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你还是有娼妓之脸,
不顾羞耻。
你呼叫,我便回答,
你手所做的,你必羡慕。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使公义如江河(Wadi )滔滔。
b. 归家,却仍非真正的家
在这一章中,以赛亚宣布了被掳之人离开巴比伦,踏上回乡的蒙保守之路小型的出埃及(20~21节)。由此观之,古列已经按照神的计画,达成了他的任务,所描绘的拯救宣言已经成就。先知的主题一步步展开。一方面是得救的喜乐、回乡的期待,但另一方面,却出现另一个更黑暗的真理。第22节显得非常突然,以致有些注释家声称,这是后来才插入经文的;它坦白地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这句话虽然突兀,但是若仔细读本章,却会发现它没有不恰当之处。这批从巴比伦救出来,由牧人引领归家的,是怎样的百姓?乃是曾经放弃以色列之名的特权(1~2节)、顽梗(4节)、拜偶像(5节)、不留心、不明白、诡诈又悖逆(8节)的人。这一连串的指控如此严厉、无情,许多注释家又怀疑,它怎么可能出于那位他们所谓的「安慰先知」(取自之笔他怎么会如此「不令人安舒」?但是我们要问,按以赛亚从以来主题的发展,他在这里怎么还会说别样的话?毕竟,导致百姓沦落巴比伦最严重的罪,首推不信。他们被病态的自怜所迷,是神瞎眼的仆人,因不遵行祂的律法而受捆绑;灵里对管教不起反应、25);因执意瞎眼与耳聋该受责罚;对神感到厌烦,败坏纯真的宗教;由于国家主义的骄傲作祟而拒绝古列计画,无论怎样警告、保证,和呼吁,都不为所动;与神辩论,越过了合理、恰当的范围以下);悖逆、顽梗、远离公义。因此,四十八章与三十八至四十七章的差异,并不是因为两者格格不入,而是因为这一章为高潮。前面分散在各章之中的,在此集中在一起。因此,离开巴比伦回归故园,并不是回到神面前:恶人必不得平安。改变位址并不等于改变内心。脱离政治上被掳的光景固然很了不起,但与神相和、脱离罪,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这是尚未成就的。不过,这方面也在本章中作了原则性的声明。第3~6b和6c~7节分别谈到早先的事和新事;四十八章可分为大致平行的两段(1~11、12~22节),因此从对应的经节可以找到解释:早先的事是指古列计画(14~15节),而新事则以仆人的出现开始(16节)。110神按照祂的信实,实现了古列的应许,但祂为自己的百姓还有更进一步的预备。 1~2.以色列的素描:不真实。光荣的名字(1b节)、纯正的谱系(1c节)、真实的宗教信仰(1de节)、公民的特权(2a节),和可以倚赖的全能真神(2bc节)但(1f节)这一切对他们都不实际,信仰不具真实性(诚实),无法达到神的标准(公义)。 1.雅各……以色列……犹大:分别指百姓的源头、立约的地位,和特定的祖先。水源(见:;。起誓:宣誓效忠。求告(和合:提说):举行全套宗教仪式,藉以求告神的名。 2.自称为公民是「按……称自己」。以赛亚将光圈缩小:雅各家(1a节)、以色列家(1b节)、犹大家(1c节),如今则为耶路撒冷的居民。这是可夸的称号但却无实质。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那最小的焦点内:倚靠以色列的神。这句话带我们进入个别信靠的范畴。若单就文字来看,这里所讲到不谛为真宗教的标记,一切其他的属灵与宗教活动都因此而显为宝贵;但是,按上下文来看,这句话也不实在。第2节的希伯来文前面有介绍式的字( ki ),NIV未译出。这里必须将它译为「虽然」,表达出他们的两个声明有关公民权和个人的信仰都是空话。全能上主是祂的名(和合:名为万军之上主):这个说法用在时,是强调神的全能,祂可以统治世界,有能力和权柄向巴比伦施展报复。在,神所面对的情况非常不同:那称为祂百姓的人已经彻底失败。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祂仍然是「全能的上主」,足能应付得了。他们失败,但祂却未被击败。祂是「上主」,在祂临到埃及,将百姓带出死亡的利爪之时,曾向他们启示出祂名字(雅巍)的意义。他们声称属于祂,其实并不真确,但是祂却肯定自己仍是以色列的神。祂要再一次证明,祂是他们的救主。 3~6b.先前的事:不配之人所得的祝福。古列事件(见第四十七至四十八章注释题目,书版第381页)早在他出现之前很久之前,就已经是预言的题材(3节)。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预测与期待,理由乃是因为百姓与偶像连结,灵里不忠。以赛亚在前面曾提出论证,揭发偶像毫无生气,他在这里则用同一个论证来揭发以色列毫无生命!遥远的预测、突然的实现,使他们没有机会把功劳归给偶像。 顽梗( qa ̄s ̌eh ,4节):「粗率的」、「坏脾气的」,指不易相处的性情。颈项……铁:不能顺服,自信满满。额……铜:固执己见、心思封闭。承认(6节;和合:说明):除了前面所有的指控之外,以赛亚在此又补上一项,即使证据充分,他们也不愿意承认。 6c~11.新事:神的荣耀。 6c~8.「早先的事」(3节)是隐藏的,到时候才突然实现,免得别人将功劳归给偶像;新事(6c节)在成就之前就启示出来,省得以色列骄傲地宣称,自己已经知道了。对偶像的忠诚(5节),与对自我的专注(7节)相呼应。