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啊,你可以默默无声,专心等候神吗?如果我落在受人攻击的境况中……
大卫向神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并再次坚定了信心。祷告能帮助我们释放自己在感情压力下的紧张。我们相信神是我们的盘石,拯救和高台,神就将改变我们对人生的整个看法。当别人伤害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便不再成为怒火的奴隶。当我们安歇在神的力量里时,就没有甚么可以动摇我们。
在这个竞争的世代里,我所凭借的是甚么?
人喜欢用荣誉、权力、财富或特权来衡量人的价值。我们甚至认为拥有这些的人是举足轻重的。不过照神的标准,这些人只不过是“呼出的气”。有甚么能使神的天平倾向我们这一边呢?那就是相信神并且为神做工。财富,荣耀,权力或特权在神的眼中毫无价值。我们为神忠心做工,就有着永远的价值。
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上帝;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上帝。参考经文: ;;约翰叁书1:提要 这是一首完美的信靠之歌,值得我们细细研读默想。虽然大卫无法用人类有限的文字来诠释上帝完全的、绝对的、永远不变的能力与保障……等,但从本诗中仍能窥见,上帝乃是我们可亲近的上帝。他两次提到:「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我的救恩是从祂而来。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因为我的盼望是从祂而来。(Find rest, O my soul, in God alone.-NIV)」大卫明白:「唯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安息。」第一次他说:「我的救恩(salvation)是从祂而来。」第二次他说:「我的盼望(hope)是从祂而来。」这是他生存动力的两个轴心。对大卫而言,上帝是他生命的唯一根源与光荣,唯独上帝才是真实的,是他生命的一切。因此,他要默默专心等候上帝,他有如此的认知,是何等宝贵!
大卫的信心因着更深的等候和依靠,从「必不很动摇」,到「必不动摇」。他也亲身经历上帝,从他见证说:「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到他更深一层的体会到:「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他从客观的认知,到主观的经历,这是信心的历程。至终他能洞悉「能力都属乎上帝,慈爱也是属乎上帝。」而上帝的「能力」与「慈爱」,乃是我们信心的基石。亲爱的读者,你领会到这书宝贵之处了吗?让我们也能回应大卫的呼吁,在主面前「倾心吐意」,将上帝应得的荣耀归给祂。
默想1.在本诗中,大卫再次向我们介绍上帝。祂乃是我们的:(一)拯救、(二)磐石、(三)高台、(四)避难所。如何使这些应许,从客观的认知,成为我们主观的经历?这正是每位信徒,在信心成长的历程中,需要加以操练的。求圣灵帮助我们更深地经历主。2.上帝无限的能力和完全的慈爱,乃是我们信心的基石。因为「能力和慈爱」是属乎上帝的,唯有专心倚靠上帝、耐心等候上帝的,必能在祂里面得着安全与稳妥。亲爱的,将你的心归祂,默默无声等候祂,你就必不动摇。赞美的金言1.凡仰望、赞美上帝的人,上帝的应许绝不令他失望羞愧,上帝要照他的信心成就大事,这要成为他头上的华冠,胸前的明星。──CHS2.上帝的儿女,在任何患难之下,都应当开口赞美。眼睛可以掉眼泪,口仍可以赞美。──JE赞美的经文1.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我的救恩是从祂而来。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2.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上帝,因为我的盼望是从祂而来。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上帝;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上帝。3.上帝说了一次、两次,我都听见,就是能力都属乎上帝。主阿,慈爱也是属乎祢,因为祢照着各人所行的报应他。赞美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慈爱属乎祢,信实、公义属乎祢,恩惠、平安、喜乐也是祢的。我们要时时倚靠祢,在祢面前倾心吐意,因为祢是我们的磐石、山寨、避难所。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
英国圣公会大主教──莱尔,在他的著作里提到“疾病”对人的益处。他说:“疾病能帮助人想到死。许多人生活在世好像从不知道自己会死,对死毫不作预备。疾病能叫人想起他们所忘记的事。”疾病能感觉到健康时,根本感觉不到的事情。
莱尔又说:“疾病能帮我们改变生命的愿景。长期的疾病能改变人对世事的评价;以前认为重要的,现在能淡然处之。例如,一个贪爱钱财的人生病的时候,就觉悟到他的钱不能在他生病时给他安慰。”
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的心灵特别软弱,无论曾经多么风光,在病床上他再也不能做什么。有句话说:“有钱人只有在病的时候,才会充分感觉到钱财的无能。”疾病能使人淡薄名利。印度知名的布道家──孙大信说:“一张病床常常可以为基督作许多讲台所不能作的工。”
还有“疾病能使我们谦卑。我们的本性是骄傲的,但疾病把我们众人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知名的清教徒牧师华生(Thomas Watson)说:“当神把我们的背放在病床上时,我们就只能仰望天上。”
最后,莱尔说:“疾病叫我们预备迎见神。”神不是无限的延长我们地上的寿命,而是为我们预备了荣耀复活的身体。祂拿走我们的年轻,是要我们渴慕更美的永恒。祂许可我们失去健康,乃是提醒我们要迎接复活。所以基督徒不用惧怕死亡,或任何灾难,因为这些都不能夺去我们的永生。
我们不要在疾病中埋怨神,而是要仰望神,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神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但为什么一定非得要有了病,或是遇到不幸的遭遇,才被迫进入生活中本来就应该有的安静时间呢?“匆忙”是现代生活中许多人愤怒和挫折的原因,因为太忙了。我们一忙起来,就顾不得许多,跟人的关系也容易变得紧张。当你凭着血气做每件事,内心就充满了压力,生活就不成为享受,反而成为日光之下的劳苦愁烦。
