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e. 推罗:归上主为圣
我们所定这第二个五组神谕的标题,两个成分(181页)都有充分的证明。「长夜」可反映巴比伦的黄昏、黑暗中孤单的声音、亚拉伯不受安慰的各族,和耶路撒冷不可赦免的罪。不过,「黎明」之光亦丝丝可见:对受压逼之神子民的安慰资讯、因白日临近而要人再来询问的邀请,以及如今(令人意外的)推罗的商品竟会变成归上主为圣。 推罗的希兰「平素爱大卫」,所罗门登基后,他继续守约,并且愿意合作。可是另一方面,所罗门被腓尼基众妻妾腐化,他所引进的错误宗教,直到以赛亚时代仍然存在。在北国,推罗的巴力教于耶洗别时代试图取代对上主的敬拜(王上十六~十八)。先知们对推罗莫不大为反感;;;;以西结在未来将认识神的人中,惟独未提推罗,。不过,以赛亚在这第二系列神谕的末尾,却让推罗成为盼望的烽火,这样说亦十分恰当。整个第一系列神谕(十三~二十章),所强调的是世上政权的动荡、大小邦国的倾覆;整个第二系列神谕(二十一~二十三章),重点则在偶像的倾倒和不可赦免的罪。所以,第一系列中,政治迫害之国埃及成了承受盼望者,同样,宗教败坏之推罗亦成为第二系列中盼望的标记。腓尼基寡妇曾照顾过一位先知,而将来这会成为圣洁关系的常规。这则神谕分为两部分:1~14节,推罗的倾倒;15~18节,推罗的归回与复兴。 推罗倾倒的哀歌这首哀歌的开始(1节)和结尾(14节)都以推罗著名的船只为话题;第2至7节轮番传报倾倒的消息,先对推罗讲(2~3节),再对西顿讲(4~5节),又回来对推罗讲(6~7节);这次倾倒背后的主使者,有神、有人,启示在8至13节中,顺序也相同,先是推罗(8~9节)、再是西顿(10~12b节)、然后又回到推罗(12c~13节)。前面曾提及,这两则神谕之间有关连,而此处三次提到埃及(3、5、10节),更加强了这层关系。 1.推罗,这是此一系列神谕中惟一不带神秘感的标题(见上文十三至二十七章注释的前言,,的注释的前言,书版138、182页)。以赛亚没有加以说明,我们只能揣测,他希望将他的预测「定在地上」:末世真会临到人间。推罗是坚固、牢靠之城,它明显的崇尚物质、敬拜偶像,正是证明神有全权的好例子。他施:这里要这些船只哀号,因为如果推罗倾倒了,他们的贸易也随之而倒。传统认为,他施就是他特色斯,西班牙的一处矿区,大部分提到这地方的经文似乎都能这样解释,不过准确的地点却不明朗。74可以清楚的是,一艘「他施的船」,NIV小字)代表可以航行到极远的船。从……地:这只船队正离开「基提」(按:即今日的赛普勒斯),向推罗出发,但却得到消息:房屋、港口(和合:可进之路),即城市与港湾,都不复存在。 2~3.静默无言,这字就如英文的 quiet(安静),也可以代表静止。这个开头的字,和推罗(海岛;和合:沿海)给人的印象正反向,那里商人与水手熙来攘往(2bc节),不断进口、出口(3节)。西曷:尼罗河的同义词。 4~5.在第3节,西顿的商人正忙碌,但如今他们则惭愧,这个字的意思,是指因缺乏收成,由失望而生的感受。大海说:大海在哀悼它的损失。推罗曾为它带来儿女,就是以海为家的水手,但是随着推罗的倾倒,大海彷佛再没有眷恋它的人。而埃及也会心痛,它曾倚赖推罗的商人和水手,将大量的谷物输出。推罗的倾倒影响了世界各国。 6~7.这里提到难民的逃亡。这幅图描绘他们的光景,与从前的命运正好反向,以前他们是到他施去赚钱,这回却是破财之旅。寄居:成为短暂的住民。推罗没有帝国主义的野心,她一心想到赚钱,并不是要征服。这里检视推罗(2~3节)、西顿(4~5节)、又转回到推罗(6~7节),重点正是在此:商人、贸易、埃及对出口市场的关心。与并列的神谕(十九)相较,埃及代表世界的权力在压迫神的子民;推罗则代表世界的经济计画、商业式贪婪等的作风。 8~13.一开始是以问题作为背景。是谁使得推罗变为尘埃?在问题之后,又出现推罗(8~9节)、西顿(10、12b节)、推罗(12c~13节)的顺序。 8~9.推罗在贸易上威风八面,甚至可以影响元首的任命(赐冠冕的),它也要求别国礼遇其贸易代表,有如王室成员(王子)。可是时候将到,那赐冠冕的要面对那「除掉地上君王与审判官」的,就是万军之上主,而推罗的高傲将不再被容忍。这正是上主之日的特色,而每个中间阶段的日子也都相同所有代表不敬虔的骄傲国度都将被推翻。 10~12b.港口(和合:腰带)是 me ̄zaḥ ,如果它与船有关,意思是指「船身」,而不会指「抛锚地」;在和,它的意思都是「腰带」,这里是寓意式的用法,指推罗对他施的控制。如今推罗的权势瓦解,他施可以自由自在地移动了。这并不需要神特别施展能力,只要祂一伸手(11a节;参:,、12)、吩咐一声(11c节)、说一句话(12a节)就成了。 12c~13.神伸手之后,最初的两个结果(12ab节)为失去快乐(欢乐)和权力(欺压)。接下来(12cd节)则为失去所占有之处(起来,过到)和安歇。11和12节中,神发出吩咐。谁是领受命令的人?亚述在提革拉毗列色的带领之下,从主前七四五年开始扩张版图。