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iii. 最终得自由(四十七~四十八)
自从第一批人从耶路撒冷被掳走之后,已经过了七十年。在巴比伦的生活并未受到压迫(耶二十九),但是仍然有人内心对锡安存着莫名的渴想(诗一三七)。对他们而言,拯救之日的黎明总是来得太慢。不过,这一天毕竟来了,而且最后是以闪电的速度来到,古列正是以此闻名。以赛亚在这里所思想的,乃是这一切事:巴比伦的倾倒、被掳者归回的呼召。先知已经预先看见,古列会释放被掳的人;他先讲自己感到最重要的事),并征服巴比伦。此处他再按时间顺序来探讨这些题目。 a. 倾倒之前的狂傲 主前五三九年十月,古列入侵米所波大米下游一带,征服了巴比伦周围之地,只留下它成为孤城。巴比伦的拿波尼杜斯见大势不妙,便弃城出走,把它留给他的儿子伯沙撒管理。巴比伦的陷落正像但以理书六章所示,并未流血,也没有多费力气(原因不明)。原来因为拿波尼杜斯对其他神只的爱好,巴比伦的守护神马尔杜克的祭司大受贬抑,而古列石柱刻着,马尔杜克陪伴古列游行,并且「让他进入他的城……不使巴比伦遭受任何灾害」。很可能马尔杜克的祭司与古列串通,在伯沙撒宴客的时候,保护他进城。但是对这一切戏剧化的过程,以赛亚只字未提!如果我们手边的是「第二以赛亚」,当时住在该城中,这种现象就很难解释。四十七章是以默想的方式看这件事:巴比伦倾倒是由于神的报复(1~7节)、骄傲(8~11节),以及假宗教的无能(12~15节)。 1~7.神的报复,及其说明。 1.巴比伦受到屈辱(尘埃;、光荣尽失(没有宝座)、名声扫地(不再称为)。柔弱娇嫩:很容易受伤,需要保护,以免遭受人生的风浪。 2~4.巴比伦有了新的经验(2~3b节):第1节中柔弱娇嫩的闺女,现在像奴隶一般工作(磨),赤身被掳(脱去……腿……河,,受到性侵犯(露出……羞处;和合:丑陋)。这一切可怕的苦难背后,是神的报仇(3c节)。这个字( na ̄qa ̄m )表达犯罪与报应之间的平衡。巴比伦的倾倒只不过是她当得的份。宽容(3d节):动词「相遇」要随上下文的意思来解释(参:,「代求」;,「碰到」,和合:达到;,「遇见」;,「攻击」,和合未译);在这里(以,它的意思是「以恩惠相待」,或简单说,「施恩」。整个状况可说是「不留余地」。第4节又加上三项说明。第一,神是为以色列而采取行动,毁灭巴比伦(。祂是祂百姓的救赎主,是他们至近的亲属,负起他亲人的责任,,。第二,祂彰显出祂的大能:大能(和合:万军)之上主,。第三,祂是在圣洁中行事:以色列的圣者。世界运作的真相便是如此:主宰者为全能的神,祂在圣洁中行事,祂的焦点是属祂的百姓,为要满足他们的需要。 5~7.巴比伦失去了权柄(默然,代替了吩咐别人,5节)、自由(进入地牢的暗中,,和地位(皇后;和合:主母)。正如,虽然巴比伦攻击我的百姓……我的产业(6ab节)的行动,乃是正规的,合乎神的旨意,但仍然触犯了祂。这并不是说,当时神失控了,巴比伦添加的痛苦逾越了百姓所当受的。他们的罪乃在于行动背后的假设,以及他们的态度:凶狠无情(毫不怜悯,6d节;「怜悯」特指「同情」,内心柔软,以至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加区分(甚至加在老年人身上,6e节)、自夸(直到永远……永为皇后,7b节)、缺乏道德思辨(不将这事放在心上……不思想这事的结局,7c节)。至圣之神的神圣旨意必须按照与圣洁相符的方法来运行个人如此,团体亦然。旧约绝不同意「战争就是战争」的说法认为在这种状况下,平时的道德行为与人道约束都可以摆在一旁,而肆无忌惮的暴行可以不受处罚。旧约不相信,平时一般人算作犯罪的事,若为着国家的需要,就可以去行(如:耶和华如此说:“迦萨三番四次犯罪,掳掠全体百姓交给以东,我必不撤销对它的惩罚。' })">摩一3、6、9、11、13)。巴比伦以为自己能存到永久(持续;和合:永为)、一直掌权(皇后;和合:主母)、不被定罪(这事的结局)帝国主义和居高位的人,常有这种心态。放在心上:慎重地思考。思想……结局,语气甚重:「记住……后果」。这不是可能发生的事,而是需要「记住」的事;他们乃是活在道德世界中,有一位至圣的神在管理,犯罪与刑罚总是相连的。 8~11.必遭审判的事。巴比伦的倾倒是有道理的,对它的控诉可以用「骄傲」一词来总括,不过详细来说,可分:他们自以为目前与未来都安全无虑(8节),又对自己道德的败坏洋洋得意(10节)。这两点分别附带警告,这些罪应得的灾难,无法藉宗教(9节)或钱财(11节)等办法来避免。 