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赛亚书 第4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七个」())表示多个,  不一定实数。
「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指因为战争()),犹大男人奇缺,过去狂傲虚荣、风光时尚的女人())不得不放下身段、争夺男人。
「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指让自己生儿育女。古代的中东妇女若没有儿女,不但老无所养,也会被视为羞耻())。
百姓「所倚靠的,所仗赖的」())被神除掉以后,不但没有回转,反而继续「倚靠世人」()):男人随便「拉住 תָּפַשׂ/tä·fas’」())弟兄,求他当自己的领袖;七个女人随便「拉住 חָזַק/khä·zak’」())一个男人,求他作自己的丈夫。这证明百姓的言行仍然「与耶和华反对」())。

2「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3「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5「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6「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到那日」()),神不但要施行审判,而且要洁净、恢复。「锡安女子」())将会被神惩罚,但也会被神洁净;神将以公义施行审判,也将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来洁净百姓。
「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可译为「耶和华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成为幸存的以色列民的骄傲和光荣」(和合本修订版))。「耶和华的苗」既可能预言弥赛亚时代的丰盛()),也可能预言弥赛亚本身。大卫的「苗裔」是弥赛亚的称号之一()),当弥赛亚彻底除去罪以后,罪给大地带来的咒诅也将被挪去()),恢复起初创造时的丰盛。
在第2节,先知用三个双关语宣告:当神住在百姓当中的时候()),祂的「荣光 כָּבוֹד/kä·vode’」())将显为「尊荣 כָּבוֹד/kä·vode’」()),祂的「威严 גָּאוֹן/gä·ohn’」())将成为百姓的「骄傲 גָּאוֹן/gä·ohn’」()),祂的「光荣 תִּפְאָרָה/tif·ä·rä’」())将代替人的「华美 תִּפְאָרָה/tif·ä·rä’」())。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原文是「为生命而记录」(英文ESV译本)),指被神预定得生命的人。经过神审判之后的余民()),就是那些「以色列逃脱的人」())、「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他们的地位和生命都将被改变和洁净())。这并非因为他们更敬虔、更爱神,而是因为他们是神「在生命册上记名的」。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是预言神必成就祂与百姓同在的旨意())。
第5节原文以「创造 בָּרָא/bä·rä’」开始,与起初神「创造」())天地是同一个词。当百姓被洁净之后()),神将为他们新造一个环境()),「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就像旷野中的「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显明神的同在。
「遮蔽 חֻפָּה/khüp·pä’」())原文在圣经中只出现过三次,另两次被译为「洞房」())和「内室」()),代表神和百姓在爱中的彼此相交())。「到那日」()),神要让「锡安女子」的狂傲被除掉());「在那日」()),神也要让「锡安女子」的找不到丈夫());而「到那日」()),神更要把「污秽洗去」())的「锡安女子」带入亲密的洞房——这才是神完整的审判和恢复计划!
「亭子 סֻכָּה/sük·kä’」())原文与住棚节的「棚 סֻכָּה/sük·kä’」())是同一个词。神在旷野与百姓同在()),但人却不可进入神的帐幕())。到了弥赛亚的时代,神的同在将非常亲密,「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不但成为人与神亲密相交的「内室」,而且成为神为人遮荫避暑、挡风避雨的「棚子、避难所、藏身处」())。这一切,正是住棚节所预表的美好光景:「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
上图:犹太人所搭住棚节的棚子(Sukkah),在神所支搭的帐幕里,「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启七16)。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审判后的耶路撒冷

