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c. 不变的上主和顽梗的叛徒
这几节与既平行,又有差异。两段都显示以色列人反对古列计画,,并且肯定道,尽管如此,这个计画仍将进行:神和祂的百姓一样固执,、13)!但是的重点在讲神对他们的眷顾(3~4节),同时对背叛之以色列的定罪,也比前一段更严厉。换言之,虽然所说的,基本上与相同,但它亦将的题材包含在内,讲到以色列是神普世计画的中心,祂在所作的一切事中,都视他们为宝贵而加以保守,因此,祂要毫不保留地指出(8、12节),他们的背叛之罪是何等严重。以赛亚用这首分为五段的诗,作了生动的表达。 1~2.负重驮的偶像。第一次传报古列的出现,登载了他耀眼的经历。如今,就以色列的关切而言,这件事的核心巴比伦的倾倒就快要实现了;我们彷佛坐在最佳的席位上,观看巴比伦伟大的「偶像」被人从基座推倒,俯卧在货车上,毫无光采地运出那毁灭之城。当然,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以赛亚只是以图喻和原则的方式来表达(见的注释〕;他的目的不是在描述,而是在揭发。当古列攻击的时候,巴比伦并没有撤空全城来应对的记录,可是以赛亚用极强的视觉效应,来表明一项真理,即:这些偶像无力拯救(,而当关键时刻来到,他们自己还要倚靠运货的牲畜!彼勒(1节,与巴力为同一称号,意思是「主」)是马尔杜克,巴比伦的守护神;尼波,彼勒的儿子,是附近波西帕的守护神。他是智慧之神,每年都被抬到巴比伦,来陪伴他的父亲参与新年游行,并在「命运碑」上写出未来一年巴比伦会发生的事。他对古列的事显然弄错了!重驮:直译「装载货物」好像许多大包裹!主前七○三年,西拿基立攻击巴比伦时,米罗达巴拉但曾安排撤空所有的「偶像」,正如这里所述。因此,以赛亚是在他自己的时代找到这幅图画的内容。重担(2节;和合:重驮)是「偶像」本身,他们(在「自己」之前;和合未译)是指可见之像背后所假定的属灵实体,但是那却是空的,不会插手帮助。 3~4.背负重担的神。第1~2节是按「时间顺序」向前,讲古列逐渐逼近巴比伦,而同样,以赛亚也向当时的以色列说话,就是被掳后存活的人,或被掳后出生的人。被掳的事实,以及被掳的经验,并不能否定一项事实:他们的神一直在保抱他们,并且还会继续如此。他们已经变了从子宫中的胎儿(成孕;和合:生下),到婴儿成长为青少年和成人(自从出胎),以至开始出现老年的白发,但是有一件事不变:神仍是背负重担的神(保抱……怀搋……怀抱),「过去如此,今日亦然;永远不变;耶和华、父神、伟大的『我是』」。108保抱:与重驮(直译:堆装上去)为同一个动词:「那被放置(在我身上)的」,成为我的担子。在第4节,除了我必拯救(和合:也必拯救)之外,所有的代名词「我」,都是强调语,即「我亲自要」非常感人的说法,标示出个别、直接、温柔、慈爱的眷顾。我必拯救与怀抱为对等动词,意思是说,拯救并不是另一种行动,它本来就属于神对祂子民的自动服务专案之内,因祂是背负他们重担的神。怀抱( sa ̄ḇal ,「肩负」)……保抱( na ̄śa ̄ʾ ):如果硬要说出它们的区别,前者可说是「接受担子」,后者乃是「拿起担子」(见。 5~7.人手作的偶像,无力拯救。第1~2节与3~4节的对比,在此进一步强调。相比(5节)是指一般的相像之处(如「家人的相像」),属于同一个团体。同等意思是「条件相当」,在地位或能力上同等。神否认祂属于被标示为「神只」的那一类,就是其他神明也出现的范畴;祂继续声明,即使以上的假设成立,祂神圣的属性与作为,也不是其他神只所能相匹的。相仿(√ ma ̄s ̌al ;和合:比较;这个动词用于将某物作另一物的「比方」),是否定有任何可以比较之处。那位宣称「我造作」(4节)的神,和那些出于地上物质(金……银,6节)、人力(倒出;和合:抓)、计算(天平)、花费(雇),和手艺(银匠)的「偶像」,根本没有任何可比之处。难怪以赛亚在结尾讽刺地说(直译)「还真的向它屈身!」下面接着揭发偶像的一无是处,他们本身毫无生气(7节):要靠信徒来移动(抬起……扛),并无行动之能(安置……站立),而居然有人会向这种「神只」祈祷,希望得到拯救,实在太荒谬了。 8~11.永活的神。这一段(连同12~13节)成为以赛亚对以色列最后的呼吁,要他们接受神的旨意,相信祂的保守。 8.