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他们〕宰牛好像杀人,
献羊羔好像打狗项,
献供物好像献猪血,
烧乳香好像称颂偶像。
这等人拣选自己的道路,
心里喜悦行可憎恶的事。
第二次的普世宣告:最后的审判这个主题是在第六个祸哉中可想而知的。前言里曾提到拯救(1~6节)和审判(7~12节)的题目。前者由第一次的普世宣告阐明,后者便在此陈述。
1~10b.审判属于神。以赛亚首先向列国和众民发出呼召,要他们侧耳而听(1节),接着便宣告神对天和地的忿怒(2~4节),祂的刀临到以东(5~6d节)、祂的祭在以东(6e~7节)、祂会为锡安伸冤(8~10b节)。在希伯来文中,这几小段都以「因为」开头,并以相彷的字来宣告:神「有忿恨」(2节)、「有刀」(6节)、「有祭」(6e节)、「有日子」(8节)。 1.按圣经的惯例,神向世界所说的第一句话,并不是来听未来审判的呼召。第一个呼召乃是来听罪的情形、神律法的标准,和赦免的资讯。世界必须听神为锡安所作的事,因为同样的拯救会延伸至地极(诗九十六~九十八)。但是,人若不听「福音的呼召」,那刑罚神的审判依然不改,世界也必须听这个资讯。 在2~4节中,审判是由神的本性发出(忿恨)。倘若神不是圣洁的神,而祂的圣洁不是积极反对罪与罪人的力量,就没有拯救的需要。地(2~3节)和天(4节)在这最后审判中都遭牵连:列国(2节)、个人(3ab节)、环境(3c节)、宇宙(4节),无一例外。 2.开头有一个「因为」。这是对普世呼召的第一个解释。忿恨( qeṣep ̄ ):其名词,,;其动词,,,,等。这是忿怒的猛然爆发。烈怒( ḥe ̄mâ ),「热」,指它不变的敌意。灭尽是√ ḥa ̄ram ,这是名词 harem〔按:指(回教国家的)闺房或后宫〕的来源,指隔离之地。在审判的情境里,是指移除的东西,不再让人碰触,因为它太恐怖,必须立刻交给神来处理。名词 ḥerem 出现于第5节(;;,。最后,杀戮是指因罪致死,罪人之死。 3.尸首:神固然是恨恶罪而爱罪人,但是若罪人拒绝「福音的呼召」,就会承受罪所应得的刑罚,此时就不再有罪和罪人的分别。融化:这是直译之意,由于被杀之人血流如洪水,地被这个新的恐怖成分侵蚀。 4.这里只提到天上的「结构」(并非天上的「众军」,,。整个宇宙都被人的罪污染。消没:「衰变」、「腐败」,内部的腐化作用,导致败坏。卷起:神决定故事到何时退出,把书本合起来。内部的腐化,与外面决定写上的「终结」相配合。跌落(「淡出」)……枯萎……凋零(和合皆为:残败):内在的生命力消失了;而收成的时间亦到,要进行收割了。 5~6d.以东是代表的例子。尽管以扫本身并没有长存敌意,但两族关系的恶化,起因仍是他和雅各,到了,世仇的模式已经定型。扫罗与以东争战。大卫是惟一制服以东,使他们进贡的君王;参:。以东背叛所罗门、23~25),一个世纪之后仍然背叛。之后五十年,仍有战争,而当耶路撒冷陷落时,以东的苦毒仇恨已是众人皆知;俄10~14)。因此阿摩司责备他们永怀忿怒,是有根有据的。显示,在以东向沦陷的耶路撒冷表彰出恶劣的行径之前,先知们的世界观早已认定,审判必会临到以东。俄巴底亚认为以东既是地点,也是象征:它本身当受审判,但也代表主的日子临到时的审判。这个概念不是他发明的;在,,以东已经成了象征,代表敌对锡安的势力。以东十分适合作普世最后审判的代表,原因有,它不断与神的子民为仇,第二,真正制服它的,只有大卫。因此,以西结在预见未来的大卫时,立刻就提到以东的征服。以赛亚也照这样的传统,在对王的预言(三十三章)之后,接着便讲最后审判中以东的溃败(,。重温和雅各家的再建立,可见以东/以扫终必倾倒,当初的预言到末世将会应验。神拣选的旨意终将成就。灭尽(和合:咒诅):直译为「我 ḥerem 的百姓」(见2节)。脂油……血:是被杀牲畜要完全归给神的部分,。在审判的时候,神会要得着那当属于祂的,就是只有祂才有权拥有的。 