主前七三八年,他在推罗设立了一位军事首长,但是推罗十分难以驾驭。沙缦尼撒(主前727~722年)围攻推罗,却未能成功;到了该世纪之末,推罗仍然是背叛之地。主前七○一年,西拿基立摧毁了陆地各国,对推罗的贸易打击很大。直到约六三○年,亚述势微之后,推罗才又开始繁荣起来。不过,它一直处于各大帝国的狭缝之间,不得安心;五八六年尼布甲尼撒围攻它达十三年之久,最后还是无法拿下。它的岩石城堡抵挡住所有的攻击,直到三三二年才为亚历山大攻陷。从这些事迹看来,以赛亚关心推罗并非无故。在他的时代,推罗极有权力,而如果他未曾对此发出任何言论,才是怪事。如果他的神谕是在预言推罗的倾倒,那么,这件事便是到亚历山大的时候才发生。不过,这则神谕的重点为,推罗的贸易被迫停止,生命有所损失,百姓出走逃亡。由这些现象看来,13节提到亚述,似有单纯化的优点。撒珥根在南米所波大米造成的摧毁,远近驰名。赛普勒斯(基提)的七个王都出席他的加冕礼,撒珥根记载,当他们听说他在迦勒底所行的事,「他们心惊胆跳,惧怕战兢」。因此,以赛亚很有可能以看哪,巴比伦人(即「迦勒底人」)之地,作为警告。如果难民感到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个地方愿意接待他们,让他们安歇;试问,谁敢同情亚述的敌人,而激怒它呢?由于亚述无情的盯梢,它的百姓变成不重要或许甚至成为「不存在的百姓」(和合:没有);它的土地变成给旷野生物的地方(和合:为住旷野的人)野兽侵入的图画,指出人不再住在那里,其中的建筑成了废墟(和合:荒凉)。 14.与第1节构成括弧,在结尾的这句话中,只有一点不同。在推罗倾倒的时候,他施可能真正得到了自由(10节),但是它也失去了保障:推罗的贸易是它财务的坚垒,一旦失去,他施也不再有遮蔽。第1节说,他们无处可去;14节说,他们没有安全的地方可待。 后记:推罗的复兴以赛亚提到另一个中间阶段的应验:经过七十年的时期之后,推罗会再撤销,不但如此,推罗还有另外一种复苏,即「归神为圣」。 15~17.七十年,从西拿基立的出征(主前701年)直到亚述衰微(约为主前630年),此后推罗又可以再度展翅上腾。照着:直译为「如一位王的日子」。这个说法在别处从未出现过,意思可能是「准确的认定并作记录」(,。君王在位的日子,每天都有记录,「记」字是「每日的话语」)。因此,这七十年的每一日都作了记录,直到时期正好满足为止。妓女:对推罗是很恰当的象征,因每一件事都是为钱而作。参,阿摩司的责备,在推罗,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不顾。处置(和合:眷顾)的责罚意味太重。动词 pa ̄qaḏ ,意为「来探望」,内涵总是按上下文来定。既然推罗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并没有多少改变,或许应当将它译为「恢复」。 18.不过,在神的心中有一个新的推罗。推罗在百姓回归的时候将提供材料,供应建殿的需要,然而,正如回归本身一样,这只是未来将实现之事的表征;参:。利息( ʾeṯna ̄n ):用到同一个字,禁止把这种利润当成祭献给神;但如今一切都更新了,所有旧生活所作的事、所得的利益,都能归神为圣。以赛亚预见推罗有了祭司的新地位:分别归,(直译)「归为圣」,是膏大祭司时所用的字;新的精神代替了从前金钱至上、贪得无餍的态度:不是积攒存留,而是给与;新的和谐出现,推罗和住在上主面前的人相连。推罗与锡安联合的情形,见。〔暂编注解〕“推罗”是一个大商港,在海事上称霸当时世界。“他施的船只”是古时大型商船。他施是西班牙西南一个海港,名字有“熔冶”的意思。有解释说,“他施”不是特别指一个地方,而是指任何产矿或冶矿之地。
“推罗”。古代一个十分出名的城市。她的水手是世上知名的探险家和商人)。“他施”。参看的脚注。“基提”。塞浦路斯。
「他施的船只」:指从西班牙南岸的他施返回推罗的商船。
「基提」:即居比路,今称塞浦路斯。当时是推罗的殖民地。商船上的水手来到回航的最后一站基提前,听闻推罗城遭毁,他们无家归,不禁痛哭哀号。
他施: 有人推测,他施是今日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罗陀(Gibraltar ),是推罗的殖民地之:12)。此地以生产、加工金属技术著称,很早以前就与推罗进行交易,。“他施的船只”指运载推罗与他施交易货物的船只。代表当时运行在此航线上的大而华丽的贸易船。基提: 指小亚细亚的岛国。
