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诸天哪,自上而滴,穹苍降下公义,
地面开裂,产出救恩,使公义一同发生,
这都是我耶和华所造的。’,
‘求你用牛膝洁净我,我就干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神阿,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在,众人「拉住」(√ ta ̄p ̄aś )一个男人,要他作领袖;在,几个女人拉住(√ ḥa ̄zaq )一个男人,要他当丈夫。
e. 未来将实现的理想 请注意由三个到那日构成的顺序,与2)。在主的日子,罪将凋零、终结,但这却不是惟一的结果,或最终的情形:「锡安的女儿」固然应当因狂傲受罚,可是她们也会被同一位神洁净,祂要同样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来作洁净之工。从开始,以赛亚的重点是锡安在社会与信仰方面的失败。而在这一段美妙的诗中,他则刻划出一个纯真的社会,神以洁净和创新(5节)的作为,带进了真实的信仰。这些「女儿」在羞辱的情况下,婚姻也不得不委屈求全,但是神却为她们设计了一个新娘棚罩,其荣美无法想象。「在(基督里)亚当的众子可以夸口/因所得之恩惠超过先祖所失」。36这篇诗分为三部分,主题相符;开始讲到神的m(2节),退出则为神的亭子(6节),这是为锡安子民两个特殊的预备;接下来,它称神子民为圣(3节),且为新妇(5节);中间则讲到神洁净(4节)与创新(5节)的作为。 2.许多注释家认为,m……果子(和合:出产)是指弥赛亚时代大地的丰肥37(例参:;;。这是旧约对创造的一种看法:罪为大地带来了咒诅,从此吝于出产美物,而有朝一日当咒诅不复存在,新造之中必然出产丰盛。所以,这种丰富不是「总有一天日子会变好」的空想,而是一种弥赛亚式的期待,基于弥赛亚将除去罪与咒诅的信心。把罪的除去、平安与丰盛的享受,与「我的仆人、m裔」的「发出」相连。换言之,「m」乃是弥赛亚的头衔,;,。笔者认为,乃是这种用法最早的出处。其他相关经文显示,「m」( ṣemaḥ )的称谓38是指弥赛亚作王与作祭司的职事,可是就「m」的本身而言,它有「家树」的意味,可指弥赛亚的血统。耶利米指出,他是大卫的m,他在人方面的祖先可追溯到那位伟大的君王(参:,用字不同,可是概念相同)。以赛亚认为他是「上主的m」,即他的血统亦可追溯于神,虽然这是很难理解的事。地的果实当然可以指弥赛亚时代的丰盛,可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里是直接连于上主的m,一同「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提供「华美与荣耀……骄傲与美丽」(直译)。所以,地的果实亦可以解释为指弥赛亚属人的源头,正像的「根出于干地」。祂赐给百姓的礼物是「华美」(NIV:beautiful)与「荣耀」(NIV:glory),即,既独特又富吸引力,与虚假的、骗人的美丽成对比;「荣耀」(NIV:glorious)和骄傲指极大的改变。「荣耀」曾是定罪的理由,「骄傲」则带来毁灭,可是如今神的荣耀将住在他们当中(参5节的注释),而他们在祂里面的确有引以为傲之处。逃脱的人就是(无论以何方式)逃过灾难的,未灭亡之人。 3.第2节的「逃脱之人」被称为剩下和留下的人。不过,他们和从前截然不同;他们被称为圣,地位改变,性情也更新了(的注释〕,这乃是出于神的旨意,因为他们在生命册上记名,或许更佳的译法为「被写入生命」,注定得生命,登记在神的册上(如:;;;,。 4.这里解释了他们变为圣的原因。污秽……血渍:前一个字的意思是「呕吐物」,即,内在的不洁;后一个字是错误生活的记号。运行洁净的,是灵(NIV小字;尤其参,,是以审判与焚烧进行。神藉祂的灵如此工作,以满足祂绝对公正的客观要求,以及圣洁的主观要求,因为焚烧与火乃是神圣洁的标志,。 5.神也为所洁净的人(4节)预备了完全的环境:新的创造。创造(√ ba ̄ra ̄ʾ )在旧约里面单指神的作为,指惟有神才能成就的大事、新事,或又大又新的事。这种全新的状况,便是神自己的同在,以古时的白日云柱……夜间火柱为记号,。