想念:要胜过问题,出路在于思想神;尤其要纪念祂是怎样的一位,以及祂作过什么事。「祂过去的爱/容我思想/祂终不离开我。」109不过,在失望与慌乱之际,很不容易斩断情绪,而来到此处得安慰。以色列人要的是大卫王室的恢复,但却得到古列!他们何等失望!对神的作为,他们感到非常困惑。可是他们还是要追忆历代以来神的眷顾(3~4节;,尤其10节)。固定在心(和合:自己作大丈夫):动词√ ʾa ̄s ̌as ̌ 只出现在这里,有人建议其含义为「坚定」。最早的解释将它连于名词 ʾîs ̌ ,「一个人」,所以译为「行事要像人,讲求道理」。有些人提议修改经文,而其中改为√ ʾa ̄s ̌am (「犯罪的」)的建议最恰当。这里的形式可以指「你们要承认自己的罪」。但是我们不要冒充对希伯来文的了解已经完备(无论是单字或意义),这里若译为「证明你们自己是人」,也与先知的用意相符。他前面一直在斥责拜偶像的愚昧。以色列明明已有所知他们只要再思考一下事情的原委,像一般人所作的,就可以了。要心里思想:严肃的想一想。 9.上古的事:即3~4节所暗示的时期中,神所作过的一切事。我是神(9b节)前面应该有一个「因为」。追想从前的一切事极有意义,因为这些都是神所作的,而祂不会改变。神……神:前者是 ʾe ̄l ,指那位超越的神;后者是 ʾelo ̄hîm ,指那位元具丰满属性的神。祂是惟一的(并无别神),也是独一的(没有能比的)神。 10~11.末后……起初……未成:即,历史的整个范围,从事情的开端,到正在进行的事,一直到末了,都在祂全权的掌管之下。祂不会等到事情有变化之后,才想该怎么办;这些事都依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正如天上的星,,按着祂的话行动(我指明;直译:宣告)。从古时不过是「从事先」。我的筹算必立定:换言之,这位神乃是真正的神。无人能拦阻祂,或反驳祂。虽然在人的经验里,会有一些事烦扰祂的子民,但是这些仍旧是神不改变的旨意。此处,神并未隐瞒古列计画,也不加以修改。他会像贪婪的胜利者(鸷鸟,11节),在神旨意(筹算)的催促下前来。神已经说了(说出),祂会行动(成就);这是神智慧的产品(谋定),又有神的行动为支持(作成)。 12~13.拯救的神。第10~11节是以抽象的方式谈到神的旨意。在这里,以赛亚提出保证,讲到神总是会为祂的子民成就祂的旨意。可惜他们在此处乃是心中顽梗的,「心里有能力」,指我们的思想「极其顽固」;远离公义。公义(正如往常)是指「与神关系正确」。他们拒绝听从祂公义的计画。尽管如此,祂的旨意仍是公义……救恩……荣耀(13节)。祂的旨意是要实现祂绝对正确的计画,将救恩/拯救带给祂的百姓,这也是为他们特别设计的「美丽」(直译),即,使他们成为祂所期望的美丽样式。制作偶像的人是按自己的形像造它们;而神的意思乃是要使祂的百姓像祂自己一样。〔暂编注解〕“彼勒”、“尼波”都是巴比伦人的神。这里描写巴比伦人逃避波斯人时,用牲畜载偶像逃奔。
“彼勒”。巴比伦人称呼巴力的形式。“尼波”。学识之神。当巴比伦人从征服他们的波斯人面前逃亡时,他们把这些神的偶像放在牲畜的背上。
彼勒屈身。以赛亚已在,20;41:23,24;44:9-20;45:16里指出了崇拜偶像的愚蠢。在本节他特别提到巴比伦的神。彼勒(Bel ),意为“主”,是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杜克的称号,51:44)。在每年的新年庆典中,巴比伦国王要“握马尔杜克的手”,以确认他来年的君主身份。亚述的国王成了巴比伦的统治者后,也秉承了这种做法。彼勒(Bel )名字出现在伯提沙撒(Belteshazzar 和伯沙撒(Belshazzar 的名字中。
尼波(Nebo )。或Nadu。是巴比伦的知识和文学的神。他的庙宇在巴比伦附近的博尔西帕。其地位仅次于马尔杜克,被视为他的儿子。在新年的庆典中,尼波一年一度造访巴比伦,向他父亲致敬。作为回报,马尔杜克陪尼波行一段回博尔西帕波希帕的路。尼波的名字出现在尼布甲尼撒(Nebuchanezzar 和拿波布拉撒(Nabopolassar )的名字中。
在兽和牲畜上。在上述的旅程中,彼勒和尼波是用牲畜驮在背上的。相比之下,以色列的神则保抱和救援祂的子民(第3节 )。彼勒和尼波需要崇拜者的说明。真神则帮助敬拜祂的人。