论推罗的默示。见注释。推罗和西顿是沿海大国腓尼基的主要城市。所以这道信息宣布了神对于是腓尼基的一个惩罚。推罗和西顿是近东大国经常攻击的目标,包括亚述和巴比伦,以及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以赛亚指的是哪一次呢?可能是指上述全部的进犯。神的信息肯定是给以赛亚时代的腓尼基的。所以预言或“默示”包括了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撒珥根二世和西拿基立拿对推罗所采取的行动。但是这个预言无疑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涉及以后的年代规模更大的惩罚,如尼布甲尼撒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关于以西结的相应的预言,见结26-28章。关于 《启示录》相应的描述,请对比,8,11,15,17和,5;18:2,3,5,11,23。又见;;50:1;注释。
他施的船只。一般认为他施是腓尼基在西班牙的殖民地。“他施的船只”是大型的远洋海轮(见诗487注释 )。有时指的是船只的规模,而不是它的目的地。本节则是指轮船从他施往回开。以赛亚的预言描写了装载着财富的他施船只,沿着地中海向故乡推罗航行,还没有到达,就发现推罗被敌军占领了。
没有可进之路。船只现在没有可以回去的港口。
基提地。就是塞浦路斯。见注释。这是从西班牙航行到推罗的最后一个停靠港。回家途中的船员在这里听到了家乡遭受灾祸的消息。
1下-5推罗人及邻国要为城毁而哀哭。
1-14 推罗城罚遭毁。
1-18 预言推罗受审判:推罗是腓尼基的海港,为古代东方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她必因骄傲(8-9 )而受罚。
23:1~18对推罗的预言。这是以赛亚对列邦的最后一个预言,即第12个预言,物件是推罗。推罗位于犹大北部地中海沿岸,是古代最富强的国家之一,是国际贸易和商业中心。由以色列未完全灭绝的迦南民族后裔建立。地中海沿岸有许多他们的殖民地,拥有卓越的远洋航海技术。大卫、所罗门王朝之后,他们与以色列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影响以色列拜偶像。以赛亚等众多先知都预言过推罗的灾祸,,,,推罗与现代商业城市一样,充满人的阴谋与骄傲,显露各样堕落与权术。与其他对外邦的预言相比,本章文笔较为华丽,直接使用比较确定的专有名词,体现预言文学的精髓。本章分为三部分:①唤出审判对象推罗(1-3节 );②宣告推罗将被迦勒底(巴比伦帝国 )所灭(4-14节 );③预言70年后推罗将得以恢复,依然作为国际市场,充满诸般罪恶,最后悔改归主(15-18节 )。
【主前第八世纪的推罗】主前第八世纪是腓尼基的政经扩展时代。他们在地中海西部建立了殖民帝国,以迦太基为首府(由腓尼基公主蒂朵 [Dido] 约于主前八一四年建立 )。推罗与西顿这两座腓尼基的海岛城市,在这段时期究竟有多少自由治理权,端赖亚述对他们的影响多寡。阿达德尼拿里三世(主前810~783年 )收取他们的贡品,不过直到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4~727年 ),亚述的压力才愈见沉重。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运用灵活手腕,利用推罗对壮大帝国的惧怕,与这些城邦在塞浦路斯结盟。他也迫使推罗每年付出大笔金钱(证据见于亚述贡品清单 ),免于军事侵略。推罗的财富颇具传奇意味,,而推罗王卢利为了保障自己的财富,强迫塞浦路斯的众城邦臣服于他,这使得撒缦以色五世(主前726~722年 )与其继承人撒珥根二世 (主前721~705年 )围攻推罗有五年之久。卢利王在对峙终结之际曾企图与亚述和谈,因为亚述已经占领了推罗的本土。不过卢利在西拿基立登基以后又叛变,亚述强迫卢利王流亡到塞浦路斯,并且立伊特伯(Ittobaal )治理西顿王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主前第七世纪的推罗】
推罗与西顿在整个主前第七世纪对亚述的效忠一直摇摆不定。为了对应腓尼基与埃及第二十五王朝衣索匹亚的提尔哈卡联盟,亚述军队不住攻击推罗与西顿沿海地区,破坏村镇,逼使这两座港都向亚述臣服。主前六七七年,以撒哈顿终于彻底毁灭西顿,拿着首领的头颅在尼尼微游行。亚述也严禁推罗王国的巴力一世推展外交,阻止他援助挨及。亚述巴尼帕(主前667~627年 )也记录了如何对付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反亚述势力。他于主前六六三年打垮埃及,摧毁了首都底比斯,立了埃及本地人森美忒库一世作为下埃及的首领,之后又率领大军直挥海岸,惩罚巴力一世与腓尼基人。他完全剥夺了推罗的自主权,将整个腓尼基变成亚述的一个省分,完全掌控了腓尼基的财富与独立的来源──商船贸易。不过,亚述巴尼帕死后,推罗又重新夺回地中海贸易的优势。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施的船只】
