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他……必不得来到这城,这是耶和华说的,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
‘在上或向其争战’变成了‘为锡安山争战’(参新英译本、译注:现代中译本作‘保护锡安山’ ),或更像是‘在锡安山上争战’,即是与耶路撒冷百姓并肩作战,对抗亚述人。第九节亦带有相同意思:耶和华像锡安山上的火,以其炽热驱赶敌人,保护耶路撒冷。在主前七○一年惨剧很久之后,当整个犹大荒废,耶路撒冷像‘葡萄园的草棚’般仅存,耶路撒冷奇妙生存的传说渐渐发展,并转化了许多以赛亚的预言(特别参看三十六至三十七章 )。这是那过程的贴切图画,咆吼的狮子完全改变,不再把牠的猎物撕成碎片,反而开始温柔地保护它,像‘雀鸟搧翅’,牧人亦不再毁灭其猎物,反而拯救它。在以亚述人战败来描述耶路撒冷胜利的图画完结前,本章向以色列人发出简短的呼吁:‘归向神,弃绝偶像。’(6-7节 )为甚么要在此这样说?‘归向神’是免除灾难的途径之一。在一方面,这呼吁在此作为对保护与拯救行动的响应(参5节 );不过,另一方面,在军事威吓与危机的处境下,对耶路撒冷及其敌人来说,悔改可带来某种程度的保护。关于金银偶像,可参看。正如样,本预言亦是以死亡与火焰作结。亚述将被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所打倒,落荒而逃。这可以称为‘耶和华的使者’。战俘会被迫作苦工,像大卫治下的亚述人‘他们的盘石’就是他们的力量或领袖,将使他们跌倒;他的军官将逃跑。锡安的火是火炬或烽火,代表神子民希望的征象,亦是他们的敌人死亡与毁灭的标记。这里提及的‘熔炉’,或‘火炉’,,,为整幅图画加添了炽热的观念。耶路撒冷远看像极易打败,但当走近时,她却变成了熊熊灼热的火焰,使人难以接近:‘以色列的光必如火,他的圣者必如火焰……’,甚至天使亦要为神的荣光而掩脸;更何况是那些‘作恶之家’与‘作孽’的人(2节 )!e. 第五个祸哉:万物改变一新
第二个祸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谈到环境,一部分谈到神子民灵性的问题。从一方面看,这个世界经常有重大的难处威胁我们,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堕落的性情又带来灵里瞎眼的状况。而这一切问题神都能克服(即使祂的拯救最后一刻才显明)、改变。在与它平行的这第五个祸哉里,首先我们看见犹大、埃及和亚述在耶路撒冷纠缠在一起,不过后来又可看出第四个「成员」进入画面:神,祂不容埃及来帮助,也不容亚述来伤害;祂把耶路撒冷带走,好像自己的掳物;。接着,以赛亚铺叙了一幅改变的景象,与呼应未来的王与祂更新的子民。在细节方面,开始有一段「前言」,论到将来的灾难与拯救。最后有一段「尾声」与它平衡,预见未来的灾难与蒙福的光景。中间的两大段,分别为回头/悔改的呼召,展望未来的王治理新的社会,以及要人聆听的呼召,前瞻圣灵的浇灌和新的社会。 灾难与拯救耶路撒冷的领袖知道,在埃及的保证之下,他们若掀起背叛的旗帜,一定会惹来亚述的报复。他们的选择究竟以什么为依据?或者,从以赛亚的角度来看,怎样是错误的选择?第一,他们丢弃了信心(1节);第二,他们藐视了神所启示的真理(2节);第三,他们忽略了普通常识(3节)。 1.当然,他们并没有丢弃所谓「信心」。每个人都必须靠信心而活,这是人类实况的一部分。财经人员相信市场的动力,军人相信炮弹,科学家相信自然界的定律,耶路撒冷的领袖相信埃及。下是分词。