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对以色列人的恩典与管教,我从中受到甚么启迪?
78篇 以色列人反抗神,对神不忠,忘记了神的奇妙作为。他们向神提要求,试探神;向神撒谎,奉承神;他们在神为他们行了极大神迹之后还是离开了神。这都记录在神的话语当中,使我们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 12节中,保罗用了这些古代以色列人没有信心的故事,来警戒早期基督徒要对神有信心。
信仰,要世代相传,至于我家的情况……
神命令百姓将神在以色列历史中无比的作为,和神的律法传给儿女。这说明了宗教教育的重要和目的在于要帮助每一代人顺服神,并把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让儿女避免重犯祖先的错误非常重要。我们是怎么向下一代传说神工作的历史的呢?
是因以法莲不忠心,神才拣选犹大吗?今天神拣选人的标准又是甚么?
以法莲从摩西到扫罗时代都是以色列中最杰出的支派,圣幕就设在它的疆域之中。圣经中没有以法莲的战士从战场上跑回来的记录。这个比喻可能是说以法莲在这些年中,没有担当强大的领袖角色。大卫作王的时候,犹大支族得到了发展。神因为大卫的信心和顺服,拒绝了以法莲,拣选了犹大的耶路撒冷作为建立神的新殿的地方。这导致了两族之间的紧张。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紧张,才出现此诗,再次说明神为甚么要拣选犹大。神是通过对神忠心的人来工作的。
只用口说的顺服、相爱,是真正的跟从神吗?我们相爱真能只在言语上?
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子孙口口声声要跟随神,但实际上却背离了神。问题是在于他们用嘴跟随神,而不是用心;这样的话,他们的认罪也是空洞的,所说的话毫无价值。神要我们用行动来说明我们在属灵上的承诺和表白。
出埃及记的第十灾,你可记得?这就是其一……
这是在 30节中记载的逾越节,那时埃及人所有头生的都被杀尽了。“含的帐棚”说的是埃及人的祖先。“含”有时用作埃及的别称。
牧羊人的生涯,是神对大卫的一种磨炼?我今天的处境,难道也是神的预备?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大卫已经登基为王,但他仍被称为“牧羊人”而不是国王。牧羊在旧约时代是个普通的职业。这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羊群完全靠牧羊人来引导、保护和牧放。大卫少年时是个牧羊人,这是神为他要在将来负的责任而设立的训练。当他预备好了的时候,神把他从“照顾羊”领到“照顾以色列百姓”的岗位。我们不要轻看自己目前的处境,也不要不负责任;这或许就是神为我们的未来而设的训练啊。
于是祂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参考经文: ;提要
本诗是四篇伟大的史诗中,最长的一篇(其余三篇为一○五、一○六、一三六)。其文词优美,共有七十七行希伯来文的诗节(分成七十二节)组成。第一段的八节诗为引言;第二段的八节诗描述出埃及记中的光景;第三段分别为十五节诗及八节诗,皆记录民数记中百姓悖逆和不信;第四段分别为十六节诗及九节诗,复数了申命记中百姓违命的罪状,及进迦南后的悖逆;第五段回复为八节诗,论到列王记的历史,百姓虽然顽梗、悖逆,终究因着上帝的怜悯、赦免,拯救了他们。
至终上帝拣选了祂的仆人大卫,来牧养祂自己的百姓。就像当年祂曾借摩西的手,来引导他们出埃及一般。今日的钥节提到:「于是祂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从字面上来看,这是指大卫的属世王权;从预表上来说,则是指着耶稣基督而说的。因为先知所预言的一切,都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唯有基督是毫无瑕疵的,祂心中的纯正、手中的巧妙是无可比的。祂的降世为人,道成肉身,祂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复活,祂的流血、代赎、怜悯、救恩,祂的二次再临,审判全地。这每一环节都是祂精心的安排和成就,在在印证了祂心中的纯正和手中的巧妙。亲爱的,让我们向祂献上衷心的赞美吧!