你说:“为什么我要花时间亲近神?”因为神渴望亲近你,祂乐意向你施恩,祂要对你的心说话,要显明与你有关的事。,诗人说:“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我们若肯谦卑自己,安静等候在神面前,从神那里支取能力,就能成为许多人的祝福。神要把“靠祂安稳”的心,放在我们里面。我们的问题常常是不肯给神时间与机会。我们想要要倚靠钱财,倚靠势力、才能,结果常常心里焦急。神说:“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神要我们等候祂,经历“如鹰展翅上腾”的喜悦。
挪威知名的牧者魏思洛夫(Carl Fr. Wisloff)说:“‘平静’与‘安稳’是不可分的,‘安稳’乃从‘平静’而生。”今天很多人不能平静,因为错把“成功”当成了追求的目的。工作的果效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但“成就感”不是属灵生活中的最高点;“与主密契”,与主之间的亲密关系才是。主要我们享受人生,经历在人生旅程当中与祂同行的美好。祂看重我们跟祂之间的实质关系,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祂要我们内室中安静等候祂,祂会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们。记载:“夜间露水降在营中,吗哪也随着降下。”吗哪不是在纷扰中降下的,而是在安静之中。当日头一发热,吗哪随即消化了。
所以聪明人懂得安静等候神,按着神的步调与祂同行。主耶稣从不匆忙,而是很安稳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主向我们展现了“静默先于行动”的生活方式。,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
主耶稣知道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祂要倚靠圣灵,和父所赐的能力,才能够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彼得说:“因为神与祂同在”。
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当祂道成肉身到世上做人的时候,祂约束自己的神性,与我们认同,凡事和我们一样。祂的人性要完全依赖天父。,约翰说:“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
记载:“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痲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痲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
主耶稣为什么在大家都期待祂的时候,退到旷野去祷告呢?因为祂要明白父的心意。主耶稣开始出来传道,很多时候是在迦百农,但祂的名声很快的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记载:“天晚日落的时候,有人带着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耶稣治好了许多害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他。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主耶稣独自一人退到旷野,透过祷告与神交通。旧约以赛亚书50节4-5节,提到神的义仆,经文说:“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
始祖亚当在伊甸园里的失败,就在于不听神的话,吃了神所吩咐不可吃的那棵树上的果子,成了背约的人。基督是末后的亚当,在肉身中间祂完全顺服神。主耶稣要知道父要祂作什么,祂完全没有自己。亚当在“吃”的事情上失败,主耶稣顺服天父,,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所以我们常常看见主耶稣在安静中与父神相交的记载。比如,,经文说:“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记载:“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
:“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耶稣往橄榄山去做什么?不用说,一定是去祷告。当耶稣被卖的那一夜,祂在客西马尼园里祷告。
当主耶稣一早到旷野去祷告的时候,马可说,西门和同伴追了他去。遇见了就对他说:“众人都找你。”我们会想,“众人都找我”表示我很重要,我很有价值,我感到很被尊重,我感到工作很有成就,仿佛走上了“星光大道”,心里飘飘然的。
可是主耶稣不是这样,甚至这样记载:“众人去找他,到了他那里,要留住他,不要他离开他们。”如果你看,约翰说:“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主耶稣完全不为所动。为什么?因为祂知道众人心里所存的。
很多人来找耶稣,是出于好奇、为了看热闹、为了看神迹、为了吃饼得饱,主耶稣不把自己交给众人。当西门和同伴因为众人的要求,追着来找祂的时候,记载:“耶稣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往别处去,到邻近的乡村,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于是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
主耶稣拒绝虚浮的荣耀,不跟门徒回去享受众人的“拥戴”,因为祂不求自己的荣耀,只求独一之神的荣耀。祂不因为肤浅的群众要求,而更改行程,不去做父要祂做的事。祂清楚知道祂奉差原为了什么。
当众人去找祂,到了祂那里,要留住祂,不要祂离开他们的时候,记载:“但耶稣对他们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神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路加说:“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今天我们是否能够像主这样,不追求群众的拥抱、虚浮的荣耀,而追求神自己?是否愿意多给自己安静的时间,好与神亲近?,主耶稣为门徒向父祷告的时候说到:“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
弟兄姐妹,因为我们不属世界,所以不要照世界的样子。当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与主相遇蒙召之后,他没有上耶路撒冷去,去找那些比他先作使徒的。他往亚拉伯去,从亚拉伯回到大马色以后,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就是彼得,和他同住了十五天。