8~9.你向自己说(和合:你心中说):巴比伦的自言自语被人听见了。专好宴乐,是指「(自我)放纵」或「被宠坏的」,与寡居之人无保护、无供应,又饱受丧子之痛的情形反向。拥有物质、享受美物本身并没有错,要紧的是,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看待这些特权。巴比伦认为这是她的权利(8cd节)。结果她的放纵为贫穷取代(寡居,9节),欢乐被痛失亲人取代(丧子)这些都在一日之间临到!而巴比伦所忽视的未来(7节),带来了她以为不可能会发生的悲剧(8节)。行邪术……施符咒:译为符咒的字,意思是「契约」,这里的概念为:与邪教势力「联合」,以「绑住」未来;邪术是用念咒等方法,来得着这些能力。 10~11.这里出现了令人诧异的乐观主义,那些说没有神、没有来生的人认为,世上没有道德报应这一回事。这是误导人的智慧(指对生活的实际指南)和知识(和合:聪明;指人生哲学的概念)。这一切又是出于对自己的看法:自满自足(惟有我)、无需负责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在这里意为,在我之外再没有权柄,是我需要负责的物件。祸患是10a节译为「恶行」的字。他们选择「恶」,就会得到「恶」!驱除:这个翻译可以援用希伯来文以外的同源字来支援;就希伯来文本身而言,最明显的意思是「你不知道何时出现」,这种意料不到的思想,可以与这一节结尾的「忽然」相呼应。以赎价(√ ka ̄p ̄ar ,和合未译):特指「赎回的代价」。这场灾祸无法以金钱来免掉。无法预知是「不知道」,即前所未有的。 12~15.失败的宗教。真正的宗教会在需要时提供力量(12节),对未来会如何,也有足够的了解(13节)。灾难临到时,会显明假宗救无力拯救(14节),它的祭拜者无能为力或只会顾自己(15节)。 12~13.符咒………邪术:见第9节。继续吧(和合:站起来吧!):这道命令何等悲哀!凡不认识真神的人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自我努力(劳神),而无把握(或者)。所有的意见(13节;和合:筹画太多)意为「丰富的」,指多神主义互相矛盾的理念与方向,和星象学充满矛盾的意见(今日与往昔一样)。观天象的是指「那些分开天界的」,即,进入十二宫中。所要临到的:,面对未来的事件,偶像工厂内何等忙碌。 14~15.其实,假宗教根本无法保护人(12节),只能加添柴火。碎秸:见。他们不单无法救别人(13节),甚至不能救自己。不是……火:假宗教似乎可以提供「帮助」的温暖,但却不是可以坐在其前的火,而是会焚烧起来的火,是毁灭的熔炉。贸易应该是「与你贸易的」。巴比伦为它的宗教劳神,但是主管祭拜的人却用它来作生意。结果,当他们的市场底线不保,他们就各奔各乡(直译:流浪而去,自找出路)。救:这里的√ ya ̄s ̌aʾ 和14节的√ na ̄ṣal ,见。〔暂编注解〕「处女」:暗示这个新巴比伦王朝十分强盛,从未被人征服。
巴比伦的处女: 圣经论及巴比伦大都指新巴比伦帝国(B.C.7世纪末—B.C.539 )。当时,巴比伦是富饶奢华的象征,泛滥亵渎神、拜偶像的罪,以“魔鬼之都”著称。历史家评价:“巴比伦处处有花街柳巷,这里的人毫无羞愧、近亲通奸”。现代大都市重演这个古代城市宗教、伦理上的堕落。圣徒要铭记此预言适于今日,既谨守自己,也要像约拿,督促整个城市悔改归神。
巴比伦的处女。参“锡安的处女”和“埃及的民(原文作处女 )”。巴比伦其实是淫妇。古代东方庙宇的娼妓常常被称为“圣洁的处女”。但是她们既不是处女,也不圣洁。巴比伦以自己的宗教而自豪。这种宗教外表上富丽堂皇,里面却很龌龊。。先知在这里揭开“处女”的面具,暴露她的羞耻。她不会坐在宝座上,而是坐在她应有的位置上,就是象征悲伤和荒凉的尘埃之中。
又见赛13;14;23;;50:1注释。
1~3“巴比伦的处女”。巴比伦和当中的居民,他们最后要成为卑微的奴隶。
1-4先知以拟人法形容巴比伦不再是天之骄女。要从宝座下来,沦为奴隶。
1~15得胜巴比伦之歌,当中指控巴比伦的骄傲(5-7节 ),过分的残忍(尤其虐待老年人-6节 ),以及行邪术和占卜(9-12~15节 。虽然本章的焦点在于被波斯粉碎的巴比伦帝国,但圣经里的巴比伦也象征那组织起来对抗神的人类。参看的脚注。
