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赛亚书 第5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如此说:我休你们的母亲,休书在哪里呢?我将你们卖给我哪一个债主呢?你们被卖,是因你们的罪孽;你们的母亲被休,是因你们的过犯。」

2「我来的时候,为何无人等候呢?我呼唤的时候,为何无人答应呢?我的膀臂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看哪,我一斥责,海就干了;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

3「我使诸天以黑暗为衣服,以麻布为遮盖。」

1-3节责备百姓埋怨神离弃了他们()),所以不肯回应神,宣告神愿意、也有能力拯救自己的百姓。
神把锡安比作被休的母亲,把百姓比作被卖的奴隶。根据律法,丈夫若与妻子离婚,必须给她休书());但神根本没有写下「休书」()),祂的「选召是没有后悔的」()),所以锡安的被休不是被神离弃,而是因为百姓的「过犯」())。根据律法,欠债者若不能还债,可以出卖儿女抵债());但神并没有「债主」()),祂没有任何对手、也不欠任何人()),所以百姓被卖不是替神还债,而是因为自己的「罪孽」())。
既然百姓的被掳并没有符合律法的手续,表明并非神与他们决裂。因此,他们没有理由绝望、自怜,而应当专心仰望神的拯救。但百姓却「无人等候、无人回应」()),既不信靠神的「拯救之力」()),也不相信神肯付出代价「救赎」())他们,所以被掳之后还是不肯「诚实倚靠耶和华」())。
「膀臂」())代表神的能力,是出埃及时常用的比喻())。2b-3节都是引用出埃及的典故。

4「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

5「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

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

7「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8「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

9「主耶和华要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

4-9节是第三首仆人之歌。
在四首「仆人之歌」中,这是第一次提到仆人的受苦()),也惟有这里四次提到「主耶和华」()),强调仆人的 受苦乃是「主耶和华」所安排、所帮助的 。
与不肯回应的仆人以色列())相反,仆人弥赛亚不但聆听神的声音()),而且顺服回应——「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虽然祂被世人藐视、厌弃()),但却定意顺服、专心倚靠神:

仰望神事奉传道());
顺服神忍受羞辱());
信靠神面对控告());
倚赖神胜过仇敌())。


「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表明仆人有先知的职分,正如主耶稣说:「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
「开通我的耳朵」()),意思是「使我的耳朵肯听你的话」,也就是顺服。律法规定,若有奴仆愿意终身服事主人,他的主人就要用锥子穿他的耳朵,表示接纳他的献身())。
「打我的背、拔我腮颊的胡须、吐我」()),代表公开的羞辱和逼迫。「我任他打、我由他拔、我并不掩面」()),代表完全的顺服和舍己())。今天,我们常常可以为主受苦,但却很难为主受辱;常常可以被仇敌殴打,但却不能容忍肢体「辱我,吐我」())。一旦被辱,就忍不住要分辨、伸冤、还击。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标榜自己的顺服、舍己,而当承认自己的「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
「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可译为「谁与我争论,让我们来对质;谁与我作对,让他近前来吧」(和合本修订版)),指弥赛亚在法庭上坦然面对指控())、忍受公开的侮辱*())。因为祂知道自己并没有过失,而是为了顺服神,所以神必与自己同在、「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无论什么指控都不能成立。

10「你们中间谁是敬畏耶和华、听从祂仆人之话的?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11「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并你们所点的火把中。这是我手所定的:你们必躺在悲惨之中。」

10-11节是神呼吁不肯回应的百姓())效法仆人的顺服和信靠()),指出有两种人,这两种人的区别就是是否听从弥赛亚的话:

第一种人「敬畏耶和华、听从祂仆人之话」()),虽然「行在暗中,没有亮光」()),但却「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来面对黑暗。
第二种人不肯「敬畏耶和华、听从祂仆人之话」,而是倚靠自己「所点的火把」()),结果「必躺在悲惨之中」()),因为这是神「手所定的」())结局。
上图:主前865-860年亚述王阿淑尔纳西尔帕二世(Ashurnasirpal II,主前883-859年在位)的战争浮雕,描绘亚述军队攻城。右上角是守军在向攻击机投掷火把。火把可以用来照明,但也很容易引发火灾,所以说「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并你们所点的火把中」(赛五十11)。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不要害怕,亚伯拉罕的子孙

在第五十章中,对话的次序被倒转过来:首先是以‘耶和华如此说’(1-3节 )为引言的救恩神谕,其次是先知代表他受苦百姓所作的响应(4-11节 )。此种颇为个人化或自传式的诗歌乃是称为‘仆人之歌’的第三首,与连带一起来讨论

