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赛亚书 第12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祢!因为祢虽然向我发怒,祢的怒气却已转消;祢又安慰了我。」

2「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祂,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本章是救恩之歌,与第六章首尾呼应,是六-十一章的结语,也是一-十一章的总结。六-十二章以先知个人的蒙召开始,以百姓的敬拜结束,启示了弥赛亚的救赎计划。
虽然神五次宣告「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祂的手仍伸不缩」()),但「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即使在严厉的管教之中,祂也安慰百姓:「还有一点点时候,向你们发的忿恨就要完毕」())。因此,「到那日」()),当弥赛亚为百姓付上赎价())、「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的时候,神的怒气将「已转消」())。而百姓有了蒙拯救的个人经历,才能体会自己的败坏、称谢神的安慰())。经历救恩的结果,是让人倚靠神,得着安息、力量和喜乐()),所以「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我要倚靠祂,并不惧怕」()),这是《以赛亚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神管教百姓的目的,并非为了败坏人,而是要使人放弃对自己的幻想、回归真实的信心,「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第2节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拯救」()),宣告神是救恩的源头和施行者:祂是我们的「拯救」,祂也定意要成为我们的「拯救」。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祂也成了我的拯救」()),引自摩西的得胜之歌()),这也是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后所唱的得胜之歌())。正如第一次出埃及的结果是摩西之歌()),第二次出埃及的结果也是救恩之歌。
神所要的乃是个人的见证、更是团体的见证:选民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要认识神的「拯救」,得救的个人也必须加入基督的身体,一起饮于「救恩的泉源」()),一起向「万民」())作见证。为此,本诗原文的动词交错使用了阳性和阴性、单数和复数,组成了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弟兄个人的敬拜());
 B. 众人的敬拜());
A1. 姊妹个人的敬拜())。

3「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4「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将祂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提说祂的名已被尊崇。」

5「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但愿这事普传天下。」

进入救恩是个人的经验()),但却要在团体中享受它()),所以3-5节原文的动词都是复数。
「救恩」())和「拯救」())原文是同一个词,不是只有一次经验,而是一个不断的泉源,好让倚靠神的得救团体不断取用,正如出埃及的百姓不断得着神活水的供应())。主耶稣在住棚节的最后一天邀请百姓到祂那里()),因为祂就是那活水的泉源())。将来全体以色列人都将接受主耶稣的救恩,「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将祂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这是祭司的职责。经历了拯救的以色列全家将被恢复成为「祭司的国度」()),而每一个重生得救的新约信徒也当成为「有君尊的祭司」()),「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引自出埃及、过红海之后的摩西之歌())。
神对百姓的管教和拯救,不但是为了洁净())败坏的「锡安的居民」()),更是为了把神的作为「普传天下」())。百姓在哪里失败,神就要在哪里得胜;失败的百姓被掳到列邦()),结果却是将神「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新约世代有许多犹太人弃绝福音,却使「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若他们被丢弃,天下就得与神和好,他们被收纳,岂不是死而复生吗」())?
上图:位于耶路撒冷的西罗亚池(Pool of Siloam)遗址,是当时最大的浸池(Mikvah)。在主耶稣的时代,住棚节的七日每天早晨都有一位祭司提着金壶到西罗亚池子打水,表示承认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因为「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赛八6),所以要悔改仰望「以马内利」(赛八8)的应许,「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十二3)。到耶路撒冷来过节的犹太人在登圣殿山之前,要在这里行净身礼,然后一边走台阶上行到圣殿,一边吟唱上行之诗诗篇第125-129篇。

6「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

当神重新回到锡安()),住在祂的百姓当中,被百姓高举为「至大」())的时候,以色列十二支派将被恢复到「祭司的国度」())的实际里。
「以色列圣者」())就是神自己()),这个称号贯穿了全书。神是圣洁的,这是《以赛亚书》另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本章是一首救恩之歌,也是一首信心之歌。先知以赛亚在发表这篇救恩之歌的时候,百姓已经堕落到「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的地步,环境里「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惟有透过信心的眼睛,才能在羞辱、黑暗的环境里「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相信「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今天,实践大使命的信徒之所以能「时常坦然无惧」()),是「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任何一种急功近利的事奉或「教会增长术」,都是否认「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都是在传「别的福音」())。只有相信「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的人,才能不看人数、不求喝彩,在被拒绝、被耻笑、被逼迫的时候仍然「不以福音为耻」());因为我们知道,福音的果子「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救恩的泉源