1~15全章预言大国巴比伦的灭亡。此国以从未被人征服自诩,故用“处女”来比喻。先知哀叹的声音与哀叹埃及(19章 )及推罗、西顿(23章 )相似。历史记载古列王攻取巴比伦城后,该国尚未尽灭,可证此章乃写于此事发生前。1~4节预言巴比伦此列国的王后必自宝座下来,降为奴仆。5~9节讲巴比伦的骄傲与自大乃自取灭亡之因,覆亡不可避免;10~13节讽刺巴比伦所倚靠的符咒、邪术已失去作用。14~15节预言此国的灭亡已成定局。
1-15 巴比伦的哀歌:上章论及巴比伦偶像的倾倒,本章接续描述巴比伦的沦亡。
47:1~15审判巴比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①宣告对巴比伦的审判(1-5节 );②审判巴比伦的理由(6-11节 );③神向巴比伦的偶像挑战(12-15节 )。圣经中,巴比伦主要象征世俗文明及势力。本章的教训:①终有一日,离开神的属世之物将遭到毁灭,;②省察自己身上是否有骄傲、随心所欲的罪,,;③巴比伦的偶像受到神的挑战,大蒙羞辱,我们要省察自己是否与神为敌或在服事神之外的假神,。
【巴比伦的处女】圣经作者与他们邻近的楔形文字写作者一样,常常以女性描写城市。「处女」一词是指着整个遭劫的群体说的。在古代近东,战争中最不幸的受害者就是未婚女子。她们不是失去了属意的郎君,就是在掠地的胜方手下失去贞操。《吾珥被毁悼词》是主前第二千年纪早期,以苏美文写的作品。其中就以这种方式描述吾珥的沦陷。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要用磨磨面,揭去帕子,脱去长衣,露腿趟河。」
〔暂编注解〕推磨是当时奴婢的工作。
「帕子」及「长衣」本是尊贵妇女的装束。
「蹚河」:可能暗示难民要远离家园迁往他方。
磨面。巴比伦自视为主母,,却要变成奴隶,。所有的首饰和装扮全都被剥夺。呈现在人眼前的是因多年的劳累而丑陋不堪的女奴形象。
揭去帕子。就是“揭去面纱”。
脱去长衣。直译是“脱去裙子。”亚述的古画也是这样描绘女俘的。
趟河。这里展示一群不幸的奴隶,被剥去衣服,赤足露腿地过河,前往被掳之地。
2~3以赛亚将黄金时代的巴比伦比作奢侈、虚荣、娇弱的女子,这样的巴比伦却沦落为卑贱裸露身体、从事苦力的卑微之人,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巴比伦所蒙的羞辱。
【磨面是低贱工作】在磨坊磨面是相当卑下的工作,在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通常由年轻的女奴来做,。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帕子】
在古代近东文化,已婚妇女在公开场合多要遮住部分脸孔,表明自己的已婚身分。这见于中亚述法典。奴隶或是妾不能遮面,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遮面的法定地位。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逿河】
古代世界不知桥梁为何物,所以要从浅滩涉水,过河越溪。奴隶要自己走过去,相形之下,有钱人则是由仆人抬轿子过河。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的下体必被露出,你的丑陋必被看见;我要报仇,谁也不宽容。」
〔暂编注解〕形容巴比伦受到大大的羞辱。
谁也不宽容。这句话含义不明。改动一个希伯来字母,就成了“我不放过一个人,”就是那些被俘的人。神将不怜悯任何巴比伦人,51:6-22)。
【】「我们救赎主的名是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暂编注解〕可能指以色列人听闻这预言后承认神是救赎他们的主。
【】「迦勒底的闺女啊,你要默然静坐,进入暗中,因为你不再称为列国的主母。」
〔暂编注解〕「默然静坐,进入暗中」:巴比伦无法再支配她的属国,更沦为阶下囚。
你要默然静坐。没有欢喜快乐,而是因将来的荒芜和死亡而沉默,51:26-29)。
列国的主母。见;。
5-7巴比伦因骄傲与残暴,被夺去列国主母的地位。
【迦勒底的闺女】这个词句在亚喀得文学指的是一个地区、城市,或民族的居民。此处则是指拟人化的巴比伦,但是在现存的巴比伦文学找不到这种措词。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向我的百姓发怒,使我的产业被亵渎,将他们交在你手中,你毫不怜悯他们,把极重的轭加在老年人身上。」
