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以赛亚书 第6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

2「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显现照耀你;祂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

3「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

六十-六十二章是五十六-六十六章的中心,描述救赎主来到锡安以后的结果()),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得荣耀的锡安());
 B. 弥赛亚的使命());
A1. 被眷顾的锡安())。

4「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众人都聚集来到你这里。你的众子从远方而来;你的众女也被怀抱而来。」

5「那时,你看见就有光荣;你心又跳动又宽畅;因为大海丰盛的货物必转来归你;列国的财宝也必来归你。」

6「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必遮满你;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

7「基达的羊群都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羊要供你使用,在我坛上必蒙悦纳;我必荣耀我荣耀的殿。」

8「那些飞来如云、又如鸽子向窗户飞回的是谁呢?」

9「众海岛必等候我,首先是他施的船只,将你的众子连他们的金银从远方一同带来,都为耶和华——你神的名,又为以色列的圣者,因为祂已经荣耀了你。」

4-9节描述万民将齐聚锡安。
「你的众子从远方而来;你的众女也被怀抱而来」()),表明距离和体力都不能阻挡他们回家的路。「众人」())指外邦人()),「众子、众女」指锡安的百姓()),两者一起组成了「以色列的后裔」())。「米甸、以法、示巴」())都是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的后代()),而「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米甸」())从前带着骆驼来掳掠以色列()),将来却要用「成群的骆驼」())带着礼物来锡安敬拜神。
「以法、示巴」、「基达、尼拜约」())都是阿拉伯旷野中的民族,「他施」())是当时向西航行最远的地方。列举这些地名,表明因着神在锡安显出的荣耀()),陆地和海洋的远方万民都将羡慕作神的百姓())。
「基达、尼拜约」都是以实玛利的后代阿拉伯人()),他们的羊群将被用来献上蒙神悦纳的祭()),表明神将接纳他们。1948年以色列复国之后,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多次中东战争,但将来阿拉伯人却要带着朝圣的礼物,与回归的百姓一同来到锡安敬拜神、事奉神。
上图:独峰驼或单峰骆驼(Dromedary)产于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与南部,又称阿拉伯骆驼(Arabian camel)。单峰骆驼的背上仅有一个骆峰,比双峰骆驼更高、更快。但双峰骆驼更强壮、耐久力更强,更适合穿越沙漠。

10「外邦人必建筑你的城墙;他们的王必服事你。我曾发怒击打你,现今却施恩怜恤你。」

11「你的城门必时常开放,昼夜不关;使人把列国的财物带来归你,并将他们的君王牵引而来。」

12「哪一邦哪一国不事奉你,就必灭亡,也必全然荒废。」

13「黎巴嫩的荣耀,就是松树、杉树、黄杨树,都必一同归你,为要修饰我圣所之地;我也要使我脚踏之处得荣耀。」

14「素来苦待你的,他的子孙都必屈身来就你;藐视你的,都要在你脚下跪拜。他们要称你为『耶和华的城』,为『以色列圣者的锡安』。」

10-14节描述神将高举锡安,是这首锡安之诗的核心,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A. 外邦人将服事锡安());
 B. 列国的财物将归给锡安());
  C. 拒绝尊崇锡安的必将灭亡());
 B1. 黎巴嫩的荣耀将归给锡安());
A1. 外邦人将高举锡安())。

15「你虽然被撇弃被厌恶,甚至无人经过,我却使你变为永远的荣华,成为累代的喜乐。」

16「你也必吃万国的奶,又吃君王的奶。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雅各的大能者。」

17「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监督。」

18「你地上不再听见强暴的事,境内不再听见荒凉毁灭的事。你必称你的墙为『拯救』,称你的门为『赞美』。」

15-18节与4-9节前后呼应,描述锡安将被神改变。
过去,落在管教中的锡安「被撇弃被厌恶,甚至无人经过」()),但那位「救赎主来到锡安」())之后,神将使锡安「变为永远的荣华,成为累代的喜乐」())。
「你也必吃万国的奶,又吃君王的奶」()),比喻万国都甘心服事过去软弱受欺的锡安,因为以色列将被改变成「祭司的国度」())。
「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雅各的大能者」()),这是呼应「我的救恩临近,我的公义将要显现」()),也是呼应「凡有血气的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神不但愿意作为「至近的亲属」())赎回百姓,也愿意被称为「雅各的大能者」,让软弱的雅各得着神大能的恢复。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比喻锡安将比所罗门的鼎盛时期更加荣美())。弥赛亚对锡安的改变并不是修修补补,而是用完全的荣耀来「代替」())。
「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监督」()),比喻锡安将成为以神为王的国度,神的国度「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在神的管理之下,这个国度里不再有「强暴的事」和「荒凉毁灭的事」()),而是以神的「拯救」为墙())、人的「赞美」为门())。人与神的和谐关系就像城墙和城门,把一切有害之物都排除在外;一面有神的同在和保护,一面有人的回应和赞美,出入都在神的恩典和平安里——「当称谢进入祂的门;当赞美进入祂的院。当感谢祂,称颂祂的名」())。

19「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你神要为你的荣耀。」

20「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毕了。」

21「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永远得地为业;是我种的栽子,我手的工作,使我得荣耀。」