保罗在亚拉伯的旷野与神交通,领受启示,直到清楚晓得神要他做什么,他才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
有一次乔治‧穆勒的同工告诉他,说“没有时间读经祷告”,穆勒回答他的同工:“工作可以少做一小时,使心灵在神完全的光照之下,要强过五小时在自己的意念下行事。”
弟兄姊妹,安静听神的话语,是我们认识神、尊崇祂的最好方法。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在主爱里的歇息、更新,使我们充满灵力,在面对每天的责任时,都能像保罗那样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愿主帮助我们,用祂的话语引导我们,使我们得知当行的路。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在我们成圣的过程里,何等需要你的恩手扶持。你要我们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感谢你自己给我们作了榜样,你的柔和谦卑、时时倚靠天父,叫父在你身上得荣耀。帮助我们能够效法你,跟随你的脚踪行。主啊,有时你借着疾病,把我们从紧张忙碌中隔离出来。帮助我们不沮丧、不埋怨,而是为着你给我们机会安静感谢你。借着今天的信息,帮助我们明白,你是要借着圣灵用微小的声音对我们的心说话,提醒我们的耳朵,使我们享受你的同在,谢谢你借着你的灵,把你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主啊,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感谢你这样爱我们,乐意教导我们。我们为这一年新的经历和新的学习仰望你,求主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因为顺服你,蒙受更大的福气。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
有一个孩子祈求生日那天能有个好天气,结果却下了雨。有人对他说:“你看吧,神没有回应你的祷告。”孩子说:“不然,祂确实回应了,神永远回应人的祷告,祂对我的回应是:“不!”“
不要以为神“照我的意思,成全我所求的”,才是“回应我的祷告”。当事情发展不合我心意的时候,我就一直等,等到合我意了,我才觉得“神听了我的祷告。”是这样吗?不!我们可能求的不对,但神的回应绝对正确。
小孩子求生日那天有个好天气,神却让那一天下雨,因为神认为那一天下雨,比艳阳高照更好。小孩子凭着单纯的信心接受神的回应。
合神心意的祷告,前题不是“我的需要”,而是“神的荣耀”。基督徒祷告的方向不是“我要得什么”,而是“主要我得什么,要在我身上成就什么”。
基督徒的祷告是“在圣灵里祷告”。什么叫“在圣灵里祷告”?十九世纪有一位神所重用的仆人,从四个角度来看。他说:一,祷告的心是圣灵所预备的。第二,祷告的话是圣灵所感动的。第三,祷告的事是圣灵所启示的。第四,祷告的能力是圣灵所提供的。从这四个角度理解什么是“在圣灵里祷告”。
是施恩叫人恳求的圣灵感动我,使我知道要祷告,我才想起来要祷告。基督徒带着信心,在圣灵的感动之下所作符合神的旨意和应许的祷告,凡奉主名求的,神必答应。我们从来不是用祷告来“摇动”神的手,而是神“施恩的手”帮助我们,借着我们的祷告,成就成就祂自己心意中所定的。
,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的圣徒祷告,保罗的祷告是:“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的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第10节,保罗接着说:“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的多知道神。”
我们为自己明白神的旨意,为自己能活出与蒙恩身份相称的行为,向神祈求,神一定垂听。还有为我们能够行善,在一切善事上多结果子来祷告,神不能不答应。,保罗说:“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因为这本是神的旨意,是神借着基督救赎我们的目的。,保罗说:“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
还有我们为我们能胜过老我、得胜试探祈求,主一定听,因为祂要我们“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那么,我们生活的需要呢?比如,台风要来了,我们可以这样祷告:“主啊,若是你许可,求你使台风转向或减弱。若是必定要来,求主给我们坚忍,得胜的能力。在困难中显出爱心,叫你的名得着荣耀。”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神愿意回应我们祷告的热情,主所赐的总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因为祂关心我们今生和永恒的福祉。祷告必须带着对神回应的期盼。很多时候,神没有对我们的祷告立刻回应,因为我们心里并不期盼。我们祷告是祷告了,但是一面祷告,一面心里没有属灵的期待。
我们一面祷告,一面心里说:“神啊,我把心里虔诚的愿望跟你说了,假如你不立即回应我的祷告,我也不会焦急烦恼;即使完全不作回应,我心里也不会很失望。”忽略寻求神对你所求的回应,这就显出你的祷告并不热切,并没有带着足够的热忱在祷告。有哪一个农夫若看不到收成,会说“没关系”的?不,他心里一定急死了,神看重我们对于祷告回应的期盼。
新约圣经提到许多“立刻”的回应,尤其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看见“立时热就退了”、“痲疯病立刻痊愈了”、“眼睛立刻看见了”……这样的记载。当患血漏的妇人,夹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意思说:“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愈。”记载:“于是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
请留意,马可说:“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顿时”,英文at once“立刻”、“突然间”、“马上”,耶稣觉得有能力从祂里面出去。
很多时候我们祷告是祷告了,但是并不迫切。查尔斯‧芬尼是一个很看重祷告的人,他讲过一段话,他说:“当一个罪人悔改的时候,他的情感状态适合神来赦免他,神既然早就预备好在这种情形下赦免他,因而当罪人改变自己的感觉而悔改的时候,神就无须为了赦免他而改变自己的情感。”