〔暂编注解〕指斥巴比伦超越神所赋的权柄,对以色列过分残暴。
「把极重的轭 ...... 身上」:形容巴比伦的残忍(参哀4-5章 )。
原文用过去时态表示将来的被掳。神允许巴比伦惩罚犹大犯罪的百姓,,但不许巴比伦对他们施以暴行。由于毁灭者巴比伦的残忍和掠夺,神将毁灭她,51:25)。神曾以类似的方式处置亚述。
【】「你自己说:“我必永为主母”,所以你不将这事放在心上,也不思想这事的结局。」
〔暂编注解〕尼布甲尼撒显出这种狂傲。
「这事」:就是有关巴比伦遭报及灭亡的预言。
我必永为主母: 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却如此大放厥词,说自己永远坚立,实属愚蠢、骄傲,是侵犯神主权的可憎可恶之事,。也不思想这事的结局: 所有属世之物必有结局,人若谦卑认识并接受这一事实,将会更加谦虚、真挚、诚实。思想结局并不是要成为陈腐、伤感的厌世者,万事皆有结局,圣徒只有跨过此世及今生才能得到永生。“纪念你的死亡之日”,是人生省悟的第一步。古往今来,许多愚蒙人总是忘记这一点,醉心于如花似草、转瞬即逝的荣耀而骄傲。
永为主母。巴比伦满有信心地自以为能永远是世界的首都和主母。罗马也认为自己是“永恒的城市”。到了末日,那奥秘的巴比伦同样也自认为是“不至于悲哀”的女王。
思想这事的结局。巴比伦在登峰造极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她罪恶行径和骄傲自大的后果。如今那些记住“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罪恶的路乃是“死亡之路”的人有福了。
【】「你这专好宴乐、安然居住的,现在当听这话。你心中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必不至寡居,也不遭丧子之事。”」
〔暂编注解〕本节揭露骄傲者的自信何等可笑。圣经警告骄傲者的自信:“所以自以为站得稳的,必要谨慎,免得跌倒。”
安然。或“没有想到”或“在安全的错觉中”。
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单单指神,,45:5),但不久巴比伦也这样自夸。尼尼微曾如此自夸过。
不至寡居。。
8-9巴比伦国势强盛,自以为安全稳妥,甚至以神的口吻自夸,可是转瞬间国势大去,邪术与符咒也无济于事。
【「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惟有我」(原文为「我是」 )会立刻在以色列听众引起回响。这些国王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狂妄之言。第九世纪的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就给自己封了十一个「我是……」的头衔。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哪知,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正在你多行邪术、广施符咒的时候,这两件事必全然临到你身上。」
〔暂编注解〕以妇人丧子寡居的凄惨遭遇,比喻巴比伦可怜无助的境况。
「多行邪术,广施符咒」:巴比伦盛行趋吉避凶之术。(见12-15 )
本节记录8节愚蠢之举导致的后果,巴比伦不仅骄傲,而且拜偶像。他们受审判,是因为他们离开神、心中骄傲;不但不肯悔改归向神,反而求助偶像。人都愚蒙、软弱。任何人都得选择宽阔平坦的道路或狭窄崎岖的道路。宽敞的道路挤满人,很少有人选择进入窄门,真是令人心痛。若认识到宽敞之道带给人的结局,人的选择就不辨自明。
全然“大量地”或“充足地”。
你多行邪术。在巴比伦遭受厄运的时候,她的邪术救不了她。在巴比伦历史上的最后一夜,占星家和占卜者都被叫到伯沙撒面前,可是他们无法解读墙上的字迹,更不用说拯救城市脱离厄运了。那奥秘的巴比伦也是借着邪术欺骗和诱惑了地上的各国。巴比伦的术士自称能借着邪术与诸神交往。但他们的主张经过试验以后,他们不得不羞愧地承认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