22「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国必成为强盛。我——耶和华要按定期速成这事。」

19-22节与1-3节首尾呼应,描述神将光照锡安,预表那在「天上的耶路撒冷」())。
「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比喻神的荣耀将永远光照锡安、管理百姓,所以「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主神要光照他们」())。
「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比喻锡安将不会被时间限制。百姓日夜沉浸在真理的光中,将被改变成神儿子的样式,不会再重复失败的「悲哀的日子」())。
「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也就是与神关系正确的人。不是「义人」住进了锡安,而是锡安的居民「都成为义人」。他们之所以能被称为「义人」,是因为神让圣灵进入他们())、真理光照他们()),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性情,使他们能「守公平,行公义」())。
「永远得地为业」()),是回应神对应许之地的应许()),比喻永远的稳妥。
「是我种的栽子」()),是重申大卫之约的应许());「我手的工作」()),是呼应对耶路撒冷的预言());「使我得荣耀」()),是呼应对仆人以色列的预言())。神将塑造自己的百姓,让祂的荣耀可以彰显在人身上,「使他们称为『公义树』」())。而这一切都是神手的工作,因为人并没有能力荣耀神,他们的努力早已被证明都是失败的,只有神自己的工作才能荣耀祂自己。
「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国必成为强盛」()),完全扭转了「一人叱喝,必令千人逃跑」())的失败光景,这是重申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
「我——耶和华要按定期速成这事」()),这是神亲自保证一切将会按照祂所定下的时间表成就()),绝不延期,也不受环境的改变、仇敌的拦阻和百姓的失败影响。「及至时候满足」()),神将差遣弥赛亚道成肉身、成就这一切,带领我们「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第六十至六十二章的大部分经文,是一个长篇的救恩信息,以耶路撒冷为说话对象,正如先前的经文一样,该城仍是在废墟中,仍是‘被撇弃的’。这段经文发展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以赛亚式主题,并包括了一些最经常引用的旧约经文。

第一至三节的意象十分有力,虽然其熟悉程度可能有碍于此。译作‘兴起’的有两个词语。第一节的‘兴起发光’意为‘站起来,让我们看见你的闪耀光荣’。漫长的受苦之夜已经过去,新的日子已为她渐露曙光,她可以从长期伏于被离弃与被拒绝的灰尘中起来。另一‘兴起’通常用于太阳(和合本译作‘显现’ ),但在此两度用于耶和华荣耀的升起(1-2节 );即是说,‘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翅膀有医治之能’。最后作者卓越地将二者联合起来,第三节耶路撒冷的复兴就如晨星在黑暗之中,向列邦宣告曙光已到。‘光辉’一词后来被用于金星,即晨星。此观念可上溯至,和四卷福音书中三卷的开首,约壹4)。

描述了是甚么使耶路撒冷发光(5节 )。首先(4节 ),其子女会从被掳归回。‘怀抱而来’(标准修订本 )译得生硬,无疑是基于的图画译出。其希伯来文大概意为‘在其旁与受其支持’(新英译本亦相仿 );此为一幅感人的图画,兄弟帮助其姊妹,完成漫长的回家旅程中最后的一段路途。其次,列国的财富会开始涌入耶路撒冷,使新的圣殿获得美化与丰富(7、13节 )。耶路撒冷的圣殿拥有这般财富与国际地位的想法,可追溯至所罗门的传说(王上十章 ),但这亦建基于事实上这城在那时已成为了极庞大的商业企业中心。例如,当耶路撒冷在主后七十年被罗马人所毁,据说当时的金价显著下跌,因为圣殿的财宝脱手于帝国的市场上。

‘大海的丰盛’(5节 )意即丰富的入口货品有从海运而来(自他施、塞浦路斯或邻近地区 ),或是从一些沿海国家而来,如推罗与利巴嫩。成群的骆驼商贾(6节 )连群结队地进入耶路撒冷,满载七彩的异国商品,这幅图画已无需再加阐释了,米甸与以法即西北阿拉伯地区,在亚喀巴海湾以东,数世纪以来一直控制着经南阿拉伯、非洲东部与东方之间的贸易路线。示巴包括了东非的西南阿拉伯与索马利亚二地,二者均以盛产香料著名。半传奇性的黄金产地俄斐亦可能位于非洲东部。米甸、以法与示巴均是亚伯拉罕妻子基土拉的儿子;而基达与尼拜约(7节 )为以实玛利的后嗣,是游牧民族;而以实玛利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

第八至九节转向从西方西班牙抵达的‘他施的船只’。描写他们的白帆好像流云,或快速地飞回鸽房的鸽子,教人想起第十八章中先知对古实使者来到的意念。这些异国商船装载的珍贵东西,除了那回家的锡安众子外,还带回了金和银,代替那些在圣殿中曾被拿走的东西

重建的工程由外国工人负责,甚至服事锡安的仆人,亦在他们的王族中寻找。我们已见过以色列此种对战败的敌人的骄傲态度,有关更详尽的讨论、请参这些经文的注释 )。第十节下半部是对此主题的神学评论,指出相信神的慈爱,亦意味着相信其震怒,接受祂对以色列与列邦的作为。

第十一节开放的城门不单有助于列国的财宝进入城中,亦象征了平安与保障。

第十二节听来像是带有威吓与审判的语气,与本文其余的经文十分不相调。这是以不同的侉律写成,可能是一篇独立的评论,反映了耶路撒冷再次受威胁的处境,或许是来自撒玛利亚人或亚扪人的威胁(尼四章 )。次经中德训篇(西拉 )的相同例子(亦是以同样的粗俗的语言 )肯定了此点:

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

这与本章开始时较为传统的强光图画,或是万军之耶和华在锡安山上作王的异象,亦相差不远。照耀在锡安的‘公义日头’是永不下山的太阳(20节 ),此意象再次以普通的语言说出:‘你悲哀的日子完毕了’。不再有死亡;用‘以赛亚启示录’的话说:‘祂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当然这不单是指主前六世纪巴比伦流亡的结束,对我们说亦是在神之城中的永生。

我们是‘义人’(21节 );此‘义’具有‘无辜’与‘得胜’两种拯救意义。我们要永远得这地为业,像被神栽种的幼树丛林。我们曾经一度是余民──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俄摩拉的样子了──现在却成了大国(22节 )。从人的角度看,我们好像是弱小与被撇弃的,但在神眼中,我们是强壮与坚固的。我们可想起基甸、大卫,及在以赛亚传统中的耶路撒冷本身。保存于每年逾越节庆典中的传统,在此可能再次被引用: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以赛亚书第六十章

b. 世界之城

这首诗默想亚伯拉罕的事迹,即其中所提,为他祝福的必定蒙福,咒诅他的必受咒诅。同样,未来荣耀的锡安(a,会决定世界的命运(12节)。地理上的锡安绝对无法安顿前来聚集的世人和其羊群;以赛亚是运用他所熟悉的言词,预告所提现今的锡安,和所提未来的锡安。