1~2巴比伦人所服事的神为: 彼勒”、“尼波”。“彼勒”含意为“主”,巴比伦最高的神Mardu祂的另一个名字。据说,此神被供奉在巴比伦最高神殿里。“尼波”是巴比伦与学问相关的神,是彼勒的儿子。每逢4月,巴比伦人便会将这两个神像放在马车或牛车上绕着城游行,以加添节日的气氛。以赛亚联想到节日时的情形,对比神像在节日里的荣耀与古列被征服、摧毁时,两个神像犹如货物般被人搬走的寒酸劲,暴露出偶像隐藏在华丽外貌下的真面目。
1-4彼勒与尼波这两个巴比伦的主要偶像,在古列攻击巴比伦城时不但无法救出其信众,而且成为巴比伦难民的重担,被驮在疲惫的牲畜背上,远徙异地。相反地,耶和华从以色列出生之日起,便以慈爱保抱、提携他,是他的救主。
1-13 巴比伦的偶像不能与耶和华相比。
46:1~47:15对巴比伦的审判。46章论及巴比伦偶像的灭亡;47章谈论巴比伦王国的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审判顺序:先是宗教审判,后是政治审判。
46:1-47:15巴比伦受审判: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参13-14; 21章。
【彼勒、米罗达、尼波是什么?】
答:彼勒BEL—系巴比伦守护神之名,亦名米罗达Mero-dach,即为日神之意。这与腓尼基人之巴力同。在春季里奉此神为大节,以风和日暖为一年之始也。尼波Nebo——系巴比伦最著名的一神。为女神沙巴尼,从男神巴勒米罗达所生。因此男神为至尊,凡他所出各种命令,不能亲自晓喻,惟藉尼波显现,以明告家人。所以受人崇拜,认为国中文字格物等学,都由尼波神默示而作。代相传授,称尼波为智能师,文字师,或宣教师。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彼勒】
彼勒不是个正统的巴比伦名字,而是亚喀得文的「主」(希伯来文 ba'al )。苏美神尼普尔的恩里勒被称为「主」,后来这个头衔也封给巴比伦神玛尔杜克。玛尔杜克是巴比伦的众神之首,是万神榜的守护神。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记载了玛尔杜克如何高升到现今这个地位,据悉是发生在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玛尔杜克是古远尊贵的埃里度城守护神恩基的儿子。我们虽然常在圣经里看到巴力是与雅巍敌对的神祇,但是在主前第一千年纪没有一个神祇具有玛尔杜克一样的政治威力。他的主要神殿是在巴比伦城的「厄萨吉拉」(「有崇高之首的神殿」 ),与闻名的梯塔神庙「厄特默南基」(「天地的根基」 )有关联。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波】
尼波(亚喀得文「拿布」 )是巴比伦附近的一座城博尔西帕的神祇。他是智慧之神,也是文士与玛尔杜克儿子的守护神。新巴比伦时代的国王都要纳入他的名字(例尼布甲尼撒、拿波尼度 ),可见他在那个时代的地位有多显赫。他在以赛亚时代已经颇有地位,因为撒珥根在他的新首都,称作杜尔沙鹿肯(亦即「科萨巴德」 )的要塞为他建造了一座相当耀眼的神殿。一个第八世纪的碑文力促百姓信靠拿布,不要相信其他神明。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被掳的偶像】
巴比伦的节庆日是抬出偶像盛大游行的场合。不过这里指的不是胜利行军。美索不达米亚有很多战争中神像被俘的描绘。巴比伦神玛尔杜克好几次被俘,被带出巴比伦。赫人(主前1595年 )、亚述的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1244~1208年 )与西拿基立(主前705~681年 )都曾毁灭巴比伦,取走玛尔杜克神像,但是后来都归返巴比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都一同弯腰屈身,不能保全重驮,自己倒被掳去。」
〔暂编注解〕西拿基立在公元前689年摧毁巴比伦城的时候,把马尔杜克的神像作为战利品之一带到亚述,并一直留在那里,直到亚述巴尼帕统治时才回到巴比伦。以赛亚形象地描写了巴比伦最大之神的无奈。