祂的同在非常亲密,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棚罩(和合:遮蔽)。棚罩( ḥuppâ )是和的「洞房」。棚罩提供了隐密,让新郎与新妇可以在爱中结合。荣耀或许是指弥赛亚在爱中与祂的子民结合,或许是指锡安的圣民与神,在完美的爱中、在祂同在的遮蔽记号之下,彼此联合。 6.在古时会幕的时代,神与祂的子民同在,但他们却不可进入祂的帐幕。如今却不再如此!显明神同在的云柱火柱覆蔽在上,成为新娘的棚罩,作为他们的亭子……荫避……避难所……藏身处。这些重复的话是刻意写的,要表达「一切可能的护庇」。同样,炽热与暴风、黑夜与白日的对比,也暗示「无论任何环境与威胁」以及「无论何时」。〔暂编注解〕“七个”:表示多个之意。本节意思是说:因为战事的缘故,以色列的男子牺牲战死者无数,全国剩下许多女子;这些女子找不到容身的家室,宁可自给自足,多女侍奉一夫,只求得着有个男子庇荫。战后的悲惨可见一斑!“除掉我们的羞耻”:在当时社会,女子找不到归宿,婚后不育,都是羞耻。
“在那日”(最后的灾难之日 ),战争杀害那么多人,以至妇女只要能嫁出去,避过没有儿女的“羞耻”,她们愿意自己养活自己。
众多男子阵亡,男女数目比例悬殊,许多女子为除去无夫无子的羞耻,主动向男子求婚。
「我们吃自己的 ...... 衣服」:丈夫本应给予妻子衣食,现在时移势异,女子只求有夫有子。
预言犹大被巴比伦侵略,许多男丁死去,社会上男丁奇缺,七个女子抢靠一个男子。拉住: 整个都城伦理沦丧,妇人对丈夫以外的男子要求性行为,这不是贞洁的行为。并且妇人提出古代社会必须由男子养家的义务,暗示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性关系,而是家庭关系的长期破坏。
在那日。就是所描述的日子。第3章和第4章之间的思路并没有中断。第4章应视为第3章的继续。分章反而容易使赛4章的含义模糊。关于类似不准确分章的例子,见;24:1;;11:21;24:20注释。在本节中,以赛亚描写了神对不肯悔改的锡安女子最大的惩罚。
七个女人。“在那日,”就是战争的日子,希伯来的青壮年都倒在亚述人的手下,或被掳走。剩下未婚的是女多男少。女人们将会请求少数剩下的男人娶她们。许多这样的女人,过惯了骄奢淫逸,风光时尚的生活,现在要求男人给她们提供婚姻的保障和安定。她们说自己愿意自谋衣食,而这在以色列通常是男人的事。在一夫多妻已经成习的国家里,这会大大增加多妻的现象。
有人把本节所描述的局面用于今日的教会,认为“七个女人”代表名义上的基督徒,“一个男人”代表基督。他们解释说,这些女人“拉住”基督教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虚情假意,和个人的利益。“七个女人”要“吃自己的食物”,而不吃“天上来的真粮”;她们“穿自己的衣服”,就是“污秽的衣服”, 而不穿基督完美的义袍。这样解释,是说本节强调宗教生活中诚实的价值,反对自以为义和伪善。也有人把“七个女人”比作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实意”的基督教团体。
以赛亚的比喻的确可能具有属灵的价值。先知的话语往往兼有基本义和引申义。但本节没有出于灵感的释释可以帮助研究圣经的人作双重的理解。所以注释家们只能从历史上寻求答案。如上下为所示, 4:1的信息原是针对先知时代住在耶路撒冷的人。
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原文是祈使语气。希伯来女子视无子女为耻辱和对罪的惩罚,,。犹大的女子希望成为母亲,所以求剩下男人作她们的丈夫。
【七个女人的要求】这些女人想必失去了丈夫与儿子,虽然有能力生活,却失去了社会上的保护。这是战争后常见的现象。从法律与婚约角度来看,供给衣食是丈夫的责任。但是这些女人因为出于社会对女人的要求,要的不是经济保障,甚至愿意放弃传统的嫁妆,只想有个家室。或者,最惨痛的可能性是被敌军蹂躏怀了孕,所以想要给孩子找个家。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暂编注解〕“耶和华发生的苗”可指:1,在犹太人获拯救的时候,神会让全地五谷丰登,故接着说:“地的出产…荣华茂盛”。2,以色列逃脱的人,也就是犹大的余民,神会为他们预备肥沃的土地,出产丰盛。3,大卫的苗裔弥赛亚。在先知书中,“苗”、“枝”、“芽”、“条”等都是弥赛亚(基督 )的名字,。4,犹大。(3 )项的解释较可取,弥赛亚治理全地时,地上丰富的出产将使犹大的余民感到荣美无比。
