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神为何不行事?希伯来文的文法要求第1节指过去的事:「惟愿你已经裂天……!」以赛亚前面在回顾过去的悲剧(17~19节),其实可以不必如此;神只要同在,一切便都会不一样了!裂天、震山,与火,是传统用来表明那位元圣者临到的方式以下,以下)。不但自然界在祂面前无能为力(1b节),列国(2节)亦是如此。这已是陈年的老问题了:我们过去岂不是徒然挣扎,不服祂管理世界的方式?其实祂可以何等轻易就使事情完全改观!
或许现在再怀希望已经太迟?这一段退出时,面对最严峻的事实,所提的问题十分悲哀。这是全诗最中心的一段,提出的问题亦最关键。神的确可以轻而易举的便处理一切难题(1~3节),但是,这样一位神为何要管像我们这样的人呢?在希伯来文,古时(4节)和继续(5节;和合:仍)是同一个字;神继续长存但罪也是如此!这个极大的难题没有答案。要蒙祝福有两个条件(4d、5ab节),但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无论是历史的轨迹(古时)、相通的资料(耳闻)或看法(眼见),都没有再把另一位神带进这幅图画中。那位独一之神有祂的原则和步骤。第一,祂为等候祂的人行事。等候(√ ḥa ̄ḵâ )与期待(√ qa ̄wâ )(3节;和合:逆料,为同义词;两者最单纯的意思,都是指耐心、把握、期待的信心、真正「单一」的信心,绝对信靠神的应许,毫不动摇。第二,为道德的要求,必须行义(5ab节)。一方面,完成式,前来(和合:迎接),表达出固定的性情;另方面,欢喜(直译:喜乐并且)行义内的分词表达出不改变的状况,包括内心与生活、情绪与实际的顺服。动词犯罪和发怒是完成式你已经铁定心要发怒,而我们则继续要犯罪。这两者的冲突何等大!救恩还有可能实现吗? 罪孽与无助在第1b和2d节中,在你面前隐指神的「脸面」。祂所需要作的,只是露出脸来,列国便将无能为力。但事实乃是,我们渐渐枯干(6c节),并且衰微(7d节;和合:消化),因为祂掩面不顾(7c节)。这是罪在内心、个人、灵性、永恒方面所产生的后果。我们灭亡,因为祂与我们疏远。至于造成这些可怕后果的罪,乃是不洁净(6a节)。不洁净是麻疯病人的呼喊,这个字表明了不配与神相交,被逐出离开神的子民。罪是污秽,将堕落的性情沾染到我们一切所行的事上。污秽的衣服,(直译)「经期的衣服」;体内的污血被视为污秽,因为是从有罪、堕落的人性中「流出」的。因此,即使连我们自以为有利的事,义行,都沾染了堕落。罪孽带来的腐朽与死亡像叶子。罪本身带有毁灭性,会将我们吹去。罪是对神不感兴趣:不认为让神进入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也不认为在有需要的时候必须求告祂的名。奋力是「叫醒自己」、「从睡梦中醒来」。在生活中不与神保持活泼的关系,就等于是睡觉的生活!由于这一切,神便与人远离(掩面不顾),并与人为敌(使我们衰微)。 不改变的神神因圣洁而与罪和罪人为仇,在这方面祂不会改变,但是祂的恩典和怜悯也同样不会改变而这就是能继续祈求的理由。父亲(8节)与孩子的关系是永远的;家庭生活会有起伏波折,但关系本身无法抹杀。窑匠不能不承认他所作的瓶这瓶所以会存在,全因为他的制作艺术家(你的手)也不能不承认他的艺术品(工作)。同样,这里也不是将我们的失败怪罪于神,而是要肯定一份永存的关系父亲的爱、窑匠自主的决定、艺术家的技巧。孩子总是可以要求要回家,瓶子总是可以在窑匠的手中重作。在第6节,我们都……我们都,两次用同样的希伯来文来认罪;在这里,我们……都,是两次祈求。超过度量(和合:大发):(直译)「到太多太多」,意为「按照它本身所有的能力」,即,「不要让i的怒气完全发作」。过去的退出道德反应(震怒)的改变、记忆(纪念)的抹除与神新态度(垂顾)的开始、神圣记忆的恢复(我们是你的百姓)相呼应。 爱是否还能抑制?这里提到荒凉的城、焚毁的殿、荒废的美物,看起来似乎像从巴比伦被掳归回之人所处的情形;当时的确如此;但是12节的祷告不是他们所能说的。他们能够归回,便证明了神没有克制自己,也没有保持沉默。他们怎能祷告说,刑罚已经过度?因为他们的回归便证明了刑罚已经退出。此外,被掳后刚归回的人,所面对的问题不是神不行动,而是人不行动因他们不关心,圣殿才无法重建。另一种解释的方法与相同:这或许是被掳之人的祈求,或许是以赛亚式的默想。我们在三十九章已经提到,巴比伦的预言并未说明日期,但的确有可能在以赛亚还活着的时候实现。因此,他必须面对(别人也会让他面对)自己预言的严酷状况。在那未知的将来,这样的一首诗正可以作为日后的引导。因此,这些动词最好视为确定的完成式:「i的圣邑必将变为……」等等。 12.在……之后(和合:有)暗示时间的顺序(即,在这些事发生之后),但是希伯来文的意思是「回应这样的不测事件」。动词忍得住出现在,本诗的第一段中。在那里,代祷者知道,他们本身便是「忍住」的原因,但是随着诗的发展,罪孽遭揭发,人以悔改来寻求神。悔改的奇妙为,它会产生功效而神如今岂不是会跳起来行动,制造新的情况,超越从前的荒废光景?以赛亚在最后两章,便转向这个题目。〔暂编注解〕「愿你裂天而降」:神似乎向百姓隐藏了自己,先知于是求神破云而出对百姓施行拯救。