6e~7.6a~c节所暗示的献祭,在此作进一步的发挥。波斯拉,距离死海以南二十七英哩,是以东的首都。献祭是神所指定的方式,以达到祂所要求的圣洁。野牛从来没有用为祭牲,所以,以赛亚可能是用这些动物比喻以东重要的人物与领袖。 8.报仇:神的圣洁所要求的祭(6e~7节),也是人的罪所当得的报应。为锡安的争辩,这点成为神要献祭和报仇的第三个因素。锡安有理由敌对以东,而这份仇可以留给负责报应的神来运行。 9~10b.成为整个审判图画的结尾,其中首先提到大地焚烧的景象,证实圣经的观点,即环境最大的威胁乃是人的罪;其次提到的是永久的结果,昼夜……永永远远。这个思想形成一道桥,伸入本段的第二部分。 10c~17.审判是永远的。以赛亚继续发挥神对世界的审判。 10c~15.开始的世世代代几个字,不单与这首诗的前半段相连(1~10b节),也宣示了后半段的主题。神的这个大审判是永久的,可以从人类消失(10d~13节)、野兽前来(14~15节)看出。日常的生活(10d节,经过)、特别的责任(12节,贵胄、首领)都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野兽(11ab节、13cd节)和野生的植物(13ab节)。这一切都是因神的作为而来(神必将)。准绳是分地给新主人的画面,线铊是形容所发生的事与应有的状况一致。空虚……混沌分别是 to ̄hû 和 bo ̄hû 的「空虚混沌」;见。这受造世界的原有物质,在神的手安排秩序,带来美丽、意义,与设计之前,本来是毫无意义、黑暗、不能居住、无状、空虚的(参:。到了末时,罪会把一切再带到这种情形。末时的世界既没有人,也没有目的、形状,或意义。对这罪人充斥之世界,神所给予的正是他们所选择的,也是他们所达成的。第10节所肯定的永久性,在14~15节再予以发挥。这几节的括弧,提到野兽及其伴偶,中间几行则提到安歇,和养育后代,所描述的光景为定居、不受搅扰、平静的家庭生活。野山羊或许暗示所谓的「山羊鬼」,而夜间的怪物,是以此字为 lîlîṯ ,「夜间的巫婆」,不过以赛亚可能是以吓人的名字来称此类动物,以增加这种改变的恐怖感。 16~17.这几节是最后的呼召,复数的祈使语和第1节相呼应,成为整段的结语。我们读到未来可怕的审判时,由于本身对圣洁的了解模糊,道德勇气也衰退,所以很可能会说:「才不致如此!」我们也像当日以赛亚的听众,需要这里严肃的提醒,将来必定会如此。伴偶所用的字与第15节相同。准绳回应了11节的比喻。将来的情形必如前面所述!口……灵……手的顺序,保证整个事件会按神的话语成就,靠祂的能力实现,并藉祂亲自直接的干预来完成。书:这里没有提到其他的经文要人去查考。是否我们可以将以赛亚的意思解释为「来读……」,即,在圣经里有一些经文可以支援上述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将连接词 kî (NIV 未译)译为「并要读,因为……」。若是如此,以赛亚便是呼召我们要熟悉所写下来的神的话,尽心查考,理由为,祂所讲的话,就连最微小的细节甚至飞鸟与走兽都会由祂的灵来实现、由祂的手来应验。〔暂编注解〕不像1:2或,“列国”蒙召作证人,而是作为被告,听候将要临到的审判。弥迦向拜偶像的耶路撒冷居民宣告审判时,亦如此“呼召”他们。
向列国呼吁,因全篇信息与他们有关。不过,无论他们聆听与否,预言也会成就。
本章的信息不仅适合犹大,也适合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世代。以赛亚在这里描写他的时代和世界末日恶人悲惨可怕的命运。他看到杀戮的大日,恶人遭到毁灭,横尸遍野,就像西拿基立的军队遭到神灭命天使的光顾以后。他从亚述军队的毁灭中,看到所有对抗神之邪恶军队的厄运。选择以东(第5节 )作为正义之敌的典型代表,是因为以东经常是犹大最残酷无情的敌人,结35 ,《俄巴底亚书一》 )。
