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犯罪!我们的神恨恶罪恶,恨恶人的虚假──如果偏行己路……
50篇 神审判轻看神的人。第一,神对假装敬虔的人说话,他们虽然献祭但并不出于真心。他们不用真诚的赞美和感谢来敬拜神。第二,神斥责恶人和心肠刚硬之人口中的恶语,和他们不道德的生活。神要求那些假装虔诚的人要真心实意地感谢和相信神。神警告恶人要三思他们的行为,免得神的怒火毁灭他们。
祂的民要受审判!受恩惠又熟律法的信徒首先被神审判?我,我该怎样做?
这首诗开始时好像是神终于准备审判地上的恶人了。但令人奇怪的是,神最大的忿怒却倾倒在神自己的百姓身上(或者至少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身上 )。神的审判定要先从神自己的百姓开始。
神看重的是信徒内心的敬虔,人却往往把外在的服事放在前头;我不会也是这样吧?
神完美的道德本性规定了犯罪的代价就是死亡。一个人可以向神献一只动物来代替他自己,象征着这人对怜悯和赦罪之神的信心。但是人在献祭的时候却忘记了它的重要性。就献祭本身来说,只说明献祭人曾经同意全心全意地跟随神,但这时候他们的心并不在那里。我们参加宗教活动,作十一奉献,或出于习惯去教会,而不是出于对神有发自内心的爱和顺服的时候,我们也会陷入相同的局面。神要的是公义,不是虚有其表的仪式。
满嘴道义,心却恨恶神管教的下场怎样?要表里一致,我可做到?
有些人能背诵神的律法,但心中却充满了欺骗和罪恶。他们想要神的应许,却拒绝顺服神。这就是罪,神定会加以审判。我们若口是心非,我们就也是假冒为善之流。我们表里不一,就说明我们还不是神真正的信徒。
有时候我们看神审判的日子还没来,就放松自己,其实,你以为神真的沉默不管吗?
有时候神似乎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在说神宽恕了罪,也不是说神对之无动于衷。相反,神是在保留应作出的审判,给人们时间来悔改。神说祂并不喜悦看到恶人死亡,而是喜悦恶人脱离罪恶。但神不会永久沉默,神审判的日子一定会来。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参考经文: 代下约翰叁书1:;提要
本诗是标题为「亚萨的诗」的第一篇。作者一开始,就以上帝的三重名字发出令人肃然的招呼:「大能者、上帝、耶和华('el 'elohim Yahweh)已经发言招呼天下,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这样的招呼是可畏而神圣的。这位与人立约的上帝是大能者,祂具有完全的神性,乃是慈爱永存的上帝。祂也是公义圣洁的上帝,祂必降临施行审判。对于那些真心敬拜事奉上帝之人,祂留下宝贵的应许;而对于那些作恶虚假不义之人,祂则发出严厉的警戒,要他们回转,否则将遭致毁灭。
今日的钥节,是本诗的总结。前半节:「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是对信徒的提醒。上帝所看重的,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敬拜、赞美和感谢,而非外在物质的供奉。诚如诗中所强调:
「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上帝,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当中四件极重要之事:(一)感谢为祭(sacrifice thank-offerings),(二)还你的愿(fulfil your vows),(三)患难中求告(call upon me in trouble),(四)要荣耀我(honour me)。亲爱的,这些正是信徒蒙福的途径,是上帝所喜悦的。
后半节:「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则是给那些一面传律法,一面却不断犯罪,有名无实、假冒为善、心口不一之人;的最终忠告。除非他们转回正路,否则救恩将和他们无分。上帝向来是宽容,等待人的悔改。但祂不会永远缄默、闭口不言,到了时候,祂必要审判。深盼我们能思想这事,选择正路,为主而活。