如果人的悔改是神动工的关键,我们的祷告要有果效,也要在情感上正确,是合乎神的真理。用人的通俗说法,我们自己心里都不急了,神急什么呢?为这个缘故,神借着圣灵帮助我们,圣灵使我们懂得谦卑恳求,并且心怀相称的渴望。
我们先来看主耶稣祷告的榜样。,记载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祷告的情景时,路加提到:“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在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祂在客西马尼园里恳切祷告。“恳切”就是“带着强烈的渴望”。主耶稣祷告到“满身流汗”,不是因为天气炎热。其实那时候天气很冷的,甚至夜里是需要烤火的。主耶稣恳切祷告的时候,祂的汗珠就像大血点那样滴在地上。
先知以利亚求神下雨的时候,他“恳切”祷告。以利亚怎么祷告?圣经说,他“屈身在地,将脸伏在两膝之中”。
神重用美国大布道家葛培理牧师,因为他也是这样一位随处恳切祷告的人;甚至就在众面前,他就跪下来祷告。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为什么神要我们心里怀着这种“强烈的渴望”?查尔斯‧芬尼解释,说:“因为这些强烈的渴望,生动地表达出神浓烈的爱。”
神爱我们,祂早已经预备好我们所求的,但我们在情感上还没有预备好,我们跟神的情感不一致。神早就预备要听祷告,照我们所求的应允我们。,经文说:“他们尚未求告,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
,使徒约翰说:“我们若照神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虽然知道我们所求的完全合乎神的心意,但若我们心里一点也不迫切,不是带着真诚的心向祂恳求。当我们得到所求的时候,对神也就不会有浓烈的情感,对所得到的恩典恐怕也不会珍惜,等不多久,随即忘了。这是人性。
为什么我们的祷告不迫切呢?因为缺少“无助感”。挪威神学家哈列斯比(Ole Halles by)说过一句话:““无助感”是祷告的强大推动力。”他说:“祷告与“无助”是不可分开的。只有那些求助无门者才真正地在祷告。”
一个无助的人,用他全副的精神向神求。神看重我们因为无助,向祂发出的“情词迫切”的直求。因为这样的祷告是最真诚的、最恳切的。信心坚定迫切的祷告,常常能叫神立刻动那美善的工。,大卫说:“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祂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祂面前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
当彼得快要沉入海中的时候,他向主呼求,说:“主啊,救我!”主就伸手拉住他,叫他不沉入海里。考门夫人说:“神最喜欢祂的孩子用手紧紧抱住祂,因此神常常给祂的孩子们一些绝望。”很多宝贵的东西,神不要我们轻易就得到,免得我们看为平常,不知珍惜。
祷告不但带着热忱,也要尽可能具体,不要含糊笼统。神并不看重由华美词藻堆积而成的空洞祷词,而会倾听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保罗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把你的需要具体的、明确的告诉神,并且留意祂的回应。因为神乐意我们体察祂在我们中间如何彰显大能。祂愿意我们在大事、小事上都经历到祂。当然,神会试验我们的信心。为了我们的信心能长进,祂刻意为我们“忍了多时,不立刻回应我的祷告”。司布真说:“神对我们祷告的答应耽延,环境似乎明显跟我们反对时,不单是信心的试炼,也是我们用坚信来尊荣神的机会。”
你说:“我为一件事情祷告了好多年,没有看见任何改变,还要祷告吗?从环境看来没有任何希望的征兆,还要祷告吗?”当然要。你要知道,当我们领受神的应许的时候,神会退后,看看我们究竟相信多少。冬天埋在地里的种子,看起来好像死了,但其实不然,它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和丰收作准备。
主耶稣要我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甚至设比喻教导门徒。,经文说:“耶和华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神的灵感动诗人说:“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并没有推却我的祷告,也没有叫他的慈爱离开我。”
如果你只顾自己的需要,可能一时看见神对你所求所要的,好像没有任何动静,你就放弃了。但你若在这件事情上寻求神的荣耀,就应该不住的祷告,因为这不是为你自己,乃是为基督和祂的国度。
农夫晓得,田里的庄稼撒了种以后,不是立刻就可以收成的,要继续浇灌,随时注意,忍耐等候。,诗人说:“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你要专注的看神对祷告的回应,但心里不是焦急的。神会以祂的方式,而不是我们所期待方式,完成祂的工作。
神看重我们心里所存的盼望。当我们在神面前陈明一切之后,要“儆醒”等候主的回应和引导。当知道主必预备,并且祂会信实的带领我们,我们应当心被恩感,时时称颂神。在祷告中有更多的感谢。
最后我们以的经文,作为今天讲题的结束:“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他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人算甚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眷顾他。”你看重我们的祷告,那些按你心意,带着切盼的热情所发出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为你所喜悦。帮助我们懂得在祷告中聆听你的声音,懂得在祷告中运用信心,以致于我们的态度在你面前是恳切的。赦免我们在祷告中常常只看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寻求你的荣耀。求主更新我们,用你的活泼的道建立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多贴近你的心意。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诗 62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 -
听到出乎意料之外的疾病预测或坏消息,往住令人感到非常不安;霎时间,所有生活常态都不翼而飞,一切计划都要暂时搁置,而我们的生命亦变成一天的难处一天当了。这种事情发生,可以出于很多不同的原因,此时我们会感到迷惘、困惑、和前途未卜。
面对危机时,有以上的感受是正常的,那么,诗人为什么说:“我必不动摇”呢?难道他从来都不会因生命中的遭遇感到困惑吗?
