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iii. 受膏者和其改变之工
a. 受膏者的第一个见证:改变 仆人之歌与这里的情境交织在一起,而下面以赛亚论到弥赛亚人物受膏者的三段经文,也莫不如此(见的注释,书版478~479页)。这里一样,说到他为神的灵所膏,为要传讲神的话语。除此之外,(a) 正如第二首仆人之歌一样,这里将他的职责加以说明和发挥。前面提到把神的灵赐给锡安的居民,这里则为安慰(1~2节)与改变(3节)的工作,并且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向,要运行报仇物件则未说明。(b) 前面提过,仆人会作神本身要作的事(如,,,而这里施恩和报仇的任务,也是前文中神的工作。(c) 锡安改变的经历(2c、3节),在以下曾预言过,而栽种的工作(3节)则与相连。如此一来,以赛亚将他的弥赛亚画像带进了下一个阶段:透过受膏者的工作,蒙神恩的锡安成了得改变的锡安。耶稣在拿撒勒所选读的经文正是这一段,更可证实以赛亚所陈述的,是关乎弥赛亚的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唯读到报告上主的恩年(2a节)就停住了。以赛亚只看见弥赛亚的一件工作,但主耶稣将它分为两部分:祂第一次来是要成全拯救,审判的部分则有待祂第二次再来才实现;参:。这个见证分为三个不均等的部分:祂的预备(1ab节)、祂的任务(1c~3g节中七个不定词),和后来的结果(3h~4节)。 1.灵……传:这里立刻可以连到,不过如今我们得以明白,受膏者是为什么目的而得着神的灵,以及要传给他儿女的话:事实上,这话乃是的「给疲乏人及时之言」,产生改变的效果。全权的上主(和合:主上主):这个称号与第二首仆人之歌相连、9)。上主是「雅巍」,出埃及之神,祂救了自己的百姓,推翻了祂和他们的敌人,因此祂是施恩和报仇的神(2ab节)。在这工作中,祂是全权的,即,有能力、无可抵挡。传好消息:见,,,。贫穷的人:被践踏、欺压的人,本身没有力量,听凭有权有势者和恶劣环境的摆布。医好:「裹好」,意指带给人安慰与医治的事工。伤心的人:这个字泛指所有人的身体疾病、情绪低潮,和罪的自责。释放:特别指奴隶的解放;,将受膏者的工作与禧年相连(,参:年,2a节。被掳的……被囚的:前者是被人当为俘虏者,后者是关在监狱里的人;这对比表达了「释放各式各样的人」。开释(和合:出):√ pa ̄qaḥ 这动词意思是「打开眼睛」。这里的重复形式( peqaḥ-qôaḥ )意思应该是「(眼睛)大大打开」,把囚犯带出黑暗的地牢,进入光中。 2.报告的重复,暗示以赛亚是在谈论同样的题目,不过角度不同。在第1节,所报告的是与人相关的事释放、开释,但是这里所讲的则与神相关。恩……报仇:在,神的恩惠保证了仆人的成功;在,神(直译)「以恩来接受」外邦人所献的祭;在,祂的恩惠是以「怜恤」来表达。受膏者的临到便是年的开始,是延续长久的时期,可以尽情享受仆人的成就:外邦人完全得着接纳,神的怜恤白白赐下。但是,他的临到也使报仇之日无法避免。日与年成为对比,是精准、快速完成的工作。报仇( na ̄qa ̄m ):公正的报应,将人所当得的回报于他,,,,的动词)。安慰是报应的反向:准确补偿给受冤屈的人。 3.供应(和合未译)……赐:在2c节中,受伤者得到安慰,而这里则陈明,未来任何伤害的可能都已除去,神预备了替代的治疗。第一个动词指神的决定,第二个则指祂的行动:祂定意要安慰我们,接着便赐下能带来恒久安慰的东西。请注意这改变由上而下的移动:从华冠(直译:头饰,;及到头(油),到衣服(衣)。(参:的流下,代表从天上浇灌下来。)亦请注意内在的移动,从灰尘,可见的哀伤证据;,到悲哀,心里的哀伤,再到内在的绝望(和合:忧伤)的灵。