商船若想要获利,并且能够在地中海或红海的水面上乘风破浪,需要高明的技术建造这种吨位的船。因为「他施的船只」常常与贸易相提并论,,因此,他们的船只一定是某种特定的船,有可能是在他施造的,但也有可能是因着他们有能力航行远至地中海的西方的他施而命名。亚述浮雕与撒缦以色三世在巴拉瓦特的铜门门面,都刻画了这些船只有军事用处,也从很多藩属国载贡品。尼尼微宫殿里有片浮雕刻画着西顿王卢利逃到塞浦路斯。他的船队中有些船上载着圆滚滚的商人,船身有一列屏障,两侧各有两层摇桨的人,在船帆静止的时候推动船只继续航行。有两排划桨的船有个特别名称,叫双桨艇(biremes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沿海的居民,就是素来靠航海西顿的商家得丰盛的,你们当静默无言。」
〔暂编注解〕“西顿”。另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推罗以北二十五英里(40公里 )。
腓尼基的居民(「沿海的居民」 )为推罗遭毁而静默哀伤。
「西顿」:是腓尼基最古的海港城,这里和在4节作腓尼基的统称。
你们当静默无言。处于惊讶,悲伤和恐怖之中。
沿海。即腓尼基沿海。
西顿。西顿经常代表腓尼基全地。古时西顿比推罗更加重要。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和亚述人有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西顿。推罗被称为西顿的都市;推罗的国王被称为“西顿王”。
2~3西顿的商家: 指西顿的商人。地理上与推罗非常相近,与推罗的关系比任何国家都密切,共享推罗所拥有的荣耀。由于推罗与西顿的关系,诗人常将推罗与西顿混用,83:7,。
【西顿的商家】西顿的商人一向富有嚣张,可是在此处却静默无言,应该是因为亚述帝国在主前第八世纪中叶扩张一统大业,剥夺了他们的利润;或是指西拿基立(主前701年之后 )对该区施压,最后以撒哈顿在主前六七七年毁灭西顿城。从亚述掌管的各地召募来的军人,在西顿的遗址上重新建造了一座亚述城市,称为卡尔以撒哈顿。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大水之上,西曷的粮食、尼罗河的庄稼是推罗的进项,他作列国的大码头。」
〔暂编注解〕“西曷”在尼罗河东。
“西曷”。尼罗河。
推罗与地中海(「大水」 )一带的国家贸易,将进口的埃及谷物与其他国家交易。
「西曷」:指尼罗河上游的河流。河水将冲积物带到三角洲,所以该处土地肥沃,生产茂盛。
「西曷的粮食」与「尼罗河的庄稼」是意思相同的平行词语。
推罗与西顿的领袖施行以贸易为主的经济政策。因此,不重视农业,多数农产品只能从埃及进口,以满足需求。西曷: 意指“幽暗”、“混浊”,是泥罗河的专用词,。西曷的粮食: 指产于泥罗河附近的粮食。大水: 指地中海,。埃及人用小船将出口的粮食运到推罗船只停泊的泥罗河入口,推罗船队利用地中海,不仅供给国内的需求,也与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粮食贸易。
西曷。许多注释家认为它是尼罗河的另一个名称。也有人认为它就是Wâdī el-`Arish(“埃及的河” ),一般被视为巴勒斯坦的西南界。“西曷的粮食”显然指埃及的粮食。腓尼基从埃及进口粮食。腓尼基的船只无疑大批运输埃及的粮食。
尼罗河。见,6注释。
【西曷的粮食】腓尼基商人乘载地中海沿岸各地的货物。西曷的粮食有可能就是埃及文的\cs16 p{ sh[hr,在西曷文里译为「贺如司的水池」,代表埃及的丰硕收成,运至尼罗河上游,并且由阿里什干河或是尼罗河的支流普鲁西亚(Pelusiac )运到海岸地区。河流有一部分也可能与连接巴勒斯坦与埃及的「贺如司之道」平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推罗的经济角色】
推罗这个海岛城市及其港口离陆地六百码,什么都有保障,就是无法抵制长期的围困。周围的水也够深,所以容许高承载量的船驶进卸货。推罗一心致力于商业活动,由其姐妹城市乌舒提供食物与其他必用品。推罗的船队也建立了据点,有些在塞浦路斯,有些在北非的迦太基,吸取地中海沿岸的资源,特别是金属类,在地中海东西两岸之间奔走。从这一区的腓尼基金属与陶瓷考古证据可以看出贸易关系的时间与程度。他们的主要输出品有衫木、布料、染料、玻璃器具。所罗门与希兰一世的贸易伙伴关系(主前969~936年 )将腓尼基与以色列的利益向南延至索马里,但是双边向外探路可能只有这一次。亚述的一统政权控制了黎凡特海岸,迫使推罗、西顿与美索不达米亚政权合作。他们若企图反叛或是拒不进贡,就会招致侵袭或是经济活动受到裁减。不过,亚述也需要推罗的海洋知识与管道,所以双方虽偶有对峙,可说是来往没有中断。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西顿哪,你当惭愧。因为大海说,就是海中的保障说:“我没有劬劳,也没有生产,没有养育男子,也没有抚养童女。”」
〔暂编注解〕推罗被毁,犹如从未存在过,腓尼基民岂能不惭愧?