不然,因为我们清楚看到,诗人觉得他是“毁坏歪斜的墙”和“将倒的壁”。他感到伤痛和脆弱,然而他仍重复说,他在神里找到安息和盼望。当经历困境时,我们不用掩饰我们的感受,我们可以像将倒的壁那样,坦诚地表达我们的感受,但我们却总有办法保持不动摇的。
诗62篇的诗歌,向我们发出一个美妙的邀请:“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在他面前倾心吐意。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这是一个奥秘:当我们感到脆弱,又愿意在神面前倾心吐意的时候,我们的心便能打开接受这坚固如磐石的根基,就是爱我们的神赐给我们的。我们或许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生命里的事,但我们却时时得到邀请去全心倚靠神。无论发生什么事,甚至是当我们感到快要倒下时,我们仍然必不会动摇。
祷告主啊,惟独祢是我们的磐石和山寨,所有能力和恒久的爱都是从祢而来,我们信靠祢。奉耶稣名祈求,阿们。
诗 62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 -
我们一家人在讨论岩石(rocks)和石头(stones)的分别。它们之间是否有分别、抑或只是同一种东西的两个不同名称呢?
对研究地球的地质学家、建筑师和玉石收藏家来说,岩石是任何未经人手处理的矿物质,所以,它可以是一座巨型大石、也可以是一颗小圆石。岩石经过切割和琢磨,好用来建造某些东西或作其他用途时,例如成为建筑物或马路的一部份,它就成为石头了。
我们要当心,不可把以上的定义硬加在圣经古旧的经文上;然而有趣的是,圣经中称神为“磐石”(the Roc祂) 或“我的磐石”,有超过四十次之多,而很多次都是在诗中出现的。耶稣基督也被称为磐石,而论到建立神的教会和国度时,祂更被称为顶石和房角石。
当你想到高台时,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形象呢?一座结实、坚固、有力、不会摇动的结构?神就是这些特质的总和;在神里面,藉着耶稣的救赎大功,我们是稳固、有保障、和安全的。神不变的爱的能力,远远超越任何企图恐吓我们的攻击。我们可以“时时倚靠他”。如果我们倚靠财富、地位、或世人的谋略,我们必定徒劳无功。然而,“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在祂里面,我们的前路必然是稳妥的。我们的心灵唯有在神里面找到安息和拯救!
祷告神啊,惟独祢是我们的磐石和我们的拯救,没有人像祢。主啊,求祢帮助我们倚靠祢,好叫我们永远不会动摇。奉耶稣祈求,阿们。
向祂倾心吐意。
以下是从丧失中重振旗鼓的五个关键:
一、慢性处理你的悲伤。惧怕、怒气、忧虑、抑郁、不满、无助感和悲伤都很正常。压制或否认它们的存在毫无益处。上帝创造我们的感官,不期望我们在悲伤之时假装高兴。“哀痛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对上帝诚实地敞开,“向祂倾心吐意”,祂就会安慰你。
二、接受帮助。在不幸的事情发生之后,孤立自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和支持,蒙召去分担彼此的重担(参。
三、选择正确的回应。选择苦毒,你就是在伤害自己,并且关上了幸福大门,因为你不可能同时经历幸福和苦毒。最近发生在加州的几起野火灾难中,有些受害者说:“我们失去了一切,非常伤心,但我们会像大家庭一样共同努力,重建家园。”另外一些受害者说:“我的生活完了!我活不下去……我再也振作不起来了。”你可以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相信上帝与你同在,帮助你重新振作起来。
四、明白你的喜乐从上帝而来。环境和喜乐没有关系。喜乐由心而生,是基于你信靠的主体,而不是你的所见所感。
五、专注于你所拥有的,而不是所失去的。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列一个清单,为你所拥有的感谢上帝。感激和绝望是不可能并存的。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
我们祷告之后,常常不关心会不会得到神的回应,这就表明我们的祷告并不诚恳。农夫一心记挂着收获,医生一心留意着药效,要钱的儿子一心等待着父母答应——祷告的基督徒怎么会对神的回应漠不关心呢?
基督徒每一次祷告,只要有信心,符合神的旨意和应许,而且是奉主名而求,没有得不到回应的。
神回应我们的祷告,和两个目的分不开:荣耀自己的名和祝福他的儿女。当初人去到主面前求怜悯,他从未拒绝;今天人奉他的名前来,他也决不会拒绝。
祷告的回应就快显现了,虽然我们还没有看见。种子藏在土底下生根发芽,从表面看不出一点动静,好像它死了一般。
——别克司蒂(Bickerstetch)
祷告的回应耽延,不只是对信心的试炼,也是给我们用坚信来荣耀神的机会。
——司布真(C. H. Spurgeon)
;,10;;
黄莉琴牧师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一、主呼召,得人如得鱼1.主的呼召。福音事工没有因施洗约翰的下监而被捆锁,耶稣找到西门、安得烈、雅各和约翰跟从祂,耶稣要人与祂一同作工。天使曾经侍候耶稣,但上帝并没有差派天使去开展福音的工作,而是寻找合适的人并托负他,每一个被拯救的人都应肩负福音的责任。耶稣不仅呼召而且叫人得人如得鱼,门徒经历价值观的转变,原来只关注工作,现在要关注圣工;得鱼是为了生活,得人是为了生命,是关注人灵魂得救;一个是暂时的价值,一个却有永恒的价值。
2.人的应答。当这班渔夫在工作时听见呼召,他们立刻舍网跟从主。表明在呼召和跟从之间,他们并无任何蹰躇与拖延,愿舍网舍船舍家,付代价跟随耶稣。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面对呼召有人顺服、有人逃避、有人婉拒,愿主吸引我们,我们就快跑跟随k,尽己本份摆上时间、精力等。