因此,神的行动是往深处走,直到触及内心最深的需要。喜乐油:在,「喜乐油」是说明君王的特性。因此,这位受膏者是以新生命代替死亡的哀悼。衣:可能指「披衫」,将全身裹住。人所穿的外袍代表性情与委身(见,同样,赐下遮盖全身的外衣,便代表赐下新性情为礼物,导致新的生活。绝望( ke ̄ha ̄ ):在是用来指将残的灯蕊,死气沉沉、懒洋洋、奄奄待毙。他们将被称为(和合:使他们称为):前面用不定词表达受膏者的目的,这里换为成功的声明;直译为「那是他们将被称的」,强调新名字的礼物亦即,新的性情、新的能力是一项客观的事实。橡树(和合:树):曾用于,与假宗教相连,但在这里,它们被重新带来为神所用,在祂的园中得着稳定的地位。公义:他们蒙神接纳,在神面前有一席之地,全都是他的工作(如,:他们是上主所栽的。荣耀:见e。 4.这里的他们必修造,和「他们将被称为」(3节)相呼应。有了新的地位、新的名字、新的能力,他们便能进入新的活动。当然,这里的图画是从巴比伦归回,面对重建的挑战;而实情乃是,那位受膏者将带领他的百姓进入的新生命(蒙医治,1de节;得安慰,2c节;穿外袍,3a~g节;扎下根,3h~j节),同时也具有重建的能力,能修补过去所有的破口无论已荒凉了多久(已久、历代)。 b. 改变的确认 这是受膏者之歌的尾声,就像第二首仆人之歌一样,它也分为两部分:外邦的服事(5~6节,和神与祂子民的约(7~9节,。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肯定了3~4节,而同时又是根据的国际情势。这里的团体乃是由全世界的人组成(5~6节),已得更新(7ab节)、定居下来(7c~e节)、欢欣喜乐(7f节)、进入圣约(8节),且在神的祝福之下(9节)。 5~6b.列国的承认,与神的亲近。这幅图不是在描述奴隶或次等公民,而是从「外面」得以进入的人,甘心乐意来服事神的百姓,参与在事奉的团体之中(。牧放:(直译)「站立并牧放」,曾用来形容弥赛亚;「站立」表示稳定的持续。祭司:是的理想,以前从来没有实现过,但在信徒皆祭司里面得以完全实现。,那里提到,前来的外邦人也被包括在祭司之中,得以亲近神。 6b~7d.颠倒、补偿,与改变。财物……富有(和合:荣耀),见;富有是「荣耀」。羞辱不单指尴尬的感觉,而是指回收的羞辱:希望变为失望,显为不真实。加倍:丰丰富富的,不单够用而已。喜乐:「歌唱」,即,以欢乐进入白白得着的供应中。产业,直译「分」,指神所分配给他们的。137 7ef.产业与喜乐。这两行是全诗的枢纽。加倍,与7b节相同,意思是「丰丰富富,不单够用」,不过,在这里亦可能指给长子的双份(如:;;;参:。 8.神的公平、补偿,与圣约。开头的因为解释了第6~7节所列的祝福,这些都是由于神的公平(8a节)、恨恶(8b节),和诚实(8c节)而来。第一,这个普世以色列的诞生,乃是神按祂所喜爱的公平所展示的作为,让它得到更新的地位和喜乐。无论是「施恩」,或是「报仇」(2节),神的公平都无懈可击。祂的「施恩」并非偏袒,而是公平合乎祂拯救之工公正性质的要求。第二,祂照自己的标准而行:抢夺和罪孽是修改的译文,138原来的字意为「我恨恶在燔祭中的抢夺」,这说法与(直译)「他们因诚实而当得的分」互相平行(8c节)。燔祭是「不留下一点」的,没有完全作到,便是抢夺了神所当得的分。神记得这事,在祂承诺按自己的标准而行时,祂说:当祂「赐给百姓他们的分」时,祂会按祂的诚实,不留下一点。因此,「加倍」(7节)乃是神完全的公平(8a节),是祂的分和报应(8c节),最后则成为(8d节)祂与他们所立的永约应该是「为他们」,即为他们的好处(。这里所回顾的,是,受膏者与他的儿女分享祂受膏的祝福,不过,如今这个约所保障的祝福,也是受膏者在3~4节中所成就之工的结果。 9.