裂天: 藉古代神话的独特氛围,见证神干预历史异常而独特的方式。当时,有些以色列百姓看到神丝毫没有帮助在苦难中煎熬的他们,认为神已沉沉入睡,或被圈在天上无法插手干预地上的事。作者为了更加有效地向这些百姓传达神的权能,需要使用这样的表现技巧。
愿你裂天。第64章是祈祷的继续。在这里分章并不合适,破坏了连贯性。原文的分章是在第1节后面。以赛亚代表百姓求神为他们显示自己。祷告的背景就是前面的画面:圣所荒凉,百姓流落他乡。
震动。希伯来语为zalal 。“震撼”。
1-5上先知由哀叹转为恳求,求神如昔日在西乃山显现那样,再次向百姓的仇敌显出祂的威荣来。
1~7祈求神干预的祷告,如在西乃山上的祷告,也是以色列人在灾难日子里要作出的祷告。比较第4节与。“污秽的衣服”(6节 )。直译作:某些日子的衣服,指妇女的经期,因而说明罪本质的污染和厌恶。
【】「好像火烧干柴,又像火将水烧开。使你敌人知道你的名,使列国在你面前发颤。」
〔暂编注解〕「火」:神如烈火,审判敌人。
形容高山不能抵挡耶和华的降临,就像干柴在火中不能不点燃,水在火上不能不沸腾一样。
【】「你曾行我们不能逆料、可畏的事。那时你降临,山岭在你面前震动。」
〔暂编注解〕不能逆料、可畏的事: 字面意思为“远远超过人的感觉与理解水平”。这是人对神救恩行动的最高赞美与信仰告白,有力地暗示神是颂赞的物件。世界的表彰方式,如奖赏、勋章、功牌,都不能与之相比。
可畏的事。;;65:5;68:8;145:6。以色列人求神再施行过去祂做过的大事。
降临。希伯来语为zalal 。“震动”。同第1节。
3-4 古时神在百姓意料不到的时候领他们出埃及,神的作为是万中无一的。
【】「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眼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他的人行事。」
〔暂编注解〕这里赞扬神愿意在危难中施行救助。除了永生的神,别无他神能为信奉祂的人行事。尽管有的引文,但这里并不是指将来世界或现今所彰显神莫可言喻的荣耀。七十士译本稍有不同:“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眼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他怜悯的人行事。”保罗的引文也略在区别:“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保罗所强调的是属灵的悟性。他提请人注意为什么“世上有权有位的”“将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没有属灵的悟性领会“神的智慧”。属灵的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凡肉身的感官所无法识别的事,神都已借着圣灵向爱祂的人显示了。在拥有属灵悟性的人面前,有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对属灵知觉迟钝的人关闭的。
【雅巍和其他神祇的差异】雅巍和古代近东其他神有数点不同。最基本的,雅巍是超越的神,意思就是祂不属于或困在物质的宇宙。这和美索不达米亚众神是完全的对比,后者居住在物质世界中。雅巍是惟一的神,没有配偶或众神部下,不像其他列国的神,分享不同的权力。在这一节的明确主题是神为了祂信实的跟随者而行动的意愿。这里的关键是让雅巍行动的动机。祂不需要被贿赂或胁迫才有行动。古代多神信仰里,对神的忠实是由所献上的礼物来表现,也就是用来照料该神的礼物(例如食物 )。如果这些礼物没有引起神明的喜悦或行动,那么就会用魔术仪式来强迫该神,做出他没有答应的行动。请参: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迎接那欢喜行义、纪念你道的人,你曾发怒,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救吗?」
〔暂编注解〕5上指出神愿意帮助行义的人,响应上节的曾为百姓施行奇事。
5下与5上成一对比:现今神不拯救百姓是他们犯罪之过。
「这景况已久 ...... 得救吗」:原文意思难以确定,这处翻译颇合文理。
这景况已久: “这景况”可有两种解释,可指许久以来人一直在犯罪 ;也可指神的震怒已持续很久。参照大卫的告白“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前者更加确切。意味着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对罪与堕落的认识、承认、告白,是悔改的第一步,也是通向救恩的惟一道路。