这段经文是属于‘到那日’的预言,正如前文一样,但它不是一篇审判的预言,反而是平衡了的五篇审判信息,重新回到那以耶路撒冷为中心至高盼望。不论有何事临到,锡安山上将要屹立一座新城,是由神洁净与保护的。这就是‘忠信的城’之哀歌的结束;也是本段经文的开端。在某程度上,这个最后的盼望是比前一个更坚强,因为这是在失败与屈辱之中锻练出来的。在彻底失败之后,仍然可以有照耀辉煌的盼望,才是值得我们信靠──只有在苦难与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复活。这个预言好像出现于耶路撒冷被摧毁之后,可能迟至主前第五或第四世纪。我们以后会看到,这段经文的语言与形像更加像是属于奇特非凡的犹太启示文学,像约珥书、但以理书。但是,正如阿摩司书的愉快结局,及本卷书后文(四十至五十五章 ),辉煌的宣告拯救,是卓越地说明了悲剧如何可以转化为盼望。甚至最严重的灾难,也是神的计划之一部分,因此当灾难过去,我们就可期望神为我们创造一个新世界来居住。没有了上文那种恐怖无望的审判预言,结束的拯救预言便显得有点随便与不可信。

整个预言的每个字都带有浓厚的联想:‘耶和华发生的苗’,暗示弥赛亚,在中,称作‘苗’(或‘苗裔’ )。也有相似的话:

‘诸天哪,自上而滴,穹苍降下公义,
地面开裂,产出救恩,使公义一同发生,
这都是我耶和华所造的。’

现在这篇预言的背景,呈现了一种深邃的含意。在作者的心中,农作物的复生指向了得胜与宗教上的更新,这点可以在跟着几节所用的字看得出,如尊荣,称为圣、生命册、公义的灵,创造。这些字不像只用在植物上。可能流奶与蜜之地的景象包含了三方面的振兴:得胜与属灵的更新;华美的植物;以及一种领导百姓的新大卫式的弥赛亚。

当然的‘以色列逃脱的人’不会是单独在‘像所多玛、蛾摩拉’的荒芜地带。他们将有值得感到骄傲之处。可能这些于生还者的话是出自主前第五世纪,当尼希不断奋斗重建圣城,‘余民’的困境是常见的主题,请参考以斯拉记九章以斯拉的祷告。当时他们软弱无助,而现在的预言所表达重建自尊、尊严,圣洁与圣保守的盼望,与当时的情况十分相称。

‘生命册上记名的’明显地是有关城市计划的观念,居民的名字被登记下来,以便征税和其他的义务与特权。在本段经文,‘生命’这个字(新英译本作‘登记在生命册’ ),为这种注册的比喻加添了多一层的意义,我们从后期的启示文学作品,如启示录五至八章,便可常常见到那些敬畏神,守祂诫命的人,他们的名字会被记录在‘生命册’上;而那些恶人的名字却会被涂抹。这样的例子很多,最早的可能是,摩西求神赦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今天在犹太人的新年贺咭的惯用辞之一为:愿你的名被记在生命册上’这无疑是指着新年之后十天的赎罪日而说的。

耶路撒冷和她的公民必为‘圣’,这是在审判之后,她将被重建的一幅重要情景。以赛亚传统中,道德与圣洁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主旨(motif )之一,这可追溯到第一章的洁净他们的罪,和第六章先知不洁的嘴唇被红炭火所洁净。还有‘锡安女子的污秽’是代表整个城市的腐败,而不是别指那些妇女,因为没有一处经文是说到她们不道德的生活;而耶路撒冷中间的血渍,也不再是单指玛拿西王的暴行而是包含神整体子民的罪孽与过犯。

‘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是神干豫的媒介,在此处,使百姓得以洁净,这意象毫无疑问是代表了大审判的日子,请参照

‘求你用牛膝洁净我,我就干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神阿,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这也是一次‘重新出埃及’:日间有云柱,晚间有火柱引导,百姓可以再次好像在旷野时期一样,获得神的同在。‘全山’,与‘会众’(5节 )是两个颇难解的字眼,第一个可能就是指‘在锡安山所有建筑之上’(参新英译本 );第二个词使人想起。在新耶路撒冷会有新的礼仪,每个人都可参与,而所说的那种导致神憎恶的假冒为善的态度至终会被除掉。结果,神与祂子民的融合就被描写为‘荣耀’,好像新郎与新妇一般,耶路撒冷与她的神在新婚的‘天盖’下欢乐。‘可以得荫……’使这天盖有一种不同的和更实际功用。另外我们只需改动原来希伯来文的一个字母,(有古代希腊圣经译本支持这点 )便可以使神作为主词,这节经文提升至的境界:‘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耶路撒冷因她亲爱丈夫的饶恕与保护,脱离一切灾祸与危险,成了这段辉煌拯救信息的动人高峰。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赛亚书第四章