灵里的不忠(5节),与执意的背叛(8节)相呼应。神还怎么能继续呼召祂的百姓?他们定意误解(5节)、不肯接受事实的纠正(6ab节)、自高自大,认为「什么都知道」(7节)、不为神启示之真理所动这是神子民最严重的罪。诡诈(8节):与对亚述的指责相同。以色列的使命,是要让世界像它一样,但是它却容让世界模造自己(见、5以下的注释;。 9~11.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神仍然容忍祂如此不堪、不配的子民?第一,祂行事是为我的名。祂的名是祂本性的总括(类似缩写),在这本性中有一种神圣的逻辑在运作,约束本当发作的怒气。但是,祂的名亦是祂已经显明的自我启示,而(见2节)「雅巍」不单是至圣的神,要前来审判,也是那位拯救与救赎的神,。祂的百姓在启示面前作假,但是祂总是忠于自己的启示。第二,这里提到我的颂赞,是指应当归于我的颂赞(见11)。这一点可用和来作比方若弃绝背叛的以色列,会让世人误会神的性情与能力。第三,还有神的拣选,111见,,(参:,,;。神为何如此拣选,则是只有祂自己才知道的秘密,可是祂的拣选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致,而是祂的意志坚定的委身。祂在作拣选时,完全明白祂百姓的情形(8节),但却不会因而有所动摇,祂要完全实现拣选的初衷。 熬炼……却不像……银子(10节):银子在坩锅中加热,直到除尽渣滓。如果神也这样对待祂的百姓,就会一无所剩。所以,虽然祂领百姓经过试炼,却总设下一个限度:他们从来不至受到当受的待遇,所遭遇的一切总是为了成就祂的旨意。苦难的炉:按范例的说法,这是指埃及;,而(10b节)祂不会改变祂在那里所作的选择。按当时的状况而言,炉可以指巴比伦,而动词「拣选」的意思,与和的「重新再拣选」相同。将荣耀归给另一位(和合:假神):如果以色列的罪使神的旨意无法成就,那么罪的荣耀就比祂还大;倘若百姓仍留在被掳之地,那么巴比伦的神只就得了胜。但无论是历史上的权势(巴比伦)或是罪的力量,都不是最终的优胜者。 12~16.掌握一切的神。12a节重复第1节,显示出以下是本诗的第二部分。一再出现的当听之呼召(12a、14a、16a节)标示出这一部分的分段:神掌管全宇宙(12~13节),并掌管历史,把祂所拣选、要成就祂旨意的人带上世界舞台(14~15节),祂也掌管祂仆人的出现,就是受托要完成祂使命的那位(16节)。 12~13.选召:请注意第1节相同的动词(和合:称为),那里揭发了以色列总体的不忠。但是他们的不忠并未废掉神的信实:他们否定了自己的呼召,祂却肯定自己对他们的呼召。我是祂(和合:我是上主):祂乃是过去不变、永远不变的神。召呼(13节)也同样是动词「选召」。借着祂的「召呼」,祂主导整个宇宙,使它稳定,运转不息。立住:「立在他们的位上」。神「召呼」的全权,可以证实祂对以色列的选召也不会失败,必会达到目的。祂是首先的,因此祂的作为不受任何外力的勉强(无论是世界的创造,或是以色列的选择);祂是末后的,因此祂立于末了,凡是试图反对祂的力量,都不能对祂构成威胁;祂(为世界,也为以色列)所开始的事,必会得到最终的胜利。 14~15.此处光圈从宇宙(13节)缩小到个体(14节),话题从创造转到历史。神和所有的神只不同,祂能预测,也能成就(14ab节);祂的古列计画会击败巴比伦(15ab节);在这件事上,神并非遥远的神,而是在历史过程的细节里运作,以达到祂的旨意(15cd节)。因此,祂既超越历史,又在历史之内:历史的动向是从祂的心思开始(14ab节),权势的兴起及所达到的目的,都由祂决定(14cd节),祂说出决定性的话语(15ab节),并亲自督导它的实现(15cd节)。神的话(14ab、15节)是世界历史的前后括弧。 前面曾用预测和成就的论证,来向偶像挑战(如,,并呼召以色列回到真信仰中。14节这里则用此来向神的百姓保证,因为他们得知古列计画之后,感到十分难过,。神既亲自在这事的背后,一切必定会成为美好。上主所拣选的同盟(和合:所爱的人)必……(14节):直译为「『那上主所爱的』必运行……」,括弧中的短语彷佛一个头衔。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句预告,因古列石柱上有论到马尔杜克的话,说「他呼召古列……在他旁边有如朋友……」。但马尔杜克只在事后才声明自己有智慧,而且并没有讲到巴比伦的情形,和它未来的命运。以赛亚则预言,古列从出身直到事业的巅峰,都是一位更伟大的「朋友」在计画、督导。选召(15节):参12~13节(召呼)。神全权的呼召是圣约(12节)、创造(13节),和世事(15节)最重要的因素。 16.神的话再一次是起始者,是肇因;此处论到差派匿名发言人之事。不过,这里告诉我们,差他的是全权上主( ʾaḏo ̄na ̄y yahweh ;和合:主上主),他又有(被赋予)祂的灵。在这几章中,惟一得着神的灵之人,就是那位仆人;在第三首仆人之歌里,神的称号「主雅巍」出现之处,紧接着提到,祂赐予、引导,并帮助仆人。此外,当仆人在五十六至六十六章中重新以征服者的身分出现时,一开头便说,全权上主的灵在我身上。112因此,我们几乎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一节乃是神仆人所插入的话,因他是对等经文3~6b中宣告之「新事」的运行者。这几段经文的平衡,是用结构来辅助解释的最佳例子:早先的事(3~6b节)、新事(6c~7节);古列(14~15节)、仆人(16节)。