列国的承认,神的赐福。后裔(9a节)和众民(9d节)都是「种子」,回顾,那里的儿女……后裔也都是「种子」。这样的普世承认,是神原来的理想,只是从未实现过。不过,神将「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显为希奇」;而现在我们所处的时期2a与2b节间的过渡时期正是如此。 iv. 救主和所召聚的百姓 a. 第二个见证:接受救主的角色 四首仆人之歌平行的状况,在此仍然继续。在第三首歌中,仆人见证他愿意接受神的旨意,并下定决心要顺服和受苦。在这几节中,有一位以喜乐来接受拯救的任务,并且下定决心要完成它。这一位会是谁?的第一人称单数在此继续延用,而在该处乃是回顾的受膏者。这首美丽的诗分为四部分,两两成对。因救恩之工而来的喜乐,与得改变之锡安城内的喜乐互相呼应;请注意,这两段同样以婚姻和地的出产为图喻。单一的代求者与代求的同伴相呼应:前面讲众王看见了新的锡安;后面讲锡安成了全地的赞美。 10~11.「穿衣」的题材表达出性情与委身。得着拯救为衣穿上,表明领受了托付,配作救主;接受衣着,代表立定心志要完成使命。有关受膏者的说明,来到了决定性的一刻:此处显明,他与他家人分享的事,以及他所带来的祝福,都是拯救的工作。前面一开始曾说,神为祂无助的百姓感到痛苦,要穿上衣袍来作救主。如今,祂将这项任务交给受膏者,而他以欢喜和快乐来接受这项使命(10ab节)。拯救……公义:前者是满足我们的需要,后者是合乎神圣洁的标准。袍:「披衫」(见3节)。新郎……新妇:他们的衣着向所有人宣布,他们乃是新郎与新妇,也声明了他们对婚姻的委身,神也以同样的细心装备祂的受膏者,让他能运行拯救之工。因此,这是他欢喜的第一个原因(因,10c节):他已经得到神的任命和装备。第二个原因(因为,和合未译;11a节)是这项工作必定会成功,就像栽种与成长的过程一样,是肯定无疑的。百谷发芽,所种的发生,同样,全权的上主会亲自使这件事得到普世(万民)的收成(发出)。公义……赞美:前者是指拯救之工令神满足(10c节),后者是指得着的人兴奋的反应。〔暂编注解〕“传好信息”:注。
「用膏膏我」:表示先知受命去传讲神的信息。耶稣的受膏,见; 。 先知要去传好信息给那些在穷困、伤心中仍等候仰望神的人,宣告他们得自由、获释放的时候必来到。
主耶和华的灵。这是《以赛亚书》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显然是有关弥赛亚的预言。耶稣在祂的故乡拿撒勒曾把这一章用到自己身上。基督以神仆人的身份说话。本章的题材与赛60章密切相关,。
古代的犹太解经家,从本章和《以赛亚书》其他章节中看到了弥赛亚的含义。第1-3节生动地描写了弥赛亚为祂的子民以色列民族和个人所要成就的工作。但因他们拒绝耶稣为弥赛亚,这个民族丧失了为弥赛亚工作和接受祂恩惠的资格。
用膏膏我。希伯来语是mashach,派生出名词mashiach,,。mashiach 也可译为“使我成为弥赛亚。”通过受膏礼,将有人被任命担任特殊的职位。亚伦被摩西膏立为大祭司。扫罗和大卫都受过撒母耳的膏,16:13)。以利亚要膏耶户为王,膏以利沙为先知。基督在受洗的时候,,将由父神借着圣灵所膏。
传。基督在地上的大工就是宣布救恩的“好信息”。耶稣受膏之后,到处传扬神饶恕和悦纳的信息,5:32,6:20,8:1)。
谦卑的人。《新约》作者按七十士译本引为“贫穷的人”,。基督的信息就是为了心灵贫穷和谦卑的人。耶稣自己“心里柔和谦卑”。凡到祂那里的人也要变得像祂。
医好。耶稣来是要减除那些在罪担下疲惫不堪之人的痛苦,11:28-30,。基督是大医师,专来治疗人的心灵。