迎接。天离地并不遥远。神要与那些愿意亲近祂的人相会。神是公义和圣洁的,罪恶与神和祂国度的原则相违,所以祂只能与追求公义的人亲密同行。
纪念。他们不但在心中纪念神,而且遵照他们对神和祂圣道的认识行事。原文允许作这样的引申。
这景况已久。这句话的原文简短而含糊。许多人尝试弄清其本意。有人认为是指神继续怜悯和施恩拯救悔改的人。也有人认为是指以色列人悖逆神的状况。
5下-7向神认罪。
【】「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暂编注解〕「我们都像叶子 ...... 吹去」:意指罪孽使百姓与神隔离,如叶子枯干脱落,被风吹散。
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像风吹走秋日落叶一样,人的罪孽也将人赶进死亡幽谷。蕴含:①告白罪对人的支配;②人的无能;③单单求告神的帮助,。
不洁净的。希伯来语是ame't。既可指不洁净的人,也可指不洁净的物。ame't在《利未记》中多次出现,描写仪文的不洁。人类无法清洗自己的罪恶。他依旧是不洁净。
污秽的衣服。人尽最大的努力也无法产生公义。他始终是不完全的。他只有披上基督所提供的义袍才能来到神面前。
像叶子渐渐枯干。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很快就会枯萎死去。没有基督,人也是这样。罪的工价乃是死。,6:23,
好像风。风把叶子从树枝上吹落,越来越远离原树,远离生命之源。罪恶也把人越来越吹离神,导致他的死亡和毁灭。
【】「并且无人求告你的名,无人奋力抓住你;原来你掩面不顾我们,使我们因罪孽消化。」
〔暂编注解〕「抓住」:指不断的祈求。
消化。希伯来语是mug 。七十士译本,《塔古姆》和亚兰语译本依据magan译为“交付”。先知这时想到了被掳到巴比伦(见第10节 63:18,。
【】「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
〔暂编注解〕“窑匠”。直译作:那造出我们的人;如在。承认自己是“泥”,表示了完全的顺服。
先知相信百姓虽然遭遇苦难,却因着神慈爱的管教和塑造,不致灭绝。
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告白所犯的罪,然后把这一切罪抛置脑后,恳切祈求神施行救恩,并提出两个事实作为根据。这并非是不知廉耻的举动,反而是确信神有足够的慈爱与能力,赦免自己所犯的一切罪的信仰之举。根据:①神与圣徒之间先天性的血缘关系;②神与圣徒、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关系。事实上,在人醒悟之先,神不断教导人这些事实(1:2-3,54:5-8)。如今,以色列百姓领悟到这事实背后的惊人意义,求告神将这些真理应用在自己身上。
耶和华啊。这是在哀求怜悯。尽管当时在信仰上普遍的冷淡(7节 ),国家落到了绝望的境地,神却仍然是祂子民的父,能够帮助他们。
我们是泥。以赛亚代表百姓所献上的这个祈祷表达了忏悔和顺服。顽梗抵触的情绪已经消除。他们甘心被塑造成神的形象。见;45:9。
8-12 求神息怒并垂顾。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求你垂顾我们,我们都是你的百姓。」
〔暂编注解〕不要大发震怒……不要永远纪念: 并非否认自己的罪,而是承认自己当受责罚,恳求神免去永恒的审判。由此看出:①悔改圣徒的谦卑态度;②神垂听这些呼求,以大爱废去圣徒当受的惩罚,并非只是减轻审判。
这个悔改的人在他的恳求中谦卑地承认自己的罪,和神有权进行惩罚。但他求神的惩罚不要延续太久,也不要太严厉,103:8-10)。
【】「你的圣邑变为旷野,锡安变为旷野,耶路撒冷成为荒场。」
〔暂编注解〕第10和11节进一步描写巴比伦的入侵时犹大和耶路撒冷的荒凉。这件事在以赛亚的时代还没有发生。但是先知把它说成是已经发生的。详见注释。
10-11 描绘耶路撒冷悲惨的光景。
【】「我们圣洁华美的殿,就是我们列祖赞美你的所在,被火焚烧;我们所羡慕的美地尽都荒废。」
〔暂编注解〕“我们圣洁华美的殿”。耶路撒冷的圣殿。
【】「耶和华啊,有这些事,你还忍得住吗?你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吗?」
〔暂编注解〕有这些事: 从在罪人的立场上恳求神赦免自己,发展至运用逻辑要求神施行救恩。这态度并非因人不知羞耻,而是以悔改者必得救的应许为依据而有的信仰之举。耶稣曾应许真圣徒“只要求就给你们”,今日的圣徒也要求神赐下救恩与祝福。
先知实际上是在说:“你难道不关心你的殿和你的百姓吗?这些事都不能让你难过吗?难道就让我们和你的仇敌得势吗?难道要让公义灭亡,罪恶得胜吗?难道要让邪恶的势力获胜,神的事业失败吗?”
