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灵粮:诗篇第38章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大卫是一个很愿意认罪的人,因为他深知道犯罪的后果……

38篇 这首诗也叫“悔改诗”,因为大卫表达了自己对所犯之罪的悲哀。大卫说他的罪导致了健康问题,并把他同神和其他人分开了。这使大卫产生了极度的孤独感。最后大卫承认了自己的罪并且愿意悔改

求神不要在怒中责骂自己,大卫想逃避责任吗?他怕被责骂吗?其实,我也怕……

大卫就像子女呼叫父亲一样呼求神。大卫并不是在说﹕“不要惩罚我!”而是说﹕“不要在你生气的时候惩罚我。”大卫知道他罪该受罚,但他求神以怜悯来管教他。我们就像孩子一样有求怜悯的自由,但我们不应当说我们不该受罚。

罪孽高过我的头,人又如何担当?如果没有神……

大卫看到,神的怒气是对他犯罪的惩罚。尽管神不总是降肉体上的疾病来惩罚我们的罪,但这一节和经文中的其他章节说明,神在某些情况下是会这样做的。我们的罪对我们的肉体和精神都会产生副作用,并带来极大的痛苦。有时候神非要惩罚一下自己的子女不可,好把他们带回到自己的身边来。我们认罪悔改,神就答应赦免我们,除去罪带来在永恒中的后果,却不一定除去它在地上带来的恶果,这是我们要承担的。尽管神没有应许说要除掉罪在地上的所有结果,但神要将我们从它们中间解救出来。

面对陷害自己的人,还要沉默不语?不太可能吧?

在别人诋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名誉,很难保持沉默。在别人攻击我们最心爱的东西的时候,要我们甚么事情都不做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需要以牙还牙,或阐明我们的立场。我们要相信神能保护我们的名誉。耶稣在控告者的面前就沉默不语;他将事情交在了神的手中。这也是一个我们向神交托事情的好方法。

--《灵修版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01、诗篇第38篇讲解 犯罪后的祷告

这篇诗的背景介绍说是‘大卫的记念诗’,是一篇忏悔诗。在150篇书中,忏悔诗共有七首:第6篇、第32篇、第38篇、第51篇、第102篇、第130篇、第143篇。这篇忏悔诗是在每年七月初十,以色列赎罪日公共诵读的书。这篇诗可以分成三大段,第一大段1-10节,是讲犯罪给自身身体方面带来的痛苦。第二大段11-14节,是讲犯罪给自己带来人际关系的苦。第三大段15-22节,是讲向神呼求认罪。

一.自身苦:1-10

1.管教的严厉:1-3

】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因为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压住我。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

我们常常讲神的慈爱,‘爱我们如同爱自己怀中吃奶的婴孩’、‘神长阔高深的爱’、‘神爱我们爱到为罪人舍命’、‘只要我们一认罪,神就赦免’……,但是,我们不要因此就认为神整天只会笑呵呵的对我们,是从来也不会发怒的。神会发怒!!神发怒起来也是非常严厉可怕的。圣经里,神有多次的自我宣告:他不轻易发怒。【】耶和华在摩西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但是,神要是发起怒来,也是非常可怕的。有好些基督徒误以为,上帝对不信之人发怒才是可怕的。我们都是神的儿女了,神不会对我们怎么严厉的,就算下手管教,也不会很重。我只能说,这是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根本不认识神的管教,神对他自己的百姓审判起来也是非常可怕的。【】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我们看这处书的经文“你的箭射入我身”,我们会说,神啊,你怎么能这么狠心,怎么能下得了手啊?如果是我们,别说用箭了,我们就是用针扎入我们孩子的身,我们也下不了这个手,否则都可以算得上是虐待了。神用箭射入我身,这种痛苦是极大的。我们就可以看出神的管教是非常严厉可怕的。

很多人因为没有受过神严厉的管教,由于没有切身对神管教的体会,他们犯罪不害怕的。就像有些孩子,如果父母从来没有打过他们一次,你就算对他发怒说:“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他们仍然不知道害怕,因为他们就不知道挨打是个什么滋味。今天,我们很多基督徒在神面前也是这样,他们就算读过圣经中管教的故事,他们照样敢犯罪,甚至敢犯大罪。【】只用言语,仆人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但是,上帝一旦下手管教起来,他们就苦了。父母管教孩子,打一顿,过几天后也就不疼了。但是,上帝管教的苦,有时候要跟人一辈子。就算那人后来悔改了,悔改了,神就赦免,但是,那个罪的苦果他还要一直吃下去。