1-17 毁灭以东:本段提及的以东是选民仇敌的代表。神要将忿怒倾倒在他们身上,要杀他们如同人杀牲献祭;他们的地要永远荒凉,沦为鸟兽的居所,, 俄 )。
34:1~17对列国的审判。本章描述的审判比其他章节更血腥、可怕,有野兽的嘶吼、烈火,与35章讴歌弥赛亚救恩及末世恢复之喜乐形成鲜明对比。此前,神的审判主要是针对掠夺耶路撒冷的亚述(33:1-16),本章针对所有列邦。以赛亚的许多预言都具有双重性,既指当时的事件,亦指未来弥赛亚时代将成就的事件。本章亦然,既指当时入侵耶路撒冷的掠夺者,即使是以色列兄弟国家以东,也必会受到审判 ;也指新约时代敌挡神教会的仇敌,都必受到审判。本章预言:①以以东为代表的所有仇敌灭亡的情形(1-15节 );②重申此预言来自神,以此证明预言的真实性,向仇敌与圣徒敲响警钟(16-17节 )。
34:1-35:10审判列国、救赎选民:这两章的信息可以视为以赛亚书前半部的高潮,也可作28-33章的总结。
本章和35章为28至33章的总结,也是本书前半部的高潮,与作为13至23章总结预言弥赛亚国度的24至27章相呼应。
【】「因为耶和华向万国发忿恨,向他们的全军发烈怒,将他们灭尽,交出他们受杀戮。」
〔暂编注解〕这预言讲述“万国”在将来大灾难时期的审判。
忿怒。见注释。
他们的全军。正如神的忿怒临到攻击耶路撒冷的亚述军队,祂的忿怒也必临到攻击祂子民的所有邪恶势力。;;14:2,3;,16;17:14;19:11-19。
将他们灭尽。希伯来语是charam(“毁灭” “判决” )。见注释。
2-4神向列国及天地发烈怒,要消灭他们。
【】「 被杀的必然抛弃,尸首臭气上腾,诸山被他们的血融化。」
〔暂编注解〕尸首臭气。即敌军的死尸。当神毁灭西拿基立军队的时候,横尸遍野,无人顾及,,,。
神要羞辱祂所灭的列国:使他们的尸首不得埋葬,,。
融化。或“成为液体”,“流动”。
【】「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天被卷起,好像书卷;其上的万象要残败,像葡萄树的叶子残败,又像无花果树的叶子残败一样。」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日子到来,天上的万象也会发生变动。主耶稣讲到那日子时也作了同样的预言。这是主再来审判万族时的景象,整个被造的宇宙秩序会有大改变。
比较至14节的描述。
天上的星宿(「万象」 )也受惩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成了人膜拜的偶像,不过更可能这是末日审判的高潮,天地也不例外。
「像葡萄树的 ...... 残败一样」:星宿残败,如树上的叶子凋残时纷纷落下一样。
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 在以米所波大米为中心的东方,人们将太阳、月亮、星宿、雷轰、闪电视为神进行膜拜。古人如此膜拜天上万象,有以下原因:第一,古人不能解释天上万象,认为它们具有超出人类的能力;第二,他们认为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不论好坏皆因神的介入。对他们而言,天上万象消没带来的冲击,如同人类生存的根基——天塌下来一般。天被卷起,好像书卷: 以赛亚用夸张手法描述对仇敌的审判将在宇宙范围内展开,法网恢恢,他们将陷入无处可逃的绝望中。对圣徒而言,却是神祝福的前兆,,。
天上的万象。即太阳,月亮和星星,23:5,,33:22)。死海古卷1QIsa 不是“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而是“深渊将要裂开,天上的万象都要残败”。
消没。关于这个词,见,13;24:23;注释。
卷起。这里指天空的大气层,,,。