默想1.扫罗王之所以被弃,因为他不明白上帝所要的祭,乃是听命与顺从。感谢的祭是舍己献上,是情愿的爱。上帝所看重的,是我们的心,而不是我们外在所拥有的。真正的赞美是由心发出,是情愿之爱的表露。2.主赐给我们宝贵的应许:「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亲爱的,你是否正陷于患难困乏之中呢?当凭信心向祂求告,祂将帮助你,使你的患难成为荣耀祂的工具。赞美的金言1.我们把赞美和祷告联合在一起,成为极美的香气,借着基督我们的主,把它们献在香坛上。司布真2.我歌颂祢,天地的主宰,我以我有生之初和孩提之年,甚至记忆所不及的,都献上向祢歌颂。奥古斯丁赞美的经文1.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上帝,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2.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3.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赞美的祷告亲爱的主阿,在患难受苦之日我求告祢,祢必搭救我。我要一生向祢歌唱称颂祢;向祢献上感谢祭的祭,大大荣耀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经文:;
钥节: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参考经文:;;申约翰叁书1:;赛约翰叁书1:;;结约翰叁书1:;
提要
第约翰叁书1:二个与赞美有关的是「kabad(kaw-bad')HB-3513」旧约中共出现155次,原文单纯被动式译成「得荣耀」(;;而加强主动式则译为「尊敬」;,「尊荣」;,「荣耀」;。今日的钥节提到:「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and call upon me in the day of trouble;I will deliver you, and you will honor me. -NIV)」其中「求告(call upon)」原文是「qara'」,而「荣耀(honor)」的原文是「kabad」,皆与赞美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要我们「在患难之日」,就是当你遇到难处、麻烦之时,记得向主发出赞美来。一面求告主,向主扬声,一面以信心等候主的帮助,如此的作为便是荣耀主了。大卫也在他的诗中提到:「主我的上帝阿,我要一心『称赞(yadah)』您,我要『荣耀(kabad)』您的名,直到永远。」其中两者是相互关连的。当人向上帝赞美、称赞时,便是荣耀上帝了。主的名被高举在人面前,得着见证。但愿我们对主的心,也是如此,能专心一意以赞美的事奉来荣耀上帝。
默想
1. 「yadah(称赞)」、「qara'(求告)」和「kabad(荣耀)」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思想。圣经原文中使用如此之多不同的描述,来说明对上帝的赞美,由于上帝的无限和伟大,非人有限的言语、文字所能完全表达清楚的,因此,圣经必须以不同的叙述、描写,好让我们能稍加体会明白赞美的奥秘。2.荣耀上帝,是上帝造人的目的。世人唯有在荣耀主的生命中能遇见上帝,也只有在荣耀主的生活中能得着完全的满足。天路客阿!让我们行在赞美大道中,将一切的荣耀归给天地的主,我们的上帝。赞美的金言
1.恩典的溪流要靠最高的赞美,才能不断的涌流。──罗宾逊2.不要担心对上帝的赞美太多,赞美太少反而是一种危险。──选赞美的经文
1.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2.主阿!您所造的万民,都要来敬拜您,他们也要荣耀您的名。3.上帝的城阿!有荣耀的事乃指着您说的。赞美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我们要赞美您,因荣耀我们的上帝为至善至美。您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您喜爱敬畏您和盼望您慈爱的人。愿一切荣耀都归给您。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神自己说:“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 可见基督徒要叫神得荣耀,就该常献上感恩。但为什么献上感恩就是荣耀神,因为:
一.感恩是准备给,不是准备得祈求的人总是盼望从神有所得着,但感谢的人则是准备对神有所献上。究竟我们认为那一种人更有福?是那些一直向神要的人,还是愿意不断献给神的人,不是只会向神要的人有福,是乐意献给神的人有福。儿女若只知道向父母“要“的,还没有成长,但那些知道该供给父母的就成长了!神是否必须不断地有好处给人,才能换取人的敬爱朝拜?不是。神喜欢给人恩典是出于神的慈爱,但人若只因得蒙神的赐福才敬爱袖,那样的敬爱就不够真纯,不能荣耀神。约伯所作的见证,就是证明神不是要借着常赐福给他和他一家才得着他的敬爱和颂赞的。反之,纵使神夺去他一切财富儿女,一时之间-惨遭各种横祸,他还是敬爱袖,赞美他:因为神本身的美善就足以使人不断敬爱称颂,袖无须不断给人好处以换取人的敬爱称颂。感谢既是准备献给神,不是要从神得什么,所以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就是荣耀神。二.感恩表示顺服神的安排感谢神与埋怨神刚刚相反。感谢不但表示顺服神所安排的遭遇,且以神的安排为满足:埋怨则表示不接受神的安排,且把遭受任何不愉快或挫折的责任,诿过于神。神容许信徒的人生有各种不同的遭遇,为使万事互相效力,叫我们受益。但常埋怨的人对神的心常存逆意,以致未能受益反而招损:但常感恩的人对神的心常向着善意方面,因而在各种逆境中仍能受益而长进。有一位名解经家被人摸了钱包,他感谢神说:1) 幸亏大部份钱存银行,钱包所失只属少数:2)虽然失了钱,人没受伤:3)是别人偷我钱包,不是我偷别人:4) 失了钱包事小,因此而得之教训l意义重大:5) 所失的钱或许正可济人之急:6) 偷钱包的人有可能被圣灵感动自责悔改。我们受亏损时能这样感恩而受益么?三.感恩与奉献分不开感恩必然有所奉献。虽然有物无心的感谢神不喜悦:但只在口头上说“感谢”,却无物也无心的感谢,就显得更虚伪了!其实“凡以感谢献上为祭”这句话已显明感恩与奉献的不可分割,因为所有的“祭”都是一种具体的奉献,而且是只能给神的奉献:没有任何人可以接受别人的祭,只有又真又活的神配受人的奉献。不论用牛羊或财物,都不是神真正要的祭,神所要的是那出自感恩的心,而乐意献上自己的祭。既肯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神,则一切属自己所有的,当然也必愿意给神了。所以“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这句话所指的奉献,包括了:1.专一求神荣耀的感恩奉献。2.既有内心的真情又有具体行为上之表现的奉献。3.把自己身心全部给了神之后,附带自己所有的也愿给神的奉献。这正是神因爱我们,所曾为我们作过的美事一一”上帝既不爱-借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四.感恩必然图报虽然神的恩典不是蒙恩的罪人所能回报的:但真正感恩的人必想报答祂的恩典。纵使明知不能报其万一,也会常存图报的心。感恩祭本身就是一项在外表方面回报的表示。若有人借口”无法回报”,所以就从来没有图报的心,这人可能并未真正蒙恩。神的恩典虽然大到使我们不敢言报,却不会大到使人不“感”图报。人有要报恩的心,就会自动留心可报恩的机会。像那得医治的十个长大癖疯中的撒玛利亚人,回来大声归荣耀给神()。他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不难,回来找到耶稣就颇费工夫了,因为主耶稣没有一定的地址。而且他回来也不能报答什么,只为了可以大声归荣耀给神而已,但这就是他所能为主做的一点心意。又如抹大拉的马利亚留在墓园找那复活了的耶稣,圣经特提到主曾在她身上赶出七个鬼(),暗示她那样为未找到主的身体焦急是因主在她身上有恩典。她既不能阻挡人不害耶稣,更不能叫祂复活,她所能的是带着香膏来找那她以为已经死了的耶稣!事实上她并未膏到耶稣,但她感恩的心意却已蒙主悦纳:所以主先向她显现。五.总结”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祭是多数式的。基督徒该常存感恩的心。神既明说以感谢献上为祭的就是荣耀祂,等于告诉我们常感恩的生活就是讨神喜悦的生活。