神在锡安这里没有立刻提到城的名字,但是第1节之后的阴性祈使语,是在回顾的锡安,并展望14节的锡安。

1.上主的荣耀之光,一方面是客观的事实(兴起;直译:闪烁),新的黎明,一方面亦是主观的经历(你的光;。这光的赐予,是让人享受(「起来」,,也让人经历到改变(发光)。

2~3.不仅如此,神在锡安的荣耀与世界的黑暗有关,这黑暗遍及各处(大地),捆绑所有的人(万民)。光在锡安的发出,就是黑暗消失的开始;最终的目的,则是要吸引全世界,使其蒙福(3节)。万国……君王:对立的组合(受治者与统治者)是指整体的片语用法;,,的普世宣召。神先从祂的子民开始,目的是要覆被全世界

世界在锡安里巨大的吸引力典型的旧约强调用语,指赢得万国的方式产生了作用。锡安因着前来聚集的群众而得荣耀(4~5节),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会蒙悦纳,成为敬拜神的信徒(6~7节),他们会发现,他们所渴慕的一切,都能在祂里面得到满足(8~9节)。若把这个异象限于(甚至连于)从巴比伦的归回,便是没有仔细听以赛亚究竟在说什么。他乃是看见全世界都在行进,甚至有人经由海道前来(9节)。

4.众子(亦见9节,和众女的说法,是用圣经传统的「分类法」来看世人:一部分是祖先属于锡安,但需要被带回到神面前的人,另一部分是从「外面」世界被吸引来的人,两者构成了整个亚伯拉罕的信心之家。但是,前面的众人(直译:他们所有的人)是指第3节的万国和君王。换言之,中所有前来聚集的「以色列」,都在往归家的朝圣之路走,距离(远方)和体弱(被怀抱)都不构成障碍。

5~7.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让锡安快乐无比:第一,这一大群人带了朝圣的礼物归你(5c节,那里的开头是「因为」,及7a节),并且充满热诚要事奉你(和合:供你使用);第二,他们前来,对他们本身而言,是要(直译)「传扬神配赞美的好消息」(6e节),向神而言,则是要亲自来敬拜祂〔祭物(和合:蒙悦纳)……我坛上……殿〕。殿应当是「家」。这思想的重点不是敬拜的地点,而是神住在祂子民当中的「家」。聚集的群众其实乃是回到神的家中。米甸(6节;参:,以赛亚或许想到这一节;从前的掠夺者,未来会成为敬拜者)是在南方;以法是在波斯湾以东;基达(7节)和尼拜约是在东北边,在北亚拉伯的旷野。这些名字是要加深印象,表明整个世界都以锡安为中心。

8~9.如云……巢(和合:窗):前者是描述速度,后者是指归家与安全。众海岛,见;仰望我,直译「等候」。世人的期望无论他们自己察觉与否都只能在以色列的圣者中得到满足。他们来朝贡,不是带来自己的看法,而是带金银为礼物,表明顺服、朝圣、献身,一切都是为上主的名。这里并没有暗示说,他们的宗教也是真理的一部分;他们乃是来到可以得着真理的地方,来到神面前祂的名代表祂对自己的启示,这只能在锡安找到,而在其中,他们发现了神所赐的「荣美」。他施可能在西班牙,若是如此,以赛亚便是在第7节提到的范围之外,又加上了西方;不过,无论如何,船只都代表海运,加上前面的陆运,使群众聚集的画面显得更加完整。

天命之城这一段是此一伟大锡安之诗的核心。第10和14节主题相同,国际间共同努力来造锡安;11和13节带我们进入复兴之城的内部,它的城门一直敞开,表明安全无虑(11节;;神的圣所代表祂至圣的同在(13节)。中间的12节,以锡安作为命运的决定因素:远离锡安便是自寻死路。

10.外邦人:直译「陌生人之子」;参,14节以「苦待你人之子」作为后面的括弧。建筑……服事不是指奴仆的地位,而是自愿服务的证据。他们都是整个团体的成员(7节),在尽他们的本份。曾发怒……怜恤:根据第3节,他们是受锡安的光吸引而来,而第9节说,他们是因神的名而来;第3节是图喻,第9节是概况,第10节则是细节。这就是吸引他们的光,是他们必须认识的名这位元神已将怒气转为怜恤,直译为「在我的怒气中我击打你,而在我的恩惠/接纳中,我已经怜恤了你」。怒气是真实的: qeṣep ̄ ,爆发的忿怒,不过它已被「涨溢的爱」,怜恤,所取代。

11.开放的城门必定是讲到安全,不过这里提到的理由为,进城的人络绎不绝。被引导在胜利的行伍中(和合:牵引而来)可能是正确的解释。直译为「他们的王随着被引导」,可能是一幅俘虏的画面,这当然代表甘心的臣服;不过这里简短的笔法更可能指「他们的王在护送之下」,他们前来时仍保持自己君王的身分,周围有侍从,可是却成为甘心臣服锡安的附庸。

12.邦( gôy )……它(直译:诸邦, gôyîm ;和合未译,只接「就」):这个字一向指神子民以外的世界。不过,定他们有罪的原因,不是因他们的地位为外人,而是因他们拒绝尊崇锡安:神的光(3节)在那里,但他们不受吸引,祂的「名」(9节)在那里,但他们不要来认识,祂的怜恤(10节)在那里,但他们不在意祂忿怒的威胁。他们自己选择的命运,是全然荒废。

13.以赛亚是用所罗门圣殿的记载,当时西顿人被征召,因为他们工夫最好。我的圣所:不再像现在一样,是遭难者寻求庇护之地,而是「圣所」它的圣,是为了(也是因为)住在其中的圣者。脚:即,「神的脚凳」,是超越之神接触大地的所在。此处这所在乃是至圣所(在是锡安;在是约柜;在,是大地本身)。

