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
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
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星宿从天上争战,
从其轨道攻击……
基顺古河,把敌人冲没,
我的灵阿,应当努力前行。’
d. 第四个祸哉:失信和信实
埃及(2节)与亚述(31节)这两个名字的出现,成为第四个祸哉的括弧,表明以赛亚开始要将前三个祸哉的原则,应用到实际发生的事上。在第一个祸哉中,他陈明神的工作是有目的的,即便会经过灾难、5~6),因为祂的审判不会改变祂的应许;而祂呼召祂的百姓来接受祂的话、信靠祂的话。现在这一切要藉历史的事实展现出来。在第1~7节中,以赛亚责备埃及联盟,指称埃及并不会带来帮助(5~7节)。本章的结尾(27~33节)也与此相符,他坚称亚述不会是威胁。在这两个括弧之间,8~17节与18~26节是互相平衡的声明:神的话语遭到拒绝(8~17节),而所应许的话必定实现(18~26节)。 当代事件:埃及没有帮助这是以赛亚第二次暗示有使团前访埃及,来签署盟约。在平行的祸哉里,他讥讽带着签定的和约回来的使团;此处(1~5、6~7节)他观察他们继续进行徒劳无功的努力(5、6、7节)。 1.悖逆的儿女:「背叛的儿子」(、23)。说( neum ):见。结盟: masse ̄ḵâ ,在译为「被窝」;其含义为保护性的遮盖。我的灵:见的注释。介系词由于,在希伯来文里没有,但这样的插入十分合理,如 NIV。在这里,由于我的灵和我的(「从我」;和合:由于我)平行,强调缺乏神的授权。另一方面,若译为「不是我的灵」,则可以与结盟平行,指他们本来可以得到的遮盖假如他们没有另作选择的话。罪上加罪:第一个罪乃是不求神引导而自作主张的行动,第二个罪,则是在神的灵之外另找「遮盖」。无论是在智慧方面或在供应方面,神子民的第一个依靠总应该是神自己;任何其他的办法都是罪( ḥaṭṭa ̄ʾṯ )有亏他们真身分的尊贵性。 2.埃及是死亡之地,他们却到那里去找寻生命(!并没有求问我:「而我的口他们没有问」,正如。「口」是表达个人意见的器官。如果他们曾求问,祂就会发言。但是他们的眼目(看;和合:要)却望向别处。 3~5.羞辱与惭愧是同义词,也包括「觉得尴尬」的意思在内,不过这里是强调「收割羞辱」,指客观的情形盼望破灭。琐安在尼罗河三角洲北边,哈内斯在孟斐斯以南。首领可能是法老的官员,暗示沙巴柯的「伊索比亚王朝」势力已经扩展到所有的下埃及。若是如此,则以赛亚乃是在暗示一个假设,即这位统治者是值得助长的。但另一方面,这里也可能指犹大的首领和使臣,他们从一个重要大城到另一个政治中心,希望保证能得到法老的帮助。无论怎样解释,这都是无用的(和合:不利于),既非帮助,也非利益。以赛亚很可能会说:「当然会如此!」因为他们为脱离那恐怖的杀手(亚述),竟去找惯作杀手的(埃及)来说明! 6~7.第6节有不同的标题,显示是另一首诗,其希伯来文非常优美、锋锐、有力;以赛亚发表这篇诗(见8节),要将其中资讯铭刻于人心。标题的神秘性会使人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在1~5节中,以赛亚强调,赴埃及的使团背后纯粹是人的计画;这里则着重人要付出的重大代价。无论我们多么有智慧、费尽多少力气,但绝对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牲畜:何等的讽刺!当时人人想问的问题为:「我们的使团进展得如何?」以赛亚却说:「他们不要紧。但想想那些可怜的牲畜!」艰难困苦:一般通往埃及的路,是经过非利士人之地。但是,他们似乎行经南方沙漠(是否基于保密的关系?)。在,神不要让祂的子民经过非利士人之地,恐怕他们遇见敌人而转回埃及。使团的人士是否发现,自己正在走与出埃及反向的路?拉哈伯似乎有一阵子是埃及的绰号;。它的意思是「狂暴、夸大」。或许「大嘴巴」更能表达以赛亚的感觉!埃及:口头应许得很好听,但实际上是坐而不动。 遭拒绝的话以赛亚再度强调未来的审判。 8.以赛亚奉命将他的事奉作公开的记录(版上),也作私下的记录(书上)。他要写的是什么呢?希伯来文第9与15节的开始是 kî 这个字常是「那」的意思。如果可以这样解释,那么,第9~17节便是他奉命所要写的内容「那」就是,他们已经背叛了神所启示的真理(9~14节),尤其违背了要悔改的呼召(15~17节)。不过,倘若 kî 也有「因为」的意思,那么这几节就解释了他为何会奉命作记录的原因,至于他究竟写了什么,我们只能揣测了。公开的版可能简述了以赛亚当时的事奉:就像1~5、6~8节的诗,在大众场合这样书写(是很容易的,类似「大字报」一样;至于私下所写的记录,则最合理的推测,是以赛亚在结盟时期的一切事奉,就是我们所有的二十八至三十七章的内容。版是为他们的(直译:在他们中间),放在他们可以看到的地方;书是要传留后世,直到永永远远。这乃是神不变的话;它与当时的事有关,但其重要性亦存到永远。 9~14.是对百姓现况的第一个解释:他们向神耍诈(9节),不是要先知不说话,而是要求他们的预言合乎自己的胃口(10~11节;。结果则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崩溃(12~14节)。 9.开头的「因为」,见上文。悖逆:见。说谎:虚假、令人失望、未达到应有的样式。儿女:「众子」,见。不肯听从:如。训诲( tôrâ ):见的注释。 10~11.以赛亚解释他指责他们(9节)不肯听从是什么意思。当然,没有人会公然要别人告诉自己一些虚幻的事,但是他们的行动会显露他们有这样的心意。这里亦像一样,以赛亚把人的话语背后的意思点明出来。柔和意思是「平滑」;虚幻来自√ ta ̄lal ,模仿、戏耍。所以,他们不要正直的话,而要一些不影响他们生活面的事,类似戏耍的事奉;他们不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向或模式(道……路),尤其不要听见那位圣洁的神住在他们当中,给他们带来压力(以色列的;见的注释〕。他们没有要求停止讲道;只希望内容无关痛痒,不提根据神的性情而来的绝对真理和道德标准。 12.所以……圣者:他们不可能因着希望圣洁的神与自己无关(11节),就能如愿以偿!他们对祂的拒绝,带来一个后果:祂因着圣洁而与他们作对。拒绝神的话就是与说话之神为敌。话……欺压:他们选择「自由」的新道德,不想持守神的「道」(11节)。但凡作出这种错误决定的人,会发现他们乃是选择了捆绑,会受到残酷的欺压。 13~14.13节前面有「故此」一语。藐视神的话会带来后果。这罪孽,首先乃是自我毁坏(13节),好像一座墙因自己的重量而崩塌;其次,它惹动了神的忿怒(14节)。要被打碎:更好的译法为「祂要打碎」。取……舀一定是指很熟悉的作法:用一片瓦器去取灼热的火炭,来点燃另一堆火,或用一个旧杯的一小块,从桶中舀水。 15~17.是百姓现况的第二个解释:他们拒绝了悔改与信心。 15.他们又拒绝了圣者(11节),不让祂把祂不变的性情加在他们身上而这一次还有祂的全权( ʾaḏo ̄na ̄y )的能力作后盾。请注意,这一节(参9节)的开头是「因为」(见上文8节)。拒绝神的话,在9~14是指一般的态度,这里则是指特定的话。悔改与安息(和合:归回安息):神的话呼召他们回转归向祂。悔改是指「回头」,不是假意的回来,而是真正使他们能安息于祂的归回。这不是拒绝面对人生的结果,而是持定神,认真的信靠(和合:安稳)。这乃是得力( geḇûrâ ),尤其指在(人生)争战中得胜的力量。可惜的是,正如「他们不肯听从」(9节),他们这时也竟自不肯(直译:他们不愿意)悔改、相信、以得着安息和力量。 16~17.他们曾提出另一种道德规范(10~11节),在此则提出用军事来取代悔改与信心,但是他们会经历到的真理。奔走……奔走……飞快……飞快:一旦拒绝信心的道路,无论再选什么来取代,都会成为自己的报应。