他们正在行动,先知甚愿阻止他们,因为他们是到埃及去(1a节),而不求问上主(1f节),倚赖马匹(1b节),而不仰望……圣者(1e节),他们的倚靠是在数量(甚多)和强壮(1cd节)。请注意以赛亚如何把倚靠保留在他分析的最中心。本节围绕这个焦点,呈现出两极化的选择:要神,还是……?他们正面对最关键的测验亚述,但是真正的危机乃是:「你们把信心放在哪里?」 2.他们藐视神的真理。面对人生要靠神学,也就是说,生活必须按我们对神的认识来过。必降……要兴起:希伯来文都是完成式,表示绝不会改变。在每种情况中,神都有智慧(2a节);如果灾难来威胁,要知道,祂那「降」灾的才是背后真正的力量(2a节);祂对自己所说过的话绝不会反悔、改变,或背信(2b节):对祂曾提出的威胁与应许,祂必照样去行;世界在祂的治理之下,道德上要向祂负责,恶人与作孽的人都会发现,祂是仇敌(2cd节)。他们作决定的时候,有没有求教神的智慧?祂是否被尊为全权的发号施令者?祂的话语是否为人所了解、遵行?他们是否已经离弃罪、培养圣洁的性情? 3.神的子民向外人说明,而不找祂,是祂所不容许的。那来取代神而伸援手的,也会受到神的责罚,就像寻求者一样(参2cd节)。因此,帮助人的和受帮助的都会绊倒、跌倒。不过,还有一点:从其他地方来的帮助,都只是受造的生命;它本身没有赐生命的能力。人是 ʾaḏa ̄m ,人类,其生命的来源是因神赐予的气息。神是 ʾe ̄l ,是描述神的字中最超越的一个字;神的威严高过万有,祂的本性乃是至高。血肉与灵的对比,一为需要生命者,另一为拥有生命者(参:。上主伸手……说明:祂是全权者,不单在地位上如此(即 ʾe ̄l ),在实际上、行动上皆是如此。祂只要一伸手就够了!正确的选择能使生命成为我们的帮助。 4~5.第4节开头的「因为」,以两个比方来说明第3节:狮子(4节)和雀鸟(5节)。神是不会羞惭的狮子,不会将掳物让给别人。埃及却被讥讽为牧人,;!争战( ṣa ̄ḇa ̄ʾʿal )一样,那里译为「攻击」是正确的。在这场三角战役中,亚述在攻击、犹大在防守、埃及应当要帮忙,但神是与亚述的军队同来,要运行祂该施的管教。埃及的牧人岂能夺取祂的掳物?可是,就像一样的突然,整个画面一下翻转过来:耶路撒冷的领袖曾轻慢神,他们是否说过类似这样的话:「麻雀有什么大用!」?但是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祂向犯错的子民十分温柔,有如雀鸟展翅保护,而祂有四重的力量,能够保护、拯救、越门、保守。四的数目代表「在每一方面」。神一展翅就够了。 第一个呼召:悔改以赛亚恳切提出三个悔改的理由:悖逆(6节)、预备主的日子(7节),和未来脱离亚述的拯救(8~9节)。 6~7.归向:悔改始于心中,但要借着生活方向的改变来表明其实际。悖逆:见。圣经总是注意最终极的事。这里的那日,是指最后主的日子(。圣经的信仰总是要预备好,不单预备胜过下一次的危机,更要预备站在神面前。既然那日会显明偶像乃是「非神」,只不过是人的权宜作法(手所造),那么现在就要丢弃它们,否则等到那时候,就太迟了。 8~9.历史上的威胁和末世的威胁,都要以悔改来面对。并非人( ʾîs ̌ )……并非人( ʾa ̄ḏa ̄m ):拯救不会出于任何个人,不会来自于人类。那刀是神的刀,已经将他们毁灭。服苦的:在主前七○一年的大溃败之后,亚述帝国终至一蹶不振。坚垒(和合:盘石),「盘石」,很可能指亚述的王,与以色列的盘石相较,也与未来的公义之王成为对比。倾倒(√ ʿa ̄ḇar ;和合:挪去)是「过去」,和第5节描述逾越节的动词相同。神会以「越过」来行拯救,亚述的王从历史的舞台上「过去」。一见(和合:必因)……:这里的希伯来文非常简要。NIV 的译法意为,当神举起祂的旗帜,所有的抵抗力会完全瓦解。不过,这个字也可以译为「与他的亲王都将被粉碎,远离旌旗」,即,丢弃了军旗。说( neum ):见。火……炉反映亚利伊勒的图喻。锡安因拥有特权而受到的威胁,是无法避免的,她活在圣洁神的火燃烧之处。但是凡攻击神子民的人,无异也进入了圣火烧及之处。〔暂编注解〕犹大以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埃及足以帮助他渡过难关,却忘记倚靠神。