.在,众人「拉住」(√ ta ̄p ̄aś )一个男人,要他作领袖;在,几个女人拉住(√ ḥa ̄zaq )一个男人,要他当丈夫。

e. 未来将实现的理想

请注意由三个到那日构成的顺序与2)。在主的日子,罪将凋零、终结,但这却不是惟一的结果,或最终的情形:「锡安的女儿」固然应当因狂傲受罚,可是她们也会被同一位神洁净,祂要同样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来作洁净之工。从开始,以赛亚的重点是锡安在社会与信仰方面的失败。而在这一段美妙的诗中,他则刻划出一个纯真的社会,神以洁净和创新(5节)的作为,带进了真实的信仰。这些「女儿」在羞辱的情况下,婚姻也不得不委屈求全,但是神却为她们设计了一个新娘棚罩,其荣美无法想象。「在(基督里)亚当的众子可以夸口/因所得之恩惠超过先祖所失」。36这篇诗分为三部分,主题相符;开始讲到神的m(2节),退出则为神的亭子(6节),这是为锡安子民两个特殊的预备;接下来,它称神子民为圣(3节),且为新妇(5节);中间则讲到神洁净(4节)与创新(5节)的作为。

2.许多注释家认为,m……果子(和合:出产)是指弥赛亚时代大地的丰肥37(例参:。这是旧约对创造的一种看法:罪为大地带来了咒诅,从此吝于出产美物,而有朝一日当咒诅不复存在,新造之中必然出产丰盛。所以,这种丰富不是「总有一天日子会变好」的空想,而是一种弥赛亚式的期待,基于弥赛亚将除去罪与咒诅的信心。把罪的除去、平安与丰盛的享受,与「我的仆人、m裔」的「发出」相连。换言之,「m」乃是弥赛亚的头衔。笔者认为,乃是这种用法最早的出处。其他相关经文显示,「m」( ṣemaḥ )的称谓38是指弥赛亚作王与作祭司的职事,可是就「m」的本身而言,它有「家树」的意味,可指弥赛亚的血统。耶利米指出,他是大卫的m,他在人方面的祖先可追溯到那位伟大的君王(参:,用字不同,可是概念相同)。以赛亚认为他是「上主的m」,即他的血统亦可追溯于神,虽然这是很难理解的事。地的果实当然可以指弥赛亚时代的丰盛,可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里是直接连于上主的m,一同「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提供「华美与荣耀……骄傲与美丽」(直译)。所以,地的果实亦可以解释为指弥赛亚属人的源头,正像的「根出于干地」。祂赐给百姓的礼物是「华美」(NIV:beautiful)与「荣耀」(NIV:glory),即,既独特又富吸引力,与虚假的、骗人的美丽成对比;「荣耀」(NIV:glorious)和骄傲指极大的改变。「荣耀」曾是定罪的理由,「骄傲」则带来毁灭,可是如今神的荣耀将住在他们当中(参5节的注释),而他们在祂里面的确有引以为傲之处。逃脱的人就是(无论以何方式)逃过灾难的,未灭亡之人。

3.第2节的「逃脱之人」被称为剩下和留下的人。不过,他们和从前截然不同;他们被称为圣,地位改变,性情也更新了(的注释〕,这乃是出于神的旨意,因为他们在生命册上记名,或许更佳的译法为「被写入生命」,注定得生命,登记在神的册上(如:

4.这里解释了他们变为圣的原因。污秽……血渍:前一个字的意思是「呕吐物」,即,内在的不洁;后一个字是错误生活的记号。运行洁净的,是灵(NIV小字;尤其参,,是以审判与焚烧进行。神藉祂的灵如此工作,以满足祂绝对公正的客观要求,以及圣洁的主观要求,因为焚烧与火乃是神圣洁的标志