“耶和华发生的苗”。即弥赛亚;比较、、,相同的用语也可见于这些经文。
「那日」:就是神审判之日(3:18,4:1),同时也是锡安得洁净、蒙拯救之时。
「耶和华发生的苗」:有几个解释:1与「地的出产」同义,全句指神令五谷丰收;2指犹大的余民(「以色列逃脱的人」 )、整句表示神会保守那些敬虔的生还者;3指弥赛亚,整句回应神给大卫的应许。,。2与3的解释较合文意,二者可视为预言日后双重的应验。
耶和华发生的苗: 是对被称为“大卫的子孙”或“枝子”的基督另一称呼,表明基督的使命。基督就是“落在地里死了的一粒麦子”。将同一词译成“苗裔”。地的出产: 从基督而来的所有恩惠与安慰。
到那日。见第1节注释。还是指神惩罚以色列的日子,但本节提供了更加鲜明的画面。神的日子既给恶人带来厄运,也给义人带来拯救,,。第2-6节显示基督──“苗”——为救赎主和拯救者,以及祂将为祂的子民人所成就的荣耀作为。这个预言本来要实现在肉身的以色列人身上,但由于这个民族的失败,预言将于基督复临时在原则上实现在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
苗。;,6;33:15;;6:12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均称基督为“苗”(见《先知与君王》第592页 )。以色列将变为荒凉,如同一棵枯萎的树。但从大卫的种子里将长出公义的树苗,结出公义的果实。肉身的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将会灭亡,但是耶稣最终将使地球充满公义。圣经多次描述荒凉的地球最后会结出丰硕的果子,,47:6-9,,,。
地的出产。应许之地原是结果累累的,33:3,,。只要神的子民人对祂忠诚,土地就会有丰富的出产。但如果他们不忠诚,就会是干旱,荒芜和死亡,,。神最终会恩待祂的子民,重新悦纳他们。整个地球定将得到恢复,结满公义的果实(见赛35 44:3-6,55:10-13,60:21,61 62 ,,,,,。
以色列逃脱的人。即幸存者。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为“以色列和犹大逃脱的人。”以赛亚说明神借着忠于祂人的给地球带来福气。这些人将逃脱,26所描述之战争的蹂躏,37:31-32)。在西拿基立入侵的时候,犹大全地,除了耶路撒冷以外,都暂时落入亚述侵略者的手中。在耶路撒冷,只有少数余民幸免于难。此外整个犹大都像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完全毁灭了。对于这少数余民,以赛亚发出仁慈的应许:“犹大家所逃脱剩余的,仍要往下札根,向上结果,必有余剩的民,从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而来。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正如当时有少数人未落入敌人的手中一样,在末日中也会有少数人蒙神保守,不落入恶者手中。
2~6“那日”指神施行审判之日,那时耶路撒冷将获拯救。在五章宣告犹大因罪恶深重必受刑罚之前,预言来日有得赎的盼望,与相呼应。刑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促人悔悟。神的终极目的是要人类享和平幸福。
2-6 耶路撒冷劫后余生的盼望:神审判锡安,是要洁净她,与她同在和引导她。
2~6应许余民恢复。神在严重警告审判之后,应许余民将得恢复,表明神最终喜悦的是拯救与荣耀,不是审判与责备。领悟这一真理的人,即使在接受神磨练的过程中,亦会得享悔改的喜乐,经历为罪人赐下救恩的神之慈爱。
【耶和华发生的苗何意?】
答:先知以赛亚说:「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这是他首次预言提到弥赛亚基督的名字。其名含有四层的用法,由下列几处圣经可以显明出来。