14.第10节的思路为甘心的服事,此处的重点为角色的互换:苦待你的,「那些羞辱你的」,如今自动前来屈身就你。他们曾让你处于最卑微的地位,如今他们却甘愿自己如此,以进入锡安的特权与喜乐中。惟有恩典的得胜,才能作到这一点,因为让人这样乐意臣服的,不是锡安,而是人看出上主在祂的城中,而祂展现了自己的真貌,为以色列的圣者。

锡安的改变在15~16节,三方面的拒绝(撇弃、厌恶、无人),与三方面的改变呼应〔引以为傲(和合:荣华)、奶、救主〕;这种名声与命运的改变,只能由神的作为来解释(16cd节)。在17~18节中,锡安在物质(17a~d节)、社会(17ef节),和灵性(18节)上都有了改变。永不衰微的属灵光照将取代受造界的光辉(19、20c~e节),同时,所有的悲哀都会消失(20d节)。锡安的子民将与神有正确的关系(21a节),永远稳妥(21b节),神将塑造他们,让祂的荣美可以「具体表现」出来(21c~e节),而每个人亦得改变,满有能力(22ab节)。这个异象并非过份理想,不可能实现,它有神的保证(22cd节),这保证太美好了,不可能不是真的。

15~16.无人经过:即,大家都避开。永远……累代:前者是时间的继续,后者是人类经验的继续。吃……吃奶:享受最美好、最慈爱之眷顾的图画母亲亲自的给予。万国,从前排除在外,如今被带进来,他们在锡安找到神的爱(10节),为它甘心付出。吃君王的奶:世上最伟大的人物,在救恩之城中(18c节)也乐意站在服事的地位。救主指向所应许救恩的完成。这一切的成就都因为神,祂作了救赎主,愿意履行至近亲属之责,供应祂子民所有的需要。

17.耶路撒冷过去最好的,相形之下大为逊色,显示未来何等荣美,各样事物都变为更好。和平:社会的改变也与物质的改变相呼应。这里的平安,是指成熟、和谐的社会,治理与福祉等于同义词这里的希伯来文,和平与官长(应当为「政府」)是同位格,意思是可以互相定义;当说「和平」/福祉的时候,就等于说「政府」,反过来亦然。公义是与神的公义性情与期望相符的事。监督是「监工」。过去在压迫之下最恶劣的样式,会变成神所乐见的最佳榜样。

18.强暴特指侵犯个人的行为;荒凉和毁灭在这里是指破坏良好社会秩序的各种力量。拯救……赞美:见。这两个字互为平衡。拯救是神所成就的;赞美是我们的回应。神的拯救之工使锡安有保障,我们与祂和谐而欣赏的关系则仿佛城门,将一切有害之物都排除在外。

19~20.在从前的受造秩序中,生活受到夜与日的刻板治理,而日与月是否发光照耀,常难以预料。但在新的救恩秩序中,治理的原则为神永不改变的同在。光……荣耀(直译:美丽):神会光照祂的子民,使他们变为荣美;将他们沉浸在祂的光中,改变他们,成为祂的样式。前者是以持续光照的应许来说明(20c节,开头为「因为」),后者则以永远除去悲哀的日子(20d节)来描述连最小的挫折也不会临到。

以赛亚已经检视过名望(15~16节)、社会(17~18节),和环境(19~20节),最后,在21~22节中,他谈到百姓: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21a节)、产业的稳固(21b节)、目前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21c~e节)、前景为何(22ab节),和他们面对未来所具备的信心(22cd节)。

21.义人:与神的关系正确,导致性情和行为的公义。得地:以赛亚用他所知道的,来预言他所预见的。他是否知道,这类有关地业的预言会实现(不是相抵触或被修改)在「不属于这世界的国度」中实现?或许他是知道的,因为是他预先看明,利未的献祭制度的真义会实现(不是相抵触或被修改)在仆人代替性的死中。无论如何,他所用的辞汇与说明,乃是神对应许之地的赐予。公义完全实现,产业就有保障、21)。栽子……种……手:他们能够享受公义和稳固,背后为那位神圣的园丁细心的工作。以赛亚曾用栽子(和合:m)来讲弥赛亚王,和一位被拒的王(别处仅在出现过)。在天上的锡安,所有的居民都会像他们的王一样,这位王现今将他们置于所在之地(种),使他们成为当前的样式(工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祂自己的目的,使我得荣耀(直译:美丽)。与王相像,便是与神相像。

22.至小的……千倍……微弱的……强盛也提到一位至小的成为千倍和国。以赛亚是在前瞻亚伯拉罕应许的最后实现(后来约翰在又写到这情景)。速成这事:即,不延期,不受拦阻,按照祂早已定下的时间表。不过这个动词也可以指「享受」,如此,它则是表达一项美好的真理:当罪进入世界时,神所失去的喜乐、18、21、25、31),将重新出现在新的锡安和其百姓当中。以赛亚对这两种含义一定都很清楚,我们不需要二择其一,可以用感恩的心采用两者,以显示圣经真理的丰富。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

〔暂编注解〕“你”。指耶路撒冷。

「兴起」:锡安城犹如俯伏在地妇人,被人吩咐站起来。

「你的光」:锡安的光辉是耶和华荣光的反射。

兴起发光。以赛亚在这里继续描写以色列所要成就的辉煌事业,其前提是进行了所说的改革。赛60-62章描述了这一伟大的事工。

这是神对于古代以色列人的计划。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未能完成内部的改革工作,所以神不能从外敌手中拯救出来,使他们成为祂传救恩给外邦人的媒介。于是圣约的特权和责任就转移到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因此赛60-62章所描绘福音辉煌胜利的画面,属于今天神的子民。

你的光。光一直是神临格的象征。基督到世上来就是要作生命的光,3:19,8:12,9:5,12:35-36,。凡接受祂相信祂名的人,都将反映他们身上的神荣光。在基督复临之前,福音的信息要带着大能力传扬,使全地都放射出真理的光芒