5.神也为所洁净的人(4节)预备了完全的环境:新的创造。创造(√ ba ̄ra ̄ʾ )在旧约里面单指神的作为,指惟有神才能成就的大事、新事,或又大又新的事。这种全新的状况,便是神自己的同在,以古时的白日云柱……夜间火柱为记号。祂的同在非常亲密,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棚罩(和合:遮蔽)。棚罩( ḥuppâ )是的「洞房」。棚罩提供了隐密,让新郎与新妇可以在爱中结合。荣耀或许是指弥赛亚在爱中与祂的子民结合,或许是指锡安的圣民与神,在完美的爱中、在祂同在的遮蔽记号之下,彼此联合。

6.在古时会幕的时代,神与祂的子民同在,但他们却不可进入祂的帐幕。如今却不再如此!显明神同在的云柱火柱覆蔽在上,成为新娘的棚罩,作为他们的亭子……荫避……避难所……藏身处。这些重复的话是刻意写的,要表达「一切可能的护庇」。同样,炽热与暴风、黑夜与白日的对比,也暗示「无论任何环境与威胁」以及「无论何时」。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 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暂编注解〕“七个”:表示多个之意。本节意思是说:因为战事的缘故,以色列的男子牺牲战死者无数,全国剩下许多女子;这些女子找不到容身的家室,宁可自给自足,多女侍奉一夫,只求得着有个男子庇荫。战后的悲惨可见一斑!“除掉我们的羞耻”:在当时社会,女子找不到归宿,婚后不育,都是羞耻

“在那日”(最后的灾难之日 ),战争杀害那么多人,以至妇女只要能嫁出去,避过没有儿女的“羞耻”,她们愿意自己养活自己。

众多男子阵亡,男女数目比例悬殊,许多女子为除去无夫无子的羞耻,主动向男子求婚。

「我们吃自己的 ...... 衣服」:丈夫本应给予妻子衣食,现在时移势异,女子只求有夫有子。

预言犹大被巴比伦侵略,许多男丁死去,社会上男丁奇缺,七个女子抢靠一个男子。拉住: 整个都城伦理沦丧,妇人对丈夫以外的男子要求性行为,这不是贞洁的行为。并且妇人提出古代社会必须由男子养家的义务,暗示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性关系,而是家庭关系的长期破坏。

在那日。就是所描述的日子。第3章和第4章之间的思路并没有中断。第4章应视为第3章的继续。分章反而容易使赛4章的含义模糊。关于类似不准确分章的例子,见;24:1;;11:21;24:20注释。在本节中,以赛亚描写了神对不肯悔改的锡安女子最大的惩罚。

七个女人。“在那日,”就是战争的日子,希伯来的青壮年都倒在亚述人的手下,或被掳走。剩下未婚的是女多男少。女人们将会请求少数剩下的男人娶她们。许多这样的女人,过惯了骄奢淫逸,风光时尚的生活,现在要求男人给她们提供婚姻的保障和安定。她们说自己愿意自谋衣食,而这在以色列通常是男人的事。在一夫多妻已经成习的国家里,这会大大增加多妻的现象。

有人把本节所描述的局面用于今日的教会,认为“七个女人”代表名义上的基督徒,“一个男人”代表基督。他们解释说,这些女人“拉住”基督教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虚情假意,和个人的利益。“七个女人”要“吃自己的食物”,而不吃“天上来的真粮”;她们“穿自己的衣服”,就是“污秽的衣服”, 而不穿基督完美的义袍。这样解释,是说本节强调宗教生活中诚实的价值,反对自以为义和伪善。也有人把“七个女人”比作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实意”的基督教团体

以赛亚的比喻的确可能具有属灵的价值。先知的话语往往兼有基本义和引申义。但本节没有出于灵感的释释可以帮助研究圣经的人作双重的理解。所以注释家们只能从历史上寻求答案。如上下为所示, 4:1的信息原是针对先知时代住在耶路撒冷的人。

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原文是祈使语气。希伯来女子视无子女为耻辱和对罪的惩罚。犹大的女子希望成为母亲,所以求剩下男人作她们的丈夫。