本神谕这次是向锡安的儿女发出,而不是像前章向锡安自己发出,因此引进另外两个意象。首先,神是锡安的丈夫,但祂却从没有离弃锡安,从没有制定任何可以生效的‘休书’;分离只是暂时的。其次,神从没有将他们卖为奴隶,像一些不顾一切的债主一样。人衰落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将自己的儿女卖掉,来偿还债项。但神没有欠债,没有借贷的需要,没有债主。所以此两个使神与其子民关系破裂的无可挽回的过程均没有发生。他们的受苦只是暂时的,并且进一步而言,这是神计划中深思熟虑的部分,为他们的‘罪孽’与‘过犯’(1节 )惩罚他们,管教他们。这是证明祂对他们的关心,正如一位父亲有时需要用各种方法管教他的儿子

第二节斥责那些不信者缺乏信心:当祂‘像大能者临到’,有谁能不认识祂?当祂的呼召临到他们时,有谁能不回应?然后是另一系列辉煌意象的进程,一个迭于另一个之上,从对神拯救能力的普通描写,到有关出埃及故事的恩惠细节,例如当红海分开时在干地上的死鱼,还有最终迫使法老让神的百姓离开的漫天黑暗(3节 )。‘救赎’(2节 )在译为‘赎价’。我们亦应记着在古代神话中,‘海’与‘江河’被拟人化为怪兽,牠们当众被耶和华击败了,在诗与一些以赛亚书的经文中,都予以歌颂。接着的诗是以一种信靠诗的体裁写成,由哀歌进至信靠,正如诗十一篇,。本段是作为对上文的注释而出现于此,从神而来的言语,解答了锡安的疑虑与恐惧。先知现在告诉我们,他蒙召为百姓所做的是:‘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4节 )。这不是易于扮演的角色:他在不信与顽梗的听众手中受尽痛苦与侮辱(6节 )。但他却没有自其职责中退缩(5节 ),他坚信其信息的真理与神可以帮助的能力(7-9节 )。此熟悉的主题可追溯至以赛亚在第六章的异象,亦与摩西、以利亚、耶利米与其他普遍先知的故事相似。这里的语言可能受巴比伦的礼仪影响,君王要在仪式中受鞭打与羞辱,他的胡子被拔掉,衣服被撕裂,然后才凯旋地被拥戴为王。但本诗的上下文在此却排除了任何属君王的关连:反而取了一位先知在敌对的世界中,孤单地挣扎求存和保持其整全性的过程。

本文亦包含了对先知意识的罕有瞥见:先知以赛亚正如以西结一样,“每早晨”‘受教’于耶和华(4节 ),被提醒(启示? )与宣告是祂的门徒。即是说,神已经‘开通(其 )耳朵’,使他获得只有像以赛亚与保罗等神的仆人才有的额外敏锐的听觉:‘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能说的。’

第五至六节,这种无辜者的抗辩是这类诗歌中惯用的部分;可见于其他例子中,如

第七至九节,借用了法庭的术语来表达先知坚信神是在他那一方的。像‘称我为义’、‘争论’、‘作对’与‘定……有罪’等,均使人回想起较早篇章中的审讯情景,但在此的被告乃是孤单的先知,神则为他的辩护人。两个明喻优美地表达了被诬告者与其对头之间的对比:他像坚石般坚固,他们却如一块被虫咬破的旧衣服般不牢靠(9节 )。

第十至十一节亦引用了相似的对比,对照那些聆听先知声音的,与那些为此而发怒的。前者以典型以赛亚式的用语,被形容为即使在黑暗与困难时刻中,仍然充满信心与愿意倚靠;后者因着拒绝先知并密谋消灭他,结果只是造成自我毁灭,正如的压迫者。蓄意的不顺服与自高自大,亦是具有自我毁灭性质的。用另一篇信靠诗的话说

因为不虔敬人的罪罚,就是烈火与虫子。

本诗以苦毒与报复作结束,正如第四十九章、五十一章与诗一三七篇的结尾部分,这些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不一定是可原谅的。这同时是在极端受苦中的反应,亦是在世界中面对罪恶实际的评语。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赛亚书第五十章

救赎的应许

1.以赛亚继续追究所提合法性的问题。他提出两幅图画:离婚与奴隶制。根据,离婚包含了一系列事件,使恢撤销来的婚姻成为不可能的事。这里缺少休书,显示整个过程根本还没有开始。至于奴隶,在付不出欠款时,债主便可以将负债者的儿女当作自己的奴隶,这是合法的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债主拥有一切权利,负债者毫无权利。这两个例子都牵涉到法律问题。但是,这些情况是否适用?离婚是指控失败的一方爱情不专;奴隶制是指控该有主权之人软弱无能,该有资源之处缺乏供应。然而,眼前的真相却截然不同,因为这一切乃是罪孽 ʿawo ̄n ,1f节)、内心的忤逆,和过犯 pes ̌aʿ ,1g节,即「刻意背叛」)的当得报应。,参:

2~3.为何无人……?既然锡安的废弃不能用离婚或奴隶制来解释,就不能视之为不可逆转的决裂,或合法的拦阻;因此没有理由可以自怜绝望。如果神定意要呼召他们归回自己,祂可以这样作;祂是被得罪的对象,不是他们!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回应?这里的字口气非常强「连一个人都没有……完全没有一人」与仆人单独回应的声音(4节)成了生动的对比。膀臂……缩短乃是「手……短」(直译)。出现「短手」的概念(见:,因为「手」是用来指(经济)资源力量不够=「手不能构到」。动词救赎包括「付出代价」以获自由。所以,这里是愤愤不平地在问,难道神的现款不足,不能买回祂的妻子、赎回祂的奴隶,或为他们的罪孽付出当付的代价简言之:难道神不能满足律法的要求吗?第二个问题为,祂是否有能力来拯救(直译:救出;即,从掳人者的手下救出),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则是指向创造的证据(2e~3节;参:。神的能力超过受造万物,显示祂想作什么、祂应许了什么、祂提出什么威胁,无一不可办到。祂尤其能施行戏剧化的改变,无论在地上(2ef节;、在动物界中(2gh节;,或在空中(3节;。以赛亚所用来展示神能力的例子,也可显示神拯救的干预作为,祂会为自己的百姓在仇敌身上显出能力来。而不向这样一位神作出反应,实在毫无借口。

顺服的以色列:回应的仆人(这一段的说明,可进一步的注释〕。神愤慨的抗议(2~3节),被一个新的声音打断。这里有一位与第2节「完全没有一人」反向,他实实在在听见了,而且作出了回应(5节)。发言者是用第一人称,但是并没有说明自己是谁,直到「尾声」(10~11节)我们才知道,前面所听见的声音是仆人在说话。的提示常不为人注意,其实由此可以看出,仆人是位受苦之人(「被藐视、被厌弃」),而且这里描述了他被压制、极痛苦的感受,又追溯这事的原因因他定意顺服神。此处四次提及全权上主(雅巍,那位拥有绝对能力的拯救之神),都是强调语法(4、5、7、9节),并将整个见证分为几部分。

4.由于全权上主的赐予,他得到受教者的舌头,(直译)「曾经/现在正在受教者的舌头」:简言之,即「门徒的舌」。同一个字( limmûdîm )在译为「门徒」。由于他受到神的教诲,要如何说、说什么,因此他的言语事奉便十分有功效: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译为扶助(√ ʿûṯ )的动词,别处都未出现过。对它含义的建议,包括「倾向于=安慰」、「回应(需要)」;修改的建议,包括「牧养」和「照顾」,但最早的建议仍有可能,即将此动词与名词 ʿe ̄ṯ (「合宜的时刻、时节」)相关,因此意为「恰恰合宜」、「话说得合宜」。121这就强调出仆人「先知」的角色,而这亦是整个段落的主要特色疲乏:在生活的要求之下「昏倒」。在4cd节,话语从所说的转到所听的。其中的转接没有说明,但却显而易见:惟有听见话语的人,才能与人分享。他的见证包括:经验(祂提醒)、时间(早晨)、定期(每早晨)、目标(我的耳朵去听,直译「听见」),和性情(像一个,直译「那些」,就是受教者,或「像门徒」)。是神采取主动,叫醒祂的仆人,每早晨与祂相交;神的话是中心;目标是将真理通过耳朵传到心里这正是作门徒的基本要义:「晨更」并不是为那独特的神仆特别预备的,而是所有门徒的标准课程。

5~6.每早晨的门徒训练中,仆人学到神的旨意。在这样的一次课程中,神开通我的耳朵(直译为单数)。下面的没有违背暗示这是有关顺服的事,他在这事上没有违背退后:直译「向后溜走」,回避的动作。换言之,他领受到的启示对他有所要求,而人的自然倾向是「退缩」。所以,他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决心,第7节这点又重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将下一个动词译为「决定性的完成式」:当神的旨意启示出来,「我定意要给出我的背……不藏起来……」。此处警告,未来必有艰难,而他勇敢面对,定意接受,坚心熬过:鞭打()、凌虐(腮颊)、无耻的羞辱(辱我吐我;见:

7~8.全权上主曾装备、教导(4节),并呼召仆人因顺服而忍受苦难(5~6节),如今同一位神要陪伴他、帮助他。仆人对神帮助的体认(7a节)刚强了他,使他相信自己能作到(7b节),因此他决心进行这项任务(7c节),并充满信心(7d节):义乃在他这一方,神必会为他辩护(8节)。抱愧……蒙羞(7节):这两个动词是同义字,意思为,既已将手放在这一个犁上,就决不会出现委身不实的情形。硬着脸面:参,,「定意」(直译:脸定了方向),「面向」(直译:祂的脸向)。称我为义的:在,这个字强调律法的约束力必须持守。因此,这里仆人与逼迫者之间的冲突,是用法庭景象来描述。无论神呼召他要去作的事是什么(5节)、无论那必须经历如此的痛苦(6节)、需要如此重大决心(7节)的事是什么,它必须满足所有律法的要求。相近(8节)在用法上与 go ̄ʾe ̄l (救赎者,至近的亲属)平行控告我(和合:与我争论):仆人在被告席上,但是他相信,无论什么控告(8b节)、无论是谁提出(8d节),都不会成立、19、24;、14~15、41;

9.法庭的景象持续,但是重点改变了:仆人不但对判决很有把握(8节),也对敌人的败亡满有把握(9节)。既然神在他这一边,谁能敌挡他呢?这不是基于宠幸,也不是基于能力的超越,而是因为所要加给他的罪名一项也不成立。定罪的意思是「证明我有罪」。内在(渐渐旧了)和外在(蛀虫所咬)的因素会让指控他的人转瞬消亡。

仆人的榜样与决定前两首仆人之歌的「尾声」肯定了仆人的任务;这一首及最后一首的「尾声」,是呼召人要对仆人作出回应。这几节共同的概念为(10d、11c节)。其中有两种人:一种(10节)没有亮光,但听从神仆人之,以倚靠和信赖来面对黑暗。还有一些人(11节)则试图用他们自己作的火来征服黑暗。第一群人的遭遇没有说明;第二群人则遭到神敌对的反应(11e节),而躺在悲惨之中(11f节)。那位完美无瑕、所有指控皆无法成立的仆人(8节),以自己作为我们的榜样(10节);那些拒绝他道路(11节)之人,和指控他之人(9节)的命运相同。他既然顺服(5节)、信靠并倚赖(7、9节),凡是以他为榜样的人,都当照着去行。

10~11.敬畏上主听从祂仆人是平行语。敬畏神之道,便是顺服仆人。黑暗……没有亮光:对他而言,顺服之路(5~6节)带来了黑暗之路。他既是榜样,他的经验也成了标准。倚靠:「靠着」。凡是选择在面对人生黑暗时,倚靠自己办法的人(11节),不单没有其他资源可用(行在自己的火焰里),而且,他们既拒绝了那可信可赖之路,就会招来神的反对。神的与他们作对。悲惨 maʿaṣe ̄ḇâ )只出现在这里,但是它的动词√ ʿa ̄ṣe ̄ḇ (如保证其含义为忧伤、痛苦和不快甚至指「痛苦之地」,尤其指受神咒诅的罪之痛苦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如此说:“我休你们的母亲,休书在哪里呢?我将你们卖给我那一个债主呢?你们被卖,是因你们的罪孽;你们的母亲被休,是因你们的过犯。」

〔暂编注解〕这两个问题隐含的答案是以色列是神所爱的妻子,神从来没有休弃她,也从来没有把她卖给人。以色列民被掳,是由于自己的罪孽。

耶和华指出以色列人即将被掳,以及他们背弃祂自己,责任全在他们身上。

「母亲」:特指色以列民族,或指犯罪背约的人(参2 );这与听众(犹太人 )其实同为一体。本节以婚姻关系喻神与锡安之约,并以修辞式的问句,表明神并无与锡安完全脱离关系(付休书 ),或将她的子民断然交给外邦处置(卖给债主 )。神若真的付了休书、卖了子民,便不能与锡安挽回约的关系(参串1 ),也无权将以色列民赎回。事实上,以色列表面上的「被休」、「被卖」及是为罪受审判的缘故,且是暂时的;神并没有毁约。

休书: 在旧约时代,女方未曾犯淫乱罪,丈夫若不喜悦妻子,可以写休书打发妻子离开夫家。以色列未曾拿到休书被赶逐,暗示以色列犯了淫乱的可憎之罪。是因你们的罪孽……是因你们的过犯:  使抱怨审判结果过于严重的人,想起审判的原因与责任。

休你们的母亲,休书。母亲是犹大,儿女是犹太人,父亲是神。没有休书,是因为神没有把离弃祂的犹大休掉。参靠照与以赛亚同时代的何西阿所演绎的实例(何1-3章 。神从来没有放弃祂作为犹大合法丈夫的权利,并千方百计地劝她回心转意。参何2章所记载何西阿与歌篾的故事。