我们知道,大卫是一位合神心意的人。但是,大卫也曾经犯过大罪。犯罪之后,先知拿单来责备他,大卫也确实是真心悔改了。可是拿单还是对他说:“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此后,大卫家果然各种灾祸不断,他的儿子接二连三的死亡。大卫是一位非常疼爱孩子的父亲,每死掉一个孩子,大卫的心就如刀绞一般。他与拔示巴所生的孩子生重病时,他就恳切、禁食悔改认罪,为孩子祈求,希望上帝看到自己彻底悔改的态度后别让他吞吃苦果了。但是,不行。神的管教就是这么严厉的,孩子最终还是死了。大卫不埋怨神,马上洗澡、更衣去圣殿敬拜神。因为他知道自己被管教是应该的,大卫失去儿子虽然痛苦,但是,大卫知道上帝为他受的苦更大,因他犯罪,仇敌大得亵渎上帝的机会。后面我相信大卫是一直努力过圣洁生活的,也一直会为自己的家庭祷告。但是,灾难祸患不断。四个儿子相继死亡,她玛被暗嫩用计侮辱,十个妃嫔被押沙龙在王宫平台上当众侮辱。虽然上帝已经赦免了大卫的罪。但是,苦果他必须还得自己吃。人种的是什么,收的就是什么。

再看旧约历史,就知道神管教以色列人是非常严厉的。神本来是应许他们不列在万民中,是‘居上不居下、作首不作尾’的。但是,看看以色列历史,经常看到的是他们比其他的邦国遭遇更惨、更苦。难道是神的应许落空了?是神没有能力保护他们?不是的。他们遭遇的是神管教他们。神也不想轻易地管教他们,所以,神为以色列兴起了很多先知去警戒他们,但是,他们不但不悔改,反而像主耶稣讲过的一个葡萄园收果子的比喻那样,他们把上帝差来的先知凌辱了、打了、杀害了。哪一个先知不是被他们祖宗杀害的呢?所以,他们常受管教,管教后就能好两天。神管教的手稍微一松,过不了多久就又旧病复发了。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上演着被管教的历史。后来有一次很大的管教,上帝兴起来巴比伦,借着巴比伦作为上帝手中管教的杖责打以色列,他们烧毁以色列人的房子,毁坏他们的土产,抢夺他们的财物,杀死他们的人口,连孕妇和婴孩也不能幸免,掳去他们的男丁做奴隶,令犹大亡国七十年。七十年啊,得有三代人死在异国他乡,他们在那里一想到锡安就哭了,想想此时的犹大人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要知道一旦神的管教来到了,就算现在立刻悔改,所受的痛苦也不能立刻就除去了,如果不管教一次狠的,他们就记不住,过不了几天他们还得犯罪。这一次的管教总算彻底的治改了犹太人拜偶像的罪。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就知道,经过这次管教之后,他们可老实了,认认真真的悔改,诚诚实实的行道。

我们看看大卫在这篇诗里,描述他现在的苦况也是极大的,‘你的箭射入我身’、‘我的肉无一完全’。好在大卫现在有一颗灵敏的心,知道自己现在所受的苦是因为自己犯罪带来的,是神在管教他。今天,有很多基督徒没有大卫这种灵敏的心,明明是受了上帝严厉的管教了,他们还对外声称‘自己在为主背十字架’呢。这样的人,不会悔改,只能给自己带来更重的管教。人会看错,而且会有可能两方面都看错。有的人确实是为主背十字架,却被别人说成是犯罪受管教。比如,约伯明明是在受试炼,但是,他的三位朋友非得坚持认定约伯是因为犯罪遭到神的管教,这样的论断会得罪神。还有,主耶稣是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可是,我们却以为他是因犯罪被神击打苦待了。【】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另一种人,也有可能明明是犯罪受管教,却被自己当成是背十字架。别人还不好说什么,自己如果没有一颗灵敏的心,就算别人说他,他也不会承认的。这样的人,几乎接近无可救药了。