常存感恩图报的心态,必使我们满足于神所已给我们的恩典,而更有能力靠主胜过现实的困境而有喜乐:常存怨懑之心态,则使我们为那未得着的好处怨天尤人或逃避失败的责任而陷在痛苦之中:所以凡存私心求自己荣耀的必没有神的同在,凡求神喜悦而常献上感谢为祭的,必蒙神悦纳而长进。《圣经》可用很多方法去读,如果我们以“献祭”为主题去读经的话,就会发现整本《圣经》充满着献祭的内容。从《创世纪》4章该隐、亚伯的献祭开始,接下来有挪亚献祭,亚伯拉罕献祭,以色列人藉着利未祭司每年一次献牛、羊的祭,直到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祭物献上。这之前都是死祭,但是自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基督徒所要献的祭,不能是死祭,要献活祭。因此,保罗被圣灵感动时说:“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新约》强调基督徒的身体以心灵的活祭献上,是神所喜悦的。仅仅如此还不够,神还要求基督徒献上颂赞的祭,行善的祭和捐输的祭,这三种祭都是神所喜悦的。
我们为什么要献祭?原因很简单,基督为我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为祭,我们这些蒙恩的人,也应当献祭给神。神不要我们象《旧约》里的以色列百姓献牛、献羊,神所喜悦的祭是以颂赞为祭,因为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神(参。神所喜悦的是行善的祭,因为神是最大的善,基督徒理当以善行为祭献给他,我们“蒙召原是为此”;神所喜悦的还有捐输的祭,《新约》中虽没有提明十分之一的奉献,却提明了捐输是神所喜悦的,是我们得恩惠的途径。
一、颂赞的祭是神所喜悦的
“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这里提到“颂赞”是一种“祭”,既然是祭就只能献给神,不归任何一个人,也不给自己。《旧约》里提到五种祭,就是素祭、平安祭、燔祭、赎罪祭和赎愆祭,这五种祭又分成两类,前两种是无血祭,后三种是有血祭,都是献给神的,人没有资格领受。在《新约》里提到活祭,颂赞祭,行善祭和捐输的祭。“颂赞”祭表示是一种感恩的奉献,一种敬拜的交通,一种发自心灵的诚实之祭,把一切应得的荣耀归给神。
1、颂赞的真意:“颂赞”不是单单把诗歌高歌引吭,唱出来就叫颂赞,乃是以敬畏的心灵和清楚的认识为基础,知道只有生命的神和耶稣基督才是最配得称颂与赞美,而从心灵深处所发出的赞美叫颂赞。如果我们唱歌是因为歌喉好,而在唱歌时有买弄的情绪,心却不懂得为什么颂赞,这不是颂赞,充其量是唱歌而已。因为只有在好的心灵,再加上恩赐的运用把歌喉练到唱得最好,又把诗歌献给神时,这是神所喜悦的颂赞。神宝座的根基就是我们的赞美,神的宝座是以以色列人的赞美为根基(参。
2、颂赞的对象:“靠着耶稣把颂赞归给圣父”,这是讲到颂赞的对象是我们的天父,同时也把颂赞归给圣子和圣灵。“要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因为这是那称呼主名的人嘴唇所结的果子。”我们的嘴唇称谁为主?是我们所信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前面的“神”是指天父,后面的“主”是指耶稣基督。当我们处在最苦的时候,甚至要死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声音------颂赞主,不是哀求人。
3、颂赞祭含义:“承认主名之人”,是指相信耶稣基督的蒙恩信徒。“嘴唇所结的果子”,是指基督徒要过一个献祭的生活。这祭不是牛、羊的祭,不是奉献金钱,乃是颂赞的祭。
“颂赞为祭”这祭与苦难有关,表示越是在苦难中越需要赞美,以赞美胜过苦难。在所有的宗教中,只有基督徒应该是知道,在苦难中还懂得感谢的人。我们不要因为受苦而埋怨神,反而要因被验中为神受苦而感恩。神既许可我们受苦难、受逼 -/迫、受毁谤、受侮辱、受攻击、受冷落、受欺负、受压迫等,其目的是要藉着苦难的磨练,使我们更加成熟老练,生命达到丰盛的地步。《圣经》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只要我扪心自问,所受的苦不是因自己犯罪而产生的果子,不是因自己的恶行所产生的报应,就要感谢神。神所验中要使用的人,先让他被压伤,让他受尽痛苦,像过去的先知施洗约翰,保罗,彼得和众使徒一样。所以,我们当以颂赞为祭献给主,因为这是凡承认主名的人嘴唇所结的果子。