第十二章提供了以色列人的响应神在‘新出埃及’事件中,充分表彰的大能作为。本篇以两首称谢的短诗来联结两个主题:神的怒气‘向祂的百姓发作’,及祂极大的胜利使他们得释放,从而完结了以赛亚书中的第一大段落。这里的用字是承继上文:‘到那日’,‘你的怒气已转消’;‘尊荣’;‘锡安’;‘以色列的圣者’,而与后文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安慰’了我,拯救、唱歌、欢乐、传扬给万民、扬声欢呼〕。

比这些相近的言词更重要的,是在此提及的‘出埃及’,在此重新发挥十一章的主旨,并在前头指向四十至五十五章,作为此主旨的重要发展。另一个同样的例子,是以赛亚中的主要主题之一:‘信靠’(2节 ),在第一与七章开始引入,在三十六至三十七章显得重要,然后在四十至六十六章中,进一步发展。还有称呼耶路撒冷的亲切方式(6节 ),这是呼应第一章( ‘忠信之城’的诗歌,与第二及四章锡安的诗,并指向后来同样美好及熟悉的句子,如‘锡安哪,兴起,兴起,披上你的能力’,以及‘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正如许多以赛亚式的诗歌,这两首诗(1-2、4-6节 )都与诗有许多相同点,而很可能二者都出自共同礼仪来源。从出埃及的传统,共同借喻于出埃及记十五章与诗如一○五篇、一○六篇及哈利路亚诗(Hallel Psalms、即诗一一三至一一八及一三六篇 ),令人联想到这些诗都可能是写于逾越节的时期,虽然这里与哈利路亚诗的不同之处,乃是本段经文现在看来已经不再是属犹太逾越节礼仪的一部分了。本段的引入标题:‘到那日,你(单数 )必说……’(1节 ),以及‘所以你们(众数 )必……欢然取水……要说……’(3-4节 ),更是肯定了这些诗歌与礼仪的关连性。事实上,第三节便是在住棚节时颂唱,当时从西罗亚池子取水,便是应用在圣殿礼仪中。便可能是在引喻此事。

在哈利路亚诗一一八篇中,曾三次说到‘我要称谢……’(19、21、28节 ),并且还有两次提及‘你们要称谢耶和华’(见1、29 ),这与本段经文第四节彼此相应。当然这个动词曾在诗中多次出现,但在以赛亚书中,却只出现于此处(‘称赞’ ),与。此字可以同时包含‘称赞’与‘认罪’之意,而其关连是在于真正的称赞,是包括了承认个人的微不足道。事实上,在圣经传统中,便有许多例子,说及当罪人正在被惩罚与审判时,来赞美与称谢神的公义,拉九章 尼九章 但九章 )。这样便解释了在本段经文的情况,为何于称谢的开首便提及神的愤怒。以赛亚书一至十二章绝大部分是关于罪恶与审判;在这末了的一章中,以色列悔过地想起神愤怒的刑杖,但却因着第二、四、九与十一章中的盼望异象而得安慰。