「大海」:比喻推罗,因这城的活动与海有密切关系。
「海中的保障」:指属推罗的岛屿;新建的港口位于此。
「我没有劬劳 ...... 抚养童女」:以妇人未生育过儿女比喻推罗繁华不再,了无痕迹。
你当惭愧。没有后代被视为一种耻辱,20:18,30:23,38:25)。本节描写西顿悲哀自己没有子女。她形单影只,被人抛弃,为自己的的孤独和无奈而哭泣,。
保障。希伯来语是ma`oz(“要塞” )。
4~5政治学观点:暗示与推罗进行贸易的西顿和埃及,随着推罗的灭亡它们所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因为……说: 表明终有一日,享有海中保障声誉的推罗,不再拥有殖民地。推罗的主要城市于B.C.572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B.C.333被亚历山大王完全占领。当时有30,000名推罗居民沦为奴隶,2,000名掌权者被处绞刑,26:7-11)。
【海中的保障】推罗于主前二七五○年建立在利巴嫩南方,离海岸六百码以外的沙岩礁上。希兰一世在主前第十世纪填海,使其与附近的沙岩礁连在一起,扩大了领土。那些水手从外围看,这一定像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城市。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于主前三三二年从陆地建造了一条通道。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军队成功取下推罗。不过推罗也无法完全自给自足。姐妹城市乌舒被亚述占领,推罗的弱点即暴露无遗,结果在以撒哈顿执政年间与亚述签下属国条约,对亚述屈就的态度可以从推罗王宣读外交谕令时,亚述官员要在场一见端倪。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这风声传到埃及,埃及人为推罗的风声极其疼痛。」
〔暂编注解〕推罗的荒废不独打击埃及的农业(参3 ), 且令她惧怕会有同样下场。
听到腓尼基厄运消息,埃及深感悲痛。亚述人在报复推罗和西顿的时候,也可能会进攻埃及。在尼布甲尼撒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攻占推罗是入侵埃及的前奏。
【推罗的风声】此处的精确事件与日期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指一连串令埃及心寒的事件,因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盟国被灭,而且贸易活动也中止了。此处所指的事件有几个可能:主前七○一年西拿基立攻击腓尼基;六七七年以撒哈顿摧毁西顿。有些注释学者主张这是相当后期的事件,像西顿被波斯王亚达薛西三世(主前343年 )征服,甚至是主前三三二年亚历山大攻陷推罗。只是如此后期事件,就要找在以赛亚时代之后许多年的先知异象,或是将这段经文完全从以赛亚的时代脉络抽离出来,当作后来的编辑手笔。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推罗人哪,你们当过到他施去;沿海的居民哪,你们都当哀号!」
〔暂编注解〕推罗的厄运给腓尼基所有的沿岸地区(见第2节注释 ),和依赖腓尼基商业的其他地区带来痛苦。从推罗逃出来居民甚至逃到他施那么远的地方。
6-9 推罗遭毁是神对她的刑罚。
【他施】经内与经外的资料都不清楚,我们只能说他施座落于以色列的西部,如此可以推论他施就是北非的迦太基,以及西班牙南方的一些地点,像是他特苏斯。有人甚至主张是亚喀巴湾的以旬迦别。以撒哈顿于主前六七七年击败埃及之后,在他的年表声称掌控了塞浦路斯、希腊、他施;换句话说,是整个腓尼基商业王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这是你们欢乐的城,从上古而有的吗?其中的居民往远方寄居。」
〔暂编注解〕欢乐的城: 商业城市利用地理、经济、政治优势,借着向别人推销奇缺的产品谋取利益。在这些都市,往往阴谋、权术多于正常商业交往,提供各种不健康的消费活动,带来物质、道德堕落。哥林多城就是如此。现代商业都市亦无太大区别。人可能认为这些地方是欢乐之城,然而,按其灵性,无疑是所多玛、蛾摩拉。受到神审判之前,所多玛、蛾摩拉仿佛是耶和华的园子,但因堕落、骄傲,受到神的审判,从地上永远消失。
先知因推罗所面临的厄运而讽刺她。参照他讽刺巴比伦的歌。腓尼基的殖民地分布在地中海,黑海和欧洲的大西洋海边。
7-8推罗未沦亡前是个繁华欢乐的古城,人民远居海外;这城在海外拥有殖民地,又委派君王治理(「赐冠冕的」 ),并与世人的尊贵人经商贸易。
【】「推罗本是赐冠冕的,他的商家是王子,他的买卖人是世上的尊贵人。遭遇如此,是谁定的呢?」
〔暂编注解〕是谁定的呢?是谁使推罗遭劫降卑的呢?推罗既显赫又强大,但有一个比她更加强大的势力宣布惩罚她。
他的商家。。