七个女人的要求】这些女人想必失去了丈夫与儿子,虽然有能力生活,却失去了社会上的保护。这是战争后常见的现象。从法律与婚约角度来看,供给衣食是丈夫的责任。但是这些女人因为出于社会对女人的要求,要的不是经济保障,甚至愿意放弃传统的嫁妆,只想有个家室。或者,最惨痛的可能性是被敌军蹂躏怀了孕,所以想要给孩子找个家。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暂编注解〕“耶和华发生的苗”可指:1,在犹太人获拯救的时候,神会让全地五谷丰登,故接着说:“地的出产…荣华茂盛”。2,以色列逃脱的人,也就是犹大的余民,神会为他们预备肥沃的土地,出产丰盛。3,大卫的苗裔弥赛亚。在先知书中,“苗”、“枝”、“芽”、“条”等都是弥赛亚(基督 )的名字。4,犹大。(3 )项的解释较可取,弥赛亚治理全地时,地上丰富的出产将使犹大的余民感到荣美无比

“耶和华发生的苗”。即弥赛亚;比较,相同的用语也可见于这些经文。

「那日」:就是神审判之日(3:18,4:1),同时也是锡安得洁净、蒙拯救之时。

「耶和华发生的苗」:有几个解释:1与「地的出产」同义,全句指神令五谷丰收;2指犹大的余民(「以色列逃脱的人」 )、整句表示神会保守那些敬虔的生还者;3指弥赛亚,整句回应神给大卫的应许。。2与3的解释较合文意,二者可视为预言日后双重的应验。

耶和华发生的苗: 是对被称为“大卫的子孙”或“枝子”的基督另一称呼,表明基督的使命。基督就是“落在地里死了的一粒麦子”将同一词译成“苗裔”。地的出产: 从基督而来的所有恩惠与安慰。

到那日。见第1节注释。还是指神惩罚以色列的日子,但本节提供了更加鲜明的画面。神的日子既给恶人带来厄运,也给义人带来拯救。第2-6节显示基督──“苗”——为救赎主和拯救者,以及祂将为祂的子民人所成就的荣耀作为。这个预言本来要实现在肉身的以色列人身上,但由于这个民族的失败,预言将于基督复临时在原则上实现在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

苗。,6;33:15;;6:12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均称基督为“苗”(见《先知与君王》第592页 )。以色列将变为荒凉,如同一棵枯萎的树。但从大卫的种子里将长出公义的树苗,结出公义的果实。肉身的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将会灭亡,但是耶稣最终将使地球充满公义。圣经多次描述荒凉的地球最后会结出丰硕的果子,47:6-9,

地的出产。应许之地原是结果累累的,33:3,。只要神的子民人对祂忠诚,土地就会有丰富的出产。但如果他们不忠诚,就会是干旱,荒芜和死亡。神最终会恩待祂的子民,重新悦纳他们。整个地球定将得到恢复,结满公义的果实(见赛35 44:3-6,55:10-13,60:21,61 62

以色列逃脱的人。即幸存者。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为“以色列和犹大逃脱的人。”以赛亚说明神借着忠于祂人的给地球带来福气。这些人将逃脱,26所描述之战争的蹂躏,37:31-32)。在西拿基立入侵的时候,犹大全地,除了耶路撒冷以外,都暂时落入亚述侵略者的手中。在耶路撒冷,只有少数余民幸免于难。此外整个犹大都像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完全毁灭了。对于这少数余民,以赛亚发出仁慈的应许:“犹大家所逃脱剩余的,仍要往下札根,向上结果,必有余剩的民,从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而来。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正如当时有少数人未落入敌人的手中一样,在末日中也会有少数人蒙神保守,不落入恶者手中。

2~6“那日”指神施行审判之日,那时耶路撒冷将获拯救。在五章宣告犹大因罪恶深重必受刑罚之前,预言来日有得赎的盼望,与相呼应。刑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促人悔悟。神的终极目的是要人类享和平幸福。