二、主差遣,悔改蒙拯救,10)1.先知受差宣告圣言。施洗约翰传道,耶稣传福音的起头宣告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而在旧约时期上帝常常差先知去宣告审判的时候到了,先知约拿带着上帝的使命来到了尼尼微城,这座城是繁华的城市,记载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12万人,却也是一座罪恶之城,“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2.全城悔改上帝转意。尼尼微人听到先知的宣告,他们的态度不仅仅信服圣言,并有相应的举动禁食披麻,尼尼微王说:“或者上帝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悔改是我们的事,而赦免在于上帝的主权。上帝向人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他不愿一人沉沦,但愿人人都悔改。上帝看见他们的态度到行为,上帝就转意,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于他们。传福音领人归主,关注人灵魂的宝贵,求主帮助除掉个人的民族偏见或狭隘的个人主义,明白主的心意,顺服主的差遣,宣告“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
三、主临近,眼光定天上1.人生之短。林前7章讲到教会中关于婚姻的问题,日期减少,这世界将要过去,总意就是主来的日子已经近了,一切事已经到了末后的阶段。有妻室的可能因战祸分开,就像没有妻室的一样。人生的遭遇有时快乐、有时痛苦,有时富裕、有时贫穷,但不论快乐痛苦,富裕贫穷,也都是很快就转变的。我们在世上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我们活着既不是为肉身的生命,也不是为今世的虚荣,乃是为上帝的国。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日光之下或许很消极,但你的眼光要定睛于天上。
2.眼光之远。:“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不仅看见教会的问题,也发现信徒的种种光景,但他从不气馁,“定了主意”,眼光定睛于耶稣基督。事奉路上总有难处,人生何其短暂,但仰望主就有永远的福乐,抓住传福音的机会,得人胜过得鱼。
四、主扶持,依靠永稳固诗62篇是大卫的诗,诗人说我们的救恩从上帝来,我们的盼望从祂而来。
1.对上帝的信靠。 唯独祂是我的磐石、拯救、高台、荣耀、力量的磐石、避难所。上帝是值得全心信靠的,得蒙救恩的人的心灵、情绪和身体都得着安息,作为名人的后代或见过尊贵之人,我们会深感有荣耀,而今被称为上帝的儿女,何等荣耀,祂是叫我们抬头高昂的上帝。
2.对上帝的回应。人怎能与上帝相比,即使所有人的重量加起来,还不如上帝的一口气,人在上帝的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不要以为金钱万能,不要以为财富就是靠山,更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财富,上帝的子民当时时依靠祂,向祂倾心吐意,在事奉中或高山或低谷,都当来靠祂。
3.对上帝的确信。上帝说了一次、两次,深知能力属乎上帝,慈爱属乎上帝,审判也在于上帝,每个人都要向上帝交账,祂向遵守祂话的人施恩慈,向不信实的人施刑罚。“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
顺服主的招呼,听从主的差遣,传扬主的福音,多结福音的果子。“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上)
大卫当时的情形万分紧急,可是大卫却能够说“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们知道,人在紧急的时候,总是容易心里翻江倒海,甚至口中发怨言。可是大卫却能默默无声,这是信心的体现。他相信惟独神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是我的高台。大卫相信难处再大也是暂时的,有神就不怕,果然大卫的结局非常好,押沙龙再怎么诡计多端也没能害成大卫,如果大卫现在就发了怨言,那结果还真不好说了。我们很多的不利结果,都不是神原本要给我们的结果,而是我们自己发怨言导致的。旷野的路上,那两百万以色列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常发怨言,尤其是探子事件,众民不信迦勒和约书亚的话,却相信那十个报恶信的探子的话,都大大的向神发怨言。神原本带领他们进迦南地一点儿都不成问题,他们早就可以进去享受那地的安息了。但是,因着他们发怨言,对神没有信心,神就在怒中起誓让他们断不可进入他的安息,让他们返回旷野,又走了三十八年,直到当时二十岁以上发怨言的人全部都倒毙在旷野,神领他们的下一代进入迦南地。