当然,这里插入的话令我们感到突然,但仆人这样从背景中踏出来讲话,却并无不妥之处。第一,它与前文相配。神是宇宙的全权统治者(13节);祂对历史的掌管可以从古列身上看出(14~15节);但是,以赛亚所启示的仆人,乃是历史一切走向的高潮。第二,它与下文相配:古列的重要性到就退出了。而22节所引起的问题,仆人是最适合回答的人。这情况就好像一位元演员正离开舞台,而另一位演员安安静静地现身在台上。 17~22.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出现。平安的思想拥抱着这几节:曾经可能有的平安(17~19节),和不会有的平安(22节)。中间则为离开巴比伦的大事(20节),以及有如出埃及般的回归(21节)。政治的解决百姓离开巴比伦、回归故园并没有恢复过去曾可以出现的平安。使平安不得临到的,是不顺服之罪(18节),除非罪恶完全对付清楚,否则平安便不会实现。 17.救赎主:神既是他们至近的亲属,便负责他们需要的解放。祂已用全能引导历史,兴起古列,那位征服者兼解放者。以色列的圣者:在四十至五十五章中,以赛亚称神为「救赎主」共十次,其中六次就像这里一样,将神为至近亲属的身分与以色列的圣者之头衔相连,,,,。那位圣者应当亲近他们,成为至近的亲属,这是恩典与俯就的奇妙表现,但是它引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不单牵涉到他们是否配得,更牵涉到罪这件事。这位至近的亲属是否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以赛亚坚持将这两个观念放在一起,显然是为了这个缘故。无论神带给他们什么帮助、无论祂怎样拯救他们、无论祂获得怎样的胜利无论祂从他们身上拿去多少担子,自己来背负祂依然是那位圣者。总有一天,祂的圣洁与他们不配的罪之间的差异,必须要面对。以赛亚循着这条路线,为22节突兀的宣告铺路,也为仆人所要成就的灵性救赎铺路。教训……引导:神用祂所说的话在百姓当中工作。拥有神启示的话,乃是他们的特权。首先,这是神对心思(「教训」)所说的话;其次,透过心思而达到意志(「引导」);最后则是在生活上顺服;使你得益处,这是让人得到最大好处的途径。 18~19.这几节将17节的主要思想神的话、蒙福之路再加以发挥,不过是用表达渴望的方式,回想过去原本可以有的状况。顺服必定会带来的事,第一是平安全备的幸福向神、向人、向己,,;这种平安是恒长的,是完满的实况,如河水,并非季节性的溪流;第二,公义,这里是指:过神视为正确的生活。海浪常代表极大的能力,,,这里的想法亦可能如此:这种生活能不受敌对力量的影响,持续而稳健地过公义的日子。第三,因着顺服,神的百姓进入祂圣约的祝福中:后裔……如沙,,包括那特定的福曾提出),就是子子孙孙都能敬虔。第四项因顺服而来的祝福,是永远蒙神眷爱:名……永不剪除。当然,我们并不是凭着顺服而得到永久的保障,而是说,顺服的生活可以证明我们实际上已经站立在神面前;。 20~21.虽然17~18节提到失败的记录,神的怜悯仍然得胜,呼召他们离开巴比伦,进入神所眷顾、赐福的新出埃及。离开(直译:出来)和逃脱都是出埃及的动词(如:,,。用在这里,不是要表明有危险,必须要逃离,乃是开始在塑造另一幅「出埃及」的景象。在历史上,回归(拉一~二)的人数并不多,但这并不减损它是神伟大、出埃及式的作为:祂兴起了古列,带他前来,让征服者成为解放者,这是应许得成就的祝福,;又见:。百姓失败了,未能光荣地进入神所打开的门,但从17~18节来看,这件事并不让人意外,而我们也不应该让这个光景减低此一事件的伟大,他们回应的微弱,不能削减祂为他们所成就的作为。传扬……欢呼(20节):如果他们能光荣地回应,并且顺服,他们的解放就可以成为向全地的见证。其实,这本是震动全世界的大事,但他们并不觉得如此。救赎:把他们的需要肩负在自己身上,并使他们得到满足。干渴……盘石(21节):这是追忆从前在旅途中从来不缺乏神供应,不过这里用,乃是刻意的挑选,因为那个例子表明,百姓虽埋怨,神仍然眷顾,而这时候亦然他们虽然不喜欢神的古列计画,满腹劳骚,以下),但却仍然蒙受其中的祝福。 22.113改变环境并不能改变内心。他们虽然离开巴比伦,却没有将他们的性情和个性留在那里。他们仍是17~18节的那群人,远离平安之路。恶人是很广的字,正可以总结本章对以色列所有的指控。这个字成了巴比伦经历的碑文。他们到那里是因为犯了罪;他们留在那里时,道德并未改革,甚至也没有承认这方面的需要;他们归回时与出去时没有差别。他们是回到了迦南,但是却仍然需要被带回到神的面前。 102Smart ( History and Theology in Second Isaiah ) 把所有提到古列的资料都删去,认为那是第五世纪住在耶路撒冷的团体对「第二以赛亚」的「重新诠释」。对这个看法,或许提出一个评论就已足够,请注意,Smart 曾亲自责备那些将「以色列」之名从挪去的人,说他们「违背了经文监别学所有恰当的过程」。可惜,R. K. Harrison (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Tyndale Press, 1970], p. 794]) 赞同Smart的看法。