【邪术与符咒】巴比伦在古代近东以其魔法与占卜闻名。考古学家已经找到成千上万的文献,里面有各种主题,像是说明减轻牙痛、卡在母腹里的婴儿,或是不孕母亲的吟诵经文。普罗大众常常会为着一些芝麻小事雇用法师念经。法师来了以后会念咒语,驱赶造成问题的鬼,或是其他闹事的灵界因素。所以可想而知,灾祸临头之际,他们更是靠法师作法来避灾。念经是为了制服有威胁性的灵界力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素来倚仗自己的恶行,说:“无人看见我。”你的智慧、聪明使你偏邪,并且你心里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
〔暂编注解〕你的智慧、聪明使你偏邪: 诱惑巴比伦人,使他们掉进灭亡网罗的,正是他们依靠的数学、天文学。与现代数学、天文学相比,当时的研究成果并不发达,但却是当时的尖端科学。巴比伦人并未使之发展为纯学问,而是用于占星术、魔术,用此占卜君王与王国的未来。巴比伦人的愚蠢之举,亲手封锁了通往神的道路,因此遭受不幸结局。先知提醒巴比伦人,要相信公义、可喜悦的神。
你的智慧。见注释。
使你偏邪。。
再没有别的。见第8节注释。
10-11巴比伦以为自己的恶行不会受到审判和刑罚,又因精通符咒、星相等邪术,以为可以主宰一切,谁知祸患临到,一切智慧、聪明都不能使她及早脱离厄运。
10~13巴比伦的“智慧”来自占星术和邪术。
【】「因此,祸患要临到你身,你不知何时发现(“何时发现”或作“如何驱逐” ),灾害落在你身上,你也不能除掉,所不知道的毁灭也必忽然临到你身。」
〔暂编注解〕你不知何时发现(或作如何驱逐 )。或 “你没有能力(对付它 )”。神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预言了巴比伦的毁灭。那是在巴比伦崛起成为世界帝国之前。但当毁灭的时辰来临时,巴比伦所有哲士都感到惊讶,。巴比伦的术士无法对抗上天的命令和古列的力量。
【躲避临头祸患的方法】巴比伦有无数的预兆文献,是用来预测、控制未来的会发生什么情况。预兆通常与历史事件相关,就像症状与发病的关系一样。所以要逃避临头的灾祸,就不能做一些有害处的行为。例如,有些日子夫妻不能行房,因为有灾祸(包括死亡 )临头。有人事件。普罗大众作重要决定前,会雇用观兆法师,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事,预期也会找法师来诵经或念咒语,化解可怕的事件。最为人所知的是称之为南布尔布的避凶仪式。其中要对众神明发出特定形式的祷告。但是如果没有立即危险的迹象,就不可以作这些仪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站起来吧!用你从幼年劳神施行的符咒和你许多的邪术,或者可得益处,或者可得强胜。」
〔暂编注解〕「站起来吧」:即继续使用符咒邪术吧。
「从幼年」:意指巴比伦的这种宗教已有长久历史。
用你: 神很少用嘲笑的语气说话,代表性事例有以利亚嬉笑巴力的先知,本节也是如此。
或者。直译是“也许”。
可得益处。或“能站立”,“能忍耐”。以赛亚的话里不是没有讽刺的意味。以赛亚知道,尽管已发出多次警告,巴比伦依然会相信她的邪术。于是以赛亚反讽说,她沉溺于愚蠢之中,也许她的邪术会取得成功的!。
12-15 讥讽巴比伦的宗教不能救她脱离灾祸。
【】「 你筹划太多,以致疲倦。让那些观天象的、看星宿的、在月朔说预言的,都站起来,救你脱离所要临到你的事。」
〔暂编注解〕「在月朔说预言」:即每月定出吉凶的日子,作行事的参考。
观天象的。直译的“划分天象的”。占星术是古代巴比伦非常发达的重要学科。他们仔细观察天象,预测未来的事情。但巴比伦星占学家的劳动是完全无效的。以赛亚向巴比伦的哲士提出,他们可以继续研究他们的邪术。但在神所预言的厄运时刻,这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好处。
看星宿的。就是星占学家。
在月朔说预言的。直译是“告诉人新月时间的人”,是古代伪天文学的另一个分支。
13~15让……救你脱离: 与前4节形成鲜明对比。神如此向偶像挑战、审判追从者,目的:①教训他们:惟有神才是人应信仰的物件;②严厉惩处他们侵害神主权的罪。只有耶和华是超越人的存在。骄傲的人及偶像侵犯了此领域。这是叛逆的罪,神是造物主,他是我们的君王。时间上,他从永远到亘古;层次上,他具超越性;逻辑上,他是必然的;能力上,他是绝对的;资格上,他是惟一的;程度上,他是完美的。扭曲的人性,使人离弃这样的君王,信靠世界的王,想尽办法以金钱、权力、快乐、科学、力量入侵神的主权领域。我们当铭记神彻底咒诅偶像的教导,正确分辨属肉体与属灵、属该撒与属神的分别。