报告被掳的得释放。屈从罪恶的人成了罪的俘掳和奴隶,。基督来,是要把人从罪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祂里面得自由,,8:2-15)。这个词本身和所表达的意思,来自禧年的宣言,,。见注释。
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直译是“恢复视力”,如七十士译本。“瞎眼的得看见”。希伯来语动词paqach 从不用来指打开门,而是特指盲人恢复视力和聋子恢复听力,42:7)。在,7中,神的仆人弥赛亚将做这里所预言的工作。
1~3第1、2节上描述弥赛亚第一次降临的工作,第2节下、3节描述祂第二次降临的工作。耶稣基督自称是弥赛亚,在会堂里读经时只读出祂第一次降临所作的事工。“报仇的日子”给非信徒带来审判。同时,弥赛亚要“安慰”以色列,当时她已经历过大灾难时期的逼迫。
1~3本段经文令人联想到记载在42:1;48:16;50:4的仆人使命。“我”并未自称仆人,但明明是在论及以仆人身份来到世界的弥赛亚使命。他的使命是:①传好消息给贫穷的人。“贫穷的人”指“身心被欺压的人”,“好消息”并非指审判,乃是指“救恩的消息”。弥赛亚的第一个使命就是施恩给被欺凌的人;②医好伤心的人。安慰因不幸与灾祸陷入绝望的人,缠裹他们受伤的心灵;③使被掳的得释放。断开罪的辖制,使罪的仆人得到荣耀的自由,,;④使被囚的出监牢。在字面意义上指禧年的自由或奴隶的解放。与③相对应,③使人得享灵魂的自由,④使人得到身体的自由,;⑤安慰一切悲伤的人。歼灭仇敌安慰选民以色列,直接与神的最后审判相连。61章从预言的双重成就观点,提示耶稣的初临与再临末世境况。
1-4 仆人的职任:以赛亚表明自己受神膏立,被差派向同胞传讲锡安复兴的信息,以此安慰、鼓励他们。日后耶稣基督在会堂读经念到这里1-2节时 ,指出这话在他身上应验,因此本段可有双重解释。
61:1~11弥赛亚的到来。最杰出的解经家耶稣曾将本章内容引用在自己身上,明确表明此内容与他相关。虽然字面意义上是记述以赛亚蒙神呼召得到权柄与任务,实际上是记录弥赛亚的蒙召。本章脉络:①首先阐明弥赛亚为圣徒蒙神呼召(1-3节 );②预言弥赛亚必成就所蒙的呼召,使祝福临到圣徒(4-9节 );③得救的圣徒确信并颂赞弥赛亚的恩典(10-11节 )。
【被掳的得释放为正义之举】古代近东世界,释放犯人(债务牢狱 )作为正义之举,通常发生于新王即位后的第一或第二年(之后则定期为之 )。例如,旧巴比伦国王安米萨杜卡(主前十七世纪 )因着沙马士神的缘故,取消了债务。因此,此处的「恩年」指的主要是针对那些有亏欠的人(可能是财务上或是法律上的因素 ),以及释放因债为奴的人。和以色列不同的是,巴比伦的这项赦令,全凭君主的心血来潮,没有证据显示是神所下令的。的注释有个例子,是理想的国王作出这样的决定。历史上,犹大最后一位国王西底家曾宣布自由。关于以上和其他正义之王执政的特色,请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暂编注解〕有解经家指出,主耶稣在拿撒勒会堂宣读这段经文时,读到“报告耶和华的恩年”(新约作“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便停住了,没有把全句读完。这应验基督第一次降临是“神悦纳人的禧年”(恩典时期的开始 ):但下半句“神报仇的日子”,要等到基督再来时才应验,,。
「耶和华的恩年」:按,律法规定人在禧年中要彼此怜恤,让奴婢得自由,欠债的得豁免,穷人得回产业,同样,「耶和华的恩年」表示神要施恩与祂的百姓。
「我们神报仇的日子」:神拯救祂子民之时,也是祂审判敌人的时候。