【】「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余剩的,要听我言:“你们自从生下,就蒙我保抱;自从出胎,便蒙我怀揣。」
〔暂编注解〕「雅各家...... 余剩的」:暗示犹大将遭遇亡国的命运。
见注释,;。
【】「 直到你们年老,我仍这样;直到你们发白,我仍怀揣。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怀抱,也必拯救。」
〔暂编注解〕「年老」、「发白」:表明神的眷顾永不终止。
我仍怀搋: 43:1,神说他特别提名选召以色列,强调人与神法律上的亲密关系。本段进一步表明,如同母亲疼爱、怀抱刚生下的孩子一样,神亦会眷顾、怜爱圣徒。神也用“直到你们发白”这句话,表明会以永不更改的父母之爱顾惜圣徒。
神不停地照顾祂的子民。只要他们一息尚存,祂都会关照他们,就像慈爱的父母关照他们的儿女那样。
【】「“你们将谁与我相比,与我同等,可以与我比较,使我们相同呢?」
〔暂编注解〕你们将谁与我相比?以赛亚再次提出这个问题。
5-7这段与40:18-19; 41:6-7; 44:9-20内容相似:耶和华神不像偶像由人造成、不能走动、无济于事。
【】「那从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银子的人,雇银匠制造神像,他们又俯伏又叩拜。」
〔暂编注解〕讥讽拜偶像者自掏腰包制造偶像,然后视若神明。
见,20;41:7注释,。当人们明知有神,却拒绝敬拜祂的时候,他们愚昧的心就昏暗了。他们“自称为聪明”,反成为愚拙。
【】「 他们将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处,他就站立,不离本位。人呼求他,他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脱离患难。」
〔暂编注解〕“他”。更可作:它(适用于这一节全节 )。
他们将神像抬起。见第1节注释。
他不能答应。见注释;见。偶像即使用木材或黄金制作,依然是无生命的,听不到人的呼求。人在最需要的时候恳求神,祂却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吁,满足他们的需要。偶像只能在敬拜他们的人心中留下痛楚的空虚。
【偶像的使用与待遇】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每天要给神像上供、穿衣服,甚至沐浴。他们每天要供奉食物(当然是庙方人员吃掉 )。另有人帮神像穿衣脱衣,也另有人清洗神像,庆典时扛出去。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当想念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里思想。」
〔暂编注解〕可作5-7的小结,提醒以色列人不要拜偶像;也可当作9-13的引语,叫听众留意思想神的作为。
悖逆的人哪: 指仍然拜偶像的犹大百姓。虽然身处将被巴比伦毁灭的危机,他们仍不肯归向神。自己作大丈夫: 果断丢弃罪恶、归向神,与一脉相承。
神从起初就警告以色列要防止种种的罪孽,32:37-41),他们却没有留意。现在以赛亚再次传达了这个信息,43:27,58:1,59:13),希望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关于忘记神的危险,见;8:11;;见注释。“对于将来,我们是无所畏惧的,除非我们忘记神引导我们的道路,和祂过去对我们的教导”。
8~11只有真神才能预言,并使预言“成就”(11节 )。“鸷鸟”。即古列。
【】「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
〔暂编注解〕「上古的事」:就是神在过往历史中的作为。
你们要追念……我是神: 劝勉以色列百姓不仅纪念神往昔所施的恩典,也要信靠至今仍作工的永生之神。
9-13 耶和华是历史的主。
【】「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