我们还看到,大卫对于被神管教时的态度也非常好。他说:“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他不是不愿意被神管教,而是因为被管教的太痛苦了而提醒神,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就像有的小孩在受管教时,被父亲打得太厉害了,他一边哇哇大哭,可能会冒出一句提醒父亲的话‘可别打死我了’。地上的父母,确实有可能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情绪失控,一失手打伤或打死孩子的情形。当然,神绝对不会出现这样不冷静的管教。大卫这样说,只是一种从生活而来的天然的自发的呼求。我们不要从严格的神学理论中冷血的去评价他,这是有血有肉的大卫面对管教时真实的情感表达,他与上帝之间就如同是孩子与父亲一样。

2.罪孽极多极重:4

大卫承认自己的罪孽极多极重,我们常常都是认为别人的罪极多极重,别人该受管教。我们是好人,我们应该多得到神的祝福才对。

主耶稣讲过一个比喻,有两个人都欠了同一个人的债,一个欠50两,一个欠5两。主耶稣不是说‘一个欠50两,一个不欠’,而是说‘一个欠50两,一个欠5两’。这个数目字不是主硬安在他们头上的,而是他们自己承认的。

这个比喻相对应的关系其实是很清楚的:那个欠50两的就好比这个被大家公认的罪女人,她自己也确实认为自己犯了很多的罪,所以在主面前痛哭悔改。而那个欠5两的就好比是这位法利赛人西门,这里面就有点意思了,如果西门真的认识到自己也欠了五两的话,他至少也应该为着这5两而做相应的悔改吧。可是,事实上我们发现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悔改,反而自以为义,连接待宾客该有的礼貌都不去行在主耶稣的身上。他不为这5两悔改,说明他不认为自己有罪。但是,他又为什么不反驳这5两呢?因为所有犹太人都熟悉圣经,都知道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都是罪人。如果他要反驳这5两,反倒会失去百姓对他的敬重,他表面愿意承认这5两,也可以说是,为了表现他的谦卑,不过这个谦卑是假冒伪善的谦卑。他承认自己欠五两。但是,他又从来没有为这五两向上帝悔改过。

--1-谢迦勒 2016-08-16

02、旧约浅说(20)凭诗寄意

一、书简介:

1.作者:书共有150篇,有三分之二作品标示了作者,其中有73篇是“大卫的诗”。其余有12篇是亚萨的诗,还有11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所罗门两篇,摩西、以斯拉人以探和希幔(与可拉合后裔合作),也各有一篇。其余50篇的作者无从查考。

2.特色:书的意思是“用弦乐奏的诗章”,大部份在创作时都是配以音乐,可以颂唱。

3.诗题:大部份书记下了诗题,有些说明用途和歌调,也有些说明内容有关的历史背景。虽然诗题未必是书正文的一部份,但有它的目的和价值。因此,诗题中有关作者和历史背景的资料是相当可靠的阅读指引。

4.结构:书结构分成五卷,1至41篇,42至72篇,73至89篇,90至106篇,107至150篇。卷一以大卫诗歌为主,信息多和人有关;卷二也以大卫为主,信息多和救赎有关;卷三,作者以亚萨为主,信息多和圣殿有关;卷四,多为无名作品,信息多和认识神有关;卷五,部份作者是大卫,其它无名,信息多和神话语宝贵有关。

二、书与献祭礼仪的关系:

1.音乐指引:书跟献祭礼仪的密切关系,有交与诗班长的,也有跟利未歌者有关的,乐器如弦乐和管乐也有所注明。一些曲调名称,都属于音乐指引范围,属礼仪中颂唱的编排。

2.礼仪安排:如“纪念性的奉献”(诗38,70)、“安息日之歌”(诗92),及“感恩祭之诗”(诗100),参与祭礼(诗22),在“会中”公开见证。

3.收集保存:在古以色列,感恩的祷告几乎必然跟感恩祭、还愿祭或甘心祭一起献上。书可供个人、会众,甚至整个国家,在不同场合中使用。无论各篇独立的书来源是什么,最后都被合幷在献祭礼仪之中,被保存下来。

