪,尽是艰难、黑暗和骇人的昏暗。他必被赶入幽暗中去。
1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东,外邦人居住的加利利地得荣耀。
亚哈斯王不相信以马内利婴孩所指向的拯救,也不相信神会最终解救他离开北方二王的联盟入侵,他转而倚靠亚述,并与他们结盟,这便等于破坏与神所立的约,也等于背叛神。百姓因为相信亚哈斯王的决定而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耶和华在这时间转面不顾雅各布家,他必经过这地,遇艰难,受饥饿,他们没有想到跟随亚哈斯王所做的决定会落得如此下场,因而心中焦躁,便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神,他们咒骂自己的君王亚哈斯,因为亚哈斯的计划为犹大国带来痛苦,他们也同时咒骂自己的神,因为耶和华掩面不顾他们。
22节描述一个极度黑暗及痛苦的地步,犹大的百姓看天看地,全都是艰难、黑暗,和骇人的昏暗,这叫我们想起这个月第一天的灵修中提及以赛亚先知呼天唤地,祈求天地同见证百姓的罪恶,而讽剌地,这群百姓也仰观上天,俯察下地,祈求在天地当中找到盼望,不料,他们找到的却是痛苦。这叫我们明白,犯罪带来的可能有罪中之乐,但最终却带来极度的痛苦。
然而,这种黑暗与痛苦并非永远的,神的大光会照在大地上,特别照在以色列人看似是没有希望及没有盼望的地方当中,亦即是西布伦及拿弗他利,以及加利利当中。如果我们把的经文对照上下文的场景来看,它似乎是指亚述帝国入侵北国的西布伦、拿弗他利及加利利,并且把北国掳去,这正正解决了犹大国北方两国联军的威胁,因此西布伦、拿弗他利及加利利所得的荣耀就是神拯救犹大国所显出来的荣耀。由于西布伦、拿弗他利及加利利这些地方都是平凡没有出好东西的地方,所以如果拯救临在这些地方,便带来一种惊讶的感觉。原来,神的计划让人惊讶,神故意在不起眼的地方,也就是一般人不期待有任何盼望的地方工作,好让人看见这真是神的工作而非人的能力所达成的。
思想:神的计划与拯救非比寻常,人的计划却倾向于操控细节,到底你愿不愿意离开那操控细节的欲望,单纯地看见神的拯救竟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呢?
经文﹕
5耶和华又吩咐我: 6「这百姓既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喜欢利汛以及利玛利的儿子, 7因此,看哪,主必使亚述王和他的威势如大河翻腾汹涌的水上涨,盖过他们,必上涨超过一切水道,涨过两岸, 8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他展开翅膀,遮蔽你的全地。以马内利啊!」
面对亚兰王及以色列王的联军,亚哈斯没有寻求由神而来的兆头,对神拯救的计划没有兴趣,他只有兴趣与亚述结盟,期望倚靠亚述成为他自己的拯救。然而,亚述只不过是剃头刀,只不过是耶和华拯救犹大国的工具,并不是亚哈斯应该倚靠的对象,反而,上主自己会赐下一个兆头,就是有妇人怀孕生子,这儿子名叫以马内利,成为指向从神而来拯救的记号,为犹大国带来盼望。
指出,当亚述日后打败北面两个国家的联盟之后,他将会南下攻打犹大国以及耶路撒冷,因而他不是一位可靠的盟友,也不是犹大国最终的倚靠对象。然而,以马内利的记号仍然有效,这记号除了指向脱离北方两国联军的威胁外,更采用这记号来说明犹大国也可同样脱离亚述的威胁。
第8节是一节比较难解释的经文,这节一方面说明亚述这洪水的威力,另一方面又说明亚述展翅的图像,到底这展翅的鸟是「捕食」的鸟还是一个「保护」的鸟?经文说明洪水展开,正如这鸟展开一样,所以两者的图像都是相同的,既然洪水展开是要破坏,这鸟的展开便似乎被理解为「捕食」,而非犹大所期望的「保护」。不过,就算洪水有多利害,都只会到达「颈项」,代表最终犹大国不会完全被灭,这样预言的目的并非要毁灭犹大国,而是要让犹大国知道自己是正处于神的管教当中。亚述既然是耶和华的工具,耶和华便可利用他来实施对犹大国的管教,而以马内利的信息说明神在任何情况当中都是与神的子民同在,就算犹大国正接受管教,也不影响神的同在。
思想:指出亚述是神拯救犹大国的工具,却说明亚述是神管教犹大国的工具,同样的亚述,对犹大国而言却带来两个不同的神学意思。这样,亚述既反映了神的拯救,也反映神的管教,两者原来都是一个银币的两面,指出神带着拯救的心意来管教,也带着管教的心意来拯救,两者同样都显出神对犹大的爱,而这爱便是由以马内利的记号述说出来,叫我们明白自己对神来说何等重要。对你而言,是否也同样看见神管教的心意,以及祂藉以马内利显示在管教中同在的应许?