若选择奔走,就必奔逃;若选择飞快,就会得到飞快来的敌人!一人……千人:的应许颠倒过来了;的威胁实现了。旗杆……大旗:证明那里曾经有人,才会有这些东西。但如今证据仍在,人却消失无踪。这是第三幅图画,描绘拒绝神的话(参13~14节)的这项「罪孽」(13节)所招致的全然毁灭。 信守应许祸哉的主题,到目前为止乃是人的不忠:缺乏信心的「智慧」去寻求埃及的帮助(1~7节),不信的人藐视神的话语(8~17节)。祸哉的其余部分转而谈及神的信实:祂忠于祂的应许(18~26节),在祂的不配子民陷入危险的时候,祂也向他们忠诚(27~33节)。首先,他们虽然藐视祂的话(8~17节),祂却持守祂的话:恩惠与怜悯已经预备好了(18节);祂会回应祷告(19节);在苦难之后,人会预备好要听祂的引导(20~21节),并且对虚假的宗教深恶痛绝(22节)。地上的出产将非常丰富(24~25节),在医治之日,宇宙都将更新(26节)。 18.不过( la ̄ḵe ̄n ;和合:必然)是「所以」,这一节只出现两次(配合12~13节与16节,论审判时的两次「所以」):「所以神等候……所以祂要兴起……」。因着信实,祂为百姓藐视祂的话语而责罚他们,同样因着信实,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祂虽必定会施行管教,却不会废掉恩惠;只会加入一段等候期(渴望;和合:要),直到时机合宜,因为(如的暗示)上主是公平的神,这里最好译为「判断的神」:判断何时为最佳的施恩(√ ḥa ̄nan )时机,以赐下他们不配得的恩惠,并彰显怜悯(√ ra ̄ḥam ),就是祂对百姓澎湃的热爱。 19.这里强调锡安……耶路撒冷是刻意的:神的应许不单会在最合适的时间实现(18节),也会在指定的地点实现。不再哭泣:直译「完全不哭泣」。当神听祂百姓的祷告,即时将恩惠与慈爱彰显出来,必会有无穷的喜乐(参:、26~27)。 20~21.以赛亚对困苦时期的真相毫不掩饰。艰难的饼、困苦的水:这里是对偶的名词,其感觉为「饼,就是艰难」,「艰难为你们的饼,困苦为你们的水」。这一段神隐藏的时期,至终会导向彼此毫无间隔的时间。教师:这里可以译作复数,但很难解释,因为犹大的众教师从未隐藏。问题并不在教师的隐藏,而是不愿学习的心,。 môreyḵa ̄ 的形式也可以视为单数,「你的那位教师」。这很合理:在那蒙福的时刻,百姓将接受神的启示,视祂为「你的教师」,并有回应。拒绝神的话已是过去的光景(眼……耳)。或向……声音:神的子民仍有可能犯罪,但却蒙保守,行在义中。在他们眼前的教师,也在他们后面照看着。 22.他们既与神有正面的关系,就必会采取这负面的行动。既分别出来归给神,就必须与虚假和错误一刀两断。他们从前用在偶像身上的慷慨(银子……金子),将变成无礼(玷污)、憎恶(污秽之物),和拒绝(去吧!)。 23~24.未来将有丰盛,与前面缺乏饼和水的情形(20节)正反向。这里并不是指物质界的远景,而是指受造界得撤销的异象。罪使得自然界内在的发展力受到限制,可是在未来的荣耀中,咒诅会除掉;。神在这新的大地上会扮演a节),而大地会丰富地回应(23b节;。人的头脑让牲畜大受劳苦(6~7节),而将来们也要享受新世界的丰富(24节)。宽阔的草场:们会有极宽、极安全的牧场。木>和叉子:筛土的工具。们的饲料也会加倍的纯净。 25~26.以赛亚继续往上描述新世界的情形:先是土地(23a节)、再是牲畜(23b~24节)、如今则讲到山丘,和天上的星体。他并没有多费笔墨谈大行杀戮和高台倒塌,不过像,,都显示,他所见主的日子之异象包括推翻神的仇敌,和他们自我保护的体系。但另一方面,那日子也是更新变化之日(不毛的山顶有江河涌流),自然界从未经历过的光,如今恢复了它的真正力量(七倍,;,那些因自己的罪和神的管教受伤的人,到时候都会得着医治。 当时的事件:亚述不是威胁这则祸哉的最后一段,和第一段(1~7节)呼应。神的子民离开祂、投奔埃及,但祂在亚述前来威胁时,却不离开他们。这件事符合整件事的核心要义(8~26节),即:虽然他们藐视祂的话(8~17节),祂却信守诺言(18~26节)。那么,当亚述攻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其实,来到耶路撒冷的亚述王乃是爬上自己的火葬柴堆!以赛亚一开始写到神「真正的」日子(27~28节)。祂是万国的主。(言下之意为,与这样一位神相较,亚述算得了什么!)神的百姓在祂的日子必得安全(29~30节):他们的角色是在神审判的时候欢唱。而论到此时此地的亚述(31~33节),他们必会被打散(31节),犹大将歌唱(32节),火葬的柴堆已经预备好,火也准备妥当了(33节)。这几节的结构更将资讯宣示出来:整个大括弧是神。在希伯来文中,上主的名是头一行,而上主的气是最后一行。第二个括弧是祂的主权:一般而言,祂掌管万国(27~28节),特定而言,祂掌管亚述(30~33节)。这首诗的中心则是歌唱的子民(29节)。无论在宏观的状况里(27~28节),或在历史上的特定事件中(30~33节),神的子民都是祂关怀的中心。 27.上主的名意思是「神按着祂所启示出来的所有性情」。从远方来:以赛亚用暴风比喻神在怒中的行动。他看出暴风在远处形成,逐渐逼近。密烟……火:这是出埃及时神同在的记号,表明祂的圣洁。嘴唇……舌头:发言的器官,表明神的行动符合祂曾说过的话、15、21)。 28.气,「灵」,符合暴风的比喻,但也指出神作为的运行者。毁灭的筛箩:直译为「虚假的」,这个筛子是要把所有虚假的显明出来、筛掉,同时也要分辨真伪。神的审判是准确的。除了分辨的筛,还有控制与引导前路的嚼环。全权的神会带领所有的人,进入祂所安排公平的命运中。 29~30.欢唱属于他们(29节),胜利属于神(30节)。唱歌总是代表以喜乐的心进入我们没有出力、却白白享受的福份中。夜间最重要的节期是逾越节,这个节日很适合这里的情形,因为上下文提到出埃及的云与火(27、30节),并提到神是盘石(出十七;见)。这里的歌回顾以下、20~21。虽然我们不明了以色列庆典的实况为何,但诗里显示,他们的节期与宗教生活充满了音乐与歌唱。不过,此处并非正式的宗教行为,而是心中在喜乐。声音:神正在按祂的话语行事。膀臂在人行动时显出力气,也是出埃及的标志(如:;,,。火焰与冰雹同时出现的奇特景象,见。神没有改变:出埃及-逾越节的启示,永远在宣告祂的名。 31~33.祂从前在埃及怎样击打,如今也要在自己的地上这样行。神在过去是启示,在现今则是活的。声音:见27的注释。神只要一说话,就足以使地上最强的力量惊惶。用杖……,较好的译法为「祂,就像(那/祂的)杖,正在击打」(见。亚述是在神的旨意之下,前来作炼净的工作,但是同样也在神的旨意之下,走上自我毁灭之途。鼓,和(直译)「摇晃/筛选的战争」,重复了歌唱与战斗之喧哗的平衡、以及神是非分明的判断(29~30节)。陀斐特:见;,、14。这个名字可能是取用 tep ̄aṯ (「火之地」)一字的子音,再加上 bo ̄s ̌eṯ (「羞惭、耻辱」)的母音而成。结果意思应该是「可耻的焚烧之地」。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以赛亚在这里用这个名字的另一个形式, top ̄teh ,不过意义是相同的。亚述皇家大军逼近耶路撒冷,竟成了前往已预备好的火葬柴堆,真是何等大的讽刺。这柴堆是神亲自预备的,时候一到,祂便会点燃!「上主啊,愿i的仇敌都这样灭亡!」〔暂编注解〕「悖逆的儿女」:就是怂恿希西家依靠埃及的领袖们。
祸哉,这悖逆的儿女。以赛亚仍想着西拿基立的入侵,也就是拉伯沙基嘲笑希西家依赖埃及的时候,。本章证明犹大有许多要与埃及结盟。这些胆怯的人没有求助于神,信赖祂,却悖逆祂,向外邦人求助。
罪上加罪。犹大受到亚述军队的讨伐是因为自己的罪。现在犹大向埃及求助来对抗亚述,是罪上加罪。
1~2亚述大军南下,迫近耶路撒冷,希西家在朝廷亲埃派的怂恿下,向埃及乞援,以赛亚直斥其非,指出以色列人的罪,是在国难中没有去寻求神,反去寻求埃及的荫庇,显明他们对埃及的信赖超过神。