【观天象的与看星宿的】在美索不达米亚,与占卜不相上下的算命方式是占星术。在亚述晚期(约主前900~612年 ),国王要定期听取月亮与其他星体出现的报告,并且要解释这些事预示些什么。巴比伦人在主前五○○年发明了黄道十二宫图,大约就是波斯古列王时代。详情请参:;申命记十八章;;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要像碎秸被火焚烧,不能救自己脱离火焰之力,这火并非可烤的炭火,也不是可以坐在其前的火。」
〔暂编注解〕「他们」:指一切行邪术、观天象星宿的人。
在厄运来临之时,邪术无法提供逃生之路。听信邪术的人再也得不到安全感。烧毁巴比伦的火焰也将烧毁那些星占学家。
【】「 你所劳神的事都要这样与你无益。从幼年与你贸易的,也都各奔各乡,无人救你。」
〔暂编注解〕「从幼年与你贸易」:指与巴比伦素有贸易往来的国家。
与你贸易的。巴比伦是“贸易之地”和“买卖城”。奥秘的巴比伦也与“地上的客商”密切交往。古代的巴比伦最关心的是物质和财富。滥用物质的福惠对于拥有的人来说乃是咒诅( 见;;。
【思想问题(第47章 )】
1祂引致巴比伦败落的是那些罪?祂祂他们所自持的是什么?祂祂试反省有什么是你自持并看得比神更高的事物(例如才干、热心祂祂服事、聪明 ...... 等 )。祂祂若有的话,立即向神悔改。
2祂13节提及的「筹划太多」与12, 15节所说的「劳神」是否否定了祂祂计划的用处?祂祂我们当怎样在谦卑信靠神与负责任两者中取得平衡?
──《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七章与启十六至十九章比较】仔细阅读《启示录》,就会发现其表号和用语与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和但以理著作的某些章节十分相似。约翰显然在圣灵的引导下,大量引用《旧约》读者所熟悉和理解的古代先知的语言,来描述教会将来的经历。约翰用属世巴比伦的压迫,及其后来的荒芜,生动地描写了神的余民受到那奥秘之的巴比伦的逼迫,及巴比伦的最后荒芜。《启示录》的表号和言语如果参照古代先知对当时事件的描写,就更加明确易懂了。赛47章所描写属世的巴比伦所受的各方面惩罚,对于理解启16-19章所描写那奥秘之巴比伦的惩罚是很有帮助的。请注意以下的对照:
《以赛亚书》第47章
《启示录》启16-19章
1.“坐在尘埃”(第1节 )。
1.“把尘土撒在头上”(18:19)。
2.“称为柔弱娇嫩的”(第1节 )。
“专好宴乐,安然居住的”(第8节 )。
2.“怎样奢华”(18:7)。
“华美的物件”(18:14)。
3.“要用磨磨面”(第2节 )。
3.“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18:21)。
4.“我要报仇”(第3节 )。
4.“神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他”(16:19)。
“他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他”(18:6)。
“审判他的主神大有能力”(18:8)。
“他判断了…大淫妇”(19:2)。
5.“列国的主母”(第5节 )。
“我必永为主母”(第7节 )。
“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必不至寡居,也不遭丧子之事”(第8节 )。
5.“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17:18)。
“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18:7)。
6.“你毫不怜悯他们,把极重的轭加在…身上”(第6节 )。
6.“我又看见那女人喝醉了圣徒的血”(17:6)。
“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了”(18:24)。
7.“在一日转眼之间”(第9节 )。
7.“在一天之内……一时之间”(18:8-10)。