默想1.主的牧养和引导是个别而独特的。还记得主说过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的比喻吗?在你生命中任何一个阶段,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主所关心的。若你肯将生命的主权交在祂手中,你必能享受祂对你无微不至的牧养、以及祂手中奇妙的引导。放心跟随祂的脚踪行,你的责任就是相信祂、跟随祂、赞美祂、感谢祂。2.历史是一面镜子,本诗呈现了世人败坏、软弱的一面,相对也彰显了上帝无止尽的怜悯和恩典。只要真心回转,慈爱的天父,永远张开双臂在迎接。若你仍在世上流浪,趁早回头吧,将上帝应得的荣耀归给祂。赞美的金言1.在病榻上歌颂祂,让祂拥有你最甜美的音乐。司布真2.一个压伤的心,才会发出上帝所爱的芬芳来。──选赞美的经文1.他们也追念上帝是他们的磐石,至高的上帝,是他们的救赎主。2.但祂有怜悯,赦免他们的罪孽,不灭绝他们;而且屡次消祂的怒气,不发尽祂的忿怒。3.于是祂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赞美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我以坚定的心信靠祢,天天享受祢无微不至的眷顾,因为祢用手中的巧妙,引领我一生所行的每一步路。祢使我倚靠祢,安心跟随祢。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于是,他按心中的纯正牧养他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
主不但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买赎我们归祂;祂还要教导我们使我们得益处,同时引导我们当行的路。,经文提到:“耶和华你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教训你,使你得益处,引导你所当行的路。”
,大卫说:“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主会负我们一生的责任,我们的心不用多疑。祂是我们的大牧人,祂会按着祂心中的纯正牧养我们,用手中的巧妙引导我们。祂是创造万象,引导群星的主。祂的带领和安排,祂的许可和拦阻,都不会错。祂对我们的一生有周全的计划,要在我们身上得荣耀,因此祂一生作我们引路的,引领我们的脚走在永生的义路上。
当神借着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祂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出了埃及。神怎样引导他们呢?尼赫迈亚记,经文提到:“白昼用云柱引领他们,黑夜用火柱照亮他们当行的路。”而神怎样引导我们呢?祂用祂的训言引导,用祂手中的巧妙,借着环境引导。
神的引导是活泼的,当神关了一扇门,不要勉强再去打开,而要谦卑等候神。,大卫说:“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神必引导谦卑的人行义路,把祂的道路教导他们。
新约圣经里有一位传福音的腓利,是初代教会七位执事里的一位,是一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而且大有信心的人。当腓利把撒玛利亚的工作做起来之后,神突然给他一个挑战。,经文说:“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
神要腓利到旷野去做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他立刻顺服,圣经说:“腓利就起身去了。”腓利就立刻起程,惟恐耽误了时间。从这里我们看见,腓利真是一个顺服神引导的人。神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要他去撒玛利亚,他就去撒玛利亚,要他去旷野,他就去旷野。他就是这样一个在主里大有信心、甘心顺从的人。
今天我们在某个地方事奉得很成功、很受欢迎。我们可能以为“这一定就是我要长久留下来的地方。”但神的工作常常不照着人的理性和经验,神乐意使用我们做成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有时神关了一扇门,为的是我们能够好好安静下来,省察自己事奉的初衷。使我们不致于落入“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的迷雾。
事奉神的人容易偏离初衷,渐渐渴望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不是神眼中的“成熟”。当神似乎关了前面的门,使我们必须停下脚步,那是我们省察自己的大好机会。神把一扇门关上,为的是要更好的预备我们,以后当祂给我们开另外一扇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
腓利就是这样,当他顺服圣灵的引导,起身到了旷野。不料,有一个埃提阿伯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神引导腓利,在撒玛利亚大大成功的时候离开,去到旷野。对很多信心不够的人来说,可能很不甘心,说:“主啊,为什么要我离开?我在撒玛利亚正受人欢迎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旷野,那里什么都没有,你的心意是什么?”