如果预测式的预言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就不能加以设限,而既然旧约没有圣灵感动的过程或「心理」的秘密告诉我们,我们就无从判断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而从整本圣经看来,名字的启示是不足为奇的(见如:;;。 103古列圆柱,见 D. W. Thomas (ed.),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Nelson, 1958), 92-94页;D. J. Wiseman,《圣经新辞典》上册,334页。这是一个宣传记录,由马尔杜克的祭司制作,为要刑罚拿波尼杜斯,因此它决定,每一块石头都要翻过来,以颂扬古列,视他为马尔杜克所兴起的人物,为要刑罚拿波尼杜斯。但,当然,马尔杜克只是把这事放在自己心里,大家都要事后才知道。 104光与暗是拜火教中最典型的主题,有人因此建议,这一节反映出波斯的环境。这种讲法未免过份夸大,因为这两个主题在圣经中也很常见。无论如何,拜火教的人所依据的光/暗二元论之经文,可回溯到西元前一二○○年,所以不能以此为理由,将这段经文的日期定为在以赛亚之后。 105英国圣公会三十九信条中的第十七条。 106的希伯来文很难翻译(这有什么希奇?),不过意思很清楚。NIV 将希伯来文的大意译出,而它的解释是正确的。参 RV, NKJV, NASB。 107一般的解释为,逃脱的人(20b节)是古列征服之后剩下的人,因此他们能赞赏神的作为。这事(21c节,译注:和合未译,在「指明」之后)指古列的经历,神既能先行预告,就显明祂的确是神。这样的说法大致符合这几章,可是与直接的上下文无法密切配合,也不符合的结构。 108取自 T. Olivers, 'The God of Abraham praise'。 109取自 J. Newton, 'Begone, unbelief; my Saviour is near'. 110以赛亚「早先的事」和「新事」的用法很有弹性。「早先的事」可以泛指过去的事、与未来的征服者有关的事、或出埃及;「新事」是仆人的事工、和从巴比伦归回;必须由上下文来决来。在这里,把早先的事视为指古列的兴起、新事视为回归(Skinner),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这段里面,早先的事必须对以色列有利,但一位征服者的到来,对他们并没有好处。Whybray 认为,新事是巴比伦的倾倒与归回,但是,按他的第二以赛亚假设来说,这怎样可能?那「新」的、从前从来未听过的,怎么会是耶利米和以西结已经预言的事? 111MT 为 beḥartîḵa ̄ ,「我拣选你」;Qa 为 beḥantîḵa ̄ ,「我试炼/炼净你」。从经文来说,这样的变动十分小。当考虑的乃是意思是否相配。既然以色列的「银子」都是「渣滓」,熬炼下来恐怕一无所剩。然而若说,这块银子是在「火炉中」,而神「选择」将整个过程设限,并且「更新祂的拣选」,便配合得恰到好处。 112以赛亚九次提到圣灵的赐予,,,,,,,,。其中有五次和弥赛亚有关。 113有些注释家怀疑,这些话是否为原文所有。F. Delitzsch ( Commentary on Isaiah [T. & T. Chark, 1873]) 和 Young ( Studies in Isaiah ) 说 明了其意义,但是并没有解释它们在这里的地位。Kissane ( The Book of Isaiah ) 观 察到在有同样的字,他相信那里的字是原文所有,但是却认为这里是误植。Whybray ( Isaiah 40-66 ) 认 为,或许两处都是编辑的评注,要将经文分段,可是他并没有提出理由来支持这个看法。【】「我为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我焉能使我的名被亵渎?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暂编注解〕“从犹大水源出来的”:指从犹大所生的,有译本作“从犹大腹中出来”。
百姓提说“耶和华”,但却实行偶像膜拜(5节 )。
「犹大水源」:指承接犹大所得的福气;显示当时的听众是犹大人。
当听我言。以赛亚对以色列中的伪善者说话。他们自称事奉神,实际上却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犹大水源。《塔古姆》为“犹大的后裔”。
题说。直译是“使人记住”。
1-2 指出以色列人有雅各家、犹大的血统,他们所信的耶和华神;然后指责他们名不符实,违背与神所立的约。
1~2圣徒应当持续聆听、顺服、实践神的话语。神呼唤以色列的声音也是今日呼唤我们研究圣经的邀请。
1-22 以色列的顽梗与耶和华宽容的爱:本章结束由40章起论古列兴起搭救以色列掳民的信息。
48:1~22对悖逆的犹大的最后警告。本章的预言是第三部分第一段的结尾,使人惶惑。本章内容与之前无条件施恩的信息不同,对终不悔改的犹大发出最后一次警告。前面记载的神无条件的慈爱强调神先伸出慈爱的双手领人走上义路。救恩的成就,并不意味罪人不需改变,神就会施行拯救。人悔改是神无条件的爱带出的结果,是神的公义得以满足的最低限度,是得救的必备因素。综合本章与其他内容,可以认识到,犹大作为一个民族得到了神的拯救,并不意味每个犹大人都无条件得到拯救;与此相似,列邦受到审判,并不意味着每个外邦人都受到咒诅。当时的国家作为义人与恶人的象征,成为拯救与审判的对象,并且证明犹大蒙拣选是为救赎史的展开。解释圣经不能断章取义,应通过整本圣经综合地解释。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圣经。并且,圣经作为神的启示,完全无误,但人对圣经的解释可能存在错误与局限。本章是演讲的形式,分为四个部分:①神对终不悔改者大发圣洁之怒(1-8节 );②同时,神也应许救恩(9-11节 );③神以信实再次阐明:毁灭巴比伦是为展开救赎(12-15节 );④最后的劝勉与警告(16-22节 )。