《圣经》为什么要提“嘴唇的果子”而不提鼻子的果子,耳朵的果子,手脚的果子?因为嘴唇可能成为生命之树,也可能成为祸害之根。嘴唇既可颂赞神,也可咒骂人。一个能勒住自己舌头的人,是一个完全人也是能把颂赞当作祭献给神的人。《圣经》里有很多的果子,比如有“福音的果子”,“工夫的果子”,“光明的果子”,“仁义的果子”,“圣灵的果子”和“嘴唇的果子”。“嘴唇的果子”在《新约》里只出现一次。嘴唇的果子是颂赞神,就是当一个基督徒为主受苦时,所能献上最好的祭是颂赞。一个人在受苦时讲的话,就是这个人这时的灵性实际。
4、“承认主名”的背景:初期教会的信徒在政zh i上要称呼罗马皇帝该撒为主,那时在耶路撒冷有18万罗马兵丁“照顾”他们,唯恐他们爆发g e命,而且叫大希律王来统治犹太人;在信仰上要称呼耶和华为主。如果在这之外,要另外称呼一个主,那是大逆不道的,是政zh i和信仰都无法允许的。因此,当基督徒称耶稣为主时,犹太人就起来逼 -/迫他们。今天我们称耶稣为主,是小事情。但是2000年前在犹太人中要这样称呼是要作好受苦和受死的准备。那时有很多基督徒从耶路撒冷到别国去避难。《新约》中有2卷书信是特别强调称呼耶稣为主的。一卷是《罗马书》“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另一卷是《希伯来书》“凡称呼主名的人,他的嘴唇要结出果子”。
为什么称呼主名就是嘴唇的果子呢?人称呼耶稣为“主”,是表示这人有基督的生命,因为“若不是被圣灵感动,没有人称耶稣为主的”。“称呼主名”不是有口无心地说:“主啊,主啊”的人,乃是在苦难中仍然称颂神,生命成熟到一个地步,再大的苦都不能使我离开主,不能使我怀疑主,不能使我埋怨主,不能使我丢弃主,反而藉着这些苦难使我更亲近主,更颂赞主。这就是“凡称呼主名的人,就结出嘴唇果子”的意义。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FlaviusJosephus,37-101(,当他看到基督徒死的时候不是哀求,反是颂赞,他莫明其妙。他说:“基督徒被丢在狮子面前,他们颂赞耶稣。原来那位已经被钉死的耶稣,就是他们所说的主,而且说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他们以笑容,以颂赞迎接狮子的口,狮子的爪,这是我不能明白的。”约瑟夫成了一个活的见证人。
二、行善的祭是神所喜悦的
“只是不可忘记行善-----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有许多宗教的善男信女,他们求神拜佛,烧香献祭,不过是从自私的出发点来建立宗教的动机。但是基督徒的信仰动机是“信服基督,并为他受苦。”保罗在说:“我把福音传给你们,不但叫我们信服基督,而且为他受苦。”这样的信教动机,说明我们不是存一个领受恩典,领受福气,领受平安的自私动机,乃是在真理面前降服,然后照着真理的导师耶稣基督的话去做。我们不但信服基督,领受因信基督得永生的应许,我们也效法基督,照着基督的脚踪行。因此,受苦是我们每一个跟随主的人很重要的功课和很重要的责任。耶稣说:“你们要学我的样式,负我的轭,我的担子是轻省的”。一个人跟随主的时候,他与主发生生命的关系。第一步是因信而领受主的恩典,第二步是效法主的生活和跟随主的脚踪,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行道。
今日讲台的信息以什么为主?是以道德为主或是以救赎为主?历世历代的教会讲台都有这两种主流。重视救赎的人常常忽略基督徒要过一个反照神形象样式的生活。注重道德的人,常常忽略救赎之恩和耶稣宝血赦罪的教义。所以就形成了两个偏差,注重福音的就忽略生活,注重生活的就忽略救赎。其实两方面都要注意,要注意次序,救赎是因,道德是果,生命是因,生活是果,信仰是因,行善是果。
很多不了解基督教的人总是说:宗教都是一样的,是劝人为善的。其实是对基督教的误解或一知半解。宗教讲善是共同的特性,不讲善的宗教不叫宗教。宗教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这个道理“三岁孩童都知道,八旬老人做不到。”其它宗教讲行善是从修身讲起,从外面做起,凭自己努力;基督教讲行善是从生命的改变讲起,从里面讲起,神给你一个行善的力量,这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注重行善而不注重福音的大能,人会活得非常辛苦,因为忽略了只有福音才能真正产生善的果子,忽略了神的救赎和白白赐给人的恩典并行善的力量,这是本末倒置的事。