1~2悖逆的儿女: 以色列有惯例,悖逆之子要在城内居民面前用石头打死。以赛亚藉此警告以色列的腐败已非常严重。并没有求问我: 犹大与埃及缔结外交关系,本身并不是罪,得罪神的是因他们并未行在神旨意当中。
1~7进一步警告希西家不要寻求埃及的“结盟”来对抗亚述。大使正在“琐安”(或泰尼斯 参看至14节的脚注 )和“哈内斯”(阿纳斯[Ahnas] 孟斐斯以南55英里 或88公里 )谈判。倚靠一个正在衰落的势力——埃及——来对抗亚述,只会为犹大带来“羞辱”(3-5节 )。
1-7 斥责往埃及求援的犹大使臣:当时亚述挥军南下平乱,逐渐逼近犹大,希西家受到国内倾埃及的强大势力所逼,秘密遣使向埃及求援,以赛亚知道这事后,极力反对,并加指斥。
1~9犹大与埃及结盟。28-31章主要论及选民的堕落及由此而来的审判与恢复,与此相关的亚述、巴比伦、埃及的国际局势的变化。28,29章主要指出对内的堕落及其结果,30,31章主要谈到对外问题——埃及。此二章与其他独立成篇的预言一样,内容包括 :百姓的堕落、警告审判、宽恕与安慰的预言、对仇敌的审判等。从属灵角度看,埃及如同死尸聚在一处的坟地,犹大为克服一时的危机,与埃及结盟,无异于向死亡求助。结盟的结果,不仅未能克服危机,反而惹动亚述的愤怒,使犹大更受亏损。如同预言,欲助犹大的埃及军队反被亚述所败。B.C.701,亚述王西拿基立攻陷除耶路撒冷之外的所有城邑,有200,150名犹太人被掳去。此后,犹大一直遭受西拿基立、以撒哈顿、亚斯那巴的入侵。100年后的先知耶利米也警告与埃及结盟的危险性。
30:1~33犹大因埃及所遭的祸。与其他预言一样,同时宣告警告与安慰、祝福与审判。可分为三部分 :①阐明犹大与埃及结盟是受审判的必然原因,神对犹大的审判(1-17节 );②继续展开救赎史,应许在新约时代将藉基督赐下更加丰盛的恩典(18-26节 );③神用于击打犹大的工具亚述遭到灭亡(27-33节 )。
【】「起身下埃及去,并没有求问我。要靠法老的力量加添自己的力量,并投在埃及的荫下。」〔暂编注解〕加添自己的力量。即寻求保护。
投在埃及的荫下。这里常年日照,没有多少阴凉处。此时的埃及是虚弱的,无法提供对抗亚述的有效帮助。没过几年,埃及自己也遭到以沙哈顿和亚述巴尼帕军队的侵犯。犹大的亲埃及集团向埃及求助并没有请教神,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违背神的旨意。在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神禁止以色列人与当地的居民立约,,。约书亚在与基遍人立约时也没有求问神。
【埃及的角色】在希西家执政时期,以努比亚为主的埃及第二十五王朝与法老沙巴卡不断地想要煽动叙利亚—巴勒斯坦民族反抗亚述。西拿基立记载他的主前七○一年战役,曾远至离埃及边境一百哩的伊利提基(Eltekeh )。约西亚时代,法老森美忒库一世则趁亚述在亚述巴尼帕执政末期、国力衰弱之际与其分庭抗礼(主前627年殁 )。他也曾梦想扩张埃及势力,但是因巴比伦崛起而受挫。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所以,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荫下,要为你们的惭愧。」
〔暂编注解〕先知指出这种外交政策是错误的,徒劳无功的。
埃及这时是一个虚弱的国家(见第2节注释 )。西拿基立嘲笑犹大的百姓指望一个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国家,并宣布埃及“压伤的苇杖”会刺透依仗它之人的手,。
3~5人作判断的局限。因惧怕亚述入侵,犹大第13代王希西家与埃及第25代王Shabako结盟。当时,埃及第25代王朝统一埃及不过十余年,在许多方面尚未整顿,也未能发挥强大的统帅力。犹大判断世界政局出现错误,在属灵方面无视神的主权,依赖眼见的埃及力量,犯下不信之罪,因此他们的毁灭是理所当然的(19:1-20,。从此埃及未能再称霸世界,与巴勒斯坦一样,沦为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等帝国的附属国。
【】「他们的首领已在琐安,他们的使臣到了哈内斯。」
〔暂编注解〕“琐安”和“哈内斯”都是埃及的城邑。
「琐安」、「哈内斯」:分别位于埃及的三角洲与中部,大概是使臣与埃及官员会面商议缔约的地方。
已在琐安。该城位于尼罗河支流的塔尼提克(Tanitic )河畔,被认定为现代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圣哈格(Sân el-Hagar )村。由于尼罗河三角洲在不断扩大,尼罗河口的位置比圣经时代要靠北得多。琐安可能是摩西时代尼罗河口的一个港口。建于希布伦以后七年。喜克索斯人,45:10)以该城为首都,称之为阿瓦里斯(Avaris )。后名塔尼斯(Tanis )。以赛亚过后一个世纪,到了以西结的时代,她似乎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
哈内斯。要么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赫拉克里欧波利斯(Heracleopolis ),要么是尼罗河西岸、孟斐斯以南约90公里的赫拉克里欧波利斯。
【琐安、哈内斯】以赛亚强调希西家与埃及的外交关系完全徒劳无益。他说虽然有大使派遣到埃及的首都琐安(上三角洲的塔尼斯 离地中海南岸仅29哩 ),以及哈内斯(赫拉克里奥坡立斯 在尼罗河岸的开罗以南45哩 ),他们的任务将一无所获。在第二十五王朝沙巴卡与第二十六王朝森美忒库一世(主前663~609年 )统治下,哈内斯一直是重要的区域首府。所以希西家必须同时派代表到这两座城市会见埃及领袖,以便签订协议,或是共同商讨如何抵抗亚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必因那不利于他们的民蒙羞。那民并非帮助,也非利益,只作羞耻凌辱。”」
〔暂编注解〕与埃及结盟只能带来羞辱。他们所承诺的援助比没有更加糟糕,使犹大招惹了亚述的怒气。几年前,正因为何细亚与埃及的结盟,拒绝向亚述进贡,才导致撒缦以色进攻撒玛利亚。
【】「论南方牲畜的默示:他们把财物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经过艰难困苦之地,就是公狮、母狮、蝮蛇、火焰的飞龙之地,往那不利于他们的民那里去。」
〔暂编注解〕“南方”:即“南地”,是从迦南往埃及必经之路。
「南方牲畜」:指驮着财物往南方求援的驴驹、骆驼。
「艰难困苦之地」:指从犹大到埃及之间的荒芜旷野,这地居住有各种野兽,而犹大使臣须秘密地经此前往埃及。
「火焰的飞龙」:神话中的恶兽,在此形容旷野的可怕;或指当地的一种长尾鸟类。
形象地描述历经艰险、寻求埃及军事援助的使臣。一针见血地指出世人不是仰望神带人进入祝福,反而竭力追求不能使其永远饱足的生存方式。南方牲畜: 象征充满野心的埃及人。
在这个严肃的信息中,先知形象地描写了使者卑躬屈膝的旅程。他们用驴和骆驼驮着礼物,经过尼革和埃及荒漠向神拯救他们所脱离的国家求援。他们经过的土地十分荒凉,常有野兽和毒蛇出没。
【南方牲畜】穿越干燥贫瘠的南地本来就困难重重,在此又有野兽袭击那些没有警觉心的人,更加深了当地的危险。考古学家在该区发现从铜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都有肉食动物,像狮子或豹的遗骸。当地也有各种毒蛇,像是奎蛇、眼镜蛇。亚述王以撒哈顿的年表提到「飞蛇」损害了他的作战计划,。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南地的商旅队】