三、书主要类型:

1.哀歌

第一类是国家的哀歌,首先描述使人痛苦的处境,然后恳求神帮助他的子民,其中常会提醒神他过往如何怜悯以色列人,最后,通常是表达一种信心,就是神会回应他们的呼求。(书13、44、60、74、80、83)。第二类是个人的哀歌,常被形容为“书的骨干”,特徵是尖锐的控诉,对那带来灾祸者的攻击。诗人虽然有疑问和不平,但个人哀歌常常以赞美神来结束,藉以期待神的拯救()。

2.悔罪诗

主要是大卫所作,真诚悔罪表达感情。其中最经典的是书51篇,他体认自己罪孽深重,无意规避个人责任。他凭信谦卑俯伏归向神。并确知神所要的乃是忧伤痛悔的灵。

3.赞美诗

个人的赞美、团体的赞美、对神的王权的赞美……对神的赞美经常源自于然创造的奇妙、为丰收感恩、喜悦的敬拜、节期庆典等。赞美,是以色列诗歌的重要部份。

4.上行之诗

与以色列人每年三个大节期上耶路撒冷朝圣有关,这个特殊的部份,可视之为一部小诗集,内容包含许多共同的感情和经历。

5.历史诗

以色列多姿多采的历史,给诗人们丰富的灵感,反映了神在历史的心意与作为,其中包含以色列在过去所得的奇妙拯救和恩惠。

6.弥赛亚书

共17篇(或说18篇),全带预言性质,提及作王的弥赛亚,怎样统治万邦等。也有提及受苦的弥赛亚,弥赛亚的降卑、受死、复活与升高等。书中,多半所谓皇室书都可着预言预表的性质,可以归类为弥赛亚书;在早期教会,信徒也这样理解这些书,由于与耶稣生平和信息有关,这些书在解释新约时,具有重要的价值。

7.离合诗

或称字母诗,最具代表性的是书119篇,按希伯来字母的顺序,每八节成为一组,用相同的字母作开始,总数176节。其他字母诗较简单,就是每一行根据一个字母来排列,这种诗体的特色没有办法在中文翻译中保存或显示。

四、书中的神学:

1.书中的神论:神是创造主(..),是历史之主(诗44,78,80,81,105,106),也是控制大自然的主宰()。诗人常歌颂神全然的伟大,而永不感到被累,神的伟大并没有形成他与敬拜者之间的障碍。

2.书人的人论:虽然人与创造主之间存着鸿沟(),而人的属世生活有其限制(),但人仍处于有价值的位置。人虽是被造,却有权管理其他被造之物()。人与公义之神的关系被罪所危害(诗106),但神有恩典且恒久忍耐(诗103)。人的罪恶,是献祭不足以弥补的,诗必须忏悔,完全仰赖神的怜悯。整卷书都启示一种强烈的个人关系,鼓助人祷告和赞美,并劝导人信靠神。

五、总结:

无论诗人在诗中表达哪一种情感一是痛苦的控诉、苦恼的哀鸣,或极度的狂喜,所有书都反映人与神相交中某方面的感受。书的重要性,就在它对人的直接帮助。书内容很多是人对神的经历,和作者对神的追求和渴慕。它所论及的,在每一位神的儿女心中,都奏出共鸣。对渴慕认识神的人来说,这篇诗是甘泉,是一切追求神的动力之源。个人灵命的经历,加上丰富的神学思想,这些都是神儿女生命所需要的养份,这些感染力和推动力,催迫着信续被吸引,行走一条属天和圣洁的道路。

--2-李重恩 2016-06-02

03、受苦者的祈祷

经文:大卫的记念诗((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因为,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压住我。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因我的愚昧,我的伤发臭流脓。我疼痛,大大拳曲,终日哀痛。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我被压伤,身体疲倦;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主啊,我的心愿都在你面前;我的叹息不向你隐瞒。我心跳动,我力衰微,连我眼中的光也没有了。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灾病都躲在旁边站着;我的亲戚本家也远远的站立。那寻索我命的设下网罗;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恶言,终日思想诡计。但我如聋子不听,像哑巴不开口。我如不听见的人,口中没有回话。耶和华啊,我仰望你!主我的上帝啊,你必应允我!我曾说:恐怕他们向我夸耀;我失脚的时候,他们向我夸大。我几乎跌倒;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我要承认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忧愁。但我的仇敌又活泼又强壮,无理恨我的增多了。以恶报善的与我作对,因我是追求良善。耶和华啊,求你不要撇弃我!我的上帝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拯救我的主啊,求你快快帮助我!