三、捐输的祭是神所喜悦的
“只是不可忘记------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颂赞的祭是以内心为重,行善的祭是强调行为的表现,捐输的祭是突出对别人爱心的关怀。因为我捐输的时候,藉着爱看得见的人表示我爱那看不见的神。做在他们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耶稣说:“你做在这小子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旧约》说:“借钱给穷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
“只是不可忘记”,表示这三种祭是何等重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神为什么要我们献“捐输的祭”呢?
当我们领受新生命以后,神要操练我们的生命使之早日成长,于是神许可我们在苦难中受试炼,叫我们以颂赞为祭献给他。神要我们流露新生命的生活,叫我们尽上行善的本分,荣耀他的名。而且神要我们对他人有看法上的改变,有爱心的行动藉着捐输在关怀别人的事上表现出来。
神是善的本体,基督徒要预备行善。保罗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他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要我们行的”。神心目中的善是什么?是我们去帮助人的行为吗?不一定。因为善行不是人定的标准,是神定的标准。什么叫善?善的标准在哪里?内容又是什么?全世界没有一本书比《圣经》讲得更好的。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我感谢神,我们思澄堂的弟兄姐妹在捐输的祭上做得很好,无论是去年8月的“云娜台风”,或是今年印度洋由于地震引起海啸带来的灾难,教会一报告,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这就表示我们的信徒在捐输的事上乐于参与,这是蒙神纪念,讨主喜悦的事。
“世人哪!”这里不仅是说以色列人,也是指世上所有的民族,是关乎全世界的人。
“耶和华所指示的善”是什么?4件事:1、行公义。2、好怜悯。3、存谦卑的心。4、与神同行。这里的善不是指?Q济穷人,或帮助饥饿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善的一种表达,但《圣经》给我们提出了善的四大原则。
1、行公义。一个行善的人,如果不是存着义心去行,而是存着自私的心去行善,在神看来就是不善。行善的人要以义心为原则,再去行善,那才是真正的善。什么叫义心呢?心存正直,符合公正,圣洁无私,成全真理。因此要成为一个义人有4个条件:从心理状态讲是正直的人;从道德本性讲是圣洁的人;从生活内容讲是活出真理的人;从对罪恶态度讲是认真对付的人。什么叫善?魏忠贤说:“对我好的是好人,对我不好的就是坏人。”但是《圣经》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是要你行公义。”
2、好怜悯。行公义与好怜悯是两个相反的事。我们看见一个很讲公义原则的人,常常是缺乏同情怜悯的人,这就不是善了。如果人以义来审判一切,却没有爱心来改变一切,还是不够完善。神为什么要把“行公义”与“好怜悯”这两个不同的事合在一起呢?注意,行公义是对自己说的,要求自己在行事时,要行在公义的原则里;“好怜悯”是对别人说的,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的义来强迫别人和自己一样,要怜悯别人,这叫好怜悯。要把这两件事合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们常常是反过来做事,对别人是行公义,对自己却是好怜悯,因此我们行不了善的真正原因也就在这里。但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为你我立下了好的榜样。他的圣洁无人超越,但他对罪人爱的包容也照样无人可以超越他。他凡事受过试探,却没有犯罪。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对罪人却显出爱心、同情、体恤、忍耐、宽容、等候和盼望,并以圣洁的生命不断的感化改变我们,这叫真正的善。