8~9以赛亚自问自答,强调是耶和华使推罗荒废,这是神早已预定的。神审判推罗的方式:第一,“要污辱一切高傲的荣耀”。荣耀或富裕本身并不违背神,圣徒的荣耀就是神的荣耀(12:4)。然而,用不正之道获取的荣耀及由此而有的骄傲,就是违背神。第二,“使地上一切的尊贵人被藐视”。任何人都不配获得尊贵,只有神赐予某些人,,,。人往往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可得到尊贵。推罗的所有尊贵人亦然,他们必将受到神的审判、遭到藐视。
【】「是万军之耶和华所定的,为要污辱一切高傲的荣耀,使地上一切的尊贵人被藐视。」
〔暂编注解〕以赛亚回答了第8节的问题。推罗自吹能与天上的主宰分庭抗礼,比神更加伟大,但是神会使她降卑蒙羞,14:24-26)。推罗的毁灭将向全人类见证神如何使骄傲的人降卑。
【】「他施的民哪(“民”原文作“女” ),可以流行你的地,好像尼罗河,不再有腰带拘紧你。」
〔暂编注解〕本节的意思是:他施复得自由,不再受制于推罗,如尼罗河水随意流转。七十士译本则指他施在推罗这贸易伙伴沦亡后,不能靠经商为生,只得重新从事农业生产。
流行你的地。死海古卷1QIsa 为“服侍你的地”,和七十士译本一样。本节的准确含义不明,有各种解释。所针对的是“他施的女儿”,即他施或其居民。他们应逃离他们的城市,像河水溢出河岸一样,能跑到哪里就跑到哪里。
不再有腰带拘紧你。他们现在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推罗不能再约束他们。推罗毁灭以后,腓尼基的殖民地都独立了。有一些(如迦太基 )甚至变得比原来的推罗更加强大。
10-14 推罗必被拆毁,人民不得安歇。
【推罗的港口(「港口」和合本译作「腰带拘紧」 )】推罗的原址是建立在离海岸约六百码的两座巨大的珊瑚礁上。因为岛上居住空间有限,所以楼房紧密地连在一起(根据亚述浮雕的刻画 )。岛屿的两边各有一港口,以便容纳来去不停的大量船只。天然港口位于北端,有海堤与港外锚地保护,并有一连串小岛作屏障。岛屿南端建造了一座人工港口。亚历山大建立通道,将推罗与内陆连接起来以后,南区就渐渐改变,而沉积土也造出一个更大的半岛地形。由于古推罗原址上面至今依然有现代城市座落其上,所以考古工作非常困难。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已经向海伸手,震动列国。至于迦南,他已经吩咐拆毁其中的保障。」
〔暂编注解〕「迦南」:在此指推罗,因她属巴勒斯坦。推罗被神拆毁,列国也大为震惊恐惧。
震动列国。神向许多国家“伸手”,动摇了他们的根基。比喻神震撼整个世界,以实施祂的旨意,,。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会被取消,由其它的国家兴起代替他们。
迦南。希伯来语是kena`an。腓尼基人用来指自己。
【腓尼基】该字希伯来原文,一如和合本翻译,是「迦南」。译为「腓尼基」是要帮助读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推罗的毁灭。不过推罗的毁灭(1 )是因为腓尼基吸纳了雅巍痛责的迦南文化;(2 )此处以雅巍伸手至海洋,说明腓尼基商人的好资源也救不了他们。这种措词近似于乌加列史诗中巴力与雅姆争战,海神被击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又说:“受欺压西顿的居民哪(“居民”原文作“处女” ),你必不得再欢乐。起来!过到基提去,就是在那里也不得安歇。”」
〔暂编注解〕腓尼基人逃难到昔日的殖民地塞浦路斯(「基提」 ),但也不获庇护。
B.C.677,西顿被亚述的以撒哈顿所灭,西顿王逃到基提,被以撒哈顿追捕,处以绞刑(G.Smith )。这是“基提不能保护西顿人”的例子。西顿人逃到基提的任何地方,都寻不到藏身之处,因他们所受的苦难正是神的审判。如同不接待基督的罪人在审判之日向山和岩石说:“把我们藏起来,躲避羔羊的忿怒”,终究不能逃避耶和华的火焰般的眼目。
这里描绘腓尼基人的最后厄运。他们无论选择做什么,都不会成功。西顿迄今尚未受到玷污,她一直能保护自己免受侵犯。但现在她要被剥去处女的衣服,在全世界面前蒙羞受辱。即使腓尼基人逃到基提(塞浦路斯 见第1节注释 ),还是不得安宁,因为在那里他们也会遭到敌人的逼迫。他们是无路可逃的。
【塞浦路斯(和合本「基提」 )】塞浦路斯座落于叙利亚海岸七十六哩之外,是腓尼基国王的避难处(推罗的卢利王因着撒珥根二世的亚述大军压境 逃到塞浦路斯 )。
这里的神谕否定该地是个庇护所。如果腓尼基失去对推罗与西顿的掌控权,他们的船队就成了孤军,货物也无法运到亚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看哪,迦勒底人之地向来没有这民,这国是亚述人为住旷野的人所立的。现在他们建筑戍楼,拆毁推罗的宫殿,使他成为荒凉。」
〔暂编注解〕“这民”、“这国”指巴比伦。巴比伦王围困了推罗城十三年(主前587~574年 )才能把城攻陷。