这里描述的商旅队很有可能是希西家的使节团。他们的路线避开通常会走的沿海大道,因为西拿基立时代,亚述封锁了这条路。他们取道南方至亚喀巴,然后横跨西乃到埃及。他们携带的东西可能有一些是要诱使埃及加入的礼品:乳香、化妆品或涂身体用的树脂、铜或铁的铸模、阴丹士林染料、象牙,以及天青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埃及的帮助是徒然无益的,所以我称他为坐而不动的拉哈伯。」
〔暂编注解〕“拉哈伯”:神话中的海怪,代表埃及,,。“坐而不动”:喻埃及不能帮助与她结盟的以色列。
“坐而不动的拉哈伯”。拉哈伯是一只神秘的海怪,牠常常坐在尼罗河无所事事。这里指埃及,。
「坐而不动的拉哈伯」:拉哈伯是神话中威猛的海怪,在此形容埃及。所谓「坐而不动」,一方面表示埃及没有履行盟约出兵协助犹大抵抗亚述,另一方面指他徒有外表,没有实力。
拉哈伯: 具有“傲慢”或“自夸”之意,约伯记、诗及先知书中使用此词。在诗歌文学中,此词象征魔鬼之力或鬼怪“monster”,26:12,,89:10)。使用此词的经文显明神隐藏于万物的能力,表明神在与拉哈伯的对峙中得胜。以此称呼埃及,含有诗意及预言意义。埃及和巴比伦(21:1-10)被称为拉哈伯,这是敌挡神的仇敌撒但的一种称呼。
拉哈伯。指埃及;见注释;。埃及答应说明,但在需要时却袖手旁观。
【拉哈伯】这个名称虽然不见于圣经以外的文献,但是可以与洪荒猛兽利维坦比较,后者亦取扭动的蛇身形像,。拉哈伯也作为埃及的同义词。例如:,列出世界强国都要臣服于雅巍的能力。拉哈伯是埃及的喻称,与巴比伦成为一对,表达其重要地位。拉哈伯的双重特性可见于,该段经文提到雅巍毁灭怪兽,以及神如何「使海干涸」,明显指的是出埃及与击败埃及的故事。在,先知嘲讽埃及/拉哈伯没有能力帮助以色列阻挡亚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现今你去,在他们面前将这话刻在版上、写在书上,以便传留后世,直到永永远远。」
〔暂编注解〕写在书上。以赛亚将要传达的重要真理远远超越当前的场合。其中的教训是为以后的各个世代。拉哈伯,即大鱼,,正代表大骗子撒但。那些放弃神向埃及求助的人实际上是投靠撒但,结果毫无所获,因为撒但是被打败了的仇敌。他连自己都救不了。以下的信息要刻在版上。
以便留传后世。《塔古姆》,亚兰语译本和武加大译本都是“作为证据”。
8-11坚持找外援的领袖拒绝先知的教导,却喜欢听支持他们的话语。神要以赛亚将的话记于版上,见证这些人的不是。
8-17 背叛神的结果:信靠神是得胜的秘诀,但以色列人宁放弃这信心(15 ),要倚赖盟国的军事援助,结果必像断垣残瓦,破败不堪。
8~17神以慈爱等候悔改。神命令以赛亚用文字记录警告,以此作为将来审判百姓的证据。警告内容:阐明犹大当受审判的必然原因 ;记录神不记前嫌,督促他们悔改得救信靠神。神只须冷静地审判罪人,但他却犹如惩罚儿女的父母,杖打之后再抚慰,等候罪人悔改归回,使人不禁流泪(49:15,。
【版上,书上】同时提到泥版与卷轴可能只是平行笔法,然而把预言同时写在泥版(或有可能是陶片 )上与卷轴上,可能是大祸临头的征兆。例如,在第一世纪的伪经作品《亚当与夏娃的生活》(The Life of Adamand Eve ),夏娃教儿子塞特同时在石头与泥土上写下「堕落之证言」,确保这些记载能经得起水火之灾。下令书写也见于,,与。写下的文字与说出口的话语一样,也可以发出预言,并确保后世的人能够看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为他们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训诲的儿女。」
〔暂编注解〕以色列追随撒但违抗神。他们像他们的父魔鬼一样,以谎言为避难所。
【】「他们对先见说:“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
〔暂编注解〕「柔和的话」:指顺耳、谄媚的话。
「虚幻的事」:指虚假的预言。
说柔和的话: 罪人不愿直面自己的丑恶本质,喜爱瞬间的矫饰与虚装,多于爱永恒的真理。以赛亚并未以温柔的话语取悦他们,反而严厉地宣告神的警告。
撒但被赶出天国以后,就以欺骗世界为目的。犹大的百姓受了欺骗追随他们的父魔鬼。他们不理睬神的先知,不欢迎他们的信息,远离真理,陶醉于错谬,喜欢明知是错误的信息。
【摆布先知】雅巍常常指责以色列人轻忽先知,或是叫他们只说些中听的好话与异象,。古代世界普遍认为先知不仅宣告神明的讯息,并且在过程中替天行道。难怪有时候他们想要控制发言负面的先知。亚述王以撒哈顿对藩属国的训令里,要求他们若有人发出不当,或是负面言论,特别是先知、起乩、解梦的人,都要向他呈报。所以我们或许能体会,老百姓为什么想要抑制那些可能会说出灾难临头的先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要离弃正道,偏离直路,不要在我们面前再提说以色列的圣者。”」
〔暂编注解〕这些悖逆的领袖要求以赛亚不要再向他们宣讲神的话。
「以色列的圣者」:这名称与审判有关(1:4),但悖逆的选民偏忽略它。
他们明知以赛亚是真先知,却故意回避他和神。一想到圣洁的事,他们就烦恼怨恨。
【】「所以,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为你们藐视这训诲的话,倚赖欺压和乖僻,以此为可靠的;」
〔暂编注解〕「倚赖欺压和乖僻」:可指道德上的败坏,但更可指向埃及求助一事。
所以。神响应第8-11节所表达的态度。大部份百姓不愿听从。所以以赛亚的话在审判的日子里将成为对他们不利的证据。
欺压和乖僻。死海古卷1Qisa为“你们将欢喜乖僻”。这些恶人欺压弱者,然后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自豪。公义和乐意受教是神真儿女的标志。这些堕落的人傲慢地拒绝以赛亚的话语,证明了对他们判决的公正性。
12-14 神的刑罚忽然临到。
【】「故此,这罪孽在你们身上,好像将要破裂凸出来的高墙,顷刻之间忽然坍塌。」
〔暂编注解〕高墙破裂凸出来表明快要坍塌了。在沙土上建造的房屋肯定会倒塌。
【意象的根据】基于泥砖建筑在古代近东极为普遍,所以这里描述的情况一定常常发生。埃及墓穴绘画中可以见到整个过程,从把泥土、水、草和在一起,放在模子里做成砖块。砖头经过风吹雨打,就慢慢剥落,不再坚固。如果砖头只是晒干,没有放在窑里烧过,遇到墙太高而过重,就会倒塌。刚开始会有缝隙或突起来,渐渐的整面墙就会轰然倒下。为了防止不良工事,或是增加砖墙的寿命,汉摩拉比法典祭出严峻的刑罚,惩治那些不法包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要被打碎,好像把窑匠的瓦器打碎,毫不顾惜,甚至碎块中找不到一片可用以从炉内取火、从池中舀水。”」
〔暂编注解〕犹大被击打如瓦器给人打碎,一无用处。有学者认为这是日后犹大国破家亡的事。
窑匠的瓦器。瓦器一旦打破,就无法修复再用。耶路撒冷没有悔改的人也是如此。等待着他们的乃是毁灭的厄运。
毫不顾惜。即祂将不同情。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暂编注解〕「归回安息」:意指顺从神,屈服于亚述的箝制而不与埃及联盟反抗。
犹大唯一的希望就是离开罪恶回归神。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找到信心,安息和平安。他们指望人的力量,只能是失望,痛苦和失败,但信靠神则会得到平安,安息和力量。
15-17领袖们不肯仰赖神的拯救,自寻路径,却招致败亡。
【】「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
〔暂编注解〕「骑马奔走」:指往埃及求助。
「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指求外援没有用,不足应付敌人亚述。