2-6 耶路撒冷劫后余生的盼望:神审判锡安,是要洁净她,与她同在和引导她。

2~6应许余民恢复。神在严重警告审判之后,应许余民将得恢复,表明神最终喜悦的是拯救与荣耀,不是审判与责备。领悟这一真理的人,即使在接受神磨练的过程中,亦会得享悔改的喜乐,经历为罪人赐下救恩的神之慈爱

耶和华发生的苗何意?】

答:先知以赛亚说:「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这是他首次预言提到弥赛亚基督的名字。其名含有四层的用法,由下列几处圣经可以显明出来。

1 耶和华的苗裔——是指基督之「以马内利」的特性。于祂在属神的荣耀中再来时,向悔改而复兴的选民以色列人全然显明出来。

2 大卫的苗裔,(原文是枝子 —是指弥赛亚将要生于已倾覆的大卫家中。这是按肉体说,祂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祂在地上的荣耀中,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时显明出来。

3 耶和华仆人的苗裔—是指弥赛亚来到世界,道成了肉身,降卑为人,以作仆人的地位,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而言。

4 那名称为人的苗裔,英译 吕振中译同作人的 )——是指基督为人子。祂是末后的亚当,乃第二个人的特性,。祂作君王祭司,大有尊荣权柄,治理全地。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

】「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暂编注解〕“焚烧的灵”:“灵”亦作“风”,审判如焦灼的热风会将一切的污秽除去。神的拯救来前,要洁净祂的民。

「焚烧的灵」:此为相关语。「灵」可作「风」,巴勒斯坦的夏天常有热风从沙漠吹来,令人窒息,象征审判的难受。

公义……洗去……除净: 再次认识到,对圣徒而言,神的审判并不致人于死地,乃是使其洁净,加以锻炼。神对以色列的磨练如同父母严责心爱之子(1:2)。

污秽。凡愿意放弃自己罪孽的人,基督的宝血将洗净他们的污秽。“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焚烧(ba`er )。直译是“火”,寓指“愤怒”。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不用ba`er( b`r 在原文中无元音标识,而用s`r,直译是“暴风雨”,也寓指“愤怒”。希伯来语字母s 和b 十分相似,容易混淆,特别是s`r 和b`r这样寓意相同的两个词。不论是“焚烧”还是“暴风雨”,意思都一样。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按马所拉本文,译为“焚烧”。“白日有烟云”和“黑夜有火焰的光”(第5节 )指神陪伴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明显标志,10:34,14:14)。耶稣当时怎样与祂的子民同在,引导,保护和祝福他们,如今祂也会与祂的子民同在,带领他们前往天上的迦南

必称为圣。以赛亚信息的伟大主题就是圣洁。他看见神坐在祂的宝座上,就深深体会到神的圣洁。他经常称神为“以色列的圣者”,5:19-24,10:20,12:6,17:7,29:19,30:11-12,31:1,37:23,41:14-16,43:3-14,45:11,47:4,48:17,49:7,54:5,55:5,60:9-14)。而这个称号在圣经其他地方只出现六次,78:41,89:18,,51:5)。以赛亚的始终坚持要以色列放弃自己的罪孽,成为圣洁的国民。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直译是“为生命而记录”。神为地上的每个人都保存着一份记录。有些人的名字记录在生命册上。见;13:8;21:27。凡名字没有从生命册上抹掉的人都会进入神的国,成为圣洁的国民。

3~6神的“荣耀”要作为保护以色列的天篷(“遮蔽” )。这事到弥赛亚再来设立祂的国度时便应验。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暂编注解〕「全荣耀之上」:显示锡安将充满神的荣耀。

「遮蔽」:指婚礼用的帐幕

光。死海古卷1QIsa少了从“光”到第6节的“白日”之前的词语。这显然是死海古卷抄录者的错误,或他所抄原件的遗漏。这种抄写的错误在古卷中是常见的。抄录者的视线有时会跳过两个相同词语之间的那一部分文字。