耶和华会借迦勒底人(巴比伦人 )惩罚推罗;除了海岛城市外,迦勒底人确实毁灭所有的城镇。
「迦勒底」、「亚述」:历史上推罗曾被亚述及巴比伦先后攻击。
「戌楼」:指攻城用的设备。
预言巴比伦帝国被亚述人征服,暂时消失,但因神的护理,他们必再兴起,建立新巴比伦帝国。如同昔日亚述人征服推罗,迦勒底人也必再征服推罗(4-5节 )。
本节原文含义不明。在以赛亚的时代,亚述曾侵犯推罗,但没有征服它。后来尼布甲尼撒围攻它达恐怖的十三年之久。这里所预言的,也许就是尼布甲尼撒的这一次围攻。
【亚述惩罚巴比伦】西拿基立于主前六八九年攻陷巴比伦,以及放逐默罗达巴拉但的历史背景,请注释。此处提及美索不达米亚这座大城的毁灭,是要引以为鉴,说明推罗在亚述手下的最后下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戍楼】
尼尼微皇宫里的浮雕,以及几位皇帝的年表提到几种不同的围城工具,最常见的就是戍楼,推到尽量与城墙贴近,弓箭手从高处可以瞄准敌军,而且可以把攻城的梯子搭到防卫墙。工程人员或是工兵在楼底,不会受到乱石、热油、箭头的攻击,可以展开损坏城墙或是攻城的工作,。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施的船只都要哀号,因为你们的保障变为荒场。」
〔暂编注解〕哀号。见第1节注释。关于推罗厄运的预言在开头和结束用了相同的话。腓尼基“他施的船只”将要哀号,因为他们的要塞推罗已被摧毁了。
【】「到那时,推罗必被忘记七十年,照着一王的年日。七十年后,推罗的景况必像妓女所唱的歌:」
〔暂编注解〕“七十年”:从尼布甲尼撒攻陷推罗,到巴比伦帝国倾亡,为时七十年。巴比伦国亡后,波斯帝国让推罗复兴,直到主前332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才再度将推罗倾毁。
「七十年」:这是人一生的年日。 有学者根据犹大被巴比伦掳去七十年的预言(参串 ),认为这里的七十年是指推罗被巴比伦辖制的时间,但从18节看来,这预言仍有待最终应验。
「妓女所唱的歌」:就是唱来吸引顾客、熟悉的旧歌。推罗被喻作妓女,因这城也是以赚钱为生的。
七十年。很难按字面理解这个预言,因为我们不很了解推罗的历史。迄今我们无法确定本节所指七十年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有人认为它大体相当于犹太人被掳巴比伦的七十年,,29:10,,,7:5)。从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攻占耶路撒冷开始,到波斯的居鲁士和大流士治下犹太人的复兴和回归。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586年攻占和摧毁耶路撒冷以后不久,就开始了对推罗的十三年围攻。推罗在波斯时期又成为重要的城市,在公元前332年再次被亚历山大攻克。
一王的年日。“王”在这里可能指“王国”,如;7:17;8:21。所以是指巴比伦的占领的时期。
推罗的景况,必像妓女所唱的歌。推罗希望在商业上取得垄断地位。为了牟利,她不择手段。在这方面,她像妓女巴比伦一样,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18:3)。
15~17“七十年”。从尼布甲尼撒的征服到巴比伦的陷落,推罗是虚弱和贫穷的。在波斯人的统治下,她重拾从前部分的权力,直到主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破坏这沿海城市为止。
15-18 预言推罗复兴:推罗日后如妓女重操故业,再次复兴,与列国经商贸易,而所赚到的钱则归耶和华神。
15~18预言推罗将得到恢复。经文令人意外,与19:18-25预言相似。与犹大一样,推罗在B.C.605被尼布甲尼撒攻陷,70年后因玛代、波斯得到解放。推罗人因之悔改,将依靠世俗商业积攒的钱财,用于圣洁之事。
【推罗的七十年】在先知著作有几处以七十年作为被掳或惩罚的用词,,。这个数字也有完成的含义,表示推罗与腓尼基在神的手中,他们不会再兴盛,直等到神的惩罚完成。其实整个主前第七世纪,由于相继登基的亚述皇帝个个强悍,控制两个城市与其商业活动,所以推罗可说是默默无闻。主前六一二年尼尼微灭亡,推罗曾经有过短期中兴,但后来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攻长达十三年,大大限制了与内陆的联系。波斯也控制了腓尼基港口,而亚达薛西三世在主前三四五年,因为西顿与埃及联合企图叛变,焚毁了西顿。推罗则受到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围攻七个月,于主前三三二年沦陷,也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权。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妓女之歌】