埃及以马匹著称。犹太人希望埃及向他们提供马匹,以便抵抗亚述人。以赛亚宣称这样的马匹只有利于撤退。古代的马匹几乎只用于战争。
16~1716节谈到终不悔改的人在审判时无处可藏;17节使用对比及夸张手法,,有力地预示审判带来的悲惨与荒芜。此预言从属灵角度象征恶人末世的下场。
【】「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五人叱喝,你们都必逃跑。以致剩下的,好像山顶的旗杆,冈上的大旗。」
〔暂编注解〕「以致剩下的 ...... 大旗」:形容犹大经敌人蹂后剩下的百姓孤凄的情况。
一人叱喝。神已应许祂的子民,如果他们忠于祂,五个人就能追赶一百人,一百人将“追赶一万人”。但由于犹大的悖逆,所应许的福气发生了逆转。在以赛亚的时代,埃及的皮安希吹嘘靠着他的神阿曼的帮助,“许多人将在少数人面前逃跑,一个人将打败一千人”。以赛亚用讽刺的语气宣布,逃跑的将是堕落的犹太人所依靠的埃及军队。
好像山顶的旗杆。犹大剩下来就像山峰上的一棵孤树,或高山上的一支旗竿。所有的过路人都会看到犯罪的可怕后果。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因为耶和华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暂编注解〕「公平的神」:指神在审判中仍施怜悯,赐福与等候祂的人。
神很不愿意惩罚祂犯错的儿女。祂警告过他们,并向他们提供一切悔改得救的机会。
18~26千禧年之荣耀的描述,但“大行杀戮的日子”(25节 )是指哈米吉多顿。
18~26预言弥赛亚国度中的福乐。
18-26 审判后的医治:神的儿女虽然悖逆,仍忍耐等候施恩,使他们经过管教后,蒙怜悯、获医治、得复兴。
18~26神的抚慰与恢复的应许。神此番举止犹如父母抚摸受到体罚的儿女的伤处。公平的神: 神不单施行审判,也以慈爱拯救悔改归回之人。因此,神的目的并不在于审判,乃在于拯救,体现神慈爱与公义的完美结合。神的慈爱并非是无条件地偏爱某些特定人物,神的公义也不是没有仁爱的冷酷审判。神的公义以慈爱为前提,慈爱以公义为出发点。
【】「百姓必在锡安、在耶路撒冷居住,你不再哭泣。主必因你哀求的声音施恩给你;他听见的时候,就必应允你。」
〔暂编注解〕你哀求的声音: 在与出现类似用词。约伯记记录乌鸦求食的哀求声,诗31篇大卫求告神从悲叹中拯救自己。这是“为生存而发的哀鸣切求之声”。在凭己力全无指望的处境中,相信惟有神才能解决,此求告神必垂听。
这些安慰耶路撒冷居民的话特别适合于他们在撒玛利亚陷落、以色列人被掳以后的忧虑和沮丧时期。锡安的居民现在得到保证。他们不会遭遇他们北方邻居的命运。神会倾听他们的呼求,拯救他们和他们的城市。
【】「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
〔暂编注解〕“教师”。指神。关于神这位千禧年的教师,参看。
「你的教师」:在此与「主」平行,很可能指神自己。
以艰难给你当饼。这个预言应验在西拿基立入侵犹大之时。那时只有耶路撒冷幸免于难。
隐藏。直译是“隐藏自己”。将要降临该地的惩罚似乎表明神已抛弃了他们,83:1)。但忠实的犹大教师,以及以赛亚和他的同工最终会得到认可。他们的信心会得到奖赏。当神解救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和他们的信息都会得到确认。
20~26悔改者所得的祝福。18、19节叙述神必垂听并拯救悔改的百姓,本段经文记述得蒙赦免的结果 :①更加丰盛而明确的启示带来更加富足的灵粮;②人生所结的果实皆饱满。并非是单纯的物质祝福,而指找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历史中,指犹大悔改,神会借着犹大扩展弥赛亚国度;从属灵角度,指悔改者的生命必受更大祝福,此祝福将延续到永恒的天国。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暂编注解〕“正路”:神的律法所指示合乎真理的道路。
神要使祂的百姓行正路。
他们快要迷路的时候,神答应差遣祂的圣灵引导他们,指示他们正路,并纠正他们的错误。只要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这“微小的声音”。
【】「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银子和铸造偶像所镀的金子,你要玷污、要抛弃,好像污秽之物,对偶像说:“去吧!”」
〔暂编注解〕「玷污」:即憎厌,视为不洁。
希西家和犹大虔诚的人怀着对神的热忱,捣毁了他们雕刻的柱像和偶像。这些崇拜的物品将会被当作垃圾抛弃。正如耶路撒冷顽梗的居民不愿意理睬以色列的圣者,忠实的余民也将与偶像崇拜脱离一切的关系。
【玷污偶像】没有任何东西比经血更污秽,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没有任何物件比偶像更污秽。此处是将文化中最珍贵的东西当作最令人憎嫌的垃圾。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将种子撒在地里,主必降雨在其上,并使地所出的粮肥美丰盛。到那时,你的牲畜必在宽阔的草场吃草。」
〔暂编注解〕关于千禧年期间的丰收,参看至15节。
播种以后所下的是早雨,也就是秋雨。这里的应许包括属世和属灵方面的福气。这个民族所获得的福气将体现在筐子,仓库,田间的果实和牛羊增加上,,此外他们还将享受神圣灵的倾降,。
23-25神使选民灵性上得复兴,亦使大自然蒙福,五谷丰登,牲畜饱足。
【】「耕地的牛和驴驹必吃加盐的料,这料是用木锨和杈子扬净的。」
〔暂编注解〕「加盐的料」:指饲料经过特别处理,更适合牲畜口味。
「这料是用...... 扬净的」:扬净过的谷原是给人食用的,现因丰收连牲畜也可吃到。
耕地的。[见注释)。
加盐的料。直译是“混合饲料”或“湿饲料”,即“用糠麸煮成的饲料”,据认为是牲口的最佳饲料。用于耕田的最卑微的牛驴,也得到了最好的饲料。它们一般是用大麦混合干草或禾杆喂养的,但以赛亚说(第23节 ),那时连卑微的驴也会吃去壳的谷粒,可能还加上盐或含碱的草。本节是要证明物产丰富。人类的待遇自然要好得多了。
杈子。即扬谷的叉子。
【用木杴和杈子扬起的饲料】因为百姓重新归顺盟约,连动物也享受到神的丰盛。动物的饲料一般是打谷剩下的谷皮。有一个常用的「饲料」,这个字的意思是「碎草」,是跟大麦混在一起的料。但是这里却是特别以木匙与叉子准备的鸡豆喂动物。这两种用具都可以用来把谷粒与谷皮分开,并且堆起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高台倒塌的时候,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
〔暂编注解〕「在大行杀戮 ...... 的时候」:指神施行审判,将高傲之辈( 「高台」除去之时。
「各高山...... 川流河涌」:连高山上也水源充足。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就是神制服祂所有敌人的日子,,。
高台倒塌。即敌人城墙上坚固的塔楼。参见那奥秘之巴比伦的倾倒,,18:21,。
川流河涌。以赛亚看见平时干旱贫瘠的高山冈陵被溪流所滋润。连不毛之地也长出了丰富的庄稼。先知预见到一个黄金时代,地球将恢复当初的富饶和美丽。神也愿意向大地倾降天国丰富的恩典,使世界干旱不毛之地变成美丽的花园和繁茂的田野,41:17-19,43:19-20,44:3-4,55:1,,。
25~26在大行杀戮的日子……医治他民鞭伤的日子: 指同一日。只是,对仇敌而言是前者,对神的子民而言是后者。世界末日将会如此。