第二节的大部分也是来自赞美诗一一八篇,(特别是14、21节 )。‘我的力量与我的诗歌’一语,也曾出现于‘海的诗’中。‘拯救’(希伯来文Yeshu'ah )是关键词眼,可是却在此处与诗一一八篇分别重复出现两次,并且进而在接着一节中成为美丽意象。此字是属于整本圣经名字与词语系列的中心:以赛亚、何西亚、约书亚与耶稣都是一些与‘拯救’有关的名字,又如在礼仪中喊道:‘和散那!’首先出现于(和会幕礼仪中 ),然后在基督教棕树主日的传统中。‘拯救’、‘救恩’与‘胜利’等字都是出于同一字根,是旧约中最常见的神学名词之一,特别是在诗与以赛亚书的后面部分,这里是此前缀次出现于以赛亚书中的例子。‘拯救’与‘胜利’是首先和单从神这位救主而来;其他的神祇不能‘拯救’;亚述不能‘拯救我们’;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可以自称具有拯救能力。因此正如所示,此字在许多经文中,都是与‘信靠’与‘依靠’有紧密关系,例如:‘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这一个字最通常是十分直接地指神一次或多次地介入,伸张正义,因此、十分接近‘公义’的意思。所以‘祂也成了我的拯救’,意思是说,当我在危险或困迫之际,‘祂却为我伸冤’

‘救恩的泉源’使人联想起从旷野盘石流出来的‘水泉’,或甚至是‘救恩的杯’,在赞美诗中,均有提及这二者。后来在以赛亚书中,便更仔细地重现这形式;是一个多姿多采的例子,而则是另一例子:‘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在约翰福音四章,耶稣(Yeshua' )说及有泉源‘直涌到永生’(14节 ),从这种泉源欢然取水也是在以赛亚书十二章中的诗歌的主题。

第二首诗歌(4-6节 )也是以赞美诗的用语为主,诗一一八篇以‘你们要称谢耶和华’作开始及结束,在诗一一六篇,‘求告耶和华的名’出现三次(4、13、17节 )。第五节同样包含另一个‘海的诗歌’的清楚回响:‘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而此诗亦与诗及后来的以赛亚传统最为接近。令人感到相似的地方,就是由出埃及的传统飞跃至锡安的传统,正如我们所见,便是美妙地表明此点,将神战胜‘大海’的远古神话,与以色列的被赎及其从被掳的欢欣回归,连结在一起。这种‘新出埃及’的经历可以应用在所有‘被掳者’的身上,当他们的压迫者被打败时;像在一九三○年与四○年代,犹太人从纳粹德国‘出埃及’;在黑人心灵中,美国黑奴的解放;在基督徒的诗歌中,藉着基督而从罪与死亡中得释放:例如:

‘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我们或许可以说,第十二章是替第六章的‘圣颂’(Sanctus ),加上了一段‘和散那’(Hosanna )赞曲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赛亚书第十二章

iv. 团体中的个人:救恩、歌颂,与宣扬(十二)

第六至十二章以这首诗歌作为结尾的括弧,而作开始的括弧。以赛亚从自己的故事讲起:这一个人虽然沾染了整个团体致命的罪,却经历到救恩,得到神提供的洁净,以致能与神和好,并接受使命(见六至十二章注释的前言,书版82~84页)。他对犹大和以色列所讲的话,同样以盼望作退出,未来的王出现时,会将一切事都拨正。ϥϫ王所成就的作为: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认识神的拯救之工(1~2节),都饮于救恩之水(3节),都向世界作见证(4~6节)。所以请注意,第1~2节中都是用第一人ѥ֮数(我、我的);而第3~6节都是用第二人称复数(你们,加上复数的祈使语)。人人得救,整个团体才能改变;而得救的个人也必须进入整个团体中。

1~2.一个不知名的声音(1a节),肯定了另一位不具名之人(1b~2节)所作的见证。或许我们应当视以赛亚为发言人:他曾在讲到自己;如今他预言别人也会和他一起,匿名而作见证。到那日,即提到的那,神将在全世界把属祂的人聚集成一群百姓,祂的王将来治理。第1a节的你是第二人称单数。此一个人的赞美,是根据几件依序发生的重大事件而来:神的怒气(1c节)、它的挪去(1d节)、神的安慰(1e节)、个人对拯救之神的经历(神是我的拯救,2a节)、因信心而来的无惧(2b节)、神成为个人力量与喜乐的源头(力量Ƣ&诗歌,2c节)、在神里面、由神而来的救恩保证(成ƈѧڄ拯救,2d节)。罪人最根本的问题是神的忿怒。倘若神不是至圣者,就没有拯救的必要,而祂的怒气若不挽回,就没有救恩可言。你的怒气已(1c节),更妥当的译法是「哦,愿你的怒气……」罪人惟一能作到的,只是祈愿,而这也就够了。