【】「(他们自称为圣城的人 所倚靠的是名为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
〔暂编注解〕“圣城”:指耶路撒冷。
「圣城的人」:即敬拜耶和华的犹大人。
这些背道的人自称是锡安的公民。但这只是在名义上而已,,,,15:8,,,9:6)。他们希望得到效忠神的好处,却不愿意付出顺从的代价。他们希望得到作门徒的一切特权,却不愿意承担其责任。
【】「 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已经出了我的口,也是我所指示的,我忽然行作,事便成就。」
〔暂编注解〕“早先的事”:指神以往的作为,,。
“早先的事”。巴比伦之掳掠的预言。
事: 与5-11节“这事”、“新事”相同,指神之前藉以赛亚宣告并成就的所有预言。本文也是预言将来的事,预言犹太人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神必会成就。神提前预言并成就,表明:①预言的真实性;②成就预言的能力;③成就此事的功劳只属于神;④使人相信神而得救。
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见,23;42:9注释。现在不是呼吁外邦人,而是呼吁背道的犹大百姓承认神的预见性。
忽然。或“意外地”。神已经预言了这些事。但是对于不忠心的伪善者来说,所发生之事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关于对等候主降临之人的类似劝勉,见。
3-5以色列素来顽梗刚愎,所以神老早预言他亡国被掳的事,免得他以为是巴比伦的神只使他亡国,转去拜偶像。
【】「因为我素来知道你是顽梗的,你的颈项是铁的,你的额是铜的。」
〔暂编注解〕铁的……铜的: 神以金属的刚硬特性描述以色列人背叛神的爱和忠告,栩栩如生地表现神对不肯悔改者的厌恶之情。颈项是铁的,表明不顺服神的权威 ;额是铜的,表明对待神慈爱与公义的无耻态度。
神在呼唤以色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子。神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和非常容易落入诱惑之中,就警告他们不要犯罪,。
【】「所以我从古时将这事给你说明,在未成以先指示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雕刻的偶像和我铸造的偶像所命定的。’」
〔暂编注解〕免得你说: 与11节对称。神绝不允许救恩的真正意义因偶像崇拜者的愚蒙变得混浊。神拯救的纯洁动机是为了使人称谢、颂赞,拜偶像者的错觉等于亵渎神的名誉。得救者献上的感谢、赞美,对神是荣耀,对人是至高的喜乐。
以色列人刚离开埃及就把他们的得救归功于偶像。在公元前586年以色列人被掳的时候,耶利米也斥责了他们的顽梗(耶44章 )。
【】「“你已经听见,现在要看见这一切,你不说明吗?从今以后,我将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隐密事指示你。」
〔暂编注解〕“新事”:指被掳后归回。
“新事”。从巴比伦归回的预言。
「你不说明吗」:意思是「你不承认是真的么」。
你已经听见。神的预言既已应验,他们也已亲眼看见了,难道他们还不愿意坦率承认神的预见能力吗?
新事。现在神进一步说明将要发生的事。世人和他们的偶像都无法预知这些事情。
6-8现在神才告诉以色列有关被掳之民回归的「新事」(参20 ),免得他先前顺从诡诈、悖逆的本性,滥用神的恩典。
【】「这事是现今造的,并非从古就有;在今日以先,你也未曾听见,免得你说:‘这事我早已知道了。’」
【】「 你未曾听见,未曾知道,你的耳朵从来未曾开通。我原知道你行事极其诡诈,你自从出胎以来,便称为悖逆的。」
〔暂编注解〕极其诡诈: 有些译本两次重复“诡诈”。在圣经文学中,相同的词重复两遍是表达强调、感叹、完全。
诡诈。见第1节注释。神十分了解以色列人悖逆的性格。祂知道他们不愿意相信,而且最终在悖逆中将还自以为义。所以祂现在发出一系列最不寻常的预言,包括他们即将的被掳,古列的使命(那是在他的时代一个半世纪以前 ),从巴比伦得救和其他与弥赛亚的降临有关的事件。
悖逆的。或“背叛者”,31:27)。
【】「“我为我的名暂且忍怒,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
〔暂编注解〕「忍怒」、「容忍」:可见以色列一直以来罪孽极深重。
「我的名」:指神信实的本性;神若剪除以色列,祂对列祖的应许便会落空。
「我的颂赞」:神是选民颂赞的对象,选民一旦被剪除,就无人会称颂祂。