介绍:诗38篇是一篇忏悔诗歌。诗歌作者描绘在肉体和心灵两方面所遭受的强烈痛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负疚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害怕敌人。在他最需要故友理解和安慰时候,他们却离弃了他,使他雪上加霜。本诗分为三段,每一段都以祈祷上帝开始。1-8节描写了他巨大的痛苦;9-14节描写受苦者的忍耐;15-22节祈求得到帮助,免得恶人因他的苦难而夸口。本诗的特征是动词的异常形式,工整的平行句,双关,均衡的韵律。

本篇为“忏悔篇”“忏悔篇”共有七篇,即六,二十二,二十八,五十一,一百零二,一百三十,一百四十三篇。诗人作此诗时可能患着重病,加以良心之谴责,其时亲离友叛,仇人以之为公敌,眼睛失明,心亦发昏,他的痛苦诚已达到极点,在这种时候,诗人乃向耶和毕呼求。

我们不能确知作此诗的时间。据司布真牧师推想:是诗人有病时作,或者只是诗人自己在想象中的描述。此篇将人之恶性显于神的光中,圣灵感动人都是如此将他的恶性显出来。

一、诗人痛悔的认罪

大卫的记念诗((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求你不要……责备我。比较大卫的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调用第八((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因为,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压住我。

你的箭。这是象征上帝的惩罚。他也预备了杀人的器械;他所射的是火箭。

压住我。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乾旱。--细拉((

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

完全。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这里所描写的症状,加上朋友都离弃他(见第7,11节),说明他患有极其令人讨厌而又可恶的疾病。

安宁。希伯来语是shalom,“平安”,停止受苦难。

因我的罪过。诗歌作者觉得自己遭受苦难的原因是自己的罪孽,从而得到的惩罚。一切苦难都是罪进入宇宙而结成的恶果,而且个人的苦难往往是咎由自取。“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上帝不会创造奇迹,保护人免遭违背自然法则的后果(见《饮食》第一章)”。如果罪人不用承担他们犯罪所造成的灾难,他们就会更加胆大妄为。

但并非所有的苦难都是受苦者犯罪的结果。古时许多人把每一次苦难都看成是对受苦者本人或他的父母犯罪的惩罚(见。他们根据受苦的程度来判断人犯罪的程度。“罪恶及其后果的制造者撒但,引诱人视疾病和死亡是来自上帝,说他是根据罪孽而滥施于人的惩罚”(《历》第五十一章)。这种误解使他们把天父看作是严厉苛刻的执法者。

许多基督徒也同样有这样的谬误。尽管有约伯记的训诫和耶稣的教诲,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他的绑吗?”

上帝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上帝与他同在。

比较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他们依然认为是上帝降下疾病。

受苦受难的正确而又基本的原理是这样的:“苦难是撒但所造成的,但上帝出于怜悯要予以控制”(《历》第五十一章)。上帝并不总是保全他的儿女免去遭受疾病和苦难,因为如果这么做,撒但就会如同指控约伯一样,指控上帝不正当地为他的仆人“四面圈上篱笆”。上帝一定允许撒但有机会指控义人,乃至撒但的一切不正当、不公平的指控最终被显露是站不住脚的。遭受苦难者,可以从这样的想法中得到安慰,尽管“撒但的差役”攻击他(见,上帝出于怜悯仍要予以控制,以便让苦难难人带来益处(见