报仇的日子。本节对比了接受弥赛亚的人所得的恩惠和拒绝祂的人所得的报应。基督曾在拿撒勒的会堂中,以“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结束了《以赛亚书》的宣读。耶路撒冷遭遇“报应的日子”,是因为犹太人拒绝了基督和祂救恩的信息,23:36-38)。耶路撒冷的毁灭预表最后报应的大日。
一切悲哀的人。为自己的罪和别人的罪,,,,12:21,而悲哀。
【】「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
〔暂编注解〕「喜乐油」:指犹太人在欢乐的时节所抹上的香油。,45:7,
「公义树」:以色列民如被神栽种,有神所赋的公义,能荣耀神。
将喜乐与威严的象征——荣耀的冠冕作为代价,赐给悔改哀恸、披麻蒙灰的人。喜乐油代替: 心中充满悲伤,自然会流泪,赐圣灵给流泪忍耐的人。赞美衣代替: “衣”常用于表明人的身份或所处的景况。高贵的人会穿贵重的衣服,佩戴许多饰品。低贱的人则相反。遭丧之人会穿丧服,摆设婚筵的人会穿礼服。许多人穿的是忧愁衣,如今借着弥赛亚的事工,都穿上了赞美衣,表明弥赛亚使他们的忧愁变成喜乐。
悲哀。见第2节注释。
华冠。直译是“头饰”,“冠冕”或“花环”,如新郎或战场上的胜利者所戴的。喜乐油要代替头上象征悔改和悲哀的灰尘。
喜乐油。用该词指基督。在悲伤和禁食的日子里,希伯来人不使用膏油,。现在要消除一切悲哀的迹象。神的子民要打扮好准备过节喜庆。他们要用盛装代替举哀的衣服,。
忧伤之灵。或“沮丧之灵”。
公义树。旧约经文中常用树比喻百姓,在这里是指神的赎民。他们是公义的,因为他们披戴了祂的形象,并按祂的形像获得了再造。
所栽的。见注释。
得荣耀。当神的儿女结出公义的果子,并在生活中表现祂品格的特征时,神就得了荣耀,。
【】「他们必修造已久的荒场,建立先前凄凉之处,重修历代荒凉之城。」
〔暂编注解〕见注释。
4~9神差弥赛亚带给以色列的结果。首先使以色列百姓认识到蒙神祝福,并使列邦认识到以色列蒙神祝福,并进一步他们也一起服侍以色列的神。或许有人并不认为这是大的祝福。60:5-9记述祝福的具体现象,本段经文阐明祝福的具体根据与原因。对耶和华的信仰并不是个别的祝福现象,乃是蒙所有祝福的根据。
4~11对千禧年国度之境况的描述。
【】「那时,外人必起来牧放你们的羊群,外邦人必作你们耕种田地的、修理葡萄园的。」
〔暂编注解〕以赛亚宣告预言时,犹大正面对外邦人的侵略束手无策,寻找躲藏之处,后来悲惨地沦为奴隶。然而,这些状况却突然发生彻底的变化,外邦人竟从属于以色列。此异像包含两个复合意义:第一,尚未悔改的外邦人,必然屈服于真以色列,哪怕是迫于强制 ;第二,在政治上一直欺压以色列的外邦人,将在超乎政治的属灵层面上,从属于犹大的信仰——圣经启示。
曾经与以色列为敌的外邦人,将成为他们的朋友。那些曾经使土地荒废的人将与以色列合作重建。,2。以色列人带头,悔改的外邦人协助,56:6-8,60:3-10)。
5-7 锡安居高位、享繁荣:进入新时代,外人不独不能辖制百姓,更要成为他们的仆人,为他们劳役。
【】「你们倒要称为耶和华的祭司,人必称你们为我们神的仆役。你们必吃用列国的财物,因得他们的荣耀自夸。」
〔暂编注解〕以色列民在属灵方面领导外人,扮演祭司的角色,把律法教导他们,又为他们代求。
祭司。亚伦的子孙献身事奉神。以赛亚在这里预言了所有神的子民作为“祭司的王国”,把认识真神的知识传给外邦人的伟大使命,。
财物。希伯来语是chel。该词在中译为“财宝”(见该节注释 ,。
他们的荣耀。或“他们的财富”(英RSV版 )。外邦人的财富将给神的事业带来荣耀,。
【】「你们必得加倍的好处,代替所受的羞辱;份中所得的喜乐,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内必得加倍的产业,永远之乐必归与你们(原文作“他们” )。」
〔暂编注解〕“加倍”。指双倍的荣誉。