犹大的百姓因为刚愎自用(见赛1-2注释 ),无法进一步得到神的怜悯和悦纳。而他们的堕落给祂的圣名带来羞辱,使人们以为祂是反复无常的,蓄意复仇,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与旨意的。神的名字代表祂的品格,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所以尽管他们顽梗,神还是要继续向他们显示仁慈和怜恤。他们是祂的子民。自古以来,祂拯救世界的计划就是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
9-11神是为着自己的名和荣耀的缘故拯救以色列,不是因他有什么好处。
9~11拯救的恩典。若按法律阐释在记载的神与以色列百姓所立之约,他们本该遭到灭亡。但神所立之约,是以永不更改的拣选与眷爱为前提。神甚至为不忠的以色列百姓提供“熬炼的炉”,维持他们选民的身份。如此,守约的神,为维系此约,甚至忍耐人的背叛。得到教训:①神为拯救人大发热心,;②不必忧虑罪人能否得救;③神赐予并维持这约,我们只有感谢、顺服神,自己无可夸口的。
【】「 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暂编注解〕“却不象熬炼银子”。若是从介词(with )解释,意思是熔化过程(以色列国受责罚 )不会产生银子。若是从另一个介词(as ),意思是神要用那比炼银子更热的火来惩罚他们。
神藉苦难(如亡国、被掳 )熬炼以色列,但他还未到银子那样纯净之时,神已拣选他,引导他离开巴比伦,如昔日引导他离开埃及「苦难的炉」一样,,。
令人省悟神赐熬炼的真正意义,神的目的并非熬炼本身,乃在于通过熬炼使人得到净化。
不像熬链银子。或“按银子的方式”或“像银子那样”。熬炼以色列,不需要炼银子那样的高温,否则会把她熔化掉。以色列要“从宽惩治”,,只须达到清除她污秽和渣滓的目的就够了。
我拣选你。或“考验你”,“提炼你”。
【炼银】银子在古代世界要经过熔化过程,把杂质去掉。银匠或是金匠用吹管煽火炉,用冻石或泥土的模子铸造产品。进一步资料,请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暂编注解〕人指着更值得信赖、更伟大的存在起誓,没有比神更值得信任的伟大存在,神只能凭自己的名起誓(45:23)。神并不是为维持自己的体面,乃是为应许以色列,永远顾念他们,使罪人确信随时可以悔改归回。
见第9节注释。如果神不救赎以色列,祂的名字就会在外邦人中被玷辱。神复兴以色列,不是因为他们的功劳,而是因为祂的怜恤,好使祂的名字得到荣耀。
【】「“雅各,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暂编注解〕「我是首先...... 末后的」:神是历史的创始者及结束者。
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 意指“蒙我拣选的以色列啊”。使徒保罗以“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表达这个事实。这样的拣选与人的意志无关,是神主权性恩典的拣选。所有蒙拣选的以色列,若省悟这种呼召,就有义务遵从神的教导,,,,。
我所选召的。在第1和2节中以色列人只是在名义上,而不是在实际上作神的子民。神让他们回顾自己最初是如何蒙召成为祂子民的,10:15,14:2,,,,。神提醒他们祂的慈爱,争取他们回归祂,。
我是首先的。见;,8,17;22:13。像以色列人一样蒙神拣选,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12-16呼吁以色列明白神不独创造万物、掌管历史,而且使古列完成救赎以色列的工作。
【】「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暂编注解〕见,26,28注释。创造宇宙的神使以色列成为一个民族,在地上作祂所拣选的代表(见第26-27节 )。
【】「“你们都当聚集而听,他们(或作“偶像” )内中谁说过这些事?耶和华所爱的人,必向巴比伦行他所喜悦的事,他的膀臂也要加在迦勒底人身上。」
〔暂编注解〕“耶和华所爱的人”:指古列。“巴比伦”和“迦勒底”是以色列人被掳去之地。
“耶和华所爱的人”。即古列(但古列显然从来没有得救。
耶和华所爱的人: 耶和华从未称古列为“所爱的人”,只是从使用的角度,称他为“受膏者”(45:1)。“受膏者”这称呼处于“所爱的人”这称呼的预备阶段。称古列为受膏蒙爱的人,是因为他成为完成神旨意的工具,但决不能理解成他蒙恩得救。圣经甚至如此称呼攻陷耶路撒冷、亵渎圣殿的尼布甲尼撒,27:6,。如此,我们当希望成为神的目的,而不是神的工具。使徒保罗也警诫圣徒谨慎这点。
当聚集而听。神再次对拜偶像的人说话(见第5节注释 )。
耶和华所爱的人。既可能指古列,也可能指以色列,48:12-13)。
14-15强调古列是耶和华所爱」的人,神与他同在,成就自己的计划。
【古列对巴比伦的攻势】古列首先对巴比伦的拿波尼度王发动宣传攻势,这记载于巴比伦文献。波斯王于主前五三九年有进展,于十月初,离底格里斯河岸的巴比伦约东北角五十哩的奥皮斯一役大胜。十月十一日,巴比伦以北三十五哩的西帕尔沦陷。十月十三日,波斯大军和平进入巴比伦,受当地人夹道欢迎。古列本人亦于十月三十日进城,宣告自己是巴比伦的解放者。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惟有我曾说过,我又选召他,领他来,他的道路就必亨通。」