8.“多行邪术”(第9节 )。
8.“邪淫大怒的酒”(18:3)。
“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18:23)。
9.“祸患要临到你身…你也不能除掉…也必忽然临到你身”(第11节 )。
9.“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他的肉”(17:16)。
“她所受的灾殃”(18:4-8)。
“用她调酒的杯,加倍的调给他喝…叫他照 样痛苦悲哀…死亡、悲哀、饥荒”(18:6-8)。
10.“火”(第14节 )。
10.“用火将她烧尽”(17:16)。
“她又要被火烧尽了”(18:8)。
“烧她的烟”(18:9)。
11.“与你贸易的”(第15节 )。
11.“借着她发了财的客商”(18:15)。
“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18:23)。
──《SDA圣经注释》
【】
【一日转眼之间】「下来坐在尘埃。」
在选民的历史里,经常有大敌人,在挪亚的子孙时有巴别,在列王时期有巴比伦,在教会时代有「巴比伦帝国」。他们不是只具有物质的力量,更怀有俗世的权势,自高自大存心抵挡神。巴比伦是神兴起为对付以色列的,但巴比伦强盛起来,就仰仗自己的力量,归功于自己的强大。他们欺压当时的列国,残暴骄妄,以致神的时候一到,他们自取灭亡。
看西方国家,到处殖民,建筑铁路,发展越洋的交通工具,有电报讯的交通网。这样有利电于福音的传播,也将圣经带往各处。但是另一方面,许多罪恶的事也随着殖民地政策而去,许多不道德与不敬虔的行为跟着陆军与海军分赴各地!那些西方人到处奢侈逸乐,不敬畏神,甚至有些异端邪说也到处流传!他们也许看不见危害的严重原因及后果,当先知以赛亚的时候,人们怎么能想象巴比伦倾覆的必然性,西方国家的没落也是人们无法臆想的,但是巴比伦必从尊贵的宝座上下来,好似奴仆一样做粗重的贱工,下来坐在尘埃。
──迈尔《珍贵的片刻》
「祸患要临到你身,你不知何时发现。」
灾祸之可怕,是因为其并不给人预备的机会。人以为明天不过跟昨天一样,永恒是现在的延长;哪知灾祸在不知不觉中临到,毁灭了平安的梦。
巴比伦是敌对神的城。她从历史的幼年期,就想要建造其通天的塔,观测天象,以为自己有智慧,聪明,以为自己文化灿烂,坐在列国皇后的宝座上,得意不可一世,不信灾祸会有临到她的一天。你心里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
因此,祸患要临到你身,你不知何时发现;
灾害落在你身上,你也不能除掉;
所不知道的毁灭,也必忽然临到你身。正如巴比伦是一座城,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城。巴比伦是敌挡神的,耶路撒冷是属神的。“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这两个不同的势力,互相为敌。巴比伦是属世的国度;以色列是属神的国度。
耶路撒冷是神的新妇,应当持守贞洁,单单爱神,单单事奉神,不跟世界合流。可惜,地上的耶路撒冷不分别为圣,作了淫妇,变成跟巴比伦没有分别,在属灵意义来说,已经被掳到巴比伦去,失去独立和主权。而实际的被掳,是以后必然的事。神差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到世上来,在十字架上成了救赎,用自己的血买了信的人归祂,就是教会,属天的新耶路撒冷。教会就是基督的新妇,在地上要受苦难,遭迫害,苦待,但对主忠贞不贰。
巴比伦在地上繁华富有,是列国的王后;但到了审判的时候,她要从宝座上下来,变为推磨的婢女。耶路撒冷却要蒙神怜悯,坐在宝座上。
他们结局的不同,因为教会是主的新妇,她“救赎主的名是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到末后的日子,巴比伦要倾倒,像一块大石头,被天使举起,猛力扔下,沉在海中。然后羔羊的新妇,就是新耶路撒冷,要显明出来。,
属主的人应当与世界分别,不追随世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与主同行。── 于中旻《以赛亚书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