1-3 黎明初现:黑暗的时代要过去,神的救赎将临。

1~4借黑暗描绘地上的现实生活,用光描绘将要显现的神之祝福,形成鲜明对比。黑暗即使再深、再广、再强,也挡不住一缕微弱的烛光,因为黑暗本能上只能屈服于光。圣徒不应被现今笼罩世界的黑暗所迷惑(2节 ,应当敏锐地等候逐渐临近的末世黎明之光。光的比喻有以下强调点:①惟有神是光源(1节 ;②光必胜过黑暗(2a节 ;③光首先照亮的对象是圣徒(2b节 );④光有反射的能力(3节 ;⑤光的引领能力会扩散到万人(4节

60:1~22恢复的锡安享有的荣耀。本章之前,本书一直穿插传达审判与警告、应许与安慰的信息。60-66章,展开了人类历史的最终局面,歌颂将在末日彰显的真理、爱及圣徒的最终胜利。即歌颂以色列从巴比伦被掳得释放,象征真圣徒在末世将要享有的荣耀。圣经所启示的救赎史的未来是充满了欢喜、解放与祝福的希望。圣经力劝人们应当心存对末世的盼望,今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永恒的终结,而是开启新天新地的过程。只有末世的盼望才是保守并引领圣徒生活的惟一力量。本章歌颂新天新地焕然一新的锡安城的荣耀,分为五个部分:①光将会出现在锡安(1-4节 );②锡安的富饶与喜乐(5-9节 );③应许重建的锡安有永恒的保护(10-14节 );④比较锡安现今及未来的荣耀(15-18节 );⑤锡安的荣耀将持续到永远(19-22节 )。这锡安正是今日圣徒要去的永恒家乡,也是为每个人预备的永恒祝福之地

本章是对耶路撒冷说的。预言耶城和以色列在弥赛亚国中的荣耀。

本章描述耶路撒冷与以色列在千禧年国度里的荣耀(包括以色列人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那段预演 )。

60:1-62:12锡安的荣耀:这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应许,预告被掳子民将来满载而归,重建锡安城,万国也献来财宝,使锡安满得荣耀。有学者认为本段的锡安是指神的新创造、末日的新耶路撒冷 ── 教会,她必影显神无比的荣耀。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显现照耀你,他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

〔暂编注解〕「黑暗」:指百姓被掳巴比伦的惨况,或指天国开始前世界的情景。

黑暗。指属灵的黑暗。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世界处在误解神和祂慈爱的黑暗中。恶人无法理解他人的善良。他们不能辨认照耀在他们身上的天国光芒

祂的荣耀。神荣耀所发的光辉“要现在” 祂的子民身上。人们寻求自己的荣誉时,会遮暗神的荣耀。但当人们乐意隐藏自己,让神在他的心中和生命里占首位时,在他身上就会表现出祂的荣耀。

】「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

〔暂编注解〕透过传扬基督的福音,真理会临到“万国”

指锡安受到万国的进贡和服侍,或指教会吸引万民归向,满有荣耀。

万国要来就你的光。神借着以色列所反映的品格,以及上天赐给以色列民族的福气,本应吸引外邦人认识到敬拜和事奉耶和华的优越性。根据神的安排,这个应许将成就在我们今日的教会里(见第1节注释 )。

君王。神显现在祂子民和教会中间的荣耀不但吸引卑微的人,而且吸引地上的伟人。连君王也会被锡安所发出的光所吸引,52:15)。

】「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众人都聚集来到你这里。你的众子从远方而来,你的众女也被怀抱而来。」

〔暂编注解〕「众子」、「众女」:或指归入教会的外邦人。

你举目。神召唤以色列瞻仰第1-3节所描述的辉煌前景。今天的教会也应超越日常的活动范围,展望即将来临决定命运的时刻,然后认真地着手为之做准备。

你的众女。直译是“你的众女将被带到你身边”。

4-9 万国向锡安进贡:西方船只运来众多的货物(5- 9 ),东方的商队运来亚拉伯的名产(6-7 ),锡安的百姓则一一回归。

】「那时你看见就有光荣,你心又跳动又宽畅。因为大海丰盛的货物必转来归你,列国的财宝也必来归你。」

〔暂编注解〕“列国”会把他们的“财宝”带来耶路撒冷。参看的脚注。

有光荣。希伯来语是nahar,也有“(因高兴而 )微笑”的意思。这一含义较符合上下文。

跳动。跳动是因为高兴。以色列将因她光荣命运的实现而兴奋不已。死海古卷1QIsa里没有“跳动”。

大海丰盛的货物。指以赛亚时代的国际海上贸易,给从事这一行的人带来财富。

列国的财富。希伯来语是chel。悔改的外邦人将会为推进和加速福音的传播作出慷慨的奉献。

5~9锡安的丰盛。这部分是本章的第二个诗句,描述了锡安的繁荣。在实际意义上,列邦看到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就带着礼物来敬拜以色列的真神。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被巴比伦蹂躏的锡安竟然拥有这些礼物,不得不说它是惊人的丰盛。从预言的复合成就(参照绪论 )来看,虽然因罪的缘故,目前圣徒数量稀少,心灵也非常荒芜,然而借着为我们受苦的弥赛亚留下的榜样,圣徒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并且当神所应许的圣灵充充满满地降临之时,圣徒的心灵亦会丰盛起来。

】「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必遮满你。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

〔暂编注解〕「米甸」:( 在亚拉伯北部,与「以法」同是经商的民族,他们的骆驼商带来示巴(可能是现今的也门 的宝。

成群的骆驼。前一节提到来自海上的“财富”。本节则描绘了陆地贸易的商队。

米甸。阿拉伯荒漠的一个地区

以法。米甸人的一个部落。这里指他们所住的地方。

示巴。可能指阿拉伯南部的一个地区。参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她在中被称为“南方的女王”。诗人曾预言示巴国王向以色列光荣的国王献礼的日子

6~7需要用许多“骆驼”来运送礼物。“米甸”、“以法”、“示巴”、“基达”和“尼拜约”都位于亚拉伯的旷野。

6~7这些都是在亚拉伯旷野中居住的民族。“示巴”在今也门。“基达”、“尼拜约”是以实玛利的后裔。这里的意思是,亚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要一同敬拜耶和华。“传说…赞美”:注。