第2节的开始与结尾,都在肯定神就是拯救的源头与运行者:k如此(2a节),因为祂定意要成为如此(2d节)。在这两个肯定语之间,是得救者的四重特色:信心的运用、惧怕的除去、力量的得着,及喜乐的歌唱。倚靠:在,倚靠是用√ ʾa ̄me ̄n 来表达,指信靠对象的可靠性,这里的√ ba ̄ṭaḥ 则指信靠者在其中所得到的安全。因此接下来为并不惧怕。这种信念根基稳固,「因为」(NIV 未译)「我的力量和诗歌是雅巍」(参:56救恩的客观记号是力量,面对生命的坚忍能力;其主观的相对成分则是诗歌,内里涌出的喜乐

3.进入救恩是个人的经验(2节),但是却要在团体中享受它(3节)。这里的你们是复数,救恩(2节)的确是神向个人伸出的手,但同时(3节)亦是一个不断绝的泉源(NIV:),让得救的团体在欢乐中不断取用。以赛亚跟着这个团体「出埃及」的脚踪,其中的个人在羔羊的宝血下得到遮蔽,在玛拉得到水的供应,最后来到以琳的活水井

4.同一个声音又再说话,如同在第1和第3节,现在他预告整个团体会像先知本人在一样有所反应,回应神,并且一同去宣扬。这些回应乃是感恩(对神所行的事),把神当作神来敬拜,向全世界见证祂的作为和祂的本性。求告祂的名求告一字( qa ̄ra ̄ʾbe ;如:的各种含义中,最适合这里的是「在敬拜中奉神的名向祂祈求」。祂的代表祂将自己所启示出来的一切。得到这些启示的人,才能进入敬拜祂的亲密关系中。不过,他们的秘密必须公开让人知道。惟有他们才能体会神在救恩中为他们成就的事,而他们不断感谢祂;惟有他们知道神的名,而能进入亲昵的敬拜中。他们也有责任:必须告诉别人祂所作的事,与别人分享他们所得之的启示。

5.他们若真诚感恩、敬拜,就必会转成公开的见证(4节),而他们喜乐的诗歌也必如此。唱歌:以赛亚提出两个要点。第一,唱歌的呼召不是要表达内在的激情,而是对神作为的回应。不是出于情绪的波动,而是要努力使心思来回顾、沉思、理解神极大的作为。第二,真正以神所作的事为乐,就必会满溢出来,流到世界,与人共用福音。

6.第1、3、4节的声音,最后一次用阴性单数祈使语说话,对象是锡安的一位阴性单数的「居民」(不是百姓)。这个思想源于,当时米利暗带领唱歌的女子,宣扬神在红海的作为(参:。第1节的阳性单数,与第6节的阴性单数相应和。如此,这首可爱的救恩欢乐之歌,前后被强调经历的个人主义括住,可是形成对比的个别男女,中间环抱的是欢乐的团体(3~5节),两者缺一不可。锡安:以赛亚曾看见一个不同的锡安,其中的「女儿」也不同,但是如今神所应许的洁净已经实现,而那圣者,虽一度与他们隔离,如今却已归回(,住在祂的百姓当中。

39动词 śa ̄rap ̄ 意思是「焚烧」,但是有一个字拼法相同,却在指「蛇」。因此有些人误以为(O. Kaiser, Isaiah 1-12 [SCM, 1963], 多处)神所在之处有蛇式的指者如果是蛇,有手又有脚,实在很奇怪。在以赛亚书的希伯来文中, era ̄p ̄îm (撒拉弗)并没有定冠词;它是描述语,而非头衔。他们是「焚烧者」,向这位先知行了「焚烧」的事工(6节)。

40他们为何遮住脚?脚并没有特殊的「受造性」,让他们在创造主面前必须恭敬地隐藏这种「受造样式」。「脚」在婉言用法上可以指性器官,可是若以为天界生灵有性别,似乎并不恰当。根据,或许脚乃是指一生方向的隐喻。