1 耶和华的苗裔——是指基督之「以马内利」的特性,。于祂在属神的荣耀中再来时,向悔改而复兴的选民以色列人全然显明出来。
2 大卫的苗裔,(原文是枝子 ,,—是指弥赛亚将要生于已倾覆的大卫家中。这是按肉体说,祂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祂在地上的荣耀中,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时显明出来。
3 耶和华仆人的苗裔—是指弥赛亚来到世界,道成了肉身,降卑为人,以作仆人的地位,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而言。,。
4 那名称为人的苗裔,英译 吕振中译同作人的 )——是指基督为人子。祂是末后的亚当,乃第二个人的特性,,。祂作君王祭司,大有尊荣权柄,治理全地。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暂编注解〕“焚烧的灵”:“灵”亦作“风”,审判如焦灼的热风会将一切的污秽除去。神的拯救来前,要洁净祂的民。
「焚烧的灵」:此为相关语。「灵」可作「风」,巴勒斯坦的夏天常有热风从沙漠吹来,令人窒息,象征审判的难受。
公义……洗去……除净: 再次认识到,对圣徒而言,神的审判并不致人于死地,乃是使其洁净,加以锻炼。神对以色列的磨练如同父母严责心爱之子(1:2)。
污秽。凡愿意放弃自己罪孽的人,基督的宝血将洗净他们的污秽。“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焚烧(ba`er )。直译是“火”,寓指“愤怒”。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不用ba`er( b`r 在原文中无元音标识,而用s`r,直译是“暴风雨”,也寓指“愤怒”。希伯来语字母s 和b 十分相似,容易混淆,特别是s`r 和b`r这样寓意相同的两个词。不论是“焚烧”还是“暴风雨”,意思都一样。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按马所拉本文,译为“焚烧”。“白日有烟云”和“黑夜有火焰的光”(第5节 )指神陪伴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明显标志,,10:34,14:14)。耶稣当时怎样与祂的子民同在,引导,保护和祝福他们,如今祂也会与祂的子民同在,带领他们前往天上的迦南。
必称为圣。以赛亚信息的伟大主题就是圣洁。他看见神坐在祂的宝座上,就深深体会到神的圣洁。他经常称神为“以色列的圣者”,5:19-24,10:20,12:6,17:7,29:19,30:11-12,31:1,37:23,41:14-16,43:3-14,45:11,47:4,48:17,49:7,54:5,55:5,60:9-14)。而这个称号在圣经其他地方只出现六次,,78:41,89:18,,51:5)。以赛亚的始终坚持要以色列放弃自己的罪孽,成为圣洁的国民。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直译是“为生命而记录”。神为地上的每个人都保存着一份记录。有些人的名字记录在生命册上。见;;;;;;;13:8;21:27。凡名字没有从生命册上抹掉的人都会进入神的国,成为圣洁的国民。
3~6神的“荣耀”要作为保护以色列的天篷(“遮蔽” )。这事到弥赛亚再来设立祂的国度时便应验。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暂编注解〕「全荣耀之上」:显示锡安将充满神的荣耀。
「遮蔽」:指婚礼用的帐幕。
光。死海古卷1QIsa少了从“光”到第6节的“白日”之前的词语。这显然是死海古卷抄录者的错误,或他所抄原件的遗漏。这种抄写的错误在古卷中是常见的。抄录者的视线有时会跳过两个相同词语之间的那一部分文字。
全荣耀之上。神的同在就像亭子一样,提供引导,保护,安全和平安。
5-6耶和华必保护祂的锡安子民,就如昔日在旷野,藉云柱和火柱眷顾引领以色列人一般。