【】「当耶和华缠裹他百姓的损处、医治他民鞭伤的日子,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
〔暂编注解〕总结整段,指日后的光景远胜从前。神与子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大自然呈现新气象(也可能指神作祂子民的光 )。
日光。在以赛亚所描写的世界里,没有东西挡住月亮或太阳的光辉,。
七倍。无法确定真的是可见光增加了七倍,或只是指亮度大大增加,或是指质量上,而非数量上的完美。
【】「看哪,耶和华的名从远方来,怒气烧起,密烟上腾。他的嘴唇满有忿恨,他的舌头像吞灭的火。」
〔暂编注解〕「耶和华的名」:即耶和华的能力、荣耀。
「从远方来」:神如同在老远等候,让亚述肆虐一番后,即来审判他(参18 )。
耶和华的名。神前来帮助祂受到围攻的子民。拥有神之名的乃是基督。
神发怒是在最后的七灾时,16:1)。基督复临时要“以嘴里的气”和烈火,97:3,消灭恶人。
27~28神有不同的形象:对待仇敌,如同愤怒的猛兽;有时又会温柔地将软弱的羊群领到青草地。神热切地关注我们。
27~33以赛亚再次预言亚述军队的毁灭。
27-33 神在怒气中审判、惩罚亚述。
:27~33对亚述的审判。描绘神对外邦仇敌亚述的审判,他们欺压神的百姓犹大,并非基于正义,乃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与20-26节在祝福之日犹大将蒙的祝福形成对比。可知,神对以色列及仇敌施行的审判不同(27:7-11)。当然,相同的是,不论仇敌还是以色列,犯罪就要受惩罚。不同的是,受罚后的以色列仍得恢复,受罚的仇敌将就此告终。以色列将归向神,而仇敌既不知审判意义,也终不肯悔改。当然,仇敌中若有肯悔改的人,也必与以色列一同得救,,。
【】「他的气如涨溢的河水,直涨到颈项,要用毁灭的筛箩筛净列国,并且在众民的口中必有使人错行的嚼环。」
〔暂编注解〕“使人错行的嚼环”:“嚼环”为安在马嘴上的金属环,骑马的人用以引导马奔跑的方向。“在众民的口中,必有使人错行的嚼环”:即是说百姓被人带错路。
列国在神的审判下,如糠秕被筛去,又如畜牲被嚼环牵引,步向灭亡,不能逃脱。
涨溢的河水。这里把基督的愤怒描写为水流冲走前面的一切事物。
筛净列国。小麦要与无价值的外壳分离,13:38-40)。谷壳要完全烧尽,分离的工具叫“筛箩”。
嚼环。这里的比喻再次发生变化,描写各国受一种势力所控制,在违背自己意志的情况下,被迫从事毁灭的工作。
【毁灭的筛箩】以色列人使用两种不同的筛子,以达到不同的效果。kebara有很大的洞孔,工人前后摇动的时候,可以接住石头与其他大的东西。本节经文的筛子是 napa,有小的洞孔,上下筛动,可以分出像谷类大小的东西。这是用在神的审判上一个非常好的隐喻。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必唱歌,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并且心中喜乐,像人吹笛,上耶和华的山,到以色列的盘石那里。」
〔暂编注解〕神的子民见神介入、审判敌人,便高兴快乐,像守逾越节(「守圣节的夜间」 )和进圣殿朝见神之时一样。
你们必……喜乐: 以色列欢唱喜乐的情形,如同出埃及时守逾越节,、纪念脱离仇敌哈曼的阴谋欢度普珥节。意味着从亚述的威胁中得到解放,属灵意义上指从死亡的咒诅中得到释放。
圣节。这里的圣节可能指秋收时的住棚节,。这是一个欢庆的场面。后来这个节日有一个夜间的仪式,圣殿的庭院,被挂在二个高柱顶上的大灯所照亮。灯光还照到城区的远处。住棚节常常被称为“节”,。灯光的仪式是为了纪念带领以色列人经过旷野的光柱,并预表世上的光弥赛亚的来临。在这个节日里,百姓欢天喜地来到耶路撒冷,高唱圣歌并吹奏起乐器。
以色列的盘石。英KJV版为“以色列的大能者”,,,17:10)。
【】「耶和华必使人听他威严的声音,又显他降罚的膀臂和他怒中的忿恨,并吞灭的火焰与霹雷、暴风、冰雹。」
〔暂编注解〕祂威严的声音。以赛亚用以上的话来比述亚述军队的失败(见第31节 )。圣经其他地方还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基督复临时的真实事件,19:15)。
降罚的臂膀。直译是“臂膀落下”。
霹雷。直译是“云中霹雳”。
【】「亚述人必因耶和华的声音惊惶,耶和华必用杖击打他。」
〔暂编注解〕在以赛亚的时代,亚述是犹大最大的敌人。本节的预言指西拿基立军队的毁灭。正如亚述用杖击打他人,神忿怒的杖也要击打他。同样,所有的恶人终将受到“铁杖”的击打,,12:5,。
【】耶和华必将命定的杖加在他身上,每打一下,人必击鼓弹琴。打仗的时候,耶和华必抡起手来与他交战。
〔暂编注解〕「必击鼓弹琴」:神对亚述的惩罚使选民雀跃万分,以鼓和琴和应神的行动。
本节前半句的原文含义不明。一些古代圣经手稿是“惩罚之杖的每一次打击”。如果这样解读,那就是指神对亚述的每一次惩罚,神的子民都要发出胜利和欢乐的歌声。
【】「原来陀斐特又深又宽,早已为王预备好了,其中堆的是火与许多木柴。耶和华的气如一股硫磺火,使他着起来。」〔暂编注解〕“陀斐特”即在耶路撒冷城西南面的欣嫩子谷。以色列人曾在这里向偶像焚献儿女为祭;后来,成了专门焚化垃圾的地方。“陀斐特”一名意为焚烧。神要象烧垃圾一样焚烧亚述王。
“陀斐特”。焚烧的地方;欣嫩谷的名字(在耶路撒冷西南角以外 ),摩洛的膜拜,包括献婴儿为祭,在这里举行。“王”。指摩洛。
「陀斐特」: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谷,以色列人曾在此把儿女经火献祭给异教神摩洛,。
整节比喻陀斐特烧着的火早已为亚述王预备妥当,这个可憎的山谷将成为仇敌葬身之地。
陀斐特: 指焚烧以色列的儿女献给摩洛的地方。王预备好了: 指神必击打仇敌,要使用昔日拜偶像之徒所用的可怕的方法,这是极其严厉的审判。又深又宽: 如同得到神帮助的约书亚击杀许多艾城人,放置在旁未予埋葬一样,也要丢弃因神震怒而死的亚述军兵尸体。在属灵意义上指神的仇敌将被投入地狱之火,21:8)。
再次比喻西拿基立军队的毁灭(见第30节注释 )。陀斐陀就是耶路撒冷南面的欣嫩子谷。人们常在那里把活人,特别是儿童奉献给摩洛,23:10,,。它象征末日的火。希伯来语的欣嫩子谷(Ge Hinnom ),希腊语是Geenna,在《新约》里常译为“地狱”。本节描述陀斐特是神的敌人被火焚烧的地方,,。
【陀斐】该字在希伯来圣经中仅在本节作为名词,意思是「火葬场」或是「火葬柴堆」。
神的怒气要烧毁亚述王,就像在欣嫩子谷献祭地点,烧给摩洛王的祭物一样。事实上,尼尼微于主前六一二年被毁之际,亚述王辛沙伊士坤(Sin-shar-Ishkun )真的葬身于宫殿的火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硫磺火】
磨细的硫磺粉可以增加火焰的强度与亮度,可能是基于此用来象征神的怒气,一如对所多玛。在这个亚述的火葬柴堆的意象,更可以看出神惩罚敌国的威力。硫磺与盐掺在一起,可以侵蚀肥沃的土壤,也是神大大不喜悦的征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往而不利】「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在每一个旋风里面,都有一个中心。虽然外面的风旋转得很快,但是在中心那一点是非常平静的。这一种中心稳定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力量。外面的事情好像狂风乱吹,但是在我们的里面是最安静的。「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千万不要因为外面的事情一多,你的思想就乱了,你就失去安静了,如果这样,你就没有方法支配你的环境。你看海,在它的表面不知道有多大的变动,浪可以打得很高,风可以吹得很大,但是海的深处一点都不动,平静得很。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有里面的平静安稳。我们不能盼望事情不忙,我们却能盼望在事情百忙之中,我们的里面仍然是十分安静的。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