债主。比喻发生了变化。犹大被巴比伦俘虏以后成为奴隶。他认为一定是主为了还债而把她卖掉了。但神不欠任何人的。犹太人是因为犯罪而把自己卖了,成了罪的奴仆,所以他们被外邦人所奴役。

1-3 耶和华守约:以色列民埋怨神毁约,让他们被掳异地,神反结以色列祂毁约的证据何在,表明他们遭遇被掳是因犯罪及不听先知训诲的缘故,神本来大可以改变大自然及拯救祂子民脱离危难。

50:1~11弥赛亚的顺服。本章根据说话者自然地被分成三部分:①神阐明以色列受到审判的责任,强调神拯救的能力(1-3节 );②基督耶稣的受难及胜过苦难的能力(4-9节 );③先知警告,劝勉悔改(10-11节 )。

将小孩卖给债主】古代近东地区,人要贷款或借钱,担保品通常是以个人物产作抵押。而没有担保品可以没收时,债务人或其家庭成员可能被卖为奴。例如:中亚述法典规定质押孩童来抵付债务。当然,整个家族会作出最大努力来确保家庭成员留在家中。请参: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来的时候,为何无人等候呢?我呼唤的时候,为何无人答应呢?我的膀臂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看哪,我一斥责,海就干了,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

〔暂编注解〕这句话意即以色列人被掳,非因神的手无力救助。“膀臂”代表力量。

「我来的时候」、「我呼唤的时候」:尤指以赛亚先知被神差遗传讲神的话。

我的膀臂岂是缩短?犹大被外邦人所征服,难道是因为神不能救她?不!祂曾拯救他们脱离埃及和亚述,并还将拯救他们脱离巴比伦。

鱼因无水腥臭。指降在埃及十大灾难中的第一个

2~3我的膀臂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 1节是写给埋怨审判结果过于严重的人 ;2节是写给怀疑神拯救能力的人。比较此二节与第3节可知,神赐悟性给智慧不足的人 ;赐公正判断给抱怨的人 ;赐确信与鼓励给信心软弱的人。但不肯悔改的人,只能得到一片幽暗。让我们铭记神的安慰、劝勉、教训,是源于他的仁慈,并学会感恩及敬畏。

】「 我使诸天以黑暗为衣服,以麻布为遮盖。”」

〔暂编注解〕「诸天以黑暗为衣服」:指日蚀、月蚀之类,或指一场猛烈的风沙所引起的现象。

「以麻布为遮盖」:麻布为黑色的丧服,整句意思大概与上句同。

黑暗。指降在埃及的第九灾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

〔暂编注解〕「主...... 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仆人从神那里得到智慧,能将神的话有效地传讲。

受教者的舌头: 指传达启示之人的能力,条理清晰地说明神的话语,使愚蒙者易于理解。

受教者。直译是“学生”或“弟子”。本节开始新的一段。耶和华的“仆人”耶稣在这里宣布祂献身于摆在面前的使命。祂来作人类的导师,但祂自己也接受天父的教诲,5:19,8:28)。

使我知道怎样。基督降世之前,祂生活的计划“全都非常详细地摆在祂面前”。 但祂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人间的时候,却放弃了自己对这一切事情的预知,每天接受天父旨意的引导。所以圣经多次记载基督整夜祈祷

用言语。弥赛亚将作为生命之“道” 或神的代言人来到这个世界。祂的使命始终是安慰和教诲那些在罪孽中疲惫不堪的人。如果埋怨基督如此惠赐的救恩,罪人不安的良心永远到不到平安。

4-5仆人履行先知之职是忠于神的话 ── 首先被神的话教导,然后用神的话去教导、安慰百姓。

4~5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 耳朵具备听觉功能,是领悟事情不可或缺的器官。耳朵对圣徒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神借着启示或话语作工。弥赛亚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习惯于天尚未亮时,在开始一天事工之前,与神进行深切的属灵交通,借着这样的交通,弥赛亚得到能力,驾驭肉体的情欲,担当神所托付的使命。“每早晨”指开始一天事工前的“清晨”,也意味着神的教导从不间断。

4~9相反地,真正的仆人却表现出完全的顺服,尤其是在祂引向死亡的受苦当中(6节 。“拔我腮颊的胡须”。胡须代表人的尊严;因此,拔去别人的胡须是一种极为藐视的态度。“他们”(9节 )。耶和华的仇敌与指控者。