经文﹕
9万民哪,任凭你们行恶,终必毁灭;远方的众人哪,当侧耳而听!任凭你们束腰,终必毁灭;你们束起腰来,终必毁灭。10任凭你们筹算甚么,终必无效;不管你们讲定甚么,总不成立;因为神与我们同在。
指出犹大国正处于神的管教当中,神使用亚述作为管教的工具,为要叫犹大悔改。然而列国的人或许会看见亚述如何打败犹大国而沾沾自喜,开始想出很多计策来从中取利,因此,便针对列国的人民发出呼吁,说明虽然犹大国被亚述管教,但并不代表犹大的命运被控制在列国当中,因为神是全地的主,神永远都与犹大同在,是祂正在主控一切的局面。
比较难解,这两节有很多个命令式的动词,原文的翻译是这样:「打碎吧!众人民啊!破坏吧!听吧!所有远方的土地啊!束起腰吧!破坏吧!束起腰吧!破坏吧!计划一个计划吧!归无用吧!说出话来吧!不会起来吧!因为神与我们同在(以马内利)」当中解释的困难在于哪一个命令式动词是列国人民做的事,而哪一个命令式动词却是神响应列国人民做的事,比较合理的逻辑,就是用「任凭」来形容列国人民所做的动词,当中包括「束起腰吧!」、「计划一个计划吧!」及「说出话来吧!」,这些都被理解为列国人民的计划,然而,就算他们有这些计划,神会「任凭」他们做,但却用上另一些命令式动词,指出他们的计划最终都会「破坏吧!」、「归无用吧!」及「不会起来吧!」这指出列国的人就算有自己的计划,他们的计划都必会被破坏,因为列国没有任何人可以影响神的计划,而最终犹大国能宣称列国的计划被破坏,全因为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原故。
思想:这两节经文说明人的计划与神的计划的对比。列国的计划在人看来非常周密,集合了人类所有的智能与才干,但如果这些计划是用来对抗神的,再周密的计划也不会确立,列国列邦都期望去破坏神的计划,但神的计划一定会确立,如果万国不来就神的计划,万国便不会被确立。因此,我们要凭信心相信以马内利的应许,相信神的计划是最确定的。
经文﹕
11耶和华以大能的手训诫我不可行这百姓所行的道,对我这样说: 12「这百姓说同谋背叛的,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 13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他才是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
是一段耶和华向以赛亚先知所说的话,或许以赛亚说出神谕时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百姓本身已对从神而来的话语没有兴趣,他们早已同谋背叛,早已决定要走自己的路,甚至威胁以赛亚的性命。面对这种情况,耶和华警告以赛亚先知不可行百姓的道路。
然而,经文当中的人称显得比较奇怪, 11节说明耶和华指教「我」,这个单数的「我」相信就是指以赛亚先知,但12节却用了「你们」来说出耶和华向以赛亚先知的吩咐,让人不明白为何耶和华要用「你们」来指向以赛亚先知(单数的「我」),关于「你们」最理想的解释就是指以赛亚的先知门徒,因为下文有这句: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教诲。耶和华以「你们」来吩咐以赛亚及他所属的门徒群体不可行百姓的道路。
记载了耶和华向先知说话的内容,12节主要用了两项的对比,第一项对比就是百姓说同谋背叛,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当中同谋背叛的原文是「阴谋」(qěšěr),当押沙龙叛变时便用了这个字来描述,昔日押沙龙以及跟随他的百姓用阴谋来背叛戴维,现在以赛亚年代的百姓也用阴谋来背叛他们的主人耶和华,亚哈斯带领百姓与亚述结盟,正正就是一种弃绝与耶和华结盟的表现,当全百姓都这样做事,以赛亚及他的门徒却不可以与他们同流合污。第二项对比就是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这群百姓惧怕亚述及联盟的二王,所以他们急于与亚述结盟,只是他们不能看见真正强大的是耶和华,耶和华才是他们应当怕的那一位,百姓反而怕那不应该怕的亚述,却不怕那应该怕的耶和华,故此耶和华吩咐以赛亚不要与这群百姓一般见识。
思想:以赛亚真正要怕的应该是万军之耶和华,如果先知能畏惧祂,众多的威胁与困难都不怕。敬畏神就是惧怕神,就是以神为神,以人为人,我们千万不要以神为人,把人代替神的位置,以致怕人不怕神,我们也千万不可以人为神,错误地把亚述当成神来看待,反而,当我们能惧怕神时,我们甚么也不怕。
“耶和华又晓谕我说,这百姓既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喜悦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因此,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以马内利阿,他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列国的人民哪,任凭你们喧嚷,终必破坏。远方的众人哪,当侧耳而听。任凭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任凭你们同谋,终归无有。任凭你们言定,终不成立。因为神与我们同在。”“西罗亚缓流的水”是指神温柔不断的看顾。因为犹大拒绝神的善意,不寻求神的帮助而去寻求其他国家,人的帮助,所以神惩罚了他们。我们从中看到了神两种不同的特性s神的慈爱和神的愤怒。不理会神的慈爱和指引,其结果就是陷在罪里,并招致神的愤怒。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选择的后果。神期望保护我们脱离坏的选择,但神仍然给我们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一意孤行,不理会神圣灵的感动,祂就会任凭我们。相反,透过神的管教,如果我们知错悔改,神依然眷顾我们。就如“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我们看到,无论旧约新约,都告诉我们,神管教我们,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今天,我们常常误解神的美意,抗拒神的管教,却对那些神任凭,不予管教的人心生羡慕。真是令人无语,令神无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内容《神的任凭和管教》。