41惟一可能指用火洁净的经文,为,但是23节坚持「以水洁净」,显示在此处火亦是象征圣洁之神的忿怒发作。凡是在米甸人生活方式中遭玷污的,即使是物品,也需要先排际神的忿怒,才可以为以色列所使用。

42Qa支持 MT,不过它在「圣洁的种子」一词前面加上定冠词。七十士译本没有提到「圣洁的种子」,不过它不可靠,因为它的这整节(和整段)都与 MT 有差距。

43E. J. Young, Studies in Isaiah (Tynadale Press, 1954), 171页以下。亦参 G. J. Wenham, 'A Girl of Marriageable Age', Vetus Testamentum 22 (1972), 325页以下。Wenham的结论为, beṯûlâ 和英文的girl含相近,并不特别指意贞女而言,他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字在基督教发展之前为「童贞女」的专用语。

44D. Kidner, 'Isaiah', in NBC , p. 639.

45既然犹大人不太可能「喜悦」利玛利的儿子,所以把「这百姓」解作犹大的人常是简单地改动经文(参 RSV),把「喜悦」改为「软化(由于害怕)」。

46有关诗四十六篇,见 A. F. Kirkpatrick, Psalms (CUP, 1910), 253页以下;J. A. Motyer, 'Psalms', in NBC , 515页。

47A. R. Johnson, Sacral Kingship in Ancient Israel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67).

48MT 注意到,有十五岁,负面分词 lo ̄ʾ 代表介系词「向他」, lô ,这是其中之一。因此 AV 和后来的英文译本翻法不同。在这节中,负面意义似乎无法成立,而 MT 所提供的应该是正确的:「你已经增添这国;你已经使它极其意义。」

49从前盛行的译法(参AV),将这位未来的王冠以五重名字,在文字学上是讲得通的。希伯来文「奇妙」( peleʾ )并没有采用特定的形式,以致非与后面的所有格相连不可。因此,它可以单独成立:「奇妙,策士……」。不过,剩下的几个名词乃是相连的配对,由此观之,我们应当将第一个单位解为「一位元策士的奇妙」。

5027节的结尾很难理解。直译为「因为油」。NIV: because you have grown so fat 是将希伯来文意译,省得讲不通。学者提出各种修改经文的建议,数目虽多,却无一让人折服。「油/肥」的概念,在这个段落中是第二次出现。在16节中,「消瘦的病」毁掉了亚述的「肥壮人」( mis ̌manna ̄w )。他们内在的资源挡不住外在的挑战;但以色列却有一个秘密的「肥」,是人所不知道的。诗本来就是寓意式的,很可能这个比喻的真意,与上文的思路接近。

51旧约对神的灵一般性的启示,与新约壹样:具位格、独特性、神的同在、23)、内住在人里面等。见 J. A. Motyer, NBCR , p. 28-29。

52取自 Whitsunday 选录,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53 meʾûrâ 一字只出现在这里,其意义不明确。

54译为「海岛」的字( ʾiyyîm )在旧约中出现38次,其中17次在以赛亚书。在四十至五十五章中(9次),它成了指「外邦世界」的术语(参:。这个字本身最严格的意思是「岛屿」;衍生的意思指沿岸的土地,即只能由水路到达的地方;最后则指远远分布在地极的许多地方。

55NIV 译为 dry up,是将 MT 稍作改动,但失去了原文的活泼。直译为「完全破坏」。√ ḥa ̄ram 在出埃及记至约书亚记共出现了29次。最典型的用法为,指一些非常邪恶的东西,必须与人「分别」,不能接触,这些东西坏到一个地步,必须立刻带到神面前受审判。就这里而言,它是指人所造成的拦阻,就是人类罪性中排外和分别的倾向产生的障碍。这些都是神所憎恶的,与祂创造的设计不符。当时「日」,就是以赛亚在这里预见之日,这一切的罪(连同罪其他的表现)与咒诅都将消失。译为暴热的字,意思不明确。