【思想问题(第64章 )】
1祂试分析本章的祷文。祂祂先知祈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见2节。祂祂他有否恃赖自己和同胞的好作为祈求的基础?见5下-7, 9节。祂祂他是根据什么来求神?见4-5上, 8-12节。祂祂试根据先知的榜样,写下你为教会和弟兄姊妹而作的祷文
【】
【神的工作】「你迎接那欢喜行义纪念你道的人。」
神虽审判不义的人,却仍眷顾祂的百姓,祂的恩慈每日迎接他们帮助与拯救,是他们永远的救主,祂常在路边等候,我们必须走在那道上,与祂相遇,我们必须殷切地等候祂,欢悦地顺服祂。在这些道上,祂恩慈地迎接圣洁地纪念祂。我们,所显示的事是以前的人眼睛未曾见过,耳朵未曾听过的。
迎接仆人是神的方法,祂在伊甸园,在灵水降落草叶的时候,每日习以为常地迎见亚当。麦基洗德怎样在亚伯拉罕争战之后来迎见亚伯拉罕,基督也这样迎接祂的人,人们经过艰苦的工作与罪恶相争之后,多么需要天上的力量滋养,祂在墓旁遇见马利亚,在园中迎见彼得,在路上遇见两个门徒,在凌晨的湖边与门徒们相会,现在仍愿与我们相会。
神迎接我们,是甜美的属灵经历。在晨祷时,我们得着整日的力量与喜乐,在晚祷时有无量的安慰与鼓励,基督常与我们相会,当我们在日常责任的低下的路上,但祂必呼唤我们上车,凡祂所遇见的。必陪同他们,凡祂所陪伴的也必赐力与扶持。
我们亲爱的主还会继续陪伴,祂不会改变,祂一直陪着我们,祝福我们,在祂没有转动的影儿。
──迈尔《珍贵的片刻》「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
我们祷告神,愿神显出祂的右手,愿祂为我们工作。我们存着盼望等候祂。
但神在忍耐的等候我们。祂不仅为我们工作,更在我们身上工作。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见,神在以色列人身上,是如何的长久忍耐。因为人的里面,有太多敌挡神,反抗神的东西,必须除去炼净,而且人必须自己觉悟,不再坚持那些杂质是宝贵,不肯舍弃的,而甘愿给神洁净: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
我们是泥,你是窑匠;
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达到这样的认识,是不容易的,要经过一段极漫长,艰辛的道路。现在承认神所要的是洁净,而同意自己的不洁,还是不够的;而且还要承认,自己无法自救,无法达到理想,唯一的道路,是完全降服在神的手里,不再保留。
啊,一直自以为尊贵的我,现在知道自己不过是泥土,卑贱的泥土。到这时候,才有希望。不但口里说是泥土,表现也是泥土,谦卑下来,柔软下来,不敢再向神刚硬;承认神是窑匠,完全交托给神的智慧,让神有完全的主权。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祂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
这位伟大的窑匠,有祂的匠心妙手,从一团本质卑贱,污秽的泥土上,可以看出将来的形象,能照祂的旨意,作成美妙的艺术品。祂拣选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质量好,有甚么可夸的才能,而是由于祂的恩典和慈爱,没有甚么能拦阻祂的计划成就。神最终的期望,不是属地的光荣,而是有一个理想的范型,就是“效法祂儿子的模样”。并且借着施恩的圣灵内住,改变我们成为属天的本质,有荣耀的盼望。
今天我们信主的人,虽然住在地上,却是有属天的国籍,等候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祂要裂天而降,迎接属祂的人,除灭仇敌,祂永远荣耀的国度就实现了。──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