默默无声是信心的体现,所以能讨神的喜悦。默默无声,神就作工。比如,以色列人打耶利哥那一战,耶利哥城墙坚固,要想靠实力攻打,以色列人根本是不行的,他们没有固定的国家,整天在旷野绕行,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神教他们一个方法,围绕耶利哥城转圈子,每一天一圈,第七天七圈,一呼喊,城就会自己坍塌。我们觉得这个方法多简单啊。但是,其实很难,难就难在绕圈子的时候,必须默默无声,任何人不能发出一句话。“【】约书亚吩咐百姓说,你们不可呼喊,不可出声,连一句话也不可出你们的口,等到我吩咐你们呼喊的日子,那时才可以呼喊”。我们试试就知道有多难了,这么多人,你不说话,别人要说话。这么奇怪的举动,谁心里都好奇想问问别人乍回事、能行吗。第一、二天不说话,第三四天呢?天呢?要是耶利哥人在城墙上向下骂人呢?队伍中若有几个受不了这份气的,或受不了敌人讥诮的,抬头回了他几句,就会破坏了神的工作。以色列人信神的话,他们默默无声,最后带来神的工作显出来。【】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过红海时,到了红海边上,前有红海挡路,后有埃及追兵,以色列人一开始又发怨言,但是因为他们刚出埃及不久,这次神没有惩罚他们。摩西劝导百姓要信靠神,默默无声,观看神的作为。“【】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百姓相信了神的话,神为他们分开红海,却淹死埃及的追兵。【】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还有,希西家的时候,亚述王派人来骂阵,敌人还故意用犹太话骂,让城里的人都能听懂。希西家吩咐城里的百姓不要做声,“【】百姓静默不言,并不回答一句,因为王曾吩咐说,不要回答他”。神就为以色列人施行拯救,派了一位天使出去,一夜之间消灭了亚述全军十八万五千人。【】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
经文:,,
圣经里面对神的描述用了很多的词语,比如神是慈爱的神、圣洁的神、公义的神、怜悯的神等等,但在给我们看见这位神也是一位使人有盼望的神,保罗对罗马教会的信徒说:“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保罗在也说:“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有人说,这节经文里有基督徒生活的三件法宝:就是信心、爱心和盼望。提到盼望这个词,我们常常想到与之相反的词,比如失望、甚至是绝望。可以说,一个没有盼望的人,是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对人生绝望了。弟兄姐妹,今天你活着,你是活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中?是在愁苦中,是在忧伤中,是在埋怨中,还是活在感恩和盼望中?今天要跟弟兄姐妹分享的主题是《活在盼望中》。
一、人生充满不如意
有个寓言故事说:人起初被造之时,与牛,狗和猴子都一样能活30年,结果大家都不满意。牛、狗和猴子都嫌30年太长,牛说:“我辛苦为人服务,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不中用了还要被人吃掉。”狗说:“我忠心耿耿,主人只给我一块骨头,生气的时候还踢我一脚。”猴子也说:“人毫不尊重我,把我关在动物园,用花生丢我,把我当作取笑的对象。”只有人说:“30年太短,不够我好好享受世界,我要长命。”于是神说:“那好吧,既然这样,我把牛、狗、猴子的寿命都减少15年送给人。”于是皆大欢喜。结果人有30年还活得像个人,之后就像一头牛,辛辛苦苦为家庭子女卖命;同时还活得像只狗,忠心耿耿却不得赏识,最后被一脚踢开;然后退休了,像一只猴子,靠别人施危被别人取笑。一开始,我读到这个寓言故事觉得蛮好笑的,后来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有点像是人一生的写照。正如摩西对人生的感慨,他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耶稣也告诉我们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信耶稣不代表你以后就一帆风顺了,以后就没有疾病、痛苦和患难了,这些事情照样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比如,当我们身患绝症,明白自己在世的年日只不过屈指可数。当你的儿女不服管教,甚至误入歧途,令你痛心不已。当你夫妻关系不和,几乎到了解体的边缘。当你面对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深感自己的思路黔驴技穷,心力,灵力,以及体力都每况愈下。亲朋好友及同事们没能给你雪中送炭,反倒经常雪上加霜让你烦恼。面对如此一晃而过的短暂人生,你心中惆怅吗?你有盼望吗?你的盼望从何而来?
二、盼望从神而来
今天,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盼望。每个人对盼望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有的人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还有的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他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今天的社会也缺乏盼望的供应,因此许多人才会受那些虚假的事所欺骗。这个社会充斥着虚假的盼望,人们很容易相信看手相的、算命的、相信星座,将他们的盼望投注于大师的指点迷津。有一个新闻报道说,一个算命先生在算命的时候被人杀害。有人评论说:“这个算命先生怎么不给自己算一算呢?”所以,这些虚假的盼望,给人带来的除了失望,可能还有更深的打击。那真正的盼望在哪里呢?,诗人大卫说:“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大卫写这篇诗的背景是,他的儿子押沙龙反叛,大卫非常狼狈地逃出了耶路撒冷皇宫,走在路上又受到了便雅悯人示每的辱骂。就是在这样的生命光景里,大卫依然对神心存盼望,他提醒自己的心说:“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大卫从他的生命体验中告诉我们,人真正的盼望是从神而来。盼望不是指向过去的,盼望是指向现在、未来、甚至是我们的身后,在基督耶稣里的人,神给我们有重大的盼望!这盼望是赐给那些跟耶稣建立生命关系的人,那么这盼望是怎样的盼望呢?