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

我的罪孽。这是强调第3节的含义。

担当不起。这里突然改变了修辞手法。从罪孽像海浪高过头,突然转变到罪孽担当不起。说明他因病而造成的心中迷惑。

有位传道人正在布道的时候o忽然有一个青年人站起来o很粗鲁的问他说s“先生u你说有罪恶的重担o但我为什么感觉不到to究竟这重担有多重--是十磅o还是一百磅t”传道先生很温和的反问他说s“假若把百磅的东西放在尸体上o他能觉得重吗t请你告诉我。”年青人很直爽的回答s“他当然没有感觉o因为他是死人”。传道先生说s“照样对一个灵命已死的人来说o他可能不觉得有罪的重担r但是有了基督生命的人o即使一时被罪所胜o他也会身心不得安宁o感到罪恶重担使他担当不起。”

大卫王犯罪之后缮送椿诘氐桓姗s“神阿u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o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o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o并洁除我的罪o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o我的罪常在我面前……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o显为公义r判断我的时候o显为清正。”(诗五十一s1-4)

二、诗人身体之痛苦

因我的愚昧,我的伤发臭流脓。

流脓。直译就是,“溃烂”、“化脓”。

我疼痛,大大拳曲,终日哀痛。

哀痛。比较约伯便起来,撕裂外袍,剃了头,伏在地上下拜,约伯就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

我这样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为母亲哀痛。

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

火。一种症状,似乎暗示一种令人讨厌的严重发炎的疾病。

完全。见对第3节的注释。

我被压伤,身体疲倦;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

我被压伤。或作“我麻木,失去了知觉”。

唉哼。比较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发出哎哼的声音是表达内心的痛苦。诗歌作者在这里基本上结束了他肉体病症的话题。

一九五八年的六月,美国麻州的高级法院中有过一骚扰,一位年仅约翰叁书1:一岁的小白脸青年名为杰克·查斯特坚决要求法院判决他坐电椅死刑。杰克因于数月前在波士顿家乡用手枪连发九弹射死女友知罪自首。其母为爱儿心切雇请律师极力辩护,但法官因为罪犯不但承认已罪,还向他们挑战,除非判处自己死刑,否则便是枉法存私,毫无网纪。那些在座陪审团的官员在那种场合下个个惊奇,对自己耳朵所听的不敢置信,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要求处死自己的罪犯。

杰克何故这样自判死罪呢?追溯他童年时代的一段往事:

当他六岁那一年的严冬,白雪纷飞,他不顾父亲的叮咛,往郊野滑雪,其父为疼爱小儿,亲自带着寒衣到野地追寻,想不到疏忽而滑跌在地,重伤返家,一个月后不治去世。这件事在他稚小的心灵中觉得痛悔万分,认为乃父是给他害死的,因此自小悲观,想走短路,希望早逝。童年的印象回忆影响每个人日后的行为十分巨大。

罪孽感的成因是对神、世人所犯的过失而感到罪恶。人良心有亏,因为深知某件事在神眼中定为罪污。神是绝对公义而又圣洁的,人类满是污秽罪过。圣约翰强调神就是光,这光能照透人生一切的虚伪与邪恶。

罪恶在神面前不但是一种亏欠,也是一种反叛行为。罪恶本身也成为一种捆绑,叫人失去自由,因此需要赦免与释放。

澳洲名布道家费彩先生少年时代荒淫放荡,无所不作,多次拒绝人家的劝导。某日,在一场布道大会中,被诗班所唱「照我本相」一诗,深深打动其心,承认罪过,弃邪归正,得主宝血洁净,结果圣灵大大充满,大有能力为主见证。

三、诗人向上帝祈求

主啊,我的心愿都在你面前;我的叹息不向你隐瞒。

在你面前。诗歌作者意识到没有必要重复自己的祷告,因为他认识到上帝知道他正在祈求得到饶恕和治疗。他必须把自己的情况交托上帝。最微弱的祷告上天也能听见。我们的祷告不在于话语的多少,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愿望和完全的信靠。“真诚的祷告能使心灵获得力量,对生活产生影响(《证》第四册原文第535页)。