〔暂编注解〕见第14节的注释。神既选召古列,也选召以色列,48:10)。
【】「 你们要就近我来听这话:‘我从起头并未曾在隐密处说话,自从有这事,我就在那里。’现在主耶和华差遣我和他的灵来(或作“耶和华和他的灵差遣我来 )”。 」
〔暂编注解〕“从起头”亦作“从第一次宣告”,指预告拣选古列王的事。“未曾在隐密处说话”:看及注。“差遣我和他的灵”:神把祂的灵赐给祂的仆人,,可指以赛亚或神的仆人,说他乃奉神差遣,有神的灵与他同在。。
“我”。指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这里把祂与“主耶和华”和神的“灵”相提并论,让我们瞥见旧约里的三位一体神。
「自从有...... 在那里」:神不仅预言救恩,而且亲自成就。
「现在主耶和华 ...... 他的灵来」:大抵是先知的话,声明自己蒙神差遣,有神的灵同在,所传的神谕正确可靠。
你们要就近我。就是亲近神。神邀请百姓倾听祂要说的话。
并未曾在隐密处说话。见第3-7节。
差遣我。根据上下文,说话的似乎是基督。神派耶稣执行祂的使命。耶稣从起初就与天父同在。但当天父要祂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工作的时候,祂就离开天堂去执行祂的使命,3:34,6:29-57,17:3-4)。耶稣作为弥赛亚进入世界以后,神就派圣灵降在祂身上,42:1,61:1-3,,,,。本节提到了神的三个位格。
【】「 耶和华你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教训你使你得益处,引导你所当行的路。」
〔暂编注解〕得益处: 神的启示带给人益处,神赐启示给人,激励、帮助人得到正当的益处,119:175,。
基督来教导人平安和福惠的诀窍,16:24-26,,,17:3),指导他们走永生的道路,14:6,。
17-19慨叹以色列从古至今未有顺从神,否则便得着神给列祖的应许,22:17),不致沦落到被逐的地步。
【】「甚愿你素来听从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义就如海浪。」
〔暂编注解〕神赐下祂的命令,是为了引导人走平安和公义的道路,。神的一切律法都是为了人的益处,指导他行走正路,保护他免于犯罪受苦。
18~19沉醉于过去是危险的事,但无视过去、不从过去吸取教训则是愚蒙之举。回顾过去,是为要面对未来。神论及以色列荒凉的状态,源于他的怜悯与眷爱,百姓未来必蒙祝福。
【】「你的后裔也必多如海沙,你腹中所生的也必多如沙粒。他的名在我面前必不剪除,也不灭绝。”」
〔暂编注解〕见;32:12。顺从会导致多子多孙;悖逆会造成后代灭绝。
【】「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欢呼的声音传扬说:“耶和华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你们要将这事宣扬到地极。」
〔暂编注解〕有朝一日,神会把祂的子民从巴比伦召出来,免得他们遭受其厄运,51:6-45)。到了末日,同样会对尚留在奥秘之巴比伦的神子民发出紧急的呼吁。
20-22虽然如此,以色列的结局并不是永远流落异乡;先知兴奋地宣告以色列将要脱离巴比伦的辖制,并呼吁他将救恩宣扬开去。
20~22这里催促百姓抓紧古列之诏命所提供的机会离开巴比伦;否则,他们必“不得平安”(22节 )。
20~22神引领圣徒。第三部分第一段的结尾,经文虽短,却浓缩了以赛亚信息的主题。20节,宣告神从悲惨的被掳中拯救以色列。21节,神宣告救赎,并应许直到以色列完全归回流奶与蜜的故乡,途中赐他们日用的饮食,正如昔日对待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使他们有勇气走上新的道路。两节经文在属灵上,象征神必引领圣徒,从罪恶世界救赎出来,直到抵达天国,一路给予保护。22节,警告神对恶人的审判。在未来,审判与拯救将会同时存在,每个人都必须认真选择站在哪一方。
【】「 耶和华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干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盘石而流,分裂盘石,水就涌出。」
〔暂编注解〕描述神如何看顾从巴比伦返回故土的以色列民。
他们并不干渴。这是以色列人从埃及到应许之地路上的的经验,。关于这句话的寓意,见;43:19,20;,14注释。
【】「 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暂编注解〕「恶人」:包括以色列中不敬畏神的人。
,21。本章的恳劝和责备(第1-4-8-10-17-18节 ),以这句宣告犯罪的不幸后果而告终。平安是公义的必然结果,行走罪恶道路的人是根本得不到的。第18节把平安与顺从神的命令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按照神的条件,人无论怎样恳切地寻求平安,也无法得到。
【思想问题(第48章 )】
1祂以色列民既刚愎顽梗,耶和华神怎样对待他们?祂祂今天你是否像当年以色列人一样顽梗?祂祂本章的记载给你什么反省?