原来神要埃提阿伯的太监听福音信主,把福音带到非洲去。当神改变我们生命的方向时,让我们全心信靠祂的带领,因为祂必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更伟大的计划。神给我们更大的机会,使我们更多的经历祂,神也得到更大的荣耀。神的儿女要有“因信而有的乐观”,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通天的路。
想到我们受造是如此奇妙可畏,对于神的引导我们就充满信心。神所知道的,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在黑暗苦闷的时候,神的儿女要停止自己血气的冲动,信靠神、仰赖祂。,经文说:“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倪柝声说:“光只能从神而来,让我们仰望祂,因为诗人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在前景不明朗的状况下,不要寻求人给的权宜之计,而要顺从神的真理;不要自高自大,而要敏感留心神的引导。
,大卫说:“我心紧紧地跟随你;你的右手扶持我。”有信心就不须预先知道会被领往何方,只须认识我们所爱的那位引路者。神知道甚么是对我们最好的。不论神带我们去的环境是顺利或艰难,我们可以完全信赖神的引导。因为祂拣选了我们,又定意来爱我们,祂的同在和引导,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当主照祂的旨意引导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存心顺服,说:“主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啊,不是我的兴趣,而是你的旨意。不是为我的私欲,而是为你自己的荣耀。”不要让自己的野心取代神的旨意,也不要用自己的方法代替神引导,而要甘心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权,全然顺服。
今天我们很容易受试探,把“自己的决定”说成就是“神的引导”。唐崇荣牧师有一次分享他的事奉经验,他说:“他听见很多传道人说“神引导我到美国来。”但很少听见有传道人说:“神引导我到印度去。””
他心里就想,这真的是神的引导,还是你自己的意思呢?真的是神给你的感动呢?还是你自己贪恋舒适呢?腓利真是我们的好榜样,主的灵把腓利提去哪里,他就去到那里。虽然腓利知道,这个埃提阿伯太监总管银库,手中又握有大权,但他对这些一点也没有兴趣,他唯独敏锐于圣灵的引导,继续专心做主要他做的事。,路加说:“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
腓利的兴趣是什么呢?是遵行神的旨意-传福音。神不喜爱马的力大,也不喜爱人的腿快;祂喜爱敬畏、和盼望祂慈爱的人。当我们不知道神会怎么带领我们的时候,要仰望神,等候祂的指教;要谦卑等候神,直到知道神要你怎么做。
亚伯拉罕曾因为遭遇饥荒,在没有寻求等候神的引导前,就擅自下埃及去暂居。记载:“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结果他差点失去他的妻子,但是神保守了他们,使他们最终平平安安回到迦南地。,诗人说:“他不容什么人欺负他们,为他们的缘故,责备君王,说:“不可难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恶待我的先知。”“
弟兄姐妹,当你茫无头绪,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就停下来,暂时不要乱走。你要做的是谦卑求问神,对主说:“主啊,我该怎么做?”
英国伦敦圣经学院院长章伯斯说:“切勿走在神的引导之前,若有丝毫的疑惑,就不是祂的带领了。甚么时候有疑惑,就不要动!”亚伯拉罕遭遇饥荒没有求问神,当他一离开信心的道路,就饱尝恐惧、愁苦的滋味。,所罗门说:“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神说:“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神知道我们要走的路。
,经文提到:“耶和华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干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盘石而流,分裂盘石,水就涌出。”神能引导我们经过沙漠而不干渴,因为在每个沙漠里,祂都预备了恩典的绿洲。当我们学会在信心中等候神,神会适时让我们从祂的话语中看见路标。
神爱我们,绝不会丢下我们不管。想像如果我们是飞行员,圣灵就是塔台,随时告诉我们该向左或向右。神有神的时间和方式,祂自然会带领我们脱困,只要随时和祂保持联系。当我们听从神指示的结果,结果必定是叫神得荣耀、人得平安。
弟兄姊妹,“等候神的指教”,是神很看重的态度。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当我们体验到自己的有限,谦卑让神以祂的训言引导我们,祂就会指引我们当行的路,使我们能继续靠祂的恩典,走在祂永恒的旨意中,直到我们跑尽当跑的路。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渴慕每天活在你的亮光和真实里面。帮助我们存着敬畏的心,顺服你的带领,远离心狂傲、眼高大,把自己的决定当作是你的引导的误区。主啊,我们尽心的筹算自己的道路,但唯有你指引我们的脚步。你给了我们今天的位分,焉知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呢?你认识我们,乐意指示我们当行的路。你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追求自我的理想,但你要我们更多明白你旨意中的那个“理想的我”,就是你所要带领塑造的。你要我们成为合你心意的人,求主赐给我们信心和胆量,走在你为我们拣选的道路上,经历你所预备一切的丰盛。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他在旷野分裂磐石,多多地给他们水喝,如从深渊而出。” -
和家人相聚时,很多家庭都会重复讲述某些百听不厌的故事的。数年前我和家人经历了驾车进入北极圈的刺激旅程,我们喜欢回想,我们因河水泛滥滞流在极北的地方的时候;神帮助我们,衪为我们预备了一个懂得怎样穿越那里的河水的当地人,他把我们带到河流安全的那一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是怎样获救的。
同样,以色列民也永远不会忘记,神怎样在旷野供应食水给他们。这件事成为故事的关键,是他们极重要的回忆;除非你知道神藉着在旷野分裂磐石来供应水给他们喝这件事,不然,你并没有真正认识神子民的故事。
在这件事上,我们学了重要的两课:我们的神是一位满有能力的神,祂施展异常的作为来表达祂的爱;我们也需要彼此数说神的作为来建立我们的信心,并且深信衪必定会继续作工。
你或许正感到被现状所困,可能是因为无力应付的环境或缺乏资源 — 看来似乎完全没有出路。今天就求神在你的生命中施展大能,也敞开自己去接受祂慈爱的回应 — 或许是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回应,就像以色列民从磐石得水那样。
祷告主啊,祢为祢的子民作了那么多奇妙的事情。求祢帮助我们记着并且知道,祢必定会继续作工和建立我们的。我们赞美祢的名!阿们。
……告诉下一代。
父亲跟孩子们私下所说的,世人听不见,但他的后代会清楚地听见。一位大教会的牧师写道:“多年前,我应邀到白宫与总统及几位重要宗教领袖会面,这可是我这个乡下男孩有生以来首次受邀。然而,当我打电话回家时,才知道儿子的篮球赛正好被重新安排在那个周末,而且我已经错过了一场比赛。这个问题就成了简单的优先次序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政府没有我也一直在运作,因此我就给白宫打电话说不去了。(当然对他们毫发无损!)”我去助兴比赛,看着儿子投球得分,感到很开心。保罗说:“你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要爱惜光阴。”如何使用时间,揭示了你真正的价值观和优先事项。做父亲的,你跟孩子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吗?