残败。见;注释。
【消失的星辰】雅巍一向掌管所有受造物,在此展现祂是天上万象的主宰,颠覆受造界,使众星的光芒熄灭。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信仰有很突出的星象成分,像是众神分布在天空各处,「与他们相关的星辰」标示了年历的不同时节(一如巴比伦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 )。星兆中,行星的消失表示其相关神祇在战争中挫败。当时认为众神中,最有能力、最抢眼的神明是星神。星星消失与星神坠落相关。所以自然现象与其相关神明藉此审判行动被征服。另外,在美索不达米亚,如果梦见星星坠落,也是不祥之兆。《埃拉与伊舜》史诗描述毁灭,埃拉说他要使行星失去光辉,并且要把天上的星星扯下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天空像书卷卷起】
天空常被比作覆盖于大地之上的幔子,或是帐棚。以赛亚此处的广阔天空像卷轴一样被卷起来,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可说是非常独特。另外,巴比伦的三个主要神祇都是以天空,而不是以星星为代表。亚奴是天神,地平线分成三条路(连接于亚奴、恩里勒、伊亚 )。所以,将天空卷起来是对古代这三个神祇发出的审判行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为我的刀在天上已经喝足。这刀必临到以东和我所咒诅的民,要施行审判。」
〔暂编注解〕犹大和以东结怨极深,圣经未详述其历史成因,但相信犹大地在巴比伦的管辖下,曾容许以东大事扩张,使其地的犹太居民大受其害。参《俄巴底亚书一》10节及注。
“以东”。以色列疏远的兄弟,代表所有远离神的非信徒。
「我的刀...... 喝足」:像人喝饱了酒一样,神的忿怒已告满盈,祂的审判(「刀」 )马上要来到了。
我的刀。神的刀象征祂对恶人的惩罚。,42;;,15,21。
以东。见注释。圣经常常用一个特别恶毒残暴的民族来代表所有神子民的敌人。这样的民族有埃及,巴比伦,以东,亚扪和摩押。与犹大有血缘关系的以东人经常对犹大表现出特别的恶意。在亚述入侵的时候,以东可能与亚述人联合,对犹大发泄其怒气,以赛亚在宣布厄运的时候,把以东的名字与亚述联系在一起。关于神对以东的惩罚象征神的大日,见注释。
5-7把列国(「以东」 )喻作羊羔、公山羊、公绵羊等被神宰杀的祭牲。不独这样,首领(野牛、牛赎、公羊 )也会一起被灭。
5~7立即执行审判。大行杀戮、刀被鲜血染红,生动地表达了审判这一旧约概念。神向1节中呼召出来的被告审判死亡,立即执行,,。以东: 象征一切敌挡选民以色列的人(21:11-12)。以东作为以色列的兄弟国家,不敬拜神,反到膜拜偶像。圣经及塔勒目都认为拜偶像是三大恶罪(不仁慈、流人血、拜偶像 )之一。惟有神公义的审判在等待他们。
【以东的角色】这里的大段落(1~4节 )是关乎神对列邦的审判,形容以东作为牺牲品,只是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所有国家的下场。以东很多时候都用作以色列「敌人」的化身(见俄5~9节 。以东在主前第七世纪晚期对耶路撒冷没有采取具体行动,使得很多学者相信这节经文是指以东在主前五八七年巴比伦的盟国角色。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耶和华的刀满了血,用脂油和羊羔、公山羊的血,并公绵羊腰子的脂油滋润的。因为耶和华在波斯拉有献祭的事,在以东地大行杀戮。」
〔暂编注解〕波斯拉是以东地的一个游牧中心。
“波斯拉”。以东的牧羊中心,在死海南端东南面约贰一十五英里(40公里 )。作者以大规模的“献祭”来比喻神的杀戮。