〔暂编注解〕指出神在古时便说预言,并且于日后应验。
指明末后的事。见,22注释,;45:21。
我的筹算必立定。以赛亚一再声明神的至高权威和大能,,43:13)。历史的事件并不是偶然的。神对世界是其旨意的。这个旨意一定会实现。
【有目标的神】古代近东的神自己无法掌握世界的命运,需要藉助外力。在美索不达米亚有些「命运泥版」文献,记载了宇宙间万事的命定结局(包括神的 )。谁掌握这些泥版,谁就掌握了万物的命运。有时这些泥版「遇人不淑」,就会造成混乱。有些神明,像是恩基,头带魔法师的帽子,表示自己有能力掌握、预测未来,但是只能借助于符咒、念经。相反的,雅巍掌管一切,不须借助于泥版或咒语。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召鸷鸟从东方来,召那成就我筹算的人从远方来。我已说出,也必成就;我已谋定,也必作成。」
〔暂编注解〕“鸷鸟”:指古列,比喻此王行动迅捷又有权威。
「鸷鸟」:有学者认为这是指波斯国徽上的鹰像;显然这从东方来的鸷鸟是指古列,神要借着他成就拯救以色列掳民的计划。
我召: 神审判巴比伦使用的工具,以赛亚用“鸷鸟”作比喻,。有时,鸷鸟指神审判列邦的巴比伦王尼布迦尼撒,。这里指神审判巴比伦的波斯王古列。他必像捕食的鸷鸟,迅速攻陷巴比伦,,。
比喻古列,44:28,45:1)。对于以色列离散的羊群来说,古列是“牧人”;但对于神子民的仇敌巴比伦来说,他则是凶狠的鸷鸟。
【我召鸷鸟从东方来是指什么?】
答:「我召鸷鸟从东方来,召那成就我筹算的人从远方来,我已说出,也必成就……」鸷鸟,是属于鹑、雕、鹗之类的食肉大鸟,头秃无毛,喜食尸体,其全身羽毛黄色,高约四尺,爪嘴尖锐可畏,为巴勒斯坦最显著之鸟,,。耶和华神要召鸷鸟从东方来,也是指着波斯的古列王说的(参前一题 )。他被称为鸷鸟,乃是比喻他有极快的速度,极大的能力和力量,能够得胜列国,而神速的扩展疆土。古列王曾用鹰像当作他的王旗,足以显示他疾速而威猛无比的伟大力量,。神从波斯这样的远方召了古列来,乃为成就他的谋算和旨意,行使神的命令,,,。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你们这些心中顽梗、远离公义的,当听我言。」
〔暂编注解〕「远离公义的」:指不配蒙拯救的人。
见注释。自称为神子民的人固执己见,不听神的话,也不服从理智。顽梗是公义的大敌,而温柔则像是敬虔的亲人。
12-13 向不信的以色列人重申神对选民的救恩。
【】「我使我的公义临近,必不远离。我的救恩必不迟延,我要为以色列我的荣耀,在锡安施行救恩。”」
〔暂编注解〕我的救恩必不迟延: 既警告内心顽梗之辈,亦安慰虔诚的圣徒。顽梗悖谬的人,包括骄傲顽固的巴比伦人及久经神的磨炼、固执不肯离弃骄傲的犹大人,10:3),虔诚的人,包括所有神恩典之下的外邦人及犹大人。
使我的公义临近。即有朝一日神要借着古列把祂的子民从巴比伦救出来。从巴比伦得救预表基督帮助人离罪的更大拯救。
必不迟延。巴比伦之囚以七十年为限,29:10)。及至时候满足,犹太人要奉古列之令返回故土,。在七十年快结束的时候,神向但以理显示复兴和弥赛亚来临的预言。众先知经常把弥赛亚的降临,描述为从被掳回归开始之复兴的高潮。如果以色列人忠于神,救恩计划的历史很快就会达到辉煌的高潮
【】「我已造作,也必保抱。」
我们的生命原是充满着污秽与自私,也是我们自己应该负责的。我们只有仰望神来拯救,不能让神来负责,所以先知提说神这句话。我们应有基本的认识。
但是有些性格是环境的因素,是神直接所命定的。祂容我们在这个家庭,有这样的父母,具备这种情形。祂知道我们出生的地方与环境。祂容许我们有各种软弱与缺陷,这些足以阻碍我们成功,祂容许我们进入婚姻的关系,职业的环境,有些对我们似乎很不利。但是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更加依靠祂。「祂必保抱。」祂愿担当我们的忧患痛苦。当我们落到最深的苦难,就听见祂清楚的说:「孩子,我的恩典足够你用的,你的软弱必使我给你力量,以致在你生命中,将这些转变为荣耀。」
祂以恩典扶持我们,使我们在环境中,就是祂为我们安置的地方施恩。我们有时固执悖逆,祂仍以忍耐与仁爱恩待我们,祂曾为担当我们的罪,挂在木头上,祂现在仍担当我摸不信悖逆的罪。