下埃及。以赛亚继续责备犹大的领袖向埃及求助来对抗亚述。犹大的骑兵十分弱小,以致亚述人嘲笑说,如果希西家有足够的骑兵,他们可以送给他二千匹战马。希伯来的政客们想通过向埃及求助来弥补这一缺陷。
仗赖马匹。古代的马匹几乎只用于战争。以色列居然忘记了神曾帮助他们大大战胜法老的马匹和车辆,15:19)。埃及现在是一个比较软弱的国家。以色列却向她求助。
1-3 斥恃赖埃及者:本章回到犹大仰赖埃及的主题上。先知指出埃及人乃是血肉之辈,不能帮助犹大。神要攻击二国,使犹大不得平安,以显明祂的智慧及犹大的愚昧。
1~3亲埃及政策的后果。前面经文主要强调神施行审判的原因是犹大的亲埃及政策,本章清楚地指出对埃及施行审判的原因。依靠强壮……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 神的子民犹大依赖埃及眼见的军事力量,却亵渎造物主的主权与荣耀。这并非是单纯的政治失误,乃是信仰与伦理的堕落。
1~5神,不是埃及,会防护祂的子民。神是“有智慧”的(2节 );祂就象“狮子”(4节 )和“雀鸟”保护自己的雀巢(5节 )一样。
31:1~9劝勉依赖埃及的以色列。31章的结构与29、30章相似,亦是整卷以赛亚书的特征:①神责备宁愿依赖人,不肯信靠神的犹大百姓 ;②神必不完全除灭自己的百姓,重赐永生给悔改的人。31章的历史背景亦是亚述第二次入侵犹大前后。
【】「其实耶和华有智慧。他必降灾祸,并不反悔自己的话,却要兴起攻击那作恶之家,又攻击那作孽帮助人的。」
〔暂编注解〕「作恶之家」:指不倚靠神的犹大。
「作孽帮助人的」指帮助犹大的埃及。
其实耶和华有智慧: 嘲笑犹大: “难道只有你们这些依靠埃及的鼠目寸光之辈有智慧吗,神亦有智慧。”我们要认识神比我们有智慧,且比我们更爱我们。真正的智慧就是站在神的一边。
这句话有讽刺的语气。那些向埃及求助的人自以为高明。但以赛亚提醒他们,神是智慧的。祂会实现自己对那些藐视祂话语之人的警告。
【】「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耶和华一伸手,那帮助人的必绊跌,那受帮助的也必跌倒,都一同灭亡。」
〔暂编注解〕摩西律法严禁以色列人前往埃及和倚靠埃及人的马。
尽管埃及人自吹有智慧,有财富,但他们依然是人。以赛亚在这里说明一个国家的力量不在于物质的优势,而在于其领袖和百姓道德和属灵上的力量。
【】「 耶和华对我如此说:狮子和少壮狮子护食咆哮,就是喊许多牧人来攻击它,它总不因他们的声音惊惶,也不因他们的喧哗缩伏。如此,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在锡安山冈上争战。」
〔暂编注解〕亚述如狮子,犹大如他的猎物,一经捕获,即使众多的牧人(埃及 )也不能从狮子口中夺回,埃及也救不了。
「万军之耶和华 ...... 争战」:指神藉亚述之手对付犹大。
这里生动地描写神的能力和护庇。
4~5信徒非常熟悉表达神慈爱的经文,将神比作牧者、父亲、可藏身的岩石,71:3,103:13)等。以赛亚用狮子、雀鸟比喻神,令人多少有些陌生。若意识到以赛亚时代的动荡不安,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将神的力量与保护比作狮子与鸟雀,以此安慰恐惧战兢的以色列百姓,这种表达方式带来崭新的感动。神对百姓的仇敌,就像捕获食物后,欲一口吞灭的咆哮的狮子;对待自己的子民,却像怀藏小鸟的母雀一般仁慈。