「脂油」、「血」:是献祭中的祭品,喻列国。
「波斯拉」:是以东的要城之一。本节有关以东的受罚,是神审判列国的具体例子。
波斯拉是以东的重要的城市,,,位于死海东南38.5公里处。阿摩司预言了其宫殿的毁灭。耶利米宣布它将成为荒场和耻辱。小羊、山羊和公绵羊代表以东的百姓,他们将像献祭那样被宰杀。耶利米用了相似的比喻。
【波斯拉】这是古代以东的首都,一般都认为就是该国北方的布塞拉。该城守护王道,离西南方五哩的达纳干河附近发现的铜矿也不远。考古学家挖掘到主前七至六世纪的地层是该地防御工事最严实、发展最广的时代。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野牛、牛犊和公牛要一同下来。他们的地喝醉了血,他们的尘土因脂油肥润。」
〔暂编注解〕野牛。希伯来语是re'emim。本节的各种牛代表地上的强国,和代表弱国的羊羔、公山羊和公绵羊(第6节 ),一同前往宰杀之地。
【】「因耶和华有报仇之日,为锡安的争辩有报应之年。」
〔暂编注解〕报仇……报应: 字面意思为“解除心头之恨”,体现神按照罪人的行为施行审判的心情。
争辩。直译是司法“案件”。本节描写列国都来参加善恶之间的大斗争,和撒但一起攻击神的锡安城。,2。描写表面上报应的长期拖延。“以东”将因一贯与神的选民为敌而受到惩罚,。
8~15审判结果。3-7节是执行审判的场面,本段描绘审判带来的毁坏。咒诅以东地的预言在历史上得以成就,古代以东地区曾完全变为废墟。象征罪人享受的荣华将完全归于无有。
8-15在神为的百姓报仇之日,受审判之地必变得荒芜,成为鸟兽栖身、荆棘丛生之地。
【】「以东的河水要变为石油,尘埃要变为硫磺,地土成为烧着的石油,」
〔暂编注解〕第9节的画面是依据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这些城市可能位于死海南端。如今在这里仍有石油和沥青发现。在基督复临时,整个地球都将被大火所毁灭,。
9~10以赛亚关于以东将成为荒场的预言照字面意思成就。A.D.900左右,他们被穆罕默德的教徒征服完全灭亡,此地是地球上遭到最严重破坏的遗迹之一。
9-10 以火山爆发、遍地石油和硫磺的情景形容土地的毁坏、荒芜。
【沥青(和合本石油 )与硫磺】沥青常用来作为船身的密封剂,,烧沥青在古巴比伦文献却是一种惩罚方式。加上硫磺烧起来的异味,这两种材料在死海地区都找得到,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神的怒气象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昼夜总不熄灭,烟气永远上腾,必世世代代成为荒废,永永远远无人经过。」
〔暂编注解〕和19:3的类似表述。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代表消灭恶人的“永火的刑罚”。那些城市“焚烧成灰”,是对“不敬虔人”的“鉴戒”。所有的恶人都将遭到完全的毁灭,烧尽“如烟”。骄傲的巴比伦,其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将“被火烧尽了”。末日的大火将使恶人“根本枝条一无存留”,,,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俄16 )。
【】「 鹈鹕、箭猪却要得为业;猫头鹰、乌鸦要住在其间,耶和华必将空虚的准绳、混沌的线砣拉在其上。」
〔暂编注解〕“空虚…混沌”:比喻.二处原文相同。
“空虚”与“混沌”两个希伯来用语也同时出现在。
「空虚」、「混沌」:暗指天地起初的情况,以它们作准绳、线铊表示受审判之地回复天地起初的光景。
鹈鹕。希伯来语是qa'ath。一种未经确认的不洁净的鸟,可能是猫头鹰或鹰类。和。