从第1-14节里,这一节是一丝光辉。对于诗歌作者来说,他已经意识到可以把自己心中的负担交托给上帝,因为他理解和关心他。

我心跳动,我力衰微,连我眼中的光也没有了。

我心跳动。这疾病的复杂症状包括心脏的悸动、身体的虚弱和部分性的失明。这个受苦受难者因所遭受的苦难而心力交瘁,已经在死亡的边缘上。

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灾病都躲在旁边站着;我的亲戚本家也远远的站立。

我的良朋密友。比较我因一切敌人成了羞辱,在我的邻舍跟前更甚;那认识我的都惧怕我,在外头看见我的都躲避我。他们不愿意靠近患病中的人,可能是因为惧怕传染。他把我的弟兄隔在远处,使我所认识的全然与我生疏。我的亲戚与我断绝;我的密友都忘记我。在我家寄居的,和我的使女都以我为外人;我在他们眼中看为外邦人。我呼唤仆人,虽用口求他,他还是不回答。我口的气味,我妻子厌恶;我的恳求,我同胞也憎嫌。连小孩子也藐视我;我若起来,他们都嘲笑我。我的密友都憎恶我;我平日所爱的人向我翻脸。我的皮肉紧贴骨头;我只剩牙皮逃脱了。这种疏远可能是属于第2节里所说的箭的一种。

灾病。希伯来语是nega`,“中风”、“瘟疫”,指灾难或惩罚。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耶和华对摩西说:“我再使一样的灾殃临到法老和埃及,然后他必容你们离开这地。他容你们去的时候,总要催逼你们都从这地出去。诗歌作者转移他的描述,从他自己肉体和心灵的状况遭受的苦难,转移到离弃他的那些朋友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被恶化的苦难,以及密谋杀害他的那些仇敌。

那寻索我命的设下网罗;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恶言,终日思想诡计。

这是说到人悔改后,他的仇敌对待他的态度。当他亲近神时,魔鬼就必用更大的更恶劣的手段来对付他,攻击他。所以凡是想要得神恩典的人,必得摒弃这种外来攻击的影响,不理会朋友的离弃或仇敌的攻击·只要专心一意倚靠耶和华。最好的武器就是以聋哑来对付,聋和哑本是人生的一种大缺陷,但若能以此种方法来对付恶魔,就大有益处。

但我如聋子不听,像哑巴不开口。

子。诗歌作者漠不关心他的仇敌们的诽谤和中伤,他在被虐待之下保持沉默。

我如不听见的人,口中没有回话。

曾有位名牧师在大都市教会牧会很久,到他年老病弱时,要推荐后继者,但教会长老执事加以拒绝。这时年老病弱的牧师叹息说:「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他因着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而发出深痛的叹息,教会长执最后不得不勉强答应了事,真是奇妙的方法。

汉代陕西渭南县有人名翟公,性爽直而好交友,那时候他官居廷尉,他的府第门前,每天总是车水马龙,来拜访的亲戚朋友,熙来攘往,络绎不绝,主人无不竭诚接待。

不久,翟公突然因故被上级免了职,这时,到他家里的客人,也跟着减少了,甚至渐渐绝迹。有一天,他偶然瞥见平时常来的亲戚骑马从他门前经过,竟然紧抽一鞭,快马而去,使翟公感触甚深。

现在,翟公门前是鸟雀跳跃,冷落得简直可以张网来捕捉们。后来,翟公时来运转,仍官复旧职,消息一传开,他的亲戚朋友们又忙着备马上鞍,争着来探望。现在翟公不再是先前的热忱了,觉得付出精神来接待他们也是无谓的;于是,他的府第门上,贴了一张他自己写的字轴,上面写着:「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可见翟公满腹牢骚,不容不发泄了。这就是「门可罗雀」的故事;描写共酒食而不能共患难,泛泛之交的朋友靠不住。只有那些能同艰难,共困苦,生死之交的朋友,才是真正朋友。

所谓锦上添花,是阿谀谄媚的行动。所以在失意和患难时,盼望从人得到助力,往往是徒劳梦想而已。所以圣灵当日启示大卫,叫他面对落井下石的人,要学同聋子和哑子,不要听也不要自辩;这样就可以免掉无谓的烦恼。主耶稣在大祭司面前默默无声,岂不也是这方法。(太约翰叁书1:

耶和华啊,我仰望你!主我的上帝啊,你必应允我!