全荣耀之上。神的同在就像亭子一样,提供引导,保护,安全和平安。

5-6耶和华必保护祂的锡安子民,就如昔日在旷野,藉云柱和火柱眷顾引领以色列人一般。

5~6先知用以色列民在旷野流浪蒙神看顾的往事,来说明神会继续与祂的子民同在,保守看顾。“亭子”指荫蔽之所。

5~6以赛亚常常引用出埃及事件,清楚地传达神掌管以色列的历史(11:15-16,31:5,51:10)。此句暗示从巴比伦得到释放,是具有冲击性的庄严的事件,可与出埃及事件相提并论。

异象】烟云火焰令人想起在旷野引领以色列人的云柱与火柱。古代近东描述的神,一定有明亮、如火的光芒环绕四周。

埃及文学笔下的神是有翅膀的日头,伴之以翻腾的云层。亚喀得文用梅岚穆一词,形容神祇的可见荣光;他们的神也是被烟云所环绕。有学者认为,梅岚穆在迦南神话里是 'anan,同样的希伯来字在此译为「云」。但是出现次数太少,不能十分确定。无论如何,此处所形容的是一道光,白天看得见其中的烟云,晚上则看得见遮蔽于内的火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暂编注解〕亭子。神应许赐给祂子民的亭子,将保护他们摆脱每一种可能出现威胁他们的试炼,困难和危险,91:1,

【思想问题(第2-5章 )】

1试细心列出这几章所描述的罪行,并比较现今社会的情况

例证

耶和华的苗】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

从自然界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奇妙。酷寒的冬天给大地抹上死亡,树木的叶子脱落,原野冰封,看不出生命的痕迹。但冬天总会过去,有新的开始。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当犹大全国,看见国势繁荣,在感谢他们各自的神之时,先知以赛亚,看到了这一片的丰绿的后面,是肃杀的秋天,和酷烈严冬;当神公义的审判临到之后,北方的强敌,要使全地变为荒凉,暂时的荣华,只给他们留下废墟。
但以赛亚虽然是旧约先知,他笔下的信息,却像是新约的作者,流露出光明的盼望。他不仅看见弥赛亚的降临,更远远望见,祂荣耀的再来;“耶和华发生的苗”,威严的来到了地上。不过,那不是历史上被掳的人归回,也不是近年的以色列政治上的复国,而是基督的第二次降临。

属天的本质

那不是属地的国度,而是从耶和华的根本,所发生的苗。这只能应验在主耶稣身上,因为是称为“苗裔”的。“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超凡的尊荣

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并没有现出祂的属天的荣耀,只有祂最亲近的门徒,偶然看见永世的一瞥。到祂第二次降临,必大显荣耀,更新万有。圣经称为:“复兴的时候”。

洁净的效果

世人最大的问题,是罪的阻隔,使人与神远离。主再临的时候,要除去人的罪,使神能居住在中间,成为圣城。

永远的生命

在属天的耶路撒冷里面,不洁的人不能混迹在其中,只有“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就是重生得救的人,才可以与神永远同住。感谢主,因祂的死与复活,使我们连在祂的根上。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

「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当会幕在旷野,白日有云柱,晚上有火柱,这也是神对每个家庭的应许。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每个家庭必有云柱引导,在黑暗中有光耀的火,必有避处躲去风雨与炎热,这是你的安慰,虽然你的家庭分散在远处,所有家人仍住在一起,因为有同一云柱引导,同一火光照亮。在神没有的距离,住在祂里面的,有多辽阔的空间,可包括世界,这也是很狭窄的,只有神与我们所爱的才可彼此接近。

这些话还有更多的灵意。每个圣洁的心灵都有这应许的内容,因为神所居住的殿是借着圣灵所恒久的,当你行经旷野般的世界,就有云柱起来引导你的脚步,使你到达之后可以安顿下来休息。对里来说,只有经过黑夜,火柱才可照亮云中的光亮。对你来说,那遮蔽的是张开的帐幕希腊文愿意 )。神可配合我们不同的需要——有时用云,有时用火,在风雨中的避处,在炎热中的阴影。祂总是照着我们的需要给予我们助力。

——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