来自米甸和以法的骆驼】骆驼是商人载货的工具,因此有许多骆驼的人,被认为很富有。米甸是阿拉伯游牧部族,自从摩西时代就和以色列人有往来。以法只在圣经其他两处出现,并和米甸有关,可能是该部族的支系。提革拉毘列色三世的亚述年表中亦有提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示巴】

示巴王国是阿拉伯西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输出宝石、金子、香。该王国在当地资料和亚述年表中称作撒巴。在主前第一千年纪间,有着非常进步的都市文明。更进一步的资料,请参: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基达的羊群都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羊要供你使用;在我坛上必蒙悦纳,我必荣耀我荣耀的殿。」

〔暂编注解〕「基达」、「尼拜约」:在亚拉伯北部。从这些地方运来的羊只充当祭牲,献与神。

「荣耀我荣耀的殿」:意指从远方运来的宝物和祭牲使神的殿更荣美,或指外邦信徒把自己的财物献与教会。

基达。基达和尼拜约是以实玛利的儿子,住在阿拉伯荒漠。这些地区的居民以牛羊和骆驼而闻名

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外邦人的礼物会被神接纳,证明祂也接受他们个人。以赛亚再次描绘大批外国人的会聚(见第1节注释 )。

基达】基达曾是阿拉伯游牧部族。亚述和新巴比伦文献也有提到。玛斯库塔遗址文献、次经作品,甚至拉丁作家老普利尼都曾提到这个部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尼拜约】

尼拜约是阿拉伯游牧部族,也出现在亚述巴尼帕的年表中。主前六世纪的泰幔尼碑文亦有提到。他们可能是希罗时代与罗马时代的阿拉伯部族拿巴提人的先祖。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那些飞来如云、又如鸽子向窗户飞回的是谁呢?」

〔暂编注解〕回归的百姓或归信主的外邦人,犹如在巴勒斯坦沿岸远眺归航船只的人,飞奔而来。

「窗户」指鸽舍。

那些飞来如云: 意指悔改的列国的人,怀着愉快喜乐的心情,轻快地归到弥赛亚怀中。从此意义上,共同翻译将这句话译为“是谁如云般飞来?”。“鸽子的比喻”是通过终日在田野觅食的鸽子,日落时飞回安然休憩之处,暗示悔改的列国为得到平安归回弥赛亚的怀抱中

比喻发生了变化,把外邦人聚集到耶路撒冷比作大群的鸟。

】「众海岛必等候我,首先是他施的船只,将你的众子连他们的金银从远方一同带来,都为耶和华你神的名,又为以色列的圣者,因为他已经荣耀了你。」

〔暂编注解〕“他施”在西班牙南部。“他施的船只”指行走远洋的船只

“他施”。大概是西班牙以南的一个地区。参看的脚注。

「他施」:注,这里代表远方。

「你」:指锡安。

众海岛。就是沿海地区。远方的民族将会接受神恩典的信息。今天世界各地有大批的人正在焦急地盼望得到只有福音才能想他们苦恼的心所提供的希望和平安。

他施的船只。指大型远洋货船。诗人曾预言“他施和海岛的王”“献礼物”给以色列国王的日子。

他们的金银。哈该在说到“万国所羡慕的必来到”时,宣布所有的金银都是属于神的。诗人曾预见列王把礼物带到圣殿的情景。见注释。真正悔改的人把他们最珍贵的财富奉献给神。

】「外邦人必建筑你的城墙,他们的王必服侍你。我曾发怒击打你,现今却施恩怜恤你。」

〔暂编注解〕意指外邦加君王(如古列、大利乌、亚达薛西等人 )协助建筑圣的城墙,或指外邦信徒加入协助建立天国。

外邦人。见注释。

建筑你的城墙。古代的城墙提供了保护,并显示城市的力量。所以“建筑”锡安的城墙意味着提高城市的防御能力。外邦人将协助犹太人传扬福音。

击打你。指被掳到巴比伦

10~14应许永久的和平。历史上,锡安城因耶路撒冷所犯之罪被摧毁,然而,神会施怜悯,重建新锡安,并且应许永远保护此城。神并非使用肉身受割礼的犹太人完成重建工作,乃是使用灵里受割礼的所有圣徒(10节 。新建的城被称为“锡安”,意指“永不灭亡的都城”(14节 )。城中没有昼夜之分、没有仇敌与争战,城门总是敞开着(11节 )。绝对和平、完全安全、开放、自由、胜利的异像,帮助我们脱离迷恋世界一时的和平、富贵、自由、成功,自然拥有渴慕天国赏赐的心灵(40:10,

10~14千禧年之耶路撒冷的荣耀与和平的图画。

10-16 万国归降锡安。

】「你的城门必时常开放,昼夜不关,使人把列国的财物带来归你,并将他们的君王牵引而来。」

〔暂编注解〕必时常开放。城门晚上关闭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所以晚上开放城门意味着和平与安全。但这里在晚上打开城门的主要原因,是让外邦人可以不停地进入耶路撒冷,把礼物献给神,表达他们的爱和忠诚。

财物。见第5节注释。

牵引。外邦君王将在仆人和侍臣的陪伴下威风凛凛地前来拜访耶路撒冷

】「哪一邦哪一国不侍奉你,就必灭亡,也必全然荒废。」

〔暂编注解〕必全然荒废: 严正地预言恶人的命运,与锡安的胜利全然相反。

“那些不肯敬拜和事奉真神的民族将被驱逐。……随着以色列人口的增加,他们将扩大疆域直到他们的国度包括全世界”。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未能配合神对于他们的计划,所以没有实现这个画面。但从原则上说,这将由今天的教会实现在福音的光荣胜利和耶稣复临地球之时。天上的神终必“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

】「黎巴嫩的荣耀,就是松树、杉树、黄杨树,都必一同归你,为要修饰我圣所之地,我也要使我脚踏之处得荣耀。」

〔暂编注解〕圣殿也获重建。

「脚踏之处」:即圣殿。

“松树”、“杉树”、“黄杨树”都是黎巴嫩的特产,曾用于建造所罗门圣殿。以赛亚提到这些树木将被用来重建锡安,暗示圣徒对待属灵圣殿当有的态度。在神的选择中,连自然都为锡安日新月异的荣耀助一臂之力,何况具有神之形象的人,怎能对彰显锡安荣耀的事情漠不关心。