5~6先知用以色列民在旷野流浪蒙神看顾的往事,来说明神会继续与祂的子民同在,保守看顾。“亭子”指荫蔽之所。
5~6以赛亚常常引用出埃及事件,清楚地传达神掌管以色列的历史(11:15-16,31:5,51:10)。此句暗示从巴比伦得到释放,是具有冲击性的庄严的事件,可与出埃及事件相提并论。
【异象】烟云火焰令人想起在旷野引领以色列人的云柱与火柱。古代近东描述的神,一定有明亮、如火的光芒环绕四周。
埃及文学笔下的神是有翅膀的日头,伴之以翻腾的云层。亚喀得文用梅岚穆一词,形容神祇的可见荣光;他们的神也是被烟云所环绕。有学者认为,梅岚穆在迦南神话里是 'anan,同样的希伯来字在此译为「云」。但是出现次数太少,不能十分确定。无论如何,此处所形容的是一道光,白天看得见其中的烟云,晚上则看得见遮蔽于内的火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暂编注解〕亭子。神应许赐给祂子民的亭子,将保护他们摆脱每一种可能出现威胁他们的试炼,困难和危险,91:1,。
【思想问题(第2-5章 )】
1试细心列出这几章所描述的罪行,并比较现今社会的情况
【耶和华的苗】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
从自然界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奇妙。酷寒的冬天给大地抹上死亡,树木的叶子脱落,原野冰封,看不出生命的痕迹。但冬天总会过去,有新的开始。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当犹大全国,看见国势繁荣,在感谢他们各自的神之时,先知以赛亚,看到了这一片的丰绿的后面,是肃杀的秋天,和酷烈严冬;当神公义的审判临到之后,北方的强敌,要使全地变为荒凉,暂时的荣华,只给他们留下废墟。
属天的本质
但以赛亚虽然是旧约先知,他笔下的信息,却像是新约的作者,流露出光明的盼望。他不仅看见弥赛亚的降临,更远远望见,祂荣耀的再来;“耶和华发生的苗”,威严的来到了地上。不过,那不是历史上被掳的人归回,也不是近年的以色列政治上的复国,而是基督的第二次降临。那不是属地的国度,而是从耶和华的根本,所发生的苗。这只能应验在主耶稣身上,因为是称为“苗裔”的。“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超凡的尊荣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并没有现出祂的属天的荣耀,只有祂最亲近的门徒,偶然看见永世的一瞥。到祂第二次降临,必大显荣耀,更新万有。圣经称为:“复兴的时候”。
洁净的效果世人最大的问题,是罪的阻隔,使人与神远离。主再临的时候,要除去人的罪,使神能居住在中间,成为圣城。
永远的生命在属天的耶路撒冷里面,不洁的人不能混迹在其中,只有“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就是重生得救的人,才可以与神永远同住。感谢主,因祂的死与复活,使我们连在祂的根上。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当会幕在旷野,白日有云柱,晚上有火柱,这也是神对每个家庭的应许。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每个家庭必有云柱引导,在黑暗中有光耀的火,必有避处躲去风雨与炎热,这是你的安慰,虽然你的家庭分散在远处,所有家人仍住在一起,因为有同一云柱引导,同一火光照亮。在神没有的距离,住在祂里面的,有多辽阔的空间,可包括世界,这也是很狭窄的,只有神与我们所爱的才可彼此接近。
这些话还有更多的灵意。每个圣洁的心灵都有这应许的内容,因为神所居住的殿是借着圣灵所恒久的,当你行经旷野般的世界,就有云柱起来引导你的脚步,使你到达之后可以安顿下来休息。对里来说,只有经过黑夜,火柱才可照亮云中的光亮。对你来说,那遮蔽的是张开的帐幕希腊文愿意 )。神可配合我们不同的需要——有时用云,有时用火,在风雨中的避处,在炎热中的阴影。祂总是照着我们的需要给予我们助力。
——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