一、神的任凭是放弃-(“神就转脸不顾,任凭他们事奉天上的日月星辰,正如先知书上所写的说,以色列家阿,你们四十年间在旷野,岂是将牺牲和祭物献给我吗?”这个”任凭“就是由着他们的意思。司提反就是要那些犹太人明白,神在旷野当中四十年,面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以色列民,最后就由着他们折腾,都把自己折腾的倒毙在旷野当中。神在埃及行”十个神迹“,在红海,在玛拉,在基博罗哈他瓦,在玛撒(米利巴)”,他们一次次的罔顾神的命令,最终神就任凭他们倒毙旷野。“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神不是没有纠正管教他们。神在埃及的十个神迹,一方面是惩戒埃及人,一方面,也是警戒以色列人,让他们明白,神是大而可畏的神,是轻慢不得的神。可惜以色列人不受教。在“基博罗哈他瓦”,神管教他们的贪心,在玛撒(米利巴),他们又试探,又争闹。甚至摩西都受到牵连,不能进入迦南。神是慈爱的父,祂不是不管教,只是以色列人屡教不改。“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新约当中的犹太人,刚愎自用的法利赛人,他们就和旧约的以色列人一样,上帝也是任凭他们。二、神的管教是爱你-(“耶和华阿,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你使他在遭难的日子,得享平安。惟有恶人陷在所挖的坑中。因为耶和华必不丢弃他的百姓,也不离弃他的产业。审判要转向公义。心里正直的,必都随从。”有时候神就像慈爱的父母管教子女那样,通过管教来帮助我们成长。管教对子女来说并不是件高兴的事,但这是从错误中得到矫正的起码手段。圣经说s“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当神矫正的手触摸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看为神对我们的爱而接受下来。我们要明白,神要我们行在祂的道路上,而不要我们固执地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撞了南墙都不回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因此神管教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欢喜快乐。三、神若任凭当哭泣-(“所以神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因此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当始祖犯罪之后,人类堕落。总有悖逆神的事,任意妄为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今天人类在世界上的罪恶越来越多。只有你想不到的罪,没有他们不能犯的罪。无论是疾病,战争,灾祸,很多都是犯罪带来的后果。可是人们不知道反省,最终只能自食恶果。就像神借着保罗说的“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就像世人说的,“有你们哭的时候”。当神放弃,不再管教罪恶的时候,就是这个世界恶贯满盈的时候,就是主要来的时候。主还没来的时候,是恶人笑,义人哭。主来的时候,是义人笑,恶人哭。因此,不要拒绝神的管教,神管教我们犯罪,说明神还没有丢弃我们。四、神的管教当珍惜-(“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父母管教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而溺爱不管教孩子的父母,是害了孩子,是变相的捧杀。到了孩子无法无天的时候,想管就晚了。“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管教孩子,是把孩子引导到正义的路上,不管教孩子,是任凭他的灵魂一步步迈向阴间。当上帝管教我们的时候,他是以一个仁爱的为父心肠在引导我们走正路。我们当珍惜上帝给我们悔改的机会。五、神先任凭后管教-:9(“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回到埃及的时候,要留意将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或作任凭下同)他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对于这节经文,很多人会误解,认为是上帝让法老的心刚硬的。这样对法老来说,似乎不公平。其实,原文当中的“使”,是“任凭”的意思。就是说,法老本就刚硬,神只不过没有阻止他的刚硬罢了。也就是说,神任凭法老折腾,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埃及人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在“摩西对法老说,任凭你吧,我要何时为你和你的臣仆并你的百姓祈求,除灭青蛙离开你和你的宫殿只留在河里呢?”当上帝让摩西行了“血灾”这个神迹之后,法老不顺服,又行了“蛙灾”,法老虽然“屈服”,但是摩西知道法老还会出尔反尔。因为上帝“任凭”他折腾。后来我们看到,法老果然反悔。摩西就又行了“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击杀长子之灾”。可以说法老是一步步把自己的国家折腾到颗粒无收,畜类断绝,甚至国家的前途都堪忧了。因为全国上下,所有的长子都被击杀了。由此可见,很多时候,上帝强制管教我们,是为了我们好。因为我们无知,常常自掘坟墓而不知。因此神的管教,能够把我们从错谬当中,及时挽拉回来。当然,有时候神会“任凭”我们一下,让我们看看我们一意孤行的后果。当我们醒悟悔改的时候,神依然爱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心眼迷蒙,神只能通过“打疼”我们,让我们回头了。因此,我们把神管教的鞭子,叫做“慈绳爱索”。神的任凭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觉醒,神的管教是为了让我们及早回头。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