黎巴嫩的荣耀。黎巴嫩以美丽而闻名,特别是其高大的香柏树。黎巴嫩的香柏木曾用在所罗门的圣殿上(5:6-10),但以赛亚预见到一个更加荣耀的新圣殿。以西结得到了有关建造新殿的详细指示。但这个圣殿从未建造起来(见结40-44章 )。

松树。关于这里所列的树种,见注释。

我脚踏之处。锡安山被描写成神的“脚凳”

】「素来苦待你的,他的子孙都必屈身来就你;藐视你的,都要在你脚下跪拜。他们要称你为耶和华的城,为以色列圣者的锡安。」

〔暂编注解〕即列国将自愿谦卑地承认那些热爱并事奉真神之人的无比优越。,5,7,11。

】「你虽然被撇弃、被厌恶,甚至无人经过,我却使你变为永远的荣华,成为累代的喜乐。」

〔暂编注解〕见,8注释。锡安曾像被撇弃的妻子,受到她所有邻居的藐视和指责。然而她将恢复原来的地位,重新蒙神所悦纳。如果以色列能忠于神,耶路撒冷就会永远坚立,成为地上辉煌的大都市。

15-16锡从羞辱转为荣耀。

15~18锡安的繁荣。神借着以赛亚应许不仅要重建锡安,还要使其繁荣。神的祝福带给锡安翻天覆地的变化:①从前,耶路撒冷饱受仇敌凌辱;如今,变成拥有永恒美丽的城邑,倍受爱戴与尊敬(15-16节 );②从前贫乏;如今有治理权,得享富饶(17节 ;③完全恢复所有的秩序(18节 )。从前,城中充满强暴;如今,处处可见和平与秩序。犹大受到审判,失去一切得以恢复的可能性;如今却迎来全部恢复。这与呼召完全堕落的人成为圣徒,引领人得到天国祝福的事相媲美。为奴的民族得到解放和繁荣是奇迹,同样,罪人的悔改、信仰、得救与祝福亦是靠奇迹般的慈爱。在此可以同时发现:①神以慈爱顾念罪人;②神以能力恢复罪人。

15~22以赛亚把千禧年国度的荣耀与以色列被掳之前的可耻景况作一对比。第16节利用的象征来显示将来生活的繁荣富足。

】「你也必吃万国的奶,又吃君王的奶。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雅各的大能者。」

〔暂编注解〕「万国的奶」、「君王的奶」:形容列的财富,或指外邦信徒带给教会的丰富资源。

奶。以赛亚在这里用另一个比喻来描写外邦人的财富将源源不断地流向耶路撒冷(见5-7-11节注释 )。;61:6;66:12节。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时,曾接受他们原先主人的礼物。犹太人从被掳到巴比伦回归的时候,也接受了邻居和朋友自愿赠送的金银礼物,以及王室国库的馈赠,7:15-16)。

你便知道。见注释。

哺乳的比喻】埃及的国王常常在肖像绘画中被刻画为受众神所抚育。例如,有画作描写哈苏雪女王吸吮着女牛神哈妥尔的乳房。后者是女性、舞蹈、醉酒、性、死亡的神。她通常被描绘成有着牛角的女人。这个比喻意味着受到最好的照顾和注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拿银子代替铁,拿铜代替木头,拿铁代替石头;并要以和平为你的官长,以公义为你的监督。」

〔暂编注解〕用金、银、铜、铁作为建城的材料,一方面显示锡安城坚固,另一方面显示她的繁荣。

拿金子……代替石头: 以赛亚用物质的繁荣与美好,比喻锡安属灵的美好与丰盛,帮助圣徒理解锡安的丰盛。以赛亚比喻物质的富饶与所罗门时代相仿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正如金子远比铜贵重,银子远比铁贵重,神必增加以色列的财富。他们为祂所作的任何牺牲,都将得到充足的报赏。无论我们为侍奉神献出了什么,都会得到超过我们最大期望的报偿

你的官长。以色列的官长将是“和平”的人。“和平”在这里无疑是泛指幸福。以色列的领袖们要领导百姓走向成功和繁荣。

监督。希伯来语是nogesim。在这里是复数形式,指“当局”。

公义。希伯来语是sedeq。有时指“成功”。政府的政策如果与神的原则和谐,就能取得成功。

17-22 锡安的荣美:神用金属建造锡安,使他更为荣美,又以和平、公义统治锡安,使境内一片升平。神要作锡安永远的光,锡安的居民全都是义人;因着神的赐福,锡安将不断扩展。

】「你地上不再听见强暴的事,境内不再听见荒凉毁灭的事。你必称你的墙为拯救,称你的门为赞美。」

〔暂编注解〕「你必称你的墙 ...... 赞美」:神必使锡安城墙的防御成为百姓的拯救,人看见城门便想起神的救恩,因而发出赞美。

称你的墙为拯救,称你的门为赞美: “墙”体现神对圣徒的保守,圣徒自然会称此墙为自己的拯救。“门”指荣耀之君进入的门或羊的门,豺狼不能进入此门,只有荣耀之君——基督与他的羊——圣徒才能出入。从前众羊在痛苦与绝望中保持沉默,自进入此门后,便会尽享平安、喜乐,安然居住。

强暴。本节继续第17节的思路。兄弟之爱,慈善和相互关心的原则将代替压迫,残暴和争斗

称你的墙为拯救。神的同在和祝福,将成为耶路撒冷最好的城墙。赞美感恩的欢呼将代替门闩。见

】「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你神要为你的荣耀。」

〔暂编注解〕不再。在复兴的地球上是没有太阳的,因为不再需要日光,22:5)。

永远的光。死海古卷1QIsb从“永远的光”一直跳到第20节的“永远的光”。显然这是抄写常犯的错误。抄写员的视线下意识地从一个词跳到下一次出现的同一个词上,遗漏了中间所有的词。死海古卷1Qisa则没有遗漏这句话。