4-9 仆人传道受苦:这是第三首仆人之歌,参49:1-6。由于这仆人传道受苦的经历与先知本人的经历相似,许多学者认为这仆人就是以赛亚。不过,这仆人更可能是上文仆人之歌里的那一位。

4~9弥赛亚的苦难与胜利。以赛亚第三首仆人之歌。第一、二首主要论及仆人的蒙召与荣耀、胜利与国度的建立 ;第三、四首主要讲述仆人的苦难。就是耶稣的苦难。第三首客观、简洁地叙述仆人的苦难,以及仆人靠着耶和华克服苦难、获取胜利,第四首深情地描写仆人经历苦难的动机、目的、惨状及结果。

】「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

〔暂编注解〕“开通我的耳朵”表示顺服。参看的脚注。

基督的“耳朵”随时准备倾听祂天父的吩咐(见第4节注释 )。祂从来不寻求按自己的意思行事,而总是遵行差祂来之天父的旨意。甚至在客西马尼花园的极端痛苦中,他也不推辞端到祂颤抖的唇边的“杯”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

〔暂编注解〕对以色列人来说,胡子是男人的荣耀,给人拔去胡子,是一种羞辱。

打背是给恶徒的刑罚;拔人家胡须是极尽羞辱的举动,因中东一带人士以蓄胡须为自由与尊严的象征。仆人对这些侮辱不独不逃避,更勇敢地面对。

我的背。本节的预言应验于耶稣遭鞭打

任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新约》没有记录耶稣受审时的这一场面。犹太人认为拔头发胡须是极大的侮辱。死海古卷1QIsa不是lemortim(“人拔我腮颊的胡须” ),而是lemotlim(“任人打我腮颊” )。七十士译本也是这样。

我并不掩面。见;15:19。

6~7我不抱愧: 除非良心已经麻痹,任何人都会羞于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罪,这是人之常情。良善、勇敢者因指出世态罪恶,而遭逼迫,全无必要羞愧。使徒保罗在传福音过程中,常常被人辱骂,却从未以福音为耻

】「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

〔暂编注解〕好像坚石。比喻坚定的决心。关于这个预言在耶稣生活中的应验,见注释。

7-9仆人深信神会判他得直,所以他心志坚定、忍受苦难。

】「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

〔暂编注解〕「称我为义的」:指施行审判、断定人是否正义的神。

「与我一同站立」:指在审判台前与仆人一同接受裁决。

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当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天父就在身边,尽管耶稣并不知道。

谁与我作对。指“控告者”撒但。他控告基督,但所有的指控都是无效的。基督是无辜的。祂知道控告者也很了解这一点。对于耶稣的诬告证明了指控者的恶意。

8~9与我相近……谁: 承受苦难的人,竟然如此坦然无惧,因他确信神称他为义、守在他的身边、而非远离他。他挑战仇敌: 不要在远处观望,可以近前来。让人看到在罪恶世界中,正义获得胜利。虽然目前,真理与正义似乎受到逼迫,然而在世界末日,神按公义施行审判,称我们为义,我们便会获得永恒的胜利,而不是瞬间的胜利。

】「 主耶和华要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

〔暂编注解〕「像衣服...... 所咬」:诬告仆人的终必被灭绝。

要帮助我。支持着救主与黑暗的势力作最后斗争的,是祂对于天父之爱的信心,以及祂完全顺服天父的旨意。关于我们在受压迫时可以拥有的信心,见,32-40。

渐渐旧。或“用”,即“毁灭”

蛀虫。;见,20注释。

】「你们中间谁是敬畏耶和华、听从他仆人之话的?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暂编注解〕仆人。见注释。

行在暗中。即使那些决心听从神声音的人,也会有黑暗和困惑的时辰。仇敌要使他们困惑和灰心。约伯和后来的施洗约翰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处在相似环境中的人有权利坚定不移地信靠神。到了时候,祂会赐给他们所寻求的亮光。

10~11以赛亚对比黑暗中承受苦难,却依然顺服的虔诚仆人(10节 ) 与标榜自己的义、咒骂别人的奸诈之徒(11节 )。鼓励前者,警告后者。

10-11 勉励与警告:笃信神、听从先知教导的以色列民,虽然因自己同胞的罪遭遇被掳厄运,宛如行在黑暗中,却可以倚赖他们的神;而心里刚硬、不听先知教导的以色列民,虽安排自己的脚步,如在黑暗中自己点火以照亮路途,但终于落得悲惨收场。

】「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并你们所点的火把中。这是我手所定的,你们必躺在悲惨之中。」