要人保持安静是很困难的事。人的思想一直在活动,所以脑波和心脏的脉动一样,难得平静的时候。除非到走投无路,人哪肯有等候神的可能。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你们竟自不肯。”…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
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人总是愿意给人留下一个“有为”的形象,身为领袖的,更是如此。相反的,等候似乎是不作为。
扫罗作了以色列的王。先知撒母耳定了日期,叫他等候,在吉甲献祭。所约定的七天到了,虽然未尽,“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面临维系人心的问题,他为了给人民英明有为的印象,虽然知道不该那么作,还是勉强献上燔祭。在人看来不无理由,但这在神看来,是作了“胡涂事”,不遵守耶和华的命令。神从不误事。我们不能以形势所迫为借口,该等候仰望神。
等候是仰望神的意思。要定睛注视,仰望主的手,“直到祂怜悯我们”。
不过,等候似乎是信心的冒险。当亚哈斯的时代,亚兰和北国以色列相继被亚述所灭,不仅唇亡齿寒,也不免心寒;谁能保证犹大国不为北国之续?北方有警,他们自然向南望,朝中主张与埃及结盟的势力,一时高涨起来。一听到亚述军队来了,立即派使者骑上快马,奔向埃及乞援。
先知从神来的信息,是要他们倚靠神,心平静安稳的等候神,不要狂傲乱行。等候是不自己任意乱行,也不行在神的前头。这是要临危不惧,不乱,信靠神,安然等候祂为我们行事。神从不误事的。
很奇妙,神在等候属祂的人安静下来,专心仰望祂,信靠祂,祂就施恩给他们。“你们竟自不肯”!最可悲的错误。许多的福分,就这样失去了。“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等候是让神作事,让神向我们施恩。如果因奔跑失去安息,失去神的赐福,是何等的不智啊。──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
让我们来思考先知向百姓指出得救之路时所用的四个词,好使我们领会属天管制的意义,而常蒙保守。
第一个词是「归回」。他们毋须去埃及寻求帮助,并订立劳民伤财、背逆、无意义的联盟,只要带着破碎的心归向祂,就能得着赦免与蒙悦纳的确据。何处有认罪,何处就有赦免。只要我们转向祂,祂就转向我们。
第二个词是「安息」。安息于神乃诚心归回的明证。安息是从真实的认罪、决心弃罪和被玷污了的天性得着洁净而来,因为任何形式的罪都与安息相背。安息是因知道倚靠神的能力胜过埃及的战车马兵。
第三个词是「平静」。这个词足足责备了那因城将被围而生的急燥、骚动与惊恐!「信靠的人必不着急」。我们生活中所表现的焦噪、烦恼、激动与紧张,都证明我们对永生真理领会得太少!当所有拦阻被挪去,我们就得以拥有安静平稳的灵。
第四个词是「安稳」(或译作「信赖」 )。这个词是指着当人将自己交托给一位真诚、足以信赖之人,所得着的确据与安慰。「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对神的认识意味着对神的信靠,而对神完全的认识意味着对鼓舞人心的那一位有完全的信赖,这也是一切真实属灵能力的秘诀──「你们得力在呼…信赖」。
── 贵钩利曼德尔《十字架的道路》
【平静安稳】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多少时候,我们属灵的情形是失败软弱,精疲力尽,无法抵抗撒但的试探,无力奔走属灵的道路,陷在困苦焦虑,无可奈何的地步。这时虽然用尽自己的方法,求助别人,寻找可循的途径,但都没有用处,反而每况愈下,怎么办呢?
神教导我们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当我们别无出路的时候,还是回到神面前吧!当我们挣扎无用的时候,就安息在神里面吧!我们可以倚靠,相信,祂会,祂能救我们。祂不会把投靠祂的人推出去,看我们困苦危难而不救我们。照样,当我们感到疲乏无力,手下垂,腿酸,不能振作的时候,让我们平静下来,什么都不作,不再动自己的脑筋,用自己的方法。那只令我们更疲惫,只有在神面前安静下来,把自己交托在神的手里。
希奇得很,当我们不再挣扎,想法子自救,而完全回到神面前,仰望祂的时候,祂就会伸手救我们,我们会觉得在里面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使我们刚强起来(弗316 )。
──《每日天粮》
【安息——内心的平安】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你们却说:“不然,我们要骑马奔走。”所以你们必然奔走。又说:“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
基督徒正常生活的心情,应该是平静、平稳,极为安息的,何时我们失去了内的平安,何时就是我们有了问题,与主之间出了事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都是这样(诗一三一篇 )。
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人、事、物,而使我们失去了内心平安时,那我们就应当回到里面去,深深检查自己,一定是里面出了毛病,否则就不会使我们不平安;凡是叫里面失去平安的人、事、物都说明我们里面有了问题。所以,我们应当恒久保守内心的平安,千万不要违背内心平安之律,而去思想、言语、行动。
不管你外面是多么热心、多忙碌(指为圣工 )、多有果效(工作成绩 ),若是失去了深处的平安,那一切在主面前都是失去价值的,也都是属于草木禾楷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将来能否经得起审判台前的火,就看你今天享受在里面的平安有多少,或者说你在今天顺从平安之律行了多少。
何时我们的心有了安息,何时神向我们施行的救恩就要显明;何时我们的心感觉平稳的时候,何时我们的工作就有能力。的确是这样,所以得胜的经历,都是证实了这一点。有没有得救的把握,就是看里面有没有安息;有没有得胜的把握,就是看里面的心否平静安稳,这是十分清楚的。
可惜很多时候,我们竟不肯安静,总喜欢向外面找帮助,东奔西跑,结果我们的一切都不过是屈指仅数的一点得救,一点得胜的经历,因为没有回到里面去。
基督徒阿!收回你的心,回到里面去吧!这件事实在太重要了,你为什么只想从人、从环境得点帮助,却不想造你的主是你的生命呢?他若怜悯了你,谁还能搅扰你;他若收纳你,谁还能侵夺你。可叹!可叹!人竟不肯到主面前去找安息、求能力,所以只好住在惊慌失败中。
所以,“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 李慕圣《晨光》
【】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
我们不该单想到我们在等候神,也应该想到更奇异的——神在等候我们。我们若看见他在等候我们,这会给我们新的鼓舞,新的激励,来等候他;这也会给我们极大的平安——知道我们的等候不是徒然的。也许你要问︰“既然他在等候施恩,为什么我来等候他的时候,他仍不给我所寻找的帮助,而继续等候着呢?”