3、心谦卑。我们为什么要有一颗怜悯人的心?要知道是我们先受神的怜悯,蒙爱成为神的儿女。我能蒙恩,不是我比别人有什么好,这是出于神的怜悯。既然神怜悯了我,我就要怜悯别人。但是要注意一件事,当我们怜悯人时,不要居高自傲,不要从施恩者的态度来向人怜悯。否则,我们一面施恩,一面骄傲,这是在犯罪,就是不善。一个真正怜悯人的人是谦卑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算不得什么,知道自己经常从神领受更多的怜悯。怜悯人却不谦卑自己,就是把自己当作神的样子,执行施恩的责任,却夺取神的荣耀,这是很危险的。谦卑有不同的情况,有人谦卑是因为没有本钱骄傲,不得不谦卑,如果什么都不会还不谦卑,就不象样了;有人有资本骄傲,却仍然谦卑,这才是真正的谦卑。《书》里说:“神坐在至高之处,却谦卑察看世人。”谦卑的人常常会感到自己不够谦卑,骄傲的人常常不感到自己正在骄傲。谦卑的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谦卑的人是永不止息地追求真理的人,停止追求真理的人是个骄傲的人;谦卑的人是尽所能地看到自己不是完全的人;谦卑的人是不断把荣耀归给神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看别人比自己强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常常看到自己的亏欠,又只看别人优点的人。谦卑的人是一个不居功自傲,俯就卑微的人。“世人哪,神已经指示你何为善,------就是要存谦卑的心。”
4、神同行。《旧约》里提到与神同行,《新约》里提到跟随基督的脚踪。人要与神同行和他的心志有关,象以诺一样在他65岁的时候,就定下心志要与神同行。他有300年的时间与神同行,最后被神活活接去,“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耶稣降卑的第一步是在世上被生下来放在马槽里。耶稣人性的最后一步,是死在十字架上。一个与神同行的人就是跟随基督脚踪的人。
《希伯来书》说:“不要忘记行善”。但是,行善不是我们得救的本钱,行善是我们得救的见证。善不是照人的标准,善是照神的标准。善不只是做好事,用钱Q济而已,善是先行公义,后好怜悯,以后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耶稣说:“你们行善不可灰心,到了时候必定有收成。”所以,捐输的事要做,因为这是神所喜悦的祭。有时候我们基督徒很难做人,有时候错钱给人,结果人家不还,好心做错事。有时我们的爱心被人骗,心里懊恼,想想以后再也不行善了。但是,最后想被骗的人总比骗人的更蒙神悦纳,因为骗人的是神不喜欢的。当耶稣医治了10个大?q疯病人,结果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把荣耀归给神。耶稣问:其它9个在哪里?他们没有回来感谢。耶稣也不因为很少有人回来感谢就从此不施恩,虽然感恩的人很少,但是还要尽量行善。
总结:颂赞是祭,是在苦难中把赞美归给神;行善是祭,是把新生命表现在新的生活中,让生命中的善彰显出来;捐输是祭,是对别人用爱心的关怀,把钱捐出来对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帮助。所以,颂赞是对神,行善是对己,捐输是对人,这是基督徒领受新生命后所要过的荣耀神的生活。求主加添我们的力量,让神在我们的口中得着颂赞,从我们的新生命里彰显新生活的善行,也让他人从我们的爱心中领受捐输的帮助,这三个祭我们要一直献,直到主再来的日子才停止。这样的基督徒一定讨神的喜悦。讨神喜悦是基督徒信仰的关键,是生命的中心,是生活的根基,是施爱的动机,是一生的追求。今天的基督徒如何讨神喜悦呢?《圣经》告诉我们有三种祭,可以讨神的喜悦,就是献颂赞的祭,行善的祭,和捐输的祭。
.