56以赛亚似乎有意藉这首得救之歌来重新捕捉出埃及的欢乐。譬如,他用字的古体( zimrat ,以及用 Yah 的简化法来称呼神,表示亲昵,这首码次出现是在,后来在旧约中只是偶尔出现(如:。当然,它也是哈利路亚的最后一个音,即「赞美 Yah 」。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你!因为你虽然向我发怒,你的怒气却已转消,你又安慰了我。」

〔暂编注解〕本章是一首感恩的诗歌。上一章描写弥赛亚从压迫者的手中解救义人。本章是上一章合适的续编。正如以色列人从埃及得救以后歌唱摩西的歌(出15章 ),当“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余剩的”的时候,还要唱另一首得救的歌。赛25章和26章记录了类似的凯旋赞歌。见各世代的赎民们在取得最后胜利以后欢唱凯旋之歌。

1~6神在将来(“到那日” )将要祝福以色列人,这应许是那么肯定,以至以赛亚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期待千禧年的到临。

1-6 称谢救恩之歌:本章一方面连接上章,为弥赛亚的显现及百姓的获救向神谢恩,另一方面亦是1-11章这一大段的总结:神审判的怒气只是暂时的,至终祂必安慰、拯救祂的子民。

按本章结构,可分为两首诗歌:11-3节个人称谢之歌;24-6节团体称谢之歌。

12:1~6称谢、赞美救恩。神对不法的犹大与以色列宣告的审判与救恩信息在12章结束。以赛亚以劝勉称谢、赞美神作为结束具有深远意义。表明最终神将赐下慈爱、救恩,神一时的责备,正是为了赐下更大的爱。12章与诗诸多赞美诗一样,生动地描绘在深重危机中惟靠神慈爱得蒙拯救的感激之情(诗75-100-107-108等 )。

胜利之歌】愤怒的神如今完结公正的邦国审判这个观念,会在以赛亚书再次出现。呼吁、赞美神的名字,见于诸多诗篇章,包括。神的愤怒之后否极泰来的神义论也见于摩押的米沙石碑。上面记载国王提到他们的神明基抹容许他们暂时被征服,最后却使他们胜过敌人。同样的,亚述的以撒哈顿、撒缦以色一世、杜库提宁努他一世的年表也都赞美他们的神「亚述」拥有「普世的权柄」,并且授权予他们制服列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暂编注解〕「耶和华...... 我的拯救」:回响着摩西对神的歌颂。

神是我的拯救。在西拿基立入侵的时候,是神,而不是锡安的城墙或以色列的军队拯救了祂的子民。到了末日,神也将把忠心的余民从仇敌的势力下拯救出来。

主耶和华(Yah Yahweh )。神圣名的重复,缩略形式加上全名。重复可能是为了强调。以赛亚经常把神的名字重迭起来使用。

】「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暂编注解〕「救恩的泉源」:以干涸不毛之地所涌出的泉水,比喻神救恩福气的丰盛、清新。

你们必……取水: 以赛亚将赐给教会的救恩比作不断涌出的井水。与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应许的活水相通。当时,撒玛利亚妇人在肉体的欲望与日常需求的领域彷徨不定。遇到耶稣,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非在肉体,乃在于灵性。从此,妇人消除了一切饥渴,像流浪在无水旷野的以色列百姓,喝下盘石涌出的活水消除饥渴一样。出自耶稣的一切话语,使灵魂得到新的力量,是使人永不渴的活水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神从被击打的岩石中向他们供水。后来在圣殿里所举行形象生动的住棚节仪式,就是庆祝这个奇迹。西罗亚泉的水,用金罐运到圣殿里,倒在燔祭坛上。当祭司前往水泉时候,有利未人的唱诗班作陪,许多崇拜者随着去喝从圣殿山边的水泉里流出来的活水。记载,耶稣在节日的最后一天提到了这个节日。祂邀请百姓到祂那里喝水。基督就是泉源,流出活水带来生命,并医治万民