箭猪。希伯来语是qippod。在里,“鹈鹕”和“箭猪”也是一同提到的。
空虚……混沌。希伯来语是tohu……bohu。。本节形象地描写了在一千年时间里地球的状态,。关于“准绳”,见注释。
11-12这里提及的鸟兽通常居于沼泽与荒地。
【猫头鹰与乌鸦】此处的悉数毁灭的象征,是那些以在荒野居住或觅食闻名的鸟类,已经栖身于城镇的废墟。同样的描绘见于埃及的《奈费尔蒂的异象》(约主前2000年 ),讲到埃及是如此的弱势,「奇形怪状的鸟靠近人筑巢」,而且「沙漠的畜群要在尼罗河饮水」。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以东人要召贵胄来治国,那里却无一个,首领也都归于无有。」
〔暂编注解〕本节意指老早设有君王制度的以东日后再无首领治国。
以东人要召贵胄来治国;那里却无一个。原文含义不明。直译是:“她的贵族,他们要召的王国不在那里。”
首领也都归于无有。以东的首领都逃跑了。国内一片混乱。
【】「 以东的宫殿要长荆棘,保障要长蒺藜和刺草,要作野狗的住处,鸵鸟的居所。」
〔暂编注解〕与11节一同形象地描述以东的荒废。无人居住在其中,只有禽兽往来,地里长出咒诅之地的象征——荆棘、蒺藜,只留下混沌与空虚。此情此景与创世前的状态相似。“混沌”与“空虚”的希伯来语词根相同,意为“处于荒废的状态,空无一物”,与形容创世前状态的用词相同。
野狗。见注释。
鸵鸟。见注释。
【野狗、豺狼、鹞鹰】以赛亚的以东衰亡异象,最后以该地只剩下腐食动物与幽灵作结束。那些已经担心自己生命的人,听到野狗与豺狼的嚎叫,更像是鬼哭神号。有些注释学者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女鬼莉莉丝是在这个梦魇般的世界里出没的生物之一。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旷野的走兽要和豺狼相遇,野山羊要与伴偶对叫;夜间的怪物必在那里栖身,自找安歇之处。」
〔暂编注解〕“夜间的怪物”。可能指魔鬼。
「怪物」:米所波大米神话传说中住在荒废房舍的女鬼,在此描绘以东荒凉的境况。
野山羊。见注释。第11-15节的话语比喻这个世界的混乱状态。
夜间的怪物。希伯来语是lilith。在阿卡德语中指“恶魔”。
【】「箭蛇要在那里作窝,下蛋,抱蛋,生子,聚子在其影下;鹞鹰各与伴偶聚集在那里。」
〔暂编注解〕「聚子在其影下」:意指箭蛇给其子的保护。
箭蛇。希伯来语是qippoz。可能指小蛇。死海古卷1Qisa里为qippod,可能指“箭猪”(见第11节注释 )或短耳猫头鹰。
【】「 你们要查考宣读耶和华的书。这都无一缺少,无一没有伴偶;因为我的口已经吩咐,他的灵将它们聚集。」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书”:指以赛亚先知所宣告关于耶和华审判的话。
“耶和华的书”。即宣告耶和华审判以赛亚的预言。
「查考宣读」:在时态上表示日后的行动,显出预言应验的肯定性。
「耶和华的书」:指神藉先知以赛亚所写下的预言。
无一……无一没有: 记录鸟类的名单,象征神藉先知宣告的话语无一遗漏,都将得以成就。神学上称此为“圣经的统一性”,包括16卷先知书,新旧约圣经贯穿了一个主题——对救恩的预言和成就。
耶和华的书。只有圣经能提供有关 “耶和华向万国发忿怒”时候的真实信息(见第2节注释 )。
没有。直译是“想念”,“渴望”,即“缺乏”。
16-17 指出先知本人的预言要一一成就:神已命定以东遭遇荒凉,并要将其地分给上述的鸟兽作永远的居所。
【】「他也为它们拈阄,又亲手用准绳给它们分地,它们必永得为业,世世代代住在其间。」
〔暂编注解〕这里是说,神把以东人的地分配给野兽居住。“准绳”:人在分地时量度所用的绳,。