1、关于现在,我们的盼望是神时刻的同在、眷顾与指引。创世记12章至50章主要记载了以色列四位先祖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在他们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神不但与古时候的圣徒同在,神今天也与每一个相信耶稣的人同在,在神应许说“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这位神是与我们同在的神,当我们抓住这个应许时,我们就有盼望了。
2、关于未来,我们的盼望是神的计划是要让我们得着益处或成全我们。这意思是,不论在我的生命中发生什么事,好的、坏的,神都能使这些事互相效力,成为对我生命中有益的祝福,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也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3、关于身后,我们的盼望是神已经为我们预备好地方了。如果事情发展得让你难以承担,你要记得,我们最终的盼望是在天上,保罗说过,如果我们的盼望只在这世上,那么我们就很可怜,但生命不只此生而已,信耶稣的人都有永生的应许与盼望,并且耶稣也正为我们预备天上的家。,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这个地上不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永恒的家是在天上,这就是我们的盼望。
三、盼望在乎对神的信心
这盼望不是来自你一厢情愿,这盼望来自你对神的信心。世人是对自己有信心,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信心,这是人们常说的“自信”。但《圣经》所说的“信心”不是对自己的信心,而是对上帝的信心。对上帝的信心就是我们的盼望,因为我们的盼望在于神。许多时候人们对自己满怀信心,可是一遇到事情,信心便荡然无存。很多人的信心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涨、一会儿低落。因为他的盼望没有建立在正确的信心基础上,他的盼望是在乎环境,在乎感觉、在乎老板的喜怒哀乐……。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神的身上。即便周围的环境是一片黑暗,但知道神仍然掌管一切。我们要知道在任何患难中,我们仍有盼望。
前几天我在读圣经的时候读到撒母耳记上30章,这是大卫在洗革拉的一次经历。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由于扫罗疯狂地追杀大卫,大卫无法在以色列境内藏身,他就寻求政zh i避难,来到了非利士人的王亚吉那里,大卫向亚吉求一个城市给他和同行的人居住,亚吉就将洗革拉城赐给大卫。后来,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要打仗,亚吉邀请大卫带着跟随他的人一起出战,但非利士人的首领不信任大卫,恐怕大卫帮助扫罗攻打自己。因此大卫就没有去成功,于是他就带着跟随的人返回洗革拉。,经文记载说: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大卫和跟随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做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大卫甚是焦急,因为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依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
弟兄姐妹,想想假如是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危机,你怎么办?城已经被火焚烧,人口已经被掳走,跟随的人已经悲伤到了极点,他们的家庭没有了,儿女没有了,财物也没有了,他们开始埋怨你,甚至众人说要用石头将你打死,而你自己也束手无策,内心充满了亏欠和悔恨。若真换成我们,可能早就绝望了。但圣经告诉我们,大卫却依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大卫面对这样的危机,没有被困难吓倒,因他对神有盼望,他相信神是掌管环境的神。于是大卫求问耶和华神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大卫就去追赶,说,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感谢主,大卫因着对神有信心有盼望,平安地走过了人生中的洗革拉危机。后来大卫在写道:“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弟兄姐妹,我们信耶稣的人,我们的生命中也会遭遇疾病、痛苦和患难。当我们遭遇这些的时候,其实正是考验我们对神的信心的时候,考验我们对神是否有盼望。在马可福音九章里,耶稣对那个痛苦的父亲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同样也是跟我们讲的。耶稣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在信的人拥有盼望,而这盼望,是没有人能夺走的。只要你认定神,这世界无法让你绝望。在基督徒的字典里没有“绝望”这个词,这个词来自魔鬼,而在神从来都是希望,因为神是赐人盼望的神。
弟兄姐妹,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光景中,可能有的弟兄姐妹感觉你的婚姻已经山穷水尽了,酒用光了;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在一起好像没有任何希望了,这是出自人的话,这是撒但的欺骗。在神没有“绝望”,你要对神有盼望,你要依靠他,他要帮助你重建你的婚姻。又或者你的儿女,让你灰心到没有了指望,你仍然要对神有盼望,为着你的儿女祷告,因为神仍然掌管着你儿女前面的道路。(例子:奥古斯丁的母亲)可能有的弟兄姐妹觉得自己的健康、事业、工作每况愈下,你也努力了,尽上本份了,依然不怎么起色,你还要继续对神有盼望,因为没有神的许可,你连一根头发也不会掉落,继续地信靠神吧,他有美善的安排。虽然你有忧愁、难处,但你存着信心跟盼望来到神面前,神绝不会让你失望地离开。主耶稣当年在世上,那些在苦难病痛中的人来到主的面前,主从来没有拒绝过一个人,比如那个患血漏的妇人,圣经说她患血漏的并有12年之久,在好些医生手下受了许多的苦,花尽了她毕生的积蓄,但是病依然没有治好。后来,她听说了耶稣的事情,就杂在众人中间,想摸耶稣的衣襟,因她心想“我只要摸他的衣襟,我的病就必好了。”当他触摸到耶稣的衣襟时,她的血漏源头立刻干了。耶稣感觉有能力从他身上出来,就说:“谁摸我?”门徒说:“主啊,你看众人拥挤你,你还说‘谁摸我’吗?”那妇人知道隐藏不住,就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他。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了,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
四、在盼望中为神而活
上面我已经讲过了,盼望是从神而来,盼望在乎我们对神的信心。接下来有个问题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的,我们在盼望中为谁而活?为自己?为家庭?为儿女?为工作事业?为享受为这世界上的拥有而活吗?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这些而活,我们将有愧于神。那么,我们在盼望中应该为谁而活呢?使徒保罗给了我们最棒的答案。保罗在写腓立比书时,他是被囚禁在监狱里的。但他对神有盼望,他深信他可以走出监狱,重获自由。他也告诉我们,他在盼望中是为谁而活的,乃是为神而活,为神的教会而活,为他所爱的弟兄姐妹而活。我们来看他怎么说,,保罗说:“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神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功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叫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欢乐,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就越发加增。”在这一段经文里,给我们清楚地看见了保罗的生死观,也给我们看见了保罗人生活着的目的,他是为基督而活,为他人的需要而活。
但愿神帮助我们,让我们活在盼望中,为荣耀基督而活,活得对他人有益处,活得让他人有长进、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