】「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将他所行的传扬在万民中,提说他的名已被尊崇。」

〔暂编注解〕「他的名」:就是神自己;神的名将自己启示出来。

本节鼓励神的子民回忆祂对待他们的恩典,并把祂奇妙的福气告诉别人。如果在神的子民中间多有赞美,就会少有气馁、沮丧和吹毛求疵。没有纪念上天奇妙恩典的人,很可能就是忘记神,老是挑剔弟兄缺点的人。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歌,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但愿这事普传天下。」

〔暂编注解〕神对待祂子民的仁慈的作为是无法数算的。为什么不记在心中,唱诗赞美祂无比的慈爱呢?赞美会驱赶沮丧、恐惧和诱惑,加强人的心灵抵制魔鬼的诡计。

】「锡安的居民哪,当扬声欢呼,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乃为至大。”」

〔暂编注解〕见注释。以赛亚所描述的,不是一位遥远的神,把自己封闭在圣洁的天国里。祂住在祂的子民中间,66:1-2)。神与祂的子民同在──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是以赛亚用自己的生活和言语所传达的信息,8:8-10)。那些得救脱离内罪外敌的人,绝不会对上天的仁慈保持沉默(见第1节注释 )。单单企望站在玻璃海上参加赎民的歌唱是不够的。我们有特权在今生怀着心中的属天喜乐与平安放声歌唱。这首赞美的诗歌(赛12章 )结束了所谓以赛亚预言的“以马内利卷”

例证

救恩之歌】

「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你。」

活水的泉源,会涌出水来,不停止的涌流。得救赎的人,会从心里涌出赞美。

经验神

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只有劳苦叹息;他们的口里,没有歌唱,因为心里没有喜乐。只有出埃及的人,放下了重担和筐子,过到红海的那边,才可以发出颂赞的歌声。那是摩西和米利暗的歌;是“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
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那日”,是第二次出埃及,也就是耶和华要召聚祂救赎的余民归回:

到那日,你必说:“耶和华啊,我要称谢你。…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
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感谢谁,“称谢”必然是为了甚么而发。以色列人在大而可畏的旷野,飘流干渴,发出埋怨神和摩西的话;只有当神使盘石涌出活水,他们喝而满足,才有赞美的歌声。因为感恩是从得救的经验而来的。

见证神

神的子民必须先经验“祂所行的甚是美好”,才可以“传扬在万民中”,“普传天下”。正如四个长大痲疯的人,进入亚兰人逃走留下的空营账,吃喝饱足,向饥荒困守中的以色列人报信。虽然他们的信息出人意外,但看到他们圆饱的肚皮,崭新的衣服,可能还带着熏人的酒气,就不能不信,虽在深夜,也要向王家报告。我们得到了神的满足,不再饥渴像世人贪求,是不可少不能伪装的见证。

享受神

属主的人最大的福分,至宝贵的产业,是“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圣者”。神的同在,使我们与万民有所分别。神的子民不是以财富夸口,也不是以勇力夸口,也不是以品德,知识为满足。我们最大的喜乐和荣耀,在于有神的同在,与神相交;“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救恩在泉源之中,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记得以琳有十二股水泉。在主里有救恩与福分的泉源。你需要同情吗?汲取他的眼泪。你需要勇敢吗?那在犹大的支派,祂是狮子。你需要圣洁吗?那在祂的宝血里面。和平吗?祂是和平的君。温和?祂心里柔和谦卑。恩慈?在祂里面,祷告的灵,就是祂本性!在主的神性中都有美好的供给,使心灵蒙恩不已。

但是我们必须汲取,你必有什么可以用来汲取的,虽然肉眼看不见。你心是水桶,可以掉到神恩惠的丰富水源去,你不仅可以相信神必应允祷告,也知道神必供给需用的恩典,那是属于你的,你要相信已经接受,不要只看掉下去的信心水桶,究竟得了多少,你无论有无得着,只要心中相信,用你所有的,在你一切都已够用,然后才可丰丰富富的作成一切的善事。

这是何等喜乐的事,常因新发现而欢乐。在神救恩的丰富,你都可以保着。我们汲取,不必担心用尽。圣灵与新妇邀我们去喝,不再干渴,也不再为不安或无尽的需求而失望。

——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