加倍。约伯受苦以后,神加倍赏赐了他。神的子民觉得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是他们应受的两倍。然而神会充分奖赏他们,,,。
凌辱。神将赐喜乐代替凌辱和责备。形势发生了变化。他们原来是受压迫和藐视的,现在却得到尊敬和荣耀。以赛亚在第7-9节是讲论以色列,而不是像第5,6节那样对以色列说话。
【】「因为我耶和华喜爱公平,恨恶抢夺和罪孽。我要凭诚实施行报应,并要与我的百姓立永约。」
〔暂编注解〕「立永约」:另见54:10; 55:3; 59:21。
恨恶抢夺。以赛亚在这里似乎回到了的思路。神喜爱公义,怜恤和慈爱,,但拒绝单单形式上的崇拜,,。只有“手洁心清”,行为正直,作事公义,诚心说实话的人,才会“住”在祂的“圣山”,15:1-5,。
我要凭诚实施行报应。希伯来语是pe`ullah。即(按照行为 )“报应”。和。那里是指劳动的报酬。神将严格地论功行赏。
永约。见;,33注释。
8-9 神与子民立永约:神并不喜欢以色列民受外人凌辱、压制,要补偿他们所受的苦楚,与他们立永约,使他们的后裔蒙福,让外人看见也得承认耶和华的确赐福与他们。
【】「他们的后裔必在列国中被人认识,他们的子孙在众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见他们的,必认他们是耶和华赐福的后裔。」
〔暂编注解〕他们的后裔。就是“他们的子孙”。
被人认识。即被人了解和喜欢,。人们将看出神的子民受到上天的特别祝福和眷爱,28:10)。
外邦人。直译是“列国”。
【】「我因耶和华大大欢喜,我的心靠神快乐。因他以拯救为衣给我穿上,以公义为袍给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华冠,又像新妇佩戴妆饰。」
〔暂编注解〕「以公义为袍」:与上句「以拯救为衣」同意思。
大大欢喜。锡安对神赐给她的奇妙恩典报以感恩和赞美。神已仁慈地除去了她的耻辱,使她在世人眼中显为光荣,54:1-8,,61:7)。
以拯救为衣。这“衣”代表基督完美的品格,是祂的子民在今生就要穿戴的,与我们自己的“污秽的衣服”形成强烈的对照。
华冠。见本章第3节注释。
像新妇。见注释。
10~11先知为使百姓确信弥赛亚的到来及其事工的预言,使用过去时,仿佛预言已成就,并且提前歌唱预言得以成就后的感恩赞美。我们也要建立以赛亚那样的信仰,坚信神所应许的未来之事如过去已成之事。在这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没有比信仰的确信更能带给人勇气与智慧。尤其根据圣经启示的对信仰的确信是完全与公义、勇气、知识一致的,是得到圣经的保证的。
10-11 感恩赞美诗:先知代表以色列民向神感恩,发出赞美。
【新郎和新娘的穿著】西亚地区衣着和打扮的线索多半靠着图像。古代以色列新郎和新娘都穿着典礼用服饰。巴比伦和以色列新娘有时候穿着刺绣的衣服,特殊的腰带和面纱。此处新郎戴着「华冠」。特殊节庆服饰的不同,可能也取决于婚姻双方的经济情况。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田地怎样使百谷发芽,园子怎样使所种的发生,主耶和华必照样使公义和赞美在万民中发出。」
〔暂编注解〕罪恶造成了全地的荒凉,但地球不会永远是这样。神恩典的福音将使不毛之地发芽开花,结出公义的果子,归荣耀给神,。参以赛亚比喻中的葡萄园,,35:1-2,41:18-19,43:19-21,44:3-4,55:12-13)。
【思想问题(第61-63章 )】
1祂神的义仆及子民要负上责任,见61:1-3; 62:6-7, 10;63:7, 15, 17。祂祂神盼望外邦对选民有何看法?祂祂这些给你什么提醒?