4-9 神应许保护耶路撒冷:虽然犹大被亚述攻击的命运已定,但神仍会眷顾拯救,并使亚述崩溃。
【】「 雀鸟怎样扇翅覆雏,万军之耶和华也要照样保护耶路撒冷,他必保护拯救,要越门保守。」
〔暂编注解〕“越门”:可译为“越过”;即逾越节救赎“越过”之意。
然而,神的攻击并不是要灭绝的百姓,始终仍要拯救他们。
「越门保守」:昔日出埃及的时候,神逾越以色列人家门,击杀埃及人长子,如今也照样保护,拯救犹大。
搧翅。雀鸟怎样展翅保护雏鸟,神也将保护耶路撒冷免受伤害,91:4)。
越门。希伯来语是pasach,用于,23,27,指神越过了祂的百姓。“逾越节”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以赛亚可能想用pasach来提醒他的同时代的人,他们的祖先所经历的伟大拯救。
【】「 以色列人哪,你们深深地悖逆耶和华,现今要归向他。」
〔暂编注解〕前一节将神比作狮子和雀鸟,此节神就像劝离家出走的儿子回头的父母,劝勉罪人归向自己。
以赛亚的伟大目标就是把犹大的百姓带回到神那里,使民族获得拯救。如果他们不从现在的道路上回转,就会遭遇以色列最近所受的厄运。
6-7 呼吁犯罪的百姓抛弃偶像归向神。
【】「 到那日,各人必将他金偶像、银偶像,就是亲手所造、陷自己在罪中的,都抛弃了。」
〔暂编注解〕描写百姓在为时太晚之时抛弃他们的偶像。他们现在怀着悔改的精神抛弃偶像,归向神。
【】「 亚述人必倒在刀下,并非人的刀;有刀要将他吞灭,并非人的刀。他必逃避这刀,他的少年人必成为服苦的。」
〔暂编注解〕由于神的直接干预,亚述军不战而败(29:1-8)他们的年轻人更成为战俘、奴隶。
亚述人必倒在刀下。毁灭西拿基立军队的不是人的手,而是神的手。“刀”指来自神的刑惩罚,,,66:16,,,21:9-14)。
成为服苦的。直译是“强迫劳动”。
8~9并非人的刀: 与1节比较,犹大为得到人的帮助下到埃及。神必会拯救自己的百姓。越是遭遇危机,越当警醒等候神的帮助。
【亚述的结局】亚述的最终下场是被巴比伦迦勒底人与玛代人率领的联军歼灭。巴比伦年鉴描述尼尼微在主前六一二年是如何陷落于巴比伦的拿布波拉撒,以及玛代的领袖古阿萨勒斯手中。
主前六○五年在迦基米施的最后一战,我们看到巴比伦的领袖尼布甲尼撒是如何使曾经立于不败之地的亚述军队与埃及盟国的士气完全涣散。如此,雅巍的干预,以及主前六二七年亚述巴尼帕的驾崩,使亚述丧失了强有力的领袖之后,这个民族的影响力就从古代近东消失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他的盘石必因惊吓挪去,他的首领必因大旗惊惶。这是那有火在锡安、有炉在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说的。」
〔暂编注解〕“他的盘石”。指亚述的力量。
「盘石」:指亚述的保障,更可能指领袖(与下句的「首领」有平行意思 )。
「火」、「炉」:指神的怒气要向亚述发作,将他烧灭。
有火……有炉: 暗示耶和华必保守耶路撒冷,挫败亚述的入侵。
他的盘石,必因惊吓挪去。盘石指“庇护所”或“堡垒”。关于希伯来词sela(“盘石” ),见注释。亚述力量的“盘石”将会失效。
他的首领。就是亚述军队的官长。他们意识到上 帝在保护着锡安。
那是有火在锡安。圣经描绘神是“吞灭的火”,。亚述人攻击耶路撒冷的时候,将被“吞灭”。以赛亚时代寓意中的“火”将在一千年结束时成为攻击新耶路撒冷的真实的火,。
【思想问题(第31章 )】
1以色列人倚靠埃及和武器,却不倚靠耶和华,你倚靠的是什么?6-7节给你什么提醒?