〔暂编注解〕这里的“点…火把”是比喻,说明那些敌对神的人怎样攻击迫害先知,但也落在自己所设的圈套中,自害己命。

那些尝试以自己的光来照亮黑暗、独断独行的人,只会认识永恒之火的“悲惨”。

你们所点的火把中: “火把”译为“火箭”更合适。可理解为“你们造火箭为射神的百姓,我要用这些箭射向你们。你们必中火箭,呻吟翻滚”。看来,恶人的一切作为等于自掘坟墓。

自称事奉神的人始终有放弃天国的道路而自行其是的危险。他们用自己的光来代替天国的光。他们像拿答和亚比户一样,在神面前献“凡火”。见,23注释

例证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

我是否担心当我说话时,却没有感觉到我所说的话,是从神而来的呢?我是否战兢的注意到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于圣灵的感动呢?我若是对自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就必发现我属灵的贫穷。一个富足的基督徒,他的话语是从他生命里那丰满的恩典中流露出来的。他每早晨被唤醒受神话语的教导,他每日积蓄属灵的丰富,随时都可以取用。在特别需要恩典供应的时候,他不只不会勉强的分配一点仅是糊口的灵粮,他还能在日积月累所储备的那永有的盈余中,取出新和旧的东西来。从这样的经历中,他能在需要的时刻,述说圣灵的心意,而不会骄傲的自以为他是神直接的发言人。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

这是很生动的描写。每早晨主耶和华就近祂所选召的仆人,唤醒祂,叫祂的名字,给祂美好的信息,准备他从事这一天的生活、工作、及苦楚。

受教者的舌头,这受教者该译为「门徒」。受过教诲而切实学习的。我们在作使徒之前,先作门徒。我们教导别人以前,先受教导,我们如果没有习惯接受祂的信息,我们怎么会为神作最好的事?早晨是最好的时间在主的脚前坐着听祂的话。

安慰疲乏的人,是神差遣工人的事,在这世界多少人需要看顾与安慰,神要很多巴拿巴(劝慰子 )来帮助安慰别人,祂先安慰他们,没有任何职事更需要妥善的准备,去安慰疲乏的人,要学习这职事,自己先有一段时间受苦。

提醒耳朵来听,因为神以非常柔和的声音在耳边说。所以我们必须细心来注意,我们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我们的工作不可低下,心智不可疲惫,意念不可思虑,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圣工,有人打我们,或拨我们的胡须,我们不必在乎。也不可容骄傲或惧怕阻碍我们的工作。

──迈尔《珍贵的片刻》
顺服的仆人】

「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

神不用雇工服事祂,而是用爱祂的人服事祂。因为爱祂而受苦,而劳力,与为了雇价的服事不同,是甘心乐意的,所以满有爱的香气。
以色列同族作奴仆的人,本来在服事主人六年之后,可以自由出去。但如果他爱主人和妻子儿女,不愿自由出去,主人就要带他到审判官那里,在门前,使他“靠着门框,用锥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远服事主人。”这穿透的耳朵,就像受了割礼一样,单听主人的话,顺从他。
神的仆人,被祂的大爱所激励,不是受到强迫,而是甘心事奉,听祂的命令。

主每早晨题醒,题醒我的耳朵,
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
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
也没有退后。

主耶稣本来是神的儿子,却不把持与神同等的位分,顺从神的旨意,降世成为人,并且取了奴仆的样式。为了爱父,行祂所喜悦的事,而默然受苦;“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这就是基督作仆人的榜样。
我们难以了解,为甚么宇宙万有的主宰,肯这样的忍受羞辱,任人鞭打,任人拔去代表荣耀的胡须,是以色列男人所不可忍的)。这不是说仆人的受苦能忍耐,更重要的是为了甚么而忍耐;神的仆人因为有对神的爱,甘心顺服到底,不自己伸冤;而且不是因为犯罪而受苦,相信神,完全信靠祂的公义。祂知道,“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
先知所预言,这顺命的仆人,是弥赛亚的影像。再没有别人能适合这仆人。我们作基督的门徒,也要效法基督,跟祂的脚踪行。保罗为了基督,甘受许多的苦难,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被人“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今天,我们不是求人的称赞,世界的名利,而是跟从为我们受苦的主,行各各他的道路,盼望将来同祂得荣耀。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主耶稣在变化山上,祂所注意的是祂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到耶路撒冷去,就是成功神的旨意,就是背十字架。主在异象中,看明了到荣耀里去的路径,是去耶路撒冷。祂就定意面向耶路撒冷去。以赛亚说祂『硬着脸面好像坚石』。祂就是这样硬着脸面向耶路撒冷而去,一点转移都没有。