推罗受雅巍审判后的光景,比作一个年华老去的妓女,如今只能到街上唱歌,宣传自己的行业,想要吸引那些不愿再上门的客户。曲调与押韵的歌词可能是地中海港都的粗俗文化,为了招徕那些休假的船员。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这被忘记的妓女啊,拿琴周流城内,巧弹多唱,使人再想念你。”」
〔暂编注解〕推罗再次运用有效的狡计引诱商人与她交易,亏损他们的利益。她就像一个唱歌弹琴的妓女,用这些办法诱惑不谨慎的男人。巴比伦也是用“符咒”来扩大她的影响,,18:3)。
【】「七十年后,耶和华必眷顾推罗,她就仍得利息(原文作“雇价”。下同 ),与地上的万国交易(原文作“行淫” )。」〔暂编注解〕推罗为了利益而与地上的其他国家建立了不正当的关系。为了获利,尊严,正义,公平和荣誉都忘记了。这句话也用于巴比伦,18:3)。如今的世界与那时没有两样。巴比伦和推罗的祸根就是我们现代的祸根。
17~18“与……万国行淫”(17节 ),与紧接其后的“利息要归耶和华为圣”(18节 )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在历史中,推罗将为以色列民族提供商业交易赚得的钱财,在得到部分成就。这象征悔改归回的外邦人奉献一切,参与福音事工。在旧约时代,不洁的金钱不能奉献给神。以赛亚体现了不被律法缠累的精神——若金钱的主人完全悔改,金钱本身就不再污秽,可用于圣洁之事。
【】「她的货财和利息要归耶和华为圣,必不积攒存留;因为她的货财必为住在耶和华面前的人所得,使他们吃饱,穿耐久的衣服。」
〔暂编注解〕归耶和华为圣。即“奉献之物”。本节预言推罗的厄运和锡安的最后胜利。推罗虽然狡诈,却无法永远欺骗他人。她将陷落。耶路撒冷则会取得胜利。妓女巴比伦也将遭受相同的命运,,18:2-7)
【】
【赐冠冕的】「大海说……」
西顿必定蒙羞,因为她不能生养儿女,在东方是女人最大的羞辱,先知将西顿喻为海滨的城市,说大海都在哀恸,好似海已取了西顿的埋怨,丧失了她的儿女,在狂澜中发出哀声。
海说话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海涛击拍在岸边的音乐,退潮拖拽的声音,风暴徒起的巨响,以及怒海翻腾的吼叫,或低语,或雷鸣,在晚间也不住发声,在大自然里,海洋的声音确实不是微小的,她好似一座大风琴,奏出的音乐代表着心灵的呼声。
听那海涛的宣告,我们是属于祂的,因为祂造了我们。我们在祂的能力之中,权势之下,祂的声音好似泉水的声音,祂的思念深过我们的思念。祂的宝座在玻璃海边,那里有熊熊的火;祂这轻微的话语,仍带着极大的能力。
但是第一日,海洋最后的发言,那亲爱的使徒常听爱琴海的凄声,在海岛的放逐中,欢然知道海不再有了,将来再没有海涛的狂言,再没有退潮的孤寂的叹息,「那先前的天地都要过去,海也不再有了。
」—— 迈尔《珍贵的片刻》「推罗本是赐冠冕的,他的商家是王子。」
得荣耀,求被认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社会中,有一些迎合人虚骄的应酬话,就是由此而生。如:新朋友经正式介绍见面,例常是说:“久仰,久仰!”其实从来未听过其人的大名,自然是假话。但如果照实说:“可惜从来不曾知道!”结果很难作得成朋友。人都愿意戴高帽子。
世界上早就有卖帽子这一行业,并不希奇。但推罗是“赐冠冕的”。腓尼基人一向善于航海,建立了推罗这个庞大的商业城市,发展地中海的贸易。因为它经营海上事业,成为经济霸权,以至影响政治,金钱挂了帅,可以作王子的背后老板,是立王的决定者,愿意支持谁,就支持谁;愿意把国权给谁,就给谁,他愿意要谁作王,谁就作王;它要把冠冕戴在谁的头上,作领袖,谁就是领袖。这样权倾帝王,是何等的威风。不过,到神审判的时候,欢乐繁华的商业中心,要成为荒凉。推罗本是赐冠冕的,它的商家是王子,
它的买卖人是世上的尊贵人,
遭遇如此,是谁所定的呢?
是万军之耶和华所定的,
为要污辱一切高傲的荣耀,
使地上一切的尊贵人被藐视。推罗的远洋船,载着希望和欢乐出航,到回航的时候,竟然发现出发时的码头不见了,哪里是寄碇之处?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吗?为甚么它有这样的遭遇呢?
在世上赀财丰富的时候,就到处受人的尊敬。原来人有一个恶劣的倾向,这就成了他的高傲,以为自己真是了不起,以为非有他不成。
神不但是大地的主,也是海上的主。“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神不是不愿意人升高得福分,而是人会容易给地上的成就,丰富,尊荣所迷惑,忘记了自己,也遮蔽了人的眼睛,使他不认识神。因此,神“要污辱一切高傲的荣耀,使地上一切的尊贵人被藐视。”神的作为是公义的。祂的旨意何等奇妙!祂审判推罗,使它成为荒凉,不能再像妓女迷惑人;而且剥夺它可咒诅的财富,弃绝它罪恶的工价。当人知道自己的尊贵,高傲,都是虚空的,才可以悔改归向神,认识惟有祂是至高的掌权者。──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