2祂神是一位拣选的神(10- 12- 15 ),祂是按着什么原则拣选人?祂祂参申7章; 9:4-6
【】「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拣选与拯救】这『拣选』的意思就是『分等级』,就像把作好的功课交给老师,学期末会得着等级。
── 麦瑞福《领导人的历炼》「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圣经给我们看见,神所拣选的人,并不就是完全的;而是神在他的身上有一定目的,要完全成就。
慈爱的神,知道我们的本性,仍然向我们施恩拣选我们,这就更显出祂恩典的奇妙。全知的神,不是在拣选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缺点,败坏,不得已而忍耐,修理。圣经说:“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在人看来,雅各是不可救药的诡诈,自私;出生的时候,就抓住哥哥的脚跟,一生离不了用心计,并不如以扫的爽直。但神有祂完全的主权和预定,引导他,造就他,直到神的旨意成就在他身上。到以色列成为一个国度,仍然是悖逆,不断的顽梗强项,得罪神。神因为对他们有完全的计划,所以忍耐他们;以后将他们交在巴比伦的手中,使他们被掳,受管教,受熬炼,才悔改回转,而蒙恩惠。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
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
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神称他是“雅各,我所选召的以色列”。雅各表明人旧造里的性情;以色列是神给他改的名字,表明新生命,神对他有新的期望。虽然如此,人脱离不了那旧人,所以要受熬炼,经历许多的苦,像炼炉一样。但不同的是,人炼银子的时候,把杂质渣滓炼出来丢掉;如果这样的话,谁也不能合于神的标准。神要人经过熬炼以后,成为净化,合神使用,作祂的器皿,成就祂的旨意。
神借着巴比伦熬炼以色列,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兴起古列王:“耶和华所爱的人,必向巴比伦行祂所喜悦的事,祂的膀臂也要加在迦勒底人身上。”神真是掌管历史的主,照祂所预定的时候,使用祂的人,成就祂的计划,使祂的子民得益处。我们只能够说:神的智慧何其深,神的权能何其大,实在超过我们所能测度的。
炼炉中的拣选,就是拯救,是炼成得荣耀。神的儿女啊,让我们谦卑俯伏在神的面前,求祂炼除我们里面的老雅各,成为真以色列人。顺从祂的引导,行祂的道路,就有平安。──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感谢神,神给了我们多大的安慰!这真像火焰中忽然来了一阵细雨,又像给我们穿上了一身耐火衣,使火势不能将我们焚伤。苦难啊,你尽管来吧,神已经拣选了我。贫穷啊,疾病啊,你们尽管来袭击我吧,神已经拣选了我。无论什么患难临到我的时候,我就知道神已经拣选了我。
信徒啊,不要惧怕;主是常与你同在的。在你一切猛烈的试炼中,他的同在是你的慰藉和平安。他决不会离开他为自己所拣选的。他曾允许过︰“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司布真(C.H.Spurgeon )【】「不像熬链银子」或“按银子的方式”或“像银子那样”。熬炼以色列,不需要炼银子那样的高温,否则会把她熔化掉。以色列要“从宽惩治”,,只须达到清除她污秽和渣滓的目的就够了。
「我拣选你」或“考验你”,“提炼你”。
神说:「在苦难中的炉,我拣选你。」
神把祂的儿女,放进苦难的洪炉中,让他们在那里受熬炼,除净渣滓,然后神把他们分别出来,再把他们铸成各样贵重的器皿,作为贵重的器皿使用。
弟兄们,如果你今天正在苦难的洪炉中受煅炼,请不要忘记,我们的主人正在那里进行祂陶冶造就的工,要把你造成贵重的器皿。
── 吴恩溥《没药汁》【】
「我为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
神的工作有至高的动机。看祂多么坚持祂的想法:「我为自己的缘故,为我的名暂且忍怒,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祂几次说:「为自己的缘故」,「为我的名」对我们实在是极大的安慰。
神若拯救我们,因为祂看见在我们里面有一些自然的美。年月增进之后,这些会褪色的,或许我们的性情也随之改变了,神会转离我们吗?女子吸引的是在她的脸庞,她常常会忧虑不能常驻的青春,我们是否也怀疑神的动机难道也是一时的脸面,不会持久呢?
但是这成为祂性格的表现,祂的名与性格就是这样,祂在宇宙之中要维持祂的尊严,在世界中有祂的智慧,在拯救里也有祂至深的用意,祂永不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祂不是因为我们值得,才拯救我们。祂救我们,因为祂乐意施恩。我们无论怎样软弱无用,祂仍不肯放弃。有时我们只有投向祂无限的恩慈中说:求主照你名的缘故拯救我!有时我们胜不过罪,就求祂说:父啊,我不敢求什么,只仰望你的名,在耶稣基督里宣扬的。为祂的缘故,对祂的应许,为你荣耀的缘故,暂且忍怒,赦免我的罪。为你的名,拯救我。
──迈尔《珍贵的片刻》【击打】
「耶和华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干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盘石而流,分裂盘石水就涌出。」
我们在神的家中都应当作坚固盘石,也都愿作盘石。
盘石有什么用处呢?
1、坚固可作根基;
2、稳固,可以作依靠;
3、可流出活水来供人解渴。
但这些盘石都要经过“击打”,然后才能作建筑上的根基和依靠,或流出活水供人所须。
说:“分裂盘石水就涌出。”要使水涌出来,不但要经过击打,还得要分裂。分裂是重锤、重击,被粉碎了。一个能流出生命活水的人,必得被神重重的击打,并破碎,否则,就流不出活水来。
那里有破碎,那里就有生命的流露;那里受击打,那里才能滋润、帮助别人。这是属灵生命输通的原则,要想不经过十字架,就可供应人的生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主基督是这样走过来的,他也给我们留下了脚踪榜样。我们既是他的学生,他的仆人,又怎能越过他的步子呢?
击打与破碎都不是我们愿意受的,这是神自己,凭他的旨意与爱手及智慧,作在我们身上的;我们只能顺服,否则就要失去生命之源。
经上说:“他打开盘石,水就涌出;在干旱之处,水流成河。
”—— 李慕圣《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