它们必永得为业,世世代代住在其间: 不是夸张手法,以色列的荒废是暂时的,敌挡神之列邦的荒废将是永远的。根据预言的双重性,也适用于新约时代。教会在世上时常遭遇逼迫和患难,但必得重建,并持续到基督再来的日子。然而,教会的仇敌却因主基督的审判永远灭亡。
【思想问题(第33- 34章 )】
1神既是吞灭的火、烈火、又是行公平公义的神(33:5-)你当如何过活?参15节。
233:22说出耶和华与子民的那三种关系?这些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生活指示
【】
【查考宣读】「因耶和华有报仇之日……有报应之年。」
这几章告诉我们,神是审判全地的主,现今人们将一切都认为只是自然的运行,将神挤出在所有事物之外,似乎祂不再有能力审判与刑罚,其实祂从永恒的寂静中出来,借着以东,来惩治百姓的错谬。犹太人永不可忘记他们在受巴比伦侵略的时候,以东却幸灾乐祸,希望犹大完全毁灭。现在神终于施行报复,刑罚那骄傲的民,他们的罪达到天上。
我们要记得神不仅借着自然律工作,也在祂的安排中突然显示,祂为谦卑敬虔人起来干预,结果是可怕的也是持久的。神审判以东与其他的人们,将他们的地土变为荒废,在地面上只留有疤痕,神的命令成为永久,无法更改。「烟气永远上腾,必世世代代成为荒废。」迫害属神的人,必有悲惨的结局。
人犯罪,神的惩治也未必在我们今世的经验中。恶人有时以不正当的方法夺取,也在富贵中离世,但是来世他们的罪行必追讨不已。
──迈尔《珍贵的片刻》「你们要查考宣读耶和华的书。」
很少人喜欢读说明书,或法律书;也是造成许多人在这方面出问题的原因。在出问题的时候,才翻查说明书,想找到解决的方法,有时会太迟了。出于神的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先知告诉神的百姓,不要忽略,要留心查考诵读。
你们要查考宣读耶和华的书。这都无一缺少,无一没有伴偶;因为我的口已经吩咐,祂的灵将他们聚集。
先知所说的,不是出于己意的话,而是从神那里来满有权威的信息,所以他称为“耶和华的书”。从神来的信息,是完备没有缺少的,也都能应验,如同发话就有回响一样,如响斯应,无一落空,所以都是有伴偶的。意思是说,那先知奉神的名说的预言,“到话语成就的时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华所差来的”。因为虽然是先知的口所说的,但他不过是器皿,传达神的吩咐;不是人意的编排,是有神的圣灵负责任聚集使能成就。“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神是信实的,祂的话必要成就。祂怎样将应许之地,量给祂的子民为业,使他们享受约但河西之地;祂照样也将以东地用准绳量过,命定归于神的子民得为业,永远居住。
对于将要亡国,看来如日暮西山,毫无希望的犹大国,在神的先知看来,却如旭日初升,将要扩疆拓土,得新土地世代为业。谁敢宣告这样的信息,满有盼望的信息?这不是出于人的幻想,激励国民;而是从神来的启示。过去神的话,怎样都成就了,将来也要照样成就。因为耶和华要为锡安报仇,就是到弥赛亚国度实现的时候,以色列要发光兴盛,那些反对神的势力,却都要衰微,败亡。
以东虽然与以色列是兄弟,但是神所恶的;因为他没有爱心,常跟敌人站在一边,与神的子民为敌,在仇敌欺凌时,他趁火打劫,不来帮助,却来抢掠。到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出于以东的后裔,竟然作了分封的王,助纣为虐。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对“那狐狸”说过尊敬的话;在被带到他面前时,也不屑回答他。但以东的兴盛,要随着焚烧的烟消逝;他的宫殿,也成为荒凉。神的国却存到永远。──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