仰望你。第三次直接向上帝祈求(见第1,9节)。罪人不能倚靠与他同在罪中的罪人来拯救他,乃要仰望无罪的救主,他必伸出慈悲的手来,凡仰望他的必不蒙羞。

四、在敌前只有靠神

我曾说:恐怕他们向我夸耀;我失脚的时候,他们向我夸大。

一个人失足时,总会有人藐视他,连信徒也是如此,这点当为爱主的人所应极力防备的。若有人跌倒,就当赶快扶他起来。

我几乎跌倒;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

为罪伤心的最好的结果就是立志认罪,自己决心为罪而忧愁,这在神面前是可喜悦的。.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但只是忧伤并不能获赦免,乃要信赖主耶稣的功劳。忧伤是到达赦免的门路。

我要承认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忧愁。

我要承认。一次完全的自我坦白罪孽。诗歌作者毫不保留。遭受苦难是有益无害的(见对第3节的注释)。诗歌作者知道真正的忏悔能得到心灵的满足。

但我的仇敌又活泼又强壮,无理恨我的增多了。

但我的仇敌。诗歌作者感到迷惑,因为他看到恶人不仅继续兴旺,而且身体健康。

以恶报善的与我作对,因我是追求良善。

因。他的仇敌害他的行为之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他追求良善,由于他是一个行善的人。罪孽不能忍耐良善。完全的邪恶和堕落是憎恶公义的。)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麽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撇弃我!我的上帝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撇弃我。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我的救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

拯救我的主啊,求你快快帮助我!

拯救我的主啊。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或作:力量((,我还惧谁呢?诗歌的结束描写诗人受苦的有益结果。试炼促使诗人恳切地求告上帝。他认识到只有上帝才是他得救的指望。

慕勒创办一座单凭信心仰望主的孤儿院,他见证说:「我渴慕由这一卑微的事业中来证实神是信实可靠的,他以往如何施行大能,今日也不例外。……我希望不倚赖任何机关组织,不向任何人劝捐,来刚强信徒的信心,知道我们所事奉的神是又真又活的。」

一部机车的功能与价值,不只在于马力,引擎发动机,更重要的是要极敏锐的煞车器,不然必会肇祸,上魔鬼的当。自古及今多少人的失败,不是没有「动力」,而是没有适当的「阻力」,「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可见自我控制的重要性。魔鬼引诱人犯罪,离弃信仰,生活堕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罪只能引诱人,其惑与不惑就在乎人的抉择。诱惑能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行动,其决定在于自己,所以要小心不可随从;「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失败是证明自己本身有犯罪的倾向,经不起罪的诱惑考验。正如俗语说:「疾风知劲草,乱世见忠臣」之明证。

有一个主日的早晨,天主教徒纷纷进入天主堂,参加主日的弥撒,虔诚参加崇拜;在这乡下的教堂,神父是个外国籍,学会了闽南语。当献完弥撒之后,节目是例行信徒的「告解」,所谓「告解」就是信徒凡在本周中,所有犯罪事实必需一一到神父面前,跪在告解台一一坦诚地认罪。

曾有一位这乡下的天主教徒,于告解时,低着头走到神父面前,跪在告解台,开始他的告解认罪。当认罪时他说:「天主啊!求赦免罪人的罪!」停顿半分钟不敢说出来,神父等不及地问,为何不继续说出来?这位教徒不好意思地说:「本周中某日,我偷了人家的p(p为木桩钉在地上,为拴动物用)。」神父惊奇地说:「怎么!这么小又不值钱的东西,你为这告解!」这位天主教徒真不好意思地再认罪,说:「求赦免,因偷了人家的粗绳子!」神父等不及地问,那一条绳子,价值多少?不要小题大作,到底还有什么名堂?一下子「p子」,又一下子「绳子」,莫名其妙。然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最后,这位教徒终于在天主与神父面前,告解偷了人家一头牛。神父就很庄重地说:「原来你所要告解的罪,是由小而大,由p子变为绳子,再由绳子变为大牛,可怕!可怕!愿天主怜悯赦免你!阿门。」罪的引诱演变是由小而大,由「点」演变为「线」,再由「线」演变为「面」的几何原理的事实。小心啊!基督徒们。

当十八世纪时,s拿单爱德华在纽英伦传道的时候,听众为罪哀痛,纷纷俯伏于地。凡认识神的圣洁与公义的人,无不自惭行秽,产生自咎。

--3-庄汉夫 2014-09-22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