靠神有光「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设想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一点亮光都没有,那该是多么困难、危险、凄惨。不但很难达到目的地,而且每一步都有跌倒的可能,在人生的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在暗中行走,前途茫茫,不辨方向,道路崎岖,无法避险。许多信徒也是没有在光中行走,不清楚自己所走的是那条路,将引到什么地方去,心中没有把握,没有安息,实在非常可怜。

但圣经告诉我们,神为我们预备了亮光,叫我们不必在黑暗中行走。因为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诗119105 ),随时指明我们所当走的路,也指出更远的方向;当我们不知怎样走的时候,可以从神的话中找到亮光,而不需要自己找其他出路。圣灵也能光照我们看清前面的路,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向前行,如同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有云柱,火柱领他们的路一样(出1321 )。

主耶稣说,祂是世上的光,服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否则就必陷在黑暗里,如果有主在前面行,我们一直跟着不离,紧紧跟祂的脚踪,就会越走越光明,直进入那永远的光明中。

──《每日天粮》

「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当我们发觉自己陷进黑暗里时,有一个极大的危险,就是下手点火(11节 ),用个人的微焰来围绕自己,盼望借此照亮前面的路。「我已把事情再三考虑过了,我已综合观察过了,我觉得很有把握我的判断是。」上述的思想和感觉,并非光的源头,它们不过是我们自己所点的火把而已。把这些思想和感觉投进神的光中,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既缺乏深度,也不够明亮。如此行的人末了是「躺在悲惨之中」。如果我们所期待的是混乱,那我们尽管仰赖这些权宜之计(自己点的火把 )。但请记得,人的火光永不能驱散黑暗。光只是从神而来,让我们仰望祂罢!即使这里是全然黑暗,在祂那里永远是光明的,而「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你们中间谁是仰望耶和华听从他仆人之话的。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一个信徒在黑暗苦闷中应该怎样呢?在疑难困扰中应该怎样呢?一个忠心顺服神旨的信徒常会遭到黑暗苦闷的经历,有时竟会叫他不知道该怎样行——天上满布着黑云,路上也看不见亮光;真好像在暗中摸索一般。
亲爱的,这在暗中摸索的是不是正是你呢?一个信徒在这种黑暗苦闷的时候该怎样行呢?听神的话!“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第一件当做的事就是不做甚么。这是可怜的人性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在西方有一句格言说︰“困扰的时候不要急冲。”这意思就是说︰“你不知当做甚么的时候,就当不做。”
要是前面有雾,就不该再向前航行。在必需的时候,还该抛下锚去。照样,在黑暗苦闷的时候,我门不该再做甚么。我们所要做的乃是信靠仰赖神。惟有在我们信靠的时候,神才能替我们工作。如果我们的心仍自忧急痛苦,如果覆蔽我们的黑暗仍能叫我们恐怖,如果我们仍然东奔西走地去逃避神给我们的试链,我告诉你︰神一点都不能替我们做甚么。
我们应当静下我们的心来安息在神的平安里。我们应当像小孩子一般把我们的手放在神的手中,让他引领我们进入他爱的光明中去。
树林里的路径只有他最熟悉,所以让我们爬上他的双臂去;他必怀抱我们从最简捷最稳妥的路径出去。——巴亭登(Dr.Pardington )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驾驶的时候,旁边绝不会没有向导的。——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凡你们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的,可以行在你们的火焰里,并你们所点的火把中。这是我手所定的;你们必躺在悲惨之中。」
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对付那行在黑暗中而想设法自救的人们的,神说他们好象自己点火,用火把围绕自己。这是甚么意思呢?
这意思说︰当我们在黑暗中遭遇试炼的时侯,我们总想自谋出路,不肯信神靠神。我们本该让他施行拯救,可是我们顶喜欢自己筹划。我们寻求理由的结论,亲友的劝告。结果,就会采纳一个不出于神的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点的火焰和火把,神要让我们行在其中,但是结果却是悲惨。
所以,亲爱的,不要想用自己的谋算逃出黑暗,我们该等候神的时间和神的方法。受试炼是学习我们所需要的功课。
流产式的拯救会阻挠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我们应该把一切的难处交给神。只要有他的同在,就该甘心等在黑暗中。请记得在黑暗中与神同行,强如在光明中单独行走。——译自《微小的声音》(TheStillSmallVoice )
我们不该干预神的计划和旨意。甚么时侯我们摸一摸他的事情,我们立刻会弄坏他的工作。我们尽可以把钟拨到我们所要的时间,但是我们不能改变实在的时间;我们尽可以劈开玫瑰的花蕾,可是我们劈坏了那花。照样,我们尽可以谋算来躲避神所要我们经过的遭遇,但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该将一切完全交给他。让我们住手罢。让我们对神说︰“只要照你的旨意,不要照我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