2祂神对百姓感情甚深(62:5-)
【】
【传好信息】「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
这句话使我们联想约旦河的情景,主受浸之后,圣灵仿佛鸽子降在祂身上,四十昼夜祂在试探之中,仍不能剥夺祂原受的恩膏。祂来到加利利,站在拿撒勒会堂,宣布圣灵的能力。
如果主需要,我们岂不更需要吗?祂必须先接受圣灵的膏抹,然后才想包裹破碎的心,宣布被掳的得释放,开监牢给被捆绑的,而且祂传道,安慰,将喜乐带给人,我们若没有这种被膏的经验,又怎么可做这些工作呢?
这正说明现今的世代,基督的使命怎样借着教会实行出来,教会是蒙差遣去传递这项有福的事工,圣灵教导我们看见世界的惨状,因为其中充满伤心的、被掳的、被囚的人们,他们需要神的说明与看顾,人们堕落无助的情形那么严重,需要三位一体的神来救助:主耶和华——父神,我——圣子,灵——圣灵。
当主耶稣引用这些话,祂停留一下,因为下一节经文的真理至少等待许久才实现,从报仇的日子至恩年,悔改的时间延长了,神不要罪人灭亡,却欲望他们回转而存活。
──迈尔《珍贵的片刻》「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
报好信息,是对人好的事,是人都该去作的;但却不是人都能作,都肯作的。
主耶稣开始公开的事奉,进了拿撒勒的会堂。祂不是偶然去,而是“照祂平常的规矩”,每安息日去聚集礼拜。但那是多么不同的一天。祂站起来要念圣经。当会堂的执事人员,把先知以赛亚书交给祂的时候,祂不是碰巧开到那里,而是找到一处经文。这表示祂平常对圣经的熟悉,也表示祂特意用这段经文,宣告祂的事奉。可见这是划时代的信息。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
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
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
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在及19节,和我们的旧约以赛亚书略有不同,是因为福音的作者,记载主耶稣的话,是依据当时通用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和我们所见的译文意义并无差别。主宣读到“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就没有再读下去,那是说,祂把“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延迟了。虽然那也是主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在那时候。正如主耶稣所说的,天父“因为祂是人子,就赐给祂行审判的权柄”;但主又说,祂第一次来的时候,“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
主耶稣所宣告的,实在是好信息:神差祂的独生爱子到世上来,为了人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作为赎价,使凡信祂的人,罪就得神赦免,而蒙神悦纳;使被罪压伤的人,得以医治,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得以自由。历代以来,还有比这更好的信息吗?只是有一件事,好信息只有谦卑的人才可以接受。到末日主再来的时候,就是报仇的日子,要把仇敌撒但践踏在脚下;骄傲不肯悔改,强项悖逆的人,就要受审判,被定罪,与敌挡神的那恶者撒但一同沉沦。
今天教会在地上,是要遵行主耶稣的使命,靠着圣灵的大能,传扬这好信息。愿世人趁着这拯救的时候,接受主耶稣的救恩,进入神的恩典中。──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使他们称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
代替是神的法子。神不是把灰尘改变改变,神乃是把华冠代替灰尘。神不是把悲哀改变改变,神乃是把喜乐油代替悲哀。神不是把忧伤改变改变成,神乃是把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改变,从来不是神的方法。神的方法乃是改换。
—— 倪柝声《得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