主题经文:
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甚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父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引言:祈祷是上帝赐给我们人类的权利和福气。祷告是和神交谈。祷告乃是我们的天父特为祂的儿女所设立与祂相交的方法。祷告常常受人误解。它被认为是人与这位圣洁可畏的神之间的一种模糊而神秘的关系。神的话并没有这样的教导,反而告诉我们,神是我们的天父,祂喜悦和祂儿女沟通。我们和天父的关系应该是完全的信靠、忠心和顺服,我们做神的儿女,应以敬爱和感恩与祂亲近,就像;5: 14,15)所说,我们的祷告是表示我们相信神会听我们,若不如此,便不是祷告,祷告不只是话语,也是对神的态度和心声的一种表达。基督徒的祷告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基督徒属灵生命的源头就是基督,基督徒若不用祷告连接属灵生命的资源,他便要失败。因为若非基督在他里面活着,同时他也活在基督里,并且藉着他活出基督的生命,他绝不能过基督徒的生活。我们诚恳的盼望:通过关于[祈祷]的经文分享,能发现祷告的重要,而开始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与天父交谈。请记住:主耶稣曾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13,14)主题:祈祷是上帝的怜悯和应许,有圣灵的代祷和帮助,我们只要奉主耶稣的名祷告,谦卑坦诚地按照神的旨意求,必蒙应允和赐福。本论:(一)祈祷的必要性:1.祈祷是神的怜悯: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垂听仆人的祈祷恳求,为自己使脸光照你荒凉的圣所。我的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2.祈祷有神的应许:「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3.靠圣灵的代祷和帮助: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著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二)蒙神悦纳的祈祷:DD赞美,感恩,认罪,代祷,祈求。1.奉主名照神的旨意求:,14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甚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2.谦卑坦诚地祈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凡求告耶和华的,就是诚心求告他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原文是贫穷)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3.将一切的需要告诉神:a.凭信心、不疑惑:只要凭著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b.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c. 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神: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三)遵照主的教导祈祷:1.祈祷的高度: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父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2.祈祷的广度: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3.祈祷的深度:a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4.祈求神的国度:b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结束语:祈祷是神对我们的怜悯和要求,是我们生命的必需;祈祷的我们与神相交和侍奉神的最主要的一部分。因为神只将祂的恩典和圣灵赐给那些诚恳不断地向祂呼求并感恩的人。要想蒙神悦纳垂听,我们必须:第一,要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向父神祈求;第二,按照神的旨意祈求祂所命令我们向祂祈求的事物;第三,要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第四,我们无法满足自身生命的需要,也无法安慰我们的愁苦,我们必须谦卑俯伏在神圣威荣的权能神的面前;第五,我们虽然不配,神必因着主基督的缘故,应允我们的祈祷。我们祈祷的范围、内容和智慧,主基督早已在以及有关祈祷的经文中告诉我们了,我们应当用心灵诚实遵照主祷文所教导的原则和方法,靠主的恩典和圣名,坦然无惧地向父神切求,必蒙祂的悦纳和垂听。祈祷和神的话语是我们生命长进的必须,是教会侍奉和福音使命的必须,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须,更是我们战胜仇敌魔鬼的、无坚不摧的、强大的武器。感谢的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将祂的生命、赦罪的恩典和祂的灵赐给我们,感谢祂将祂的话语和祂的名赐给我们,我们要以真诚的祈祷和赞美的诗歌称颂祂的名,我们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祂,我们要将尊贵、荣耀、权能、智慧都归给天父上帝和我们的主基督,直到永远。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