19~22锡安的荣耀。以赛亚论及锡安的荣耀,指出圣徒的真光并非自然界的日月,乃是荣耀。锡安的荣耀是凭人有限的思考无法想象的荣耀。圣经暗示神的天国并不是世界的延续,乃是全然不同的新世界

日月废弃】日头和月亮在巴比伦众神榜中都是重要的神祇。太阳神是沙马士,也是正义之神,是月神的儿子。沙马士给予巴比伦立法人汉摩拉比权柄来制订法律。月神辛是月历和植物之神,他的伴侣是宁葛尔(Ningal ),也就是沙马士的母亲。虽然他的主要据点是在吾珥跟哈兰,却在巴比伦最后一位国王拿波尼度执政期间,在巴比伦居重要角色。由于这些神祇在古代世界的宗教系统中居核心地位,没有其他文献提到他们可能会遭废弃或失去作用。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毕了。」

〔暂编注解〕神作锡安永远的光,见

你永远的光。人生在世,自然会有阳光和乌云,光明和黑暗,欢笑和泪水。但在将来的世界里,神将成为祂子民永恒的光明和喜乐。见第1节注释。

你悲哀。见注释。

】「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永远得地为业,是我种的栽子,我手的工作,使我得荣耀。」

〔暂编注解〕「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或替教会内重生得救的人承受属灵的福气。

你的居民都成为义人。公义每一个神的子民所追求的目标。在新地球上,诗15;24:3-5的理想将会实现。“有义居在其中”,因为所有的居民都是义人。不再有悲伤,因为不再有罪

得地为业。到了一定的时候,赐给祖先的应许将将会实现

栽子。“犹大人”是神“所喜爱的树”。祂把祂的形象赐给祂的子民,并把祂的律法放在他们心中。他们要逐渐长成祂的形象,变得“像祂”。希伯来语neser(“枝子” “ 嫩芽” )在死海古卷1Qisb里是没有的。

】「至小的族要加增千倍,微弱的国必成为强盛;我耶和华要按定期速成这事。」

〔暂编注解〕至小的族……成为强盛: 虽然从巴比伦归回的犹大百姓不多,但将会多如天上的星与海边的沙;虽然从前没有自己的国家,但以后必建立稳固的国家。意味着弥赛亚初临之时,因他受到逼迫,教会似乎被毁灭,然而在他再来之时,将会发生属灵扩张(54:2,,无数人会归到弥赛亚的怀抱中。

至小的族。指“无足轻重的人”。

加增千倍。或“成为一千”。。基督曾把天国比作芥菜种,最后长成一棵大树

【思想问题(第60章 )】

1祂这一章中,「荣耀」一词共出多少次?祂祂以色列民和圣城除了大得财富尊荣之外,有什么事更值得欢欣?祂祂见1, 6, 9, 14, 16, 18, 19, 21节

例证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长久的黑夜已经到锡安山,那美丽的城蒙受尘埃,在荒废与苦难之中。但是最后观察者看见天堂明亮起来,有晨光出现,有呼声宣布白日的来临,叫她起来兴起发光。

无论什么时候耶和华的荣耀照你在身上,要反射出来,兴起发光,兴起,尽量把握这光辉,发光,让别人也可得着这光。我们仰望祂,好似在透明的玻璃看祂的荣耀,在长久与爱的相交中,以致你可十足反映完全的荣光。你看祂的光耀,荣上加荣,有主的灵使你改变这形象,兴起到高山的顶端捕捉晨光,有光辉照耀在各处,是以前在海岸或洋海未曾照耀的。

有时信徒在商业或社交生活中寻求摆脱,他们感到自己那么不敬虔。其实那些场合真是锡安与发光的地方。楼梯越幽暗,更加需要神光了。黑暗遮盖大地,人们也幽暗之中,需要在高塔射出光芒,耶和华的脸光照我们,我们就可发射光辉,在孤寂中,让我们仍为主耶稣发光,好像教会建筑物的高顶,在晚上有灯光照射一样。

──迈尔《珍贵的片刻》
兴起发光】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我们不难知道这世界败坏的严重,从报纸上,电视上,都可以知道。不过,世人已经习而惯之,不把那当作一回事;甚至还会学而习之。基督徒可能不同;知道分别,不赞同黑暗,却不作一事,接受如人无力改变天气;也许,会偶然祈祷主。
知道分辨是好,祈祷更好;但不能认为责任已尽。
基督徒在世上,必须参与属灵的战争,就是光明与黑暗的战争,真神与撒但的战争。我们必须有自己一定的立场。
圣经描述一幅真实的图画:“仇敌好像急流的河水冲来,耶和华立起旌旗来敌挡它。”,KJV译 )我们必须与主站在一边,敬畏主,远离罪恶,就能够向神说:“你把旌旗赐给敬畏你的人,可以为真理扬起来。”这样的人不是羞辱主的名,而是为主作见证,为主发光的人。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耶和华却要显现照耀你,祂的荣耀要现在你身上。

主耶稣是世上的光。黑暗遮盖大地,完全没有光明,没有谁比谁好,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有人因为自己比别人好,那只证明他仍然在黑暗中,看不见自己的败坏。只有跟随主的人能够“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有一个法利赛人扫罗,自以为“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到“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之后,才知道“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他接受了基督的光照,成为使徒保罗,才可以为主发光,叫人的眼睛得开,认识主,认识自己,得着救恩。
得着主,作“光明之子”,光明与黑暗是不能够妥协的。因此,这有新生命的人,自然不再甘心行在黑暗中,而过光明的新生活,不与黑暗相交
光不是物质,是没有声音的。光的存在,使人能清楚看见周遭的事物。有主光照的人,不在于自己宣扬,是有主的光和荣耀,显现在身上,表现主的荣美。然后万国就被吸引,来就近光明,连骄傲的人,也不能不承认;有心寻求真理的人,就被感化,而归向光明。兴起为主发光吧。

──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