2「祸哉」这词于28:1; 29:1, 15; 30:1及本章1屡次出现,试综合其内容并就此反省
【犹大人为何只向埃及求助呢?】
【人不过是人】犹大指望其他国家提供军事说明是错误的。(1 )他们相信人而不相信神。犹大向那些远比神的力量弱得多的外邦国家寻求保护。埃及和犹大都将因他们的傲慢而覆灭。(2 )他们顾及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神的,因此他们不去向神求问。他们触犯了神在中的规定。(3 )他们不愿意为了指望神和为他们的罪悔改而付出代价。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寻求帮助是好的,但我们不可将神和祂宝贵的指引放置一旁。
──《灵修版圣经注释》「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
人不是神,是多么简单的常识!可惜,人似乎很难领悟;因此,人喜欢把自己当神,也把所仰望的人当神,遇到困难,就想到求他们解决。
人总是想把看得见的人或物,当作神来崇拜;把自然界的能力,当作神来崇拜。因为人是那么小,神是那么伟大,微小的人无法看见无限和永恒的神,倒容易领会和他差不多的,自然界的东西,人间的国家或势力。这就是以色列的问题。他们向下看,仰望周围的外邦人,不仰望神。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
倚靠甚多的车辆,并倚靠强壮的马兵,
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不求问耶和华。…
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
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人要多少次,重复学习这基本的功课。埃及是大国,是强国,又产高大的骏马。面对成群结队的马兵,似是势不可敌,单是那份可畏威势,就叫人气馁;比人家矮了大半截,还谈甚么争,甚么战?他们根本难以想象,用巴勒斯坦土产的驴,去跟马匹战车相比。他们早就忘记耶和华的命令:“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不可再回那条路去。”
连那么有智慧的所罗门王,在最富强,最荣华的时候,也要高攀娶埃及的法老的女儿为妻。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国富强,法老才肯把公主下嫁;在所罗门就以这政治婚姻,是自己智慧的外交杰作。只是那违背神的旨意。
倚靠埃及,违反神子民应持守的圣洁,沾染异教文化,更是从倚靠神,转而倚靠人,以人代替神的位分,是最严重的错误,也是极大的愚昧。神告诉他们,人的帮助是不可靠的;只有神爱祂的百姓,如同母鸟展开翅膀,保护幼雏;而且像逾越节一样,凡门上涂有羔羊血的,就必越过,安全不受任何的灾害。,
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神的儿女应当学习倚靠祂,不以人的财物,方法代替神;神的教会应当由神掌权作王。要记得:人不过是人;“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雀鸟怎样搧动翅覆鸡,万军之耶和华也要照样保护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锡安山的群围中,好似在盘石穴中的鸟窝。西拿基立像鹰鸟在巢上的高空中府飞。母鸟怎样覆蔽小鸟在她的翅翼之下,躲避危害,永生的神也覆蔽人,好似古时路得的经验。神同样保护耶路撒冷整个的城邑。以赛亚认为犹太人不必惧怕,西拿基立的军队虽围困锡安山,但是全能者的保护,仇敌无法过来杀害这城的居民。他们仍可安然居住,且有温暖的生活。
主耶稣也以比喻为祂对耶路撒冷的护卫,好似母鸡招聚小鸡,免去这可怕的命运,祂不正说明神怎样将人们在祂看顾的荫下得以藏躲?
我们每天的经验也是如此。万军之耶和华如猛狮那有强壮,但不是吞吃动物的凶猛狮子,不顾牧人的追赶叫喊。祂温和得好似母鸟一样,满有慈怜。总要相信神站在你与灾难之间。现在祂也正经过你身旁,你没有听见祂说:「你若寻找我,不必顾到那些!」有人在最痛苦的时刻,感到基督的翅翼,滴下医治的药汁。神的同在与祂的能力好似两片翅膀,使信徒躲在下面,等灾害过去。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