亲爱的读者,神是一位聪明的农夫,他“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 )。如果出产尚未成熟,他就不能收割。他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灵可以接受祝福来荣耀他。在他爱的阳光下等候会叫我们渐渐成熟,在试炼的黑云下等候也是如此。神在差遣他儿子到世上来以前,自己曾等候了四千年,为的是要等候最适当的时期。亲爱的读者,他替他选民复仇的日子快到了,他就要起来帮助我们了,他决不会迟延太久,叫我们多等一刻的。——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慕安得烈(AndrewMurray )
雨水多的地方,青草最绿。爱尔兰(Ireland )地方素来多雾,结果得到了“翡翠岛”。(EmeraldIsle )的尊称。什么时候我们遭到了“苦难的雾”,“悲哀的雾”,什么时候我们定规会有一颗翡翠的心——充满了神的安慰和爱的心。哦,信徒啊,你不要说︰“燕子不见了,他们死了”。它们并不是死了;它们掠过大海,飞往远方去了;它们不久还会再回来的。你不要说︰“花儿死了,严冬把它们杀死了。太阳熄了,黑云把它扑灭了”。不是的!太阳在黑云后面替你酿造夏天。你也不要说︰“我的神忘记了”。你的神并不是忘记,乃是迟延,为要叫你爱他更深。神让我们等候,为要操练我们的忍耐,试验我们的信心;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在盼望中等候;应许虽然迟延,决不会延得太迟的。——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司布真【】「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关于等候神的真理,我们已经听得很多了。
有些人说——有有许多人相信——我们一履行了所有的条件,神就要立即答应我们的祷告。他们说︰神永远是现在的神;在神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如果我们能够顺服他的旨意,实行他的命令,立刻我们的需要可以得到供给,我们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我们的祷告可以得到答应。
这种信仰也有许多真理,但是可惜只表达了真理的一面。神永远是现在的神,这句话一点都不错;但是神行事,是有他的时候的。一个呈在神前的请求,好象一粒落在地里的种子。上面的力,必须多方栽培,答应才会得到真实的实现。——译自微小的声音
“耐心愿意等待。”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天路历程【要等候神「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你们,……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
着急是许多人的天性,但也因此作错了许多事,失去许多机会。我们在神面前尤其是这样,不知有多少时候,神要施恩给我们,成就我们的祈求和愿望,也是要达到祂的目的和美意,但祂有一定的时候,神不能提早成就,神要等候到最合适的时候才作,因为早了,我们还没有预备好,不够接受的条件,就是给我们对我们也无益。好像果子未成熟不能摘下来吃,小孩子不到时候不能给他某种工具一样。
但我们常出于天性的急切,以至对神没有真正的信心,不能忍耐等候神的时候,就自己先急忙的作了,决定了。结果失去以后更好、更有福的机会,非常不幸。我们抓住自己错误的产物,甚至想丢掉,都摆脱不了。
所以要等候神,清楚神的旨意, 并等候神的时候,直到看见神亲自带领,安排和成就,不放在自己急切的手里,不随从自己妄想的心,那时必要看见神的荣耀。
──《每日天粮》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因为耶和华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笼统翻译成「审判」或「公平」(judgment )的词,涵意是规律、次序、系统、定律。所以当我们读到「耶和华是公平的神」,以赛亚的意思是说,神有祂自己做事的方法及时候,也就是说:「祂按公义立下祂的道路,凭智慧设立祂的法度,成为祂与人相触的一贯原则。」这是个伟大的真理,这位全能、慈爱的神,也是有规律的神。如果这三方面不平衡的话,我们的信仰便不完全,而且会产生不健全的影响。对神做事的法则有足够的认识,将会救我们脱离软若与失败的光景,并大大增进真实信仰原应拥有的康健与能力。
── 亚当史密斯《以赛亚书注释》
【】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
当人们向帮助他们自己,派大使到埃及结盟御敌,神就不能为他们作什么。祂只好等着他们回转来依靠神。他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起初他们不肯专心依赖神。如果单纯信靠,神为他们成就远超他们辛劳所作的,说起来似乎难以令人置信。但是当神等候的时候,人的办法都失败了,他们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神可以进来拯救他们。
我们的生活岂不是这样吗?我们一直没有学会归回安息的功课,不知道怎样才会平静安稳,我们相信马匹车辆可以奔驰。当然方法是需要使用的,但却不可取代神的地方。你要救自己不受罪的刑罚,不被敌人追赶,从困境中出来,你曾跑来跑去,兴奋异常。你到处敲门,门都是关着的,神等着向你施恩,一直等泥到了尽头,祂等着你,等到你不在挣扎,就投在祂坚强的永久的爱中,祂必被高举而恩慈,但是祂也是审判的神。祂有方法,只有一个途径来施拯救。等候祂的人有福了,那等候神的人必常常找到他所等候的神。
——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者遭遇了什么困难的时候,有许多声音会来催我们这样做,那样做;智慧会发表意见,信心也会发表意见。遇到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当安静下来,排除所有的意见,静静地等候在神的面前;恭恭敬敬地把神的话寻思一回,专心仰望神的旨意——不久我们就会得到极清楚的声音,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神机密的指导。
灵命幼稚的信徒,不当单独凭依这样的直觉来行事,最好还须等待环境的证实。与神多有交通的信徒,很容易知道神的旨意。
读者,你是不是正在困难的处境中?将你的问题带到神面前去;从他脸上的微笑或峻拒,你就可以找到你所要找的答案。
只要你肯独自安静在一个地方——人世间的光明和黑暗,一概接触不到的地方——人们的意见不能到达的地方——只要你敢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不顾你四围一切的催促,那时神旨就要向你显明;你对神就会有一种新的概念,对他的神性和爱心会有更深切的洞见,这会成了你极乐的经历——永久可宝贵的经历。你等待的时间虽长,至此也得到了丰富的酬报。——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大卫(David )【神的话使我们走在轨道中】「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神的话是正路,如轨道一样,走在其上,是十分稳当的。
从九龙到深圳去,有火车轨道;从山脚上太平山,也有电车轨道,车子按?轨道上走,是没有危险的,神的话是我生命的准则,走在上面,就十分稳当。
── 蓝如溪《弥迦书信息》
【事奉——摔碎偶像、砸碎木偶】
「你雕刻偶像所包的金子和铸造偶像所镀的金子,你要玷污,要抛弃,好像污秽之物;对偶像说:“去吧!”」
事奉神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愿望,否则就会落在偶像的崇拜之中。
什么是偶像?就是崇拜的对像。许多人事奉神,其实是作偶像的崇拜,他心目中有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然后祷告求主帮助他、成全他,他把主当作实现愿望的扶持力量,却没有真诚谦卑的回到主前去领受,顺从圣灵、对付旧生命;顺从圣灵脱去世俗、脱离从亚当来的败坏。他一切的事奉只不过是以自己的偶像为中心,并不是真的尊敬神、崇拜神,所以他们虽然嘴唇亲近神,心却远离神。并不是真的敬畏神,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因此拜我也是枉然。”
礼仪教条很容易成了我们事奉主的障碍,除非被圣灵融化过,否则收效决不会大,也很难有灵。
我们应当把偶像摔碎,只要真的尊主为大,以主为乐,照着主的旨意启示而行;这就是信心的道路,这就是事奉神又新又活的路,,,,。
“你们却要这样待他们: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用火焚烧他们雕刻的偶像”。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 李慕圣《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