神啊,你以造作我们,所以我们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你的民,也是你草场的羊。你必担当我们一切,求你造作我们,使我们成为合乎主用的人。
──迈尔《珍贵的片刻》
【神的怀抱“我必怀抱,也必拯救。”】【作大丈夫】
亨利·摩尔豪斯是十九世纪英国传道人,他感到他被工作压得直不起腰来。神就亲切地提醒他;神会看顾他的。
有一天,当他回家的时候,他那双脚瘫痪的女儿坐在轮椅上。当他想把一个包裹送上楼给他太太时,他女儿问他能否把包裹交给她来拿。摩尔豪斯说:“我亲爱的女儿,你怎能搬运这个包裹?你甚至无法挪动你自己。”
女儿脸微笑说:“我知道,爸爸,但如果你把包裹交给我,你抱着我的时候,我就可以拿着包裹。”
摩尔豪斯把这情形看作是他与神以及他所承担的工作之间的关系。因此他感谢神,满怀信心继续工作,因为他知道神在怀抱着他。
我们万能的神,答应怀抱以色列人(赛464 ),也是怀抱我们的神。虽然我们必须承担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有永不失败的神作我们的坚实后盾。我们不会被重担压垮。
请求救主来帮助你,他会承担你的重担。
当痛苦的乌云密布
遮去我视野中的所有星星,
我知道如果我转向我天父,
他会在黑暗中给我最甜美的歌声。
那永恒的双臂能担得起所有的重担。
──《生命隽语》「你们当想念这事,作大丈夫。」
没有人愿意惧怕,因为惧怕属于不快感;但人有时不免会有惧怕,有些是不能避免的,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须的。比如我们遇到危险,自然的反应是惧怕,然后才想法免除危险,或为了责任,必须面对危险,就要设法克服惧怕,胜过危险,那就是成功。但有的时候,没有可见的危险,自己竟然会没有理由的胆怯起来。圣经说:“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像狮子。”因为人有罪,就失去坦然的心,没有平安,惧怕刑罚;但因信靠耶稣基督而称义,除去罪孽,与神和好,死的毒钩不能再威胁,就没有甚么可怕的。
蒙爱的人,知道万事互相效力,总是为了神所召的人的益处:“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因此,无论在甚么环境,都可以放心;因为“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没有神的人,或是因为有罪,与神阻隔,失却倚靠,就难免遇事彷徨惧怕,仿佛落水即将遭遇灭顶的人,急想抓住任何手边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浮过的稻草也好,以为可以救命。这样,人就崇拜偶像,作为精神的寄托,焦虑中的安慰。到有一天,患难真的来了。愚昧无知的人,发觉偶像不能救人,反需要人去抢救它,抱着偶像逃难。巴比伦的彼勒,尼波,那些金银的偶像,不但不能作避难所,反倚赖人抱它逃难,成为人的重担。神的儿女,不要怕偶像,不要靠偶像;因为有神保护眷顾他们,从生下来就负责,到年老发白也怀抱扶持不丢弃。你们当想念这事,自己作大丈夫…
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
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
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
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
“我的筹算必立定,
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神召亚伯拉罕,从吾珥拜偶像的地方出来,当他年老的时候,应许他必作多国的父,他的后裔要成为大国;并且应许凡他脚掌所踏之地,要赐他为业。我们因信作亚伯拉罕的子孙,借着耶稣基督,得承受应许。所以要倚靠祂,仰望祂,必不惧怕;因为神既预定,也必保守到底,直到祂的旨意成就。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