马克思说要征服一个民族,你只需阻止价值观、道德和信仰的代代相传。所罗门说:“义人行为正直, 他的后代也蒙福。”不知不觉,孩子已长大成人离开家了,但他们传承的是什么呢?你的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他们所看到的。他们很难把上帝视为天父,除非在地上的父亲身上清楚地见到祂的形象。因此,“要照主的教导和警戒养育他们。”“要把耶和华当受称颂的作为、祂的权能和所行的奇事告诉下一代。”如果你推却,谁会做呢?
阅读:
我们……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祂的能力并祂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许多育儿网站都会提到:“预备孩子行路,而不是为他们铺路。”与其一生为孩子移除所有的障碍,为他们铺设一条康庄大道,我们不如装备他们,让他们有能力可以面对未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诗人写道:“我们……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祂的能力并祂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因为,祂……立法度……是祂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的,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目的是“叫他们仰望上帝,不忘记上帝的作为,惟要守祂的命令”(7节)。
不妨想想看,别人的言行举止曾如何影响我们的属灵生命。他们的谈吐和生命的典范,让我们无法忽视,使我们的心被挑旺,并愿意像他们一样跟随耶稣。
将上帝的话语以及祂对我们的人生计划,与我们的下一代分享,实在是无比的殊荣,更是莫大的责任!不管孩子们在一生中会遇到什么冲击,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做好全面的准备,靠着主的能力去面对一切。
天父,我们寻求祢的智慧和引导,来预备我们认识且深爱的孩子,让他们能凭信心与祢同行。
诗78篇是一首“历史诗”(全篇都在讲述历史事实)。其余的历史诗还有诗105-107、114、135和136篇。在诗78篇,亚萨记述了450年历史中的关键事件,提醒犹太人,上帝曾吩咐他们,教导他们的儿女以及子孙有关上帝的事,好叫他们的后代子孙能够爱上帝,并敬拜祂(5-8节)。在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上帝说亚伯拉罕蒙拣选,也是因着同样的目的:“为要叫[亚伯拉罕] 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申命记也特别强调,父母有神圣的职责和特权,去教导他们的儿女有关上帝的事;;。
不妨在本周内找个机会,跟你的儿女、子孙,亲友、邻居或同事,谈论上帝和祂的话语。
他……用手中的巧妙引导他们。
当前面的道路不明显时,你应当将你的判断完全让位给圣灵,求他为你关闭别的门——只留下那扇合宜的。同时,你应当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如果没有得到清楚的指示,就当把你目前的境况算为神的旨意。你走在长廊上,看见神行在你前面,他关闭了许多你想进去的门。可是你要记住,在这些门以外还有一扇,是他为你留下不锁的。打开它,走进去,你会看见一条充满机会的河流——比你在最欢乐的梦里想象的更广阔,更深,而且直通大海。
神常常藉环境引导我们。有时候,前面的道路似乎完全封锁了,可是没过多久,一件平凡的事情发生了,别人不觉得有什么,可信心的眼睛却能敏锐地发现不少信息。有时类似的事会反复发生,那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神在为我们开一条可走的路。我们越往前走,得到的指导就越多,就像坐在夜行快车上:火车越接近城市,我们见到的灯光就越多。
——迈尔(F. B.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